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2024-10-04

公司职工队伍现状(共12篇)

1.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篇一

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我支部按照XXXX《关于组织开展员工思想状况分析上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每月采取召开员工座谈会、到一线班组走访等形式,对全所职工思想动态进行了调研分析。调查结束后,党支部将走访和获取的资料进行了汇总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人员的基本状况

XX现有员工24人,其中,男员工22人,女员工2人,35岁以下20人,其中合同化员工11人,市场化员工3人,劳务用工10人。

二、开展调研工作情况

接到钻研院开展员工思想状况分析上报工作的通知后,支部书记XXXX同志对本次工作进行了积极部署,将党员同志分成了三组,对XXXXX一线现场两个班组,后勤设备保障小组进行了走访调查,以拉家常的形式进行了座谈,对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综合调研。调查结果表明:

(1)员工总体思想状况稳定

XX党支部全体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态度端正,爱岗敬业,对XXXX钻井技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XXXX目前现状及发展前景极为关注,认为XXXX技术良性发展是光明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不会影响XXXX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的目标;关心支持XXXX大力开展基层队站解放思想活动,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同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对钻研院在重组后制定出的各项新规

定、新政策能够正确理解,认真对待积极支持;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员工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立足本职岗位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业务技能,能够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在企业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XXXXX广大员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团队意识和大局观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员工队伍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冬季施工风险大,时常出现设备冻坏,人员冻伤的情况,加上长期处于玉门高山、戈壁深处作业,而冬季野外施工补贴同比较低,不少员工出现了抱怨情绪。

二是春节即将来临,我支部大多数员工均为近几年新分大学生,不少员工结婚后只能在外租房,或者是住集体宿舍,个别员工存在悲观失望的思想。

三是收入较低,工作生活压力大。XXX所劳务用工及市场化员工比率超过了54%,多数员工每月一、二千元的工资收入,除去应缴费用、生活费等所剩无几,家庭生活较困难,加之工作生活环境苦,部分员工情绪有些波动,有的想息工另谋出路。另外,现场技术服务项目组的员工长期远离家人,思想上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尤其是遇到家人生病、孩子入学、就业、住房等诸多繁杂的问题时,员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都比较重。

四是横向对比员工心理落差较大,XXX现场技术服务风险最高,工作最累,施工周期最长,但因工种特殊性质,工作量波动

较大,导致员工年终奖金得不到保障,加上职工人数少,不少关键岗位员工都是干完了现场干后勤,骨干员工常年得不到合理休息,收入也同比较低,致使很多职工调离了工作岗位。

五是XXX专业技术人才有的不安心目前的待遇。由于物价高涨加上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工作现实状况,让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心生抱怨,不愿从事目前艰苦而收入相对较低的工作,希望时机成熟,远走高飞。

六是大部分青年男工均到了已婚年龄,因长期工作在荒郊野外,个人问题难以解决,个别员工出现了想辞工的念头。

三、调查后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过调查,使我们对职工思想现状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综合调查情况,针对职工的问题和需要,提出以下建议:

1、一切工作要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多开展交流座谈会、拉家常等活动,与职工进行双向沟通,帮助职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精神上、生活上多关心职工,减轻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职工和企业同生存、共发展。

2、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及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团员和广大员工的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导向。要通过发挥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

员工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情感。

3、加强对当前的工程市场大的趋势的分析和调研,既要让全所员工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更要让员工看到竞争的优势和发展机遇,调整好心态,更新观念,增强信心,使广大员工看到事业有追求,工作有奔头。

4、强化职工队伍学习,提高全所员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能力,要求党员干部长住一线钻井现场,提高广大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5、积极与XXXX公司协商,努力解决已婚青年员工住房问题和职工子女教育问题。同时积极开展党团工活动,与女工较多的单位开展联谊活动,大力宣扬欠平衡钻井小伙子能吃苦的良好形象,为员工个人问题牵线搭桥。

6、加大对市场化员工及劳务化用工的培训力度,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进一步完善职工岗位责任制度和员工休假制度,合理安排关键岗位员工休息,适当提高他们的奖金系数。

2.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篇二

一、队伍现状

截止到目前,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共有青年员工2496人,其中2007年1月1日后入矿的新工有1425人,占全体青年员工的57%。其中,大中专院校以及技校毕业的有726人,协议工522人。目前在急需关键的技术岗位的占25%。

二、存在问题

1、技术水平不高。

这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刚入矿新工没有工作经验,对煤矿现场不熟悉, 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第二方面是部分新工进取心不强,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有的新工在入矿认识实习和劳动实习期间,不能接受工作现实,吃不了井下工作的苦,出现旷工,泡病假,请事假现象。

2、不愿意学技术。

2007年以后入矿的新工都是80、90后,因为工作后井下条件艰苦,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心理落差大,难以适应。再加上家长方面"钱多少都无所谓,有个班就行"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更助长了新工"钱不怕少,活不怕轻"不学技术,上班混日子。

3、安全管理与现实体制相矛盾。

其一,师徒结对在我公司的深入开展,新入矿员工都与老师傅结成对子,安全把关,技术帮带,这是很好的事情,可在是管理考核的时候,徒弟或者实习生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完全归老师,造成老师傅压力大,不敢让小徒弟伸手,自己大包大揽。大部分新工只能在着看会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亲自操作。

4、现实的分配体制制约新工积极性。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干不了就应照顾"、"干多干少都一样",经过横向一比较,新工们感觉到分配的不公平,极大挫伤了他们学技术的积极性,造成对工作能推就推,能让就让,得过且过。对学技术缺乏内在的积极性,没有把企业需要做为自己工作的动力。

三、对策及建议

1、强化新工思想教育。

要引导广大新工理性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要通过讲煤炭企业的发展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他们认识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把个人的自我价值融入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

2、抓好工作环境建设。

一是我们要在硬件上下功夫,要增加对生活设施的投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如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二是要优化软环境。选树岗位成才的青工,比如开拓区宋晓勇、机采科刘赞利、洗煤厂杨宝军等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学技术成才典型,营造学技术、树正气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新青年的进取精神。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树立起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意识,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建功立业。

3、加强锻炼和学习。

继续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同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老师傅的奖励力度,确实发挥老师傅的传帮带作用,使新工能够在老工人的带领下,尽快继承老工人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绝活,并在工作中发挥出来,展现自己的特长,不断创新,真正成为生产中的骨干、业务上的行家。

4、要加强组织引导以及适当的激励。

一是要加大公司各种激励政策的宣传力度,技术比武获得名次破格晋级、推荐优秀青工参加对口招等。二是团组织要发挥服务和教育的职能作用,利用飞信平台加强青年间的交流、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为新工提供展示平台,并给予适当的物质鼓励,让新工有一种荣誉感、自豪感。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新工发挥青年人接受新事物快地优势,多交朋友,形成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摘要:近年来, 随着开滦集团发展步伐地不断加快, 集团加大了对大学毕业生、技校生、农民工等新工的引进和招录力度, 其入企新工占企业员工比例成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本文分析了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入企新工队伍的思想、工作、作风和技术状况, 以提高新工培养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入企新工,队伍建设,调研

参考文献

[1]张光辉.大学就业指导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7年.

3.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篇三

关键词: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编外职工;维权对策

一、在编与非在编的含义与差别

所谓的在编、非编的“编”,指的是“编制”。通常政府机构、大的企事业单位都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既就工作需要核定的人员数(在编人员)。但由于制度问题,很多单位在职能扩充、任务增大或者改变后,无法及时调整编制,有佣工需求,却没有制度内的人员编制,就会额外招收一些工作人员(非在编人员)。

通常,编制内的工作人员工资、保障以及福利待遇因为有编制,所以纳入财政,由政府或者相关机构负担。而编制外的雇佣人员,不论工作内容和岗位是否同于编制内人员,因为属于编制外,所以在工资、待遇以及保障福利方面没有财政预算内的保障,需要由用人单位自行负担。

二、当前某市卫生计生系统非在编人员的结构组成

(一)年龄构成:我市35岁以下非在编职工207人,35-50岁18人,50岁以上11人。

(二)学历:非在编职工中大专以下122人,本科68人,硕士研究生46人。

(三)工作年限:1年以下60人,1-5年158人,5-10年13人,10年以上5人;无职称93人,初级142人,中级1人。

(四)平均收入:工资收入在2000元以下219人,2000-3000元14人,3000-4000元1人,4000-5000元2人。

(五)社会保险缴纳情况:缴纳养老保险8人,医疗保险110人,失业保险112人,工伤保险111人,生育保险110人,住房公积金111人。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来看,现如今某市卫生计生系统非在编人员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从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非在编职工以年轻人为主,大多数都集中在在35岁以下,资格较老的职工大部分都具有事业编制;并且非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规律,大专、中专者居多,而那些本科、硕博研究生大都取得了事业编制;从工作时长看,大部分非在编人员都工作了一到五年的时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很多非在编人员都已经取得事业编制或者离开工作岗位。从收入情况看,非在编人员的收入极低,基本在2000元左右,能拿到稳定高工资的人员数量微乎其微。

三、当前基层卫生计生系统非在编职工的权益实现情况

虽然由于制度的缺陷在编与非在编职工的待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市卫生计生系统为了维护职工之间的公平性,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与措施来保护非在编职工的权益。我市非在编职工除一些厨师、清洁工外,大多是引进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它们和医院签订了聘用合同,享受在职人员的同等待遇。新聘大中专生在单位工作1年并获得相应执业资格后,由单位院委会同意,报局党委会研究同意后,纳入人事代理,为其购买“五险一金”享受在职人员的同等待遇。同时,我市非在编职工均参加工会组织,与在职职工同工同酬,享受同等政治待遇和民主权利。同样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职称评定、休息休假、体检等同等待遇。对于临时聘用人员,单位未为其购买保险,但是签订劳动合同。

四、当前基层卫生计生系统非在编职工维权中存在的问题

(一)维权过程中缺少制度保障

虽然本市卫生计生单位力争为非在编人员谋取更多的权利和利益,力求实现在编与非在编人员的平衡,但是由于制度的问题,很多非在编职工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尚未完善,非在编职工在维权的过程中没有法律依据,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致使维权无效。

(二)非在编职工利用工会维权遭遇瓶颈

基层卫生计生单位非在编职工流动性较强,对单位缺乏依赖性,因此导致工作状态不稳定,单位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自身经济效益以及利益格局的问题,担心在非在编职工加入工会后,要享受到基本的社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经济支出,扩大成本;其次,很多非在编职工对工会没有足够的认识,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利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职责的履行与发挥。

五、基层卫生系统非在编职工队伍维权对策

由于基层卫生计生系统非在编职工在维权的过程中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在非在编维权过程中需要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共同努力才能保障非在编职工的基本权益,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一)基层卫生计生系统的做法

1.建立健全非在编职工的管理制度

对于非在编职工不能将其当作单位的局外人从用粗放式管理,而是应该与在编职工一视同仁,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切实保障日常工作实现规范化,并且及时将考核结果放入非在编职工档案。设立与在编职工相同的考核指标,将考评结果作为调整工资,续聘以及岗位变动的主要依据。

2.培养归属感,用单位的前景留人

基层卫生单位不仅仅要在制度、待遇等方面为非在编职工提供一个可接受的水平,更要注重感情用人与留人,尽可能营造出一种尊重和关爱的氛围,从而提升非在编职工的责任感与集体观念。也要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优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配置,为非在编职工提供一个和谐的工作岗位。

(二)非在编职工自身的做法

仅仅依靠制度的保障是不足以让非在编职工有效维权的,更重的是职工自身如何看待维权这一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维权机构。作为非在编职工,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心理上的包袱,将自身与其他在编职工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勇敢的站出来,充分利用工会等维权组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单位的制度作为保障,不需要担心维权失败等问题,只要能够勇于揭发,敢于说话,就一定会有所效果,权益也会得以保护。

参考文献:

[1]熊通成.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工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六省市部分事业单位问卷调查的分析[J].第一资源,2014(01).

4.如何稳定职工队伍 篇四

工作研讨会交流材料之

稳定职工队伍应从项目抓起

稳定好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非常重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而我们企业绝大部分职工都分散在各个项目经理部,因此,要想真正的稳定好职工队伍,就必须从项目抓起。

作为项目经理部来讲,无论项目大小,最基本的部、室及人员配置是必须要有的,所有人员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项目的运转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设备,缺了哪个零件都会对正常运转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稳定的职工队伍对于项目的发展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项目自2012年3月份成立,到现在全部完工,对于各岗位职工而言,无论是局招、公司招还是项目招的职工,可以说几乎没有发生人员流失现象,当然,这和公司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息息相关,同时,我项目也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了若干办法,成效也比较显著,现对这些稳定职工队伍的办法总结如下:

一 努力营造家的感觉

每个职工都有各自的小家,但一年中呆的时间最久的却是在项目部。如何让职工们能在项目部感受到家的那份温馨、舒适,让职工们从心里面把项目当成他们第二个家,是我们项目从开工伊始,就不断尝试同时也在不断努力的事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让职工吃好

为了让大家每天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我项目部食堂建设可以说煞费苦心,硬件上,蒸饭车、电饼铛、和面机、猛火灶、不锈钢操作台等一应俱全;软件上,我项目高薪聘请了四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厨师,每天的主副食花样不断,而且我项目还专门推出“小炒”业务,每天根据食堂情况,确定几个可供选择的“小炒”,让大家可以根据喜好,适时地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同时项目部成立有“伙委会”,定期收集职工意见和建议,监督和督促食堂的日常工作,从而使食堂的各项工作一直处于良性的发展当中,食堂的各项工作也深受职工认可。让职工娱乐好

生活就要丰富多彩,紧张的工作之余,一定要让职工们娱乐好。在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我项目在经理部大院建了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建设时,测量队长亲自放样、确保场地尺寸精确,同时篮球场的混凝土厚度平均在20cm左右,确保了场地的质量。闲暇之余,十几个人来一场友谊赛,大家在你争我夺当中,增强了配合的默契,更增加了彼此的友谊。项目工会还为大家购买了跳棋、军旗、象棋、扑克、毽子、跳绳等,同时我项目还设有卡拉O K、乒乓球室、阅读室等供大家闲暇之余放松身心。对于让大家娱乐好这一方面,我项目一贯的宗旨就是“没事的时候,该玩就玩,有事的时候,该干就干”既然是年轻人,就一定要拿出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让职工生活好

职工们出门在外不容易,作为项目部来讲,能想到的事情,我们就尽量为职工做到,能帮忙的事情,就尽量落实到实处。我项目为每一名新来的职工都配备全新的被褥、衣橱;项目部设有洗澡间,配有冷热水调节的水龙头,当施工大干阶段,几乎全天提供澡水;为了洗衣服方便,项目购买了两台洗衣机;为了冬天大家能睡个好觉,项目部为各宿舍安装了大号的暖气片,配发棉被;项目部购买了热水器,24小时提供开水;考虑到项目年轻人较多,刚结婚不久的职工有时候家属过来探亲,项目专门准备了招待所,为他们提供团聚的便利。或者有的家属没有工作,项目部也根据实际需要,尽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种“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的做法,得到了职工们广泛的认可。

二 收入上尽量让职工满意

一个人的收入是付出劳动以后的回报,同时也是个人价值的一个体现。而且收入问题可以说是每个职工最关心和最在乎的事情。如何利用好工资调整这个杠杆,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里面大有文章,根据我项目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公司的相关文件精神,我项目在职工工资及奖金的发放上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确保每月工资即时发放

每个项目的资金周转都可能出现紧张的情况,我项目也不例外,但无论资金如何紧张,我项目每月都按要求即时发放工资,从不拖欠。因为我们深知,工资的发放和每个职工都息息相关,如果发放不及时,那么职工就会对项目产生

质疑、对领导层产生不满,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而工资的及时发放,却可以从侧面告诉大家项目一切运转正常,从而起到很好的“稳定军心”的作用。2 对于表现良好的职工适时提高工资

我项目成立之初,有许多职工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可以说谈不上什么工作经验,定工资时都是公司相关规定的最低档,但随着工程的进展,职工们渐渐适应了各自的岗位,同时也逐渐胜任了各自的岗位,那么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职工,我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工资适时给予调整,这不但是对他们日常努力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他们付出以后应得的回报。事实证明,此项措施的施行,极大的调动了项目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每月奖金

我项目每月奖金的发放,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和职工日常的表现紧密结合。职工的日常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监理、业主检查结果、公司检查情况、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情况等等均纳入考核范畴,根据职工表现好坏,适当拉开距离。这项措施的施行,也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职工们在工作中丝毫不敢松懈,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

当然发放奖金时,我项目在征得公司同意的前提下,也是尽可能的给职工多发,尽量让职工满意。

三 帮助职工规划人生

当今社会,职工与企业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劳动和金钱的交换。对于个人来说,到企业中来,一方面是谋生所需,更深一层意义来讲,他是希望找到事业的平台,通过组织提供的资源和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人生的价值。我项目领导班子通过日常工作的观察和私下里的聊天沟通,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一些想法,对于那些有事业心、有上进心,肯努力、爱学习的人,项目都会着重考虑他的个人培养及发展问题,帮他出谋划策,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同时,各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也是项目部重点培养的对象。让大家感受到未来自身发展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给了大家前进的方向,也使得大家感觉到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 营造项目部良好工作氛围

对于项目而言,完全由某个人完成的工作其实很少,很多时候都需要部门职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如果整个项目人际关系融洽,团队协作

愉快,那么职工们也会保持很高的士气。而如果人际关系恶劣,处处勾心斗角、甚至互相拆台,不但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职工队伍的稳定也会受到影响。我项目部成立之初,就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严禁拉帮结派,严禁搞“小集团”,并通过组织聚餐、篮球比赛、玩牌等多种形式加强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日常处理问题时,我项目也是对事不对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给予职工足够的认可和尊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职工离职的概率。

五 给予职工充分的信任

根据以往经验,在项目上一旦职工感觉到不被领导认可,或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么员工离职的可能性就会非常高。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日常工作中,由于个人能力问题、处理事情的角度问题、经验问题等原因,职工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为项目带来一定的损失。当事情发生以后,许多项目领导或许会大发雷霆,把当事人训斥的一无是处,甚至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而这种做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也会在职工心里面造成很大的阴影,在怀疑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会考虑既然项目领导看自己“黑眼”,还不如趁早走人,从而导致职工的流失。

我项目在日常工作中,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一贯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给予当事人充分的信任。有了成绩,及时表扬或者适当奖励,遇到困难,则帮助找原因,想办法,出了问题,项目部和职工一起去面对和承担。项目部对职工的充分信任,使得职工们每天干劲十足,处事果敢,不但工作效率提高,而且也大大减少了职工的流失。

当然,每个职工的自身情况千差万别,选择离开有时候也在所难免,这时候,项目部不要怨天尤人,而是和职工真诚的谈心,找出他离职的真正原因,查找自身的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项目才能在稳定职工队伍这个问题上稳扎稳打,为企业留住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5.职工队伍建设目录 篇五

1、关于制定职工学历教育、在岗培训费管理的规定2、2001职工教育培训总结

3、关于制定2003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

4、关于认真做好特种行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

5、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6、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条例7、2001——2005年职工教育人才培训规划

8、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9、机关理论政治学习制度

10、宣传干部职责

11、职工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12、职业道德准则

13、关于成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的通知

14、关于对公司员工进行道德考试的总结报告

15、宣传栏、黑板报刊出登记表

16、职工子女就读电力专业中、高等院校情况表

6.开展职工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篇六

2014年5月8日,杨泗港排水站组织全站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处分管领导部书记亲临指导,全程参与。

此次培训活动是我站培训计划系类之一,特请高级工程师文昌平同志给职工进行理论讲课。主要内容为水泵结构原理及运行维护,其中包括:排水泵站特点、泵的分类以及泵机的发展史等。着重介绍了杨泗港排水站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讲课过程中,文昌平同志准备充分,采用PPT的形式,认真讲解、通俗易懂、出问出讲,职工边学边问、仔细听讲。通过培训,职工学到了知识,取得了实效,达到了目的,对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7.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篇七

一、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四大功能”

(一)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思想导向功能。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能够对干部职工个体的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起导向作用, 通过不间断地自我动态调整, 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一旦干部职工个体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产生偏离, 文化职工队伍的群体观念会通过自身的导向作用引导干部职工个人的思想, 使干部职工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群体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二)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行为约束功能。

传统的石化企业队伍管理方式是通过强制性的规章制度从外部规范干部职工个人的行为, 而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则是通过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的“灵魂立法”, 以强烈的文化氛围从内部对干部职工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使干部职工个体达到自我心理约束和自我行为控制, 实现队伍建设“硬”管理和“软”管理的统一, 进而形成突出个体主动性、调动个体积极性的自我管理机制。

(三)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团队凝聚功能。

当正确的职业价值和职业道德取得干部职工个体的认同后, 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把单一的干部职工个体整合起来, 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职工群体。通过不断强化个体的共同意识, 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情感, 形成以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职业道德为整合的职工群体意识, 塑造石化企业队伍的团队精神, 从而激发干部职工个体的“自觉”功能, 使之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进而形成1+1大于2的整体增值效应。

(四)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具有竞争激励功能。

打造文化职工队伍能够使干部职工个体从内心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激励干部职工个体在热爱本职工作、献身石化企业事业的同时, 主动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石化业务理论, 从而把追求职工群体价值目标与谋求干部职工个体利益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文化职工队伍建设对干部职工个体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成为其自我发展的源泉, 通过工作竞争, 相互影响, 逐步形成以爱党、为民、忠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群体精神。

二、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对策

首先, 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打造文化职工队伍的前提, 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吸引、熏陶、激励干部职工个体, 通过生理或心理的“传导”, “附着”在干部职工个体的心理结构上, 成为心理印记。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上, 一要对石化企业队伍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把职工文化中最优秀的特别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加以完善, 以宗旨、信条、精神形式成为石化企业的共同规范。二要在企业兴起读书之风。一种风气的形成, 往往需要领导者的行为导向, 石化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将引导干部职工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读书真正摆上工作日程, 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三要更新观念, 树立文化观。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克服和纠正对企业文化的片面性和表象化理解, 把职工文化从“吹拉弹唱”的浅层次提升到人文素质和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深层次上来。四要注重发挥典型引路, 大力弘扬队伍正气, 展现职工文化的时代特点和主旋律, 不断总结、提炼、丰富和发扬职工文化, 弘扬职工一往无前、不怕吃苦、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时代精神。五要搞好职工文化, 占领干部职工思想阵地。“职工文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既要加强职工文化的理论研究, 又要努力建设格调清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能反映广大干部职工战斗生活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职工文化, 满足干部职工精神需要, 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还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职工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 逐步建立起具有鲜明的职工文化特征的荣誉室、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室、俱乐部、健身房等一切适应干部职工活动的学习场所和娱乐场所。建立一批符合干部职工兴趣爱好的各种协会, 鼓励干部职工开展比赛、联谊和交流。

其次, 逐步确立学习终身的理念和思想, 形成文化建企的动力源。石化企业要保持队伍的先进性, 一是要树立干部职工学习终身的理念和思想, 摒弃“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需要性学习观念, 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树立起渴望性学习理念, 形成知识共享与互动的文化氛围。二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文化底蕴。因此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乃至仪表气质都是职工文化的构成要件。

8.致力于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篇八

学习文化,筑牢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

企业要参与竞争,必须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根基,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基于这种认识,井下作业公司引导职工充分认清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意义,多次举办培训班,集中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新理念,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中如何避免空泛议论,切实解决工作上的难点问题?为此,公司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先后多次组织骨干到北京学习型组织管理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考察,把课堂扩展到社会,加深了骨干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解。针对创建中存在的模糊认识,邀请专家系统讲课,引导大家更新观念。一些原来在思想上有“疙瘩”的学员,经过专家辅导,打破了思想框框,眼界也变得日益开阔起来。各基层单位每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大家就聚拢在一起,运用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探求解决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有的单位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五五质量保证法”,提升了施工质量。深厚的学习氛围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职工队伍的学习能力。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公司的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激发了群体的智慧,培育了团队合作精神,为实现超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井场文化,创造施工与环境的和谐

前几年,井下作业公司的施工作业现场脏乎乎、油乎乎,不少干部职工却认为,成天与油打交道,要想整洁、干净,太难,也没必要。

环保,绿色,队伍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实的市场竞争。为此,井下作业公司着手建设井场文化。他们以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实现施工现场摆放规范化为突破口,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和HSE管理标准,并且提出了原油、泥浆、设备管线渗出液、垃圾、污水“五不落地”,设备、工具、井架、现场用房“四见本色”等具体要求。通过井场文化建设,,干部职工形成了一种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共识,养成了文明施工、规范作业的习惯。井下作业公司成为管理局第一家绿色行动示范单位,并受到集团公司环保局的好评。

关爱文化,培育同心同德的职工队伍

关爱文化是新时期企业自身素质提高的客观要求。井下作业公司把满足职工的各种需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倡导和营造关心爱护人、鼓舞激励人的企业氛围。

想方设法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作业工野外作业、流动性强、工作艰苦、生活单调等特点,公司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一是以每年的7月17日“作业工节”为载体,通过慰问信、广播、简报、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作业工业绩,展示作业工风采,努力营造尊重作业工、关心作业工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流动书箱,为作业队送精神食粮。目前已建立流动书箱55个,各类图书200余种3296册。三是每年开展一次“文化到一线、欢乐在井场”活动。组织文化、医疗、服务小分队深入到作业队慰问、演出。几年来,从草原深处的二连油田,到渤海之滨的冀东油田,都留下了“大篷车”演出队的足迹。四是为—线配备健身器材,送去球类、棋类等用品,组织小型体育比赛,活跃了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五是组织优秀作业工旅游。近两年,先后组织400多名优秀作业工赴内蒙、上海、海南、九寨沟和港澳等地参观游览,开阔眼界,陶冶性情。六是针对一线大龄青年找对象难问题,举办“玫瑰之约”联谊会,为他们提供场所、牵线搭桥,解决个人婚姻问题。七是录制了《作业工之歌》专题片,印制了《青春在线》作业工专号宣传册,编写了《群星璀璨》百名优秀作业工风采录,并在报纸、电视上开办专栏,集中反映作业工的生活、工作。八是开展“送凉爽到一线,送关爱到基层”活动,给作业队送去饮用水、西瓜、绿豆、白糖等消夏降温用品,为作业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卡片,给部分一线作业队配备流动餐车、流动澡堂、电磁炉、遮阳伞。九是以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主题,给一线作业工开办科技课。十是为作业队配备野营房210栋,配备了70余台套电视机、录相机、VCD等,更换空调290台。关爱文化温暖了作业工的心,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职工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一线的先进典型。

不遗余力解决特殊职工的具体困难。井下作业公司开展了系列送温暖活动。公司所有科处级干部都与各单位的困难户建立了一包一帮扶对子,随时掌握情况,及时上门解决问题。作业三大队一名职工患重症肌无力,生活不能自理。公司组织捐款6万余元,还为他配备了呼吸机和发电机,使他得到了良好治疗。修井大队一对夫妻相继去世,丢下两个孤儿。公司动员全体职工捐款7万余元,并安排了监护人。现在,一个孩子正在准备高考,另一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公司的帮助下已经参加工作。为解决在外施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公司专门开展“一助一”活动,定期上门帮他们买粮、换气、护理老人、打扫卫生等。有些职工在外参加会战,子女高考时也不能回来帮助指导。公司就请来专家为考生做辅导报告,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使得参战职工情绪稳定,干劲倍增。

9.稳定职工队伍 创建平安广东 篇九

(2012年7月12日)

广东省总工会

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创建平安广东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保持了劳动关系的总体和谐稳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汪洋书记再次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摆上更加重要的位臵。

一、当前广东劳动关系基本情况

广东是全国第一的经济大省和用工大省。目前,全省各类企业共计约10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85万多户,港澳台及外资企业9万多户;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纳入就业管理的外来务工人员2600多万人。企业数量众多,经济成分多元,用工方式各异,劳工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多样,是广东劳动关系的显著特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广东各级工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劳动法律法规的全面贯彻实施,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全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具体表现在: 一是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居全国首位; 二是建立完善“政府定底线、行业出标准、企业谈增幅”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08年以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提高了54%;

三是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去年9月,全省签订集体合同总数10.5万份,涵盖单位32.5万个,其中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

四是涉及劳动关系案件数量逐步下降,去年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和劳动信访事项同比分别下降19.96%和8.2%;因欠薪引发的劳动纠纷呈“三下降”趋势:2011年全省共查处欠薪案件2.04万宗,同比下降10.13%;涉及劳动者69.67万人,同比下降26.96 %;因欠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722宗,同比下降18.42%。

二、影响我省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受欧债危机和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广东经济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而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导致企业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矛盾加大。据工会掌握的情况,2011年我省发生的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共74起,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今年上半年工会统计共发生职工群体性事件83起,同比呈上升趋势。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追讨欠薪及经济补偿金的群体性事件比较集中。受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广东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珠三角的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或关停。虽然中小企业大规模的倒闭潮并未出现,但“比金融危机时更凶险”的说法几成业界共识,不少中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倒闭或濒 临倒闭,部分老板欠薪逃匿,由此引发的职工追讨工资或经济补偿金而出现的群体性行为,成为近期职工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不少企业职工通过集体上访、上街堵路等方式,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关注,获得帮助拿到被拖欠的工资。今年5月份,深圳中星华菱生电子厂资金链断裂突然倒闭,几百名员工被拖欠三个月工资,经劳动局调解只能拿到其中的40%,员工不愿接受集体到区政府请愿。今年上半年因企业搬迁、并购和经济裁员员工要求获得经济补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共17起,不少企业都存在欠缴社保费、没有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问题,在企业搬迁、并购、裁员时,处理起来问题更加复杂,容易引发矛盾。其中,去年年底发生过规模较大停工事件的深圳海量存储设备有限公司,6月4日有100多名员工聚集停工,要求增加加班,改善管理,落实上一次停工时达成的因企业并购而获得的补偿协议。

(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的冲突容易触发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凸显了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城市人口二元结构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对工会工作带来了更为紧迫的挑战。广东外来务工人员来源地非常集中,在企业、园区聚集程度非常高,当地人与外来人口倒挂的专业镇和专业村比较多,而当地的社会管理往往跟不上,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外来务工人员倾向于抱团取暖,个别事件容易触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潮州古巷事件和广州新塘事件之后,涉及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人之间冲突的事件时有出现,如去年6月份中山佳能工地就因为欠薪事件引发四川籍工人和汕头籍工人之间群殴,这类事件燃点低,暴力性强,对社会治安管理造成巨大压力。

(三)汽车运输行业不稳定事件时有发生。去年3、4月份广东发生多起出租车司机、客货运司机停驶上访事件,其中既有短期个人利益受损的原因,也与长期行内管理、司企利益分配和责任机制弊端有关,同时还存在社会综合因素的叠加影响。油价高企增加了司机运营压力,而不少地区的出租车行业补贴未能及时发放到位,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司机权益难保障。同时,高速公路收费站过多过密导致长途运输成本过高,非法营运及黑恶势力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部分地区新出台的政策规定激化了司机的不满。今年第一季度我省出现了6起与出租车司机、司乘人员有关的罢驶及集体上访事件。广东汽运行业工会组建情况不理想,从2010年底的统计来看,全省出租车企业工会组建率为48.54%,出租车司机入会率为30.96%,客运行业和货运行业很少组建工会,汽运行业一旦发生停运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工会很难介入调处。

(四)劳务派遣工问题已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隐患。《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务派遣工在广东企业职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东莞市现有784家劳务派遣机构(《劳动合同法》颁布前仅43家),居全省之首,广州687家,中山166家,佛山56家。国有企业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占较大比重,超“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工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呈滥用趋势,部分企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数量和比例均超过了正式职工,企业存在着正式职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种不同类型的职工群体,出现了新的劳动用工“二元结构”。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与正式职工存在较大差异,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劳务派遣工普 遍感到工资低、压力大,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较强。劳务派遣协议对工作岗位、工资福利等问题的约定一般比较模糊或缺乏可操作性,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之后也难以根据派遣协议维护自身权益。由于“派遣单位不用工,用工单位无合同”,相当数量的劳务派遣工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劳务派遣工实现民主政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存在困难,极有可能以激烈方式对抗企业,产生不稳定因素。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的 32起较大的职工群体性事件中,涉及劳务派遣工的就有3起。

(五)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给劳动关系带来新的冲击。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地也实行了劳动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最低工资调整等措施,这对劳动关系产生了明显影响。一是《社会保险法》去年7月1日实施以来,对用人单位侵权社会保险权益的投诉居高不下,职工的社会保障意识越来越强,在部分群体性事件中,职工除了追讨工资、经济补偿金外,追讨欠缴社保费成为重要诉求。今年4月2日广州番禺恒宝饰物有限公司190多名员工因不满公司迟迟未能办理补缴社保费问题聚集公司大堂,围堵人事部主管达35个小时,2名员工代表被派出所以非法拘禁他人为由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审。该事件在境内外维权组织中影响较大,纷纷要求公安机关对取保候审做进一步说明。二是因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引发的纠纷增多。广东省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较大,但目前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的基本工资,职工收入主要由最低工资和加班工资构成。一些企业为规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采用提高基本工资、降低奖金和其他津贴的做法,使得部分职工的收入并没用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引发职工以停工、堵路等方式表达不满。

三、广东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向企业和职工双方灌输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理念。

多年来,广东工会按照“双维护”的职业要求,不断在如何激发广大职工围绕企业发展建功立业上谋划新思路。一是在重点工程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推动以“优质、高效、快速、创新、安全、廉洁”为目标的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深入发展,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风采,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2011年举办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主题竞赛暨港珠澳大桥建设劳动竞赛启动仪式,该竞赛成为我省首个全国重大工程示范性劳动竞赛。二是在地方和产业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充实和丰富竞赛内容,采取生动活泼,职工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开展大规模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尖子、技术能手,2011年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领域、行业和职工人数均创出历史新高,省级有38个行业41个工种(项目)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省有近500万人次的职工参与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是在企业深入推进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围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表彰奖励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广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抓基层工会组建促进职工队伍的团结统一。

一是以非公企业为重点,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为主要对象,以提高职工入会率为目标,加大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建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至2011年9月,全省基层工会21.34万家,涵盖单位61.23万家,工会会员2261.4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209.77万人,四项指标连续10年在全国排第一。二是加强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工会民主直选,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入到基层,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在做好直接服务职工群众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聘用工会工作者的工资由上级工会分级负担的做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工会主席民主选举试点工作。

(三)坚持在维权的基础上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共决机制。大力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和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建制工作,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和办法,有针对性地确定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覆盖面,截至2011年9月,全省签订工资集体合同6.2万份,涵盖单位20.1万个,全省已组建工会的大中型企业70.5%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二是着力提高工会法律服务质量,发挥工会千人律师团作用。根据汪洋书记的指示精神,以加强法律服务为突破口,广东在2009年成立了广东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和21个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分团。建立了律师团定期会商机制和特约律师接待日制度,参与调处重大劳动纠纷,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截至2011 年9月,全省工会共投入法律服务经费2100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44宗,涉及职工7192人,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三是加大劳动争议预防和调处工作力度,着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或协调)组织建设,着重调解企业内部化解不了的劳动争议,以及跨区域、跨行业的劳动争议,指导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截至2011年9月,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总计6.3万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2万件;全省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477个,2011年1-9月成功调解劳动争议2.1万件。四是推进两员建设,夯实依法协商、协调基础。下发了《省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区)总工会选聘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和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截至去年9月,全省工会共聘请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8367人。制定了《关于加强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工作的意见》,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

(四)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化解职工群体性事件。自2010年我省进入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后,省总工会通过抓住三个主要环节建立了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妥善处臵了所有的职工群体性事件,化解了重大劳资纠纷。一是建立畅通的紧急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在企业设臵信息联络员,承担劳资关系信息监测与报告的责任,第一时间了解职工诉求,代表职工向企业反映意见要求,及时向党政部门与上级工会报告,从而争取了工作的主动。工会信息专报工作多次得到全总和省委省政府的肯 定。二是制定应急处臵预案,做到有效控制。各级工会分别成立了处臵企业停工事件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工会应对职工群体性事件协调处臵工作规范》分三阶段情况进行处臵:经济诉求阶段,要依法协商;停工诉求阶段,要依法谈判;矛盾激化阶段,要依法教育和惩处,避免事态恶化。三是集体协商化解矛盾,做到妥善处理。工会协助职工代表与企业开展协商谈判,引导职工理性合法维权,帮助职工积极争取合理要求。对职工提出的过高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工会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五)坚持“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新思路防范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

针对去年上半年我省部分地区货车、客车、出租车司机发生多起停工上访事件,省总及时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稳定和防范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工作进行全面具体的部署。认真贯彻汪洋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省总领导带队到珠三角各市开展调研,加强与民间“维权”组织和“维权”人士的正面接触,摸清核实民间“维权”组织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背景清白的民间“维权”组织纳入到党政领导的维权体系中为我所用,发挥工会在探索建立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模式中的作用。

(六)坚持通过困难帮扶、改善民生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多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结合实际,创新帮扶工作方式方法,构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社会化帮扶格局,提出叫响做实“职工(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得到各级党政的充分肯 定和广大职工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去年,全省工会帮扶中心为156450名农民工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发动450万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为20万名女职工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元旦春节期间,筹集慰问款物1.13亿元,走访慰问了困难企业6186家,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和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一线职工214016人;筹集资金4124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30970人;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为11.86万名农民工追回工资及待遇2.5亿元。实践表明,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力地协调了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

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推动地方劳动立法。

一是推动省人大尽快制定当前急需的地方性法规,特别是《工资集体协商条例》,以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法规条文细化工资集体协商的主体、程序、内容、后果等等。二是推动省政府尽快出台《广东省劳务派遣管理规定》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若干规定》,进一步理顺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的权责,并制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及程序,推动落实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民主管理、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增强法律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劳资关系,适应我省实际情况,满足社会的法律需求。

(二)进一步加大“两个普遍”工作推进力度。一是要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着重抓好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异地务工人员和劳务派 遣工的入会工作。进一步落实我省工会组建三年规划,力争实现今年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92%以上、企业工会会员净增177万人以上、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77%以上的目标。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企业组建力度,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道路货运企业工会组建率达到80%以上,全省所有货运企业职工(包括司机)入会率达到80%。同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深圳理光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切实推动企业工会建设,结合实际推进企业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工作,把那些群众基础好、能为职工说话办事、素质高、能力强的人选配到工会主席岗位上。

二是加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我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重点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和集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提高我省工资集体协商的覆盖面和协商质量,努力做到真谈、实谈。重点在饮食业、中介服务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快推进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使其覆盖众多小型非公企业,争取到2012年底,全省已组建工会的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比例达到70%,世界500强在粤企业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三)进一步深化工会法律服务工作。

要把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作为工会为职工服务的品牌做实叫响。一是要加强律师团队伍建设,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市解决律师团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机制、工作实效等问题。二是进一步推动律师团工作纵深发展,发 挥律师团在参与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扩大工会法律服务制度效能和影响,不断促进基层工会真正成为维护职工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维护人。加强职工定向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异地协作和基层工会法律顾问等制度建设。

(四)进一步做好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化解工作。要继续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和劳动争议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工会信息报送工作,对可能引发职工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凡发生涉及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和敌情舆情动态、大规模职工集体上访以及其他重大紧急情况,各级工会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向上级工会报送信息。各级工会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上门,摸清中小企业经营状态,深入困难企业了解情况,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发现解决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减少欠薪逃匿事件的发生。

(五)进一步加快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步伐。按照省委的要求,省总工会牵头筹建了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以此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团结联系更多的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各类服务。今后要不断完善广东省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联合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将其作为团结、联系、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重要平台,积极承接政府转移或委托的与职工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为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业务指导、协调沟通、自治自律、项目统筹等综合性服务,充分发挥联合会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的龙头引领作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平台作用。各级工会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出 发点,以培育发展、规范引导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为着力点,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立足工会组织特点和优势,坚持凝聚职工群众与引导社会组织并重,生产企业与生活场所并重,经济诉求与社会诉求并重,户籍职工与异地务工人员并重,充分发挥工会在联系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对职工队伍的渗透工作。

要继续深化“接触、引导、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针,完善地方工会与国安、公安、外事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由各级党委领导的防范抵御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预防预警、信息报送、应急处臵和舆论引导等维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各自优势,形成防范抵御合力工作大格局,共同遏制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团结。

(七)进一步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10.提升职工队伍凝聚力论文 篇十

众所周知,假如一个企业人心涣散,其发展必不长久,企业没有了人,就是止业了,就该关门了。曾经有这么一个说法:企业盛衰转换,根本在于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就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凝聚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凝聚力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增强员工凝聚力呢?谈谈我个人看法。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力为聚焦点,不断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企业成为员工“心灵的家园” 选准载体,深化认识,不断增强企业以人为本的关爱度。单位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通过对职工的有效激励,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单位目标的统一。比如健全“职工思想档案”,及时捕捉职工思想动态,针对每名职工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营造“职工为上、生产为本、发展为重”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士气得到了鼓舞,凝聚力也随着这种鼓舞而逐步增强。

强化教育,积极引导,不断增强职工以队为家的忠诚度。围绕单位生产实际,将“和谐企业”观念引导融入到单位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首先是教育引导员工

“爱家、管家、建家”,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其次是感知引导,激发动力。让每一名职工充分感受到单位发展给自身带来的实惠,激发职工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激励广大职工以队为家、爱岗敬业。

提高亲和力,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员工的私人领域,通过人际关系的交往来增强凝聚力。比如创办内部报刊,为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交流心声的园地;在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一个生日蛋糕表示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大家庭般的温暖融和之情;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棋牌乐、篮球比赛等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既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又能增强员工的亲和力。

二、以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强化职工发展观念为渗透点,促进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攀升,使企业成为员工“学习的校园”

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素质能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适应企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这种融合越融洽,企业的凝聚力也就越强。企业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培训,更主要的是培训员工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等方面,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在危急时刻理清思路,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形成了。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积极引导职工关注生产形势、关心企业发展,将经营中的困难、存在的潜力及优势原原本本的告诉职工,增强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更增强了共渡难关的责任

感。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引导到立志岗位作贡献上来,以发挥形势任务教育“传递压力、提升动力、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最终形成单位与职工共兴共荣、共享共建的良好局面。

加强三德教育。针对新形势下职工思想与行为的多元化,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工作责任心和家庭责任感,营造企兴风气正、家和万事兴的良好局面。

加强多层次文化素养教育。可通过学习教育平台,定期下发培训需求意向调查表,本着职工需求什么,领导就从培训组织培训什么,培训教育平台不能满足职工所需所求,领导想办法通过外调、外协等方式给予满足,增强职工专业技能和社会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队伍的学习力、文化力与竞争力。

三、以促进员工工作的原动力、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增强企业凝聚力,确保职工队伍和谐稳定,使企业成为员工“幸福的乐园”

加强岗位薪酬考核,提高福利待遇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坚强后盾。在收入的分配上既要实行“按劳分配”,又要避免职工是“唐僧肉”,能咬的都要咬一口,既有合理的差距,又要缩小不合理的差距。当员工看到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时,员工会对企业产生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另外良好的福利待遇会让员工对企业形成一种

依赖和感激,这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

强化个人发展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环节,金钱的满足只是人的最低欲望,个人的发展则是它的升华。对一些人看来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工作的动力,一个企业如果能够为员工充分提供这么一个发展空间,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鼓励员工向更高层次发展,他们对企业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这种感觉越强,凝聚力也就越强。

进一步改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为基层职工配备生活、办公设施,为职工在交通、通讯、工作、生活方面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发动职工一起动手,共建美好家园。

以情感人,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促进队伍和谐稳定发展。将目光多关注聚焦“特殊群体”比如特困户、老弱群体和单亲家庭,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其次及时收集掌握职工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对各种群体性、倾向性等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健全“帮扶”体系,定期对困难户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用爱心换真情,用真情促稳定。

总之,注重培育企业的文化特色和经营理念,用人本的管理感召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用和谐的氛围凝聚人,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给职工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让职工在顺心、舒心、安心中,实现对企业忠心、热心、关心的目的,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企业成为职工“学习的校园”、“幸福的乐园”、“心灵的家园”,是企业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如果丧失了凝聚力,对员工没有吸引力,企业就是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丧失群体的力量与功能。在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高必将成为企业富有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也会成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经营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让每个职工都在富有责任意识,具有审美品味的前提下,去进行创造性实践,使客观的企业管理和主观的心灵需求,更加和谐完善地统一起来,促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浅析影响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 篇十一

关键词:职工队伍;稳定;决定因素;激励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4-27-2

1 职工队伍稳定原因调研的必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关于人力资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发出这样的喟叹:为什么现在工作条件好转了,薪资待遇不断提升了,反而职工队伍较十年前越来越难稳定了,工作十多年的老职工辞职、跳槽、不告而别、擅自离积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现在招人越来越难了,“民工荒”、“用工荒”、“人才荒”等字眼越来越高频率地出现各个媒体上间接控制了广大劳动者的眼球?而在服务、建筑、制造等人工密集、利润空间较小的行业及领域里,现如今80、90后的新生劳动力,为什么除了拥有一颗浮躁的心,却全然摒弃了父兄辈吃苦耐劳、勇于承担的责任心和敬业传统?特别是生产一线的人员超速流动、员工数量的负增长及缺失有力的补充通道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正常运营、发展的瓶颈,很多公司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承揽的大工程大合同,却因为人力储备不足、劳动力补充不及和关键技术人员不足而导致工期滞延面临高额违约损失的经济赔偿。

2 影响人员变动的两大因素:企业因素和非企业因素

2.1 企业因素

企业因素又可分为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

2.1.1 经济因素

①薪资方面:薪资低于期望值、工资结算发放相对滞后、福利待遇偏低且形式单一无福利住房、绩效奖励机制差别不明显、社会保险待遇扣款较高或自身家庭生活成本过高(五口之家仅一人就业)等等,薪资因素占职工不稳定率的85%。

②其他方面:工作条件不满意(露天作业环境较恶劣、噪声、粉尘大);就餐、住宿生活条件不满意(民族职工与汉族职工对清真就餐的意见分歧)、夏季持续工作时间较长而冬季持续冬休期过长工作时间不规律;长期驻外工作家庭因素无以平衡;技术培训机率相对较少等。这部分因素占职工不稳定率为57%。

2.1.2 非经济因素

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不匹配:随着企业的产业规模、技术实力、生存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职工也应经过锻炼与培训,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与企业拓展同步。员工在完成了初步的就业决择并深入到集体中,希望随团队的发展能得到个人成长、展示发挥其特长的空间和平台,若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离职。

管理机制及人文环境不理想: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获得被尊重、被认同和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因此因素离职的员工大都来自基层,用职工自己的话说“我对企业哪儿都认同都满意,就是对班长说话和态度看不惯,大不了走人不受他的窝囊气!”因对基层管理者工作方式方法生硬导致手下员工工作气氛紧张,赌气离职的人员的占12%,其中青年员工、基层员工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

2.1.3 综合因素

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种以上的多种因素相互交错致合员工队伍不稳定称之为综合因素。从离职人员的总体状况而言,往往一个单一的因素还不足以造成整体员工队伍的不稳定,而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综合因素却能够加剧员工队伍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整个队伍不稳定的连锁反映。经过综合统计,往往综合因素才是影响员工队伍稳定绝对杀手。

2.2 非企业因素

非企业因素顾名思义,即指职工流动与企业无关,完全因为职工个人的决定而自主选择流动。大致情况分:搬迁、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家庭变故及其他社会机遇等因素。

3 改进举措

找到了影响职工队伍的主要原因,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稳定员工的队伍的关键还在企业和企业决策者,在根据行业、区域、市场大环境及企业自身的小环境等综合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抓住经济因素,同时兼营顾非经济因素和其他综合因素,在更多方面进行持续有效的调整和改进。

从因薪资因素导致85%的职工不稳定率分析,该企业所执行的薪酬标准在本地区的市场环境中整体偏低且已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这是导致职工不稳定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在生产、生活条件、职工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应加大投入力度,以人为本,以促进职工队伍的稳定。

具体措施如下:重新规划出合理的、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进一步补充完善企业福利体系;改善职工的生产工作条件,扩大机械自动化的设备改造以减轻基层员工的体能负荷,提高劳动保护及相关待遇;统筹安排基层员工的工作时间:结合区域差异在高温特殊季节可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北方严冬季节可以帮助员工调剂工作以缩短冬休时间;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餐厅、宿舍管理等细节入手,彻底改善员工的住宿及生活条件;增加员工的培训机会,给员工提供更多、更广的发展平台;引进竞争上岗机制重新规划更加有利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文明、规范、和谐和人性化的管理因子和要素渗入到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建设中来,让员工有安全感、自豪感、归属感、自我实现感。

这一系列的举措将从以点到面,又以面还点的往复过程而全面展开,但最终引出的决定结论举措仅以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激励。

4 关于提高员工队伍稳定率的推广理论——激励

企业要壮大,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其中通用、有效的举措为激励。

4.1 待遇激励

4.1.1 薪酬及福利

制定并实施竞争性的薪酬及福利是一项很重要的政策,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处于企业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评价人才的绩效和确定“奖金”的数额,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另外,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并尽可能地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例如帮助解决配偶就业、调动、子女教育等问题,以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

但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企业仅仅靠提高薪酬和福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激励制度。

4.1.2 股权激励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引用股权的形式必然各不相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掌握。“留人贵在留心,留心的关键在于让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主人,让他们与企业同生共死”,这就是股权分享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秘诀”。借鉴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用资本的纽带连接企业和员工,使企业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4.2 情感激励

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领导与员工之间应该增加相互之间的沟通,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建立感情,员工会更加拥护领导的决策,对工作中的认可度会更高,当大家慢慢融入之后,情感的纽带会让员工与领导之间相互连接,感到团队的温暖,所以离职率就会大大降低。

4.3 事业激励

事业激励是指企业的目标,发展前景让人才感觉有吸引力、值得留下来,并为之奋斗和努力。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去推动,人才的稳定需要事业来吸引,越是高层次的人才越看重事业、成就和发展前景。事业红火,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

4.4 环境激励

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在欢快的气氛中工作,容易提高工作效率,员工的潜能容易被更大程度的激发出来,所以环境对企业员工也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4.5 制度激励

想要留住人才,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奖励政策,借助于这些相应的制度来稳定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为公司贡献力量。让企业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5 综述及总结

12.公司职工队伍现状 篇十二

一、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分析

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佳捷径。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使我们必须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更新,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企业培训, 对职工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等进行提高。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不断变化, 但是往往环境的变化不受人欢迎, 惰性是每个人都存在的问题, 对于已经习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行改变, 在心里会有一定的排斥和恐惧心理, 而企业培训能够帮助职工克服这种心理。培训可以让企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合作越快、具有明确目标的团队, 使企业的职工队伍竞争能力更强, 更具有创新能力。企业组织培训活动能够鼓舞职工的士气, 同时企业在职工培训方面投资的资金越多, 职工就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被认同, 这样会促使职工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职工教育培训可以提升人力资源资产价值, 对企业效益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职工教育培训对企业凝聚力和价值观的培育和提高有重要影响, 同时能够提升职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针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岗位培训, 其中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及岗位规范等。另外, 职工教育培训能够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佳手段。

二、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的措施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培训理念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培训理念, 保证员工和企业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将企业与员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职工想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就要依靠企业, 企业的发展当然也要依靠职工的综合水平。

(二) 职工教育培训对象层次化发展

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 这样必然会对企业职工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对于新入职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 教会他们工作技能, 提高新职工融入企业的速度, 更加了解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并积极学习新技能, 进而可以胜任工作;开设岗位技能培训, 让新职工了解所处岗位的技术要求、操作规定及注意事项, 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评定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 员工持证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员工素质及整体竞争水平, 规定岗位准入标准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规程, 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及个人素质, 保证生产安全化, 这些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必不可少的途径;开设多层面的员工技术比赛, 通过比赛的方式发现技能精湛、工作优秀的人才;应积极推广先进的操作方式, 挖掘员工的创造力;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 壮大高技能人才团队, 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

(三) 职工教育培训内容广泛化

企业不但要进行技能理论知识相关培训, 还应该加强对动手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不但要增强员工的技能水平, 更要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 重视高效、实用。

(四) 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灵活化

企业员工的培训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同时还要重视课程长短要结合、业务和脱产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灵活运用员工岗位规定, 注意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等等。

(五) 职工教育培训目的实用化

促进企业管理科学化, 注重培养员工意志, 开设多种短期技能课程, 引导员工“精通一门、掌握两门、熟悉三门”, 努力发展成为综合素质人才。

三、创设高效的鼓励约束制度

提高培训能力的前提是制度保证, 其重点是创设有效的鼓励约束制度。学习技能的主体是企业职工, 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工作、绩效制度, 将薪资待遇和技能水平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员工学习自主性, 增强员工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首先, 明确技术岗位职称评定、绩效薪资制度。建立完善的技术人才薪资制度, 明确技术等级津贴标准。进行技术成果评选, 拓宽人才发展道路。其次, 明确约束制度。执行末位轮训制, 形成上岗靠技术、靠素质、考能力的竞争氛围, 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 抓好基础工作, 让员工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尤其是培训教材, 应该关注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 将培养员工素质能力为主, 保证理论和技能平衡发展, 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 职工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该在已获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强化员工培训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建立成一套创新的、灵活的、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共同为企业的明天奋斗。

参考文献

[1]薛燕.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现代企业教育, 2012 (19) .

[2]朱海波, 李国信.加强职工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中国职工教育, 2012 (03) .

上一篇:《亲子阅读》750字作文下一篇:如何撰写商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