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2024-07-11

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精选8篇)

1.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篇一

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与管理制度

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工作,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灭火器、每一个消防栓都能确实有效的用于灭火,让每一消防设施、设备安全无故障运行,为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校消防设施、设备主要有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紧急疏散指示牌、逃生出口、消防通道等

灭火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灭火器主要部件分为:筒体、手提压把、保险销、瓶压压力表、喷嘴等。

一、灭火器的运输与存放:灭火器在运输与存放过程中,严禁倒放、雨淋、曝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灭火器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45℃范围内。

二、灭火器的维护:

1、灭火器应按需配备,固定位置,固定职能,严禁挪用。

2、灭火器保险销应保持出厂时状态,插在压把中,保险销的铅封(胶条)应完好无损,无铅封或人为拆除应予以检修、更换。

3、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否则应进行更换。压力表的指针应指示在绿色区域,如指针指示为红色区域应重新充装及驱动气体。

4、灭火器喷嘴不得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

5、灭火器的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三、灭火器的报废:

1、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为8 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为12 年。

2、灭火器的筒体严重变形的、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超过筒体面积的三分之一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必须报废。

3、灭火器因部件故障无法修复的或在检修中无法达标的必须报废。

四、灭火器的检修:

1、每年7月中旬,应在相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取一具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

2、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期满五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等检查;

3、灭火器一经启封使用,必须经检修维护后方可再次使用。

4、送检或送修的灭火器,筒体上必须有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明了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五、灭火器启封使用后或需要维修、检修等,应及时送校总务处消防办公室由总务处送检,更换已损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等。

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三字诀,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

消防栓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室内消防栓主要部件分为: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水枪、水阀等组成。

1、消火栓箱无变形、无锈蚀,箱门开启灵活;箱内洁净,无杂物、干燥,无水渍;玻璃无破损,消防标示完整、清晰。

2、消火栓的水带按要求以带状呈MMM形码放,齐整有序的垂挂于消火栓箱内;水带内外保持干燥,无水渍;水带无磨损,保障通畅无渗水现象。

3、消火栓的水枪应置于托架位置摆放,水枪无破损,抢嘴无堵塞。

4、消火栓的栓体无渗水、无锈蚀、无污渍污垢,水阀易转动。

5、水带、水枪、水阀保持连接状态,部件无挪用现象。

6、灭火完毕后,应关闭阀门,将水带冲洗干净,置于阴凉干燥处凉干后,按原水带安置方式置于栓箱内。

7、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一开箱门、二接阀门、三拿水枪、四拉水带、五开阀门。

消防应急灯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应急灯的外表应保持洁净,无变形、变色烧焦发热现象,主电指示灯常亮,故障灯应灭。

2、保证应急灯的主电电压正常,保持在规定范围内(190V~242V)。

3、应定期给应急灯充放电。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放电操作,每次放电时间持续约120分钟(具体操作及放电时间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4、放电操作时应跟踪管理,每45分钟观察一次,并做好充、放电记录。

5、放电时间小于45分钟,应报修,进行电池更换;

6、应急灯正常使用期限为3年。

疏散指示标志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体育馆、食堂、教学楼、办公楼的主要疏散路线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2、疏散指示标志宜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和疏散走道及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

3、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米。

4、疏散指示标志无遮挡,损坏或遗失的疏散指示标志应及时报告,及时补装。

常规管理

1、新购入的或经维修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资料数据应交消防办公室存档。

2、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与防火巡查制度相结合,坚持责任区内责任人一日一查,做到火情突发,灭火设备故障不突发。

4、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形成资料档案,存档以备查证。

5、每月上旬校消防安全管理委员应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

衡东县第一中学

2014年9月3日

2.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篇二

1.1 “游戏规则”的不公允:初次分配中“挤出效应”问题

所谓“挤出效应”, 即在市场效率机制的作用下, 分配格局发生变化, 老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被冲击, 而新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滞后形成, 从而使新的分配手段对“老”的分配手段的“挤出”, 造成初次分配“公平”机制上的残缺。

在挤出“挤出效应”的过程中, 原有的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格局中, 资本、智本、绩效、税收等手段强势走高, 而工资手段却弱势走低, 从而产生了分配上“不公平”的问题。“不公平”的实质是工资性分配手段的“游戏规则”动态提升乏力, 工资平衡机制弱化。

1.2 “游戏规则”的破坏:初次分配中的“不守则”问题

所谓“不守则”, 是指通过破坏既定“游戏规则”而获得不当得利, 即特别单位或利益关系人以自己的偏好而改变既定的分配行为、规则、程序和方法, 达到占有超额财富获取的分配的主动权, 从而使分配秩序混乱。

从现实状态看, 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最不满的还不是“效率机制的挤出效应”问题, 而是收入分配“不守则”的问题。人们对收入分配认为最不可接受的“不公平”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特殊权力破坏既定“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不当获利者。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通过不合法手段暴富的富人;对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人物通过较严重的偷、逃、避税问题而又处理不力形成的富人。

二是利用特殊机会 (政策和法制不健全) 而暴富者。如:利用价格双轨制倒卖计划内价格产品;倒卖进出口许可证和进出口商品额度;利用土地批租, 无偿或低价获得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攫取超额利润;利用证券市场初始阶段的不完善, 采用各种非法或恶意手段利用或操作股市、期市, 大肆“圈钱”;利用股份制改造, 企业兼并、破产、合资等机会, 通过低估国有资产、半卖半送、名卖实送等手段, 大肆侵吞国有资财, 使一部分人中饱私囊。

三是违反市场机制、在“效率”失效的状态下形成部分群体“灰色”收入或财富的占有。如:政府部门及相关的事业单位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而形成的“灰色”收入;部分行业、企业垄断所形成的“额外”收入等。

当下中国令人瞠目结舌的收入分配“不守则”问题, 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腐败、“灰色收入”、垄断, 到底是收入分配“不守则”的原因还是结果?应当看到,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环境中, 不得不正视的有一种诡秘现象:就是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级差形成现象, 越是靠近权力阶层, 收入越高, 越是远离权力阶层, 收入越低, 经常性出线游戏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收入高, 越是遵法守纪, 收入越低。此情此景, 深深影响着收入分配制度的“公平性”。

沿着这种现象进一步追问, 今天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主要矛盾, 究竟是贫富差距的矛盾, 还是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与民众收入分配基本权力维护的矛盾?最近不断曝光的诸多群体性事件、网络上的仇官、仇富热议, 媒体的对腐败的情绪性宣泄, 还主要都是针对地方政府在维护社会收入分配“游戏规则”正常运行方面的种种管理失误或不作为。由于这种的管理失误或不作为, 导致了一少部分人利用权力、游戏法律而获取很大的社会性“蛋糕”, 很自然的众多民众基本权利受到侵蚀。因此, 必须明确, 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矛盾, 显然不是富人阶层和穷人阶层的矛盾, 而是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管理与民众权利之间的矛盾。因此, 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点是收入分配秩序的整顿, 保证按既定的“游戏规则”运行, 解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公平”问题。

2 危及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

初次分配有一个重要平台, 这就是会计系统。良好的会计环境、完善的会计运行机制是收入分配能否按“公允的既定游戏规则”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既定的分配格局和原则体现在会计层面上, 就是会计行为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会计行为按照社会既定的会计规则、程序和方法运行, 实质上是对收入分配的既定格局和初次分配秩序的维护。但当会计领域出现问题时, 就会对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冲击, 从而使收入分配格局混乱。

一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是改变既定的收入分配格局, 不正当的改变利益关系人的分配关系, 最终是少数人或利益集团采取不正当途径获取巨额的利益。实质是初次分配不再“公允”。

二是会计监督严重弱化“丧失”公平。在收入分配过程中, 会计监督是唯一的日常性、随时性、系统性、闸口性的动态监督机制, 是其他行政、法律等监督的基础或依据。会计监督在维持收入分配既定格局、稳定收入分配秩序上具有无法代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但是,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中, 会计监督出现严重弱化的趋势和现象, 出现了“会计控制附强现象” (即会计成为分配主体中强者的附属物) 。会计监督职能严重退化, 对收入分配游戏规则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

3 会计在维护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中的作为

3.1 会计是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分配平台系统, 承载着其他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企业收入分配必须要在一个分配平台中有序地进行, 通过这个平台达到如下分配要求:一是确定分配总量规模;二是将待分配的不同质产品转化为同质的分配状态 (即价值形态) ;三是将多种分配手段和形式有机组合和运作, 使分配按规则有秩序地进行;四是明晰、及时显现和描述分配状态。这个分配平台系统就是会计系统。

会计活动过程, 就是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组合和运作的过程, 初次分配的实现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汇总、记录、解释的整个过程中。会计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确认和计量。会计通过确认和计量对社会产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不同分配利益主体之间分配, 形成社会产品的归属谁、何时归属、归属多少的分配结果。

要保证企业形成的社会产品在社会范围内有序分配的进行, 各利益分配主体, 首先要解决的是“知道”问题。通过会计反映下列信息: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规模是多少?社会产品补偿值和增加值的划分和确定是如何进行的?社会产品是如何分配的?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否被各分配主体所公允、接受?如何保持社会产品利益的可持续分配的分配状态?分配后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如何?等等。这些信息是保证社会产品有序分配、实现收入分配制度预设目标的前提条件, 也是社会发展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基础。

各会计信息使用者之所以对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完整有规范的严格要求, 关键在于会计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在追逐利益分配行为决策过程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3.2 会计是对收入分配运行状态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控制系统

社会确定的会计信息处理和释疑的规则、程序、方法, 本质上是社会产品分配的“游戏规则”, 即对社会产品分配秩序的规范和控制。也就是说, 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实质上是解决对社会产品如何分配、怎样分配等问题, 是协调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各利益主体的分配矛盾冲突的规则和规范。任何违反企业收入分配的“游戏规则”的行为, 都会对既有的分配格局形成冲击, 危及有关分配主体的利益。

初次分配过程中, 时刻充满着公平与效率对立统一矛盾、各分配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 这些矛盾的解决协调, 是通过社会公认的既定分配格局进行的。在会计活动中也时刻受到相关利益主体试图改变既定分配格局的困扰, 会计承担着促使初次分配活动按既定规则进行的社会责任, 即会计的监督功能。

4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维护的关键点——重塑会计监督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严重退化, 进而导致会计责任划分不清, 会计风险无人承担。多年来层出不穷、面广量大的会计恶意虚假陈述、大量的巨额经济案件、硕鼠性质的贪污腐败、账外资金行贿、巨额现金回扣等事实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案件揭示出来, 多数是靠群众的匿名举报, 既不完全是会计监督职能正常制衡的结果, 更为严重的是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成为主动丧失监督的狼狈, 且相当多会计从业者坦然处之, 对会计法规、制度的权威性敬畏和无条件遵循程度有退化倾向。在这一会计环境下, 不可能实现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 更不能保证收入分配按既定目标格局有效进行。

为此, 重塑会计监督功能, 提升会计的社会性责任, 已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性”维护和建设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李雁争.收入分配改革有望获得实质性突破[N].上海证券报, 2010-08-18.

[2]高书生, 宋军花.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8) .

3.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篇三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9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25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的问题

1.1 在工程维护上不够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直接决定农业的发展水平,虽然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上,我国一直都很重视,但在后期维护上却存在明显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重建轻管的情况一直存在,导致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难以正常进行。一方面表现为管理人员缺乏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的缺乏,资金的投入重点基本都放在工程建设阶段,后期的维护资金明显不足,导致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管理费用短缺,难以发挥正常的管理职能。而技术人员配备上,基层工作人员都是技术水平不高、专业能力相对较低的一些人员,维护水平很难提高,在工程的运行维护方面,难以保证工程的养护高标准完成。

1.2 维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数都是由政府主导,地方筹资兴建的。工程的主导方是政府,而使用者是工程所在地的村屯,工程的权责问题不清晰,在维护保养方面,由谁来管理,费用由谁来出都缺乏制度上的明确,这给工程的后期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往往是使用者只管用,不负责养护。而负责养护的却不知道费用从哪筹集,这就造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难题。在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导致工程不能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一些设施设备损坏而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者更换,使一些工程的正常功能难以发挥,运行寿命减短。

1.3 运行维护经费没有保障

工程的建设款项多由国家和地方共同筹集,国家以补助的形式进行投资,但基本占2/3或者1/2的水平。有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甚至连一半都不到,补助资金的数量十分有限,其余资金基本都是由地方进行筹集,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多数地区的经济状况并不发达,在水利工程项目资金供给能力上不足,导致水利工程项目资金短缺,由于资金的不足,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为后期的运行维护带来了障碍,管理困难,维护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2 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的对策

2.1 增加运行与维护意识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同等重要,建设质量及后期维护水平都是决定工程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在建设施工期间必须要狠抓质量管理,而后期维护也必须要确保到位,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良好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及水利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及维护人员对工程维护的重视,提高其维护意识。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也能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运行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中来,正确运用水利工程,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自觉保护。

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是工程建设及维护的保障,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到工程后期维护工作的进行,资金预算上就要做出预留。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基本上把大量的工程资金都用在前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而分配给后期养护的资金少之又少,这就导致后期的养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甚至出现建设后的工程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进行养护,大大缩短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工程出现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设备损耗难以及时更换,因此工程建设之初就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分配,预留一部分后期维护资金。政府部门要加大水利工程维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补贴,同时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制定融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工程后期维护工作能顺利开展。

2.3完善管理制度,构建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明确工程的权责主体,落实责任,工程主体归哪个部门、如何使用、维修养护工作由谁承担等都应当通过管理制度进一步明晰,并落实相关责任人,形成一环扣一环的制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养护水平,确保工程的运行正常。构建专业的工程维护技术服务体系,保证经费的落实,对于工程设备设施做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为工程的运行提供专业的维护。加强与农民之间的合作,共同担负起工程的维护工作,减少对工程的损坏,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4 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

工程的维护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因此在工程的养护管理方面,要组建一支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一方面通过内部的培训学习,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从外部引进业务好、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队伍中来,以提高整体的工程管理维护技术实力。加强维护人员思想水平的提高,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维护任务,为农田水利工程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最后一公里”,其良好发展和平稳运行,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关粮食安全,事关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在资金、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大力加强,不断提高管护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篇四

1、为了掌握电力设备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清除缺陷,预防事故,确定检修内容,保证安全运行,必须对低矿井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

2、巡视检查的周期:

(1)有人值班的配电室,按值班巡视规定执行,无人值班的配电室(箱),每周至小巡视检查一次。

(2)低压电力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每月巡视检查一次。(3)接户线、套户线、室内配线每季至少巡视检查一次。(4)电动机及期附属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要每天巡视检查一次。

3、农忙季节和重要节日或遇有大风(雨)、雪、雾、冰雹、洪水等恶劣气候时,必须组织人力进行特殊巡视。

4、在事故停电和触电保安器动作后,应立即进行故障巡视,查明故障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恢复送电。

5、当怀疑导线连接处或绝缘子有缺陷时,可以在夜间巡视,夜间巡视,夜间巡视应由2人进行。

6、必须严格按《农村安全用电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

7、巡视检查的结果应详细做好记录。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缺陷必须立即停电处理,修复后才可送电。一般缺陷列入维修计划,限定时间修复。

8、维修低压线路及电气设备时,应严格执行低压工作票和安全措施制度,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检修应按有关规程进行,严禁盲目蛮干。

甲方:XX供电公司XX供电所乙方:为了保证我所配电设备线路的健康运行,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供电工作标准要求,结合本所实际,制定定线、定人、定范围、定责的制度,经双方同意,特签订本责任状。

一、配电设备巡视责任范围:田塘一组、田塘四组、田塘五组、田塘六组、田塘果园山、吴家湾、鑫苑2区、杨桥张谷岭、杨桥青山、青山陵园、杨桥鸭子塘、杨桥新村、茶场、园艺总场、园艺分场、栗山等16个公变台区低压线路及其配电设备。

二、职责1.线路巡视实行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2.正常巡视最少每月一次。根据需要每年还要进行特殊巡视、夜间巡视、故障巡视和监察巡视。3.一般缺陷应按时上报,重大缺陷及紧急缺陷立即上报所,由所上报公司,缺陷上报必须做到清楚、真实。4.对工作应尽职责,杜绝漏巡、漏查、漏项5.责任人必须将巡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所作的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公司输电线路巡视记录本内,且由所有关人员及时将巡视记录录入微机,建立档案。

三、奖励与处罚1.加强线路、设备巡视维护是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有效方法,也是减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2.根据《安全用电规程》要求,低压线路每月巡视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缺一次或不记录扣设备维护费60元,因不巡视造成事故的另作处理。3.低压线路与电表箱如发现下列缺陷不及时上报处理者,扣责任人线路维护费20元/处。(1)电杆、拉盘的埋设深度不够,电杆倾斜、断裂、严重漏浆;(2)拉线松弛、断股、严重锈蚀、UT线夹、螺帽脱落;(3)导线之间距离与其它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定;(4)横担有严重腐蚀现象,U型抱箍螺丝掉落不符和规定;(5)河道旁电杆有被水冲击危险,杆基发生裂痕现象;(6)电表箱严重腐蚀,电表箱没上锁,没加封,引线BVC管内有积水现象;(7)有树枝靠近导线,不进行砍青的;(8)有发现线路有私拉乱接现象或低压线路掉在地上的。

四、此安全生产责任状有效期: 2011年01月0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五、附则: 本责任状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甲方:XX供电所负责人

所 长(签字):乙方:XX供电所线路

责任人(签字):时间:2011年 月 日

供电所分台区管理细则

调动农电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行奖优惩劣,按照大城县供电局有关工作标准和《大城县供电局分台区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将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实行目标管理和动态考核,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探索实施“末位淘汰”工作制度,特制定本考评细则。

一、考核指标:对农电工的动态考核指标分解为:安全生产、设备管理、营销工作、优质服务等4个方面,标分及指标分解如下(农电工考核按1000分,每分0.5元): 序号 1 2 3 4 项目 安全生产 设备管理 营销工作

优质服务

标分 主要分解指标

安全生产 300

200

设备管理 300 电价、电费、压器三相不平衡率

考核负责人 专责考核 专责考核 专责考核

线损率、电压合格率、变专责考核

所长考核 所长考核

200 客户表扬与投诉

劳动纪律、组织纪律 1000 合计

二、动态考核奖惩方法:本考评细则适用于被考核员工的日常工作成绩及工作效果考核评分,对员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按法律法规规定处罚,对触犯公司规章制度的,按相应规章制度处理。

三、考核评分细则:

指标一:安全生产(总分300分,如加分总数超出300分,按300分计)

(一)、安全指标(按管理区域考核)

(1)、负主要责任致使发生人身死亡、重伤事故(含触电事故、交通事故、打架斗殴、高空作业坠落等事故)的责任人。

(2)其他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及以上的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

上述事故,每发生一起,扣罚100分;根据其他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规定的需要处理的另行处理。

(二)、一般责任事故

(1)因本人巡视、排障不及时或不到位,造成线路发生停电事故,每发生1次,扣罚20分;发生烧毁电器设备责任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下者,每发生1次,扣罚80分,10000元及以上者,每发生1次,扣罚100分。(2)安全工器具丢失或人为损坏,每发生1次,扣罚10分。

(3)检修、安装人员擅自改变安全措施或随意扩大工作项目内容,每发现1次,扣罚15分。

(4)在责任区域内操作电气设备、进行巡视工作,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具,每发生1次,扣罚10分。

(5)本人管辖范围内的线路设备因重大隐患、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报告的,发生倒杆断线等事故,每发现1次,扣罚20分;一般隐患、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报告的,每发现1次,扣罚10分。

(6)使用不合格安全工器具的,每发现一次扣罚15分。(7)习惯性违章行为,每发现1次,扣罚10分。

(8)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使本单位发生损失10000元以内扣罚20分,10000元及以上扣罚50分。

(三)、安全管理

认真完成或参与管理区域内的下列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突出,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积极意义者,可酌情按下列标准加分。(1)、深入细致地安全宣传教育:10分(2)、安全例会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10分

(3)、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责任区外的重大设备缺陷:消除的缺陷折算为经济价值,按钱数1000元以内,每次加20分,1000元至5000元,每次加50分,10000元以上加80分。

指标

二、设备管理指标(总分200分)在责任区域内,发生以下设备故障的相应减分。1、10kV供电设备(台区分支线路T接点到配变低压接线柱)杆塔(基数):10分/基

线路(km三线):10分/ km三线 刀闸等控制设备(组):10分/组 拉线(组):10分/组

配电变压器(台.kvA):20分/台.kvA 避雷器:10分/只 电容器:10分/台 2、400V设备 杆塔(基):10分/基

线路(km单线):10分/ km单线 计量箱(台):10分/台 配电开关(台):10分/台 配电室(箱):10分/处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级):10分/台 居民电表集装箱:10分/处

指标三:营销工作(总分300分,如加分总数超出300分,按300分计)

(一)、业扩报装(户头新装、增容)

未经审批私自装表接电的,动力用户每户扣200分、其他用户每户扣50分。

(二)、计量管理

1、居民电能表损坏,造成计量损失的每处扣10分。

2、计量装置封印不齐全,每处扣10分

(三)、抄、核、收管理

1、抄表差错(按差错户数):一户减5分。

2、核算差错(按差错户数):一户减5分。

3、电费回收:100%按月回收,提前完成回收任务的奖10分,完不成者扣50分。

(四)、反窃(违约)电管理(30分)

1、每次有效的查处,查处参加人,加10分

2、责任区内发生窃电(违约用电),每处扣10分。

3、责任区内发生与用户串通窃电(违约用电),每处扣50分,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处理。

(五)、用电检查(30分)

1、电价管理情况(按不合格户数减分):不合格一户减10分;

2、四到户情况(按缺项减分):每缺一项每户减10分;

3、“三乱、三电”管理(按发生次数、造成影响减分):每户减30分。

(六)、供用电合同(10分)

供用电合同协议:对新增用户不及时签订《供电合同》或归档不及时,造成《合同》短缺,每一份减10分。

(七)、线损管理

0.4KV线损率(以局下达的低压线损指标为主要指标),根据线损考核奖惩工资计算公式进行奖惩:

奖励金额=(规定指标-完成指标)*台区售电单价*50% 处罚金额=(完成指标-规定指标)*台区售电单价*100%

(八)、电压质量 D类电压合格率达到96% 每超出允许范围1%,减5分。

(九)、变压器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能高于15%。每高出10%扣5分。

(十)、电量考核:没完成规定电量增长率,每降低10%,扣罚5分;超过规定电量增长率,每增加20%,加10分。

(十一)、售电单价:没完成规定的售电单价,每减少5元,扣罚5分;完成并超出规定的售电单价,每增加10元,加10分。指标四:优质服务(200分)

1、投诉(按次数、危害减分):每一次减10-20分;

2、未履行服务承诺(按值班记录):每一次减10分;

3、受到政府或客户的表扬(书面或媒体记录):每一次加10-20分。

4、不服从工作安排,不顾全大局:一次扣50分;

5、无故不参加有关学习、培训和活动:一次10分。

缺陷有哪些统计方法?

答:(1)根据巡视中发现的情况,按日期和种类及时填写设备缺陷台帐。(2)缺陷记录应使用正确的术语,并做到缺陷分类的准确。(3)发现紧急缺陷,应立即处理,并在两天内将缺陷处理情况上报。(4)发现重大缺陷,应及时处理,并在五天内将缺陷处理情况上报。

(5)一般缺陷应由主管专责人,在线路停电时(春、秋检)安排处理,并上报

缺陷按什么原则分类?

答:(1)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检修计划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2)重大缺陷。是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安全运行。该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3)紧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缺陷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答:(1)运行班长将缺陷单逐项把关审阅,缺陷单应填写准确,所需材料规格、数量填写齐全,线路名称、编号、杆号填写准确无误,对有问题和错误的地方,及时指出,并责令线路专责人进行核定、改正。(2)运行班长将缺陷单留存,并交上级主管专责人留存一份。

(3)分局主管专责人要根据停电(或带电)检修工作月计划,将缺陷处理任务单认真核实后,安排检修人员处理。

(4)检修人员将缺陷处理完毕后,在缺陷处理任务单上注明完成情况、日期,并签字。(5)如遇特殊情况,未能完成缺陷处理工作的,检修人员应写明原因,并签字。

(6)检修负责人收回全部的缺陷处理任务单后,如数交给分局主管专责人,待审阅并作好记录后,将缺陷任务单交回运行班。

5.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篇五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

一、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必须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二、设备科应对设备每月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特种设各的例行保养,一级保养工作由操作人员援照保养规程独立完成。二级保养由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按保养规程共同完成。并在履历书保养表上做好记录。三级保养工作应由主管人员下达任务单,维修人员按保养规程认真完成后填写验收单,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设备运行至大修时,应由主管部门下达任务单,填写申请表。设备大修申请表经公司生产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大修工作,工作中精心拆卸,精心安装,确保维修质量,认真填写保养验收单和使用材料明细表,经公司生产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凡到外部进行检修或加工制作酌设备,必须经过技术人员鉴定。外修费较高,精确度要求较高的检修项目应签订检修协议。

六、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经效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2

一、目的

保证器械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以满足临床对器械设备的各种需要。

二、任务

对无故障的器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或计量检定工作,对不能正常运转的器械设备要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三、机构和人员

设备管理部门一般应有专业维修室或专职维修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及各人员间有机组合,作为完成器械设备维护、维修任务的组织保证。

四、措施

1.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设备维修工作

(1)在医疗机构中,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参加考核和晋升。有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晋升。

(2)应重视和加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使学校学得的综合理论知识变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并通过知识的更新来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要经常参加本单位已装备仪器的维修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从中吸取较直接的维修知识。

(3)研究设备故障规律,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设备故障规律是设备在寿命周期内故障的发展变化规律。设备故障率的发展变化形状很像一个澡盆的断面,因此也叫“澡盆理论”,针对不同的时期的故障,要取相应的对策。

(4)建立维修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其平时的工作的态度、维修工作量、技术革新成果、论文等记入个人档案,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1)人员的合理分工与组合

医院的仪器设备多与维修人员少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首先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分工,使他们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有自己重点主攻的专业方向,使每一个维修人有其维修某一类设备的特长。所谓组合是每一维修人员承担的维修任务、维修仪器的类别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复的,这样对交叉重复的这一类仪器的维修可以采取协作的形式,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也可避免在有人缺席时出现无人管维修的现象。

(2)建立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

接修要登记,取件要销账,维修要写维修报告和个人工作量记录,要做好零配件的计划,在工作中要及时请示和汇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对个人分工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设备完好率考核等等。

(3)零配件的供应

专人采购与维修人员采购相结合,器械仓库要备足通用的维修零件,如各类光源的灯泡、血压计的各种零件、氧气吸入器的各种配件等。对维修中出现过故障的零配件要考虑作好备份。

(4)预防性维修制度

对于容易产生机械磨损、螺丝松动的重点设备如手术无影灯、手术床、高压灭菌柜等实施定期预防性维修。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重点设备的安全性,如用电安全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进行检查,以确保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

(6)建立计量管理制度

确定专人对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登记造册、建档、周期性鉴定,以确保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

3.协作维修

(1)建议开展区域性的协作维修活动,以充分利用外单位的技术优势为我服务。

(2)对大型医用设备或某些贵重仪器设备通过与厂商订立维修合同,以确保其开机率。

4.维修费用的保证

在医院资金安排中,应保证一定数额的设备维修费用,其提取比例应按照国家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办理,专款专用。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为减少设备磨损,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包括设备润滑管理职责,油品的贮存与保管、油品的发放,润滑油具的管理与使用,润滑油品的代用,设备润滑油(脂)标准和废油品的回收。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润滑管理。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设备是指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生产运营的机器、工艺设备、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仪器仪表等。本制度所称润滑油品包括润滑油、润滑脂等。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公司设备管理部职责

(一)贯彻执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和修订本企业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设备润滑手册。

(二)负责公司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设专职或兼职技术管理人员,对公司设备润滑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三)审核设备选用的润滑油品、代用油品、油品添加剂及油品的变更,组织和审批润滑油的代用及国产化工作。

(四)审核各油品使用单位提出的设备润滑“五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指示表或润滑卡片(记录)和用油计划,监督、指导各单位“三级过滤”的管理工作。

(五)审查公司大机组及重要机泵的润滑油品定期分析化验单。

(六)检查与考核公司润滑油油品的选购、贮存、保管、发放、使用、检验及润滑器具的管理。

(七)组织学习、推广设备润滑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第六条 润滑油品使用单位职责

(一)执行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设备润滑管理工作,安排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编制本单位设备润滑手册,应明确所有设备润滑油品的种类、规格、加(注)油点、初装量、换油周期、换油标准等。制定润滑管理规定和各级润滑管理、操作人员职责,并组织实施。结合本单位实际设专用润滑油库(站),以满足设备润滑的要求。

(二)每年根据本单位人员、设备变更情况编制和修订本单位所管设备润滑“五定”表(润滑卡片或记录),做好设备润滑的“五定”及“三级过滤”工作。

(三)制定并上报本单位设备润滑油品用油计划。

(四)搞好本单位设备日常润滑管理、润滑技术革新等工作,及时处理或解决润滑方面存在的问题,改善设备润滑状况。

(五)负责本单位设备润滑油品的入库、贮存、使用和废油回收等工作。

(六)建立、健全本单位设备润滑品的添加、更换记录、合格证、化验分析档案,并及时做好归档工作。

(七)编制本单位需定期进行润滑油质分析的设备清单,对于关键机组按照要求每月必须进行质量指标检验,对其它重点设备及质量有怀疑的在用润滑油品适当安排检验,采取铁谱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强重要设备的润滑油品监测。对于一般机泵的在用润滑油品,应在设备巡回检查制度中专门制定监测办法,主要采取目测等简便易行的方式确保在用油品质量合格。

第七条 物资装备部职责

(一)负责本企业润滑油品及润滑器具的采购、保管、发放及供应商评估工作,编制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负责新购入润滑油品的入库工作,入库油品按批次委托检验部门抽样化验复查。复查不合格油品不得发放。

(三)对库存超过一年的油品,发放前向检验部门提出分析化验委托。

(四)做好润滑油品的合格证、化验单及相关资料的索取、提供及存档工作。

(五)负责公司废油回收、再生及处理工作。

第八条 检验部门职责

根据有关单位的委托,负责本单位设备润滑油品的分析化验工作,按时完成润滑油品分析的计划任务,及时将润滑油品化验单提供给委托单位。

第三章 润滑油品的贮存与保管

第九条 润滑油库(站)及储存库房应防雨、防晒、防尘、防冻、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其中车间(装置)润滑油站应执行公司润滑油站管理规范(见附件)。

第十条

各种贮油容器及用具应定期清洗,大贮油罐每年清洗一次,或放空后立即清洗;小罐随空随洗。各种贮油容器应确保清洁,完好无损,零附件齐全,并标明油品的名称及牌号。

第十一条

装有油品的容器应按种类规格分组、分层存放。层间应用木板隔开,每组要有油品标签,注明油品名称、牌号、入库时间及质量鉴定时间,不许混放。

第十二条

入库油品必须有合格证,库存3个月以上或倒罐时必须检验。化验不合格的按废油处理,严禁使用不合格超标油品。

第十三条

容器在换装不同种类、牌号的油品时,必须按照规定彻底冲洗干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改装别的油品。

第四章 润滑油品的发放

第十四条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做到按计划发油,按需要领油,按规定用油,杜绝滥用多领,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

发油人员应熟悉各种润滑油品名称、牌号、性能和指标、存放地点,发油时应将领油单据及油品标签核对,确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4

一、设备的大、中、小修都必须按规定,事先提出计划,然后按计划组织实施。

二、各班组每月15日以前,要将每月的检修计划报到车间,车间及时制定,落实好检修任务。

三、对于老化、报废的设备,班组上报车间,由车间统一报到公司,由主管经理批准方能更换。

四、班组应建立设备台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车间内的设备要逐台登记建卡,做到数量准确,技术资料完备,编号、型号、原值、制造厂、购进时间等添写齐全、清楚。

五、每个检修项目都应落实到专人负责,每个参加检修人员都要明确检修任务、内容。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安全基础上完成检修任务。

六、每次检修完毕后,要召开设备检修总结会。总结经验和教训。

七、各班按规定对润滑点及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检查。易松动部件及部位,检查各安全防护及操作系统。

八、随时观察和掌握设备转运状况,保持设备清洁良好的工作状况,保证设备在工作中不发生故障。

九、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外部及工作场地,清点整理。如工器具和备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十、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清扫检查调正各润滑系统及润滑部位,按要求填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十一、检修设备的电气系,整修线路,清扫和检查其它电器装置要有工作票。

十二、设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安全设施恢复原状。

十三、检修地点,要有良好的照明,不允许在黑暗、光线不足的地方作业。

十四、停车检修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并在配电箱或柜处挂上“有人作业不许合闸”的警示牌。

十五、学徒工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工作,徒工出事故,师傅要负责。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5

1. 熟悉掌握各设备的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 做好各设备运转时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严禁各设备超负荷运转,严格按照各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4.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度,设备调试运转,确认正常以后,方能投入使用。

5. 建立健全各种设备台帐、设备卡片,并将设备的维护保养落实到人。

6. 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对易产生热量和安装在潮湿处的设备,运转时要及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使用。

7. 停用设备及闲置设备要做到归库管理,保持整洁。

8. 对于特殊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专业理论教育及培训考核工作,严禁违章操作。

9.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检修记录,责任落实到个人,检修过的设备在下次使用期间发现问题影响生产由检修人承担责任。

10. 由于操作失误发生设备事故及损坏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设备维修费用的80%进行赔偿,并责令下岗。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6

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此保养管理制度要实行定人、定岗、定机,此保养管理制度是贯搞好彻“预防为主、维修和保养并重”的`具体体现,也是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的有效措施。三级保养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级保养:

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的日常维护,而产生的技术状态变化,要及时进行调整,是指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部件、零件相互摩擦的检查、调整和处理,是操作人员在班前班后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具体情况结合日保养进行操作,由设备部定期检查评分,检查出有问题的当场进行改进并扣除分数,如不改进则罚款50元,并十倍扣分,改进后仍不合格,三倍扣分,每月月底进行评比,分数最低的机台每人罚款50元。

二级保养:

此保养根据周保养检查记录表进行完成,一般周末进行停机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特殊情况可请机修人员配合),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日常工作中的隐患进行处理,突出重点或局部少量零件拆卸(拆卸时由设备部人员现场指导)检查,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保养,必须要填写设备保养延期申请表,由部门主管批准并由设备部人员签字方可生效。设备延期申请表最多不得超过三天。如不按此标准执行则当天分数记为零分,并每人罚款50元。

三级保养:

车间所属设备每月进行一次,由操作人员和修理人员配合完成,三级保养的具体要求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对有问题的部件进行拆卸检查或更换,在完成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得基础之上配合维修人员进行月检修工作,通过设备月检修要达到排除设备一切隐患,顺利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分别由操作人员每日、每周进行完成,评分标准为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的平均分。如所有机台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则不进行罚款。每月评比最高分机台每人奖励50元。三级保养视生产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操作人员配合维修人员完成。一级保养时间30分钟,二级保养时间为2小时,三级保养时间为4小时。胶印机的二级保养时间为8小时,三级保养时间为1天。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7

1.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需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2.操作工人使用设备时,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使设备经常保持设备维护”四项要求”。

3.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因生产需要,操作其它同类设备时,需经车间领导批准,设备科认可;操作其它设备时,需办理其它机型操作证。

4.设备维护实行专责制。对单人操作,一班作业的设备实行专人专机制,下班时填写操作记录;二班、三班生产或几人共同操作的设备;建立机长负责制,并作好交接班记录;公用设备应就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维护。

5.操作工人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规范、拼设备,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或上级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对违章指挥者追究责任。

6.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日常保养、周末保养、定期保养。对特殊设备要严格执行预防性试验。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8

一、气锤操作人员应明了气锤的结构和性能,作到合理使用,防止事故。

二、注意气锤的工作期限,并作定期的检修,零件如有损坏,应及时拆换,不可让更多的零件破坏。

三、在工作过程中,如发杂音,立即停车检查修理。

四、经常注意油杯存油情况,并注意润滑油是否合乎规格,如燃点渣滓及浓度。

五、经常注意各部分的润滑问题。

六、砧体砧面与锤体导承之距离,及下砧面与地面之距离应切实保持规定的距离,并随时检查其距离是否有新改变,以免将机器打坏。

七、缓冲机构内球形败凡耳是否完整,应作定期检查,以免锤体将工作缸上盖碰损。

八、冬季应将油杯加以包裹,以免冷冻,使润滑受阻。

九、开车前应检查操纵杠杆在操纵上的灵活性。

十、各补气通路应在定期检修中加以疏通,应使气锤能发挥其正常的效力。

十一、电动机应经常保持清洁,一年拆开擦洗一次,但擦洗时注意在线圈上不要用煤油或气油,以免绝缘层脱落。

十二、不允许锻打冷的或不够热的金属。

十三、锤在上方时间,不可超过一分钟,以免锤体发热,浪费能力,影响机器正常运转及寿命长度。

十四、锻工应具有丰富经验,方可操纵气锤,特别在作单下打击时,在操作技术上更需熟练。

十五、在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9

加强消防设施、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与管理工作,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灭火器、每一个消防栓都能确实有效的用于灭火,让每一消防设施、设备安全无故障运行,为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校消防设施、设备主要有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紧急疏散指示牌、逃生出口、消防通道等

灭火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灭火器主要部件分为:筒体、手提压把、保险销、瓶压压力表、喷嘴等。

一、灭火器的运输与存放:

灭火器在运输与存放过程中,严禁倒放、雨淋、曝晒、强辐射和接触腐蚀性物质。灭火器的存放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45℃范围内。

二、灭火器的维护:

1、灭火器应按需配备,固定位置,固定职能,严禁挪用。

2、灭火器保险销应保持出厂时状态,插在压把中,保险销的铅封(胶条)应完好无损,无铅封或人为拆除应予以检修、更换。

3、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否则应进行更换。压力表的指针应指示在绿色区域,如指针指示为红色区域应重新充装及驱动气体。

4、灭火器喷嘴不得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

5、灭火器的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三、灭火器的报废:

1、灭火器的报废年限,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为8年,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为。

2、灭火器的筒体严重变形的、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超过筒体面积的三分之一者)或连接部位、筒底严重锈蚀必须报废。

3、灭火器因部件故障无法修复的或在检修中无法达标的必须报废。

四、灭火器的检修:

1、每年7月中旬,应在相同批次的灭火器中抽取一具灭火器进行灭火性能测试;

2、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规定的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期满五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进行水压试验等检查;

3、灭火器一经启封使用,必须经检修维护后方可再次使用。

4、送检或送修的灭火器,筒体上必须有消防监督部门认可的标记,并注明了维修单位名称及维修日期。

五、灭火器报备

灭火器启封使用后或需要维修、检修等,应及时送校总务处消防办公室由总务处送检,更换已损件、筒体进行水压试验、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等。

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三字诀,拔(销子)、握(管子)、压(把子)。

七、消防栓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室内消防栓主要部件分为: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水枪、水阀等组成。

1、消火栓箱无变形、无锈蚀,箱门开启灵活;箱内洁净,无杂物、干燥,无水渍;玻璃无破损,消防标示完整、清晰。

2、消火栓的水带按要求以带状呈MMM形码放,齐整有序的垂挂于消火栓箱内;水带内外保持干燥,无水渍;水带无磨损,保障通畅无渗水现象。

3、消火栓的水枪应置于托架位置摆放,水枪无破损,抢嘴无堵塞。

4、消火栓的栓体无渗水、无锈蚀、无污渍污垢,水阀易转动。

5、水带、水枪、水阀保持连接状态,部件无挪用现象。

6、灭火完毕后,应关闭阀门,将水带冲洗干净,置于阴凉干燥处凉干后,按原水带安置方式置于栓箱内。

7、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一开箱门、二接阀门、三拿水枪、四拉水带、五开阀门。

八、消防应急灯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应急灯的外表应保持洁净,无变形、变色烧焦发热现象,主电指示灯常亮,故障灯应灭。

2、保证应急灯的主电电压正常,保持在规定范围内(190V~242V)。

3、应定期给应急灯充放电。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放电操作,每次放电时间持续约120分钟(具体操作及放电时间以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4、放电操作时应跟踪管理,每45分钟观察一次,并做好充、放电记录。

5、放电时间小于45分钟,应报修,进行电池更换;

6、应急灯正常使用期限为3年。

九、疏散指示标志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1、体育馆、食堂、教学楼、办公楼的主要疏散路线应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2、疏散指示标志宜设置在安全出口的顶部和疏散走道及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

3、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米。

4、疏散指示标志无遮挡,损坏或遗失的疏散指示标志应及时报告,及时补装。

十、常规管理

1、新购入的或经维修的消防设施设备的资料数据应交消防办公室存档。

2、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与防火巡查制度相结合,坚持责任区内责任人一日一查,做到火情突发,灭火设备故障不突发。

4、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形成资料档案,存档以备查证。

5、每月上旬校消防安全管理委员应对消防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责任人维护职责的落实情况。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0

签 发 人:

责 任 人:

签发日期:

执行阶段:

1.工程部设备主管人员编制设备检查保养半年计划,填制“半年设备检修计划表”,报部门经理审核批复。

2.工程部经理审核计划,呈报总经理后,批准执行工程部半年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3.设备管理人员编制检修保养单“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并按月计划表的内容,逐项填写“保养申请单”,检修保养时需某部位停电、水、气时,还要填写“停_通知单”。

4.当值人员填写的“月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表”、“保养申请单”、“停_通知单”,一并报部门经理。工程部经理与总经理和各部门沟通后,签注意见,下达执行。

5.当值人员根据批准的月检修保养计划,签发“设备级保养任务单”,填清任务单中“内容及要求”栏目,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实施。

6.在“检修保养工作记录簿”中登记派工项目及时间。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地发挥设备效能,做到正确使用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相关职责

1.收费站负责对车道机电产设备进行台账登记、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2.收费站站长负责新设备的申报工作。

3.征费稽查股负责对新设备的改造和验收。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规定

第三条对于精密、大型设备或关键、特殊工序所用的设备以及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均要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同时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应接受适当培训,操作人员通过现场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让其操作。

第四条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第五条收费人员操作时发现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逐级报告班长及收费站长,并上报征费稽查股,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第六条收费站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使用办法。对不遵守规定,造成设备丢失、损坏者,应进行处罚。

第七条非收费单位设备维护、收费人员不得操作车道机。

第三章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第八条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第九条收费站根据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等要求制订《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第十条班前班后由收费人与啊认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排除,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

第十一条设备发生损坏、丢失或其他事故,要迅速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查清原因,填写损坏、丢失报表,办理清账手续。

第十二条一般来说,所有设备一律不准私自拆改,如确需拆改,需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征费稽查股批准。

第二十条对无法检修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申请,经过技术鉴定填写《设施报废单》,经分公司征费科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并在《机电设备台账》上注明情况。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2

电气维修管理规定

一、电气维修人员必须持上岗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部颁发的标准《电气安装工作规程》作业。

二、在进行电气维修时维修人员应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绝缘良好的电工工具。

三、维修和保养电气设备时,应按要求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四、维修班班长在分配工作的同时向维修人员说明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在工作中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五、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带电工作,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带电作业时,应装设隔音挡板,并有专人监护。

六、在一经分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形状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标牌。

配电房管理规定

一、配电房是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设专职电工对其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未经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二、值班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配电设备状况,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值班员应密切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的指示情况,严禁变压器空气开超载运行。

四、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清洁无尘。

五、经常保持配电房消防设施的完好齐备,保证应急灯在停电状态下能正常使用。

六、做好配电房的防水、防潮,堵塞漏洞,严防蛇、鼠等小动物进入配电房。

停水及事故处理方案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正常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保证供水。若因管理维修等原因造成停水,应当提前通知,使产权人、使用人有所准备,因市政管网停水时,维修抢修中心应立即通知管理处,管理处与市政供水部门联系。

如发生跑水、漏水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

1、检查漏水的准确位置,并在许可能力下,立即设法制止漏水,如关上水阀等。若不能制止时应立即通知维修抢修中心,在抢修人员到达前须尽量控制现场,防止范围扩散。

2、观察四周环境,利用现有设备工具,设法清理现场。

3、通知清洁人员清理现场积水,检查受影响范围,通知受影响住户。

4、日常工作中,应留意渠道是否有淤泥、杂物或塑料袋,随时加以清理干净,以免堵塞。

共用设施、设备保养规范

共用设施、设备是指业主共同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照明灯具、垃圾通道、天线、水箱、水泵、电梯、避雷装置、消防设施以及道路、窨井、化粪池、垃圾废物储存设施、绿化地等。共用设施、设备保养是物业管理公司对所管辖范围内物业的附属设备所进行的常规性的养护工作,应遵守下列规范:

一、卫生和水电设备的日常性保养。物业管理公司要负责管区范围内的计划养护、零星报修和改善添装任务。零星损坏的卫生、水电设备一般应按物业管理公司规定期限及时修理,人为损坏则要由住用者自费修理。

二、上下水管道、化粪池等设施的维修养护。上下水管道发生故障必须急修时,由专业人员负责,随叫随到进行抢修并定期维护。化粪池由专人定期清掏,进行保养。

三、消防设备的日常性保养。对消防专用水箱一般在规定期限内调水、放水,以防止出现缺水、阻塞、水质腐臭等现象;消防泵也应采取定期试泵的措施。

四、其他特种设备的日常性保养。对其他特种设备,按季度专人负责维修、管理、养护。

共用设施、设备维护人员操作规程

共用设施、设备是指业主共同使用的上下水管道、落水管、照明灯具、垃圾通道、天线、水箱、水泵、电梯、避雷装置、消防设施以及道路、窨井、化粪池、垃圾废物储存设施、绿化地等。共用设施、设备保养是物业管理公司对所管辖范围内物业的附属设备所进行的常规性的养护工作,共用设施、设备维护人员应遵守下列操作规程:

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是以设备操作人为主,主要是对设备实施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为主的检查和预防性的保养措施。

二、操作人员定机保养,做好班前交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清洁和润滑,空运转检验各系统安全装置,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操作中要集中思想,合理使用设备,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发现小故障及时排除,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机件。

四、下班前一般须留一定时间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注油、整理、润滑等。

五、专业维修人员的巡回检查,主要是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合理使用设备,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督促操作人员日常保养,制止违章操作行为。在遇到一般故障时,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处理、排除。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3

一、概念

1、什么是设备巡检

设备巡检是按设备的部位、内容进行的粗略巡视,为了“观察”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行管理,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

2、什么是设备点检

为了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及电器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3、设备日常巡检与设备定期点检的区别与联系:

(1)设备巡检员是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段的设备巡检。他不同于维护人员、检修人员,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设备巡检员是利用人的五官或简单的仪器工具,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查,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故障点、部位、项目和内容,使点检人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

(2)设备定期点检主要是指设备维修人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在有些单位也叫保全工,

(3)设备日常巡检和设备日常点检其实是一个岗位,主要负责巡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设备有无异常现象,为维修提供更好的依据,缩短维修时间,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二、设备点检的分类

按作业时间间隔和作业内容的不同,点检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二类。

1.日常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内的点检为日常点检或称日常检查。日常点检的对象为在用的主要生产设备,由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规定的标准,以感官为主借助便携式仪器,每日一次或数次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视,了解设备在运行中的声音、动作、振动、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简单维护和调整,检查结果记入日常点检卡中。日常点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日常点检的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作业时间也较短,一般可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所以对生产影响不大。

2.定期点检

作业周期在一个月以上的点检为定期点检或称计划点检。定期点检由设备维修人员和专业检查人员根据点检卡的要求,凭感官和专用检测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除包括日常点检的工作内容外,其检查作业主要是测定设备的劣化程度、精度和功能参数,查明设备异常的原因,记录下次检修时应消除的缺陷。定期点检的主要目的是确认设备的缺陷和隐患,定期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为进行精度调整和安排计划修理提供依据,使设备保持规定的性能。

设备定期点检的对象主要是重点生产设备,其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工作时间较长,一般需要停机进行。所以必须与生产划协调编制点检计划。

三、设备点检的主要环节

设备点检的内容因设备种类和工作条件不同而差别较大,但各类设备的任何点检,都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1.确定检查点

一般应将设备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列为检查点。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确定与设备的结构、工作条件、生产工艺及设备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有很大关系。检查点选择不当或数量过少,难以达到预定的目的;检查点过多,势必造成经济上不合理。因此,必须全面考虑以上因素,合理确定检查点的部位和数量。检查点一经确定,不应随意变更。

2.确定点检项目确定点检项目就是确定各检查点的作业内容,如温度、振动、噪声、泄漏、压力、磨损情况等。确定检查项目时,除依据必要性外,还要考虑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检测工具的配套情况。点检项目确定后,应将其规范化并登记在点检卡中。

3.制定点检判定标准

根据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制定出各检查项目的技木状态是否正常的判定标准。判定标准要尽可能定量化,如磨损量、偏角、压力、油量等均应有确切的数量界限、以便于检测和判定。制定的判定标准要附在检查项目表内。

4.确定点检周期点检周期应根据检查点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依照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并结合故障与磨损倾向、维修经验等来确定,切不可过长或过短。点检周期过长,设备异常和劣化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失去了点检的意义;点检周期过短。会加大检查工作量,增加费用支出。点检周期的最后确定,需耍一个摸索试行的过程,一般可先拟定一个点检周期试行一段时间(如一年),再通过对试行期间的维修记录、故障和生产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点检周期。

5.确定点检方法和条件

根据点检的目的和要求,规定各检查项目所采用的检查都应具体规定。检查方法和作业条件确定后,就成为规范化的作业程序。例如:是凭感官检查还是用检测仪器检查;是需要解体检查还是不解体检查;是停机检查还是不停机人员不得随意改动。

6.确定点检人员所有检查任务必须落实到人,也就是明确各类点检的执行入员。日常点检工作一般应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因为他们天天与设备接触,对其性能和技术状况十分熟悉,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设备在运行中一旦出现故障征兆,能够尽快处理。同时,也有利于推行设备全员管理。定期点检由于工作内容复杂,作业量大,技术要求高,应由没备维修人员和专职点检人员负责,以保证检查的质量和效率。确定点检人员时,要与一定形式的责任制度相结合,力求做到责任明确,要求具体,任务落实。

7.编制设备点检卡

为了指导设备点检工作,需要将各检查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方法、判定标准以及规定的记录符号等内容编制成规范的表格,作为点检人员进行检查作业的依据。这种表格称为设备点检卡。点检卡既是考查点检工作执行情况、统计设备维修资料、进行设备技术状态分析的原始记录,又是维修控制和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文件。编制点检卡时,文字和符号要力求准确具体,简明规范、以便于掌握和使用。

8.做好点检管理工作

企业要建立健全各级点检管理组织机构,形成设备点检管理网络;制定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落实,奖罚分明;加强信息反馈和管理,定期汇总、整理各种点检记录,并按要求分类归档。生产部门要做好日常巡检和点检的检查、考核和奖评工作,同时,还要着重解决和防止四个问题:

①防止不到现场的谎检;

②防止判断不准确的误检;

③防止已列入检查点的重要部位的漏检;

④防止查出的问题总得不到解决的虚检。;维修部门负责做好定期点检的检查、考核和奖评工作。

四、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要求

1、日常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6)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7)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2、点检的十大要素(点检项目)

(1)压力――是否在要求范围内(不超压);

(2)温度――是否在要求范围内(不超温);

(3)流量――是否异常变化(忽高或忽低);

(4)泄漏――无泄漏;

(5)给脂状况――润滑良好;

(6)异音――无异音;

(7)振动――振动频率符合要求(无异常振动);

(8)龟裂(折损)――无明显裂纹和损坏;

(9)磨损――磨损量符合要求;

(10)松弛――紧固件无松动、连接件无松弛。

五、设备的正确使用

1、设备使用的“三好”、“四会”要求岗位操作工、岗位维修工做到的“三好”、“四会”

“三好”是用好设备,管好设备,修好设备。

“四会”是会使用,会维护、会点检,会紧急处理故障。

2、使用设备的“六不准”规定

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运行;

不准乱开、乱拆、乱割、乱焊;

不准随意改动调整值、严禁取消安全装置;

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不准考试不合格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护工作;不准无证人员操作及检修设备。

3、设备“四保持”的内容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4、设备环境管理的标准无垃圾、无积尘、无积水、无油垢;

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放火、防爆、防冻、防漏、等措施,无易燃、易爆危险;

规定安全走行路线,设置安全标记;

各种设施和管道涂色鲜明,易于识别;

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

六、三级保养制度

设备的三级保养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日常保养有的作为例行保养。由于其具有三个等级的保养责任和内容,故称为三级保养。三级保养一般连续按周期完成。它是设备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保养制度之一。

“三级”保养的划分

(1)日常保养:设备的日常保养由操作者负责,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拭设备各处或注油保养,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助按计划对设备进行的定期维护。其内容为: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检查、清洗;疏通油路,更换不合格的毡垫、密封;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电气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设备运转六百小时,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一级保养简称一保。根据不同设备及运行条件定期进行。

(3)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的定期维修,其内容为: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擦洗设备,调整精度,拆检、更换和修复少量易损件,局部恢复精度,润滑系统清洗,换油,电仪系统检查修理,并进行调整、紧固,刮研轻微磨损的部件。保持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行。设备运转叁千小时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

设备日常保养的具体要求

(1)班前认真检查设备,按规定做好点检工作,按规定进行合理润滑和加油。

(2)班中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

(3)发现隐患及时排除,自己解决不了的应立即通知机电修理人员处理。

(4)班后做好设备清扫,润滑工作,一般设备为15-30分钟,大型、关键设备可以适当延长。油毡、油线、油孔、油杯、油池要坚持每周清扫一次。

(5)做好交接班工作,将当天设备运转情况详细记录在交接班本上。

(6)坚持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清扫,月底节前彻底扫,定期进行评比。周末一般设备清扫1小时左右,大型、关键设备2小时左右,月底一般清扫1-2小时,大型、关键设备2-4小时,节日保养按规定保养标准进行,并将定期评比情况作好记录。

保养“十字”作业法设备周末保养内容及要求可简述为保养“十字”法。即: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清洁,指设备外观及配电箱(柜)无灰垢、油泥;

润滑,指设备各润滑部位的油质、油量满足要求;

紧固,指各连接部位紧固;

调整,指有关间隙、油压、安全装置调整合理;防腐,指各导轨面、金属结构件及机体清除掉腐蚀介质的浸蚀及锈迹。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4

1、目的:

为保障公司安全,确保公司安全生产,为公司的经济效益保驾护航,突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到灭火器材用时无碍,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3、职责:

人事行政部保安队负责落实检查和保管。

人事行政部负责督导和指导。

4、程序细则:

消防器材人事行政部负责,每半年综合检查一次,每月点检一次,做到临警好用。

本制度所指的消防器材具体为:各类灭火器、消防栓以及其他消防设施。

消防器材安置好以后,必须由各部门安全消防责任人负责,分段、分块落实到班组。

消防器材周围不得堆放杂物、货物,不得阻塞通道,消防器材随时保持清洁。

消防器材是灭火的专项物品,不得任意挪用。

消防栓箱内的水带、接口、板头、喷枪等物品要每月检查一次,且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消防器材箱、消防栓及其内的物品损坏、缺少,将按公司《奖惩条例》予以处罚。情节严重者按破坏消防设施论,送交派出所处理。

公司建筑物内凡存放有物品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娱乐场所、楼层间、机房、电房、厨房、办公室等部位视情况配备轻便手提式灭火器材,由管辖部门负责维护保管及外表的清洁卫生,摆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杂物,改变消防器材摆放的位置时,要经人事行政部同意,有意损坏消防器材要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过期损坏或因消防演习使用过的消防器材经人事行政部确认后,统一进行配备、装药,并按《废弃物管理程序》规定处理。

公司各类灭火器由人事行政部统一每年一次换药并送检消防部门。

消防手电筒、出口指示灯、事故应急照明灯保持完好。

采购消防器材时,应符合环保要求。

报废管理:

从出厂日期算起,达到如下年限的必须报废:

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一一5年;

手提式酸碱灭火器一一5年;

手提式清水灭火器一一6年;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一一8年;

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一一1年;

手提式1211灭火器一一1年;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一;

推车式化学泡沫灭火器一一8年;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一一1年;

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一一12年;

推车式1211灭火器一一1年;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一12年。

另外,应报废的灭火器或贮气瓶,必须在筒身或瓶体上打孔,并且用不干胶贴上“报废”的明显标志,内容如下:“报废”二字,字体最小为25mm×25mm;报废年、月;维修单位名称;检验员签章。灭火器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5

一、整齐:工具附件放置整齐,工具堆放合理,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管道线路完整。

二、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杠、齿轮、齿条、挂轮等处,无油垢、无碰伤、无划痕,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水漏气,切屑垃圾清扫干净。

三、润滑:按规定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标、油线、油毡齐全、清洁,油路畅通。

6.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篇六

二、保管和存放要规范化。做到防尘、防潮、防震、防磁、防火、防盗,存放电教教材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25℃,湿度控制在50%左右。电教教材软件应按GB3792.4―85《非书资料著录规则》著录,采用《中图法(儿童馆、中小学馆版)》分类和存放。

三、学校按要求建立电教设备和电教教材的经费帐和固定资产帐,保管室建立经费流水帐和实物明细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物相符。学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产核资。

四、各种电教设备和教材的使用要严格履行领取、借用、收回手续。根据教学需要,配给教研组、教室、教师个人使用的设备、教材必须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普通教室电教设备在较长假期中要收回集中保管。

7.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篇七

1 广播发送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发射机是广播发送设备的重要设备,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广播发送机的运行。而由于发射机的功率较大, 使得其常因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 气温、电压过大以及工作电流等) 而导致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此基础上, 若设备散热效果不佳, 则易导致设备故障的产生, 从而严重影响广播发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加之, 广播发送设备因操作频繁而易出现磨损的现象, 且长期的使用会导致设备的材质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因此, 做好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对于其正常运行而言, 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延长广播发送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且还能排除安全隐患, 从而确保了广播发送设备的正常运行, 进而提高了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的质量, 最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 做好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措施

由上文可知, 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 广播相关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2.1 做好广播发送设备中发射机的检修维护

发射机是极其重要的广播发送设备。因此, 广播相关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发射机的检修维护工作。要做好这一点, 检修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发射机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首先, 检修维护人员应根据发射机运行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检修卡片和各个时段的检修项目表。其中, 检修卡片的内容应包括检修周期、检修项目、质量要求、安全事项以及检修方法等。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冬两季到来之前, 应做好度夏和冬防的大检方面的工作。此外, 发射机检修的内容应包括全部器件外观、各个电源部件、各个传动机构等, 并彻底对其进行清洁。其次, 检修维护人员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 并结合检修工作来定期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最后, 检修维护人员还应每月对发射机上的各种大型真空器件 (如, 真空电容、电子管等) 进行高压使用时间的统计, 以此来确保广播的安全播出。

2.2 加强对传输线和天线系统的维护

传输线和天线系统是广播发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了广播发射系统的稳定性。因此, 相关部门还应重视对传输线和天线系统的维护,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传输线和天线系统的维护。要做好这一点, 维修人员应定期对传输线和天线系统进行维护, 其具体内容如下:一是, 每年应定期对天线单元、馈线支撑架、阻抗变换器以及电缆连接头仔细且全面地检查一次, 以此来查看有无异常情况的出现;若发现有异常现象的出现, 则应及时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二是, 应定期对底座和拉线的绝缘子进行清洁, 以此来避免因积污过多而导致故障的出现;三是, 维护人员应将电压驻波比详细地记录到值班日记中, 若发现电压驻波比超过了正常值, 则应及时对其进行检查和调整;四是, 维修人员还应重视对假负载的维护, 并将其保持在随时均能使用的状态;等等。

2.3 加强对备品、备件的管理

为了尽量避免因发射机出现故障而导致广播停播, 检修维护人员还应准备好机器上每个部件的替换备品、备件。由于备品、备件在存储的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导致其技术参数发生变化;因此, 检修维护人员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备品、备件的管理, 并定期对其进行测试。备品、备件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真空电容电参数和电子管参数的测定。其中, 真空电容电参数测定的内容包括容量、试验电压以及泄漏电流等。

2.4 建立健全广播发送设备事故预防机制

广播相关部门要做好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建立健全广播发送设备事故预防机制, 以此来尽可能地减少广播发送设备事故的发生。要做好这一点, 首先, 广播相关部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值班制度。一套完整的值班制度应包括安全制度、巡视制度、值班员岗位职责以及交接班制度等。其中, 安全制度的作用在于为设备和设备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巡视制度的作用在于对设备运行过程应注意的内容与部位进行明确, 值班员岗位职责的作用在于对值班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 交接班制度的作用在于为人员变化下设备运行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其次, 广播相关部门还应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同时, 广播相关部门还应定期对故障进行预想和预演, 以此来提高值班人员处理故障的能力和速度,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设备故障的出现。此外, 广播相关部门还应建立相关的技术档案、台账以及多级管理网络系统, 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对广播发送设备的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 广播电视仍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广播电视信息传播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广播发送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加之, 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否做到位直接关系到广播发送设备的运行状况。因此, 广播相关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由于该文篇幅有限, 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 这还需要进一步对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

摘要:在广播电视通信系统中, 广播发送设备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 且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发送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直接取决于其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好坏。因此, 对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进行探讨, 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先对广播发送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然后再具体对做好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广播发送设备,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红涛.广播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河南科技, 2013 (9) .

[2]李长春.试析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科技资讯, 2013 (24) .

8.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篇八

医院设备的现代化程度是不断提高医学科技水平的基本条件。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设备的维修是维护保养、检查和修理的总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之一。工程师们的巡检、保养、维护、修理、记录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而巡检又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在目前国内医院中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而工程师数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医院巡检制度都无法落到实处。90%以上的医院设备巡检工作做得很肤浅。近年来,我院医疗设备巡检工作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和改进,逐步完善,已形成了规范模式。现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1 建立维修中心

医疗设备数量和种类的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使用效率,加强管理外设立医疗设备维修机构是一种有效地途径。根据医院规模设立医疗设备维修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维修人员,装备一定数量的测试仪器和设备以及必要的修理工具。维修中心主要承担两方面工作:一是负责医疗设备日常的维修与管理。及时解决医疗设备在使用中突发发生故障,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克服将发生故障的仪器送到厂家修理,耗时长、修理费用昂贵、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等方面的矛盾。二是负责对兼职维修人员的培训。对医疗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维护保养技能。以解决医疗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大、使用分散,专职维修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

2 设备保养和检查

2.1 设备保养:

是仪器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主要做好防尘、防湿、防蚀、专人保管、定期保养、定点存放、定期检验。医疗设备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

2.1.1 日常保养:由仪器使用人负责,它的内容是表面清洁,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日常保养主要在设备外部。

2.1.2 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湿度、声音等),局部检查和调整。

2.1.3 二级保养:一种预防性的修理,由仪器保养人及修理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成立主要组件,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

2.2 设备检查: 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常与维护保养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2.2.1 每日检查:一般在下班前或交班时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由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2.2 定期检查:由保管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全面检查,根据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措施。

2.3 检查内容

包括两种:一是功能检查,二是精度检查。功能检查指测定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的要求。精度检查指测定设备的精度,特别是计量仪器,如天平、比色剂等,还需定时地由国家计量部门来检查、鉴定。 3 设备维修

设备的修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能相互替代。修理主要是修复和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件,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以恢复。实践证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的好坏

3.1 修理类别

3.1.1 小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小的局部修理。在設备所在地点更换和修复少量零件,或调整设备的结构,以保证设备能够使用到下一次修理。

3.1.2 中修理:是指更换与修复设备的主要零件,或数量较多的其它损坏部件,或校正仪器,以恢复其精度,达到设备规定的技术参数。

3.1.3 大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有时需要将设备全部解体,更换和修复全部损坏的零件,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3.2 修理方法

3.2.1 强制维修:即对大型仪器或精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根据仪器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都先制订维修计划,不管仪器技术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

3.2.2 定期拆修: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制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日期和大致修理工作量。其优点是有利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缩短理所占用的时间。

3.2.3 预防维修:即对仪器异常进行发现和早期检修对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可在故障发生前有计划地进行维修。

3.2.4 事后维修:即仪器发生故障时才进行维修,这种修理需停机进行,修理费用高,管理上被动。

3.2.5 快速维修:即在不影响设备正常情况下的修理。

3.3 设备维修登记制度仪器设备在保养维修后必须进行登记.维修登记:单位、部门、设备名称、主诉故障等。 维修报告:写明故障情况、程度、原因。

4 几点思考

4.1 要让临床操作人员养成在医疗设备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的习惯,并使之成为临床日常操作规范之一,如呼吸机、麻醉机和高频电刀等用前检查备机,只有确认设备功能正常,才能给病人使用。

4.2 对于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引起的小故障,经过器械科工程师对临床的培训,让使用人员掌握简便的处理,对临床使用设备非常重要。

4.3 定期检测是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维护、保养以及理化性能或功能的测试验证,需要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由临床工程师配合计量完成并保存检测记录和粘贴检测标识,或进行详细记录。条件许可时,可利用设备自带或另购质检设备进行质控工作。

4.4 对少量大型设备进行保修,同厂家签署保修合同也是必要的,合理地选择保修厂家和保修时机,成本可能比全部自修低,修理时间也可缩短。并且原厂家具备例行巡检维护和业务培训能力,可以带动医院自身巡检工程师的技术力量的提高。

上一篇:小班主题活动家乡的景点教案下一篇:市场营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