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总结(精选8篇)
1.教育学简答题总结 篇一
简答题总结
注意:一个★代表到目前为止考过一次
1、★★★★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2、★★★★★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3)准低耗性标(4)丰富性标准(5)就高性标准
3、★★★★简述奥苏贝尔对有意义学习条件的认识。
答: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学习材料必须要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4、★★★教学的心理功能:(1)教学目标的启动功能。(2)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3)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4)教学目标的聚合功能。
5、★★★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有: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3).强调交往;(4).强调发展价值观。
6、★★★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分别如下:(1).分析教学对象;(2).制定教学目标;(3).选用教学方法;(4).开展教学评价。
7、★★★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8、★★★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加涅的观点:
1)教学就是要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教思维方法,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9、★★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语言行为)
10、★★★★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5)过度学习。(6)记忆术。
11、★★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
1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发展发散思维;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1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
1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1)准备律;
(2)练习律(应用律、失用律);(3)效果律
15、★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为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现快后慢”的规律,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对复习的组织意义深远。
16、★学生学习的特点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17、★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1)正确的对待方式;(2)正确的态度;(3)积极的评价;
(4)主动的操作。因材施教的策略:1)能力分班活分组2)跳级3留级4复式教学(5)程序教学
18、★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首先,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可用性。
学校的第二个主要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是解答问题的信心。教育的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学校的第四个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暠。教育的第五个目标,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19、★★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育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20、★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
(1)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2分)
(2)独创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3)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2分)
21、★简述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1)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22、★简述布鲁纳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23、★简述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24、★简述美国学者马杰提出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一个学习目标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这些要素的实现应能达到可操作、无歧义、术语化的标准:要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条件。
25、★简述提高知识巩固的途径。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动用记忆规律,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合理地组织复习
26、★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1)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2)精心做好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
(3)对于破坏性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究方法。
27、★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3)增强创造性。
(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5)增强好奇心。
28、★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一)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二)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三)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想法,反而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
2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有哪些?
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第二个标准是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30、★学生的志向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1).家庭对学生志向水平的影响(2).学生过去学习成绩的影响(3).受能力与自信心的影晌(4).受与人对比效应的影响
31、★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3)教师可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32、★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6)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7)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8)强调信息提取。(9)提倡发现学习。
33、★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答: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意领域的教学目标(柯拉斯沃)(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语言行为)
34、★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1)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2)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3)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4)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5)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6)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35、★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1)宽大误差。(2)光环效应。(3)集中趋势。(4)逻辑误差。(5)对比误差。(6)邻近误差。
36、★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37、★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从1903年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桑代克的理论占统治地位,强调教育测量和统计分析以及学科心理的研究。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庞杂,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但并未出现真正的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最为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38、★在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7)指导学生自学。
(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区别进行指导。
39、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40、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2)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订出周密的计划。(3)有计划有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4)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5)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6)指导学生做好观察的记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1、预防学习疲劳的措施:
(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42、学习测量与评定的功能:(1)诊断功能。(2)反馈与鞭策功能。(3)管理功能。(4)教育心理功能。
43、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44、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环境。(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主观能动因素。
45、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46、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47、简述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锐敏,善于了解学生。
48、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有:(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4)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逻辑思维。(5)指导学生发现和克服思维障碍。(6)加强语言训练。
49、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7)指导学生自学。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51、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前提。
(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52、简述父母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则。(1)愿意花时间关照子女的学习;
(2)愿意辅导子女的学习,但要鼓励子女学会自我依赖;(3)期待子女适当的学习成就,进行合理竞争,获得必要成绩,追求更高学习水平,鼓励子女和同学共同学习;
(4)鼓励子女正确的学习行为;(5)提供子女心智发展所需的家庭环境;(6)善于使用外界的学习资源;
(7)及早帮助诊断子女学习的优点及缺陷。
53、课堂教学管理技巧:(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2)、邻近控制(3)、提高兴趣(4)、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6)、劝离课堂(7)、移除诱因(8)、提出要求
54、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越精确;(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55、教师应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答:课堂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和学双方,或者说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交往。这个过程中发动者、引导者和主导者是教师,因而教师的胜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他们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所教课题胜任。
(2)应被学生视为可靠的、一致的、有预见力和乐于助人的人。(3)在讲授的可懂度、说服力和生动性方面可以接受。(4)讲授热情、目的明确、态度友好而坦率。(5)有接受反馈的愿望,乐于接受意见。
(6)讲话的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
(7)要有提问的技巧,不能只提知识性的简单问题,还能采用启发式提问
56、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置。(1)水平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2)水平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 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水平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57、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答: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如下:
(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2)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58、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P164-167)答:发现学习有以下优点:(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一般而言,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2)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59、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6)利用学习竞赛和奖惩激发学习动机(7)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8)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2.地理简答题答题方法总结 篇二
1.如何描述某地的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路位置,相邻位置
2.如何描述某地的自然地理(自然环境)特征?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灾害等要素描述。
3.如何描述某地的自然资源特征? 从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方面描述
4.如何描述某地的的性特征? 从地貌类型(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地势(海拔,地表起伏)方面进行描述。
5.如何分析地形的成因:一般成因为,自然原因和应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1)位于板块交界附近的山脉年轻高大陡峭,位于板块内部的山脉和高原古老而低缓。2)黄土高原的性特征形成有自然原因是流水侵蚀;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3)云贵高原地表崎岖的成因是石灰岩地区受到流水的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
6.描述天气特征:主要是气温,阴晴雨雾雪,风向和风力,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7.描述气候特征:主要是气温,降水及其变化,组合规律 8.描述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9.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太阳辐射)
地形地势
洋流
海陆分布 坡向
地表反射率
10.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地表植被状况
1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面状况(地形,海陆)洋流 人类活动
12.影响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 地形地势 天气状况(降水多少,阴晴)污染程度
13.影响雪线高低因素:降水 气温 地形
14.影响山地自然带多少的因素:纬度 海拔高度
15.某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汛期长短,泥沙含量,有无冰期 16.某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流程,流域面积,干支流形状,流向,河网密度
17.海洋水文特征的描述:主要是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洋流,海浪,潮汐等。人文地理部分
1.原因分析:自然和人为原因 2.条件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 3.影响分析:正面和负面影响
4.区位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方面 5.产生效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6.治理措施:生物,工程,技术措施 区位因素分析法 一. 农业区位
1.某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光热水土(2)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的高低,消费市场,交通条件,政策因素,劳动力数量,农业科技水平等。
2.某地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光热水土(2)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的高低,劳动力数量,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等。3.某地发展畜牧业的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牧草,灌溉水源―――光热水草(2)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的高低,消费市场,交通条件,科技水平等。4.某地生产棉花的自然条件:
(1)光照,热量条件优越(2)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5.某地水果(葡萄,苹果等)生产的有利条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回答,也就是实际问题实际对待)
(1)光照要充足,时间要长,热量要充足,温差要大(2)降水适中(3)交通便利(4)科技水平高(5)政策的扶持 6.某地水稻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气候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有种植经验,科技水平的高低
7.某地蔬菜生产的条件:气候条件:灌溉水源,土壤条件,交通条件,消费市场 8.某地花卉生产的条件:气候条件,灌溉水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保鲜技术
某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劳动力条件,科技水平等
工业区位(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部门)1.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区位因素)(1)资源条件(矿产,能源,水源等)(2)交通条件(3)消费市场
(4)工业基础,技术水平(5)农业基础
(6)劳动力资源(数量,价格,素质)(7)国家的政策
2.某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条件
(1)资源条件:附近是否有煤,铁矿资源(2)
水源条件:临河或湖,要有近便的水源(3)
交通条件:要便利(4)消费市场:是否广阔 3.某地发展石化工业的条件:(1)接近原料地(石油产区)(2)便利的交通(3)充足的能源(4)近便的水源(5)接近消费市场
4.某地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1)原料丰富(2)消费市场广(3)基础设施好(4)交通便利
(5)生产协作条件好(6)技术水平高
5.某地发展纺织工业的条件:(1)接近消费市场,(2)接近原料地,(3)便利的交通,(4)劳动力资源丰富
6.某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条件:(1)充足的能源(2)接近原料地(3)交通便利(4)消费市场广
7.某地发展水电的条件或开发水能的有利条件:(1)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丰富(2)河流上有适合建坝的位置(峡谷)8.某地发展电子等高技术工业的条件:(1)地理位置是否优越
(2)环境条件是否优美,气候是否宜人(3)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4)有便利的交通,临高速公路,飞机场(5)政府的支持
9.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因素:
(1)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如:便利的海运条件,接近消费市场,比较大的储藏空间(2)还要考虑安全因素等
10.建立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
(1)纬度因素:有些航天发射基地要求纬度低,因为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节省能源。如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基地。
(2)气候因素:晴天多,有较长的发射窗口,一般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地广人稀有利于发射安全(4)交通要便利 交通区位:(交通点,交通线)
1.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运量打小,运费高低,速度快慢,连续性,灵活性等 2.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河流,沼泽,冻土,地质状况等影响铁路的建设(2)经济社会条件(决定因素):如合理布局铁路网,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的安定等。(3)技术因素: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3.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陆域条件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2)水域条件要求航道要宽,水要深,利于通航停泊(海港的建设要有优良的港湾,风浪小,水深)
(3)经济社会条件: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交通要便利;要有城市作为依托 4.影响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不利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2)平原要少占农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3)山区:道路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道路应避开陡坡 5.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占地广,要平坦开阔,利于跑到建设,坡度要缓,地势要高,利于排水,地基要稳定,不易塌陷。无大面积森林,防止鸟类影响飞机飞行安全,沿盛行风方向修建跑到,利于起飞和降落。
(2)社会经济条件:航空港噪音大,与城市应该有一定的距离,交通要便利。6.影响输油输气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
地势平坦,坡度小有利于建设,河流沼泽地,山地等不利于选线,不利于建设;气候寒冷可能导致流通性差,气温高流通性好,管道应通过城镇以及工业区。6.桥梁隧道建设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主要通过地区的地质条件,河流的水文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为决定因素,有利于缓解交通紧张的压力,提高运输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7.某地形成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从该城市的交通位置分析,如位于铁路线的交汇处,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湖泊航运的枢纽;还应考虑该地的地形,气候,人口密度等。8.某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
(1)河流的水量要大,水位变化药效,水流平缓,通航里程长,冰期短或无。(2)流域内要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客货运量大 城市区位(某城市,城市群)1.某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原因: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临河流(供水和运输功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世界城市都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
(2)社会经济因素:(具体分析某城市兴起的原因)
主要有:矿产资源丰富,位于交通枢纽,属于政治中心,宗教,旅游,科技等。古城应该从军事防卫来分析。
(3)经济腹地,农业的基础等 商业,旅游,交通运输区位分析
1.某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原因分析:(1)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2.如何评价某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的大小,资源的质量,集群,地域组合。
(2)市场距离: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大。(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4)地区接待能力的大小
(5)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影响旅游活动的规模 3.交通运输线(铁路)运输的意义
(1)促进某区域经济开发(矿产资源等开发)(2)带动沿线商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某区安定团结(少数民族,特别行政区等)(4)有利于某区交通网的合理布局
3.皮肤简答题总结 篇三
2. 何谓原发性及继发性皮肤损害?试举出十种以上的皮疹说明。如何进行皮疹的清洁和处理。
3. 试述湿疹的临床表现。
4. 试述一、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5.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6.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7. 如何正确选择皮肤外用药的剂型?
8. 请描述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的临床表现。9. 试述头癣的治疗与预防。10.试述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11.试述二期梅毒疹与玫瑰糠疹的鉴别。
12.简述足癣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13.请描述固定型药疹的临床表现。
14.何谓SSSS?试述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5.试述二期梅毒疹与银屑病的鉴别。16.简述天疱疮与类天疱疮的鉴别。17.请你谈谈如何彻底地治疗足癣。18.试述多型红斑型药疹的临床表现。19.简述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0.如何鉴别生殖器疱疹与硬下疳? 21.简述引起皮肤病的主要因素。22.如何鉴别体癣与玫瑰糠疹?
23.天疱疮治疗的首选药物是什么?试述其临床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4.何谓Auspitz征?见于何种疾病?简述其临床表现。25.简述梅毒筛选试验与梅毒确证试验的临床意义。26.龟头生殖器疱疹与固定性药疹的鉴别。27.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是什么? 28.简述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29.简述皮肤科外用药治疗的注意事项。30.试述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31.简述玫瑰糠疹的临床表现。32.简述痤疮的治疗。
33.通过对皮损的视诊和触诊,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34.重症药疹的处理原则如何?
35.试述脓疱疮的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36.寻常型银屑病如何按照病程分期? 37.试述梅毒的治愈标准。
38.简述药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9.试述银屑病的治疗。40.简述痤疮的临床表现。
41.说说淋病的诊断标准和治愈标准。42.银屑病与玫瑰糠疹的鉴别。
43.重症药疹包括哪几型?各有何特点?
44.试述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区别。
45.试述二期梅毒皮疹的共同特征,并列举三种加以描述。46.什么是原发疹?什么是继发疹?各包括哪些? 47.试述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48.试述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4.砌体结构简答题总结 篇四
2、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砌筑的墙体,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1.1-0.01的修正系数。11.砌体结构中的砂浆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
纯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
纯水泥砂浆:强度高,但流动性、保水性较差。混合砂浆:强度居中,但流动性、保水性好。石灰砂浆:强度低,但流动性、保水性好。纯水泥砂浆用在地面以下的砌体结构中,混合泥砂浆用在地面以上的砌体结构中,石灰砂浆用在临时性的砌体结构中。
12.配筋砌体的种类主要有哪几种? 网状配筋砖砌体、砌体与钢筋砂浆或钢筋混凝土组合成的组合砌体、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配筋砌块砌体。
13.砌体材料在竖向压力和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有哪几种?
剪摩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14.砌体结构中根据竖向荷载的传递方式不同有几种结构布置方案?(4分)
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内框架承重体系。
15.确定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静力计算方案有哪几种?并画图示
意静力计算方案。(6分)
主要因素是楼、屋盖类型和横墙间距。
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分别为:弹性方案、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16.当梁端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可采取设置刚性垫块、柔性垫梁,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等。
17.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改善砌体结构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6分
理的结构布置,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
18.当砖砌体受压构件的偏心距e>0.6y时,可以采取哪种配筋砌体承受荷载?(2分)
砌体与钢筋砂浆或钢筋混凝土组合成的组合砌体。
19.什么砌体结构形式中会采用墙梁承担荷载?(3分)底框结构,20.钢筋混凝土挑梁承载力计算包括那些内容?(4分)抗倾覆验算,挑梁的抗弯、抗剪,局压验算。1.简述砌体结构的缺点。
① 砌体强度较低,结构自重大② 砌筑施工劳动量大③ 材料抗剪强度较低,结构抗震性能较差④ 耗用粘土,不利于环境保护
2.简述影响砌体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
① 砂浆的强度② 法向压应力③ 砌筑质量④ 其他因素
4.简述设计不考虑风荷载对砌体结构影响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
① 洞口水平截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 2/3② 层高和总高不超过相应风载下高度的规定③ 屋面自重不小于 0.8kN/m2 5.简述减轻或避免砌体房屋产生沉降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
① 合理设置沉降缝② 加强上部结构整体刚度③ 底层墙底设置圈梁④ 采用整体性较好的基础
6.简述水平网状配筋砖砌体配筋方法及适用范围。
配筋方法:隔3-5 皮砖,在水平灰缝中配置钢筋(网片)适宜用作高厚比小于16 的小偏心受压构件 7.简述挑梁的种类及破坏类型。
挑梁种类:① 刚性挑梁;② 柔性挑梁;挑梁破坏类型:①倾覆破坏②局部受压破坏③挑梁自身破坏(包括受弯、受剪破坏)8.简述连续墙梁的受力特点。
① 下部混凝土托梁与上部墙体产生组合作用② 托梁跨中属于偏心受拉截面,梁端弯矩和剪力明显小于普通梁③ 上部竖向荷载向支座传递,砌体易出现局部受压破坏 9.简述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 严格限制房屋高度、层高、高宽比② 优先选用配筋砌体结构③ 优先采用横墙或纵横墙承重方案④ 严格限制抗震横墙最大间距⑤ 限制无筋砌体局部尺寸 ⑥ 设置现浇圈梁和构造柱
11.无筋砌体受压构件对偏心距e有何限制,当超过限制值时应如何处理?(5分)e≤0.6y, 可调整构件截面尺寸, 设置缺口垫块,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面层配筋砌体。
12.试简单解释砖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砖的强度等级,而又大于砂浆强度等级较小时的砂浆强度等级?(3分)
砖砌体中由于块材表面不平整,块材受力不均匀;砌体中的砖受附加水平拉力,竖向灰缝处存在应力集中,这些原因加快了砖块材的破坏,所以砖砌体抗压强度远小于砖的强度等级。由于砌体结构抗压强度不仅与砂浆的强度等级有关还与砌块的强度等级有关,并且强度较低的砂浆的横向变形大于块材的横向变形,所以砂浆受到周边的附加压力,所以砌体的抗压强度大于强度等级较低的砂浆的强度。
13.根据墙、柱的不同受力情况,混合结构房屋有哪几种承重体系?各适合于何种情况(8分)
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有: 横墙承重体系,适用于开间较小,宿舍、住宅等房间规则的房屋; 纵墙承重体系,适用于单层以及多层空旷房屋,食堂、教学楼等; 纵、横墙承重体,适用于平面布置较灵活,教学楼、办公楼等; 底框结构,房屋底层需大开间而上部为小开间的横墙或纵墙承重,底层商店、上层住宅等; 内框架结构,适用于工业厂房、商店等需要大开间的房屋。
14.确定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静力计算方案有哪几种?并画图示意单层房屋静力计算方案。(8分)确定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因素是楼屋盖类别和横墙间距。静力计算方案有: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15.墙梁承载力的计算包括哪些部分?(4分)
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托梁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托梁施工阶段承载力计算。
16.砌体局部受压可能发生哪些破坏形态?对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5分)
竖向裂缝发展破坏, 劈裂破坏, 支座附近局压破坏.防止构件发生劈裂破坏
17.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包括哪两个部分?(2分)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
18.引起砌体结构墙体开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5.1教育学简答题 篇五
1教育学简答题: 广泛的兴趣 45.德育的意义(p191)1.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25.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中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精神4)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保证 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26.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46.德育过程的规律(p198)(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A.新型师生伦理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个基本要素。道德认识是德育的基础.道德意志是内在动力;道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德行为是重要标志,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平衡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纯化师生关系。性。(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活动和交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B.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考的多)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第一,教师要真诚对待学生,关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47.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魅力。(1)导向性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第五章)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27.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学相一,教育终身化二,教育社会化三,教育生产化四,教育民主1)安排课程表 结合的原则 化五,教育国际化六,教育现代化七,教育多元化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48.正面教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4.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生理适宜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正面引导、疏导)的方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则。(第一章)5.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或反作 第一,培养合格公民,早就政治人才。第二,宣传思想,形成舆论。第三,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7.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理论 8.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学生文化的特征:(p60)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1.学校文化的成因:(p62)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12.说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p64)(80)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发展道路,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其具体表现在:a.教育内容的继承b.教育制度、组织形式的继承c.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性 B.教育具有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滞后性,二是超前性,(第二章)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14.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15.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控制和利用环境。(第三章)16.制定教育目的有哪些依据?(p84)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7.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18.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内涵是什么)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全面发展说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四章)19.学生的义务是什么?(p105)学生的义务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学生作为公民也应承 另一部分是作为学生应特殊承当的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3.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20.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3)教师的人格特点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p110)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2)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必须记住)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23.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p113)1)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3)组织管理能力4)交往能力 24.教师的人格特征(p115)1)积极乐观的情绪2)豁达开朗的心胸3)坚忍不拔的毅力4)28.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p148)(经常考)1)课程管理僵化2)课程结构不合理A.科目设置太多B.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C.重必修课,轻选修课D.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29.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p150)(156)(经常考)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势。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第六章)30.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1.教学过程的特点(或规律、规律性、必然联系、本质联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A.学生以学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3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p16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2)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并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态度发挥作用;第三,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34.建立合作、友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26)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创设和谐环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第二,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第三,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第四,要引发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第五,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35.教学过程的结构(或学生掌握知识环节)(p163)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系统)4)运用知识(方法)5)检查知识 36.我国中学的教育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7.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69)第一,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方法。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充分运用语言直观38.启发性原则(p167)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核心、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核心、关键)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39.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第四,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40.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p173)1,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扬长避短)。41.发现教学包括四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 4)提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第七章)4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 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43.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或怎样评价一堂好课)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要求:A.知识本身正确B.内容处理正确,重难点突出C.要能教书育人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6)组织严密。44.作业检查与批改(p181)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应遵守下列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同时要精练、典型,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要有典型性、代表性。3)布置作业时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4)教师要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第八章)
(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49.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1)尊重、信任、爱护学生(2)要根据学校德育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合理的、明确具体的、序列化的德育要求。(3)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50.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51.德育的途径(p205)(1)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教好学生。52.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运用说服法注意以下几点: 说服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53.榜样法运用榜样法注意以下几点: 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等学生等。(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54.陶冶法运用陶冶法注意以下几点: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陶冶法具有自觉性、愉悦性、暗示性和情景性的特点。(1)创设良好的情景,(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55.锻炼法运用锻炼法注意以下几点: 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与评价。56.品德评价法运用品德评价法注意几点: 采取的方式有:奖励、惩罚、操行评定等。(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第九章)57.班级管理的功能(p219)是由班级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58.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p224)(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5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班级、班规)。(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风)。6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班级从一个松散的群体转变成一个具有班集体特征的群体的过程。班主任需作好哪方面工作。(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方法有阅读有关材料、调查访问、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63.如何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p236)(1)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64.如何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1)要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同时,及时和家长互通信息,全面了解家长和学生情况。(2)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3)要积极争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开展活动。(第十章)65.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即人的身心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6.数据库总结(简答题) 篇六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DBMS的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DBMS的用途:
(1)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2)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 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且在数据库系统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库数据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视等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组织、分类、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
(1)数据不保存
(2)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3)数据不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
(1)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2)数据由文件系统统一管理(3)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文件(4)数据的存取基本上以记录为单位 缺点:(1)数据冗余度大(2)数据独立性低(2)数据一致性差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数据结构化(3)数据独立性高
(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A)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控制 B)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控制 C)并发(concurrency)控制 D)数据恢复(recovery)
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
(1)概念模型(概念层数据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 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数据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抽象过程---两步抽象
(1)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概念模型;
(2)把概念模型转换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三个要素组成(7)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内部的联系:组成实体的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不同实体集之间的联系。(1)一对一(2)一对多(3)多对多 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网状模型(Network Model)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5)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2)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缺点
1)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2)为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 三级模式结构: 外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二级映象
(1)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用途: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模式/内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用途: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函数信赖
范式(Normal Form)模式设计和模式分解
进行数据库的操作时,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数据冗余
2.插入异常 3.删除异常 4.更新异常
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尽可能少的数据冗余 2.没有插入异常 3.没有删除异常 4.没有更新异常
1.第一范式
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是最基本的规范形式,即关系中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简单项。
2.第二范式
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1NF,并且R中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码,则R∈2NF。存在问题:(1)数据冗余
(2)插入异常(3)删除异常(4)更新异常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在S-L表中存在着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3.第三范式
定义:如果R(U,F)∈2NF,并且所有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码,则 R(U,F)∈3NF。
关系模式S-L由2NF分解为3NF后,既没有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也没有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解决了2NF中存在的四个问题。(1)数据冗余降低(2)不存在插入异常(3)不存在删除异常(4)不存在更新异常值
4.BC范式
(BCNF)
定义:若关系模式R∈1NF,对于关系R的每个函数依赖X→Y且YX,X必含有候选码,则R∈BCNF。
即每个决定属性集都包含候选码。
关系规范化的目的:解决关系模式中存在的插入、删除、更新操作异常,数据冗余问题.关系规范化的方法:围绕函数依赖的主线,对一个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使关系从较低级范式变换到较高级范式。模式分解的准则:(1)无损连接性(2)保持函数依赖 SQL语言特点
(1)高度非过程化的语言(2)面向集合的语言(3)能以多种方式使用
(4)具有查询、操作、定义和控制四种语言一体化的特点(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按其功能可分为四大部分: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控制功能、数据查询功能和数据操纵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用于定义、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的对象;(2)数据查询功能用于实现查询数据的功能;
(3)数据操纵功能用于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增加、删除和修改;(4)数据控制功能用于实现控制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 索引:记录的关键字与其相应地址的对应表。
视图(view): 是从一个或者多个表或视图中导出的表。它与基本表不同的是:
(1)基本表(base table):独立存在的表, 基本表中的数据是存在数据库中。(2)视图是一个虚表。即视图所对应的数据不实际存放在数据库中
(3)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包含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
(4)基表中的数据发生变化,从视图中查询出的数据也随之改变。视图作用
(1)简化数据查询语句
(2)使用户能从多角度看到同一数据(3)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4)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一、SQL嵌入到主语言要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识别SQL ②数据传递
③解决SQL一次一集合的操作与主语言一次一记录操作的矛盾.用游标解决。
四、使用游标的步骤
1、说明游标
格式:exec SQL declear <游标名> cursor for
2、打开游标
格式:exec SQL open <游标名>
3、推进游标
格式:
exec SQL fetch <游标名> into <主变量1>,<主变量2>„
4、关闭游标
格式:exec SQL close <游标名>
1.什么是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2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
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的行为设计两方面的内容。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
1.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
2.确定新系统的功能。新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不能仅仅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数据库
3.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
(1)信息要求
(2)处理要求
(3)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
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简称SA方法)该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系统。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化分析工具,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的用途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的详细描述的集合
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
数据字典的内容
(1)数据结构(2)数据流(3)数据存储(4)处理过程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E-R图)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与外模式。
物理结构设计:设计数据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是形成 数据库的内模式,如数据库文件或目录、索引等
2.概念结构设计的特点
(1)有丰富的语义表达能力。(2)易于交流和理解。
(3)易于更改
(4)易于向各种数据模型转换 3.概念结构设计的策略
(1)自低向上
(2)自顶向下(3)由里向外
(4)混合策略
4.采用E-R模型方法的概念结构设计 1)设计局部E-R模型。2)设计全局E-R模型。3)优化全局E-R模型。
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进行数据抽象 三种常用抽象方法:
(1)分类(2)概括(3)聚集 1)设计局部E-R模型
利用抽象机制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标定局部应用中的实体、属性、码,实体间的联系,设计局部E-R图(2)设计全局E-R模型
(1)一次集成(2)逐步累积式
关键:合理消除各局部E-R图合并时产生的的冲突(1)属性(2)命名(3)结构(3)优化全局E-R模型
(1)实体个数尽可能少;
(2)实体所包含的属性尽可能少;(3)实体间联系无冗余。1.E-R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1)一个实体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3)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n端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4)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5)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2.数据模型的优化
通常的两种分解方法:水平分解和垂直分解。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步骤:(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1)确定存取方法
索引方法,聚簇(Cluster)方法,HASH方法 2)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
基本原则:根据应用情况将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分开存放
存取频率较高部分与存取频率较低部分分开存放。(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时间和空间效率 数据库实施的工作内容:
(1)用DDL定义数据库结构
(2)组织数据入库
(3)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
(4)数据库试运行
DBMS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
(1)即安全性控制(2)完整性控制(3)并发性控制
(4)数据库恢复。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非法使用所造成数据的泄露、更改或破坏。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
(1)对有意的非法活动可采用加密存、取数据的方法控制;
(2)对有意的非法操作可使用用户身份验证、限制操作权来控制;(3)对无意的损坏可采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备份等方法来控制。二.完整性规则的组成
具体地说,完整性规则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 触发条件:规定系统什么时候使用规则检查数据;
2. 约束条件:规定系统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违背了什么样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3. 违约响应:规定系统如果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应该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即违约时要做的事情。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作用对象
完整性约束条件的作用对象可以是表、元组和列。
1.列级约束:即对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取值范围等进行规定。2.元组约束 3.关系约束 1.事务的定义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数据操作系列,这些操作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事务的特征 原子性(Atomic)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久性(Durability)(1)丢失修改(2)污读(3)不可重读(4)产生“幽灵”数据 三.并发控制措施
并发控制的主要方式是封锁机制,即加锁(Locking)。排它锁和共享锁
在同时处于等待状态的两个或多个事务中,其中的每一个在它能够进行之前,都等待着某个数据、而这个数据已被它们中的某个事务所封锁,这种状态称为死锁。(1)一次封锁法(2)顺序封锁法
数据库备份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复制,可以将数据复制到本地机器上,也可以复制到其它机器上,备份的介质可以是磁带也可以是磁盘。
事务故障、系统故障和介质故障。四.恢复技术
(1)利用备份技术(2)利用事务日志(3)利用镜像技术
QL Server 2000常用工具简介 1.企业管理器
2.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aer)3.服务管理器(Service Manager)4.分布式事务处理协调器(DTC)5.性能监视器(Performance Monitor)
6.导入和导出数据(Imput and Export Data)7.事件探查器
SQL Server的数据库由两种文件组成: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SQL Server的用户有两种类型:Windows授权用户,SQL授权用户
一、SQL Server的安全控制
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混合验证模式 2.权限管理 授予权限 收回权限
拒绝访问
7.教育法规简答题 篇七
二、行政追偿的条件:
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履行了赔偿义务;行政追偿以国家承担了赔偿责任为前提,这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必要条件。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的主观要件。把行政追偿限制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范围内,主要原因是鼓励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抑制违法行政的平衡问题。
三、行政合同的作用:
1、行政合同可以使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化,既有利于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又可避免官僚主义。
2、行政合同可以扩大行政参与,更好地发挥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行政合同的订立;使合同双方的争议更易于解决。
4、行政主体还可通过行政合同,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没有具体规定的领域与行政相对人,通过合意来形成其所预期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达到弥补立法的不足,并在一定条件下替代立法规制的效果。
5、行政合同的出现引起了观念上的巨大变革,在理论层面,对现代行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制度创新、对市场经济下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有积极意义。
四、行政监督检查的特征::(1)其主体是享有某项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监督检查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的情况;(4)行政监督检查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5)行政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五、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1)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2)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3)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4)送请或报送有关机关解释、裁决。
六、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是指按照行政机关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确定行政复议案件由有领导权或指导权的上一级机行政机关受理。它包括主管部门管辖和政府管辖两层含义。在主管部门和政府管辖中,对行政复议的案件的管辖采取政府管辖与部门管辖并重的原则。
七、行政行为撤销的后果:
1、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使行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社会公益的需要或行政相对方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撤销也可使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
2、如果行政行为被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的过错而引起,而已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形式行政行为的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起,那么由此造成向对方的一切的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3、如果是应为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相对人主体的共同过错造成被撤销的,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一给予相对人的利益均应收回,相对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自己承担,国家或社会公众因此遭受的损失,由行政相对人依起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有过错的应当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如接受行政处分等。
八、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相应行 为如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碍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九、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履行职务;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
一、试论行政合理原则:行政行为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起基本含义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合理性原则主要产生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原则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有一些具体的内容:
1、行政行为应符合理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
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的事实给予不通的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5、符合社会道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二、试论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1)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2)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进行活动。
2、行政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
3、行政程序正当原则;即(1)行政公开原则、(2)公众参与原则、(3)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即(1)行政效率原则、(2)便利当事人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1)行政信息真实,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可信。不能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2)信赖保护原则,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6;权责统一原则;(1)行政效能原则,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有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2)责任行政原则,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三、论司法的审查范围:
司法审查制度是与一国的民主政治和宪政体制关系极为密切的法律制度;作为司法审查制度重要方面的司法审查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公民、法人的关系。因此,司法审查范围绝对不是法学家或者立法者凭空想象的结果,司法审查范围的界定必然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政治状况和宪政体制。民主政治是司法审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审查制度首先在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最早的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足以证明这一事实。
2、历史文化背景和法律传统。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的思想条件,而思想条件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建立也必然借鉴以往的法律传统,或者受以往法律传统的限制和影响。综观世界各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司法审查范围的界定都不同程度受历史文化和法律传统的影响。
8.计算机网络简答题总结 篇八
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有哪些?(3分钟)
1、TCP属于面向连接的协议,UDP属于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2、TCP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有序的传输,可以进行流量控制,UDP无法实现。
3、TCP协议有效载荷小于UDP协议(基于MSS计算),UDP性能高于TCP
4、TCP一般用于可靠的,对延时要求不高的应用,UDP一般应用于小数据量或对延时敏感的应用。
2、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2分钟)
1、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目的端口;
2、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
3、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的MAC、帧类型。
3、TCP/IP协议栈和OSI七层模型之间的区别(1分钟)
1、TCP/IP协议栈是由一组协议共同组成的一个协议栈,OSI定义的是一个网络的结构体系和各层功能的划分;
2、OSI是模型、框架,TCP/IP协议栈是实现各层功能的协议族;
3、OSI为七层、TCP/IP协议栈为四层。
4、TCP/IP的应用层相对于OSI的应、表、会三层
5、TCP/IP的网络接口层相对于OSI的数链层和物理层
4、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2分钟)
1、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2、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3、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
4、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
5、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5、ARP协议的工作原理(2分钟)
答:在TCP/IP协议中,A给B发送IP包时,在A不知道B的MAC地址的情况下,A就广播一个ARP请求包,请求包中填有B的IP(192.168.1.2),以太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接收这个请h求,而正常的情况下只有B会给出ARP应答包,包中就填充上了B的MAC地址,并回复给A。A得到ARP应答后,将B的MAC地址放入本机缓存,便于下次使用。
6、TCP三次握手的过程(2分钟)
答: 基于TC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为确认连接正常,会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虚连接,连接建立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首先由发起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接受方收到连接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会回复应答报文;然后发送方收到此应答报文,会发送对此应答报文的确认信息。通过这种三次握手的过程来在数据发送的初期建立连接,保障数据的正常传输。
7、请问端口号的作用是什么?请问当一台客户端主机访问互联网某服务器的WEB服务时,传输层封装的源端口、目的端口分别是什么?(2分钟)
1、传输层端口号的作用是用于区分上层应用层的不同应用服务进程的。
2、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数据时,源端口为大于1024随机端口,如1150,目的端口为服务器WEB服务端口,如80。
3、当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数据时,源端口为80,目的端口为1150 8.192.168.1.30/27和192.168.1.65/27是否直接访问?(5分钟)
答:不可以,分析(略)
9.二层交换机与路由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内主机的互联,不能实现不同IP网络的主机互相访问。路由器为什么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主机之间的访问。为什么不使用路由器来连接局域网主机(5分钟)
1、从OSI的角度分析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设备,识别数据帧的MAC地址信息进行转发;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通过识别网络层的IP地址信息进行数据转发。
2、数据处理方式的区别
交换机对于数据帧进行转发,交换机不隔离广播,交换机对于未知数据帧进行
扩散;路由器对IP包进行转发,路由器不转发广播包,路由器对于未知数据包进行丢弃。
3、数据转发性能方面
交换机是基于硬件的二层数据转发,转发性能强;路由器是基于软件的三层数 据转发,转发性能相对较差。
4、接口类型
交换机一般只具备以太网接口,类型单一,接口密度大;路由器能够提供各种 类型的广域网接口,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链路,接口数较少。
5、应用环境
交换机一般应用于局域网内部,大量用户的网络接入设备。路由器一般用于网 络间的互联。
10.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什么区别?(3分钟)
1、功能
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一样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进行三层数据包的转发。
2、性能
三层交换机能够基于ASIC芯片进行硬件的转发(一次路由多次交换);路由器通过CPU+软件进行运算转发数据,性能低。
3、接口类型
三层交换机一般只具备以太网接口,类型单一,接口密度大;路由器能够提供 各种类型的广域网接口,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链路,接口数较少。
4、应用环境
三层交换机一般用于局域网内不同网段间的互通,路由器一般用于网络出口或 广域网互联。
11.请讲述交换机的启动过程(2分钟)
1、交换机开机加电自检硬件
2、交换机从ROM中读取微代码从FLASH中加载操作系统(RGNOS)
3、将操作系统(RGNOS)加载到RAM中,操作系统启动完成
4、系统从FLASH中检测是否有配置文件(config.text),如有,将配置文件加载到 RAM中(running-config)
5、如无配置文件,将启动setup命令,进行交互式基本配置。
12.RSTP在STP基础之上有什么样的改进?(5分钟)
有三点改进
1、第一点改进: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设置了快速切换用的替换端口(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Backup Port)两种角色,当根端口/指定端口失效的情况下,替换端口/备份端口就会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2、第二点改进:在只连接了两个交换端口的点对点链路中,指定端口只需与下游交换机进行一次握手就可以无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
3、第三点改进:直接与终端相连而不是把其他交换机相连的端口定义为边缘端口(Edge Port)。边缘端口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不需要任何延时。
13.配置链路聚合时有哪些注意事项?(3分钟)
答:1、组端口的速度必须一致 2、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 3、组端口使用的传输介质相同
4、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层次,并与AP也要在同一层次
14.请问路由决策的规则是什么?(3分钟)
答:1、子网最长匹配 2、管理距离(distance)3、度量值(metric)15.请问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有什么区别?(3分钟)
答:1、原理:有类路由协议发送路由更新信息时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无类路由协议包含。
2、处理:有类路由协议路由器收到无法识别的更新信息时,只能按照标准的A、B、C类子网信息进行处理;无类路由协议能够从路由信息中识别其子网信息。
3、后果: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不连续的变长子网路由;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 无类路由协议能够更灵活进行子网划分应用,节约IP地址资源
16.请问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有什么区别?(3分钟)
答: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向邻居发送路由信息 2、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定时更新路由信息
3、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将本机全部路由信息做为更新信息 4、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向全网扩散链路状态信息
5、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立即发送更新信息 6、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只发送需要更新的信息
17.请讲述一下RIP协议的配置步骤及注意事项?(3分钟)
答:1、开启RIP协议进程
2、申明本路由器参数RIP协议计算的接口网段(注意:不需申请非直连网段)
3、指定版本(注意:路由器版本要保持一致,路由器默认可以接收RIPv1、RIPv2的报文)4、RIPv2支持关闭自动路由汇总功能
18.请讲述RIPv1、RIPv2之间的区别有哪些?(5分钟)答:RIPv1 1、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 2、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更新报文 3、不支持认证 RIPv2 1、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 2、以组播的形式发送更新报文 3、支持明文和MD5的认证
19.请讲述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和过程?(5分钟)
答:
1、为路由器每个接口配置IP地址
2、确定本路由器有哪些直连网段的路由信息
3、确定网络中有哪些属于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
4、添加本路由器的非直连网段相关的路由信息
20.请讲述OSPF的基本工作过程?(3分钟)
答:1、OSPF路由器相互发送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 2、邻居路由器之间相互通告自身的链路状态信息(LSA)3、经过一段时间的LSA泛洪后所有路由器形成统一的LSDB 4、路由器根据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最短生成树,形成路由转发信息
21.PAP和CHAP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分钟)
答:PAP的特点:
1、由客户端发出验证请求,服务器端无法区分是否为合法请求,可能引起攻击 2、客户端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等验证信息以明文方式发送给服务器端,安全性低 3、由客户端发出验证请求,容易引起客户端利用穷举法暴力破解密码 4、相比CHAP性能高,两次握手完成验证 CHAP的特点:
1、由服务器端发出挑战报文
2、在整个认证过程中不发送用户名和密码 3、解决了PAP容易引起的问题
4、占用网络资源,认证过程相对于PAP慢
22.请简述CHAP的验证过程?(3分钟)
答:1、客户向服务器端发起建立链路连接请求 2、服务器端向客户端主动发出挑战报文
3、客户端利用密码对挑战报文进行(MD5)加密处理后将加密后的密码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应答后,在本地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建立链路,验证失败断开链路
23.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配置时是否有一些限制?(2分钟)
答:
1、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只能在物理接口进行配置
2、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只能在ACCESS接口
24.交换机的端口安全功能可以配置哪些?可以实现什么功能(3分钟)
答:最大连接数限制、端口地址安全绑定。
1、利用最大连接数限制可以控制用户的接入数量、防MAC地址攻击;
2、利用地址安全绑定可以防止用户进行IP地址欺骗、MAC地址欺骗等行为。
25.请解释一下如何理解NAT地址转换的四个地址的概念(3分钟)
Inside local(IL)分配给内部网络设备的地址,此地址不会对外网公布 Inside Global(IG)通过这个地址,外网可以知道内部的设备
Out local(OL)
通过这个地址,内部设备可以知道外部设备 Out Global(OG)
分配给外部设备的地址,此地址不会向内部公布
26.请简要说明一下静态地址映射和动态地址映射的区别(2分钟)
1、静态NAT/NAPT 应用:需要向外网络提供信息服务的主机 特点:永久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2、动态NAT/NAPT 应用: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特点:内部主机数可以大于全局IP地址数 最多访问外网主机数决定于全局IP地址数 临时的一对一IP地址映射关系
27.NAT存在什么样的限制(2分钟)
1、影响网络性能
2、不能处理IP报头加密的报文;
3、无法实现端到端的路径跟踪(traceroute)
4、某些应用可能支持不了:内嵌IP地址
28.请问ping命令常用的参数有哪些,可以判断哪些方面的故障(5分钟)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ICMP属于网络层协议,因此ping只可以测试基本网络层以下的故障。Ping ip address 可以测试本机到目的IP的链路可通性
Ping –t ip address-t 参数表示持续不断地发送ICMP报文,可以检测网络链路是否为间断性不通。Ping –l number ip address –l 参数表示发送报文的大小,默认windows发送的ICMP报文携带数据大小为32字节,增大ICMP报文的大小,检测网络对大容量数据包的处理性能。
29、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服务的特点是,在服务进行之前必须建立数据链路(虚电路)然后在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完毕后,再释放连接。在数据传输时,好象一直占用了一条这样的电路。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对传输数据安全,不容易丢失和失序。但由于虚电路的建立,维护和释放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和时间。
无连接服务的特点,在服务工程中不需要先建立虚电路,链路资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动态进行分配。灵活方便,比较迅速;但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
30、在广域网中,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有何不同?
答:在广域网中,直接交付是指分组的目的地是直接连接在本结点交换机上的主机,该分组不需再经过其他结点交换机的转发,而由结点本交换机直接交付给目的主机。间接交付是指分组的目的地主机与本结点交换机没有直接的连接,该分组的转发需根据结点交换机转发表指出的路由转发给下一跳的结点交换机。
31、有两个CIDR地址块208.128/11和208.130.28/22。是否有哪一个地址块包含了另一地址块?如果有,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答:208.128/11的前缀为:11010000 100 208.130.28/22的前缀为:11010000 10000010 000101,它的前11位与208.128/11的前缀是一致的,所以208.128/11地址块包含了208.130.28/22这一地址块。
32、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我们知道,3次握手完成两个重要的功能,既要双方做好发送数据的准备工作(双方都知道彼此已准备好),也要允许双方就初始序列号进行协商,这个序列号在握手过程中被发送和确认。
现在把三次握手改成仅需要两次握手,死锁是可能发生的。作为例子,考虑计算机A和B之间的通信,假定B给A发送一个连接请求分组,A收到了这个分组,并发送了确认应答分组。按照两次握手的协定,A认为连接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分组。可是,B在A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被丢失的情况下,将不知道A是否已准备好,不知道A建议什么样的序列号,B甚至怀疑A是否收到自己的连接请求分组。在这种情况下,B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A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A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33、请问ping命令常用的参数有哪些,可以判断哪些方面的故障(5分钟)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的应用,ICMP属于网络层协议,因此ping只可以测试基本网络层以下的故障。Ping ip address 可以测试本机到目的IP的链路可通性
【教育学简答题总结】推荐阅读:
2023淄博继续教育简答题库07-29
幼儿教育心理学简答题09-25
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10-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简答题09-05
江西教招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简答题—江西教师网07-31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背诵(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起考教师吧背诵重点10-22
教育学选择填空简答10-25
教育学原理简答论述11-06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12-01
幼儿教育原理简答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