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2024-08-30

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共13篇)(共13篇)

1.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一

会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会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这次暑假,我在机械厂当了回实习会计。近一个月的实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手工做帐,还学到了学校学不到的会计知识,更懂得了工作的艰辛。

当听我去机械厂实习会计的时候,妈妈又是惊奇又是高兴。妈妈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职业会计,以前曾想让我继承她的会计职业,想把几十年的宝贵经验悉数传授给我。但是一贯都对会计不感兴趣的我没有接受。今天见我主动提出去实习会计,当然是又惊又喜。于是迫不及待的给我上起了会计课。当妈妈讲到自己也模糊的地方,干脆从几层高的书柜里翻出当年的会计书,然后详细讲给我听。大概是继了妈妈的会计天赋,又加上妈妈的真传,我似乎学得很快。

实习不久,到机械厂结月帐的时候了。面对累积一个月的单位发票,我要做的同职业会计一样,就是在一个星期内,手工把帐做好。

手工做帐包括很多道工序:审核发票,填写凭证,制作汇总表,记账,对账,填写报表。为了把这些帐做好,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一一展开起来。

首先审核发票。原来发票也叫原始凭证。审核发票又分三步:首先审查所采用的凭证格式是否符合规定,凭证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有经办单位的签章;其次审查凭证上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法,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完整,大、小写是否一致;最后审查凭证上的数字和文字有否涂改、污损和不符合规定的更正。如果通过审查发现凭证不符合这些要求,那么这些凭证就应该被会计部门退还给原编制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重新补办手续。

然后填写记账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我先将原始凭证按照经济内容(比如“销售收入”,“管理费用”等)分类,再将每一类进行一次统计和写入记帐凭证表。填写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格式统一,内容完备,科目运用正确,摘要简明,填写清晰,金额无误。错一点就要重写。做完凭证,本月的消费情况一目了然。

接着是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手工做帐中为了便于汇总一般采取做丁字帐的方法。把帐中明细科目相同的帐的金额列在一个“t”型表中,左边记借方余额,右边记贷方余额,再把每个t形左右的数据分别合计。不同的丁字帐分别汇总便形成了一张汇总表。汇总表比记账凭证更清晰,详细的表达了该月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

然后记账、对账。对帐要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账簿中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看是否成立。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

最后填写报表。很简单,把做好的各种表上的数据相应填进报表就可以了,没有任何计算。

做完帐后还要进行电子申报和递交报表。电子申报就是把做帐所得的应缴税金通过电子申报软件在网上报告给税务局,电子申报软件会自动从银行把应交税金划转到了税务局指定的帐上。我还要把做好的报表抄相同的若干分,分别交送到各个相关的单位(如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作为存档。

一直都改不了粗心这个坏毛病的我做起这份工作来,真是吃了不少苦头。每一帐页要结算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器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器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这次的数据并不多,时间也就相对宽裕了,我才能顺利的完成任务。

这次当会计的心得:会计,就是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数据、资料,通过加工转换为对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的一门工作。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会计里的计算都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需要动太大脑筋。所以就算只会小学的加减乘除,同样可以出色的完成做帐。会做帐并不稀奇。但是优秀的会计却是踏踏实实做帐做出来的,不是考会计理论考出来的。所以只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多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在工作中灵活应变,游刃有余。心细,有耐性是做会计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一项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没有会计工作,政府,企业的财政将会一团糟。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如此重要的工作,能马虎得吗?稍微错一点数据,少看一个小数点、多看几个零,所造成的损失也许不堪设想。大企业,大公司的海量数据,大到不是手工做帐能应付得了的,就算有计算机的帮助,如此庞大的数据,和枯燥的操作、计算,没有惊人的耐性,又怎么能胜任呢?

其实不仅会计一门工作如此,其他任何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学习,科研,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如能保持即心细又有耐性,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会计手工实习。我们按手工记账的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全仿真性的了解。

实训中,我们组织三人一组。由一个组长带领两名组员组织和指挥实验小组会计模拟实验的操作。

首先,我们根据实验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摘要编制会计分录。然后设置t字账,编制科目汇总表、开设总账、登记期初余额、且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并结账,最后根据总账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我所在的小组中,我担任写分录、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登记记账凭证的工作。在登记记账凭证时,我自以为对单据等并不陌生,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出错了,例如,借方科目的金额写到贷方科目去了。存根联忘写日期等等,还有在写分录的过程中,感觉都是在学习理论知识见过的,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真正轮到自己做的时候,却是错误百出。有时看错了金额栏的位置,明明是在千位却写到了万位,导致数字错误,有时忘写会计科目的明细账,有时没注销空白的金额栏等。有时候登账时特别是三栏明细账,由于明细项目太多,金额栏紧凑一不小心就会把数字填错。但是在经过几天的熟悉过程之后,错误就慢慢的减少了,而且手工操作的速度也有提高。虽然实训这几个星期每天都生活在忙碌之中,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模拟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且理解到会计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心。对于每天和一大堆数字打交道,绝不能出一点点错,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零点零几的差别,有可能造成与实际很大的距离。会计人员还要时刻注意了解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变动情况,对于税率,比例,国家政策的变动一定要明确的认识,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另外,我认为如果在今后的实训中,如小组中三人可由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组成。实行轮岗制,每个星期更换一个岗位,而且有模拟的银行、公司、税务部门…等等。可能会更生动些、更现实些。

通过这次的实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能为以后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

2.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二

1 创新教学内容

目前, 很多职业学校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教材和实践往往不能很好的衔接。在这种情况下, 想要实现学生的理论和能力的全面综合培养, 就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

1.1 整合课程内容, 加大实践教学学时。

强化实训深入企业进行社会调研, 根据各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设置和需求进行职业岗位结构和能力分析, 以及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出严谨的理论能力目标和详尽的实践能力目标, 将能力目标逐项分解, 制定出若干个能力单元, 根据能力单元进行整合教学内容, 再对每一个单元细分出多个任务, 对照任务逐一完成。教学内容上大胆的打破了教材中的章节体系, 实行以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教学体系, 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具有五年制高职理念和特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学时制定上, 合理侧重实训教学学时, 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实际操作的机会。就使学生从只知其所以然, 不知如何实际操作, 转变成既知其所以然, 又会实际操作。这样, 学生毕业后, 能迅速的在相应的会计岗位进入角色, 可以马上进行实务操作, 增强社会竞争能力。

1.2 按照整合的教学内容编制相应配套的基础会计习题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等, 形成课改物化成果。

这样就可以随时检查学生掌握程度, 该习题册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是动态使用的, 可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修订、增补, 使之日臻完善。

2 创新教学方法

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 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得当的教育方法可促进教育内容的变化发展。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引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讲授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学生对本学科有一定的认识的时候, 引入案例或情境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感观上对本学科有了解和认知,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同时, 可以在教学之余,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走进企业单位的机会, 切身体验真实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流程, 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设下铺垫。具体做法如下:

2.1 提供情境, 实现自主探索。

在基础会计课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应展示需解决问题的案例, 指导学生开展探索, 动手去解决问题。比如, 在学习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时, 可以提前将填制会计凭证的知识予以讲述, 首先教师根据经济业务发生而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 编制会计分录, 再填制在记账凭证上, 让学生进行观摩。其次, 提供其他的经济业务发生时所产生的原始凭证和空白的记账凭证让学生自己填制, 这一过程突显了学生自主探索, 又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融合。

2.2 搭建合作与互动的平台。

学生能通过合作与互动表现自我、实现自我,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该课程的学习中,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学习的形式。如学习单元五会计账簿时, 先让学生根据基本技能实训某一案例的10笔左右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 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 还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提供了知识储备, 然后在课前提供账簿登记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观摩。教学时, 发放空白账页以4人分为一个小组, 分别担任出纳、会计人员、会计主管、审核人员, 各自进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以及对账、结帐的模拟实际工作, 并通过展示各组的凭证、账页登记情况进行组与组间的讨论评价, 并进行过程考核。这一教学方法下,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专业环境, 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专业氛围, 进行职业模拟。学生知道了账务处理的各个过程。最后, 教师进一步补充登记账簿时需注意的事项, 那么, 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将更加牢固。

3 改革考核形式, 结合过程考核

改革考核方式, 突出实践环节, 侧重实践考核,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由过去的纯理论考试、阶段测验、平时成绩, 改变为现在的理论+实践的综合考试、每学完一个单元进行的操作过程考核, 并结和平时成绩, 使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共同成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贴近。

3.1 改革考核形式。

采取教考分离, 笔试与分单元的过程考核相结合, 笔试与过程考核比重为6:4。随时进行, 其中过程考核不提前通知, 目的是检验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让学生紧张起来, 保持高度清醒, 扎扎实实的掌握每一单元涉及的任务和实训操作。这种考核方式打破以往只看重理论考试而轻视实践能力, 实行理论与实践并重, 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只需对知识理解, 并加以灵活运用。

3.2 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从已发习题册、基本技能实训案例库中采用随机抽取, 抽取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考试试卷, 其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类题目的分值各占50%。考试结束, 按考试标准批阅试卷、进行考试综合分析。

摘要:基础会计是职业类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长期以来, 很多会计类专业学生, 在毕业以后很难马上胜任会计工作, 经常由于这些原因, 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必须对基础会计这一专业入门课程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朱幼凤.浅议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2004.5.

[2]涂云友.整合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提升会计执业能力[J]1会计之友, 2006, (10) :71-731.

3.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方式

高职会计专业普遍要求学生毕业前就要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和会计初级证书。因此,同是财经类专业,相对于物流、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压力要大得多。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入学碰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理解会计、喜爱会计和后续会计学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会计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会计课程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一是认为会计太难,不好学;二是觉得太枯燥,没興趣;三是在课堂上,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面,甚至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仍然摆脱不了手机的诱惑。另外,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或者对会计专业根本不了解,再加上课堂教学偏理论化,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讲解过于专业

会计课程在财经类学科中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授课的学科,主要是因为会计课程理论体系清楚、知识结构完整,通俗点说就是教学内容比较实际,不空洞。可是,会计的教学完全照着教材的理论体系来讲解专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也趋于理论化和专业性,缺少变化。刻板的语言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也缺乏吸引力。

3.多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会计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因此由教师为主导、PPT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比较常见。但是,经过高中教育后,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受学生的欢迎了。通常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授知识,而这些知识无法进入学生的思考范围。

4.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与大二学生的交流和后期课程的反馈来看,经过一年级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后,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和会计理论仍然不明确,对简单的会计科目的用法依然不能熟练掌握。这不仅给学生后续学习带来麻烦和困难,基础不牢带来的学习困难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放弃后续课程的学习。

5.课堂设置过难导致学生放弃本专业的学习和就业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对数学学习很为难,只要涉及数学的知识都学不好,因此对会计学科很抵触。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对这些学生的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理解逻辑和计算方面的确有些吃力,这是他们学习会计相关知识的一个鸿沟。如果在基础会计课程上面他们没有克服这个困难,不能进入会计学习状态,很容易让这部分学生自此放弃会计专业的后续学习。在学生就业阶段,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表明自己绝不会从事会计专业工作。

二、对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专业的知识

会计课程的特点是专业性较强,理论体系较完整,因此,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也较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朗读教材一样的讲授是不可取的,完全按照书面的语言来讲解,没有进行再加工和演绎,而是书面语言直接传授给学生,这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习变得十分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从教材中跳出来,用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或者站在一个高度去概括内容。例如,在编写会计分录时,对经济业务的描述,可以改成我们常用的通俗语言,就像在和学生陈述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那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采用小组学习形式

学生在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会自动分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内部存在着比较强烈的相互影响。而在这些小团体中往往存在着一个中心人物,教师在授课过程或实训过程中,往往通过影响中心人物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团体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分小组学习时,不要盲目地将学生随意划分,而要仔细观察学生平时的座位和表现,按照他们的相处习惯来分组学习。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团体,抓住一个中心人物施加影响往往更加关键。

3.对个别学生可采用一对一教学促

在一段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常进行针对性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适用于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可以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将全部任务落实到位。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以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坚持学习、遵守课堂纪律。

4.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关注也十分重要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对学生表示友好与关心,在学生遇到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思想引导和帮助。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懈怠,或者昏昏欲睡时,教师可以用询问、关心、劝说和鼓励的方式来提醒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三、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体会

1.图片、视频、新闻应用于会计要素讲解过程

会计要素为基础会计课程开篇的基础知识部分,对于刚刚接触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不容易接受。而图片、视频的加入则会将抽象的会计要素概念变得立体,学生容易理解。同时,色彩丰富的图片,再加上教师故事化和生活化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闻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关于资产、负债等相关内容,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了解更多企业动作和社会现象。

图片、视频和新闻的加入,使学生在整个会计教学中处于积极的状态。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已经对会计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2.启发式提问应用于课程导入

在课程导入阶段,设置几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者是难度不大但学生可能忽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挫败感,在学生不断回答企图猜对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展现正确的答案。提问的方式可以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中选取,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或者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到视频中去寻找答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入新内容讲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学习上,加强课堂互动,保持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3.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会计核算的教学

涉及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教学模块中,生产过程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各种费用的分类原理和分类内容较难理解。在这里模拟一种场景对费用的分类原则进行引入比较适用。模拟场景宜使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比如说,饭店这个场景的引入比较适应学生理解,一个学生对饭店非常熟悉,二是饭店里面的人员设置比较适合用来讲解费用的分类。经过描述饭店的场景和人员,将他们分为厨房和外部管理机构两部分。通过对饭店厨房里面主管、操作人员,厨房外的饭店经理以及人事、财务等管理部门的描述和分类,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费用的分类。

4.任务驱动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的会计分录教学

在企业经营过程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中,每个过程的后半部分都会涉及会计分录的编写,往往是第二节课,学生有些疲劳,注意力有些分散。学生在这个时间都会选择将注意力移动到其他事情上,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不采取其他措施就很难将课程较好地进行下去。这个时候比较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将题目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做出会计分录,并规定出上交的时间,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另一个好处是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向教师提问,在这种主动思考和师生互动的配合下,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5.思维可视化教学法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会计核算的知识总结

在完成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的教学后,为了将企业主要的经营过程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从而起到复习前面知识的作用,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方法进行复习。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构图过程,学生会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成本计算和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考虑,并且会将所有账户和经济业务都在头脑中复习一遍。

6.微课和实际操作法应用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教学过后,因此,可將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实训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填制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并将会计分录填在记账凭证上,在实际操作的同时,逐渐熟悉几种关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在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讲解中,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告诉学生凭证的具体填制方法和步骤,非常容易理解。

7.在概念解释时采用关键词法

在和学生交流时我们发现,冗长的概念是学生最不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可是概念又是理解理论知识、辨析知识的关键,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将概念进行适当的拆分,选取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和记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授课效果

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上,通过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真正理解会计的理论和原理;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全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平时完全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听课的阵容中;通过小组的合理分类和引导,改变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课堂纪律明显改善,课堂气氛保持活跃的状态。专业基础教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继续改善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会计专业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齐文君.基础会计入门课教学探索[J].职业,2014(6).

4.会计专业社会实践心得 篇四

新东方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李姐。刚到会计部李姐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由于以前的暑假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对于凭证也就一扫而过,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李姐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帐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李姐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姐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帐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帐单,有了个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除了做好会计的本职工作,其余时间有空的话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除了跑银行出纳还负责日常的现金库,日常现金的保管与开支,以及开支票和操作税控机。说起税控机还是近几年推广会计电算化的成果,什么都要电脑化了。税控机就是打印出发票联,金额和税额分开两栏,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凭证里的。其实它的操作也并不难,只要稍微懂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于是我便在闲余时间与出纳聊聊税控机的使用,学会了基本的操作,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会无所适从,因为在学校学的课本上根本就没提过这种新的机器。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限于本部门,还要跟别的部门例如市场部的同事相处好,那工作起来的效率才高,人们所说的“和气生财”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无道理的。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了。

以前,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较扎实,在会计工作中应该不会有很大问题。然而,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明显的意识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许多知识都是我从课堂里学不到得。一些工作明明知道其理论原理,却不知道从哪下手,该怎么做。

然而,在公司前辈们指导、帮助下,使我对会计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第一,从出纳的岗位上,了解到了现金出纳工作的基本流程,知道了现金收付的要点以及保存。要做到日清日结,超过规定数额的款项在当日及时送交银行,不得 “坐支”;每日做好日常的现金盘存工作,做到账实相符;一般不办理大面额现金的支付业务,支付用转账或汇兑手续,特殊情况需审批等。

第二,在费用报销的岗位中,学习到了费用报销的审核、费用报销的标准以及费用报销的基本流程。在日常的费用报销中,报销人整理报销单据并出具对应的凭证,再由部门领导签字审核,财务部门复核,报总经理确认签字,直至出纳处报销。

第三,整理、装订凭证。在整理凭证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凭证的连号和单据是否齐全;在存取凭证的时候,要按顺序编号摆放入柜,以便他人使用。

第四,初步接触了固定资产的盘点,大致了解了公司的设备盘存情况。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得到提升与锻炼,更重要的是收获到了许许多多最真诚的友谊,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发现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信心,让我更坚定前进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小明的经典口头禅,玉兰的经典语录,阿山的经典身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还有画面,都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亘古不变。

5.暑期实践心得会计 篇五

我并不是第一次才挖掘自己内心,挖掘是汗水浸透的印迹。社会对人、人性的发掘,即是对我内心阴暗的一次次见证。

我并不是第一次才改变自己内外,改变是时间淌过的迹象。不知道是什么改变了我,曾经的我哪里去了?

曾经的我,害羞、内向,一如今天看到的孩子们。看到他们就看到了我曾经的模样,不敢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不敢迎对大家的目光,不敢,不敢。不敢那就,躲!躲得越远越好,躲得不让人发现我的存在。

现在的我,嘻嘻哈哈,不再惧怕大家的目光,不再担心站在大众之间被凸现出来。

我变了。从头到脚的变了,有的没的都变了。拥有的被我舍弃,没有的被我追逐,是好是坏?

我不像别人拥有慧洁的双眼和聪慧的头脑,不敢站在台上滔滔不绝,我没有分量,没有引力。

我不像别人具有甜蜜的笑脸和熟络的技巧,不能迅速地和他人打成一片,我不够和蔼,不够亲和。

我有的,不算什么。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流连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在那遥htt/远的地方,我又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碧绿的草地,淳朴的民风,皎洁的圆月,纯净的天空,芳郁的气息。

推开一扇窗,射来一束光。

内心的阴鸷慢慢被驱散开,留下一片纯净的空白。

我要撕下伪装的面具,脱掉肮脏的外壳,沐浴在这干净的蓝天下,沉思,提炼,升华。

我要做回淳朴自然的我,丢掉胡乱粉饰的一切,舍弃不该追逐的妄想,放下不再成熟的思想,不再怀念紧紧抓住不肯松手的孩子气尾巴。

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我记得高举自己画作的小女孩,我怀念一起玩乐跳绳的孩子们,我想念一起游戏开怀的笑脸,我思念你们的一切。蓝天、白云、阳光、笑脸、汗水……

我不奢求我能给你们什么,因为我什么都不是,我不能给你们什么,我只自私地希望自己从中获取,褪去华丽装饰的外壳,露出属于本性的自己。

离开之后,不再遗憾。

谢谢。无声的、有声的、默默的、无私的……

这片刻的宁静,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经历了洗涤的灵魂不再五彩斑斓!是素净!是圣洁!

6.关于会计的社会实践报告题目 篇六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报表的分析和应用

虚拟企业中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研究

增值会计初探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ERP在企业中的运用

财务管理目标的思考

财务的本质、职能研究

从融资风险谈企业的举债经营问题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探讨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对财产清查问题的探讨

对或有事项准则的认识

对企业帐簿体系问题的研究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对新企业会计报表体系的探讨

公司治理中的股权激励机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讨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研究

管理会计应用问题研究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

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从新会计准则的应用看中国会计国际化

完善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机制对策分析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与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管理模式

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分析

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新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核算的异同分析及其思考

中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与趋势研究

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发展进程探讨

资产减值的新旧准则差异及分析

资产评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业成本管理与标准成本管理的比较分析

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程序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我国中小企业创业版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的探讨

对新会计基本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

对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公允价值的思考

对新旧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解与分析

对帐务处理程序问题研究

个人所得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探索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探析

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中的运用及引发的问题

关于关联交易问题的思考

关于资产减值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的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探索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量中的应用

会计透明度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论成本观念转变与现代成本管理新理念

论利润操纵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论企业结算方式改革

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企业资本结构与财务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浅谈目标成本管理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

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思考

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7.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七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系统讲述了会计的一般基本理论,包括《基础会计》概念、会计方法、会计基本前提和质量信息要求、会计恒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的编制、主要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与会计核算程序等内容。

(二)《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基础会计》的总论部分花费较多时间,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初学者根本就没有一点会计知识常识,搞不懂教师究竟在讲解什么,结果导致心生畏惧,产生放弃继续学习的心理。

2.在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理论教学中,在学生未更深入掌握会计科目或账户核算的具体内容和“T”型账户的登记规则时较快进入会计分录编制,导致在主要经济业务事项教学中学生无法准确把握应该使用的会计科目或账户名称。

3.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教学中,未进行充分的理实一体化训练,学生可能是理论高手而无法成为面临实际工作的能手。

4.财务报表的编制训练不充分,大多数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快速准确编制符合要求的财务报表。

5.缺乏社会常识,严重缺乏会计岗位与社会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联系常识,比如刚毕业从事会计工作的学生,不知道本单位如何与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联系,导致延迟申报工商年检和纳税申报,最终面临罚款处罚。

二、改进《基础会计》教学对策

1.精讲基础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教学互动。对于会计核算的前提和质量信息要求,由于教材一般放在绪论部分讲解。比如实质重于形式,教材一般案例为融资租赁,这对于大多数学生基本难以理解,此时学生基本没有任何关于会计的知识,应略作讲解,点到为止,不必过于深究,待会计基本业务处理之后再回头讲解,效果可能会更好。会计的基本恒等式和会计科目与账户需重点讲解,初步达到基本熟悉会计科目的程度,比如教师给出十笔经济业务事项,学生能准确答出应该使用的会计科目,以及相关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并能用“T”型账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对于该部分教学内容可反复强化训练,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的认识。如果该部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在学习编制会计分录和主要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部分内容时就比较容易,也能因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前期理论教学部分,应以对账户或会计科目的认识为主,反复强化经济业务事项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充分认识账户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类型。

2.注重实务教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由于《基础会计》教学手段与会计实际工作方法的差异较大,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教学过程中的会计分录与“T”型账与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同步教学,理论与实际同时进行。比如,针对给出的原始凭证,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支票、银行转账凭证、银行承兑汇票、税收缴款凭证、差旅费报销单、借款借据、收款收据、银行借款利息清单等)翻译为理论教学中案例题型,据此准确编制会计分录,并根据会计分录登记“T”型账;二是同时能够在头脑中根据理论教学中的案例题型推测在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凭证类型,以及原始凭证式样和金额记录、签字审批情况,据此快速准确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能在相关的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上准确平行登记。这样既保证了理论教学,同时也锻炼了实务操作技能。通过训练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关系,这是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等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外来原始凭证,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制作自制原始凭证,包括差旅费报销单、借款单、收款单、领料单的填制和审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现金盘点表的编制,工资结算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存货销售成本结转分配表等。在该部分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可以提醒学生在本人日常生活中积极获取和保存与本人相关的款项收支的原始凭证,尝试模拟为自己几年的学习生涯建立一套账簿,核算本人的收支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运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需向学生强调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设置的重要性,尤其是明细科目的设置,在不违背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可以企业实际设置的会计科目向学生展示。有条件的教师也可以从企业的财务软件导出会计科目余额表1~3级用Excel电子文档保存,隐藏涉及商业秘密的敏感词语,向学生展示,也可以据此要求学生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这需要从事《基础会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从侧面反映了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宝贵和重要性。

3.综合部分,注重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在教学中,调动学会计就是要学报表,报表是纲,明确报表编制的重要性。首先,要使学生能够熟练编制试算平衡表,包括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熟练快速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重点需讲解试算平衡表中会计科目或账户的排列顺序,表内数据来源。理论教学中,表内数据可以直接在“T”型账户获取,实际工作中表内数据来源于总分类会计账簿。如果试算平衡表数据需列示到三级明细科目,表内数据来源于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可以从总体上推测会计核算大体正确,但试算平衡表虽然平衡,并不排除还有其他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举例说明。第二,充分了解每一个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或账户的对应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多举案例反复训练,直至学生掌握每一个报表项目数据的填列方法,鉴于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会计能熟练的编制利润表,但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较少考虑往来账户重分类问题,人为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导致报表数据失真,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讲解关于往来账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的重分类方法。第三,厘清会计报表数据来源,充分认识会计账簿和试算平衡表与会计报表的关系,报表数据可以以试算平衡表为基础编制,也可以直接根据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编制,在报表编制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准确把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明确利润表中净利润与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间接关系,确保数据的逻辑关联性。第四,鉴于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向工商、税务和银行报送的财务报表是直接根据总账数据填列或直接用财务软件报表系统生成,大多数会计无法准确区分年度报表和月度报表的区别,特别是年度报表和12月的月度报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年度报表-利润表为比较财务报表的特点,并与12月利润表就报表格式进行比较和区分。

4.综合实训环节。综合实训环节涉及内容除开设账户(总账和明细账)、登记期初余额、针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账簿和结出期末余额外,还需要使学生掌握跨月、跨年的账务处理,如果时间足够,最好最少能够练习两个月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业务时间安排在某年的12月和次年的1月,确保跨月、跨年账务处理得到训练。在综合实训环节,教师要强调注重会计凭证的编制规范性,恰当书写摘要的重要性,账簿登记的规范性要求,获得手工会计凭证和手工会计账簿整体美感。

5.在教学期末加强学生(模拟会计岗位)与外界相关部门的了解,可以适当讲解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与工商局、税务局、银行以及贷款担保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事宜。比如某公司要向银行贷款,那么和银行之间如何互动,包括需提交的财务会计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料、银行贷款的发放、贷款利息的支付,与担保公司如何合作等;与工商局之间主要是工商年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是否抽逃事项,在账务处理中如何避免抽逃注册资本嫌疑,与税务部门之间,主要是及时申报纳税,强调每月申报时间的界定。以此让学生提前了解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除从事基本会计核算外,还要兼顾其他与会计核算工作无关的工作内容。

6.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证训练。在教学期末,应多加练习,比如以以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一科的真题为基础,准备十套练习题,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十套练习题的基本知识,那么《会计基础》这一科过关就更为容易。

三、结论

《基础会计》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学生引进会计领域的大门,并初步熟悉该领域的框架结构。本着由简到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注重由浅入深进行基础理论教学,是学生既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理论,确保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会计基础》一科顺利通过,又注重结合企业实际会计工作内容及充分了解会计岗位和社会的联系训练,会计教学就能够培养合格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会计专业学生必定能够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充分胜任会计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淑萍.浅析《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2]吴娜娜.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3):3.

8.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篇八

关键词:公允价值;信息可靠性;会计

会计是旨在提供一个经济主体的财务信息的一项服务活动。它主要是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表中进行数量的描述。历史成本会计是最基本的一种计量模式,在现代会计中长期据于重要地位。然而,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也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技术革命使得企业的规模不断膨胀, 大量资金涌向世界市场,世界性的金融市场逐渐成形。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分配,给企业带来了无穷机会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企业过去资金运用情况,更需要把握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此时,历史成本会计就显得无能为力,公允价值会计逐渐开始取代其地位。公允价值会计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公允价值最大的优点是更强调资产、负债的现实价值和交易及其价格的市场属性,要求作为公允价值的交易价格必须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客观评价,公开、公平、活跃的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公允价值的最佳度量。公允价值会计自产生以来,就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有待挖掘。

一、“决策有用论”是公允价值会计的理念基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服务系统,其基本目标就是向管理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随着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报表的要求也逐渐变化,财务报告的目标从受托责任转向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主要强调委托和受托关系,委托方比较关注资本的保全,以及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他们要求会计信息客观可靠且可验证,会计项目一般只包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行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股东关注的是持有股份能够带来的收益,他们更想了解企业未来前景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既包括已完成交易的信息,也包括尚未完成的和即将发生事项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以便作出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的决策[1]。这种所谓的决策有用观,直接带来了会计模式的变革,最终促成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约束。

现代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经济信息,满足他们的决策需要。然后,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用的呢?相关的文献认为,信息要有用, 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所谓的相关性,就是会计信息能够在企业和市场中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情之间建立联系,能够根据当前或者过去的情况,证实或者反馈更正之前的决策,并对未来的决策和预测有所贡献。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应该能够帮助他们评估主体的现金净流入以及潜在的收益。所谓的可靠性,就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金和负债等情况,并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状况实时做出调整,保证信息在总体上不存在非常大的偏差,不会因此造成决策失误[2]。所谓可靠性不是指绝对没有误差,而是要将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避免对企业决策运营产生影响。这也是公允价值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最大差别,前者能够考虑外部经济变化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形成可靠的财务信息,降低企业的风险。

三、全面收益理论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动力。

收益这个概念最初源于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和费雪等人都对收益概念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然而,在会计学上,收入的度量一直是难题,很多会计学家认为,对经济学的收益概念进行重构并进行会计测量是非常必要的。在传统会计相对较为静态,只是用一定时期内收入与相应费用之差来估算收益。然而,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传统会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它只能反映当前财务状况,没办法区分投资者作出某些决策所产生的潜在影响,更不能估算出外在环境变化对整体财务业绩的影响,也就没办法为企业决策和风险管理作出贡献。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我们应该回归经济学的收益概念,在会计中实行全面收益测量。公允价值会计报表中既要包括已实现收益,也要包含未实现收益,要将严格划分各个经济活动以及各类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如:资产市价变动、未实现损益、金融衍生品持有损益等[3]。公允价值作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一种客观、公正的估计,能更好地体现计量全面收益的内在要求,全面收益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发展动力。

综上所述,在决策有用观、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全面收益等理论的基础上,公允价值会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过,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在具体政策过程中,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公允价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我们应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不法操作的空间,切实保障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后,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监督机构,加强对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管。只有这样,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才能同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FASB. 1978. SFAC No11: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by Business Enterp rises. November, Par134~43.

[2] 张健.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践探析[J].财会通讯,2008 年第六期。

9.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九

一、绿色会计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而自然资源的长期过度消耗造成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绿色”开始有了新的特殊意义。早在20世纪90年代,绿色会计理论开始出现在西方会计理论界,形成“绿色会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邓迪大学的格雷、威尔士大学的霍金森博士以及加拿大审计署的罗宾斯坦等人,其理论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ant)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从本质上讲,绿色会计产生于环境不断恶化以及对传统会计的批判的基础上,大都围绕自然资源的耗费应该如何补偿这一主题。

达尔文进化论中“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动物界,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解释,甚至可以适用于一种文化,一个理念的蜕变。一种新理论的出现总是要对其之前的理论进行批判,而竞争两者也总在批判、争论中成长完善,留下最适合的继续存在。绿色会计理论的兴起也是如此。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运用货币计价按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确认,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绿色会计认为其所反映的对象并不完整,它仅能确认能够用价格计量的东西,而本应作为会计计量所反映出来的要素环境却被忽视,根据现代会计原理产生的会计公式“收入-成本=利润”,此成本仅包括经济成本,而不计算社会成本,这种计算模式使决策者没有任何环境危机的顾虑去追求经济效益。绿色会计则在传统会计原理的基础上,添加了环境资源,重视和突出自然环境成本的核算和监督。

二、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会计起步相对比较晚,从一开始只追求物质经济的增长,而忽视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持续问题,环境被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开始警觉,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型,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同时也加强了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将绿色会计列入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经财政部批准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等,也有大量学着投身于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使得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越来越成熟。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绿色会计准则,在实践方面有许多障碍,环境信息提供的并不完善,缺少务实性。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1.有关绿色会计的法规政策需要明确具体

目前我国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涉及的方面较为具体详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会计的进步,也有效保护了环境资源,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而有关绿色会计的相关法规却在其中没有过多涉及,更多的是为环境保护而制定的,使得在实际中应用太过于宽泛,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法律强制性的保护,绿色会计难以在实际中发挥本身有效的作用。

2.绿色会计实施方案有所不足

绿色会计发展尚不够成熟,在实际应用中缺乏一定的实践性。首先,绿色会计在计量记录自然资产以及环境价值上有一定的障碍。罗宾斯坦曾提出设立一个独立的自然资产信托账户,然后根据土地对未来一代所能带来的收益予以贴现,进而估算出自然资产的价值,当然,这个设想仍然十分粗糙,人们也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其次,绿色会计不能很好地调节企业经济利益与环保支出成本的矛盾。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根本目标是利润,经济利益也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绿色会计要考虑环境成本因素,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这与经营目标有所冲突。尤其对于小型企业,运用高科技去减少环境问题,无疑将花费大量的资金,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尚未有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与体系,因此有关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并不规范。虽然近几年我国对于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的制度性建设方面有显著的进步,而在实践中总有所出入。

3.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不强,对绿色会计认识不足,缺乏重视

首先,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本质上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很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自动无视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经营过程中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势必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相关绩效考核只在意最终的营利结果,而并不在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很多企业并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只先为自身谋取利益。其次,企业对绿色会计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致使企业人员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异,尤其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对于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并未意识到绿色会计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4.绿色会计缺少相应人才

绿色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人才储备方面均有所不足。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只有培育大量的高质量人才,才能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而多数会计从业者绿色会计理念落后,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主要是由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相关科研机构负责,有关绿色会计的教学发展落后,传播不足,绿色观念严重缺乏。在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学习,也缺乏相关的培训机构,绿色会计管理人才十分匮乏,难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绿色会计。

三、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有关绿色会计法律法规章程

绿色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是一系列绿色会计制度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绿色会计合理开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法律强制性的要求,企业内部不会严格执行绿色会计相关要求,相关惩戒力度不够,也致使企业对环境的破坏没有更积极的回应。我国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绿色会计制度,将其规范化,为企业运用绿色会计核算控制提供统一的标准。

2.选择适合的绿色会计实施方案

绿色会计起源于国外,在我国引入时间不久,在适应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中,也要有一个适合我国发展的标准,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符合国情的绿色会计才能适合我国企业。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较为可行的方法是用完善绿色会计报告的方式来规范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都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反映出相应的环境成本,在绿色会计方面真实的真实财务信息,难以用货币衡量的非财务信息以考核表的方式进行判断分析,并编制绿色会计成本费用明细表,对信息使用者提供最完整的企业经营信息。

3.扩大宣传,增强公众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绿色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社会对于它的认识并不够全面。一方面,运用舆论体系加强宣传,使得绿色会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运用教材传播教导,让学生汲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绿色会计意识,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以便于在实际中学以致用。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公众对于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为绿色会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注重绿色会计人才培养

首先,将绿色会计纳入教学体系,在学生时代,老师运用课堂传授学生的绿色会计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绿色会计理念,鼓励学生探索,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培育科研型精英。其次,加强社会专业培训,对在职会计从业者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企业要做好对会计人员的任用选拔工作,提高任职标准,以确保工作人员对于新理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中得以应用。只有持续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的会计人才,提高企业会计的综合素质,才能使绿色会计的实施与发展有着理论支撑。

总体而言,绿色会计理论旨在强调对于环境的保护,在市场经济中呼吁重视被忽视的资源滥用问题。虽然在传统的绿色会计理念中缺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会计的存在,继续探索绿色会计,是我国会计界的重要任务;做好对环境的保护,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

[2]于茂洪.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探究[J].商业文化,.

[3]于天宇.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商论,2015.

[4]张玉红.浅析我国企业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商论,2015.

10.会计信用对社会的影响 篇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强,人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而公司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失实,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阻碍了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的构建。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使人们陷入了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及其重要性的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会计的公信力、培育会计诚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所依赖的政府行政会计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制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为四项质量要求的核心。但是,会计的现实恰恰把它对社会的诚信承诺抛到九霄云外。

一、会计信用和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影响,互为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诚信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会计人员,只有严格地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才会出现诚实守信的会计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规范的执业行为的不断积累,就是建立会计诚信的过程。要做到会计诚信,就是要按照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依法、规范、认真履行职责,一是理财,要做到为民理财,聚财有道,生财有方,用财有效,为公司企业当一个“好管家”。二是廉政,要做到廉洁公正,坚持不义之财不取,在金钱面前不动摇,非己所属,眼不红、手不痒、不贪不沾,依法规范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是诚信,坚持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业,决不做假账,危害公司企业。

二、会计人员导致会计信用降低。

从全国物价、税收、财务大检查和对部分国有太中型企业及重点亏损企业审计情况可以看出,层出不穷的虚假会计报表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职业道德观念淡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准则,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第二,追求私利,监守自盗。一些会计人员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违背准则,弄虚作假。一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作假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信息失真的保护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社会变革、市场经济价值观念转变及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权力监督和制约乏力,激励和约束机制不配套。

(二)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措施,致使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理想。在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偏重智育,忽视德育。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过职业道德培训。

三、加强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坚持把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始终放在首位。

(二)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一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二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坚持一切从事实出发,切实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三要增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与国际并轨的进程中,国际资本一体化也带来了会计市场的一体化,会计人员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三)强化法律法规制度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做到遵纪守法。

(四)制定岗位责任制,加强财会行业的监督检查与审计。结合财会执业工作特点和规律,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把财经纪律与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实行管理岗位与具体岗位连带责任,强化连带监督,促进会计人员的自律意识。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风暴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中国会计业必将走向世界,其执业能力和水平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诚信既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因此,追求诚信立业,必须把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财会职业人员综合能力。每个财会人员都要从自身做起,不负众望,以精湛的业务技术服务社会,以严明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召世人,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依法履责,贡献才智。

四、会计信用缺失的原因

期以来,我们所依赖的政府行政会计监管和注册会计师制度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该从完善市场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我国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规定企业对外财务报表必须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四个基本质量特征,并把“可靠性”作为四项质量要求的核心。但是,会计的现实恰恰把它对社会的诚信承诺抛到九霄云外。从中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这些中国会计造假的典型案例到美国的全球能源业巨头安然公司的破产案,无不反映了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经济转型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诱因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方向总是为改善资源配置而设置,制度变迁不仅会强制性地改变产权界定或利益格局,有时甚至会导致少数服从多数的公共选择规则,从而在本质上具有利益冲突的内涵。利益冲突将会直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而会计正是操纵利益的一个重要工具,这就为会计诚信丧失提供空间上的可能。我国的制度安排从推进到实施是一种渐进式的协调过程,因而具有过程性的特征,这就为会计诚信丧失提供时间上的可能。实际上,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有上述特征,毕竟他们是制度变迁的一个有机成分。中国正处在这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转变政府职能和转换经营机制是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同时也经历着从关系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向的阵痛之中。于是,部分利益相关主体利用这个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混水摸鱼”,以丧失会计诚信为代价获取局部私利,从而间接或直接导致会计信用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逐渐下降。

我国当前产权制度下,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并没有独立的财产权或财产所有权,且它们同属于一个最终所有者——国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让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成为市场主体,他们之间(企业之间、银行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只能是“同一个所有者的内部交易”,他们之间的信用关系,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排他性的所有权约束的信用关系,他们之间根本不会区分为真正的“债权人”与真正的“债务人”。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这两个市场主体之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信用关系或信用准则,这就自然埋下了破坏社会信用秩序的制度根源。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如果经济主体没有独立的财产则意味着它没有真正的能力承担财产义务,履行合约承诺,也没有真正的能力承担交易风险,无法真正对交易结果承担财产责任。显然,一旦这样的经济主体进入了市场,则它是没有真正诚信可讲。更严重的是,没有独立的财产意味着“无产可破”,也意味着没有独立的财产也就不必顾虑因不履行偿债责任而导致自己破产,或者即使“破”了“产”,也不必真正承担“破产”的财产责任。那么,失信代价的责任承担者是“虚化”和“缺位”的,则市场失信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时而诚信时而无信也成为一种十分正常的状态。因为在不规范的产权制度下,会计诚信已不具备抗御各种干扰的能力。会计信息失真及其认定

管理当局在发布财务报表时,其实对表中所有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收入、费用等都作出了认定。美国《审计准则证明书第31号——证据事项》确定了财务报表有以下五类认定:①存在或发生,即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权益的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定产生;②完整性,即在报表中应该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③权利和义务,即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确属公司的义务;④估价或分摊,即各项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报表,这不仅取决于金额确定是否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取决于数学上有无错误;⑤表达与披露,即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这五大认定反映了管理当局在处理各项经济活动及经济事项时,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范围、程度及其结果。但是我们也应明确失真信息与错误认定之间的差别,因为审计报告中将就报表整体而发表公允与否的意见,而公允即无重大错报;又由于财务报表本身就含有估计,并不是完全依据事实来编制,即便得出公允的结论,也不能排除其中仍含有某些小错误,正如前文中所提的“不影响使用者的正确判断”。从这五类认定中可以看出,错误认定中必然是含有差错或虚假,对于差错引起的错误认定而言,关键在于“度”。凡是超过重要性水平临界点的差错类错误认定属于失真。而虚假类错误认定不论金额大小均属于失真。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失真就一定是错误认定;反之,则不一定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不对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2)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3)财务账务管理混乱,在会计账薄设置和会计科目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务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严重不符。

(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失真。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是该项资

金直接进行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奖金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整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之道

4.1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以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的会计监管体系机制反应太慢,当发现问题时通常后果已无法挽回。以市场为主的会计监管机制主要依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发现和揭示问题,发现速度往往要快得多,但这一机制的建立需要调动投资者挖掘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的积极性,这要求设立股票的卖空机制,使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发现和揭示会计问题,打压作假公司的股票价格获利。在目前的交易机制下,由于没有卖空机制,投资者只能通过“跟庄”获利,导致他们没有动力去区别会计信息的真假。一旦有了卖空机制,投资者将既可通过挖掘好消息也可通过挖掘坏消息获利。这样,不仅市场会惩罚作假企业,监管部门也将能够更早地发现作假行为并及时进行行政和司法干预。

4.2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变脸的原因是先天素质差,导致这些公司上市的原因是某些地方政府将资本市场看作公共财政政策的延伸,将一些包袱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包装上市,以减轻其财政压力,某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直接挪用到本应由公共财政出资的公用事业项目上。只有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了,其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可靠,利润水平才能持久,进而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会计问题,需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只有这样,我国的资本市场才能从现在的以财富再分配功能为主转变为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为主。

4.3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关联交易的发生

鉴于关联交易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操控会计信息和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主要手段,必须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的关联交易活动。要从根本上解决以关联交易为典型特征的公司治理的问题,必须从股权结构入手,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控股股东数目,为此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国有股的改革工作。

在现阶段国有股减持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和现行体制制约而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通过将国有股的所有权分配给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政府机构和控股公司,增加控股股东的数量和相互间的制衡能力,改“一股独大”为“多股同大”可能是更加行之有效的选择。例如,可考虑将国有股股权在中央和地方、在与上市公司业务有关的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间进行适度的分配,如以招标的方式将部分国有股权有偿委托给其他国有企业和投资机构代管。当然,也可考虑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直接将部分国有股出售给外资和民营企业等战略投资者,使这部分国有股变成外资和民营法入股。另外,在新公司上市时,不仅要提高流通股比例的最低要求,同时还要对第一大股东的最高持股比例加以制约,尽可能避免“一股独大”现象的产生。如果这些建议能付诸实施,给定其他条件,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和虚假会计信息问题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如果配合这些措施的建立,出台一些提高会计作假法律成本的立法和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相信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1、温兴琦.系统论视角下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陈晓.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之道[J].会计师,2005(6)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5、许秀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厦门大学出版社

11.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摘 要】本文以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要求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并对该体系构建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社会需求相接轨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载体 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 仿真实训

在会计专业建设中,如何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会计系列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以上探索的基础上,以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为契机,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构建了以实践教学载体为核心的双轨三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会计实践教学载体的选择

会计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为了保证会计实践的有效进行,必须对会计实践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多个环节、多个层次的会计实践活动来完成的。目前的实践教学可供选择的载体主要有:案例、仿真实验、项目、会计服务公司、中小企业等。按照实施灵活度、管理难度、接纳人数、业务量及规度等方面进行划分,本文将这些实践载体分为三类:仿真实训、会计服务公司、中小企业。这几种实践载体各有优缺点,在对实践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要依据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要按照能力的递进顺序,选择合适的载体来进行。

二、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

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辨析,本文将会计学生的职业能力归纳提炼为: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必须构建“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该实践体系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学生有效依托仿真实训、会计服务公司、中小企业,采取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双轨”并行方式,从完成简单工作到完成复杂工作,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阶梯递进,直到达到岗位需求,胜任岗位工作,完成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训练,“递进”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表1-1为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

表1-1 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体系

阶段

类别 专业基本技能培养 专业核心技能培养 综合技能培养

学 会计基本技能

会计从业入门

账务处理能力\申报税务能力\成本核算能力等职业综合技能 职业综合技能 岗位综合技能

做 手工 《会计核算基础实训》 《财务会计》实训

《成本会计》实训

《报税技能实训》等 《分行业会计综合实训》 工学交替实习 顶岗实习

电算 “会计电算化考证训练” 《Excel 在会计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I》实训

“会计电算化考证训练”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

“会计电算化考证训练” 电算账 电算账

依托

载体 仿真实训 仿真实训 实训室 代理记

账公司 中小

企业

实施

方式 练岗 练岗 练岗 轮岗 顶岗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1. 依托仿真实训练岗

仿真实训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与手段,其具有灵活易管理的特点,是会计专业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的最好方式,该实训是学校为学生创设仿真的职业氛围,将会计理论知识学习与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统一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训中,并按照认知规律及工作难易程度,进行分阶段递进实训。第一学期学习会计基本技能,进行会计核算基础的实训,第二、第三学期学习会计岗位核心技能,开展账务处理能力、申报税务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进行账务处理能力训练,第四学期学习职业综合技能,开展《分行业会计综合实训》训练。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仿真实训的作用,首先必须注意实训资料的收集和利用。会计是一项心智技能,职业判断是第一位的,学生要根据原始凭证判断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合理、是否合法,在此基础上才是如何处理。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必须以真实的业务为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合作单位取得真实的会计资料,同时依据企业的实际业务核算程序, 根据不同的实训要求选择行业规模不同的企业,根据实训时间长短、目的选择业务量的多少。其次要关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了提高实践专家的教学效果,一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外聘实践教师资料库,但是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在练岗阶段完全由校外人员担任不现实,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从长远和效果两方面看,学校培养自己的成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建立起公司与学校联系的平台,鼓励教师深入实践中去学习。

2. 依托代理记账公司轮岗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不能完全模拟出实际工作真实的经济活动,而真账操作则是职业技能的升华。学生只有身临真实的工作环境,面对真实的财务资料才会有更深的职业认同感。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越来越多,专业化的代理记账以其优质、灵活、高效的服务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小微企业的青睐,石家庄目前有代理记账公司200多家,这些记账公司规模大小不一,每个代理记账人员负责十几家企业的账务,涵盖商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主要完成账务处理及报税等业务,是会计实习的理想场所,由于规模、薪资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财务公司人员的流动非常大,同时学生已经在学校完成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进行了相应的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及综合技能的仿真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到代理记账公司实习的条件,综合以上因素,学生依托代理记账公司实习是可行的。本阶段的实习主要是学校将学生安排到与企业签有校企合作企业的代理记账公司,在第四学期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地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实现双赢,学校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恰当的时机。通过对财务公司的调研、走访,财务公司业务最繁忙的时候是二到六月,这个阶段派学生进入公司,能够缓解财务公司用人紧张的问题,作为学生能够学到除了日常业务处理以外如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技能;二是“双师制”跟踪指导,双师制指的是学校的专任教师和公司的兼职教师。学校要建立相应的跟踪制度,在同一代理记账的同学即为一组,每个专业老师根据每组的多少负责一定量的组,每星期至少到企业一次。一是搭建了学校与企业的平台,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有效的沟通,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实习的关心,无形中拉近了和企业的关系。二是搭建了兼职教师和学生的平台,尽管学生在校内进行了仿真实训,但是很多学生在面对真实业务时往往手足无措,专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减少不适感,尽快适应岗位,同时教师获得了来自企业一线的第一手资料反哺教学,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endprint

3. 依托中小企业顶岗

代理记账的企业往往小规模纳税人居多,涉及工业企业的较少,主要完成代理报税等业务,往往是客户拿什么资料就处理什么资料,一个月的业务量较少,而且规范化程度不高,所以要切实推进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应该到中小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从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及继续教育调整方向,由于学生已经在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本阶段的实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五、第六学期完成。

要想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过渡”,首先学校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实习推荐平台。学校系部及相关的就业部门要通过校内实习推荐专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实习单位推介平台,对于面试中经常遇到的如面试着装、面试礼节和如何回答面试官的提问等问题进行具体辅导,实习推介会召开期间,专业课老师要在场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二要充分利用QQ群、电话等现代工具做好常态化的跟踪辅导。由于顶岗实习设计的单位多,地理位置分散,教师走访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搭建QQ平台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该交流平台每天应至少有一个指导教师值班,负责解决当天学生的提问,学生可以将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发布到群共享或空间里寻求教师的帮助,值班老师及时解答,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结论

有效实施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寻求有效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提高财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直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各种实践载体,实现了实践体系的系统化、实践技能的递进增长。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除选择正确的载体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上的方式方法都要进行全方位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建立以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形成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并最终转化成专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良蓉.会计专业校内“模拟公司” 建设模式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8):49-51.

[2]裘腰军.真实业务做实训部门融合育人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4.endprint

3. 依托中小企业顶岗

代理记账的企业往往小规模纳税人居多,涉及工业企业的较少,主要完成代理报税等业务,往往是客户拿什么资料就处理什么资料,一个月的业务量较少,而且规范化程度不高,所以要切实推进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应该到中小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从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及继续教育调整方向,由于学生已经在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本阶段的实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五、第六学期完成。

要想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过渡”,首先学校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实习推荐平台。学校系部及相关的就业部门要通过校内实习推荐专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实习单位推介平台,对于面试中经常遇到的如面试着装、面试礼节和如何回答面试官的提问等问题进行具体辅导,实习推介会召开期间,专业课老师要在场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二要充分利用QQ群、电话等现代工具做好常态化的跟踪辅导。由于顶岗实习设计的单位多,地理位置分散,教师走访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搭建QQ平台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该交流平台每天应至少有一个指导教师值班,负责解决当天学生的提问,学生可以将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发布到群共享或空间里寻求教师的帮助,值班老师及时解答,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结论

有效实施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寻求有效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提高财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直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各种实践载体,实现了实践体系的系统化、实践技能的递进增长。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除选择正确的载体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上的方式方法都要进行全方位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建立以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形成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并最终转化成专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良蓉.会计专业校内“模拟公司” 建设模式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8):49-51.

[2]裘腰军.真实业务做实训部门融合育人才[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1-4.endprint

3. 依托中小企业顶岗

代理记账的企业往往小规模纳税人居多,涉及工业企业的较少,主要完成代理报税等业务,往往是客户拿什么资料就处理什么资料,一个月的业务量较少,而且规范化程度不高,所以要切实推进学校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应该到中小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安排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从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及继续教育调整方向,由于学生已经在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实习,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本阶段的实习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第五、第六学期完成。

要想真正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过渡”,首先学校要为学生积极搭建实习推荐平台。学校系部及相关的就业部门要通过校内实习推荐专场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实习单位推介平台,对于面试中经常遇到的如面试着装、面试礼节和如何回答面试官的提问等问题进行具体辅导,实习推介会召开期间,专业课老师要在场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

二要充分利用QQ群、电话等现代工具做好常态化的跟踪辅导。由于顶岗实习设计的单位多,地理位置分散,教师走访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搭建QQ平台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该交流平台每天应至少有一个指导教师值班,负责解决当天学生的提问,学生可以将在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发布到群共享或空间里寻求教师的帮助,值班老师及时解答,并做好相关记录。

四、结论

有效实施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寻求有效的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提高财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直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探索的重点和难点,三层次双轨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各种实践载体,实现了实践体系的系统化、实践技能的递进增长。但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除选择正确的载体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室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上的方式方法都要进行全方位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建立以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督导、评价标准、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形成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色,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各项技能的平衡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并最终转化成专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袁良蓉.会计专业校内“模拟公司” 建设模式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8):49-51.

12.会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其不仅仅只包括会计基础, 更结合了计算机学和信息管理学。该学科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之中, 做到让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记录账单、报账等会计工作。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较晚, 是发展时间较短的行业。在一段时期内, 我国的会计还只是凭借着手工来计算、记录数据,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会计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然而, 国家意识到了会计电算化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 国家高度重视我国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学科的发展, 并鼓励扶持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工作,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巨大的发展, 并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如今,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对我国的会计行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它不但可以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专业、更加现代化, 还能使会计工作更加标准化。对于我国会计行业的革新有着突出的作用。

可以说, 如果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可以被普遍地使用, 就会为会计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进而促进我国会计行业朝着多层次发展, 进而做到整个行业全面进步。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总的说来,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有多方面的影响, 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

(一) 能够变更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可以使会计数据的处理能力更精确、更快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要远远高于人脑的计算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 计算机电算化可以非常轻松地记账、核算, 并可以编制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等。

相比传统的手工计算, 计算机会计电算化更加准确、更加有效率, 使一些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进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二) 改变其会计的内部控制力制度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可以使以前手算经常出现核算错误的情况不复发生。计算机自动化的不断提高, 人工干预的力度也会相应减少, 这就使人工出错的概率越来越低。与此同时, 计算机内部可以实行专门的控制, 使得控制的对象可以扩展到对软硬件的运行环境, 而不仅仅局限在组织和文档。

这种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可以将手工控制变为全部内控, 从而改变会计内部控制力制度。

(三) 能够更加重视会计的信息分析能力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可以大大节省会计工作时间, 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 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可以精确地记录经济活动的信息, 并能够进行提炼和分类, 大大增加了会计的信息分析能力, 这大大方便了会计工作。

如今, 企业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处理如此多的信息单凭手算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则可以系统地分析众多知识, 经过加工处理和整合分析, 筛选出公司需要的信息, 进而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

(四) 会计本质将重新改变指导定位

传统的会计本质就是对数据进行核算, 使重要的信息得以记录下来, 进而指导其他工作。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的本质有了新的定位。如今, 会计计算机电算化已经成为服务业的重要工具。而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未来会计电算化必定会有更多的定位,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五) 使会计报表信息的内容有了新的定位

在人工处理数据信息的年代, 人们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计算、记录工作, 手工会计报表一般主要以财务数据为记录对象。而当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后, 会计信息的范围有了极大的扩展。而会计的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处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会计报表上的信息表现出了多方面、综合性的记录和分析能力, 使以前单纯的记录数据的工作发展为综合性的会计数据分析整合

四、总结

提高会计人员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想要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 促进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就需要加快对会计核算软件的研发的速度, 进而使会计计算机电算化的发展进程追赶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这样, 才能与世界会计行业同步发展。

摘要:会计运用电算化具有迅速快、储存量变大、数据的高度应用共享、搜查查询迅速快捷、报表编制简单快速、数据分析确切等特点。会计电算化变为会计的数据处理模式和账务单处理模式以及内在控制的制度, 注重于会计信息的分析。变强化会计电算化论述钻研, 成长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和观察性以及档案管理的工作。只有这样,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才会更快、更深。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

参考文献

[1]芦杰.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中国林业教育, 2000 (02) .

[2]牛莉侠.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01) .

[3]梁柱东.整体提高会计电算化效果的有效途径[J].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3 (12) .

13.管理会计的心得体会 篇十三

一、教学定位要准确

在培训中,吴大军教授在阐述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建设重点时指出,东北财经大学的《管理会计》的课程建设定位在本科教学任务上,所以应当与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应当有所区别。这对我很有启发:我校培养的就是本科会计专业人才。所以无论是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学大纲的编写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要找好定位。

在教材选择上,不能理论性太强,应当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又不能只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区别于高职高专教学,要把握好这个度。我校选用的教材就是吴大军教授主编的《管理会计》,系统性很强,案例专题分析也比较透彻,非常适合本科教学使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一方面要注意那些时效性强,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应注意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小案例,同时还应考虑专业特色,多选择行业相关案例。

另外,要提倡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excel建模来解决企业在经济管理中的预测、决策等问题。这些知识的渗透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财务工作大有裨益。因为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正像王满教授形容的那样:本科生没进过车间,没见过机械设备,即使看到也是间接的,所以应当从简单的部件工作原理讲起。在讲授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的时候,多用专业术语来解释、描述身边的事,这样就会深入浅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态度要精益求精

在培训中,吴大军教授在讲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提到很多细节问题。这对我很有启发:课件的制作应当秉承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在字数安排上,不宜过多;动画设计不要太花哨,以避免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对于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不宜加入其他音频效果。此外,如果是提供给学生网上下载或在线学习的视频资料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才能保证观看的效果。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宜急功近利,应当注意平时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的积累,夯实基础,把每一个环节做好做精,经得起反复推敲。不要错误百出,不要全盘copy;课程建设应当系统全面,资料完备;又不失自己的特色之处。

三、适当运用提问法,启发式教学

在培训中,吴大军教授说到,一个好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举例,深入浅出;运用手势,加强肢体语言的影响力;还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这对我很有启发。对此,我的理解是:在讲课时,如果能较好地运用提问法,就能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我的体会是:在每个章节一开始时,可以先制作一个比较小型的导入案例,该案例一般会提出一个该章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开始就引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在章节有关内容的讲述中,幻灯片不是一整屏全部显示出来,而是随着操作逐个显示,这样便于在讲述各个知识点时及时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提问学生,考察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于提问,我认为应“适当运用”。提问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是有效的,但对于所提的问题应有所选择,问题必须有思考性,如果提的那些问题没有思考性,学生听了很自然地就反映,就训练不了学生的思维,这种气氛的活跃没有意义。所以,在备课时,我会精心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维,自己总结出有关的知识点,效果较好。

四、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培训中,吴大军教授强调了案例教学在课程讲授中的重要性。案例的类型大致有三种:一是导入案例,表现形式多为小故事,一般适合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课堂例题的形式,它是现实经济管理实践提炼出来的,便于阐述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有关公式、模型的演练。三是讨论型案例,这种案例的特点是模拟场景,扮演角色,屏蔽结果,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教师最后要予以总结和评价。这对我很有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案例类型进行教学。但要注意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进行案例教学。低年级学生适合讲小案例,他们才容易理解;高年级学生适合讲大案例,他们才会觉得过瘾。

在培训中,王满教授还鼓励我们教师自己编写案例。案例的编写要素分为形式要素和实质要素。其中,案例的形式要素包括案例名称、编写目的、知识点、关键词、案例摘要,案例的实质要素又包括案例正文、案例思考题和案例说明书(背景信息、分析路径)。这使我对案例的编写规范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从案例的来源上看,可以从相关书籍、网站以及对身边问题的深刻思索中获得,渠道十分广泛。从案例的讲解方式上看,板书、PPT不能成为唯一的方式,要联系录像、电影、图片等形式综合演绎,有时还要配以角色扮演,才会更加生动深刻。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看,小案例只涉及单一的知识点,大案例包含众多知识点,甚至多学科交叉渗透,比如经济学、管理学。总之,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理论,学会方法,更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超声导波检测技术下一篇:英语全国卷2知识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