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2024-09-28

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精选8篇)

1.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篇一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第二章 商品价格决定

1.需求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同时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5.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6.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做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7.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8.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下降,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9.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产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上涨,控制通货膨胀。

10.点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小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11.弧弹性:是指在自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时,因变量的变动率对自变量变动率的对比。12.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1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1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曲线。

15.消费预算线:亦称消费者可能线、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组合的线。16.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最大效用,即消费者实现最佳购买行为。

17.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18.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精数量。

19.价格—消费曲线: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最佳购买行为均衡点的连线。20.收入—消费曲线:由于收入变化引起最佳购买行为均衡点的连线。

第三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1、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2、机会成本:又称替换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总产量: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4.平均产量: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5.边际产量: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量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7、短期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8、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9、长期平均成本:指长期中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10、长期边际成本:指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11、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2.等产量曲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3.等成本曲线:又称为厂商预算线,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最大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4.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把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5、生产扩展线: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16.规模报酬:指所有生产要素成比例地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17、利润: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TR和总成本TC的差额。

18、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它等于总成本与产量之比。

第四章 厂商的价格和产量均衡

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厂商的市场结构。

3.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即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4.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5.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6.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7.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

第五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1、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总额。

2、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3、租金:一般把固定不变资源的价格称为租金。4.准租金:是指长期可变、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5.经济租金:是指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6.地租:是指土地的价格,具体说是土地供给时的土地价格。7.利率:又称利息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

8.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马克斯。洛伦斯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典线。9.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斯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第六章 市场失灵及政府调节

1.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3.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8.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9.产权制度:是指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额。

3、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

4、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或行业增值的总和。

5、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价值。

6、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7、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8、国民收入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收入。

9、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10、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1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第八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消费函数: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4.储蓄函数: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5.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6.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7.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

8.均衡国民收入: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均衡国民收入。

9.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10.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1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12、转移支付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13、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14、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第九章 IS—LM模型

1、投资:指在一定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这里所说的实际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住宅,不包括有价证券。

2、重置投资:又称折旧补偿,是指用于维护原有资本存量完整的投资支出,也就是用来补偿资本存量中已耗费部分的投资。

3、自发投资:是指由于人口、技术、资源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4、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6、投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是在考虑资本品价格变化条件下,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7、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8、货币需求:是指由于各种动机而引起的对货币的需要量。

9、凯恩斯陷阱: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为无限大,人们不再投资或购买债券,而大量持有货币。

10、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指标,即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拥有的货币数量。

11、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为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12、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13、存款乘数:是指存款总额(即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

14、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一般是指由于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的倍数。

15、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呈同方向变化。

16、IS—LM模型: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模型,也是反映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关系的模型。

第十章 AD—AS模型 1.总需求: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2.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4.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5.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指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模型。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2.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3.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5、自然失业率: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6、奥肯定律:实际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或者说,实际GDP比潜在GDP低2个百分点,则实际失业率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7.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

8.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9.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10.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化膨胀率(或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11.滞胀:是指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也上升的现象。

第十二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税收: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3.财政赤字: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财政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

4.挤出效应:由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或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出现抵消性下降的情形。

5、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6、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7、再贴现: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再贴现。

8、再贴现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9、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1.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2.经济开放度: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4.汇率: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5.固定汇率制: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6.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2.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篇二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历程之中, 可以分为古典的解释学和现代的解释学两部分。

古典的解释学是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纯客观的解释学。施莱尔马赫首次提出了有关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解释学理论, 他提出解释学针对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避免误解的, “哪里有误解, 哪里就由解释学”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施莱尔马赫这儿, 解释学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出现的, 而作为一种转折, 使解释学完成从方法论向本体论过渡的, 则是启蒙学家狄尔泰。

狄尔泰试图为人文科学方法论奠定解释学的基础, 因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具体的客观的, 对它们的研究就应当采取实证的态度, 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精神或者精神世界, 对它们不能采取实证的方法, 而必须采用解释学的方法强调“爱”“同情心”或“移情作用”在理解文本之中的作用, 解释者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作者当时的处境, 以解释者的生命来体验作者的生命, 并且向作者生命进行回归, 对文本的生命之流进行纯客观的解读, 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狄尔泰所追求的效果是:强调比作者理解他自己更好的理解它本身。

以上是古典的解释学部分, 主张摆脱个人偏见和误解, 纯客观地解释文本, 属于客观解释学。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解释学最终定位于本体论的范畴之上, 把解释学发展和改造为“此在现象学”, 在海德格尔那里的核心范畴就是存在者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解释学中, 海德格尔将文本定义在“存在”的范畴, 而将解释者放到“此在”的范畴, 解释学的任务在于追求“存在”的意义, “存在”文本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全靠“此在”的筹划, 理解就是“此在”自由的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作的筹划, 是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对作为人的生命之流的作品所作的筹划, 因此我们说, “理解诗人的存在方式”。

在海德格尔这儿, 理解有他不可或缺的前提“前结构”, 即, 前有、前见和前设, 任何解释都是建立在这三者之上的。

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观点, 揭示了理解的历史性, 因为认识有限性和历史性的存在, 因此, 任何理解都是有限性和历史性的, 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的, 他江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统称为“先入之见”或“偏见”, 也就是理解的“视域”, 认为它们是任何理解的出发点或前提。

伽达默尔认为, 理解是一种“视域融合”, 是历史与时代的沟通, 由于理解的对象是人及其一切活动, 包括历史文献等文本, 都是作者的“历史视域”的产物, 当解释者用自己的“视域”去理解文本时, 就出现与作者的“历史视域”对立的两种“视域”, 而只有将两者融合起来, 即把历史融合于现代之中, 构成一种新的和谐, 才会出现具有新的意义的新的理解, 而这一个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新的理解又变成“先入之见”或“偏见”, 即旧的视域, 它与更新的视域相融合, 又产生更新的解释, 如此反复, 理解就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正如伽达默尔所说的“真正好的作品是指向未来的”。这种“视域融合”就预示了作品会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而这种相对比较丰富的意义是由文本中拿一部分产生出来的呢?后来地接受美学提出了“空白点”和“召唤结构”以及中国美学的“天空”理论, 就是根据此点而做出的有针对性地回答。

那么, 判断理解者理解的合理性的标准有没有呢?伽达默尔给出了“效果历史”的范畴, 何谓效果历史呢?董学文将之定义为:“一种理解在解释者自身的那个时代所起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以及作为传统的一部分对后人理解所产生的影响”, 判断的这个标准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承认任何人、任何时候的认识都是合理性与局限性的统一。

最后看一下“解释学的循环”, 我认为是文学多义性产生的方式, 也是对文本进行误读的方式, 解释学的循环可以分为两种, 狄尔泰式和海德格尔式的, 所谓的狄尔泰式就是理解过程之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对部分的理解离不开整体, 必须在整体的环境中去理解部分, 而对整体的理解又是从部分出发的, 如此循环来理解文本, 而对文本的解读又是在整个文本的范围之内的, 来挖掘文本的潜在义。所谓海德格尔式的, 就是从阐释者出发, 经过前理解而走向文本, 进行文本解释, 完成对世界的认识, 提高了修养, 改善了认识, 回到了解释者本身, 解释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把理解到的东西再运用到下一次对文本的解读中去, 完成更深一层的认识, 如此循环, 来达到对文本的解释, 就是海德格尔式的解释学的循环。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解释学, 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文本时要具有问题意识, 有目的的去阅读文本

根据解释学的前理解和视域融合的理论体系, 文本阅读时从某个出发点来解释一切, 伽达默尔所提出的“问题视域”也就是问题意识, 解释者的问题是与就包含了对问题的可能性的回答, 只有带着问题区域文本进行对话, 再能最大可能的解释和发展文本意义。《红楼梦》自诞生以来, 已经经过数代人的解释, 形成了若干的互有差异的解释系统, 我们今天的读者在去解读, 即不能单的重复和张扬历史上的某种解释, 也不要试图单纯的再增加一个新的品牌或品种, 而是要带着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去欣赏它, 或者从它的审美性入手, 或者通过它来认识古代社会等等。

2、返本与开新的循环阅读

3.《西方经济学》教学探讨 篇三

關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 收入分配 平等 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的。曾被普遍接受的理论一次次地被人们重新评判,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上这门课时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联系实际,介绍理论尽量从问题入手,案例分析服从对原理的把握。现以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及政策为例加以说明。

一、授课时提出的问题

因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因而对教学内容简要地阐述后直接提出以下二个问题,整堂课就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问题一: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合理的,但有一定限度。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既有损于社会公正的目的,又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悬殊,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付?

以上两个问题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浅出”,这时,联系实际,用案例数据和我们身边正发生的经济现象来阐述。

二、联系教学内容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对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兴趣,为什么有人挣钱多有人挣钱少。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对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人的收入差别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一个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变动的规律是:在经济开始发展时,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发展加剧。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分配才会随经济发展而较为平等。在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收入分配不平等较为严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入分配有平等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确呈现出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平等加剧。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而那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效率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收入分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从0.18左右逼近0.5。根据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基尼系数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如不遏制,任其继续扩大,会给国家、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分配状况较为平等,整个社会中产阶级居多,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反而低于我国。

其次,当今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各国,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甚至是两极分化。俄罗斯等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并不快,曾出现过长时期的停滞,甚至负增长。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却极为严重。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现象。这其中有打破计划经济下平均主义分配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由于腐败引起的官员掠取国有资产,以权媒私等问题,比如:电力、石油、铁路等行政性垄断行业。他们自行设立津贴、补贴及福利等,这些工资制度外的收入名目很多,来源隐密,不易监控。很多垄断行业中的普通员工,如司机、清洁工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甚至高于其他行业的技术工人。

第三、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还有个人原因。这就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与人的个体差异是相关的。每个人的能力、勤奋程度、机遇并不相同。就能力而言,既有先天的才能,也有后天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受教育越多,能力越强,收入水平越高,这是不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实中,有的人吃苦耐劳而又勤奋,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工作,愿意从事较多的工作,收入自然也高。也有些人怕苦怕累,或在工作中懒惰,这也引起收入不同。此外,不可否认,有的人运气好,赶上好机会,而另一些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或者是有机会自己没抓住。这也引起收入差别。当一个经济开始发展时,总有少数能力强、勤奋、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成功了,成为了富人。在市场竞争中,能力差、不勤奋、又不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会相对穷下去。这就是每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初期贫富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再来回答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简言之就是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悬殊,贫富差距较大,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对。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是按效率优先的市场原则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但每个人在进入市场之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即每个人的能力与资产不同。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机遇也不同。这样,收入差别悬殊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分配状态,不合乎人们公认的伦理,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就要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政府可以采用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征税,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税收为政府各种支出筹资。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政府运用税收来调节宏观经济。在收入分配中,政府也运用税收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手段是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还要征收遗产税、财产税、赠予税等。

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因为它是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这种累进制,有利于纠正社会成员之间收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实现收入平等化。

遗产税、赠予税以及财产税,是为了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征收这些税,也是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消费税,尤其是对奢侈品和劳务征收较高的税,也是通过税收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种方法。因为为消费奢侈品与劳务而纳税的,仍然是富人。

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因此,我们把社会福利政策作为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当前西方各国的情况看,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 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第二、 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第三、 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第四、 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第五、 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第六、 改善住房条件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一些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包括:连续几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向贫困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险逐步向所有农村和城镇劳动者覆盖;对师范类学生减免学费;限定最低工资和向城镇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等。所有这些“民心”工程都是政府实施社会福利政策通过给低收入者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三、归纳总结

分配理论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级。分配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涉及到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效率与公平。

4.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篇四

不完全竞争市场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西方经济学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广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是区别于东方经济学的经济学范式。西方经济学的问题在于:把经济学的基础看作是一般意义的生产发展,而不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发展。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带来重要信息。

不完全竞争市场

1.不完全竞争市场:除了完全竞争市场外,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市场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类: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2.垄断市场:整个市场只有唯一的厂商的市场组织。特征:它的产品无相近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无潜在竞争者,有完全的价格决定权。

3.自然垄断:有些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达到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巨大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产量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出来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规模,且可满足市场需求。行业内总会出现某厂商凭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他优势先达到这一规模,从而垄断整个行业,形成自然垄断。

4.垄断厂商需求曲线:由于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垄断厂商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垄断厂商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总收益曲线呈倒U型。(画图)

6.价格歧视:为获得更大利润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商品。

7.一级价格歧视:厂商对每一单位商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保留价格)出售。厂商占有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

8.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收取不同价格。厂商部分占有消费者剩余。

9.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消费群体收取不同价格。垄断厂商根据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划分不同市场,定价/产量原则:MR1=MR2=MC;P1/P2=(1-1/ed2)/(1-1/ed1)

10.垄断竞争市场:一个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销售由差别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非常相近的替代品,且厂商进入、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垄断竞争市场在现实中存在比较多,厂商有一定的定价权。

11.生产集团: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相近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

12.虚构的产品差别:以消费者的主观和想象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如:广告,商标造成的产品差别。

13.垄断竞争产商需求曲线:d——某厂商改变价格,其他厂商价格不变时,该厂商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该厂商主观的、事前的、预测的需求曲线。D——某厂商改变价格,其他厂商价格也改变时,该厂商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事后的、实际的需求曲线。(图)

14.理想的产量:把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的产量称为理想的产量。(图)

15.多余的生产力: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差称为多余的生产力。

16.非价格竞争:由于垄断竞争市场上产品的差异性,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和其他厂商竞争,扩大自己的销量。

17.寡头市场: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形式。其他厂商很难进入该行业。分类:纯粹寡头行业——产品无差别,差别寡头行业——产品有差别。

18.古诺模型: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又称“双寡头模型”。它假定每一个厂商都被动的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的产量,并同时决策。双寡头模型结论可推广到n个寡头厂商的情况。

19.古诺均衡:只有两个寡头厂商,且每一个厂商都被动的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的产量并同时决策时,所达到的均衡。公式:QA=QB=1/3Q

20.斯威齐模型:又称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它描述了寡头市场上价格刚性的现象。它假定一个厂商价格提高时其他厂商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当这个厂商价格降低时其他厂商会跟着一起降价。所以,场上面临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和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

21.博弈论: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决策理论。

22.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23.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艘构成的均衡。24.博弈均衡: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状态。

25.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自己的策略。

26.无限重复博弈:同以博弈在时间的变化中,无限期的重复下去,参与者谁也不知道哪一期为最后一期。

27.有限重复博弈:同以博弈延时间变化只重复有限的次数。

28.卡特尔:在寡头市场上,厂商之间达成协议,成立合作性质的卡特尔,共谋卡特尔整体利益最大化,且每个成员都获得一定好处。

5.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 篇五

代议民主制: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议会或国会)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利的政治制度。

宪法委员会: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比较重要的监督机构。

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制衡:所谓制衡,则是指分立为不同部分的权利之间应形成彼此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何一部分权利都不能独占优势。

法制:意为国家法律、法令、法规的一套设施和制度,其重点是落实在法的强制性、合法性、技术性。

宪法委员会: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比较重要的监督机构。

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纯粹法学:是指把法律作为一个摆脱道德和政治价值判断的、纯粹属于“社会技术问题”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选举制度:是选举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普选制: 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

无记名投票(秘密投票):是指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亲自投入票箱,选票不署名,不向他人公开。强制选举:是指并非出自选民意志的选举,即公民在选举中难以做到或完全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加投票以及把票投给谁。

选民资格:是指公民参加选举所应满足的法定条件。

选举保证金制度:是指候选人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得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否则由国家没收。

选民登记:是指选民在行使选举权之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在选举机构进行登记,以确认选民身份。

地域代表制:是指把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个选举区,按选举区进行投票。

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是指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投票选出的选举人选举产生。

多数代表制:是指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只要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即可当选。分为相对多数代表制和绝对多数代表制两种。

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为简单多数制,即由获得本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当选,无须超过半数或达到一定比例。

绝对多数代表制:是指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所获得的选票必须超过本选区全部选票的半数以上方可当选。

多轮多数选举制:是指在选举中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投票,在前几轮中要求候选人必须获得绝对多数票才能当选,最后一轮由在上一轮投票中得票最多得两名候选人竞选,获得相对多数票者当选。

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得各政党候选人所得的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

混合代表制:是指在选举中分别采用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两种选票计算方法。竞选:指西方国家在投票选举国会议员和其他国家公职人员之前,各候选人为使自己当选而展开得争夺选票得活动。

选举监督:是指依法检查选举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公正合法,其目的在于防止违法与舞弊行为对选举活动的破坏。

现代政党:现代政党式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定阶级或阶层中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

一党制: 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由一个政党所把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存在唯一的执政党。

体制外政党:是指那些虽然可以合法存在,但由于其在政党竞争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只能起非常微小的影响作用,实际上是被排除在政党竞争和政府体制之外的小型政党。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A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

寡头政治:是指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两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许多政党,其中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长期有组织地轮流控制国家机器,其中

一党是执政党,另一党是反对党。

多党制:是指西方国家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制度。

政党政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

寡头政治:是指政治体系的运作受少数掌权者的控制,公民对其无法行使有实际意义的约束。

政党分赃制:是指竞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基于共同利益要求而组成的社会团体。

议会:又称国会,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代议机构。

两院制:是指议会设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制度。

一院制:是指议会只拥有一个议院并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

非平衡的两院制:非平衡的两院制中的“非平衡”是指两院的职权大小不对称,强弱不均匀。

平衡的两院制:以美国为最典型,美国参众两院的地位和权利是相等的,两院共同平等的行使立法权。任何一院对另一院通过的法案都拥有绝对的否决权。

议会党团:是指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组成的、以统一本党议员在议会中的行为为目的的政党集团。

立法权:即制订和修改法律的权利,包括立法创议权,通过法案权和修正权。

调查权:是指议会对政府行为进行调查并有权得到证言和有关记录的权利。

弹劾:是议会控告违法失职的政府首脑、高级行政官员或高级司法官员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程序。

非常会议:是指在例行会议以外为解决特殊需要而召集的会议,其中包括临时会议、特别会议和紧急会议。

议会的解散:是指基于特别的原因。为更换下院议员,组成新的议院而采取的中断全体议员的法定任期,使之在任期届满以前丧失议员资格的行为。

国家元首:是指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

国家元首的世袭制:凡担任国家元首职务,不经民主选举,而按照血缘关系依法世代相传,属于世袭制。

国家元首的选举制:凡按照宪法或法律规定,国家元首通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并有一定任期,属于选举制。

虚位元首:在实行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于主要从事象征性和礼仪性的事务,不掌握国家实权,因此被称为虚位元首。

实权元首:在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于其往往兼任政府首脑,掌握很大权利。并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此被称为实权元首。二元君主制:是指在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大体上仍然保持着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政大权于一身,是国家权利中心的一种君主立宪制。

议会君主制:是指在君主制国家中,国家实权完全掌握在形式上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手中,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只是在形式上享有广泛权利的一种君主立宪制。

集体元首:凡由两人以上组成合议的机关,有它的全体成员共同担任国家元首职务合行使元首职权者,为集体元首。

内阁制:是指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利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内阁制政府首脑:内阁制政府首脑一般称首相或总理,通常由在议会总占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总统制:是指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并独揽国家最高行政权利的一种政体形式,与内阁制相对。

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指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以总统为国家权利中心,以总理为政府首脑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委员会制政府:是指以实行合议制的委员会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政体形式。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家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权限划分: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权利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Times New Roman”>

2、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结构在特定的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以及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形式。

单一制:是指由若干分层级的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统一主权的国家。

联邦制:是指由若干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B

8、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是指多民族国家基

于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需要,在民族聚居区

域组成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置的政府。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是指国家基于按地域进行管理的一般需要而组成的国家单元结构所设置的政府。

市镇型地方政府:是指国家基于市镇地区专门管理的需要而组成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置的政府。

公共事务,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拥有程度不等的自治权的地方政府。

特区政府:是指国家为着某种政治的、经济。特殊型地方政府:是指国家基于各种具体的特定政治需要或行政需要,设置少量的国家结构单元所设置的政府。

行政体政府:是指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完全隶属于中央政府,服从其指挥,对其负责。

自治体政府:是指由一定地域的居民选举产生,管理本地域的地方公共事务,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拥有程度不等的自治权的地方政府。

特区政府:是指国家为着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某些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地方政府。城市政府:城市政府是国家设置在城市地区的地方政府。

议会委员会制:是指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二为一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

议会市长制:是指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别由两个分立的机关掌握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

市长制:又称市长议会制,是指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设、立法与行政分立制衡的城市政府组织形式。

议会经理制:是指市议会专门聘请一位市政管理专家任经理、主持市政府行政工作的市政府组织形式。

制定法:是指国家机关按照法律和程序,以条文形式制定的,并经公布实施的法律和法规。

判例法:是指由法官从判决中推出的法律规则,因此也称法官法。其基本原则是遵循先例

司法独立原则:是指法院、法官只服从法律,根据法定程序,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权利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影响和干预。

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审判机关,即法院,还有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即法院,它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是代表国家为追究刑事责任和提起公诉的机关。

司法行政机关:是对司法行政进行管理的国家机关。

陪审制度:是审判机关依法由公众中产生陪审员在庭审中参与审理案件的制度。

司法审查:又名宪法审查,是西方国家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制度。

6.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篇六

第一章 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 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数理经济分析: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和表述经济学理论概念,是理论经济学推导和表述其理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数学方法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简单地说,经济模型就是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说明经济理论,是经济理论的简单表达

内生变量:由模型本身决定并要加以说明的变量,由经济体系内在因素决定的未知变量 外生变量:由经济体系外或模型之外因素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通常是由模型以外变量决定,可被看成外生变量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经济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

理性人假设:也叫“经济人假设”,指经济决策主体(消费者、生产者等)的经济行为都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会感情用事,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总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对消费者来说,总是以自身的满足最大化为目标;对生产者来说,总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要素所有者来说,总是以自身报酬最大化为目标。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所有个人需求的加总

需求价格:一定时期内购买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它取决于这一定量商品对于购买者的边际效用

需求曲线:在坐标上用来描述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相互对应关系的曲线。横坐标Q代表需求量,纵坐标P代表商品价格,D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

需求函数:需求涉及到两个变量,把商品的价格作为自变量,把商品的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就是需求函数

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就是需求规律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或出售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单个厂商的供给:指单个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市场的供给:所有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

供给价格: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供给曲线:在坐标图上描绘的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相互对应关系的曲线

供给函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只涉及到两个变量,即供给量和商品价格。如果把商品的价格作为自变量,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表示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这种函数就是供给函数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供给量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被称为供给规律。供给规律是由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决定的。

供求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供给量与商品价格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它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动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是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的含义:自变量变动一定的程度(用比例或百分比表示)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程度之比值。需求弹性: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后,需求数量所变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言之,它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的程度大小。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弹性:用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后,供给数量所变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值。

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又称最低价格。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的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又称最高价格

蛛网模型:又称蛛网理论,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某些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对其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因本期价格对下期产量影响所产生的均衡的变动的图形绘出时形若蛛网,故称为“蛛网理论”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吉芬商品:指需求与价格之间成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其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第三章

效用论

欲望:即需要,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

效用: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是人们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劳务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也就是说,效用的大小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并且可以进行计算和比较。效用单位: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

总效用:指某个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边际效用: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也就是每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其边际效用是不断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不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函数为:U=f(X1,X2)=U0(U0为一个常数,表示一个不变的效用水平)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替代率:指消费者为了保持相同的满足水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与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之比。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与劳务数量的最大组合 价格—消费曲线:在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

收入—消费曲线:在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它反映了消费者在不同的收入下对两种商品消费量的变化。

恩格尔曲线:反映货币收入变动同某种商品的均衡购买量(或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价格效应: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又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不确定性:指决策者不能肯定某种经济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也不知道其发生的概率。风险:指决策者虽然不能肯定某种经济行为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但知道其发生的概率。期望效用: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风险回避者: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确定性收入与他在有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期望收入值相等,如果消费者对于确定收入的效用大于对于有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收入的期望效用 风险偏好者: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确定性收入与他在有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期望收入值相等,如果消费者对于确定收入的效用小于对于有风险条件下的期望收入的期望效用 风险中立者: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确定性收入与他在有风险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期望收入值相等,如果消费者对于确定条件下收入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期望效用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企业):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和销售决策,并且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个经济组织。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个人企业家往往同时就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个人业主的利润动机明确、强烈;决策自由、灵活;企业规模小,易于管理。淡个人企业往往资金有限,限制了生产的发展,而且,也较易于破产。

合伙制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相对于个人企业而言,合伙制企业的资金较多,规模较大,比较易于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但由于多人所有和参与管理,不利于协调和统一;资金和规模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合伙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欠稳定。

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它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公司由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监督下的总经理手中。在资本市场上,公司企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融资组织形式,它主要利用发行债券和股票来筹集资金。

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生产要素:指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

劳动: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劳务,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资本:资本品或投资品,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设备。

土地:经济学中的土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土地以及地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即不仅包括泥土地,还包括山川、河流、森林、矿藏等一切自然资源,土地可以给生产提供场所、原料和动力。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

固定生产要素:指在一定时期内数量难以增加或减少即相对固定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等。它的投入数量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可变生产要素:指在一定时期内数量容易变化的生产要素。如劳动量、原材料等。它的投入数量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短期:指在这个时期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

长期:指在这个时期内厂商可以根据它所要达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厂商的生产规模是可以调整的,厂商可以根据市场状况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生产函数: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某一种组合同它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投入与产出的一个技术关系。

技术系数: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要素之间配合的比例

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技术系数,相应的生产函数称为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就是可变技术系数,相应的生产函数称为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指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总产量: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记为TP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记为AP 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记为MP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等产量曲线: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两种可变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性组合的轨迹,也称为生产无差异曲线。

脊线:把不同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的一段两端连接起来的两条线。其中脊线以内,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负,即一个要素增加,另一个要素会减少;在脊线以外,斜率为正,两要素同向变动。边际技术替代率:劳动与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这种互相替代的比便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保持产量不变时,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所要放弃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说,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为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增加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能替代的资本投入量是逐渐减少的。

等成本曲线:又称企业预算线,它表示生产要素价格一定,生产者支出一定时,所能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

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生产扩展线:又称扩张路线,指企业扩大规模时,劳动、资本投入最佳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又叫规模收益,是指厂商同比例地变动所有的投入量而产生的产量变动,也就是因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变动的情况

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在其他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首先会随着要素的增加,总产量也增加,但生产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以后,继续增加生产要素,会出现总产量下降的趋势。

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内在不经济:如果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则会由自身内部原因引起收益的减少 外在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生产者经营所支付的生产费用,或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

机会成本:在资源有多种用途的情况下,一种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或产值)。或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最大的收入。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现在的任何决策都无法避免的成本。

显性成本:指企业从事一项经济活动时所花费的货币支付,包括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费,广告费以及税金等。这些成本都会在企业的会计账册上反映出来,因此,又称会计成本

隐含成本:或称隐性成本,指企业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私人成本: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实际支付的一切成本 社会成本:整个社会为这项生产活动所支付的一切成本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指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或企业家才能的机会成本。

成本函数: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成本方程:成本等于投入要素价格的总和

短期总成本:指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产量需要的成本总额,它是短期内每一产量水平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固定成本:或叫不变成本,指在短期内,使用固定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可变成本:指在短期内,使用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指短期内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或叫平均不变成本,是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它等于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是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它等于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短期边际成本:指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短期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呈U型。

长期总成本: 指长期中生产特定产量所花费的最低成本,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没有产量时就没有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指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指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长期总成本。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 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 收支相抵点: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停止营业点: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市场是一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所利用的一种机制。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任何一种商品都有一个市场。

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同一种商品的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厂商:指市场经济中提供产品和劳务,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单位 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或者说购买者和销售者的购买和销售决策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结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消费者对行业中的单个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所对应的需求曲线,即市场的需求曲线

收支均衡点:指AC曲线的最低点。此时,厂商获取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不亏也不赚。停止营业点:指AVC曲线的最低点。此时,厂商获取的收益正好抵补全部可变成本,而固定成本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所以,生产与不生产对厂商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如果厂商接受的价格低于该点,则厂商必须停产。如果继续扩大生产,将出现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的现象。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厂商供给线(即SMC曲线的相应部分)以上的面积来表示.经济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它表示一个经济所得到的总效用或满足超过了它的生产成本。

成本不变行业: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成本递减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成本递增行业:它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消费者统治: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价格歧视: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就叫价格歧视或者差别定价

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在出卖商品时,每个商品都以不同价格出卖。它假设厂商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确定销售价格。在一级价格歧视下没有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将产品按消费者购买量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按组分别定价(批发价和零售价)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市场中有许多厂商,他们生产和销售的是同种产品,但这些产品又存在一定的差别。产品差别不仅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条件等方面的差别,还包括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和以消费者的想像为基础的虚构的差别。或者说,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生产集团: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理想产量: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为理想产量。多余生产能力:一般把实现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多余生产能力

非价格竞争: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指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市场结构。

价格领导模型:是指产业内一家企业先变动价格,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生产要素:指为社会总产品的创造做出了贡献的资源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简称为边际产品MP)。边际收益产品: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简写为MRP)。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资本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资本的边际物质产品

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个单位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产品价值或收益 边际要素成本: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MFC 地租:是土地使用的服务价格,或者说是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收益或价格 准租:对短期内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或固定要素的支付

经济租:生产要素供给者获得的超过他要求得到的那部分收入。经济租的几何解释也称为“生产者剩余”

利息:是资本服务的报酬,或者说资本服务的价格

利润:是在总收入扣除厂商的实际成本和隐含成本以后给予企业家的一项剩余。

洛伦兹曲线:首先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一定累计人口比例所获得的收入累计比例。以人口累计比例为横轴,收入累计比例为纵轴,将以上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出来,就得到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考虑单一市场或单一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的分析方法

一般均衡:把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各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考虑进去,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或者说:一般均衡论就是要考察当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是否存在着一系列使所有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均达到均衡状态的均衡价格的理论 交换的一般均衡:指只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不存在生产关系的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生产的一般均衡:指要素所有者向要素市场供给要素,厂商到要素市场购买要素,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均衡状况

福利经济学: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因而,依据社会福利标准来评价各种资源配置或分配的经济状态,便构成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简言之,福利经济学是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最优分配。即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的学科。

经济效率: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当经济再也不可能以现有的可供使用的资源使得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的福利时,称经济系统实现了经济效率。

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帕累托改进: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境况至少没有因此而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进了社会福利,或称在帕累托意义下的福利增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而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的状态,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边际产品转换率:指在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生产时所必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边际产品转换率可以简写MRT。社会福利函数:反映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函数

惯性:由于改变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即使初始状态是低效率的,它也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瓦尔拉斯定律:n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中,如果当n-1种商品处于均衡状态,则余下的一种也必然处于均 衡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寻租活动:为获取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垄断租金)的活动 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外部效应:是指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了不能在市场价格中得到反映的间接效应。

外部经济:当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时,便形成外部经济 外部不经济:当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时便形成外部不经济

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它是指一个厂商的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消费上的外部经济:指一个消费者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产生了对他人有利的影响 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指私人厂商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对他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即消费者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产生了对他人不利的影响 科斯方法:又称为产权明晰法。按照这一方法,只要政府明确界定了产权,那么,有些外部影响可能不会发生或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产权:它的实质涉及到对人们行使所有权时的行为约束,或者说,是描述人们对他们的财产做什么的法律规则。

科斯定理:只要把产权妥善地加以界定,而且产权的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不论产权在开始如何分配,市场均衡必然符合最有效率的状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或称为非竞用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此处指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准公共产品:亦称为“混合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只具备上述两个特性的一个,而另一个则表现为不充分。一类是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另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特征,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准公共产品。

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

“俱乐部产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公共资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资源,它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这些资源的所有权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所有的基础条件。在经济学上,公共资源是指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公共选择:或称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一致同意投票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在没有任何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多数票制:是指这样的一种投票规则,在此规则下,一项集体行为的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超过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的某一比例才能实施。

信息不对称:是不完全信息中的一种典型情况,它是指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具有更多的经济信息。“参与约束”:是指吸引代理人参与工作的最低条件。代理人获得的报酬减去他的劳动成本后的剩余,应不小于他的保留收益。否则,代理人将根本不愿意参加此项工作。

7.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心得 篇七

通过几年的教学工作,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总结, 并结合与其他相关老师的交流, 提出在讲授该门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一、深入理解概念和理论

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在大学期间较早接触的经济类课程之一, 其中的很多理论甚至概念都是初次碰到。对于这些理论, 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 而是要理解, 这是关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同学认为它与其它一些纯粹文科课程一样, 通常背背其中的内容就可以。但是这样下来, 往往很快就忘记了。在每个学期的讲课过程中, 总会有同学反映, 很多概念自己能听得懂和看得懂, 但是题目做不出来。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把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理解的东西。比如, 在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的需求部分, 有两个概念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的是由商品本身价格之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 带来的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而需求量的变动指的是由于价格变化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尽管只是一字之差, 但是引起变化的原因却有本质差异。在做一些题目, 很多学生无法正确区分它们。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重对概念的解释, 力争让每个同学都能理解并接受。同时, 在课堂上及时讲解相关的一些题目, 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感受如何把概念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二、适当地采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带入典型案例的特征事件中, 从而进行案例的分析。通过学生的思考, 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能有效地体现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思考方法, 是如何来分析具体问题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经济学功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案例的选择要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

如果在刚开始的阶段就选择比较复杂的案例讲解, 教师需要解释很多相关概念和理论, 而学生听起来也会比较吃力, 容易使学生产生烦躁的感觉, 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2.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在经济学教学中, 理论的学习在课堂中仍占主要地位。如果教学过程过多强调以案例为主, 会造成学生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理解比较到位, 但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案例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可以起到传统教学很多起不到的作用。

3.与实际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等背景紧密相关的。在此方面, 我国的情况与它们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一方面要引用西方国家的现有案例,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另一方面, 也需要收集以我国经济发展为背景的本土经济学的成熟案例, 更多地关注我们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这样, 才能较好地将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

三、经济模型的使用

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通过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其中, 图形就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方式。与数学方程以及文字对相关理论的描述一样, 图形也是表达模型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 很多同学对于教材中大量出现的图形感到恐惧, 不愿意进一步随着教师的分析思路走下去。比如在宏观经济学中, 在分析产品般均衡并推导IS曲线时, 如果从数学表达式来推导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当把这个过程用图形来表达时, 很多同学觉得不好理解。对于这些图形, 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数学知识, 比如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导数的概念, 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当然, 还需要同学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因为这门课实际上研究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的, 尤其在图形中大多数是使用英文符合来表示。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后, 接下来的就是如何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来读懂图形。教材中的大部分图形是在二维坐标上表示的, 需要知道坐标的两个轴分别代表什么, 哪个是自变量, 哪个是因变量。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颠倒了, 则结果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 只有从图形的演变过程中深入理解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才可能对基本的经济理论有深刻的掌握。

最后, 在掌握了相关经济理论后, 需要把现实的经济现象及经济问题联系起来。也就是说, 需要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用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这才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 (3) :19-25.

[2]乔洪武, 郭亮, 叶雨晴.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伦理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 :79-84.

8.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篇八

经济学一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才正式奠定它的框架,以后的几十年里,经济学研究在英国和德国的进展极为有限。因此19世纪初传人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与当时西方的研究相比,并没有很大差距。但是欧洲的经济增长和制度建设非常迅速,已经形成现代企业的雏形,国民经济有长足的进步。一些西方经济史家如麦迪逊、福格尔的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在十八世纪趋于停滞,即所谓“高水平陷阱”,虽然经济总量仍然巨大。但增长速度已被西方国家所赶超。

鸦片战争以后,才有一些士大夫意识到经济学的重要性。魏源、贺长龄从近人的文集、奏折等来源辑录与经济有关的文章,编成《皇清经世文编》。这是对外来冲击的一种自然回应。此后陆续有很多人编过“经世文编”,总量不下20种。这些“经世文编”代表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最高水平,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多年积累下的经验基础之上,针对很多实践问题都提出了有洞见的看法。

在严复之前,现代西方经济学思想主要还是凭借传教士的工作得以传播。传播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办杂志和报纸,另一条则是办学校。

最早用中文出版的杂志当属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内容主要是传播宗教、民俗以及少量科学常识。由于制度所限,它的出版地不能放在国内,发行量也非常有限。马礼逊去世以后,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1803~1851)秉承了他的办刊思想。郭实腊主编的《东西洋每月统纪传》是在国内印刷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期刊,期刊所刊登文章的领域也从单纯的宗教延伸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切切实实地在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影响。

与其他传教士相比,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堪称面目最复杂、涉足领域最广泛的一个。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政治、经济、中西关系史角度进行考量,他都不应当被忽略。他实践过多种形态的传教活动,诸如办报、翻译、著述、办学、参与军事等,常常领风气之先。如在1834年,他和英国籍妻子温施娣(Mary Wanstall)在澳门开办了一所女子私塾,这被认为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开端。另外,他1842年在《中国丛报》上撰文介绍《红楼梦》,是最早将这部中国经典小说介绍给西方读者的人。有一些学者认为,探究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历史,应该从1840年郭实腊编译的《贸易通志》开始。因为在这本书中,郭实腊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商业制度和贸易情况。

郭实腊(又译作郭士立、郭甲利、郭施拉、居茨拉夫等),1803年出生于普鲁士小镇普立兹。他早年就通晓英文,取英文名字为Charles Gutzlaff。1824年他受荷兰布道会派遣到暹罗传教。他很快就从当地华侨当中学会了中文官话和福建方言,于是就采用福建同安县郭氏家族的姓,取名为士立。郭实腊偶尔也穿中国服,自认为已被认可为中国人。随后,他开始了在中国沿海一带的游历和传教生涯。1831年,他第一次作为传教士被派到澳门,会晤马礼逊。此后他又多次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地考察,了解民情,搜集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方面情报,探测航道,绘制海域图。郭实腊一生著作极多,计有七十余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831、1832、1833年三次沿中国海岸航行日记》《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中国史略》《道光皇帝传》等等。郭实腊的志向是加强中西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了解,从而推动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至于引入一些关于西方经济、社会的新知识、新制度,那只不过是无心之作,偶然产出的结果。《贸易通志》一般作为一本地理学著作而被中国启蒙学者所引用,当时重视其中经济制度的中国人还很少。故而这本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实际地位还值得探讨。

另一位传教士伟列亚力则指出,郭实腊这本研究各国贸易状况的《贸易通志》并非原创,主要是译自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John Ramsey MeCulloeh)的商业词典。麦克库罗赫是李嘉图学派的重要人物,曾在主持辉格党杂志“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期间搜集大量现实商业材料,汇集成书,于1832年在伦敦出版。这本商业词典详实准确,在西方学者看来也许繁琐沉闷,可正符合郭实腊的需要。郭实腊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经济学家,但他了解中国文化官员的需求,他们渴望了解西方现代社会经济制度。所以他有选择地编译了这本西方经济学著作。

他说,“当文明在地球各处迅速发展来消灭愚昧和无知时……只有中国仍像过去几千年那样停滞不动。虽然我们与他们交往已久,但他们仍自认为天下首尊,把其他民族视为‘蛮夷’……这个月刊的出版就是为了消除中国人的这种高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艺术、科学和工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向他们表明我们不是‘蛮夷’,编者们更希望通过展示事实的手段使中国人相信,他们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从这一点来看,郭实腊的传播工作确实取得了成功,四十年代末期出版的魏源《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瀛寰志略》等启蒙著作也都大量参考了郭实腊的《统计传》。魏源在《海国图志》的原序里就承认,“《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近日夷图、夷语”即是指马礼逊、郭实腊等人的工作。持今文经学立场的魏源不但写作了《圣武记》等接受“夷狄”传统的著作,还进一步采集“西夷”的著作。魏源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由于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胜利,占领香港,英国人在华办学成为可能。马礼逊的英华书院就从马六甲迁到了香港,由著名学者理雅各继续负责校务。这里很快成为理雅各翻译四书五经的基地。除了英华书院以外,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会”在宁波开设女子学塾;伦敦会在厦门开设英华男塾;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开设崇信义塾;1850年,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开设徐汇公学;1853年,公理会在福州开设格致书院等等。就这样,西式教育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蓬勃地开展起来。

可是深入探究这些学校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列强在中国开设的学校里,低

年级多半以宗教教育为主,到了高年级才逐渐加入一些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入门知识。或者说,早期传教士办的学校里并没有独立的社会科学的教育。登州文会馆被认为是教会学校中最典型的代表。狄考文认为,登州文会馆“所开设的课程是把中国经典、西方科学和宗教教育最佳地组合起来”。以它为例,该校第六年的课程主要有:心灵学(心理学)、是非学(逻辑学)、易经、系辞、读文、微积学(微积分)、化学辨质、天文揭要等。富国策(经济学)是很边缘的学科,偶尔有一些高年级教育中会设立这门课程。

正如冯桂芬所观察到的,“英法两国设立义学,广招贫苦童稚,与以衣食而教育之……且多习天主教”,所以总体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好不容易动员来的学生很快退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62年。这一年北京创立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教育真正开始起步。1869年,随着丁韪良入主同文馆,同文馆的教育和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是美国传教士,一生中在中国活动时间长达六十余年。因为他曾长期担任北京同文馆总教习,后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等职,学生大量进入与洋务有关的新兴企业,在中国人心目中有极高威望,所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称他是“在华最前列的美国人”。

丁韪良1827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里沃尼亚,父亲是长老会的传教士。1843年,丁韪良考入印第安纳大学,后又转入新阿尔巴尼神学院攻读神学。1849年,丁韪良即将毕业的时候,向长老会提出到中国或日本传教的申请,随即被批准。1850年,丁韪良先到香港,然后前往宁波,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一开始,他的传教就是通过办学和译经的方式进行的。他在宁波开了一所走读性质的男塾,还曾将一部分《圣经》按宁波方言翻译,但收效都不大,他也没能完全地融入中国社会。不过他用中文撰写的天文学著作《天道溯源》倒颇受欢迎,多次再版,还被译成日文和朝鲜文。

1858年,丁韪良随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W.B.Reed)前往天津,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美天津条约》的谈判。次年,丁韪良又接受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华约翰(J.E.Ward)的邀请。以翻译身份再次北上,协助完成了条约文本的交换。随后的1865年,丁韪良到同文馆接替傅兰雅任英文班教习。从1869年起,他开始出任同文馆的总教习,全面改革同文馆的教学制度。

在同文馆期间,丁韪良最有影响的工作当属翻译惠顿的《万国公法》。此书原名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年出版,是当时最通行的国际法蓝本。当时,中国国内并没有什么让人满意或者包含主要国际法精神的著作。从理念上来看,国际法的引人则将彻底打破千年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将中国从一个“帝国”转变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真正加入到国际秩序中。事实上,截至到《万国公法》出版前的1863年,中国已经与比利时、丹麦、法国、英国、挪威、德国、葡萄牙、荷兰、俄国、瑞典、美国这十一个国家先后签订不平等条约24个,传统的“帝国”观念开始崩裂。丁韪良在《万国公法》开篇之前,特意先附上了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的世界地图,并介绍说:“地之为物也,体圆如球直径约三万里,周围九万里有奇。其运行也,旋转如轮,一转为一昼夜,环日一周,即为一年。内分东西两半球,其陆地分五大洲”,即是为了确立“万国”的观念。另一方面,“然天下邦国,虽以万计,而人民实本于一派,惟一大主宰,造其端,佑其生,理其事焉”。

这段阐释同时照顾到儒家伦理,为他的传教和翻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丁韪良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始翻译出版《万国公法》,并开始此后一系列翻译转述的工作。

当时传教士的翻译工作十分艰苦。译者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比如说,丁韪良在翻译《万国公法》时,将近代国际法创始人格劳修斯(Hugo Grotius)翻译成“虎哥”,将莱布尼茨(Leibnitz)译为“莱本尼子”,将霍布斯(Thomas Hobbs)译为“霍毕寺”,这都是颇费苦心的翻译。傅兰雅描绘说:

至于馆内译书之法,必将所欲译者,西人先熟览胸中而书理已明,则与华士同译。乃以西书之义,逐句读成华语,华士以笔述之。若有难处,则与华士斟酌何法可明。若华士有不明处,则讲明之。译后,华士将初稿改正润色,令合于中国文法。

时间过去上百年,但十九世纪的传教士翻译的方法与利玛窦当年的翻译方法比起来,并没有多大的进步。语言始终是一个横亘在中西学者之间的问题,科学技术还相对容易理解,典章制度则只有从头开始了。

1867年,丁韪良继开设国际法课程之后又开始在同文馆开设经济学课程,课程名称定为“富国策”,以福西特(Henry Fawcett,即法思德)《政治经济学教本》为讲义,后来陆续译出,1880年以《富国策》为题汇编起来由同文馆刊印。日本也较早地翻译了这本书,但《富国策》出版时间比此书的日译本出版要早。

亨利·福西特(Henry Faweett)是剑桥的盲人经济学家。他生于1833年,剑桥毕业,随后任教于三一学院。1858年,他由于一次射击事故而失明。他在失明之后顽强进行研究,1863年出版《政治经济学教本》(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他的妻子米利森特·福西特(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更为有名,是英国妇女参政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24年受封女爵士。福西特本人对穆勒极为服膺,因此此书基本上遵循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框架和思想,是当时欧洲通行的教科书。

此书中译本出版的时候,作者写的是“法思德”,书名《富国策》,署名汪凤藻译,丁韪良校。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论生财,即现在的生产理论;第二卷论用财,即现在的消费理论;第三卷论交易,即现在的交换和分配理论。一般认为,此书根据福西特《政治经济学教本》第四版或者第五版翻译而成。可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此书并非全译,译者只从此书前三卷中节选编译了一些内容。其中卷一的第八节“资本的增殖”(On the in-crease of Capital),卷二的第七节“分益耕农与佃农”(Metayers and Cottiers)等都因为与中国情况关系不是很直接而被省略不译。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已经提到不少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如斯美氏(亚当·斯密),梨咯多(大卫·李嘉图),弥耳氏(小穆勒)等,此外还涉及达尔文、马尔萨斯、罗伯特·欧文、傅立叶等人的思想。这批西方经济学学者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福西

特最为推崇小穆勒的学问,丁韪良同样推崇福西特,称他这本《富国策》的写作水平犹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上(丁韪良将斯密的《国富论》译为《邦国财用论》),比后者更为详尽完备。故而《凡例》中称此书“旁逮格致之新学,并专以开发智巧为富国之上策,而不外乎智者强之义”。所以,此书所讨论的理论“为西国之新学,近代最重之,其义在使民足衣足食也”。

丁韪良认为,“天地之大德在好生。圣人之大业在富有。发政之治。以足食聚人之术日丰财。生之者众。沛然讫于四海。用之以礼。浩乎式于九围。此法思德所以有富国策一书”。

《富国策》一开始就和儒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丁韪良特地补充解释说,“富国策虽旨在广发财源,而未尝遗乎仁义。缘若绝仁弃义,则无论再有何策?终难利国矣。”所以这里的“富国策”绝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增加。比如译者以重商主义为批判对象,认为过去“非金银不富”而单纯追求财富的思想大谬不然,直到斯密氏一出才一扫不实之说。“是故富国策之学,不独言日进富强之理,亦以明不进不退,及不进而退之故焉”。

总的来看,富国策可以被看作讲求中庸、讲求均衡的全面考究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书中提到,“富国策所论述者,乃生、财、用、货、殖、交、易之道。昔斯密氏首创是学,名其书日邦国财用论。其实此学所论财用。固合民生国计而名其书日邦国财用论”。编译者谨慎地叙述西方经济思想和制度,想把它完美地嵌入到传统文化中去。

《富国策》一书出版以后,影响颇大,一下子引发了其他一些传教士翻译经济学著作的热情。比如,1886年海关总税务司署出版了艾约瑟(J.Edkins)翻译威廉·杰文斯187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人门》(Primer of Political Economy)的译本,题名为《富国养民策》。1889年,英人布莱德著、傅兰雅(John Fryer)口译的《保富述要》也出版了。这些书的质量都不错,但影响却不及丁译法思德《富国策》。

虽然《富国策》一书在中国影响很大,在很多学者的论著中也能看出《富国策》对他们的影响,但多数通晓西学的学者还是坚持根本,坚持从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经历的现实问题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富国策》思想。以郑观应为例,他有三部公认的代表作,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救时揭要》(1862年),《易言》(1880年)和《盛世危言》(1894年)。这三部书关切的问题从现实问题(如澳门贩卖猪仔)转移到盐务、开矿、治河等传统经济范畴,再转移到国债、商务、银行等现代经济学范畴,表明郑观应对西方经济学的逐步接受,但他的主旨终究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王韬的出发点亦与他类似,王韬曾说,“中国,天下之总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即使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那我们也要记得“天下之道,一而已矣,夫岂有二哉!”

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普及,中国学者对它的认同也逐渐加深,不再横加指责。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中就对《富国策》给予较高评价。1903年美华书馆出版的《中国学塾会书目》中也评价此书“繁简得中,说理清楚”,可当教科书使用。

另一位传统学者陈炽对此说不以为然。1896年,陈炽写了《续富国策》,主要阐发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思想。他所续的不是法思德的《富国策》,而更像斯密的《国富论》。他自称不能接受西方的经济理论,却必须关注经济问题,故而“为救中国之贫弱而作也”。不过。稍晚的严复同样批评了陈炽,他称陈著“纰缪层出,开卷即见”。

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随着《万国公报》崛起。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得到传播,这时的知识传播质量已经大有提高了。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危险地方下一篇:保护有益动物-二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