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2024-07-06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13篇)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一

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王玉洁,徐淑艳,刘艳红,李小顺

(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根据市属农业高校学科发展与建设在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服务于农业信息化为切入点,围绕提升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了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农业信息化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将最新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精神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知识和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推动力。社会对从事工程项目或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北京郊区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用人单位需求调研等。通过调研了解到: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多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高校毕业生大多数都去了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工作;虽然高校培养的学生学习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是对接的不太令人满意。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有些单位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很多企业也在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而苦恼。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为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教育部推行了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部署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增加招生的工作,逐渐将硕士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重视与加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高级应用型人才分析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构成的。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的相同层次的人才可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大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培养类型不同,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硕士学位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硕士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过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业领域理论知识转化、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领域专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兽医师、规划师等。按照高级人才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性硕士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培养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新的思想、观点、方法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习与实践,而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胡思乱想。实践是创新的源泉,社会需求是创新的动力。根据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明确其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领域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既包括基础知识或基础理论创新、应用知识或应用理论创新,也包括技术、手段、工具和方法创新,还包括操作技艺和操作技巧创新。因此,无论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均需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侧重不同。

四、加强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我们从研究市属高校学科发展建设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需求的关系出发,针对当前农业高校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进行了《农业信息化导论》等领域主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以课程建设促进培养人才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农业信息化方向科学研究和服务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作用。

1.更新教育观念。结合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我校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定位,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创新课程内容,将各门领域主干课的总学时均由原来的40学时减为36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时间;在《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36学时中,将原来40学时的纯理论课,改为26学时的理论课,实验课为10学时,由5个实验构成,增加了实践环节。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等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物联网新技术、人工智能、推理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认为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研究生具备掌握不断更新的计算机与信息知识技术的能力;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参加科研的实践中,利用已掌握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已经具有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经验,新颖性地解决学习与农业信息化领域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产生有价值的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通过在实验课中增加创新实验项目、在课堂讨论中为创新性见解加分、课程论文评分中增加创新性分数等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农业信息化导论》课程的5个实验包含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动力与压力,也为学生提供了创新转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舞台。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系统,或建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数学模型,这样的实验任务需要联系所学过的多门专业课知识,有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与开放性。学生从中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

3.自主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并将反转课堂等引入教学过程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一些关键概念、重点知识,并向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问题。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组织上面,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与研究不确定性推理时,结合模糊推理理论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农业生产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模糊推理来解决呢?结合病虫害的识别过程,怎样设置推理的条件?又如,在讲授农业生产中的建模时,分析树木的生长量数学模型、动物种群的繁衍模型等都可以用函数迭代生成的系统进行描述,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用混沌理论来描述与分析。而且,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会出现“蝴蝶效应”,分析这个初始条件,找到奇异吸引子,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建立农业模型的过程与成就感,促进了学生转化理论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规则,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系统,建立了一种新的蔬菜生长数学模型等。通过教学改革,我院研究生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3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五、结语

几年来,我院重点研究并建设专业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农业信息化导论》等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教学改革的实践。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和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指导的2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一人获得学术创新奖,一人获得百伯瑞科研奖。本教学研究为提高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做出贡献。今后,还要继续进行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15-16.

[2]丁雪梅,甄良,宋平,等。实施分类培养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1-4.

[3]刘长宏,张恒庆,王刚,等。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552-554.

[4]程丽,张晶敏。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学周刊,2012,(2 ):7-8.

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二

一、国外研究综述

创业现在已经成为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国际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 关于创业培训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学者重视, 在国外涌现了大量的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创业能力培养的文献研究普遍论述了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者从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内涵、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等不同方面论述了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价值。Peter Drucker (1985) 提出了创业的能力是可以学习而得之的, 他认为创业的能力跟基因毫无关系, 既不是一种魔力也并不神秘。创业是一门学科, 并且和其他学科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拥有这种能力。Gorman, Hanlon和King[1] (1997) 通过对创业文献 (1985~1994) 十年的整理研究, 提出创业能力培养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 进一步论述了创业能力可以被学习, 应该通过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和帮助更多有创业想法的人, 创业能力培养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Krueger, Reilly和Carsrud (2000) 和Olive (2001)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模式。Donald F.kuratko (2005) , Taylor Huber (2001) 和Yorke (2000) 认为教师的素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为了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教师中要有创业风险投资家、创业家、实业家和初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2]。Fayolle[3] (2000) 对法国学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Wang[4] (2004) 对新加坡大学本科学生创业的关心程度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大样本的考察。研究发现新加坡本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很高, 而不足的商业知识和风险感知阻碍了大学生创业, 因此需要在大学期间对工科大学生传授商业知识教育课程, 同时政府也应大力扶持初创企业, 大力宣传成功的创业企业, 给大学生创业以引导和信心。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 教育部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由此, 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逐步涌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途径研究、女大学生创业等方面。郭龙[5] (2014) , 陈朝晖[6] (2013) , 张留禄[7] (2013)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张玉惠[8] (2014) , 古松平, 吴继, 雷泳川[9] (2014) , 孙平, 孙丹丹[10] (2014) 等分别就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策略进行了研究。胡志勇, 黄桂兵[11] (2013) , 冯宁, 杨素萍, 丁浩[12] (2013) , 李鹏[13] (2013) , 崔莹[14] (2013) 等分别对女大学生创业动因、创业教育、就业弱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本课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之处, 同时也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总结国内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 评述如下。

(一) 缺乏基于女性视角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现有研究一般多以大学生整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没有充分考虑女大学生具有女性、大学生和创业者三重身份的特殊性, 没有针对女大学生群体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

(二) 缺乏对女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研究。

现有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没有建立科学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没有建立科学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模型, 没有充分考虑什么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因此现在所提的培养方案不具备针对性。

(三) 现有的大学生培养方案不具备系统性。

从现有研究成果上看, 研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学者有很多, 但总的来看不具备系统性, 可操作性不强, 只是片面地强调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实践基地等等, 没有回答出具体该上哪些课程, 实践基地如何建等问题, 因此, 指导意义不大。自主创业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条可行之路, 它能使女大学生们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加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研究有利于引导政府和高校在今后的大学生培养发展中注重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提高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水平, 降低创业风险。同时通过对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 有助于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全程式指导, 更好地为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服务。

摘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问题是目前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薄弱部分, 也是关系到高校创业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部分, 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旨在对当前关于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为认识高校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研究现状提供系统和全面的参考。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不仅能满足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且能更新高校教育思想观念, 丰富创业教育理论, 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从而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

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三

关键词: 体育艺术专业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路径

一、时下体育艺术专业学员的语言表达情况

不难发现,在体育艺术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运用语言能力薄弱的现象,部分体育艺术专业的学员在实习时很难清晰表明观点,有关内容讲解条理混乱,整理思路与逻辑能力较低。尤其是对于本身就较为复杂的理论内容,更是不能做到采用简单明确语言表述出来。然而一定程度上将文化学科上的知识水准作为衡量语言技巧方面表述能力的标准是不为过的,大多数体育艺术专业学生都没有较高的文化分数,这是体育艺术类专业方面的一大特点,便是放宽了对文化课程分数的限制,普遍招收体育艺术专业分数达标的生源,這就使得体育生、艺术生在文化成绩上处于其他专业学生知识素养之下,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自然就反映到了语言方面的表达与应用上,长此以往,这样的体育专业、艺术专业的学员开始畏惧在公众场合发言,也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有学生主观上想要突破这一瓶颈,却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表达观点时条理不清、语句混乱,一直深受苦扰。

二、探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摆在第一位的是理清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性地位。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的素质水平也愈发要求严苛,语言表达能力构建了与人沟通合作的桥梁,是自己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一名优秀体育或是艺术人才就更要在这方面达到一定高度,对于体育艺术专业的学员来说一定要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克服过往仅仅认为专业知识过硬就能上岗工作的想法,同时只有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完善自身,改善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足,也才能够就业,才可以潜移默化之中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1.研习诸多文化理论。在语言表达上,相关文化理论性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体育艺术类专业的学员就更需要多了解名著知识,不断丰富与发展自身知识储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锻炼思维的效果,重构逻辑方面对语言的整理能力。例如,关于音乐这一环节,一旦同诗歌诵读连接起来便会发挥出巨大功效,这二者通过艺术相连,诗与音的和谐让学员既能学习语文知识,又能深受艺术美的启迪,在朗读中强化语音能力,从而为口头语言表达打下基础。持之以恒,这样充分调动各感官学习语文表达技巧的方式是最有助于培养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法宝。

2.完善革新套路,系统化课程安排。对待体育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力求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活跃课堂,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创造出许多语言表述机会,真正达到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力的初衷。同时要借鉴一些经验,设置口语方面考核项目,加强体育艺术学员对语言表达的重视。站在校方角度,也要切实根据体育艺术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要求,系统化语言表达训练相关教学课程,部分基础性课程要设置在公共课程之中,有利于引导学生真正选择,使体育艺术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社交方面都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造出训练语言能力的空间。对于体育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得到磨砺,拓展训练语言表达的空间,方可将语言基础知识与用语技巧逐步内化为能力、素养。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提高人文素质、锻炼语言表达的重要路径,必须发挥出这些有形文化资源的作用,组织学生构建语言表达社团,不定期开展讲座性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朗诵、演讲、辩论赛为媒介搭建起学生语言交流、语言表达的平台,充分激发这些体育艺术专业学员的热情,让他们渐渐通过竞赛、活动提高语言表达掌控力,继而朝着全新体育人才、艺术专家方向迈进。

一名优秀体育工作者或是艺术工作者不可避免地要求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才可以在各类体育、艺术竞技活动中实现对专业内涵的针对性了解,取得更好的成绩,一旦具备了有效体育、艺术的用语技能,更使得任何体育活动与艺术比赛开展时,以极强的语言带动能力真正带领周围的人主动投身于此,只有如此,才会不断推动体育艺术专业学员完善自身,最终体育、艺术型人才转型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巫俐群.浅谈学前体育艺术专业学生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2]陈蓓.对学前体育艺术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2).

4.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四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原则既是社

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 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这段比喻,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看,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五、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高校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作为具有丰富个性和创新潜能的主体,而不是消极的管理对象和知识灌输的“容器”。高校需改变以往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是适合于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侧重于促进大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2.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教学

加强大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解放思想,与产业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具备优良“软、硬件”的开放性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此外,在实验教学方面,要求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设计实验、专题实验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将一部分实验改成自选的研究型、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选题目、自定方案、独立完成,较为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以大学生主动、自愿进行尝试型实验为主,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质量和实验结果质量做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考核评价。

3.构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5.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五

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我们培养学生成为“解题能手”的同时,也让他们丢失了创造力、想象力、探索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实验的意义: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可是走进小学课堂,除了一些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以外,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也都还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都是听——练习——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上每个学生提问和被提问的次数明显减少,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再加上现在的孩子懒惰心理强,竞争意识淡薄,对学习缺少兴趣,不爱发言,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养成了不爱思考、不爱提问的坏习惯,学习劲头不足,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步提高学生问题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提出“激发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目标:

我们把本课题研究的目标确定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变数学课堂上学生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交流、不会提问题的现状,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

1、学生目标

敢问:即学生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等后,要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勇于发表自己见解,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

会问: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并能综合运用自身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归纳,理解信息,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不拘泥于接受答案,善于质疑问难,善于自我反思,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有其深度。

2、教师目标

(1)善于学习,具备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做一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2)善于启疑,提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学习背景,学习情境应与学生心理、生理相协调,具有新奇性、启发性、趣味性。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3)教师要有热忱的工作态度,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问题,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质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和助长学生“自信、独立、机敏”等人格特征,尊重学生不寻常的言行,避免有危害性的批评,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究策略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策略

1.从社会学的观点讲,学生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认知冲突与情感价值观念的冲突。教师要善于找准触发点,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与好奇心,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2.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引出另一些问题。

3.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课堂上要营造探究问题的宽松、自由环境,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给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支持,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

4.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天生,需要唤起和培养。为此,我们既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课堂上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一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我发展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习惯养成阶段(一个月时间);第二阶段是问题意识形成阶段(二个月时间);第三阶段是自觉探究问题阶段(一个月时间)。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二)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6月——8月)

主要工作:

(1)选题、申请立项;

(2)构建课题实验思路,研究目标与内容;

(3)进行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2、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1)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反思,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注意积累、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材料,把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个案记录下来,供以后参考、交流。

3、研究总结阶段(20xx年4月)

(1)收集材料,健全、整理材料。

(2)撰写结题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3)申请鉴定,形成实验成果、推广。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预期:

1、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学会质疑。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3、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六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以及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指出了目前课堂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策略

I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is the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prosperity of a country.” The innovation culture is the primary social development.How to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is the bounden duty of every teacher and mission.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primary meaning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ining student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o cultivate innovati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a classroom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 the innovation strategy.Key words: Students;Innovation;Teaching Strategies

II

目 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 录 „„„„„„„„„„„„„„„„„„„„„„„„„„„„„„Ⅲ 序 言„„„„„„„„„„„„„„„„„„„„„„„„„„„„„„„1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概述„„„„„„„„„„„„„„„„„„„„„„„„2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2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2

二、目前课堂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3

(一)教师灌输过多,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3

(二)师生关系不和谐,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3

(三)教师语言没有启发性,缺少有效提问„„„„„„„„„„„„„„„„3

(四)教师缺乏耐心,评价语运用不当„„„„„„„„„„„„„„„„„„4

(五)教师不够细心,忽视学生个体差异„„„„„„„„„„„„„„„„„4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5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兴趣„„„„„„„„„„„„„„„„5

(二)优化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教学气氛„„„„„„„„„„„„„„„„„5

(三)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5

(四)讲求教师评价艺术,保护创新萌芽„„„„„„„„„„„„„„„„„6

(五)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创新能力„„„„„„„„„„„„„„„„„„„6 结 语„„„„„„„„„„„„„„„„„„„„„„„„„„„„„„„„8 致 谢„„„„„„„„„„„„„„„„„„„„„„„„„„„„„„„„9 参考文献 „„„„„„„„„„„„„„„„„„„„„„„„„„„„„„„10

III

序 言

小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为了实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小学教师必须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师所选择的课堂教学策略,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往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不但使学生变成了课本的奴隶,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直接的扼杀了小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

“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Innovate”,意思是更新,创造新东西或改变旧东西,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小学生的创新,是要小学生创作自己从未见过、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的行为,而不是模仿抄袭别人的,都可视为创新。也可以是他们想出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的难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小学生的创新可以具体地表现为一个小发明,一个小创造,一篇富有创意的作文,一个新颖的图案设计,一条建设性的提议,一个新点子,一种新设想,一种新方法等。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时代,人的创造力的大小成为最关键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地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人的创造力固然与天赋有一定联系,但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课堂教学的功能、结构、特点、关系等作积极改革、探索,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在教育中贯彻创新这一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目前课堂教学对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灌输过多,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普遍注重教师灌输,轻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内容,轻方法;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过少,缺乏创新精神。在课堂上,学生忙于当“记录员”,知识从耳朵到笔尖,大脑根本来不及参与。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考试大纲要求什么就讲什么,学生就在下面记什么,背什么,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不能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侧重于把知识讲精,讲细,给学生规定标准答案,用自己思考来代替学生思考,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缺少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扼杀了其创新能力;在教与学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很少得到信息反馈。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很相同,缺乏个人主见。

(二)师生关系不和谐,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师生关系不和谐,难以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空间,是阻碍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教学中师生情感关系难以令人满意,老师缺少亲和力,师生之间关系过于严肃,教学缺乏沟通,这样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小学生处于紧张的情绪中,不利于开拓创新思维。这样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控制者、组织者、制定者,是知识的化身,因此很多教师总是板着面孔说教,漠视学生尊严,忽视学生情感交流,导致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师生观不利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语言没有启发性,缺少有效提问

有些小学教师的提问语言缺少启发性,得不到小学生的配合,小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无法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小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质疑问难;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悬念”,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教师语言的引导作用,小学生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空间;提

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无启发提问、低效提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缺乏耐心,评价运用不当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运用不当一直普遍存在,评价过早性,以及语言的单一性。过早的评价学生,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想法,打消了小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肯定,不能很好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缺乏耐心,随意打断学生发言,没有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不能实实在在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对小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语言单调,评价语言贫乏。课堂上,教师总以最简单的“嗯、不错”、“很好”、“真会动脑筋”、“还可以”、“挺有感情”之类乏味的话给予学生表扬,这种评价语一旦在一个班级用久了,就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机械、程序化,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小学生更不会在这样的评价中培育出创新的萌芽。教师评价不当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打击小学生创新欲望。目前教学评价方式有些片面性,往往忽视了动态观察。在鼓励学生方面,评价语言显得没有说服力,激励语也运用不够。

(五)教师不够细心,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学生,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因而导致学生与教学策略“不匹配”,小学生在不适应的教学方法下不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是制约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老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难题。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往往就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过分强调小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导致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禁锢。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创新兴趣

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让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动手操作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小学生,鼓励小学生人人动手,按要求进行操作,让小学生得到主动权,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教师要热情鼓励小学生积极地参与操作过程,促进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互评互改,小组讨论交流,在沟通之中,学生互相启发,点燃对方创新的火花,产生“共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富有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并给其思维活动以合理的施展余地。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小学生创新能力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优化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教学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应该放下架子多与学生交流,对循规蹈矩甚至“出格”的小学生不歧视、不厌恶,创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小学生思考的求异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挥。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1]江主席的话为我们的创新教育指明了方向,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小学生才能有充分思考、表达见解的机会和时间,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三)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奏,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也是再思维的起点。小学教师要巧妙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促进思维,才有创新的灵感和源泉。让小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从平常的内容中自己发掘出 [1] 江泽民.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1999-6-15.问题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质疑问难的培养。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设疑问,要善于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小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师生的活动来解疑,增强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展其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教师应常向小学生介绍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新观点,让他们去思考、比较、判断,从而扩大他们的眼界,开拓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去质疑,去发现新问题。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扣紧“转败为胜”这一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质疑:①田忌为什么会“败”?后来为什么又“胜”了?②田忌是怎样转败为胜的呢?③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胜吗?④齐威王怎么没想到要调换一下马出场的顺序呢?如此,同学们就会迫切求知,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了极大的创新精神,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的契机。

(四)讲求教师评价艺术,保护创新萌芽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应该是适时的、合理的。小学生得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评价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过早的对学生做出评价,会阻碍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发散思维。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较大空间,因而更有效的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是丰富的、多彩的。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2]小学生需要肯定、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刺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及反应要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当、客观公正、热情诚恳,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对于小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更要细心呵护。

(五)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教师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2009-5-5.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进行分层设组,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求异的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成就感,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创新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采取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优化课堂语言,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等多样的教学策略,使小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增强,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求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致 谢

参考文献

[1]杨夏.发挥主体地位 培养创新意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4).[2]朱大为.以体育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

7.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篇七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人类的过去和现在离不开创造,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高等教育应在注重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突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职场竞争力。

一、我国大学生生创新能力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主要体现在社会对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而对于人才供应方——许多高校来说,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却没有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很多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相关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分析原因如下。

1、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

(2)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其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3)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

许多大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些灵感,但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这些灵感也只是短暂的,缺少横向联系。

(4)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其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2、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多年来传统思想倚重于知识传承,把传承性教学置于中心位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欠缺批判思维,欠缺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许多高校实践性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学对象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学成果达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最后,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许多高校采取短期实习学校尽量安排,长期实习由学生自己解决,基本导致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1、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提高

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培养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锻炼创新能力。

(1)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某些科研课题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任务,去思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而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主动搜集相关信息,在周末或假期做一些兼职或实习工作,深入生活实际,开阔视野,增加对社会需求情况的了解;

(3)多了解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从中汲取营养,总结经验,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

首先,注重课程设计的实用性与灵活性。创造力的提高要以必要的知识为基础,而知识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高校必须具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课及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应用课程。

其次,优化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以使学生在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最后,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同时,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

3、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与合作

应当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主动走出校园,在市场中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建立多个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展企业界与学院的良性互动关系,既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公司和商界的运作,从而不断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学,又可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条件。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学生、教师环节的相关措施的同时,学校及社会各界也应参与进来,更好的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正国.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5.(3)

[2]谢秉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 2006,(3)

[3]辛雅丽.关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研究[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7).

[4]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

8.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能力 策略

21世纪是信息、知识、经济激烈竞争的世纪。各国竞相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取得竞争优势,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各大国教育角力的重点。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創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可知,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方向指引。

创新创业教育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各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激励措施、相应的文化建设等。因此,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及特点

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早在1919年就开设了创业类教育课程。1947年,哈佛商学院开设创业课程《新创业管理》,共有188名MBA学生接受了该课程的学习。德国于20世纪50年代实施创业教育,在职业院校在创建了“模拟公司”,是当时创业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创业实践教学方法[2]。1966年,印度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理念,鼓励毕业生创业、创造就业岗位。1994年,日本开设“综合学科”的教学,课程《产业社会与人》成为必修的创业课程。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专家柯林˙博尔(Kelin-boer)首次提出“创新教育”一词。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末。标志性的事件是清华大学在1998年举办的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活动的圆满成功昭示了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始。同时期,华东师范大学尝试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武汉大学实施“三创”教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对学生创业给予注册、资金支持等。

1999年,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养教育的决定》,强调“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部于2002年4月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6年出台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8年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项目,该项目立项建设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2010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相关教育研究和实践。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培训师资、建设创新创业基地

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基础条件,从而保证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相关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策源地,其创新创业教育几乎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硕士教育的全过程,对师资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强调师资队伍与企业的科研和培训合作,兼职教师则是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日本创新创业的高校师资来源更为广泛,如经济学者、管理学者、科研工作者、会计师、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等,既重视了学科背景,又注重实用性。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则强调实践性和经验,在“为创业”的课程中,有21%的兼职教师,98%的教师有过实业管理经验,70%的教师曾经创立过自己的企业 [3]。可见,教育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的针对性。

较之国外成熟的师资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稳定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才普遍推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储备不足,校内专职教师的培养、校外兼职教师的引入机制都尚未健全,仅依托校内师资无法为学生提供广博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如投资、管理、政策等。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的建设极需加强,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校园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场所,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引入校外师资和实践场所。只有强化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拓展创新创业基础建设视野,方能快速推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性与专业发展相融合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各国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动因,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校内的正式课程教育,还包括了“商业计划大赛”和大学科技园等形式的非课程教育。日本大学更注重与企业的科技合作,引入市场与竞争机制,努力建立教学、科研、开发利用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大量的科技园区,形成了政府、企业、高校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体系,产生了大学向科研机构和企业输送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意。英国则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了各类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园建设,为大学生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孵化园,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成果转化。国内多地高度重视创业园、科技园的建设,其中深圳的大学创业园建設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对比发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公认的目标,但在具体教育实践层面,尤其是专业化发展方面,国内的创新创业实践还存在不足。近年来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不乏大学生创新与学科专业背离的现象,出现了大量的业余创新,如销售、信息公司等,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亟须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指引,避免大量的、低层次的创新工作出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已经相当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需要政府、高校、社会资源的密切合作与协调,才能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引导、高校主动参与的特点非常鲜明,但社会资源的协调、调度与合作须进一步加强。只有建立新型的政府、高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才能优化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实践场所、信息共享等工作。从高校的工作职责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场所)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需要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系统性的知识和训练,需要在相关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的指导下,依据高等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正常的教学管理。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将职业体验、专业讲座、创业竞赛、模拟实践、案例分析等知识融入,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融合发展。探索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教育,鼓励师生项目合作、专业领域协同创新、建设与专业教育适应的一体化教室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大力度,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如通过讲座、访学、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水平。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促进师生协同创新,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

(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表征,需要广博的知识底蕴和优秀的人生品格。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系统性知识、创业意识的培养,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认识与实践还不够完善。美国创新创业课程的系统性比较强,课程设置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实施和强化通识教育,消除学科知识的壁垒;二是开设辅助性的、实用性的课程,加强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实操、创业意识的培养。日本的创新创业课程包含知识类课程(管理、金融等)、创业实践训练和讲座培训等几个大类,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和挫折意识。国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尚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实施,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冒险精神、人格、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具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潜力。

(五)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还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优秀的创新创业文化的支撑。国外高校注重整合利用政府、社会资源,使其协同配合、共同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对于实施相关教育活动和实践,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高素质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高校、企业及其他单位应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源地,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紧随其后,均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和体系。对处于起步状态的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制度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R/OL].2015-11-01.http://www.caixin.com/2015-10-29/100867990_all.html.

[2]周文华.国外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特点及启示[J].新余学院学报,2015(6):141-143.

9.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九

第一阶段计划

课题研究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与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5.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诱导和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2.在实践中验证和发展,完善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4.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非常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世纪人才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

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研究措施:

1,实验前评估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2,在每周两节教研活动时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师进行专题发言。

3,利用每位教师定期举行的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

4,实验后进行全阶段的效果测评与成果总结。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收集有关理论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2、实验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实验点展开实验,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参与课堂教学试验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讨课。

课题组进行综合研讨和评价,以点带面,扩展全校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收集积累资料,学年末作阶段性总结。

3、小结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

10.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十

【摘 要】高职院校德育课实践教学是学校德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德育课的实践教学更侧重于对理论知识验证、强化和拓展,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其模式和途径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德育课 实践教学 创新能力

所谓德育课实践教学,就是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科研论文(设计)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它是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一、德育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德育教学方法似乎只有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即“基本道德标准”采用死板的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形式传授给受教育者,致使教育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

1.从学生角度看,学生不能扮演主体角色

(1)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较差,特别是在倾听、质疑、求新求异、勇于探索等方面习惯的缺乏尤为突出。

(2)学生的创新倾向和意识严重不足。从问卷调查和实践教学观察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不动脑、不动口、不动手,只动耳。

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1)从发展的目标来看,缺乏对学生探究精神、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2)从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看,对教学控制得很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单一化。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少。

(3)从训练上来看,教师很少有意识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也少给学生讲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二、德育课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学校德育实践教学应采取以下模式。

1.目标模式的“整体性”。坚持“实践教学一条线”的思想,即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子目标,并分解到开展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后固化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通过各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渠道模式的“多元性”。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进行整体设置。专业实践是主渠道,基础实践和综合实践是多渠道,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主渠道是课程化的,多渠道是活动化的;主渠道是教学化的,多渠道是行动化的;主渠道是课堂化的,多渠道是社会化的;主渠道重知,多渠道重行。

3.形式模式的“开放性”。实施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氛围。广泛开展科研助手活动,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科研意识提供条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和不同实验的特点开展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等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4.过程模式的“全程性”。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贯穿始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处处体现“实践”教学元素。根据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渠道模式组合,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体系,主渠道与多渠道不是固定不变,而是由其所在该阶段发挥的效能而决定。

5.考核模式的“灵活性”。改革传统的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考核的考核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强调灵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实践教学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6.监控模式的“严谨性”。建立一套严密、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学科建设为基本要素,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大系统。严格实践教学督导体系,在评价体系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把是否属探究性学习、探索性实践,是否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德育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1.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对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功能,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巩固知识和掌握技能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将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认真研究和分解,从整体优化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各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在对原有的实践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设计,使各环节前后衔接、相对独立、逐步提高,建立相对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2.着力规范管理,构建实践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由质量保证、监控、评价、反馈四个系统组成:质量保证系统以学院为中心,组织制定学院教学质量标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开展教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监控系统以教务处为主,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教学工作机构协同,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组织课堂评价、学生评教、课程考核质量评价等活动;反馈系统以督导网络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为主,辅以调查、问卷、座谈等各种反馈渠道。整个系统组织畅通、运行有序。

(2)拓宽教学信息反馈渠道

我们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制度”,以充分听取广大学生对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了解各类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态,并及时向学校、学院反馈情况。教师还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渠道对学校各类教学信息、教学动态进行全面了解掌握,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3.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1)推进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为学生素质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实践舞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加速更多优秀合格人才的培养进程。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不断扩大学术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大学生的学术科技活动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树立学生的科研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2)推进各项大型实践教学观摩,使校园文化活动上层次、出精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搞多种多样的学习沙龙、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用自己的视觉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社会实践成才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按照“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的思路,全校学生按照“确定一个选题、参加一项实践活动、撰写一篇调查报告、交回一份实践活动鉴定,参与一场社会实践报告会”,就近就便开展多种形式的分散型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丰富人生阅历,更好地认识社会,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美德。

(4)推进身心素质教育活动,实施使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上台阶,出效果

11.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创新能力 探索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24-01

一、更新观念,充实自我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做人,成为创新性人才。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他们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天职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把教学活动作为创新活动来启迪创新意识,培植创新机会,启发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思考和论证,扼杀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要把过去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变为传授知识增长经验,发展能力,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基础的东西,往往具有潜在性和发展性,厚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基本素质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众多的生长点,为学生形成高素质及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求和总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比如教师要勇于打破教材的固有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板块;细化板块的内容,以寻求知识的关联点;着重注意并设法解决板块知识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

三、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最有效途径应该是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展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长期接受创新思维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求同思维、收敛思维的培养,又不能忽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要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规律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创造”、“再解决”的创新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

具有良好的科学意志品质是维持创造行为的动力,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不妨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正确把握成功与挫折之间的辨证关系。教育学生直面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挫折中奋飞,在拼搏中成功。

(二)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尊自信,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三)结合科学史和现实中的典型人物,进行挫折二重性教育。许多历史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二重性教育的绝好材料。通过挫折二重性教育,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并逐步培养战胜挫折,化消极为积极的主动意识。

五、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长期以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忽视学生个性培养,甚至忌谈个性,学校过分强调尊重老师,而不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是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或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听话越好,那些爱问好动的孩子有时甚至会受到斥责。凡此种种,都从根本上违背教育规律,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在承认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随时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为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创造的思想和观点,要给予学生自由的环境,避免压抑幻想,但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应从二者的辨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后,才能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培养并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统华.浅谈创新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2.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篇十二

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陈旧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受“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的传统思想的严重影响,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不够,在教育教学中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观念陈旧,办学理念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

实践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实训教学的思想倾向,没有把实践实训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没有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有的专业虽然计划中有实训安排,但由于高校扩招的原因,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的学校没有稳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得不到加强,学生的创新欲望进一步弱化。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高校各类工科专业课程应通过实验或实训教学进行不断吸收、研究与发展。在国外,很多课程都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题教学法及现场教学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项目或课题研究的机会比较多,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而这些手段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学校教学以课堂灌输教学的方法为主要手段,你讲我听,学生很少提问题,导致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渐衰减,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二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很少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学生与生产第一线长期脱节。三是学校也不愿意经常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实习,怕出事故,怕担责任,更怕经费得不到支持。所以,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成了一纸空谈。

实训教学师资严重匮乏

近年来,高校引进一大批学历高、年龄轻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加之理论课程与科研任务非常繁重,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多,动手能力可想而知,导致其在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漫漫消失。

实训教学管理不严谨

长期以来,学校对实训教学不太重视,所以,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一直没有严格的计划,有的实验实训课程无缘无故地被减掉。对理论课程,学校主管部门还去检查一下教学秩序及教学效果,而实验教学就很少有人过问了。应该有什么样的教学计划?课时上够没有?学生真正得到了哪些收获?对这些管理得并不那么严谨。有的理论教师用实验课做“补丁”,什么时候自己有私事就上实验课,误导了学生对实验实训课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感到实验课没什么意义。

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经

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

围绕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内容,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骨干力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政策以及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写出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教材。尤其是学校的“双高”人才,要结合专业技术及科研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填加一些前沿性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改变“一言堂”的旧教学方法

学生上课信息量过多,学生思维跟不上多媒体的速度,学生连笔记都无法记,内容当堂吸收得较少,下课后浑浑噩噩。等到期末考试时,学生只有请教师圈画考试“重点”,学生背下来应付考试,成绩一公布,本门课程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因此,必须改革不适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改变影响学校科学发展、影响学生创造能力提高的障碍,使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采用课题式教学法对大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大多希望学生一上岗就能顶用,尤其是企业。学生在大学读书四年,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深,范围比较广,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薄弱。目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可以运用科研成果将没有兴趣的内容变得像玩游戏一样开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大学教学中较少应用,应积极应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开拓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有效途经.

强化创新意识和各类创新实践训练

一般地说,在考试中,中国学生往往好过外国学生,但做研究、工作和进一步办产业时,情况恰恰相反,暴露出中国学生总体上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对我院机械学院1000位学生的创新理念认识程度进行了调查,当问到“你认为参加科技创新项目对你的能力提高有帮助吗”,52%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也就是说,大学早就应该开设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课程,比如《创新艺术学》、《创新理论教程》等课程。

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

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模板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适应型”教育观念的转变。现在的教学计划只要学生选中专业后,四年里可以说不管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与变化,学生都要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所设置的课程,学生的知识面相差无几,知识结构大致相同,没有按照市场趋势进行预测与调研。所以,必须加大教学方案的改革力度,要到社会、企业认真了解第一手材料,根据需要和可能,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008年我院机械工程学院共有九个团队申报立项参加天津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通过校级评审共有七项报送天津市,其中一项获得天津市一等奖、三项获得天津市二等奖、三项获得天津市三等奖。通过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使他们受益匪浅。据调查,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的初衷多数是为提高创新能力。调查显示,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占58%,为兴趣爱好的占26%,为获奖学金的占16%。

因此,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开展各类科技知识讲座,同时开展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施展才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

[2]任淑淳, 杨俊和.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

1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篇十三

第二阶段实验计划

一、情况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阶段实施目标:

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思维的扩散性。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5、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6、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阶段研究措施

1、继续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

2、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4、结合研究过程,反思自己的研究行为,定期做好各实验班间的交流,总结,提升研究能力。

5、做好阶段性总结及阶段性评估工作。

四、具体安排:1、2006、9确定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状的调查。2、2006、10――2007、10开展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3、2007、1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信息技术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

上一篇:中国有机棉市场深度调研分析趋势研究报告目录下一篇:青少注意火灾建设平安校园主题班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