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精选7篇)
1.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一
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的试点工作将于2002年展开,也就是说,从明年起,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可攻读中医学研究生。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提高中医学理论研究水平和促进学术进步,加速中医药现代化的步伐,培养具有从事中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跨学科、复合型的高层次中医学专门人才。
该项试点将按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后实施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同时实行中期筛选制度。两年内按要求完成全部课程学习,以及科研与临床能力训练,各项考试、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经过3年培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者,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在两年课程学习中,有一门考试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可再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继续完成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其他学习与训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硕士学位。
该试点招生单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每校招收20名,专业为中医基础理论,时间与该培养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同步进行,面向全国招生。
中医学研究生的报考条件是:获得理学、工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含应届毕业生);在本科阶段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报考中医学研究生必须参加2002年国家组织的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统一入学考试(不组织单独入学考试),考生可根据本科阶段不同专业背景,从49组试题中任选一组,每组专业课试题的命题、制卷及阅卷工作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组织进行。
有关招生、考试、录取等具体办法,可参见各有关学校的招生简章。
2.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二
1.请挂号寄来以下9项个人信息, 缺一不可 (这是办证必备的条件) :姓名、身份证号、职称、专业、学历、通信地址、邮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2.办证费用 (含工本费和邮寄费)
邮局订户30元, 通联站订户25元 (也可由通联站汇总办理) , 可邮寄或转帐, 答题卡及个人信息用挂号信寄至杂志社, 信内勿夹现金。
3.截止日期:2016年12月10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杂志社每月集中办理一次)
4.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3邮编:100061
收款人:《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汇款附言请注明:学分证书。
5.银行转帐户名:《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帐号:01090514000120105028642开户行:北京银行广渠门支行
3.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三
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呼吁和敦促各成员国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据世卫数据显示,中医已传播到168个国家和地区,针灸在103个国家明确使用,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30万,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同时,外国政府也或通过与我国首脑会晤,或通过外交渠道,或通过卫生会谈,要求与我国开展中医药合作。
杨金生委员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中医药海外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配以专项资金扶持,构建我国“软实力”和“巧实力”,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借鉴孔子学院模式,在国际范围做好统筹布局,推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或科研机构走出去创办一批中医医院、教育培训中心、科研中心,促进中医药服务、文化和产品在海外的传播,塑造一批国内外极具知名度的中医药民族品牌。
在国际社会大力推介中医药治疗理念,使外国民众通过了解中医药进而转变对中国的认知,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影响力。同时,为中医药的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了解与信任,为其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鼓励中医药企业加大科技攻关和产品创新,积极向国际社会出口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中药产品,推动中医药经贸合作,加快中医药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杨金生委员还建议,设立国家级荣誉勋章,奖励和鼓励为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人士,形成国际知名的荣誉奖章。
4.国家医药重点研发计划 篇四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7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19个研究方向,经费总概算约为5亿元。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
1.1基本证候与重大疾病病因病机创新研究 1.1.1基本证候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与重大疾病、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基本证候,— 1 —
系统梳理该证候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开展证候形成研究、证候的辨证要素、证候要素结合和辨证规范化研究,明确辨证规范,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并开展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验证,总结临床应用规律,探讨现代生物学基础,探索中医辨识新方法。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医证候与某些疾病核心病机相关性的基础研究;以临床试验数据为依据,明确证候临床演变规律;初步明确证候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中医证候辨识标准和技术方法,进入中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2基于经典名方与中药大品种的药性理论和复方配伍理论研究
1.2.1中药复方或组分配伍理论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临床长期应用且有一定基础的经典名方或大品种(《中国药典》收载),诠释中药配伍作用和量效关系的现代科学内涵。整合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复方配伍理论和优化技术研究,以增效减毒为目标,以相互作用为核心,突破中药复杂体系解析关键技术,形成中药复方或组分配伍应用方案及技术规范,并形成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为中药复方重大新药创制和经方优化提供方法支撑。
考核指标:完成1~2个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并阐述其 — 2 —
科学内涵,建立中药配伍和量效关系研究模式;完成2个复方配伍新药处方,并提供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初步阐明其效应网络。建立从方剂遴选、药效物质筛选及评价、配伍配比优化和安全性评价等不同环节的组分配伍技术体系,形成组分中药研制方案;阐释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作用模式和科学内涵。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1.4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 1.4.1中医传承平台构建与方法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中医临床经验传承的需求,研究建立中医临床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结局评估与随访以及数据管理与分析利用等模块,形成智能化中医传承信息系统;建立以中医知识库、名老中医知识图谱为基础的个性化知识体系,形成基于名老中医经验的辨证论治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构建多功能的中医传承服务平台,为提升基层青年中医临床诊疗服务水平提供支撑。所构建的中医传承平台经一定数量的临床传承研究验证。
考核指标:研发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挖掘、辅助决策支持等5~8个软件,建成基于互联网、方便实用的具有辅助传承、辅助诊疗、辅助研究、辅助学习等功能的中医传承服务平台和相应APP,经500位以上名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与社会开放服务验证,形成软件著作权5~8项;形成《名老中医临床数据
与经验知识采集规范》以及《中医传承服务平台应用规范》。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
2.1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成熟方案循证评价研究
2.1.1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优化循证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心血管疾病及肺系、胃肠系恶性肿瘤等的中医防治,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选择已具备一定基础和临床证据的诊疗方案,明确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以提高疗效为目标优化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疗效机制的研究,形成高质量、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
考核指标:完成中医防治某种重大疾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每个研究样本量不少于500例;初步阐明作用规律和可能机制,为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临床方案提供依据;获得高质量的、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2篇并纳入高级别中医和西医临床指南。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4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选择1个病种或1类疾病申报。优先支持牵头单位为三甲医院,曾牵头组织过并圆满完成了多中心临床 — 4 —
研究,研究结果在知名期刊发表。项目组织机构完善,包括临床知名专家团队,国内外高水平方法学团队和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
3.中药资源保障
3.1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安全性保障 3.1.1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选择代表性的道地药材,充分分析道地药材品质形成因子和药效成分形成规律,系统考虑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等不同层次的影响,开展基于中药材的精细农业耕作、定向培育、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仿生栽培、菌根栽培、仿野生抚育、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研究,示范构建道地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并推广应用。构建全国中药材生产服务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开发50项中药材土壤改良、仿生栽培等生态种植技术;建立50种以上道地药材的生态种植技术体系或模式;形成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服务技术体系。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30家(含推广单位)。
3.1.2中药材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及控制标准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药材重金属超标和植物生长激素滥用等问题,开展农残、重金属等外源有害物质及植物生长素对中药材质
量及安全性影响研究;建立和完善农残、重金属、二氧化硫、真菌毒素等外源有害物质数据库;建立中药材农药残留高效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根据中药材有害外源污染物的区域特性及吸收分布特性,结合国际上规定的人体最大安全摄入量和中药服用剂量及模式,提出适合于中药的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形成中药材农残、重金属、真菌毒素、二氧化硫等外源有毒有害物质开放共享分析平台。
考核指标:阐明8~10种植物生长激素等外源有害物质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建立10种中药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数据库,数据信息不少于300种农药残留、6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10种真菌毒素;建立中药材农药残留的高效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申报3~5项中药材有害物质安全限量国际标准;形成外源有毒有害物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1.3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 研究内容:以定点扶贫地区为重点,选择区域特色突出、道地性明确的常用中药材,以生产高品质道地药材为目标,开展全链条种植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系统构建种质优化、田间管理、药肥减施增效、产地初加工和储运技术体系,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开展全链条质量追溯,形成道地药材种植技术体系,— 6 —
打造高品质的道地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并面向适生地区示范推广,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高品质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和规范化中药材生产技术单元,基地示范区不少于500亩,种源基地不少于50亩,推广面积5000—10000亩,带动不少于5000农户增收,农民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10项
有关说明:由各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申报1项,每个项目不超过3种道地中药材品种;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优先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
3.2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开发及中药材综合利用 3.2.1中药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药资源利用不充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中药材“非药用部位”潜在药效成分发现、药效活性评价、质量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是药材生产过程下脚料的循环利用、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产业化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副产物转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一批可用于医药、畜禽养殖、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材料等的原料或再生资源性产品,以提升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考核指标:建立中药材“非药用部位”功效定位、质量评价等关键技术5项,形成3~5种不同类型中药废弃物转化利用技术,明确10种大宗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药效成分、药效活性及质量评价,实现20~30种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开发10个以上药用、兽用、饲用等新原料资源。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3.3常用中药材药效物质及其质量控制研究 3.3.1“有毒”中药材安全性、有效性系统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有毒”中药材的药效物质、毒性成分、安全用药剂量尚未明确等问题,选择《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代表性“有毒”中药材,系统开展药效物质、量—时—毒—效关系、安全用药范围及可能的易感物质和易感机制研究;建立毒—效关系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考核指标:阐明25~30种“有毒”中药材的毒—效特征、量—时—毒—效关系,明确其毒效关联,安全用药剂量和用药规 — 8 —
范;建立“有毒”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和毒性成分数据库,修订和提升“有毒”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形成针对“有毒”中药材的科学认知、客观评价和安全使用、有效防控的系统方法。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 4.1 中药(材)大健康产品研发 4.1.1中药材大品种开发
研究内容:结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布局,选择有代表性、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大品种,从种植、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系统组织开展种植技术、核心功效、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健康产品开发等现代科学研究,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开发功能因子明确、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考核指标:建立集成多学科力量和国内优势单位、涵盖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加工、研究、开发、生产的高水平产学研联合攻关团队,建立中药材大品种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体系和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利用当代先进的方法,中药材大品种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每个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推广面积不少于5000亩,带动不少于1万农户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每个中药材大品
种深度开发不少于10个科技含量高、功效明确的中药材大健康产品并实现上市销售,获批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不低于100亿。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10项
有关说明:每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种植)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组织推荐不超过1种道地大品种。鼓励围绕大品种从种植、研发、产业多环节进行集成设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其中地方财政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鼓励不同省份围绕同一道地品种联合申报。优先在定点扶贫地区示范推广。申报单位需提交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可的实施方案。
4.2 中药生产、制剂关键技术研究 4.2.1中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中药工业生产中制剂前处理环节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能耗大、污染高、灭菌效率低等共性问题,以提升中药绿色制造技术装备水平、推进产业化应用为目标,基于中药生产过程特点、工程原理和规律,结合现代技术与方法,开展中药生产中节能、降耗、减排、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环境友好生产线。
考核指标:形成3~5项关键技术;创制或集成1~2套符合中药特点的绿色制造技术组合或装备组合,在不少于3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推广;节能、降耗或减排达2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鼓励学科交叉、国际合作,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2.2减少抗生素应用的研究
研究内容:系统整理中医药抗生素类作用古今文献,以中医药治疗呼吸、泌尿、妇科等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方药或方案为基础,开展中医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开展基于药物相互作用、增效减毒的中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研究。
考核指标:评价3~4种抗生素敏感菌感染性疾病、1~2种耐药菌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并形成相应的临床治疗方案;初步阐明中药缓解抗生素耐药及耐药菌敏化的作用机制;进行4~8组中药与抗生素联合用药的基础、临床研究;形成中医药临床应用指南和中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指导原则。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5中医诊断与数据采集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5.1中医智能诊断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开发系列新型智能化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诊断设备,重点研究其信息采集、识别、处理与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标准规范,建立典型疾病或重大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及相应脉诊、舌诊病例库,构建基于新型智能化脉诊仪、舌诊仪的现代化中医诊断体系和平台,实现脉诊、舌诊等的工程化、智能化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
考核指标:完成新型智能化脉诊仪、舌诊仪等中医诊断设备新产品研发并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建立基于中医脉诊、舌诊等的疾病诊断技术平台,形成中医脉诊、舌诊设备及其信息采集、识别与处理分析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不少于5万例的脉诊或舌诊信息与其相应的病例资料数据库,形成脉诊、舌诊等现代工程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平台。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不超过2项
有关说明:每个项目分别选择脉诊仪、舌诊仪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6中医治疗、康复与保健设备研发关键技术研究 4.6.1 中药饮片智能调剂与煎煮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发符合中药特色、基于传统中药煎煮方法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节能、便捷中药煎煮设备;研发与医院信息系统相衔接的中药饮片智能自动化调剂设备,中药饮片全自动调剂系统。
考核指标:研发1~2项中药饮片煎煮设备,研发或升级改造1~2项中药饮片调剂设备;完成相应设备的操作规范;相关设备应获得国家相关机构的批准和注册。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各课题组具有稳定的科研队伍、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与项目申请相关的发明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原则上由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且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4.7互联网+服务技术研究及示范
4.7.1中医药大数据中心与健康云平台构建
研究内容:根据中医药大数据发展的需求,统一标准规范,突破中医药异构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中医药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利用以及数据安全保障的技术平台,建立国家中医药大数据中心与中医药大数据创新应用与共享服务的技术体系,研制相关的信息标准规范,建立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与医疗质量
评估的病案首页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与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为中医医疗与科研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考核指标:建立起可以满足中医药大数据管理利用的数据中心(硬件、机房设施、软件系统),与中医健康智慧云平台以及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的安全保障、隐私保护系统;形成中医药数据汇集、管理、共享利用的规范40项,相关信息标准30项,并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完成50家中医院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的电子病例数据集成与分析挖掘平台建立;完成500家医院病案首页数据采集、汇聚与分析利用平台建立;为3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馆提供电子病历、辨证论治以及远程医疗咨询的服务,形成数据汇聚、数据展示、医疗质量评估以及数据管理利用的技术平台;为中医药重大研发计划项目数据汇总提供技术支撑。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要求有相当硬件、软件以及研究基础的单位承担。鼓励企业参与,且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5.中医药国际化 5.1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
5.1.1针灸优势病种疗效评价国际合作研究
研究内容:组织国内的优势单位,建立针灸临床评价与数据中心,研制针灸临床研究的共性技术与方法,建立国际针灸病例登记注册等针灸临床研究的技术支撑平台,形成临床研究设计、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分析等专业化团队,负责国际针灸临床研究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以及第三方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的任务;利用国际针灸临床病例登记注册平台,组织开展针灸优势病种的效果比较、优势分析以及相关效应机制的研究,为针灸临床决策以及验证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考核指标:建立针灸临床评价与数据中心1个,建立可在国内外方便使用、多语种的针灸病例登记注册平台一个,形成软件著作权3~5项;组织5~8个国家、150个针灸师参加,应用针灸病例登记注册平台对不少于3种疾病、足够分析样本量的针灸临床效果比较、优势分析研究与相关的效应机制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报告3~5篇;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并进入高级别临床指南;形成国际组织的《国际针灸病例登记注册的管理规范》以及《针灸临床实践质量保障规范》。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牵头单位要有针灸临床研究、国际合作以及临床评价研究与数据管理、病例登记注册平台研究的基础。
5.1.2中医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
5.1.2.1中医药“一带一路”联合开发国际合作研究
研究内容: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传统医药标准制定、药品注册及相互认证、产品联合研发、药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开展相关传统药物的临床评价研究;建立中医药或民族药医疗与研究中心、药用生物资源保护中心或中试技术平台等。
考核指标:建立传统医药医疗和研究中心1~2个或建立药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平台1个;完成1~2个药品的境外注册,与合作国家制定传统医药标准3~5项。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 6.1民族医药传承与资源保护 6.1.1民族医药传承研究
研究内容:以尚未发掘整理的民族医药为对象,开展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抢救性发掘、民族地区民间医药知识和用药经验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整理名老民族医专家学术经验并制定特色医疗技术规范;开展民族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表述规范示范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尚未发掘整理的不少于6个少数民族的医药古籍文献、医药知识或用药经验的整理;制定10个名老民族医专家特色医疗技术规范并进行临床评价,建立不少于20个名老民族医传承研究室;形成25~30个民族医药的《民族医药基本名词术 — 16 —
语规范》(至少含汉语等2个语种的版本)。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2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研究
6.2.1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诊疗方案及经典方剂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优选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彝医等民族医,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性痴呆、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防治,开展病机与病期、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特色技术与制剂、诊疗指南制定与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的规范诊疗方案、特色诊疗技术;优选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经典方剂,开展方剂的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证据。
考核指标:形成民族医防治重大疾病的防治方案、诊疗标准与指南、特色技术及有效制剂等服务包不少于8个;明确5~7个代表性民族药经典方剂的组方理论、临床定位,并对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做出评价。
实施年限:2017—2021年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有关说明: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7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
过30家。优先支持前期已有较好研究基础、资源可整合度高,特别是已经建立了民族医治疗优势病种的专业临床研究队伍,以及具有民族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良好研究基础的专业队伍。
申报要求
1.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6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2家。
2.申报单位和项目(含课题)负责人必须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承诺各领域项目产生的所有科学数据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在专项约定的条件下对专项各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如不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则不具备承担专项项目的资格;签署数据递交协议后而不在商定的期限内履行数据递交责任的,则由专项责令整改;拒绝整改者,则由专项追回项目资金,并予以通报。
5.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五
1.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医著是
a 《类经》
b 《难经》
c 《脉经》
d 《外经》
e 以上都不是
?
2.张仲景的著作是
a 《伤寒论》
b 《诸病源候论》
c 《温热论》
d 《瘟疫论》
e 以上均非
?
3.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a 张景岳
b 张从正
c 张仲景
d 张志聪
e 张元素
?
4.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是
a 《诸病源候论》
b 《三因极-病症方论》
c 《千金要方》
d 《伤寒杂病论》
e 《内外伤辨惑论》
?
5.《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 巢元方
b 孙思邈
c 王叔和
d 皇甫谧
e 陈无择
?
6.首昌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秦越人
c 巢元方
d 陈无择
e 王清任
?
7.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张景越
c 张从正
d 张锡纯
e 张元素
?
8.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 朱震享
b 张从正
c 李杲
d 刘完素
e 李中梓
?
9.“金元四大家”中,被称“脾胃学派”的医家是a 李杲
b 李中梓
c 张从正
d 刘完素
e 朱震享
?
10.“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 朱震享
b 李杲
c 刘完素
d 张从正
e 张仲景
?
11.认为“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 刘完素
b 朱丹溪
c 张子和
d 张仲景
e 李东垣
?
12.认为“邪去正安”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张景越
c 张锡纯
d 张从正
e张元素
?
13.认为“脾胃一伤,百病丛生”的医家是
a 李东垣
b 李中梓
c 李时珍
d 李月池
e 以上均非
?
14.认为“六气皆从火化”的医家是
a 吴又可
b 刘完素
c 朱丹溪
d 张仲景
e张从正
?
15.《瘟疫论》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李中梓
d 李杲
e叶天士
?
16.《医林改错》的作者是
a 王清任
b 吴又可
c 吴鞠通
d 张从正
e张景越
?
17.形神关系的确切表述是
a 精能生神
b 神附广形
c 神为形主
d 形为神宅
e形与神俱
?
18.《灵枢·本神》认为“任物”之脏是
a 心
b 肺
c 脾
d 肝
e肾
?
19.《灵枢·本神》论“智”的概念是
a “所以任务者”
b “因志而存变”者
c “因虑而处物”者
d “因思而远慕”者
e “意之所存”者
?
20.属中医学基本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 天人合一
b 天人相应
c 整体观念
d 人士整体
6.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六
——依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编制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
1.1(4分)医院发展战略〃措施 1.1—1 医院发展战略 1.1—2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1.1—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1.1—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落实记录(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1.2(12分)医院工作计划 1.2.1(3分)
1.2.1—1 医院工作计划(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1.2.2(3分)
1.2.2—1 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具体措施 1.2.2—2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2.2—3 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具体措施落实记录 1.2.2—4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落实记录
1.2.2—5 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凭证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1.2.3(3分)
1.2.3—1 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关键问题的系统调研分析资料(每年至少一次调研报告)
1.2.3—2 根据(1.2.3—1)调研分析资料制订的针对性措施 1.2.3—3制订的(1.2.3—2)针对性措施落实记录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1.2.4(3分)
1.2.4—1 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 1.2.4—2 医院中医药特色指标的定期考核与分析资料(每年均要有具体资料)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1.3(10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和考核制度 1.3.1(2分)
1.3.1—1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单独、系统制定)
1.3.1—2(1.3.1—1)鼓励和考核制度落实记录 1.3.1—3 有关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1.3.2(6分)
1.3.2—1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
1.3.2—2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落实记录 1.3.2—3 有关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1.3.3(2分)
1.3.3—1 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的方案(文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情况的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1.3.3—2 医院实行绩效工资管理的方案落实(执行)资料(工资核算、发放资料)
1.3.3—3 有关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1.4(14分)中医对口支援工作 1.4.1(3分)
1.4.1—1 院长目标责任制(分,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资料
1.4.1—2 院长目标责任制落实鼓励措施 1.4.1—3 确定对口支援单位资料 1.4.1—4 院长目标责任制落实记录
1.4.1—5 医院工作计划(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1.4.1—6 医院工作计划落实鼓励措施 1.4.1—7 医院工作计划落实记录(查阅上相关资料)1.4.2(3分)
1.4.2—1 基层指导科设臵文件(科长聘任文件)
1.4.2—2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资料
1.4.2—3 基层中医药业务开展指导工作记录 1.4.2—4 基层指导科科长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访谈基层指导科负责人)1.4.3(4分)
1.4.3—1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
1.4.3—2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号)中的4项重要工作指标实施计划(方案)
1.4.3—3(1.4.3—2)中的4项重要工作指标实施计划(方案)落实情况记录
1.4.3—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4.4(2分)
1.4.4—1 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计划)1.4.4—2 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计划)落实记录 1.4.4—3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计划 1.4.4—4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计划落实记录 1.4.4—5 开展中医对口支援‚人员交流工作‛计划 1.4.4—6 开展中医对口支援‚人员交流工作‛计划落实记录 1.4.4—7 有关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访谈有关人员)1.4.5(2分)
1.4.5—1 中医药视频平台建设、管理情况资料
1.4.5—2 利用视频平台参加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视频会议资料 1.4.5—3 利用视频平台开展学术交流资料 1.4.5—4 利用视频平台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1.4.5—5 利用视频平台开展会诊活动资料 1.4.5—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
第二章 队伍建设(100分)
2.1(50分)中医药人员配备 2.1.1(7分)
2.1.1—1 人事档案
2.1.1—2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明材料 2.1.1—3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医院执业医师比例计算资料
(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2(4分)
2.1.2—1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招聘情况资料(查阅前3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3(5分)
2.1.3—1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资料(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4(5分)
2.1.4—1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资料(计划、培训记录等)
2.1.4—2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比例≥70%统计资料
(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5(7分)
2.1.5—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文件)
2.1.5—2 每个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资料
(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6(3分)2.1.6—1 院级领导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资料(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7(6分)
2.1.7—1 医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接受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资料
2.1.7—2 科主任接受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资料(查阅上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8(4分)
2.1.8—1 医院医务、护理、科研、教育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包括正、副职负责人)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60%)资料
(查阅上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9(5分)
2.1.9—1 临床科室负责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系统接受中医药专业培训两年以上的比例(≥60%)资料
(查阅上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1.10(4分)
2.1.10—1 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具备中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资料
2.1.10—2 临床科室负责人(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中从事相关专业工作6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情况资料
2.1.10—3 临床科室主任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相关要求的资料
(查阅上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2.2(20分)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 2.2.1(5分)
2.2.1—1 医院中长期规划
2.2.1—2 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或在医院中长期规划中体现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内容)
2.2.1—3 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落实资料(计划、措施及其落实情况记录等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况)2.2.2(5分)
2.2.2—1 医院工作计划(其中有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2.2.2—2 医院工作计划中有关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实记录
(查阅上工作计划并抽查1项措施的落实情况)2.2.3(5分)
2.2.3—1 医院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 2.2.3—2 医院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继承人选拔与激励机制的组织实施情况记录
2.2.3—3 相关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相关人员)2.2.4(5分)
2.2.4—1 医院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
2.2.4—2 医院师承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记录(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2.3(30分)医师定期考核〃中医药继续教育 2.3.1(6分)
2.3.1—1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文件)
2.3.1—2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医院文件)
2.3.1—3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施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2.3.2(4分)
2.3.2—1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2.3.2—2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实施记录 2.3.2—3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2.3.2—4 中医住院医师培训档案做接受抽查准备(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名医师的培训档案)2.3.3(5分)2.3.3—1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 2.3.3—2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方案实施记录 2.3.3—3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三基‛培训档案 2.3.3—4 医师培训档案做接受抽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名医师的培训档案)2.3.4(4分)
2.3.4—1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2.3.4—2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落实记录
2.3.4—3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获得规定学分的比例(达到100%)资料
(查阅上相关资料)2.3.5(6分)
2.3.5—1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管理办法
2.3.5—2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管理办法执行情况资料(培训资料、考核资料)
2.3.5—3 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考核临床科室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人)2.3.6(5分)
2.3.6—1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考评档案(包括培训内容,考评记录完整)
(抽查2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考评档案)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3.1(20分)临床科室设臵〃命名 3.1.1(7分)
3.1.1—1 医院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3个)设臵文件 3.1.1—2 体现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设臵和命名的资料(工作量报表、工作简报等)
3.1.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1.2(10分)3.1.2—1 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依据(文件)3.1.2—2 医院关于临床科室命名规范化管理文件 3.1.2—3 命名规范的医院临床科室名录(简报等)3.1.2—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3.1.3(3分)
3.1.3—1 医院获得的荣誉称号 3.1.3—2 张挂的医院荣誉称号符合规定 3.1.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
3.2(25分)科室建设与管理 3.2.1(5分)
3.2.1—1 门诊、病房、急诊的设臵标准和设施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3.2.1—2 门诊、病房、急诊的设臵、设施情况资料 3.2.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3.2.2(3分)
3.2.2—1 科室主任、护士长、学术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学术继承人配备情况资料
(查阅本人事档案)3.2.3(4分)
3.2.3—1 上级关于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要求的文件 3.2.3—2 本院开展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数量统计资料 3.2.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2.4(5分)
3.2.4—1 医院关于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的管理制度
3.2.4—2 记录有上级医师辨证分析与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的归档病历
(抽查本5份归档病历)3.2.5(5分)
3.2.5—1 病例讨论制度
3.2.5—2 病例讨论记录资料(有中医内容)(抽查5份讨论病历)3.2.6(3分)
3.2.6—1 关于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文件、制度等)3.2.6—2 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开展情况记录
3.2.6—3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以上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以上医师各1人)
3.3(20分)常见病及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3.3.1(4分)
3.3.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3.1—2 本院(3个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基本要素要求齐全)
3.3.1—3 本院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本院科室临床实际和特色的总结资料(分病种)
(查阅3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他相关资料)3.3.2(4分)
3.3.2—1 医师学习、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记录
3.3.2—2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做接受访谈准备(关于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掌握情况)
(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访谈3个病种)
3.3.3(4分)
3.3.3—1 执行本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运行病历或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3份运行或归档病历——原则上每个病种1份)3.3.4(4分)
3.3.4—1 每年对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疗效进行 分析、总结及评估资料
3.3.4—2 优化诊疗方案(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3.3.5(4分)
3.3.5—1 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至少1个常见病种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3.3.5—2 手术病例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情况资料 3.3.5—3 手术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抽查5份手术病历)
3.4(18分)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3.4.1(4分)
3.4.1—1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3.4.1-2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资料(至少2个以上科室执行,每个科室1个病种)
(查阅相关资料——每个科室1个病种)3.4.2(6分)
3.4.2-1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掌握本科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情况)准备
(现场访谈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每个科室1人)3.4.3(4分)
3.4.3-1 运行或归档病历有临床路径表单
3.4.3-2 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应用统计资料 3.4.3-3 运行或归档病历(每科)做接受抽查准备(每个科室抽查2份运行或归档病历)3.4.4(4分)
3.4.4-1 每年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统计分析资料(定期检查分析)3.4.4-2 每年定期针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提出的改进措施
3.4.4-3 每年提出的针对性改进措施落实记录(查阅上相关资料)
3.5(25分)中医病历〃中药处方质量 3.5.1(5分)3.5.1-1近1年‚入院记录四诊资料完整‛的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3.5.2(5分)
3.5.2-1近1年‚首次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的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3.5.3(5分)
3.5.3-1近1年‚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性‛的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3.5.4(5分)
3.5.4-1近1年‚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符合《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求‛的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
注:3.5.1-3.5.4各项评价方法均为‚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故需备符合3.5.1-3.5.4项要求的‚近1年归档病历‛。
3.5.5(5分)
3.5.5-1近1年门诊饮片处方(处方格式及书写符合要求)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20张门诊饮片处方)3.6(12分)中成药临床应用 3.6.1(4分)
3.6.1-1近1年‚使用中成药(含中药注射剂)有记录、辨证正确‛的归档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10份归档病历)3.6.2(4分)
3.6.2-1近1年‚有病名诊断、证候诊断,用药合理(合理配伍、符合联合用药原则)‛的门诊中成药处方做接受抽查准备
(抽查近1年20张中成药处方)3.6.3(4分)
3.6.3-1近1年‚使用剂量、用法正确‛的门诊中成药处方做接受抽 查准备
(抽查近1年20张中成药处方)
注:3.6.2-3.6.3项评价方法均为‚抽查近1年20张中成药处方‛,故需备符合3.6.2和3.6.3项要求的‚近1年中成药处方‛。
3.7(10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三基‛掌握情况
3.7-1 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学习与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方剂的有关资料
3.7-2 科室其他医师学习与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中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方剂的有关资料
3.7-3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
(现场考核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名——科室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1名)
3.8(10分)中医诊疗设备配臵
3.8-1 中医诊疗设备(8类、20种)配臵清单 3.8-2 中医诊疗设备(8类、20种)使用情况资料 3.8-3 科室中医诊疗设备做接受抽查准备
(查阅设备清单并抽查分属于3个科室的3种设备使用情况)3.9(15分)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和综合治疗 3.9.1(4分)
3.9.1-1 本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清单(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40种)
(查阅本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清单)3.9.2(5分)
3.9.2-1 上医院门诊总人次(报表)
3.9.2-2 上医院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等以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的门诊人次(报表)
3.9.2-3 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统计资料
(查阅上医院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等以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为主的科室的门诊人次)
3.9.3(6分)3.9.3-1 病区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资料 3.9.3-2 门诊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资料
3.9.3-3 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的科室数不低于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50%统计资料
3.9.3-4 病区和门诊做接受实地考查、抽查准备(实地考查并抽查2个病区)
3.10(15分)中药制剂、门诊中药处方 3.10.1(5分)
3.10.1-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入、出库单 3.10.1-2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许可证
3.10.1-3 常年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0种(清单)
(查阅上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入出库单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许可证)3.10.2(7分)
3.10.2-1 门诊处方‚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制剂)处方比例(≥60%)‛统计资料
3.10.2-2 门诊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30%)‛统计资料
3.10.2-3 上门诊处方统计资料做接受查阅和抽查核实准备(查阅上统计资料并抽查核实)3.10.3(3分)
3.10.3-1 上中药饮片处方数统计资料 3.10.3-2 上医院门诊人次统计资料
3.10.3-3 上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人次的比例(≥50%)统计资料
3.10.3-4 上门诊处方、门诊人次统计资料接受查阅和抽查核实准备
(查阅上统计资料并抽查核实)
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90分)
4.1(27分)专科床位、设备、人员、技术及业务 4.1.1(4分)
4.1.1-1 地市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2个确认文件资料 4.1.1-2 本院关于地市以上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与管理的文件 资料
4.1.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4.1.2(3分)
4.1.2-1 专科床位数(不含加床≥30张)设臵文件资料 4.1.2-2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4.1.3(3分)
4.1.3-1 《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臵标准》(上级文件)
4.1.3-2 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臵标准》配臵的中医诊疗设备清单
4.1.3-3 配臵的中医诊疗设备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证明资料(专科临床工作需要的中医诊疗设备、配臵的中医诊疗设备用途等)
4.1.3-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4.1.4(4分)
4.1.4-1 执业医师档案资料 4.1.4-2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档案资料
4.1.4-3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占执业医师数的比例(≥70%)统计资料
4.1.4-4 专科学术带头人在(正式)学术团体任职统计资料及相关证明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4.1.5(5分)
4.1.5-1 辨证论治准确的病房运行病历和门诊病历做接受查阅准备 4.1.5-2 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100%)的统计资料(查阅10份病房运行病历或10份门诊病历)4.1.6(4分)
4.1.6-1 中医治疗率(≥60%)统计资料 4.1.6-2 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70%)统计资料(查阅上统计资料)4.1.7(3分)4.1.7-1 专科服务量(门诊量、出院人数)统计资料
4.1.7-2 与专科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服务量(门诊量、出院人数)统计资料
4.1.7-3 逐年专科服务量(门诊量、出院人数)增加比较资料(要求逐年增加)
4.1.7-4 专科服务量和与专科相应级别中医同专业科室服务量(门诊量、出院人数)对比资料(要求专科服务量领先)
(查阅评审前3年统计资料)
4.2(15分)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工作计划 4.2.1(4分)
4.2.1-1 专科建设发展规划(查阅相关资料)4.2.2(3分)
4.2.2-1 重点专科工作计划内容与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相符 4.2.2-2 重点专科工作计划落实记录(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4.2.3(4分)
4.2.3-1 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可体现在重点专科工作计划中)
4.2.3-2 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落实记录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措施的落实情况)4.2.4(4分)
4.2.4-1 确定优势病种的文件资料 4.2.4-2 优势病种病人收治例数统计资料 4.2.4-3 所有收治病种病人例数统计资料
4.2.4-4 优势病种病人收治例数与其他收治病种病人例数对比分析资料(要求确定的优势病种病人收治例数达到所有收治病种病人例数前列)
4.2.4-5 突显确定的优势病种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的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4.3(27分)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4.3.1(8分)4.3.1-1 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4.3.1-2 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4.3.1-3 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资料 4.3.1-4 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资料
4.3.1-5 病种诊疗方案(要求充分反映本专科特色,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基本要素齐全)及其它相关资料做接受查阅准备
(查阅3个病种诊疗方案及其它相关资料)4.3.2(6分)
4.3.2-1 科室负责人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4.3.2-2 其他医师掌握本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4.3.2-3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准备
(现场访谈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科室负责人1名,每人访谈1个优势病种,共访谈3个病种)
4.3.3(6分)
4.3.3-1 运行病历执行诊疗方案情况资料(每月运行病历执行诊疗方案情况统计、分析、评价资料等)
4.3.3-2 运行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
(查阅3份运行病历——原则上每个病种1份)4.3.4(7分)
4.3.4-1(每年至少一次)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分析、总结、评价资料
4.3.4-2 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做接受查阅准备(要求分析、总结、评价到位,中医疗效评价客观、科学)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4.4(10分)专科学术经验继承 4.4.1(3分)
4.4.1-1(每年)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和措施 4.4.1-2 明确学术继承人的文件资料
4.4.1-3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和措施落实情况资料 4.4.1-4 学术继承人跟师情况资料 4.4.1-4 学术继承人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4.4.2(3分)
4.4.2-1 学术继承人全面掌握本专科老中医学术经验情况资料(测试、考核记录等)
4.4.2-2 学术继承人跟师的原始记录
4.4.2-3 学术继承人跟师后发表的论文等证明资料
4.4.2-4 其他有关学术继承人跟师继承学术工作材料(个人工作总结、学术交流资料等)
4.4.2-5 学术继承人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现场考核学术继承人)4.4.3(2分)
4.4.3-1 本专业有代表性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应用的证据资料(典型病例统计资料、疗效分析与总结评价资料和典型病历展评资料、学术交流会或座谈会资料,等)
4.4.3-2 能体现本专业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应用的代表性病历做接受查阅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代表性病历2份)4.4.4(2分)
4.4.4-1 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法挖掘、整理工作资料 4.4.4-2 挖掘、整理出的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中医诊疗方法临床应用工作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
4.5(11分)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 4.5.1(3分)
4.5.1-1 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要求具体,至少有3项)
4.5.1-2 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在临床应用资料(应用例数统计资料、应用疗效分析与总结评价资料等)
4.5.1-3 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与考核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与考核2名医师)4.5.2(4分)4.5.2-1 医师能熟练掌握本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的相关资料 4.5.2-2 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与考核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与考核2名医师)4.5.3(3分)
4.5.3-1 临床应用的专科中药制剂有关资料(要求专科中药制剂品种≥2种)
(查阅相关资料)4.5.4(1分)
4.5.4-1 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
4.5.4-2 专科中药制剂研究计划实施情况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第五章 中药药事管理(80分)
5.1(2分)临床使用中药监管
5.1-1 临床使用中药监管组织相关资料(成立组织文件、成员职责、监管工作制度等)
5.1-2 临床使用中药监管工作记录资料(监督、评价、指导工作记录资料,每年不得少于2次;合理遴选使用的中药清单;中药监管工作专题会议及有关会议记录等资料)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5.2(24分)中药房设臵 5.2.1(3分)
5.2.1-1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上级文件)
5.2.1-2 本院有关中药房及其部门设臵的文件资料(要求设臵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
5.2.1-3 中药房及其部门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5.2.2(3分)
5.2.2-1 中药房远离各种污染源的相关资料(平面示意图或文字说明资料)
5.2.2-2 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调剂室、中药煎药室配备的有效通风、除尘、防积水及消防等设施情况资料(文字或图表)5.2.2-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5.2.3(5分)
5.2.3-1 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80平方米)、中成药调剂室面积(≥40平方米)有关资料(平面图、文字说明等)
5.2.3-2 中药饮片、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与医院的规模、业务需求相适应的相关资料(文字、图表等)
5.2.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5.2.4(2分)
5.2.4-1 中药房的设备(器具)配臵清单
5.2.4-2 医院的规模和业务开展对中药房的设备(器具)配备需求资料
5.2.4-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5.2.5(2分)
5.2.5-1 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5.2.5-2 中药房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资料
5.2.5-3 中药房工作人员配备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开展需求相适应的相关材料(工作人员配备数、中药房工作量、工作人员人均工作量等分析资料)
5.2.5-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并实地考查)5.2.6(2分)
5.2.6-1 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5.2.6-2 中药房主任或副主任具备主管中药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证明资料
(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5.2.7(5分)
5.2.7-1 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
5.2.7-2 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证明资料(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老药 工证明资料)
5.2.7-3 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人员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小包装饮片的复核人员应具备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明资料
5.2.7-4 煎药室负责人具备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明资料
5.2.7-5 煎药人员具备中药学专业人员资格或经培训取得的相应资格证明资料
(查阅评审前2年相关资料)5.2.8(2分)
5.2.8-1 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5.2.8-2 以中药内容为主的在职教育培训计划 5.2.8-3 在职教育培训制度执行情况资料 5.2.8-4 在职教育培训计划落实情况资料(查阅评审前2年相关资料)
5.3(18分)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执行情况 5.3.1(5分)
5.3.1-1 中药饮片采购制度
5.3.1-2 中药饮片进货渠道有关资料(如供应商资质证明、供应商通讯地址及联系方式、供货形式、供货发票提供情况等)
5.3.1-3 完整的对供应商定期评估记录 5.3.1-4 中药饮片入库清单
(查阅相关资料,如供应商资质档案、中药入库清单、评估记录等)5.3.2(3分)
5.3.2-1 中药饮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要求制度完善)5.3.2-2 中药饮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执行记录 5.3.2-3 中药饮片进货质量验收办法
5.3.2-4 中药饮片进货质量验收记录(要求记录完整)(查阅上中药饮片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及进货质量验收记录)5.3.3(3分)
5.3.3-1 中药饮片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5.3.3-2 中药饮片储存设施条件的文字记录资料(要求设施条件完善)5.3.3-3 中药饮片储存设施定期养护记录资料(要求记录完整)5.3.3-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3.4(2分)
5.3.4-1 毒性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5.3.4-2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5.3.4-3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账簿(要求帐物相符)
5.3.4-4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实行‚双人双锁‛管理的文字资料(‚双人双锁‛管理办法、‚双人双锁‛管理办法实行记录等)
5.3.4-5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做接受抽查准备
5.3.4-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抽查10张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处方)
5.3.5(5分)
5.3.5-1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 5.3.5-2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范 5.3.5-3 中药饮片处方做接受抽查准备 5.3.5-4 调剂后的中药饮片处方做接受抽查准备 5.3.5-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查并抽查1日中药饮片处方和调剂后的中药饮片处方20剂)
注:抽查的中药饮片处方要求100%按规定审核并有复核签字;抽查的调剂后中药饮片处方要求每剂重量误差应在±5%以内。
5.4(5分)小包装中药饮片管理
5.4-1 小包装中药饮片品种清单(不少于300种)及使用记录资料 5.4-2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5(15分)中药煎药室管理 5.5.1(5分)
5.5.1-1 煎药室工作制度(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5.5.1-2 煎药室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
5.5.1-3 煎药室工作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 5.5.1-4 煎药室工作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实施记录 5.5.1-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5.2(2分)
5.5.2-1 煎药室布局平面图(布局要合理)5.5.2-2 煎药室煎药工作流程(要求合理)
5.5.2-3 煎药室设施、设备配臵清单(要求设施、设备配备完善)5.5.2-4 煎药室辅助用具配臵清单(要求辅助用具配备完善)5.5.2-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5.3(3分)
5.5.3-1 煎药室消毒制度(要求定期消毒)5.5.3-2 煎药室消毒记录(要求完整)
5.5.3-3 煎药室清洁规程(含设施、设备、容器)5.5.3-4 煎药室每日清洁记录(要求完整)5.5.3-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5.4(2分)
5.5.4-1 煎药室面积(示意图)5.5.4-2 煎药室煎药工作量统计资料
5.5.4-3 煎药室面积与煎药工作量相适应的分析、评判资料 5.5.4-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5.5(3分)
5.5.5-1 煎药操作记录(要求完整)5.5.5-2 煎药操作方法 5.5.5-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5.6(3分)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 5.6-1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定 5.6-2 中药饮片调剂给付规定
(注:上述两项规定,若上级下发有,按上级规定的版本执行;若上级未下发,以本院规定为执行依据)
5.6-3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定执行情况资料(中药饮片处方名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规定执行情况督查记录及督查情况分析、总结、通报等)
5.6-4 中药饮片调剂给付规定执行情况资料(规定执行责任及责任人明确、规定执行程序、规定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规定执行情况督查及督查情况分析、总结、通报等资料)
5.6-5 中药饮片的调剂给付做接受现场抽查准备 5.6-6 医师和药房人员做接受现场访谈准备
(现场抽查10种中药饮片的调剂给付,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访谈医师和药房人员)
5.7(3分)中药制剂管理 5.7.1(2分)
5.7.1-1 中药制剂的配制管理制度 5.7.1-2 委托加工的制剂管理制度 5.7.1-3 制剂操作技术规范 5.7.1-4 制剂室消毒制度 5.7.1-5 制剂室消毒记录 5.7.1-6 制剂室清洁制度 5.7.1-7 制剂室清洁记录 5.7.1-8 制剂室工作人员职责 5.7.1-9 制剂室工作制度 5.7.1-10 制剂配制记录
5.7.1-11 制剂原材料质量管理制度 5.7.1-12 制剂原材料质量检测记录 5.7.1-13 制剂成品质量检测管理制度 5.7.1-14 制剂成品质量检测记录 5.7.1-15 制剂原材料入库单
5.7.1-16 制剂原材料领用记录(账本)5.7.1-17 制剂成品领发记录(账本)5.7.1-18 制剂室设备管理台账 5.7.1-19 制剂室设施、辅助用具清单 5.7.1-20 制剂室工作人员档案 5.7.1-21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7.2(1分)
5.7.2-1 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的调剂使用规定(上级或本院规定的)
5.7.2-2 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的调剂使用记录(查阅相关资料)
5.8(10分)中药药物安全与合理使用 5.8.1(2分)
5.8.1-1 医院关于配备专职临床药师的文件资料 5.8.1-2 专职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5.8.1-3(专职临床药师)中药咨询窗口或工作台设臵资料 5.8.1-4 专职临床药师工作记录(含咨询记录)5.8.1-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5.8.2(3分)
5.8.2-1 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
5.8.2-2 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资料(监测记录、监测人员职责等)
5.8.2-3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5.8.2-4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资料(报告责任人、报告程序、报告形式、报告结果处理等)
5.8.2-5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记录 5.8.2-6 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3份病历)5.8.3(3分)
5.8.3-1 中药处方评价工作制度
5.8.3-2 中药处方评价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资料(评价人员组成、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公布与处理、评价工作总结、评价工作记录等)5.8.3-3 中药处方和用药医嘱规范(处方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用药指导等)
(查看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5.8.4(2分)
5.8.4-1 中药及中药合理使用知识宣传资料 5.8.4-2 中药及中药合理使用知识宣传记录资料(查看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第六章 中医护理(70分)
6.1(23分)中医护理管理工作 6.1.1(2分)
6.1.1-1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上级文件)6.1.1-2 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计划与具体措施(可体现在医院工作计划中)
6.1.1-3 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计划与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资料
6.1.1-4 做具体措施落实情况接受抽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1项措施落实情况)6.1.2(3分)
6.1.2-1 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职能 6.1.2-2 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人员职责
注:护理管理部门的中医护理管理人员包括主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
6.1.2-3 中医护理管理工作(记录)资料(查阅相关资料)6.1.3(4分)
6.1.3-1 病房护理人员基本情况(总数)6.1.3-2 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报表)
6.1.3-3 上级关于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要求(《评审标准》要求0.4:1)
6.1.3-4 本院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符合上级要求的证明材料(数据计算资料)
6.1.3-5近3个月护理人员排班表 6.1.3-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实地考查并抽查近3个月护理人员排班表)6.1.4(4分)
6.1.4-1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6.1.4-2 中级、初级护士技术档案
6.1.4-3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落实原始记录资料(培训时间、地点、应参培训人数、实参培训人数、签到表、培训授课人、授课内容、培训效果测试、测试成绩、培训情况总结与评价、培训激励措施及其落实情况等)
6.1.4-4 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定期考核资料(考核制度、考核办法,考核时间、参加考核人员、考核内容、考核成绩等)
6.1.4-5 培训计划及中级、初级护士技术档案做接受查阅准备(查阅培训计划及中级、初级护士技术档案各2份)6.1.5(4分)
6.1.5-1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5-2 科室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不少于2项)
6.1.5-3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执行记录、督查记录等)6.1.5-4 科室做接受抽查准备 6.1.5-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抽查 2个科室,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6.1.6(3分)
6.1.6-1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度
6.1.6-2 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评价工作组织、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工作记录、评价工作总结、评价结果运用等)资料
(查阅上相关资料)6.1.7(3分)
6.1.7-1 护理与义务、药剂、后勤等相关部门支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机制(文件资料及会议记录,会议每年至少召开1次)
6.1.7-2 协调机制落实情况资料(协调机制落实工作制度、协调机制落实科室职责、协调机制落实工作程序、协调机制落实工作记录等)
(查阅相关资料)
6.2(23分)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6.2.1(7分)
6.2.1-1 中医护理常规
6.2.1-2 中医护理常规实施资料(每个病区中医护理常规不少于2个,实施资料包括中医护理常规学习记录、操作考核记录、操作记录、督查操作记录、实施工作计划与总结等)
6.2.1-3 病区做接受现场抽查准备(现场抽查2个病区的相关资料)6.2.2(9分)
6.2.2-1 专科中医特色护理标准(常规)
6.2.2-2 专科中医特色护理标准(常规)实施情况资料(护理记录、督查记录、考核记录等)
6.2.2-3 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资料(体现在护理记录中)
6.2.2-4 病区做接受实地考查、抽查准备 6.2.2-5 病区患者做接受访谈准备
(抽查1个病区,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每个病区访谈1名患者)6.2.3(7分)
6.2.3-1 运行病历做接受抽查准备(要求病历在入院评估和护理记录中体现辨证施护内容,中医护理与辨证一致)
6.2.3-2 病区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抽查2份运行病历并实地考查)6.3(24分)常见病中医护理技术 6.3.1(6分)
6.3.1-1 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包括各科常见病)
6.3.1-2 各科护士长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情况资料(学习、考核资料)
6.3.1-3 各科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情况资料(学习、考核资料)
6.3.1-4 护士长、护士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现场考核护士长、护士各一名)6.3.2(12分)
6.3.2-1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3.2-2 护理操作百分制打分表
6.3.2-3 护士长、护士做接受护理操作现场考核准备(现场考核护士长、护士各1名)6.3.3(6分)
6.3.3-1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规范(要求内容完整)6.3.3-2 护士做接受(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服务)现场考核准备
(现场考核2名护士)
第七章 文化建设(60分)
7.1(6分)文化建设领导组织与实施方案 7.1.1(3分)
7.1.1-1 《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管局文件)
7.1.1-2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家中管局文件)7.1.1-3 医院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等文件要求的会议记录、文件
(查阅相关资料)7.1.2(3分)
7.1.2-1 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
7.1.2-2 中医药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实施清况资料(实施组织、实施计划、实施措施、实施计划和措施落实记录等)
7.1.2-3 ‚中医药文化建设措施落实情况‛ 做接受抽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措施落实情况)7.2(12分)医院价值观念体系建设 7.2.1(4分)7.2.1-1医院宗旨
7.2.1-2 医院宗旨释义(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7.2.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7.2.2(4分)
7.2.2.-1 医院发展战略
7.2.2.-2 医院发展战略释义(体现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中医药服务 的总体定位)
7.2.2.-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7.2.3(4分)7.2.3-1 医院院训
7.2.3-2 医院院训释义(体现医院宗旨)7.2.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7.3(19分)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7.3.1(9分)
7.3.1-1 医师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技术方法的运用)7.3.1-2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现场考核3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3.2(3分)
7.3.2-1 员工言语仪表规范
7.3.2-2 员工(窗口服务人员、医技人员、门诊服务人员)做接受现场考核准备
(现场考核窗口服务人员、医技人员、门诊服务台人员各1名)7.3.3(3分)
7.3.3-1 医院关于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举行规定(文件)7.3.3-2 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特定礼仪相关资料(拜师礼仪、集体宣读院训仪式和集体唱院歌、升院旗仪式等文字、图片、影像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7.3.4(4分)
7.3.4-1 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体现中医医院特点)7.3.4-2 《员工手册》(体现中医医院特点)7.3.4-3 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培训资料 7.3.4-4 《员工手册》使用培训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7.4(23分)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
7.4.1-1 庭院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7.4.1-2 庭园建设规划落实情况资料 7.4.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7.4.2(20分)
7.4.2-1 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的中医药知识宣传计划 7.4.2-2 门诊走廊、候诊区和住院部走廊的中医药知识宣传计划实施情况资料(文字、图片等资料,体现宣传内容与科室特色相结合,同时,中药候药区要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所有宣传内容中要使用中医病名或中医术语)
7.4.2-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
第八章 预防保健(40分)
8.1(6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撑 8.1.1(3分)
8.1.1-1 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有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并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8.1.1-2 医院工作计划(有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并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8.1.1-3 医院长期发展规划(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目标)落实情况资料
8.1.1-4 医院工作计划(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目标)落实情况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8.1.2(3分)
8.1.2-1 医院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明确具体措施)8.1.2-2 医院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计划、措施落实情况资料
8.1.2-3 做‚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措施‛落实情况接受抽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抽查2项措施落实情况)8.2(17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 8.2.1(4分)
8.2.1-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设臵资料(设臵文件、房屋位臵、面 积、设施布局等图文资料)
8.2.1-2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功能介绍资料(健康状态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方面功能介绍)
8.2.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2.2(5分)
8.2.2-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配备资料(人员配备满足‚治未病‛服务功能需要,专职医护人员不少于4人,中医类别人员≥70%,其中应当有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基本情况资料)
8.2.2-2 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做接受查阅准备(查阅本人事档案及相关证明材料)8.2.3(4分)
8.2.3-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科室设备清单
8.2.3-2 设备配臵能满足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要的证明资料(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所需设备与所配臵相关设备对应资料)
8.2.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科室设备清单并实地考查)8.2.4(4分)
8.2.4-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工作制度(要求健全)8.2.4-2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服务规范(要求健全)8.2.4-3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服务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健全)(查阅相关资料)
8.3(10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情况 8.3.1(2分)
8.3.1-1 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情况资料(文字、图片等原始材料)8.3.1-2 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流程(要求流程合理且为原始材料)
8.3.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3.2(3分)
8.3.2-1 健康管理数据库设立资料(位臵、面积、设备配臵清单、管
理人员情况、管理工作制度等资料)
8.3.2-2 健康管理数据库工作运行情况资料(资料采集、输入、查阅、使用、使用效果分析与评价等原始材料)
8.3.2-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3.3(2分)
8.3.3-1 中医体检和评估工作制度 8.3.3-2 中医体检和评估工作方案 8.3.3-3 中医体检和评估工作记录 8.3.3-4 中医体检和评估工作总结 8.3.3-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3.4(3分)
8.3.4-1 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服务工作制度
8.3.4-2 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服务工作规范(包括中医健康教育和指导、中医技术方法干预等)
8.3.4-3 中医预防保健干预服务技术操作规范(中医技术操作规范)8.3.4-4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4(7分)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应用 8.4.1(4分)
8.4.1-1 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应用项目资料(膏方、针刺、灸法、火罐、推拿、贴敷、足疗、药浴、熏蒸、药膳、刮痧等技术项目中,应用的技术项目≥5项)
8.4.1-2 中医预防保健技术项目应用情况资料(中医预防保健技术项目应用情况登记本、工作量报表、应用情况分析总结资料等)
8.4.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8.4.2(3分)
8.4.2-1 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应用操作规范 8.4.2-2 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应用操作记录 8.4.2-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32(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能力(350分)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40分)
一、医院设臵、功能和任务(7分)1.1.1(4分)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 1.1.1.1(2分)
1.1.1.1-1 医院管理理念(体现医院公益性、以病人为中心、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1.1.1-2 医院服务宗旨(体现内容同上)1.1.1.1-3 医院管理措施(体现内容同上)
注:医院管理措施应包括行政管理措施、医疗管理措施、药剂管理措施、护理管理措施、医技管理措施、后勤管理措施等等。
(查阅相关资料)1.1.1.2(1分)
1.1.1.2-1 各级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活动开展情况记录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等)
1.1.1.2-2 本院开展、举办的社会公益活动(义诊、健康咨询、募捐等)资料(文字、图片、影像等)
(查阅相关资料)1.1.1.3(1分)
1.1.1.3-1 政府分配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度 1.1.1.3-2 为社区、农村基层培养卫生人才工作制度
1.1.1.3-3 政府分配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人员名单、培训授课课件、学时、考核和评价、完整培训方案、具体保障措施等资料(要求完整)
1.1.1.3-4 为社区、农村基层培养卫生人才名单、培养方案、考核和评价、具体保障措施等资料(要求完整)
(查阅相关资料)
1.1.2(3分)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
1.1.2-1 二级中医医院基本(设臵)标准(上级文件)1.1.2-2 本院的功能和任务 1.1.2-3 本院现在定位和发展定位
1.1.2-4 本院(现在)规模相关资料(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编制及实有床位数、科室设臵、每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和设备、设施等符合二级中医医院基本设臵标准的相关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
二、医院服务(17分)
1.2.1(9分)医院诊疗环境改善措施 1.2.1.1(2分)
1.2.1.1-1 门诊、住院环境保洁、安全防范措施 1.2.1.1-2 方便患者接受诊疗的措施 1.2.1.1-3 方便残疾人就医的无障碍设施资料
1.2.1.1-4 门诊、急诊候诊区和医技部门、住院病区等均有的明显、易懂标识设臵资料(文字、图片)
1.2.1.1-5 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资料
1.2.1.1-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门诊部、医技部门、住院病区)(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1.2(2分)
1.2.1.2-1 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工作制度
1.2.1.2-2 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的措施 1.2.1.2-3 各临床科室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医务人员安排资料(排班表等)
1.2.1.2-4 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日志 1.2.1.2-5 患者入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1.2.1.2-6 患者入院接受医疗服务标准 1.2.1.2-7 患者出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 1.2.1.2-8 患者出院服务工作标准 1.2.1.2-9 患者转科医疗服务工作制度 1.2.1.2-10 患者转科医疗服务工作标准 1.2.1.2-11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1.3(2分)
1.2.1.3-1 双向转诊医疗工作制度 1.2.1.3-2 双向转诊医疗工作流程
1.2.1.3-3 双向转诊医疗工作记录
1.2.1.2-4 双向转诊医疗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资料(督查记录、总结、分析、评价等资料及工作量报表等原始材料)
1.2.1.2-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1.4(2分)
1.2.1.4-1 医院挂号、缴费、取药、候诊秩序管理制度 1.2.1.4-2 医院挂号、缴费、取药、候诊秩序管理办法 1.2.1.4-3 医院挂号须知 1.2.1.4-4 医院缴费须知 1.2.1.4-5 医院取药须知 1.2.1.4-6 医院候诊须知 1.2.1.4-7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1.2.1.5(1分)
1.2.1.5-1 评审前3年患者平均住院日统计资料(工作量报表)1.2.1.5-2 评审前3年患者平均住院日统计分析资料(图表,要求呈下降趋势)
(查阅相关资料)
1.2.2(3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1.2.2.1(1分)
1.2.2.1-1 首诊负责制度
1.2.2.1-2 首诊负责制度执行情况资料(急诊患者接诊日志、急诊患者诊疗处臵记录、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记录、急诊患者医疗服务流程等)
1.2.2.1-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2.2(1分)
1.2.2.2.-1 急危重症患者住院‚绿色通道‛设臵资料(‚绿色通道‛示意图、‚绿色通道‛管理办法、‚绿色通道‛保障措施、‚绿色通道‛故障责任追究办法等)
1.2.2.2-2 急危重症患者住院‚绿色通道‛运行情况资料(急危重症患者优先住院医疗规定、急危重症患者住院手续办理记录、急危重症患者住
院情况统计表、急危重症患者住院‚绿色通道‛运行情况督查记录等)
1.2.2.2-3 重点急、危、重病种医疗服务流程 1.2.2.2-4 重点急、危、重病种医疗服务规范
1.2.2.2-5 急危重症患者手术‚绿色通道‛设臵资料(‚绿色通道‛示意图、‚绿色通道‛管理办法、‚绿色通道‛保障措施、‚绿色通道‛故障责任追究办法等)
1.2.2.2-6 急危重症患者手术‚绿色通道‛运行情况资料(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手术医疗规定、急危重症患者手术情况统计表、急危重症患者手术记录、急危重症患者手术‚绿色通道‛运行情况督查记录等)
1.2.2.2-7 重点急危重症患者手术服务流程 1.2.2.2-8 重点急危重症患者手术服务规范 1.2.2.2-9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2.3(1分)
1.2.2.3-1 急危重症患者医疗的多部门、多科室协调机制 1.2.2.3-2 多发伤、复合伤、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预案 1.2.2.3-3 特殊人群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流程 1.2.2.3-4 特殊病种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流程 1.2.2.3-5 群体性事件患者的急诊救治工作流程(查阅相关资料)
1.2.3(3分)患者合法权益保护 1.2.3.1(1分)
1.2.3.1-1 医疗价格、收费标准 1.2.3.1-2 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公布栏 1.2.3.1-3 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 1.2.3.1-4 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公布栏 1.2.3.1-5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1.2.3.2(1分)
1.2.3.2-1 患者病情告知制度
1.2.3.2-2 患者及其亲属、授权委托人对患者病情和诊疗措施知情选择制度
1.2.3.2-3 参保患者医保支付项目告知制度 1.2.3.2-4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1.2.3.2-5 患者民族习惯及宗教信仰尊重与保护制度(查阅相关资料)1.2.3.3(1分)1.2.3.3-1 首诉负责制度
1.2.3.3-2 首诉负责制度执行情况资料(接受投诉的专门部门设臵文件资料、患者投诉途径及方式、患者投诉记录、患者投诉事项查处记录、患者投诉事项查处结果反馈记录、接受投诉工作情况督查记录等)
1.2.3.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1.2.4(1.5分)患者营养指导、配餐、煎药服务 1.2.4-1 患者营养指导、配餐服务工作制度 1.2.4-2 患者营养指导、配餐服务工作规范 1.2.4-3 患者营养指导、配餐服务工作记录 1.2.4-4 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管理制度 1.2.4-5 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工作流程 1.2.4-6 为患者提供煎药服务工作记录 1.2.4-7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实地考查)
1.2.5(0.5分)无烟医院创建
1.2.5-1 《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上级文件)
1.2.5-2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上级文件)
1.2.5-3 创建无烟医院计划
1.2.5-4 创建无烟医院计划落实情况资料(实施方案及其实施情况、督查记录、总结等)
1.2.5-5 创建无烟医院具体措施
1.2.5-6 创建无烟医院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资料(落实方法、落实情况督查记录等)
1.2.5-7 室内外‚禁止吸烟‛的醒目标识资料(图片、文字)1.2.5-8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37(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三、应急管理(9分)
1.3.1(2分)传染病防治管理
1.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3.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3.1-3 传染病管理部门设臵文件(本院中层领导聘任文件等)1.3.1-4 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1.3.1-5 传染病疫情防控预案
1.3.1-6 传染病防治工作定期督导检查情况记录 1.3.1-7 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分析材料 1.3.1-8 传染病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本 1.3.1-9 传染病报告(纸质、网络直报)存根资料 1.3.1-10 传染病报告率统计资料 1.3.1-11 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1.3.1-12 传染病防治工作主管部门职责
1.3.1-13 传染病防治知识、技术培训资料(培训计划及其落实记录资料等)
(查阅相关资料)
1.3.2(2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1.3.2.1(1分)
1.3.2.1-1 医院明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功能与承担任务的文件资料
1.3.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制度
1.3.2.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资料(执行情况及执行情况督查记录)
1.3.2.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预案 1.3.2.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预案执行流程
1.3.2.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情况记录资料(组织实施记录、医疗救援记录、医疗救援工作总结与分析资料等)
1.3.2.1-7 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查阅相关资料)
1.3.2.2(1分)
1.3.2.2-1 医院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管理职能部门的文件 1.3.2.2-2 相关人员学习、熟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预案及执行流程的相关资料(学习培训记录、考核测试记录、实战演习情况记录资料等)
1.3.2.2-3 医院总值班人员职责
1.3.2.2-4 医院总值班应急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流程 1.3.2.2-5 医院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
1.3.2.2-6 员工(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总值班)做接受访谈准备(访谈内容:相关流程或职责)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3名员工——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总值班各1人)
1.3.3(2分)应急工作领导、工作队伍 1.3.3.1(0.5分)
1.3.3.1-1 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文件(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1.3.3.1-2 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成员工作分工)(查阅相关资料)1.3.3.2(0.5分)
1.3.3.2-1 应急工作的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之间协调机制 1.3.3.2-2 应急工作协调机制执行情况资料(明确协调部门和协调人的文件、协调工作制度、协调工作记录等)
(查阅相关资料)1.3.3.3(1分)
1.3.3.3-1 医院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工作队伍的文件(要求队伍人员构成合理并职责明确)
1.3.3.3-2 医院建立以中医药专家为主的应急技术专家队伍文件(要求队伍人员构成合理并职责明确)
(查阅相关资料)
1.3.4(1分)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 1.3.4-1 医院应对主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
1.3.4-2 医院建立应急指挥系统的文件 1.3.4-3 医院应急工作预案 1.3.4-4 医院应急响应机制 1.3.4-5 医院各种专项应急预案
1.3.4-6 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标准操作程序(查阅相关资料)
1.3.5(2分)应急培训和演练 1.3.5.1(1.5分)
1.3.5.1-1 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考核计划
1.3.5.1-2 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实施情况记录资料(培训签到表、培训授课人及授课内容、培训效果测试卷及成绩册、培训工作总结等)
1.3.5.1-3 医务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3名医务人员)1.3.5.2(0.5分)
1.3.5.2-1 各类突发事件预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资料
1.3.5.2-2 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爆发防控综合演练开展情况资料 1.3.5.2-3 医务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3名医务人员)
四、临床医学教育(7分)
1.4.1(2分)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
1.4.1-1 承担政府分配的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的指令性任务资料(政府分配指令性任务文件、本院落实政府分配指令性任务的文件、指令性任务完成工作记录资料等)
1.4.1-2 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工作制度 1.4.1-3 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工作计划 1.4.1-4 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 1.4.1-5 接受培养的基层中医药人才管理制度 1.4.1-6 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1.4.1-7 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具体保障措施
1.4.1-8 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具体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资料 1.4.1-9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40(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1.4.2(2分)医学院(校)学生实习管理
1.4.2-1 承担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实习任务相关资料(有关医学院校与本院签订的学生临床实习协议、实习学生分配计划、实习学生管理制度、实习学生实习情况记录、实习学生实习情况鉴定表存根等)
1.4.2-2 承担本地区中医全科医师培养任务相关资料(本地区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下达中医全科医师培养任务文件、培养工作计划、培养工作记录、培养人员管理制度、培养工作总结、培养人员名单等)
1.4.2-3 专(兼)职负责医学院(校)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资料
1.4.2-4 专(兼)职负责医学院(校)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职责 1.4.2-5 专(兼)职负责医学院(校)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工作制度
(查阅相关资料)
1.4.3(1分)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
1.4.3-1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 1.4.3-2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制度 1.4.3-3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保障措施
1.4.3-4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保障措施落实记录 1.4.3-5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 1.4.3-6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记录 1.4.3-7 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总结(查阅相关资料)
1.4.4(1分)常见病多发病调研
1.4.4-1 医院关于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的文件 1.4.4-2 医院关于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的激励措施 1.4.4-3 医院关于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经费、条件与设施提供的规定
1.4.4-4 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的激励措施、经费、条件、设施落实记录
1.4.4-5 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1.4.4-6 常见病多发病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情况资料(调研题目、调研进展等资料)
(查阅相关资料)
1.4.5(1分)中医药科研工作
1.4.5-1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制度
1.4.5-2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中医药科研工作的措施及措施落实办法。1.4.5-3 医院提供中医药科研工作经费、条件与设施的规定及提供凭证资料
1.4.5-4 中医药科研工作开展情况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章 患者安全(30分)
2.1(11分)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2.1.1(3分)
2.1.1-1 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2.1.1-2 患者身份标识管理办法
2.1.1-3 科室归档病历做接受随机抽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随机抽查评审前一年至少两个科室归档病历5份,要求病历信息准确)
2.1.2(4分)
2.1.2-1 患者身份查对制度
2.1.2-2 做接受实地考查或模拟两种以上诊疗行为(如医嘱开具与执行、发药、手术等)检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或模拟两种以上诊疗行为)2.1.3(3分)
2.1.3-1 患者转科医疗制度 2.1.3-2 患者转科医疗管理办法 2.1.3-3 患者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2.1.3-4 患者转科交接程序(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室之间的患者交接流程)
2.1.3-5 患者转科交接记录(要求完整)2.1.3-6 转科交接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两组转科交接登记制度落实情况)2.1.4(1分)
2.1.4-1 ‚腕带‛使用制度 2.1.4-2 ‚腕带‛使用办法 2.1.4-3 ‚腕带‛使用记录
2.1.4-4 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使用‚腕带‛情况做接受抽查准备
42(抽查2名患者——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2.2(6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2.2.1(3分)
2.2.1-1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2.2.1-2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 2.2.1-3 手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2.2.1-4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2.2.1-5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要求完整)2.2.1-6 做接受现场考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抽查5份三步安全核查记录、现场考查)2.2.2(3分)
2.2.2-1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制度 2.2.2-2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办法 2.2.2-3 手术部位识别标识工作流程
2.2.2-4 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部位(手术侧)标记制度
2.2.2-5 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部位(手术侧)标记办法
2.2.2-6 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部位(手术侧)标记工作流程
2.2.2-7 手术部位标识记录
2.2.2-8 手术医生做接受访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2名不同科室的手术医生)
(注:手术部位识别、标记制度中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实施者及患者参与要有明确的规定)
2.3(8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2.3.1(3分)
2.3.1-1 ‚危急值‛项目表 2.3.1-2 ‚危急值‛管理制度 2.3.1-3 ‚危急值‛管理办法
2.3.1-4 ‚危急值‛管理工作流程 2.3.1-5 ‚危急值‛管理工作记录
2.3.1-6 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做接受访谈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访谈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各1名)
2.3.2(3分)
2.3.2-1 ‚危急值‛报告制度 2.3.2-2 ‚危急值‛报告办法 2.3.2-3 ‚危急值‛报告流程 2.3.2-4 ‚危急值‛报告记录 2.3.2-5 ‚危急值‛处理制度 2.3.2-6 ‚危急值‛处理办法
2.3.2-7 ‚危急值‛处理工作流程 2.3.2-8 ‚危急值‛处理工作记录
2.3.2-9 做‚危急值‛处理记录接受抽查和现场追踪考查准备(抽查5项‚危急值‛处理记录并现场追踪考查)2.3.3(2分)
2.3.3-1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 2.3.3-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办法 2.3.3-3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工作流程 2.3.3-4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工作记录 2.3.3-5 医师做接受现场访谈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2名医师)2.4(5分)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和压疮防范 2.4.1(3分)
2.4.1-1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2.4.1-2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报告办法 2.4.1-3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报告流程 2.4.1-4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处理预案 2.4.1-5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处理流程 2.4.1-6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防范措施
2.4.1-7 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防范措施落实记录(查阅相关资料)2.4.2(2分)
2.4.2-1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2.4.2-2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办法 2.4.2-3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流程 2.4.2-4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2.4.2-5 压疮预防措施
2.4.2-6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记录
2.4.2-7 压疮预防措施落实记录 2.4.2-8 护士做接受现场访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现场访谈2名护士)
第三章 医疗质量(170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3.1.1(3分)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
3.1.1-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的医院文件(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3.1.1-2 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文件资料(科主任为负责人)(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3.1.2(3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机构
3.1.2-1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2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3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4 病案管理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5 输血管理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6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及成员调整文件
3.1.2-7 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的会议记录
3.1.2-8 各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工作制度 3.1.2-9 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记录(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3.1.3(4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3.1.3-1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3.1.3-2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实施记录 3.1.3-3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3.1.3-4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实施记录 3.1.3-5 医疗质量考核办法 3.1.3-6 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3.1.3-7 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3.1.3-8 医疗质量考核评价记录(要求祥实)3.1.3-9 医疗质量指导、检查记录(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
3.2.1(7分)医疗技术管理情况
3.2.1-1 指定部门负责医疗技术管理工作的医院文件 3.2.1-2 医疗技术管理法律法规
3.2.1-3 医疗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本院制定的)
3.2.1-4 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3.2.1-5 医疗技术操作记录(操作登记本、报告单存根资料等)3.2.1-6 医疗技术设备档案资料
3.2.1-7 医疗技术设备使用、保养、维修工作记录 3.2.1-8 医疗技术开展的审批制度 3.2.1-9 医疗技术开展的审批流程 3.2.1-10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流程 3.2.1-11 医疗技术管理工作档案 3.2.1-12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2.2(3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3.2.2-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上级文件)3.2.2-2 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3.2.2-3 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办法 3.2.2-4 医疗技术监督评价制度 3.2.2-5 医疗技术监督评价办法 3.2.2-6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2.2-7 医疗技术档案管理办法 3.2.2-8 临床应用新技术报批制度
3.2.2-9 临床应用新技术报批办法及流程
3.2.2-10 二、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报告 3.2.2-11 二、三类医疗技术管理档案(查阅相关资料)
3.2.3(5分)医疗技术风险防范 3.2.3.1(2分)
3.2.3.1-1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3.2.3.1-2 医疗技术损害处臵预案 3.2.3.1-3 医疗技术损害处臵记录 3.2.3.1-4 新技术准入风险管理制度 3.2.3.1-5 新技术准入风险管理办法
3.2.3.1-6 新技术准入风险管理中的保障患者安全措施
3.2.3.1-7 新技术准入风险管理中的保障患者安全措施落实记录 3.2.3.1-8 新技术准入风险处臵预案 3.2.3.1-9 新技术准入风险处臵记录(查阅相关资料)3.2.3.2(3分)
3.2.3.2-1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包括立项、论证、审批等)3.2.3.2-2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工作流程 3.2.3.2-3 新技术、新项目全程追踪管理制度 3.2.3.2-4 新技术、新项目全程随访评价制度 3.2.3.2-5 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工作记录
3.2.3.2-6 新技术、新项目全程追踪管理工作记录
3.2.3.2-7 新技术、新项目全程随访评价工作记录(评价内容:新技术、新项目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
3.2.3.2-8 新技术、新项目档案资料(查阅相关资料)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
(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20分)3.3.1.1(5分)临床检验部门设臵 3.3.1.1.1(1分)
3.3.1.1.1-1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上级文件)3.3.1.1.1-2 全院临床实验室集中设臵、统一管理办法 3.3.1.1.1-3 临床实验室设备配臵清单 3.3.1.1.1-4 临床实验业务开展项目清单 3.3.1.1.1-5 临床实验室工作制度
3.3.1.1.1-6 临床实验业务开展项目技术操作规范 3.3.1.1.1-7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技术档案 3.3.1.1.1-8 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 3.3.1.1.1-9 临床实验室工作质量标准
3.3.1.1.1-10 临检、微生物、免疫、生化等项目做接受抽查准备 3.3.1.1.1-11 临床实验室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抽查临检等专业项目)3.3.1.1.2(1分)
3.3.1.1.2-1 临床需要的检验项目与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相对应的资料(要求临床检验项目能满足临床需要)
3.3.1.1.2-2 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特殊检验项目服务管理制度
3.3.1.1.2-3 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特殊检验项目服务工作流程 3.3.1.1.2-4 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特殊检验项目服务协议书(须有质量保证条款)
3.3.1.1.2-5 微生物检验项目清单
3.3.1.1.2-6 院内感染控制及合理用药对微生物检验的需求资料 3.3.1.1.2-7 微生物检验项目对院感控制及合理用药能够提供充分支持的依据资料
3.3.1.1.2-8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3.1.1.3(2分)
3.3.1.1.3-1 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工作制度(明确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小时出报告)
3.3.1.1.3-2 急诊检验服务工作记录(值班安排表、检验登记本等)3.3.1.1.3-3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3.3.1.1.3-4 做检验项目(临检、生化、免疫)接受抽查准备(实地考查并抽查3个检验项目——临检、生化、免疫各1项)3.3.1.1.4(1分)
3.3.1.1.4-1 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检验项目、设备、试剂及校准品准入规定
3.3.1.1.4-2 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检验项目、设备、试剂及校准品执行标准
3.3.1.1.4-3 医院关于检验项目使用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的采供制度 3.3.1.1.4-4 医院关于检验项目使用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的管理、使用制度
3.3.1.1.4-5 医院关于检验项目使用设备、试剂及校准品的采购、管理、使用流程
3.3.1.1.4-6 检验项目使用设备、试剂及校准品采购、管理、使用台账
3.3.1.1.4-7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3.3.1.2(7分)实验室安全工作流程 3.3.1.2.1(1分)
3.3.1.2.1-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3.3.1.2.1-2 实验室安全工作流程 3.3.1.2.1-3 实验室安全防范设施
3.3.1.2.1-4 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 3.3.1.2.1-5 实验室安全工作记录(查阅相关资料)3.3.1.2.2(2分)
3.3.1.2.2-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分区图 3.3.1.2.2-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等级标志 3.3.1.2.2-3 实验室工作流程(要求合理)3.3.1.2.2-4 实验室避免交叉污染措施
3.3.1.2.2-5 实验室避免交叉污染措施落实记录 3.3.1.2.2-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3.1.2.3(2分)
3.3.1.2.3-1 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实验室设施、个人防护、警示标识的管理规定
3.3.1.2.3-2 医院关于实验室设施、个人防护、警示标识的管理制度 3.3.1.2.3-3 医院关于实验室设施、个人防护、警示标识的管理办法 3.3.1.2.3-4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应急处臵预案 3.3.1.2.3-5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应急处臵登记本 3.3.1.2.3-6 实验室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事件应急处臵随访记录 3.3.1.2.3-7 实验室设施、个人防护、警示标志设臵资料 3.3.1.2.3-8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3.3.1.2.4(1分)
3.3.1.2.4-1 实验室消毒制度
3.3.1.2.4-2 实验室消毒措施(针对不同情况制订)3.3.1.2.4-3 实验室消毒记录
3.3.1.2.4-4 实验室消毒用品有效性定期监控制度
3.3.1.2.4-5 实验室消毒用品有效性定期监控措施(方法)3.3.1.2.4-6 实验室消毒用品有效性定期监测记录(查阅相关资料)3.3.1.2.5(1分)
3.3.1.2.5-1 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臵规定 3.3.1.2.5-2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臵制度 3.3.1.2.5-3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臵办法 3.3.1.2.5-4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臵流程
3.3.1.2.5-5 实验室废弃物、废水处臵记录 3.3.1.2.5-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
3.3.1.3(1分)检验质控人员资质
3.3.1.3-1 从事检验质量控制活动人员人事档案
3.3.1.3-2 由具备临床检验专业资质人员进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的有关证明资料(毕业证、任职资格证、执业证等或检验专业学习进修证明等)
(查阅相关资料)
3.3.1.4(5分)检验报告质量
3.3.1.4-1 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检验报告时间、报告单书写、报告结果审核等方面的规定(要求)
3.3.1.4-2 检验质量控制标准 3.3.1.4-3 检验结果报告制度
3.3.1.4-4 检验结果报告审核制度
3.3.1.4-5 检验室质控实施办法(采用量值溯源、校准验证、能力验证、室内质控或室间质评方法)
3.3.1.4-6 做接受实地考查准备
3.3.1.4-7 做检验报告单接受抽查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并实地考查、抽查10份检验报告单)3.3.1.5(2分)检验质量与安全管理
3.3.1.5-1 检验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立文件 3.3.1.5-2 检验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3.3.1.5-3 检验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落实记录 3.3.1.5-4 检验工作质量控制指标
3.3.1.5-5 POCT项目室内质控和院内比对实验、参加室间质评实施方案
3.3.1.5-6 POCT项目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记录 3.3.1.5-7 超出允许范围项目的校准和纠正措施 3.3.1.5-8 对超出允许范围项目的校准和纠正记录(查阅评审前3年相关资料)
(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20分)3.3.2.1(6分)医学影像部门设臵 3.3.2.1.1(3分)
7.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 篇七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40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8人, 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人, 中级59人。开设床位150张。
医院设行政办公室、医务科、医疗质量控制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审计室、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等行政职能科室;业务科室有:急诊科、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康复科、麻醉科 (含ICU) 、影像科 (MRI室、CT室、X光室) 、超声科、检验科 (含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 、病理科、心理咨询室等。医院科室设置齐全, 功能完善, 能全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所开展的医疗业务及部分三级乙等医院的医疗业务项目。
医院拥有GE Signa profile Goid0.2T核磁共振 (MRI) 、GE Hispeed Dual型螺旋CT、日立EUB—5500型彩色B超、DR数字成像系统、C型臂X射线机、日本产PENTAX- EPM-3300 电子胃镜、PCSA系统、美国产动态心电图仪 (HOTEL) 、彩色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仪、多功能麻醉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R实验系统、电视腹腔镜、前列腺电切气化系统、监护仪、等离子手术系统以及TTM热断层扫描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让病人满意”为工作目标, 实施“以人为本、人性化关怀服务”, 诚信医疗。推行手术室全天候开放、专人导诊、专人接送病员、专人为病员送水送药、办理进出院手续等便民措施;公开药品、检查、手术、治疗等服务价格以及实行单病种定额医疗, 实行病员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 让病员明明白白消费。
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洄学街28号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推荐阅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方案07-07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09-30
国家级教育类核心期刊08-22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目录08-2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08-06
国家继续教育项目07-22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调整国家级重点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通知11-13
国家宪法日法制教育08-12
国家安全教育日班会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