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理念

2024-07-31

创新人才理念(10篇)

1.创新人才理念 篇一

强化人才服务理念助推企业创新转型

工业发展创新转型离不开人才支撑,近日,宝应县人才交流中心抓住全县工业发展创新转型大会召开的有利契机,迅速组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化人才服务理念,着力抓好四方面工作:

1、开展人才需求普查。通过走访企业调研、电话联系、网络征集、发放人才需求表等多种形式,对全县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普查收集,在此基础上,建成人才需求动态信息库。

2、组织开展系列招聘活动。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组织参加省市人才市场及高校举办的人才招聘洽谈会,开展“企业负责人高校行”和“宝应引才引智推介会”活动,帮助企业和人才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与相关高校签订协议,邀请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来宝应实习,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的同时推介我县企业。

3、认真执行人才优惠政策。对引进人才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及时发放学历补贴、租房补贴等资助,争取财政资金对到见习基地实践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的有关合同承诺按时逐项兑现到位。

4、提升跟踪服务力度。积极筹备成立宝应县企业青年人才联谊会,通过举办联谊活动,为人才交流沟通构筑平台,为他们互通信息、联络编织纽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激励他们扎根宝应,安心工作,早日成就事业,成为企业支柱型人才。

2.创新人才理念 篇二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生动有趣,充满诱惑力的导入,会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然而然地步入知识的殿堂,从而吹响了一节高效课堂的号角,为整堂课的深入进行做好了精神上的准备。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以下三种:趣味性导入、材料性导入和直接导入。

1. 所谓趣味性导入就是教师采用一些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式。例如,在学习地貌模块时,我将风蚀地貌模型和黄土地貌模型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对这两种地貌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惑,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另外,还有趣味故事导入、模拟场景导入等等,都很能吸引学生,达到预期要求。

2. 材料导入的资料可以是一个曾经或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可以是一个典型的史例小故事,也可以是一句诗词俗语等。这类材料可以是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前去搜集。

例如,在教学“国家和民族”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大本钟、埃菲尔铁塔等地标性建筑以及典型的民族服饰等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些国家和民族,学生纷纷猜测,知道和不知道的东西都让他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从而迅速地把注意力引入到了所学的内容上。

3. 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地引入所学的内容,例如,“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气候”等,这种单刀直入的导入方式简明扼要,切中主害,也适合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只有导入得精彩,学生才能学得精彩。作为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地理课堂教学的引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已步入信息知识时代,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一体机、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手段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教学“地形的变化”这一节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你们听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知道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吗?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是怎么回事吗?一个个不可思议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了神奇的地理知识中。而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逐一剖析这些事物的原理。这种简短的投影图片,不仅直观形象地展示事物真相,而且学生易于理解掌握,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教学资源数不胜数,只要我们勤于搜寻、善于积累,大量的资源就可为我所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是最普通的形式,这种形式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减轻了教师上课的负担。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最能展现课堂效果。例如,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交通、城市功能分区、旅游等问题,这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课本容量毕竟有限,内容也不免单调、空洞,单纯采用说教,总觉辞不达意,无法与学生共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和树状结构图等归纳和总结,对于理解掌握非常有效。

三、借用教师的讲台展示学生的瑰丽

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扮演着一个点拨引领的角色。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大胆地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信学生始终是最棒的,他们能解决课堂中所有的疑难。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进而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无须在课堂上不停地说教,而只是作为学生遇到重大疑问时的引领者。只有把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地驰骋,才能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不断地探索吸收,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讲台和黑板大胆地进行自我展示。

例如,在教学“天气及其影响”这一节内容时,把讲台交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举手一展风采,就连平时最不善于发言的学生也有登台的欲望。我让多名学生在神圣的讲台上发表自已的见解,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天气现象及影响。之后我们一起选出最优秀的小老师予以表扬,学生的兴奋之情不言而喻。接着我又提出让学生分小组在黑板上书写有关天气的地理术语,比赛哪个小组写得多写得好。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活跃,一会儿写出了满满一个黑板的地理术语,有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通过让学生登台表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使教学活动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四、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永不颠簸的真理。课堂和课外的气氛是截然不同的,两相比较,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感触要更加新鲜浓烈,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课外实践活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郊外植树时,我适时地提问课堂学习过的辨别方向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引入野外辨认方向这一话题,让学生归纳。结果,根据树叶的茂盛程度、看树的年轮、根据花开的姿态等常见的方法都被一一列出,大家七嘴八舌,事实原理都被牢记,这样的学习是我们书本学习根本无法做到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倦怠思想时,我便给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来励志。

总之,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便于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师就必须大胆地转变教育理念,善于革旧,勇于创新,努力探索出适合地理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摘要:我们的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各个领域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作为教师,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革新,利用有效的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造型的有用之才。

3.创新人才理念 篇三

摘要: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山东大学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融合促转变,不断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等四个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教学方法、多元化培养模式、国际化等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成才,在竞争中成长,在包容中成熟,在合作中成功。

关键词: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创新

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部围绕教师的教学安排,“单向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普遍,这种教学理念与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山东大学紧抓机遇,求实创新,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形成了“一校三地八校园”的办学格局,构建了山大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持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将本科人才培养作为山东大学的磐石之基,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不断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以供给为中心”到“以需求为中心”,从“以投入评价为中心”到“以产出评价为中心”的四个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成才,在竞争中成长,在包容中成熟,在合作中成功。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三种教育”有机融合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山东大学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自2000年新山东大学组建后,遵循“先进性与国际化、科学性与规范化、统一性与多样化、主体性与个性化”的原则,已经进行过4次较大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形成了“三层次、七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三层次”是指除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由学院设置外,学校统一设置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三个层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军训等,通识教育核心课是新增课程层次,根据对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要求,设置了“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七个模块,到2015年,建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18门。要求学生要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和艺术审美三个课程模块各选修2个学分,在其他四个课程模块中跨类选修4个学分,共修满10个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资格。通识教育选修课有810门供学生选修,每个学生必须修满3个学分。该课程体系充分彰显了山东大学地处齐鲁大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了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特色,彰显了山东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彰显了山东大学知识教育体系与人格培育体系相结合的“全人教育”理念。特别是将“国学修养”和“创新创业”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独立设置模块是山东大学的首创,体现了学校的校本特色和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超前性。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教育形式。专业教育着力于厚基础和强实践的培养,通识教育着力于宽口径和多方向发展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局限于创业,更是让学生拥有开创自己事业的能力。在下一步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山东大学坚持将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推动三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深化学分制改革,实现“四个自主”学习模式

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改革,是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山东大学自2005年开始探索学分制改革,在学分绩点管理、弹性修业时间、自主选课、重修制度、大类招生培养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随着学分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已初步实现“四个自主”的学习模式。即:自主选择专业,学校为学生提供入校一年后转专业的机会,提供选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的机会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在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框架下按照必修课要修满规定课程、选修课要修满规定学分的要求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学生可在学校排定的任课教师范围内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过程,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大学期间的个人学涯,完成学业。

“自主”≠“自由”,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过程的选择是有门槛、有标准、有条件、有约束的,要遵循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按照专业与课程之间的关联、内在逻辑顺序和递进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此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学分考核与弹性修业时间。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基本单位,以应修课程和学分最低要求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主要标准;学生可在标准学制的基础上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毕业。二是行政班与教学班。行政班全面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事务与考评,包括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评优与奖惩,激励与约束,学涯设计与学业指导等;教学班由学生自主选课组成,负责学生教学活动。三是百分制与五分制。为解决不同教学班成绩考核标准差异,设计了百分制与五分制成绩记录办法,并可互相转换,实现绝对成绩不可比到相对成绩可排序的转变。四是课程归类安排与考试同质管理。对于相同课程,统一教学要求、统一考试安排。取消毕业前大补考,所有考试包括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课程考试,全部纳入学校考试管理系统进行考核,可自主选择多次考试。五是循环授课与平行授课。从单学期多课堂转变为学年循环授课+多课堂平行授课,以满足学生的灵活选择与自主选择。六是自主选课与竞争授课。改革原有“强制排课堂+配备教师”排课模式,每学期学生所修课程、授课课堂全部由学生网上选定,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选课,在教师之间将引入竞争机制。七是主修专业与专业的多样化。积极开展校内转专业、第二学位、第二专业、辅修课程及交流培养工作,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八是自主学习与学业指导。依托主修专业和行政班管理,加强学生的学业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学业导师制,引导学生根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授受时间逻辑顺序,科学设计学业进程。

三、推进MOOC化教学改革,打造“四位一体”教学环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近年来,山东大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本科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建立起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新模式,打造了基于现代网络及信息化技术的“课堂教学、课下学习、网络互动、校园经历”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环境,打破传统教学“一个老师、一本教材(讲义)、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片黑板”的落后模式,大力推进MOOC化教学改革,实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战略,广泛开展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MOOC化教学方法改革,促进线下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开创信息化教学新模式。通过问题引导、案例讨论、批判性思维训练、实践教学等教学手段,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此类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拥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为今后个人就业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保障教育教学方法立体化改革的顺利实施,山东大学将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加强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着力提高办学的开放水平,择优引进国内外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搭建开放课程及资源运行平台,实现跨校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元化”培养体系

作为一所年招生人数过万的综合性大学,山东大学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积极探索与创新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了基础学科拔尖、应用学科卓越、交叉学科复合、科教协同育人、“三跨四经历”等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1.引领示范,强化拔尖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2010年成立“泰山学堂”,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学生遴选、制度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将全球化要素融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增加海外交流学分,全面实行双导师制和助教制,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目前,泰山学堂已成为山东大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和高地,其培养的学生已遍布欧美18所知名大学和国内重点高校。2012年7月,学校设立“尼山学堂”,致力于培养潜心研究中国古典学术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门人才。尼山学堂精心打造“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本硕打通”的课程体系,并面向全球招聘知名专家教授47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培养。尼山学堂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路径,每年举办一次论文报告会,学生自选论文题目,学堂根据论文题目聘请专家一对一指导。迄今为止,两届学生己撰写学术论文139篇,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达到学术前沿水平。

2.追求卓越,推进应用学科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是实施国家卓越系列计划最多最全的高校之一。目前已有4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基地建设项目,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并已申报2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卓越计划建设项目,学校还获批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卓越计划的实施,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结合未来各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目标,瞄准国际前沿,规划和开发领导力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大力推行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教学新模式,建立健全学生选拔和退出机制,加强对学生领导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发展空间。

3.秉承优势,坚持特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基础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设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命名为“闻一多班”“潘承洞班”“王淦昌班”“邓从豪班”“童弟周班”和“曾呈奎班”等人才培养实验班,还设有“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彭实戈班)”“晶体材料(蒋民华班)”等部分校级人才培养基地及其他国际化特色试验班。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山东大学自2000年开始举办了一系列交叉复合实验班,并在经济、管理、法学、文学、信息、数学等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开设“英语+法学”“英语+国际政治”等双学位班。

按照统一要求、分类设计的原则,各类人才培养实验班秉承传统,勇于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多学科教育资源,强化精英理念、特长意识和开放精神,形成了富有山大特色的育人平台,成为彰显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的示范区。

4.加强合作,探索科教协同育人培养

2012年,山东大学首批加入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的“科教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现己与中科院10个科研院(所、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10个本科人才培养“菁英班”。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了中科院优质的育人环境,实现了从师资到科研及实验条件的资源共享,搭建了双赢的合作平台,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思维惯性,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达到了人才培养“1+1>2”的良好效果。

5.勇于创新,深化“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成才机会,山东大学2002年率先在国内推行“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三跨”即指学生进行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四经历”即指学生拥有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近几年,学校重点推进海外学习经历,己与境外4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协议,与70多所学校建立了学生交流关系,先后有近4000名本科生赴海外交流学习。同时,作为“三跨四经历”的重要内容,学校积极开办精品化国际化的暑期学校,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0届暑期学校。暑期学校通过名师讲坛、开放实验室、技能培训、双学位与辅修班、社会实践、国内外访学交流等多种形式,扩展学习内容,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学习知识、互相交流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每年参与的学生超过1万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广泛赞誉。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三创”培养

山东大学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前瞻性地单独设计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制订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方案。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创新引领,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强化学生“三创”培养。坚持特色培养,进一步发扬学校学风朴实、基础扎实的优良传统,形成锐意进取、自强自信、协作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关键问题,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现代化教学水平,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学院运行机制,以项目为基本工作单元,强化计划管理,形成年初制订计划、暑期回顾展望、年终总结交流的工作机制。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区。以学校已有的创新创业条件为基础,全面拓展创新创业物理空间,打造山东大学“创客一条街”;以软件园校区为依托,充分利用该区域中小型科技企业密集、创新创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搭建山东大学“创业孵化服务园”;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以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支撑,以苏州、深圳、北京、东营等研究院和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育资源为依托,深化校企、校地、校际、国际合作,打造“山东大学2025创新创业联盟”,构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创新创业导师聘用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推进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系列化培训,建立健全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六、搭建开放式育人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人才培养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特征。为此,山东大学不断更新国际化建设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逐步搭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育人平台。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国际化专业建设。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到位、教学师资队伍到位、教材教案到位、课程网站等资源条件到位、课堂授课到位的“五到位原则”,加强全英文国际化课程建设;依托学校25个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鼓励和重点扶持优势学院和专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先行先试,重点扶持,树立标杆,形成示范,最终建成若干个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专业。

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加强海外教育合作。在目前百余所海外合作高校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与海外高校合作的数量,提升合作层次与水平,提高学生国际交流的比例;以青岛校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共建国际学院,共同开展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开放、多元的国际化合作模式;强化海外经历,加强海外项目的拓展,提升合作项目质量,扩大学生海外交流学习覆盖面;拓展国际招生,重点加强对亚洲、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招生,搭建国际化教育平台,打造国际化校园。

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使全校在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专业建设、外籍师资引进、教师海外培训、海外学生招生、学生海外游学或访学等方面工作形成合力,按照“一流大学、一流师资、一流课程”的原则,继续实施“国际化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海外知名高校,学习专业前沿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孵化国际化课程,不断提高山东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4.人才理念 篇四

**公司秉承“人才是企业中最宝贵财富”的理念,认为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发展之本、竞争之本。**视人才为企业第一资源,拥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共同铸就了**公司今日的辉煌。

要拥有人才,首先必须在企业内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人才、惟才是举,共同发展、共享成功”的人本思想,坚持用广阔的发展前景凝聚人才,用美好的事业目标激励人才。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并通过不断创造个人的发展机会,让各类人才都拥有获取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和平台。

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该公司通过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爱其职而尽其能,做到因人而宜,量才适用。我们按照这个原则,根据每个员工的水平、特长、阅历、性格等,将其安排到相对适宜的岗位上,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促进**持续、快速、高效发展。

二、尊重人才、惟才是举

该公司坚持人人平等、关爱人才。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地位的差异,只有职责的不同。我们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尊重人才、惟才是举的良好工作环境。

公司尊重员工的个性和追求,鼓励员工提升自身能力,认同员工所取得的成绩。为此我们建立了具有**特色文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员工的独立人格、个人尊严、人身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并能经常感受到来自**大家庭的理解、关怀和帮助,让员工对企业产生真切的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

三、共同发展,共享成功

该公司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人才是硬保障的观念,明确以业绩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能力为标准,多付出高回报。同时,坚持发展靠员工,发展为员工,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观念,注重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兼顾,倡导企业与员工团结合作,在工作中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使员工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实现与我们共同发展,共享成功!

5.人才理念 篇五

当今国际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企业犹为如此。企业在竞争中能否获胜,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综合实力。而人才是企业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办法才,谁就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拥有人才,首先必须在企业内形成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广东可汗开发有限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战略指导思想,设计了富有“广东中民”企业文化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旨在为发掘人才、吸纳人才、塑造人才、发展人才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为企业与人才共成长培育一个精神家园。“广东中民”坚持:

1.倡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2.广泛吸纳各类人才

3.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4.为员工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职业生涯

5.保持公司一定的员工流动性

6.通过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实现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7.建立公平合理的员工晋升机制

除此外,“广东中民”还坚持以下四大人才理念:

“无边界”理念——创建独有企业精神争夺人才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企业家韦尔奇倡导“走动式”管理,减少组织层次,克服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危害;主张人才流动化发展,给予每个

人充分的发挥空间;提倡永续学习,强调知识的价值与学习的价值等。韦尔奇说“人是最可取的工具”。他鼓励员工去挖掘自己的伟大思想,学习和占有他人的伟大思想。因此,重视人,重视人的知识、人的价值、人的思想是“无边界”理念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无边界”理念的实践,使通用公司建起了独有的企业精神,让人们的思想与创造性随时都能无边界地发挥,给人才创造出全新的企业环境。

“非平衡”理念——创新组织与制度争夺人才

以“非平衡”理念指导企业组织与制度创新,建立企业人才任用、奖励和股权激励机制,以更加有效地争夺人才。

杜邦公司突出人才改革薪酬制度,对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给予股票期权激励,在CEO与高级人才薪酬结构中,股票期权占到65%。公司建立了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共存机制,每年有10%的科技人员因创新而受到重奖,有5%的不胜任者被淘汰,人才自身利益与企业命运结合得更为紧密。

张瑞敏说:“海尔企业的人才理念是提高人员素质,永远打破平衡,实现创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非平衡”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组织与制度创新

“共成功”理念——运用现代方式与手段争夺人才

美国思科公司是1984年由2个人创办并快速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思科在全球的员工已展到3.4万人,年营业额130多亿

美元。其中,设在中国的思科系统网络技术公司的员工超过550人,吸收了众多的中国高科技人才。思科企业成功的秘诀,主要体现在倡导企业员工“共同成功”理念,善于运用现代方式和手段争夺人才。思科公司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关迟说:“思科追寻人才资源开发创新,每个员工的成功就是公司的成功。

与传统理念不同,“共成功”理念重要的一条,是转变传统的企业与雇员之间不平等关系,让员工与企业平起平坐,双方向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这一理念使人才迅速感到地位提高,其创新与劳动成果受到尊重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急剧上升,企业更具有人才吸引力。为此,思科通过多种现代化方式和手段,努力为人才提供创造性劳动的条件,更利于每个人的才智发挥。思科开发出“思科在线”,运用网络和信息化系统,提供员工掌握各类知识和信息的便利。确立每个员工都是企业主人的思想,建立起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自己最大价值,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人才机制。公司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创造员工个人成功于团队成功之中的企业环境,帮助员工实现设定的目标。同时,鼓励引进新的人才,若员工介绍和成功引进一名人才,公司给予1500美元的奖励。这些开掘人本资源的共赢思想,使得思科人才资源效益充分发挥,实现了公司超常发展。

“能本”理念——放宽视野争夺人才

传统的泰勒“物本”管理,把人当做“物”来管理。20世纪80年代,企业出现“人本”思想,认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

6.人才培养,理念开始 篇六

人才,最贵。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站在层次不同,结果自不一样,当左盼右顾时,发现身边无人时,或自己超忙时,才意识到人“有点”缺时,这时不是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才”用,反而怨世界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他人都有“才”用,而自己去独舞呢?想不通时,便自叹命苦,或冠以“咱精神上充足、忙点好、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自欺欺人,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世人无才”的假象了呢?让我们从以下情境开始探讨吧。

1993年摩托罗拉CEO办公室的重要成员乔治.费舍离开摩托罗拉,出任柯达CEO。通常,这类消息是重大的而又是不安的,重大是因为CEO是公司最高级别行政长官,不安是由于公司会因CEO的突然离职导致内部混乱和管理层断层,然而这种现象在摩托罗拉没有发生。当年《纽约时报》发表主题为“摩托罗拉将安然无恙,谢谢!”这归结于摩托罗拉的“CEO办公室”观念,它是公司上司培养经理人和领导一贯性的机制。摩托罗拉创始人保罗.盖尔文在传位给儿子鲍勃。盖尔文之前很多年就开始让儿子从基层做起,像每一个摩托罗拉人必经之路一样。

然而,先力时公司和雷诺等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原因在于公司缺乏人才的培养计划,当领导人出现意外时,公司束手无措,这就导致公司因缺少了某位领导人而业绩迅速下滑谷底。

一般来说,人才培养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对公司的价值观已完全认同,事实证明,想从外部聘请高人来执掌公司,不是公司屹立百年之计,而所有世界排名前列的公司的CEO只有3.5%来自公司外部,而业绩下滑公司的CEO有22.1%来自公司外部,意谓着:优秀公司从内部提拔CEO是业绩下滑公司的6倍。

因而,人才亦采取内部培养开始,要建立培养土壤,笔者大力推荐美国通用公司原CEO傅尔奇的“飞机访谈”法,考察候选人时,会问同一个问题“如果你和我同搭公司的飞机,飞机坠毁了,你我都失去了生命,应该由谁当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呢?”因为从人才的培养中,作为CEO,始终应有危机感,不仅造了钟还应有能力让时钟百年嘀嘀嗒嗒作响。

由于人才的战略作用所致,关于人才的研究也是风风火火。人才生存的载体不同,亦会导致自身“才”演变结果有区别,我们都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如果尝试作个类比的话,人才生存在不同的土壤中,其才智发挥的将有所异,这里的“土壤”除包括组织文化因素外,领导所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着重谈谈领导如何扮演好“教练”色和人才如何扮演好“花朵”角色。

每个人身上均有能力,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可以得出,人在每一个层次的需要均须匹配相应的能力。根据美国DOT系统中的“GATB能力倾向模型”和HAY公司的能力“冰山模型。”两种定义能力的侧重

点和表述的方式略有不同,前者比较适合“前线员工,”后者适用于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前者为一般能力界定,后者为素质界定。但概括起来,认为人的素质分为表象和潜在两类,表象的包括知识、技能和行为;潜在的包括价值观、态度、个性、品质、内驱力、动机等。人身上具备能力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自身的能力结构会发生变化,某方面的能力会显示得比较突出,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人的能力,我们亦可发现,人的各方面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引出能力“馋虫。”这时,管理者的培养人才的能力就愈来愈重要。

人的能力只有在存在参观物需对比的情况下,才有“优势”和“劣势”之分,于是便有了一流、二流和三流人才之类别,人才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因而这种人才分头仅是相对于一定时期而言,不然也就没有了鲁肃见吕蒙时发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概了,“世上没有永远的赢家”也充分揭示了人才动态特征的深刻内涵。

人才的能力发挥离不开稳定的心理素质,比如说自信与坚定等。自信除来自自身外,也受外因的影响,只不过两者在不同时段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我们经常在职埸上遇到人员的更替,究其因,大致由于。

(1)不满型:管理者一味指责,对下属工作四处设置障碍,下属自尊心受到伤害,工作自信心也被糟蹋。听来可能无甚道理,帮助下属高效工作是管理者的责任,不应该这样,我想提醒你:在职埸上应该做与会做仅有一步之隔,不应该的事时有发生。应该的事确少有发生,为什么呢?因为管理者是人。

(2)狂妄型:这类领导者自认无所不知,上到天下到地无所不通,自认为任何书均不需要读了,因为自己就是一本世界大百科全书,世界太小了,只有他最大。每天都自认为已脱离了地球,雄踞天下,最后连自己也瞧不见了,这是职埸上典型的狂妄型,这类型的领导通常因小时受过巨大刺激导致占有欲强烈,希特勒就属于这种人,经常歇斯底里,下属每日惶惶,在极度不安中生活着。

由于存在以上两种类型的领导,当职埸人士遇见时,却往往很难处理如何与这两类管理者相处,于是便进入了职埸暗淡期,想春光明媚,只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下属的能力不能正常发挥,自然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业绩想多么突出也是枉想,因此,如何培养高效能人才的课题研究摆在人们眼前。

笔者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尝试探讨,望能与各位作些分享。

作为管理者,以培养人才作为己任,力争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自己:

(一)摒弃私念,呵护人才

任何人都有私念,但由于个人修养和社会阅历不同,在每个人身上的显示亦将有区别。职埸人士即是领导者同时又是被领导者,这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没有一个人只处绝对领导位置,因而领导位置是相对的,有时差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故每个人都处于球员与教练员的角色,双重角色在转换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迷惑现象,如仅认定自己是管理者,夸大权威,神化个人形象等,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案例都表明:若不妥善处理好角色的关系,注定失败的阴影将喜欢光顾这一类人。话说回来,如果想成功转换角色,除需有宽阔的胸怀外,还要能摒弃私念,对人才加以呵护,力争上演一幕幕“曾国藩力呵李鸿章”的佳话。

(二)巩固角色,善听评价

在第一点,谈到了角色,主要是指每个人在不同埸合、不同时段均会担任不同的角色。首先,要有能力区分角色,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团队中,作为团队成员对团队有何作用,自己能做什么等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清楚界定了角色后,面对的困难就是如何在动态且持续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角色,角色需要不断强化,才会发出应有的作用,比如话,在篮球赛中,若你的位置是中锋,你就要将“中锋”两个字深深印在脑海中,中枢神经在发出任何指令时,都会告诉你处于中锋位置要起的作用是什么?若真的这样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一定会高。作为管理者角色,就要永远将培养下属作为己任,人才培养好了,从小处说对部门工作有积极作用是无疑的,从大处说,对社会发展亦将起到促进作用;柳传志为联想培养了杨元庆,我们也可以说,他为中国培养了一个优秀人才,有时,多听听他人的评价,你也能体会到自己的角色扮演是否正确,角色本身只有在不断润色的情况下,才会更加富有鲜活力。

(三)拓展平台,设定方向

一个人才的成长需要平台,平台的搭建需要教练去帮助的,作为教练员,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人才的衣食住行等,当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作为人才会体验到教练员的关爱与呵护的,在“国宝”刘翔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教练孙海平功不可没,在一次媒体访谈中,刘翔在谈到与孙海平的关系时,满眼含泪表示了不亚于父与子的关系。人才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均需要管理者去面对和解决,除要有明确的方向外,还要设置目标,并制定人才的发展计划也是十分必要的,不断地落实与监督,契而不舍地改进,人才自有出炉之日。

(四)平等沟通,清除障碍

人才培养过程中,艰辛是一定的。人性决定每个人都有惰性,每个人都会在不合时宜的埸合发表错误的见解或意见。双方若是不及时沟通,注定会在双方之间开挖了一道天堑,如何架起桥梁?是作为管理者要先解决的,绝不能与人才发生争执,一定立即将两人关系的无形绳索解开。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手法,不管怎样,只要有助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使百种手法万种技艺绘人才百春图,但切勿“把彩纸剪成花朵,让春风嗤笑不已。”

如果想做一家昙花一现的公司,就请公司的人来担任你的CEO吧,如果想做一家可走过几个世纪的公司,还是从内部培养人才一步步晋升吧,外人只会让你的公司伤些元气之后逼你再出山重振当年雄风,虽然这不是绝对,但确有不少类似案例发生。

7.创新人才理念 篇七

一、柔性理念与创新人才

1.柔性管理理念内涵

柔性管理是属于西方经济管理学的一个概念, 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提出的, 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扩展。所谓“柔性”, 即“柔韧的、灵活的、能适应新环境的、可通融”。中国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学家郑其绪对于柔性管理的阐述是:“柔性管理指的是采用非强制方式研究人们的心理及行为, 使人们心里发生变化, 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的行动。”柔性理念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 按照人的内心及行为规律, 使个体自身激发出驱动力, 从而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它是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主要强调要从内心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 是一种全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2.创新人才的内涵

所谓创新型人才, 指的就是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同时还具有意识、精神、能力等方面创新的人才, 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人才, 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广博及专业相结合的知识储备;发达的智力和卓越的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一定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地方高校采用柔性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主要是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地方高校的创新理念和创新价值观, 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内心产生潜在的创新欲望, 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采用柔性理念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是解决重大经济问题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对培养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方高校经管本科专业培养人才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不断增强对于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思想的理解、消化能力, 对于重大经济问题的解决能力。

2.是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科技的不断发展, 就业岗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随着地方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 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就成为高校的责任和发展方向。

3.是地方高校经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 地方高校经管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他们希望除了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外, 还迫切希望自己能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成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人才。

三、经管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

1.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无论是创新教育的实施, 还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都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和一定的教学设施和资金。但就地方高校而言, 获取教育经费的来源和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这主要体现在, 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由于多数不属于211院校,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拨款非常有限, 通过科研经费、项目经费、校办产业取得的经费更是有限, 学生的学费无疑成为其经费的主要来源, 于是地方高校通过扩大招生规模, 增加生源来取得办学经费, 这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显得更捉襟见肘, 本该安排的实践、实验课因为仪器、实验室的短缺而被大量的压缩。这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质量势必会照成严重影响。

2.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高校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现状显然与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不相符, 主要表现在, 大部分的高校经管专业存在着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 师生比例严重失衡, 有的专业师生比例甚至达到1:50。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许多教师每周承担20甚至30课时教学任务。特别是新成立的专业, 一个教师要承担多门课程, 教师的工作任务过重, 使得他们鲜有精力去改进教学和从事科学研究,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教育的贯彻实施。

3.学生素质相对较低

学生是地方高校创新人才教育实施的对象,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目前,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普及大众化教育实质上更多体现在地方高校教育上, 因为在我国高校扩招之后, 重点院校几乎包揽了素质高的学生, 分数较低的学生就几乎全部进入了地方大学。这导致了地方高校的生源素质较低, 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及提高自己能力上, 而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 逃课、迷恋网吧、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地方高校生源水平的降低使得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困难重重。

4.课程体系设置较旧

课程体系相互关联, 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地方高校经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因存在着许多与教育创新不适应的地方, 大多数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考虑的是知识细化和纵向发展, 多是以学科为基础设置, 从而使得课程体系的可选择性和整体性丧失, 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对于学生自身多样性发展尤为不利。另外, 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课堂教学中, 不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只强调答案标准化, 势必在人才培养上造成千人一面, 严重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柔性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立足实情, 打造专业特色

经管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要立足自身优势,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以学科专业教育作为其基本特征, 也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应依据专业的实际情况, 立足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打破原有的格局,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对一些主干学科应实行跨越式的重点建设, 加大力度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 鼓励教师创新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保证,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要实施创新教育, 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创新型教师。可以说, 任课教师没有特长, 学生就不会有特色;任课教师不具有创造性, 就培养不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要努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 从而影响学生创新品格的塑造。

3.加强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柔性理念注重以人为本, 强调按照人的心理及生理规律, 从内心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柔性理念重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个性一般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包括个性、爱好、理想、意志、信念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创新活动及研究中个人的个性品质及特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等个性品质与特征。有关数据显示, 文化素质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及创新人格培养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要训练学生具有开阔的思路及对知识的敏感性;要加强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地方高校充满活力, 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4.改革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向、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创新教育的贯彻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而课程内容的创新又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基础。因此, 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要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 就必须改革课程体系, 教师应依据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结合经管专业的实际情况, 改革课程设置, 革新课程理念,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 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另外, 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是不可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地方高校经管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不断吸收学术前沿的理论及方法, 与时俱进, 才能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就业岗位对于个人知识储备的复合化要求, 使得我们在本科生培养上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 改变原来以知识传授为现在以能力培养为主, 不仅要授之以鱼, 还要授之以渔。本文通过对柔性理念及创新人才内涵的揭示, 指出了柔性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误区, 从而提出了立足实情, 打造专业特色等一系列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柔性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荆颖蔷, 关明文, 黄解宇.3+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城学院学报, 2014 (04) .

[2]孙中刚, 王超萃.基于岗位需求的金融本科培养方案的三维模型构建[J].时代金融, 2014 (03) .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1) .

[4]袁爱玲.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 (05) .

8.创新人才理念 篇八

一、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

终身教育是社会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其与普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均有所不同。从形式上看,它包括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其内容既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社会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理念主张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接受教育,在人们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它的主要特征是终身性、普遍性、主体性、灵活性、整体性和多元性。

二、我国当前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酒店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行业,未来酒店管理人才发展的大趋势是人才的多样化、国际化。优秀酒店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横向综合知识技能。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和旅游人才队伍现状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了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习实训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与酒店企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高职酒店专业的教育仍然深受传统教育影响,还局限于学校教育、学历教育、一次性教育,没有真正实现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多年来,很多人一直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院校低人一等。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职业院校生源的匮乏,使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2.人才培养目标滞后

酒店管理主要包括星级酒店管理、高级餐厅管理、旅游商务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俱乐部和高档会所管理等。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很大,那些语言能力强、具备国际化视野、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备受欢迎。但从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多数院校仍然局限于酒店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重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全人格的培育以及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人才很难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文化的变化。

3.人文素养教育缺乏

酒店业处在服务业的最前沿,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从业人员的素质、文明程度直接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但近年来,许多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着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课程设置多侧重于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文学、艺术、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更缺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社会情怀的培养,这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优良的职业素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造成毕业生到酒店工作后的“流失率”居高不下。

三、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酒店人才培养创新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必然需要大批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及时提供最新的技术应用,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准确,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

1.改变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国际上的职业教育通常采取的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前苏联的“基地企业”、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 以及澳大利亚的“TAFE”。这些办学模式都很好地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育人上的职能分工,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共享。而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主要有订单培养、股份制共建实训基地和集团化办学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事实上,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多数校企合作项目并未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的办学机制,能达到校企深度融合的则更少。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大胆改变办学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学校的实际,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健全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目前,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虽然规模较大,但人才培养质量还需提升,必须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还有不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办学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安排课程不合理、忽视教学内容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注重专业技能教学、兼顾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精准。立足于培养具有酒店经营管理能力和适应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岗位技术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次,课程设置要合理。课程要贴近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贴近就业岗位群,注重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技术教育相结合,并把职业资格培训纳入课程体系构建。高职院校在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要根据高星级酒店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并考虑理论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机统一。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既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知识理论要求,又要突出旅游职业教育对技能需求的特点,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当今世界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历,掌握不同岗位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酒店行业的多样化要求。

最后,要强化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原则,积极寻找机会就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重组课程内容,融人文教育于实践教学中

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对人学习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现代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课程分类,将课程重新进行整合,不能再简单地将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岗位技能训练,教学内容偏重于专业知识,以应用为目的、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量,而忽略了对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和精神培养。这样的课程教学难以培养出知识全面、能力突出、人文素养高、转岗就业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强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要实现终身教育的功能,就必须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要突出课程内容的职业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教学内容的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使学生直接体验到未来的职业生活。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实践教育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辅导一体化,使学生不但具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具备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拥有高尚的人文情怀。这不仅可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既区别于本科的研究型人才,又区别于中专的基层服务型人才,同时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终身教育功能。

4.建立实践教师团队,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教师团队是加强实践教学、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需求的重要保证。在实践教学上,学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一方面要邀请合作酒店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实训场所建设,让学生在校就能熟悉酒店的工作环境,完成岗前职业技能训练。另一方面要注重建立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加强实践教学及其过程的管理。职业院校仅有一支数量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合作酒店选择一批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骨干充实学院的实践教师队伍,也可以聘请富有管理经验的外籍教师,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人员稳定、素质优良的国际化实践教学团队。学校要不断完善专职教师赴酒店工作、挂职锻炼制度,让实践教师经常深入合作酒店,与酒店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交流,畅通信息,密切与行业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学校还要在教学改革、教材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加强与酒店业的衔接,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当今的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随着国内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高星级酒店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批专业素养优良、专业技术过硬、职业提升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育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使命,从终身教育的视角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将会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更有活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9.企业人才理念之我见 篇九

一、完善引进机制,广揽天下贤才强化培养无疑是壮大人才队伍最根本的途径,但同时也是最耗时、最费力的途径,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因而,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的同时,敞开大门招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应该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灵活的选人机制。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凡人才,总是向着环境好、待遇优、最能发挥自身作用、更易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云集。所以,我们在用人时,应当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比如成立人才引进中介机构,根据各类人才需求情况,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限制,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等。为使人才引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还应当建立人才培养输送单位——人才引进服务中介机构——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形成“人才凹地”效应,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让天下贤才为我所用。——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要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把按劳分配原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推行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和年薪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提出,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展开来理解,就是要善于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实现岗位留人;善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增强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荣誉感;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各类人才心情舒畅地工作;善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各类后顾之忧,实现待遇留人。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动员全部力量,真心实意地关心、理解、爱护、信赖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得到企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二、完善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稳定人才人才队伍的根本。首先,打破常规给位子。坚决冲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用人路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同时,建立一套优用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帅才掌帅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其次,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成长有一个规律:早压担子早成才。要加快人才成长,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人才创造“挑担子”的机会,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压担子”的途径,一是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可塑性强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送到高等院校深造培训,或者下派到基层,在相对较困难的岗位任职;二是对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令办、创办科技实体等。通过实践摔打磨练,丰富领导工作经验。条件成熟的要及时放到关键岗位,予以重用。再次,盘活现有人才资源。目前,在人才问题上存在着重使用、轻培训,重现实、轻长远的现象;对所分配的学生安置上,专业不对口,有的学不致用等现象,有不小的负面效应。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不能奉行先到井下锻炼、然后锻炼成长,也不能盲目排外,既重视现有人才作用的发挥,又善于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培育人才,人尽其才。

10.树立教育新理念 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十

人类已经跨入21 世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21 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中心任务。因而,教育领域必须面向未来,树立教育新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成长寻找新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笔者比较赞同如下说法:(1)具有进取、创新精神;(2)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时代责任感;(3)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4)具有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容纳、吸收知识的能力;(6)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较深的专业知识、较广泛的交叉学科前沿知识;(7)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精神。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一、人文素质教育———学会做人

1988 年1 月,75 位诺贝尔得主在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 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面科技高度发展和知识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又被人当作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无节制地用作向自然索取的工具,为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灾难所发出的深刻反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危机、道德伦理的滑坡所带来的困境成为科学巨子以及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回归自然、呼唤人文精神,在21世纪逐渐成为主导的倾向。尤其高校在担负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任务时,应确定的首要任务是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新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学会做人”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或许能找到其中的答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学会做人。它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需要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熏陶后内化而形成。人文科学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含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要做道德高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进行教育中,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基础作用和核心作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例,文理交叉互相渗透,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艺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人生修养、语文基础等,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互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伦理观念,培养人文精神;并且可多方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人类,关心未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做精神文明的人。

二、终身教育———学会生存与发展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呈指数增加。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 年的总和还要多。仅仅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12000 多种不曾有过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科学发现、发明和新技术的普及及应用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在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普及用了30 年,而计算机普及仅用了10年。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大大加快,20 世纪初为30 年,50 年代后为15 年,70 年代至今,缩短为5 年。过去学者的知识在校时可获得80 % ,工作后再学20 %;如今,90 %的知识需要靠工作后再受教育 而获得。入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日新月异,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程序、新的产品、新的工种、新的职业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也面临此类问题,国家将陆续对4000 个工种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在不断研究和公布新的职业。为适应这充满竞争的生存环境和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中需要适应不同的岗位和再次选择职业已成为残酷的现实。因此,为了适应知识、工艺、产品更新换代对要人才素质的要求,学习将成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将贯穿人的生命和始终,终身教育成为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终身教育,是指教育制度为个人提供终身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其进行系统性学习以适应变迁需要,达成自我实现目标,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与动机。终身教育包括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形态。实施终身教育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一种是回到大学学习第二专业;一种是企业或研究机构自己培训;一种是社会业余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中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形式的蓬勃兴起,为终身教育开辟了良好的学习途径。政府应更加支持、关注教育机构所实施的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机构也应进一步扩大专业设置,规范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切实保证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可采用到校进修或远程教育为需求者开放绿灯,为他们再次充电提供最新的前沿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成 果;劳动培训部门和企业的培训机构应定期对社会就业人员、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进行上岗培训和业务再提高学习。未来对人类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使我们对知识、文化追求的观念逐渐走向理性,这是社会发展的使然。人们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获得生活必需的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个人的健康,促进个人成长,达成自我实现。同时,个人的终身学习,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意识教育———学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便有了技术的革命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所言:“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江泽民同志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未来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必须由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来建设,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完成历史使命刻不容缓的课题。所谓创新人才,是指那些依靠自己的创造素质做出创造性产物的人,其灵魂是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特征是对学科的兴趣。创造素质是个大课题,但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爱因斯坦认为:

创新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出发点、动机和推动力。创新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可以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可以激发和引导创造者去思考问题、怀疑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可见,创新人才的首要素质是创新意识,灵魂是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21 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意识教育观,要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要改革教材和教学、考试方式中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要优化课程内容,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渗透于课程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要积极营造适于创新 的教育环境与氛围,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开阔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在积极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方面充分发挥独特个性,要教他们如何在知识的海洋和日益膨胀的信息中,按照新的方式把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加以利用,从而学会如何去思维,如何去创造,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高尚的品德修养等优良创造品质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综合素质教育———学做通才

这里所说的通才,是指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宽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专博相兼的人才,并不是指样样都精通,强调的是综合素质。在古代,由于各类学科尚未分化,呈综合状态,因而当时杰出的人才大多是综合性的。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学科不断分化,这一时期的优秀人才大多是专才。20 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学科之间互相交叉又不断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渗透,知识呈网络型分布,多角度、全方位的横向研究和立体研究成为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共同研究方法。同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其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不少重大决策都成为一个极其复杂,需要多学科、多行业、多主体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已很难适应这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必须博学多才,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通才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外各类学校十分重视通才教育。如日本从上世纪70 年代起就提出“培养理想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强调“没有综合性,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大学纷纷设立了“综合学部”、“综合学科”以及“综合研究机构”。他们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性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许多理工大学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实施培养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四合一”人才计划。美国的高等学校以培养“通才”为目标,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理科的课程,即使到了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后也要强调文、理教育,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我国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主要是培养单科性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教育,即培养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应改变这种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拓宽基础知识,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切实为学生创造拓宽知识领域的条件,在试行学分制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提倡学生跨系科选修,实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除了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的能力外,还要考虑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全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能在专业市场方面挑大梁,又能在科学管理、公共关系中游刃有余;既善于跟踪国际前沿,又有强烈市场意识,能够驾驭知识经济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关爱乡党,奉献爱心倡议书下一篇:开心快乐的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