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8篇)
1.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篇一
目前所在: 花都区 年 龄: 17
户口所在: 揭阳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65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102 kg
人才类型: 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 服装/纺织-设计总监/设计师, 店面/陈列/展览设计, 餐饮/娱乐-部长/服务员/传菜员
工作年限: 0 职 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番禺区,天河区,海珠区
工作经历
东莞信利配件厂 起止年月:-07 ~ 2011-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设备/重工
担任职位: 打杂
工作描述: 暑假期间到东莞信利配件厂从事打杂工作,工作一个半月,获得薪酬2000元。
离职原因: 假期结束
苏宁电器 起止年月:2011-06 ~ 2011-06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
担任职位: 销售员
工作描述: 周末兼职在苏宁电器尼康专柜销售相机,工作一天,获得薪酬80元。
离职原因: 假期结束
毕业院校: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最高学历: 中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2.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篇二
中国在长达8000多年的农耕文化背景影响下, 滋生并发展出了多民族的生态环境。这些元素促使民族民间美术得到了最广泛的利用, 也使这些资源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比如在我国的西北一些地区, 至今仍然保留了像古老社火、剪纸、皮影戏、布艺玩具, 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傩戏、少数民族刺绣、四川西昌彝族的生活漆器、湘西土家族的西兰卡普、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等等, 这些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的民间工艺美术, 代表了各个区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态度,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质朴的地方生态资源。同时, 更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二、民间工艺美术在社会转型期的现实状况并不理想
虽然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一定发展, 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 某些艺术门类还逐步走入进行了市场化改造, 在企业化生产模式发展方面不断进步完善, 但是不得不说, 就整体而言, 目前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 很多工艺门类消失, 笔者归纳了一下, 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造成在社会转型时期
对民间工艺美术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同时, 工业化的大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这些因素都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一个很鲜明的例证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陕西安塞县就有2万妇女会剪纸。而20年后他再去那里却看不见剪纸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墙上张贴的世界名模画像。也就在上世纪80年代初安塞县就有民间剪纸大师40人, 而现在大多数已故去, 仅存的几位年事已高已不能剪了, 有的还要为生计操劳。如此快的消亡速度, 在全国来说, 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二) 另外一个造成这种不利局面最重要的因素, 就是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我国直到2011年, 才有了一部像样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法》, 在高校进行的相关教育更是少的可怜。法规和教育两块阵地的同时缺失, 自然而然的对公众民间工艺美术教育影响和覆盖面很窄, 不断使人们远离它, 逐步脱离了生活实际, 成为有钱一族的生活奢侈品, 湖南的湘绣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三、高校抢救民间工艺美术的策略
为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社会发展的形势, 更好地发挥大学教育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年”活动中, 国内众多高校代表、专家和优秀民间艺术家集会于中央美院, 针对民间工艺美术现状, 共同研讨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以及专门人才培训等方面所应有的作用。从而揭开了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的序幕。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全国美术教育教学研究最权威机构, 针对这种形式, 率先成立了专门研究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个机构填补了国内专题研究的一项空白, 他将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等艺术教育进行了系统结合, 并且作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程, 为全面继承和发扬民间工艺事业起到了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 全国其他的高等艺术教育机构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性, 开设了选修课程或专题性讲座等, 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课程是湖南省的省级精品课程, 借助精品课程的优势, 对本省和中南地区形成了强大的辐射作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这些举措, 拉开了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的序幕, 标志着中国高校开始在文化遗产事业中发挥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四、艺术设计教育对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这么说:民间工艺美术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征表现, 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 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这样一个有效机制, 能很好的将我国民间美术中那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群众基础好、特征鲜明和艺术价值最大的民间美术形式在资源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 利优除弊, 克服掉那些缺乏积极精神或不健康的元素, 实现其产生的作品在功能上既能实用, 在思想上又具有教化作用的精神产品, 这种以传统的、充满浓郁地方情怀和民族情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 以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 更优于其他艺术形式, 它能更能形象地、直接地、全面地体现中国民间和民族文化, 更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猛, 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由于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岗位能力提升, 所以在这一点上, 很好契合了民间工艺美术视野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厚, 国家因此在不断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 各地申遗工作也在热火朝天的开展, 各种各样的保护方法层出不穷, 比如授予民间工艺传承人、举办地方工艺美术博览会和高校工艺美术展览等活动, 有效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也进一步推动了民间工艺美术与高校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
五、展望
要实现民间工艺美术发展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有效对接, 要解决几个方面面临的问题, 第一是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的缺乏。他说为什么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有的地方开展的好, 而有的地方却开展不起来?我看关键在领导。我们开设这门课程不只是为培养民间艺术家, 而主要是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认识和感情。将来他们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因为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感情, 就会重视和保护这方面的文化, 就会爱护这方面的人才。第二是教学人才的缺乏。以长沙市为例:长沙市20多所大学, 只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了与民间工艺美术有关的课程教学。许多大学想开而开不了, 因为没有师资。要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事业, 光靠空谈是不成的, 我们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走在前面, 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内容, 以满足社会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是研究人才的缺乏。这种人才需要高等艺术院校的特别培养。比如中央美院这些年不遗余力的举办了多期“民间美术研究生班”“民间美术硕士课程专修班”等, 就是为了能多培养几个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们也欣喜的看到,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开始对这项工作重视起来, 以很多丰富的活动形式并制定了一定保护和发展政策, 来推动民间工艺美术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4年
3.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篇三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7-0123-02
收稿日期:2016-05-01
作者简介:毛一山(1983-),男,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教育。(广东 广州/510000)
一、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通过手工技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手工艺术家的审美观以及手工艺术家的手艺水平决定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现代艺术设计通常都是通过工业化大生产来完成的,这就导致作品带有浓厚的工业时代的特点。第二,传统工艺美术除了满足工艺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功能之外,更加注重的是传统思想道德品质的传达,而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满足人们对物质实用功能的追求,所以现代艺术设计的产品图案、装饰或者色彩等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基础上进行的,统一的工业流水化的生产,本质上,导致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除了存在一定的区别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两者之间紧密关联,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设计灵感来源于现实文化生活,所以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外形、图案、色彩、风格等都具有一定的现代文化心理结构,这也反应了当前社会不同的审美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社会的文化风貌。现代艺术设计受到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及文化影响,设计形式来自于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当前现代艺术设计也会成为历史,势必也会作为某种传统工艺美术而传承。第二,现代艺术设计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来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每一位现代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以及表现手法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传统的参照物上不断的鉴赏与理解逐渐形成的,虽然当前很多新锐设计师追求的是全新的设计品,但是如果没有传统工艺美术的对比,何来新旧之分,所以传统的工艺美术能够促进现代美术设计的发展。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文意识也开始得到了回归,人们逐渐开始去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信息的全球化,新科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也有了更好的生存条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该如何延续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特点的前提下,运用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将传统工艺进行创新设计,使传统工艺美术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人们的审美观,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二、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
(一)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传统的美学思想指导作用
一个民族美学思想的形成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民族美学思想通常从个体出发然后不断深入到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部,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传统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传统的工艺美学思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情感与气韵,让人们形成以人为本的观念,让人们更加乐观、开朗、豁达地进行生活,有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这种元素,就可以让设计更有活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科技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生活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美学思想给人们一定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化精神,这也给予了现代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将艺术设计带入到我们生活当中。
(二)让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符号特色
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发展过程,一般来说同一个民族或者国家会用已经约定的符号来代表某一种事物,这样能让人们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的方便,符号形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有效桥梁。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符号,它们的形成来源于当时的民族文化背景,体现出当时我国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特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这也为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打下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民族传统符号特色在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中如果被合理运用,就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传统工艺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展现出民族文化精神。
(三)让现代艺术设计传承民族工艺及技法
我国传统的美术工艺讲究的是工艺技法的运用和工艺技法的传承,传统的工艺作品体现的是工匠的手工技巧与特有的审美观,发挥了工匠精神。工匠的巧思、巧技、巧用等都在传统工艺设计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工匠特有的工艺技法也是传统美术工艺的一种标志,传统工艺美学思想正是体现在人的作用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我国传统美术工艺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冲击,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觉得传统的工艺设计比较落后、制作时间长、过程麻烦等,导致许多传统美术工艺要么被淘汰,要么作为收藏品收藏在博物馆供人观赏。其实传统工艺对现代科技发展一直贡献良多,比如我国传统铸造工艺失蜡法,在我国古代用于制作青铜器,在上世纪20年代初德国人用这种方法来制作精细物件,比如假牙、齿轮等,后来美国人用这种原理铸造了喷气式飞机的涡轮叶片,这些都体现了传统工艺对现代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想法
(一)以明确的项目为导向,建立起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育体制
我国的艺术教育很多时候只是纸上谈兵,教学、科研、生产没有相结合,不能形成一条有效的教育体制,各环节严重脱节,所以应建立起有效的艺术教育体制,让我国的手工艺术更具有现代生机,让传统工艺美术元素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碰撞,进而发展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比如以我国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馆项目为例,通过竞赛的方式让两地的学生进行创新性纪念品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故宫的特色,学生融合自己的创新设计,设计出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创意纪念品。目前我们看到的比如“朕知道了”的胶带,比如“朝珠”耳机等这种创新的产品都是来自于学生的设计,并且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产品中融入了故宫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就让人们记住了这个纪念品来自于故宫博物馆,胶带、耳机都是现代经常用到的一些物品,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这个项目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创意产品资源平台及销售推广平台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实现自己的创作梦想,并将这些创作变成现实产品,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设计积极性,对教师来说也能够有一套有效的体制,直接体现出教学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
在我国开设设计专业的学校有上千所,特别是很多综合性的大学将许多学科多领域地进行相互融合,以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艺术设计也应该将各学科相互融合,特别是在我国教育改革之后,精英式教育已经逐渐转向为普及式教育,艺术的教育也从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养综合艺术素质型人才发展,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工艺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通过传统工艺的学习让学生的设计变得更加具有欣赏性。此外,学校应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让传统工艺美术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可以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传统工艺设计展览,发扬民间美术的魅力;可以建立专属校园宣传渠道,定期进行传统工艺的宣传,让传统工艺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
(三)借助网络资源与平台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获得信息资源,微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地阅读大量的信息。在这样一个网络微时代下,传统工艺就可以借用网络平台得到有效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工艺,比如通过社交软件的转发信息快速广泛传播,所以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宣传渠道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借助当地特色地域文化,有效融合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分布较多,传统工艺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承者也往往分布在各个地域中,所以在进行现代艺术教育的时候如果想有效融入传统工艺,不妨借助当地特色地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进行民族图案写生的时候,可以去当地少数民族参观,让学生充分观察少数民族图案、用色、造型等特点,并进行讨论分析形成这些民族元素特色的原因,这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民族工艺特色,在这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达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以及现代美术创新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惠.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运用初探[J].中华少年,2016(01).
[2]朱宁.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艺海,2015(05).
[3]陆君玖.持久保护与融合创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工艺美术,2012(09).
[4]朱宁,熊瑛,何小力.传统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海,2011,(12).
[5]诸葛铠.在夹缝中生存:“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的是与非[J].装饰,2009(12).
[6]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8).
[7]张幼云,杨柳.在历史机遇中创造辉煌——尹定邦谈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J].装饰,2012(01).
[8]朱名燕.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初探和教改实验研究[J].2004(11).
[9][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服装产品制版与工艺教案 篇四
服装产品制版与工艺 教案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 次 课
课题 女裙的变化制版 课时数 8节 授课内容 牛仔裙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连衣裙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必备知识 能根据具体的款式灵活设定放松量,把握款式造型。能理解人体结构特征及制图的原理。
职业能力 具备严谨、规范的制图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重点 牛仔裙的制图 连衣裙的制图
难点 理解结构制图的原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在教学中根据高职生的特点,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启发式教学”,讲授直观使学生能很快理解变化女裙的制图原理。教学流程:
裙款变化原理――牛仔裙的制图――连衣裙的制图 教具 模型、玻璃尺、软尺、授课情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4周星期1第1节至4周星期2第2 节 艺术工厂308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单元
第一章 女裙的变化制版
裙装是围在人本下半身的服饰,无裆缝,裙装的结构设计是将人体的下肢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裙装的款式丰富多样,造型美观,能充分反应出女性的优美体态。因此,一直深受广大女性的欢迎。第一节 裙子的分类
一、长度分类
二、腰部分类
低腰裙把美的部位显示出来了,但体型一定要美。
三、外形轮廓分类
按廓形分类,可分为方形(如直筒裙)、三角形(如A字裙和喇叭裙)、倒三角形(如啐实褶裙)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裙片片数分类,裙的褶裥形式分类。穿着用途分类等。
第二节 裙款变化原理
一、紧身裙(如西装套裙、一步裙、窄摆裙等等)方法大致与筒裙相同,不同之处在侧缝裙下摆。
1、当侧下摆劈势取量为2.3cm时,叉上取18cm。(叉位长些)
2、当侧下摆劈势小于2.3cm时,叉上取数小于18cm(叉位短些)
3、开叉的,一般取2.3cm,不开叉的,小于2.3cm,视款式而定,个别款还可以取2.5cm。
二、半紧身裙(A字裙)
裙子的紧身与宽松程度取决于裙摆的阔度。半紧身裙就是在紧身裙的基础上增加其裙摆阔度而完成的。又称A字裙,是在筒裙的基础上把裙摆略向外斜出、放大,臀围至裙摆部位呈斜线,裙片的左、右侧部位的面料呈斜丝绺。A字裙前后臀围线可不加减,按H/4计算。
三、斜裙(四片、二片)45度、90度
斜裙腰小,裙摆宽大呈喇叭形,斜裙的腰部既不收省也不打裥,利用斜丝绺裁制而成的喇叭裙。
设计斜裙和圆裙结构最科学的方法是用求圆弧的半径公式。即确定腰围半径,求裙腰线的弧长和弧度。圆半径=周长/2∏。我们把周长理解为腰围,2∏为定量(2×3.14=6.28)。则求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6.28。圆裙的直径正好是求半圆裙的半径。则求半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W/3.14
四、裙子基本纸样分割原理及应用 分割造型的原则
1、分割线设计要以结构的基本功能为前提,结构的基本功能是使服装穿着舒适、方便,造型美观。因此,分割线的设计是非随意性的。
2、竖线分割是使分割线与人体凹凸点不发生明显偏差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平衡。致使余缺处理和造型在分割线中达到结构的统一。
3、横线分割,特别是在臀部、腹部的分割线,要以凸点为确定位置。在其它部位可以依据合体、运动和形式美的综合造型原则去设计
第三节 变化女裙制版实例
一、牛仔裙制图
二、连衣裙制图
1、选号型:160/66A
2、规格设计 裙长据款式定 腰围(W)=W*+2=68cm 臀围(H)=H*+4=92cm 制图要点(效果图)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采用1:1的比例打制一款时尚女裙工业板(结合自身尺寸)。
二、实训项目要求:
1、制图规范、准确,符合设计造型要求。
2、线条流畅,轮廓线与辅助线区分明显。
3、放缝准确,剪板流畅;零部件齐备,标注完整。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2 次 课
课题 变化女裤的制版 课时数 8节 授课内容 女式牛仔裤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时装女裤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必备知识 掌握女裤变化原理及应用。
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拓展、延伸知识,具备灵活变通的制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务实、严谨认真的意识。重点 女式牛仔裤的制图 时装女裤的制图 难点 女裤变化原理
教学设计
1、采用精讲与设疑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的能力。
2、实物试穿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教学流程:
女裤的变化原理—女式牛仔裤制图—时装女裤制图
教具 模型、玻璃尺、软尺 A课:服工0911班 4周星期2第3节至4周星期3第4 节 艺术工厂308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二章 变化女裤的制版 第一节 女裤的结构分析
裤子本来是专指男性的下衣而言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女性也逐渐的开始对裤子有所接受,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女性参与了社会活动,随着外出活动的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裤子能带来很大的行动便利。女裤最初出现时,是较为宽大的西裤,后来造型不断变化,时装性越来越强,女裤的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现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装种类之一。
一、裤子的廓形变化
裤子的造型千变万化,但是就其总体结构而言基本相同。一般前后各由二片组成,前浪线略短,后浪线略长,两面上端多有插袋设计,前后片腰口常有省道和褶裥设计,男裤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女裤除了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外,还可以在侧缝或后浪上端设计开口。
裤子的廓形大体可分为四种,即长方形(筒形裤)、倒梯形(锥形裤)、梯形裤(喇叭裤)、菱形(马裤)。
二、裤子的分类
1、按长度分类:超短裤(热裤)、牙买加短裤、及膝短裤、踏车裤、锥子裤、长裤。
2、按整体的形态分:灯笼裤、马裤、喇叭裤,直筒裤、锥形裤、健美裤、裙裤、多袋裤等。
3、按腰部形态来分:连腰裤、装腰裤、高腰裤、低腰裤等。
三、裤的放松量与成品规格。
1、横向放松量
贴体型 合身型 较合身 宽松 腰围 0~1 1~2 1~2 2 臀围 2~4 4~6 8~10 12以上
贴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小的值范围,如牛仔裤、健美裤。合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适中值范围,如西裤、直筒裤。宽松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大值范围,如灯笼裤。
2、纵向放松量
在裤装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由于蹲坐和躯干前屈等人体运动,使裤装的臀部伸展,在增加围度的同时,还必须增加裤装的直裆量及起翘量,并把后缝线延深,后裆适当落低0.7~1cm(叫落裆)。
第二节 变化女裤制版实例
一、女式牛仔裤制图
1、款式特征
2、测量要点 ⑴裤长
自体侧髋骨处向上3cm左右为始点,顺直向下量至所需长度,(或踝骨以下2~3cm)。就长裤来说,裤长的终止点与裤脚口有关,裤脚口偏小,裤长受脚面倾斜角度的制约,而不能任意加长。脚口偏大,裤长可适量加长。脚口适中,则裤长在前述两者之间。⑵腰围 加放1~2cm ⑶臀围
加放6~8~10cm
3、规格设计 号型:160/68A 裤长:0.6号+(4~6)=100~102 直裆:号/10+H/10=25(不包括腰头)
直裆与人体身高和体型有直接关系,一般中间体在臀高线下7~8。腰围:W﹡+2=70 臀围:H﹡+8=98 脚口:0.2H+(0~2)=20~22
4、结构制图
二、时装女裤的制图
1、褶与省的变化 ①、双褶双省式
前片打双褶,后片收双省。适应臀腰差偏大的体型。一般臀腰差在25cm以上。②、单褶单省式
适合臀腰差在20~25cm之间的体型。③、无褶式
适合臀腰差偏小的体型。
2、口袋的变化
3、脚口的变化
4、裤腰的变化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设计一款时装女裤并打制样板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各部位规格尺寸设定合理。
2、线条流畅,轮廓线与辅助线区分明显。
3、制图符合设计造型要求。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3次 课
课题 女衬衫制版 课时数 16节
授课内容 制服式女衬衫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时装款女衬衫的制图方法及原理 衬衫的放缝、剪板、排料
教学目的与要求 必备知识 掌握衬衫的制图及变化原理 掌握比例法女衬衫结构制图
职业能力 使学生能运用原型法、比例法制图的方法制出各种女衬衫结构图; 能独立完成放缝、剪板和排料,为缝制女衬衫作好准备
重点 女衬衫结构制图、放缝、剪板、排料,难点 掌握衬衫的变化原理
教学设计
1、由浅入深讲授女衬衫的形成原理;
2、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利用样板与实物进行讲授。
3、采取双边教学,老师边示范学生边练习。教学流程:
讲授女衬衫结构制图原理——示范制图、放缝、剪板、排料——学生实际操作 教具 女模型、女衬衫板、女衬衫
授课情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6周星期1第1节至6周星期3第4 节 逸美楼405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三章 女衬衫制版 第一节 衬衫结构原理
一、女衬衫外形概述及结构特点
随着流行趋势的发展,衬衫既可作为生活便装,也可作为礼服出现在正式场合。
衬衫一般由衣身、衣袖、领子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款式变化非常丰富,如衣身的长、短、宽松、紧体等变化,衣袖有长、短、中及装袖、连肩袖、插肩袖等变化,从而组合变化成款式各异的衬衫。女衬衫应符合女性体型特征的外观造型,女衬衫基本造型的结构应首先抓准女体躯干各部位的起伏程度,据此对衣身画出符合女性特征的曲线,再在主体的基础上依据领部及上肢的实态,画出领子和袖子。
二、女衬衫的量体与加放
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各部位的测量要找准基准点和基准线,不能凭经验猜测。围度测量先要确定测位的凹凸基准点,测量胸围要找准胸高点为测点,测量腰围要找准腰部最凹点为测点,然后作水平测量,长度测量特别要注意取有关基准点之间的总和,如手臂长取肩点到肘点、肘点到腕点两连线之和。量体顺序一般是:先横后直,由上而下。人体测量工具:软尺、腰节带。
女衬衫量体部位一般为:衣长(前衣长或后衣长)、袖长、前腰节长、背长、领围、肩宽、胸围、腰围、臀围等,根据对象的体型特征、款型造型及穿着要求来确定加放量,将是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数据。
1、领围: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在颈根以上约3cm处或喉结下2cm处后经颈椎点,侧经颈肩点,加放2~2.5cm左右。亦可按(0.2B+16~18cm)计算。
2、肩宽:从后背左肩端点量到右肩端点的宽度,亦可按(0.3B+11cm)计算。
3、胸围: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贴体衬衫加放4~6cm,合体衬衫加放8~10cm,宽松衬衫加放12~20cm。
4、腰围:腰围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5、臀围:臀部最丰满处围量一周。加放4~10cm,亦可按胸围放松量减少2~4cm推算。
6、衣长:是上装的全长。前衣长一般自右颈肩点(SNP点)开始向下――经BP点――量至衣服所需长度。后衣长由颈椎点(BNP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一般女衬衫类衣长在臀围线上下。亦可按(0.4号加减定数)计算。
7、袖长:自肩端起量,长袖至手腕,亦可按(32.5%*身高)+3~4(放松量)=55~56计算;肘长按18%*身高计算,短袖至肘关节上8cm左右,中袖至手腕上8cm左右。
8、胸高:由右颈肩点量至乳峰点。按(15.6%*身高)-(1~1.5)计算。
9、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间最细处。按25.5%*身高计算=41。
10、背长:由颈椎点量至腰间最细处。按23.4%*身高计算=37.5
三、主要连接因素
1、领口
领口是领子装于衣身的基础,由领根的第七颈椎点向两侧颈侧肩点,再绕向前侧领窝而连成的周围,领口在结构制图中呈后高前低的三角形。
2、袖窿
袖窿是袖子与衣身的结合处,由上肩端、下腋底、后背腋侧、前胸腋侧四者连接的周围,袖窿除了基本的体型静态因素外,还须包括适应运动所需的宽松量,袖窿弯线前后有别,胸侧较凹,后背侧较缓,因为上肢运动以前方为主。袖窿弧长一般为后长、前短,两者的端点主要取自肩脊,反映出后背较丰腴的体型特征。
四、女衬衫的款式变化
领、袖、口袋是女衬衫的细节部位,领最能突出表现人的面部,是成衣的重要部分。即使同样形态的领,改变其大小或装领位置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领型最主要是领口线的深浅、宽窄变化,有关门领、带底领的衬衫领,敞领、立领、卷领、长方领、坦领、海军领、两用领、扎结领、大圆领、荷叶边领等。(见127~128页)
1、衣领变化
关门领:是最基本的领型,自然沿颈部一周,因领形较小,故有休闲、轻便的感觉。带底座的衬衫领:领座直立环绕颈部一周,翻领拼缝于领座之上的领型。
敞领(翻驳领):翻领与由衣身裁出的驳头拼缝成有领缺嘴的领型,穿着时领口敞开,又称开门领,带这样领子的衬衫称为开领衬衫。立领:直立环绕颈部一周的领型,改变领宽与领直立度可得到各种不同的效果,亦称旗袍领、唐装领、学生装领。卷领:翻卷直立于颈部一周的领型,使用斜裁布会有比较柔和的效果,在后中心开口的情况较多。长方领:与敞领相同,领口呈敞开状,但没有缺嘴,长方形的翻领与驳头拼缝在一起。坦领(平面领):领座较低,平坦翻在衣身上,改变领宽与领外围形状会得到多种不同的效果。海军领:前领围呈V形,而后领则呈四方形,并下垂为宽大的坦领,常见于海军或水手服,故得此名。大圆领:是能够盖住肩部的大袒领,常见于清教徒服装中。
荷叶边领:抽缩折裥或皱褶后而形成的领,没有领座,使用斜裁布条卷住缝份缝在衣身上。
两用领:第一粒纽扣可扣上穿着亦可打开穿着的领子,扣上穿则成为关门领,打开穿则成敞领,故称两用领。扎结领:像领带一样呈长条、带状下垂的领子。
2、袖克夫的变化
带状克夫:平直的嵌条型克夫,在袖口一般进行抽褶或打裥。
滚条型克夫:用斜纱向或直纱向布条做成的细长的滚条型克夫。在袖口一般会进行抽褶。直线型克夫:袖口与克夫同尺寸,主要用于紧身袖或合体袖的袖口。单层克夫:不可翻折的克夫,克夫上钉有纽扣。
双层克夫:可翻折的克夫,两层克夫之间可用纽扣固定住。
可换型克夫:可拆卸下来替换的克夫,在克夫的两端分别开纽扣眼、钉纽扣、翻折起来有双层克夫的风格,放下来则是单层克夫。翼型克夫:翻折后的克夫的两端像鸟的翅膀一样向外扩张。
下垂式克夫:克夫向下垂,形状有喇叭形、圆形等,可抽褶,可打裥,是比较时尚的一种克夫。纽扣型克夫:要用纽扣扣住的克夫,使用包扣或小纽扣,一般紧包手腕,作装饰用。
3、口袋变化
女衬衫的口袋以贴袋居多,利用胸部育克,分割线等可做出各种以设计效果为目的假口袋。
第二节 女衬衫制图实例
在国际上,大部分先进国家的服装裁剪都使用原型法。但由于原型法在使用上不能直接裁剪,因此不能全盘照搬。比例裁剪法在我国运用多年,有不可抛弃的精华,对于一些传统款式,如西裙、西裤、衬衫、西装等,通过套用公式,简单正确,并可以在布料上直接裁剪,方便快捷。因些,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比例裁剪基础上,运用原型法的结构方法,将两者 的优点结合,开拓一种裁剪的新路。下面就各类风格的衬衣应用进行实例分析。
一、制服式女衬衫比例法制图
衣身的结构平衡即服装在穿着状态时前后衣身在腰围线以上部位能够保持合体、平整,衣身表面没有因为造型而引起皱褶;腰围线处于水平状态。腰达到衣身平衡,就是腰使衣身处于一种受力平衡中,而前后衣身的受力点分别是胸高点合肩胛骨最高点,所以衣身平衡最关键是如何处理前衣身BL线以上的浮余量(胸省)和后衣身肩胛骨衣上的浮余量(肩省)。
1、衣身结构平衡有三种形式:
1、梯型平衡 指将前后衣身浮余量分别消除在胸围线以下部位及肩胛骨以下部位。使前衣身胸围线以下呈梯形,后衣身肩胛骨线以下呈梯形。此类平衡适用于宽松服装,尤其是下摆量较大的服装。
2、箱型平衡 指前后衣身腰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前后衣身浮余量可以用省量、分割线以及工艺归拢的方法消除。此类平衡适用于卡腰的服装,尤其是贴身和体的服装。
3、梯型+箱型平衡 指将梯型和箱型平衡相结合,即一部分前浮余量用下放量进行下放,另一部分前浮余量用受省或分割线的方式进行处理。此类平衡适合余较卡腰的较贴体或较宽松风格的服装。
2、以衣片为例来分析原型法与比例法的结合运用: 1)、测量部位:
日本文化式原型法只需测量胸围、背长、袖长三个尺寸,领围与肩宽的确定不够准确。比例裁剪法的测量部位中没有背长,腰节线的确定不够科学。通过比较得出:选择领围、肩宽、胸围、衣长、袖长、前腰节、背长部位测量较为合适。2)、尺寸加放:
原型法第一步先考虑人体基本合体松量加放10cm,第二步再根据款式继续加放。比例裁剪法习惯胸围成品尺寸,直接裁剪,更为方便。
通过比较得出:将胸围净尺寸,加放量得到成品尺寸,再进行制图。具体可参考如下:贴体衬衣为4~6cm;合体衬衣为8-10cm;宽松衬衣为12-20cm左右。
3)、衣片
(1)胸围是成品尺寸。
(2)领口:领围的框架有两种方法确定,一种用胸围计算,一种用颈围计算,后者适合更为科学。因此,选用1/5领围计算。
(3)、肩斜:肩斜量可以用定量法、公式法或角度法、比值法确定,四者的结果相差甚微,我们采用比值法确定肩斜:前肩斜15:6(21~22°),后肩斜15:5~5.2(18~19°)(4)、肩宽:根据从人体测量得出的总肩宽,采用1/2肩宽计算。
(5)、袖笼深:袖笼深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计算上平线到胸围线的距离,包括肩斜量;另一种计算肩端点到胸围线的距离,不包括肩斜量。前一种方便,后一种精确,袖笼深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前一种我们以前讲过,贴体袖窿深为0.2B+(4~5),合体袖窿深为0.2B+(5~6),较宽松袖窿深为0.2B+(6~7)计算。后一种合体衬衫袖窿深按B/6+5.5=21(从BNP点到BL)计算。
(6)、胸高点:在比例法中,确定胸高点的方法是:以胸围线和胸宽线为依据,确立相对的位置,由于胸围线和胸宽线随款式而变化,所以这样并不准确。在原型法中,胸高点由乳高和乳距确定,以人体为本,既科学又准确。乳高是指从侧颈点到胸高点的距离,乳距是指左右胸高点的距离,根据体型的不同,可从下列数据中找出对应的胸高、乳距,然后确定胸高点。
身高为155、160、165、170、175的分别对应乳高为23、24、25、26、27;净胸围为80、84、88、92的分别对应乳距为17、18、19、20(cm)。
(7)、胸省:胸省的大小通常根据人体确定:一般人的胸省量为2.5cm-3.5cm,取3cm较为合适。胸省量还可以按款式变化作出调整。胸省量与服装胸部造型的关系为:当胸省量为3cm时,胸部造型立体感较强;当其为2cm时,立体感一般;当其为1cm时,立体感较差;当其为0时,则无立体感。胸省的位置设计在侧缝腋下处,运用省道转移,增加腰省时更加方便。
4、)袖片:
(1)袖山高的确定有很多方法:如AH/4+(2.5-3cm)、前后袖笼深的平均值-(4.5-5cm)、前袖笼深-(3.5-4.5cm),还有上次我们讲到的贴体袖山高取0.8~0.87AHL(小于等于17cm)、合体袖山高取0.7~0.8AHL(13~16 cm)、较宽松袖山高取0.6~0.7AHL(9~13cm)、宽松袖山高取小于0.6AHL(0~9cm)。
(2)袖肥由袖山斜线确定:合体衬衫前袖山斜线=前AH-0.3,后袖山斜线=后AH+0.1,袖山弧线包含了2cm的吃势。
3、比例法结构制图 1)、款式特征:
合体型衬衫,领型为小方领,前片收腋下省、腰省,后片收腰省,前中心开襟钉钮扣5粒,摆缝腰节处略收腰,袖型为一片袖长袖口收细褶装克夫。2)、规格设计:(也可通过测量得到尺寸)号型规格:160/84A 3.5体型=(前腰节-背长)
衣长(L):颈臀(颈肩点――臀围线)=36.5%*身高=58.5~59。也可按0.4号加减定数。(60cm)袖长(SL):(32.5%*身高)+3(放松量)=55 前腰节:25.5%*身高=41 背长:23.4%*身高=37.5 后腰节:背长+(2.3~2.4)=39.8~39.9=40(前腰节长于后腰节1cm左右)胸高:(15.6%*身高)-1=24 领围(N):0.2B+16~18cm=36(基本领型)肩宽(S):0.3B+11cm=38.6=39 胸围(B):净B+(8~10)=92 腰围(W):B-16=76(前后侧缝腰处各进1.5,前后中腰省各2.5)臀围(H):B+(4~6)=96 克夫:B/5+4=22.5 3)、衣身结构平衡与衣身廓形的关系
衣身结构平衡是指衣服在穿着状态时,前、后衣身在腰节以上部位能保持合体、平整,表面无造型因素所产生的皱褶。X型(贴体型):采用前浮量收省的形式,前后身在腰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前上平线高于后上平线1cm左右。
H型(合体型或较宽松型):采用部分前浮量下放,部分收省的形式。一般下放量0.5~1cm。胸省为3时,下放0.5cm,前上平线高于后上平线0.5cm。胸省为2.5时,下放0.5,剩0.5为袖窿浮松或下放1时,前上平线与后上平线平齐。
A型(宽腰造型):采用前浮量下放形式处理,或大部分下放,少部分浮于袖窿。一般前身下放小于2或等于2。后上平线高于前上平线0.5~1。4)、结构制图(胸省量为2.5~3,3.5体型)
2)衣领、衣袖及克夫结构制图 结构制图见图
二、时装式女衬衫原型制图实例
(一)圆下摆较宽松休闲女衬衫
1、款式风格
较宽松衣身,装门襟,圆下摆,胸口有方形贴袋,有肩覆势、稍落肩宽松型衬衣袖,男式衬衫领,整体缉明线,是衣款较为经典的衬衣。
2、成品规格与原型绘制尺寸 单位:cm,号型160/84A 部位 L B S N SL 原型绘制尺寸 BAL 净B SL 尺寸 70 102 41 37.5 59 38 84 54
3、结构平衡
前后衣身平衡都采用箱型平衡方法。前衣身胸省一部分在前袖笼中作宽松处理,另一部分则转移到横胸省中,后肩省部分分散到后袖笼处作宽松处理,另一部分在肩覆势中去掉。
4、设计要点
(1)衣身 袖笼深按圆原型,前后侧缝分别放出所需宽松量,注意后衣身的宽松量大于前衣身的宽松量。侧缝在腰节处略吸腰,据造型设计圆下摆、肩覆势、胸口贴袋、前门禁等。肩部落肩量为2.5厘米,重新画顺袖笼弧线,横开领开大0.3厘米,前直开领开深1厘米,作出实际领窝。(2)衣领 按翻立领结构设计方法。
(3)衣袖 袖山按较宽松风格设计,袖山高控制在7~10厘米,因为衣身袖笼上需压明线,袖山吃势为0,注意检验袖肥是否合适。袖身为直身型的一片袖,袖口为袋两各个褶裥的男式衬衫袖衩的衬衣袖。
(二)较贴体型袖抽褶女衬衣
1、款式风格
(二)较贴体型袖抽褶女衬衣
1、款式风格
较贴体风格衣身,较宽松型抽褶袖,男式衬衣风格 的翻立领,装门禁,衣身下摆有荷叶边,整体感觉刚柔相济,较休闲时尚。
2、规格设计
单位:cm,号型160/84A 部位 L B S N SL 原 型 BAL 净B SL 尺寸 60 94 39.5 35.5 28 38 84 54
3、衣身结构平衡
因为衣身为较贴体风格,前后衣身平衡都采用箱型平衡方法。前衣身胸省一部分在袖笼中作宽松处理,另一部分则转移到分割线中,后肩省则分散到后袖笼处。
4、结构设计要点
(1)衣身 衣身袖笼深按原型,注意处理胸腰臀三围差,分割线要兼顾结构与造型。(2)衣领 按翻立领结构设计。
(3)衣袖结构制图 袖山风格居于较帖体与较宽松之间,袖山高取前后平均袖笼的4/5,袖山吃势控制在1.5~2厘米,注意检查袖肥是否合适。袖身为直身形的一片短袖,因为有抽褶,袖长先作长一些,使抽褶后达到成品规格
第三节 女衬衫放缝和算料
一、女衬衫样板校对
前后侧缝、前后肩缝、衣片领围线与领片、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等。
二、女衬衫放缝
1、前衣片挂面放缝为0
2、前后衣片贴边放缝:平摆为2,圆摆为1
3、前后衣片、袖片其它部位为1
4、领片:领里1,领面1.5(在裁时可多放些,到时再修),5、衩嵌条:长20宽2.5
6、工艺样板:前片,领子工艺样板为净样板,是生产过程中衣长、省位、钉扣、锁眼和领子制作等操作的依据。
7、衬料板:前襟贴边衬料板就为挂面宽,领衬料板同领面大小。
三、用料计算
90cm幅宽:衣长+(袖长*2)+(5~10)=60+110+(5~10)=1.75~1.8米 114 cm幅宽:衣长+袖长+(25~30)=1.4~1.45米
140cm幅宽:衣长+袖长+(5~10)=60+55+(5~10)=1.20~1.25米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采用1:1的比例打制时装款女衬衫工业样板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尺寸规格自定,制版符合图纸要求,达到设计效果。
2、样板放缝准确,剪板流畅;拼缝部位 长短合适。
3、零部件齐备,标注完整。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4次 课
课型 夹里女上装制版 课时数 16节 授 课 内 容 传统女西装的制版 时尚女套装的制版 放缝、剪板、排料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掌握传统女西装的制图方法及变化原理; 掌握时尚女套装的制版、放缝、剪板、排料
职业能力 使学生能运用原型法、比例法制图的方法制出各种女西装结构图; 能独立完成放缝、剪板和排料,为缝制时尚女套装作好准备 重
点 传统女西装的制图方法及变化原理; 难
点 女套装的制版、放缝、剪板、排料
教学设计
1、在教学中根据高职生的特点,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宏观上采用“实例驱动”,在微观上采用“问题牵引”、“启发式教学”,用图片、样衣等作为辅助手段,用经验数值直接制图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人体工学角度分析各种服装造型与人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流程:
讲授传统女西装结构设计原理——示范女西装结构制图——学生训练制图——
针对学生普遍问题做集中点评 教具 女模型、女西装板、女西装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7周星期1第1节至7周星期3第4 节 逸美楼405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四章 夹里女上装制版
第一节 传统女西装结构制图
一、款式分析
领型为西装领,前后片均设有袖窿分割线,前片左右各设一装饰袋盖,圆装袖,平袖口,全夹里。
二、规格设计: ①号型:160/84A ②主要控制部位及规格 单位:CM 号 型 衣 长 胸 围 肩宽 领 围 袖 长 袖 口 衩长 160/84A 60 96 40 36 55 15 24/3
三、结构制图
注意:
1、如果袖窿弧线不相吻合,宁可调整小袖片,也不要修长衣片
2、袖山弧线小,可加大袖肥,袖山弧线大,可减小袖肥
第二节 时尚女套装的制版
一、比例法结构制图
1、款式特征:
合体型西装,领型为翻驳领,前、后片各有刀背分割线,前中心开襟钉钮扣3粒,摆缝腰节处略收腰,袖型为二片袖长袖。
2、规格设计:(也可通过测量得到尺寸)
号型规格:160/84A 3.5体型=(前腰节-背长)
衣长(L):颈臀(颈肩点――臀围线)=36.5%*身高=58.5~59。也可按0.4号加减定数。(66cm)袖长(SL):(32.5%*身高)+3(放松量)=55 前腰节:25%*身高=40 背长:23%*身高=37 胸高:(15.6%*身高)=24.5~25 领围(N):0.2B+16~18cm=36(基本领型)肩宽(S):0.3B+(11~12)cm=40 胸围(B):净B+(10~12)=94 腰围(W):B-16=78 臀围(H):B+(4~6)=98
二、放缝
1、样板校对
前后侧缝、前后肩缝、衣片领围线与领片、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等。
2、放缝
面布共11片,底边3.5厘米、袖口3厘米、其他1厘米
净样板到毛样板放份参考数据 名称 说明 参考入量
分缝 也称劈缝,将缝合后两边分开熨平。1cm 一般倒缝 也称坐倒,将缝合后缝头向一边扣。1cm 明线倒缝 倒缝上有缝头的一侧缉明线。窄于缝头 裹缝 也称包缝,分暗包明缉和明包暗缉。0.8或1.7平绱缝 小片小件与主件齐边缝合平绱。1cm 弯绱缝 绱一边或两边有明显弯度。0.7左右 搭缝 一边搭在另一边的缝法。0.8~1cm 缝边 也称止口,明暗线缝合再翻成光边。0.7~1cm 底折边 底摆向上回折的贴边部分。3.5~4cm
三、排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经纬纱向要符合技术质量要求。
2、拼接范围符合技术规定标准,在有潜力可挖的情况下,尽量不拼接为好,以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缝制工作量。
3、齐边平靠,斜边颠倒。
4、弯弧相交,凹凸互套。
5、大片定局,小片填空。
6、经短求省,纬满在巧。
7、画线要准,线条要清。
四、配里
五、用料计算
90cm幅宽:衣长×2+袖长+(5~10)114cm幅宽:衣长×2+(15~20)140cm幅宽:衣长+袖长+(5~10)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采用1:1的比例打制夹里女上装样板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尺寸规格自定,制版符合图纸要求,达到设计效果。
2、样板放缝准确,拼缝部位 长短合适。
3、纱相线、裁片数等标注齐备。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5 次课
课题 男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课时数 2 授 课 内
容
1、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2、人体测量要领
3、各类男装服装放松量的确定
4、男装原型制版的基本原理
5、男装基型制版的基本原理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掌握人体测量的方法及标准
2、了解中国式男装基型与文化式男子原型的区别
3、掌握男装基型的原理及绘制方法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男子原型在服装设计中所占的地位,并使学生具备男子基型绘制的能力并了解基型绘制的原理。重
点 男装基型制图 难
点 能够掌握原型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利用模型直观教学;
2、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讲解;
3、师生互动一对一 教学流程:
男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男装原型制版的基本原理――男装基型的原理及绘制方法 教具 模型、卡纸、尺等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8周星期1第1节至8周星期1第2 节 逸美楼101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五章 男装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第一节 服装与人体
服装是指人与服饰的总和,是人着装以后处在一定空间、环境的流动形象和活动形态。服装设计即是对于这种形象和形态的设计,通常被人们称为“人体包装艺术”。所以,服装离不开人体,学习服装设计必须十分熟悉、了解与服饰紧密联系的人体知识。服装人体上的基准面,基准面上的基准线与基准点,是我们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打板必须要了解的内容。
一、服装人体基本结构 按照服装设计的需要而几何抽象化。可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概括 一竖:就是指人的脊梁骨,是人体垂直方向的纵轴和服装设计的左右对称线。
二横:指肩线和骨盆线,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接四肢的纽带和服装设计中重要的横向线。
三体积:指头部、胸部和骨盆,头部外型呈圆柱体,胸部呈倾斜状的立方体,骨盆呈与胸部相反倾斜的立方体。四肢:指人的上肢与下肢。人体由头、躯干、四肢组成。
二、男、女体型差异及特征
男女体型差异主要表现在躯干部,具体表现如下:
1、胸部差异
女体为以BP为顶点的圆锥体,用对准BP的省道消除浮。男体为盆状体,用不对准BP的省(撇胸)或工艺方法消除前浮。
2、肩部差异 女体<3个头宽 男体=3个头宽
男体肩斜≥女体肩斜=22度
3、胸腰差量
净体(胸围B*-腰围W*)
男体Y体为(22~17cm)A体为(16~12cm)B体为(11~7cm)C体(6~2cm)(H*-B*)男体为2~4cm 女体Y体为(24~19cm)A体为(18~14cm)B体为(13~9cm)C体(8~4cm)
4、前后腰节差 男(前腰节-后腰节)=-1.5cm 女(前腰节-后腰节)=1cm 第二节 服装放松量的确定 男装用料计算表 类别
品种 胸围 臀围 90(门幅)114(门幅)144(门幅)男装
短袖衬衫 110 衣长×2+袖长 衣长×2
长袖衬衫 110 衣长+袖长×2 衣长×2+10 衣长+袖长+20 西装 春秋衫 110 衣长×2+袖长+10 衣长+袖长+10 男长裤 110 裤长×2+6(脚口卷边另加10)裤长+6(脚口卷边另加5)
男装长度、围度放松量常用数据参考表 单位:em
品 种 长 度 测 量 围 度 放 松 量
衣长或裤长 袖 长 胸 围 腰 围 臀 围 领 围
短袖衬衫 齐虎口 肘关节上5 16--20 2—3 长袖衬衫 齐虎口 手腕下1.5 16—20 2--3 西 装 大拇指中节 齐手腕 14—18 10一14 西装马甲 腰节下15 8—12 中山装 大拇指中节 手腕下1 18--22 14一18 3—4 便西装 大拇指中节 手腕下1 20—26 10—14 两用衫 虎口下0.5 手腕下1 18—24 14--20 3—4 茄克衫 虎口上1.5 手腕下3 20--26 10—16 短大衣 齐中指尖 齐虎口 22—30 20--28 中大衣 齐膝盖 虎口下0.5 24--32 22--30 长大衣 膝盖下15 大拇指中节 26--34 22--30 短 裤 膝盖上12 2--3 4—10 长 裤 离地面2 2--6 8--14 常见服装的总放松量的对照表 类别
品种 紧体 半紧体 合体 半合体 半松体 松体 旗袍、礼服 4~6 6~8 衬衫、西服 8~12 12~14 15~20 21~25 外衣、大衣 10~14 14~16 17~22 22~25 休闲装 14~16 17~22 22~30 本章小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人体的基本构造,掌握了人体的基准点,了解了各类服装围度放松的标准,对以后的服装制图将具有指导性意义。课后练习与思考
1、人体关键的基准点有哪些?
2、人体的比例?
3、男、女的体型差异及特征?
4、围度放松量的根据是什么?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6次课
课题 男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 课时数 10 授 课 内
容
1、男西裤结构制图
2、裤子廓型变化的纸样设计(筒形裤、锥形裤、喇叭形裤)
3、男裤工业样板制作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了解男裤基本纸样的特点
2、理解裤子基本纸样关键尺寸的设定
3、掌握裤子廓型变化的纸样设计
4、重点掌握裤子褶位、插袋的定位与设计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男裤纸样设计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裤子廓型变化的纸样设计和裤子褶位、插袋的定位与设计,了解男裤基本纸样的特点,理解裤子基本纸样关键尺寸的设定。
重
点 标准男裤结构制图
难
点 掌握裤子廓型变化的纸样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讲授浅显,用幻灯演示裤子廓型变化所形成的原理。
2、采用课堂讲授与示范,学生同步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
3、强调服装与人体的结构关系,掌握男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 教学流程:
标准男裤结构制图――裤子廓型变化的纸样设计――男裤工业样板制作 教具 尺、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8周星期1第3节至8周星期3第4 节 逸美楼101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六章 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 男裤结构制图基础知识
裤子本来是专指男性的下衣而言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女性也逐渐的开始对裤子有所接受,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女性参与了社会活动,随着外出活动的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裤子能带来很大的行动便利。女裤最初出现时,是较为宽大的西裤,后来造型不断变化,时装性越来越强,女裤的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现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装种类之一。
一、裤子的廓形变化
裤子的造型千变万化,但是就其总体结构而言基本相同。一般前后各由二片组成,前浪线略短,后浪线略长,两面上端多有插袋设计,前后片腰口常有省道和褶裥设计,男裤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女裤除了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外,还可以在侧缝或后浪上端设计开口。
裤子的廓形大体可分为四种,即长方形(筒形裤)、倒梯形(锥形裤)、梯形裤(喇叭裤)、菱形(马裤)。
1、筒形裤
臀围较合体,裤筒呈直筒形,一般裤口宽可比中裆窄1~2cm,这是因为视错效应所致。
2、锥形裤
在造型上强调臀部,缩小裤口宽度,形成上宽下窄的倒梯形。锥形裤在结构上往往采用腰部作褶及高腰等处理方法,锥形裤的长度不宜超过足外踝点,裤口适当减小,当减小至小于足围尺寸时,应用开衩处理,后身结构一般不变。
3、喇叭裤
在造型上收紧臀部,加大裤口宽度,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喇叭裤在结构上一般采用收紧臀部,低腰且无褶。故腰围线下移,省量减小,而移至侧缝线(或前裆直线与后裆斜线处),由于裤口宽度的增加,要加长裤长至脚面。另外,根据其造型特点中裆线可以向上移动形成大、中、小喇叭的裤型。
4、裙裤
将裙子和裤子的形态、功能性结合起来设计。故它既有裙子的风格、又保留裤子的上裆结构。裙裤的结构上裆部与裙子相同,下裆部仍由两个裤筒构成,而裤筒的结构又趋向裙子的廓形结构,因裙裤的裆宽尺寸加大,使裆部出现余量,至使后翘消失,后裆缝线变成直线。
二、裤子的分类
1、按长度分类:超短裤(热裤)、牙买加短裤、及膝短裤、踏车裤、锥子裤、长裤。
2、按整体的形态分:灯笼裤、马裤、喇叭裤,直筒裤、锥形裤、健美裤、裙裤、多袋裤等。
3、按腰部形态来分:连腰裤、装腰裤、高腰裤、低腰裤等。
三、裤的放松量与成品规格。
1、横向放松量
由于人体的行走,蹲坐以及下姿的运动,会使人体体表产生伸缩变形,采用弹性小的面料做裤,会使人体活动受阻,因此在裁制裤时必须加放松量。
人体的净尺寸数据和放松量是构成服装规格的两个主要的因素。人体净尺寸是一个可测量的固定值,而放松量却是灵活多变的。因此,放松量的合理与否是导致服装规格设计成败的关键。放松量的选取涉及到裤装的品种、造型、流行趋势以及穿着者的体型、性别、年龄、面料特征和个人喜好等多种因素。
贴体型 合身型 较合身 宽松 腰围 0~1 1~2 1~2 2~3 臀围 2~4 6~10 12~14 16~20 贴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小的值范围,如牛仔裤、健美裤。合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适中值范围,如西裤、直筒裤。宽松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大值范围,如灯笼裤。
2、纵向放松量
在裤装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由于蹲坐和躯干前屈等人体运动,使裤装的臀部伸展,在增加围度的同时,还必须增加裤装的直裆量及起翘量,并把后缝线延深,后裆适当落低0.7~1cm(叫落裆)。
四、裤的变化原理(腰省、腰褶的分布)
裤的腰省常设置在后裤片上,腰褶常设置在前裤片上。
1、裤后片腰省的数量一般是1~2道,并且左右后裤片省的数量均等、对称,后裤片腰省的数量不论多少,每个腰省的大小宜控制在1.5~2.5cm之间。腰省位置的选定与有无裤袋有关,无后袋时,以后腰大为依据确定省位。有后袋时,应先确定裤后袋位置,然后再以后袋位为依据定省位。
2、前裤片的褶量数一般为1~2道,特殊的可在2道以上。褶裥量不论多少,每道褶裥的褶量一般宜控制在2.5~4cm之间,靠近挺缝线的褶宜大些,侧缝线处褶量宜小些,褶裥数量少时褶量宜取大,褶裥数量多时,褶量宜取小。
五、褶量与臀腰关的关系
1、双褶双省式
前片打双褶,后片收双省。适应臀腰差偏大的体型。一般臀腰差在25cm以上。
2、单褶单省式
适合臀腰差在20~25cm之间的体型。
3、无褶式
适合臀腰差偏小的体型。
第二节 男西裤比例法结构制图
一、款式特点及外形
男西裤一般款式为锥形裤,腰口装腰头,有七只串带袢,前中开门里襟,钉纽或装拉链。前裤片左右两只反褶裥,侧缝装斜袋;后裤片左右各收两只省,装两只嵌线开袋(或有袋盖,见图)。
二、测量要点 ⑴裤长
自体侧髋骨处向上3cm左右为始点,顺直向下量至所需长度,(或踝骨以下2~3cm)。就长裤来说,裤长的终止点与裤脚口有关,裤脚口偏小,裤长受脚面倾斜角度的制约,而不能任意加长。脚口偏大,裤长可适量加长。脚口适中,则裤长在前述两者之间。⑵腰围 加放1~2cm ⑶臀围 加放10~12 cm
三、规格设计 号型:170/74A 裤长:0.6号=102 直裆:直裆与人体身高和体型有直接关系,一般中间体的直裆约为28~29cm,在臀高线下7~8cm。腰围:W﹡+2=76 臀围:H﹡+12=104 脚口:23
四、结构制图(一)前后片制图
第三节 男西裤样板制作
四、男西裤放缝、排料 门幅:144cm;用料:裤长+5cm。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1:1男裤样板制作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能灵活运用比例法进行男裤结构设计。
2、裁剪样板与工艺样板齐全,规范。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7 次课
课题 男衬衫、男T恤结构设计原理及运用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1、男子衬衫的种类
2、男子衬衫放松量的确定
3、男衬衫结构制图
4、男衬衫工业样板制作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掌握男衬衫测量的方法及标准
2、了解男子衬衫的种类
3、掌握男衬衫工业制板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衬衫结构设计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衬衫的领及袖结构制图方法。重
点 男衬衫比例法结构制图 难
点 男衬衫领结构制图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讲解与示范,学生同步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
2、强调服装与人体的结构关系,掌握男衬衫制图原理与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教学流程:
男衬衫制图基础知识――男衬衫比例法结构制图――男衬衫工业样板制作 教具 模型、卡纸、尺等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9周星期1第1节至9周星期3第4 节 逸美楼101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七章 男衬衫、男T恤结构设计原理及运用 第一节 男衬衫制图基础知识
衬衫是男装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也是男子一年四季必备的服装。男衬衫和女衬衫一样既可以内穿,也可以处穿。男衬衫原是与西装配套使用的,如今,男衬衫不仅从面料、色彩、造型等方面日趋多样、完美,而且从内衣逐渐向外衣化方向发展。在现代流行趋势的影响下,男衬衫正越来越显示男性的气质与风采。
一、男衬衫的种类
男衬衫因款式与功能用途等不同,分为普通衬衫、礼服衬衫和休闲衬衫三类。
1、普通衬衫
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穿在西装内的衬衫,另一种是外穿式的衬衫。
西装内穿用的衬衫是最基本的衬衫造型,设计上较为简练,没有什么附加装饰,关键是领子部位因系领带,对其造型及裁剪的质量要求就比较高,要求衣领两边对称平挺,领内一般衬有硬衬。其尺寸应适合人体的颈部,合体舒适。
外穿式衬衫有长袖和短袖胸围、袖围较内穿式宽松,腰呈直线形,领有硬衬与软衬两种,门襟也有贴门襟和普通门襟两种。
2、礼服衬衫
礼服衬衫和普通衬衫在整体结构上是相同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领型、前胸和袖头。礼服衬衫主要分晨礼服衬衫、燕尾服衬衫、塔士多礼服及黑色套装礼服衬衫。
礼服衬衫最大的特点是它和外衣饰物有一定的组合规范,并在衬衫的选定部位划分出不同场合的礼仪规格。衬衫结构合体,腰部略微收小,对胸部造型尤其讲究,有的胸前作圆弧形分割,穿着时烫得非常平挺,有的是做缉细裥或镶嵌花边、荷叶边等工艺装饰。领子的尺寸应十分贴合颈部,衣领除了常用的翻领式衬衫领之外,常用单层立领式翼领,领角上端向外翻翘,配以专门的蝴蝶结,立领的宽度要适当提高(5厘米左右),以保证衬衫领高出礼服翻领。袖克夫比外穿的礼服略长1~1.5,并常使用装饰纽扣予以点缀。袖头宽度比普通衬衫宽一倍,在穿着时,通过对折产生双层袖头。
3、休闲衬衫
是以轻快的细节设计为特征,穿在外面的衬衫的总称。款式设计通常衣身宽松,变化丰富且多以大口袋、袖口、袋或肩章等点缀、装饰商标、电脑绣花图案与文字布局任意,给人以活泼、洒脱、随意、放松的感觉。
二、男女体型特征
男衬衫同女衬衫一样,同样由衣身、衣袖、衣领三部分组合,男女体型特征的差异,对构成服装后的风格要求不同。男装讲究端庄、大方、平挺、追求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美,而女装则体现轻盈、纤细、活泼的阴柔之美。因此男衬衫和女衬衫的基型构成是不同的,它们各具特征,不能互相通用。
1、男性胸部形态为扁圆状,故前浮量的大小及处理方法不同于女装(女性胸省处理,男性通过前胸撇胸、袖窿浮松和下放来处理),男性前胸尽管没女性隆起,但颈与胸线所产生的倾角也有18°左右,所以男性胸围加放量一般大于女性。
2、男性胸腰围差、胸臀围差比女性小。
3、男性前、后腰节的差数=后腰节长-前腰节长=1.5(后腰节长于前腰节)不同于女体前、后腰节差(前腰节长于后腰节)。
4、男性颈部斜方肌、乳突肌发达。故领围和肩斜度均比女性大。男装肩斜度宜后斜前平(前20°后22°),女装肩斜度宜前斜后平(前21°后18°)
5、男性的肩宽比女性宽,加上臂部肌肉发达,故男装肩宽较女装大。
6、男装结构简单,女装结构复杂。
第二节 男衬衫比例法结构制图
一、男衬衫类别
1、较贴体型(内穿):B净+4 =B=92 B=B+12=104
2、合体型(内穿): B净+8=B=96 B=B+12=108
3、宽松型(两用穿):B净+10=B=98 B=B+12=110
二、男衬衫的款式特点(四大特点)
1、外廓造型呈H型与方型
2、肩复司后压前:3~4CM
3、男性人体肩斜平均值为21°~22°(前20°15:5.5 后22°15:6)(1)西装肩斜度取40°(前18°后22°)
(2)衬衫肩斜度取38°(前20°~21°15:5.5 后17°~18°15:5)(3)夹克肩斜度取36°(前16°后20°)
男性肩胛骨上方的斜方肌较厚实开成后肩角度大于前肩角度2°~3°,使后肩有较大的缝缩值,可避免后背衣服起吊。关门领的衬衫领后肩角度只能做17°~18°,所以男衬衫的肩斜度取(前20°~21°15:5.5 后17°~18°15:5)(4)袖子大都为一片平装袖或落肩袖造型。
三、男衬衫结构制图
1、款式特征:
小尖领、直腰身、普通长袖、平下摆,装袖头,袖口有衩、门襟六粒扣。
2、主要控制部位及要点
(1)、领围:在基本领围基础上,根据款式要求做相应变化,属变化部位,此款围量脖颈一周,加放2~3cm。可按0.2B+(16~18)=39(2)、肩宽:肩宽与人体的肩宽有密切关系,一般以净肩宽加0~1cm,属基本不变部位。可按0.3B+(14~15)=47(3)、胸围:胸围的控制量与服装的合体程度有关,此款属宽松服装,胸围的放松量设为22cm,胸围属变化较大部位。(4)、腰围:腰围的控制与服装的合体程度有关,此款属宽松型服装,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B-4(或0),腰围属变化部位。
(5)衣长:主要与款式有关,属变化较大部位,由肩颈点位过胸部量至虎口下4~5cm处。可按0.4号+(6~8)=74(圆摆)72(平摆)(6)腰节高:腰节与人体的身高有关,属微变部位,一般取号/4。(7)、袖长:由肩端点量至腕下4~5cm处。可按0.3号+(8~9)=59(8)袖克夫:长24.5~25 宽6~6.5(也可B/5+4)
3、设定规格: 单位:cm 号型 衣长 胸围 肩宽 领围 袖长 袖口 170/88A 74 110 47 39 59 24.5
4、结构制图 前后衣片:
第三节 男衬衫样板制作
一、样板的制作要求
1、制图放缝准确。
2、样板夹角处理技术到位。
3、样板的眼刀、钻眼标记齐全。
4、做好样板文字标记。
二、男衬衫放缝
1、后侧1.2-1.5 前侧0.6-0.8
2、袖山弧线1.5 袖窿弧线0.6
3、后袖底线1.2-1.5前袖底线0.6-0.8
4、底摆1~1.2
5、胸袋上口2.7*2
6、前门襟0.7
7、其他为1
8、衬料板:领面衬料板“三净一毛”,与底边相接处放0.5~0.6。领座衬料板为净样。袖克夫衬料板为净样。
9、工艺样板:前片、领子工艺样板为净样板,是生产过程中衣长、钉扣、锁眼和制作领子等操作的依据。胸袋工艺样板为净样板,是生产中扣烫胸袋的依据。袖衩工艺样板为净样板。
三、男衬衫用料
144cm 衣长+袖长+20-30cm=160cm 110cm 2个衣长+40 cm=185 cm 90 cm(衣长×2)+袖长=200 cm 114cm 2个衣长+10-20 cm=165 cm
四、男衬衫排料
第四节 男T恤结构制图
一、针织上装的比例分配法结构制图(1)结构原理 1)围度放松量
紧身型:胸围不但不加放松量,而且要小于实际围度。实际应用中可视针织面料的弹性程度而变化。含有5%莱卡的针织面料一般可以减少3~4 cm的放松量 贴体型:胸围放松量2~4cm。适体型:胸围放松量6~8cm。略宽松型:胸围放松量10~12cm。宽松型:胸围放松量14cm以上。
比例分配法制图实训一 1).中门襟男式T恤衫的纸样制作 ① 款式图:图4-5
图4-5 款式图 ② 成品规格(单位cm)尺寸 部位 号型 衣长 L 胸围 B 肩宽 S 领长 N 袖长 SL 袖口宽 CW 160/84 70 100 44 40 23 18 ③ 结构制图 图4-6
图4-6 A 前片
a.作基础线:先画上平线,然后垂直于上平线画一条直线作为前中线。b.衣长:衣长+自然回缩=70cm×(1+2%)=71.4 cm c.领宽:N/5=40/5=8 cm d.领深:N/5+0.5 cm =40/5+0.5=8.5 cm e.落肩:S/10=44 cm /10=4.4 cm f肩宽:S/2=44 cm /2=22 cm g袖隆深:胸围/6+6 cm =100 cm /6+6 cm =22.5 cm(小数只保留0.5 cm)h胸围宽:B/4=100/4=25 cm B 后片
a.延长上平线、底边线 b.领宽:同前片 c.领深:1.5 cm d.落肩:同前片 e.肩宽:同前片 f.袖隆深:同前片 g.胸围宽:同前片 C 袖片
a.袖长:袖长+自然回缩=(23 cm-2.5 cm)×(1+2%)=20.9 cm b.袖山高:B/10=100 cm/10=10 cm c.袖口宽:20.5 cm d袖口罗纹宽:18 cm 2)边门襟男式T恤衫纸样制作 ① 款式图:图4-7
图4-7款式图
② 成品规格(单位cm)尺寸 部位 号型 衣长 L 胸围 B 肩宽 S 领长 N 袖长 SL 袖口宽 CW 170/88 70 100 44 40 23 18 ③ 结构制图 图4-8
图 4-8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1、男衬衫和男T恤制图各一张,比例1:4或1:5。2、1:1男衬衫、男T恤样板制作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能灵活运用比例法进行男裤结构设计。
2、裁剪样板与工艺样板齐全,规范。
3、比例1:4或1:5的作业,使用四开纸(素描纸或卡纸)。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8次课
课题 男茄克结构设计原理及运用 课时数 8 授 课 内
容
1、男茄克的款式、工艺特点
2、男茄克的结构制图
3、男茄克的工业样板制作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掌握男茄克测量的方法及标准
2、了解男子茄克的种类
3、掌握男茄克工业制板。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夹克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男茄克的规格设计,并能独立进行男茄克的结构制图。
重
点 男茄克的结构制图 难
点 工业制板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图片演示、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
教学流程:
男茄克比例法结构制图――男茄克工业样板制作 教具 尺、纸等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0周星期1第1节至10周星期2第2 节 逸美楼101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八章 男茄克结构设计原理及运用
茄克衫又称夹克衫,是外来语Jacket的音译。是一种衣长较短,宽胸围、紧袖口、紧下摆式样的上衣。通常作为工作服,目前人们常把它作为平时穿着的休闲上衣。其款式、色彩、面料等多种多样,长、短、宽、窄,单、夹、棉等,各种造型、各种质地,适合各种不同身材、体型的人穿着。近年来一直为青年男女及中老年人所喜爱。第一节 男茄克的款式、工艺特点
夹克衫的式样没有固定的格局,款式变化较多,其结构上主要有:
门襟:主要有拉链式、揿扣式和普通搭门式三种。
下摆和袖口:下摆和袖口常采用螺纹口或装橡皮筋(松紧带)收紧,也可在登闩 两侧及袖口上加上收缩袢。
袖子:多采用落肩袖结构,袖山较平,有短袖、长袖及各式花式袖。
领型:有登领、塌领、立领、驳领及两用领等。
口袋:有插袋、贴袋、开袋、嵌袋、拉链袋、立体袋等。
衣片结构上常运用不同类型的分割和组合,在工艺上可用缉线、缉裥、配色、镶嵌、绣花、铭牌等装饰,还可做成单面半夹、单面全夹、双面全夹等,使款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第二节 茄克衫的规格设计
夹克衫量体的主要部位有:衣长、胸围、肩宽、领围、袖长等。
(1)衣长 夹克衫属于短上衣,衣长一般较短,长度可视款式及个人爱好而定。(2)胸围 胸围的加放量比一般上衣大,取20-36 cm左右,宽松式可再加放。
(3)肩宽 夹克衫多为落肩袖,肩宽的加放量较大,一般可按人体肩宽加放3—4 cm左右。肩较宽时,袖长相应减短,袖山也较平。(4)领围 夹克衫的领围远远大于春秋衫,一般在40 cm以上,如果是翻驳领,领围可不测量。(5)袖长 夹克衫的袖长较长,因袖头通常用松紧带收紧,肩加宽后,袖长相应减短。
夹克衫的胸围放松量较大,较宽松,一般胸围的放松量在22—26 cm左右。夹克衫的成品规格可参考下表: 男夹克衫成品规格参考表(5.4A)
号型 规格 部位 160/80 165/84 170/88 175/92 180/96 衣长 62 64 66 68 70 胸围 106 110 114 118 122 肩宽 44.6 45.8 47 48.2 49.4 领围 40 41 42 43 44 袖长 57 58.5 60 61.5 63
第三节 茄克衫制图
一、款式特点及外形
二、制图规格
号型 部位 衣长 胸围 肩宽 领围 袖长 AH 170/88A 规格 68 114 47 44 60 56
第四节 茄克衫样板制作
一、样板的制作要求
1、制图放缝准确。
2、样板夹角处理技术到位。
3、样板的眼刀、钻眼标记齐全。
4、做好样板文字标记。
二、茄克衫放缝要求
三、男茄克衫用料
144cm 衣长+袖长+10-20cm=160cm 110cm 2个衣长+40 cm=185 cm 90 cm(衣长×2)+袖长+10=210 cm 114cm 衣长×2+10-20 cm=165 cm
四、男茄克衫配里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1、男茄克衫结构制图一张,比例1:4或1:5。2、1:1男茄克衫样板制作一套
二、实训项目要求:
1、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能灵活运用比例法进行男裤结构设计。
2、裁剪样板与工艺样板齐全,规范。
3、比例1:4或1:5的作业,使用四开纸(素描纸或卡纸)。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9次课
课题 男西装结构设计原理及运用 课时数 8 授 课 内
容 男西装的款式、工艺特点 男西装的结构制图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掌握男西装测量的方法及标准 掌握男西装的结构制图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西装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男西装的规格设计,并能独立进行男西装的结构制图。重
点 男西装的结构制图 难
点 工业制板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图片演示、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教具 尺、纸等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0周星期2第3节至11周星期3第4节 逸美楼101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九章 男西装的结构原理与制图
一、西服的结构和功能
1、前身;如同人体左右对称一样,西服制作也是左右对称。扣眼和手巾袋在左边,总之,前身的细部设计是重要部分。
2、驳头;驳头是西服设计中最受流行影响的部分,如果驳头变宽,衬衣的领子、领带也要相应的变宽,这样才协调一致。
3、领子;与驳头相连接,其领尖角度可构成各式变化。
4、袋盖;西服套装的,一般性设计占九成以上不放物品。
5、胸袋;手巾袋,只做左胸,用于装手帕,不可插笔等物。
6、袖子;西服的袖子与其它服装不同,要求在静止的状态下呈现最完美的造型,同时考到尽可能大的可动范围。因此,还要加入动态的松量。
7、肩线;是西服基础设计中最重要的部位,注意设计其的斜度。
8、前省;这是体现造型的微妙部位,不可忽略。
9、后身;背部与前面形成对比,没有任何装饰,但上肩部周围与上臂肌肉有关。
二、男西装的结构原理与制图
1、男西服规格设计 ①号型:170/88A ②主要控制部位及规格
⑴衣长:一般取身高的40%加上6~8cm,主要与款式变化有关。本款式取76cm。⑵腰节高:与人体的身高有关。本款式取号/4,即42.5cm。
⑶胸围:净体围度加放18~22cm,主要与合体程度有关,本款式取108cm。⑷肩宽:净肩宽加上0~3cm,本款式取46cm。
⑸腰围:控制量与合体程度有关。较合体款式胸围与腰围的差控制在13cm左右。⑹领围:在净颈围的基础上加放4cm,本款式取40cm。
⑺袖长:西服的袖长应比常规服装稍短,穿戴时,西服袖口就比衬衫袖口短约2cm左右。本款式取60cm。⑻袖口:14.5cm 10/胸围+
2、男西装结构制图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男西装结构制图一张,比例1:1。
二、实训项目要求:
要结构准确,线条流畅,能灵活运用比例法进行结构设计。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10次 课
课题 女裙缝制工艺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直统裙的缝制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裙子的缝制工艺流程
2、裙子的缝制方法
3、裙子缝制的质量要求
职业能力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直身裙的工艺流程及缝制技巧,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女裙的制作。重
点 做后衩、装拉链、装腰头 难
点 装拉链、装腰头
教学设计
1、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模型、样衣、面料、里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1周星期6第1节至11周星期日第8 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二单元
第一章 女裙缝制工艺
一、直身裙外形概述
装腰式直裙,裙摆略小。前后片各设省道4个,后中净线上端开门装拉链,下端开衩。
二、直裙成品规格
1、成品规格 单位:cm 名称 裙长 腰围 臀围 下摆 规格 62 72 100 94
2、细部规格 单位:cm 名称 腰宽 拉链长 拉链止口 后衩高 后衩宽 下摆贴边 规格 4 18 1.2 20 4 4
三、直裙部件与辅料
1、部件与辅料 单位:片
名称 前片 后片 裙腰 数量 1 2 2
2、其他辅料 无纺衬25cm,用于后衩贴连及后中门里襟内侧。腰衬:75cm,18cm长的拉链1根,裤钩1副,配色线1团。
四、直裙放缝、排料
门幅:144cm;用料:裙长+10cm;若为批量排料,裙腰应为直料。
五、直裙工艺流程
检查裁片→打线钉、做标记→锁边→收省→粘衬→缉后中缝→装拉链→做后衩→合缉中缝,做底边→做腰,装腰→钉裙钩→整烫
六、直裙缝制工艺
1、检查栽片
(1)数量检查:对照排料图,清点裁片是否齐全。
(2)质量检查:认真检查每个裁片的用料方向、正反、形状是否正确。(3)核对裁片:复核定位、对位标记;检查对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2、打线钉、做标记
对应部位准确划线,包括前后省位、开衩位、拉链止点等。
3、锁边
裙片除腰口外全应锁边,腰头不锁边,如需要底襟,底襟应双层锁边。
4、收省
将前后裙片按线钉收省,省要收得尖,省尖留线头打结。省道缝头前片倒向前中,后片倒向后中,喷水并用熨斗将省烫平,将省尖胖势推向臀部。
5、粘衬,缉后中缝
后衩、后中净线内侧上部烫上无纺衬。左右后片正面相合,后中依齐,自后中开门止点始沿净线缝合,起、止点回针打牢。在左片衩口缝头上打眼刀,将后中缝头分开烫平,上端门里襟沿后中缝扣转烫顺,下端后衩向右片烫倒。
6、装拉链
方法一:先手针绷缝拉链,距止口0.6cm。然后正面缉线距止口0.5cm缝合;最后重合缉缝三次,固定拉链下端。
方法二:先固定一侧拉链和里襟;接着绷缝拉链另一侧和右后片;然后在正面缉止口0.8cm;最后封下口,重合倒回针三次。
方法三:绱隐形拉链(现在多用此方法)应先将缝份和拉链正面相对绷缝;最后打开拉链,贴近拉链牙车缝,需用单压脚,完成后缝份自动拼齐,且正面无明线。
7、做后衩
按底边线钉,将裙面底边扣烫准确。注意底边与衩的关系为:右片先折底连后折衩,左片先折衩后折底边。
8、合侧缝
先将前后裙片侧缝缝合,起落针回针,分缝烫平;然后扣烫底摆。
9、做腰头
(1)粘衬:将3cm宽的粘合衬粘在腰面的反面。(2)勾缝:扣烫腰面缝份,反面相对缝合两端。(3)烫腰头:翻至正面,压烫两端,双折烫腰头上口。
10、绱腰
先车缝腰面,将腰里和裙片反面相对,沿腰面上止口外侧车缝一周;然后缉腰面止口,翻起腰头,腰面止口刚好盖住上一条缝合线迹,缉线0.1cm。要求腰头平服,宽度一致,止口均匀。
11、锁钉
腰头门襟片锁眼一个,里襟钉扣2个,并用三角针固定下摆。
12、整烫
盖水布、喷水熨烫。腰臀部需放在布馒头上熨烫,保证圆顺、窝服。
七、直裙的质量要求
1、腰头宽窄顺直一致,无涟形,腰口不松开
2、门里襟长短一致、拉链不能外露,开衩下端封口要平服,门里襟不可拉松。
3、拉链封口要平服,止口明线要缉顺直。开衩处底摆的长短要一致,衩口要平服。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在规定时间内,按工艺要求完成一条女裙裁制,款式不限。
二、实训项目要求:
规格尺寸自定。工艺要求及评分标准如下表: 直身裙工艺要求及评分 部位 工艺要求 分值 规格 允许误差:L=±1 15 腰头 宽度一致,不拧、不皱、无泡、线迹整齐 15 腰省 前后腰省位置、长度、大小对称,省尖平服无泡 10 拉链 两侧高度一致,隐形拉链在拼缝处正对对合;普通拉链缉明线,止口均匀,线迹整齐、牢固 15 开衩 开衩上口平服,与中缝顺直,不起吊,不外翻,里子平服 20 下摆 贴边宽度一致,平服,无绞皱,不变形,正面线迹符合要求 5 侧缝 缝口顺直,无死褶,两侧平服,无坐势 5 里子 与裙面规格相符,平整,无毛露,侧缝固定 5 整烫效果平整、挺括、无脏、无黄、无焦 10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1次 课
课题 女裤缝制工艺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女时装裤的缝制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女时装裤的核料、排料、裁剪。女时装裤各部位的缝制。女时装裤锁眼钉扣整烫。工艺文件单的编制。
职业能力 能独立完成女裤的制作 重
点 工艺文件单的编制。难
点 装腰、整烫。
教学设计
1、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设立小组,开展小组间的竞争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流程:
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模型、样衣、面料、里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2周星期6第1节至12周星期日第8 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二章 女裤缝制工艺 第一节 时装裤裁剪
一、成品规格自定
二、裤部件与辅料
1、部件:据款式定。
2、辅料:无纺衬50cm,配色线1团,配色扣。
三、女裤放缝、排料
一般情况下在裤腰部位放缝0.8~1cm左右,贴边放缝3~3.5cm,其他部位为1cm。排料图:
门幅:144cm;用料:裤长+6cm。
第二节 时装裤缝制
一、编制女裤工艺文件单
二、缝制工艺 课堂示范完成。
三、质量要求
1、符合成品规格。
2、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
3、门里襟缉线顺直,长短一致,封口处无起吊。
4、做、装腰头顺直,左右对称。
5、做袋平服;后袋、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
6、整烫符合人体要求,烫煞无极关。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完成一条时装女裤制作,款式不限。
二、实训项目要求:
1、成品尺寸符合预设大小,达到设计效果。
2、缝线均匀,无漏缝,断线现象。
3、锁眼钉钮整洁、整烫平复。
4、工艺文件单齐全。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2次 课
课题 女衬衫缝制工艺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女时装衬衫的缝制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女时装衬衫的核料、排料、裁剪。女时装衬衫各部位的缝制。女时装衬衫锁眼钉扣整烫。工艺文件单的编制。
职业能力 能独立完成女衬衫的制作 重
点 省道、前片制作、做领、装领、装袖、装袖头 难
点 做领、装领、装袖、装袖头
教学设计
3、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设立小组,开展小组间的竞争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流程:
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模型、样衣、面料、里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3周星期1第1节至13周星期3第4 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3、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三章 女时装衬衫工艺制作 第一节 衬衫裁剪
一、成品规格自定
二、衬衫部件与辅料
1、部件
名称 前片 后 片 袖 片 领 片 克 夫 袖衩条 数量 2 1(2)2 2 2(4)2
2、辅料 无纺衬50cm,配色线1团,配色扣6粒
三、女衬衫放缝、排料
一般情况下在领圈、袖窿等弧线部位放缝0.8~1cm左右,其他部位为1cm。
排料图:
第二节 衬衫缝制
一、女衬衫工艺流程 做标记→烫衬→缉省→烫门、里襟→缝合肩缝→肩缝拷边→做领→装领→做袖衩→装袖→袖窿拷边→缝摆缝→摆缝拷边→装克夫→卷底边→锁眼和钉扣→整烫。
二、缝制工艺
做标志:部位有前后片省道位置、袖衩位、袖山顶点、装领止点、止口线等。烫衬:部位有领面、门里襟、袖克夫等。
缉省:收省时缉线要顺,起针时要有倒回针。省尖要缉尖,左右缉线长短一致.烫门、里襟:把门、里襟按止口线往里折烫。
缝合肩缝:后肩缝外肩要归拢,前衣片要稍微拨宽。吃势均匀,楫边顺直,缉后锁边。
做领:领面的反面粘衬烫牢,以免领子起泡。缉领时领角处不可以缺针与过针,起落手回针。翻领时按缉线把缝头向领衬一边扣倒。领角折尖,两角对称一致,领角翻足。烫领时领里不可外露,烫好后做好左、右肩缝对裆刀眼。
装领:将领子夹在挂面与前身之间,突出领嘴,从左侧开始缉领子的第一条线。缉至距离挂面的边缘1cm时,将挂面与领面剪一个口子,掀开领面,继续把领底缉在领口上。右侧与左侧对称。缉完领子的第一条线后,在领嘴处打一个刀口,距离挂面边缘1cm处也打一个刀口。折好领面、领底的缝份。缉领子的第二条线。
缉袖衩:先烫袖衩,下层要略宽出,再缝袖衩,上下层袖衩及袖片一起缉牢,在转弯处注意不能打裥,袖衩缉0.1cm止口线,反面不漏针.开衩转弯处缉来回针三道.装袖子:一般把袖子放下层,衣片放上层,正面相叠.袖山刀眼对齐肩缝,注意手势,吃势均匀,然后锁边.缝摆缝:由衣片下摆处往上开始缝,注意袖底十字路口对齐,缝好后锁边.装克夫:先把袖衩门襟折转,袖衩必须塞足克两端,克夫止口线0.1cm.注意不能有漏针.卷底边:不能起链形.锁眼和钉扣:在门襟上锁眼,在袖衩门襟一边的克夫宽中间开纽眼,离边1cm.钮扣的进出位置在离里襟1.7cm处.三、女衬衫质量要求
1、领头领角长短一致,圆头圆顺,里紧外略松,有窝势;
2、装领左右对称;装袖层势均匀,肩缝对准袖中线刀眼,以使袖子前后位置准确;
3、袖口细裥要均匀;底边宽窄一致,缉线顺直;
4、线头修净,缝线不可有跳针或浮线;要符合规格标准。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缝制女时装衬衫一件。
二、实训项目要求:
1、成品尺寸符合预设大小,成品衣型好,达到设计效果。
2、缝线均匀,无漏缝,断线现象。
3、锁眼钉钮整洁、整烫平复。
4、工艺文件单齐全。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3次 课
课题 夹里女上装的缝制 课时数 32 授 课 内
容 夹里女上装的缝制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掌握女西服缝制,烫衬、打线钉、前片制作、袖片的缝制、挂面的制作、缝合前衣片里、面,前后片的缝合、里、面的缝合、做领、装领、装袖、锁扣眼、钉纽扣、整烫、整理
职业能力 能独立完成女西装制作 重
点 前片制作、袖片的缝制、里、面的缝合、做领、装领、装袖 难
点 前片制作、袖片的缝制、里、面的缝合、做领、装领、装袖
教学设计
1、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模型、样衣、面料、里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4周星期1第1节至15周星期3第4 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四章 夹里女上装缝制工艺 第一节 女西装制图依据
一、女西装外形概述:
领型为西装领,前后片均设有袖窿分割线,前片左右各设一装饰袋盖,圆装袖,平袖口,全夹里
二、成品规格
单位:CM 号 型 衣 长 胸 围 肩宽 领 围 袖 长 袖 口 衩长 160/84A 60 94 40 35 56 12..5 10
第二节 女西装放缝、排料、配里、配衬
第三节 女西装缝制工艺
一、女西装工艺流程:
制图——打板——裁片——检查裁片——烫衬(所有该烫的裁片)——打线丁——合前后刀背缝——合背中缝——归拔各片——挂面和里子合接——做前片面里的前门襟止口——合侧缝——做下摆——合肩缝——做领——上领——做袖——上袖——锁眼——钉扣——整烫。
二、缝制工艺
1、检查裁片
缝制前对面、里、衬的裁片逐一检查,依此放整齐。
2、打线丁或合粉印
应注意的是,在衣片上用粘合衬粘合的部位不宜采用打线丁。因为粘合衬与衣片粘合时连同线丁一起粘合,这样一来线丁就不易拔掉。打线丁或合粉印的部位:见下图 a)前衣片 b)后衣片 c)大、小袖片
3、推门
1)、前衣片的推、归、拔工艺。见图
2)、后衣片的推、归、拔工艺。见图
4、考边或滚边
5、合辑后刀背缝、背中缝见图 1)、合缉前刀背缝。2)、合缉后刀背缝。3)、合缉背中缝。
6、滚纽眼(也可以不用滚的方式)
7、敷牵带见图
8、做前后衣片夹里 1)、做前衣片夹里。(1)合缉刀背缝。
(2)在挂面的反面烫上粘合衬,然后将里口滚边。2)、做后片夹里。(1)配制后背夹里。
(2)后背夹里底边收省,并向背中缝烫倒。(3)合缉背中缝,烫倒缝。
(4)底边卷边,宽0.6cm.不可有涟行。(5)钉商标。
(6)将后背夹里按后背面料修剪准确。
9、复挂面、缉止口
10、翻烫止口
11、缝合摆缝,肩缝,做底边。(1)合摆缝。(2)合肩缝。
12、做领、装领 1)、做领 2)、装领
13、做袖、装袖 1)做袖 2)装袖
14、锁眼、钉扣、整烫
15、检验
第四节、缝制的质量要求
一、质量要求:
1、西装各部位规格正确、面、里、衬松紧适宜;
2、领头、驳头、串口、平服顺直、丝缕正直、左右两格宽窄、高低一致,条格对称;
3、胸部饱满、吸腰平服、方登、腰腋匀服、条格对称;
4、肩部前后平挺、肩缝顺直、丝缕正确;
5、装袖圆顺、前圆后登、袖子前后适宜、无涟形、无吊紧;
6、各部位熨烫平服、无极光、水花、折印。
二、检验步骤:
1、观察驳、领。驳领平挺、窝服,串口顺直,造型符合规格,左右对称,条格一致。
2、观察肩部、袖子。肩部平服,两袖居中,袖山圆顺、饱满,袖口平整,左右对称。
3、观察前身、后背。胸部圆顺,吸腰自然,止口平挺,丝绺顺直、两袋对称,袋盖窝服。后背方登,腰吸清晰大方。
4、检验衣里和规格。衣里平服整洁,成衣规格正确,长度和围度尺寸的误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小结:这一阶段主要讲述了缝制女西装的过程,内容繁多,比较复杂,学习时要以看示范为主,边学边练习,抓住重点和难点,认真领会,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缝制夹里女上装一件。
二、实训项目要求:
1、成品尺寸符合预设大小,成品衣型好,达到设计效果。
2、缝线均匀,无漏缝,断线现象。
3、锁眼钉钮整洁、整烫平复。
4、工艺文件单齐全。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14次 课
课题 男衬衫缝制工艺 课时数 20 授 课 内
容
1、男衬衫衣片各部位缝份加放
2、男衬衫的排料
3、男衬衫工艺流程及成衣质量要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了解男衬衫的工艺流程
2、掌握男衬衫的质量检验标准
3、掌握衬衫的缝制方法
职业能力 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艺技能,掌握男衬衫缝制的工艺技巧。重
点 衬衫的缝制技巧 难
点 做领、装领、装袖、装袖头
教学设计
1、采用课堂讲授与示范,学生同步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
2、了解男衬衫的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掌握男衬衫缝制工艺技巧 实训流程:
男衬衫缝制工艺流程――男衬衫缝制工艺――男衬衫质量要求 教具 模型、样衣、面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6周星期1第1节至17周星期1第4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4、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五章 男衬衫缝制工艺 第一节 排料及裁剪
一、排料
144cm 衣长+袖长+20-30cm=160cm 110cm 2个衣长+40 cm=185 cm 90 cm(衣长×2)+袖长=200 cm 114cm 2个衣长+10-20 cm=165 cm 将毛缝样板摆放在面料上,排料并裁剪下来。
二、男衬衫部件
前衣片2片,后片1片,过肩2片,袖子2片,上领2片,下领2片,口袋1片,袖克夫4片,衩门襟2片,衩里襟2片。
三、辅料
1、领面衬料板“三净一毛”,与底边相接处放0.5~0.6。领座衬料板为净样。袖克夫衬料板为净样。(树脂衬)
2、翻门襟、宝剑头袖衩为毛样。(纸衬)
第二节 男衬衫缝制工艺流程
一、检查裁片
① 数量检查 :对照排料图,清点裁片是否齐全。
② 质量检查:认真检查每个裁片的用料方向、正反、形状是否正确。③ 核对裁片:复核定位、对位标记,检查对应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二、烫门里襟
烫缝以领口眼刀为准(门襟3.4,里襟2.5)
三、烫钉胸袋
1、做衣袋:做衣袋时将袋口按制成线扣烫好,扣烫时袋口向里折两层,袋口卷边宽2.7cm,其他边口按净样板扣烫,袋底尖角居中。
2、装衣袋:将袋摆放在左前衣襟袋口位置,沿边缉止口0.1cm,封口两端为直角。起针、落针要打回针。
四、做过肩
1、把过肩里、面正面相对,后衣身放中间,沿制成线缉线。然后修剪缝头,过肩翻上,用熨斗烫平
2、把前衣片面与里过肩表面相对,沿制成线缉线。缝头倒向过肩侧,再把面过肩布折好缝头缉0.1cm明线,此缉线要盖住前缝线迹。
五、做领
1、裁领 绘制领型净样,然后按净样裁剪领面、领里,缝头为1cm。领衬通常用涤棉树脂粘合衬斜料,领衬放缝为“三净一毛”,即领底线放缝0.7cm,其余三周为净样。
2、缉缝上领 将领面、领里正面相对,在领衬上按领型画线,然后沿画线缉缝,缉缝时要拉紧领里,使其比领面略小节0.3cm左右,横领侧略小0.1cm左右。也可以把领面与领里用糨糊粘住,粘时领里略拉紧,然后再车缝。
3、修剪缝头 翻领前先在尖角处把缝头修剪成剑头形状,留缝头0.2cm左右,以防毛出,领尖要翻足,两领尖可用锥子轻轻挑出。
4、缉领止口 领子翻出后,用熨斗压烫一遍,领里坐进0.1cm烫实,再在正面缉压0.3cm明止口。缉时要防止领面起皱,从横领起缉,转角处针迹要缉正,不能缺针,缉领背止口时,距领尖四分之一时,就需要适当把领面往前推送,防止领角处领面起皱。
5、修剪领下口 止口缉好后,在领面与领里下口刷止口浆,然后把领面朝上放在烫板边沿,使其成弧形,做出纬向里外匀,用熨斗时应从两领尖角朝领中间方向烫压,使领角处平挺。随后将上领对折,两领尖角对合依齐,把上领下口修剪整齐顺直,并剪出中间刀眼以便与下领缝合。
6、裁配底领面、里、衬 底领衬通常用涤棉树脂粘合衬斜料,净缝配制。先将底领衬粘烫在底领领面上,再按0.8cm缝头放缝。领面下口沿领衬下口刮浆、包转、烫平,并在正面缉0.6cm明止固定。
7、上下领组合 底领面里正面相合,面在上,里在下,中间夹进翻领,边沿对齐,三眼刀对准。离底领衬0.1cm缉线,并将底领两端圆头修到0.3cm。
11、做好装领三眼刀 按底领面包光的净缝下口,底领里下口放缝0.7cm,做好肩缝、后中三眼刀。再沿底领上口缉压0.2cm明止口。
六、绱领
将衣身里与下领里的表面相对,对刀眼,沿制成线缉缝。注意领里两端缝头略宽些,端点缩进门里襟0.1cm,起止点打好回针。然后把缝头剪至0.5cm。为了防止缝头曲线处牵扯,可在缝头上剪牙口,把缝头倒向领侧。把下领表面摆正,沿缉领止口缉0.1cm明线,缉线起止点在翻领两端近2cm处,接线要重叠,但不能双轨,反正坐缝不超过0.3cm。
七、做袖衩
1、在袖侧剪牙口,然后把牙口折向表面一侧。
2、将袖衩滚条布缉缝在折边上。
3、将袖衩布折烫好。
4、绱袖衩布条:先在袖衩布条折边缉0.1cm宽的明线,然后把袖衩布插入袖口的牙口,对齐裁边,整理好开口形状,沿边缉第二道明线,并封口。
八、绱袖
九、合侧缝
十、做下摆
先把下摆贴边扣折好,然后沿扣折边缉0.1cm 明线。
十一、绱袖头 ①做袖头。
(1)洽制成线在面袖口布里面贴粘合衬,袖口布边缘洽衬扣烫,缉0.7cm明线。
(2)将袖口布里、面的正面相对,里袖口布缝头包转过来,洽净样缉缝,缉线时距离衬0.1cm,然后把缝头修剪成0.4cm宽,翻出正面,烫平服,并保证圆头大小一致,止口坐进0.1cm不外吐,袖头下口处,让里袖口布坐出面袖口布0.1cm宽。②绱袖头。
(1)将袖口大于袖头的部分以褶处理,从袖中线开始整理出两只褶裥。
(2)将袖口夹在袖头的里与面之间,缉0.1cm明止口,注意袖克夫两端要塞足塞平,然后在袖克夫另外三边缉0.3cm明止口。
十二、手缝
(1)确定扣位。男衬衫所需扣位为门襟五粒扣子,领座一粒,袖口两粒或四粒,门襟第一粒扣子距门襟止口1.8cm,领座扣在下领圆角处,与门襟扣成一条直线,扣子钉在右门襟上,袖口扣子在袖口居中处距止口1cm。
(2)锁扣眼。扣眼锁在左门襟上,与扣位相对应,开口方向为纵向。
十三、整烫 整体熨烫一遍。
第三节 男衬衫质检标准 男衬衫的质量要求:
一、外领开挺,两角长短一致,并有窝势,领面无起皱,无起泡,缉领上口宽窄一致,无链形。
二、装领门襟和里襟上口平直,准确无歪斜,针脚整齐无跳针,接线顺直。
三、两袖克夫圆对对称,宽窄一致,门襟长短一致,纽扣高低对齐。
四、整烫平挺,无烫黄现象,无污渍,无线脚。
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缝制男衬衫一件。
二、实训项目要求:
1、成品尺寸符合预设大小,成品衣型好,达到设计效果。
2、缝线均匀,无漏缝,断线现象。
3、锁眼钉钮整洁、整烫平复。
4、工艺文件单齐全。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15次 课
课题 男西裤缝制工艺 课时数 28 授 课 内
容
1、男西裤裤片各部位缝份加放
2、男西裤的排料
3、男西裤工艺流程及成衣质量要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男西裤的缝制工艺流程
2、男西裤的缝制方法
3、男西裤缝制的质量要求
职业能力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男西裤的工艺流程及缝制技巧,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男西裤的制作。重
点 裤子的缝制方法 难
点 装腰、绱拉链、做袋
教学设计
5、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样衣、面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7周星期1第5节至18周星期3第4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6、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六章 男西裤缝制工艺 第一节 男西裤缝制依据
一、男西裤外形:
装腰,前开门装拉链。斜插袋,前裤片左右各折反裥2个,后裤片左右各收省1个,左右后片各做双嵌线袋1只。腰头装串带6根,门里襟腰口装4件扣1副,脚口贴边内翻。
二、男西裤成品规格
1、成品规格 单位:cm 名称 裤长 腰围 臀围 直裆 脚口 规格 102 76 104 30 23
2、细部规格 单位:cm 名称 腰面宽 腰里宽 斜袋口大 斜袋止口 后袋口大 后袋嵌线 门襟止口 规格 4 5 15.5 0.8 13.5 0.9 3.5 名称 袋布止口 袋布里止口 门襟宽 里襟宽 串带长 串带宽 腰面坐转 规格 0.5 0.3 4.5 5 5.6 1.1 0.3
三、男西裤部件与辅料
1、男西裤部件 单位:片
名称 前裤片 后裤片 腰面 门襟 里襟 斜袋 垫布 后袋 嵌线 后袋 垫布 串带
数量 2 2 2 1 1 2 4 2 6
2、男西裤辅料
名称 腰里 里襟里 腰衬 斜袋布 后袋布 无纺衬 拉链 4件扣 纽扣 配色线 数量 2片 1片 2根 2片 2片 30cm 1根 1副 2粒 2团
第二节 排料及裁剪 男西裤放缝、排料图 门幅:144cm;用料:裤长+6cm。
第三节男西裤缝制工艺流程
一、男西裤工艺流程
排料裁剪→检查裁片→划线(做记号)→部件粘衬→锁边→收省,钉裥→压烫烫迹线→做斜插袋→做后袋→做门里襟→装拉链→合副裆缝→合缉侧缝→做腰,做串带→装腰→合缉后裆→装四件扣→固定里襟→缉门襟止口明线,→锁眼,钉扣→整烫
二、男西裤组合示意图
三、男西裤缝制工艺
1、检查裁片 ① 数量检查 ② 质量检查 ③ 核对裁片
2、锁边
(1)男西裤需锁边的部件有:前裤片2片,后裤片2片,门襟1片,里襟1片,斜袋垫布2片,后袋嵌线4片,后袋垫布2片。(2)门里襟用粘合衬烫好后再锁边。
(3)锁边时,裤片一律正面朝上,至转角处时,锁边机压脚抬起,以防锁圆。
4、收省,钉裥
(1)收省。①在裤片反面按照省中线捏准省量,省长为腰口下8cm(毛),省大为1.5cm。②腰口处打回针,省尖留5cm的线头打结。③省要辑得直,辑得尖,缝头朝后裆缝坐倒烫平,并将省尖胖势朝臀部方向推烫均匀。
(2)钉裥。在裤子的反面,将近侧缝的裥位线拉起与近门襟的裥位线重叠,用扎线钉住,再喷水烫顺、烫平服。这样裤片反面裥面朝前,裤片正面裥面朝后即成反裥。
6、做后袋
7、做斜袋、合缉侧缝、下裆缝
(1)做斜袋布。①斜袋布正面相合,离袋口2cm,以缝头0.3cm兜缉袋底。②将斜袋布翻正,在袋底缉压0.5cm明止口。③将斜袋布置于前裤片的恰当位置,势头条格与前裤片该处相应条格对齐,作好标记,沿锁边线内侧将垫袋布与下层袋布缉住。
(2)做斜袋。
①在前裤片斜袋位线钉内侧,烫上1.5cm宽直料贴牵带,再按照线钉将裤片折转,把袋口烫平。
②将袋布上层夹入扣烫好的斜袋口内,在袋口边缉压0.8cm明止口,将袋布缉住。再移开裤片,将袋口贴边余缝沿锁边线内侧与上层袋布缉住。③摆正垫袋布,移开下层袋布,按照腰口下4cm(毛),袋大15.5cm,将斜袋口与垫袋布封住。(3)合缉侧缝
①先将袋垫头上下口宽度与前片该处净样板校合准确,按照净缝放0.8cm缝头修准。
②前片在上,后片在下,侧缝对齐,以0.8cm缝头合缉。注意:中裆线钉对准,上下层横丝归正,松紧一致,以防起皱。另外,袋位处要移开下袋布,缉至下封口时应将封口紧靠侧缝缉线。
③将侧缝分开烫平服。下袋布边沿一个缝头折光闷缉在后片侧缝缝头上。(4)缉下裆缝。
①前片在上,后片在下,后片横裆下10cm处要有适当吃势。
②中裆以下前后片松紧一致,并应注意缉线顺直,缝头宽窄一致。为防爆线,中裆以上缉双线。③将下裆缝分开烫平,烫时应注意横裆下10cm略为归拢,中裆部位略为拔伸。
8、做门里襟,装拉链
(1)做里襟(门襟反面烫上粘衬,外口锁边即已完成)。
①将反面烫好粘衬,里口锁好边的里襟面和里襟里正面相合,以0.6cm缝头沿外口缉一道。
②将里襟面里拉开,正面向上,在拼缝的里襟里子一侧缉压0.1cm明止口,将里襟里与缝头缉住。③里襟外口里子坐进0.1cm烫好,里襟里口弯头处打几个眼刀,对齐里襟里口弯头,将里子折转烫好。(2)装里襟。①将拉链右侧齐里襟里侧,上口平齐,掀起里子,以0.6cm缝头缉一道。
②将装上拉缝的里襟与右裤片门襟边沿对齐,正面相合,则拉链居其中,掀开里子,以0.6cm缝头将里襟、拉链、右裤片一并缉住。
(3)合缉小裆。平齐拉链铁结封口下端,做好合裆标记,将左右前裤片正面相合,小裆边沿对齐,以此为起点以0.8cm缝头合缉小裆。缝缉要求为:起始回针打牢;小裆弯势拉直缉;十字缝口对准,并缉过10cm,为防爆线应缉双线。
(4)装门襟。将门襟与左前片正面相合,边沿对齐,以0.6cm缝头缝缉一道。再将门襟翻出放平,在门襟一侧缉压0.1cm清止口。
(5)扎缉里襟里。将里襟面、里摆放平服,在里襟缉缝的大身一侧用扎线将里子缉住。缉至近封口处向拉链方面略进0.2cm回针打牢。注意,缝缉后下声能里襟里应保持平服不皱。(6)缉门襟拉链。将拉链拉上,里襟放平,门襟盖过里襟缉线(封口处0.3cm,中间0.6cm,上口0.8cm)捏住,翻过来在门襟贴边上将拉链左侧与门襟贴边缉住(缉双线)。
9、做腰、装腰
(1)做腰。男西裤腰头通常采用分腰工艺,即分别制作左、右两片裤腰,分别装到左、右裤片上,待左右裤片缝合后裆缝时将左右腰头一半缝合。①裁配腰头面、里、衬。左右腰面长度均为:W / 2+10(cm)(毛),宽度为6cm(毛),腰里宽13cm(毛),粘合腰衬宽4cm。
②将13cm宽的腰里(斜料)对折成6.5cm宽,双层与腰面正面相合,腰里毛边与腰面边沿对齐,以0.8cm缝头缉合,并将缝头向腰里烫倒。在腰面反面离缉线0.3cm烫上4cm宽粘合腰衬。③将腰面里拉开,正面向上。在里面拼缝的腰里一侧缉压0.1cm明止口,并将腰头面里反面相合,腰面坐过0.3cm将腰头上口烫好。注意:在腰面一侧做好门里襟、侧缝、后缝对刀标记,左腰门襟下腰里可短6cm。
(2)做串带。取10cm长、3cm宽直料7根做串带。(3)装腰
①修顺腰口,校正尺寸。
②串带与裤片正面相合,上端平齐裤片上口,离边0.5cm缉一道定位,离边2cm来回四道缉封串带。左右裤片各缉3根串带,位置分别为:前裥裥面,侧缝垫头一侧,侧缝、后缝的居中位置。③腰面与裤片上口正面相合,装腰眼刀对准,边沿对齐,以0.8cm缝头缉合,装腰时应注意将门襟贴边拉出,腰面应长出门襟贴边1cm。
(4)合缉后裆缝。将左右后裤片正面相合,后中腰头面与面、里与里下面相合,下下层对齐,由原裆缝缉线叠过4cm直针,按照线钉缉向腰口。注意后裆弯势拉直缉线,腰里下口缉线斜度应与后裆缝上口斜度相对应,为防爆线后裆缝应缉双线。
(5)装四件扣。门襟腰头装裤钩,高低以腰宽居中为标准,左右以前端进1cm为适宜。里襟腰头装裤襻一枚,高低左右与裤钩位置相适宜。(6)缉封腰头端口,门襟腰头与门襟贴边一起向里折转,腰头端口与门襟止口一并烫直烫顺。
(7)扎缉腰节线。缉腰节线前,先把后缝上段分开烫平服,再将腰面烫直烫顺,装腰缝头朝腰口坐倒,顺便将后中1根串带装上。用手工将腰头面、里、衬扎定,然后绷挺腰面与大身,自门襟开始,在装腰线下0.1cm处缉别落缝,将腰里缉住。
(8)缉封串带。将串带向上翻正,平齐腰口折光,上口离边0.3cm,来回缉压4道明线,将串带上口封牢。注意封线反面只缉住腰面,而不能缉住腰里。
10、缉门襟止口,缉小裆布。
门襟正面向上放平,按3.5cm宽划上粉印,注意下端圆头位于拉链铁结下0.5cm处,将圆头划准划顺。然后由圆头至腰口按照分印缉线,将门襟贴边缉住。
11、缲脚口、锁眼、钉扣、打套结
(1)缲脚口。将裤子反面翻出,用本色线以三角针沿锁边线将脚口贴边与大身绷牢。(2)缲腰头端口。门襟腰头端口上方及里侧用手工暗针缲牢。
(3)锁眼、钉扣。后袋嵌线下1cm居中锁圆头眼1只,眼大1.7cm。袋垫头相应位置钉纽扣1粒,纽扣大1.5cm。(4)打套结。斜袋口上下封口,小裆封口打上套结。
12、整烫
(1)剪线头:整烫前应将裤子上的扎线、线钉、线头、粉印、污渍清除干净,按先内而外、先上而下的次序,分步整烫。(2)熨烫腰头:将裤子反面朝上放在工作台上,熨烫腰里;翻正裤子,熨烫腰面与带袢。(3)熨烫门、里襟:将裤子正面朝上,先熨烫里襟,垫上布馒头,把下面弯势烫平,然后烫门襟。
(4)熨烫裤脚:裤子沿前、后裤中线折叠,置于工作台上,掀起上面一条裤腿,下面裤腿内、外侧缝对准,加盖水布,由下向上烫实烫迹线;烫至前腰褶裥处,垫布馒头归烫;烫至臀部时,横裆以下归烫,横裆以上拔烫,烫出臀部胖势,使后裤片符合人体曲线。
四、男西裤质量要求
1、符合成品规格。
2、外形美观,内外无线头。
3、门里襟缉线顺直,长短一致,封口处无起吊。
4、做、装腰头顺直,串带袢整齐,无歪斜,左右对称。
5、侧袋、后袋、袋口平服;后袋四角方正,袋角无裥、无毛出。
6、整烫符合人体要求,烫煞无极关。实训项目任务要求
一、实训项目任务: 缝制男裤一条。
二、实训项目要求:
1、成品尺寸符合预设大小,达到设计效果。
2、缝线均匀,无漏缝,断线现象。
3、锁眼钉钮整洁、整烫平复。
4、工艺文件单齐全。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16次 课
课题 男T恤缝制工艺 课时数 16 授 课 内
容
1、男T恤各部位缝份加放
2、男T恤的排料
3、男T恤工艺流程及成衣质量要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男T恤的缝制工艺流程
2、男T恤的缝制方法
3、男T恤缝制的质量要求
职业能力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男T恤的工艺流程及缝制技巧,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男T恤的制作。重
点 T恤的缝制技巧 难
点 做领、装领、装袖、装袖头
教学设计
1、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加强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重点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辅导为侧重,充分调动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示范、辅导——学生训练——讲评
教具 样衣、面料、辅料、制作工具以及高速平缝机 授 课 情
况 班 级 授 课 时 间 授课地点
A课:服工0911班 19周星期1第1节至19周星期3第4节 艺术工厂203
注:
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七章 男T恤缝制工艺
一、T恤衫的工艺实训
(一)工艺流程
裁片(裁片剪刀)→门襟烫衬(熨斗)→做门襟(平缝机)→合肩(四线包缝机)→上领(平缝机)→上袖(四线包缝机)→合摆缝(四线包缝机)→袖口、下摆(双针绷缝机)→锁眼(锁眼机)→钉扣(钉扣机)→检验→整烫(蒸汽熨斗)
二、T恤衫的工艺实训(二)
工艺流程
裁片(裁片剪刀)→门襟烫衬(熨斗)→做门襟(平缝机)→合肩(四线包缝机、平缝机)→上领(平缝机)→上袖(四线包缝机)→合摆缝(四线包缝机)→袖口、下摆(双针绷缝机)→锁眼(锁眼机)→钉扣(钉扣机)→检验→整烫(蒸汽熨斗)。
5.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试题复习 篇五
第一章 概述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冷冲压工艺方法大致分为分离工序、成型工序.2、分离工序分落料,冲孔和切割等。成型工序分弯曲、拉深、翻边、翻孔、胀形等。3冷冲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完成。便于实现自动化,效率高。
第二章 冷冲压变形基础
1.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1,金属组织2.变形温度3.变形速度4.尺寸因素 2.塑性条件决定受力物体内质点由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过度的条件
3.加工硬化随变形程度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增加,硬度也增加,同时塑性指标下降的现象 4.冲压件的质量指标主要是尺寸精度,厚度变化,表面质量及成形后的物理力学性能。
5.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的表面状态,晶粒大小,冲压时材料占模2的情况以及对工件的表面擦伤
6.反载软化现象是反向加载时材料的屈服应力效拉伸时的屈服应力有所降低,出现所谓反载软化现象 7.冷冲压常用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8板料力学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效为重要的有那几项?p21
第三章 冲裁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工序。从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内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落料,封闭曲线以外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冲孔。
2、冲裁变形过程三个阶段是从弹、塑性变形开始的,以断裂告终。
3、冲裁变形过程使工件断面明显地分成四个特征区:塌角,光面,毛面,和毛刺。4.影响冲裁件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间隙是主要的因素。
5.分析冲裁件的工艺,主要从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三方面进行分析
6、凸、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要按工件的尺寸要求来决定
7、冲裁凸、凹模的常以磨钝、与崩刃的形式失效。
8、排样三种方法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
9.凸、凹模刃口分开加工法为了保证间隙值应满足的条件|δp|+|δd|≤Zmax-Zmin 10.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还可以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便于送进 11.降低冲裁力的方法有材料加热冲裁、阶梯凸模、斜刃冲裁 12.冲裁时所产生的总压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顶件或推件力
13.冲模加工方法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基本分为两类1凸,凹模分别加工法2 凸,凹模配作法
14.模具压力中心应该通过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确定冲裁件压力中心方法有解析法和作图法 15.冲裁模按工序组合分类可分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16.冲裁模的组成零件有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料卸料出料零件,导向零件,支撑零件,紧固零件,其他零件
17.导板式落料模的导板可导向作用,又起保护凸模防止折断作用。18.导板式冲孔模的导板即起凸,凹模导向作用,又起卸料作用。
19.复合模是在压机的一次行程内在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多工序模具。20.复合模结构上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即落料凸模又是冲孔凹模的凸凹模。
21.连续模时在压机的一次行程内在不同工位上完成多道以上冲压工序的多工序模具。22.细长的凸模强度计算应进行承压能力和失稳弯曲应力的校核。23.凹模刃口型式有斜刃壁孔凹模和直刃壁凹模
24.定位钉和定位板主要用于单件毛坯或工序件冲压定位。定位方式以外缘和内孔定位 25.侧刃的作用是定距
26.弹压卸料即其卸料作用又起压料作用.推件装置一般是刚性的,顶件装置是弹性的 27.模具导向有导板,导柱和导套,滚珠导柱和导套等方式,最常用是导柱和导套。
28.滑动导向模架的精度等级分为Ⅰ级和Ⅱ级,滚动导向模架的精度等级分为0Ⅰ级和0Ⅱ级 29.滚珠导向是无间隙导向,滚珠应保证导套内径与导柱在工作时有0.01-0.02的过盈量
二、简答题1.间隙值原则是什么?p31页
2.冲裁凸,凹模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P30页.3.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p28-29页 4.搭边值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p43页 5.精密冲裁与普通冲裁的区别?p110页 6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依据和原则P 33 7提高冲小孔凸模强度和刚度的方法105页
三、计算题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p34-38页
2.冲裁力的计算p47-48页 3冲模压力中心的确定p50
第四章 弯 曲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弯曲变形特点是在弹性弯曲时,金属外层切向受受拉而伸长,内层切向受压而缩短,在拉伸与压缩间存在着一个既不伸长也不压缩的的纤维层,称为应变中性层;在外层的拉应力过渡到内层压应力是,发生突然变化的或应力部连续的纤维层,称为应力中性层。其应力和应变为零;弯曲后的弹性回跳现象总是存在的。
2.窄板弯曲时应变状态是立体的,而宽板弯曲的应变是平面的。从应力状态看,窄板弯曲时应力状态是平面的,宽板则是立体的
2、应变中性层应用于弯曲件毛坯长度计算,应力中性层用以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力分析。
3、塑性弯曲的变形特点:1应变中性层向内移动,2变形区板料的厚度变和长度增加3弯曲后的翘曲与断面畸变
4、根据弯曲前后应变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则来确定弯曲件毛胚展开长度和尺寸。
5、校正弯曲力比自由弯曲力大的多,而弯曲过程中,两者不同时存在。因此选冲压设备时可以校正弯曲力作依据。
6.生产中常用相对半径r/t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的大小,r/t越大,变形程度越小,r/t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7.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所能弯成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园角半径称最小弯曲半径。8.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翘曲和回弹等因素的影响 9.弯曲件常见缺陷有回弹、翘曲、拉裂、截面畸变等。
10.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的方法1.热处理的方法2.清除冲裁毛刺3.加热弯曲4.改变零件结构,5.两次弯曲的工艺方法
二、简答题1.减少弯曲件回弹的措施有那些?p141-143页
2.影响最小相对弯曲半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137页 3.影响弯曲件回弹量的主要因素?p139-140页 4.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是什么?p148
三、计算题1.弯曲件的毛胚长度计算p144-145页
2.弯曲力计算和设备选择。P145-146页
第五章 拉 深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使平板坯料变成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
2.圆筒件拉深变形过程中,变形主要集中在凹模面上的凸缘部分,拉深过程就是凸缘部分逐步缩小转变为筒壁的过程。坯料的凸缘部分是变形区,底部和已成形的侧壁为传力区。凸缘部分受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分别产生伸长和压缩变形,板厚稍有增大,在凹模园角处,除受径向拉深外,同时产生塑性弯曲,使板厚减小。圆筒侧壁受轴向拉伸为传力区。圆筒底部处于双向拉伸。在凸模园角处,板料产生塑性弯曲和径向拉伸。
3.拉深变形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主要形式:凸缘变形区的起皱和传力区的拉裂。
4、首次拉深法兰不会起皱的条件是D-d≤(18~22)t,否则需采用压边圈以防止起皱。压边装置有刚性和弹性两种
5、传力区的拉裂是由于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引起板料断裂。
6、起皱主要是凸缘部分由于的切向压应力作用下引起了板料失去稳定产生弯曲。最大切向压应力产生在毛坯凸缘外缘处,起皱首先在此开始。
7、拉深直壁旋转零件采用园形毛坯,其直径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计算。8.拉深系数表示拉深变形程度,值愈小,坯料的变形程度愈大。当m总>m1时,则可一次拉深成形,否则必须多次拉深。
9.阶梯园筒件的拉深,相当于园筒件多次拉深的过渡状态。
10.球面零件拉深系数是0.71常数不能作为设计工艺过程的依据。而以坯料的相对厚度t/D作为判断成形难度和选定拉深方法的依据.11.盒形件拉深的变形特点:1.与园筒件变形性质相同,坯料变形区也是一拉一压应力状态。2.与园筒件拉深变形最大区别在于,沿坯料周边上应力和应变分布不均匀3.直边与园角变形相互影响程度取决于相对园角半径和相对高度,直边部分对园角部分的变形影响显著
12.有凸缘园筒件拉深的特点:与园筒件拉深相比区别在于前者将毛坯拉深到零件所要求的凸缘直径时拉深结束。而不是将凸缘区全部拉入凹模内。
13.影响有凸缘园筒件的拉深系数取主要决于凸缘的相对直径,次之零件的相对高度,最后相对园角半径。
14.拉深时不能简单地按压力机公称压力大于工艺压力的原则去确定压力机规格。应完全保证在全部行程里的变形力都低于压力机的许用压力
15.拉深工艺主要有润滑,热处理,酸洗等辅助工序
二、简答题:1.拉深常见质量问题应采取的防止措施?p187-188 2.凸凹模园角半径和摩擦对圆筒件拉深的影响。3.极限拉深系数与那些因素有关。P176-177 4.提高曲面形状零件成形质量的措施p206
三、计算题1.园筒拉深件的毛坯尺寸计算。P179-180
第六章 其它冲压成形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胀形成形特点是在凸模作用下,变形区大部分材料受双向拉应力作用,沿切向和径向产生拉伸应变,使材料厚度减薄,表面积增大。变形区的材料不会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2、圆柱空心毛胚变形程度用胀形系数表示,使用软模介质有橡胶,塑料,液体和气体或钢球代替刚性凸模。
3、起伏成形主要是增强零件的刚度和强度。
4.园孔翻边的变形程度用翻边系数表示。缩口的变形程度用缩口系数表示 5变薄拉深的竖边高度应按体积不变原理进行计算
6.缩口的极限变形程度主要受失稳起皱的限制,防止失稳是缩口工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变薄翻边的变形程度只取决于竖边的变薄系数。
8.内曲翻边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与园孔翻边相似,是伸长类翻边。边缘容易发生拉裂。9.外曲翻边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与 浅拉深相似,属压缩类翻边。容易失稳起皱。10.校平的方式有三种:模具,手工,和专用校平设备 11.旋压工艺的基本要点是:1.合理的转速,2.合理的过度形状,3.合理加力
二、简答题:1.校平和整形工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257页
2.零件的整形目的是什么,零件那些部位常整形?p258页
第七章 冷 挤 压
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
1、冷挤压可分: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径向挤压
2、冷挤压的特点:1.坯料变形塑性好,变形力大,2.挤压件质量高,3生产率高,4.节约原材料
3、冷挤压变形程度可用断面变化率,2挤压比,3.对数挤压比形式表示。
4.影响金属变形的主要因素有:摩擦力和模具几何参数,变形程度,坯料尺寸和形状,变形速度,挤压金属的性质等。
5.影响极限变形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模具本身的许用单位应力另一方面是挤压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所需的单位挤压力,这取决于金属性质,挤压方式,变形程度,模具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坯料表面处理与润滑等
6.冷挤压坯料软化处理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消除内应力,以降低变形能力,提高挤压件质量和模具寿命。对于黄铜和不锈钢经冷挤后,务必及时进行消除应力的退火,否则会开裂
7.不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与润滑的方法不同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通常采用磷化处理不锈钢采用草酸盐处理,硬铝采用氧化,磷化,氟硅化处理中的一种。
8.磷化处理后的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坯料需进行皂化处理。
9.一般计算冷挤压力是以稳定挤压阶段为依据。冷挤压工艺应在刚端挤压阶段之前结束,否则,容易造成模具和压力机的损坏
10.冷挤压作用在凹模上的单位挤压力于作用在凸模上的单位挤压力是不一样的
11.冷挤压工作行程一般大的,必须校核冷挤压的压力-行程曲线是否在压力机的许用负荷曲线范围内,不能只根据冷挤压力选压力机的的公称压力
二、简答题:1.挤压力的确定?p272-274页
2.冷挤压工艺方案确定基本原则p 280-281 3.温热挤压的主要优点p294
第八章 简 易 冲 模
1、简易模具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新产品的试制,主要有锌基合金冲模,聚氨脂橡胶冲模,薄板冲模和组合冲模等.2.锌基合金以锌为基体的锌,铝,铜三种元素的合金,并加入微量的镁所组成。3.分解式组合冲模的设计原则是什么?p308
第九章 自动模与多工位级进模
1、冲压生产的自动化按自动化程度分有全过程自动化,自动压力机与冲压自动生产线,自动模。自动模的送料,出件卸料的动作最大特点是周期性间歇地与冲压工艺协调进行。
2、材料送料方式分1.送料装置2.上件装置。
3、常见的自动送料装置1.气动夹板式送料装置,2.辊轴自动送料装置。
4、常见自动上件装置有1.推板式上件装置。2.转盘式自动上件装置,冲压机械手
5、自动出件装置有气动式,机械式,机械手。
6.多工位级进模一般设导正销精定位,侧刃是粗定位作用。7.实现间歇送料驱动机构的选用原则。p335 8.如何正确选用自动模结构形式。p335 第十章 冲压模具寿命及模具材料
1.冷冲模具的失效形式1.磨损失效2.变形失效3断裂失效4.啃伤失效 2.影响冲模寿命的因素及提高冲模寿命的措施p353-356 3.冷冲模具工作零件材料的要求p356 第十一章冲压生产及冲模的安全措施 1.冲压生产安全保护的主要措施有那几方面p363 第十二章 冲压工艺过程的制定
6.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篇六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学院服装系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是独立解决实际设计工作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
一、课题范围
能全面反映该专业主要服装专题项目,内容包括:实用类服装设计五项(日常服设计、职业服设计、运动休闲服设计、礼仪服设计、童装设计);创意类服装服装设计。(共六项)
二、设计内容要求及说明:
1、设计作品要求:每位学员必须从以上六项专题项目中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自己进行毕业设计的课题,要求形成系列三件套以上,作彩色设计效果图(四开)及成衣系列。设计课题成衣系列还须有着衣效果照片(全系列一幅,每单件套各一幅),系列裁剪图,排料图,工艺流程图(比例1:5),面料小样,配有相应服饰配件,有良好的设计视觉及工艺制作水平。
所有的设计课题款式、色彩、面料、辅料的设计与选用和谐统一,不失变化,呈较高的设计品味及市场定位意识。实用与审美有机相溶。创意性系列要求构思新奇、独特。具有先锋设计意识。有较强的审美个性及健康的设计意识。设计课题应可能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产品或研究相联系,并提供使用单位的采用证明。凡被采用的设计作品。将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予以适当加分。
设计作品均需呈交设计报告书(内容包括服装市场调研报告、设计彩色效果图、设计说明文章、课题成衣照片、裁剪图、排版图、工程流程图、面料小样、参考资料等,以四开大小的报告书呈报)。
2、毕业论文要求:
(1)毕业论文内容应与本人毕业设计课题的作品有较紧密的联系。论文观点明确,立 意新颖,论据充分,条例清晰,字数在三千左右。(论文格式按统一要求)
(2)论文文本应美观、端庄整洁,必须打印一式三份。(论文格式按统一要求)
三、对设计作品质量及制作的要求:
1、构思创意应新颖生动,杜绝抄袭现象,若发现设计作品存在严重抄袭现象的,则以 不及格论处。
2、设计作品应制作精良,表现手法不限,提倡运用电脑CAD进行辅助设计。
四、时间安排:
1、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定于6月7日(星期六)进行,每位学员必须按时携带设计小 稿及论文提纲来校审稿。
2、毕业设计作品、设计报告书手册及论文应在毕业答辩以前完成,并于来校进行毕业 答辩时带来。毕业答辩的大概时间是十一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我院将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每一位学员的毕业设计作品、设计报告书和论文进行答辩考核。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7.中国古代工艺设计观念与现代设计 篇七
众所周之, 有个性的现代设计本来就是来自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并集中体现富有民族本色的设计思想。从宏观上说, 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象征。按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 基本上在不同的时期都以某一种设计思想为主导思想, 并辅以相对应的形式。归纳起来对我们的现代设计来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里, 具体例举以下几种:
一、关于功能和形式的问题
在汉代, 提出的“百工者, 以致用为本, 以巧饰为末”的著名论断, 就说明了中国古代设计的目的问题。其含义是说,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用, 即物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首要任务应当是实用价值的设计。这跟现代设计意义上的“功能第一, 形式第二”是一致的。在工艺设计中, 用与美的统一实际上就是文与质的统一。中国古代长期以来持续不断的关于文与质的争论, 反映在工艺设计上, 正是功能与装饰美形式的和谐问题。孔子云:“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就说明了文与质,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是工艺美术的本质追求和设计原则, 它反映了人类造物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目标, 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造物中都反映了上述文质兼备、美与善的统一。如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尖底瓶, 其设计思想首先就是功能和实用的必然, 然后才是器物外形的装饰。还有如西汉的长信宫灯, 功能的精巧设计远远大于装饰的存在。这一点与现代设计思想的经典不谋而合, 也可以说为现代设计定下了基调。如和西方现代设计史中沙利文强调的“形式追随功能”以及之后包豪斯所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是一致的。可以说, 这一思想贯穿了西方现代设计的始终。其对中国的现代设计的影响, 也是一样。中国的现代设计虽然比西方晚了很多年, 但从各类设计做品中不难看到这一思想的影响。
二、关于艺术和技术问题
在中国古代, 技术与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所谓“技艺相通”就是这个意思。在器物制造上, “器”的概念是物质生产的产品, 器的制造包含了生产技艺与艺术创造。最早, 在庄子《天地篇》中有记载:“能有所艺者, 技也”。既体现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也体现了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反映了古代对造物设计的本质认识。在西方设计史上, 对艺术与技术的争论喋喋不休, 终于在现代艺术大师格罗佩斯于《包豪斯宣言中》提出的经典“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中把技术问题摆正, 使技术问题在现代设计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并发生作用。没有技术就没有艺术, 就没有现代化, 深刻地反映出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推动和辅助作用, 和技术对艺术的重要性。在现代, 技术问题更是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可以说, 科学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每个国家在抓紧提高本民族设计的时候, 都不的不首先要考虑到技术的制造问题, 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撑, 具有超时代精神的设计作品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任何国家在艺术和技术问题及对现代设计的作用上所持有的态度都是趋于一致的。当然, 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材美工巧”
在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中, 讲究工巧, 所谓工巧, 实际上包含了意匠之巧和技艺之巧, 而意匠之巧更为重要, 并成为中国人典型的造物思想观。《考工记》中有记载“天有时, 地有气, 材有美, 工有巧, 和此四者, 然后可以为良”就是这种设计思想的体现。“材美工巧”所体现的系统观,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兼利万物”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和人的宇宙观, 从而在设计上反映出以自然为尚, 以人工为本, 以及与“天地相宜”相一致的物顺自然, 合乎天道的思想观念。这在许多造物设计中都反映出来, 比如中国明代的家具设计, 其精巧的“意匠美”与深沉、坚细的不加掩饰的“材料美”相结合, 再施以恰当的“工艺美”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明式家具,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至今仍不失其经典意义, 被视为中外家具设计的典范。现代设计更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这种“材美工巧”的思想, 在设计的准备阶段充分就考虑到设计品特殊的材质, 并运用恰当的技术使其得以实现。在物质时代发展到如此高的今天, “材美工巧”设计思想的运用更应该使作品关注自然, 合乎人性, 这样才能创造出提高生活品质的经典设计作品。对材料美的重视, 几乎可以说是现代设计作品成功的一半。
以上都是古代的文人、艺术家所总结的经典设计思想, 对我们具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既要不断从设计理论上提炼、总结, 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运用它。现代设计正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通过设计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 使世界各国的文明在新时期崭放光彩。所以, 现代设计界除了应该重新思考知识创新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以外, 还应该更进一步研究古代文明, 借鉴古人,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因为, 各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相应的设计战略都既离不开对国际新趋势的了解, 又必须以各国传统文化为参照。我们需要一个现代的思维, 对世界重新审视, 强化设计的现代文化意识, 就必须要研究古代优秀的设计观念, 为我所用, 才能使全球文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走的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8.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篇八
关 键 词:工艺文化遗产 材料 工艺 创新设计
传统手工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创意、材料处理和技艺在其鼎盛时期都有明显的先进性,形成引领风尚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民族和国界。究其根源,创新始终是其产生和发展中的一个主题。在今天,推崇创新、强调文化艺术对推动经济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理念和实践,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当代性的产物与工艺文化遗产在创新性上具有精神上的一致性,因此,工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创新实践具有极大可行性和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操作上,文化遗产的材料与工艺可以成为重要的着眼点,在创新设计中成为构思的重点。
一.材料与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思考
1.传统材料与新材料的结合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但从大的生态环境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环境和基础,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将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一方面能保存传统工艺的特质,另一方面又能够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工艺文化体现的是每个年代所特有的生活艺术与生活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和需求在不断变化,在材料上使工艺产品形成新的活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将当代的需求和审美,通过新材料的介入加以体现,从而丰富工艺产品的形式乃至功能,并最终赋予其创新的特色,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
2.传统工艺与新工艺的结合
传统工艺多依赖于手工制作,由此诞生的产品极富创造者本身的个性和生活领悟,有着明显创作者烙印,因而每一件传统工艺产品都独一无二。这对身边充斥着大工业生产的同质化产品的现代人来说弥足珍贵。然而手工制作带来的劣势也一样明显,制作过程耗时久、废品率较高、从业人员和生产规模受限、自我改造开发能力差,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传统工艺的进一步流通与发展壮大。
基于传统工艺的劣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之上,融入新型工艺,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技艺耗时长、废品率高等缺陷,还可以提升工艺的灵活性,进行创新创造。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可以根据原理科学地改变传统工艺流程和制作手段,对原有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促进传统工艺品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活力。
二.“融”系列产品设计分析
“融”字有熔化、溶解和融会、融合两种不同的含义。“融”系列产品正是秉承 “融古·融今”这一创作宗旨,以江南丰富的工艺文化遗产为基础,对缂丝、刺绣、紫砂工艺、玉雕、漆器等工艺门类的材料与技艺展开研究,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材料与技艺的挖掘,结合市场研究,进行系列产品的创新设计。其目的是形成既能服务现代生活,又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新的设计产品,。
“融”系列产品针对了传统工艺产品创新乏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以及技艺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提出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思路。这一研究和设计研发实践将深入挖掘传统工艺遗产中凝聚的创造力和智慧,将似乎离现代生活很遥远的技艺与材料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重现其价值与魅力。从而把中华灿烂的传统手工艺和现代生活需求完美结合起来,设计制作出既拥有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又能服务于现代生活、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
1.家具陈设
在众多的中式家具中,明代家具素以简约、流畅著称,我们借鉴明式家具线条,设计了一组木质托盘(图1)。托盘主体材质选用了榉木。榉木的木材结构细而匀,径纹理清晰美观,整体材质硬且重,强度高,具有很好的耐腐、耐久性。根据这些材料特性,托盘的的设计整体造型中部平滑,两端微微翘起,呈现灵巧纤长的外观。在制作中,整块材料顺应着纹路走势从整木中切割出来,再进行磨光、上漆、上蜡等工序。最终产品纹理美观,结实耐用且线条顺滑。榉木木质平整,光泽温润,结合灵动考究的线条,给人灵巧含蓄、一气呵成的视觉享受。
榉木打磨之后,摩擦力较小,不能满足托盘的功能需求。因此在托盘的正中镶嵌入一块拉丝磨砂不锈钢板,在增加了摩擦力的同时,减小了木料与托盘承载物之间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磨砂钢板为哑光材质,和传统材料及技艺结合在一起,在增强了实用性的同时,也为产品注入了现代气息,满足了人们功能和审美的双重需求。
明式家具是中式家具的代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贴近现代人简约时尚的生活理念。在越来越拥挤的城市,随着人们平均住宅面积的减小,过分占据空间、体型笨重的明代家具显然不能走入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根据这一现状,借鉴了折叠椅的原理,对官帽椅进行改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中式折叠椅(图2)。
在传统家具的制造过程中,榫卯结构用于各个部件的连接,根据做法不同,相应的应用范围也不同,是家具形体构造的“关节”。在工艺上这款椅子运用了燕尾榫、格肩榫、长短榫等用于搭脑、靠背板、后腿(上截)、等部分的连接。折叠椅的下半部分,结合现代工艺,将原来相互平行的前腿(下截)和后腿(下截)改为相互交叉式。后腿(下截)部分固定于椅身,前腿(下截)可活动地固定在和后腿(下截)的交叉的部分,使得前腿(下截)角度可改变调整,使产品可折叠收纳,增加了产品的功能性。
除了产品占据空间较大之外,缺乏现代感也是很多人拒绝传统家具的原因之一。此款中式折叠椅在明式官帽椅的基础之上,对线条和造型部分进行了简化,以直线线条为主,除去了牙条、牙头和扶手部分。搭脑中部较为平滑,两端结合现代审美,保留了官帽椅的特性。靠背板参照了人体工程学数据,呈平滑的S形,简约大气并满足现代人对舒适感的需求。
nlc202309041036
2.缂丝用品
缂丝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在4000多年的演变中,集中国丝质工艺品之大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本系列均采用了缂丝面料,在设计、材质、技艺上进行了创新,给缂丝这一古老而优秀的技艺注入活力,绽放出新的魅力和光彩。
2.1.纺织品
十二生肖为传统造型,如图所示的十二生肖缂丝杯垫的造型卡通化,脱离严肃古板的传统意象,奠定了活泼可爱的基调(图3)。其中,每款杯垫的颜色区域被大致分为大、中、小三部分,按照色彩的色相,进行冷色、暖色、冷色或者暖色、冷色、暖色的调和分布。虽然每款杯垫色彩各异,但从整体上而言,它们都是统一在一个和谐的色调当中,在局部中追求变化,遵从了形式美的法则,活泼且富有层次感。
缂丝工艺严谨繁杂,织造时,一般以真丝为原料,生丝为经,各色熟丝为纬。在杯垫的织造过程中,经过了落经、牵经(穿竹筘)、上经、挑交、打翻头、拉经面、上样、摇线、缂织、 修毛10道工序。梭子上的纬线每在经线中穿过一次,都需用不同型号的拨子反复打紧,从而织造出的面料不仅耐磨,还具有很好的手感和质感。缂丝为传统技艺,给人感觉清新素雅,将图案和材质进行融合,符合此款杯垫的设计初衷。从而产品兼具古典和现代气息,雅致且不失个性。
缂丝笔袋(图4)、筷子袋、卡包、iPad套等产品的灵感来源于海螺的尾部,将螺旋式的构造平面化,简单的线条分割成为这几款产品的特色。遵从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这几款产品均采用两折或三折式的收纳方法,且用直线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正反面的设计选用对比较强的流行色彩,结合造型特点,在打开与合起的过程当中,两种颜色相互交融,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在材料方面考虑到耐磨性等功能性因素,里料均采用素织缂丝面料,而搭扣部分选用了金属材质,在传统缂丝面料上融入了现代元素作为点缀,新颖而不失古典韵味。工艺方面,创新性将“罗”的工艺运用到缂丝技艺当中,结合传统元素葫芦的形状,织造出轻软有稀孔的新型缂丝面料。运用两种不同的面料交融叠加,给这几款产品增添了层次感。
2.2.日用品
在对缂丝材料和技艺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后,我们发明创造了可塑性缂丝面料。其原理即根据产品不同的稳定性的需求,在织造缂丝时,保留原有生丝经线,将纬线替换为不同粗细的金属铜线,运用平纹织造的方法,创造出折叠后能保持基本形态不变的记忆型面料。根据这一面料特性,以花瓣和鸡蛋壳为灵感来源,分别设计出了缂丝托盘(图 5)、缂丝花瓶(图 6)和缂丝烛台等产品。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古以来荷花便是人们心中崇高圣洁的象征,通过可塑性缂丝面料,一气呵成的荷花花瓣造型的托盘,小巧别致,可放置一些小型物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缂丝花瓶同样利用了可塑性面料的特点,进行设计。因为其可塑性,产品成型后,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花卉的形态特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二次塑造,设计出不同的造型,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
缂丝在编织技法上与普通织物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采用的是“通经断纬”法,以经丝贯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花纹部分用不同的小梭子进行局部织造。因为是“通经断纬”,所以不同于普通面料的光滑平整,在花纹的织造中,两部分线的中间会出现漏洞区域,如雕刻过遗留的痕迹。在强光线的照射下,光线从漏洞区域穿过,夜间的效果如星光点点,璀璨美丽。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可塑性缂丝面料,进行交错编织,得到如图所示的新型改造面料(图7)。
这款面料的效果非常柔和,别具一格,适用性强,可将其运用到灯具和床帘的设计中,发展出缂丝吊灯、缂丝落地灯、缂丝窗帘等一系列产品。产品的外观大多简洁、大方。如图所示的缂丝吊灯整体造型呈斗笠状(图 8),底部为锯齿形的不规则线条。金属材质的吊杆,结合新型缂丝面料,加以现代感的造型,使得整个产品营造出现代、唯美的效果。
努力将工艺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生活,从而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工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材料与技艺的挖掘,使其成为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和重要依托,并结合市场研究进行创新设计是一条极富探索潜力的道路。这种基于传统工艺材料与技艺重新演绎与设计创新,将形成服务现代生活的新的设计产品,并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气质面貌,这将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的设计实践探索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号201210285009) 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中国工艺文化遗产材料与技艺的产品创新设计”(项目号SG31550912)“基于中国工艺文化遗产材料与技艺的产品创新设计”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静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名族传统工艺的应用开发.《民族艺术》,2008年第3期.
[2] 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 李立新.《设计价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维克多·马格林.《设计问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杭间、郭秋惠.《中国传统工艺》,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推荐阅读:
服装设计与工艺生产实习大纲01-17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总结07-31
服装专题设计与实践--实践报告01-29
鞋类设计与工艺个人简历08-20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样08-08
服装设计与工程(1801)专业---(艺术设计方向)人才培养方案09-22
服装工艺实习报告上传06-13
服装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07-09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培训总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