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2024-07-15

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精选9篇)

1.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篇一

西北贫困山区的农村教育落后问题分析及对策

王喜泽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白碌初级中学)

摘要:西北偏远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人民生活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由此导致农村学生失学率高、学习成绩差、学生素质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教育落后会造成这些地区农民素质持久低下,贫困状况难以扭转,形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笔者根据多年农村教学的体验,对这些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这些地区,只有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问题。

关键词:西北;贫困山区;教育;落后

引言:在我国西北山区,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依靠大气降雨灌溉,而这些地区通常十年九旱,农业生产力非常低下,再加上人口稀疏、交通不便、矿产资源贫瘠,使得这些地区长期处在贫困状态,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教育质量很难提高,由此形成“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经济更落后”的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些地区的教育落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需要我们该地区的实际出发,系统分析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采取适合当地特点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西北贫困山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1、教育条件恶劣,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首先,西部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设置数量少,学生上学路程遥远,适龄儿童每天要走十几里的路程去上小学,且路途艰险,学生早出晚归,有些适龄儿童因此而辍学。其次,部分山区学校还存在缺水,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和老师只能自己做饭吃,甚至部分走读学生每天只能晚饭一顿饭,早饭和中午饭只能啃干馍馍,生活条件极差。再次,多数西部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师资力量差,大部分教师既代语文或数学课程,又代体育或美术等课程,并且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知识基础薄弱,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很少主动接受新的信息,教学效果低下,教育质量不高。另外,西部农村学校尤其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陈旧,配套不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极度缺乏,学校无仪器无图书,体育设施配置不全,与城市里的现代化教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2、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差,积极性不高

西部贫困山区学校自然条件恶劣,教师生活工作的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山区交通不便利,很多村庄之间不通公路,有些地方甚至乡镇之间也不通公路,教师出行困难,信息闭塞。其次,大部分农村教师居住条件较差,特别是外地教师和家离学校较远的教师一般只能在学校居住,农村学校提供给教师居住的房舍陈旧、狭小、无厨房厕所,这对于未婚的青年教师来说,存在找对象难、结婚难的问题。即使已婚教师,由于村镇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幼儿园以及各种特长培训学校等,教师子女很难接受优质教育。再次,有些村镇甚至没有饭馆、澡堂、蔬菜市场,出现“有钱没地方花”的现象,所以很多农村教师都竭尽全力在城市购房,或想尽办法调进城市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在西部贫困地区,大多数村镇存在没有图书阅览室、各种娱乐场所、计算

1机网络不配套等情况,教师精神生活贫乏,信息闭塞。所有这些问题,都使得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失学率高、成绩差

西部农村学生由于当地农民生活条件差,学生家庭负担重,学校教育质量不高,家长素质低下,社会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知识面狭窄,综合素质较城市学生偏低,对上学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失学率高。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农村住户调查,农村地区 7~16 岁学龄青少年失学率达4.66%,如此高的失学率必然导致未来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推进,将给农村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西部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分析

1、地缘因素是造成西部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是其重要因素,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又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很大关系,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反之,经济的发展也反作用于教育的发展。我国西部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严酷、自然资源贫乏, 区域比较优势较小,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社会经济活动成本高,这就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的自身积累,使得当地的经济落后。落后的经济,阻碍了农村与其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使农村教育处于自我学习的闭合状态,缺乏了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与人才的交流,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共享,阻碍了先进文化的吸收和重要信息的及时传入,使得学校教育理念落后,管理混乱。另外,西部农村落后的经济,无法为农村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多功能阅览室等,即使农村孩子有刻苦奋斗的学习精神,现实的残缺、闭塞的文化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

2、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基础教育分为县乡村三级负责制,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比例如下:中央财政拨款2%,省财政11%,县财政9%,三级财政共22%,剩下78%的缺口由乡财政解决,而西部贫困地区乡财政财力更加薄弱,居民特别是农牧民收人水平低,支付能力弱,教育经费总量更加不足,使得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配置很难改善,农村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严重,很多优秀教师流向城市,农村教育更加难以提高。

3、教育内容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行的教材上缺乏许多农村实用的知识,课堂上老师也不会去讲授,以致很多农村孩子毕业回乡后,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欲干无能。他们本应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生力军,但由于所学非所用,发挥不了应有的特长。在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和人才地域选择规律的支配下,一刀切地设置基础教育课程,使得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争相选择在城市就业,实际上农村在为城市培养人才。而无法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和中途辍学者由于所学知识和农村发展不配套,也无法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另外,很多农村大学、中专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这就使得很多农民家长产生“上学无用”的观念,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去务农或打工,严重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

4、教师培训工作力度不大,教育观念落后

西部农村信息闭塞,文体活动不活跃,与外界交流较少,农村教师知识更替迟缓,教育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要求,大部分学校以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为目的,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农村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

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还有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能较差,照本宣科,以致学生成绩很难提高,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另外,随着各种高科技教学手段的普及,各种电子技术相继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学的主要工具,很大一部分教师对这些设备的应用没有掌握,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继续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然而很多地方存在教师接受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接受培训档次不高等问题,对教师们真正需要的、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切实帮助的高水平专业培训和研修较少,有的培训非但不能给他们带来提高和帮助,反而成了负担,不能真正起到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农村教育的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教育资源的配置。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与壮大农村应用人才队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西部地区贫困农村应该抓住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各种资源配置,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争取通过良好的条件留人才,以优秀人才发展教育,以先进的教育发展当地经济,使得农村教育工作真正起到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质量。农村学校教师的培训不仅要加大力度,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由知识补充、与评职相关的功利性培训向能力提升、素质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被动受训、灌输培训向主动参训、探究培训的转变,实现教师培训由重点提高向整体提高的培训转变,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大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改经验,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大学生教育投入资本高、实用性差的情况,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使广大农村学生学习各种现代农业知识,掌握各种新型的种植养殖技术,增强市场营销的意识,并通过技术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农民充分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知识,而应包括信息交流和获得信息等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在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努力培养用得着、留得住、输得出的农村实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农村经济条件差、教育落后、人力资源不足以及人才外流的现状。

4、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决农村教师切实困难,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把现在的教师留住,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

总之,西部农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采取各项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当地资源,促进当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赵茂林.西部农村贫困和教育落后的相关性[J].中外企业家,2006(7).[2]彭京宜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3]李美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落后及对策[J].建设新农村,2006(8).

2.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篇二

关键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成长成才

城镇化进程推进, 山区校点撤并, 导致大量农民托付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孩子。监护人大多远离家乡外出务工, 对孩子的教育全部寄托在学校和托付人身上。而托付人大多没有文化、缺乏对孩子教养的知识, 因而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所谓问题行为, 是指那些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其智能发展, 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我国学者左其沛等把问题行为分为过失型、攻击型、压抑型和品德不良型四类。在现实生活中, 这些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品行性的, 有些是心理性的, 而绝大多数是二者兼而有之, 本文主要就社会品德方面问题行为中的厌学、逃学的成因、矫治谈几点看法。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行为的诊断

(1) 心理方面的因素。现在的初等义务教育基本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教师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学习表现突出的学生上, 让学生死读书, 做“快餐作业”。学校教育没有灵魂, 孩子身心畸形发展, 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则被另眼看待, 打入“冷宫”。部分功课不好的孩子, 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同学的歧视, 家长的训斥, 孩子处在一种压抑和纠结中, 久而久之, 自我意识可能比较消极, 在他们心中, 自卑感和失落感也会加重。有的同学, 可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 在不良的诱因下, 做出一些不好的事。而且, 有的教师在看待学生时, 有时可能爱用放大镜, 批评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这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仇恨”的种子, 阻碍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有些学生, 慢慢会由害怕过渡到对抗, 有的甚至失去前进的动力, 不再积极上进而自暴自弃。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部分差生可能会结成“同辈团伙”, 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社会秩序, 也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2) 家庭、社会方面的因素。孩子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家庭是他们飞翔的起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力量。父母的言行, 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刻, 有时甚至影响其一生。纵观现在的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不容乐观。一些家长因受社会的影响变得浮躁, 在家长的不良思想的示范与影响下, 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在潜移默化中扭曲。此外, 大吃大喝、奢侈浪费、拉关系、走后门等社会不良风气, 也会给敏感的学生带来影响, 使学生心中的价值观出现失衡, 有时会形成错误的认识, 染上一些恶习, 危害其自身的成长。

二、学习不良行为的“医治”

(1) 双管齐下下“猛药”, 培养留守儿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心里只要装着春天, 孩子才会“竞相开放”, 教师也才会陶醉在美丽景色的幸福中。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展示一张笑脸, 给予激励的语言, 师生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无论是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课外活动开展中, 教师唯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才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平时, 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营造一个温馨、平等、自由、积极、亲切、团结、向上的大家庭, 让学校、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使每个学生都愉快地生活、学习和发展自己。我校近年来开展的“五欣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教育留守儿童学会欣赏学校、欣赏班级、欣赏自己、欣赏老师、欣赏父母, 他们在夸奖自己、团队、老师长辈的过程中, 增强了信心, 心里充满了阳光, 自然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 对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 家庭是社会细胞, 和谐协调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幸福的象征。寻求家长的配合, 改变教育的方法, 是成功教育者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只有父母对子女深切的爱, 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才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优良个性得以形成。我校开展的别开生面的“心与心的交流”家长会, 让家长或托付人在听到孩子的声音, 学到育人的正确方法。从目前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调查情况来看, 没有厌学的现象, 留守儿童基本养成了预习习惯, 学会了听讲。

(2) 方法作“药引”, 熬制“心灵鸡汤”, 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习惯, 是较稳定的一种行为。良好的习惯,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如果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则学生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浪费自己的黄金时代。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老师, 要千方百计, 使出浑身解数, 让孩子爱上学习, 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优秀的学习成绩, 来自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我们几年探索,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用以下几个“方子”:

(1) 激发孩子“读书乐”的兴趣。教师若想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教师自己要读书。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就是这个理, “润物细无声”, 教师爱读书会示范感召孩子也爱读书, 这叫“于无声处听惊雷”。我校四年级二班有十个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环境差。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太少。该班开展了“师生读书乐”的活动, 教师满腹经纶, 孩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再加之教师重点对那些留守儿童进行点拨启发, 一些孩子自觉地加入到了读书的行列。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 爱读书的孩子慢慢多起来。其中一位叫范莉的孩子, 家里只有他爷爷一人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至于学习辅导的事不用提。但现在真的变了, 她爱读书, 成绩提高幅度很大。

(2) 为孩子设计“读书乐”的氛围。教室里有读书名言的激励, 有读书比拼过程的展示, 有图书的陈设, 有读书活动结果的评价, 有经常和孩子讨论读书的问题的情景等。课余时间, 可以与孩子一起玩耍, 沟通感情, 在此基础上, 一起朋友式地谈论人生理想, 谈论学习与读书。一开始, 可以讨论一些简单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慢慢拓展到更深的层次。讨论的书籍, 可以从孩子们平时爱看的动画书、动画电影、玩具切入, 逐渐引导学生爱上名著, 爱上那些营养丰富的读物, 让学生感到读书的乐趣。

(3) 给孩子“读书乐”的示范。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孩子生活在这样丰富多彩的世界, 诱惑非常之多, 即使大人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 何况自制力不强的孩子。他们往往很难静下心来读书。时间是有限的, 同样的时间, 若不用来学习或读书, 则自然会被一些其他的因素如网络游戏侵占。我的观点:首先是带着孩子经常逛书店, 这是一个好的举措。其次, 教师特别需要把读书的魅力展现开来, 比方我们讲到一个人物的案例, 给孩子讲得特别动人, 给孩子说这是哪本书里的案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课, 给孩子讲优美、动人、有引导性的案例, 但是不用讲完, 给孩子留下悬念, 让孩子主动地去探究案例的后半部分, 勾着孩子的魂, 引领他们主动地去看书。

(4) 给孩子一个“读书乐”的理儿。现在我们有些家庭, 特别是像我们“边、穷、少”农村地区, 大多留守儿童的管护人还是文盲,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资源, 有的放失地开展一些班队主题活动, 让孩子在活动中明白他们不要像老一辈那样生活, 不要完全依靠父母, 得靠自己, 要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5) 给孩子一个“读书乐”的情。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期望和热爱, 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强, 一种受到老师爱护、重视的体验, 激发学生们努力学习, 报答老师的爱护和期望;同时, 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期望, 使学生在充满爱的气氛中迅速健康成长, 厌学、逃学的现象就很难在学生身上产生。因此教师一定要与留守儿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6) 给孩子一个展示的机会。真诚关心留守儿童, 提供表现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 创造机会, 安排他们做一些擅长的工作。课堂上不要眼睛光盯着尖子生, 有意识地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让留守儿童回答, 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 老师不要吝啬鼓励的眼神和表扬的话语, 就是那一句不经意的语言激起了他们创新的火花, 这种鼓励和表扬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教法改革作抓手, 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新课的引入力求“新”“趣”“巧”“新”就是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趣”就是妙趣横生, 寓教于乐;“巧”就是巧设计、巧安排、巧设题。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成功的愉悦。为此, 我校进行了“打造诗意课堂”的研究。研究表明, 有效的教学改革会助推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篇三

关键词:留守儿童;纸厂乡;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0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

一、纸厂乡个案基本情况

云南省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山区省份,农村劳动力2190万人,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95万人,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之一。会泽县目前有20万多人在外务工,有48000多名留守儿童,而纸厂乡又位于百万人口大县的会泽县北部,不仅是一个贫困山区乡镇,同时也是重要的劳务输出地。纸厂乡地处巧家、鲁甸、会泽三县的交界处,1984年从迤车、梨园的边角地带划分出的贫困山区乡,国土面积101平方公里,距县城97公里,2008年末辖9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小组4667户17360人。现仅有一条低等级的县乡公路与外界相连,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深,地形地貌复杂。

二、山区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偏远山区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教育环境,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教育、情感、心理、性格等存在突出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乏合力,学习成绩令人堪忧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社会,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儿童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和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儿童基本的心理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却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

留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隔代教育、隔亲教育、单亲教育、同辈教育、自我教育几种。[1]但这几种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

(二)生活习惯混乱,安全隐患不断凸现

首先,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卫生习惯差,生活习惯混乱,没有正确的生存经验,相当部分出现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能力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健康发育。

其次,由于家庭、学校之外存在监护的真空,留守儿童监管人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保护能力,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使留守儿童还面临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危险因素。如有的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有的女孩还与未婚的叔伯睡在一起等。

(三)日常行为不良,道德修养令人忧虑

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完整的家庭管教,行为和品德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而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监督和引导,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行为偏差。

(四)情感发育不良,心理健康亟待关注

监护人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看见其他同学与父母朝夕相伴,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而内心的活动很难找到倾诉机会,感到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不良心境,进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五)留守儿童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从法律层面上看,留守儿童权利的保护存在着严重的缺位,主要是受教育权、人身权、受监护权和发展权。[3]受教育权是公民一项基本权利,《宪法》、《教育法》都有明确规定。但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实际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对于人身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六)山区农村环境的制约

云南省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欠发展的会泽县纸厂乡特别明显,这种贫困落后的农村文化以及浓厚的小农意识。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使得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三、解决山区小学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儿童是一枝纯洁的花朵,童心,是一轮洁白满月,这里本该盛满欢乐,装满天真和母爱。但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不能像同龄伙伴那样围绕在父母周围,只能独守家乡的那轮明月,只见残不见圆,遥远的亲情,留下太多的惆怅。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加,怎样才能让这些留守孩子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呢?

(一)正确引导家长,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因素,所以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4]

(二)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加强儿童的人文关怀

学校应抓住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增强孩子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特殊的关怀,通过设置岗位、建章立制、过程管理、考核评估等方式,促使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完善与延伸。

(三)强化政府的主导职能,发挥社会的协调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立法机关要完善法律武器,强化留守儿童权利的保护;政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地方政府要从政策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倾斜,建立健全各地政策协作机制。

(四)、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用爱温暖留守的心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必须正确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就要俯下身来,走近学生生活,用爱温暖他们。有班主任的良好引导,留守儿童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人德为先,育人要育“心”。[6]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是我们社会改革转型中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版.

[3]苏宁.爱——留守儿童成长的甘露[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6期,第20页.

[4]王美玲.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以蚌埠市燕山乡为例,现代农业,2009年第2期.

[5]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6]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7]容中逵.当前我国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特征、问题及解决思路,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第1期。

4.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篇四

过去十余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区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但山区自然村庄规模小、集聚密度低,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出行畅、运输难的问题。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较远,路网结构还要很长时间进行优化和完善,建设任务还很艰巨。进入“十二五”以后,随着人民对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社区公共服务的标准逐步提高,群众不仅期盼着“通村路”,更期盼“路路网”,要求解决“断头路”,“通组路”甚至于“通户路”的呼声迫切,对新时期的公路建设不仅从质量标准、选址规划、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山区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继教育、医疗之后最大的民生支出。当前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不足,特别是贫困山区县尤为明显,如何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难以回避的问题。

一、现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现行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采取计划管理的方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独立制。即采取“先建后补,据实补助”的原则,由省市交通运输部门自上而下地直接将计划和资金下达到基层交通部门,县级财政部门不参与资金管理,这种模式在兴建之初,大大激发了基层路网建设的积极性,缺点在于一个部门操作,难于及时管理与监督,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第二阶段是联合制。即由省财政、交通部门将项目建设计划与资金同时下达到县级交通与财政部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项目计划安排,组织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及验收,委托有资质的交通质量检验站对公路建设质量进行取样抽检。县财政参与完工项目验收,负责资金的监督管理。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都离不开项目的计划与质量管理以及建设资金的统筹安排。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资金财政监管难。当前的联合制模式表面上看加强了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但实际上,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建设组织与验收均由交通部门负责,财政部门没有参与资金的分配、项目的计划管理,监督管理实质上流于形式。近些年来,从基层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村公路无序建设,缺少规划,质量不高,重建轻管甚至于借公路之名套取挪用资金的问题屡见不鲜,已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需要加以切实解决。

二是交通投入资金筹措难。现行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车购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后转移支付资金等形成的交通专项资金,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农村公路建设应当筹措地方配套资金,但随着公路收费取消之后,地方财政偿贷压力增大,某山区贫困县一年的偿贷资金达到2000余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5%左右,难以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路网建设,许多县、市公路投入仅仅依靠于上级财政的交通专项资金,与农村公路建设的迫切建设需求相差甚远。

三是项目建设科学规划难。省财政、交通部门每年依据基层交通运输部门的申报下达项目建设计划,附有明确的建设地点和建设里程,但地方实际执行过程中基本没有按照省里下达的计划去安排和执行,大部分建设项目都进行了调整,存在着计划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如某县2009年省下达计划177.7公里,实际建设220公里,超计划42.3公里; 2010年省下达计划170公里,实际建设326公里,超计划156公里,2011年省下达170公里,实际建设52.58公里,弥补2010超计划部分后仍超当年计划22.68公里;2012年省下达计划100公里,实际建设160.8公里,弥补2011年超计划部分后仍超当年计划83.48公里。由于没有严格地执行省财政与交通部门下达的计划,当年的建设资金又不能完全到位,只能年年用下一年的资金弥补上一年的缺口,出现了一方面拖欠工程款,财政无预算难以被动埋单。

四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保证难。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老百姓说,公路建设补助从实施当初的5万元/每公里增加到目前的15万元/公里,但因减少水泥用量,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却从新修改扩的“水泥路”倒退到“沙石路”。现行工程质量标准依据于交通部门上报的方案,招投标将此作为重要的条件,年度质量验收是以交通检测站等中介机构验收后确认,因为许多检测站是交通部门分流的人员,交通部门缺乏应有的质量监管,极易出现权力寻租的问题,一些中标的项目法人想方设法地拉拢中介机构人员,违规对不合格的公路出具合格认定,财政作为资金分配管理部门,每年只能被动地按照各村实际硬化的路面测量验收,没有充分发挥对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作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不高,人民群众不满意,不仅与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不符,也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新的矛盾不断累积。

五是农村公路管护难。县级财政一般对农村公路的管护都按一定的标准纳入了预算,由交通部门乡道所负责管理,大多数乡道所成为交通部门分流乡镇交管部、养护站富余人员的一个机构,没有尽到管理之职,而是仅仅委托各村进行管护,与村及管护员签订协议,实行半年一考核,全年总结算,财政部门按考核结果拨付养护资金。但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村只是在考核时进行临时管护,平时没有进行常规性的日常维护,交通管理部门缺乏监管,一部分乡镇村组公路路面不清洁,维护不及时。这种重建轻养的现象,不仅使农村公路达不到“畅、洁、绿、美、安”,而县还会缩短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还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三、科学加强农村公路路网建设的对策建议

贫困山区农村要发展当地经济,离不开公路建设,公路建设要发挥应有效用,就离不开加强公路建设管理。为了规范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加强资金监管,对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资金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让质监站、建设、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把质量监管落实到位,认真消除质量通病。从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竣工验收,财政部门要全程参与,确保建设资金安全。

二是科学规划建设方案。要讲实际,权轻重。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能改建的地方,绝对不重复建设,要重视质量而不可把外观看得太过重要。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抓主要问题,不可一窝蜂的上。要根据实际条件而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可对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

三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要建立多渠道的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农村公路建设不能仅仅依靠于国家投入,应建立广泛地资金筹措渠道,如县乡分级财政负担比例,区分产业路与公益路,引进外资及利于民间借贷等有偿资金,财政部门要整合所有涉路资金,加以集中投入,以奖代补,以奖促建,进一步强化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对连片贫困地区行路难、通行难应当整体规划,分年实施,限期达标。

四是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计划。运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拟定项目与计划执行进行管理,县交通部门在全面开展普查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在上报年度建设计划的同时必须报送县财政部门一份,省财政、交通部门下达建设计划及资金后,县交通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省下达的计划进行建设,在每年的6月底以前将省下达的计划下达到建设地点所属的村组,并报财政部门备案,作为拨付资金的依据,不得随意进行调整,确因自然因素需要调整的,调整的比例不得超过5%,计划下达后严禁各乡镇、村随意调整计划,自行变更的或随意调整增加的一律不予验收,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拨付资金,谁建谁负责,谁打招呼谁负责,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程序化。

五是积极建立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制度。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凡是验收不合格的财政部门不予安排资金,需要整改的必须出据整改验收合格通知单后才能拨付资金,承建商一年不整改的,一是将所属公司及监理单位列入违约黑名单,三年内不得承建县域内项目,二是由农村道路主管部门用所留的20%尾款予以整修,所有的农村公路建设在完工验收后拨付资金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预留5%的质保金,待一年后无任何质量问题再予以拨付,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5.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篇五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山区的扶贫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人口减轻了部分经济压力,但是许多贫困山区青少年承受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同时,单一的生活模式也使他们容易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式,出现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着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对贫困山区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贫困山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必然较低,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面对生活困境仍能保持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甚至在各方面表现得更为优秀。这一现实经验也得到了研究验证:部分贫困山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诸如乐观、幸福感等积极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踏实肯干、沉稳自重、吃苦耐劳、富有责任心,这些积极因素使他们在同样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与应变能力。心理学家 Luthans等人研究发现,有效构建和开发心理资本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预防和消除各种心理疾病[5].因此,帮助贫困山区青少年克服“心理贫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帮助他们获得战胜困难与挑战的心理资本,无疑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不容忽视的另一重点。

6.关爱贫困山区女孩 篇六

目录

1、前言

2、演出活动目的

3、背景分析

4、行销目标

5、演出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6、广告策略

7、媒体选择

8、广告预算和评估

9、广告活动的效果预测和监控

一、前言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仁慈是人类得以传承繁衍,生生不息的内在源动力。慈善事业所依托的的是人们崇尚奉献、追求友善的本性。在现今娱乐化时代,慈善作为一种柔和了公益、商业和娱乐的活动,每一项创意都极具操作性和娱乐性,符合了现时代人们的从善心理——不仅帮助了社会的弱势群体,又极具有市场商业效益和娱乐性。这样才使得慈善成为人们的习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在品目众多的慈善活动当中,支持教育是慈善事业一以贯彻始终的主题,资助贫困山区女孩上学则成为了当前最迫切的主旨之一。希望工程的形象标识——“我要上学”的那一双渴求的眼睛,震撼并撩动了千千万万人们心灵最薄弱又最强大的地带!此次活动以“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为主题,希望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在慈善事业当中,一方面资助方本着奉献友善的心灵真诚的想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另一方面贫困山区女孩在自己努力的同时迫切的需要别人伸出援助之手。通过本次的贫困山区女孩与慈善活动的结合,让授予双方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和心灵的相通,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添加了一谱美好的乐章。

二、演出活动目的

旨在通过文艺演出,宣传慈善事业,吸收包括事业单位、公有制经济单位和中介组织等一切热心慈善事业的人士共同参与。发动个人、企业为山区贫困女孩这个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形成态势良好的慈善活动氛围,并让资助方了解和帮助山区贫困女孩点燃她们的希望之星,为她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三、背景分析

1、贫困山区的现状:当今社会的教育制度在不断地提高,然而在我们所不熟悉的山区里仍有许多的儿童得不到最基本的教育。尤其在山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严重,许多女孩子都被忽视了教育,这不仅限制了她们个人的发展,同时国家也失去了一批的人才。

2、(此前相关)慈善活动分析: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春蕾计划”。在此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发起了相应声势浩大的“春蕾计划”活动,已募集6亿多元,共救助150万余人次失学女童重返校园。“春蕾计划”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每年“六一”,春蕾女童代表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亲切接见。“春蕾计划”活动获得极大的成功在于全民族清醒的意识到了扶持女童入学,是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我国实现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关键一步。因此基于之前成功的经验,本次针对山区贫困女孩上学的慈善活动也必将得到广大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认可。

3、政策形势:

一、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的,国家提出了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的指示精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通知》。

二、女童教育是妇女解放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山区贫困女童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弱势的地带,是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行销目标(主要宣传对象)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教育,而对于现今讲求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加快山区贫困女童教育的发展是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和素质、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人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国家在追求发展,首先要社会上各个成员、各种力量、各种比例均衡,才可以达到整体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发挥作用也同时需要均衡。一个整体系统的社会,最基本的包括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大众成功人士这几个组成部分。而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成功人士是支撑整个社会运转的最重要的力量,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即可对社会的发展作出关键性的影响。而在这些体系当中,女性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次活动的行销目标主要针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成功人士进行,通过相应的广告宣传、活动策划来吸引他们,让这些阶层人士能够认识到女性在社会当中、在他们所处的行业工作当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的意识到女童教育的严峻性,尤其是山区贫困女孩的教育,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1、政府官员:省教育局局长、福州市市长、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要负责人之一(春蕾计划发起组织)。

2、企、事业单位:

3、学校:

4、成功人士:

五、演出活动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1. 活动主题: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 2. 活动时间: 2008年5月1日晚(暂定)3. 活动地点:福州省体育中心 4. 活动类型:大型露天慈善综艺晚会 5. 活动管理:

1)主办单位:福州市政府

2)支持单位:XXX企业、希望工程

3)赞助单位:XXX公司

6. 内容描述: 歌曲、舞蹈、小品、时装表演等、7.参加对象: 福州义工组织、福州高校志愿者 8.演出流程:

1)领导讲话: A.慈善总会领导讲话; B福州市义领导讲话。2)节目安排:由福州大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福州市艺术团分别提供

9.活动提供:

1)快餐提供:演出当天提供演员、工作人员每人一份快餐,预计需100份左右。

2)饮用水提供:演出当天提供演员、工作人员、到会领导、来宾饮用水,预计需瓶装水200瓶。

3)海报、喷绘制作:预计需制作大型喷绘一幅、海报200张。4)发型提供:帮助晚会主持人、部分演员做发型。

5)服装提供:帮助晚会主持人、部分演员演出服装。

6)餐饮提供:晚会结束后,宴请主办单位领导、为晚会提供帮助单位领导,以表答谢。10.赞助合作回馈条件:

1. 在开幕式晚会所制作的宣传品中显示冠名身份、企业名称、LOGO等 2. 现场主持人口播冠名赞助商内容,并现场表示鸣谢

3. 晚会最后,为赞助商安排一个特制节目,拟订为问卷抽奖,颁奖仪式 4. 赞助企业形象人物或其他代表出席编排及演出现场等

六、广告策略

1、手机短信捐款方式:

在晚会开始前几周宣传时与移动公司联系,在技术上实行手机短信捐款形式。在活动前一周有移动公司统一向客户发送如发送一条以“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为主题的活动宣传短信,回复内容为捐款的数额,统一由移动公司代扣,最终汇总到活动主办方处,捐给此次活动受捐助的对象。

2、制作邀请函,邀请福州市各个知名企业家,市政府、市团委,市教育局、义工联、妇联等政府机关单位的领导亲临现场。

3、广告宣传:

(1)、门票、宣传单的印制:印刷精美的“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入场单张,上面有幸运号码和赞助商的小商标,可以供结束时抽奖之用。共设100名幸运儿,奖品设有一等奖10名,三等奖40名、三等奖50名。赠送赞助商多提供的产品。

(2)、联系宣传报道的新闻单位,安排具体的报道计划

(3)、各种宣传图案、标志、横幅的制作、悬挂和张贴

(4)、制作广告宣传片,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投放

4、户外标志设置:在城市主要街道、广场、演出场地周边、书店等文化活动集中地带设置标牌

5、在现场摆设赞助商的广告牌,在舞台上设立半拱形气环,以“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为主题的舞台背景设计(由XXX广告公司设计)。

6、在现场设立大个“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募捐箱,可供现场人士捐款之用,设立捐款热线。设立电话热线,可供电话捐款。

7、“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主题公益演出将是免费入场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七、媒体选择

(1)、邀请新闻媒体对此次演出活动进行全面地宣传报道,并发布相关的演出广告信息。

1、主要报纸媒体

主要媒体:福州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

报道的频率和时间:尽量多占篇幅,持续时间从4月下旬到5月1日演出活动之前,营造一个福州人发扬相互帮助、知识创造财富的氛围,为“知识创造财富---为她们点亮希望”公益演出活动作准备。

2、广播媒体的运用

主要媒体:顺德电台

在听众较多的时段,开设特别节目“知识创造财富”,邀请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讲授学习的经验,特别是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亲身陈述自己的学习历程,并介绍名人的成长故事。

播放的频率与时间:在听众较多的时间段,以“知识创造财富”公益广告的形式向听众知晓慈善晚会的日期和内容,每天三次以上;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特辑形式邀请老师和同学到电台座谈。每天一集,每集大约半个小时,直到9月8日为止。

3、电视媒体的运用

主要媒体:顺德市电视台。

在收视率较高的翡翠台、本港台广告时段插播,将于9月8日举行“知识创造财富”慈善晚会,届时许多顺德大企业老总都到慈善晚会现场,并邀请李阳、克立兹到顺德信息,吸收观众注意。制作“知识创造财富”系列节目,播放“知识创造财富”有关的名人故事记录片,让人们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

播放的频率与时间:电视台广告时段费用较多,为节省开支,最好在中午时段,晚上10点以后,即黄金时间之后播出“知识创造财富”系列活动广告。一直延续到9月8日前一个星期。务必使广大观众知晓“知识创造财富”这个信息。

电视传媒深入介绍顺德市的扶困助学基金会的作用,拍摄困难学生的家庭生活,作成特辑,慈善晚会的准备花絮。报纸广播作专版预祝慈善晚会成功营造慈善晚会气氛。

在街头上散发“知识创造财富”系列活动宣传单张,要达到每个顺德人都知道的效果。

八、广告预算和评估

九、广告活动的效果预测和监控

活动预期结果:此次活动将坚持“爱心”、“奉献”、“合作”、“交流”的主题和宗旨,每人参会嘉宾代表将自愿携带一份爱心小礼物捐赠。活动邀请公司企事业单位参加,慈善公益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能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自我教育;用和谐的理念看待事物、处理问题,慈善公益活动在高校中展开,能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统一起来,尊重、差异、包容,平等、民主,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当代大学生体察社会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提倡大学生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实事,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引导社会。

7.我国贫困山区毛竹产业化分析 篇七

1 毛竹产业优势分析

近年来, 随着可用木材资源的日趋紧张, 竹材的开发利用前景日益看好。竹子的成材时间仅为两年, 是一种成材时间短、成材率高、更新极快的自然资源。由竹制品替代木制品, 开发利用竹毛, 发展竹制品行业, 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 而且还能保护自然环境。

发展毛竹产业有利于建设循环经济, 打造节约型社会。从04年开始,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 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谋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毛竹不仅具有“一次种植、永续利用”等特点, 而且浑身是宝, 可综合利用。竹竿可用于制造胶合板, 竹篼可用于造纸, 竹根、竹梢、竹蒲头、竹壳可用于制作工艺品、竹筷、牙签等, 就连竹叶也可用来酿制松竹酒, 几乎没有一丝浪费, 完全符合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要求。

发展毛竹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由于毛竹发展快, 更能承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绿化荒山的重任。发展毛竹林不仅可以减少荒山荒地、提高森林覆盖率, 更重要的是以“游大竹海、品农家菜、住农家屋”的“农家乐”休闲游正成为现代都市人的旅游新时尚, 发展毛竹产业必将进一步丰富山区生态旅游内涵, 提高山区旅游竞争力, 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如浙江省安吉县发展竹乡特色旅游, 一年就可吸引游客共300万元人次, 门票收入达300万元, 旅游产值达将近十亿元。

发展毛竹产业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毛竹不仅有培育周期短, 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技术简便易学等优点, 而且还具有产业链长、就业门路宽、带动能力强等特点, 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是当前农民发家致富最实在的短平快项目。如浙江省磐安县中天衣夹厂是一个已有十多年办厂历史的竹衣夹厂, 该厂每年消耗毛竹200多万公斤, 支付毛竹款80余万元, 发放加工工资及运费170多万元, 转移劳动力1000余人。

2 贫困山区毛竹产业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

毛竹产业能拉动了贫困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但从全国来看, 贫困山区毛竹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市场竞争力等都很有限, 有些地区资源优势不明显, 而大多数地区则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基地化程度不高, 资源开发成本过大。毛竹基地建设是毛竹产业化的基础, 但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和农民都没有重视毛竹产业的发展, 导致基地建设没有及时跟上, 特别是示范基地建设没有有效跟上, 致使竹林培育缺少应有的示范、辐射与带动作用。大部分竹林基地都处于不投入状态, 竹农“重取轻予, 重采轻管”, 呈现大小年太明显和大年出笋也少现象, 低产林较多。毛竹资源过于分散, 导致了开发价值太低。有些已建成的基地在垦复抚育后也没有继续进行抚育管理, 重新出现放任不管, 自生自灭粗放经营状态, 竹林经营水平没有大的提高, 导致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管理粗放, 使贫困山区农村竹林生产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加工制作粗放, 产品附加值低。在广大的贫困山区, 有规范生产流程和较高制作工艺, 产品质量比较精湛的毛竹加工企业不多。大多数竹制品企业都以代加工、粗加工、半成品加工为主, 特别是加工户 (点) 在选料、标准、技术、质量、包装等要求不一, 导致竹材利用率低, 资源消耗大, 产品档次低, 技术含量低, 市场竞争力弱, 甚至个别企业和加工户因产品质量问题曾出现过被客户退货现象。此外, 竹制品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企业场地紧张, 消防设施简陋或没有, 烘房操作规程不合理, 原料、产品堆放未按易燃物管理要求进行严格划分, 职工安全意识差。从全国范围来看, 贫困山区农村绝大部分竹制品加工点销售渠道单一, 没有自己的终端市场, 同时由于缺乏宣传产品力度, 挂靠别人牌子, 创品牌意识不强, 所以导致市场占有量小, 产品竞争力弱, 产品附加值低, 利润很薄, 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竹制品企业发展与壮大。

要素制约明显, 发展后劲不足。首先是资源制约。毛竹资源是制约贫困山区农村毛竹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竹制品厂最关心的是毛竹资源, 但问题是, 由于没有象样的毛竹基地作信托, 竹制品厂有生产能力, 却担心原材料进不来, 毛竹的存量跟不上企业的需求量。其次是资金制约。因贫困山区农村资本原始积累少, 而原材料收购、产品开发和扩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再加上产品季节性、市场波动性、供给双方资金到位时间差异等都需要资金周转, 所以资金问题始终是存在的。。第三是空间制约。土地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规模大一点的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但在山区往往很难解决工业用地问题。第四是人员素质。近几年来竹制品业发展很快, 但职工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 特别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水平仍没有大的提高。如有的竹制品企业行情好, 但加工户为牟取利益, 出现了偷工减料现象, 这就势必影响产业扩大。第五是硬件设施。机器设备陈旧、简陋, 作业速度不快, 竹材利用率低, 影响了竹加工业发展, 还有配套服务跟不上,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3 贫困山区毛竹产业化的对策探讨

发展毛竹产业既是贫困山区农村调整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又是一个发展潜力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 还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下山移民”工程实施, 因此, 要因地制宜加以引导和培植。

培育基地, 壮实发展后劲。贫困山区农村虽然具备一定资源基础, 但还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 必须加快毛竹资源培育, 壮大资源基础, 为毛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一是低产改造。要高度重视竹林低改, 结合分年度低改目标任务, 发挥竹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门的技术服务、培训的职能, 推广标准化生产、“一竹三笋”等丰产高效技术, 全面提高竹林的集约经营水平和效益。二是定向培育。对竹林, 要根据生产经营条件, 按笋用林、笋竹两用林及材用林进行科学规划, 实施分类经营, 实行定向培育, 以实现竹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新造竹林。大力提倡多竹种并举, 多类型经营, 多功能利用。新造竹林, 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注重示范, 坚持政府牵头、科技示范来带动农户提高育竹水平, 特别在竹主产区尽快建立一定规模基地示范园区, 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促使竹林培育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 单一目的性向多目的性发展, 努力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出效益。

扶持龙头, 增强带动能力。龙头企业起着架起农户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 直接决定着竹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成效, 也决定着主导产品加工深度与广度。一要营造洼地引龙头。在丰竹林区就近建立毛竹产业创业园, 特别要在已有工业基础的工业区建立高科技现代竹业科技示范产业园, 出台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 营造成本洼地, 努力吸引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进区生产。二要扶优扶强建龙头。小打小闹的竹制品加工传统项目在许多贫困山区农村都有, 但普遍缺乏规模, 产品大都雷同, 技术含量也低, 产品附加值小, 抗市场风险能力差, 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因此, 建议重点扶持几家加工骨干企业注册成公司 (为一般纳税人) , 整合原有的竹制品加工户, 统一接单, 统一包装, 统一价格, 统一开票, 以避免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 减少内耗, 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延长产业链, 形成产业群, 真正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依靠科技, 提升产品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依靠科技, 产品才能不断更新, 含金量才会不断提高, 竞争力才能提升。为此, 一要注重科研攻关。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校、企业合作, 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 产品开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加快以竹代木产品的研制, 加大竹集成材、竹装饰材、竹材家具等产品开发, 发展各种附加值高的各种旅游纪念品、高档竹制工艺品和竹编工艺品, 从而推动竹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重点解决竹制品加工业中虫蛀和发霉等问题, 提高产品合格率。二要争创特色名牌。要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 十分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企业形象的策划, 争创名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三要加强技术指导。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加强对林农现场指导, 提高竹农营造、管理、经营等技术水平, 转变管理模式, 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拽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大众网, 2007年4月4日.

[2]孔艳, 赵璟.《云南山区新农村建设中非木材林产品现状分析》, 《山西科技》, 2007年2期, 17-19页.

[3]黄维平.《世界非木材林产品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华商务网, 2002年5月31日.

[4]利忠.《论生态林业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利忠四川林勘设计》, 2004年, 第04期.

[5]廖立安.《林业的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林业社会化发展方式》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3月.

[6]李智勇, 樊宝敏.《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03期.

8.贫困山区教育现状分析 篇八

关键词:贫困山区 初中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中学生约有七千多万人,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山区中学的教育教学,现对贫困山区的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谈几点感受。

一、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一)积极的方面

学生大多数来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们的心灵纯洁,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富有同情心,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办事踏实,为人本分。

(二)消极的方面

近年来,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较快,在这种新形势下,影响农村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侵蚀着学校教育的成果。部分学生出现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唯我独尊,攀比吃穿,性格孤僻等一系列与其健康成长相违背的现象。总体来说,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有所下滑。

(三)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有所下滑的原因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改革方面虽然下了很大的力气,采取了众多措施,但应试教育从根本上从未根除。重智轻德,智育为上,以智育代替思想教育的现象依旧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主要看考上了多少个高中生,家长评价学校主要看学生的成绩如何,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这就迫使德育教育只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难以落实在行动上。

2.家庭教育的观念发生改变。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可如今,这一信条受到很大的挑战与质疑。许多农村学子上了四年大学花了几万元,到头来工作还没有着落,让这些寒门子弟们透着浓浓的辛酸与无奈。学费贵、就业难,令“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在不少农村抬头。由此而生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漠视、放任。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于是,出现了孩子抽烟、打架、逃学……直到孩子被公安机关拘留,家长才大吃一惊。

3.社会发展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影响。当前,受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不断冲击,社会发展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对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经济的开放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化,他们的经济观、文化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明辨能力较差,受到了一些消极观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还有社会上赌博、聚众打架、弱肉强食、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对初中生影响都很大。

二、加强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的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我国道德观念面临的困境, 切实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

1.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四有”新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转化角色,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3.学校转变评价观念。不以考试分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不将学生考试成绩排队公布,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教师晋职或奖励的唯一依据,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综合评价标准的科学教育质量观。

(二)家长转变对初中生的教育观念

1.家庭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孩子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礼仪的教育,重视孩子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培养,重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培养,解放他们的头脑和手脚,使他们养成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实践、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其终身受益。

2.家长应提升培养、教育子女所应具备的素质。目前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虽然说整体有所提升,但对于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关于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就有些贫乏了。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行为。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情绪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三)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社会环境对初中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与社会各部门积极配合,认真做好与初中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教育活动。学校要定期邀请公安部门开展法制教育报告会,公安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周边的网吧、酒吧、棋牌室等进行治理、巡视,以确保学校周边的环境安定、健康、和谐,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初中生是新生的花朵,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良好的生长环境能让他们茁壮地成长,这就必须要我们社会中的各个能动力量结合起来,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在一起,大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为初中生提供一个优美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8号),2004-2-26.

[2]邵建华.浅析社会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基础教育版,2012(12).

[3]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2-1.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4年度《贫困山区初中生思想道德滑坡现象的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073)成果。

9.“二期”情系贫困山区儿童 篇九

有这么一些村落,遍布贵州的偏远的山窝窝里;

有这么一群村民,世世代代以种地为存活之道;

有这么一群孩子,从来都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

有这么一些组织,他们来自民间,他们深深的爱着山里的孩子„„

孩子,永远是人们心中最温和的软肋。谈起孩子,原本是一个亲切温馨的事情,而当我们走进贫穷落后的山沟沟里时,贫困孩子,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城里的孩子,都是父母掌中宝心头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出生在贵州偏远的贫困山区里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就跟泥土、庄稼、田地、大山、青蛙成了好朋友,他们很小就开始担忧生计,很小就开始帮着父母做农活,很小就懂得如何去心疼父母弟妹„„尽管他们很努力的做着这些,但他们还是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对于这些,他们从不抱怨,也不懂得要向谁抱怨,在他们的脑子里,深深的印着“天命”两个字。只是,当他们第一次背起了小破书包,第一次拿到了所谓的课本,第一次注视老师的目光,第一次知道身边玩了很多年的小伙伴今天要改叫“同学”„„自此,他们真切地爱上了学堂,爱上了藏满神秘故事的课本,爱上了老师批改作业的红勾勾,爱上了启蒙他们走向美好世界的知识天地„„

可是,他们的憧憬与梦想,大多时候成为了母亲病重的呻吟,成为了父亲低沉的黑脸,成为了一家人每天生存的愁绪,成为屋檐漏水瓦上结霜的困忧„„日复一日,一家人的话题全是一个“钱”上,钱可以给母亲治病,钱可以让父亲重拾笑脸,钱可以让弟妹好好上学,钱可以让家人住上结实的房子。钱,需要用双手去挣„„多么现实冷酷的生活。于是他们放弃优异的成绩,放弃曾有过的梦想„„10岁,凭双手挣饭吃,15、16岁能养家,多么美的年纪,却已饱受沧桑。在某些贵州的贫困山区里,如果不上学,15岁的女孩早早嫁人了,为的是娘家少养一口人少吃一碗粮食,而婆家可以多一个干农活的好帮手。16岁的女孩生了娃娃,从此过上了与母亲一样的苦命日子。如果不上学,15岁的男孩开始扛着大包小包到处打工,或当民工,或在家务农开山挖石头,却始终无法离开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步步艰辛。在这样的山区里,五世同堂的很多很多,子孙满堂的很多,生得越多,越上不起学堂,上不起学堂走不出大山,于是就一代又一代的穷困下去„„教育,在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很重要。为何偏远的山区里的孩子要一直贫困下去?为何他们无法上学?为何他们无法像城市里的孩子拥有一样的待遇到进入到省市的重点学校去?他们的大学梦为何一直那么遥远?„„太多太多的问题,或许都不是你,我能够回答或解决的,但是这些问题可以由我们来共同关注,共同伸出一把手,共同出一把力,共同拉他们一把,让他们也可以重获知识,让他们也可以步入重点学院,让他们也可以走进梦寐中的大学,让他们也可以完成心中的梦想„„岁月如歌,年华如梦,渴望知识,渴望成才,是每一个孩子的愿望。然而,在我国许多贫困地区,如今还有一群孩子正面临失学的危险与贫穷的磨难,承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

公益„„不是一次性的,这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过程。北港城在继凉山州助学之行后,开始了继续的爱心助学行动,在对助学地方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贵州,只因为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个朋友的回复,贵州„„没有最穷,只有更穷!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市。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市。辖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六个地级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仁怀市、威宁县两个省直管县级单位。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贵州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是一个由岩溶堰塞形成的淡水湖,常年积水,清澈见底,湖中水草繁茂,故得名草海。登山俯望草海,周围青松葱郁,湖山辉映,景色如画,因而草海又称“松波湖”。保护区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湿润、冬春干燥,干湿季节明显,干季11月~第二年4月,湿季5月~10月,低湿干燥,昼夜温差大。

贵州荔波县“小七孔旅游风景区”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发现一处独特的山水林洞湖融为一体的原始奇景,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百多个游览点。它是由原始森林、岩溶洞群、鸳鸯湖等组成的绝妙景致,为我国目前游览风景区中独特的自然风光胜地。小七孔风景区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景区移步换景,布局紧凑。有著名的七孔古桥、68级响水河瀑布、拉雅瀑布、龟背山原始森林、野猪林漏斗森林、天钟洞、卧龙河生态长廊等景点,更有掩映在森林之中的鸳鸯湖。鸳鸯湖大小两个天然湖泊相连而成,绿林环抱的鸳鸯湖,面积200亩,水深37米,常年碧波荡漾,碧水恒温在15摄氏度之间,终年双双对对鸳鸯游弋于水面。约1公里长的响水河上,共有68级天然跌水和瀑布,落差40余米,渔民们经常在这里撒网捕鱼,均满载而归。

贵州“黄果树瀑布”,即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帮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为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势浩大著称。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

贵州省织金县“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县城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贵州省有1520个贫困村,其中落实革命老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两个确保”贫困村672个。2009年,贵州省有5198个贫困村、53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分别占全中国贫困村、贫困人口总数的1/5和14.6%。

下面是本次慈善公益活动前期走访调查详细情况汇报

一、出发

确定了地方以后,我们从成都出发前往第一站赫章县,一路上风景很美,出了四川进入贵州地界以后,满是群山起伏。但此山却与富饶的川西不同,这里的山是喀斯特地貌,石头非常多,山上只生长低矮的植物,很多地方则完全暴露出光秃秃的石头。我几乎看不到耕地。

在山顶或山谷的地方,可以依稀看见些平房或者是茅草房。有一条黄色的细带子,延伸到远方。那就是通往外部世界唯一的路,而且那的确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路走来,我们已然认识到了“山区”这一词语的特殊含义。贵州的山,形状像极了小孩初生的乳牙,一座座状若锥体,而彼此相连,连绵不绝。我们走的道路则位于山腰,盘桓而上,两山之间,望之不过百米,但行之却有数里之远,果然是“望山跑死马”,望之近而行之远。当地百姓群居山麓,但村落稀稀疏疏不过几户,人口不过几十人,其偏僻绝远,真可谓之“少与外通”。

村头这户人家的孩子。

在这里,听说一个女人生三个四个娃娃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家庭孩子更多。尽管这次出发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那些残酷的现实还是一次又一次让我们忍不住流泪。在亲眼见证了这边的贫穷以后,我们还是被震惊的无以言表,沿途我们看见许多穿着破烂的孩子或在玩耍或在帮着大人做一些事情,他们小脸通红,头发乱蓬蓬的堆在头上,我们拿出在出发前买的备用面包发给他们,许多的孩子看到陌生的我们,居然不敢伸手来接,只是怯怯的望着我们,只有一小部分胆子稍大的孩子,敢嬉笑着围上来,拿了面包,便远远的跑开了。

到了威宁,天色已晚,考虑到前面的路况不好,我们决定在威宁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前往赫章县。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出发前往赫章,在通往赫章的路上,我们碰到了好心的司机,他招停了我们的车,告诉我们前往赫章的路在连续暴雨的情况昨日已经塌方了,估计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抢通,听完我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路况不好耽误了行程、如果我们没有夜宿威宁而按原定计划进赫章的话,现在我们估计已经被堵在了里面,只能弃车徒步出来,等两个月以后再进去取车了,当时一车人感慨万千,凡事一切冥冥中都有注定。

塌方的道路

塌方的道路

进不了赫章,当初预定走访的学校就进不去,我们也非常的难过,因为去过的朋友告诉我们,赫章估计是那里最穷的地方了,我们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对赫章的学校和孩子说抱歉,下次我们一定来。

经过和公司的沟通,我们联系到了威宁石门乡的教管中心一位主任,他告诉我们石门乡也有很多贫困的小学,孩子们也非常的缺少学习用品,即刻我们就起程往威宁石门乡。下面是在石门乡几个走访学校的具体情况。石门乡云炉小学

云炉小学始建于1956年9月,现已有58年的历史。现有教师21名,学校占地面积 10640㎡,加固过的教学楼两栋(740㎡),一栋“9.7”地震后修建的教学楼(600㎡),16套教师周转房(551㎡),一栋学生宿舍(600㎡),一间学生食堂(100㎡),一个18个蹲位的厕所(80㎡)。共有建筑面积2671㎡。目前学校无校门,无围墙,孩子们在课间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由于资金缺乏学校也无能为力,只希望外界的好心组织能提供帮助。因为学校在放暑假,孩子们的现状我们是看不到的了。只能大概的听老师们讲解。因为云炉小学的硬件设施比周围的学校好一些,很多家里稍微宽裕点和父母有教育意识的家庭都把孩子转学到这边读书(这个学校是我们一路走来,看到的最好的学校)。

张国剑,苗族代课教师,1977年初中毕业后,再没有机会升学。从1987年开始了云炉小学的教书生涯,代课25年。任教第一个月的工资仅14元,1999至2009年十年间之前每个月从各级政府领取的津贴也只有100元。(现在有慈善组织对张老师进行补助)

这个质朴的乡村代课教师却始终微笑着说,这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因为他对家乡的感情。“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从小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吃苦在这里。我们没机会,没条件受过高等教育。可我们有自学、自强的本能,能在艰苦的环境下胜任繁重的教学任务。代课教师每周的课时都在二十节以上。”

“代课教师生活条件差,饿了只能吃几个洋芋充饥,渴了喝冷水。累了还要坚持,因为有几十双眼睛等待着我们进课堂。虽是这样,可心里是乐意的,因我们的职责是神圣的。”

“和偏僻、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贫穷小学生在一起已是二十五个春秋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学到了不少教书育人的知识,今后将继续在教书育人的这个道路上,为石门乡的基础教育贡献毕生的力量。”

注:根据该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与走访反馈总结,该学校现缺乏资金修建学校围墙与大门。

石门乡年丰小学

从石门到年丰小学大约有16公里,有石门到云南省彝良县的沥青路经过。该校只有1—3年级(三年级由于13年政府出钱修建新教学楼,到云炉小学借读,在这个即将开学的9月,学校即将恢复3年级的教学),目前4个教师,60多个学生,没有学生宿舍,完全靠走读,最远的约3-4公里。操场是泥土平地,没有学生食堂(目前的学生食堂是借用年丰村委会的场所),食堂设施仅有平常使用的炊具。虽然政府出钱修建了新的教学楼,但是基本的教学设施还是嫉妒的缺乏,很多需要教具的课程老师只能凭借抽象的描述来为孩子们讲授。由于教学环境不好,学生很多都转学到云炉小学,学校的老师无奈的告诉我们,如果学生持续减少的话,可能这个学校将会取消。老师说完这些,眼圈红红的,我们不忍直视,只好打岔着将视线看向了别处,不过很快,这位老师又带着对自己些许的安慰说,因为新的教室修好了,也许会有孩子们转学回来。我们听了忍不住的心酸。

注:根据该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与走访反馈总结,该学校现缺乏资金购买食堂炊具及教学用具。

石门乡营坪小学

营坪小学,离石门乡政府约8公里,11年开始通车,有乡村公路到达,解决了历来不通车的历史。目前有教师12人,学生200多人。操场也是泥土平地。10年的时候由香港善启慈善机构考察后引进天致国际有限公司捐资三十万元进行修建新教学楼,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只修建好了一栋教学楼,另外的一栋便停工了,至今已经一年多了。

营坪小学新建好的教室,打支架的教室,因为资金不足,停在哪里一年多了。

乡政府立的石碑,感谢出资修建学校的天致国际有限公司

李万云(现在有慈善组织对李老师进行补助),1996年9月至2009年9月在石门乡营坪小学代课,2009年10月回团结小学代课。担任代课教师13年,任教第一个月的工资60元。在目前工资下,愿意继续任教30年。

“我教一、三年级的数学;一年级思品、美术、综合;三年级科学。每年所上科目都是两科以上。学校三个老师,代课老师只是我一个。我教过的学生至少七、八百人。我乡的学生从2001年至现在,每年两次统考,我所教科目统考统评下来都排名前列。”

“工资每月100元。我有三个子女,两个在上学,一个三年级,一个一年级。我最大的困难就是没钱,改变不了家庭的一切。这是因为家乡由于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粮食产量过低,没有经济来源,加上我代课,没时间外出找钱,导致吃穿、住都远远落后于他人,但再穷也是老师呀!”

“于打工,我考虑过,只是想到山村孩子们,还是不去。如果不能教书了,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做生意。”

“放弃代课吧,又想到这穷山村里的孩子们没有书读。这十几年来,看着我的学生一届一届的走进初中、高中,甚至还有个别进入大学,我特别高兴。看着这些,我时常对自己说,我穷没事,只要下一代不穷就行。只要共产党需要一天就应为山村孩子尽一份心。” 注:根据该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与走访反馈总结,该学校现缺乏资金购买食堂炊具及教学用具。

河头上小学

坐标: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三塘镇上寨村河头上组。处于边远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形处境形成某种情况,山崖陡峭,山路曲折。

学校始建于1963年,距今有59年的历史。距最近城镇22公里(其中有部分路程为步行)。校园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7平方米。离附近其他小学都有4公里以上,学生上学来回也很不安全,无法进入其他校点上课,只好坚持在旧地学习。现有代课老师“8”人,学生305人,班级从学前班至六年级共七个年级。

这所大山深处的小学,学生基本是苗家少数民族的孩子,没有操场,没有校门,没有旗杆,现有教室4间(含大棚教室),平均面积为30㎡左右。目前学校还有因无钱修建而搁置的地基三间,学校基本设施与教学设备全无。我们到来看到这样的情形,就不由得生起莫名的伤感和揪心的疼。

图为学校的大棚教室,学生们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坚持学习。

图为教育局为学校新修的三间教室,每间面积大约30多平米,但是对于全校300多个学生来说,这三间教室是远远不够的。

图为棚户教室的内景,木棒支撑的房顶,破烂的课桌。

图为棚户教室的内景,棚户教室的顶面是由花彩布铺成的,由于花彩布太透光,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松针遮阴,房顶由木棒支撑,摇摇欲坠的感觉。

图为教育局新修的教室,里面只能并排放下两张课桌。

图为学校厕所

学校的杨校长听说我们要到学校去考察,非常热情的来镇上迎接我们,一路上杨校长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和学校的种种情况,由于当地是苗族自治区,一般人都讲的是地道的苗语,不懂汉语,我们的沟通非常的困难,当地的小孩基本上听不懂普通话,只有年级稍高点的学生,才勉强可以听懂,我们加了手势和听不清再问的精神,得知了校长和学校的情况。非常敬佩的一位好老师,从93年至今一直坚守在这个贫困的学校里,为了山区孩子的未来,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因为学校还在放暑假,其余的代课老师都回了家,整个学校只有杨校长一个人值守。

山区因为师资力量薄弱,来支教的老师一看到学校如此的贫困,都转身离开了,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杨校长自己在外面请了两名代课老师(工资为1200元和1400元),4-6年级的学生,每个月交10元的费用,1-3年级的学生每个月交8元钱的费用,这些费用都用在请的两名代课老师的工资上。

通往学校的山路。看到这条路,想起了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孩子们每天就是走这条路去学校。

杨校长和我们的合照

注:根据该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与走访反馈总结,该学校是本次走访中最为贫困的一个学校,学生生源来至于附近三个村寨。学生数量多严重缺乏教室,现目前租用了几间民房作为教室与食堂。卫生条件差,300多学生仅仅只有一个4平方大小的厕所。学前班大棚教室约20平方,约45人在里面就读。教师无办公场所及宿舍。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老师只能凭抽象的讲述为学生传授知识。

一个8左右的小女孩(因为营养不良,看上去像个5、6岁的孩子),在水沟边洗衣服,看到我们来了,觉得很惊讶,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我们。

校长说,在他们这里,年级小小的孩子,便要承担繁重的劳动。这些孩子因为贫困,缺少见识,因为短识,进而很难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人格。很多孩子和老人都不曾走出过大山,那里人的思想意识也很落后,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女孩子不读书,十多岁就差不多可以嫁人可以出去打工,男孩子上上学能识字就差不多了,也不想做生意,种种地拿着政府的低保不温不火的过着艰贫的日子。。。

路上碰到的放假在家的孩子

在我们走访的路上绝少见到二层的房子。大多数村庄是破旧的泥草房。人畜共居。孩子们穿着破烂。大人们尤其老人普遍穿着打用水困难有关,很多村庄还没解决用水问题。一日或三餐或两餐基本以吃玉米土豆为主。穿着补丁的裤子(因青壮年均外出打工由此来改善家庭贫困现状,而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

卫生习惯差。无论大人孩子挂鼻涕很普遍。相信这与要农作物也是玉米土豆荞麦。少数地区开始种烤烟,养羊。虽然家家户户养猪或牛马,猪做年猪,牛马耕地拉货,普遍不会用做商品买卖。猪牛马就象家庭的一员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即使外面比较结实的木房子,里面也是一股阴潮的味道!屋内陈设简陋,大多数人家除床和饭桌条凳,饮具、农具外就无任何其它物品。加上时不时的停电、停水、自然的风雨天气,住在山里的人家啊,岂是辛苦两字可言?

一路走来,那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贫困家庭,那一个个生活重压下之下的孤苦身影,那一双双渴求帮助的期盼眼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终于理解了路上到处贴着的“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改变命运”、“初中不读完,出门打工难 ”等标语,要是不能走出大山,就注定了一辈子,甚至是子子孙孙就得在同一个地方,过着几乎没有变化的轮回。在跟当地的人交流中,山里的人家除了农作物的自给自足,再养几只牛、羊等贴补家用,基本上就没有了其他经济来源。

这样的情况,对于山区这些孩子们来说要想拥有自己的理想,要想展翅高飞,真的好难好难。从出生便面对着无穷尽的大山,一眼望不到边。父母不在身边,在祖辈的抚养下长大。他们的童年与林间的鸟儿为伴,与山间的泉水为伴,与无数个孤寂的夜空为伴,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童年与书本上不一样,他们只知道,我要上学,我要长大。

也许你是异地打工的奋斗者,也许本身的经济状况使你爱莫能助。我们知道金钱有价而爱心无价,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真切感受人情温暖!敬请告诉你身边的同事、告诉你QQ里的朋友、发一封Email通知异地的知己,告诉他们有一个地方是我们圆梦的地方;有一个地方,那里的孩子需要你的帮助和鼓励,正在有很多的朋友在努力着,欢迎他们的加入。

也许你深受艰难困苦,但靠着自己坚持不懈、努力打拚的精神最终走向了成功;也许你从小一帆风顺,不曾知道贫穷的滋味;也许你来自农村,看到过甚至亲身体会过失学孩子的痛苦;你最终走向了成功,有了你想要的一切,可你正牵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这就是你圆梦的机会和地方。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朋友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与这次爱心助学募捐活动。无论是慷慨捐助,还是囊中点粟,都足以表达您殷殷关爱之心。您的爱心,将为山村学校和那里的贫困生送去美好的希望和永恒的温暖。让我们捧出一颗爱心,献上一份真情,用真诚和善举去抚慰他们的心灵;让扶贫助学化为甘霖雨露,浇灌面临困境的花蕾,使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绽放!

你的一份爱心,你的一片真情,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因为我们小小的帮助而更精彩,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慷慨解囊。也许你并不富裕,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些对于你们也许仅仅就是少买一件化妆品、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而你们献出的爱心,却足以改变贫困孩子的生活,让这些贫困孩子的笑容灿烂起来,这样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伸出你温暖的双手,奉献你的爱心吧,您的爱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亲爱的朋友们,当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其实北港城爱心助学活动已经策划很久,这也是我们第二次做慈善公益活动。所以我们以“爱心传递、真情助学”的名义向北港城股东及商家发起此次慈善活动倡议,为此次走访最困难的学校捐建校舍,让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有书可读。为家庭贫困的孩子献一份爱心,让孩子们能读书,读好书。让知识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而本次北港城公司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不仅体现了此次所有参与者们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能够给公众留下可以信任的美好印象,从而赢得公众的赞美和良好的声誉。而且对于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于企业来说,肯定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深了与公众之间的感情,融洽了社会关系,会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公众会从对企业的良好印象中,联想到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让我们加入到“爱心助学”活动中来吧,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用我们的挚爱,温暖每一颗心灵,滋润每一块心田!用爱心点燃希望,用行动播种阳光!用您我的爱心,共同成就他们希望的未来!让蓝天下的花朵享受人间真诚的关爱,开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公益不是一次性的,这是一个持续的、长久的过程。而且单靠几个人,力量实在太微弱。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缺乏的不是爱心,而是平台。一定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一起来帮助他们:助人自助,摆脱贫困。

上一篇:白杨教学设计与反思下一篇:米亚罗镇计生办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