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精选12篇)
1.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一
对民和县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的理性思考
摘要: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民和县各级党组织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形成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等方面补齐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的短板。
关键词:从严治党 廉政建设 思想政治 主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把全面从严治党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形成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近年来,民和县党建工作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党建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1.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中纪委六次会议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党中央对党的建设特别是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相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内涵更丰富更全面,责任范围更宽、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不仅将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涵盖在内,还包括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思维、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首次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负有主体责任。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实践的发展,更是认识的深化;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制度的刚性规定。全县各级党组织把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既作为政治责任、政治担当问题,又作为政治态度、政治立场问题,进一步强化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民和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虽然我们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实践来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方面
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偏差。一是抽象的认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向都能够接受,对加大反腐败力度总体认同,但涉及到实际问题,比如说社会关注和舆论反映的周期性、阶段性爆发,产生定力不足,出现各种杂音。二是选择性的支持。有的党组织站在局部利益立场上看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举措一旦触及单位小群体,乃至个体利益时,往往有保留、打折扣,只愿意对人言,不愿对己言;只想言一时,不想管长远;只问工作,不问思想。三是摇摆观望。认为从严治党的度不好把握,放松了过不了关,党和人民不愿意;过严了得罪人,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信心和决心不足,畏首畏尾,做样子的多,迈步子的少。2.2 工作实践方面
一是与群众脱离。有些党组织把从严治党仅仅作为党内的事,搞内循环,走群众路线少,有意无意的排斥干部群众的参与监督,习惯于围绕上级的监督打转转,对同级监督和下级监督不放心、不放手。二是与实际脱节。一方面,在教育引导上重视不够,作为不多,导致党员干部思想上没有真正的紧起来,存在走过场心态。另一方面,日常工作跟不上,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风险点防控不到位,关键点规范不明确,缺点纠正提醒不及时。三是与发展脱轨。有些党组织把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搞成两张皮,在从严治党上仍然局限于过去的老套做法,缺乏与时俱进,习惯于旧思维而缺乏新思维。
2.3 制度建设方面
主要是缺乏对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成效验收标准性的制度。应该有“看发展、看民生、看党员干部状态”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
3.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对策建议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切实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新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压实责任担子、严肃责任追究,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3.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和首要任务,把学习宣传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县思想建设的最大的政治任务,以思想建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提升民和模式、搞好精准扶贫、加强三基建设”为载体,安排各级党组织开展“注重融会贯通、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主题实践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干部群众用讲话精神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动实践。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的要求,牢牢掌握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筑牢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阵地。紧紧围绕全县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中心,结合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两讲两促”“三基”建设等工作,统筹做好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反映好。积极引导社会热点,把好正确舆论方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大力宣传“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美青海人”“善行海东”典型事迹等内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坚持把党风廉政学习教育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始终贯穿于全县各级各部门政治理论学习之中,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力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强化党委的领导主体意识、落实主体意识、工作主体意识和承担主要责任的意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纪律意识显著增强。
3.2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始终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制度之外。要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严落实选拔任用程序,继续推行全程纪实办法等制度,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客观公正运用考核结果,?淞⑾拭髡?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县乡换届要全面贯彻“二十字”选人用人标准,围绕转型升级、改革创新、依法办事需求选干部、配班子,坚决把庸官、懒官、问题官挡在“门外”,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抓好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落实,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化、规范化。要切实增强纪律意识,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以优良的党风促进工作。要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3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启动“一案双查”,形成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倒逼机制。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按照市委要求,向县直机关派驻纪检人员,进一步优化协作办案机制,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执纪问责,保持惩腐败的高压态势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要切实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突出“治为官乱为”与“治为官不为”意识,增强“为官会为”能力,营造“为官愿为”氛围,着力增强干事创业的动力与能力。在严管严查的同时,要把党员干部在创新实践中造成的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问题区别开来,为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保护和鼓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凝聚全县上下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正能量。
3.4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把制度建设作为规范全县各级干部行为的有力尺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基”建设等载体,从制度层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落实。全县各级党组织对本乡镇本单位本部门的制度建设进行全面“回头看”,开展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着力针对干部作风、工作纪律、办事效率、民主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不相适应的相关制度进行废旧立新,县委出台了《民和县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共民和县委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重大事项实施办法》《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情况约谈提醒制度》《民和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相关制度,凡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安排等,都召开县委常委会议集体研究,必要时邀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党外人士、基层干部列席,防止了重大问题个人说了算,杜绝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真正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全县共梳理各类制度1319项,废止不适应制度108项,新建立完善制度471项,拟订制度158项。新修订的制度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抓大又不放小,把从严治党的要求具体化、规范化,为转变作风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规范了办事程序,管住了干部行?椋?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行为准则和刚性约束。
3.5 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
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把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作为突破口,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我们坚持在思想作风建设上警钟长鸣,无论是平时的县委中心组学习,还是平时的工作会,都把作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突出讲,大力倡导求真务实、深入调研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若干规定,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制定出台《关于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干部管理的规定》,从总体上对全县干部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单位的特点建立了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慵懒散”和整风肃纪等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干部管理,细化措施落实,着力解决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脱离群众,不作为、乱作为,服务群众不热情、不主动,作风漂浮、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有力整治了执法部门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有效整改了窗口单位服务态度冷漠、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全县干部违纪违规行为明显减少,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行为,查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使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关于全面从严治党[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2016.[2] 万鹏.学者解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J].理论导报,2016,(10).
2.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二
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认为,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 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 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 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中央决定这次全会制定准则、修订条例, 正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大安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落到深处、落到细处, 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当前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就是要结合当前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把从严治党扎根在思想, 筑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将党员思想教育摆到首要位置, 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 使每个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方针保持高度一致, 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更大力度从严治党, 就要把责任落到实处,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各项部署。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 及时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下去, 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新部署和新要求落实好,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把全会精神全面转化为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举措。要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 进一步焕发干事创业激情, 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和完成好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谋划好明年的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要认真对照今年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 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 认真谋划好明年的重点工作, 切实把全会精神融会贯通到工作实践中, 推动档案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3.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三
【关键词】王学;致良知;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务必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从严治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新情况、新問题,要坚持把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确保党的领导与执政水平。全面从严治党之要,在于制度与思想两大方面。制度是外在保障,思想是源头活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标本兼治,方为全面,亦谓从严。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就思想而言,全面从严治党,务必继续发扬我党优秀党建的历史经验,着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崇德固本培元。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他特别重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可谓眼光独到,意蕴深长。致良知,对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致良知是彻上彻下的一以贯之之道
王阳明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吸取了佛道尤其是禅宗的心学精粹,深化了先秦儒家乃至宋明理学的形上源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独树一帜,首倡致良知之教,其整个心学体系,可用“致良知”三字该贯。阳明去世前曾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1)析其义理,盖以“道、性、心、意、身、行、事”之哲学理路一以贯之。道者,天道也,宇宙之创宰,在物为物性,命人日人性,故“性”以显“道”。性体心用,性体之昭明灵觉谓之心,盖人有大脑之结构,结构决定功能,故有明觉之心灵,故曰人为万物之灵。心发动意念以主身,心意所主之身发动言行以为事。正如阳明所说“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予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2)事之成败,取决于言行之正误。而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即是天理,即是人之言行之准则。因此,要得事成,必得言行正确,要得言行正确,必得意念诚正,意念要诚正,必合符天理之心,天理之心,即是本心,本心即是良知。可见,在阳明这里,致良知,即是天理的遵循与表达。追求、明了、践行天理,是中华文化的命脉。道不离事,道不远人,遵循天理之道,并非离开实际,必须着实考察分析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既要用真心良知去判别应对,也要以实际情况的现象与本质为根据。阳明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一切历史的、现实的人和事物,均靠我们的心去领会,去主宰身行以践履。正如阳明所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3)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身之主宰便是心。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
二、致良知是加强党性修养之必需
党性的核心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新的内涵与任务。当前而言,讲党性,就是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致良知的关键在于慎独。“慎独”是圣学工夫之要旨,阳明对此有精到论述:慎独“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4)慎独之“独”,即是独知,即是良知,各人良知各人独知,各人守住各人独知,谨慎遵从,则仁德可就。慎独无问于群居独处,无论有人无人,只是一个慎独,就能该贯一生之修养。人皆有良知,做人做事既要借鉴他人智慧,最终还得自己做主,人的一切意念言行均由自己发出,即便最好的建议还得经过自己吸取后付诸行动,党纪国法,民心民意,遵从与否,终靠自己拿定主意,这就是慎独。致良知,跟我党一贯方针政策一脉相承,我党奉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正义,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如此等等,皆是致良知。可见,致良知,依从良知做人做事,实乃加强党性修养之必需。
三、良知是道德、理性与幸福之本
良知不仅是善恶道德评判之本,也是是非真理评判之本,还是绝对幸福之本。良知是道德之本,致良知,则可根据现实实际,判断善恶,去恶从善。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既是天理,自会明辨善恶,明善恶后,因良知即是明德本心,即是至善之地,故可为善去恶。常人作恶,主要是良知不明,未加存养,故儒释道强调存心养性,明心见性,修心炼性,可谓修养之本也。良知是理陛之本,致良知,则可明辨是非,增强做事的理智,将事情做好。我们往往认为,良知只是道德领域的准则,忽略了良知也是理智理性之本。实践固然出真知,真知真理离不开实际,离不开实事求是,但是,所有的实践,都是人去实践,都离不开人心,人心不明,即便实践,也不会明真理,也不会将事情做好。古人强调主客圆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其枢纽在于人心,在于良知。因此,做好事情的关键在于心明理明,在于善致良知。良知是幸福之本,致良知则可体会心安心静带来的孔颜之乐,从而安贫乐道,安身立命,抵制外在诱惑。人之幸福有两个层面,一是欲望满足的快乐,因为欲求满足总是相对,故为相对快乐;二是心安心静之乐,因心即理,恒在自在,静静明明,常乐我净,不受外在干扰而能常乐,故为绝对幸福。故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本无不乐,但为客气物欲搅此和畅之气,始有间断不乐……良知即是乐之本体。”(5)君子乐于心安,小人乐于欲遂。这是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传承。加强党性修养,固然需要继续发扬我党传统思想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但务必克服教育的形式主义。一些党员表里不一,对于党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流于口耳,未能深入心性,是故不能落实于行。因此必须从心性之源掘开源头活水,借鉴致良知的智慧,固本培元,方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是天理良知,即是《大学》之“明德…‘至善”,也即孟子的本善之性,不是仅仅指的意识。人的意识乃经验层面,或正或邪,得用良知本心鉴照匡正,方可施行,否则,依照邪念而行,必不能成事,只能坏事。习近平同志说“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更是意味深长。良知虽是天理,是行为准则,但是务必结合实际。良知是形而上之道,对于形而下之经验、知识,不是先天本有,务必从后天实践中获得。只有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让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让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才能抓得实、做得深、走得远。所以“知”“行”互促互进,实乃彻上彻下的严谨圆满工夫,必有利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圆成。
4.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四
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加强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补足精神之“钙”。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党内法规,使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颁布施行,使全面从严治党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坚持从严治吏,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领导干部要严格自律、慎独慎微,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管起。
5.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五
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强调思想教育从严、干部选用从严、管理监督从严、惩治腐败从严、改进作风从严、制度治党从严、纪律约束从严、落实责任从严等“八个务必从严”。
“八个从严”是全面贯彻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管党治党的重大部署,突出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把制度建设贯穿从严治党全过程,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干部、以严的制度管理党员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
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发展已步入“深水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拜金主义思潮影响,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我们党的一些干部理想信仰动摇、思想道德滑坡、法纪意识淡薄、“四风”问题突出,将“为人民服务”宗旨抛到九霄云外。这就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对党的执政地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必须从严管干部队伍建设开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自身监督,防止“灯下黑”,让从严治党真正成为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净化政治生态环境。
6.全面从严治党心得 篇六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会上习总书记阐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改革,赞扬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的突出问题。
虽然过去五年间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问题存在,要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彰显巡视利剑作用,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不正之风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形成全面的反不正之风斗争压倒性态势并巩固发展。
7.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七
一、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更是明确提出并确立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 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那么, “全面从严治党”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我们党高度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建党初期, 我们党主要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 为从严治党打下了组织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为了对党内思想、作风、组织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整顿, 中央开展了整党运动, 揭开了改革开放后从严治党的序幕。1992 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坚持从严治党”, 并将从严治党写进党章; 党的十六大更是强调: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十八大则分别从改革创新精神、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诠释如何从严治党, 使从严治党逐步深化和完善。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从2012 年11 月,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第一次论述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到2014 年1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 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 他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 这一历史进程表明, 我们党既传承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 同时又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说, 全面从严治党, 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其他“三个全面”的重要保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担当, 彰显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决心。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
( 一) 从思想上从严治党, 把好思想上的“总开关”
习近平指出: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一定要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当前, 在多元、多变的思想冲击之下, 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出现偏差, 丧失了最初的信仰, 成为贪污腐败的“大贪官”, 甚至成为脱离群众的“老爷官”。要解决这一现象, 首先, 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武装全党, 从思想教育严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克服和改造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 要抓好党性教育, 不断增强宗旨意识, 强化党性培养, 增强“三个自信”, 补足精神之“钙”, 永葆党员本色; 最后, 要注重加强舆论引导,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只有解决好“总开关”问题, 才能以知促行, 以行促知,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才能有保障。
( 二) 从作风上从严治党, 打造主体形象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多次强调, 要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 这些都表明了解决作风问题已经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因此, 在这种条件下, 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练好从严治党的“基本功”。首先, 增强自律意识。习近平指出: “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 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 新形势下的作风建设已经步入新的常态, 党员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 自觉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慎权, 主动担负起抓好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 其次,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员干部要带头反对“四风”, 把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具体化, 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以优良的党风取信于民; 最后, 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好作风建设不仅是攻坚战, 也是持久战, 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 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没有休止符, 必须长期坚持, 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才能把好作风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
( 三) 从制度上从严治党, 净化政治生态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制度建设, 以制度治党推进从严治党, 让制度成为党的自身建设的硬约束, 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今,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得到很大提高, 反腐败斗争更是取得重大成果, 怎样才能保持这些成果, 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就要靠制度。一、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在我们党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制定了很多制度, 但很少能达到预期目标, 这就是因为我们制定的大多数制度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 习近平指出, 制定新的制度, 必须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 能够真正让制度基于现实、便于操作。二、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忽略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存在着重制定、轻执行问题, 使不少人钻了制度的漏洞, 因此要真正做到在制度上从严治党, 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硬约束。三、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制度具有严肃性与权威性, 一旦形成, 就必须遵守, 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违反制度, 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让制度真正生根发芽。
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
( 一)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 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站在从严治党,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 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的重要性, 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教育作为人生的必修课, 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 夯实道德基础, 推动全社会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 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教育, 首先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严于自律, 只有道德素养高的党员干部, 才能不忘做人之本、不谋一己之利, 在中国古代也非常注重道德教化, 如孔子提出了“举善而教, 不能则已”的主张, 孟子的“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及管子提出的“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的思想; 同时单靠自律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接受“他律”, 借助法律、制度等外部条件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自觉遵守党章, 无条件地接受党的纪律约束, 切实把权力用来为民服务, 夯实从严治党的基础。
( 二) 坚持依法治党, 将从严治党纳入法制轨道
治国必先治党, 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必须实现依法治党。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没有党规党法, 国法就很难保障”, 由此可见, 依法治国必先依法治党, 将从严治党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治党, 就是要求我们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因为, 我们党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同, 他是掌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唯一执政党, 在我国, 要建设法治中国, 就必须推进依法执政, 就必须在党内实行法治, 加强党内法制建设, 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制定不敢腐的惩罚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腐不了的监督机制, 真正做到依法治党和从严治党, 为全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证。
( 三)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 就把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更是强调,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始终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优良传统, 善于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同时, 最大的危险也就是容易脱离群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脱离群众, 那么我们党就会一事无成, 就不能生存。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将群众路线贯穿于从严治党的全过程, 谨慎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 这样才能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6-19.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09.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9.
8.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安排 篇八
正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大安排
“这部专题片非同一般。”
美国《纽约时报》对一部中国的纪录片发表评论并不多见。事实上,不仅是《纽约时报》,包括德国新闻电视台等外媒,均注意到了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反贪污腐败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不少外媒都认为,这部纪录片是中国“持久反腐的信号”。
这部片子引起关注的一个原因,是其特殊的播放时间。10月24日至27日,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此次全会,被舆论视为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的进一步深化。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成为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政党进一步强化自身治理的最新成果。
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章说:“全会全面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系统总结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对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力量,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部署,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渐次展开、深度推进。”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事实上,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十八大之后,通过不断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扎紧‘篱笆’,也是一个渐次展开、深度推进的过程。”
八项规定掀开大幕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在此之前一个月,中共十八大刚刚在北京落幕。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时隔近四年之后回看,不少人将其视作掀开了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
八项规定颇为具体,内容从改进调查研究,到规范出访活动,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到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
这一旨在涤荡党风政风的举措,从一开始便着眼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
美国《华盛顿邮报》后来发出的评论说,八项规定是脚踏实地、接地气的,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政府开会不再冗长,而是直切主题。官方媒体的报道也更加注重报道有意义的新闻,言简意赅。对政府官员的行为,无论是工作行为,还是个人行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车、政府接待等,都有了严格的限定。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受到了人们积极的欢迎——这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相关报道的转发数量上就能看出来。
“八项规定实施伊始,尽管不清楚具体内容是什么,但国际上有不少人已经注意到十八大后中国正在进行的正风反腐行动。”《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报道说。
“贺卡禁令”的深意
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
当时有报纸刊文说:中纪委下发的“贺卡禁令”,让人们有点儿“不习惯”。
之所以“不习惯”,是因为中纪委以往都是“大动作”“大手笔”,此次针对的却是贺卡、明信片、年历这样的“小东西”。甚至有人问:中央连这样的小事儿都要管?
不过,从一组数据来看,贺卡问题并非“小事”:一张小小的贺卡,由于攀比之风,其“身价”也水涨船高,从几元到十几元、几十元不等。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長高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经调查,在某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年邮政局用于公款贺卡的消费金额就达40万~50万元。
可见,中纪委这一通知虽是规范“小细节”,却能改变“大风气”。
事实上,在这一规定出台前后,中央发布了一系列着眼颇为具体的文件和法规。
201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六项禁令”,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违反规定收受礼金、礼品等。
8月,在国庆与中秋“两节”来临前,中央纪委要求,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
9月,财政部等多单位联合发布《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事无巨细地对机关会议进行了规定,包括严禁提供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会场一律不摆花草、不上水果等。
nlc202309091316
2014年2月17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一篇题为《将八项规定进行到底》的文章中写道:“转眼间,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人上台已一年有余,中央政治局前年底出台八项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当时很少人预见到,公款吃喝、文山会海等中国官场的‘老大难’问题,竟然在一年内出现如此明显的改善。”
完善党内法规
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行为作出细化规定的同时,2013年出台的几项党内法规颇为引人关注。
2013年5月27日,在八项规定出台不到半年后,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以下简称《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以下简称《备案规定》)对外公布。
1990年,党中央頒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正式使用了“党内法规”这一名称。2013年发布的《制定条例》,是对《暂行条例》的修订。同时,针对党内法规备案工作,同步制定了《备案规定》。
与其他党内法规相比,这两部法规的功能较为特殊。这两部被舆论称为中共“立法法”的党内法规,将为理顺党内制度、规范,为各项党内法规立法执行“标准化作业”提供依据。
“制度建设对我们党来讲是根本性的建设,怎样才能保证制度建设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上,首先得对制度自身的建设先规范化。这两部法规是关于出台党内法规制度方面相应的规定,对于更好地推进党内制度建设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进一步说,对党内法规制度的建全,对党内干部、党员约束的强化,对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也是有很现实的意义的。”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戴焰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就在党内法规“立法法”出台前后,中央也在加速清理规范“旧法”的进程。
2013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根据《决定》,1978年以来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300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
一年后的2014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再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标志着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
2013年年底,中央连续发布了两个五年规划,一个是中办法规局起草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一个是中央纪委起草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
与《制定条例》及《备案规定》类似,这两个五年规划也都可加强党内法规建设的系统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这一全盘统筹五年党内法规建设的文件,也花了相当的篇幅,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件对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和完善党的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党内法规,均以单独的章节作出了安排,力图为“推动作风转变提供强大动力”,“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党内法规建设步点频密
两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后,党内法规的建设步伐持续频密。
例如,2014年,中组部下发《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
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等,已在不少地区开展试点。
2015年8月,中央颁布实施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以党规形式固定下来。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
其中,《条例》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全、最严党纪”。修订之后,删除了70余条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的内容,由此体现“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
更重要的是,《条例》强化了“负面清单”作用,将原有条例规定的10类违纪行为梳理整合、科学修订为六类: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相较于2004年出台的《条例》,修订后的《条例》中,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是首次提出。而且,新的《条例》把党章关于纪律的要求具体化,并在分则各章中按照同类相近和从重到轻的原则进行排序。
此前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主要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此次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其对象覆盖了全体党员。原来《准则》中的很多内容,则纳入《条例》的“廉洁纪律”中,增加了执行力。
另一项重要的党内新规,是2016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一条例从规定6种问责情形,到明确7种问责方式,再到规定问责时限、实行“终身问责”。
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说,作为我们党制定的又一部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问责条例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向全党释放出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利器。
nlc202309091317
是“思想上的革命”,更是“制度上的探索”
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做到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随着诸多党内法规的出台,全面从严治党的“篱笆”日益紧扎。
2016年10月,《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报道说,据统计,三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已有50多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就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幕之际,新华社发表述评《书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答卷》,其中写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4年多来,党内法规工作统筹协调力度空前加强。更多“第一次”推动党内法规工作逐步形成完整链条:
中央部署开展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建立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印发第一部关于党内法规解释的规定,第一次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中央书记处定期听取党内法规工作情况报告,正式建立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黨中央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让制度的能量越来越强,权力的“任性”再无空间。
同一天,《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为任仲平的文章《筑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写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说,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
两个文件为何意义重大
十八届六中全会,被专家们视为这一探索的新进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进展。
“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组织,也就会有什么样作风的党员。从历史到现实,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产生影响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山西的腐败问题,就是因为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出了问题,而且是不小的问题。从党内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一些党组织没能有效开展健康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重要原因。”谢春涛说。
此次全会公报中特别提到,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
“有少数党员散布政治谣言,宣传与党的政治主张不一样的东西,甚至有些党的理论工作者,散布与党的主张相抵触的理论,但是根本没意识到这是违反党的政治准则的,反而认为是自己的理论更加高明,认为这是他的言论自由。其实,我们党内并非不让党员反映不同意见,但是对反映方式和途径都有具体规定。另外,对于党的决策,有的人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地方对民主生活会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流于走过场,或者是‘哥俩好’,你不批评我,我也不批评你。”谢春涛说。
《人民日报》10月28日的社论指出,“党中央决定这次全会制定准则、修订条例,正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一个重大安排”,“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
因此,在党建专家们看来,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篱笆”来说,意义重大。
“两个文件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谢春涛说。
9.全面从严治党党课材料 篇九
开启“十三五”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迈出新步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近日,总书记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6日召开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出相关部署。以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南,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取得实际成效,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基础上,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真正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取得实效,突出问题导向是关键。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就要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只有带着具体问题学,针对具体问题改,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才能学到精髓、做到实处,让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让党的根基更加坚实牢固。
针对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等问题,要以党章党规明确标准、树立规范,以系列讲话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行动,从而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针对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内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等问题,要坚持和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落实主体责任是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书记要管好干部、带好班子,也要管好党员、带好队伍,这是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也是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动力。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心中有责、敢于担当,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就能抓紧抓实抓好主体责任,让广大党员学得深、悟得透、干得实。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面向全体党员,层级多、范围广,坚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是重要方法。目前,全国基层党组织多达400多万个,所处的环境、条件和面临的问题、任务各有不同。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从针对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作出要求,到根据党员人数、党员流动性等合理安排,再到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都是为了具体化、精准化地抓好学习教育,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0.学习全面从严治党体会 篇十
一、把握“从严治党”内涵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战略部署,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执政党自身建设步入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表达的是内容,它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而且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想建设方面,更加突出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在组织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和选拔好干部问题;在作风建设方面,通过制定“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三严三实”等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风貌。“全面从严治党”之“从严”提出的是要求,必须全覆盖、无死角,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它不仅是对党的建设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回应,而且也体现了将“严”字始终贯穿党建工作各个环节的基本经验。我们党面临着新时期的“四个考验”、“四重危险”,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必须时刻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认识,在“党要管党”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从严治党”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突出“主体责任”关键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民政各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把“管党”、“治党”放在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抓住这个“牛鼻子”,切实担当起来,严格落实好“主体责任”。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抓好“二个环节”。一是从严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建设。民政局机关党委和党支部在机关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既是机关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最终执行者”,是实现党建工作在民政机关全覆盖的关键环节。因此,重点是要突出抓好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要从严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机关党建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开展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重点是要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切实解决思想上理想信念动摇、党员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弱化;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形成实在和坚强的工作支撑。坚持聚焦中心任务,推进民政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注重教育管理为先,认真开展学党章、学党史、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纪党规教育,切实落实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和党员培训等工作内容,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确保受教育人员全覆盖,管理对象不遗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执纪监督,同心协力和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提高履职能力,加大对违纪违法党员惩治力度,坚决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三、明确“责任主体”对象
“主体责任”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从横向来看,包括各级党组织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和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从纵向上看,是下级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必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传导力度和传递压力。这也就明确告诉我们,从民政系统来说,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主体对象含盖了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等所有的各级党组织。党组(党委)是领导主体,负有加强统一领导、严密组织实施和强化监督检查的职责;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是工作主体,负有宣传发动、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的职责。
四、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领导作用。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是落实“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理念,坚守责任担当,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解决“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问题,把党建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头、抓在手中,摆在突出位置,纳入议事日程,与民政业务等各项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机制、开展以“撰写一堂微型党课教案、设计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一次党员思想分析、组织一次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定期实施工作讲评和通报等形式,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一手抓中心、一手抓党建”上来,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聚精会神抓党建、认认真真履职责。二是高度重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导作用。班子成员是分管职责范围内的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班子成员在研究党建工作时,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认真负责地参与决策。对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情况要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定期向党组织报告个人落实和执行决议的情况,做到守土有责,对党组织负责。三是高度重视发挥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上级和本级党组织关于党建工作的整体部署,带头廉洁自律,带头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带头说明白话、办明白事、做明白人,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遵守党纪党规,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担负起本单位(本部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领导责任,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五、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狠抓作风建设。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保持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改进民政作风作为永恒课题,以扎实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突破年”活动为载体,坚持从细节入手,细微处着眼,做到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通过求真务实、扶正祛邪、弘扬正义、彰显公信,努力以优良的民政工作作风和出色的民政工作业绩推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一步健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制度,建立对社会舆情的收集、预警、核查、回应机制,将民政工作的各项权力运行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进民政作风建设,确保实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目标。
二是狠抓纪律建设。严明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守纪律、讲规矩是确保民政部门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引导党员始终把遵守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保持政治定力,自觉践行“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要求,全面落实“四个服从”,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清醒人”、“带头人”,重点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各种“中梗阻”、“肠梗阻”行为,确保“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等纪律要求落地生根、政令畅通、取得实效。
11.全面从严治党开启新征程 篇十一
10月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吹响了新的进军号,开启了新征程。
公报全文虽然不长,但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频频闪烁,而这些创新又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记者梳理公报发现,一些词汇频繁出现,十分“亮眼”,需要我们重点加以领会。
【关键词1】全面从严治党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全面从严治党”出现6次,“全面”出现16次,“从严治党”出现9次。
公报原文: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治政生态。
专家解读: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认为,从责任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自身建设问题,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等重大历史责任。从信心方面来看,在当下整体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一种信任及寄托,期待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国情方面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在治国理政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当代政治格局的领导核心及执政主体。只有真正将中国共产党主体建设好、发展好,才能够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词2】领导核心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领导核心”出现1次,“核心”出现6次。
公报原文: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贯彻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专家解读:“公报中的这一重要表述意义重大而深远,有助于确立中央权威,有利于全党更加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之所以一直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并且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源于我们党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长足发展。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沈传亮表示,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立足历史、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这一提法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3】党内政治生活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政治生活”出现23次,“政治生活”出现24次。
公报原文: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专家解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30多年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制定的准则突出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等内容,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系统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庸俗化、随意化、搞‘小圈子等问题,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根基。”辛鸣说
“党内政治生活更大的作用在于,通过发挥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使得政党能力得到更大发挥,保证党在关键历史关头,面对重大挑战,能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找准正确的方向。”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樊鹏表示,党内政治生活不仅是党的伟大成就的源泉,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石,更是党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的关键,同党内问责监督比较,是解决党内问题的内生机制。
【关键词4】党内监督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监督”出现14次,“监督”出现41次。
公报原文: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党员占绝大多数,党内监督至关重要。“以重新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为龙头,加上之前公布的问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使党内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5】纪律严明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纪律严明”出现1次,“纪律”出现18次。
公报原文: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专家解读:“打铁需要自身硬,党治理好国家,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表示,正如公报所说,党内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尤其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党的纪律宽松软的问题,保持对纪律的尊重和敬畏,这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准确切口。
【关键词6】党内民主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党内民主”出现5次,“民主”出现22次。
公报原文: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坚持党内民主,既可以长期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活泼性及生命力,又能够让党内的政治生活发挥更好的辐射作用;坚持党内民主,既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为党内政治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又能够使得党内政治生活更好地开展,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7】反对腐败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反对腐败”出现1次,“腐败”出现3次。
公报原文: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表示,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效明显,现在尤其要保持足够“定力”,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让反腐利剑时刻高悬,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公报提出的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表明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在这次六中全会上,关于治理反腐提出的一个突出方略就是注重党内监督的作用。反腐败体系的构建,不单单是为了治理腐败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体系来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从而从‘治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者罗星表示。
【关键词8】高级干部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高级干部”出现10次,“干部”出现44次。
公报原文: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专家解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国防大学教授颜晓峰表示,越是主要领导干部,越要自觉增强法规制度意识,以身作则,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明白在党内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总有一天会毁了自己。
【关键词9】群众路线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群众路线”出现2次,“群众”出现12次。
公报原文: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专家解读:戴焰军表示,依靠和服务人民是党的根本准则,要体现在党的具体工作中。公报中特别提到,“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名义上是为人民,实际是劳民伤财,是权力的滥用,损害了群众利益。对此治理是对反“四风”的进一步延伸,从具体问题抓起,不断把群众路线做到实处。
【关键词10】民主集中制
词频统计:在公报中,“民主集中制”出现4次。
公报原文: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12.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篇十二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长治久安的根本基础
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 归根到底, 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回想当年, 我们从50余人的革命党一步步发展壮大, 直至今日, 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回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这些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转投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怀抱, 使得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这些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些国家为什么会解体?其中最为深刻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执政党没有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从而使得社会主义陷入到危机和困境当中, 从而走向失败。反观中国, 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模式, 而且在世界上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什么?就是我们吸取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始终自觉把尊重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党长治久安的内在保证
随着我们社会地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这个主体也在发生着变化, 人民群众的利益变得愈加多样化、具体化, 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也在不断强化。随着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日益提升, 广大民众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 发挥自己创造历史的社会作用。因此, 在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 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断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切实把民生问题放到突出位置来落实, 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始终坚持党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民生工作
⑴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即党的事业一定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一定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满足人民各种需求, 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 (1)
⑵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当前, 我们要进一步缩小东西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改革的红利更多地惠及更广大的民众。要缩小差距, 就要努力把当前的社会结构逐步调整为“橄榄球”状, 即要不断扩大中产阶层,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缩小三大差距。
⑶更加重视利益协调。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更加多元, 社会各方的利益也在多元化, 在这样复杂多元的新格局下, 我们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建立兼顾社会各方利益的平台, 形成全面表达社会各方利益的机制, 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执政为民, 端正群众态度
⑴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正确的决策必须符合实际情况, 遵循实际规律, 其核心是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脱离实际情况, 违背客观规律, 必然损害群众利益。在涉及改革的决策中, 要考虑好群众的利益和心理承受能力, 要妥善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避免在改革决策中留下“隐患”。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就必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这就需要我们走完六个流程, 首先要公众参与, 第二是专家论证, 第三是风险评估, 第四是合法性审查, 第五是集体讨论决定, 第六还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责任倒查机制。这六个流程中, 公共参与排在第一位, 即我们党在决策中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比如山东临沂, 曾经是山东脏乱差的典型, 但在改革开放后, 却成了唯一没用国家掏一分钱而自我脱贫的革命老区。2003年, 山东临沂聘请了知名专家, 开始做城市规划, 规划出来后, 并没有立即实施, 而是拿出来进行全民大讨论, 将各方意见进行整合后, 人大开会票决, 成为地方立法。这种决策过程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解决了来一个领导换一个思路的问题;二是解决了群众闹事的问题。10年来, 山东临沂30多万人动迁, 无一例集体恶意上访事件。
⑵坚持依法依规办事。我们党无论做什么工作, 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的工作时, 在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依照政策法规办事, 不论什么人、什么事, 在政策法规面前一律平等, 不能搞特殊、搞例外。
⑶辩证对待群众要求。在实际工作中, 群众的要求是各种各样的, 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不能一刀切地对待, 要克服“对群众的什么要求都不理”和“对群众什么要求都满足”两种极端的现象。对群众合理的、具备条件的要求要尽快解决;对一些道理上说得过去, 但不具备实际条件的要求, 要耐心说明劝服;对那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 特别是超出政策法规的要求, 也要敢于批评教育。
⑷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具体工作中, 要敏锐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要勇于正视矛盾, 及时化解矛盾, 不要让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 不要让小矛盾演变为大矛盾。小问题好解决, 小矛盾容易化解, 但如果问题积压多了, 矛盾激化了, 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因此, 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具体工作时, 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抓好利益补偿, 特别是一些群众因支持经济社会而牺牲的利益, 积极探索依法依规统筹进行多种形式的补偿方式, 如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 加大对征地拆迁补偿的透明度, 既不能让群众吃眼前亏, 又不能让群众产生后顾之忧, 真正实现依法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二是要建立矛盾排查调解机制, 积极探索矛盾排查和应急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建立健全完善矛盾排查调解和群众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对已经形成的矛盾和问题保持高度重视, 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进行化解, 防止小时突变, 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
⑸树立良好个人形象。具体工作的处理由具体的个人完成, 因此, 在工作中, 一个党员的形象就代表了党的形象。而我们的各项工作, 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的工作, 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情况, 要妥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就需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俗话说得好:好脾气办好事。人与人打交道, 良好的个人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做人民群众的工作, 也是这样。态度平和、平易近人、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头脑冷静、行为谨慎、说话做事方式恰当、该低调则低调、不急躁、不莽撞, 事情好办, 问题容易解决。做群众工作, 领导干部个人形象也很重要。领导干部的影响力包括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 而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来自个人的品德能力素养, 其中品德因素是核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树立良好个人形象, 能使人产生敬佩感和信任感, 说话有人听, 做事有人依。
⑹树立诚信意识。当前, 诚信缺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 我们一定要把诚信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诚信。在我们的具体工作特别是群众工作中, 讲诚信也是十分重要的。诚信就是承诺与兑现的统一, 对群众讲诚信, 就是要说到做到, 不能欺骗群众, 做不到的, 不要随意承诺, 开空头支票。从心理学上讲, 在人际交往关系中, 被欺骗的人会产生被伤害感, 从而产生不合作态度, 严重的会产生对抗行为。不讲诚信, 一次、两次影响似乎不是很大, 但久而久之必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说什么人家都不相信, 干什么人家都不支持。
注释
【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推荐阅读:
全面从严治党测试06-21
全面从严治党心得09-19
全面从严治党党课材料07-05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情况10-23
第四节全面从严治党07-19
七一党课全面从严治党11-15
全面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08-07
全面从严治党治企感言11-06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09-02
以“三严三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