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帮扶事迹(12篇)
1.扶贫帮扶事迹 篇一
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长事迹材料
他是一名省直单位的干部。2016年在成县宋坪乡猫川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2017年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他出生在全国贫困县之一的会宁县,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受会宁“四苦”精神的熏陶和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形成了“有苦不怕苦、在苦不言苦、不苦常思苦”的性格。2014年他从部队转业安置到地方工作后,根据单位工作安排,他负责扶贫工作,在几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中,在单位的关心指导下、在地方党政领导以及XX村村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认真保障下,他完成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通过几年的驻村工作,他对基层农村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加深厚的感情、经历了亲身的体会。他感到做好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重点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要尽职尽责完成任务;二是要尽心尽力创新工作;三是要尽情尽义帮扶群众;四是要尽才尽智当好助手。下面我把他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和分享给大家:
一、尽职尽责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首先要肩负职责、牢记使命、心系群众。认真履行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的职责,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领导指示要求,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始终把积极宣传政策、如实反应民意、不断促进发展、积极疏导情绪、推动强基固本、广泛推广典型为工作职责。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恪守工作职责 ,积极发挥政策讲解员、信息宣传员、工作指导员的作用,积极宣传讲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布署,以自己的先知先觉带动村干部和村民的自知自觉。始终坚信只有政策上明白才会方向上正确,只有理论上清醒才会行动上自觉。要充分利用集中培训、入户调研、组织宣讲等形式和时机以田间地头、房间炕头、茶余饭后为时机和场所,积极宣讲党和政府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帮助村干部和群众,熟悉政策内容,把握政策机遇,落实政策规定。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思想先导。每次入村入户,都要做好民情民意调查,把调查的情况及时如实的汇报给上级领导,积极为上级领导决策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建言献策。结合入户调研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制定科学可行的脱贫计划。
二、尽心尽力创新工作
在部队工作的时候经常有这样一句口头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他听着这句话干了十几年,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他也渐渐感觉到,只有心和老百姓往一处想,劲和老百姓往一处使,才能更好的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只有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才能不负领导的厚望,不负群众的期望,才能更好的带领群众完成脱贫攻任务。入村驻户期间,他利用工作之余时间,通过上门走访看家境,到田间地头看产业发展的时机,和群众进行谈心交心,主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他感觉要让百姓富起来,首先要强化致富意识,提高致富能力。给钱给物不如给思想,给人给力不如给技能。在帮扶工作中,要始终把转变致富理念,提高致富的技能作为基础来做。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经济帮扶与思想帮扶相结合,把短期效应与长远发展相合,把被动帮扶与主动致富相结合。
三、尽情尽义帮扶群众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他感觉只有动真情才能尽大力,尽大义才能大有为。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要始终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需。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长期驻在农村,并且周末经常也回不了家,家里的事情也很难照顾的上,时间长了家人难免也有不满的情绪,这就需要协调处理好家属的工作,要让家人明白大家与小家的道理,大情与小情的道理,大义与小义的道理。要一边做家人的工作,一边开展驻村工作。要通过说服教育,赢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克服家庭生活与双联工作的矛盾,认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他感到,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实情;只要和群众常来常往,才会对老百姓有深厚的感情;只有融入工作,找到突破口,即使再苦再累,才会有工作的成就感。如果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一天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就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很难有作为,并且就会呆在农村度日如年。
四、尽才尽智当好助手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首先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积极当好村干部的参谋助手作用,做到在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守位不越位。平时注重团结村干部,驻村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积极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整合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资金优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言献策。要采取教育引导和鼓励帮助等办法,逐渐转变群众的致富理念、强化群众的致富意识不、提高群众的致富能力、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整合群众的致富资源,要把产业作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攻方向,逐步形成核心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示范化、适宜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要采取鼓励农民申办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的办法,促进农村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发向发展。要积极探信息化条件下的农业联合经营模式,探索实践农村电子商务。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要把自己融入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采集、贫困户的建档立卡、新农村建设规划、易地搬迁、土地确权、产业扶贫贷款协调发放、住房贷款协调发放等工作等具体的工作当中去。切实做到农村现状底数清、当前任务心中明、引领作用发挥发好、帮扶决心力度大。
2.扶贫帮扶事迹 篇二
此次会议首先通报了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自查自纠情况,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通知》进行了布置,并对今后做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提出了要求。
与会同志主要就如何识别扶贫对象、如何帮扶到户以及如何加强扶贫和移民资金管理进行了座谈交流。
章康华主任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就大家讨论的几个问题作了讲话。章康华主任指出,识别扶贫对象、帮扶到户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很多地方已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这项工作是采取一次性识别、全面帮扶或分期帮扶,还是分批识别分期帮扶,省办将在整理各地的意见后进一步研究,并以正式文件下发各地。
章康华主任强调,识别扶贫对象、帮扶到户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负的责任,但扶贫和移民部门作为党委政府的组成部门或直属机构,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承担起承上启下、贯彻落实政策的角色,要主动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开创性工作。
对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工作,章康华主任明确要求,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要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扶贫和移民资金的管理;要强调“做好事,做好账”;要强调工作做到“三点一线”,即计划、工程、账务要达到一致;要在全省范围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一次专项自查和清查,并加以整改,以迎接国家的审计;要加强本系统内项目和财务人员的培训,使本系统内部审计能够更加长效性地进行。
3.透过广州帮扶看扶贫工作 篇三
推动资源外向对接
广州市道路扩建办帮扶南兴镇麻廉村,把村民1667亩土地流转集中起来,引入浙江老板承包种植大棚西瓜,每亩地收入从原来收入1000元增加到2300元,农民在种植场打工,每人另有3000元的月收入。经营成功的关键是,麻廉村拥有优质土地和良好生态环境,西瓜品质好无污染,能够进入上海、杭州等地大市场;浙江老板在浙江能够拿到菜篮子工程的高额补贴,一亩地收入1万多元,扣除仍然成本,每亩地的收入也有7000多元。总体看,农民增收、老板致富的根本因素,是湛江优质土地资源与外地优惠政策、庞大市场等优势资源的成功对接。
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帮扶雷州企水镇边巷村,把全村800多亩的水田利用起来,种植一季水稻,种植两季圣女果。他们成立圣女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种苗、肥料、农药、收购和销售的办法,在种植圣女果的品种上不断改进,把圣女果从蔬菜变为水果,从红妃六、万福到紫色果、黄色果,价格翻了几倍,一亩地收入5000-2.5万元不等。帮扶单位还建立了三个收购站和一个农贸市场,在广州、珠海等地建立销售点,畅通经营渠道,吸引和带动周边村民加入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让农村的土地种植收入普遍提升了六七倍。
巧妙利用富余资源
广州燃气集团帮扶遂溪洋青镇文外村,广州港集团帮扶吴川长岐镇顿流村,拉动周边老板投资养殖牛、羊,开辟养殖示范基地。因为近年来,当地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的山林和田地种植利用率不高,草木茂盛,适宜开发牛羊养殖,在广东发达地区和港澳地区,能够卖到好价钱。另外中央倡导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农民实施土地流转,为集中闲置土地开辟牧场,提供了較大方便,同时也能够获得国家相关政策补贴。此举不仅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也为当地群众开拓了一条致富之路。在这里可以看出,农村脱贫致富,也就是针对农村实际,落实国家富民政策。
充分挖掘潜在资源
广州港集团帮扶顿流村,自身投入30多万元,带动村内老板和普通村民,捐资54万元安装了6公里的路灯,捐资129万修建了一座跨河水泥桥,捐资60多万元修建了边坡自然村文化楼。这个行政村的群众,外出务工当老板的较多,但是村内建设水平却很一般,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好的工作带头人,需要做的就是凝聚和发动群众。广州港集团的驻村干部,特别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尊重群众,让群众当家作主,村子的建设发展才有了深厚的源泉。
4.教育扶贫帮扶案例 篇四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个案表现
留守儿童是城市竞争化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这个群体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的班里也有这样一名留守儿童,他叫XX学生,是一名八岁的男孩。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由爷爷奶奶监护,经过我长久细心地观察和分析,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出现。
当该生身体有一点不适时,就让他的奶奶请假,不来学校上学,尤其星期一,他的座位经常是空的。经过多次的家访和与该生谈心,我发现朱永杰同学的厌学心理成因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有畏难的心理:首先,该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家长有依赖心理,如迟到了一定要爷爷把他送进教室,生病了一定是让爷爷来请假;其次,平时没有亲人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养成了他说谎骗家长说作业已完成了,爷爷奶奶均已年迈,除了给予他基本的物质供给之外,很难在精神上鼓励。
(2)懒散的学习心理:该生在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一心想随心所欲地玩。
(3)成绩不理想,有自卑的心理:该生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常常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2、竞争意识淡泊,缺乏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原因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多种方式接近他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
1、隔代监护出现的溺爱过度,爷爷奶奶对他十分溺爱、大事、小事都迁就该生,不忍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教育,连日常生活小事都不舍得让该生做,甚至连整理书包这些本该孩子做的事都包办了。
2、父母不正确的教育和疼爱方式。
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务工,在他的生活中缺少父爱和母爱,在外的父母心里觉得内疚,因此对孩子处处补偿、事事迁就,生怕亏待了孩子,但和孩子在思想上的沟通却是极少的,对学习更是不闻不问。
具体做法:
一、倾注爱心。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1、让“爱”流露。对于XX学生这样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感觉到教师对他的爱,作为教师还要给XX学生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常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找他聊聊天,都会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位置的。在上课时可以经常提问,可以使他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他思考问题;他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来吸引教师的注意。班级学习园地也出现了他满意的作品,他受到鼓舞,学习变得劲头十足。其次,在平时的生活上,我更多地去充当一个母亲的角色在一些细节上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帮助,比如换季的时候提醒他注意冷暖,及时添减衣服,早上没吃饭我会给他钱吃饭等等,我这样做是想消除他和我的距离感,会听老师的话。最后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他,让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更有自信。
2、捕捉亮点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自信心。根据他的年龄特点,通过形象的事物,有意的关注,适当的表扬来提高他的兴趣。根据他爱好体育的特点,我给他讲了优秀运动员刘翔的事迹。并向他提出问提:①、刘翔是怎样拿到奥运会冠军的?②、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③、你该向他学习什么?
二、家校沟通从监护人和家长入手,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孩子习惯的养成,学校和家庭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不良习惯形成原因,让家长知道在家应该督促指导孩子怎样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及时与家长沟通是整个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该批评时要批评,要让孩子习惯接受批评,习惯认识错误,并使孩子形成有错就改的良好习惯。
2、教给孩子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当孩子面对困难时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孩子去解决困难。
3、使孩子形成良好的抗挫能力,如当孩子生病时,可该鼓励他战胜疾病,让他接受这一最好的挫折教育。
4、还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不要让孩子远离集体,要让他到小伙伴中去,和他们一起融入集体。
5、父母的教育关心要得法,要尽可能多回家来看望孩子或者经常打电话给孩子,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在千里之外的关心和呵护。
三、检查督促 首先,针对经常漏做、不做作业或忘带作业等现象给予方法指导,让他自备一个作业记录本,记下各科作业。然后是每天早晨由我亲自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于不会做的给予耐心指导。最后我为他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把作业装在袋子中。
帮扶效果:
5.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篇五
“今天气温回升,协助扶贫户抢抓墒情,及时播种 …“
如上记述摘自石人子乡农技站扶贫帮扶干部工作日记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开展扶贫对象精确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定点帮扶贫困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乡农科站的帮扶干部,详细记录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每一次入户了解到的新问题、新困难, 帮助贫困户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增收渠道,为他们早日脱贫,解决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民情日记”,帮扶干部紧盯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民生社会保障等工作难点,以钉钉子的劲头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加快帮扶对象及早脱贫致富。
6.驻村帮扶单位扶贫讲话 篇六
同志们: 按照今年的扶贫任务安排,要求在扶贫村给大家上一次党课,作为主讲人我感到非常的荣幸。联系当前形势和***村实际,我想就当前新常态下的扶贫工作和大家共同探讨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形势、新理念、新特点、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判断,做出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定论。在进入“新常态”的同时,党中央把贫困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增强。扶贫工作也发生了新变化,扶贫开发从单打独斗转向兵团作战,从输血式扶贫、粗放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精准式扶贫。
下面,我重点围绕“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这个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一是精准扶贫如何适应新常态;二是把握新常态下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困难;三是新常态下党建扶贫双推进。
一、精准扶贫如何适应新常态(一)新常态提升新境界
进入新一轮扶贫攻坚时期,如何破好题,开好局,抢战决胜制高点,成为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点。作为市扶贫单位,****通过精准识别,成立工作队,动员23名党员干部与54名贫困户结成对子,走村入户摸清贫困实际情况,坚持以专项扶贫为统领,至今已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2万余元,完成了通村道路硬化,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我们的扶贫工作经历一系列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行动,而每一政策转变和模式创新都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质的飞跃,在扶贫初见成效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脱贫攻坚任务现在距全面小康还有2年半年时间,除贫困户外,一般农户并非是小康之家,一般乡村也非全面小康乡村。鉴于目前的现状,精准扶贫新常态,就是要“锁定对象,突出重点,三年打基础,两年搞完善”,力争2018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2020年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新常态改变新思维
纵观扶贫开发战略演变的历史和精准扶贫几年年的实践,过去,我们的工作用武侠小说中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等来描述。如今,脱贫攻坚这项工作则用军事语言中的“输不起的战争”、“攻坚拔寨”、“挂图作战”等词语来描绘,说明现在这项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作为一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要深刻理解思维定势转变,更好地指导我们善于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思维方式突破。一是要在“精”字上下功夫。上个月***书记来我们板桥调研,在新集安置点发现菜地里头石头多根本就种不成菜,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细节,不仅要把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好,还要把方便群众生活的每件小事做精准、做到位,要从过去帮扶捐资捐助搞慰问的传统思维,转向深入贫困村调查研究,分析致贫原因、解决突出问题。尤其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骨干支柱产业,促进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怎样帮助群众闯市场,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应成为单位帮扶的重点。二是要在“准”字上做文章。要由过去是有啥帮啥或简单地送点种子、肥料,搞点慰问等花架子,转向到瞄准靶心,就像我们现在常提出“供给侧改革”一样,贫困户需求是什么,我们的扶贫方向就应该针对性的去改,缺啥补啥,硬件不能少,软件要跟上。三是要在“新”字上求突破。要由过去传统的模糊管理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机制上根据权、责、利对等原则,完善量化考核细节。在措施上,进一步细化标准,实化措施,落实责任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三)新常态深化新举措
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是看富人有多富,而是看穷人有多穷。就像总书记在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调研讲的一样:“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扶贫攻坚必须站在全面小康的战略高度,在正确把握宏观和微观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扶贫攻坚举措。一是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在机制上完善驻村帮扶领导问责办法,细化领导和班子政绩考核机制,把扶贫攻坚责任细化到每个领导和干部,形成扶贫攻坚强大活力。二是制定具体的脱贫标准。一个目标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针对我们***村就是在2018年底出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是画好精准扶贫路线图。上次***市长来板桥镇调研,就强调扶贫工作要有路径图,要有时间节点。“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军师一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也就是说在打仗上军师的谋略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如果把精准扶贫看着是一场攻坚战,那么制定完善的可行计划就势在必行了,为实现精准扶贫画好路线图。
二、把握新常态下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现阶段脱贫攻坚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因势利导、众志成城,确保“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回头看来其实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良好的基础。
一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牢固树立了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思路,通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比如我们***特色的香菇木耳种植,桑蚕养殖,把脱贫攻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形成了。
二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以优先解决水、电、路为重点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乡村道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贫困群众收入快速增加。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值、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等多措并举,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四是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全力推进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等综合配套文件,全面启动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对不同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探索完善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为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基础。
虽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一是时间紧迫。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只剩下3年不到的时间。脱贫奔小康不仅仅是***的艰巨任务,从国家层面来看,如期兑现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开弓没有回头箭。
二是任务艰巨。就我们***村来说,附近几个村都是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即使花很大代价帮助脱贫,也是暂时脱贫,很快会返贫,从扶贫对象上看,经过多年扶贫,条件相对较好的基本都已脱贫,剩下的都是很难脱贫的人口,是难啃的“硬骨头”。***全村共有贫困户92户280人,2014年脱贫12户46人,2015年脱贫3户18人,2016年脱贫6户20人,2017年脱贫23户59人,2018拟脱贫48户137人,全村脱贫出列。剩余137人,占到全村人口近一半,任务十分艰巨。
三是致贫原因复杂。我通过这多次走访,有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致贫原因,比如家里小孩上学,身体条件又不好,住的又偏远,情况复杂,增加了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特别是缺技能、缺资金的贫困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能培训,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贫困户需要政策兜底、资金兜底,对于本就贫弱镇、村财政而言困难不小。
三是收入渠道单一。由于贫困地区工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工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加之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我们***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收入构成单一,增收困难。
四是贫困制约突破难。由于广大贫困地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贫困地区财力弱投入不足,导致以交通、水利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很多村民的饮水问题,但是还有很多村民依旧在挑水吃,经过我们多次实地考察测量,今年我们一定让全村都吃上放心安全的自来水。
三、新常态下党建扶贫双推进。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成就,提出了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展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决心,指出了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正确方向。
抓好党建,就等于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牢固树立“党建+扶贫”理念,围绕脱贫攻坚大局,强化政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狠抓推进落实,通过建强基层组织、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着眼“四融合”,拧紧扶贫党建“一股绳”。推动扶贫开发、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引导各级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两张皮”拧为“一股绳”,做到“四个融合”:一是目标融合,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精准扶贫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实现党的建设和精准扶贫“无缝对接”。二是责任融合,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坚持做到精准扶贫推进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三是项目融合,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把群众愿望、群众需求与党建项目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发展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着力办好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把扶贫项目做到群众心坎上。四是机制融合,探索建立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行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整村推进联系点制度,采取干部结对联户的方式,层层建立“责任区”,形成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着力“五个好”,打好建强堡垒“组合拳”。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继续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一项具体攻坚任务,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打造一个好班子。拓宽选人渠道,着力解决人难选、无人选的问题。明确一条好思路。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素质能力、完善社会服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统筹考虑党的建设、扶贫开发等各项工作,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双提升。打牢一项好基础。咬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不放,着力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制定一套好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组织群众选择项目、动员群众参与工程服务监督的作用,让党组织真正站到扶贫开发“前台”,真正居于扶贫开发第一线。建设一支好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双带”能力,发挥党员在扶贫开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心“三个化”,钉牢精准扶贫“干部桩”。精准化选准扶贫干部才能打牢“扶贫桩”,找到精准化扶贫的支撑点。常态化落实。把选派干部到扶贫一线作为建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链条的主渠道,盯住扶贫脱帽任务,分期分批做好选派。精准化选派。认真分析基层贫困原因和发展后劲,找准症结,有针对性分类选派干部到扶贫一线。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选派党性强、熟悉党务的干部;发展滞后,贫困面广的村选派熟悉产业发展的技术干部;矛盾纠纷集中、热点难点问题多的村选派熟悉法律、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让选派干部发挥优势。实效化考核。严格实绩考核,制定科学合理考核方案,细化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作风踏实、工作业绩突出、考核结果优秀的干部,该重用的重用,该提拔的提拔;考核不合格的要重新选派或是延长选派期限,把选派制度真正严格执行下去。
7.扶贫帮扶事迹 篇七
永新, 这块红土地, 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新型人民军队的摇篮、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发生地, 是“全国将军大县”。1934年8月, 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从江西省永新县坳南牛田村跨出了长征的第一步, 曾留下了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毅、肖克、王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永新, 素有“吴头楚尾”之称,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实施县。这些年, 永新先后荣获了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书法艺术之乡等众多国家级称号。
高位推动实施部署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红色老区永新县经济发展如何?百姓的生活怎样?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政策以来,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礼和带着对挂点县扶贫攻坚工作和红色老区百姓的牵挂, 率省人大党组成员、秘书长魏民, 省国资委党委书记陈永华, 省煤炭集团公司总经理李良仕,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昭春等一行多次来到永新县烟阁乡长富罗家坪村开展调研活动。他们实地察看了该村的环境整治、饮水灌溉工程使用、产业发展等情况, 与困难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话发展。在与百姓们探究贫困根源、寻找脱贫举措的同时, 还切实要求永新县的领导干部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以强烈的紧迫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集中力量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
“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切实抓紧抓好, 要倾力打好扶贫开发这场硬仗。”洪礼和深入贫困村调研时强调说。为高效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2个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组织和协调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负责本地、本部门扶贫攻坚工作。建立党政“一把手”负责的扶贫攻坚工作机制, 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为第一责任人, 其他领导配合抓。全县所有县级领导每人负责指导一个乡镇、帮扶一至二个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该县召开专题动员、再动员大会5次, 召开扶贫攻坚现场会、协调会7次, 县领导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160余次, 有效营造起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掀起了全县扶贫攻坚的高潮, 营造了良好的扶贫攻坚工作氛围。
同时, 出台了《永新县贯彻落实〈江西省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实施方案》、《中共永新县委永新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对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使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得以稳步推进、顺利开展;在明确扶贫开发为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的前提下, 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攻坚纳入县对乡镇、县直部门年度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制定了《永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评办法》, 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机制, 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终有考评, 严格考评, 严格兑现奖惩。同时, 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各级干部年度目标的考核内容, 作为奖励、提拔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
扶贫攻坚抓好“六大”扶贫工程及十件实事
“只有原汁原味地看红色老区, 真实深入地了解情况, 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调研时,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礼和说。为了解最贫困地方和群众的真实情况, 共同探讨寻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洪礼和提出了实施“六大”扶贫攻坚工程及落实十件实事的举措。
一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133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2013年,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180万元, 落实扶贫项目285个;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140个 (安排在133个贫困村的省级示范点44个, 占67.7%) ;实施“引农上坡”建房示范工程8个, 其中5个安排在贫困村;建设了1.7万亩高标准农田, 完成了大独山、五里冲、周坊等21座小 (2) 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深入实施“千吨万人”、“百吨千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贫困村6.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20公里县乡道升级和50.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二是全力推进移民搬迁扶贫。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要求, 结合“引农上坡”、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 引导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开展移民搬迁。2013年移民搬迁户277户、1151人, 其中建设“引农上坡”移民集中安置点10个, 安置移民136户、633人。今年, 永新县还积极开展移民搬迁进园安置试点, 已规划用地628亩, 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规划面积144亩, 规划建房500套, 可安置移民500户、2000人。目前, 第一期移民进园安置房已启动开工, 预计年内可完工。三是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以省级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为平台, 整合资金, 立足乡村实际,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主导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扶贫, 引导贫困农户发展井冈蜜柚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2013年, 新发展井冈蜜柚1.6万亩、落实井冈蜜柚老乡工程1.1万余户;种植高产油茶1万亩、花卉苗木2448.3亩、绿色蔬菜2000亩、蚕桑3000亩、特色种植5000亩、特色水产养殖1000亩。四是全力推进智力扶贫。统筹“金蓝领计划”、“阳光计划”、“雨露计划”和“妇女双学双比”等各类培训计划, 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就业技能。2013年, 全县开展“阳光工程”培训3000人, “雨露计划”培训1079人。五是全力推进劳务扶贫。2013年, 永新县工业园区新增用工3860人, 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12.4万人, 使一大批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目标。六是全力推进保障扶贫。2013年, 全县完成危房改造1100户, 农村低保、五保供养1.9万人, 农村医疗合作参合率97.34%, 农村社会养老参保人数达21.7万人。
永新县积极落实洪副主任的指示, 密切与省里相关部门沟通对接, 主动跟进落实十件实事, 扶贫攻坚取得了新进展:一、省国资委安排帮扶资金1000万, 现已全部到位;省工信委帮助江西鑫阳光制革公司争取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425万元, 帮助永新龙门制革厂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8万元, 现已全部到位;省中小企业局支持永新县工业园区铜制品产业发展资金120万元, 以及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资金50万元, 现已全部到位;省交通运输厅支持吉莲高速连接线项目补助3000万元, 现已全部到位。二、省煤炭集团公司安排帮扶资金1200万元, 现已全部到位, 并积极协调, 将在永新县设立贸易公司。三、省属国有企业资产经营公司从5000万元封闭贷款资金中, 定向安排用于发展有前景项目的贴息贷款1000万元, 目前暂未到位。四、省工信委将永新10万吨黄铜项目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并给予资金支持。该项目已改为帮助江西肯特化学有限公司获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 目前已获得投资引导资金800万元, 并已全部到位。五、省商务厅帮助引进江西嘉丰机电、新海服装两个项目。目前, 嘉丰机电180亩、新海服装120亩的用地指标已经省国土资源厅预审通过, 等待省国土资源厅最后批复供地。六、省国资委牵头扶持永新铁矿开发, 由省煤炭集团、新钢公司联合永新一家企业运营开发铁矿。目前, 赣西地质队已到永新县勘探, 铁矿资源基本被县内现有的六个铁矿范围覆盖, 且矿石品位较低。七、将宜春-安福-永新-井冈山高速公路纳入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提高省道宜拿线断头路补助标准。目前, 高速公路项目正在规划研究中, 永新县正积极对接。八、省工信委协调将达威电器、宝绿食品和综合物流园项目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会调度, 解决项目用地指标。目前, 达威电器180亩、宝绿食品150亩、物流园项目用地250亩已经省国土资源厅预审通过, 等待省国土资源厅最后批复供地。九、省通信管理局落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90万元, 现已全部到位。十、省国资委、省煤炭集团在帮扶资金中统筹考虑安排资金, 将烟阁乡长富村现有大棚蔬菜基地、白茶基地建成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现已从帮扶资金中统筹安排350万元, 用于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土地征迁、平整等工作已全面完成, 建成恒温大棚1个 (棚室面积300亩) , 维修更新蔬菜大棚153座 (棚室面积60亩) ;白茶基地已完成山场租赁面积2000余亩, 第一期800余亩的茶园正在培育管护。扶贫攻坚, 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做得具体而细微。
整合资源凝聚扶贫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小康生活
在省人大副主任洪礼和率领下, 扶贫单位心系老区, 情倾永新, 组成扶贫工作组, 常年深入一线定点扶贫, 做到扶贫不断档、不离村, 极大地激发了永新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 掀起了新一轮扶贫开发高潮。
大力开展行业扶贫。各部门充分发挥本部门、本行业的职能优势, 积极将扶贫攻坚纳入本行业发展规划, 在行业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向贫困村倾斜支持。交通部门, 在加大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力度的同时, 将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纳入规划, 力争2 ~ 3年内实现贫困村村组公路全覆盖。水利部门, 积极争取国家补助支持, 加快县城城防工程建设, 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 认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教育部门, 积极实施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 边远艰苦地区教学点和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大力实施24小时热水供应学生洗澡项目, 逐步解决全县中小学寄宿生住宿和洗热水澡问题。美丽乡村建设部门, 优先将示范点建设安排在贫困村, 尽最大可能使贫困村村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文化卫生广电部门, 优先向贫困村实施农民书屋、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 不断完善贫困村公共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人保部门, 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力做好贫困户帮扶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水平, 力争做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 农村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业产业、红色旅游、现代服务业、生态环境建设治理等方面, 也大力实施了一批有影响、带动力强的项目, 使贫困群众得到了实惠。
扎实推进社会扶贫。组织开展县领导挂乡镇、挂贫困村, 县直单位驻贫困村定点帮扶和党员干部“1+1”结对帮扶工作。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安排全县36位县领导、16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到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加上省、市定点帮扶单位, 全县133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工作实现了全覆盖。各个驻村帮扶工作组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 进村入户实地掌握情况, 准确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 广泛了解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 认真分析致贫因素, 研究提出脱贫对策和帮扶工作计划。县直各单位积极为帮扶贫困村争资跑项, 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力帮扶。全县党员干部与广大贫困群众开展“1+1”结对帮扶, 结对贫困户2780户。
8.精准扶贫帮扶措施计划 篇八
第一、健全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村两委班子建设。
第二、着力办好帮扶结对农户的脱贫、发展致富工作,争取户户有致富项目。
第三、修建完善集贸市场,在经营区修建水泥台,方便经营者,把集市做强做大,以此带动村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四、抓好村务财务公开,做到收支透明。
第五、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美化绿化环境。
第六、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七、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做到妇女按时进站查体,无计划外生育现象发生。
第八、利用靠着省道和集市的优势,引导村民开设商铺,开设小型餐馆,争取农民纯收入有较大提高。在保护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发展林果业,鼓励村民开办小型板材加工厂。
9.帮扶扶贫调研报告 篇九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为省级贫困村,另有石背、中坑、余村、天光、枫树、圳玄和李田七个市县级贫困村,截止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1330,实施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450户1687人。
二、精准扶贫工作阶段性开展情况
一是“三项保障”体现领导高度重视和组织有力。XX年和XX年是全面启动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XX]25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XX]19号)的重要年,也是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关键年,xx镇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重镇,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不甘人后,做了不少工作。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扶贫、民政等部门的“老中青”干部,组建全新的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村里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为试点,组建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站,做到有机构、有专人、有资料。
二是“三个精确”确保贫困户识别有理有效有别。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况怎么样,哪些家是贫困户,原来的贫困户是否已脱贫,是否有返贫现象存在?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亟须弄清楚的问题,对此,XX年下半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xx镇组织人员力量下村入组,按照“三个精确”的要求对全镇的贫困户认真识别。即流程精准。设立村级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对递交申请的农户进行年人均纯收入调查,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初步确定扶贫对象名单;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初选名单进行表决确定;然后由镇党委政府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复审,审定后在各村进行公告。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初选、表决、审核、公示、复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对象公开、公正、公平的识别出来。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排、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镇贫困人口为966户共3017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行列。定位精确。对造成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分门别类,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类型,对全镇一般贫困户438户1641人、扶贫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记造册,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资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xx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贫困户信息档案。即纸质户情卡。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要求,为每一户建立了户情卡(见附件一),使贫困户家底一目了然。电子档案。对照纸质户情卡,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到市、县、镇、村四级与“三送”工作平台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影像资料图。xx镇正着手采集收集贫困户的影像资料,一张照片或是一段视频承载着两个主题: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为后期的结对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面铺开的元年,xx镇在这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并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就发现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村组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渠道过窄、甚至内容不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近期的一项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应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要正确的解读,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偏远地区的村组的一些群众却并不知情,或是只是知道个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农户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评先评优”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不配合反而藏穷掩贫,生怕别人笑话他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农民收入难以估算增加了精准能识别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下一步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认知共识。拓宽宣传渠道,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镇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来展开,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大会小会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树立专门宣传栏,深入村组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二)统筹把握好外部帮扶和自我奋斗的关系。xx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组织实施方面,xx镇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方式,阶段式推进工作,先通过抓实有代表性的两个村,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再在其他村进行全面推广。
(三)探索“自助餐式”帮扶思路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xx镇秉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定向精准帮扶。按照分类,对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扶贫开发户与扶贫低保户归类为一类贫困户,对残疾、智障、孤寡、缺劳少力等没有发展能力无法帮扶的低保户与五保户归类为二类贫困户。xx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自助餐式”帮扶思路,“政府主厨,农户点单”,xx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农户“菜单”即《xx镇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情况表》(附件二)。表中将二类贫困户统一归为政策保障类,这些贫困户需要政府坚决落实“保障兜底”输血政策,通过民政社会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逐年脱贫;而一类贫困户则进一步划分成产业项目扶持类、教育扶持类和就业扶持类,这类人员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体,对此,xx镇结合本镇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思路。
一是产业项目扶持。xx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在这些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鼓励贫困户积极创业,或养殖业,或种植业,或小食品加工业,政府在相关领域给与支持和帮扶。
二是就业扶持。一是依托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温氏、诸信、正邦等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伯乐蔬菜基地,解决贫困户中有就业意向和劳动能力的人的就业,帮助增长其家庭收入,今早脱贫;二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
三是教育扶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生活和精神上脱贫的根本之策。xx镇贫困人口在校教育人数为68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人员有93人,加大对这些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保障他们的稳定升学及毕业就业是培养贫困户脱贫力量的重要举措。
10.扶贫帮扶事迹 篇十
提到邓万德,大余县居民和许多乡村群众并不陌生。不了解他的人,只知道他是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了解邓万德的人,更清楚他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创业者。今年36岁的邓万德是大余县政协委员。自2002年6月他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以来,经过数年拼搏将板鸭厂发展成为带动当地数千户农民共同致富的产业龙头。
其实,早在10多年前,邓万德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几十年,他从未放弃过。如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济困故事,印证了深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火热的扶贫济困情怀。
经营板鸭扶贫救困
邓万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后,邓万德开始学习南安板鸭的制作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迅速开始南安板鸭的规模生产和销售。2002年6月,邓万德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在他的领导下,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成了县内10余家板鸭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板鸭产业已成为该县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邓万德在管理企业时依托众多的养鸭专业户和板鸭加工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大余县扶贫办发起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邓万德第一个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在一次下乡了解毛鸭养殖情况中,邓万德认识了青龙镇双联村困难户王忠厚。看到这位55岁的老人借钱买鸭苗,邓万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经营的板鸭厂带领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邓万德主动要求县扶贫办将他定为青龙镇双伏村10户贫困户的帮扶企业家。今年,他又主动为这10户贫困户捐赠了30000元发展资金,为他们提供种苗、饲料等。
在与白鸭养殖户打交道时,细心的邓万德发现,很多农户因为缺乏资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还有一些贫困户想从事白鸭养殖,却没有无力购买鸭苗和饲料。企业应该有责任感带领群众脱贫。邓万德开始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酝酿并迅速付诸实践。他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及“基地带动小户、总厂带同类企业”等措施带动乡村致富。他采取“五包”方式帮扶养鸭户。实行“五包”,即包供鸭苗、包饲养成本、包技术指导、包回收成鸭、包保护价收购。同时对贫困养鸭户实行重点帮扶,与之签订毛鸭养肥、防疫承包合同。对于技术不过关的养殖户,邓万德还专门请来专家为农户授课,发放致富信息。在这些方法的推动下,邓万德引导并直接带动全县2600余户农民成为养鸭专业户,与农户签订放养合同,带动全县养鸭户迅速走上脱贫致富路,仅去年一年,该厂共放养鸭苗200余万只,使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1.5万元。
此外,邓万德还对有合同关系的养殖户,给予资金支持。近两年来,邓万德共发放无利息借款200余万元,帮助养殖户发展立体种养模式,壮大养殖规模。在邓万德的扶持下,大余县多个基地造就200余户“双栖农户”。邓万德管理的板鸭厂在全县4个大乡镇设有鸭苗专业养殖基地,接收当地200余户农民在农闲时入厂务工,农忙时耕种土地。2008年,邓万德扶持的“双栖农民”实现人均年收入9000元。饲养毛鸭需要大量的稻谷,邓万德与当地农户建立长期固定的稻谷供需关系,毛鸭育肥所需的稻谷全部由当地农民供应,以高于粮食保护价进行收购,保障了粮农们的利益。2006年10月,该厂联合周边10余家同行企业牵头组建了毛鸭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邓万德每年帮助全县困难户消化300万羽毛鸭。
情系社会慈善事业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群众的衣食而操心?”作为大余县民营企业发展的排头兵,邓万德对此深信不疑,“只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始终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与一份博大的胸怀,给寒窗学子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非难事。”事实上,因为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情有独钟,才有了他一次次对贫困人们的爱心帮扶,并使受其帮助的困难户一次次浸润在无比的温暖和亲情中……
2002年,邓万德在大余电视台获悉,该县内良乡魏小寒,品学兼优,不幸患有白血病,但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不得不停止治疗。那天,他亲自驾车颠簸几十公里山路,来到魏小寒家中,了解到魏小寒的病情,邓万德鼓励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当场捐赠了500元钱。
2004年11月,邓万德收到一封求助信。写信的人与他素不相识。阅读信件后,邓万德了解到求助者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宁都县政协工作人员。邓万德毫不犹豫地向信封提供的账号汇去了200元钱。他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提醒他要多长得心眼,小心骗子。邓万德却淡淡地笑了笑说:“200元钱表达了我的一片心意,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创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邓万德,情系社会慈善事业的情怀更加真挚、热烈。他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为了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从小拥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教育环境,2002年,邓万德在东门小学百年校庆上捐款200元。2004年,大余县南安镇新民村修建村道。邓万德获悉后,主动捐助了3000元。邓万德还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为了支持体育事业发展,2009年5月,邓万德向大余县体育局捐赠了20000元用于设施建设。他还向大余县篮球协会捐款15000元。
诚信经营服务社会
在邓万德领导下,南安板鸭厂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南安”牌板鸭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产量逐年递增,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成为大余县的纳税大户。由于经济效益良好,不欠税、不欠薪、无劳务纠纷、无亏损、资产负债率低于50%,该厂先后被赣州市工商局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AA企业,被农业银行赣州市分行评定为客户信用等级AA级。
邓万德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南安板鸭厂位于县城效区章江河畔,厂区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周边的古井河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及腊味元素,令育肥中的毛鸭骨脆肉嫩,保持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益于南安板鸭人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保,致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该厂选择的毛鸭育肥基地,均属河滩和丘陵之间,地势平坦,往来人畜较少,可有效防止毛鸭染上传染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全面消毒处理后全部提供给当地农户,可为1.5万亩果园提供肥源,为该县的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循环使用。
为将大余的板鸭产业成为了扶贫的有力抓手,在邓万德的倡导下,大余县成立了板鸭协会。板鸭协会设南安板鸭厂内,邓万德同志任大余县板鸭协会会长。邓万德同志每年都组织协会会员召开座谈会,研讨板鸭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组织会员到各板鸭厂进行实地考察。为大余板鸭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发展板鸭生产的同时,邓万德同志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已吸纳下岗职工60人,建立了员工保障制度,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切实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以身示范带头扶贫
从2002年6月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至今,邓万德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之路,并无私地为群众服务,多次荣获“优秀企业家、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先进纳税户”等光荣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邓万德动情地说:“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
凭借这份胸襟,多年来,在广大的群众眼中,他是一位情系家乡的慈善家;在诸多同仁眼里,他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慈善家”和“实干家”的双重评价,背后更多的是大家对他的信赖和钦佩。基于此,2003年他当选为大余县政协委员;2004年邓万德当选为赣州市政协委员。
“当了委员,就得带头让更多的企业家乐于扶贫。”邓万德过去吃过太多太多的苦,使他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深厚的责任感和深切的同情心,并积极带头帮扶。2008年5月12日,震撼国内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县政协、团县委、县工商联先后组织的向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中,他慷慨解囊,共捐资1万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时隔一个月,邓万德在清华大学进修企业总裁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又向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此外,邓万德还和几名同学赶赴四川省江油市从事义工,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人们还不会忘记邓万德为家乡捐资的其他善举:2003年9月10日,邓万德向县教育委员会慷慨解囊1000元用于助校发展;2006年,邓万德向家乡捐赠了5000元用于新农村建设。2009年,邓万德还向县里开展的关爱贫困青年活动捐款6000元。自2004年以来,邓万德每年拿出2000元用于资助贫困的学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县内外更多的企业家乐于扶贫,依靠自己的创业经验和资金后盾,邓万德乐于协调解决新办企业遇到的资金、技术等棘手问题,以便让每一位企业家轻装上阵,迅速成长壮大。
11.学生个人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篇十一
教 育 精 准 扶 贫 帮 扶 计 划
帮扶教师 罗中文帮扶对象 陈平
黔西县铁石中学
教育精准扶贫帮扶计划
一: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为了全面完成全民进入小康的道路上,还有部分人民的生活处在贫困线之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教好书育好人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全力投入到精准扶贫的队伍中,想党和政府之所想,急党和政府之所急。
二:学生基本情况 :该生一出生于2001年11月份现年16岁,现就读于黔西县铁石中学七年级2班,在学校该生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要求,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但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太好和学习基础差的因素,该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成绩不太理想,该生居住于铁石乡安乐场村石营六组,其家中共4人,其中分别是陈平父母,陈平姐姐和陈平,因其父亲多年来一直生病,影响了生产,同时也影响到了家庭收入,所以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主要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
三:帮扶目标通过本阶段的帮扶,预计要达到的目标,1改变该生不太端正的学习。
2通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帮扶,提振该生的自信心。3通过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共种努力,使其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四:帮扶措施(计划每月对学生的帮扶内容)
9月进村入了解情况,完善相关信息,进行思想方面的辅导。10月份,进行思想品质学习态度方面的辅导。11月进村入户,了解生活情况,进行慰问 12月英语知识的辅导。1月份,安全教育,物质慰问。
五:帮扶对象及类型陈平,家庭贫困
黔西县铁石中学 2017年
月
12.扶贫帮扶计划(整理6篇) 篇十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在基层的落实,提升农村平安创建整体水平,按照县综治委统一安排,我局对xx村“平安创建”工作进行挂点帮扶。经研究,特制定我局帮扶工作计划。
一、帮扶任务。
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加强对帮扶点的工作指导,帮助挂点村开展平安村组、平安家庭的创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完善治安防控网络,落实综治、维稳工作措施。实行包创建、包达标、包见效的“三包”责任制。
二、帮扶要求。
通过帮扶,使帮扶点年内实现“六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做到综治基层组织健全,网络完善,保障到位;工作制度健全,基础工作扎实有效,防控有力;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帮扶措施。
1、保障帮扶资金。今年保障xx元帮扶资金,帮助该村解决综治、和谐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帮扶点的综治工作水平。
2、落实帮扶领导责任制。我局实行包村工作组领导负责,办公室协助,帮扶点“平安创建”工作成效与年终考核工作绩效挂钩。
3、每季度到挂点村督促指导。一是督促指导挂点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二是督促指导帮扶农村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三是督促指导帮扶村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三是督促指导帮扶深化农村平安创建;四是督促指导帮扶村加强法制道德教育。
篇2: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XX村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xx—20xx年)》、《绍兴镇20x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15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亩,其中稻田面积436亩,旱地面积60亩。苗族聚居,村驻地XX寨,海拔910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20x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2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19人,贫困户1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
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1%),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2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XX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XX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4人。外出劳动力1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
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XX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300头,共需资金2000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20x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670元,合计13.4万元)。
三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5万元,培训400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0xx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xx年修通XX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0万元。
3、硬化道路:20x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4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织实施,为全面完成所规划的各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
1、对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村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每年需要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落实到牵头责任单位,村干带头包户,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扎扎实实推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篇3: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国务院及省、州及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单位定点帮扶对象为沙龙乡村。为了做好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联一进”使村尽早尽快的脱贫致富,现结合村实际困难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20xx年帮扶村工作计划。
一、落实“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责任
为重视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所长马民亲自布置20xx年“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成立县运管所“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所长马民为组长,各股室成员为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人员。帮扶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到村进行帮扶工作,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挂点帮扶2-5户帮扶户,确保每月到户帮扶联系一次,与驻村干部一道,了解、解决帮扶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根据帮扶户的具体情况,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方案
制定县运管所、村帮扶户帮扶规划和工作计划。所长马民亲自抓,听取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制定帮扶规划和工作计划调研工作,每季召开村委会干部和帮扶户会议,广泛征求村委及帮扶户意见。在3月,6月、9月分时段结合村帮扶户实际,完成帮扶调研工作,调整村帮扶户的20xx年帮扶规划,达到动态管理。
三、完善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
为便于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对帮扶工作建档立卡,实行台帐管理。我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村委会、贫困户填好《贫困户帮扶记录簿》、《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村帮扶工作纪实》。每月将本单位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按要求及时做好帮扶记录管理和上报工作,确保村我单位帮扶户建档立卡率100%。对帮扶户情况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
四、落实帮扶资金
20xx年拟投入资金2万元。计划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州、县财政帮扶,确保今年帮扶资金全部落实。
五、启动“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项目
(1)落实我单位村帮扶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帮助帮扶户子女从读小学至大学都给予帮扶,使其子女安心读书,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组织劳动力培训。组织帮扶的家庭人户参加农业技能培训4次,主要关于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使帮扶户掌握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3)运管所帮扶村帮扶户住房修缮。
(4)组织慰问,为帮扶贫困户送温暖。在节假日期间,由所长马民带队,为帮扶贫困户赠送生活必需品和节日慰问金。
篇4: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扣农民增收、改善环境两大目标,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方式、资金管理、社会帮扶四大机制,着力推进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把沙沟村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生态良性循环、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健康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实现“宜旅秭归、文化秭归、生态秭归、幸福秭归”奠定良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20xx对帮扶工作主要目标是:一是发展烤烟350亩、蔬菜600亩、生猪出栏2800头,蛋鸡养殖,人均年纯收入净增500元。二是巩固整村推进成果,完善和维修烟水配套及安全卫生饮水水池,疏通配套管网,确保其发挥作用。三是依托主导产业,积极争取资金,发展驻村经济。四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标准,选好地址,保证质量,建好、用好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三、工作重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坚持由院长雷德强同志任组长,副院长周秘萍、同志任副组长,李强同志任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二)狠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依靠党员、社区理事长的力量,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民主监督,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总揽全局、指导协调能力,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充分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提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工作水平。
(三)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在支柱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结合实际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详细的、阶段性发展计划,围绕烤烟、蔬菜、生猪等支柱产业,抓好产业布局,发展产业大户,形成产业规模化,着力引导农民向蔬菜、生猪、烤烟等合作社方向发展,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督促村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利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建、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抢抓“志能”激发关爱活动的机遇,协调有就业愿望的村民开展无偿培训,实现成功就业。加强调查研究,组织村民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提高卫生水平,减少疾病发生。
(五)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以清理“三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作为具体操作路径,改变村容村貌。重点治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粪土乱放、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遏制封建迷信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特困户,老党员,等活动。积极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道德风尚,以贫困弱势群体作为帮扶的重点,广泛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加强村内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大院的作用,定期不定期的乡农民群众传授各种致富知识。积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加强计划生育建设,建立“村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村民做主人”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六)创新帮扶方式,巩固结对帮扶成果。为了改善部分特困群众的贫苦生活,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是组织村民学习和掌握农业科学技术,聘请专家开展专业技术讲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继续开展“攀穷亲、结穷对”的“一帮一”活动,动员单位党员干部省吃俭用,挤出更多资金,积极开展捐赠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暖送到他们的手中。三是适时组织村干部、产业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发展。四是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全体村民赠送“文明家庭”手册,组织法律工作者到村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过问,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定期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增进感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结对帮扶工作精神,立足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心全意地为困难群众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三)明确任务,狠抓落实。要积极协调,善于思考,找出脱贫致富的好办法。要深入调研,认真落实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建立定人联系、定时报告、定期通报制度,健全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支持引导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总之,我们逐步解决沙沟村的难点、热点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寻找致富门路,增强农民发家致富的能力,争取在帮扶的这两年里让沙沟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明显的进步。
篇5: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为切实帮永远村村民石永秀老人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巩固脱贫成果,让老人尽快富起来。现根据石永秀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石永秀老人家一口人七十三岁,没有地,三间房砖混结构,房屋基础和主体结构较好。
二、分析贫困原因:老人没有地。老人几年前因得了脑血栓住院治疗,脑血栓有所好转了,膝盖骨质增生长了个骨刺住院治疗,此病好了又得了眼睛的疾病,这几样疾病基本上花光了全部积蓄。
三、帮扶措施
1.宣传低保、五保、粮食直补政策,与村委会沟通,尽量使其享受。
2.宣传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劝其参加大病保险,积极与合疗办衔接,争取解决家里存在的困难。
3.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和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让其感到身心幸福。
总之,帮扶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我会坚持做好扶贫工作,尽快解决扶贫对象的贫困问题,使其尽早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篇6: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要求,坚持“大扶贫”工作理念及开发式扶贫方针,强化新一轮整村推进实施“1119”帮扶工程的责任和机制,着力在发展主导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劳动力素质上下功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变天鹅村的面貌,不断提高扶贫实效,奋力开创结对帮扶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工作要求,以尽早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基本点,以帮助杨林桥镇天鹅村发展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牲猪、蔬菜、魔芋产业为依托,突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等文化扶贫工程,努力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为推进天鹅村新农村建设而不懈努力。
三、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抓好扶贫解困民生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工作重点转向深化、巩固、提高和扩大上;树立“大扶贫”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帮扶途径,积极帮助天鹅村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努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服务水平,努力发展支柱产业,建立起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促使天鹅村人民群众增产增收。
二是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要大力组织发展牲猪、蔬菜、魔芋等产业项目,努力培育贫困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继续鼓励该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劳务收入。协助抓好村道扶贫、沼气扶贫等其他项目的实施。
三是进一步向上争取项目支持。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汇报,帮助该村争取产业扶贫、信贷扶贫项目及其他项目,以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用于天鹅村的建设和发展。
四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局扶持3万元资金建设村广播室,使全村七个组均能收听广播,为天鹅村宣传政策、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提供支持。按照统一规划,在该村人群集中的地方,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有线电视,力争入户率达到40%。同时,积极争取20户以下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扶持,为该村偏远地带人民群众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是支持村基础设施建设。动员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多方筹资2万元,支持天鹅村公路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四、帮扶工作要求
1、注重结合。要把结对帮扶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三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蹲点调研活动,围绕低收入农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低收入农户排忧解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帮助联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
2、加强领导。局帮扶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全年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加强督查、协调。进一步落实责任,按照本计划的要求,积极开展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力争所帮扶户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帮扶事迹】推荐阅读:
教育扶贫帮扶案例08-12
教师扶贫结对帮扶方案08-14
扶贫帮扶协议书10-14
精准扶贫帮扶干部选聘12-16
帮扶单位扶贫工作总结06-24
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总结07-01
帮扶单位扶贫工作计划07-28
政法委扶贫攻坚帮扶措施汇报11-04
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07-26
语文教师精准扶贫帮扶心得体会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