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精选11篇)
1.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一
务实创新
多措并举
努力推进 覃塘区农村公路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2012年全市交通项目建设暨养护年活动现场会上的发言
覃塘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XXX
尊敬的X副市长、X副秘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很荣幸2012年全市农村交通项目建设暨养护年活动现场会在我区召开,这次会议是覃塘区一次发展交通的大机遇,是覃塘区农村交通项目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探讨的机会,也是覃塘区一次学习先进、改进交通工作的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对覃塘区交通事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向给于了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的贵港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以及其它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上午,各位领导观看了覃塘区几个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现场点,并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覃塘区交通基础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情况,由我做几点汇报和介绍:
一、紧紧围绕贵港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落实贵港市“三年目标行动计划”,加快交通发展步伐,扎实构建覃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交通
近年来,覃塘区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这主要是取决于农村公路投入的增加、乡村道路的不断优化
升级,特别是在贵港市交通运输局等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覃塘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贵港市“三年目标行动计划”,加快了交通发展步伐,覃塘区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在交通基础建设及养护投入方面成绩斐然: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稳步增长
2011年到2012年覃塘区10个乡镇共修建通建制村水泥路XX条,新增公路里程达XXX公里,总投资XXX万元,地方自筹了XXX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到位XXX万元;养护经费投入XXX万元,覃塘区财政安排了XXX万元;危桥改造XX 座,总投资XXX万元,地方自筹了XXX万元;区财政投入了XXX万元对渡口码头改造,增设了渡口值班房XXX座。
(二)交通建设项目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1、贵港(台湾)产业园郁水作业区永泰码头项目,项目总投资XXX亿元,水工部分已完成投资XXX万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XXX;陆域部分已完成平面布局,基本完成作业区陆域全部土地平整和码头进港一路路基开挖、填土压实;正在进行XX幢仓库基础以及XX万平方米堆场建设。
2、贵港城区至覃塘一级公路项目,建设里程XXX公里,项目总投资XXX万元,正在配合贵港公路局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3、2012年第一批通建制村水泥路项目XX个XXX公里,总投资XXX万元。XX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现已完成投资XXX万元,年底将全部完成。
4、危桥改造项目XX座,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已全部开
工建设,12月底将全部完工。
这些项目的完工及建成,覃塘区将初步形成了国、省、县、乡、村较完善便捷的公路网络,极大地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更有力地促进了县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力地推动覃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落实贵港市人民政府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年的决策部署,坚持“三分建七分管养”和“建管养并重,双管齐下”原则,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好农村公路,规划是基础,投入是关键,质量是核心,管护是保证,只有我们把解民忧、帮民富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加强农村公路基础工作 一是抓规划,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水平。规划是搞好农村公路建设的龙头和前提,区委、区政府坚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优化布局、科学规划”的原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到交通部门及交通不便的村屯调研,直接领导、参予公路建设项目规划、计划申报工作,亲自带队跑公路建设项目立项工作、项目资金落实工作。切实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公路建设计划,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尽量满足群众的改善道路状况的愿望和诉求。
二是抓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的筹措尤为重要。为了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快速
发展,不断创新机制,我们坚持统筹整合,“五管”齐下,采取“争、利、筹、帮、省”的办法,形成了“政府为主、政策引导、创新思路、多方参与”的筹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向村民宣传修路护路,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发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解决农村公路建设所需人力、运力问题,抵补局部建设资金。另一方面,采取争取区域内企业的投资支持、村民集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一事一议”等方法,通过多渠道筹资保障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多种办法提高农民对修路的积极性,动员群众出资出劳、集资修路,动员社会能人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承包,提高农民护路的主人翁思想,大家受益。2011—2012年,已落实公路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XXX万元,已落实养护管理地方配套资金XXX万元。2012年覃塘区群众自筹修路资金XXX万元,现已到位XXX万元。
三是抓责任。落实了乡镇一级党委政府与交通部门的责任,将工程的指挥管理、资金筹措、征地拆迁和群众的组织发动等工作与党政主要领导的升迁任免挂钩。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主动配合,搞好服务。搞好宣传和协调,使所有部门都能灵活执行政策,方方面面开绿灯,齐心协力把我区的农村公路建设搞上去。
四是抓质量,打造农村公路建设精品。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的生命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项目实施中,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做到严把“四关”,即严把准入关、严把材料关、严把现场关、严把验收关,从而确保了全区农村公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
(二)创新机制,推动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在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关于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决策和部署的同时,覃塘区近年来坚持建、管、养并重方针,采取了一些做法、做了些尝试:
1、坚持建养并重,有路必养。我们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观念,不折不扣落实好筹资政策,确保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按时足额到位,2012年全年安排养护经费投入XXX万元,区政府从财政拿出XXX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实率100%,从实际效果看,资金有了一定保障后,农村公路好路率逐步提高,今年覃塘区的农村公路日常小修保养、公路绿化和路政管理工作效果都比较突出。2012年第二季度,在全市公路评比中我区取得较好名次,切实做到了建养并重。
2、从管理体制和转变思想观念上着手,加强了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首先明确覃塘区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明确覃塘区交通局是负责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施主体,公路管理所抓具体落实,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责任,将原部份征费人员充实到公路管理所养护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能力;其次是确实改变等待、观望资金的观念,改变应付检查的思想,抓实养护管理责任制、重点线路集中整治,两者并重,不做表面文章。提高了服务质量。
3、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区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运行新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构筑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全面推行公路养护承包机
制,将县级公路、乡级公路、村级公路养护全部向社会开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选定养护作业承包人,实行合同契约管理,还将公路绿化也纳入了养护合同,明确了养护时间从签订合同之日起期限为一年,由交通局加强验收管理工作,按实际养护工作量百分比计量拨付养护经费。积极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新举措后,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直接把公路绿化的种植和管理以合同形式交给养护承包人后,从而保证了绿化的成活率;二是养护方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季节性养护改为全日制养护,改变了往年由一月至三月几个月没人养护管理的现象,从而确保了农村公路长年有人管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对养护验收和经费组成进行了界定,实行清单合同养护,实行计量验收拨付后,保证了有限的养护经费用在了刀刃上。县乡公路水泥路、砂石路路肩、路水沟每年修整、清除两次,完成合同约定的,按合同价的80%支付养护经费,年底支付至合同费用的90%,留下10%作为1~3月养护费用,砂石路坑槽修补以消灭差等路为主,经费支付以签订合同算起,按12个月平均值的80%进行分解,从而确保路况的良好。四是良等路指标以奖励的形式进行落实,完成良等路按公里数进行奖励,保证全年养护目标的完成,确保了全年公路养护的经常化。
(三)围绕开展贵港市农村公路管养护年活动,周密安排,积极组织,稳步推进,抓出成效
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贵港市农村公路管养护年活动实施方案,覃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研究具体落实措施,切实把“养护管理年”活动纳入了工作日程。
1、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覃塘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活动年实施方案,成立了覃塘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养护年活动方案要求,加强领导,确保养护年活动各项措施贯彻到位。
2、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位。制定并提出了我区2012到2014年养护率、路况提高率、绿化率管理目标,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和资金筹措落实情况列入考核、评价,交通公路部门落实责任到位,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深入一线,加大指导服务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存在问题,建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机制,重点巡查乡村道路的日常养护和农村公路养护承包人的履约情况,把好质量关,确保活动的质量。
3、落实资金,保障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在财政极为紧张的状况下,从2012年起,区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在养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每年每公里不少于XXX元,2012年区财政配套养护的XXX万元已一次到位。到2014年,安排用于在养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县道(XXX公里)每年每公里不低于XXX元,乡道(XXX公里)每年每公里不低于XXX元,村道(XXX公里)每年每公里不低于XXX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养护工程资金不足部分,由区财政预算安排,并逐年提高。
4、抓亮点工程,提高整体效果。注意抓亮点工程,提高整体效果,以展示自己的特点。一是掀起“十二五”期间农村公路文明示范路创建热潮。每年创建不低于10公里的文明示范路,并选送2个以上乡(镇)作为农村公路管养示范乡(镇)。今年投入了XX万元创建山北至五山XX公里三级示范路。二是推行机械化养护,今年投入了XX万元购置挖掘机推行机械化养护,安排了XXX多元给承包人配备了养护作业安全警示牌和安全生产标志服,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三是今年投入了XX万元进行危桥整治。2013年我区危桥改造项目计划安排XX万元,其中市交通运输局计划投入XX万元,缺口部分由区财政预算安排XXX万元,区交通局安排XX万元,群众自筹剩余部分。四是抓好绿化工程,今年投入了XX万元新增绿化XXX公里。
由于覃塘区基础还较薄弱,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覃塘区的交通事业发展还需花大力度去发展。覃塘区委区政府将依照各位领导的建议以及市交通运输局的部署和要求,督促覃塘区交通局抓好落实和管理,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齐心协力,克难攻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覃塘区的交通工作。尽快缩小我区农村公路与兄弟县区的差异,为实现我市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2.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二
同志们:
今年2月24日, 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听取了去年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 审议了《2010年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意见》, 审定了兰州、金昌、嘉峪关3个试点市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研究部署了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 徐守盛省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刘伟平副书记主持会议, 泽巴足副省长出席了会议。我们这次会议, 就是以现场交流会的形式, 进一步领会和贯彻第六次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深入交流各试点市、县去年试点工作的情况,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安排和落实2010年试点的各项工作。省领导小组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 会前, 伟平书记、泽巴省长分别听取了会议的筹备情况, 亲自审定会议方案, 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按照会议的安排, 昨天上午, 大家观摩了武山县新农村建设9个现场,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新一轮新农村建设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的领导同志交流了各自去年试点工作的做法、体会和今年的打算, 参加会议的8个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就支持各试点市县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以及在去年围绕试点所做的工作做了会议发言, 首批试点的肃州区、临洮县等8个县区也向会议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 大家的发言与交流, 重点突出, 思路清晰, 贯彻了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 达到了交流学习、相互借鉴, 参与支持、合力推进, 落实责任、互促共进的目的。
下面, 我就贯彻落实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徐省长、刘伟平副书记的讲话精神, 对全力做好今年试点工作, 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讲三点意见。
一、继续保持新一轮试点起步之年好的工作势头, 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
去年是全省新一轮试点工作的起步之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 在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帮助支持下, 各试点市县统筹谋划, 探索推进, 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去年试点工作的督查、总结和这次会议交流看,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传统观念明显转变。各试点市县干部群众把实施试点的压力和重任, 转变为率先探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机遇, 转变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 探索创新的热情和进取精神得到极大的激发, 普遍有了机遇感、责任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对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认识逐步深化, 信心和决心逐步增强, 积极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各具特色新农村建设之路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二是主导产业稳步发展,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全力培育提升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成为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总的趋势是, 主导产业鲜明的市县, 重点都放在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上, 延伸产业链, 发展后续产业, 提高经济效益;主导产业薄弱的市、县, 则是有计划、有步骤的突出重点、优先培育, 加速形成产业规模和发展格局。特别是试点市县农民收入稳步、较快增长, 成为试点健康推进的重要体现, 兰州市和11个试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金昌、嘉峪关两市虽然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数, 但增长量远高于全省平均值, 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头。据省委新农办对首批省上重点抓的100个试点村收入统计, 试点前的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403元, 高于当时全省平均水平423元, 经过几年试点和巩固提高, 去年平均达到4327元, 高出全省平均数1347元, 增幅高出2.9个百分点, 显现出试点持续促进增收的效果。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村容村貌显著变化。试点市县普遍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作, 特别是在水利设施、基本农田、乡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危旧房改造和卫生厕所改造等方面, 在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 着力加强, 努力改善, 有力的促进了试点工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通过实施“三清三改”, 开展绿化、美化和村庄整治, 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四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改善全面加强。与去年省上为民办的12件实事相结合, 各试点市、县不仅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下工夫改善, 还在教育、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深层次的民生问题上努力探索创新, 全方位改善民生, 使群众得实惠, 成为新一轮试点的又一个成效。与此同时, 农村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管理等都得到了明显加强。五是制度建设重点突破,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省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按照省上的要求, 把各类涉农试点向新农村建设试点县集中, 已有以县为单位的财政省级直管试点、“一事一议”财政直补试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旅游产业示范试点、农村改水改厕示范等试点工作和牛羊产业大县、旱作农业项目县、中药材产业扶持县、梯田建设重点县等单项重点工作向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给予了倾斜, 其中省财政直管县试点覆盖全部11个试点县。各试点市县发挥新农村试点的综合效应和带动作用, 推动了农村改革, 在全省起到了创新带头的作用。
试点工作在起步之年取得的初步成效, 是试点市、县在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 在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具体配合下, 按照“探索路子、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要求, 围绕农民增收的根本任务, 调动群众积极性, 凝聚各方面力量的结果, 也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机制的结果。试点市、县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在看到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试点工作在启动之年也反映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农村制度建设创新的研究和推进还不够深入, 抓项目建设和推进制度创新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二是规划编制和资金整合工作进展不一, 资金管理和规范使用有待加强;三是有些试点市县还没有找准符合实际的工作切入点, 方法和措施还有待改进;四是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 整体效果有待提升, 部分试点县的工作力度不大。这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努力克服, 认真改进。
二、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 明确今年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
《2010年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是对徐省长在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及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 是试点工作目标任务的年度细化。在提交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前, 省委新农办广泛征求了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 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后, 按照刘书记的意见, 又征求了11个试点县县委书记的意见。对大家的意见省委新农办进行了充分的吸收, 经领导小组负责同志审定, 已经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落实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 就是具体落实省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 是今年试点工作的中心任务。
一要提高认识, 准确领会。《试点工作安排意见》以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为指导, 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按照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 确定了今年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既与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相衔接, 又突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既有定性的要求, 又有定量的指标, 所有的要求和指标都与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和去年省委、省政府在金昌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上陆浩书记、徐守盛省长的讲话精神和部署要求相一致。可以说, 《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是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 大家一定要明确认识, 准确领会, 把基本要求和目标任务贯穿到对今年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要明确任务, 把握重点。《试点工作安排意见》共提出了试点工作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 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 打破城乡分割的格局, 稳步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 《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八项工作重点。城乡一体化试点除兰州、金昌、嘉峪关重点开展外, 11个试点县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特别是在县城和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城镇也要积极探索, 与新农村建设试点共同推进。二是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新机制, 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结合, 同等对待, 同步推进, 是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新一轮11个试点县中有6个县就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省上给这6个县安排的试点专项补助资金, 也是从扶贫资金中统筹的。《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扶贫开发新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的工作重点, 要求试点市县特别是6个扶贫重点县和瓜州县, 要围绕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两项制度相衔接的新机制, 着力转变扶贫开发方式, 促进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三是围绕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深入推进试点。主要有切实抓好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切实抓好农民增收、切实抓好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切实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切实抓好村庄整治、完善社会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七个方面的重点。这七个方面的重点既是试点长期的工作任务, 也是今年的重点任务, 基本上涵盖了试点的全部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防止和克服厚此薄彼、单一推进的做法, 以加强试点的整体效果。四是认真做好试点中期检查评估, 深入总结试点工作成效。试点中期检查评估是新一轮试点的创新, 也是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步骤, 更是今年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根据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的要求, 对中期检查评估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提出了明确的组织程序和工作进度。开展中期检查评估既是对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也是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取长补短、深入推进的重要环节, 各试点市县要对照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和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 提前做好中期检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以良好的成绩迎接中期检查评估。五是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着眼于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全社会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从强化服务督导、强化政策扶持和强化督促检查三个方面, 对各级、各部门指导、服务和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点对召开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省内观摩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三要明确目标, 确保实现。今年是新一轮试点工作的第二年, 到年底试点期限过半。《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本着试点时间和任务双过半的要求, 依据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的目标要求,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 确定了今年的指标, 这些指标既是衡量试点成效的重要标准, 更是关系长远发展、关系民生和群众最为盼望的重要方面, 是要确保实现的。一是确保实现农民增收12%以上的预期目标。把农民增收始终摆在新农村建设首要位置, 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的战略思想, 试点市、县一定要在实施“六大行动”上起带头作用。一年来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 只要路子对, 措施实, 农民增收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从省委新农办对试点市、县去年农民收入分析, 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里, 我想重点强调的是在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稳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同时, 要着力增加工资性收入。从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情况看, 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在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中, 兰州市和西和、永靖等7个试点市县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纯收入的35%以上, 充分说明工资性收入在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快劳务经济发展, 加大培训力度, 整合培训资源, 提高就业技能, 形成以培训促增收的良性循环, 这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具体体现。二是确保完成乡镇、小城镇和行政村建设规划指标。徐省长在第五次领导小组会议上特别强调, “农村乡镇、村庄规划是一项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 要超前思维, 科学规划。首当其冲的是要把建设规划搞出来”。按照徐省长的要求, 新一轮试点2012年期满前, 要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建设规划。据此, 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和其他市 (州) 所在地的区 (市) 以及有条件的县 (区、市) , 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70%的村庄建设规划, 其他县 (市、区) 编制完成乡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和50%的村庄建设规划。在征求意见时, 部分县在反馈意见中都提出此项指标要求过高, 完成任务经费有困难, 建议降低指标。对此, 省委新农办向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 最终决定, 此项指标不做调整。目前, 有的试点县已完成或今年将完成规划任务, 如瓜州县去年已经完成全部村庄建设规划, 正宁县今年将全部完成, 武山县已经完成了全县344个行政村产业发展规划和158个行政村建设规划, 泾川县完成全县70%的集镇规划和47%的村庄建设规划。提出降低指标的理由主要是规划成本的问题, 为降低规划成本, 可采取多种途径解决。比如, 一是将需完成规划的乡、镇、村集中向一家规划单位招标, 通过数量优势降低规划成本。二是由所在市 (州) 规划单位和省属专业规划机构以帮扶形式适当收取费用完成规划。第三种途径是由县建设局培训相关专业人员参与部分规划工作, 从而降低规划费用。总之, 省建设厅和各市州、县 (区、市) 要积极行动起来, 只有今年的工作往前赶了, 明后两年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对完成全部任务也就有时间保证了。三是努力完成各项重点建设任务。试点市、县在带头完成省上下达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和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同时, 要努力完成试点确定的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任务。这些方面的目标值在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中是很明确的, 为了便于进度上的把握和考核年度工作情况, 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年度指标值。对这些指标, 有些试点县认为指标值过高, 完成有难度。对这些意见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 决定根据投资力度适当调低今年指标, 确定为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35%以上, 安全饮水 (清洁窖水) 使用率达到55%以上, 农户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配套洗浴、卫生厕所 (独立室内) 比例达到35%以上。这些指标的确定完全是依据新一轮《试点工作意见》的要求, 如果现在不加紧工作, 试点期满时可能很难完成任务。省委一号文件和省第六次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 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以及各类涉农项目都要向试点市、县倾斜, 这方面的工作请试点市、县尽快主动和省直有关部门联系协调, 同时也请省直有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试点市、县率先发展, 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四是完成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年度任务。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是新一轮试点的主要任务, 目的就是要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 省上对试点县在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上寄予了很大期望, 按徐省长的话讲就是花钱买机制, 省上明确要求要把相关涉农试点向试点县集中, 目的也是希望充分发挥试点的平台作用, 用足用活试点赋予的政策。前段时间刘书记安排省委农办开展的一系列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和试点, 全部都安排在试点县进行, 足以说明省委、省政府对试点县的重视和期望。为便于掌握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工作成效, 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对此提出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 即试点市、县要结合本地特点, 抓住主要矛盾, 必须在2个~3个单项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考核标准就是, 做到理论研究上要有深化, 具体办法上要有创新, 实际工作中要有成效。五是完成其他的量化指标。如在农民和基层干部培训方面, 确定了农村劳动力适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普及率达到70%以上, 培训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有组织的输转比例明显提高;80%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70%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要经省、市、县党校轮训的具体指标。在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以及金融服务方面, 提出了40%以上的村有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和日用消费品的连锁服务网点, 试点市、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广播电视、电话全覆盖;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和邮政所网点空白乡镇, 试点市、县分别新建2家和1家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等指标。这些内容都是试点工作必不可少的, 指标也是要确保完成的。
四要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确定这一系列年度目标和任务, 并且做到量化考核, 目的就是要靠实、具体、能抓到手, 避免泛泛的讲, 流于形式。为了明确责任, 抓好落实, 省委新农办对《试点工作安排意见》进行了分解, 已经以省领导小组文件印发。分解的任务既落实到试点市、县, 也落实到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委新农办, 无论涉及到谁的任务要求, 都要按照第六次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明确责任, 相互协作, 狠抓落实。各试点市、县要对照《试点工作安排意见》, 准确领会, 深刻把握, 理清思路, 加强领导, 抓好落实。试点工作能否深入有效推进, 主要领导责任重大, 这次请试点市分管领导和试点县主要领导来参加会议, 目的也在此。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确定的有关年度指标能否完成, 与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 刘书记在第六次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要求,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能, 分别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拿出具体落实措施和办法,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 明确工作要求、时限和责任人, 并报省委新农办, 同时要将扶持政策等及时通报给试点市、县, 以便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这次请来参加会议的9个成员单位, 都与完成相关任务紧密联系, 如规划指标的完成, 省建设厅要拿出具体指导、扶持的实施方案, 通村道路硬化省交通厅要拿出具体指导、扶持的实施方案, 安全饮水省水利厅要拿出具体指导、扶持的实施方案, 还有农户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卫生厕所, 省农牧厅和省卫生厅要分别拿出具体指导、扶持的实施方案, 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则要配合省委新农办审定项目计划, 尽快下拨试点补助资金, 省委农办要牵头抓好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考核工作。总之, 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试点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 从指导、扶持、服务试点市、县搞好试点的大局出发, 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尽最大努力支持试点工作。大家在前面的交流发言中都谈了很好的设想打算和办法措施, 希望进一步完善后按刘书记的要求报省委新农办, 并及时通报给试点市县。按照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的要求, 省委新农办要尽快拿出督促落实的具体措施, 并制定科学的检查考核办法, 完善推动落实的有效举措, 以省委新农办文件下发, 起到指导和督促作用。要分阶段适时组织开展督促检查, 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要在抓好试点的同时, 注意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 把试点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到面上去, 大力推进面上工作, 形成抓点带面的有效工作机制。前段时间, 省委新农办已将全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中评出的3个先进县、20个先进村的典型经验视频资料在甘肃新农村网上设专栏播出, 请各地各部门组织学习借鉴。在这里, 希望首批试点的县区和100个村仍然一如既往地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继续当好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先锋队, 省上会继续关注和支持你们的工作。
三、创新工作方法, 确保今年试点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是对“三农”工作的继承和发展, 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试点的初期阶段, 创新工作方法, 完善工作机制,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凝聚各方面力量, 既是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保证, 也是确保完成全部试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要找准工作切入点, 找到推进试点的方式方法。各地情况不同, 推进试点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点上从哪里推进, 面上从何切入, 需要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实践。徐省长去年在给3个试点市主要领导致信中要求, “要找准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工作着力点”, 充分说明了找准工作着力点的重要性。武山县近年来立足县情实际, 尊重群众意愿, 把村庄道路硬化作为改善基础条件、改变生活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和发展产业的结合点, 大力推进村庄巷道硬化和田间机耕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 找准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抓手, 完善了思路, 创新了做法, 取得了成效, 深得群众欢迎。还有如泾川、正宁等县,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期效果明显、长期关系重大的问题入手, 从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三个层面部署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 把推进中心村建设作为试点工作的着力点, 有效推进了试点。在武山县召开这次现场交流会议, 借鉴武山等县找准切入点, 选好突破口的做法, 就是重要的意图之一。希望各试点市县深入探索研究, 通过学习交流, 找准自身工作的切入点, 创新工作方法。
二要合理配置资源, 构筑试点建设的基本框架。推动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问题。我省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 有限的资源配置也极不合理, 如果我们不从现在起重视和合理配置资源, 就会继续造成资源浪费, 发挥后发优势就缺乏基础。资源配置要着重体现城乡统筹和相对集中, 应该从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三个层面做起, 把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统筹规划, 把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统筹考虑, 带动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和靠拢, 促进资源要素聚集,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框架。这一点, 各试点市县一定要从发展思路和布局上着重谋划, 奠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三要突出重点环节,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与资金整合。规划和资金整合是推进试点的两个重要环节。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对规划工作已经做了明确的要求, 各试点市、县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 完善好总体规划和各单项规划, 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 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规划要与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以及乡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衔接起来, 统筹考虑。资金整合已经喊了好多年了, 但有些地方成效不大, 原因就是没有和规划衔接起来, 行政因素多, 部门利益多, 没有制度保障, 所以, 执行规划要坚持制度性和法规性, 要把规划和资金整合结合起来, 通过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资金整合, 努力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新机制, 切实把整合资金落到实处。在这里, 我想就试点专项补助资金的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再强调一下。试点专项补助资金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体现, 是在省上财政极不宽裕的情况下, 给试点市、县开展试点工作安排的专项扶持资金, 各市、县一定要专款专用, 规范使用, 发挥效益。但据了解, 有的县存在着资金下拨迟、项目实施滞后, 或不能依照年度项目计划执行, 甚至挪作它用, 这些问题一定要坚决克服和杜绝。各试点市、县一定要按照《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试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 根据省上批复的《试点工作方案》和年度项目计划, 严格资金管理, 规范资金使用, 确保使用效益。今年上半年, 省委新农办将会同有关单位对试点专项补助资金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发现违纪违规行为, 坚决予以纠正, 凡明知故犯和屡纠不改者, 停止专项资金的安排并追究试点市县领导小组组长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这次会后, 省委新农办要立即组织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等部门对今年的试点项目计划进行审定, 并尽快下拨今年的专项补助资金, 各试点市、县要结合今年《试点工作安排意见》, 尽快修订完善和上报今年的项目计划, 以便早日实施, 早见成效。
四要创新工作机制, 形成推进试点的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 突破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性障碍, 通过探索创新, 努力寻求深入推进试点、实现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渠道不乱、分工负责, 整体推进、各记其功”的工作机制, 努力形成省市领导、部门配合、县乡主抓、实施在村、群众参与的建设格局,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同志们, 今年试点工作的重点与目标任务已经明确, 完成年度目标, 任务很重, 困难不少, 最后希望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试点市、县锐意进取, 落实责任, 真抓实干, 共同努力, 圆满完成今年试点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谢谢大家!
3.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三
韶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市级和10个县(市、区)、310个重点帮扶贫困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成绩全面创优。
韶关市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组织领导上,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帮扶制度。二是资金投入上,310个重点帮扶村至目前共落实帮扶资金9.27亿元,平均每村299万元。三是项目建设上,启动帮扶项目6884个,平均每村22个。四是开发成果上,重点帮扶村去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144元,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5056元,分别比帮扶前增长32.3%和70.2%;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4.09万元。4个重点县(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韶关市将以此次现场会为新起点、新动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举措,推动韶关加快绿色转型,实现振兴发展!
○ 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统筹推进。
○ 坚持把增加“四项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着力点,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内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 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
○ 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支永久的工作队。
珠海市
珠海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和阳江、茂名两地的支持配合下,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坚持帮扶与合作相结合,坚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双到”工作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珠海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帮扶阳江、茂名的80个贫困村、26万人,实施扶贫开发“双到”项目590个,平均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比帮扶前增长333%,村民人均纯收入、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986元和5741元,比帮扶前增长64.8%和118%。
今年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关键年,珠海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产业扶贫;二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让贫困地区变得更美丽、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珠海市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各项工作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 创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产业扶贫机制。扶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基地对接市场的流通平台,实施绿化苗木定点采购。
○ 创建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稳步增收的利益带动机制。一方面,建立社会投入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建立财政资金帮扶带动机制。
○ 创建基础设施先行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先导性工程来抓,建设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民生项目484个。
○ 创建精准长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沟通协调机制。
广州市天河区
根据广东省、广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天河区承担兴宁市9个镇16个行政村、1666户贫困户7386人的帮扶任务。帮扶一年多来,天河区“双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省2013年度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中,天河区16个帮扶单位全部评为优秀,帮扶的中官村被评定为广州市“幸福安居示范村”。预计今年底,帮扶的16个贫困村平均每村集体收入可由2012年不足2000元增加到10万元,其中最低为8万元,最高为23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可由2012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6000元,其中最低为5000元,最高可达1.1万元。目前为止,贫困户脱贫率达85%。
下一步,天河区将继续按照省、市的部署,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二是着力加快示范村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帮扶任务提前完成;四是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大力促进优势互补。
○ 突出一个“快”字,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工作对接快;二是方案制定快;三是资金落实快;四是项目推进快。
○ 突出一个“活”字,狠抓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投入促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推项目;三是招商引资强“造血”。
○ 突出一个“准”字,狠抓民生保障。一是建好基础设施;二是筑好安居工程;三是办好民生实事。
○ 突出一个“强”字,狠抓队伍管理。一是精心遴选扶贫干部;二是选好配强村班子;三是选派强有力的帮扶单位。
广东省纪委 省监察厅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纪委省监察厅负责对口帮扶韶关市乳源县一六镇团结村。团结村有15个自然村963户3288人,其中贫困户145户444人。一年来,我们因地制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重点,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用心用力用情,努力使扶贫工作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到目前,已完成项目25个,正在实施项目10个;村集体年收入从5000元增长到1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5579元预计今年底增加到9236元。
贫困是社会运行的薄弱环节,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抓新农村建设形成示范、抓特色农业发展形成品牌、抓村组织建设形成合力”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力争将团结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坚持“三个注重”,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注重精准扶贫,取得实践成果;注重规范扶贫,形成制度成果;注重互动扶贫,不断在培养扶贫人才上取得成果。
○ 做到“三个尊重”,积极探索扶贫工作规律。尊重农村具体实际;尊重村民自主选择;尊重农业发展规律。
○ 坚持“三个突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突出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品牌;突出村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突出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4.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四
xx县人民政府(2014年9月11日)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省美好乡村建设考评细则为指挥棒,认真贯彻“环境整治、公建设施、产业发展”三个优先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聚力推进8个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造可学可用可推广的美好乡村示范点, 上半年已新增美好乡村建设投资3000多万元,开工各类项目36个,全面实施村庄环卫市场化,启动公共服务中心村建设,打造了施官贾龙民族广场、张山意农美食广场和盆景园等一批重点项目,舜山林桥村“大喇叭”传送致富好声音做法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美好乡村建设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进度、提升成效,具体打算如下:
一、抓规划,促统领。突出规划龙头作用。严格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重点建设项目,如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公共服务中心、活动广场、民房建设等,必须按规划图所确定的地点施工建设,确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二、抓整治,促长效。做到“八个到位”:一是“六乱”整治到位,9月底完成对垃圾乱扔、污水乱泼、柴草乱堆、建材乱放、电线乱搭、建筑乱建等彻底整治。二是保洁人员配备到位,按每50户一名保洁员的标准,9月底实现保洁人
四、抓产业,促富民。达到产业支撑“五有”:一是村村有产业发展规划,每个示范村都要制定一个符合本村产业发展实际、有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二是村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至少成立一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村农户加入合作社比例达到30%以上。三是村村有“一品”,每个示范村确立一项主导产业,达到省“一村一品”评定标准。由示范村所在乡镇制定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规划,将示范村的主导产业列入园区发展规划。四是村村有土地承包大户,示范村农户土地有承包大户承包经营,土地流转率要高于全县平均流转率10个百分点以上。五是村村集体有收入,示范村所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五、抓后进,促平衡。对推进速度慢的项目,整体进度落后的村,抓好督查调度,实行周督查、旬通报、月调度制度,建立整改问题库,画出作战路线图,明确完成时间表,完善追究责任链,采取“建单销号”的方法,做好存在问题整改的“减法”,确保12月底完成项目设施建设。
5.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五
这次现场观摩会,既是一次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展示会、交流会,也是一次鼓劲会、加压会,更是一次全力抓好当前工作的动员会、部署会。相信通过这次现场观摩会,必将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刚才,继鹏同志作了工作报告,长兴同志就作好抗震救灾、抓好民生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了非常好的讲话,讲得很全面、很周到。我完全赞同,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三农”工作的伟大实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加快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代表了亿万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把发展生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这次观摩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都呈现出了各方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喜人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还仅仅是初步的、局部的、阶段性的,对照中央的20字方针,我们还有一个不断深化认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全面贯彻落实的问题。前一段,省委赵乐际书记、王侠副书记、姚引良副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来我市调研新农村建设工作。特别是赵乐际书记在我市调研时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抓住生产发展这个基础和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努力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理解和把握,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务实、发展更加科学。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内容极其丰富,含义十分深刻,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要求。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村经济有大的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千方百计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就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就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五条要求,是党在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思路、总部署、总目标、总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方针、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正确把握,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紧紧围绕20字方针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至上的理念、群众主体的理念、统筹推进的理念、长期作战的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农民增收,更加注重社会和谐,使形式、形态、形象和内容协调一致,各项工作更完善、更科学、更务实,尽可能少出偏差、不走弯路,不断推动
我市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创造新经验、实现新跨越。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实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跨越,生产发展是基础,产业支撑是关键。全市各级要切实强化农业奠基意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挖掘资源优势为抓手,以做强特色产业为重点,全力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一是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竞争力。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思路,顺应发展规律,加强市场研究,在更大范围内谋划产业发展,选准主攻方向,搞好布局规划,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的有力支撑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依托资源禀赋,立足县情、乡情、村情实际,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着力打造既有区域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板块,不断促进农业主导产业规模扩张和优化升级。要按照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各种扶持政策,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主导产业群,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二是要打造品牌壮大产业。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加速转化,产品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市场进入也愈加困难,农产品品牌化尤为重要。当前,我市农产品仍处于“有名品、无名牌”的困境中,缺乏品牌意识是我市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软肋。各县市区要切实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立足自身优势,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标准创品牌,靠品牌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打造一批具有咸阳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在做大做强现有土织布、剪纸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特色产品,提升科技含量,拓展市场空间,尽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扶持壮大一批在全省乃至西部和全国有影响的知名专业乡、专业村。要加大农产品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展洽会、推介会,以“绿色、健康、安全”为切入点,大力宣传推介知名农产品,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使我市农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三是要依托龙头扩张产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主体。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生产,用产业化的方式来整合农业资源,用企业化的手段来培育市场主体,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招商引资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嫁接优势产品和名牌加工企业,做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是要依托优势农业资源,着力增强果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全面提升新村建设整体水平
全市各级要坚持科学规划、尊重民意、分类指导、基础突破的思路,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促使全市新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完善新村建设规划。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新村建设,规划是龙头、是导向。各县市区的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农民素质、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规划中必须坚持科学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原则,在实用、实际上下功夫,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情,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农村特色,避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要科学确定整体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设计村庄形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城郊社区型、集镇型、生态村落型、整村迁移型的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特别是要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杜绝不切合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劳民伤财,搞形式主义。要坚持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把重点放到改善公共服务、节约使用资源、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要妥善处理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的关系,既重视抓好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又重视面上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开花结果。
二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最大瓶颈。近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有了加强,但整体上还比较滞后。我们要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和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民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以农民群众最急需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继续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全面提升乡村公路建设水平,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特别要抓好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以及路旁的绿化、美化等工作。要切实抓好以农村供水工程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要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尽快完成续建配套工程,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彻底消灭用电盲区。同时,要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加强农村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近期,有关县市区要全力抓好抗震减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抓紧水库、道路等受损基础设施的灾后重建,不断增强农村防震抗灾能力。
三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新农村要有新容貌,新容貌体现新变化。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广大农民的热切企盼。要以“农村生产清洁化、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目标,积极实施“一池四改”工程,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切实抓好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等工作,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型能源,下大气力清除“三堆”,着力消除农村“脏、乱、差”现象,为农民群众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要大力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动员广大群众建造绿地、栽花植树、发展庭院经济,美化人居环境,真正让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和谐,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市各级要不断强化民生最重、民生至上的理念,下大气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真正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要在实施民生工程上见实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危漏校舍改造,千方百计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切实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要重视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高度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利益,确保对“五保户”、受灾户的救助,真正做到应保尽保。要加强县文化馆、乡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适合农民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按照“统筹谋划、资金捆绑、项目带动、整村推进”的思路,不断加大旱腰带地区和北部五县扶贫开发力度,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在培育新型农民上见实效。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要大力开展科技文化进村活动,加快学习型乡村、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群众增强学习意识,全面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把培训农民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和“一乡一支师资队伍、一村一批技术骨干、一户一名生产能手”的目标,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夜校的作用,大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快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力争每个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要围绕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广泛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搞好农民就业技能及市场知识培训,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输出层次,拓宽输出领域,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三是要在树立文明乡风上见实效。新农村是阳光的、健康的、文明的农村,是协调发展的农村。要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以城乡文明共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现代文明养成教育,引导农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文明出行、文明交往、文明办事、文明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体现当代农民的崭新风貌。要重视对农民的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表达合理诉求。要深化以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家园”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毒赌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五、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真正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用更多的精力、花更大的力气、下更大的功夫,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一要强化领导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新农村建设,重视调查研究,吃透有关政策,分析社情民意,把中央、省委政策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不断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制订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增强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充实工作力量,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旗帜工程”建设,加大对软弱涣散村级班子的整治力度,真正把村级“两委会”班子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要强化投入保障。要充分发挥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整合资源、捆绑使用,切实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和财力保障。要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要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三要强化协调配合。市级各部门要自觉从大局出发,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各级涉农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项目申报、资金争取、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搞好服务。交通、林业、水利、城建、规划等部门要根据分工,对自己牵头的工作超前谋划,狠抓落实,齐心协力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各项文体设施建设上发挥作用,不断把新农村建设引向深入。
四要强化督促检查。今年,省上首次将新农村建设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市上也已经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市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切实负起责任,搞好工作协调,抓好督促检查和考评。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不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定期进行通报公布,推动工作落实。对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单位及个人,市委将在年终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6.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六
(2012年9月14日)
平鲁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晓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在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袁书记“7〃27”重要讲话精神,意气风发书写转型跨越发展新图景,满怀豪情喜迎十八大的关键时刻,向全市发出的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员令和新号角,必将开启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序幕,全面加快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建设步伐。
近年来,平鲁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和市委、市政府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幸福新城的战略部署,以转型综改试点区建设为统揽,以“70%的土地绿化,70%的农民进城”为抓手,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上进行了不懈探索,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一城十镇百村”战略,初步形成了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一城十镇百村”被誉为“平鲁模式”,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在第六届中国-1-
全面小康论坛上荣获“2011中国十大民生决策”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会议东风,全面加快农村改革和建设步伐,力争成为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先行者、引领者和创造者。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1430”城乡发展新样板。以“两个70%”为抓手,按照“空间集聚、组群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从规划、体制、政策上打破城乡分割,科学定位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城四镇三十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形成具有平鲁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样板,开创平鲁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五年内实现70%的农民进城,城市人口集聚规模达到15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6%,使平鲁成为全省城乡融合先导区。
二、不断夯实以工补农的坚实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有强劲的经济基础作支撑。我们在全面完成煤矿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一矿一企”战略,坚持循环式发展,链条式延伸,园区式集聚,集群式培育,基地式建设,举全区之力,建设总投资1200亿元的北坪、东露天两大循环经济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末,两大循环经济园区年产值达到600亿元,实现利税160亿元,安置劳力1万多人,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
三、努力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两个70%”的推
进,必然带来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的大调整,我们将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政策,建立转户不以退地为前提、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市场化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村庄整合,为城市建设提供土地占补平衡指标;稳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农村闲置的建设用地;探索推行土地审批、重点转型项目用地保障、未利用地审批等改革,为加快构建四大农业产业板块、加快中心城市和集镇建设、大规模的生态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四、不断拓宽农民进城就业渠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全新就业服务体系,五年内为新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其中,依托两大循环经济园区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以“一城四镇”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五年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为70%的农民进城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五、积极推进户籍改革和制度创新。借鉴城乡统筹发展先进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办法,对农村居民转户后的承包地、宅基地处置设定3年过渡期,农村居民转户后,保留林地使用权、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农村各项补贴等农民原有权益。同时,农民进城后,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实现农民转户进城后“五件
衣服”一步到位,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
六、探索推进金融财政体制创新。继续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借鉴新疆实施的征收地方经济发展基金的做法,探索尝试向煤矿超生产煤炭征收地方经济发展基金,用于改善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造林绿化,把煤炭基金与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同时,积极引进商业金融机构,形成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结构,大力鼓励银企合作,为银企沟通搭建平台,努力开拓多元融资渠道,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总之,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七
肥西县档案局
近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按照省市局关于档案宣传工作的新要求,以创新的思路统领宣传工作,实行业务工作和宣传工作的“一岗双责”,坚持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第一要务的原则,努力提高档案宣传工作水平,使我县档案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和支持,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有力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提高认识,增强档案宣传工作责任感。
长期以来,档案被看作是专业研究人员才涉足的领域,距离普通人很遥远。档案人也似乎习惯了多奉献少宣传,甘当无名英雄的传统思维。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档案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切实提高对档案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我们将宣传工作放到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档案宣传看作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贯彻党和国家
档案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工作部署的重要途径。做好档案宣传工作,是扩大档案社会影响、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普及档案知识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档案资源的社会利用面、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实现档案部门和社会各界信息共享的必然选择。
二、完善机制,促进档案宣传工作制度化。
首先,成立了宣传工作领导组。由局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局馆宣传工作进行总体谋划、直接指导;各科室负责人担任信息员,作为宣传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将宣传工作纳入各科室工作日程,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在局馆全体工作人员中切实落实业务和宣传工作的“一岗双责”。逐步健全了以办公室为枢纽,各科室为主体,各位信息员为主干,内外相连的宣传工作体系。领导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通报宣传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围绕中心工作,及时对宣传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其次,出台了相关的考核奖励制度。实行考核与奖励、宣传任务完成情况与评优表彰相挂钩的制度。根据各科室岗位职能的需要,年初下达每个科室相应的任务数,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对宣传稿件上报数量实行计分考核,同时根据稿件的采用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稿件的统计计分和奖励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年终总评,有效的调动了各科
室工作的积极性。对未完成宣传工作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各项评优表彰。
三是严格稿件报送程序。对采写的宣传稿件进行层层把关,确保上报稿件的真实、准确。要求信息员对采写的内容认真提炼、加工,然后由分管领导进行审核把关,最后送主要领导批阅签发。有效杜绝了误报和内容、文字的错漏问题,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三、围绕中心,实现档案宣传工作全覆盖。
首先是业务的全覆盖。在档案宣传工作中,特别重视围绕档案业务这个中心,在收集、保管和利用的各个环节,重点关注档案工作动态、档案事业发展情况、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档案安全情况,加强重点工作宣传。立足各阶段开展的业务工作,及时采写了有价值的宣传稿件,力求做到档案工作开展到哪里,信息报道工作就宣传到哪里。在具体宣传工作中,我们特别要求把握全局性。在近年的档案宣传工作中,我们围绕新农村档案升级达标、“两新”组织档案工作、特色档案征集、档案信息化、退伍军人集中查档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体现档案工作的独特性,着力加强综合稿件的撰写和报送。
其次是时间的全覆盖。宣传工作要特别重视时效性,再好的新闻过了时间都难以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档案宣传工
作同样如此。我们要求当天的事必须当天上报信息,上报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信息每周不少于一篇,肥西档案信息网站要做到每天更新,把工作的“快”反映到宣传的“快”,把工作的“实”反映到宣传的“实”上面。
为了更好的掌握乡镇档案工作动态,我们今年还开始对乡镇档案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统计考评,努力构建县乡两级档案信息员网络,将档案宣传工作覆盖到乡镇。
四、拓展渠道,扩大档案宣传工作影响力。
我们档案部门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公众对档案工作却依然很陌生。近年来,我们尝试着和报社、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合作,结合不同时期宣传工作的重点,充分体现档案工作特色。我们的宣传工作逐步走出了“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宣传领域从业内走向社会,宣传方式从单一到多样,宣传内容从一般性报道向专题性深度拓展,努力让档案工作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在去年的“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宣传报道中,我们及时总结走访乡镇档案室、摸排新农村档案升级达标中存在问题等方面的事例,在促进新农村档案升级达标工作的同时,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在“肥西好人”评选中,我们挖掘整理了我局退休干部张伟志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先进事迹,均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得各类信息的重要平台,使用人群快
速增加。为了扩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影响力,我局在2009年开通了按照高标准建设的肥西档案信息网,此后不断优化档案栏目设置,信息量大、更新快,点击率快速攀升。档案信息网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更加及时、便捷的掌握服务信息,了解档案工作,利用档案资源,在档案宣传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八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上的发言
中共长沙县委
长沙县人民政府
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是一场保护环境的重大行动。近年来,长沙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发展战略,以农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变革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低碳环保、循环发展经济之路,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面创新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模式。
环境问题业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县历经八年多的强势推进,环境治理如果再走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老路,不但劳民伤财,同样影响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为此,我们在县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转变过去“户投放、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转移式处理方式,按照“全域覆盖、全民动员、全面推进”的思路,推行农户生活垃圾“三分法”,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倡导易腐垃圾不进桶、不出户,引导村民源头减量、就地生态处理,积极构建“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分类中转、县市分类处理”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体系。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由县环委办、生态办、爱卫办“一体运作”,代表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考核、监督、督办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通过“第三方每月暗访、随机抽查、当日反馈、限期整改、月底兑现、季度讲评”的方法,建立县—镇、镇—村、村—组、组—户四级联动的督查考核机制和评比公示机制,层层监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逐步建立保洁员专职队伍。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每XXX户至少配备1名专职保洁员的要求,全县XXX个乡镇和村(社区)通过公开选聘等方式共配备农村专职保洁员XXX名,继果园镇2013年率先推行农村专职保洁员队伍、按照网格化管理实行无缝保洁后,又有青山铺、开慧、江背、春华等XXX个镇均按比例建立了稳定的村庄专职保洁员队伍,进一步发挥“公共区域保洁员、有害垃圾收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破坏环境劝导员”的“五员”职能,有效推动城乡常态保洁和垃圾分类回收,切实打通了环境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为全面提升城乡品质,2016年以来,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镇建设,全面取缔了XXX万个户用焚烧桶,敞口垃圾池由XXX万座淘汰至XXX座,XXX余万个垃圾桶全面配置到户到组;XXX个村建立了垃圾分类回收中心,每个镇均设立了垃圾分拣中心;半数以上保洁员配备了上户回收车辆。全县已建设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市级XXX个、县级XXX个,垃圾分类减量示范镇市级1个、县级XXX个,垃圾分类减量村覆盖率达XXX%。随着垃圾分类减量村镇的推进,今年底敞口垃圾池将有望实现基本消除,超过半数的乡镇实行垃圾全程密闭收运,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三、积极探索垃圾清运处理运作模式。
一是通过服务外包,三年共投入垃圾清运费XXX余万元,由专业公司负责全县城乡垃圾压缩站的终端清运,统一送市中转场后、进入市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XXX%。二是通过先行先试,率先全市打通垃圾分类回收终端处理渠道。2013年10月,我县通过采取自购服务方式,推出了有毒有害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营、统一处置”的举措。经过近四年的探索,2017年5月,通过公开招标,两年共计投入XXX万元,引入我县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全域推进新一轮城乡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统一回收、统一清运、统一处理”服务,不仅打通了全县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处置渠道,解决了镇村垃圾分类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长沙市终端的处置压力,还让废弃的玻璃、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变废为宝。三是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目前,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我县试点农贸市场果蔬垃圾及园林绿化垃圾的处理项目,相关处置基地于2016年10月投入建设运营,项目用地XXX亩,规划产能XXX吨/天,今年4月中旬,日处理能力XXX吨的易腐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将正式投产;同时,依托该公司“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拟在部分乡镇开展试点,通过低温热解工艺将其他干垃圾变为油和炭等高价值资源,实现乡镇垃圾处理不出镇,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形成我县生活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链。四、多元投入加大垃圾分类治理力度。
一是按照XXX元/户安排村庄基础保洁经费,逐步提高保洁员的工资待遇。二是增加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镇建设经费投入,对市、县验收合格的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县财政按XXX万元/村补助垃圾分类减量设施建设经费,次年起按3-5万元/村/年补助运行维护经费,2017年我县共投入建设经费XXX万元、运行维护经费75万元。三是安排垃圾分类回收专项经费,对镇街收集的有害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分别按每吨XXX元和XXX元予以补助,排名靠前的镇街再给予奖励和考核加分,增加保洁员工作待遇,有效促进农户分类和垃圾回收。四是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村镇建设,大力推行村民缴费自筹XXX元/户/年,不断拓宽资金渠道,工作方式由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全面参与和自觉付费转变。9.在全市师德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九
今天,市教委在新阳路小学召开了哈尔滨市师德建设**现场会。这对全市深入开展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将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次师德建设现场会,听了**区教委、五中和新阳路小学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经验介绍,看了师德建设活动的专场汇报,很有特色。我看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
从
**区教委介绍的两个层面的师德建设经验中,可以看出**区教委的党政领导,对师德建设工作的认识高、工作力度大、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已初步形成一套师德建设的成功经验。他们抓住了师德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三级领导”的体制;抓住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制度完善,形成了“三项机制”的管理;抓住了师德建设工作的典型引路,形成了“三个结合”的格局。这些经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全市各单位学习和借鉴。
第五中学在规范师德方面,实施“教师考核量化工程”的作法很好。他们实行的“两测评、两考核”的多元化评估方式,有利于教师师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沟通学校与社会、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对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阳路小学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教工群体凝聚力为主线,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二是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从今天的现场会看,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经验介绍的模式,将师德建设工作溶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不断给师德建设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将课堂教学师德规范学习汇报、案例分析、教师心语等环节中,师德建设方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和作法总结归纳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新鲜经验。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教育。这种形式的现场会,不仅是开展师德建设工作方法上的一种尝试,也是工作思路上的一种创新。
下面就全市师德建设工作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前一段我市师德建设工作的简要回顾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师德建设工作,在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取、不断深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各区、县(市)教委、学校的领导,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加大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步伐。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市师德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岗区教委为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把“树形象,铸师魂工程”落到实处,创办了《师德建设通讯》;开展了“百名师德高尚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以此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推动了师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动力区教委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视典型引路,示范作用。不失时机的召开师德建设文化学校现场会,交流文化校师德建设的经验,为区、市提供了一个以师德群体建设为主线,带动教职员工全面素质提高的成功样板。
香坊区教委,将99年做为“师德强化年”,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在教师中广泛征集高尚师德名言警句,开展了“新时期教师形象”、“我中心的教师形象”的征文活动。
二)、突出重点、抓住热点,不断强化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各区、县(市)、校都把“转化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特困生”做为师德建设的工作重点。使广大教师树立了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念。南马路小学提出了“课堂就是情感场”。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四要”,要用民主的口吻与学生谈话,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民主的口吻与学生谈话,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要让回答问题的学生体面坐下,课堂提问要照顾大多数。使尊重学生,爱护、关心学生的思想深深地扎根在每位教师的心田。
对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乱收费、乱办班、向学生、家长索要礼物、强行向学生推销商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各区县(市)教委把解决这些势点问题提高到落实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采取了正面引导,舆论监督、严格奖惩、加强评估等措施,及时的进行了教育、疏导。从而增强了广大教师“以法执教‘的观念,提高了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各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基本杜绝,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得到了遏制,爱岗、爱生、敬业、奉献”的风气已在全市形成。
三)、建立了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广泛开展了师德达标评估活动
在师德建设中,各区、县(市)都十分注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普遍采取了家长问卷,设“家长联系卡”、“校长接待日”等各种形式听取意见。**区开展十万家长评师德活动,建立了一条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
到目前为止,通过师德达标评估,全市已有95以上的教师师德基本达标,50以上的教师师德高标准达标。
10.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十
------------------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冯 静
(2010年12月3日)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全市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二五”规划,总结推广瑞昌市文化建设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全市文化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市委书记钟利贵,市委副书记、市长曾庆红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对瑞昌市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对全市下一阶段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切实增强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认清形势,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地说,当前是我们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正如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今年9月8日,第六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的主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工作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是一种大势。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十分难得,条件十分有利,氛围十分浓厚。我把它概括一下,一共是三句话、九个字。
第一句话,形势好。当前文化建设工作所面临形势之好,是前所未有的。一是文化建设受到了世界范围的共同关注。现在,各国都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纷纷制定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英国政府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门小组;韩国政府专门设立文化产业局,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新加坡更是把文化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提出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一个全球的媒体中心”。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二是我们国家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任务,并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这对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来说,既是令人鼓舞的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工作压力。
第二句话,力度大。在文化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群众文化需求又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我市文化建设工作推进的力度非常大。一是文化投入前所未有。近两年来,九江紧紧围绕“强工兴城”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市财政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成倍增长。市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书画院等工程的投入就突破10个亿,是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总和。各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加大了文化设施的投入。二是文化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上,我市与外商签订了庐山西海文化旅游、梦幻庐山、庐山现代农业观光产业园、白鹿洞文化园等一大批文化产业项目,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市文
化建设工作。三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我们举办了“新春音乐会”,组织了“红歌唱响八里湖”活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了“唱响九江”大型文艺晚会。“第四届星子温泉旅游节”、“柴桑名歌·中国红歌电视大奖赛”、“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武宁民间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也产生广泛影响。此外还邀请了余秋雨、于丹等文化大家作客寻庐讲坛。与此同时,以电影《可爱的中国》为代表的文化精品创作也颇有收获。所有这些,都展示了我市文化建设的良好势头。
第三句话,经验多。昨天我们参观了瑞昌文化建设工作的亮点,刚才又听了瑞昌的经验介绍和湖口县、武宁县的典型发言。这些地方的经验各有特色,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有重视才有希望。瑞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意见》,将文化事业视为更高层次的民生工程,从政策和制度上确保每年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不仅在新城区黄金地段划出40亩地,投资近亿元新建了瑞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程,形成了城区、乡镇、村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瑞昌市主要领导还亲自出面,为文化建设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1100多万元。这都是领导重视的具体表现。领导重视了,文化建设工作就能让人高看一眼,就能先人一步,就有了走向繁荣和发展的希望。二是有阵地才有基础。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空间和载体。因此,阵地建设在文化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硬件到了位,软件才不软。瑞昌、武宁、湖口的经验都充分证明,加强阵地建设,是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当然,有了阵地,还必须管好用好,让其真正发挥作用。比如瑞昌,不仅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还十分注重管好这些设施、用好这些设施,他们由政府搭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找准群众文化需求的“兴奋点”。依靠民间文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依靠专业文艺团体组织公益性文化活动,依靠引进国内知名院团举办高品味的商业性演出活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三是有人才才有活力。文化建设有没有生命力,人才是关键。比如瑞昌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育一批剪纸和竹编工艺方面的人才,由此带动了这两项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剪纸为主导的田园文化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20万元,另一个以竹编为主导的南义工艺厂年销售收入在60万美元以上。也是因为有人才支撑,瑞昌天牛文化传媒公司自去年五月成立以来,先后通过市场运作,成功主办了安庆再芬剧院瑞昌演出周、延边歌舞团《长白山—阿里郎》演出活动,参与举办了九江市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并多次组织国内知名艺术院团到瑞昌、九江演出,目前正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合作,筹拍一部以全国十大优秀警察周俊军为原型的主旋律电影。所以我们说,人才是一切事业之本,有了人才,我们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才能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
形势好、力度大、经验多,这是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有利因素。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仍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比如文化经费投入不平衡,有的地方相对充足一点,更多的地方则严重不足,一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等配备远未到位;基层文化队伍亟待加强,特别是农村乡镇文化站专职人员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很不稳定;文化工作手段落后,文化产品与文化活动创新不多,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等。此类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把握发展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群众需求,以一种自觉担当、守土有责的精神和理念,切实增强推进文化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感。
二、把握重点,狠下功夫,努力开创我市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以什么样的视觉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是摆在全党特别是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同志面前一道重大课题。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工作迈
上新台阶。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是抓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干法。当前对文化建设工作,我们不少同志还存在认识误区:一种是“效益论”,认为文化工作是虚的,经济工作是实的,搞文化工作不如搞经济工作见效快、看得见成绩;第二种是“先后论”,主张先把经济工作搞上去,有条件了再来搞文化工作;第三种是“自然论”,认为经济发展了,文化自然会繁荣。这几种认识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媒体宣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是形成全体人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文化工作从来就不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而是凝聚全民族共同价值追求、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坚实基础,文化工作可以走在经济工作前面;文化不仅可以间接主导社会发展,同时也可以直接创造社会财富,文化产业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比翼齐飞,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真正把软事办硬、虚事办实、好事办优。
二是抓投入。任何文化,都必须有承载的空间和平台,而空间和平台的搭建,必须有投入。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文化投入,是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各级财政,在文化建设上不能算“小账”,要算“大账”,要舍得投入。要向瑞昌学习,确保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的增长幅度。二要完善设施建设。“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为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各地要乘势而上,借船出海。加快文化中心(包括剧院、电影院、会议中心等)建设,县级要尤其建好“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农村文化站,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完善,增强吸引力,努力提升我市县、乡文化设施档次和水平。三要善于筹措资金。特别是一些公益性的文化场馆建设和文化演出活动,要善于向上级文化部门、向热心文化的公益人士、向支持文化工作的部门和向市场筹集资金,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支持文化建设的资金渠道。
三是抓服务。服务最能体现文化工作的价值。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满意了,就说明文化工作做得好。要着眼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艺精品生产,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在创作、策划作品和文化活动的时候,要想到能有多少人来看、来参与。随着城镇化力度加大,随着文化设施的建成和完善,如何管好用好,发挥效应,值得很好研究。要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各行各业。当前,尤其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抓实抓好,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权益。要大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四是抓产业。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事业、产业两大形态。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一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放开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非国有经济成份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引导非国有经济成份投资经营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音像制品销售业、电影放映业、文化中介业、文化会展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二要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九江现有的优势,优先发展演艺业、电影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新闻出版业等,促进其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会展业、文化信息业、文化中介业和一些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三要打造文化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集聚效应和高附加值,必须把功夫下在培育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品牌上。要立足九江特色文化资源,着力发掘、创作一批文艺品牌节目。要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着力组建、扶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文化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大力培育象庐山及庐山西海、瑞昌剪纸、星子金星砚、共青动漫城等品牌产业。要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着手建立几个辐射力、带动力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或文化产业园区。做产业很大程度上就是做市场,一定要重视和学会研究市场、培育市场、运作市场。
五是抓人才。千秋事业,人为根本。前不久,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若干意见》,我们一定要抓好这一文件的贯彻落实,借着这股东风,切实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一要规范配置。严格按照中央六部委的文件要求,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和各基层文化站点专职文化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二要强化培养。建立完善培训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计划,力争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将全市宣传文化干部轮训一遍,努力提升宣传文化干部学习宣讲理论政策的能力、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组织基层宣传文化活动的能力、掌握运用新媒体新手段的能力。吸引在创作上有建树的文艺工作者和懂市场、会经营、在文艺精品项目运作上有经验的专家参与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和充实文艺人才库。拿出专项资金,对“五名人才”(名作家、名编辑、名主持、名记者、名策划)进行申报评选,送往高等院校、院团进行培养。三要优化环境。对从事文化建设的同志政治上要关心,工作上要支持,生活上要帮助。要十分珍惜现有农村文化人才这个稀缺资源,支持他们领办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户和其它经营性文化实体,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作用;要保护民间老艺人,通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途径,使他们的文艺绝活后继有人;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要予以奖励,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我市文化建设新高潮,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党委、政府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文化工作新局面,为我市赶超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1.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 篇十一
今天,市委组织部在这里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基层党建便民服务工作现场会,将通过此次会议在全市全面推广“组织推动、邮政运作,农村基层党建便民服务的彭泽新模式”。这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市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市邮政局向出席这次会议的省、市、县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关心和支持九江邮政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彭泽模式”是邮政部门将服务“三农”的网络优势与党委、政府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结合在一起、为农村基层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项创举,在江西乃至全国应为首创,它不但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而且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是“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一项举措,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种新思路。我认为,这一新的思路,不仅扩大了邮政服务“三农”的空间,也使邮政服务“三农”的社会影响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使邮政成为真情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
第一,“彭泽模式”告诉我们,邮政与地方党委政府在“三农服务”上存在互补的内在联系。邮政点多面广,与农民接触紧密,能为农民直接提供服务,而且有百年的信誉品牌优势;而地方党委政府具备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能在便民服务上进行很好的宣传发动。邮政与地方党委政府在服务“三农”上的合璧、联姻,实现了优势互补。
第二,“彭泽模式”告诉我们,邮政服务“三农”有着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九江市邮政局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开展邮政农资日用品分销配送服务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真情服务“三农”的赞歌,惊动了政府、感动了百姓,撼动了媒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家邮政局研究院的周焕德副院长在九江实地考察看后,对九江邮政探索出的服务“三农”模式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这是为变革中的中国邮政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思路,指出九江局服务三农工作为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村邮政局所找到了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找到了一条与邮政联姻真情服务“三农”之路;为中国邮政找到了一条感动国人之路;为中国邮政找到了弘扬伟大创业精神之路。
【范文网】
第三,“彭泽模式”告诉我们,百年的品牌加上百分的服务,这是服务“三农”最有效的途径。中国邮政具有百年信誉品牌,它的网络资源优势和集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流合一的业务优势,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我市邮政部门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充分发挥品牌资源优势,全员投入、不畏艰辛、忘我工作、奋力拼搏,日夜奋战在服务“三农”工作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情注三农、为民服务”的辉煌篇章。市委宣传部在年终考评向市委领导汇报时认为邮政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真正做到了“农民满意、社会称赞、政府肯定”,同时被当地农民誉为邮政部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目前,组织推动、邮政运作的“彭泽模式”仍处在探索和初创阶段,从理论到实践上还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各级邮政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配合党委组织部门把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下面我对全市邮政部门深入开展服务“三农”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依靠组织推动,加强与地方部门的沟通合作。“彭泽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邮政部门难以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依靠组织推动,才能形成合力,保障便民服务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运行。因此,全市各级邮政部门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与地方有关部门多沟通联系,加强在农村基层便民服务工作上的合作,为全面推广和完善“彭泽”模式,更好地开展邮政服务“三农”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积极构建平台,加强服务网点的规范化建设。邮政服务“三农”网点渠道建设,是邮政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平台,随着邮政分销种子、农资业务逐步进入淡季,各级邮政部门要将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网点的规范化建设上来,积极构建服务“三农”平台。要本着“组织推动、邮政运行”的原则,按照“彭泽”便民服务新模式的方法,坚持自办与代办相结合、发展与规范相结合、管理与提高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基层农村,不断加强农村网点的规范化建设,使九江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真正走上一个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效果。在具体的工作当中,要本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搞好服务的原则,做好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点抓好五项措施:明确责任,搞好衔接;加强开发,严格引入;典型引路,加强指导;强化监控,保证质量;诚信经营 ,搞好服务。
四、搞好内部支撑,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全市邮政各级部门要相互配合、上下联动,为“彭泽模式”的推广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一是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并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落实好相关政策;二是市、县局机关部门和经营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和作风,深入一线抓发展,紧密联系基层,实现上下互动,对基层进行帮助指导,共同抓好工作;三是制订《九江市邮政农资分销和网点建设指导意见》,为九江市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五、规范经营秩序,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邮政服务“三农”,依托的是网络,凭借的是诚信,工作的中心是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做好“彭泽”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全市各级邮政部门在做好立足服务“三农”,加快“彭泽模式”推广步伐的同时,要规范经营秩序,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一是从净化流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的角度出发,以实际行动为农民办实事,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广大农民的信赖与支持;二是严格进货项目,从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农村市场的需求出发,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给农民带来损失;三是为农民提供售后服务的末端支持,指导和帮助农民使用农资产品。
最后,我希望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对邮政服务“三农”工作给予充分的理解,并给予多方的支持和帮助,为九江邮政服务“三农”工作更好地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谢谢大家!
【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的发言稿】推荐阅读: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2-12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310-11
在全市信访维稳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08-20
市委书记在全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01
常务副市长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22
在全市教育现场会上的致辞06-29
教育局局长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21
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11-20
在全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