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知识

2024-09-08

高中教育知识(15篇)

1.高中教育知识 篇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手工业方面: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间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高中教育知识 篇二

有老师说, 上学期刚学会的叠被子、扫地之类的活儿, “一个寒假过后全都还给老师了, 有的孩子甚至连裤子都不会提了”。

出现这种情况虽让人有些意外却不难理解。寒假期间, 本应由孩子独立完成的活儿全部由父母代劳了, 得不到锻炼的孩子自然感觉手生。我们不能说父母精心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有什么不对, 但是一旦这种安排到了面面俱到的地步, 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

既然叠被子、扫地之类的家务活儿孩子没有做, 那么他们的假期都用来做什么了呢?和小伙伴做游戏吗?不尽然, 看看各培训中心的热闹景象就知道了。寒假期间, 不少家长都送孩子去上培训班, 强化知识、发展特长, 孩子的假期忙且累不说, 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教育和自理能力培养都被忽略了。

当代社会要求家庭教育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在很多家长看来, 语文数学、歌舞表演、体育竞技, 孩子什么都学就是全面发展了。殊不知, 所谓全面发展, 还包括自立自强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孩子这一方面的能力, 从小就要教会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做, 力所不及的事情学着做。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孩子在学校基本已得到知识性的教育, 而生活能力却大部分要从家庭教育中获得。如果家庭教育一味地重视知识性学习, 那么孩子很难获得均衡发展。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娇惯一点儿可以理解, 但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希望把孩子娇惯成事事依赖他人的生活低能儿。所以, 家长绝不可以事事包办, 而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动手、动脑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自立。

3.如何学习高中语文知识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味  情感味  文学味  新闻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32-01

一、增加人文味,让学生在人文气息中成长起来

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这些精神同化学生,进而内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品德修养、气质个性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提升。高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就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征,很多都是人类优秀思想的成果,对高中生的品德修养、气质修为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语文教学应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宣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一定的精神洗礼。具体来说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并且把这些所谓的人文教材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内化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体会到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的整合教材和学情之间的关系,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精神,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

二、增加情感味,让学生的心灵富有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目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来说,其内容更具有人本性和人情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作者,感悟作者写作意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释放文章中的情感味道,增加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升华学生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情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和成才。课堂中,人情味的注入需要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并且能通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能给学生宣传某些思想情感,并且能让学生做出一定的反思和情感的内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牵涉到很多的情愫,有爱国情怀、有浓厚的亲情、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这些情愫的表达恰恰可以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人情味。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恰恰可以帮助学生能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父亲的形象,了解自己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和关爱,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进而实现人情味的教育,实现情感的共鸣。

三、提升文学味,让学生提高素养意识

语文课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对文章的选择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有诗歌、有古诗词、有小说、有童话故事、有科技散文等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向学生讲授了不同文学载体的赏析、鉴别和创作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有效的掌握这些资料,学生的文学素养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他们的文学素养自然也就提高了。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学习之用,通过学习的知识能进行文学创作,语文课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文学基本功夯实的过程,通过一点一滴的文学素养的积累,最后能让学生创作出充满文学色彩的文章,这就是说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需要高中语文课堂中给与知识的普及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四、连接新闻味,做好学习的导航者

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节奏迅速,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结合当先的先进理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那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应该突出自身的工具性、引导性和辅助性的作用,要有效的嫁接新闻,体现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仅仅的捆绑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五、结语

4.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知识点 篇四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极大破坏

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措施克服危机

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

-2、目的: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直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

-3、措施

①整顿金融(突破口);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③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局,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建立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

-5、评价:

积极:

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迅速恢复发展(经济);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政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此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

5.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知识点梳理 篇五

◆1、欧洲联盟(1993年)

(1)背景:

①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近代欧洲国家处于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之中,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

③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

④法德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和基础。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②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④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签订,确定建立经济政治联盟的目标。

⑤1993年,欧盟成立。

⑥,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表明: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3)影响: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

(1)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区域集体化的影响。②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2)标志: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

(3)中国加入时间:1991年。

(4)影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化三个方面取得成就;但成员国之间的较大差异对经济集团化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1)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及时间:欧盟(1993)、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亚太经合组织(1989)

(2)它的出现放映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3)他们的性质:

①区域经济政治集团

②区域经济集团

③论坛性质经济合作组织

(4)特点:

①经济政治军事集团

②最早由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③区域规模最大,成员国之间差距明显。

6.浅谈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 篇六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教学衔接,学生,学习物理

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教材在知识层面, 思维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台阶。而学好高中物理知识又是至关重要的, 学好高中物理必需从高一就得到重视, 高一物理是基础中的基础, 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 高中学生需要有相当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一物理?如何才能使物理成为我们的优势学科?下面就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谈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1 学生方面的认识

(1) 主动性差。思想上松懈, 经过一番拼搏刚考上高中, 再则高考又是三年后的事。

(2) 自主性差。如果说“主动性”是态度问题, 那么“自主性”就是能力问题。

(3) 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习惯了形象思维, 机械记忆, 模仿, 课堂容量小, 不习惯抽象思维, 于逻辑、推理, 独立思考, 节奏慢, 课堂容量大, 节奏快。

(4) 信心不足。受历届高中学生影响, 认为物理难学, 一开始就没有信心和决心学好高中物理。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要加强演示实验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尽可能呈现过程, 做到通俗易懂, 并要充分利用考试手段树立学生的信心。学生往往认为能考好说明我学好了, 我能学好则更有信心学下去, 所以, 平常测验, 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题、精心命题。将平常的习题试题化, 让学生能不断取得成绩, 看到希望。如果许多人没考好, 要马上重新组织总结、复习, 再组织重考, 一点非常重要。帮助学生多打胜仗, 每次考试考出好成绩是树立、巩固信心极好的方法。

那么, 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在高一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提高他们的认识, 重视高中物理, 教师要长期的, 时不时的提醒学生, 重视物理这门学科。并要不段的鼓励学生, 增强学生的信心。

2 处理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2.1 知识上的连接

初中物理教材共涉及到力、热、光、电四个部分的知识, 高中的物理教材共涉及到力、热、光、电、原五个部分的知识, 初中物理中的大部分内容在高中都将进一步的学习, 应该说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是很多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2.2 加深知识的深化

虽然有些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 但是作为高中继续学习的内容, 还需要不断的深化和拓宽。

3 初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衔接

3.1 联系实际, 帮助理解

初中物理中, 知识点的学习是以记忆为主, 公式、定理以及实验现象只要能够熟记, 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 公式的记忆将仅仅作为基础, 因为分析的条件相对于初中而言无比复杂, 单纯凭借记忆把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结论背下来, 这个方法变得不现实。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

3.2 充分实现高效课堂

(1) 主动听课。上课要认真听讲,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 积极思考问题,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这个“修行”的功夫要下在“独立思考”上。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 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我们应该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讲, 积极地进行思考, 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

(2) 注意课堂要点。上课时, 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 对于难点, 则可能因人而异, 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 仔细听讲。

(3) 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听课是主要的方面, 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3.3 重视用实验

在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实验, 如实验与探究、迷你实验室和课本中介绍的小实验等。学生要亲自动手做实验或亲眼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课本中的这些实验, 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 不仅能探究或验证规律, 它同时能使我们发现物理是有趣的, 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使我们的抽象思维形象化, 以达到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目的。

3.4 正确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增强其自主意识。高一物理教师一开始就要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环节。同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 选取一些难度稍低、可读性较强的章节, 采取学生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5 灵活应用, 举一反三

相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实际问题的分析对学生而言相对有些难度。但分析能力的核心还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 但又不仅仅是单纯地知识点理解, 而是要建立起整个知识网络的架构。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精讲精练过的习题错误率却非常高。我认为原因有二:首先听讲不认真所致;其次不善于总结规律。因此要真正学好物理, 除前面提到的要认真听讲外, 还要善于总结。高中物理问题的分析与初中是有区别的, 高中十分注重于分析的连贯性, 从初始条件开始分析到得出中间结论, 而中间结论马上就成为下一步分析的条件, 将分析持续进行下去。所以, 除了各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之外, 各个章节知识点间的联系也是分析的重点, 也就是要把学过的知识彼此联系起来。

概而言之, 即降低起点, 基础到位, 完善系统, 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侧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 能起到减轻学生负担, 帮助学生顺利跨越初、高中物理学习之“坎”的目标, 也是有效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学习方法和全面提高能力之法, 进而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阎世铎, 田世坤.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孙元清, 张越.高中物理思维方法[M].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3.

7.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策略分析 篇七

关键词:知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21-0150-02

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智力技能,是在概念和规则掌握的基础上,将概念和规则(包括理解知识的方法、复习和巩固的方法、以及做题的方法等)运用于与原先的学习和练习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之中。策略性知识是学习者用来调控其学习和认知活动本身的,其目的是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种一般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都要受到策略性知识的指导和支配。策略性知识分为两级水平:较低级的为一般学习活动的策略知识,如控制与调节注意的策略、记忆策略和提取策略等;较高级的为创造思维策略知识,这类策略往往是因时、因人、因内容而异的过程,难以程序化。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指的是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为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采用的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办法。它又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复述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等。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单一化的教学策略

通过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课,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与技巧。这类训练模式适合在高三进行,可以使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能够使学生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会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但同时,这类训练容易使学生只学到一些“僵化”的教条,难以向具体知识领域的学习迁移。

2渗透式的教学策略

此类策略中的策略训练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渗透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该类教学训练适合平时进行,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策略的直接运用。研究表明,在这类训练模式中由于所学策略与学科内容联系紧密,学生掌握的策略对另外的内容用处不大,缺乏广泛的迁移性,同时,也不利于系统地掌握策略性知识。

3交叉式的教学策略

先独立地教一般性的策略性知识,包括策略的意义、具体操作程序,在此基础上,再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差异,要求并提示学生把所学的策略运用于具体的知识学习中。这种教学模式吸取了以上两种模式的长处,舍弃了其短处,可以获得较佳教学效果。

4情境性教学策略

策略性知识的应用和展开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而策略性知识的展开与组织又是个体行为,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由对策略性知识的探寻向策略性知识的情境化和个性化转变。只有完成这一转变,我们才可以称其为已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应用是个体对自己内在认知过程的调节活动,具有内隐性,很难从外部直接观察到。但是它们可以在个体的认知系统中得到反映,从这一角度来说,它又有外显性。策略性知识的个性化和情境化是将策略知识转化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这样会大大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短时间内采取大量突击练习的办法。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学习每个策略时,给予充分的消化、理解时间。掌握策略性知识是一个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某种策略性知识之后,要经常运用,使学过的策略不断得以运用和巩固。因此,策略性知识教学要注意为学生提供运用与深化的情境。

5主体建构策略

策略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自主建构,学生在策略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有领悟到什么是策略、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才能有意识地去发现策略、总结策略,从而生成适合自己的策略。学生自己如能生成策略,也就标志着他们真正掌握了策略性知识——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策略性知识。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时,要自觉对认知进行反省,这样效果会更好。这种反省认知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策略的概括和保持是非常关键的。策略不应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学,而是要作为实际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来学。策略学习和应用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内容。研究表明,越是学生熟悉的内容领域,学生越是能应用高效的策略。如果学生对阅读很熟悉,那么他就能应用阅读策略解决在阅读理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习者使用阅读和写作的策略后如果大大提高了阅读和写作水平,这样就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意识到策略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则会受到激励,将更加自觉地应用策略。学生会明白,优秀的成绩是应用正确策略的结果。因此,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自主建构,教学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对策略性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策略性知识的获得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教师要因势利导、合理设计教学;学生要仔细体会、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在长期的“躬行”中掌握方法。在学生策略获得的过程中,学生综合应用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同样,学生要理解一篇课文,首先头脑中要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类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其次要有一系列的阅读技能,借助文字符号,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属于程序性知识;最后用阅读策略确定目标,调节阅读过程,完成阅读任务。对于非毕业年级,一般采用渗透式的教学和情境性教学模式。在高三,则一定要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教学,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解题方法等,同时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也就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和交叉式的教学模式。

因为语文高考主要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5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5个层级。其中后3个能力的培养与教学中策略性知识的教授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 刘光成.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湖南教育,2006(2)

2 王蓉蓉.新课程下语文知识探微.现代语文,2006(3)

3 李正存.文章知识、读写知识于语文教学的价值.语文学刊,2007(2)

4 栾雪梅.平衡与偏移:语文知识选择的原则,语文教学之友,2007(1)

The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Knowledg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of Language

Zou Tao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rawbacks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odel and the actual language of teaching knowledge, to examine the knowledge of language teaching, to broaden our horizons, to optimize teaching will must have new insights, new meaning.

8.幼儿安全教育知识 篇八

消防安全:

一、幼儿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二、幼儿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

三、幼儿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险物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四、教育幼儿如有火灾发生,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并说明自己所在地点,在火灾现场,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

五、如果楼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六、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七、着重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电路安全:

一、辅导幼儿了解认识一些电路危险标志。

二、幼儿不能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三、幼儿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不要捡断落的电线。不要自己随便碰触用电类的电器。

交通安全:

一、幼儿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认真遵守红灯停,黄灯准备,绿灯行。

二、幼儿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或做其它事情。过马路时要耐心等待绿灯,不要急着乱闯。

园内安全:

一、、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二、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三、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四、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户外安全:

一、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二、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

三、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

四、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和有深水区等危险的地方。

五、幼儿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室内安全:

一、幼儿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二、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三、幼儿识别有毒物品及食品标志,避免误食。饮料及食品应先让家长看过保持期后再安全饮用及食用。

自然灾害:

紧急避震:

一、引导幼儿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二、在教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例如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远离窗口。

三、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四、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五、在走廊的幼儿,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六、在教室外的幼儿,应在教师指挥下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紧急避洪:

一、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要就近迅速向高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9.小学安全知识教育 篇九

现在的交通状况比十年前甚至五年前要复杂的多,单单靠以前所学的交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要保证自身及家人的安全,需要总结新环境下的新情况并找到合理的对策。自九四年至今我一直从事驾驶工作,总结出一些当前交通环境下的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1、“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一直是交通安全教育的经典语句,但在当前,交通违章的车辆大大增加了,当“绿灯行”时也不要疏忽大意,还要遵循“一慢二看三通过”和“先左后右”的金科玉律。

2、骑车或走路经过刚刚停下的车辆时,要注意车门是否会突然打开,以免发生磕碰。同样,坐车准备下车时一定要先观察在开门。

3、不要在乘车时往窗外扔杂物、垃圾。您扔得东西很有可能会造成一起本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也不要把头或四肢伸出窗外,这是极其危险的,往往一起极小的车辆刮蹭事故就会给你造成巨大伤害。

4、不要往公路上扔石子或要注意公路上有石子路段。汽车轮胎压过的石子有时会像炮弹一样飞速飞向道路两边,对路边行人造成巨大伤害。

5、过马路时不要变速跑,走走停停或突然加速跑都是极其危险的,不利于汽车司机对你动态的判断。从而造成危险。

6、任何时候都不要和车辆抢。人的身体是脆弱的,和车辆哪怕是最轻微的碰撞也会给我们造成伤害。

从小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好处。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不守纪律,但从我做起遵守纪律,创造有秩序的世界,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现在,我教大家学习三大本领:一会走路、二会骑车、三会乘车(这三个“会”的含义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时,要走人行道或在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不乱跑、不随意横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爬栏杆,遵规矩、保生命。

一看二便三通过

2.乘车时,等车停稳先下后上;坐车时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

3.不要搭乘超载车,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农用车,尤其是人货混装车。

4.12岁以下不要骑车。骑车时要靠右走,车速不能过快,更不能双手离把,不逆行,不要骑英雄车。自行车后座不能载人,骑车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发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帮忙。

6.遇到交通事故,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同伴被车撞倒,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我将大家骑车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识编成了一首小歌谣: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闹。不骑快车不抢道,靠右行车要记牢。转弯慢行仔细看,不急躁来不猛拐。遵守交规习惯好,健康平安幸福长。

二、食品安全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都因为吃了些不干净、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者食物没有煮熟、煮透,吃了未经洗净、开水烫过的瓜果等,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主要明显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轻微者可影响工作,重者危及生命。所以不能忽略。那怎样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到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做到六要六不要。

1.食品要新鲜,不要吃变质食品。

2.食品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的食品。3.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4.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和喝生水。5.饮前便后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取熟食品。

6.要搞好环境卫生和防蝇、灭蝇、灭蟑,不要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2009年12月7日,发生在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的学生踩踏事件为我们又一次敲响为了安全警钟。为此,学校对同学们提出如下要求:

1.在学校集合、集会时,大家集体下楼时一律不准个别学生上楼,学生集体上楼时一律不准个别学生下楼。

2.在上间操、放学或者学校集体活动,学生集体上下楼时,各班学生要走学校规定楼梯,依次、有序地上下楼。

3.在下楼过程中,任何学生不准拥挤、推拉、打闹,一律靠右侧行走、轻声慢步、礼让同学,如果发现有同学跌倒,要伸出援手,大声提醒后面的同学。

4.任何同学禁止坐在楼梯扶手上往下滑,更不能在楼梯里追跑打闹、游戏玩耍。

5.任何同学不准乱碰开关,同学们一旦遇突发事件不惊慌,增强自护、自救能力。

6.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站在附近的墙角,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7.置身于拥挤的场所中,要保持警惕,看到拥堵现象,不要好奇,更不要靠近观看。当面对惊慌失措的群体时,切记不要被感染,一定要保持冷静。在学校要听从老师的安排,遇到突发情况时,在老师的硫导下有序撤离,做到互相谦让。

8.每位同学要将“上下楼梯轻声、有序、慢步靠右走”“楼梯拐角慢慢行”等安全警示语言,并牢记在心。

四、防火安全

几年来,我们学校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以教育为先,防范为重,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自护能力不断增强。但上个学期,通过我们领导的观察,还有老师和同学反映,有部分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还远远不够,部分班级的安全管理还存在问题。比如说,有的同学故意破坏消防栓的门,把打火机带到教室里来。再比如说,有个别教室的灯晚上还在亮着。当我上去看的时候,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门紧锁着。同学们试想,如果发生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冬春两季是火灾的高发期,为确实做好火灾防范工作,今天,我代表学校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请同学们听好、做好。

1.不私自玩火,私自用火。不允许把打火机、火柴等点火工具带进学校;

2.不破坏各种消防设施,电路设施。如果发现电线、插座、电器有损坏或电灯不亮,不准私自去弄,要立即报告老师。

3.当离开家里和教室的时候要把电源关掉,以免发生短路造成火灾。

4.要学习火灾消防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护自救。比如说,使用电器要注意些什么;发现火灾怎样报警(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同时也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发生。在打“119”报警,切勿心慌,一定要详细说明火警发生的地址、处所、建筑物状况等,以便消防车辆能及时前往救灾);发生火灾怎样逃生等。

5.各班下来后在两周内,要上一节消防安全教育课,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写一篇消防安全体会。

6.火灾并不会凭白无顾地产生,只要我们时刻保持对火灾的警惕,做到不玩火,不放烟花爆竹、认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和逃生技巧,就一定能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五、防溺水教育

天气逐渐转热,各地学生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为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严防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全体学生安全,我校禁止同学私自到河流、池塘、小溪等水域游泳、嬉戏。为了提高同学们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遇险逃生的能力,请同学们做好以下事项及教育要点:

1.要求做到“五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切实加强游泳监护,指导孩子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的本领,提高游泳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2.要求做到“八个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瞧(渠道、堤坝)。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曝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3.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吸足气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水。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应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采用仰泳或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如果你不懂水性,禁止下水救人。

4.现场抢救溺水者的方法: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

六、其他安全

除了以上安全要注意外,在电、水、气、光、盗、骗、自然灾害等方面要增强防范意识,要有自护自救的方法和能力。下面我简要讲一下自然灾害方面的有关知识。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往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0.高中数学知识的趣味记忆 篇十

关键词: 高中数学知识    记忆法    趣味记忆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出现了许多需要识记的概念、公式、法则、性质,但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目前,相当部分的高中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学习兴趣,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数学学习具有恐惧心理。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在学生看来枯燥乏味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则学生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头脑对记忆是有规律的。如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以下介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类比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以提高高中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通过背口诀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中,九九乘法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高中阶段,也有类似的方法。

例1:三角函数两角和(差)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口诀:圣口口圣,口口圣圣,正(sin)气凛然,口(cos)是心非(正弦符号一致,余弦符号相反)。

例2:若向量=(x,y),向量=(x,y),则·=x·y+x·y.

口诀:两国交锋,兵对兵,将对将。

例3:a+b=(a+b)·(a-a·b+b),a-b=(a-b)·(a+a·b+b).

口诀:前头相同,内部反了,尾巴恒正。

例4:7人站成一排照相:(1)甲不站两边;(2)甲乙相邻;(3)甲乙不相邻。各有多少种排法?

口诀:特殊元素先选择,相邻元素来捆绑,不相邻的来插空。

(1)甲先选择,有5种排法,接着6个人全排列,有A种排法,所以共有6·A种排法。

(2)先把甲乙看成一个整体,连同另外5个人共6个全排列,有A种排法。

(3)先对甲乙之外的5个人全排列,有A种排法,再在排好5个人后6个空挡中选2个排列甲乙,有A种排法,所以共有A·A种排法。

二、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通过联想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这种记忆方法巧妙自然,学生在记忆中兴趣盎然,经久不忘。

例1:(a·b)=a·b(a>0,b>0,n∈R)

记忆法:打土豪,分田地,大家都有份,把a、b分开就是分田地。

例2:a=(a>0,a≠1)

记忆法:翻身农奴得解放,n就是底层的农奴。

例3:log(M·N)=logM+logN(a>0,a≠1).

记忆法:方法一是爆炸公式:M与N之间的“·”相当于炸弹,爆炸后将M、N分开。

方法二是嫁女公式:M是母亲,N是女儿,女儿要出嫁了,母亲难以割舍,紧紧相拥,时辰到了只能手拉手恋恋不舍地分开。(+代表手拉手)。

例4: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d=b,其中b是虚半轴长。

记忆法:d=b看上去很像一个商标图案。

三、类比记忆法

类比记忆法就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这种记忆方法符合人脑的记忆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减轻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例1:等差数列{a}中,若n+m=p+q,其中n、m、p、q∈N,则

a+a=a+a.

类比:等比数列{a}中,若n+m=p+q,其中n、m、p、q∈N,则

a·a=a·a.

例2:等差数列{a}中,若前n项和为S,则S,S-S,S-S也是等差数列。

类比:等比数列{a}中,若前n项和为S,则S,S-S,S-S也是等比数列,其中S,S-S,S-S均不为0。

例3:椭圆定义中,平面上动点P到两个定点F、F距离之和恒为定长2a(a>c)。

类比:双曲线定义中,平面上动点P到两个定点F、F距离之差绝对值恒为定长2a(a

例4:若△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则S=R·(a+b+c).

类比:若四面体A-BCD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S、S、S,内切球半径为R,则

V=R·(S+S+S+S).

四、故事记忆法

故事记忆法是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故事的选择应生动有趣,学生快乐学习,对数学知识经久不忘。

例1:两个函数和的导数公式

(f+g)′=f′+g′

记忆的方法是:《白蛇传》中许仙(f)和白娘子(g)相亲相爱手拉手,法海棒打鸳鸯,许仙和白娘子虽然都挨了一棍,但还是心手相连。

例2:常数和函数相乘的导数公式

(c·f)′=c·f′

记忆的方法是:母亲怀抱着婴儿,突然一棍从天而下,母亲为保护婴儿自己挨了一棍,婴儿却安然无恙。

例3:两个函数积的导数

(f·g)′=f′·g+f·g′

记忆的方法是:《白蛇传》中许仙(f)和白娘子(g)恩爱相拥,法海棒打鸳鸯,许仙和白娘子虽然都各挨了一棍,但还是恩爱相拥、心手相连。

例4:组合数性质(2)C+C=C

记忆的方法是:团结就是力量,谁大听谁的。n和n团结起来就变成n+1了,m和m-1中,m比m-1大,等式右边上方为m。

五、系统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是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比较、分类,进而横而成网、纵而成链。它一般采取列表比较的方式,或者抓住主线、内在联系,把重要概念、公式等串为一个整体。

例1: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系统记忆表(表略)。

例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图像、方程系统记忆表(表略)。

例3: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概念、图形、性质系统记忆表(表略)。

例4: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系统记忆表(表略)。

11.高中教育知识 篇十一

一、大事年表的充分整合

在进行知识的整合时,教师可以首先对一些大事年表进行充分整合,这是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重要基础。很多学生都不具备历史的整合能力,他们往往会将历史事件进行孤立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在同时期世界不同地方可能发生着同样重大的事件,并且两者间还可能存在关联。学生如果懂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历史问题,就说明学生的思维具有开阔性,也是学生具备一定的“世界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这种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意识地将大事年表进行整合。实践证明,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教学的融合,能为学生“世界意识”培养打下基础。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以时间为轴线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历史知识的整合。例如,欧洲大陆封建国家进行资本主义改革的时候,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却在空前强化;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时,中国清王朝却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专制,中国的学者只得埋首于故纸堆,不敢过问政治;19世纪下半叶,世界资本主义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扩张之时,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现代化运动起步之时;20世纪30~4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损失惨重,现代化进程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50~70年代,世界各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却正在抓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遭受十年“文革”之痛。这样的梳理过程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这也是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看待历史的一个教学过程,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世界意识”能逐渐形成。

二、各个关键点的整合

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纵向梳理显然还不够,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建立大事件年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一些关键点的整合,这会让知识的整合针对性更强,也更加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任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很多历史事件往往是对当时的社会情态、社会发展状态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教师要抓住这个点,并且以这个点为中心进行合理的教学发散与延伸,将这一核心历史事件涉及的知识点都挖掘出来,并且让学生能够结合这些内容理性且深入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这个过程同样会有利于学生的“世界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就会涉及中国古代史、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教师可以以此为“点”,将它放在世界资本主义正在上升、中国封建社会逐渐没落这个历史大背景下,指导学生对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以及中国失败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这场战争。这是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结合各种史实和历史背景来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件历史事件的有效教学过程。学生如果能够慢慢具备这样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视角,懂得结合各种相关的知识点和历史背景来理解与分析问题,就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世界意识”。

三、具有共性的内容的比较教学

很多历史事件都有着一定的共性,这一特征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时,教师同样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将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比较教学,在直观的对比中帮助学生揭示历史事件的实质。同时,这也是避免学生对历史事件造成混淆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很多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不断加深,很容易将一些相似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混淆,存在知识记忆混乱的问题。而对比教学则是消除这种状况的一种直接途径,能够起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12.安全知识教育教案 篇十二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煤气的特征及如何安全使用煤气,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了解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东西是小孩不能动的。

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气瓶、气炉等用具。

2、挂图《煤气与安全》。

3、插座、电线、火柴、风扇、热水器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参观厨房,厨房阿姨操作点火给幼儿看,并故意从七炉里漏一点点气体出来让幼儿闻一闻,了解煤气的特点。

2、讨论:在使用煤气时应注意哪里问题?如果不正确使用煤气会有什么危险?发生危险时应怎么办?

3、分组讨论: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里用品、用具是幼儿不能乱动的?

4、每人一些卡片,互相讨论图片上的东西能不能乱动,乱动会有什么危险?

安全教案:《认标志,讲安全》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察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2、各种幼儿用的小标志若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观事先布置好的《标志图片展览》

2、请幼儿讲讲你知道有哪里标志。

3、认识几种标志

A、当心毒品标志。

B、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最后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东西是有剧毒的,大家千万别乱**用。

C、同样形式出示“当心触电标志”、“放火标志”、“人行横道标志”。

4、认标志竞赛

把幼儿分成四个参赛小组,交换司做主持,竞赛内容如下:

A、讲出标志的名称:幼儿人手一份小标志图,要求幼儿能看图讲出标志的名称,每说对一个奖励星星一颗,以星星多的一组为胜。

B、给图片贴标志。分别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选择相应的标志图贴上。各组可抢答,每贴对一个奖励星星一颗,以星星多者为胜。

C、总结获奖情况。

安全活动:“着火了,怎么办?”

一、设计思路: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火灾是幼儿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知道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学习拔打119火警电话的正确方法及几种火场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所以,我认为:选择此课题非常有意义。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能力。

2、在讲讲,议议中培养幼儿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重点:怎样避免火灾的发生

四、活动难点: 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的方法

五、活动准备:

1、收集火灾的案例及录像

2、有消防车声音的录音带、小红花若干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录音带,小朋友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情了?(火灾)

2、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火灾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幼儿观看录像)

3、小朋友讲一讲怎么会引起火灾呢?(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见闻)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及自救的方法

避免火灾的发生:

出示图片

1、(一个小朋友在玩火)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2、(小朋友喜欢的玩具掉到床下的墙角了,一个小朋友在用火柴照明)小朋友这样做安全吗?

老师小结:这两个小朋友的做法都不对,这样做容易引起火灾。

幼儿自救的方法:

1、小朋友假如我们碰到火灾了,我们怎么做呢?(幼儿可自由讨论,拨打火警电话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

安全教案: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活动的背景:最近,很多学校都发生了踩踏事件,造成了多名学生死亡和受伤,其中的厉害程度值得我们引起重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这方面的意识更加的薄弱,所以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踩踏事故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

1.师幼充分认识了解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2.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活动准备:

踩踏、踩踏后伤亡、预防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踩踏的原因

(1)出示图一,这张图上的人怎么了?(都挤在一起了)

(2)想一想,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幼儿猜测后出示图

二、图三)

师小结:他们挤在一起使得有人受伤了甚至死亡了。

(3)那他们怎么会受伤的呢?

(因为遇到突然情况比如说一个人摔跤了,他们仍旧继续往前走,脚都踩在了摔在地上的人的身上。后面的人也继续往前走,这样就越来越多的人踩在摔在地上的那个人身上,那个人就会受伤。)

2.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②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③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④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⑤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①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②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急救方法

师:我们小朋友看到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可以马上打急救电话,急救电话是多少啊?(出示120)

3.说说自己

(1)排队时也经常看到有的小朋友故意摔倒在地上,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

(因为如果后面的小朋友没有看到就会压在你身上,这样会把摔跤的小朋友压伤的。)

(2)那上下楼梯应该怎么走呢?

(我们小手要扶好扶手,靠右行走。)

五、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多强调、多提醒。

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易伤人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教幼儿学习正确地使用笔、筷、剪刀、铁铲等物品的方法,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平时能接触到的尖里利物品,如笔、筷子、剪子、小刀、小树枝等;熟悉《幼儿用书》中的有关内容。

活动过程:

1、介绍准备好的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称、形状及用途。让幼儿了解这些物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2、让幼儿根据切身体会谈尖利物品使用不当时,会对人造成危害(划伤、割破等)。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利物品,保护自己或别人不受到伤害,学习正确使用笔、剪刀、筷子、铁铲等。

小结:在使用尖利物品时,不能将尖利的物品拿在手上随意挥

13.教育知识 篇十三

掌握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行为的必要条件。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掌握教学技能可以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掌握教学技能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掌握教学技能可以使教师丢掉讲课时的不良习惯,提高课堂美学水平。

2,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格结构:知情意系统

心理状态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

心理特征系统 自我调节系统 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3,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也成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按照迁移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按照迁移内容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按照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序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4,简述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主要种类: 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学习努力与心境管理策略 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5,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设置教学风格: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

14.浅谈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篇十四

对于“问题解决”“大众数学”“数学建模”“应用”等等, 对于使数学课程“贴近”实际, 历史上已做了许多讨论。事实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两千多年前, 数学教育就存在着着眼于实用和训练思维的两大目标。今天数学的内容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了, 实际应用和训练思维的涵义也大大拓展了。归根到底, 数学教育的目的除思想教育方针之外, 仍然是这两个目标的结合。

数学就自身发展来说, 始终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科学。纵观数学教育史, 我们不难发现, 数学教学总是具有很强职业成分, 随着中学和大学的学院化, 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才被忽视, 但是如何“应用”和运用“现实生活”例子为数学教学服务, 仍有待研究。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有许多解释, 有些人为的, 非现实生活的例子, 也可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能养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 不能一概否定;还有一类传统的例子是过分“现实”的, 是直接从职业中拿出来的, 如储蓄、税收等, 这就有一个谁的“现实”的问题。这些例子只是社会的一些特殊需要, 不足取。就算排除了这类实例, 还会有多种形式体现“应用”。比如, 守门员如何占位才能缩小对手的射门角度?这些问题把数学与实际情境联系在一起, 对一些学生有吸引力, 但并不是真用数学解决问题, 没有哪个球员会这样去计算他们站立的位置。数学的应用主要不在于这样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 这种“联系”不可能总是结合学生的“现实”的。正如卡尔松说的“现实是主体和时间的函数, 对我是现实的, 对别人未必是现实的, 在过去是现实的, 现在不一定再是现实的了”。可见要使课程有“应用”性是既复杂, 又有待长期解决的问题。

前面说的都是用来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现实”例子, 当数学为现实服务时,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它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例子, 它是用数学去描述、理解和解决学生熟悉的社会现实问题。这种问题不仅有社会意义, 而且不局限于单一的数学, 还要用到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强调数学应用, 现已成为各国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共同特点, 在数学课程、教科书中更加重视应用。在处理数学内容时, 更多地遵循“实际问题→数学概念→实际问题”这个模式来展开。许多教科书面向现实, 数学知识的引入以阅读材料的方式出现。这些材料内容广泛、形式各异、图文并茂、有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 有让人着迷的数学史, 有发人深思的悬念, 也有尚未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 还有现代数学及其应用的最新发展等。教科书在每节后, 还安排大量与现实世界结合并带有挑战性的问题, 供学生讨论、思考和实践, 并对每一问题在题首注明数学知识被应用的领域 (例如天文、建筑、管理、经济、物理、化学等) , 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和科学之间的联系。

15.农村教育需求与教师知识构成 篇十五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知识;实践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3-0070-04

与大学职能相比,农村学校职能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被看作基础教育的 代名词,主要服 务于文化传承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题 来看,农村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发展知识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农村 学校的职能相一致,需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社会与学术的需求。

一、农村教师专业问题反思

1.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 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 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 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 ,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 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 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 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 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2.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 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 转 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 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 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 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 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 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 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 ,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 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 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 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 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 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 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 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 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 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 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 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 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 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 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 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 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 程的 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 近 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 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 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 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 展的时空连 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 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 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 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 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 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 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 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 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 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 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 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 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 进 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 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 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 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 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 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 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 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 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 是说,只要 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 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 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 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 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 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 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 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 ,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 缺的现 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 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 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 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 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 专 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 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 生 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 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 的强烈追求;涉猎多 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 教育 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 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 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 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 有的独特性知 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 有 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 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 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 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 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 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 、学生与知 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 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 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 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 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 , 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 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 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 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 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 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 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 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 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 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 产 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 高而不 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 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 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 ,(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 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 外国教育研究, 2005,(12):26.

[4]蒋茵.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9 ):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 山东教育科研 2002,(8):1 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 006,(11):58.

[7]Schwab, J.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Sch ool Review, 1978,(2):20.

[8]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2.

(责任编辑 黄建新)

The Need of the Rural Education and the knowledge of Teacher

SHI W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41,China )Abstract: Many researchers think recently that teachers in rural areas are l ac k of teaching profession,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nfidence. In fact, ru ral teachers have their own developing tasks and goals from the demands of ruralstudents, the community and the science. Thus, rural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uniqu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 patterns.

上一篇:江夏春感旧,江夏春感旧李频,江夏春感旧的意思,江夏春感旧赏析下一篇:神东企业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