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数字大小教案(共10篇)
1.比较数字大小教案 篇一
比较大小,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
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谁飞来了?
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
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 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你能在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2、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做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蜜蜂十。蜻蜓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
学生读并且书空
3、观察讨论
4〉3 3〈4,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
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2)11页1,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小狗和小毛的数量,在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填空,13页4
2、卡片游戏,11页2
3、开放练习,13页5
4、比较生活中的物体
2.比较大小小班教案 篇二
1、学习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
2、简单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重点:
学会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会简。排序。
活动难点:
了解5个以内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具“猴子摘果”
2、幼儿材料:操作卡“猴子摘果子”:《操作纸》第2
册第13-14页。呼啦圈
活动过程:
1、儿歌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小歌》(儿歌附后)。
2、教师指导操作。
创设情境:水果丰收了,猴子一家去摘果子啦!
①认识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最大和最小的2只猴子。
教师:“猜一猜谁是大猴、谁是小猴,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大猴大些,小猴小些。
②比大小。
教师出示“猴子摘果子”中的5个桃子。
教师:“猴子摘了5个桃子,想请我们比一比这5个桃子的大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桃子。”分别摆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着用相同的办法比较剩下的3个桃子,找出比较大的和比较小的,按顺序依次摆放在中间。小结:桃子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了解排列关系)
3、游戏:跳圈
请幼儿将呼啦圈进行有序排列,教师说口令,幼儿跳到对应的呼啦圈里。
4、操作游戏。
教师发放操作材料西瓜卡片,请幼儿比较西瓜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进行有序排列。
3.《比较小数的大小》教案 篇三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案
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也早已有了比较整数大小的经验,再者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这一知识本身也并不难,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将重点放在进一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和结合具体的意义来比较小数大小这两方面。在练习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采取了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练习,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你们已经认识了小数,是吗?这样,你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你会用合适的数来表示吗?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图。 学生看图说出有多长,可以说是几厘米或是几分米,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2、出示第2题的图。 学生分别用小数说说是几元。 揭示课题:像整数和分数一样,小数也有大小。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你们喜欢直接学习小数的比较方法,还是喜欢结合生活来学习?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师:我们到冷饮部来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说说几种冷饮的价格。 学生选择两种冷饮比较它们的价格。以0.5和0.8为例,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老师小结学生的比较方法。 (2)你们还想比较哪两种冷饮的价格? 同桌两人各自己选择两种比较一下。互相说一说。 (3)如果让你买其中的一种冷饮,你选择哪一种?为什么?结合四种冷饮的价格进行比较,并将四个数按大小排队。 2、专项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的图,学生说出分别用怎样的小数表示,再比较大小。 3、游戏练习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了,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第一轮。 (1)游戏规则: A、两队各派一名学生进行抽签。 B、将第一次抽到数放在小数部分,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整数部分。 C、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小数大,哪一队获胜! D、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欢欢队和迎迎队。 (3)确定抽签的学生。 (4)宣布比赛纪律:遵守纪律的小组加分。比赛,学生抽签。 当学生抽出第一个数后,问:现在能确定哪队胜哪队负了吗? 当一个学生抽出第二个数后,问:另一个同学如果抽出几就胜了? 将学生组成的数写下来,比一比。 根据学生抽签的情况相机总结比较的方法:看小数部分还不能比较大小,还要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第二轮。 (1)修改游戏规则: A、两队各派一名学生进行抽签。 B、将第一次抽到的数放在整数部分,第二次抽到的数放在小数部分。 C、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小数大,哪一队获胜! D、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学生比赛。 当学生抽完第一个数后,根据学生的反应,让学生讨论:还要不要再抽第二个数? 教师相机小结: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第三轮。 将游戏规则改为:用三个数字,每次抽到的数字由抽签者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 学生抽签。 相机进行渗透:如果学生摆成两位小数,可让学生体会三个数字要将整数部分尽量变大,结果才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数轴,标出0.7、1.3、1.9、2.4。 选择两个数比较大小。与1.3相比,比它大的数还有哪些?小结:在1.3右边的数都比1.3大,在1.3左边的数都比它小。 三、总结全课 快到下课时间了,你想说什么?
4.一年级下册比较大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计数器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80前面的一个数是(),80后面的一个数是()
2、在○里填上“>”、“<”或“=”。
○ 8 ○ 9
二、新授。
1、教学例5。(1)出示小棒图。
师: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师:42里有几个十?37呢? 生: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
师: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比较哪边的小棒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板书)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方法一:看小棒图比较大小
方法二: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方法三:计数器数位比较大小
探究要求: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42和37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师总结: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板书)(2)出示鸡蛋图
师:小黑鸡生了多少个鸡蛋?小花鸡生了多少个鸡蛋?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8 26 师:28和26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该怎么比较呢? 学生讨论,请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
三、巩固提升
出示计数器图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总结。通过数字找家游戏“爱我你就帮帮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印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怎么比较大小了吗?
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5.小班数学《比较大小》公开课教案 篇五
设计意图:在平常的生活中,小班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一组物体的相对大小,但是对于系统的概念并不完全了解,在完整的表述物体大小的语言能力还存在个体明显差异。在操场玩耍时能指认出哪个是大球,哪个是小球,个别孩子可以抱起大球说:这个是大球,大部分幼儿不愿开口或者合着同伴说这是大球或者小球,但本身并不理解、熟悉。因此我开展本次活动,本设计以系列生活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玩游戏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学习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简单分类。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并区分物体的大小。
2、尝试用一句话正确表述物体的大小。
3、能主动参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歌曲《大猫小猫》
物质准备:大小猫图片各一张,大小衣服、裤子、帽子各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大小不同的猫服饰各10套。活动过程:
(一)《大猫小猫》音乐入场,初步感知大小的变化。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只可爱的猫咪,我们表演一首歌曲欢迎它们吧。”
(二)游戏:打扮大小猫(认识大小并初步学习同类物品中区分物体的大小)。
1、大小猫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时老师的声音有大小变化),老师:“这两只可爱的猫咪叫什么名字呢?我们来听听。” 分别出示大小猫,“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大大,因为我的头大大的,身体也是大大的。”“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小,因为我的头小小的,身体也是小小的。”
2、帮助大大小小打扮。
(1)穿衣服,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ⅹⅹ颜色的衣服大,ⅹⅹ颜色的衣服小,大大要穿大衣服,小小要穿小衣服。老师:“老师给大大小小准备了两件衣服,小朋友告诉我,什么颜色的衣服大?什么颜色的衣服小?”
“现在,我们给猫咪穿上衣服,大大要穿大衣服,小小要穿小衣服。”
(2)穿裤子和帽子,感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引导幼儿说出ⅹⅹ颜色的小帽子送给小小戴,ⅹⅹ颜色的大帽子送给大大戴。老师:“现在我们要给大大小小穿裤子了,小朋友告诉我,什么颜色的裤子大,什么颜色的裤子小?那ⅹⅹ颜色的大裤子送给大大穿呢?”
(三)幼儿操作: 师:我准备了很多只大猫小猫,你们两个朋友一组,分别给大大小小穿上好看的衣服,穿衣服的时候请你跟旁边的伙伴说一说这是大大的衣服还是小小的衣服。有需要帮助的可以寻找老师或者旁边的伙伴。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谁的衣服/裤子/帽子?什么颜色的衣服是大大的/小小的„„)
幼儿操作完毕拿好自己的猫咪坐回位子上和朋友一起检查是否穿戴正确。师: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大猫小猫,我们一起用好听的歌声欢迎他们吧。(唱《大猫小猫》)
(四)游戏送礼物:大大和小小难得来我们这做客,我们送些礼物给他们吧。(初步认识大小标记,知道从一堆东西中先找到同类的两种物体再进行大小的分类。)
1、认识大小标记 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作为礼物,要送到大大小小的家里去。你们看,大大的家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大大的,它叫大标记。小小的家也有一个门牌号,它的身体是小小的,叫小标记。”
2、师: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礼物是送给大大的,哪些礼物是送给小小的。送给大大的礼物放在打标机的篮子里,送给小小的礼物放到小标记的篮子里。
3、教师与幼儿一起指认礼物送给谁。
(五)结束活动
师:礼物可真多,我们把礼物带回班级请其他小朋友也来分吧。
活动延伸:
6.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篇六
1.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对于整数我们是很熟悉了,你还记得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吗?谁来说一说,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播放课件:小数大小的比较――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大家说的很好,整数的比较一般从高位比起。接下来请你想一想,如果是比较小数的大小应该注意什么?和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
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继续播放课件:小数大小的比较――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3.25元是3元2角7分,而4.05元是4元5分,3元2角7分小于4元5分,所以3.25元<4.05元。
这种方法很不错,你还有别的比较方法吗?想一想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其实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可以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4-2_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案
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2.35元和2.41元、0.07米和0.059米。
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说一说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小数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1.3
5.7○5.8 0.6○0.60 1.23○1.32
2.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3.判断。
(1)6.809>6.799 ( ) (2)5.1>5.1002 ( )
(3)38.748<38.75 ( ) (4)0.009>0.010 ( )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新课学习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
小组合作: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
点右移 68.32~683.2 扩大
点右移 68.32~6832 扩大
点左移 68.32~6.832 缩小
点左移 68.32~0.6832 缩小
(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
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把0.009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呢?
0.09、0.9、9、90……
你们得出的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数,这是为什么呢?
分别是小数点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的结果。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
1.填空
0.005米=( 5 )毫米
0.05米=( 50 )毫米
0.5米=( 500 )毫米
5米=( 5000 )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 50毫米是 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 500毫米是 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 5000毫米是 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 右移 扩大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有用数位表研究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
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现规律还说明了原因。
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倍数。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
3.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 38 0.038
四、课堂总结
7.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教案 篇七
鄂尔多斯市第二中学徐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三节盐类水解应中的一个课时。是基于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原理的基础上,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本课时难度较大,教学中应要遵循循顺渐进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过程、一般规律。(2)能书写三个守恒及初步掌握以下几种常见题型: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②同浓度不同种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③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养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分析的一般思维模型与思想方法。难点:三个守恒的书写及应用。
三、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
2、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步步深入,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教学手段:根据本校高二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讲述、讨论、点拨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做好例题和变式训练题
2、做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必须的知识储备
(一)电解质的电离规律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在溶液中既存在电解质分子又存在电解质离子;
第1页(共4页)
3、多元弱酸分布电离。
(二)水的电离规律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和OH-;
2、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
3、思考:
(1)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小;
(2)在纯水中加入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变大。
(三)盐类水解的规律
1、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
2、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Na2CO3等水解后溶液呈碱性;
3、多元弱酸盐还要考虑分步水解。
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紧抓两个“微弱”和牢记三个“守恒”
(一)紧抓两个“微弱”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如稀CH3COOH溶液里粒子浓度的大小为:
c(CH3COOH)>c(H+)>c(CH3COO-)>c(OH-)
2、弱根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如:CH3COONa溶液里粒子浓度大小为:
c(Na+)>c(CH3COO-)>c(OH-)>c(CH3COOH)>c(H+)
(二)牢记三个“守恒”—以碳酸钠(Na2CO3)溶液为例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2CO3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2CO3溶液中n(Na+):n(CO32-)=1:2,所以,c(Na+)=2c(HCO3-)+2c(CO32-)+2c(H2CO3)
3、质子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方法:将物料守恒代入电荷守恒即可得质子守恒c(OH-)=c(H+)+c(HCO3-)+2c(H2CO3)
(三)练一练
1、写出CH3COONa溶液中三个守恒关系式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2、写出NaHCO3溶液中三个守恒关系式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第2页(共4页)3.、常温下,盐酸和氨水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关系正确的是(B)
A.c(NH4+) B.c(NH4+)=c(Cl–) C.c(NH4+)>c(Cl–) D.无法确定 c(NH4+)与c(Cl–)的大小 (四)题型与对策 1、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1)弱碱溶液 【例1】在0.1 mol/L的NH3·H2O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C)A.c(OH-)>c(H+)B.c(NH3·H2O)+c(NH4+)=0.1 mol/L C.c(NH4+)>c(NH3·H2O)>c(OH-)>c(H+)D.c(OH-)=c(NH4+)+ c(H+)(2)弱酸溶液 【例2】在0.1mol/L的H2S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A.c(H+)=c(HS-)+c(S2-)+c(OH-) B.c(H+)=c(HS-)+2c(S2-)+c(OH-)C.c(H+)>[c(HS-)+c(S2-)+c(OH-)] D.c(H2S)+c(HS-)+c(S2-)=0.1mol/L(3)强酸弱碱盐溶液 【例3】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4)强碱弱酸盐溶液 【例4】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D)A.c(Na+)=2c(HS-)+2c(S2-)+c(H2S)B.c(Na+)+c(H+)=c(OH-)+c(HS-)+ 2c(S2-)C.c(Na+)>c(S2-)>c(OH-)>c(HS-) D.c(OH-)=c(HS-)+c(H+)+ c(H2S)【点拨】电荷守恒:c(Na+)+c(H+)=c(OH-)+c(HS-)+2c(S2-); 物料守恒:c(Na+)=2c(HS-)+2c(S2-)+2c(H2S); 质子守恒:c(OH-)=c(HS-)+c(H+)+2c(H2S)。选AD(5)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例5】碳酸是二元弱酸,碳酸氢钾溶液呈碱性,在0.1mol/LK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 A.c(K+)+c(H+)=c(HCO3-)+c(OH-)+ c(CO32-)B.c(HCO3-)+ c(CO32-)=0.1mol/L C.c(CO32-)>c(H2CO3)D.c(K+)= c(H2CO3)+ c(HCO3-)+ c(CO32-) 3、同浓度不同种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第3页(共4页)【例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NH4Cl ②NH4HCO3③ NH4HSO4④ NH4NO3 3、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 【例7】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 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0.2 mol/L(2)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例8】在10ml 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CH3CO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A.c(Na+)>c(CH3COO-)>c(H+)>c(OH-)B.c(Na+)>c(CH3COO-)>c(OH-)>c(H+)C.c(Na+)=c(CH3COO-)+c(CH3COOH)D.c(Na+)+c(H+)=c(CH3COO-)+c(OH-)(3)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 【例9】把0.02 mol·L-1 CH3COOH溶液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D)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C.2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H)+c(CH3COO-)=0.01 mol·L-1 【规律】 1、水解的盐>双水解的盐 六、板书设计 盐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1、紧抓两个“微弱” 2、牢记三个“守恒” 碳酸钠(Na2CO3)溶液中的三个守恒规律 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物料守恒: c(Na+)=2[c(HCO3-)+c(CO32-)+c(H2CO3)] 质子守恒:c(OH-)=c(H+)+c(HCO3-)+2c(H2CO3) 2、当溶液中存在水解的显性离子时,抑制盐的水解,则该水解的离子浓度大 1、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比较意识。 2、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学会用“>”表达比较的结果,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板书3月12日) 谈话:小朋友,3月又来了,马上要到3月12日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在这一天,每一个公民都要种上一棵小树苗来美化一下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去大森林里了解一下最近的绿化情况。 (贴近学生生活时空的引入,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引言: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呢?茄子老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松树苗和杉树苗比,哪一种多?这个问题的实际含义就是要我们比哪两个数的大小呢?(板书:312 285)接下来,我们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来研究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3、312和285谁大谁小,你会比较吗?想一想,再简单、清楚地把自己的比较方法说给你的伙伴听。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想法。 (2)让学生汇报想法,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可能这样回答: 生1:因为312比300多,而285还不到300,所以312比285多。 生2:因为百位上3比2大,所以312比285大。 生3:因为数数时,312在285后面,所以312比285大。 (3)教师对以上答案都进行肯定和赞赏后说:刚才小朋友们学习得都很认真,回答问题也都很正确。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敢挑战?此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谁能在○里填上“>”表示比较结果呢? (在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即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让学生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感受符号化思想。) 4、师说:小朋友们,杉树苗和松树苗比,哪一种多我们已经会比较了,如果告诉你柏树苗的棵数,问:柏树苗比松树苗多还是少?你会吗? 教师板书:279○285 (1)学生独立填写后相互交流。 (2)指名汇报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 (3)集体反馈。 5、比较: (1)思考一下上面两题的比较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同样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比:第一题只要比百位上的数,第二题百位上的数相同,还要比十位上的数。) (2)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还可以有什么情况?你能举出例子说一说吗?(百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比个位上的数;还有位数不同的`,比较位数就可以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索比较312和285大小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饿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方法多样化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交流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方法。自己去探索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趣味练习,巩固深化 1、填一填。“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体会到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实际数值是不同的,以增强学生数感。 2、说一说。“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比较。 3、考考你。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反馈时说说是按怎样的规律填的?填完后,说说在比较大小的式子中,你有什么发现?说明:数轴后面的数总比数轴前面的数大;填写不等式时,有很多答案。)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运用这些本领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课后可以跟好朋友交流;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小数数学第八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102页例 5、例6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1、吴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86元,请问师带的钱够不够?(学生答,师板书300和286,让学生说说整数的比较方法) 2、两数之间填上“ & ”或“ < ”,你是怎样比较的?(练习)1000 999 786 758 3、有一次吴老师14元8角,到自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师板书,提问,这是什么数),那么吴教师的钱还够吗?(学生回答,师提出需要比较14.80和13.50的大小。那么怎样来比较小数呢?有些什么样的好方法好规律来比较小数呢? 这节课就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20分钟) (一)让学生来举例一些小数,学生随便举例,教师板书,教师注意要多让 几个学生举例,以便将小数的形式多样。例有下列的小数:0.12 0.045 1.26 2.35 0.153等。 (二)让学生自己任意选择其中的两个小数进行比较,不但要知道大小,而且要能说出比较的方法。完成后或有困难,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让你的比较方法能让同桌知道。 (三)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与指导。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比较方法,教师进行引导与总结。(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例子找到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2)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若十分位相同,则比较百分位„„(如果没有总结出来也不要紧,让学生在学习例6时来总结) (四)验证刚才总结的规律:(请你应用刚才我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做下面的题:)出示例5,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 2.35元 < 2.41元(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多让几个学生说) 师:2.35元,实际是2元3角5分,而2.41元实际 是2元4角1分,当然是后面这个大。 教学例6,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1)学生自己比较,如果有问题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方法:a、因为0.07米和0.059米的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也相同,百分位上7比5大,所以0.07米 &0.059米或0.059米 < 0.07米。 教师通过形象的方法来说明:画线段图观察其长短,师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0.07米和0.059米的实际长度,进一步说明0.07米 &0.059米。 或者也可以这样把这两个小数化为几厘米几毫米: 0.07米=7厘米 0.059米=5厘米9毫米 因为7厘米比5厘米长,所以0.07米 &0.059米 反馈练习:① 0.05米和0.07米 ②0.1756米和0.1738米 (六)提问:“小数大小的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有什么异同点? 三、练习设计(18分钟)(一)基本题训练: 1、口答:比较下面各组数中两个小数的大小(说说比较的方法): 0.3和0.34 0.56和0.85 10.8和1.08 2、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 3.99 0.268 & 0.37 4.099 & 4.1 4.2 < 4.148 3、请你们每组的几个同学每人出一个小数,然后把这些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看哪能一组的同学排得最快。 (二)提高题训练: 1、对于刚才的排列,你有更好更快的办法吗? 学生先说说,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组,教师来说明: 第一步:先把要比较的几个小数,小数点上下对齐竖排起来。 第二步: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法则,从高位到低位逐 位进行比较,并根据题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编写; 第三步:根据编号情况进行排列,也可以使用“<”。 3、思考题: 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数字? 6.8 & 6.48 3.11 < 3.1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2分钟) 知识点1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 1.比较大小:-0.1______-0.01;-3.14_____-. 2.用“>”、“<”、“=”填空: (1)│-7│________│-5│;(2)-8_______-6.5;(3)-(-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 11)______│-│ 2214和-(2)-2.8和-3.7 105111 C.>-1>0 D.-4>-1> 2224.在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2>-1>0 B.-3<0< 5.比较大小:(1)-│- (3)- 6.将下列各式用“<”号连接起来:-4,-3 知识点2 任意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117.在数-0.34,-(-),0.3,-35%,0.334,│-│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24731|和-(+4);(2)-│-0.125│和-(-); 2511811235,-,-,-,-. 2358131,3,-2.7,-│-3.5│,0. 58.用“>”、“=”、“<”填空: (1)-311______-│-3│(2)│0.05│______│-0.04│ 332(3)-│-3.9│_____-(+3.8)(4)-______-2.73 教学地址:金华市八一南街都市E站B幢3楼(江南农工商超市边) 联系方式:82399028 *** 金老师 9.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3.7)<0 B.-│-4.8│<-4 C.- 7711<-D.- 880.70.0710.若x<0,则│x-(-x)│=(). A.-x B.2x C.-2x D.0 11.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3211│与│-│(2)-│-│与-432311(3)-(-)与-(+)(4)-│-2│与-(-0.5) 2512.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比较a,b,-a,-b的大小,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学科能力迁移 13.【易错题】在所给数轴上画出表示数-3,-1,│-2│的点,把这组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 14.【多解法题】若x ◆课标能力提升 16.【探究题】先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再回答问题. (1)│-3│+│+5│______│-3+5│ (2)│- 11,0,-1,1连接起来. aa1111│+│-│_____│--│ 2424(3)│0│+│-3│_______│0-3│ 通过上面的比较,请你分别并归纳出当a,b为有理数时,│a│+│b│与│a+b│的大小关系. 17.【开放题】比较a和-a的大小. 教学地址:金华市八一南街都市E站B幢3楼(江南农工商超市边) 联系方式:82399028 *** 金老师 18.【趣味题 】已知|x+ 20012000|+|y+│=0,比较x,y的大小. 2002200119.[学科内综合题] 把-199797199898,,,,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99898199999 20.【解决问题型题目】 计算:| 21.【方案设计题】比较111111|||||. ***9|m|1|m|2与的大小. |m|2|m|3 ◆品味中考典题 22.(2007福建)若│x-2│-x+2=0,那么(). A.x=2 B.x≥2 C.x≤2 D.-2≤x≤2 23.(2007长沙)若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那么(). A.a 教学地址:金华市八一南街都市E站B幢3楼(江南农工商超市边) 联系方式:82399028 *** 金老师 迷途知返笔记 —————————————————————————————————————————————————————————————————————————————————————————————————————————————————————————————————————————————————————————————————————— 参考答案 1.(1)>(2)<(3)= 2.< > 3.B 1144│=,│-│=,1010551414 ∵<,∴->-. 1051054.(1)│-(2)│-2.8│=2.8,│-3.7│=3.7. ∵2.8<3.7,∴-2.8>-3.7. 5.-4<-│-3.5│<-3<-2.7<0<3 6.(1)<(2)<•(3)-7.-(- 12531<-<-<-<- 2513831)-35% 8.(1)=(2)>(3)<(4)> 9.B 2|=10.C 点拨:│x-(-x)│=│x+x│=│2x│=-2x. 343 ∵411.(1)|-322,|-|=. 433232>,∴|-|>|-|. 343111111(2)-│-│=-,∵-<-,∴-│-│<-. 2223231111(3)-(-)=,-(+)=-. 22551111 ∵>-,∴-(-)>-(+). 2525(4)-│-2│=-2,-(-0.5)=0.5,∵-2<0.5,∴-│-2│<-(-0.5). 12.-b ∴-3<-1<│-2│ 14.>,<,> 15.-11<-1<-a<0<1< aa16.(1)>(2)=(3)= │a│+│b│≥│a+b│ 17.当a>0时,a>-a;当a=0时,a=-a;当a<0时,a<-a. 20012000,y=-,得x 联系方式:82399028 *** 金老师 【比较数字大小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比较10以内数字大小07-07 比较大小童话作文01-03 游戏中比较数的大小作文07-01 有理数大小比较说课稿10-25 教学设计:比较数的大小11-04 《分数的大小比较》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8-13 《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反思01-17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07-16 比较级教案07-22 数字建筑教案12-258.比较数的大小数学教案 篇八
9.比较数字大小教案 篇九
10.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