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论文

2024-09-20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论文(共9篇)(共9篇)

1.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论文 篇一

国 名 著 欣

学院:_物联网工程学院______ 外赏

又见《鲁滨逊漂流记》

也许是因为成长的路上没有太多向导的原因吧,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总会觉得生命少了些东西,比如信仰,比如希望,比如可贵的品质,比如坚强。

如同大多数学子一样,我开始与《鲁滨逊漂流记》的非正式接触,是在初中的某个记不清的上午,下午,抑或是夜晚。在那个武侠言情恐怖等小说盛行的岁月里,青春的好奇心不免会驱使你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名著——这些被世人著以崇高荣誉的精神食粮。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在男生宿舍盛行的,除了各种略显诡异和小气的恐怖或者言情杂志外,《鲁滨逊漂流记》也算是在那个不修边幅的寝室里占有一席之地,从此走进我的青春,住在我的心里。

故事很简单。我想我不用在这里用太多的话语,去叙述一个听起来就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耳熟能详甚至侃侃而谈的冒险故事,姑且这么说它是冒险故事吧。

但其实故事并不简单。它更像是一面旗帜,如果有人和我一样,曾经仰望天空,发现它屹立长空,高高飘扬。

也许在初中阶段,我们所需要了解的是这本书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他的书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完全以日记形式写的书,在名句默写里更没有必要突然来一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后让你猜猜这是谁的话。它琐碎的语言根本让你琢磨不透哪一句才是经典,哪一句才会有可能让你在考卷上以考题的形式难住考生。但是每个认真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伟大在于平凡,可能某些东西对你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并且无需用华丽或者总结性很强的语言。鲁滨逊几十年的荒岛余生做到了。可能作者用这么仓促的几百页纸来概括鲁滨逊这倒霉的小朋友的青年与中年,有点小觑了他的生命长度,但是读者会值得,我想作者也很值得的。

敢于冒险,机智勇敢,坚强果敢。我想如果我是那次海难的幸存者,我会在自己昏迷的情况下飘上岸,然后醒来想着怎么华丽地去死。哪怕暂时有了栖息之所,食物水分这些在大陆上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将是我这辈子最渴望的东西了。海洋中的荒岛,那不是如同浩瀚宇宙中的星辰一般,哪怕等得到过路的船只,我想我也早已是脱了水的人体标本,或者白骨一堆,连蚂蚁都懒得理了。但是我们为鲁滨逊揪心的同时,庆幸他在破船中找到了食物,水,枪。更重要的是:食物的种子。

是他命好,如果没有这把枪,我想打死作者他都没法在后边几十年里为鲁滨逊同学派送星期五,还有后来让他打死叛变的水手,重新回到大英帝国的怀抱。枪好,他也好。是他命好,如果没有这些种子,光靠晒咸鱼,我想到最后整片海域都会对他的身影产生免疫,别说是鱼,鱼鳞都没得吃。是他命好,没有那些破碎的帆布,没有那艘没有沉落,飘走,依旧对他恋恋不忘的破船,依然孜孜不倦地为他提供各种令他和读者惊奇的东西,他早就不存我们的记忆中。他是一个过客,不会留在“史书”上。

但是真的是他命好吗?我也弱弱地表示过,如果是我,我早就用这些帆布把自己狠狠地吊死在荒岛的树上,以此来告诫路人做什么也别做水手,跑什么也别跑船。或者饮弹自尽,葬身鱼腹,魂归大海。但是鲁同学并没有这么做。在荒岛上求生或许是作为一个人的第一反应,但是坚持几十年,那就不是一个人!没有诗歌,没有女人,没有酒,没有花前月下,没有醉生梦死。有的可能是咸鱼味,还有星期五那令人讨厌的鼾声,或许还有些提心吊胆。但是在岛上呆久了以后,希望依旧存在脑海中。这是种精神,是信念吧。

我会时不时想起鲁滨逊的奴隶——星期五。笛福是个典型的英国人,在他的小说里,依然不免会有这样一种作为“日不落帝国”的一份子骨子里永远是王者的意淫,他会手到擒来的为自己在荒岛上配备这样一个人性的奴隶,来为鲁同学寂寞荒凉的孤岛生活提供稍微高于原始社会的人工服务。但我更倾向于星期五是一个来拯救与充实主人公鲁滨逊内心的人,他是一个朋友,是鲁费尽心思拯救的朋友,更是作者对美好情感的一种实际寄托——一种孤寂中可以有人陪伴的寄托。

几十年如一日。这句话在形容爱情的时候我会觉得主角很高尚,但是在形容平凡人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个伟大的人,尤其是在坚持自己的信念或者坚持自己的希望。人生是条马拉松,这在很久以前就有人谈到过,但是很多人就当是天上飞过的飞机,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会飞,而是面无表情麻木地说句:哦,飞机。是的,在这条马拉松上,没有多少人问为什么会是马拉松,也没有人问如何跑完马拉松。鲁滨逊几十年如一日的观望大海,他有何尝不想回到家中与亲人孩子相聚,何尝不想和爱的人一宿缠绵后然后温柔的说出他爱她,无论生老病死。他是有希

望的,并且坚信着自己的希望会在某一天出现在水平面上,载着几十年无法言说的兴奋和漫长等待。他是坚强的,在没有旁人可以聊天说话的前二十几年里,谁来为他拂去心头的孤寂?是海上的明月?还是裹着鱼腥的海风?或许某些可以作为朋友看待的东西可以做到,但是骗自己骗到麻木的人,真的有些反感和讨厌自己的矫情与做作吧。他是坚强的,也许他有时候会为某个回忆的瞬间而开心一笑,在一种没有回音的孤寂中,找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宁静呢?他喜欢冒险,这无容置疑的,也是因为此才会流落到这步田地。但是我想他是不会后悔的,不是逆来顺受的妥协,而是一种植于骨髓中的灵魂指使者他一步一步走下去。因此他更愿意背着钢枪带着宠物在岛上狩猎,在破旧的船只里一次又一次的搜刮着可以派上用场的“民脂民膏”。

自食其力,却没法享受生活。这如同关在牢房里给你面包牛奶,却把你当做动物一样关在里面供人欣赏,是一样一样的尴尬。当把这种哭笑不得的场景搬到了银幕,大多数人则在向往那种世外桃源的生活吧。但是我想现实中可能没有这样的环境,起码你不是鲁滨逊同学,你没有他的精神,没有他的遭遇,更没有他的灵魂。我们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和群体存活在这个世界,甚至有着共同的代名词——中国人,九零后…….时代却很难让我找到那种久违的精神概念,那种年轻的冒险精神,或者仅仅是一种信仰,一种为自己梦想的执着,一种不悔此生的努力与前仆后继。当然,鲁迅笔下吃人的社会早已随硝烟散去,但是我们满眼看见的是无脑的盲从,没有朝气的应付和一些所谓展现个性的自私与冷漠。这是我对这个青年一代的看法,当然不排除一些没有被我看到的“非主流”。我们缺乏创造精神,缺乏冒险精神。很多时候我们误读了自己的青春与人生却不自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信仰,没有梦想,有的只是狭隘的功利心。我们不是时代的主人,没有资格在这个等级社会上喊着我是主宰,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一种撑起一片精神世界的力量。很少人在看书了,无论男生女生,都缺乏真正的精神食粮。这让这个时代变得浮躁起来。时代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认知,人们不仅摒弃了以前的信念,更加肆无忌惮的怀疑和践踏着其曾经认为的真理。也许鲁宾逊不是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那样的精神或许早该束之高阁,成为一种只有高雅人士茶余饭后才可拿出赏玩的奢侈品。人们自甘在这样的一种主流环境中堕落,如同游历古宅一样,充当闲情游客,观赏着被栅栏装裱的美好回忆。

笛福在他的有生之年里是充满着冒险精神的人,他把这种精神以书本的形式流传,与世人共享。他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奋发向上才会活的更加有意义。我想按照他的标准,我算是一个积极分子了,或者说我是他的粉丝。我也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像他一样丰富自己的人生,但绝不是像鲁滨逊小朋友那样在岛上没事扛枪打猎玩。人生是马拉松,我所希望的是,我能够认识到人生的苦难所在,正如鲁滨逊无法摆脱他在岛上要一个人生活很久的事实。但是我也得像他一样即使知道这是噩梦,也依然会从容不迫地准备过好每一天,多些信念支撑着,多些希望陪伴着,多些可贵的品质让自己坚持着,总有一天会像鲁滨逊一样守得救船来,我也想守着生命之花,盛开!

(此文大部分过于调侃,但是绝对原创,作者态度认真,真心有感遂作此文)

2.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论文 篇二

在师范类高校的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 外国文学既有专业课程的一般特征, 又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外国文学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其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哲学、心理等学科领域。从时间看, 由于外国文学是“以史为线”组织教学内容, 这对学生而言, 必然产生一定的历史隔膜感;从空间看, 毕竟存在着不同民族文化与心理差异的问题, 极易造成文化接受上的阻隔或排斥。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形象、逼真、生动、表现力极强的综合艺术形式, 在吸收文学艺术精华的同时, 更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灯光以及现代电子等方面的因素, 在给人们带来一种视听享受的同时, 更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做出反映, 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尽管电影与小说使用的媒介不同, 但两者之间是互为吸纳、互为影响。电影取材于小说, 一部成功的电影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优秀的小说总是通过电影得以充分传播并得到大众的接受。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就可以较全面地在电影与外国文学课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探讨如何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和充实中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达到文学和影视的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是目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影视既能看得见, 又能听得见, 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老师满堂灌要强得多。现如今, 根据外国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资源已经十分丰富, 以高教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为例, 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文学中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有相应的影视改编。《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琼斯》《傲慢与偏见》《名利场》《远大前程》《白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有些经典还拥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多种版本的改编影视。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一) 根据教学需要, 正确删选影视资源

面对大量的名著影视, 其中必定是良莠不齐, 我们应选取与教学需要相关的且与原著精神风貌一致的影视资源,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由于课时限制, 在教学中我们一般只是对作家的生平做简单的介绍。事实上, 外国文学作家大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 曲折的文学道路。而生活变故、情感体验有时能够对他们一生的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些影视资料展现了作家的独特经历, 有助于学生对作家生平、作品背景的理解。如巴尔扎克的童年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他的母亲很专横, 脾气坏, 又有很多禁忌, 她冷酷地拒绝孩子们任何情爱的表示。传记片《巴尔扎克激情的一生》首尾呼应, 都以小巴尔扎克被母亲拒绝拥抱作为开端结束, 意味着缺失母爱对巴尔扎克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传记片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作家生平传记来了解作家。但是很多时候, 阅读传记文学会略显枯燥, 而影视则可以给我们提供直接而形象的资料, 可以通过演员的表现, 再现作家一生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从而有助于学生对。

但也有一些影视改编偏离了作者的意图。如《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原本是通过作品表达了他对英国政治的观点, 但是改编成电影后就过多地突出了格列佛医生在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奇幻经历, 使得作品仿佛成为适合小孩看的童话, 原先的思想性大大降低。好莱坞大片《特洛伊》则过多地突出了爱情的主题, 很多学生在看了这样的电影之后, 会对原作产生一些误解。所以, 教师在根据教学选择影视资源的时候注重其对作品的“忠实”程度而定。

(二) 结合学生接受, 选用原声电影

很多文学作品曾被不同时代的导演改编, 由于时代的变迁, 电影也经历了很多技术上的革新。对于一些早期的电影作品来说, 色彩、音效等自然不能和后期的作品相比, 而且电影技巧的丰富性也远远不如后者。所以, 我们要考虑到现代学生的接受趣味, 排除一些拍摄手法等相对陈旧的作品。另外,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有译制片这一形式, 即外国电影由中国人配音。译制片曾经为我们了解外国文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所配的语言过于书面化等。现代的学生外语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养成了利用字幕观看外国电影的习惯。电影史上, 曾经有过对文学名著的很成功的改编, 所以我们在选择影视资料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选用原声的电影, 特别是获得国际大奖的经典改编的电影, 不论在配音、画面、表演等诸多方面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与阅读原著的兴趣。如《奥德赛》 (导演:安德列·康查洛夫斯基) 、《麦克白》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电影改编《堂吉诃德》 (导演:奥尔森·威尔斯) 、《茶花女》 (导演:乔治·库克, 葛丽泰·嘉宝主演) 《苔丝姑娘》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娜斯塔西娅·金斯基) , 获得恺撒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奖。该影片是一部忠于哈代原著的移植片, 它以突出的影像语言来表现小说原著的神韵。歌舞片《奥列佛》 (导演:凯罗·瑞德) 根据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它是20世纪最后一部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歌舞片 (第4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等。通过观看影视, 学生不仅加深对文学名著的理解, 更能对异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有所了解, 不自觉地激活了他们原有的经验, 转向自己的身份创建。[1]

(三) 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

外国文学课程本身综合性、异源异质性强的特点, 使得作品中出现的特定历史时期宏伟的战争场面、充满神话色彩的图景、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以及宗教的主题等仅凭想象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相对于中国文学作品而言外国文学作品普遍较长, 阅读一部作品往往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 由于文化差异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学生现在大多忙于各种证书的考试, 就很少去阅读原著。但名著的影视改编通常都会改掉原著相对平缓的叙述风格, 将情节安排得非常紧凑, 逻辑性强, 能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我们提供直接、丰富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拉近我们与外国文学的距离。

在教学中, 我们在讲完某个重要作家后进行全程名著名篇的影视观摩, 使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些视觉资源, 课外组织观看改编为电影的西方经典名著, 给学生视觉形象上的体验和互文性思考。如根据《荷马史诗》改编的的电影《特洛伊》, 根据《巴黎圣母院》改编的《钟楼怪人》, 根据《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前,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观看时要注意哪些细节、思考什么, 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就能减少盲目性, 不至于只观看故事情节, 从而加强我们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能够促使学生重新阅读文学原著, 更好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如果过多地介绍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 还会对学生阅读原作有一定影响。很多学生将看影视资料代替对原作的阅读, 这对于学生的学术思维的培养不利。

(四) 剪辑片断插入教学课件

有选择地利用影视材料的片段, 更有效、更经济地利用。因为我们的课时有限, 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播放完整的电影, 所以我们可以剪辑影视片断插入到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之中融入我们的讲课过程中。我们应选定影片中某一段精彩的段落, 如主要人物的激烈论争、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以及经典段落等, 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在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通俗小说, 讲述邓蒂斯报恩复仇的故事, 我们剪辑邓蒂斯在死牢里和狱友法里亚牧师一起挖地道, 最后越狱逃生这一经典片段, 在视觉动感中满足了读者喜欢情节叙事的审美需求。在讲解梅里美的代表作《嘉尔曼》时, 剪辑比才歌剧《卡门》, 音乐把我们带到了西班牙斗牛场的喧闹狂热的气氛之中,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对作品的理解中。《包法利夫人》忠实于原著, 特别注意用细节表现爱玛的激情和她对浪漫爱情的渴望:修道院弹钢琴的镜头表现爱玛被宗教压抑的感情, 发泄她的不满。结婚路上采摘路边野花的镜头表现她对婚姻的兴奋, 缺乏对婚姻生活的思想准备。夜半三更要丈夫和她在月下幽会, 朗诵《圣经·雅歌》的爱情诗, 遭到丈夫的一声断喝:“我只是一个小镇医生!”浪漫与现实, 激情与平静的对立冲突凸现出来, 不无讽刺。这样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直观深刻, 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相关的审美享受,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小结

我们利用影视资源的最终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影视资源, 以期利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 并进而提高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因此, 探讨如何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和充实外国文学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外国文学兴趣与热情, 消除对外国文学的而陌生感和排斥心理, 以达到文学和影视的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是目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摘要:根据外国文学的特殊性质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外国文学比其他学科更需要影视资源来填补文化差异的鸿沟, 而一些和外国文学相关的影视改编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因此, 探讨如何利用影视资源来丰富和充实外国文学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达到文学和影视的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是目前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外国文学,名著影视资源,应用

参考文献

3.扇子与四大文学名著 篇三

扇与《三国演义》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后,羽扇、纶巾、鹤氅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第五十二回诸葛亮调兵攻取零陵,“只见对阵中,一簇黄旗出。旗开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中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纨扇,用扇招邢道荣日:‘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从此确立了这个临阵主帅的特定形象。

在后来的多次战争中,诸葛亮大都是这种形象。例外的一次是在西城县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时,只是“披鹤氅,戴纶巾”。这时的弃羽扇正暗示了诸葛亮已无兵可指挥,代之以“焚香操琴”,又体现了诸葛亮遇险不惊的智勇镇定。诸葛亮充分利用“羽扇纶巾”的形象,给敌军施加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多次出奇制胜。第一百回“出陇上诸葛装神”,诸葛亮布疑兵作弄司马懿,以同样的四辆四轮车,分成四队,每队都是“簪冠鹤氅,手摇羽扇”,搅得魏兵凉惧万分。如此之强的心理战术效果,最明显的体现在第一百零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诸葛亮遗命姜维用木雕装扮自己,阻挡追杀而来的司马懿。“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大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司马懿见后大凉,退逃五十余里,留下了“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笑谈。

扇与《西游记》

一提到《西游记》,人们多会想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其实,小说中还写了一把能生火的芭蕉扇。

在第三十五回,孙悟空和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妖斗法,金角大王“右手伸于项后,取出芭蕉扇,平白地扇起火来”。最后太上老君来收场,原来两妖是看守老君炉的两童子。芭蕉扇就是扇炉火用的。

最有名的当然是能熄灭八百里火焰山烈火的芭蕉扇,它原产于昆仑山后的灵宝,能灭火气。一扇熄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扇人就会飘飞八万四千里。由于和铁扇公主一家有恩怨,孙悟空经历了曲折过程,终于连扇四十九下,熄灭了火焰山的烈火,唐僧师徒得以继续登程。

《西游记》对芭蕉扇的精彩描写,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理想,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扇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写扇烘托了贾府锦衣玉食的富贵气象。小说中多次描写贾府中人用扇的情景。如第二十八回元春赏赐宝玉等人的端午节礼物中有“上等宫扇两柄”。第二十八回宝玉初会琪官时,“将一个玉块扇坠解下来”做了赠物,第三十一回宝玉夺了麝月的扇子给睛雯撕后让麝月“打开扇子匣子拣去”,等等。

《红楼梦》中对扇子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十一回写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吧。’宝玉赶上来。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夺了递与晴雯。睛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小说借撕扇既写出睛雯虽“身为下贱”却泼辣刚烈、敢作敢当的品性,也写出了宝玉性格中追求平等、同情女性、对反封建礼教行为表示赞赏的一面。

《红楼梦》写扇在四大名著中是最多的,在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扇与《水浒传》

《水浒传》多处写到扇子,如梁山好汉中吴用的“五名扇”、公孙胜的“鳖壳扇子”、林冲的“折叠纸西川扇子”、燕青的“名人扇”和宋清的“铁扇子”,金銮殿上的“凤羽扇”,粱中书家的“葵扇”。

较为有名的是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在酷热难耐的天气下,押解生辰纲的杨志一行正在黄泥冈松林里休憩,突然听到汉子的歌声。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力写出天气的酷热,唱得人心烦意躁;后两句借“扇”写出两个不同阶层人的心情,在描写上扣住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4.《四大名著鉴赏》作业答案 篇四

2、下面哪个不属于《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

3、《红楼梦》最初称谓是《风月宝鉴》

4、脂砚斋提到的不是《红楼梦》中的四大关键点的是,贾家之败、元妃之死、黛玉之死

5、“金玉良姻”指的是()与()的姻缘

6、曹雪芹用“霁月光风耀玉堂”来赞扬(7、侯会先生从哪几个角度来探讨《水浒传》的主题

8、“戴宗传假信”情节方面与下列那个故事类似: A、《富玛耳科和倒运的华西利的故事》

9、绰号“豹子头”指的是

10、()领导了智取生辰纲。

11、侯会教授认为《水浒传》屡屡称宋江等人是“魔王、魔君、魔头”暗示着宋江等人可能有着()的背景。A佛教B道教C摩尼教D景教

12、“浪里白条”是谁的绰号

13、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4、二十四史,包括《三国志》,体裁是

15、在山寨中地位仅次于宋江、卢俊义和吴用,排在第四位,属于梁山领导层的核心人物。

16、醉打蒋门神的是谁

17、《水浒传》刻画人物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18、“挟天子以令诸候”者是谁?

19、谁被刻画为“宁死不为负义之事”

20、“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凤雏”分别指

2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谁的词? A、苏轼

22、孙悟空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这三段情节是在《西游记》的哪一部分

23、《西游记》故事演化过程,不正确的是:

24、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是C、扶持曹植

25、三国中称帝最早的是

26、关于历史上周瑜的描写正确的是D、都不对

27、关于诸葛亮说法正确的是 A.山东人B.被称为伏龙

28、三国演义以什么为开始

29、水浒传中押解花石纲的是

30、关于宋江说法错误的是

1、下面哪个不属于《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2.0分)A.史传文学

2、《红楼梦》的别名是()(2.0分)《风月宝鉴》

3、《红楼梦》中的曲子《终身误》写的是谁(2.0分)A.薛宝钗

4、“金玉良姻”指的是()与()的姻缘(2.0分)B.贾宝玉与薛宝钗

5、“心直口快性格开朗豪爽,爱淘气不瞻前顾后”指的是谁(2.0分).史湘云

6、“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中的“裙钗”指的是(2.0分).贾探春

7、曲《聪明累》指的是(2.0分)C.王熙凤

8、蔡义江先生认为,刘姥姥去了几次贾府(2.0分)B.39、是()让曹雪芹删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章(2.0分).畸笏叟

10、下列不是服侍贾宝玉的人(2.0分).鸳鸯

11、“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的是.袭人

12、袭人最后嫁给()(2.0分).蒋玉菡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写的(2.0分)B.李清照

14、“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是()写的(2.0分)C.贾宝玉

15、现在一般看到的《红楼梦》有多少回(2.0分)A.8016、贾探春的结局是(2.0分)B.远嫁17、1987年央视版的《红楼梦》是由谁主要编写的(2.0分)A.周雷

18、“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的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出自()之口(2.0分)D.阮小五

19、关于《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2.0分)C.施耐庵著

20、在评价《水浒传》时,谁被金圣叹评为“阔人”(2.0分)D.鲁智深

21、绰号“青面兽”指的是()(2.0分).杨志

22、水浒传》的作者之一是谁,他同时又是《三国演义》的作者。(2.0分).罗贯中

23、《水浒传》刻画人物的特点,不正确的是(2.0分)A.千人一面

24、“挟天子以令诸候”者是谁?(2.0分).曹操

25、“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凤雏”分别指()(2.0分)B.庞统

26、诸葛亮北伐时多少岁()(2.0分).4727、“草船借箭”在真实的历史上是谁曾做过类似的事情?(2.0分)B.孙权

28、鲁迅曾说哪部小说:“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2.0分).《西游记》

29、“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谁写的(2分).脂砚斋

30、“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指的是()(2.0分)D.鲁智深

1、《红楼梦》对贾雨村描写的非常深刻(2.0分)是

2、《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是管理人间情爱之事(2.0分)是

3、林黛玉有雅号叫“潇湘妃子”,“潇湘妃子”的含义是大禹的两个妻子(2.0分)否

4、曹雪芹“悲金悼玉”对薛宝钗充满同情。(2.0分)是

5、《红楼梦》中的“梦”含义是万境归空(2.0分)是

6、古人说老不看《水浒传》少不看《三国》(2.0分)否

7、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把《水浒传》翻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2.0分)是

8、在古代,小说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2.0分)否

9、早期的水浒故事是口传文学。(2.0分)是

10、元末明初出现了一部署名施耐庵的章回小说叫《残唐五代史演义传》。(2.0分)否

11、宋代瓦舍话本当中有两部大书,一部三国故事,“说三分”另一部是《忠义水浒传》否

12、《水浒传》脱胎于说话还保留着散韵结合的特点即在散文叙述的当中穿插了一些诗词歌赋用来刻画人物用来议论抒情(2.0分)是

13、《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代表,《水浒传》是英雄传奇代表,《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代表《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代表。(2.0分)是

14、鲁迅对世情小说的定义是:“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泰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2.0分)是

15、没有《水浒传》就没有《金瓶梅》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文学史事实。(2.0分)是

16、“《三国演义》是属于文言通俗小说。”(2.0分)否

17、《三国演义》强调正统关系,表现之一就是拥刘反曹。(2.0分)是

18、袁世硕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表达出人们对现实当中主宰世界的皇权不可动摇观念的挑战。(2.0分)是

19、《西游记》描写孙悟空的作为的时候是赞扬的、肯定的,但是在小说情节所附加的部分,韵语、诗词,《西游记》孙悟空就受到了贬抑,表现出重调的特点。(2.0分)否

20、“有人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而他找到的却只是他自己的反映”选自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2.0分)是

1、《红楼梦》前八十回描写的风月繁华的生活是曹雪芹亲自经历过的 否

2、一般来讲,“补天”的含义是科举做官是

3、《红楼梦》中提到的石头是通灵的,通灵含义是有灵魂否

4、中国古代“经济”两字的含义是商业否

5、《红楼梦》中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句话 否

6、金圣叹认为《水浒传》的主题是替天行道否

7、古人说老不看《水浒传》少不看《三国》否

8、金圣叹对《水浒传》英雄几乎个个是赞不绝口,唯独对宋江是极力诋毁。而他主要的攻击点宋江的招安.否

9、侯会教授认为侠义的内涵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否

10、话本是在小说的基础上产生的 否

11、《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倾向 是

12、《三国演义》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循环论 否

13、通常把“食之无饴,弃之可惜”称之为鸡肋 是

14、曹操曾明确地讲:“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使君”指的是孙权 否

15、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对天下三分给予明确分析 是

16、“桃园三结义”是真实的 否

17、《取经诗话》表明了唐玄奘天竺取经的故事是历史事实。否

18、孙悟空的来由充满神秘性,可能来自道教。否

19、《西游记》中在民间信仰当中最圣洁、最慈悲的观音菩萨,受到尊重。否

20、作品中的曲子枉凝眉写的是林黛玉否

1、劳动法方面,关怀教授提倡哪种合同形式? B.集体合同

2、中央党校请关怀主编了哪本教材A.《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3、汇文中学在1941年以后改名为 B.北京八中

4、《劳动法》是劳动部由哪一年开始起草的A.1956年

5、许崇德曾经进入上海的哪所大学 A.复旦大学6、1949年后人民大学法律系的设置是按照哪所大学进行的 D.莫斯科大学7、1940年代的著作《中国之命运》是谁写的 C.蒋介石

8、中国第一部《劳动法》于哪一年通过?D.1994年9、1992年的工会法规定了工会的几个职能 D.410、巫昌祯在人生奠定基础阶段学习的是哪里的法律?C.苏联

11、关怀教授是哪所大学的法学院教授C.中国人民大学

12、工会法的问题主要是问绕是什么?C.工会的职能

13、建国初,我国法律向哪个国家学习? A.苏联

14、“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谁说的 B.毛泽东

15、关怀与孙国华都曾经在哪读书 D.朝阳大学

16、许崇德在青少年曾经对哪种外语特别痛恨 B.日语

17、关怀教授是中国哪个部门法的权威学者 A.劳动法

18、关怀与林嘉为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编著了哪本书 B.《劳动法》

19、《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作者是 A.关怀

20、许崇德出生的青浦县在1958年之前属于哪个省市B.江苏

1、关怀教授曾经写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尽快制定经济法》。否

2、孙国华在1949年之前是一名亲中共人员。否

3、孙国华老师经历过严厉的批斗,但是从未放弃过对学术的坚持。是

4、关怀教授认为可以用共保合同取代集体合同。否

5、关怀教授1950年就开始授课,当时主要讲的是苏维埃劳动法。是

6、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曾经有刘少奇讲话。是7、1949年北京地区最高统帅是杜聿明。否

8、吕世伦初中期间写作的文章主旨是:宣传中苏友好,宣传人民政府,宣传解放。

9、1948年初吕世伦加入共青团的前身东北民主青年联合会。否

10、吕世伦曾经担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是

11、启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赠的校训的是“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否

12、巫昌祯现在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 是

13、汇文中学刚设立时是一所教会学校。是

14、许崇德幼年丧母。是

15、关怀主要的研究成果是对《环境法》的研究和学习。否

16、巫昌祯的主要研究法律方向是经济法。否17、2002年修订的工会法,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职工的权益。是

18、许崇德的姐姐曾经进入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就读。是

19、我国婚姻法是1950年公布的。是

20、赵中孚教授认为教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育人。是

否1、1940年代的著作《中国之命运》是谁写的 蒋介石

2、论文《要求修改劳动合同法是对法律的误读》的作者是 关怀3、1948年9月巫昌祯考入哪所大学 朝阳大学

4、哪个国家的法学专家对成立初的人大法律系影响巨大? D.德国

5、《走向21世纪的中国婚姻家庭》是由谁主编的巫昌祯

6、关怀教授是哪所大学的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7、峰峰煤矿主要位于哪个省河北

8、《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作者是关怀

9、关怀教授是中国哪个部门法的权威学者劳动法

10、许崇德在青少年曾经对哪种外语特别痛恨日语

11、谁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

12、何干之是什么方面的专家 历史学

13、中央党校请关怀主编了哪本教材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14、关怀发表的第一篇诗作是 《画像》

15、许崇德曾经进入上海的哪所大学 复旦大学16、1989年巫昌祯曾担任哪部法律起草小组副组长 《婚姻法》

17、抗战时期,关怀获得全国诗评一等奖的诗作是 《请缨之歌》

18、关怀与孙国华都曾经在哪读书 复旦大学

19、许崇德曾经在哪所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中国人民大学

20、下列课程中吕世伦老师曾经开设的是 西方法律思想史

21、谁在洛阳厚葬关羽曹操

22、《劳动法》是劳动部由哪一年开始起草的 1956年

23、“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谁说的 毛泽东

24、许崇德出生的青浦县在1958年之前属于哪个省市 江苏25、1949年后人民大学法律系的设置是按照哪所大学进行的 莫斯科大学

26、“文革”结束后,人民大学在哪一年复校1978年

27、“似一块煤,从厚压的岩层中被掘出,为增添人间的温暖。”是谁的诗? 关怀

28、关怀教授曾经就读于 朝阳大学

29、许崇德在大学读的是什么专业?法律

1、孙国华在1949年之前是一名亲中共人员。(2.00分)T2、关怀教授曾在华北大学读书。(2.00分)F3、吕世伦曾经担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2.00分)F4、启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赠的校训的是“学为人师身为世范”(2.00分)T5、1986年孙国华给中央书记处讲课。(2.00分)T6、巫昌祯是1950年代从民法转向婚姻法研究。(2.00分)F7、汇文中学刚设立时是一所教会学校。(2.00分)T8、关怀教授曾经写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尽快制定经济法》。(2.00分)T9、赵中孚在汇文中学附属小学时,在书法和劳动技能方面收到教育。(2.00分)?

10、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曾经有刘少奇讲话。(2.00分)T11、2002年对工会法进行了修订,最根本的是确定了工会的基本职能(2.00分)T12、汇文中学的校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是陶行知题赠的。(2.00分)T13、许崇德幼年丧母。(2.00分)F14、关怀为建立北京劳动法学会做出贡献。(2.00分)T15、产权转移可以自动解除劳动合同。(2.00分)F16、2002年修订的工会法,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职工的权益。(2.00分)T17、1948年初吕世伦加入共青团的前身东北民主青年联合会。(2.00分)?

5.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篇五

单项

1.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A.《九三年》

2. “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中的句子。B.《西风颂》

3.戏剧()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D.《欧那尼》

4.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悲剧之父”之称号。B.埃斯库罗斯

6.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舞台上的哲学家”之称号。C.欧里庇得斯

5.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戏剧界的荷马”之称号。A.索福克勒斯

5.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段独白。B.《麦克白》

6.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D.萨福

7.《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A.司汤达

8.()是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A.《等待戈多》

9.()是萨特的“境遇剧”的代表作。C.《禁闭》

3.()是卡夫卡的荒诞主题的代表作。D.《变形记》

2.“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的作品是()。B.《百年孤独》

4.但丁最早的一部作品是题为()的诗歌和散文合集。B.《新生》

5. 《费德尔》的作者是()。C.拉辛

7.开创“随笔”这一文学形式的是()。A.蒙田

8.桃丽娜是()中的人物。D.《伪君子》

8.玛丝洛娃是()中的人物。C.《复活》

2.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中的人物。C.《罪与罚》

4.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形象的是小说()。A.《勒内》

8.亨利•菲尔丁的小说()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B.《汤姆•琼斯》

多项

9.弥尔顿的三大诗作均取材于《圣经》,它们是()。A.《失乐园》B.《复乐园》D.《使徒行传》

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C.索福克勒斯D.欧里庇得斯E.埃斯库罗斯

11.欧里庇得斯创作的代表作有()。B.《美狄亚》D.《特罗亚妇女》

12.意识流小说流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法、英、美诸国,主要代表作家有()。

A.普鲁斯特B.乔伊斯D.福克纳E.伍尔夫

13.拜伦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包括()。

A.《异教徒》B.《莱拉》D.《海盗》E.《巴西里耶》F.《科林斯的围攻》

14.“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独有的系列典型人物形象,他们是()。

A.毕巧林B.别里托夫C.罗亭

15.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主要由()两大史诗组成。

B.《伊利昂记》C.《奥德修记》

16.巴尔扎克“风俗研究”的分类整理方法又分为的六个场景是()。

A.私人生活场景B.外省生活场景C.巴黎生活场景D.政治生活场景E.军事生活场景F.乡村生活场景

15.莎士比亚创作的喜剧作品是()。A.《仲夏夜之梦》C.《威尼斯商人》D.《第十二夜》

10.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这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的内容有

A.用人性反对神性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D.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12.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而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代表性剧作家及作品有()。

A.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C.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13.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是()。

A.《哈姆雷特》C.《奥赛罗》D.《麦克白》E.《李尔王》

14.古典主义要求戏剧创作严格遵守“三一律”,即()必须保持“整一”。

B.情节C.时间D.地点

15.哈代创作的“性格环境小说”代表了他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有()。

A.《还乡》B.《卡斯特桥市长》C.《德伯家的苔丝》E.《无名的裘德》

1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有()。

B.彼特拉克C.薄伽丘E.拉伯雷F.塞万提斯

1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包括有()。

A.《异教徒》B.《阿比托斯的新娘》C.《科林斯的围攻》D.《莱拉》E.《巴里西耶》F.《海盗》

12.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而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代表性剧作家及作品有()。

A.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C.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16.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有()。A.《玩偶之家》B.《社会支柱》D.《群鬼》E.《人民公敌》

11.巴尔扎克“风俗研究”的分类整理方法又分为的六个场景是()。

A.私人生活场景B.外省生活场景C.巴黎生活场景D.政治生活场景E.军事生活场景F.乡村生活场景

12.“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下属于“湖畔派”的诗人有()。A.华兹华斯B.柯尔律治C.骚塞

填空

18.“透过粉饰,我发掘地狱”;“给我粪土,我变它为黄金”是恶魔诗人__的诗句。答案:波德莱尔

28.“威塞克斯小说”属于____________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类。答案:哈代

17._______是美国边疆题材小说的开创者。答案:库柏

18.____________是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流传迄今的最完整的一部史诗。答案:《贝奥武甫》

19.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初发表于____________年。答案:1857

20.被歌德认为是“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的是喜剧作品____________。答案:《伪君子》

21.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的觉醒与崛起的是作品____________。答案:《百年孤独》

22.长篇小说________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最重要的作品。答案:《复活》

23. “我为这样做,整整用了两幕,准备我的恶棍上场”,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为其一部著名的喜剧作品所写的序言。答案:莫里哀

24.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擅长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叙事和塑造人物,形成了多主角、多中心的人物体系。答案:“复调”小说

25.除了《路加福音》,路加还有一部杰作____________被选入《新约》答案:《使徒行传》

26.彼特拉克的《歌集》,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著称。答案:十四行诗(商籁体)

22.彼特拉克的诗作_____在内容与形式上都为欧洲近代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答:《歌集》

27.《新爱洛绮斯》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答案:卢梭

28.被称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是____________。答案:华盛顿·欧文

29.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中的“墓园诗派”这一名称源于____________ 的代表作《墓园挽歌》。答案:格雷

30.《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关系以爱斯美哈达为中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结构。答案:“圆心结构”

31.列宁盛赞_________的创作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答案:列夫·托尔斯泰

18.柏拉图称____________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答案:萨福

20.19世纪英国三位著名的女性小说家是____________姐妹。勃朗特三姐妹

21.莎士比亚传奇剧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答案:《暴风雨》

19.《复活》塑造了“忏悔的”贵族的典型____________。答案:聂赫留朵夫

27.蒙田是欧洲文学史上____________这一体裁的创始人。答案:随笔

22.感伤主义这一名称源于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感伤的旅行》。斯特恩

22.马尔克斯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答案:《拉丁美洲的孤独》

23.托尔斯泰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不以暴力抗恶和____________。答案:道德自我完善

24.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________是《百科全书》的主编。答案:狄德罗

25.歌德晚年的抒情诗代表作是____________,抒发了对宇宙、社会、人生的多方位的体验和探索。答案:《西东合集》

26.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中的“墓园诗派”这一名称源于____________ 的代表作《墓园挽歌》。答案:格雷

31.《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运用了___________的神话模式。答案:“对位式结构”

18.除了《路加福音》,路加还有一部杰作____________被选入《新约》答案:《使徒行传》

22.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的觉醒与崛起的是作品____________。答案:《百年孤独》

23.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的是____________。答案:《俄狄浦斯王》

27.被称誉为“美国文学之父”的是____________。答案:华盛顿•欧文

29.“我为这样做,整整用了两幕,准备我的恶棍上场”,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为其一部著名的喜剧作品所写的序言。答案:莫里哀

30.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答案:神人同形同性

19.荷马史诗取材于古代关于____________战争的英雄传说。答案:(希腊与)特洛伊

20.____________的《地铁车站》只有俳句式的两行:“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却被公认为意象 派的压卷之作。答案:庞德

22.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____________。答案:《玩偶之家》

29.华兹华斯为____________所写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答案:《抒情歌谣集》

18.维吉尔的____________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答案:《埃涅阿斯纪》

20.“为艺术而艺术”是____________文学流派的艺术口号。答案:唯美主义

30.薄伽丘的《十日谈》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形式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浑然一体。答案:框架结构 解释

32.“多余人”形象

答案:“多余人”形象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有的系列典型人物,大多是出身贵族的青年,既不满现实,又无所事事,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赫尔岑语),只能作一个社会的“多余人”,这类人物的鼻祖是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接下来有莱蒙托夫的毕巧林、赫尔岑的别里托夫、屠格涅夫的罗亭等,这类人物形象发展到后来,如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莫夫,进步因素已荡然无存,预示着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

33.存在主义文学

答案:存在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善于描写世界与人生状态的荒诞性,表现人在绝望境地中的精神自由;有很强的哲理性,使文学趋向哲学化。法国的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的鼎盛期是4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这期间他独创了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境遇剧”,这种戏剧在舞台上展现人物的境遇,以及在特定的境遇中,剧中人所进行的自由选择。阿尔贝·加缪(1913—1960)也是重要的存在主义作家,其小说《局外人》(1942)塑造了“荒诞的人”形象,《鼠疫》(1947)对荒诞哲学作了形象诠释。此外,美国的诺曼·梅勒、索尔·贝娄以及英国的威廉·戈尔丁等也是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

34.“跨掉的一代”

答案:“跨掉的一代”。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热衷于描写

暴力、随落、吸毒和犯罪等颓废生活,用消极或“脱俗”的方式反抗社会;蔑视高雅文学,追求语言和表现技巧的创新。“跨掉的一代”在思想倾向上有颓废性,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创新。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在路上》(1957),艾伦·金斯堡(1926—)的《嚎叫》(1955),威廉·巴罗斯(1914—)和格里雷里·柯尔索(1930—)等。

35.意识流小说

答案:意识流小说流行于二十世纪20—40年代的法、英、美诸国,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1871—1927)、爱尔兰的乔伊斯(1882—1941)、美国的福克纳(1897—1962),以及英国女作家伍尔夫(1882—1941)等人。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内在真实性,它的主观性和非理性是非常突出的。从这个原则出发,意识流小说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本身,反对作者自己出面叙述故事,主张“作家退出小说”。意识流小说要求以作品中某个或某些特定角色的内心世界为中心,按角色的性格、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特定的客观环境的要求来组织作品的内容。它具体的描写方法主要是感官印象式的“自由联想”与内心分析型的“独白”与“旁白”,而这两种方法往往在作品中交替使用。40年代以后,意识流小说作为一种流派已不复存在,但意识流作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却被许多不同倾向的作家所广泛采用。

36.俄国“自然派”

答案:19世纪30、40年代,果戈理(1809—1852)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现实主义,确立了俄国文学中“自然派”(即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外套》等中短篇小说、讽刺喜剧《钦差大臣》(1836)和长篇小说《死魂灵(1842)。在果戈理受到反动文人的攻击时,革命民主主义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挺身而出,为果戈理辩护,论证了“自然派”必要性和进步意义,他认为,“自然派”的特点就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黑暗面,以下层社会的人为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它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人民性和独创性,这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

37.感伤主义

答案: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半期的一个思想和文**流。得名于劳伦斯·斯特恩游记《感伤的旅行》。它主要是因事而引起的情感抒发,其中不论写人物心理还是谈论叙述者自己的心情,都描绘得准确、生动和细腻。虽然斯特恩并非置理性于不顾,但是他追求感情经历能带来的愉悦,力图从感情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在这点上他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这就是为什么感伤主义是18世纪理性主义向19世纪浪漫主义过渡的一个中介。

38.七星诗社

答案:“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文主义作家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皮埃尔·德·龙沙(1524—1585)出身贵族,写过许多爱情诗,成为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以他为首的“七星诗社”对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成为古典主义的先驱。

39.三一律

答案:“七星诗社”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法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文主义作家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以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皮埃尔·德·龙沙(1524—1585)出身贵族,写过许多爱情诗,成为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以他为首的“七星诗社”对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成为古典主义的先驱。

32.自然主义文学

答案:自然主义文学首先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它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而把这一理论首先应用到文学上的是文艺评论家泰纳。左拉(1840—1902)是自然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他受到龚古尔兄弟对人进行病理分析的小说启发,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在《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和《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中,左拉强调采取纯客观的描写态度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机。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从遗传学和生理学去解释人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主张作家应超越政治和道德,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

34.“复调”小说

答案: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创设的概念。陀氏是世界公认的心理描写巨匠,他善于通过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诸如梦境、内心分裂、反常心理等精神状态,挖掘人物的心灵,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重性。他还采用“复调”小说的方法叙事和塑造人物,形成了多主角、多中心的人物体系。

36.狂飙突进运动

答案:“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深入发展,它发生在1770年—1785年之间,因这场运动的参加者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而得名。这场运动在反封建和强调文学的民族性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纲领的制订者,青年席勒和歌德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精神”(恩格斯语),代表作有《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剧作《葛兹?封?贝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刻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精神。

37.废奴文学

答案:在美国独立革命到南北战争时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废奴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成为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早期废奴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有爱默生的著名诗篇《波士顿颂》,朗费罗《废奴篇》诗八首,梭罗在的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等等。废奴文学以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映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希尔德烈斯的长篇小说《白奴》和斯托夫人的《汤姆大伯的小屋》是废奴文学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后者,对社会发生了重大影响,斯托夫人曾被林肯总统称为“引起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38.社会问题剧

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一系列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剧作。《青年同盟》(1869),这是易卜生第一部用现代口语体散文写成的现实主义的“轻松的社会问题喜剧”,此后他写了大量的力作如《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4)、《群鬼》(1881)和《人民公敌》(1882)等。

33.拜伦式英雄

答案:1812-1816年,拜伦创作了一组“东方叙事诗”,包括《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耶》和《科林斯的围攻》,作品富于叛逆精神,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组诗中的主人公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社会中却找不到用武之地。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无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在这些主人公身上明显具有诗人的生活的印迹和个性气质,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并且在欧洲的一代青年和民主人士中引起强烈共鸣。

35.新小说派

答案:新小说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法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热衷于对“物”作细致的描写,有“物本主义”倾向;刻意追求结构的“新”,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规范;大胆进行语言革新,运用表现视觉的和描写性的词汇进行文学创作。娜塔丽•萨洛特(1902—)的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是新小说派的宣言书,她的代表作是《无名氏肖像》(1948)。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橡皮》(1953)开了“物本主义”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是《窥视者》(1955)。米歇尔•布托尔(1926—)的《变》(1957)和克洛德•西蒙(1913—)的《弗兰德公路》(1960)都是新小说有代表性的作品,西蒙的创作发展了新小说的表现手法。

36.人文主义

答案:14世纪至17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起初是指14、15世纪兴起的那些人文学科而言的。人文主义,顾名思义,即主张以人为本,它有四层基本内涵:

1、用

人性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

2、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人间而不在天堂;

3、用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4、在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

38.威塞克斯小说

答案:“威塞克斯小说”是英国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哈代的系列小说。哈代把他的小说分为三类:

1、罗曼史和幻想小说;

2、机敏和经验小说;

3、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属于“性格和环境小说”的《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6)《德伯家的苔丝》(1891)和《无名的裘德》(1896)等7部作品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39.骑士文学

答案:骑士文学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以及效忠和保护女主人。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前者以普罗旺斯诗歌为代表,《破晓歌》;后者按题材分为不列颠系统、拜占庭系统和古代系统,尤以不列颠系统的《特里斯丹与伊瑟》最为著名。骑士文学的抒情技巧、心理描写、情节离奇的浪漫风格对欧洲近代抒情诗和长篇小说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37.“湖畔派”诗人

答案“:湖畔派”诗人是指18世纪末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极为反感,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和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于1798出版,这部诗集的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34.荒诞派戏剧

答案:荒诞派戏剧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而后广泛流行于欧美各国。20年代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和4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都对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荒诞派戏剧在内容上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诞不经;在艺术手法上则打破传统的戏剧结构,用不合逻辑的情节、性格破碎的人物、机械重复的戏剧动作和前言不搭后语的枯燥语言来从总体上突现世界荒诞的根本主题。这一流派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和作品是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38.魔幻现实主义

答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发端于20世纪30-40年代,60年代后成为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一个主要流派,它对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有所借鉴,又深深植根于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历史与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探索民族的未来与出路。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等。

36.黑色幽默小说

6.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案 篇六

《荷马史诗》导读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诗的思想内容及主要特点。2掌握史诗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掌握史诗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文学的巨大影响。教学重点:

史诗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

自读

作业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史诗的形成

历史来源:在古希腊历史上,曾有过一次真实的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时代,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初。战争结束后,许多以此为素材的短歌在小亚细亚一带广为流传,内容彼此关联。

荷马的创作:公元前9至8世纪,荷马加工、整理、润色,形成了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后人统称为“荷马史诗”。

文字记录:公元前6世纪中叶,史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定稿:公元前3至2世纪学者校订,将两部史诗各分为24卷,定本终于形成并流传至今。

二、生将课下自读的史诗的故事梗概以板书形式讲给同学听。

三、名篇共赏 课堂速读《伊利亚特》节选,研讨问题: 1你如何看阿基琉斯和赫克托耳这两个人物? 2你认为荷马史诗具有哪些特色?

四、以组交流,选派代表发言。

五、师适时指导。教师点拨:

1阿基琉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

《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勇敢善战,性如烈火,武艺高强,重视个人荣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对部族的责任感既矛盾又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是一个典型的氏族部落时期的英雄。

2赫克托耳——理想的英雄,标准的统帅

特点: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心。他的个人命运与对城邦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使这个形象有一种异常悲壮的色彩。3特色

1结构巧妙,剪裁富于匠心。

用戏剧式的集中、概括、浓缩的手法,将近10年的故事用短短4、5天的时间来表现。

《伊里亚特》10年——51天——20多天——最后4天 《奥德赛》

10年——40天——最后5天

2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史诗既有对宏大场面、英雄群像的粗犷描绘,也有对局部和个人情态、心理的细致刻画。

3“荷马式的比喻”。作品中运用了大量富于想象力的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的优美比喻——后人称之为“荷马式的比喻”和诸多反复性的描述性短语。

4风格多样。

《伊里亚特》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塑造的是英雄群像,展示的是大场面。《奥德赛》富于阴柔之美,富有浪漫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节奏徐缓,突出个人形象。

总之,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几千年来,史诗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被马克思称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六、欣赏影片《木马屠城》精彩片段

七、作业布置:

1课下自读《俄狄浦斯王》,写出故事梗概,列出人物关系。2赏析印发资料《俄狄浦斯王》精彩片段。

八、板书设计:

7.文学经典名著阅读四步法 篇七

第一步 泛读法

泛读, 就是一般地、初浅地读, 目的是让学生在泛读中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 比如作者的生活朝代、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写作背景等。这种阅读, 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上, 远未达到对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 对人物性格进行深入探讨, 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细致揣摩的程度。如读《红楼梦》, 学生会告诉你林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 王熙凤性格泼辣、能说会道、富有心计, 贾宝玉疯疯癫癫、无所事事。这些评论不能说不对, 问题是过于肤浅、过于表面, 缺乏独立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学生要具备较高的欣赏水平, 较高的分析能力, 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指导, 引领他们迈向更高的台阶。

第二步 精读法

精读, 不同于泛读, 所谓“精”, 必须注重读地要细致、有品位, 不流于俗套。要想做到这一点, 并不是随便说说, 或者一篇小说读上一年半载就叫做精读。在你了解了书的背景和故事主线之后, 要在具体的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主题意义是什么?相信在很多老师的引领下, 或者学生自己的判断下都会得出:老人桑提亚哥在与鲸鱼搏斗时表现出了不肯服输, 刚毅而坚强的“硬汉”精神, 尤其是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更是给人以震慑。但是, 当你结合时代和背景, 仔细地去探讨本书的主题意义时, 就会发现还不仅如此,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老人与海》的意义所在。例如:大海的象征义、鲨鱼的象征意义、大马林鱼的象征意义, 以及最后一幕出现的一对情侣对大马林鱼骨骼的评论等, 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新的启示。

第三步 巧读法

所谓“巧读”主要是放在“巧”上下功夫。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 对于很多同学初次拿到厚厚的一本书, 往往会望而却步, 甚至有的同学开始还有兴趣或者想去尝试, 但是由于阅读量太大, 再加上老师强硬的逼迫, 会给我很多同学的心中留下“怯读”的阴影。所以, 我在高一的时候, 布置读《三国》并不是一下子从每个章节入手, 而是主要先给他们介绍书中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 例如刘备的、关羽的重情义, 张飞的粗犷而霸气, 曹操的狡诈和多变。一开始慢慢引导, 学生自然便会引起兴趣, 然后使他们迫不及待的自己去找寻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另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便是通过学习成语的方式来学习三国, 我把它称之为“成语话三国”。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书中的很多成语引发一个有一个故事, 从而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那么对于三国一书的主要情节也就记得八九不离十。通过我的搜索和统计, 三国一书中可以找到的成语一共是八十二个, 几乎每个主要的故事都可以用成语去概括。你比如说:三顾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望梅止渴、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等, 在教学生记住成语的同时, 也记住了一个有关三国的故事, 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四步 问读法

8.名著读写联动 提升文学素养 篇八

关键词:名著;提要钩玄;赏析精彩;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新课标将名著列为高考必考内容,其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超功利的语文文学阅读观,提升高中毕业生的文学素养。但由于课时有限,不少人把它定位为课外阅读,安排学生在课外自读。由于各科学习任务繁重,名著阅读任务在课后难以完成。为了探寻一条适合学生的名著阅读之路。我们尝试着将今年福建高考必考的六部名著引入课堂,列为高中三年的必修课程。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效果,将名著阅读与写作训练联结起来,

读写联动提升文学素养。

一、示范引路:通读文本——圈画标注、提要钩玄

这一阶段是名著阅读的起始阶段,一般先介绍作家、写作背景以及经典评论,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此后,放手让他们直接在课堂上阅读文本。名著有魅力,但开头阅读难。名著开头不像流行小说那样一下子吸引眼球,大多较为琐

碎。所以,不能把名著阅读全部放到课外,而应借助学校课堂教学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本阅读,以克服学生的浮躁心理。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在强制阅读一二节课后,能够进入到小说情节中去,并被小说里的人物命运所吸引。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列出一周的课外阅读计划,每天按序推进。这样就会看到有的学生除了晚自习和周末双休日时间阅读名著外,还会挤出午睡前、晚饭后等时间进行阅读的情景。通过创设原生态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心平气和地沉浸在阅读之中,进入阅读状态,他们就会与作家同喜同悲同呼吸共命运,从而对名著进行整体的品味、涵咏和熏陶,把作品的语言艺术、表达技巧和人文内涵内化吸收。这是写作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源头之水。此阶段对写作要求放得比较低,只要学生能圈画标注、提要钩玄就行。也就是把文本中那些难理解的字词、精彩的语段或者自己阅读时偶然所得,顺手记在本子上就行了。可以写些表面看来笼统的感觉,或者写在名著阅读中不可言传的体会,这是文学阅读中可贵的语感。几节课之后,翻看学生用书,各种观点散见其中,一路风景令人欣慰。比如,《三国演义》的空白处,有“有奶便是娘(指吕布)”“可怕的人性”“残忍啊(指厮杀)”“可悲可叹的女性(貂蝉)”等批注不时出现。这一阶段,看似浅显简单,实则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而言,一次实实在在的阅读体验,远胜于老师那一遍又一遍的空洞说教。只有经历了那带着感情的艰难阅读,才会有渐入佳境的幸福愉悦。若干年后,这些自悟自得的生命活动印记,这些阅读的痕迹、思想的火花是多么的珍贵

啊!也许,这就是他们语文学习生涯中最美好、最深刻的记忆。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敢于花上时间让学生直接阅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巡视检查,还有同学之间互动交流,教师督促和鼓励。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二、重点突破:赏析精彩——问题导读、试做笔记

此为第二阶段,在学生通读文本的基础上赏析精彩部分。为避免肢解原著,教师可用大问题导读的方法进行指导。如阅读《复

活》,引导学生探究“聂赫留朵夫真的爱玛斯若娃吗?”通过这一问题,将学生的阅读深入到文本中。同时,在阅读指导上可以充分体现“专”字,突破一点,带动其余。如,《复活》的心理描写、《三国演义》的人物刻画技法、《欧也妮·葛朗台》的环境描写效果、《红楼梦》的主题探讨、《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家》中觉慧为什么要出走上海等都是很好的切入点。一节课一个专题,学生的鉴赏水平就能得到稳步的提升。

此阶段,为巩固鉴赏成果阶段,要求学生将课堂鉴赏要点记在读书笔记上,不要求写多少字或文体有多么的严谨,但观点要明

确,思路要清晰,为给学生做好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再读名著,重新走进文本里头,并把思考体会写在读书笔记上,适时展示出来与同学分享。这样,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两个链条就对接在一起,阅读水平自然就提升了。

六部小说读下来,学生人人都有一本厚厚的读书笔记,其中的每一个(处)字句,都是从学生的心田里流淌出来的,每一个(处),都是他们咀嚼过的,可谓含英咀华。比如,在《巴黎圣母院》的读书笔记上,学生见仁见智。刘芳写道:“世上丑的人很多,但和卡西莫多一样善良勇敢的却很少。外表的漂亮终有一天会消失,内心的美丽才能长久。”还有的写道:”我们在批判弗罗洛虚伪残忍扭曲的同时,是不是也该给一丝同情呢?弗罗洛的心理是不正常的,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他是当时封建教会阴影下千千万万牺牲者中的一个,他可恨可悲也可怜。”这种悲悯情怀,不正是当今网络暴力下的年轻一代所急需补充的营养吗。有的同学看法可能更深入一些“生活中有几人能像卡西莫多,为了心中的爱,为了人世间最后的一点本真性情,毅然抛弃‘至高至上’的恩人兼父亲弗罗洛,把丑恶亲手

毁灭。”

三、展示成果:升华感悟——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一部作品已经读完,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思想艺术有了一定的

感受。

此时开始第三阶段的名著阅读教学训练,接下去,可以兼顾语言与文学两个板块,引导学生自我梳理,深入思考感悟,将阅读体验形成文字(此与前文所述做笔记不同),并通过同学之间的成果交流展示,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这一学段的时间至少可以安排四至

六次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分别从人物赏析、小说主旨、艺术手法和创新运用等方面进行练笔。学生习作内容丰富而深入。人物赏析话题的优秀习作有《另眼看曹操》《永远的爱斯梅拉达》等。小说主旨方面有《从〈复活〉看西方的赎罪意识》《〈家〉的爱情观之我见》等。艺术手法方面有《从〈家〉和〈欧也妮·葛朗台〉看中外小说的异同》等。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将文学名著相关内容提炼为写作素材创新运用,运用到作文中去,增添文章的文化意蕴。

这样,以写促读,逼着学生赏析原著,既能加深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又能提升他们鉴赏水平和思辨能力。同时,这种半自由的(半命题的)作文训练形式,能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思考、真实自然地表达,从而达到文质兼美的理想效果。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制成

课件,展示给全班学生赏析。也可以选出写得好的文章,让作者到讲台前朗读,然后由学生自由点评该文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如童伟峰同学的《再见了弗罗洛》:每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而当某个落后刻板的信仰要扼杀它时,它被摧残的心灵在无法自我抑制时,必然变得极端自私邪恶,并为获得变形的私欲时而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地位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越隐蔽越严重。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继续拓展,用王熙凤、杜竹斋、葛朗台、高老太爷等人物予以证明。最后结合现实生活提醒“当今个人主义盛行,功利思想成为众多团体或个人的终极目标,一个弗罗洛死去,许多弗罗洛又涌了出来。呼唤让弗罗洛的魂灵与肉体一起死去,让时间来净化这一方天地吧。”

还有其他同学的《〈家〉与〈红楼梦〉的比较》《从〈三国演义〉》看兄弟情义》《巴黎圣母院的幸福观》。作文观点明确新颖、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纵横捭阖,精彩纷呈,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稍后,收集学生作文编辑《名著赏析集》若干集。这样的集子鲜活真实,远胜从书店买来的作文书,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建立班级博客,能将课堂写作之路延伸。因为博文有发表功能,拥有更多读者。将学生优秀习作上传博客,学生自己亦可上传博客。奇文共赏,同学可发帖互动,将网络优势引进名著学习之中。多元化评价更让学生个性才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

以上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互穿插。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提高。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不仅读出美,而且知其所以为美,读中悟出表达技巧。然后更进一步促读,真正激活学生阅读名著的内驱力,使他们慢慢养成喜爱阅读名著、深入阅读名著、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这样就能切实提升阅读效果,提升文学素养。

9.外国文学名著鉴赏论文 篇九

《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上

文学特殊性:以切身感受作为小说题材

《亮剑》作者肯定有部队生活的经验 《史记》史传文学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民间传说 红楼里的人物如贾宝玉并不是曹雪芹的自我写照

再现生活的广阔画面 红楼之前的小说注重事件而不是生活 突破传统方法描写人物(最初见于鲁迅)传统: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人物个性单一 红楼:不掩饰,不隐晦

《红楼梦》的文学特殊性——下

一、以切身感受的事为题材

《红楼梦》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这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史上还是第一次。

二、再现生活的广阔画面

《红楼梦》具体、细致、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作者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中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爱情、友谊、伦常关系,种种喜、怒、哀、乐,以至饮食穿着、生活起居等等琐事细节,无不一一毕现。这也是以前小说从未有过的。

三、突破传统的旧方法写人

《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这一看法是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四、全书有机的整体结构。《红楼梦》全书的结构,与我国其他古典长篇小说相比,可以说是有着根本性区别的,具有一种成熟的艺术性精巧结构。

五、以假存真的特殊手法

作者想以假存真(用假的原因自有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文学创作的等等),实录世情,把饱含辛酸泪水的真实感受,用“满纸荒唐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其内涵和手法,自然都很值得研究。

六、在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中,要多方面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就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以说,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位作家、哪一部小说能够做到。《红楼梦》却能在极大程度上综合体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脂凭、脂本与脂砚斋批书人

版本两大系统:脂评抄本系统(脂本)——最多八十回 程高刻本系统(刊本)——一百二十回 为什么依据脂本研究红楼:后人依据后加的四十回把前八十回里有矛盾的地方做了改动

石头(通灵宝玉)与神瑛侍者(转世为贾宝玉):后人把夹带的人和夹带的东西合二为一,实际并非同物,石头并非贾宝玉

掉包计(把薛宝钗代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把薛宝钗写得很有心计城府

家人、亲友、脂砚斋、圈外人四类批书人

索引派与自传说的谬误

索引派:所求曹雪芹隐去的事情

索引派认为小说故事表面上讲的是这一个故事,隐去的是另外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实际上是通过小说用荒唐言、假语把它说出来。新索隐派(刘心武的秦学):编造历史

自传体:胡适说——红楼实际上是作者的自叙传。与旧索隐派类似,只不过又将别人的家事转为讲作者自己的家事

石头撰书与甄贾宝玉

石头不是神瑛侍者,石头不能“可大可小,自去自来” 石头代表作者,自称“蠢物”而不是“我“

一、石头投胎为贾宝玉是后人的妄改。

二、石头幻形入世担当“随行记者”。我以为虚拟石头撰书的主要意图有二:

一、强调“满纸荒唐言”的小说中所蕴藏之“真”;

二、说明故事取材之主要来源。两者是结合的,统一的。设置甄贾二府的作用 提醒真与假、明写暗点

眼泪还债与黛玉之死

褒贬纷争的薛宝钗

贬:

贬宝钗出现在120回本刊行之后,前八十回中宝钗不是宝黛之恋的障碍 后四十回众人集体“谋杀“黛玉(掉包计),众人形象发生了变化 贬宝钗有反封建倾向,宝钗被认为封建卫道者。蔡老师认为作者不可能有自觉地反封建意识,反对仕途经济并不代表反封建。褒:

蘅芜君(薛宝钗)兰言解疑癖

薛宝钗劝导林黛玉少读如西厢之类呢杂书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宝钗想私下煮好中药给黛玉带来,免得外人说道,两人和好。原作者并不想把三人写成三角关系

宝钗为人并不虚伪 金钏儿投井自杀自杀是安慰王夫人并非虚伪 “随分从时”

对史湘云由来已久的误解

身世:从小父母双亡,婶母待她不好

性格: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憨湘云醉卧芍药裀),爱淘气,不瞻前顾后,诗才敏捷(秋阴捧出何方雪)

(史)寒潭渡鹤影,(林)冷月葬花魂 娇憨可爱 为人:

误解:认为最后宝钗早产而死,宝玉当更夫的时候遇到湘云,然后两人同湘云的忠婢翠缕不知所踪。认为宝玉湘云结为夫妇。

误解根源:第三十一回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牛郎织女星)意为到老都分离,不能在一起

结局:嫁给皇孙公子卫若兰,又因为金麒麟的误会与卫若兰分离

王熙凤、巧姐与刘姥姥

凤姐是政治性很强的角色,描写她的语言诙谐幽默。作者有意识的以小喻大,第十三回凤姐很好强,自己愿意协助宁国府办理秦可卿的丧事

凤姐分析宁国府五大弊病: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事无专执、临期推委 需用过费、滥支冒领 任无大小、苦乐不均 家人豪纵

解决方法:岗位责任制,规定制度、有令必行,领导以身作责

“裙钗一二可持家”——王熙凤管理宁国府,贾探春管理大观园(生产承包制)王熙凤的是非褒贬:改革开放前,封建地主阶级权欲、贪婪的阶级本质代表 兴儿(仆人)对王熙凤的评价“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又有“胭脂虎”、“女曹操”、“阎王老婆”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雨鉴 “毒”之一字并非完全是狠毒的意思,还有相思局设的绝妙的意思

王熙凤爱弄权揽事敛财——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害死两条命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只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贾母给宝钗过生日说贾母小气,鸳鸯抗婚怪贾母,拿贾母头上的疤开玩笑 结局:被拘禁于狱神庙与刘姥姥等人相逢,回家后被丈夫所休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前两进:透过刘姥姥的眼睛看出贾府的盛况 后一进:贾府衰落

巧姐:被狠舅奸兄骗卖,流落烟花巷被刘姥姥救出,嫁给板儿

幸运的晴雯和不幸的袭人

晴雯:没有受到后人续写改造形象

为人与性格 反抗性最强,藐视王夫人为了笼络丫头施给小恩小惠,讽刺袭人讨好主子,给袭人取绰号“哈巴狗”。对赵姨娘虐待芳官被众小孩弄得狼狈不堪感到大为称心。抄检大观园时唯独晴雯不满。

宝玉挨打之后支开袭人,让晴雯送手帕给黛玉显出晴雯纯真无暇 宝钗与宝玉说笑时,晴雯自己都要休息了嫌这些人天天往这跑,给黛玉吃了闭门羹——率直任性

坠儿偷了平儿的手镯子,平儿只对麝月讲,晴雯知道后用钗子戳坠儿的手——嫉恶如仇

撕扇——作为奴才、最少奴性,希望宝玉与她平等相处,尊重她的人格 补裘——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对宝玉衷心 寿夭多因诽谤生

(花)袭人:形象被改动 袭人的为人和贬袭的倾向

温柔和顺 似桂如兰 合乎当时的妇道标准和礼法对于奴婢的要求

贬袭

主要受后四十回影响 参与掉包计 有强烈贞洁观的评点家认为袭人本失身于宝玉就应该始终相伴 批评她奴性明显

开到荼蘼(麝月)花事了 嫁与蒋玉菡

小说中的诗词曲赋

曹雪芹是小说家还是诗人?

友人敦敏在曹逝世后写诗怀念“逝水不留诗客杳” “诗才忆曹植” “狂于阮步兵”,敦称的“鹿车荷插葬刘伶”,友人张宜泉“谢家池塘晓路香”——比作谢灵运。又有“直追昌谷破篱樊”——比作李贺,敦诚“牛鬼遗文悲李贺”。又有“知君诗胆昔如铁” 小说里的诗词曲好不好?

评价红楼里的诗词曲要注意衡量的尺度。除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其他的都不是曹原先写的诗,是他摹仿某一个人某个时候某个阶段写的诗。

小说中作诗谁是第一高手? 林黛玉 薛宝钗 史湘云 妙玉。。。菊花诗林黛玉夺魁 螃蟹咏薛宝钗

续作与原著的落差

后四十回没有曹雪芹一个字:

后人看不到雪芹八十回后的书稿

续书与脂评提示无一相合 落差:

一、变了主题,与书名旨义不符

二、过于穿凿,求戏剧性而失真

三、扭曲形象,令前后判若二人

四、语言干枯,全无风趣与幽默

五、缺乏创意,重提或模仿前事

六、装神弄鬼,加重了迷信成分

七、因袭前人,有时还难免出丑

红楼梦还是良缘梦以及改编等问题

续书保留了悲剧的气氛,不过悲剧减弱了,性质也改变了 把三人写成三角关系

把家庭从荣华富贵到没落这一这要话题写成男女婚姻恋爱故事,把红楼梦写成良缘梦。

1962 越剧版电影红楼 经典 非常成功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拿良缘梦思路统一全剧,删掉与宝黛釵恋爱纠葛没有直接关系的情节代价是改变曹雪芹原来的思路。1987 央视版36集 难以超越,连放700多次 根据曹雪芹原来的的思路拍摄,前八十回拍了30集,后6集值得议论的地方有很多,但编剧尊重作者。

1989北影 6部8集735分钟

蔡先生给现在写续书的人泼冷水。

水浒

《水浒传》的思想主题

以全景式的宏阔场面艺术地再现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写出了这场起义如何以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继而衰败的过程 鲁迅——时代精神之大宫阙——红楼

评价负面:封建士大夫(田汝成)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说这是晦盗之书,“奸盗脱骗,机械甚详”,“变诈百端,坏人心术”。

当代孙述宇认为:水浒是强人说给强人的故事,造反的目的是图一时快活,劫富而不济贫,好汉的心态是相当典型的法外强徒的心态,嗜杀成性,对妇女疑虑重重,只讲小圈子的道德,不值得歌颂 对于小说主题,侯会老师认为:

一、从小说命名看小说作者的立场 罗贯中抱肯定态度

小说以水浒命名背后有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开明文人对水浒的解读

李贽为水浒作序高度赞扬梁山好汉,说忠义之士当中宋江是顶尖人物。“小贤役大贤,小德役大德”——李贽

金圣叹提出小说的主题是“官逼民反,乱自上作”,并提出第一回写反面人物高俅的原因是“乱自上作”,错在统治阶级;若先写一百零八人则是“乱自下生”,错在老百姓。

三、水浒是农民起义的史诗还是“为市井细民写心”?

单纯的农民只有陶宗旺,一场农民运动由市井豪侠来领导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水浒故事产生于市井说话。小说主题仍然反映农民造反。

地主:晁盖 卢俊义 柴进 李应 史进 穆春 穆弘

军官:林冲 鲁智深 杨志 关胜 花荣 呼延灼 秦明 黄信 凌振 徐宁 张清 董平索超 孙立 孙新 单廷圭 魏定国

官府吏役:宋江 戴宗 武松 朱仝 雷横 杨雄 蔡福 蔡庆 李逵

普通市民:铁匠 屠户 裁缝 马贩子 摔跤手 放赌的闲汉 余衙 店老板 文化人:塾师 郎中 兽医 会计 书法家 金石篆刻家

四、如何看待忠义问题

早期版本题目一律是《忠义水浒传》,始终以忠义为号召。

1、小说高举忠义旗帜是时代主导思想使然,忠是把国家和君主置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义就是义气,忠义仍然是主流思想。

2、民族斗争的背景内涵。吴读本水浒传(失传),吴从先在《小窗自纪》中有《读水浒传》,吴读本与今版本差别:

(1)、吴读本中宋江起义推迟到了南宋初年,起义性质由反抗官府变为以抗金为主旨的民族斗争。

(2)、梁山泊转移到了淮河流域

(3)、吴读本中好汉已经发展到了108个,早期只有36个。

吴读本的启示:早期水浒故事中民族斗争的主题是非常鲜明的甚至压倒了阶级斗争的主题。强人最早是民兵的称呼。在那个特殊时期,“忠义”成为听从朝廷号令、抗击金人的民间武装的专门称号。

3、应对主流社会的舆论。儒家强调秩序,而水浒以反抗为主题,竟然从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出来,是文学史思想史的奇迹。能被当时的社会主流所接受主要是因为忠义的旗帜。

五、水浒是一部愤书乃至于快书

“愤书”由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中提出,发泄愤怒之书,有民族之愤,对南宋苟安杭州之愤。林冲的愤恨:受高俅父子迫害,目的竟然是抢夺自己的妻子,杨志的愤恨:空有本领,报国无门,反被奸臣迫害,泼皮欺凌;武松的愤恨:市井恶霸霸占嫂子害死哥哥,官府不肯为他伸冤做主。。。小说中出现大量报仇雪恨的情节,水浒因此变成一部喋血复仇的快意之书。

“快”:个人报仇雪恨之快——林冲、武松,行侠仗义勇于助人之快——鲁智深,打破一切束缚、开创一篇新天地之快——鲁智深。

梁山好汉与祝家庄有本质区别吗?组成人员、政治诉求并无区别,梁山与官府较紧密

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水浒素材来源于洞庭湖农民大起义,梁山与祝家庄征战的原因根本上是经济、粮食

七、水浒的思想局限

鲁迅先生所说的“三国气” “水浒气”是不良的习气:无是无非、党同伐异、麻木不仁、漠视公权、蔑视生命、男尊女卑、不讲秩序

小说作者是以欣赏的态度描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用三个巧妙的比喻掩饰对生命的漠视,青少年读者容易接受不良暗示。古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杀戮场面过多是水浒与现代理念的最大隔阂。

另一思想局限:对妇女的蔑视。正面女性或粗鲁无女人气,或形象苍白单薄,反面女性水性杨花道德败坏,成为英雄的刀下之鬼。宋江杀阎婆惜,武松杀潘金莲,杨雄石秀合伙杀潘巧云

拔高义的道德地位,无视秩序和法度

八、国外如何看待水浒的主题

日本十八世纪摹仿水浒的小说:本朝水浒传,说明日本人对水浒的认同与仰慕。在欧洲法德较早翻译。鸦片战争之后法国最先有了水浒的节译本——《中国的勇士们民俗传奇小说》——仅限于鲁智深、林冲。上世纪法国出版了全译本(最高规格),被推选为1987之书。被翻译成德文节译《中国巨人历险记》《强盗与士兵》,全译《梁山泊的强盗》,汉学家卫礼贤——道德反叛的古典作品。七十回本全译本:美国赛珍珠翻译《四海之内皆兄弟》,杰克逊认为人类灵魂不可屈服的向上的精神。

《水浒传》之于中国颇似希腊人的《伊利亚特》(荷马史诗)印度人的《罗摩衍那》日本人的《平家物语》西班牙人的《堂吉诃德》俄国人的《战争与和平》

水浒传的作者

关于水浒作者的四种表述:施耐庵、罗贯中合著,罗著,施著,无名氏著

古人对白话小说的著作权不关注,因为,古代小说家的地位十分可怜,无法和诗人、散文家甚至戏剧家相提并论——小说使用下里巴人的语言,出身低微,作者地位不高

西游最早版本的署名:华阳洞天主人,醒世姻缘传作者署名西周生,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都是笔名。

水浒最早最可靠的百回版本木有署名 高儒的《百川书志》: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作者是两个人。施:浙江钱塘,罗:山西太原

罗钟情于历史题材,传其作了十七史演义,保留三部: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此外还有《三遂平妖传》

水浒在嘉靖朝声名鹊起。李开先: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之下,便是此书。百回水浒在嘉靖之前一百多年为何一直没人提及?元末明初的兵荒马乱又如何给施罗二人提供一个写巨著的安定环境?

一种可能性:百回本水浒是嘉靖朝最后完成的(鲁迅胡适等如此认为),施罗写的水浒只是幼稚粗糙的短篇小说。侯老师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水浒的最后成书于郭勋有关,但百回本水浒的主要创作者不是郭勋的门客。胡适认为水浒的作者是才气纵横的下层文人。

水浒的版本 繁本系统:

百回——水浒的早期面貌,百二十回水浒全传——内容最全,七十回金圣叹删削——简练精彩。所谓繁本,描写细腻,文字繁复,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文本 百回,代表容与堂本,有疏漏,一宋江把通贼的证据保留而不销毁有违常理,二,皇帝在御屏风上书写四大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王庆与田虎的结局却没有交代。袁无涯百二十回本,弥补漏洞,侯老师赞同是冯梦龙增补了征王庆田虎的二十回。被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金认为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金活在明末,作为封建文人不愿为强盗唱赞歌,让好汉有被招安的结局,故删削之。

简本系统

简本:情节丰富描写简陋的本子。繁简关系

百回本又被称为文繁事简本,简本——文简事繁本,百二十回——繁简综合本,七十回——腰斩断刻本

鲁迅等认为简先繁后,胡应麟等认为繁先简后,周亮工从 经济原因出发认为简本应当取代繁本,胡适赞同

宋江

一、其貌不扬,才疏学浅的押司小吏。面黑身矮,黑宋江、黑三郎,地位低微,以德服人是其成为领袖的条件,“虚伪”成为读者对其的印象。

二、金圣叹眼中丑陋的宋江形象。宋江在好友花荣面前发志不除行枷之后又接连九次提到行枷,口是心非为人虚伪,连在好朋友面前都不披露真心。说宋江权诈

不定,只会用银子笼络人心。

三、宋江的价值所在:把握忠义的舵轮。侯老师表示怀疑金圣叹“作者有意丑化宋江”这一看法。李贽赞宋江忠义之烈。

四、金圣叹为什么贬低宋江?有前人影响的因素,容与堂本序言有类似的评论;有不得已之处:认为水浒不应冠以忠义之名,身处明末风雨飘摇时期不能做歌颂强盗之事。

五、从小说成书角度看宋江矛盾性格的成因。宣和遗事中宋江有强良气概、不注重操守,吴读本中宋江行为谨慎、性情忠厚、正人君子,今本在两套版本的基础上捏合而成,思想性格上接受吴读本水浒中的宋江形象,故事情节上吸收《大宋宣和遗事》的内容。

六、戴宗传假信:来自域外的故事情节,来自《夷坚志》。

七、弃子范型与江流儿模式:另一个来自域外的情节类型。

林冲

中下级军官

五次逼迫:岳庙调戏林娘子,陆家欲玷污林娘子,白虎节堂施毒计加罪林冲,野猪林欲杀害林冲,草料场想烧死林冲

心理变化:心理很复杂(不打高衙内的理由:不知者不怪,给上司留面子,经济命脉掌握在人家手里),愤怒,虽欲报仇无能为力,心存幻想不欲与社会主流决裂,满腔愤恨。

一忍再忍,性格怯懦,心地善良 “豹子头”应当是对张飞肖像描写的借鉴,“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杨志

被官府奸佞小人、市井泼皮、民间豪杰逼上山。纲:成批运输货物的一种组织,也代指货物。花石纲:成批的花木奇石。生辰纲:大宗的生日寿礼。官衔是“指使”而不是“制使”。

读者对林冲充满同情,而对杨志评价不高。侯老师不同意“杨志做官心重”这种说法。作者让杨志押解生辰纲另有深意,指斥统治者有眼无珠、作践人才,抒发心中的悲叹。“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作者下笔时感慨悲愤,眼含同情之泪。

杨志故事的核心主题——为怀才不遇者鸣不平,替报国无门的英雄感慨悲叹——水浒的主题之一。

造成杨志悲剧的原因之一:不能审时度势,看不透官场的腐败,社会的堕落。二:过分自信,恃才傲物,难以跟周围人相处。

鲁智深

金圣叹称鲁智深是阔人,即性格豁达大度,思想广阔辽远。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侠义精神的阐释 无私无畏,喜欢揽事上身,一副热心肠 杀人须见血,救人需救彻。

怒打镇关西——挑战市井规矩 惩罚周通——挑战山大王规矩 救助林冲——挑战权势规矩

水浒对鲁智深亵渎佛门的描绘正是对鲁智深深通佛理的赞扬

武松

行者:佛门中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又叫头陀。在张青夫妇帮助下打扮成行者。金圣叹对武松称颂备至,说鲁达上上人物,武松是天神。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单臂擒方腊 耿直刚强,天不怕、地不怕,鲁莽中又有机警和精细 替兄报仇的过程:

事先准备:笔墨纸砚,酒肉菜蔬;以做断七为名,留住潘金莲;请来王婆和邻居;命令手下把手门户,不准出入;威逼王婆、潘金莲当场招供;有旁人作证,录写供词;杀死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到县衙自首——有理有力有节 施恩是借官营私,收取保护费,干的是相当于黑社会的勾当。瑕不掩瑜,反抗精神无人能比

水浒的艺术成就

人物塑造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西方文化强调一个人的人生经历

中国文化强调群体 人与人之间关系 很少有突出个人形象 塑造的是群像 《水浒传》避免了千人一面的弊病

刻画人物的特点:开始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以及性格的发展变化 夸张写法 李逵和宋江形成对照映衬 重视细节描写

水浒传的叙事艺术以及小说结构

主要第三人称客观叙述限知视角 有时第一人称的全知视角主观叙述

主观叙述是有一个叙事人 客观叙述是叙事人把自己隐藏起来,不会在叙事过程中交代或者评论什么,只是给读者呈现故事本身的场景 西方最早的侦探小说 爱伦坡《莫格街谋杀案》 《水浒传》的结构

无机结构 相对独立情节板块 相互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互独立 形成原因是说书艺人添加情节

有学者认为是有机结构 突出中心逼上梁山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

白话文学的里程碑 第一篇白话长篇小说 以北方官话为基础融入江浙西北方言词汇而形成的一种白话语言

白描 人物外在语言动作 人物对话不但有塑造人物的功能,有的时候还有推进情节烘托场面的作用

水浒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草蛇灰线法 叙事中的小道具小线索 武松哨棒 潘金莲帘子

极不省法:宋江杀阎婆惜 因果铺垫多

极省法:武松与武大见面没有叙说武大之前的事

横云断山法:二打祝家庄解珍解宝争虎越狱 插入故事 夹叙法:两人说话一笔夹写出来 鲁智深和小僧崔道成对话

正犯法:指同一题材类型的情节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却又写的各有千秋 如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 潘金莲偷汉后又写潘巧云偷汉 江州城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 何涛捕盗后又写黄安捕盗 林冲起解后又写卢俊义起解 朱仝雷横放晁盖后又写朱仝雷横放宋江

略犯法:两段情节略有相似之处 如林冲买刀与杨志卖刀 唐牛儿与郓哥 郑屠的肉铺与蒋门神的快活林 瓦关寺试禅杖与蜈蚣岭试戒刀

水浒与小说群书的关系

口头文学,市人小说:古代城市中的一种说书艺术,又称说话。繁华的闹市——瓦舍,瓦舍中都有勾栏——剧院。

说话分为:讲史,讲经,小说。小说篇幅短,讲史为后面的章回小说打下基础。三国故事——说三分,五代故事——五代史,岳飞故事——中兴传,北宋志传——杨家将的故事

水浒还受到文人的史传笔记的影响。

水浒和三国故事

霍四纠专门讲三国故事

小说作者对关羽的景仰之情:义勇武安王——关羽,大刀关胜上梁山后并无建功却得排位第五;朱仝——美髯公,讲义气,重然诺;杨雄——病关索

林冲形象的设计从张飞得到了灵感,李逵,鲁智深,雷横等张飞式人物,朱仝雷横的搭配类似于关羽张飞。

刘备的影响:宋江,谦逊爱才,一副儒家做派

水浒与五代故事

打虎英雄:子路、卞专、李广、李存孝(后唐)。《雁门关存孝打虎》,元杂剧《哭存孝》、《折担儿武松打虎》

鲁提辖故事的来源: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年轻时借买肉找茬,“割不从法”杀过一个恶霸屠夫

杨志卖刀:刘文正买刀,不同的是买刀人杀了卖刀人 单廷圭名字都是借用五代人物的,关胜打败单廷圭的情节与五代中单廷圭被擒的故事相同

柴进:誓(丹)书铁券——封建帝王赐给功臣的凭证

水浒与说岳故事

水浒到南宋末年基本定型

浪里白条——张顺,历史上南宋末年抗击蒙古的民族英雄,确有其人

中兴四名将:张俊 韩世忠 刘光世 岳飞

三打祝家庄:扈成是中兴时候人物。史上关胜因阻刘豫降金被杀。张招讨与刘光

世也是中兴时候人物。岳飞的投影:宋江,心怀忠义、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岳飞有贴身侍卫王横张保,宋江因爱惜名节骗李逵喝下毒酒与岳飞阻王横动手一致。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被岳飞镇压,宋江故事吸收洞庭起义素材的契机就在于中兴故事的盛行。

其他话本故事对水浒的影响

杨家将故事对水浒的影响,杨家将的悲剧底蕴传达给杨家后裔杨志

莽和尚形象:五郎杨延德,是一切莽和尚的源头,是最先闯入文学画廊的英雄僧侣的形象。

水浒的坏女人大多姓潘:杨家的死对头潘仁美 《平妖传》

把卜吉发送并害死,王庆的形象与平妖传中的王则有相似之处:军卒出生,都受到上司盘剥欺凌,王则身边有胡永儿,王庆身边有段三娘 绰号联系

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打虎将李忠都跟李广有关,小霸王周通,孙立孙新病尉迟小尉迟,郭胜赛仁贵

水浒中的晚起情节

世代累积、大家写定的作品,但不是无休止的累积 插在中间——插增,容与堂本中有插在开头

聂绀弩认为林冲故事就是晚起故事,和其他故事有许多雷同之处,但林冲故事又更加合理,胡适说王进故事是照搬王庆故事 侯老师认为前三十回晚起

只有好汉才能享受出场诗的待遇,少数人没有出场诗:写漏了或者把出场诗删掉了。二十二位好汉出场诗不在第一次出场,侯老师认为早期水浒当中,这些人物首次露面晚于成书,也就是在实际有出场诗的章回,这也证明前三十回晚起。有些好汉的出场诗误删或不得不删,如刘唐,早期水浒里绰号是尺八腿,出场诗也该围绕绰号,而后来绰号改为赤发鬼,出场诗不得不删。王伦是后来设计的人物,因为百回本中林冲先于晁盖上山,但小说不可能写林冲自己占山为王、招兵买马。

为什么没有公孙胜的出场诗?首次亮相于智取生辰纲,八位好汉行动,题目却是“七星聚义”,作者为什么要把白胜排除在七星之外?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故事中需要增加一人故而把白胜舍去。公孙胜在这次行动中可有可无,后来居上的梁山首领。证据:没有出场诗的天罡级人物,很难与原有故事水乳交融,在结构方面起一定作用(凡是起结构作用的往往是晚起人物)。

小说家出于什么目的将公孙胜的身份由军官变为道士?又为何把他提拔到排行第四的好汉这一高度?要塑造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吴用不能呼风唤雨无法完全充当诸葛亮这一人物,公孙胜与吴用优势互补,共同充当诸葛亮。公孙胜的变身和提拔可能跟小说创作过程当中道教地位的攀升有关。智取生辰纲是第一场战斗,参加这场战斗必成元老级人物,有助于拔高道教地位。

水浒传和宗教

宗教倾向:袒道仇僧

鲁、武是假和尚,真和尚往往是反面人物。中国的农民起义几乎带有宗教色彩,宗教成为和皇权思想相抗衡的精神武器,为起义领袖所利用。方腊借助“左道”摩尼教造反,钟相造反可能也利用摩尼教。

由波斯人摩尼与三世纪吸收拜火教、基督教、佛教思想,又称为明教、明尊教,唐代传入中国。宋史里出现了魔字,如吃菜事魔、魔贼、魔王等都是专指摩尼教。水浒屡屡称宋江等人为魔王、魔君、魔头,暗示着宋江等人有摩尼教的背景。晁盖宋江如果真的是以摩尼教教主为原型,那么他们正应该有大量的教产,能够做到小说里写的仗义疏财、视金似土。

水浒好汉焚香宣誓的做法与摩尼教一模一样。

水浒好汉抱着一种憎女倾向。宋元民间对女性并没有这样的憎恨,排斥家庭、拒绝婚姻正是摩尼教的教义。

二宗三际论:二宗指光明、黑暗两个阵营,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 水浒中的好汉大多不近女色,抱着宗教式的篇之态度,可能是受摩尼教反对婚姻痛恨繁衍的教义的影响。

当农民被逼上山时往往抛弃摩尼教逆来顺受的训示,利用其憎恶现实世界的说教来鼓动群众,利用其光明必胜的信念来激励战斗。摩尼教教义在某种情况下发生畸变。吃植物变成吃肉 宋江的表字、绰号与摩尼教教义有关。

水浒的问题类型定位及它在小说文体演变史中的重要意义

李渔:明代四大奇书《史记》《南华经》《水浒传》《西厢记》 冯梦龙:《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弇州先生王世贞《西游记》《水浒》《史记》《庄子》

奇书文体前承《史记》后启来者,把中国的叙事文体发展到虚构化的巅峰世界 明代章回小说主要类型:《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代表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代表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代表 最早把水浒定位为英雄传奇的是郑正铎 郑振铎的文学史概念:凡是讲述英雄故事、带有传奇色彩的文学作品都是英雄传奇

《水浒传》《三国演义》元明传来之讲史 《水浒传》公案侠义小说

《水浒传》在小说文体演变史上的意义 马铃薯式的文学繁殖方式

《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母体 最早的对宋江起义 明万历年间容与堂版《水浒传》 《大宋宣和遗事》(讲史演义)→《水浒传》(英雄传奇)→《金瓶梅》(世情小说)

《水浒传》小说的演变史是小说文体演变史的缩影

三国演义 引言

宋元小说类型:文言小说、白话通俗小说

中国小说史的发展线索:以文言小说的发展为线索 以白话通俗小说的发展为线索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区别:语言不同 内容不同 题材不同 白话通俗小说起源于宋元时期的“说话” 说话四家:讲史、说经、铁骑儿、小说

讲史特点:以书史文传为据,讲前代的兴废战争之事,歌颂正义、鞭挞邪恶。宋元说话兴盛的标志:有了分类和著名的艺人 话本:记录说话人所讲故事的文本平话:平铺直叙地讲故事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经话本,世多为宋刊,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著 此书收录自宋以来八百多部小说的目录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 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 书中对小说进行了分类 历史演义有宋元讲史发展而来

历时小说特点:久盛不衰,具有典范性,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历时题材的艺术品众多的原因:中国历史悠久,有完整、丰富、系统的历史文献典籍,对历史的尊敬和重视

三国的成书过程

三国的历史时期划分220~280 三国演义从公元184黄巾起义开始写 陈寿《三国志》之前有《魏书》、《吴书》,《蜀书》是陈寿所著

陈寿的《三国志》与裴松之的注是最重要的依据。吸收了《世说新语》的情节,如望梅止渴,用自己能感应睡觉时接近自己的人的假象恐吓别人。宋代的皮影戏大量扮演三国故事

苏轼《东坡志林》记载小孩听三国故事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李商隐《骄儿诗》 元杂剧中有21中表现三国故事的 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会》

《全相三国志平话》重要文献性平话 供艺人讲述

三国、水浒、西游是世代累积型创作。老师认为不能简单看做世代累积作品,应该是罗贯中创作而成,作家的功勋是不容抹杀的,其作用不仅仅是把之前的故事贯穿起来。

《三国演义》的作者、版本及全书概况

如何确定作者是罗?

早期明刻本《三国演义》题署是罗贯中,能见的最早版本——嘉靖《三国志通俗演义》罗本贯中编次

陈寿没有做过平阳侯,只做过平阳侯的手下 最早版本 嘉靖元年《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朝文献资料多处提到三国作者为罗 朗瑛《七修类稿》提到《三国》《宋江》为杭州人罗贯中所编 明高儒《百川书志》

罗贯中何许人? 钟嗣成《录鬼簿》

贾仲明《录鬼簿续编》78位作家罗贯中排第二: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和。和贾仲明忘年交 乐府、隐语,极为清新。至正甲辰(公元1364年)贾22岁 永乐20年(1422)贾80岁 根据推算罗可能是1313-1317 《录鬼簿续编》遇到的挑战:

此罗贯中未必是写三国的罗贯中;三国成书于明中叶,而《录》中的罗却是在元末。

记录了罗贯中三种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连环柬》《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罗籍贯之争:太原、东元(山东东平)、钱塘(杭州)、庐陵(江西吉安)东元说 嘉靖本序(蒋大器)明十几种自传本

老师认为,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作品是书商假托罗之名写的。

明代20多种,清代70多种

版本分为三个系统:嘉靖本系统如《三国志通俗演义》、志传本如《三国志传》、毛本系统(毛宗刚父子)。

区别:内容上有很大差异,志传本上有关于关羽第二子关索的故事 文字叙述繁简类型不同。

嘉靖年间《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折(回)通行本是80W字120回 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本子

毛本 康熙年间《第一才子书》在李卓吾批评版本上进行加工,对历史事实进行查证,可读性强 回目工整 流行最广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毛本上的

三国的结构(120回)

前二回:引子;3-14回董卓为害天下;15-33回曹操征战北方;34-49回刘备三顾茅庐;41-50回赤壁之战;51-57回孙刘集团争霸;58-74回刘备称王;75-85回杀关羽、刘备伐东吴;86-104诸葛亮北伐、病死军中;105-115回姜维北伐;116-118回魏国灭蜀;119-120回吴亡,三分归一统

三国演义的思想

三国志演义是指对《三国志》这部书更深层次、更细致的讲解。演:广

阐释空间不同:对于文学、艺术所讲解、理解、阐发、论述的范围。人群不同、阐述不同。时代不同,阐述不同。角度不同,阐述不同 艺术作品主题思想:指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

三国演义主题的分类:以历史观念为主题(正统观念 分合论 社会黑暗),以阶级、政治、军事斗争为主题【以道德为主题(歌颂忠义、悲剧作品)】,以人才为主题

要从作品本身来思考主题,不排斥考虑时代背景 贯穿全书的拥刘反曹的倾向,作者有强烈的正统观念。强调血缘关系、皇权天授。朝代更迭时,新王朝强调自己是旧王朝一脉相承的、合法的继承者。

据三国演义,刘备符合或接近正统的地位。成熟之前,拥刘反曹的倾向流传在民间三国故事中,但民间的流传和史家的正统观念有一定距离。不拥护刘焉等只拥

护刘备

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习凿齿(东晋)《汉晋春秋》提出蜀是正统,司马光《资治通鉴》以魏为正统,朱熹以蜀为正统。对于三国时代孰为正统的问题,后人的观点往往有当时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形势决定。

怎么解释三国里拥刘反曹的倾向?老师认为主要不是正统观念的问题,而是作者想要塑造一个刘备及蜀汉集团来寄托作者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把刘备写得理想化,把蜀汉集团写得上下协和一致,作为对比把曹操写得奸诈残忍,在对比中表现作者的政治理想。

老师认为贯穿全书的“拥刘反曹”倾向并不是正统观念,而是一种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

中国古代的“政有三品”之说。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协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三种政权形态:魏蜀吴

54回以前是多极的状态55回后三极局面

刘备 宁死不为负义之事 得民心取大事 欲举大事必得民心 信义著于四海 曹操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挟天子以令诸侯 毛宗岗评论白帝城托孤说真即真说假即假

鲁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歌颂明君仁政,赞美忠义智勇

说曹操

忠义智勇的颂歌 毛宗岗有“三绝”“三奇”论

第一名相诸葛 第一名将关羽 第一奸雄曹操 陈寿:“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历史上的曹操:无君之迹、无君之心

三国里的曹操:从小机敏多谋,有不光彩的卑微家世 雄才大略与奸诈残忍的统一:超凡的政治胆识和军事能力

荀彧在加九锡的问题上与曹操相悖,操送了一个空盒子给荀彧装人头

曹操对杨修很猜疑,杀他的原因:鸡肋(实际上是因为扶植曹植,而操却想传位于丕)既爱才又非常奸诈,操阵营只有他自己一个全能型人物,最喜爱郭嘉。为什么没有废掉汉献帝?少树敌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充分显示出超凡的政治眼光和胆识 用人态度:顺者昌逆者亡 曹操一贯识才爱才

性格之一:通脱,放得开,喜怒形于色;残忍,为所欲为 指使皇后克扣军粮,却又借皇后之头平息哗变 赦免身边袁绍安排的内奸 自己的马践踏良田就割须弃袍 之二:天真

1959年幼郭沫若和翦伯赞提出为操翻案,郭沫若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其中

操的形象不再奸诈 为操翻案现象的层面:对问题本身的认识,是否有案可翻,该不该翻案,怎么翻;活跃学术空气。

观点一:分清历史人物和文学形象

观点二:历史上的曹操毁誉参半,实际上无案可翻 观点三:文学形象重视伦理,多有贬斥 观点四:小说家言亦非空穴来风

观点五:描写操奸诈残忍却又雄才大略

总结观点:就文学作品而言,不存在为操翻案的问题。朱熹评价曹操 无容于天地之间 人人得而诛之 李世民评价曹操:乖狥国之情,有无君之迹 刘知几(字子玄)撰有《史通》《武后实录》 郭嘉评曹操和袁绍优劣:道义智度谋德仁明文武 毛宗岗:奸雄之第一奇人

论诸葛

三大形象:历史人物——名臣名相的典型人物,文学作品——一号人物,民间传说——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六出祁山 38回-104回主要人物形象 七实三虚

史籍文献如何记载诸葛亮?史书《三国志》自己留下著作如《出师表》 张澍(清)《诸葛忠武侯文集》了解诸葛亮最主要依据

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何在?高人介绍 刘备胸有大志思贤如渴 诸葛亮胸怀大志 备三往乃见表现出亮择主谨慎

《隆中对》中亮明确提出“拥百万之师”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能跟操争锋。“孙权据有江东,以历三世”,“以为援而不可图”。采取“联吴抗曹”的策略。“内修政理”。

备分别投靠操、绍、布、表

赤壁之战时,备与亮要做出选择,是否参与此战?亮认为不仅要参与,还要从中取利。

亮亲自到东吴的目的:坚定东吴抗曹的决心;蜀汉在和东吴在抗曹的过程中要取利。舌战群儒史书上并无记载,利用激将法“皇叔不能降,孙权却可降”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再用二乔之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令周瑜露出真实心理。

继而亮面临的两个问题:如何跟周瑜一起战胜操;避免和周瑜的矛盾公开化 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原因:南方少数民族平定,司马懿被曹魏冷落,以攻为守,完成自己的抱负和承诺

对诸葛亮的评价:忠贞多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话关羽

陈寿“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

关羽张飞的优点:武艺高强,国士之风,品德高尚,缺点:然羽刚而自矜 有27个写关羽的事件 华雄是被孙坚所斩

民间流传,关羽是神,被封为王、帝。文学形象中,义重如山,熟读春秋、左传。义首先表现在对汉室的忠,与汉贼势不两立。“许田打围”。与刘备的关系,既是兄弟又是君臣。兄弟、君臣之间的“义” 关公三事:降汉不降曹、保嫂、寻兄

操想收服关羽,赠袍,送赤兔,均以失败告终,光明磊落的性格 对操也讲义,有恩必报,立功而后去(斩颜良),华容道义释曹操 英雄主义精神 是一个伟大的强者 关羽的“勇”“义”

通过对关羽“义”的描写,英雄主义的描写,外形雕塑塑造的描写,感染着历代的读者

性格悲剧 以短取败,理数之长也 王隐《蜀记》 曹操关羽“争色” 记载:《裴注三国志》《华阳国志》《魏氏春秋》《献帝记》《献帝传》 其:吕布?秦宜禄? 是秦宜禄的妻子杜氏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关羽的历史地位,三国演义问世之前就已经把他神化,隋朝佛教以玉泉山显圣的传说把他列为护法珈蓝,宋哲宗封关羽为显烈王,明代被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达到了20多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最先神化关羽的是佛教(隋)宋代道教神化关羽 《关帝历代显圣志传》30多件显圣的事

为什么关羽成为广泛崇敬的偶像?关羽的义 神武 :义:—广泛 “勇”—强大

关羽文化 仁义之义 忠义之义义气之义 正义之义

士大夫是对中国古代官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

东吴才俊

写到东吴时很突出他们性格缺欠的一方面 历史上孙权很有作为,屯田、出海,形貌奇伟 骨体不恒 大贵之表 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勇敢无比,存不忘亡,安必虑危,武备不可以已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 《永遇乐》 三国演义中孙权人物特点:犹犹豫豫 犹豫不决 张昭:《三国志》耿介的老臣

《三国演义》人物特点:投降派、主和派 内事不决问张昭 外事不决问周瑜 周瑜:

《三国演义》人物特点:气度狭小 嫉贤妒能

周瑜要除掉诸葛亮的原因:不能接受诸葛亮的未卜先知 要留诸葛亮必是吴国的大害

《三国志》人物特点:远见卓识 气度恢廓

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三国志》中周瑜对刘备集团的戒备心理到《三国演义》中变成对诸葛亮的嫉贤妒能 鲁肃: 《三国志》: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於财,性好施与 积极促成与刘备联盟 《三国演义》:宽厚的和事佬 历史人物与文学形象的差异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这样写?拥刘反曹的派生现象 形象塑造的对比:

刘备集团—高明、光辉

东吴人物—低劣、暗淡。

东吴人物昙花一现 东吴的政权形态 没有明确的政治外交路线

三国演义的艺术

史实与虚构的特色:

三国演义成为处理史实与虚构关系的典范

处理好事实与虚构的关系是《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之一

情节发展的线索和人物性格的状况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主干与枝干的关系),章学诚从批评的角度说三七开惑乱人心

没历史记载:桃园结义是虚构情节,七星台借风,气周瑜哭周瑜、华容道释操,空城计是虚构的 没有改变历史本身发展

有历史记载却无情节:三顾茅庐、平定南方的七擒七纵经过夸张渲染而虚构 移花接木:斩华雄(孙坚),草船借箭(孙权采取类似的做法)保留了汉末三国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兼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国演义赋予人物伦理的道德属性,并且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创作特点 战争描写的特色:

三大战役:官渡、赤壁(43-50回)、夷陵 40多次战争

对战争的描写不多,着重于战争前后的智谋的较量、决策的正误 三大战役都是以少胜多:失败方发动战争的决策是错误的 有400多处写计谋 二虎竞食 驱虎吞狼 计谋决定战争胜败 语言运用的特色:

通俗典雅,浅显易懂,理微义奥。简略准确 不深奥不晦涩——庸愚子蒋大器 把古文换成对话的形式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老不看三国”:大量的计谋较量,悲剧结局使老年人对人人生产生感喟 在叙述天时重要性的同时赞扬人谋 天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强调天时与人谋是以少胜多的基础,尊重客观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之所以充满悲剧性,是由于作作者把自己理想的破灭具体化在小说中的人物上

充满悲剧情怀

《三国演义》描写的众多英雄人物均为悲剧结局

众说纷纭的启示

明代中期西游问世

寓意说:透过小说的形象追寻内里蕴含的意思,胡适的游戏说:没有微言大义,不过是滑稽小说,最多有爱骂人的玩世主义。鲁迅赞成游戏说,但有一定意义,“盖欲求放心之喻” 神魔小说

明清用心学的理念来解释 “心猿” “求放心”之喻 魔以心生 亦以心生 法本从心生 劝学

引起人们兴趣,让人感到快意的是对神佛的嘲谑,但是后期丢掉了它的精华 只抓住故事的主题而丢掉了最让读者感到兴趣的内容

清代的道士或准道士不是从《西游记》主题出发 认为西游演绎的是道家的金丹大旨(外丹派 内丹派):因为小说引用了许多元代的道家的诗和俗语 有误解也有曲解 二十三回“四圣试禅心” 道家借小说推销炼丹理念法则

“奋斗精神”说:排除万难、克服险阻、勇往直前做成一件事。

前后矛盾:前七回大闹天宫是反抗的主题,孙被降服之后建功立业。一种说法是主题转化说,一种是“邪不压正”说,还有“安天医国”说,“歌颂叛徒”说,都是简单机械的比附。

最新的说法“人的成长”说,人性的升华,由放纵的无限制的行为上升为有节制有规律的行为

各个时代的解说者总是免不了用各自时代流行的理念、话语来解说这一部小说,他们从小说中抽绎出的还是他们时代流行的理念,并且随着历史距离的增大,而与小说的距离也愈远,愈不相适应

不是一个时期、一个作家写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交汇、糅合在一起 摆脱根据主体情节概括主题的做法

唐僧取经经历的幻化与原旨的蜕变

唐玄奘根据自己的经历作了《大唐西域记》,他的徒弟慧立作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代寺院盛行“俗讲”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宋末明初——韵散相间,“处”字(过西王母池之处),“喊”字,取经诗话与唐代变文俗讲是一家,《取经诗话》归属于说经,猴行者自愿帮助唐玄奘取经,并降服深沙神,拖定取经人过沙漠,过九龙池降馗头鼍龙,抽其脊筋给唐僧做成腰带,从此健步如飞。西游记杂剧六本,推定为杨景贤所作

还有未存的吴昌龄

《西游记》平话初具规模,孙行者逐渐上升为一号人物。元代增加了很多道教人物,从一般的自然的恶兽凶禽、自然的险阻进一步妖魔化,降妖除怪和与妖魔斗法上升为主导情节,冲淡了弘扬佛法的题旨 古朝鲜《朴通事谚解》根据《老朴集览》(成书相当于明代初期)演化过程:

1、书写的历史逐渐脱离历史真相

2、妖魔的人性与兽性逐步结合

3、逐步演化为具有社会内容的神魔小说

4、由佛教故事转变为佛道混杂

5、孙悟空主角化

近代从鲁迅开始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横空出世的新主角

把孙悟空摆在开头部分,用了七回写他的出身

闹龙宫、冥府、天宫关系着生活、生死、祸福,曲折地反映着群众潜意识中希望摆脱这些神灵的束缚、威慑

闹龙宫代表征服自然 闹冥府反映人们希望摆脱生死轮回的心态 闹天宫是对皇权不可动摇的观念的挑战 孙悟空形象的现实内涵:当时社会的集体的人的普遍性道德摆脱君权、神权和自然世界的统治的祈盼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有人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而他找到的却只是他自己的反应。不能简单的说成是农民起义

复调小说:描写孙作为时是赞扬的肯定的,在小说情节附加的韵语、诗词受到了贬低讽刺

主体原旨与局部意趣的背反

取经故事的大框架里,在许多与各种妖魔斗法的生动有趣的情节里,作者注入了寻常的世态人情 鲁迅:“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事故”

僧徒四人各具人之性情:唐三藏面软心慈又不明事理,遇到困难便哭哭啼啼,埋怨别人,失去了高僧的形象;孙悟空机智好斗,玩世不恭;猪八戒最世俗,呆头呆脑,耍小心眼,口馋,偷懒,好说谎却又标榜自己是老实人;沙和尚最厚道。取经过程中写进了许多人间的种种人物并以生活的原样呈现其世俗的面目。小说将世俗人的庸俗习性加在神佛身上,被揶揄、嘲笑。

上一篇:烟草专卖管理创新课题下一篇:酒店大堂经理固定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