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2024-10-02

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18篇)

1.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一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之联想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数量急剧增加,已成为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公安部统计,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的23%,80至90年代,增加到70%以上。目前,青少年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恶性、暴力趋势加重;犯罪形式向团伙化、智能化发展;作案时缺乏明确的动机和目的,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盲目性;犯罪主体出现低龄化趋向,16周岁以下的犯罪案件明显增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复杂,有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而家庭教育的失当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事实表明: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孩子犯罪的直接原因。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上升导致残缺家庭增多,使许多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少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此外,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据笔者了解,不当的家庭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溺爱型”。这类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高压型”。这类家庭奉行“棍棒政策”,父母对孩子稳定管教方法粗暴,动辄打骂训斥,严重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一旦犯罪,就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

三是“放任型”。这类家庭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风气或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

四是“误导型”。父母的不良行为会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有的父母自身素质低下,举止不文明、品行不端,客观上不能当好孩子的“第一教师”,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搓麻将、逛舞厅,不仅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导致其放任自流,是非不分,最终沦为“小囚犯”。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节省的途径。父母们一定要牢记:孩子不仅是自己家庭的,更是全社会的。如果家庭教育不当而致子女违法犯罪,不仅是家庭的不幸,更是社会的灾难。

2.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德育渗透,信息意识,课堂延伸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历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针对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以下思考:一是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有什么用呢?二是历史知识那么多, 应该掌握哪些历史知识呢?三是初中的历史知识高中重学一遍, 高中的历史知识大学又重学一遍, 中学的历史教学与大学相比又有何不同呢?要走出这样的教育盲区, 我们可以这样看历史教学:

一、以史为鉴, 服务现实社会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联系中, 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 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理解社会的现实。我们要强调历史教学应该为现实服务, 这有别于为政治服务。为现实服务意味着历史教学要从社会实践中来, 到社会实践中去, 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是我们思考历史问题的起点, 也是我们思考历史问题的终点。

二、德育渗透, 服务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道德, 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什么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 除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外, 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无疑是多方面的, 这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是尤为重要。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着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数不清、道不尽的历史人物。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取决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全面地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 既要看到其功绩又要看到其过错, 功过分明。

三、课堂延伸,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现在的初中学生信息意识还比较淡薄, 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 信息、知识的获取即使和信息技术沾点边的话也多局限在老师的课件和多媒体演示中, 遇到问题最先想到也是“问老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是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信息意识, 并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3.走出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篇三

误区一,家庭教育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调查显示,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这种只关注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误区二,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我们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书的,少之又少;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近四分之一的家长在这方面是空白。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

误区三,儿童消费过高。现在经济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护,都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甚至超50%以上。即便是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长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

走出误区,建立家庭教育新理念

1、“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内核”。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美育抓不好会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这四名话高度概括了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困惑是“知行脱节”,家长们老是抱怨,他们一直把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告诉孩子,可社会上的干扰太多,总把他们设想的计划毁掉。在家庭教育中,与其把一大堆孩子无法理解的道德训条灌输给他们,还不如培养孩子的道德选择能力,让他们自己去辨别,去比较,去批判。

2、“凡是孩子喜欢的,家长也要适当涉猎。”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初中女孩迷上了言情小说,母亲知道后大加贬斥。女儿反问:“妈妈,你看过言情小说么?”母亲一时语塞,女儿立刻顶了一句:“你没看过怎么知道不好?” “相近的思想易于沟通和交流”,孩子喜欢的东西如果家长一点都不了解,就很难与子女沟通。建议父母们应适当走进孩子的世界,就他们关心的东西展开交流、探讨甚至争论,在亲子互动中引导孩子明辨是非。

3、“孩子提十条要求,最多只能满足七条。” 现代社会诱惑太多,竞争太激烈,要鼓励孩子竞争,但不要攀比,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现在的孩子容易狂妄,家长要让他们知道,世界上不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的。因此,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目标也要适当高一点,让他们伸手摸不到,跳一跳又能够摘到。

4、“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笔者主张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在道德问题上不听话,要坚决反对;如果是因为淘气不听话,家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是思维上不听话,则要予以支持和鼓励,甚至允许标新立异。总的说来,对于孩子听话的问题,应遵循“行为上严,思维上宽;小时候严,长大了宽”的原则。

5、“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不光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孩子,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马克思从不勉强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而只是劝说他们不要去做什么;毛泽东同志更是严于教子。毛岸英年少时,毛泽东规定儿子每天要清扫一块院子,凡是自己能做的都要自己做,不准让警卫员帮忙。有时毛泽东还带儿子打扫厕所,并要求儿子坚持下去。

由此可见,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贵在从家教做起,从小行为养成。有道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将决定今后的社会道德状况。因此,教子弟立品行,家庭承担更大的责任。只有“合格的小公民”越发多了,国民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提高,十七大为我们确定的宏伟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4.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篇四

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自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迄今已十年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研讨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看到进步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 者:杜正寿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兰化三中 刊 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刊名:ZHONGXIAOXUE XINLI JIANKANG JIAOYU 年,卷(期): “”(7) 分类号:G4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误区   探索  

5.家庭教育应走出三大误区 篇五

误区一、启蒙教育越早越好

当今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家庭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很多家长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会写字、唱歌、画画。于是,只要孩子能勉强开口说话了,识字就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有些家长甚至还会“双语齐下”。与此同时,什么画笔啦、小钢琴啦,都挤进了孩子狭小的生活空间,使这些尚未领略人生乐趣的心一开始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使这些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上了他们不应承载的担子。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人一生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是三至十岁之间,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学习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如果硬要强迫这样的幼儿学习,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顺应自然,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去玩,在“玩”中学会认识世界。所以说,启蒙教育并非越早越好。

误区二、教育内容越全越好

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可能今天不知晓的`已为数不多了,但真正理解其内涵的恐怕不是那么理想,特别是对于不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这一部分家庭中,许多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是一个“全才”,对孩子提出了能写会画、能唱会跳、文武双全等一系列目标,哪一方面都不能逊色于别人。于是,本来已经在学校满负荷运转的大脑回到家里也不得轻松,除了双休日家长与老师给安排的各种作业外,还得利用其它时间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补习班和各种夜课,使得自己的孩子一天疲于奔命。不是这样的话,社会上“这班那班”哪能办得那么红火?真不知道这些家长究竟准备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全才”!实际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发展特长,不是培养“全才”,因为“全才”本来就太少。

误区三、考试分数越高越好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好当然无可非议,而且也是应该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太高了。在小学,如果上次考试语、数得的是双百分,那么下次非得还是双百分;如果第一次考了九十五分,第二次哪怕考九十四分也免不了一次揍。到了中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家长的要求只会更高,甚至从来不考虑什么叫“实际情况”。结果,到了中学,孩子们是挨打的机会多,受表扬的机会少,整天提心掉胆,神经似乎是一根绷得不能再紧的弦。请问,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怎么能够静下心来搞好学习呢?还有,家长们为了过分的要求高分,给他们以高压政策,会严重伤害其幼小的心灵,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

6.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的条件一天比一天好。加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全部希望。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

1.表现形式: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孩子的话至高无上,孩子一哭就毫无原则的迁就,久而久之,逐渐强化了孩子任性、倔强的个性,喜欢吃的就一个人吃,不喜欢吃的就一点不沾,养成偏食的习惯。一口饭含在口里不嚼,为了喂一餐饭,满屋子跑,一餐饭可以吃上一两个小时,。

孩子的要求一概满足。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玩具一屋子,零食一柜子,衣服一箱子, 孩子超标准消费,所有的东西都来的太容易了,孩子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随便损坏东西毫不心痛,一个新玩具,玩一两次就扔掉,一旦满足不了就耍赖。

孩子做的事一概包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刷牙前连牙膏都挤好,上小学了不会自己穿衣,洗手洗不干净,从来没有单独出过门,从来不敢单独乘坐公共汽车,会背唐诗不会系鞋带;会弹钢琴不会自己骑车上学。事事依赖他人。起床父母叫,衣服父母穿,读书父母陪,作业父母催。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独自面对煮熟的鸡蛋竟然毫无办法,不知道怎么吃,只好饿肚子。

孩子的过失一味迁就。总是“宝宝对!”明明是孩子走路不小心,碰了桌子,也是桌子不对,走过去打桌子,口中还念念有辞,不停地骂桌子:“你这个死桌子,碰痛了我的宝宝,打死你这个桌子,打死你这个桌子!”于是,下雨没有带伞怪爸爸没提醒,作业忘了带怪妈妈没有放到书包里。形成所谓“小太阳”、“小皇帝”现象。

2.产生的根源:一些父母疼爱孩子,总认为一切顺着孩子,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爱,为此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娇惯有加。有的是自己的童年吃过苦,对第三代有一种补偿心里;有的是盼孙心太切,一旦有了孙子,高兴得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但并不知道要怎样做才是真正为孩子好,是为孩子的终生着想,不知道孩子的一辈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是文化背景。加上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四――二――一”倒金字塔。

“物以稀为贵”,一个孩子成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人关注的焦点。孩子一声咳嗽,也会绷紧全家人的神经。

3.对孩子的影响: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一切都要顺自己的意,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满地打滚,容易养成唯我独尊,任性、自私的不良心理。在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把别人对自己的爱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不懂得感恩,不会善解人意,稍不满意就耿耿于怀,他们只习惯于被爱,不知道爱人,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也不孝敬父母,所以说“骄儿无孝子”。青少年问题学者艾如张、刘艳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一书中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你对体贴入微,他却是对你另眼相看;你视他为掌上明珠,他看你却是前世仇人:你对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他却对你举刀相向!”他们往往在家里胆大包天,肆无忌惮,因为在这个小小的天地里,由他说了算,他不懂得宽容,不会体谅家人的辛苦。可是,在外面却胆小如鼠,不自信,缺乏责任感,成了“百步大王”,产生畸形、变态心理,使得性情浮躁、粗暴、狂妄、自私自利,冷酷无情,最终,走向歧途。

江苏太仓一18岁的高中生高某,从小娇生惯养,上小学时偷东西,妈妈轻描淡写地骂了几句。读初一时,因勒索被派出所抓了。母亲赶到派出所求情,求派出所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学校。读高中行窃,母亲发现了,叫他赶快处理掉赃物。仅暑假就偷了8次。后因偷盗被一位19岁的女工发现,他竟将这名女工杀害,并毁尸灭迹。溺爱不明,导致了高某的心里扭曲,最终走向犯罪。

4、走出溺爱的误区。克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先。从孝敬父母开始,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会为他人着想,慢慢学会关心他人。为将来善待他人,广交朋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不可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会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呢!怎么会拥有良好的人际环境。

怎样培养孩子的孝心呢?――情感引导,榜样激励,反复训练,长期坚持。

从会说话的时候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向父母长辈说“早上好!”“谢谢你!”“晚安!”离开家要与父母道别,回家了要打招呼问好。

给下班回家的爸爸妈妈倒一杯水。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过生日时,不是只等待父母给自己送礼物,而要感谢父母给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懂得自己的出生之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要给孩子讲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故事,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哺育自己的艰辛,职业的艰辛,持家的艰辛。让孩子理解父母。

榜样激励。经常讲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给孩子听,使孩子学有榜样,受到感染,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父亲要过生了,母亲要有意识地和孩子暗中商量,用什么方式祝福父亲的生日。反之,母亲要过生了,父亲要有意识地和孩子暗中商量,用什么方式祝福母亲的生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饭前摆好餐具,给父母盛好饭,把舒服的坐位让给父母坐,把好吃的菜放在方面面前。饭后主动收拾餐具、桌子。

认真听父母讲话,不轻易打断父母的话。

再大一点,就要学会主动给父母分忧,为家庭承担责任。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丰富孩子的感情,净化孩子的心灵,播撒善良的种子。

其次,自己的事自己做。“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桥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自立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求,这个过程会培养孩子勤劳,自理能力,不怕困难,人格独立,有责任感等许多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使孩子终生受益,是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也是给孩子最大的关爱。

怎样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呢?――

把玩过了的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

自己吃饭、洗脸,自己穿衣,自己铺床。

自己洗点小东西,如小手巾、袜子等。

睡觉前,把第二天要用的东西准备好。

“千金难买少年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第三,要培养孩子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自制力。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欲望就会无限膨胀,无限膨胀的欲望是满足不了的,一旦满足不了,孩子就会走向孝敬的反面,这便是“骄儿无孝子”的原因及其演变过程。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正面引导,讲清道理,循序渐渐进,严而有格。

引导孩子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一部分给父母和他人吃。

不和别的孩子比阔气,乱花钱。

上街之前就说好,不能见到什么都要买。

有了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下子吃光,让孩子自己有计划吃。

当孩子不正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耍性子时,不能迁就,如果说道理也不听,就可以暂时不理他,父母表示不高兴。进行“冷处理”。

7.走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四个误区 篇七

误区之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它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向学生传授道德。譬如, 有的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完全按照上语文课的字、词、句、章的讲解方式进行讲解, 让学生反复朗读道德规范, 直到背熟为止。因此有人把这种德育方式称为知识德育。“所谓知识德育指的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 其问题在于将德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 方法上偏重于理论说教与灌输, 评价上用分数衡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为此贯穿于德育过程的同样是认知、形成概念、记忆、反复练习等等的那一套”。

道德教育固然有一些基本概念和规范需要解释、记忆, 这是传授道德的基础, 但是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看待, 特别是在传授方式上不能完全按传授学科知识的那种方式去传授道德。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背会几条道德规范, 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去实现其道德行为。如果我们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 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 那只能是课堂上讲解的道德理论同一回事, 而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却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收到道德教育的实效。道德教育的结果也证明了:知识水平的高低与道德修养境界的高低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晓之以理, 而更主要的是动之以情, 最后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它需要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 应从“知识”转向“故事”, 从“灌输”转向“对话”, 从“大道理”转向“小细节”, 从“感悟”转向“践行”, 从“受爱”转向“创爱”,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升学率, 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 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

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看来, 学校的关键是抓好学生考试的成绩, 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 搞这个形式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获悉上级德育工作检查时, 立即制作条幅、编写宣传板报并让学生背几条道德行为规范应付上级检查。检查团走后, 又恢复原样, 这不能不给人一种作秀之嫌。正如有人所形容的那样, 德育工作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 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使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的培育,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否则, 我们的教育将与学校教育的目的相背离。

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 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 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 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 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 出主意想办法, 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 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误区之三:普遍利用虚拟的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 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 消除不了现实中的道德困惑

长期以来, 学校道德教育方式大多采用的是在虚拟道德情境中进行的, 即教师或学生在设想或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然后通过大家讨论, 最后得出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如在课堂上模拟一个道德情境, 通过音乐渲染, 事物演示, 角色扮演等方法,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道德规范。这种方式有其优点, 它比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所产生的德育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它毕竟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道德教育, 已经引起学生思想上的碰撞, 并在进行比较、选择中受到一定的道德启迪。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虚拟的道德情境它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模拟, 无论是语言描绘的道德情境, 还是戏剧性的角色模拟都是一种假设。模拟毕竟是模拟, 它毕竟不能代替现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特别是当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它就不像模拟情境中那么简单, 它会产生实际的道德冲突, 无论其是否解决了道德认识问题, 都无法立即导致道德行为。因为虚拟道德问题并不向人们提出道德行为的要求, 也不提供实现道德行为的环境和条件。

在现实中, 人们面临的道德问题是真实的。真实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实现道德行为。这种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第一,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不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断。第二,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实现,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道德冲突最终没有解决, 道德行为没有呈现, 所以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中止。第三,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倾向于支持道德行为, 但由于道德认识是有限的或者对环境特征和行为结果的预期是不确定的, 所以, 人内心产生道德冲突。由于恰当地引导或者得到环境的支持, 道德冲突得以解决, 道德行为呈现, 解决道德问题的过程全部实现。第四, 人现有的道德认识坚定有力地支持道德行为的实现。

在以上的几种情况中, 第三种情况最具有教育价值。此时, 教师的道德点拨会起到更为直接的作用, 并且会使学生对特有的道德规范记忆犹新, 收到其他方式所收不到的效果。当然, 真实道德教育情境中的道德冲突需要教师恰当的设计, 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判断不同学生道德认识的道德行为方面的临界点, 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 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反思。

误区之四:学校道德教育中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 忽视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

在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中, 对道德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往往强调比较多, 对道德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却轻描淡写。这种教育方式, 使道德个体不能把道德行为和自己的实际利益挂起钩来, 导致道德理论说教远离个人, 不能使道德个体主动地产生道德教育上的共鸣。

从社会、国家角度讲, 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确, 只有公民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 才可以使国家安定、社会有序, 否则, 社会、国家就会成为混乱、动荡的局面。从这个方面看, 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规范、约束和要求, 应该用社会性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个人。但是, 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对单方面有益的事情, 而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它既有利于国家、社会, 也有利于道德个体。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只有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能够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社会秩序才会井然;从另一方面看, 只有每个公民良好地遵守道德规范, 他们的个体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生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并且道德行为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最大。正如马克思所讲:“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诚然, 社会中确实有极个别人采取的是不道德行为却取得了一些利益。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理性分析。我们应该从长远利益来看, 看这种人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的利益能否长久。现实告诉我们, 这些人往往是沾了小便宜吃了个大亏, 得到了暂时的利益, 失去了长远利益。轻者, 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给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良的印象;重者, 不但受到社会舆论谴责, 而且同学朋友唯恐躲不及, 甚至受到法律的惩处。

在道德教育中, 我们不能忽视道德和个体的关系, 特别是道德和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反, 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多角度认识道德行为与大我、小我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当然, 学校道德教育上的误区还不止这些, 它需要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共同研究。我们期待学校道德教育尽快走出误区, 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能, 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双凤, 韩景云.走出知识德育的误区.江苏大学学报, 2005 (01) .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新华文摘, 2005 (13) .

8.走出小学法制教育的误区 篇八

孩子本是天真无邪的,可现在发生如此行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这当中,除了深受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外,我们学校法制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一、 误区

1.法制教育方法过于简单

近年来,大多数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大多数小学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缺乏直观的教育,缺乏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小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因此法制教育收不到好的效果。

2.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7条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升学率还是家长、社会以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以满足社会及家长的期望,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只重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导致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不够,法制教育多流于形式。

3.法律知识教学代替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小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小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仅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4.忽视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囿于“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对小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二、 出路

教育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无论是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高度来讲,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走出法制教育误区是刻不容缓的。

1.法制教育形式要多样

小学生对枯燥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为此,学校应该注意从小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为使小学生对法律知识及依法治校的意义有比较清楚、正确、深刻的理解,学校可以采用公开论辩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根据小学生中存在的不同思想、反映和认识,编成若干论题组织正反双方展开论辩,以便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使遵章守法观念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深深扎根。

比如: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事实材料、法律规范得出答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对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让小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有的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效果就很好,它不仅使小学生初步了解了法庭审理的一般程序和有关知识,体会到了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庭的神圣庄严,促进小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而且实现了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再则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开辟第二课堂,如参观监狱,到法院旁听案件审判,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参加普法宣传活动等,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法律的价值。这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定受小学生欢迎。

2.要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

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完整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因此,学校要全面贯彻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学科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学校应通过家长会等方式使学校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通过组织家长听取法制宣传讲座、对优秀小学生的宣传、以及由于教育方式不正确而使小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分析,使家长了解到家庭普法的重要性,保证这一环节不脱节。

要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学法必须与守法教育相结合

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只有与守法相结合,法制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小学生认知水平相对低下,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因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走上犯罪的道路。小学生权利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不懂得用正确合法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有的学校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灌输基本法律规范,让小学生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帮助小学生初步形成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教学时不但要灌输理论知识,而且应从身边人、身边事上着手分析,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鲜活的日常生活中总结、提炼典型案例,让其自我教育,明辨是非,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违法、犯罪,教育小学生如何应对处理别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和减轻不必要的伤害,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一般预防和维护小学生权利的双重目的。

4.加强小学生法律素质养成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小学生的各种素质。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八十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因此,对其法律素质的教育要以引导为主,注重法律观念的形成、法律情感的培养、科学权利意识的确立,不能急功近利。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要注意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律熏陶。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培养其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要抓住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要使小学生更形象、更具体地感受法律的作用、法律对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培养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活动中还要注重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教师和小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与配合。同时,全社会也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法律素养的教育,对不适宜青少年的社会现象要严格限制,以保障其健康成长。

学校教师应特别对那些曾经有过痛苦经历的或因家庭不幸而存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给予更多更好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小学生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健康的成长,使他们对不良文化现象的抵御能力和免疫力不断加强,从而减少社会犯罪,促进社会安定。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本刊略)

9.走出创新作文的误区 篇九

要说时下最流行的几个词,我虽没有作过统计,但我想把“创新”这个词放进去,估计没人反对。本人是一名语文教师,不想在大的其它方面引经据典或者人云亦云谈创新,在此只想就自己的老本行对作文方面的创新说点自己的看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是这样提出建议的:“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要求,最后一点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可见创新对作文的重要性。必须指出的是,人们对创新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在教育领域讲创新,更多的是指创造力。所谓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它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的形式。是否有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对创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学生讲要创新,老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却值得怀疑。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日本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下列特征:

(1)、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力;

(2)、有强烈的求知欲;

(3)、努力设法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

(4)、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

(5)、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6)、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

(7)、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做法却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背道而驰的。比如,在布置好作文题后,有的老师接着大讲特讲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布局,甚至讲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讲得滴水不漏。有的老师觉得这样讲还不够,于是又找出优秀范文来念。作文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少而精的点拨,有时是必要的,但像这样的细心指导就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写,全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具铸造出来的,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从何而来呢?又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评作文时,搞“一言堂”,自己讲这篇作文好就好,那篇差就差;一篇作文中这里好就好,那里差就差。没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即使有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不鼓励,不认同,一棍子打死,学生头脑中刚冒出的一点可贵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这样熄灭了。可以想象,这样本身自己没有创造力的老师,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力,无异于纸上谈兵,缘木求鱼。

二、认为创造力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告诫学生不要创新。

有的老师认为,创造力是天才和伟人所独有的,在作文上不要轻易去创新。这种观点似是而非。随着创造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应该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品质。有人将创造力由高到低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高级创造力是经过长期研究和反复探索产生的非凡创造,在某一领域作出自己独到的贡献,推动社会或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高级创造力的人数量极少。中级创造力是指经过模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初级创造力指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涉及到社会价值。在写作方面。具有后两种创造力的学生人数占绝大多数。因此,老师对学生在作文方面的创新不能期望太高,那样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从模仿起步,因为模仿中包含着创新的因素。电视上报道有农民学着造飞机的,居然能飞上天,谁又能说这模仿不是一种创新行为?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写作活动也是这样。在作文教学中,只要发现学生的作文有一处闪光点,哪怕是跟他自己以前的作文比较而表现出来的闪光点,我们都应该给以肯定和鼓励。当然,在高考作文中,对创新要量力而行,如果实力不够

盲目创新就会弄巧成拙,反受其害。但是,也要克服那种虽有实力为求保险不敢创新的怯懦心理。

三、重形式创新而轻内容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重视结构和文体技巧,比如,结构上的形式有:题记式,后记式,小标题式,日记式,书信式等;在文体上的形式有:戏剧、访谈、启事、处方、广告、小品、庭审笔录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如果叫大家一窝蜂都去写,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2001年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是用文言写的,本来形式很陈旧,因为当年写的只有作者一人,才显示出了作者的创新才能。我在前不久的期中考试阅卷过程中,从一千名学生的作文里面发现一位同学的作文采用语文高考题型的形式,我眼前不禁为之一亮,加之内容、语言都很出色,我顿时拍案叫绝,给了最高分。而其它学生的所谓创新形式就显得黯然失色了。所以,只强调形式上的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学一味要写新的文体,由于笔力不够,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企图用新颖的形式来掩盖内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非投机取巧所能奏效,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深思熟虑。比如要做到材料创新,首先就要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听,去看,去体验,去采集。多多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多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和百姓的热门话题,多多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学生没有生活积累,没有切身体验,写作材料要么来自书本,要么来自别人,能给人以新鲜感吗?再比如要做到立意深刻新颖,可采用“三番来者”法。古人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三次立意,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新。这样写成的作文才耐人寻味,刻骨铭心。

四、重华美语言而轻创造性思维

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因为没有词和句子,人类的思维就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使思想交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是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也就不可能有思想,那么语言作为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必要存在。因而,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作文,离不开学生的思维。作文要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只强调语言美,教学生如何做到“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而对看不见的思维却无意去培养。致使有的学生刻意追求辞藻华丽,而整篇文章结构混乱,选材失当,立意模糊。

其实,一篇作文有无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是否创新。因为作文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所以,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可小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举例介绍“一题多做”法:

圆像什么

(一)、你对圆不会陌生吧?在数学课上,在日常生活中,圆几乎无处不在地伴着你,它真可说是你的朋友了。请写一篇300字以上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一下圆的特征和应用等,要写得生动有趣。

(二)、你说圆像什么?是像空虚,还是像充实?是像一无所有,还是丰满充盈?是成功者的花环,还是失败者的陷阱?是表结束的句号,还是表开始的零?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相信你能以圆作为某种象征,写一篇优美的散文。

(三)、由圆很容易想到“圆滑”一词。圆滑的人,为人处世只顾对各方面讨好,对工作敷衍塞责。你在生活中一定见过这种人,也一定讨厌这种人,请展开想象,构思情节,写一篇讽刺性很强的记叙文,刻画一圆滑者的形象。

(四)、人们在大森林里或茫茫雪原上探索前进的道路,往往费了不少力气,走了很多路,却发现又回到出发地,只不过绕了个大圆圈。对这种现象加以认真思考,你一定能悟出点什么,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想。

以上是通过对同一命题从不同的角度的理解,运用不同的文体练习写作,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求异性。

此外,写想象作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的途径。

10.走出教学设计的误区 篇十

在今天上午的视频学习中,我们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两位教育专家杨润泽和黄京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所做的精彩讲解,观后,收获颇多,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己所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对思品教学设计上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设计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日益凸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把握不准确,致使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陷入误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割裂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

很多老师过多的看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培养。也不乏有些老师一味的强调情感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

三维目标是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中都需要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目标,但是目标在落实的时候应该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有所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二、在课堂活动设计上,重形式,轻失效。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积极更新观念,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改变了满堂灌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老师是为了活动而去设计活动,致使有的活动脱离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关联不大,还有的老师为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设置的活动次数频繁,形式多而杂,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但是最终却没有多大实际效果。

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活动的设计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据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必须要让它的存在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不能杂乱,教师在活动进行时要适时进行引导、调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较为单一

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氛围不是很好,教学效果不理想。

作为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接受能力。特别要选择使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将抽象概念和观点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重预设、轻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预设,讲什么,怎么讲,甚至提问什么问题,让哪些同学回答都设计好了,教师讲课好像在背台词,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在“作秀”,这种情况在一些观摩课优质课中出现的比较多。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走,对于教学过程中即时的生成不重视,有的听而不闻,有的一带而过,就怕“脱轨”,教师的做法导致了学生只能是帮助老师演戏的道具。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留出参与、互动、创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凭借一双慧眼和自己的才智,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反应,适时引导,及时评价,有效利用课堂中的即时生成,以弥补预设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华而不实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众多可以借助的教学手段,老师利用这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让枯燥、抽象的只是变得形象、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些老师过分的依赖这些手段,一节课围着电脑转,自己好像成了一个放电影的,学生成了观众,还有的老师在课件设置上过于花哨,转移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只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手段,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这是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但是用的要适时,要有效,课堂的主人是老师和学生,不能让机器喧宾夺主。

六、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过度依赖于网络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在网上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但也正是网络的这种便利性,让不少老师产生惰性,产生依赖性,不再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不再去认真钻研教材,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教学设计、教案、课件、习题,甚至不加修改直接为我所用。长此以往,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于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应该全盘吸收,这也违背三贴近的原则,我们应该通过借鉴网络优质资源,学他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1.走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误区 篇十一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素质 音乐活动 幼儿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以其符合幼儿好动等特点的活动性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热情参与,而幼儿教师在此方面的不断实践与总结,使得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一些与幼儿音乐教育有关的思想、教育方式也在老师的头脑中形成了定式。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迫使我们重新认识幼儿,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

随着音乐教育的功利化和世俗化,单纯的音乐教育很难让孩子享受到它的快乐,何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因此如何改革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幼儿园幼儿音乐素养,达到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 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误区

1.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对教材的分析和幼儿音乐技巧的关注。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能动情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只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达标与否的评价标准是看结果,每评价一个活动就看是否达到了制定的目标,而对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置之不理。如幼儿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会,往往是停留在歌词表面的了解;在发音咬字上,很多孩子是扯着嗓子在吼歌,不会正确的发声歌唱;在音乐欣赏中不能真正地去体会那种意境等,违背了新纲要的基本理念——重过程轻结果,忽视了在音乐活动中的音乐享受、审美感受和表现力。

2.活动结构模式单一,环节连接不紧密。我们所调查的音乐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三段式,开头有时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有时随便做一个律动或唱歌;中间教孩子新的内容;结尾回顾与复习或讲一讲下次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导入部分甚至是和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不相关的,结尾也没有评价,所以整个活动看起来较分散,重点不突出。音乐活动的知识线索和人文线索没有连续,教师的随机性很强,活动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上,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创造环节和评价与反思环节。

3.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不突出。音乐教育活动应该偏重于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让幼儿有机会感受、表现、创造,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但是,我们所了解的现状是高标准化的模仿和高控制化的指导。如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在幼儿初步熟悉歌曲后,教师并没有给孩子消化与磨合的时间,而是要求幼儿马上再现歌曲,而且在音高上要准确、强弱等表情要做到、甚至动作也要到位。其实是要求幼儿完全地模仿教师。当幼儿做不到时,教师就立即手把手地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孩子成了训练者与被训练者的关系;教师往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到幼儿身上,“看哪个小朋友唱得最准确”成了评价标准。

对于表现音乐“准确”的追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往往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同时还不得不采取高控制化的方法。教师的这种高控制化的指导与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之间形成了反比关系:教师干预得越多,控制程度越高,幼儿越被动,幼儿主体性发展就越受到抑制。教师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效果去训练幼儿,也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我们了解到,教师让孩子表现音乐时,孩子的状态是紧张的,表情是严肃的,生怕出错误,一旦出了错误,教师就马上来纠正。这样,注意力全在具体的音准节奏上,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整体把握,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从而使幼儿对音乐的创造也受到限制。

4.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5个相对独立又相联系的领域:歌唱、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而调查中我们发现,歌舞表演活动成为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角区的音乐活动通常是孩子随音乐表演舞蹈、唱歌;教师组织的音乐活动也都是以教一首歌、一个舞蹈或律动为主,至于打击乐活动、音乐游戏与音乐欣赏活动却很少见。只有两位老师分别组织了打击乐活动和音乐欣赏活动,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音乐欣赏用在音乐活动的开头和结尾,其实只是起到辅助歌舞活动的作用,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欣赏。

一些教师反应,歌舞表演活动好组织,又容易出成果,资料又多,所以歌舞活动多一些,而其他活动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组织起来较难,孩子容易兴奋而收不回来,资料又少,教师们都尽量不组织。幼儿园领导也有同感。目前并没有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做内容上的具体指导与规定,教师们可以自行安排,必然会出现教师擅长什么就上什么,怎样省力又有效就怎样做的现象。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没有具体规定,什么内容占多大比重,但是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里强调的是多种的艺术形式,这里强调的是幼儿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音乐活动就不应该只是按部就班的歌舞表演,而是应该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提供给幼儿更多自由表现的机会。

二、让孩子享受快乐的音乐

走出误区是为了更好地改革我们现阶段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更多、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才。因此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科研工作。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施教者,老师们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在一定的学前音乐教育理论和教育原则的指导下,积极构建适合音乐教学活动设计要求的教学结构,将其与相关的教学策略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形成相对稳定而又概括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课程模式。

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参加进去,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进行大力的支持、鼓励和调研,并展开相关音乐教学活动的评选活动,包括征集音乐教学活动改革的论文和教学案例等。从整体上形成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探索的良好氛围,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课程模式的不断改进,引导幼儿园音乐教育科学探索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2.注重教师音乐素养、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可以说教师对音乐的态度决定着幼儿音乐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理论知识,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要积极鼓励教师走出去进行深层次的进修和学习,多向幼儿音乐教育专家、幼儿园音乐名师学习,提高幼儿园教师整体的音乐素养。同时要组织教师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和音乐教学观摩,从理论上接受了先进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的放矢地进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全园音乐教育观摩活动、评选优秀教師等方式,检验音乐教学活动的发展和改革成效。

3.掌握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们创造性的劳动,对于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应该使其变成僵硬的教条。教学指导中的过于具体的指示、规定只会妨碍、限制教师们表现他们自己的才能,夹住了他们发挥创造力的翅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艺术教育的解释也是给教师留有很大空间的。但基本原则应该要有,如教学中教师和儿童是“互动”、互相促进的关系;音乐活动应该有艺术气氛,有游戏性。6岁以前的幼儿意志薄弱,他们既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也不能很好地主动设计、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如果活动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的。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机智灵活地处理各种变化。教学的领导者不必强调教学采用什么固定的程序。教师可以在他们的知识范围、所了解的教学方法中选择要使用的方法,并且考虑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爱好和所接受过的音乐训练。“教师要了解教育的本质,这是最重要的。同样还要了解所选择方法的每个步骤和目的。这样教师才能依据他们自己和幼儿的特点、所使用的教学材料的特点,实施他的教学方法。”

4.给幼儿创造的空间。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力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能过分干涉,应该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敢于创造;通过教师与儿童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保证儿童在温暖亲切、轻松愉快的艺术气氛中学习和创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该富有创造性,懂得使用创造性的理论和方法,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重视艺术活动的过程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强调学习过程和培养的能力,而不注重儿童最终学到了什么;应讲究教学方法,如情感渲染、多渠道感受理解、多形式尝试表现,环境熏陶等等。这些方法不能孤立地使用,而应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让幼儿在适度愉快、主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5.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反思性教学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近年来教师培养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经常被专家和园长们提到的问题。教师在学习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之后,要会“扬弃”,要会进行积极的教学反思。反思,是让幼儿教师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必经之路。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幼儿园先进音乐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反思,你就会发现:原来枯燥无味的节奏练习可以通过拍屁股、摸鼻子就能学会;整堂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音乐原来也可以用嘴唱出来,而不只是磁带、光盘等现成的音乐;以前老师在音乐活动中说得太多等等……经过教学反思能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12.关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的论文 篇十二

一、藤式观点对日本教育改革的认识

根据藤式观点, 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有三个:其一, 20世纪70年代后期, 日本学校存在的典型问题 (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学生厌学和逃学等) ;其二, 公众对日本学校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的批判;其三,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针对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日本国内不仅出现了强烈的教育改革的呼声, 更有一系列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对此, 藤田教授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并表达了独到的观点。

关于“校园暴力”等问题的成因, 日本国内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所致。而藤田教授认为:划一、僵硬的学校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而校园暴力等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愈演愈烈, 基于此, 导致校园暴力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二战后, 日本偏高的升学率 (高达90%以上) 使高中教育成为准义务教育。然而, 在准义务教育的背景下, 高中之间依旧存在等级差别。于是, 学生被放到结构等级中, 他们的愤怒之情和厌恶之感自然呼之欲出。

关于“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藤田教授以一项调查结果为依据指出:学校周五日制改革带来了消极后果。具体有两点。其一, 在两天的休息时间内, 学生主要把时间用于休息, 因此, 他们不仅没有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自然体验和活动体验, 更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二, 学校周五日制只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工作日内更加繁忙。

关于取消初中升高中入学考试, 设立一贯制中学的问题, 藤田教授认为:一贯制学校会导致两极分化, 影响教育公平。

二、藤式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1.尊重不同观点

的确, 日本的教育改革举措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而藤田教授的观点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可见, 任何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同, 因此, 对教育政策与措施有不同观点是正常现象。所以, 在教育改革中, 应尊重不同的观点, 这是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善于识理、反思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可借鉴藤田教授识理、反思的方式, 探讨三个问题。

(1) 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会借鉴许多国外先进的理论, 因此, 必须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能食洋不化, 盲目追随。正如藤田教授针对“一贯制中学”这一问题所指出的:这种一定要进行改革的做法, 就好像在沙漠中一个口渴的人不顾旁人的劝说, 径直奔向海市蜃楼一样。我们知道,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以“追求卓越”为口号的教育改革, 强调“卓越”的个性、自由和选择等。随后, 日本开展的教育改革便是对美国教育理论的盲目追随, 最终导致日本教育改革的艰难推进。因此,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 我们须理性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 也就是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的教育理论, 改善具有一定适用性的理论, 摒弃无用的理论。

(2) 改革需要充满自信

藤田教授针对“学校周五日制改革”这一问题,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日本社会充斥着对教育的不信任, 只要学校教育出现问题, 社会上便会出现“学校教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等不良舆论, 这对教育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因此, 我们应明确: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 所以, 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时, 应充满自信地从民族传统的根基出发, 构建基础教育发展的蓝图。

(3) 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13.走出5A景区创建的误区 篇十三

□原群

一、提高对标准的解读,为创建定向

国家景区评定委员会制定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总分为1000分,5A级旅游景区必须达到950分;《景观质量评分细则》总分为100分,5A级旅游景区必须达到90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总分为100分,5A级旅游景区必须达到90分。其中《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的维护等8个大项,共216个评分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我国旅游区等级的最高级,在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珍稀和奇特程度、规模与丰度、完整性、知名度、美誉度、市场辐射力、主题强化度都体现了世界品位。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上,由“做大、做强”向“做细、做精”观念转变;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的维护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围绕“一个宗旨(以人为本)、两个特色(生态自然性、地质独特性)、三项条件(可进入性、可舒适性、可观赏性)”,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业的发展,引导全国的旅游景区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提高对品牌的认识,为创建增值

5A级景区更注重景区的人性化和细节化,围绕为游客营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标准制订了许多富于内涵的细则。一是特色性:游客公共休息设施要求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二是文化性:文化性是5A标准出现的另一个新增词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求提升景区整体文化程度,又要求营造地方特色文化氛围。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贯穿5A的精髓。必须高度重视游客意见,扎实做好游客意见调查,务必保证游客意见反馈的客观性、便捷性和有效性。

在创建工作中要反对两个方面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跳板心态,把创建5A级旅游景区,当做增加收入的跳板。另一种倾向

是应付心态。

三、加快提升规划编制,为创建立标

“细则一”明确了规划的分量,二级分值达到了25分,这肯定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规划成果的严肃性。因此,确定创建工作之初,委托专业规划设计机构进行专项提升规划编制,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规划先行”很难实现,其困难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规划意义的理解难,很多实际工作者无法理解。第二是规划内容的实施难,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种种原因相关部门经常会不得已而部分甚至完全置规划内容于不顾,肆意变更科学的规划设计。

一些景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编制景区专项规划,景区旅游开发处于无规可依、无章可循的窘境。还有一些景区虽然编制了专项规划,但并未真正遵照执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景区城市化”是当下不少旅游景区的通病,也是最违背5A景区标准的顽疾。

四、完善景区基本建设,为创建加码

在创建实践中,游客中心、游步道、垃圾箱、厕所以及标识系统5项占分列项总数的18.3%,总分值370分,如果这五项中有任何一项成为软肋,旅游景区是不可能申报成功的。

1.完善游客中心功能

游客中心:70分,其信息咨询服务功能能有效方便游客的旅行。此外,它还具有宣传展示、客房代定、票务、救援、受理投诉、购物等功能。尤其是其宣传展示功能,在网络化时代,完全可以超越景区的地域概念,通过网络直接和全球联通,而3D导游、虚拟景区等新技术的运用,更能让其效果倍增。

2.突出游步道特色

“游步道”,20分。“游”以游步道为载体,在任何旅游景区,游憩行为与游步道发生联系的时间最长,而且,“游步道”改善的投资也并不大,所以游步道的设计,应当渗入生态系统保护理念,完整地结合标识系统的改造,充分尊重并统一运用原生文化,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如此加分效果将会非常明显。此外,游步道的舒适性、艺术性,能够使游客的消费心理预期得到极大满足,将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总体印象评价。

3.垃圾箱要布局合理

“垃圾箱”,20分。游客到景区与垃圾桶打交道的频率,远远高于电信、通讯、邮电、供水等其他基础设施。垃圾箱要强调文化性、艺术性,注意科学布局。而且要根据容量测算结果,实现垃圾桶的布局与游客容量、使用频率相一致,避免出现垃圾箱使用失衡的情况。

4.提升旅游厕所品质

“厕所”是游客对旅游品质最为直观、印象最为深刻,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评价因素。因此要严格按照《GB/T18973-2003》的要求,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从而极大地提升厕所的品质,为此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体现文化特色;二是注重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三是务必根据游客容量,科学估算,合理安排厕所密度;四是强调人性化服务,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要有合理的考虑。

5.建立健全旅游标识

“旅游标识”一方面是与它相关的评定项目分值达49分;另一方面,三大细则当中,与旅游标识直接相关的内容,总分值达到195分。在设计上,除了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之外,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结合景观环境;二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体现当地景区自身独特的人文关怀;四是材料的经久耐用。

合理开发,加强资源保护。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民族、地域特色的凸显;二是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与自然风光的协调;三是避免过度开发,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通过创建工作,加速5A级旅游景区向精品旅游方向发展。

五、扩大宣传营销网络,为创建造势

要科学确定旅游景区的营销模式与营销战略、营销定位与营销路径,选择景区的营销时机、渠道、载体、方法,还要制定营销中长期策略和近期行动计划。

“旅游景区宣传”(35分)作为二级指标,其分值不多,但难度不小。虽然旅游景区都提高了对营销的重视,很多准备申报5A级的旅游景区花大钱做宣传。比如在央视播放宣传片,得到的分数很少,仅5分。因此,正确看待传统媒体营销方式与现代互联网营销的作用,是景区宣传评定项目分值提高与旅游景区提升的关键所在。

在该评定项目的三级指标当中,“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分值达到21分。通常建设一个多语种动态网站,投资额约一两百万元,日常维护成本也并不高。

加强与一些联合营销平台的合作,保证“电子商务”(30分)全额拿分。实际上,伴随受众分流,与代价高昂的传统营销方式相比,价廉质优的互联网事件营销有着明显的优势。在进行网络事件营销时,既要重视营销策划本身的创意,同时也要恰当地选择营销效果与营销时机。

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创建增色

建设景区服务体系是成功创建5A的有效保障。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周到的服务措施、良好的服务设施、规范的服务内容、一流的服务质量将成为景区傲视市场的法宝,包括服务软硬件体系的建设,需要在让游客满意、让游客感动等方面下足工夫,真正提高景区服务品质。旅游购物的设计应该超越单纯的购物,需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购物场所的设计建设应高度重视环境、气氛、服务内容、地方特色和文化主体的协调。“旅游购物”(50分)作为一级指标,只有4个子列项,硬件环境提升并不难,问题就在于服务质量的管控。强化对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以此促进员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七、加强运管机制建设,为创建增力

14.走出高考专业选择的误区 篇十四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盲目从众。从知己来说,就是对自身进行认真剖析,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与潜能。然而,现实中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忽视个人兴趣、潜能,往往跟着感觉走,别人报啥我报啥,好朋友选啥我选啥,犯了盲目从众的错误。正确做法是: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潜能进行剖析。如性格外向型的考生,平时喜欢与人交往,属于兴趣类型中的喜欢与人接触的人,这种类型的人一般对销售、采访、传递信息一类活动感兴趣,可以选择记者、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等相关行业的专业;性格内向型的考生,属于兴趣类型中愿与事物打交道的人,则可以选择会计、编辑等相关行业的专业。

误区二:忽略专业内涵

有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喜欢根据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许多高校都开设材料工程专业,但由于学校的不同,其发展方向有差异,如哈工大材料工程专业实力很强,因为它研究的材料与航天有关,既有金属材料,还有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则更强调在金属材料上,因为其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主要研究丝绸材料,因为它是由浙江丝绸工学院发展而来,其前身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的蚕学馆。因此,考生在选专业时,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三:乱挤热门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挤热门。笔者在接受咨询时经常被问道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首先,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其次,热门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专业的热与冷总是相对的,一段时期的热可能会带来另一段时期的冷。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金融、外贸、财会、法学等相关专业成了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许多院校纷纷开设,这种过热也带来上述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压力相对过大。随着能源战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地质、石油、地矿等传统冷门专业也在逐渐升温,近年来相关专业的录取分数持续走高。

再次,热门专业并非都是师资力量强或是学校的名牌专业。专业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部分考生、家长太功利,单纯从眼前就业、待遇、收入来决定专业的选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部门、行业垄断逐渐被打破,真正对考生有用的还是在学校学的真本事。

最后,热门专业并非都适合考生的发展,因为考生的个性差异、兴趣潜能是有区别的。如金融学、会计学专业,属于热门专业。有的人适合学,有的人则不适合。在选专业问题上,适合自己最重要。

总之,对专业的了解越详细越好,就像交朋友一样,仅仅以貌取人是不合理的。同理,选择专业,仅凭专业名称,没有详细了解就定下终身是非常有害的。

15.走出教材加工的误区 篇十五

一方面,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 是课程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教材编写专家和一线教学专家等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是通过国家审定、代表国家意志的具有行政权威的法定文本, 广大教师理当尊重教材;另一方面, 数学教材仅仅只是课程资源之一, 是教学中的一个例子, 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广大教师当然也可以合理加工教材, 但合理加工教材应做到有理、有据和有度。

1. 加工教材要合理定量。

一节课, 教师究竟该教多少, 学生究竟能学多少, 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 教学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还教学了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试问: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吃得消这么多知识吗?在这种“严重超载”的课堂中, 教师无视教材的编排意图, 无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无视教学的实际效果, 表面上看教学内容多, 实际上学生所获甚微!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合理确定教学容量, 确保教学张驰有度、富有实效。

2. 加工教材要把握重点。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 会出现若干个知识点, 哪些内容是教学重点, 教师一定要理得清、抓得住、体现得出, 因为这是上好课的关键之一。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时, 竟然把情境中出现的“速度”这一概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整节课围绕“速度”意义的建构和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的了解和运用等展开教学, 导致学生在这节课中虽然对“速度”颇有认识, 却对重点要学习的关于与速度相关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无所收获。究其原因, 无外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加工不到位, 对教学的重点抓的不准, 导致教学重点严重偏离。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 才能真正落实教学重点。

3. 加工教材要融入方法。

对于教材的加工, 笔者认为, 要有机融入教学法的加工。只有把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材之中, 才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僵化的知识人性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孤立的知识网络化, 纯数学的知识生活化。例如, 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 关于“0时”的认识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学生在生活中对“0时”的体验也极少, 甚至没有, 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使这个未曾谋面的“0时”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执教这一内容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使“0时”直观形象的走进了每一个学生心中:首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在直线上取了几个点, 分别表示生活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见下图)

这样的设计, 十分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今天的24时也就是明天的0时, 今天的0时也就是昨天的24时, 还再现了“日复一日、周日复始”的时间变化规律, 极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一天接一天”的准确而清晰的时间概念。接着, 黄老师又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演示:在夜色、星光、月亮逐步变淡, 到太阳慢慢升起, 再到太阳慢慢落下的过程中, 一昼夜钟面上的时刻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由此可见, 当教学法有机溶入教材中时, 教学的生命活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喷发和彰显出来。

4. 加工教材要科学调整。

对教材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适当整合, 如先后顺序的挪动、具体内容的增删等, 可以增强教材对教学的适应性, 也符合教学规律。例如, 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 教材是这样编排的:先让学生认识量角器, 接着让学生量角, 最后让学生画角。但特级教师华应龙上此课时, 将教学内容调整为先用量角器画角, 让学生在“跌跌撞撞”中感受到用量角器画角就必须找到量角器上的大小不同的角, 而要找到量角器上的角还得先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基本单位。这一教学先后顺序的变化, 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驱力。

5. 加工教材要勇于超越。

文无尽意, 诗无达诂, 一节课真要把一个内容研究透, 绝非易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几乎是不可能。教师对于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永无止境, 只能与时俱进, 日趋逼近它的本质。超越本身就是建立在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真正地理解与钻研了, 才可能有真正的超越, 也唯有超越教材, 数学教学才能收获更多精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学《认识分数》时, 巧借学生错误, 组织学生用纸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用口辩论图形所表示的分数, 用脑想课本之外可能出现的分数, 这些基于教材但又超越教材的教学活动, 让数学课不再是知识灌输和练习模仿的过程, 而是一个充满灵性、诱发灵感、创生灵动的生命成长过程。

16.走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误区 篇十六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误区;师生关系;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给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的显著提高,但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种种误区。我就自己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对大家在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1.滥用信息技术

老师们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是搞不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系。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应该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时刻要注意,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该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有一些教师将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颠倒,喧宾夺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1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时髦、省时、省力”,让人觉得他的课已经实现信息化了,就把本来书本上的文字、图片等原样的照抄搬到大屏幕上。这种做法,看上去很美,表面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大了题目的训练量,但实际上却是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简单地“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不要认为上课用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做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一味的追求“高效率、大容量、高密度”,而没有考虑学生的记忆负担,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可能提高教学效果的

1.2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用大屏幕显示出来,弄得老师像一个放电影的。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多媒体效果,过多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结果弄巧成拙,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知识传递的主题。

多媒体课件确实能够把声音、图象、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教材,使内容单调、枯燥,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各自独立形式存在的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但是作为辅助学科教学的软件,尤其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特别是莫名其妙地来一段音乐,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注重实用性、实效性,信息技术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使用了信息技术要能提高教学效果才有用。

2.错位的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在同时重“学”的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2.1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在一位老师的教学中,他制作了极其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上,教师手按鼠标、自顾自地一路点来,学生则只能随着屏幕所呈现的内容,步步紧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课堂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整合”成了教师的单边行为。学生是知识建构的积极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在课堂中,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学、多思,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做,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深入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设计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整合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好好把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不过,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一定不能忽视,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活动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3.忽视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

现代教学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也有自身的缺陷。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也只能起到服务教学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有的老师误认为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代替所有传统教学模式,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还要注意调节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然而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造成了本末倒置。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师人格示范的作用,把教学课堂由“人际对话”对话变为纯粹的 “人机对话”,久而久之,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易使学生养成孤独、冷淡等不良的心理特征。

在实践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能只使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多媒体,或只是需要时才用一下。机器播放的语言固然比较标准,但是与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绝对不是可以等同的,不能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能用“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传统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多媒体课件。

“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不够形象直观,但它有现代教育技术代替不了的优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有两个:第一,教师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消化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写的过程是教师把学生带进逻辑思维的过程。总之,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资源,忽视其它传统教学资源,而应该吸收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资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7.走出班级读书会的“误区” 篇十七

苏延清

班级读书会是近年来风靡中小学校园的一种有组织的主题读书活动,是在原来的课外阅读和班级读书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读书活动。大量的实践证明,多样性的不同风貌的班级读书会,可以开启学生多元的思考向度与思维的辨证,促使学生将知识与经验结合成随时可用的能力。

近年来,笔者多次走进自己所在的学校和兄弟学校组织的班级读书会现场去参观学习,读书会上众多的创新方式,真正达到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又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说,班级读书会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就笔者了解,目前,中小学班级读书会在活动目的、设计理念、活动计划、活动组织操作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中小学班级读书会还在低层次上徘徊,许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着诸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读书会没有走出语文课堂

在一些班级读书会上,课堂的主导权依然由教师把握,不能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讨论。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试图面面俱到,总希望把优美的段落让学生反复阅读,并进行大量摘抄工作。有的教师把班级读书会变成过去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好书推荐课,只让学生泛泛介绍读过的书。

不可否认,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与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若干理念是一致的。比如强调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让学生多设问、多思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等学习方式。班级读书会一般用的都是以一本完整的作品为阅读载体,要走出语文学习中解决“字、词、句”的 “小天地”,活动设计要做到力求从把握作品的“整体”和“细节”两方面进行。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还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切记像细致地讲授一篇课文那样的做法。2.忽视教师的解读能力

班级读书会不是教师的讲读课,但真正做到学生对作品的全面深层次的理解,缺少不了教师的高水平的“适时点拨”,从这样的角度讲,对于指导老师的阅读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班级读书会的材料多为文学名著,与课文相比篇幅更长、线索更多、结构更复杂、语言更丰富灵活,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解读能力。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职称晋升的压力,阅读量不大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多数教师阅读多偏重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方面的书,因此,文学解读的能力相对不高,阅读策略缺乏创新。在儿童文学阅读方面,教师没有以柔软的童心去阅读,而总是习惯在作品中简单的挖掘教育意义。3.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大量的事实证明,班级读书会最忌的是教师的过度介入。班级读书会的形式实际上是在语文教学和自由阅读之间取一个过度点——既体现教师对阅读的“主导”,又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所以,很多教师参与太多,有“满堂灌”之嫌。

事实上,目前,读书中小学生青睐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就儿童文学阅读而言,教师未必一定比学生阅读得更深入、体会得更真切,因为儿童文学作品是以描写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见长,特别是一些描写他们生活的作品,可能学生读来更觉有趣。许多时候,学生的观察更加仔细,更具有洞察力,所以,教师最好把自己定位为“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来和孩子一起平等的“对话”。定期并向学生推荐好书,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4.忽视班级读书“库”的建设

目前,许多中小校建立了自己图书、阅览室,储存大量的阅读书籍和期刊。这些图书和期刊是班级读书会的主要“硬件”。因此,许多教师把学生阅读目光瞅在了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上,忽视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但实际上传统的班级读书角在班级读书会的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班级图书角中的书籍具有阅读方便、适合学生的胃口等特殊作用。建议在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中我们不妨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读书活动中,每个小组建立起图书角,书由学生自带,建立制度,完善管理,培养图书小管家;二是在图书角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使图书角扮演好班级读书会的“材料库”角色。

18.走出教学反思的误区 篇十八

一、存在的问题

1.叙事记录多,理性思考少.教学反思仅仅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的、叙事性的记录,既不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深层次分析,也不对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2.独立自省多,互动交流少

教学反思仅局限于自我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分析和评价,很少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也很少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反思成果。

3、重教轻学的多,综合分析的少

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层面上,很少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及学习效果。

4、失败教训多,成功经验少

只有在感到教学失败或不顺时,才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某些失误进行自责,作出反省,而对教学的成功之处却很少加以总结和提炼,即使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的灵感,也常常被不经意放过,或者仅仅限于一时的满足。

5、关注课后的多,重视课堂的少

习惯于在每一节课结束之后,对课堂上已发生的既成事实的一些问题作出反省,而忽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的及时反思和调控。

二、问题诊断

1、认识不足

有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于自身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教学反思缺乏主动性,他们更多的是把教学反思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写教学反思的目的是只是为了应负检查和考核,这样的教学反思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也有的老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反省,属于个人行为。无需与他人交流;还有的教师既怕向别人展示成功,恐有张扬之嫌,又怕在别人面前暴露问题,恐有失自尊,因此采取自我封闭式的反思,不愿与他人交流。

2、功底不实

部分教师既不重视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也很少关注专业知识的更新。这其中除了教学任务重、工作繁忙等一些客观原因,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理论深奥难懂,又远离实际,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大,因而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二是认为自己已有的专业知识足以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因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少动力。另外,再加上部分教师很少有机会聆听专家报告和指导,又难于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研讨活动,导致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停滞不前。由于缺少坚实的理论和专业功底作支撑,教学反思难于有实质性的突破。

3、策略缺失

面对教学实践中的诸多内容和环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知道哪些需要教学反思,又该如何进行反思,这也正是目前教学反思中最普遍的问题。由于在教学反思方面缺乏应有的策略,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不仅关注点狭窄,而且往往是泛泛而谈。这种既没有广度又缺少深度的教学反思,基本无法体现教学反思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应对策略

1、提高认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反思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教学中必然存在得与失、成与败。敢于正视教学中的不足,提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是一种反思,感受成功并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活化也是一种反思。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智慧、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职业需求,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理应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特征上看,教学反思是高度个人化的思维活动,它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通过认真地反省和自悟,从而总结并提出个人对教学的理解。但个人理解毕竟有局限性,再加上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个体单独进行的内省反思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而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征求不同意见,倾听多种声音,则可以启迪思维,清晰思路,深化认识,使反思更深刻、更全面。所以教学反思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集体的智慧。

2、努力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反思

教学反思并不是简单地理性思考,它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才能更加有效。一方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仅能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足作出科学地分析和合理的改进,促进教学日臻完善和不断提高,而且帮助他们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使之对今后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能不教师提供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新观点,拓宽教学反思的思路,开启教学反思的智慧,使教师能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日常教学现象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坚实的理论基础既是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广大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对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学习,自学地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剖析自己的教学,提高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反思的深度。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读一些与化学教学有关的专业杂志,多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多聆听专家学者的指导,多汲取其他教师的经验。

3、加强研究,用辩证的观点引领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验者,是学生学习的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感受、收获与期待不仅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会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必须综合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时刻关注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教学情景的创设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是否有利于学生经历过程和学会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和有意义的价值观;教学评价的形式是否具有激励性,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是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可以感受成功的机会。教学反思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教师只能经常用批批判的眼光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而只有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教学反思才能有力度、有成效。因此不回避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失误,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加以改进,是大多数教师能自觉进行

教学反思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动力。但教学反思的意义及其价值并不仅在于此,教学反思还应该特别关注教学中的成功之举和创新之作。教师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对自己在教学的亮点和精彩、灵感和顿悟也应该在课后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提炼。这样长期坚持,日集月累,不仅会为自己的的教学增添更多的自信,而且还将为自己日后的教学集累更多的宝贵经验,为形成自己的的教学风格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一般都会仔细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由于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学生,谁都无法准确预知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也都难以全面把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之后,经过亲身体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设计的认识一定比备课时更深刻,对如何实施教学也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认识、感受和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尽可能减少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课后反思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反思,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修订、更改、充实、完善教学方案和调控教学进程,以减少教学失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善于反思并勤于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广大化学教师应积极参与以教学反思为主要方式的样本教研,经常地并自觉地用心对自己的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列举出你的课堂中的三个优点。

班级教学的主要优点是: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知识程度的学生编为班级,使他们成为一个集体,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②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方面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教育事业.。

列出在教学中你想要改变的一件事情,你想如何改变?

一、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加快课堂节奏.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是人尽皆知的学习方法,而且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常这样要求学生,学生也知道要这样做才会取得好的成绩。但实际的效果却不甚理想。问题在于,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是一个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我们都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有学习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是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成就感是学生获得动力的首要因素。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然后能够应用它解决问题,取得好的成绩,使其成功的愿望得到满足,获得成就感,才会有兴趣继续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功。也就是说兴趣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而学生在建立最初的知识体系时不会无端的对物理公式或概念产生兴趣。即使有,也是难以持久的。因此,仅对学生提出预习的要求是不够的,仅告诉预习的重要性也是不够的。没有督促,没有成功的吸引,学生不会主动去完成预习任务的,也未必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但要强调预习的重要,还要定时检查预习情况,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坚持一段时间后,有望学生会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个人实践表明,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课后的基础练习题,初步掌握基本概念,定义和公式等。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目标明确具体,老师讲课时就事半功倍,学生听课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对所学的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通过预习减少了教师对一些简单概念的繁琐解释,平时一节课才能讲完的内容,在充分预习后只需半节课或者更少,可节约出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基于以上认识,要提高教学效率,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并在预习后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在没有形成习惯之前,要认真的督促,检查和落实,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容量和质量。

二、取消书面作业,实行课堂练习

通常的物理教学都是教师讲解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老师批改作业。这样做看起来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独立完成作业任务,应该是无可非议的。但若每个学科都一样的做法,势必占用学生大量的课

外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而结果却不尽人意。

如前所说,对于课本后的练习题,学生完全可在预习时自行解决,即使少量题目有困难,教师也只需略加指点即可,没必要让学生浪费大量时间抄题目做题。事实上,很多老师可能发现,学生在书面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时,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这样的书面作业不能正常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并且降低了有效信息反馈的速度,不利于教师及时的调整教学思路和策略。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实行课后练习在课堂解决,而且可能的话,就在当堂课解决,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学生切实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课外时间可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或完成适量有一定难度的其它练习题。

三、改变测试方式,进行课堂测验

取消书面作业,是不是不让学生做作业了呢?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和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取消书面作业,只是免去学生抄写题目的过程,把课文后的练习在课堂上完成,节约出时间完成更多其它练习题,力争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取消书面作业是为了做更多的“作业”,并不是不要学生做作业。我个人的做法是:编制单元练习,进行课堂测验。即每完成每一章中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时,马上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测验。

1、根据课程进度将每章分成几个小的单元,事先准备好单元测验试卷,每完成一个单元就用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小的测验。

2、课堂测验卷的题量不宜过大,试题难度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中、低档难度的题目为主,一般以10题左右为宜。

3、快速反馈测验成绩。学生对测验的成绩是很重视的。考得好会感到欣喜,信心百倍;考不好就会引起自责。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其反省,多加鼓励,使其奋发。而每次测验后及时评讲,从考试到反馈不超过一天,这样可使学生得到快速的有节奏的训练,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既巩固了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又锻炼出考试的技能和技巧。

上述以测验代替课外作业的做法,教师投入较多,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

而有所增加,所不同的是,教学效率确实可提高不少。

四、改变备课方式,调整课堂节奏

一般备课都是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安排好教具和实验,然后教师按计划进行完整、详细的讲解。课堂上教师有讲、有问;学生有思、有答。课上得很完整: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点讲解清,学生听懂。但可能有一点美中不足:学生仅仅是按照教师设定的思路听课或回答问题,而没有得到动手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结果往往是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课后面对题目时却又无从下手,听得明白却不会应用。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备课和教学节律两方面入手: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步骤时应有预见性,尽可能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时间让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手脑并用。

备课时先把每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小块。教师在教学中每完成一个概念后立即让学生练习,之后再进行下一概念或者规律的教学,再练习,再讲„„,如此循环,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现行高中物理组第二册《电磁感应》一章第一节中,首先引入磁通量的概念,然后是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教师可以在完成“磁通量”概念教学后先让学生做两三道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再用磁通概念来分析和解释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演示、归纳实验后,再让学生完成课后的相关习题。这样一节课中就有两次课堂上的练习,达到让学生手脑并用的目的,而且不必把课后的练习题留到课外,减轻学生和老师负担。

这样备课和上课的效果是值得期待的。学生在紧张有序的学习和练习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其应用的方法和规律,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灵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堂容量也比平时增大,节奏感增强,避免课上松懈课后紧张的不良现象。

五、进行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努力上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挫败,容易丧失信心,这就需要适时的加以鼓励,让他们相信,只要努力,肯定会取得进步的。同时,要经常对学业失败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归纳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重拾信心。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成绩,可加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中级职称个人业务自传下一篇:清明节小学生个人心得体会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