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的计算题

2024-11-26

关于税收的计算题(精选6篇)

1.关于税收的计算题 篇一

《海关税收制度》

各章“练习与思考”题中计算题答案

P101第三章:计算题

第13小题:完税价格为1020000美元。

第14小题:完税价格为1767272.73美元。

第15小题:完税价格为10万美元。

第16小题:完税价格为8.5万美元。

第17小题:完税价格为6万美元。

第18小题:完税价格为530000美元。

P196第六章:计算题:

第7小题:适用税率1.4%。

第8小题:适用税率5%。

第9小题:完税价格为450848.80元。应纳关税税额为75075元。

第10小题:完税价格为279166.67元。应纳关税税额为55833.33元。

第11小题:应纳关税税额为7612元。

第12小题:应纳关税税额为26000元。应纳反倾销税税额为84252.5元。应纳反补贴税税额为20937.5元。应纳进口环节增值税税额为50777.3元。

P214第七章:计算题:

第5小题:应纳进境物品进口税500元。

第6小题:应纳进境物品进口税100元。

P239第八章:计算题:

第12小题:应纳进口环节增值税126837.17元。

第13小题:应纳进口环节增值税23623.26元。

第14小题:应纳进口环节增值税425000元。

P260第九章:计算题:

第10小题:应纳进口环节消费税4077.86欧元。

P271第十章:计算题:

第5小题:应纳船舶吨税40950元。

P335第十二章:计算题:

第13小题:滞纳天数10天。

第14小题:应纳关税滞纳金0元,应纳增值税滞纳金0元。

2.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的“法宝” 篇二

一、真正理解物理计算题的含义

解物理题就是要切实抓住有关概念、定律和原理,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应用范围,应用物理定律、公式解答.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解答物理计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物理计算与数学计算的区别.实际上,物理计算并不是纯粹的数学计算,它主要是考查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原理和物理定律的具体运用.只要抓住这一核心,物理计算题便会迎刃而解,因为物理计算中的数学运算往往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在学习时要切实抓住有关概念、定律和原理,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及应用范围,为物理计算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掌握计算题考查重点及热点

计算题主要涉及的公式有:密度公式、固体压强公式、功的公式、功率公式、热量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变化吸、放热)、欧姆定律公式、电功公式、电功率公式.此外还可能会用到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题中的考点比较集中,分布在密度、质量、重力、机械功和机械功率、压力、压强、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概念和规律中,尤以密度、压强和欧姆定律为重点(三个知识点都是初中物理学习水平中的“掌握级”要求).2005年试卷难度降低后,增加了热量计算,试题难度较低.所以,有关密度的计算、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计算,以及两个用电器的串联或并联电路应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应是重点掌握的考点.

三、熟悉方法,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

解初中物理计算题主要用到的方法是分析法和列方程法.

1.运用分析法求解的要点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并分析物理题目的物理过程.

(2)明确与题目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以及公式.

(3)分析要求的量是什么,题目中已知哪些量,并需要特别注意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以及需要哪些要求记忆的物理常量.

(4)分析法即确认要求的物理量,并根据公式分析明确要求出这个量需要知道哪些量,这些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如果是未知的,在运用这种分析法直到需要的量都是已知量为止,将分析过程倒过来即可逐步求出各未知量,并最终求出要求的物理量.

2.列方程法的要点(分析法无法求解的往往用此法)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并分析物理题目的物理过程.

(2)明确所给题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未知量要选哪些在不同物理状态中取值相同的量,该量并不一定是待求量),以及不同物理状态.

(3)给出不同物理状态所对应的含有已知量和未知量物理方程(与数学方程的差异是,数学上未知量常用xy表示,但物理题未知量要用相应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4)为了求解方便,不同状态下的方程的形式要尽可能相同.

(5)列方程组求解.

四、熟悉的命题特点

中考计算题的命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运算,而是在逐步走出人为编制的、没有实际价值的偏、难、怪的误区,重新走到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上来,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出“物理计算”的特点.与此相适应,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创新型计算题,常见的有表格数据型、图像型、实验型、探究型、补充条件型、评价型、讨论型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从近年中考试题中精选上述类型的试题加以认真分析,了解每类题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考对物理计算的考查,做到轻松应考.

但解题的过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要过于追求做题的数量.而要精选题目,当题目获解之后,不要轻易放过,要变换角度重新思考,看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对于一道计算题,往往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解法.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多种解法中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可以不断丰富解题经验,加快解题速度,提高应试水平.

3.几道经典的24点计算题 篇三

例1 抽出下面四组牌(A、J、Q、K分别为1点、11点、12点、13点),你能算出24点吗?

(1)2,3,4,5 (2)3,4,5,10

(3)K,7,9,5 (4)J,6,Q,5

分析:计算24点必须有一些技巧,那就是要非常清楚24可以由怎样的两个数求得,如2×12=24,4×6=24,3×8=24,18+6=24,30-6= 24等,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转化成怎样使用4个数,凑出两个数的问题.

解:(1)依据2×12=24,可得2×(3+4+5)=24;

(2)依据3×8=12,可得3×(10÷5×4)=24;

(3)依据4×6=24,可得(13-7)×(9-5)=24;

(4)依据18+6=24,可得(11-5)+(6+12)=24.

试一试:在“24”点游戏中,抽出了下面两组牌,你能求出“24”吗?

(1)3,3,7,7;(2)1,5,5,5

例2 如果恰巧四个人抽出的扑克牌是“1~9”中同一数字的牌,请你帮忙想一想:哪种情况可以算出“24”?怎样算?

分析:四人抽出同一数字的牌有9种情况,4个1,4个3,4个4……4个8,4个9.现在,问题转化为如何使四个相同的数字(1~9中的一个)添加运算符号,得“24”的问题.由于4个数字相同,用乘法关系最后求得“24”就不太容易,应考虑+、-关系,27-3=24,25-1=24,20+4 =24,12+12=24等.经过尝试,我们发现,4个1,4个2,由于数太小,无法算出“24”,而4个7、4个8、4个9由于太大,也无法算出,其余皆可以实现.

解:依据27-3=24 ,可得3×3×3-3=24,

20+4=24 ,可得4×4+4+4=24,

25-1=24 ,可得5×5-5÷5=24,

12+12=24 ,可得(6+6)+(6+6)=24.

试一试:抽的四张牌恰好是“1~9”中从大到小连续排列的四张,即(1)9,8,7,6;(2)8,7,6,5;(3)7,6,5,4;(4)6,5,4,3;(5)5,4, 3,2;(6)4,3,2,1;这样6组牌能算出“24”吗?

例3 “梅花点心算24”是指在梅花的花心填入1~10中的一个数,能和周围花瓣中的三个数一起,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出24.

分析:“梅花点心算24”是普通算24点的进阶,一个“梅花点心”化开来,可出50道小题,但花心数字只有一个,并且是唯一的,这就需要仔细甑别,花心数字选对了,方能写出5组算式.算“梅花点心”不但需要智力更需要毅力.

解:花心数字为9:

(1+1)×9+6=24;

1+4+9+10=24;

(9+6÷2)×2=24;

(5-2)×5+9=24;

(7+9)÷4×6=24.

试一试:在梅花的花心填入1~10中的一个数,能和周围花瓣中的三个数一起,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计算出24.

例4 “皆大欢喜算24”是指给定加、减、乘、除计算符号各三个,合理分配给周围四组数字,要求每组数字均能算出24.(小括号可自由添加,但算式不能被化简)

分析:“皆大欢喜算24”是骨灰级24点题目,适合24点高手们操练.它要求挖掘一道题目的不同解法,如果你无法将四道小题的全部解法列出统一思考,可能很难找出正确的解法.

解:(10-4÷2)×3=24

(2+10÷5)×6=24

(6×9-6)÷2=24

10+10+6-2=24

检查四个算式是否有3个加、3个减、3个乘、3个除,如是,才是正确答案.

试一试:给你加、减、乘、除计算符号各三个,合理分配给周围的四组数字,要求每组数字均能算出24.(小括号自由添加,但算式不能被化简)

例5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这种游戏可以发展成一类专门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道有趣的数学智力题.

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1)4 4 4 4=5

(2)4 4 4 4=6

(3)4 4 4 4=7

(4)4 4 4 4=8

(5)4 4 4 4=9

(6)4 4 4 4=10

分析:(1)4 4 4 4=5,最后一个4的前面是三个4,如可凑出1,1+4=5,如可凑出20,20÷4=5,4×4 +4=20,因此可求解.

(2)4 4 4 4=6,最后一个4的前面是三个4,如可凑出2,2+4=6;即(4+4)÷4=2,因此可求解.

(3)4 4 4 4=7,前面两个4+4=8,后面两个4得1即可求解,4÷4=1刚刚好.

(4)和(6)可利用(3)的思路稍加变化就可以求解.

(5)4 4 4 4=10,最后一个4,前面如是6,6+4=10可求解,但不易做到.如前面是40,40÷4=10也可以求解,44-4=40,数字连用在解这类题目时是常用的一种技巧.

解:(1)(4×4+4)÷ 4=5

(2)(4+4)÷4+4=6

(3)(4+4)-4÷4=7

(4)(4+4)×4÷4=8

(5)(4+4)+4÷4=9

(6)(44-4)÷4=10

说明:解(1)、(2)、(6)运用的是一种倒推的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应掌握.解(4)、(5)是依据数字的特点,这种方法,需要有良好的数字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

试一试: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1 2 3=1

1 2 3 4=1

1 2 3 4 5=1

1 2 3 4 5 6=1

1 2 3 4 5 6 7=1

1 2 3 4 5 6 7 8=1

上期《概率问题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1.B;2.C;3.B;4.A;5.200;

6.■;7.5;8. ■,■,1;

9.(1)∵整个圆被分成了12个扇形,其中有6个扇形能享受折扣,

∴P(得到优惠)=■=■;

(2)转盘1能获得的优惠为:■=25元,

转盘2能获得的优惠为:40×■=20元,

所以选择转动转盘1更优惠;

10.(1)树状图略.概率为■.

(2)∵方程ax2+3x+■=0有实数根的条件为:9-ab≥0,

∴满足ab≤9的结果共有14种,(1,1),(1,2),(1,3),(1,4),(1,5),(2,1),(2,2),(2,3),(2,4),(3,1),(3,2),(3,3),(4,1),(4,2),

∴关于x的方程ax2+3x+■=0有实数根的概率为■=■.

4.关于钢铁企业的税收筹划研究 篇四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税收筹划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市场化逐渐成熟的时代,作为钢铁企业,要想在市场化的时代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采取各种各样措施以保证自己的利益。钢铁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税收筹划获取税收利益。因此,对于钢铁企业税收筹划的管理及意义的研究,就具有了相当深远的意义。

一、钢铁企业当前现状以及税收筹划通常采用的方法

中国钢铁企业的税负过高,钢铁企业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缴纳的税金约占收入的17%;而很多美国钢铁企业缴税占收入的比例不到5%。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策略与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对具体税种进行,二是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型或业务流程的具体环节进行,三是围绕减轻税收负担和免除纳税人义务所采用手段、方式的不同进行。三种方式并非截然分开,实践中,常常是围绕税种和业务环节而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税收政策来进行筹划。结合钢铁企业现状,我们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税收筹划:通过设立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利用国家免税政策,实现节税。

二、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一)在企业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两种组织形式中,分公司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分公司与总公司作为一个纳税主体,将其收入、成本、损失和所得并入总公司纳税;而子公司因其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独立纳税。由于分公司与总公司合并纳税,分支机构的费用已从总公司应纳税得额中扣除,若母公司和分公司有一方发生亏损,则亏损方的亏损额可从公司整体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支出。但分支机构为子公司时,须分别纳税,亏损方虽不交所得税,但亏损额不能从总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因此企业在设置组织形式时,要综合考虑。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钢铁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很大,形成的时间很长,不但长期占压着企业资金,且其中很大部分已经形成呆账、坏账,事实上已无法收回。多年来,企业特别是非股份制企业,一般都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每年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提取坏账准备金,并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提取的比例偏低,不足以弥补可能形成的呆坏账损失,形成了事实上的潜亏。如何进行会计和税收处理,做到既能在当期实现的利润中处理掉这部分潜亏,又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就很有必要进行税收的筹划。

(二)由于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所调整的经济法律关系不同,会计政策规定对坏账准备的提取既可采取百分比法(5‰),也可以来用账龄法。但税法规定对坏账损失的税前扣除依据,一是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提取的5‰坏账准备金,二是按实际发生的呆坏账损失。如果企业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了应收账款总额的绝大部分,企业可以通过重大会计政策调整,将百分比法改为按账龄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企业在进行这项税收筹划时,需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认证,并报上级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征得按账龄法提取额度超过百分比法部分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税前予以列支。

(三)随着国家强制性淘汰落后设备和节能减排任务的下达,钢铁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完成设备的更新换代。为了配合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譬如,会计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规定此部分资产损失须做纳税调整,但如果属于处置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的工艺装备的资产损失,经税务机关批准后,是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类似的需要协调统一处理的事项,企业在税收筹划时都可以充分考虑运用。

(四)加强税收管理,堵塞漏洞,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环节,要做好税收筹划,实现节税,就必须加强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一是要普及税法知识。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税法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的纳税意识和税收业务水平。鉴于国家的税收法规根据经济发展时常进行政策调整,企业应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动态,将有关的税收法规归集、整理、汇编,为财税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纳税及税收筹划提供方便。二是加强发票管理。企业在对外采购时,有时会遇到对方开具不符合规定发票的情况,如采购货物的运费,对方开具“代理业服务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准予抵扣的范围限于运输部门开具的货票,并依据7%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金”。遇此情况,企业应积极联系、协商,要求对方开具运费发票,达到抵扣进项税金的目的。再如,有的企业在大宗原燃材料采购中,采用大包干价格,由于供货方开具发票中货款和运费价格结构不合理,发票中运费价格高于市场实际水平,造成企业本应按增值税率抵扣部分按运费税率抵扣,少抵了进项税。对此,企业必须要及时审核发票的合理性,避免企业效益的流失。

三、总结

5.例析货币发行与币值的计算题 篇五

基本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推导公式: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市场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量不足,则会导致通货紧缩。在有关试题中,一般会涉及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商品的价格、纸币的购买力等数据,结合基本公式我们可推导出以下4组公式:

通货膨胀率=(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100%

纸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发行量)]×100%

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

=商品的价值量×[1÷(1-纸币贬值率)]

纸币购买力=纸币面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发行量)

=纸币面值×[1÷(1+通货膨胀率)]

=纸币面值×(1-纸币贬值率)

在高考试题中,有关货币发行量与币值的试题,常常与商品的价值量、汇率等知识综合起来设计,解题时只需要把它们分解为两个计算题来处理即可,有关纸币发行和币值的计算可选择上述公式。下面是有关货币发行的3个不同类型的试题,让我们通过试题来研究公式的应用。

例1 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

A.40元32元 B.40元50元

C.30元50元 D.45元32元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解答本题时,首先应计算出甲产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量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如果货币价值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格成反比,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则原来生产1件甲商品的时间只能生产0.7件商品,1件甲商品的价格应为:28元÷0.7=40元。在此基础上计算通货膨胀时甲产品的价格,通货膨胀率为25%,选用公式“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甲产品的价格应为40元×(1+25%)=50元。

例2 假设2010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11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

A.1:4.95 B.1:5

C.1:5.6 D.1:6.05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意味着影响汇率的因素只有通货膨胀。第一步计算M国的价格水平,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则原来1元的商品(在N国仍然值5.5元),在M国现在的价格为:1×(1+通货膨胀率)=1×110%=1.1元。第二步計算两国间的汇率:1.1:5.5=1:5。

例3 假设2010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参考答案]B

6.关于税收的计算题 篇六

摘 要 本文从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成因,并结合现实对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税收竞争 中央与政府 公共财政

一、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

税收竞争是政府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我国由于客观条件原因使得地区间的资源及税源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除了中央特殊政策支持和先天优越的地理条件外,还是要靠自己尽可能多的通过税收取得本地方经济发展基金。例如:采取各种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增加当地税源,保护已有税源。这种税收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政府和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使政府向投资者所依赖和期望的模式发展,敦促中央政府发现国家税制中的漏洞,及时完善,提高税收效率。但随着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在更强烈的追求其所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逐渐使税收竞争成为一种行政垄断,甚至采取某些不违法,但绝对不是合法的恶性竞争行为。

二、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成因

(一)税收竞争下中央对地方的税收侵占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又被称为纵向税收竞争。中国体制中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是导致中央对地方税收侵占的主要原因,另外,分税制的不健全也造成中央对地方税收的侵占。中国的分税制其实是由包干财政体制转向分税制的过渡体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分税制。从税种数量来看,划给地方的税种数量并不少,但由于税源分散,单个税种的收入有限,收入规模过小,税源缺乏增长机制。从税收权限来看,税收权包括立法权、税收政策制定权、税收征管权和税收分配使用权等。中国现行的税收权限如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政策制定权仍然集中在中央。这些权限的集中,使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缺少自己的财力保障。

(二)税收竞争下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侵占

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也称为横向税收竞争,是造成不同地方政府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的原因之一。下面以增值税为例,分析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必然造成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侵蚀。我国增值税实行属地征收,即在销售地征税,如果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在不同区域,就会发生税收由商品消费地向销售地的转移。在中国,中西部的多数区域是原材料输出地和商品消费地,欠发达地区输出原材料价格较低而最终接受产成品的价格却偏高,这就使欠发达地区负担了更多的增值税,而增值税收入大部分却由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获得。因此,中国增值税的征收制度使得税收收入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

三、解决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相应对策

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制度外的恶性竞争,其成因已经超出了单纯税收的领域,而和政府职能定位、公共财政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产生联系,因此,如何强化政府间税收竞争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显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明晰政府的权责范围

作为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主体,各级政府只有规范自身行为,才能主导税收竞争走上良性运行轨道。科学划分和界定政府权力范围是规范利益竞争的基本条件,权责明确了,才不会为事权和财权的交叉产生纷争。在明确政府的经济事权方面,应按“政企分开”原则限定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力。除对基础设施等具有正的外部性和农业、工业等战略性项目的投资外,禁止面向特定企业的财政补贴或投资,截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以避免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参与恶性税收竞争。另外从法律上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凡关于国家整体利益、全局利益的事务应由中央处理,凡关于地方局部利益和地方自主发展的事务归地方处理。通过法律效力来约束中央放权和收权行为的随意性和政策的不稳定,客观上减少因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非规范的竞争行为,导致的恶性税收竞争。

(二)促进区域开放

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既限制要素的正常流动,又造成制度外的竞争屡禁不止,因此,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有利于建立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良好环境。从中央政府角度来看,要逐步取消一些要素流动限制,使人才、资本、产品、信息等要素充分流动起来,竞争就会变得透明和规范。比如: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居民流动的不合理限制,外来居民居住达到一定时间后应享有本地居民全部的权利;个人收人应该完全货币化,包括医疗、住房补助等,促进人才自由流动;建立社保资金跨区域流动和调配的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提高社保资金统筹级别(至少到省级),使居民可以享受全国大致统一标准的基本社会保障;消除对国内资本流动的控制等等。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建立要素信息网,公开产品、市场、人才、资本等要素价格情况,这样既便于居民对本地政府监督,又便于引导各级政府不断创新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建立良性竞争秩序。

(三)明确税收管理权

我国现有的税收管辖权制度散见于各个实体法中,缺乏权威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应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明确中央地方税收管辖权,或者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修订,设专章对税收征管管辖问题做出系统规定,此外对实体法中引起税收管辖竞争的模糊概念进行修改、确定。因地域管辖引起税收竞争的问题,可以按“属地优先”原则,例如,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增值额,就依据增值额的发生地来确定纳税地点,发生在生产环节的,就在生产地缴纳;发生在销售环节的,就在销售地缴纳。由级别管辖引起的税收竞争问题在现实中比较好解决,例如:国税与地税机关之间、各征收机关之间的税收管理权竞争问题。首先,对税种重新划分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税权清晰、各征收机关责任分明,这问题自然就解决。其次,各级征收机关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协作,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联合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国地方政府竞争"课题组.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公共物品融资.财贸经济.2002.10.

上一篇:经典工程管理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图书室自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