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培训教育(精选15篇)
1.中学培训教育 篇一
中学德育教育论文:
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学德育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工作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本文从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强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德育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继续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 学校德育工作尽管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代中学德育教育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找出原因,把握德育的方向,提出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取得最佳德育教育效果。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步调不一
中学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环境是孩子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不一,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有些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面引导,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的“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其效果等于零)。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的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
因此,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要处理好学校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使德育形式社会化。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让全社会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学校应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育,学校的各方面工
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德育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现在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生硬地“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强制性方法学习。这种灌输性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的。”②这样的道德教育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要积极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各科老师要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
四、要把德育活动融于生活中,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教育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院、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要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成为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2.中学培训教育 篇二
一、尊重教育的内涵
尊重教育是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以人为本”的体现, 是把学生的人格尊重、潜能开发、和个性张扬以及环境的和谐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他在本质上是在倡导一种文化氛围、人文氛围, 更是对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期望。提倡尊重教育可以陶冶教育主体和客体双方的情操, 规范师生双方的行为, 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发展。
中学尊重教育就是在中学教育教学中,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对受教育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营造尊重的教育氛围, 使受教育者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心理状态, 从而引导受教育者走向自我教育, 形成对自我、他人、社会以及生命、自然等由衷的尊重感, 保证其人格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等。
二、尊重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 哲学基础。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主张尊重和要求的辩证统一。他认为, 要体现对一个人的尊重, 就必须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地, 对一个人的要求越高, 也就意味着对他更尊重。要求是指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而尊重则是指尊重客观规律, 二者统一于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二) 心理学依据。
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需要层次的金字塔模型中, 他把“尊重的需要”的地位看成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地位。这既反应了“尊重的需要”的重要性, 也说明“尊重的需要”是实现“自我实现需要”的最直接前提和基础。
(三) 教育学规律。
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 一是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并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二是教育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相互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尊重教育就是对这一教育基本规律的把握和运用。尊重教育改变过去那种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用教育多元化的思维来认识和培养受教育者, 使其获得全面发展。
(四) 时代使命。
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竞争, 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在教育规律下充分尊重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是当前教育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2l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2l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导地位。
三、尊重教育的实践对策
尊重教育作为一种理念和思想, 要想真正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仅有理论支撑还是不够的, 必须把理论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体现出其真实的价值和意义,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是理论研究之最终目的之所在。
尊重教育在中学的实施既涉及到多方面的主体, 如教育行政领导者、教师、学生、也涉及到校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和结果评价。通过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尊重, 完成“知--情--信--意--行”这一过程的转化, 形成尊重教育的自觉行为。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 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思考的激励者和交流者, 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尊重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当作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 老师的任务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其次是要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个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所有不同的孩子变得相同, 二是要根据其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教学。教育固然有共同的规律, 但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使得教育教学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必须关注个性, 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不同性格学生的特长,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学习具有内在的无限动力。
(二) 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
莎士比亚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的主体是多元的, 学习的内容也是多元的,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和构建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的独特性, 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不断革新。学习的过程是通过教育发现和表达世界多样性的过程, 而不是通过教育把世界的多样性归纳为统一性的过程。
中学尊重教育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 不仅需要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 更需要被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还需要教学模式和评价的突破性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 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3.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 篇三
关键词人文教育 化学教育 学生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现行的新课程教材中已将化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渗透在各章节中,举例来说,每章节都安排了一至两篇的阅读材料,其中有很多具有人文教育因素,最常见的就是化学与交通、化学与通讯、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以及化学与其它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尽情领略化学带给人们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一)化学知识体系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
许多化学原理、定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如元素周期律体现出的量变到质变规律;化学平衡理论反应出的对立统一规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透露出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等。
(二)化学是一门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学科。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美学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点,提高美感欣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道德风尚。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形成技能和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有效实施美育的过程。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审美施教,挖掘化学的潜在审美功效,便能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愉悦心境,实现愉快学习,活跃学生思维,实现智力开发,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相反,教学如果缺乏美感,体现不出学科中蕴涵的美,就会黯然失色。化学之美不仅表现在化学现象中,还体现在化学规律中。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史教育,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一)选择求真务实的化学史实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
如1828年德国的维勒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使人们信奉百年之久的“生命力论”受到冲击,当维勒将成果报告给他的老师、化学界“最高法庭”贝采里乌斯时,却受到了老师的极力反对,但维勒用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千古名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道出了他对真理的挚爱和虔诚,他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自己理论的准确性,并将“生命力论”扫出了历史舞台。
(二)选择团结协作的化学史实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如世界上首例人工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是我国中科院生化研究所、北大化学系及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几十位化学家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的成果。他们于1959年开始工作、1965年9月终于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壮举。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百年获奖历史,合作授奖的比例越来越高。当代科学前沿的重大课题,小至粒子大到浩瀚宇宙,复杂至生物基因重组,都愈来愈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跨国界的科学共同体的通力合作将成为攻克科学尖端的时代趋势。
(三)选择治学严谨的化学史实进行科学创新教育。
如化学家雷利、巴拉尔如果不对研究中的一点异常现象产生大胆怀疑,就不可能发现元素氩和溴。作为其“反面教材”,如大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就是由于粗心,没有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已观察到的异常,才使他们与发现元素溴和钒失之交臂。这些史实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必须要求观察细致、治学严谨。这也是创新的前提。
(四)选择科学家敬业献身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留美8年,在国难当头之时,为发展祖国化工事业,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毅然选择回国,通过自己深入研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使食盐的利用率达到98%,并将索尔维制碱技术公诸于众,造福全人类。这一举动,震动了世界科坛,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化学史实是无数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中代代承传、不断丰富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启迪后人不断实践创新的标范和动力。重视化学史的教育,不仅在于了解化学发展中的具体史实和历史变迁过程,更重要的是融会和继承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在化学实验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具有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化学发展史上,无论是波义尔在广泛实验基础上提出元素的定义,还是拉瓦锡以自己的实验否定了燃素说,可以说所有的化学成就都离不开实验。而学生对实验也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实验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演示实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演示来说明化学性质和反应。另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实验。比如,探究性实验、小组合作实验等,这些实验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更容易激发兴趣,也更容易激活他们的思维。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这种理念的具备是独立人格的人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重要一点。
4.羊街中学“五心”教育培训心得 篇四
我校对我们开展了“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热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的“五心”教育培训活动。
在培训中,我们学校的几位领导对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培训活动,从这几样的培训中我学到不少,同时感悟也颇多,现在就将我的一点感悟总结如下:
“五心”是指把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热心献他人,孝心献父母,信心留自己。我想,我不仅仅需要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他人,更要将这忠心与热心化作课堂日常管理的动力,将爱心化作滋润学生心田的涓涓细流。而信心,不仅要留给自己,也要传递给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五心”使我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也要我逐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触及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5.中学培训教育 篇五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五、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8.量力性原则
六、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七、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2.班级授课制3.分组教学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5.特朗普制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核心考点:教育目的
2.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题
3.全国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4.2016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
5.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题
6.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习题
7.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
8.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试题
9.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练习题
6.论中学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篇六
体验主体是在教学活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 教师是一堂课的设计者。所以, 作为主体的学生应首先体验教师的语言, 进入教师设计的程序。这里要说的是教师的设计不是“教学性”的而是“建构性”的, 语言不是“定义式”而是“启发式”的, 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认知支架”, 让学生在这个支架内自由、有效地活动。
(一) 解读体验
“语文”中的“语”强调的是一种言语能力、朗读是自古以来学习文学的至法, “读书百遍, 其意自见”, 有感情、有方法地诵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产生舒缓或激昂的心灵感应, 和书中的情节、故事产生共鸣。加强对文本的渗透, 教师应根据平仄、押韵、对偶等语言、语音知识对学生进行“美读”指导。
(二) 引导展开自由想象, 进入美的画面
在教学时,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 积极地感受形象。文学本身就是最自由的领域, 是情感本体的家园, 情感本体的象征。这样的特性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想象空间。想象就是在过去感知的经验上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改造、构建具有个性特点的新事物的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它具有强大的创造力量
1. 想象具体之景
例如教学陶渊明《桃花源记》, 对桃花源之景的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由丰富的想象, 由学生描述学生心目中的桃花源形象。学生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 加深了对文章的情感交融, 也有助于学生对《桃花源记》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做进一步的剖析。
2. 想象未尽之意
冰心《小桔灯》结尾部分写着:12年过去了, 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吧, 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作者在这里实际上是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教师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对小姑娘一家进行想象, 表达对小姑娘一家的美好祝福。这样, 既对文章的主题作进一步升华, 又能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环境下通过思维的拓展从而理性地看待问题。
二、认识主体
学生在语文鉴赏活动中通常会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 品味一首诗歌、感受一篇小说为其中的思想情感、人物命运所打动, 触动自己的内心时, 但就是不能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写出来。“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成为许多学生的“通病”。这种进得去、出不来是对学生的认识主体培养不力, 对学生外部能力培养不力。体验朦胧、随意、缺乏针对性。
在主体认识的培养阶段, 教师是要有针对性地分析讲授课文内容。因为, 中学生个体的体验不可能尽善尽美, 甚至还有相当大的偏差。教师的引导要在宏观的指导下进行。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人文性强调的是个人的情绪体验, 道德情操熏陶;工具性强调的是个人的知识应用、实践能力, 二者不可偏废。教学中在体验基础上必须使学生形成完善的认识主体,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让语文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便利、带来光彩。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主体, 建议可运用以下策略。
(一) 开展批判性的对话使学生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加以反思, 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清晰地看待问题
这种对话可采用“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模式, 原则上以师生对话为主。教师在对话中要尊重学生的见解,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不使用一票否定的语言, 抓住关键点对不同知识水平、性格爱好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启迪他们进行批判反思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 重视个性评价导向,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育期, 对外界事物通常会有自己的见解。他们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点, 个性是他们进行思考的动力, 是创新的源泉。千篇一律的作文题扼杀学生个性作文。学生许多个性化的见解应该得以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共同分享表达的快乐, 尊重学生的个性应像尊重知识产权一样。
最后教师应自始自终地坚持发展的观念。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处在体验→认识→新体验→新认识……这样一个循环的路线上,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中心、是主动的求知者, 进而发展和完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求教师要多储备知识, 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认真研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掌握现代教育的新特点, 完善教育实践。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性建构, 其实质就是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中心、是主动的求知者, 进而发展和完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
7.中学历史教育 篇七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48-01
一、明确历史情感教育的目标
首先,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历史情感目标根据历史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情感体验的作用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其次,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情感目标指的是对认知内容的体验所达到的内化等级,即是经过内心体验到形成行为规范的连续变化过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
要想弄清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任务,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中学历史教学是属于历史研究的范围还是历史运用的范围。历史研究是历史学家穷究历史发展变化,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的过程。“历史学是历史学家在对人类以往的历史进行系统化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意义所作出的一种理论解释和精神体验。……历史学使我们不是简单地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时代、自己的国度里,而是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漫长的‘历史学时空里,从而得以同过去以往时代、同所有地域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与经验,把自己短暂局促的个体生命融入到世界历史的无限进程中去,获得对自我的超越和升华。”可见,历史学家们的工作是繁杂的、细致的、目的明确的。对中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运用历史。这种历史的运用包含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规律;对学生及整个社会进行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信息,包括背景、经验等。中学生是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为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为将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积累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而不是要求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就去寻找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发展自己。人在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单靠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解决。近年来教育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正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反映。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如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实的政治都有历史渊源,学习历史不忘关注现实,能很自然地与政治时事联系起来。我们说历史教育的意义不仅关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那是因为历史教育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和进步。史学所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人类生活,但时间是永恒连续、前后相继的,过去、现在、未来都统一于时间的向度上,因而史学思维模式在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几乎被完整地加以运用。史学思维模式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所以离开了历史教育,就等于离开了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了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难以谈及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的可持续性。四、历史教育如何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
通过上面对人文教育科学内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区别并不体现在学科的划分。属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如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甚至建筑学和环境科学等同样可以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同样,人文学科也可以具有科学性,历史学就是这样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方式的不同。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工具理性,人文则体现价值理性;科学求真,人文向善;科学训练思辨,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联系,人文则评价得失成败,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科学强调是非对错,人文注重好坏善恶;科学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外部环境,而人文关心的则是人的精神世界。从目前我国各种层次的历史教育来看,显然更加侧重于科学性,而不是人文性。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不是人文精神的涵养。同时,由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因之成为各级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历史考试和对教师的历史教学进行评估的惟一标准和主要内容。在这种评价体系的引导下,人性良知、人格尊严、伦理道德和公民义务等等人文要义被无情地从历史教学内容中剔除出去,从而使得历史教育越来越难以负担人文教育的重任。如何才能使历史教育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呢?笔者以为,以下几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改革历史教学内容。目前历史课教学内容的主旨在于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规律”本身归属科学性的范畴。其实,对于人类生存具有永恒意义,体现着超越时代、民族和阶级的绝对价值的精神、人物和事件也应该纳入历史教学的内容,甚至成为主要内容。
第二,对历史现象及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加上道德维度,既要承认它推动或阻碍历史进步的客观作用,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和机制,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
8.中学语文教育 篇八
《挑山工》是当代作家冯骥才运用自叙的方法,通过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阐述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向着目标,步步踏实,鼓足劲儿往前走,就能达到目标。文章寓理于事,发人深剩教学这篇课文,应紧扣单元训练重点“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重点领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一、解题入手,整体感知。
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挑山工,如何让学生了解挑山工呢?首先应该从文题入手,让学生明白挑山工究竟是干什么的,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这种职业的艰苦。可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挑山工是干什么的?你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学生们基本明白了挑山工的职业。原来挑山工就是那些肩挑货物,专门负责把货物送到山上的人。通过初读课文,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同时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也就是给文章分段,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作者是按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受到激励的思路表达中心的。把段落大意连起来,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逐段理解,细读悟理。
9.凤鸣中学培训感悟 篇九
王台中学
都志华
我很荣幸于11月27日到11月31日参加了晋城市城区教育局的“影子教师”培训,五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结束了,回顾这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
1、聆听了凤鸣中学的4个专家级讲座,《三维一体课改模式》、《双单三卡教学模式》、《121团队管理模式》和《4+1集体备课模式》,他们学校的课改是从上而下,从领导到老师,从课堂到课外,从理念的更新到实践的转变;学校考核制度的改变,老师备课形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等都体现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课堂。
2、听了11节英语课,真正走进了他们的课堂,观摩了他们的主战场,他们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是活跃的,是积极向上的,更是高效的。
3、和导师零距离的接触,每天我确实像导师的影子,与导师如影随形,看看他们课前做了什么,课后如何和学生沟通的,如何写《自主学习操作卡》和《自主学习导学卡》,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英语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这几天,我真正感受到了凤鸣中学的魅力,领导的魄力和老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10.中学培训教育 篇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中出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它更多地把人的发展和完美规定为教育目的,如人的自尊和心理健康,人的才能和兴趣的培养,人的创造性表现等等。进入21世纪,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历史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历史教育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素质提高等方面起更大的作用,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学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目前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全面展开,改变过去偏重于强调历史为政治服务,承认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务之急。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育要求学生能对自身及生存环境有起码的认识,不仅要关怀自我实现,并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能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东风指引下,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时刻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一、深刻理解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充分挖掘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素材
学习历史同时是深入探讨其他学科的基础。历史学科本身就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等方面的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为背景。历史学科同其他学科有着错综交叉、相辅相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分析问题时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
历史学所具有的独特的既往性、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格教育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素材:中国历史上屈原的孜孜以求、张骞的不畏艰险、文天祥的大义凛然、孙中山的百折不挠、毛泽东的大智大勇、邓小平的创新改革;国外历史上布鲁诺、伽利略的追求真理、勇于献身,哥伦布、麦哲伦克服困难、敢于探索等等。他们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无不散发着迷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各种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营建开放式课堂,探索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探索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强调在课堂中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富有才华的创造性。如在讲述《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学生们自行设计、自编自演,先是模拟美国大选——罗斯福战胜胡佛的场景。学生们搜集了丰富的资料,所扮演的罗斯福和胡佛惟妙惟肖。大选获胜后,学生们又设计了第二个场景,部分学生组成罗斯福总统的智囊团成员,积极出谋划策推行新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新政做出自己的评价。学生一幕幕演绎各个场景,教师客串主持,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每一幕表演后小结,寥寥数语,画龙点睛。最后教师辅导学生质疑解惑,发展学生创新思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法西斯的批判增强了学生对民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鼓励学生学习罗斯福总统身残志坚的精神。
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愉悦感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正面引导,经常鼓励、赞扬学生,会增添学生的自信心;反之,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不相信自己。在历史教学中,要尽一切所能启发学生大胆发问、假设,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乐于探求新知识。
三、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人类进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历史教育就是要在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课堂和课外之间建立起桥梁,让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发展;就是要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争鸣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开创素质教育评价的新模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历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历史上的每一个转折时期,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并存,21世纪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国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如果没有良好的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就无法把握机遇,走向成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及时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四、努力提高历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
近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改动较大,史学观点更新较快,对历史教师同样有“与时俱进”的要求。历史教师所担负的使命是早日使历史教学走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怪圈,真正成为提高素质、启动思路、展望未来的教学相长的生动课程。历史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应具备教育理论修养,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大胆处理教材,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感知历史,体验历史情景,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培养人文素质。
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启迪心智,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这是历史教学的永恒追求。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呼唤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这种人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质,而且应饱含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学科,理应为这一崇高使命服务,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真正使学生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1.中学钢琴教育浅谈 篇十一
目前, 钢琴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常见的教学形式不外乎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三种, 三种教学方式各有优点。个别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 “一对一”的形式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 但是没有了同一水平学生的共同欣赏、批评和示范, 学生演奏的好坏无法体现出来, 不能完全激起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集体课主要讲授钢琴演奏以及钢琴的基础知识和钢琴作品的分析等, 学生可以对有些学习的疑点和难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启发其思维, 增强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不够细致和全面, 所以它只适合那些已有钢琴学习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强, 稍加指导就可融会贯通的学生。小组课是将程度相近的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内容大致相同, 上课时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师提出解决方法, 直接将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对钢琴初学者的回课检查尤为适用。它的缺点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的音乐欣赏、批评和形象思维训练不够, 学生不能很好地对钢琴教学中的音乐元素作出自我的理解。
我认为钢琴教学可适时、适地、适人地采取三种形式灵活运用的授课方式, 将各种教学内容相互交融, 根据不同学习内容组织不同的学习方式, 增加师生授课的见面机会,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 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后学习实践, 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钢琴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在钢琴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和欣赏法。我认为对于不同学习阶段和水平的学生要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比如, 对于初学者采用以讲解法和欣赏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失当的。因为讲解法一般用于对作品结构、演奏技术的分析和要领的讲解以及对作曲家、作品的介绍等, 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欣赏法是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段, 使学生对音乐、对技术都有鲜明的印象和认识, 激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发展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 提高音乐修养和演奏的表象储备。这两种方法更适合于钢琴学习的高阶段和高水平者,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 音乐情感不能通过钢琴按键表达出来, 理解得再深也是枉然。只有通过示范法和练习法, 教师形象直观地示范给学生, 引导学生将正确的概念与实际音响、感觉、动作结合起来理解, 不断弹奏、练习,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示范, 使学生认识得更深刻。对于中等水平的学习者来说, 可采取讲解法和练习法为主、示范和欣赏法为辅的方法。
练习法和欣赏法的主体是学生, 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和正确的练习方法, 避免机械的重复和错误的动作。练习时要注意将老师正面的引导和必要的纠正相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乐, 理解音乐, 提高音乐素养, 注重个性的发展。而作为示范法和讲解法的主体, 教师的讲解必须准确精练、生动形象, 示范要准确、恰当, 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避免随意的、错误的示范。
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应有“同病异治”的本领, 教与学要配合好。教师除了教技术还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分析作品, 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的背景, 掌握乐曲的性质、总的轮廓、形象及风格。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读谱的习惯, 让学生多动脑子, 遇到问题时肯下功夫去查字典、翻资料, 通过自己寻找、推敲去解决困难。这样就能使学生收益更大, 学得更深、更活。
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着重从乐曲的艺术表现, 理解的完整性及深度上去引导学生。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同时, 也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模仿教师, 因为, 模仿出来的音乐有局限性, 不动人, 最终还是不像。这样的学生永远离不开教师, 也不能成为艺术人才。
学生如果有表现的欲望, 只要不出格, 教师不要去阻止他。有的学生入学时音乐感觉很好, 但由于教师缺乏经验, 条条框框规定得太多太死, 反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挥, 结果学生只能机械地弹奏, 这是教学上极大的失败。反之, 有的学生音乐感觉较差或不懂得如何去表现音乐, 教师可通过示范, 让学生模仿他自己所熟悉的器乐效果、人的歌唱或反复多听、多唱。这样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 启发他们去领会作曲家的意图, 久而久之, 学生的音乐感就会慢慢好起来, 这便是教学上的成功。
12.中学历史教育叙事 篇十二
榆中一中 郭子森 史地组
关键词 反思 感悟
内容提要 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不知不觉地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已有二十二年了。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发现它有着挖掘不完的东西。为此,我对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反思。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前,中小学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为主,学生则是当然的听众。在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后,新课程标准结合了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其实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互动交融的过程,师生双方通过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来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以教材为参考工具,通过基本知识的点拨,诱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学知识思考分析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与年龄特征。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接受的信息也是不断更新的,头脑中没有多少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也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甚至情感的,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得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善于独立思考。
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识并做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疏理已学知识,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激励他们巩固旧知识,并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甚至可以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准备,不然有时会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还会控制不了局面。作为教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但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13.衡水中学培训总结 篇十三
李鑫瑶
首先感谢诸城中学给我这一次来衡水中学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机会,本次的岗前培训的重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1.成长的动力
外在刺激:外在否定(你是否被否定过?),客观生存(你是否担忧过?),榜样的吸引(你是否羡慕过?)。
内在需求:首先,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成就教师自我事业的必需;第三,做学习型教师是时代需求;第四,县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堪忧;第五,树立自觉终身学习的观念;第六,不断学习和 改进方能创新。
2.怎样成长
(1)积极主动做表率
鲁迅先生说:“一所成功的学校,不是因为一大堆人各自做自己的事情而构成的一个结果;而是因为有一群人向着共同的事业挺进形成的一种效果。”(课教好,班带好)
在毕业这几年里,你要是能做到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着比别人多积累一分资本,就比别人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老师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第一个5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只有抓住机会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毕业后第一个5年里的迷茫,会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挣扎,甚至一辈子的平庸。
(2)敬业重德成灵魂
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
老师品德的集中体现——公正、坦诚、实干、宽容、谦虚、勤勉、热爱学生等。
对年级不要斗智(玩心眼)听课、教案、教研等。对学生不要斗气(玩脾气)听课、罚站、侮辱等。年轻老师要做到“四真”:
“对师生要有真情实感,对工作要真抓实干,对业务要有真才实学,对问题要真知灼见。”
(3)人格魅力奠基础
文凭是铁饭碗,会生锈;关系是泥饭碗,会破碎;只有魅力是金饭碗,会升值,魅力一旦形成受用终生。(十最教师)学会推功揽过:大家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是你的功推出去还是你的功;是别人的过,揽过来还是别人的过。”但一推一揽,境界就不一样了,人格就升华了,大家就服气了。(学生状态差,成绩差,思想差相互牢骚)
怎样检验魅力?一般说来,生活中一个能够吸引或团结人的人,就是有魅力的人。如领导吸引群众生,作家吸引读者,歌唱家艺术家吸引观众,科学家吸引同行,教师吸引学等等。
(4)真抓实干增威信 老师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靠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想事、干事、干成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在工作与成效的关系上,一个人肯干事是态度、想干事是热情、会干事是能力、干成事才是本事。
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才能有威信。
(5)遇良机而紧握--珍惜借力保热度
机会就像小偷,来的时候无影无踪,走的时候损失惨重。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并不等于没发生,我们不了解的事情并不代表不存在。社会支撑包括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举办的专业培训或教育理论专业研究: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心理培训„接触名师的机会、开拓眼界的机会、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了解教学前沿的机会;学校支撑,学校给的任务实际上是给的机会,更是自己通过摸索获得经验的机会;公开课会让你成长的更快,公开课、培训课要敢于承担不要怕出问题,战胜自己的胆怯、战胜自己的懒惰、战胜自己的无知。
(6)遇良师而勤学–引导指点提高度
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7)遇益友而善交–交流互学增深度
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与有思想的人在一块你才能有思想。
告诉同学如何交朋友:
第一、自信。其实能够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本身就说明自己有这个实力与大家共同学习。应该相信自己,我行,我才能行,我一定行。
第二、比较与筛选。朋友不是越多越好,与自己平时谈的来交;与自己谈不来也要交;只是有所远近罢了。
第三、诚信。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并尽量把它办好。凡是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可能兑现,一时不能兑现的也要说明原因,以取得别人理解。
第四、热情待人,真诚相见。这是与人交往时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试想,一个虚情假意、口是心非,傲慢无礼,甚至专门以看别人的笑话为乐的人,有谁愿意跟他交朋友呢? 第五、尊重别人,注意礼貌。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要尊重,不要自以为是。
第六、应关心集体,留心周围事物,尽其所能帮助同学。第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青年人血气方刚,争强好胜,与人交往中往往容易流露出自以为是或者不以为然的情绪。应严格要求自己,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用别人的优点比自己的缺点。
第八、加强交往,密切联系。同学与同学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要加强交往才能密切联系、增进友谊。比如,有同学生了病,应主动去问候一下;平时碰到了什么问题,互相帮助解决。
(8)听课是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之路
快速完成原始的积累,能听到灵感的触发点,从学生视角设计教学,从学生视角感受课堂,从学生视角体验知识。(完成他的教学反思形成我的更好教学设计)
(9)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大学四年只是完成了作为一个教师必备的知识贮存工作,走上教学岗位以后,一个更艰巨的学习、研究阶段才真正开始。
一些教师是“教书”而不“读书”,知识面狭窄,甚至不如自己的学生;一些教师不但严重缺乏专业意识,对一切需要接触的新事物,也充满抵触情绪;一些教师除了谈考试,对教育、教学领域其他东西几乎没一点兴趣;一些教师听学术报告,只要听到谈教育理想或教育理论,立刻批改作业;一些教师根本不想买书订杂志,但其他网购商品应有尽有……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阅读水平决定了民族的精神境界。读好书,交高人,乃是人生两大幸事。
(10)反思会让你成长的更稳
什么是反思?哲学家黑格尔说,“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是“对思想的思想”,是以思想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反思常模:A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存在什么问题?B我怎么看这些问题?C我如何使这些问题以后不再发生?
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行万里路还需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还需高人指路,高人指路还需自己去悟。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她揭示了教学反思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正如著名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指出的那样。
第二部分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1.学会学习
要向师父学习,向其他青年教师学习,向其他组的教师学习
2.学会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教师一辈子的工作,备课分为五部分:
一是整体备课需通读并钻研大纲,了解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明确教学方法做教学准备; 二是单元备课则是二次整合教材,确定重难点,分清先后和主次,详略适当,了解教材内容编排的目的和意图,做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三是课时备课,确定课时、目的、教学方法、写教案,并且做到“五备”即备教法、备感情、备语言、备教态、备教具,尤其注意备语言是要做到准确、鲜明、精炼、形象使课堂效果达到“三声”即笑声、赞美声、惊讶声;“三度”即参与度、有效度、鲜活度;
四是课前备课,把要讲授的东西,揣摩构思、默记熟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五是课后反思,教师只有讲完课后才会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记载下来,尤其是学生提出的意见,然后修改教案;只有做到备课备懂、讲课讲懂、使学生听懂,对教材才是真懂。
备课的过程有三,自备-集体备-再自备,第一自备,个人钻研,有自己的见解,把自己当做学生,自备思考了多少,集体备课就会收获多少;二是集体备课,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尤其对新教师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再自备,检查自身不足,反思备课。
备课的难点有七:
一是备教材,分析教材,前后联系,明确来龙去脉,明确重难点;二是备重点,重点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
三是备难点,难点有二,教材的难点和学生的难点,教材的难点为抽象的、复杂的、相近的知识点,而学生的难点一般是知识基础、生活实际、理解能力,对于难点要详略得当,懂的地方轻描淡写,不懂的地方解释清楚;
四是备关键,关键就像钥匙一样重要,务必找到关键点、理解关键点、解决关键点;
五是备学情,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做到课堂上讲的不多也不少,不深也不浅,就得在备学情上下苦功夫,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是课堂有效的前提,可以从阅卷、出错率、出错名单等获得学情,备课内容合乎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六是备教法,钻研教材并且钻研自己适合的教法,或高深莫测或厚重令人信服或严谨,当快速摸索出适合自己又适合班情的教学方法;
七是备作业,所有作业需要提前做完,并且充分的研究课本后面的练习与习题。
3、学会听评课
听评课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必要途径。
听课有三个要求,一是带着思想去听课,听课之前先要备好课在听课进行“比较”;二是寻找听课过程中的亮点、问题、需要做的改进,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教学基本功主要有教学语言、教态、板书、教具的研发和使用、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教材的使用等;
2、教学目标的达成,包括知识与能力、思维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课堂的设计包括流程设计、情境设计、问题设置、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
4、课堂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关注、与学生的交流、突发状况的处理、学法指导等;
5、教学思想与教学特色。
评课原则有三即客观性、目的性、层次性。评课技巧主要有抓主要矛盾、采用多种形式、坚持激励的原则。评课还应当注意评课前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
4、研究教学,研究学生
首先研究教材,其次研究教法,前三年一定要抓好教材和教法,三是研究学生,既要热爱学生又要树立威严,注意有批必有评。
5、加强教学基本功
一、忌讳与坚持,前提是热爱学生: ⑴ 忌态度粗暴,坚持耐心说服 ⑵ 忌讽刺挖苦,坚持循循善诱 ⑶ 忌盛气凌人,坚持相互切磋 ⑷ 忌盲目对比,坚持对症下药 ⑸ 忌家访告状,坚持以理服人 ⑹ 忌当面顶牛,坚持明辨析理 ⑺ 忌简单片面,坚持辩证分析
二、锤炼语言
⑴要讲课突出重点,避免拖泥带水,与主题无关的话太多 ⑵避免口头语频繁
⑶语言要准确,避免“或许”“大概”这类不确定词 ⑷避免缺乏激情
⑸设计练习,让学生第一遍学就扎进脑子里 ⑹注意节奏适度
三、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初上讲台时要避免的问题总结为九条:⑴不等学生坐好就开讲 ⑵没等学生理解就提问 ⑶发出无效的任务分配指令 ⑷ 教师失语于多媒体技术 ⑸ 不习惯先听后讲 ⑹ 讲评课上投机取巧 ⑺ “哑然”于自主学习⑻ 言无激情,课堂死气沉沉
四、要注意的问题有四条
⑴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有效组织课堂
⑵运用组织艺术,创建丰富有趣的课堂(目光注视法、表情感
染法、停顿法)
⑶ 加强师生间互动与交流,适时给学生以鼓励 ⑷ 后一条:一定要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效率
6、学会反思
教案反思,做到不备课就不听课,不听课就不上课。
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例如“这节课有哪些精彩的瞬间?”“对本节课是否满意?”“学生上课气氛如何?”“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又是怎样解决的?”“如果重新上会不会更好?”
年轻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其注意: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例如是否有眼神的沟通和交流等
三、要反思是否创新性的应用了教材,表现的“活灵活现,联系生活”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智慧的火花”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做到让尖子生‘吃的饱’,普通生‘吃的好’,差生‘有的吃’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伪探究”,没有做到层层深入,鼓励青年教师自录反思课,与老教师的课进行比较,总结不足和优点。
7、精于管理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考试的完美+人格的完美
班级共同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凝聚力和班级自豪感,方式有共同制定班级目标、班风、班级口号等。
8、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
9、努力寻找工作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第三部分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家校互联 ①家校有效沟通
一、把握好与家长交流的目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二、掌握与家长交流的基本原则:
(1)让家长与老师站在同一阵营,不可对立(2)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3)不要有过激的语言或行为,学会自我保护
三、了解家长的类型
(1)无理取闹型:对待家长,敬而远之;对待学生,公事公办;联合家长,对其孤立。
(2)高高在上型:对待家长,给足面子,减少交往,不卑不亢,不留把柄;对待学生,积累证据,恩威并举,一视同仁,严格要求。
(3)不闻不问型:对待家长,纠正思想,展示优秀,认识危机,循序渐进。
(4)无能为力型:对待家长,鼓励交流,指导方法,精神激励,情感投入。
(5)急功近利型:对待学生,稳定情绪,关注平时(这是正常的,这就是竞争,这也说明我们的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
(6)全身投入型:对待家长,团结一致,加大宣传,经验分享,热心培训。
(7)热心班务型:老师代言,参与管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四、扩大交流渠道
(1)家长会、QQ群、微信群、家校互联、电话短信、当面交流、家长委员会桥梁。
(2)家校联手之创意家校、共同实施,家长进课堂等。
五、班级财务(最好不要经班主任手)②了解优秀家长最重要的三条素质
一、正面鼓励孩子
二、身教重于言教
三、引导孩子发展个性(对某一事物有独到见解又不超大众论点)③了解家长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家长是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密切联系家长;共同研究
二、家长是班级的教育者,参与班级活动;共同讨论
三、家长是班级引导者,引导班级舆论;共同成长
2、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① 爱学生并会爱学生
一、爱是尊重、宽容、欣赏、勉励等;
二、班主任爱学生有三层次:生活上的关心,行为上的帮助,人格上的尊重; 三、四项注意:达到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反思偏爱 ② 负责任并会负责任
一、负完责任再离开教室;
二、责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愿意做的事情要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要做;
三、对学生的人格负责就是即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又对学生的将来负责;
③ 能沟通并善于沟通
一、处理问题前首先处理情绪,在自己和学生都冷静的情况下沟通,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这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沟通的艺术。
二、暗示,能用眼就别用脸;提示,能用脸就别用嘴;明示,能用嘴就别用手;强化,能用手就别用脚;惩戒。
④ 能设计并善于设计人 ⑤ 能研究并善于研究
3、处理师生关系四原则
尊重——赢得尊严
信任——赢得惊喜
公平——赢得自信
成就——赢得人心
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应该找亮点、某共性、明责任、促担当、委重任。
14.浅析中学化学创新教育 篇十四
一、教师的“教”
1. 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备课、上课、作业三个方面。备课: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课堂的呈现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备课已由过去的粉笔加黑板变为现在的电视、录像、投影仪、视频展台、FLASH动画、互联网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因此教师的备课也由过去的单纯写备课笔记, 到现在的要准备各种素材, 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化, 把微观的反应宏观化, 比如把微观的反应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
上课: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老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需要, 更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有时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考什么讲什么, 不考的坚决不讲。应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实例中,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认同感, 易于接受。比如在新课引入的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史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在设疑时要把握好问题的“度”, 即梯度和关联度, 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小问题, 问题之间需有关联性, 力求达到合理设疑, 达到最大程度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新课结束时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适时引入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化学成果, 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研究。
作业:在留作业的时候, 要有梯度, 可以分为基础题和能力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研究一些, 让一般的同学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 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
2. 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更是教学内容的直观体现, 但事实上应试教育下的实验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很少, 有的学生初三一年下来, 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见过, 高中三年所做的实验也很少。我认为要想把实验内容教好, 并且让实验形象生动直观的体现教学内容,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比如实验前注意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反应的条件, 装置、操作顺序等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沉淀析出以及发光、放热等现象;实验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怎样等。其次, 演示实验应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学生分组实验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演示实验大部分都是由教师完成的, 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规范性操作和规范性用语, 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分组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对于有些演示实验学生能做的不妨让学生上来演示, 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考察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更要求学生要有合作的能力, 如一个同学做实验时, 其他同学就可以看看他的操作是否规范并予以纠正, 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完成实验报告。第三, 开放图书馆、电脑房、实验室, 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完成实验。有兴趣的学生不会只满足于课本的一些实验, 有时会有一些自己的独特想法, 这时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帮助, 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创新, 敢于创新, 并能完成创新。
二、学生的“学”
首先, 学生的学习观念要发生变化。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要从过去坐等教师来讲变为自己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如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者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来寻求问题的答案, 也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其次,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变化。要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闭关自守的学习方式, 学会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人们常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他也有一个苹果, 你们交换, 你们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他也有一种思想, 你们交换, 你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 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要想做到融会贯通就必须学会归纳总结, 在群体中寻找共性, 在个体中寻找特性。比如由多个实验总结出一类实验的普遍规律, 由普遍规律去设计个别实验, 同时注意个别实验的特殊性。以气体的制取为例: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 这两种气体的制取从发生装置上看, 分别属于需要加热的固体间的反应和不需要加热的固液之间的反应, 进入高中之后在介绍氯气、甲烷的制取时就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和氧气, 其中氯气的制取可以类比于二氧化碳的制取, 因为都属于不需加热的固液间的反应, 但要注意的是, 氯气制取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是粉末而不是块状固体, 所以不可用启普发生器, 可以选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其他发生装置。另外与二氧化碳不同的地方是氯气为有毒气体, 尾气不可直接排入空气, 要注意尾气的吸收处理。
三、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创新是确保创新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 评价方式应具有导向性、公平性、可操作性。评价方式分为以下两种: (1)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应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新课程要求教师评价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 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全面的评价, 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 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发挥其积极性。 (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过去以成绩的好差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定一个学生是好还是坏。新课程倡导: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 通过多元互动的评价,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评价, 不再仅仅以掌握知识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 而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另外在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自己、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正确评价中得到肯定, 增强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 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需要, 是民族崛起的需要, 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教育的创新势在必行。
摘要: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后, 教育界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升华, 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也是民族振兴的需要, 更是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学化学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化学,观察实验
参考文献
[1]万福, 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
15.浅析中学数学教育 篇十五
【关键词】中学数学 积极性 思维方法 基础知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在我国大范围的展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是先天就存在,需要后天培养教育。我校数学教学课改的首要课题就是“促进学生由盲目性学习转为主动性学习,从而实现创新教育。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转变
首先,如今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一定地位,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转变,新的方式应该得以发扬光大。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以主动的心态学习,才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各种素质。数学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于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在主动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亲身实践获得真实体验,养成主动、独立思维的习惯,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主动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它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
二、积极探索学生主动性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成绩不理想,且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长期被迫意识的影响,很多人抱有学习无用论,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因此他们在学习上很被动。这种情况下,笔者结合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紧紧抓住“理论中的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充分挖掘现实生活和理论观念下的资源,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更大量存在于生活中,与我们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兴趣。正如“ 新课标”所指出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讲解乘方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老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笔者在教学“數轴”一课时,从复习小学数学知识“用直线上依次排列的点来表示自然数”的知识入手,让学生讨论什么是数轴?探讨数轴的画法。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演示“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的距离”(学生有生活体验的材料)得出了“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的结论,归纳出数轴的画法有四步:“(1)先画直线;(2)确定原点;(3)确定正方向;(4)确定单位长度。”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对问题加工处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中学数学的思维方法主要以下面几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
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问题解决特殊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提高。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可以按下列程序展开:
问题1:出示下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怎么能够各自分开成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形状有什么关系,面积各是多少。
问题2:在教具中选出2个三角形,问能拼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三角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结合“问题一”,问能说出三角形面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当学生经历体验了不同的探索方案后,再引导学生获得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明白了知识形成过程,还能够发展他们的思维。
四、注重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强化,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
首先,建立适合中学生的数学情境,同时要注意外延与内涵。比如讲抛物线时,让学生对抛物线的各种情况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全面理解抛物线打下基础,并提供了知识“固着点”。
其次,在概念的数学化过程中,注重对概念的细化。概念是抽象和精炼的语言,学生的难点是对语言的理解,往往忽视条件的约束。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在学习概念中易忽视易出错的地方设置练习,通过纠错,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要注意总结。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讲完了课就行,这样课堂效果有时不会很好,如何才能巩固呢?笔者的办法是—回忆总结法。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结束后,让同学们闭上眼自己回忆本节课有哪些知识点需我们记住,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把每个知识点有条理地写在黑板上板书,并把它们作以适当的分析,然后让学生从头至尾地默念两遍,再闭上眼回忆半分钟。当学生认为都记下来时,教师把知识点中的关键地方擦掉,把它变成填空题。这样下来,学生们就能把整堂课的内容都清楚的印在脑子里。
参考文献:
[1] 唐朝胜.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高“数据结构”教学质量[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10:130-132
[2] 杨芬.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35期(上卷),172
【中学培训教育】推荐阅读:
中学教辅人员培训06-09
中学数学学科培训06-15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08-15
海子中学校本培训计划08-04
中学课改培训计划范文10-23
学年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07-11
迎河中学校本培训领导职责08-19
三家子中学校本培训讲座材料06-08
广安代市中学校本培训总结07-05
中学教师转岗培训的心得体会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