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

2024-07-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精选15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 篇一

由台湾导演陈奕先执导的公益微电影《时间门》上线了,演绎了一段情节紧张又温暖感人的关于“幸福”的故事。片中罗嘉良主演的记忆衰退患者凯就是一位典型的“失陪男”,他在外忙事业,总是很晚才能回家,答应妻女在周末的旅行也屡次食言,他认为他如此这般忙碌是为了给家人带来幸福……可当这位父亲因为长期用脑过度致使大脑萎缩马上面临失忆的时候,他问起他的女儿小蓉,你们现在幸福吗,孩子用那真挚无邪的眼神望着爸爸,却没有说一句话。在这个沉默的片刻,作为父亲的他终于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曾几何时,我们身处逆境,生意场上的失意,身边朋友因利益关系聚了又散,让我们霎时感到世界灰暗了一半,然而在这种苦闷的时刻对我们不离不弃的只有亲人,他们不论我们是成是败,都依然坚守在我们身边,为我们加油鼓劲,这种血浓于水的支持,给了我们莫大的安慰和动力。

可有些时候,你懂的要去爱他们,却又不知该如何去爱,你选择为事业不懈奋斗,却常常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你知道他们能容忍你的敷衍任性,你知道他们永远不会背离你,因而你总是怠慢了他们。你夜以继日的操劳,换来的只是提供给家人的优越物质条件,却忘记一家人在一起时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主演罗嘉良是一位即将做父亲的人,他辞别已怀孕3个多月的妻子苏岩,赶赴北京片场熬夜赶戏,外界甚至听传他在片场入戏过深导致几度忘词的症状出现,如同电影中那位只可保留一段记忆标记的凯先生一样,为爱打拼,却又抓不住更多,谈及角色,罗嘉良感触很深,他出演这部微片不仅让自己明白唯有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才是对他们默默支持的最好回报,也让屏幕前的观众体悟到人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其实就是“有你在身边”。影片中“罗一哥”的演技真的没话说。

导演以“门”的为线索阐释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主人公“记忆段落”之门的合闭是分水岭,为每扇门设计出一个个小情节回忆点让主人公从中发现真相,悔过十年间对妻女不甚关爱,了解到那些陪伴家人的珍贵时光是用昂贵的礼物弥补不来,用工作忙为借口搪塞不了的。这让凯寻求幸福真相的过程变得跌宕起伏,充满了悬疑色彩。我曾在微博里写过一句话:“每次你只能去开启一扇门,而你用尽了浑身解数却打不开的门,就潇洒地放手吧,这样就会有另一扇门为你敞开,在那里,有更好的世界等着你发现。”影片里通往幸福之门其实就是为你爱的人守住“一辈子让你幸福”的承诺,如此我们便是幸福的。主人公最终选择保存的记忆如你我所料并不是事业上的尖峰时刻,而是生命中最宝贵最令我们难忘的相约相守之美,实属人生大幸。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 篇二

一、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线索。它暴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工人剩余劳动价值, 从而对工人进行剥削的秘密。由此, 马克思也找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钥匙。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中, “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是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劳动时间是人们为获得生存发展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而自由时间是从劳动时间中游弋出来的“可以供人随意支配的时间, 是个人得到自由发展的时间”。有了自由时间, 就有了历史的更替, 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各种规定性, 使人类在毅然“抛弃”原始完整性的自己之后走向更加多维的自由而全面的人。但是, 自由时间是在劳动时间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而劳动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自由时间只能被社会中一小部分的资本家占有, 其秘密就在于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 因而资本家就从物质生产领域中摆脱出来。而创造自由时间的劳动者却无法享有自由时间, 也就无法获得让自身能力发展的空间。由于个人的本质力量不能获得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劳动者无法胜任除某种单一实践活动以外的其他实践活动。因而, 劳动者就会被社会分工所奴役。“固定的分工不仅造成了人的片面性, 也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固定的分工剥夺了劳动者对劳动过程应有的判断力、意志力和审美力等精神因素, 把它赋予劳动过程之外的管理和指挥者。”

(二) 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使人摆脱片面、扭曲而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消灭分工, 即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再存在差别。“在未来生产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后……”人力从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完全解放出来, 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限制人全面发展的障碍。”这样, 劳动时间在逐渐缩短, 人们的自由时间相对增加。但“由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 劳动强度在某一特殊生产领域达到异常的程度并成为劳动的完全固定的特征, 以至一个强度较大的劳动小时等于一个比较松弛的劳动小时再加一个量……”由于劳动浓缩程度提高, 其中包括脑力消耗更多, 神经更加紧张, 同时体力上也更加紧张, 于是, 就有必要缩短正常工作日或总工作日。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来代替松弛的劳动, 从而缩短绝对劳动时间, 这在马克思看来是社会进步的一定的条件。

这里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是在自由时间里, 人们的活动应该是自由自在的, 是实至名归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用途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闲暇, 用于消费品;另一种是用于发展不追求任何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 (艺术, 科学等等) 。“不追求任何目的”就是说, 人在出于自由意志而活动的时间里, 实践活动的目的即是手段, 手段即是目的, 手段和目的实现了统一。这也就意味着, 自由时间的真正占有者将逐渐从历史中凸显出来, 体现为创造自由时间的主体———劳动者。但是, 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之间的对立并未消失, 而是在新时代中呈现出新的形式。

二、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对立的新形式

(一) 新形式的对立。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人们把自己的活动过程普遍地作为手段去追求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人们的自由时间是多了, 表面上人们是在自由的状态下去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但这种发展仍然服从于资本的目的。我们的技术时代创造了那么多高端新型的装备和服务, 人们的劳动负担大大减轻, 可我们也发现人们到现在不是轻松了, 而是更加忙碌紧张了, 对未来的忧虑仿佛使人们刚从资本家的剥削中摆脱出来却又陷入到自己对自己的鞭策之中, 而且, 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对未来的焦虑中。桌面上的闹钟, 学校的铃声、还有城市中心广场俯瞰一切的钟塔, 无不警醒着人们“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人类社会就像运转着的仪器一样越来越精密, 人们不知疲倦地把自己的时间“分割”得精细妥当, 即便是在节假日, 无论大人小孩也都奔赴在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路途中。现代发明技术无不围绕“迅捷”这一核心轴运转。人们依靠工具的变迁使历史发展的速度提高了, 的确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 它是以大量的战争威胁、污染事件、交通事故甚至是牺牲为代价的。而人们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去消解这些因不加节制的发展而产生的额外负值。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 代价是不可避免的, 但有些代价是完全不必要的。就此来说, 人们的自由时间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被利用。

(二) 自由时间并未被真正利用的原因。

自由的时间, 就意味着人们着眼于当下, 当下是过程也是目的。人们却始终让“未来”先行于“此刻”的时空, 当“未来”与“此刻”在同一时空中的时候, 人们往往出于对“未来”的恐慌和焦虑而不得不束手。时间成了人们生活协奏曲的指挥棒。人们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其现代生活的舒适度。这是由于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产生了差错。不同的时间观念, 意味着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这个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 在远古漫长的农牧业社会中, 人们从来都是跟随着大地的脉搏有节奏地呼吸, 而未将时间以抽象、纯粹数字的形式独立出来。但在西方世界里, 时间却成为了一种“律令”, 它除了因“深知”人类对资本的意欲而鞭策人们去追求“速度”之外, 别无其他。当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时间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 就容易造成很多问题, 比如自杀率的不断上升。人的身体、精神都因高频的不合自然的节奏所蚕食, 使年轻的身体早衰, 让精神被掏空的人变得抑郁。

“过去、现在、未来”, 单向的线性时间取代了以往蕴含着地球生命节奏的时间。特别是在技术时代, 机械的数字时间从自然的意义中获得独立, 成为纯粹的、数字的、只有物理意义的时间。这种物理时间代表着“效率”、“守时”, 更代表着“冷漠”、“无生命”。

三、结语

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对立, 在技术时代表现出它新的形式, 人们并没有作为真正的自由时间占有者而从历史中凸现出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几乎每一个人都被牢牢依附在“时间”这个巨大的齿轮上, 这种快节奏的物理、机械时间内化为人的“绝对命令”。不过, 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 人们 (他们自称为“悠客”) 正在倡导着一种“慢生活”。他们意识到现代化的快餐式生活是缺乏关怀的。只有慢下来, 才会体味到活在当下的细腻与真实。但是, 如果社会关系不发生调整甚至是改变, 不为这种有利于文明进步的社会意识腾出发展的空间。那么,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慢生活也只能是人心向往之的一种神性, 难以成为普遍的现实。

摘要: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理论中, 与劳动时间对立的自由时间是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并认为劳动者无法真正占有自由时间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因此, 实现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便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旧式分工关系的消解。然而, 在脑力劳动普遍发展的今天, 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对立依然存在, 几乎所有的人都受到时间的奴役。本文从人的时间观念出发, 来审视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二者所表现出来的新的对立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时间,劳动时间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保护主义”演变之时间线 篇三

十七世纪上半期——晚期重商主义盛行,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

二十世纪50—70年代——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处于鼎盛时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欠发达国家的进口替代和贸易保护主义以“幼稚产业”理论为基础,支持“新生”产业。

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新的“超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各国大量运用非关税壁垒措施,如直接数量限制和进口配额等,来保护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行业和外向经济。

二十世纪80年代——对贸易保护成本的认识使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战略转向了以出口导向为内容的自由贸易,而发达国家却陷入了以非关税壁垒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变化会涉及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新的经济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普遍性排外,逐渐向有针对性的排外转变。

二十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贸易问题加上乌拉圭回合遗留的贸易问题使多边贸易规则面临冲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 篇四

“第13届东博会定于9月11―1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消息一出,很多人就问狮妹有关东博会放假的安排。是的,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南宁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会放假2天!

官方的放假安排尚未公布,但按照近两年的放假安排,一般都是在开幕的前一天及开幕当天获得2天假期,如此推算的话,今年的假期就是10、11日。

20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二○一六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会议提出

创新合作方式 提高经贸实效

推进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高虎城姜增伟陈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19日,201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博览会和峰会平台作用,创新合作方式,提高经贸实效,积极开展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深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商务部部长、组委会主任高虎城,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自治区主席、组委会副主任陈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高虎城说,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区域,作为当今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伙伴和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大意义,不断深化与东盟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好落实。要紧扣“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主题,突出国际产能合作,把博览会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的最好平台,不断提高经贸实效。要进一步完善办展机制,坚持节俭办会,做好新展馆相关使用衔接工作,扎实做好本届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

姜增伟说,本届峰会各项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接下来要进一步做好各项组织工作,根据中外工商界的具体关切、热点话题和迫切需求,大力提升活动安排、议题设置和企业邀请等方面的针对性;创新合作平台,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在关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为促进双方企业之间的贸易与投资提供有效平台。

陈武说,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广西正围绕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实施更主动的开放战略,统筹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开放发展,形成“四维支撑”“四沿联动”的国际国内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将在各部委的指导下,举全区之力办好“两会”:一是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二是大力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三是加快构建连接中南半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南北陆路新通道;四是积极筹备建设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五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恳请中央各部委继续支持承办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两会”平台作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商务部副部长、组委会副主任高燕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自治区副主席、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晓钦通报本届博览会筹备工作、展区设置安排和展馆升级改造情况。外交部、国家网信办、科技部等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分别发言。商务部、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1.201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时间以及放假时间通知

2.2016年东盟博览会放假通知【官方】

3.2016东盟博览会放假通知

4.广西南宁2016年东盟博览会放假安排通知

5.南宁市东盟放假最新通知

6.十一放假安排2016通知

7.月14.15.16郑州放假通知

8.2016南宁东盟博览会放假通知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 篇五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2006年新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在中共中央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期间,经国内几十位专家反复论证设置的新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二级学科是新设立的,但是,多年来,人民大学已经在“中共党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二级学科增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等研究方向,已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撰写了这些方面的学位论文。

二、主要研究方向

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

三、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等。

四、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和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内涵,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的教学、科研高级人才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

五、本专业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一批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其中不少人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具有比较其他兄弟院校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

六、对外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同俄罗斯、越南、蒙古、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日本、德国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了学术联系,同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持经常的学术来往,已召开多次由国内外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课包括专题讲座课和研究指导课两大类。专题讲座课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研究。研究指导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大问题研究。

八、毕业生去向

6.中国邮政春节放假时间 篇六

为方便广大客户春节期间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烟台市分行办理业务,现将春节期间营业时间敬告如下:

2月9日上午(腊月二十九)所有网点对外营业;2月9日下午烟台市福山区支行、福山高新区支行、张格庄支行营业;2月10日(正月初一)至2月12日(正月初三)除莱阳市支行、海阳市支行外其他网点公休;2月13日(正月初四)至2月15日(正月初六),所有网点营业。2月16日(正月初七)起,全行所有网点正常营业。具体营业时间及网点联系电话请见表格。

邮政储蓄银行春节期间主要网点都是要上班的,邮政储蓄银行坚持将春节营销活动作为转作风抓落实的有效抓手,切实增强执行力;宣传发动、做好保障,要充分认识到春节营销活动是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和促进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树立邮政在社会上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提升服务、保证安全,充分发挥好春节期间业务发展黄金时间,安排业务精湛柜员,科学安排台席,正确引导客户,有序推进,确保不让上门客户因服务原因流失,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储蓄服务零投诉。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探 篇七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概括,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它与千千万万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大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它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列宁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化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的确,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然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研究者往往只重视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党和国家政治层面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中的方向、指导原则等问题联系起来,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实践的关系重视不够。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关注和反思的。

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组织的教育而获得,包括学校和社会机构。如果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从受众数量以及接受程度上看是不够的。首先,中国能系统地通过正规教育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总是比较少的,基本上是集中于高等院校或者是事政治活动的人,人数比例低,是一种精英教育;其次,组织教育的单一性和非主体性使得受教育者产生了排斥、逆反心理,妨碍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进行。比如,有些大学生对“两课”产生冷漠厌倦情绪;而一些企业职工对政治冷淡,也常使政工干部陷入尴尬处境。二是通过私人文化消费,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文化产品而获得。目前,私人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接受意识形态熏陶最主要的领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群众用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公共时间越来越少,真正由群众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群众的私人文化消费,从内容上讲也是执政党不能直接指定的,那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但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越来越难以进入他们的私人文化生活空间。同时,西方通俗文化对群众私人文化生活的影响力空前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使其进入群众私人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和价值观联系这个角度来说,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其实践是创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进步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不能脱离群众生活单独存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可以说,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离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和掌握,理论将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受多元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群众在信仰方面也出现了多元化取向。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动摇,即使是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乏其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精神追求的空虚和迷茫。如此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时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这种严峻的情况不仅危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展,也危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和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 能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不只是一般的思想教育问题,更是关系到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政治问题。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赢得了许多读者,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并成为他们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精神武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论是过去还是在将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只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被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真正起到其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应具有的伟大作用,真正转化为人们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之后,就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实践结合起来,与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不断地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推进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可以借鉴和强大的现实基础可以依托。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业已确立,党把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保障。还有,党的各项决议和方针政策、“双百”方针的制定与完善等,都为我们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可靠保证。长期以来,在我国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理论队伍,他们丰富的理论经验也为我们推进马列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理论和人才支持。应该说,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条件,是完全可能的。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联系起来。不应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等狭小的圈子,而要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

那么,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如何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谈群众关心的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这就涉及到学者观念、普及内容、方式方法创新、成果评价机制等诸多问题,需要综合解决。应该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内容的建设以及教育人才的培养,对这方面的大众化教育、研究成果要给予充分的社会性评价和专业性评价,用政策、制度的方法鼓励教育者、研究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不断做出探索和努力,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职能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那我们的意识形态就应该使广大公民广泛地了解它、理解它,这样才能在我们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里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国家的管理。

此外,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信仰。信仰是人的一种必要的精神生活和活动。在民众中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回答广大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认识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生活发生联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更加牢固。同时,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尊重文化的多样和共融,更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导向,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普及化、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也要努力想办法进入大众头脑,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联系,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只要广泛动员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大力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就一定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则成为理论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篇八

为期一天的会议围绕中国模式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等重要问题展开。吉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林炎志、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于波、上海证大投资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复旦大学宣传部部长萧思健、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杨志刚等人出席并发言;中国社科院马研院院长程恩富、荣誉学部委员徐崇温、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波、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主任王绍光、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潘维、法学院教授强世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干春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丁耘等京沪两地的著名学者发表主旨演讲。

在论坛开幕式上,《文化纵横》社长杨平表示,此次论坛缘起于主办方为了回应理论界对复旦大学思想史中心对“中国模式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的争论。他在致词中认为,“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其根本宗旨在于为人类的未来探索新的可能性。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研究,应该能够从中国的问题和经验出发,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和新模式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关于中国模式的有无及其批判上,与会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确存在一种“中国模式”,或者说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林炎志认为,由于中国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受模式的影响非常大,中国需要总结自己的模式。武力认为目前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没有深入到内部,应从历史的纵深方向拉长镜头来看,才能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模式。王绍光认为在认识论意义上,中国模式还没有得到精简的概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江涌认为,改革30年以来,我们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对国家的认同、民族的认同、共同体的认同,已经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中国模式的形成是要使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更加有力量,实现我们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

对于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的理解,程恩富认为需要规范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要从发展模式和体制目标模式两个层面来加以界定。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模式应是一个简称,它的内涵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模式,不是儒家社会主义模式,不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也不是权贵资本主义模式;中国模式同时也是发展中大国的模式,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更不是不发达国家小国的发展模式。刘海波提到,对一个政治共同体而言,政治论述和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提出中国模式,一是强调中国的主体性,二是要强调中国追求和中国实践的普遍性。徐崇温认为中国模式是指为了实现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的战略目标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体制、制度、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决策及其实践道路。

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识上,与会学者大多认为要结合中国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来理解。丁耘指出,中国的社会科学按照自己的知识本性把很多东西弄得极其琐碎零碎,但是其意识形态的构造能力却明显下降,不能为一个国家的长期战略提供基础。强世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学院的理论课题,而是现实的政治问题,也是中国在迅速崛起的时代提出的精神命题。中国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认为,从中国当前发生的实践,比如重庆模式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更深的理解,这也是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最好例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白钢则表示,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不是割裂的,不能认为有一种所谓的孤立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然后只是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得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已经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在某一特定历史境遇下在某一特定国家—地区的具体运用,而是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上,大多数与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某种契合;在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两者同样也不是冲突的,而是相互融合,共同指引中国前进的理论向导。吴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都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童世骏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这种契合,一方面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合适的问题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尊重客观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积极特征内涵,也正好契合了当前中国人的心理状况和精神文化追求。强世功认为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中国古典的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融为一体,为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奠定一个理想人格,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吸取这些营养,为执政时期的共产党奠定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

在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上,也有一些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河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社会现实性和针对性,他认为应该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自身特点。贝淡宁认为中国的传统固有文化蕴含着非常好的思想,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认为,目前谈中国模式,大多数学者都带有一种情绪和辩护色彩,或者带有一种自我膨胀意识和悲情色彩,他主张还是以一种中立的学术态度来做研究。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依据 篇九

第一,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原理来看,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说明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此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化的世界观,总结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在《马克思主义》总结的客观规律面前,中国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中国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解放了全中国,给中国人民谋福利。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来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此原理要求我们,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根据自身的具体实践,不断进行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虽然《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但由于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心得 篇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第二,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2)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将介绍我的学习心得。

第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我们就要继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部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曾经指出:“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江泽民同志进而强调,“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理论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39-0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党的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二)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三)1938年,《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源于“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1]。

正面:党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反面:由于结合的不够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鲜明地提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完成两大历史任务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必须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鼓人奋进,催人振兴。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56年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经历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建设、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显现。有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刚解放之时,连一台拖机都不能生产,现在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日新月异;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市场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农业连续增产,城镇化率达到55﹪[2],一大批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祖国统一进程稳步推进,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两岸关系缓和;国际地位大大增强,加入世贸组织、国联、金砖国家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这都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新华网:读+周刊,2013.

[2]韩振峰.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上)[J].广西社会科学,2008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篇十二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部分, 其远大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 实现无产阶级大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其科学性和实践性:首先让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理想, 并且透过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中国, 进一步让科学的社会主义由理论演变为实践。八十六年来, 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经历众多的风雨和苦难, 仍然坚持用实践行动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深入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八十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 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建设的道路上,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让马克思主义历经了三次大的飞跃, 取得三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实现第一次中国化飞跃——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苦难的中国人民, 让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革命道路, 最终取得伟大成功, 沉睡多年的中华民族终于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让人民当家作主, 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在这一个历史进程中, 毛主席的英明领导让马克思主义实现第一次中国化飞跃, 凝结成伟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非常出色地完成里历史时代交给他的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革命与战争, 让中华民族要获得重生独立, 并且为下一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准备。

2、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的诞生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 让广大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我们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之后, 毅然决定打开国门, 让中国进行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开放。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思考中国当时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社会矛盾, 我们共产党带领中国广大老百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精神的前提下, 必须紧密和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诞生了伟大的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提出既不丢弃马克思主义, 也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 认为:“不以新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就是这样, 建设也是这样。等革命成功后, 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 也不可能有”。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第二代中共领导认真思考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问题, 生产力的解放是不分姓“社”姓“资”的, 只要能解放生产力,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可以引进来。邓小平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 始终要坚持发展的观念, 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 并且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为了跟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我们必须坚持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上迅速成长, 能够开花结果。

3、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第三次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

在深入改革时期,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产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历史阶段, 时代交给中国的使命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 世界社会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急速发展, 世界出现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格局,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而且苏联共产主义政府宣布解体, 社会主义世界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面对重重新挑战,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八十年来的历史教训, 紧密结合我们当前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考验,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实际情况相联系, 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建设的道路上,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让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诞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三大思想。每一次思想成果都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不断地深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一脉相承体系

八十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让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诞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三大思想。此三大理论成果彼此联系、相互相成, 共同构造出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三大理论思想何以体现其“一脉相承”呢?总体来说, 三大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里, 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基础上, 并不固步自封、盲目守旧, 而是把中国的客观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思想理论和客观实践相互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只有绝对运动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历史产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 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必须随着历史时代的条件转变而转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 紧密中国不同历史客观实践, 提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 既继承前人, 有突破前人, 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摘要: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中国, 进一步让科学的社会主义由理论演变为实践。八十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原则, 在中国革命斗争和改革建设的道路上,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让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诞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三大思想。每一次思想成果都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不断地深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列宁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篇十三

教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内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认识不同时期党的领导人对思想路线的贡献;把握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懂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素质目标: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统一 5.关于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 教学难点:

1.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统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2.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过程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最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长期斗争中逐步提出和形成的

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调查中国的社会和阶级状况,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著作。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实际上已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首次提出了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要格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路线。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7、8月,毛泽东发表《实践论》,《矛盾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高度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哲学论证。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的涵义作了科学的阐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党性原则的高度,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感情路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七大把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二、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任务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但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以至于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革”结束后,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并将其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批判了“ 两个凡是”,把人们的思想从“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坚持支持和大力推进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针对思想僵化的现状,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号召全党解放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80年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思想感情路线重新作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如下表述,即:“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把它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使原本包含在实事求是中的创新思想更加明确。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新的表述,使其内涵更为丰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说,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在这次讲话中,求真务实被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些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邓小平强调:我们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

江泽民把这个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就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就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就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

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2)党的领导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

3)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

一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三要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3.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3)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1)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2)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的内涵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什么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背离马克思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主义;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解放思想包括对原先认识的再认识,包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重大。实践上的重大发展,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工作上的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正因为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产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4.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着力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们的认识要深化,党的思想理论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性主义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

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2.理论创新的基本要求

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并非任何标新立异的观点都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实于实践创新。

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是总结历史经验的结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毛泽东同样强调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2.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关系?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科目 篇十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属于法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中国化”两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培养目标: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研究方向: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研究发现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方向为: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0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综合基础(含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①丁俊萍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版。

15.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中国化 篇十五

在分析马克思基本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能够从中得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在秉承马克思思想精髓的基础上, 探索妇女从原始社会的崇高地位一步步降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妇女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关注妇女社会权利的变更, 并针对妇女争取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 (1)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于妇女地位的转变、家庭形式出现的压迫以及妇女如何获得解放等都作了详细论述。恩格斯认为阶级产生的同时, 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出现。但是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 男性私有财产出现, 妇女逐渐沦为被支配的附属品。家庭内部男女关系的演变表明了两种生产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科学系统地分析妇女地位的变更, 妇女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贡献, 结合各国不同的国情探索妇女争取解放和自由发展的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四个维度

1. 女性被压迫的必然性

原始社会初期, 女性拥有崇高的社会政治经济权利。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分工的出现, 剩余产品逐渐积累, 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妇女受压迫的地位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确立逐渐形成, 由最初始的被高度尊敬的地位逐步沦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家庭的奴仆和社会的从属品。正如恩格斯所言, 妇女地位并非生来就低下卑贱, 人类发展初期, 妇女备受尊崇, 但后来妇女的地位逐步衰落, 男子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绝对化的私有财产, 父权制逐步形成和巩固, 使妇女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 (2) 只有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 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2. 参加社会劳动的必然性

恩格斯指出, 如果社会的生产劳动没有吸纳妇女的加入, 妇女的一生局限于从事家庭劳动, 那么妇女就不可能实现同男性地位的平等和真正的解放。 (3) 没有经济上的独立自主, 就不可能获得人格上的独立自主。只有突破女性从事家庭劳动的束缚, 大规模深层次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 妇女的社会劳动价值得以真正实现。这里的社会劳动不能仅仅局限在生产领域, 其它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也非常重要。女性必须全面发展提升自己, 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来, 只有如此, 妇女解放将不会只是空谈。

3. 妇女解放是衡量全人类普遍解放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妇女是社会两大主体之一,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 只有妇女实现解放和发展, 整个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人的全面解放为妇女的解放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妇女解放是衡量人的全面解放的天然尺度, 是人的全面解放的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它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解放进程和解放程度。妇女和男性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理应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自由。妇女实现解放, 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才是社会高度文明的一个体现。妇女解放突出体现着全人类普遍解放的层次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是构建自由平等和谐社会应有的道德风尚。

4. 妇女解放的长期性、历史性

妇女受压迫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长期性。在实现妇女解放的道路上, 会受到社会生产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要想实现男性和妇女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真正平等, 还需要很长的路走。所以说, 妇女实现真正解放的历史过程仍然十分漫长,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曲折, 但是妇女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定会在曲折中前进, 呈螺旋式上升态势。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正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新篇章, 是中国思想的大解放时期, 中国妇女同胞不对等的地位和不公平的权利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者们认识到必须将妇女问题放在社会主义总目标下运用阶级斗争的思想加以分析, 并用来指导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同时, 同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渐渐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广大妇女同胞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解除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不公平限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主要包括四个层面:首先, “四大绳索”包括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严重束缚着中国妇女。与国外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有所不同, 中国妇女受到压迫, 既因为封建私有制的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加剧, 还因为中国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长期淘洗。其次, 革命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力量即妇女。1929年在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 毛泽东曾指出:妇女人数庞大, 但是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较低深受压迫, 这些都使妇女迫切需要革命, 迫切需要争取解放。 (4) 最后, 妇女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 培养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 在实现妇女解放革命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妇女发展实情的基础上, 进行了理论内容的发展和实践层面的创新, 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均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领导中国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把妇女运动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建立健全妇女组织, 培养妇女干部”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拓宽妇女参政范围和参政途径, 在更深层次上提拔优秀妇女干部的建议。邓小平还意识到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妇女参政力度和广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保障妇女受教育的权利尤为重要。在邓小平的号召下, 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妇女教育和培训活动, 妇女知政、议政、参政的能力不断提高。

江泽民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他着重强调其指导地位, 还将男女平等上升为基本国策。这对于妇女权利的提高、妇女主体意识的苏醒, 以及妇女投身社会生产生活的意义重大。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于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划时代贡献。

新世纪之初,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并着重强调广大妇女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妇女发展事业。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完善了保障妇女就业权的法律法规, 推动了妇女就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为妇女更深层次的参加社会劳动, 避免遭受就业性别歧视做出了重要贡献,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综上所述,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 面临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社会具体问题, 而且妇女发展的具体程度、状况和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 但是他们的妇女解放思想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经验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妇女的具体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妇女乃至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深化。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关于妇女解放的内容非常重要。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涵, 掌握该理论的四个纬度, 清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进程, 并将其用于指导我国妇女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妇女解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注释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马恩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上一篇:作文《我心目中的春天》下一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