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精选17篇)
1.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一
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
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对网络社会的注意.与一般的看法不同的是,我们认为网络社会是一个真实的而非虚拟的社会,一个新的`、数字化的但却以人为根基的社会,一个共享的而非精英统治的社会.
作 者:赵晓红 安维复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200436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9(10)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网络社会 数字化 共享2.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二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学生情感表达在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状况,通过比较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中的交往内容和其情感的表达途径,并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意义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情感表达,人际交往,网络环境,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3]李好永.“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比较.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1-122.
3.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三
[关键词] 网络技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交往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92-02
一 教学交往的内涵
(一)教学交往的定义
教学交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教学交往的目的能否达成不仅仅取决于传授知识的性质和数量,更要的是取决于交往双方情操的陶冶与培养,取决于双方是否从知识的学习和情操培养的教育过程中去领略生命与世界的意义。
(二)教学交往的意义
以交往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是教学中师生生命丰富与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优化,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合作,完善其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对教师也能起到促进其成长,使其不断完善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教学交往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交往有以下的特点:
1 尊重——让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找到“真我”
如果没有灵魂深处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便无法实践“教学交往”。让学生找回真我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珍视生命的独特价值,要有一双充满爱意与鼓励的眼睛,要更多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尊重的快乐。
2 平等——让学生在教学交往中成长
教学交往强调人与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碰撞、精神的相通,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跨越年龄、地位、经历的鸿沟,从权威变为朋友、由知识输出变为知识共享。教师应该将自己定位于与学生平等的学习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虚心倾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尊重学生的观点,乐于接受学生言之有理的不同见解,敢于怀疑自己的观点,从而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思想互相碰撞,互相激发,互相接纳,互相融合,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同生,实现自我超越。
3 真诚——在教学交往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的心灵接触。”在教学交往中要真诚地走进学生丰富多彩、绝妙无比的生活和感情世界,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境界。
二 网络技术环境下教学交往的特点与优势
(一)教学交往的平等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拥有数量相当的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教学交往的组织者、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和教师的交往由于是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心,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因此,网络技术环境中的教学交往,每一个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通过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
(二)教学交往的主动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教师通过网络提供教学情境,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主题的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感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事实、情感和价值,并通过网络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思想,积极地进行教学交往,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教学任务。
(三)教学交往的参与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网络课堂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教学交往主体都必须积极参与网上交往才能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则虚拟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就不能进行,教学交往也不能展开。
(四)教学交往的合作性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大家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分工协作学习,有关课程和问题的讨论随时可能进行并要求即时反馈,因此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都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性。
三 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生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交往境界
(一)教学交往的第一个层次——知识的学习
在第一个层次的知识学习中,师生围绕心理健康课程知识进行教学的交往。要使教学交往有效地进行,教师在选择课程知识时应注意所选知识与学生的智能现状的适应性,知识的广度要能促进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基于课程体系趋于多元化,知识的难易程度趋于多样化时,教学交往才可能有效。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丰富学习资源,教学老师可以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后推荐给学生,这种网络资源可以满足同学们掌握该课程基础知识的需要,并且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课程内容可以再现,便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查询与巩固。在建立网络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学生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学生一方面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专题,进行深入的学习。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并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位同学的学习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交往的第二个层次——心智的开启
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是在教师的启迪下,调动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的思维,师生双方共同探究知识背景下所涵盖的哲理和内在的精神,并通过这种哲学思考的训练和养育,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这是学生自己在对知识文本批判和提升后内化为素质过程中的智慧产物。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体,才能实现教学第二层次的以养育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基于课程知识,还要跳出已有知识文本;不仅要提出和解决既有知识文本的问题,还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与教师一同进入知识原创者的行列之中。在这一教学层次中,衡量教学交往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也更多地是模拟学者型的“学术性”交往,即围绕着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师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以此创设一个民主、自由的研讨氛围。在这种学术精神的不断熏陶下,学生就可以逐渐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哲理性思考。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每学完一个专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热门话题,同时在每个专题内提供一些与专题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究。这将大大激发同学们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提高同学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交往的第三个层次——人性的升华
教学的第三个层次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仅对知识文本的阐释,表现更多的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对存在的现实关切。正如美国哲学家赫舍尔所说:“最高的问题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关切。对存在的关切超越存在”。因此,教学的这一层次也是教学的最高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中,力图使科学世界、人文世界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得到统一,将教学与生活沟通,使精神回归于现实,用哲理阐释已有存在和创造未来。
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学交往的第三个层次是实现课程教学的最好境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其目标是如何促进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应有手机、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问题探讨的交流,它将有效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引发同学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存在现实的关心,有效地实现人性的升华。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为主旨,面对着铺天盖地随时翻新的知识信息以及名目繁多的学科前沿专著,只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主动地加以搜集、鉴别、整理、吸纳,这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教学交往可以说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来自于课程改革所引起的教学交往转变,将是一个颇有探讨价值的课题,这里仅是探讨和开始。
参考文献
[1]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2).
[2]陈维超,李芒. 促进网络支持的面授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运用博客建构学习共同体[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3]马光仲,蔡旻君,王君.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教学交往、交互及互动概念辨析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9).
[4]薛孝宏. 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1.
4.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 篇四
网络人际交往与伦理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冲撞传统伦理道德,因此需构建全球网络道德伦理体系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作 者:李蓓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刊 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4)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网络 人际交往 伦理
5.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五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进行了概括,并从心理因素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关键字:人际交往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彼此传达思想,交换信息,表达情感,满足需要等目的,运用语言符号而实现的沟通。“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社会,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也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们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力图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从生理规律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热情、自信、充满着了解欲和尝试欲的年龄阶段,当他们摆脱了中学时期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步人环境相对宽松、轻松的大学校园,那种渴望了解和被了解、渴望参与和成功的“合群天性”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大学生们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但在交往行为上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深入考察发现,这些交往行为上的偏差,源于他们对人际交往认知的模糊及能力的欠缺,由此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封闭心理,冷漠心理,嫉恨心理。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原因
(一)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因素。在校的大学生们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关爱甚至是溺爱,容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爱、偏激、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一些家庭父母子女长时期不生活在一起,子女无法体昧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容易形成自卑、自闭、抑或是过分自尊等消极性格。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给子女一定的心理压力,一旦期望不能实现,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另外,家长的知识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的社会属性、经济状况都是影响子女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家长良好的知识素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会培养子女良好的性格,反之,则会对子女不良性格的形成起示范效应。家长对自家社会属性和经济状况正确理解并对子女正确引导,能培养子女富贵不骄、贫贱不馁的良好性格,反之亦反。其次是环境因素。进人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相对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学里相对宽松的学习和管理氛围对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是一种考验,大学里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人际环境对他们的适应能力是一种考验,大学里各种各样的社团、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他们的参与能力是一种考验。大学,实际上是一个融人社会的准备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应对全新的环境,然而正是这种“全新”,有时会令他们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而这种失败又会使得一些同学把交往视为负担,视为畏途,心理障碍由此产生。再者是社会因素。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再也不是隔绝于社会的象牙塔,大学生们常常接触的网络世界是各种信息的汇集地,尚待成熟的理解力、判断力使得他们难以对各种信息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加之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的影响,都可能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心理障碍。
(二)主观因素
其一是交往理念缺失.。在较长时期的应试教育的氛围里,大学之前的求学阶段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学子们自身都难以对人际交往的理念给以系统关注,进人大学,专业的不同也使得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少之又少,以至于较难了解、把握人在交往中心理变化的原因、形式及过程,进而难以在交往中形成有效互动,当交往过程出现滞涩、卡壳等问题时,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责难对方,甚而是逃避交往,使人际关系难以维系。久之则易视交往为畏途,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其二是交往认知有误。大学时期是一个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由成长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也难以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正确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认
识上的偏差。比如,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他人,把自己和他人作不切实际的比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自傲或自卑、成功或挫败、驾驭或屈从、乃至气馁、嫉恨、冲动、暴怒等心理感受,从而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__其三是交往技巧欠缺。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生们的生活空间相对有限,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交往理念相对贫乏,交往实践相对不足,这就决定了他们交往技巧的欠缺。仅举一例:在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问题“对于称谓(如何称呼别人)你是否运用的得心应手”,统计的结果是,有40.6%的同学选择了“是”,50.2% 的同学选择了“否”,9.2%的同学未作回答。仅仅一个称谓,就有一半强的大学生不能应用自如,更何况人际交往中繁多的礼仪礼节的规范规则等。技巧欠缺导致的交往失败往往会冰冻交往的热情,使人形成交往的“诚心不被理解”的错觉,进而逃避交往,产生交往的心理障碍。
三、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思路
(一)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形成正确的交往理念
可以在大学里开设社会心理学、交际学等相关课程,让大学生们系统地接受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加深对人际交往的理性认知。这对于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形成正确的交往理念至关重要。学校可定期请专家开设心理学、交际学等有关课题的讲座。专家们生动翔实的例证、鞭辟人里的分析、高屋建瓴的概要、深入浅出的引导,不仅可以令同学们茅塞顿开、柳暗花明,更可以让他们心悦诚服,从而起到细雨润物的效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针对大学生年龄段生理、心理的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选择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认知自己,认知他人。如此既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有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人际交往实践,掌握娴熟的交往技巧
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这段较为集中的时间广泛地接触社会,开展诸如社会调查、打工务农、科普宣传等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学会如何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有效交流,还可以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生存状况,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大学生利用周末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环境保护、关爱孤残儿童、敬老助老、帮
贫支教、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了解人与人的交流实际上是心与心的沟通,有了真诚、理解和关爱,人心的隔膜就会被打破,交往的坚冰就会被融化,抑或由此,他们就能体悟出人际交往的真谛?鼓励教师积极利用相关课程进行人际交往的课堂实践教学。比如人际交往的情景模拟,可以给同学们分配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和互动中学习交往技巧;然后进行角色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在交往中的心理差异,锻炼不同的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把课堂教学搬出教室,带学生到人群中去进行人际交往的实时实地演习,教师只给同学们指导性建议,至于交往目的、对象、过程等皆由同学们随境而定,如此可以引发同学们的交往兴趣,调动他们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心理咨询工作。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
6.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六
20031025 项忠尉
当今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幼稚同时又承受着超负荷压力的群体。面对来自社会、学校、环境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种种压力,有的学生能够建立某种程度的社会平衡和社会守常,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常常不知所措,表现出压抑、茫然与失落,常被无名的烦恼所困扰,或因无端的恐惧而坐立不安,有的甚至导致心理崩溃、精神分裂和人格错位等。尽管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这个比例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呢?这涉及到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当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指能够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的心理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切合和谐。“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简单说来,没有不适应症状,这就是心理健康。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衡量其心理健康的状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适合标准。
1.性格健全。对自己、对外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规范,协调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一定的自控、自制能力。热爱学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能从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2.智力正常。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足以胜任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并能表现出积极的创造性。
3.自我意识统一。能了解并接纳自己,即能正确地认识、评价和要求自己,承认并喜爱自己的本色。对自己的长处感到欣慰而不高傲;对自己的缺点不回避,不自卑。能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仰的支配下,认清人生的意义,形成高尚的理想和切合实际的抱负。
4.情绪稳定协调。能持续、稳定地保持愉快的情绪,自信的心境,有充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能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协调,不为消极的情绪所困扰,能排除心理障碍,甩掉精神包袱。能尽自己最大努力,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去取得成就,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5.人际关系和谐。乐于和他人交往,能用尊敬、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等积极态度与他人相处,既热情给予别人的友情与爱,也欣然接受别人的友谊和爱。对人真诚、宽容、忍让、和善、喜爱集体活动,归属于一定的集体之中,并在集体生活中寻找乐趣。
6.行为表现得体。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行为表现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心理健康的标志。青年学生应该活泼、开朗,步伐矫健,充满活力。而老气横秋,委靡不振,则不符合其年龄特点,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念、人文理念以及各种与大学生的现在或将来有着直接联系的制度,如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无情地展现在正处于内心最敏感但又最脆弱、最易感到空虚、心理结构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他们不得不直面众多的矛盾,不得不思考与自己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社会经验并不丰富、是非判断能力并不强的他们不免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形成各种心理障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学习心理障碍。一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上课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考试成绩差。轻者导致情绪低落,精神颓废,形成恶性循环。重者患上考试焦虑症,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指那些具有精神疾病色彩的行为或带有精神疾病发病倾向的人格类型。他们往往能够处理日常事务,在某些方面还非常出色(如学习成绩等),但他们“脾气古怪”,与别人格格不入。
3.情感障碍。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发生自杀行为多与情绪抑郁有关。大学生的情感障碍主要有情感抑郁、焦虑、恐惧、紧张、易激忿、情感脆弱等。
4.性心理障碍。有的大学生对性生理、性知识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导致性心理障碍。
5.神经症。神经症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中较严重的一种。神经症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而深感痛苦,常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折磨自己等矛盾心理所苦恼。
四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古人所说的“心药”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疗法。心理疗法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加强人际交往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言,加强人际交往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认识自我,认识他人”是个体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趋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的年龄阶段,他们自认为了解自己,其实并没有科学地看待自己。有的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有的对自己估计过低,过于自卑。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喜欢相互比较。一般来说,比较是在自己生活圈内进行,或是在社会上同自己条件相似的人之间进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实现与他人的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他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交换和流通的过程。“独学无友,孤陋寡闻”,一个不善于交往的人,其知识必然是贫乏的,他只能是井底之蛙。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彼此取长补短。通过与别人亲密友好地交往,获得别人的真诚批评与帮助,从而促进自我完善。近朱者赤,大学生主动和周围优秀的同学交往,能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心理保健心理学
研究表明,精神受过重大创伤的人,如果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能较快从精神创伤的深渊中走出来,而那些不善于交往,形单影只的人,整天闷闷不乐,在精神创伤的深渊中越陷越深。人的不良情绪仅靠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人的心理处于压抑状态时,应有节制地发泄,把内心的苦恼向父母、老师或朋友倾吐。有的同学害怕内心活动说出来对自己不利,因而对谁都不愿吐露,将自己关在狭隘的感情圈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有害健康的。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旁人点拨几句,会使其茅塞顿开。
在社会生活的人都有合群的需求,都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彼此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在此基础上,产生友爱互助、欢乐、依恋之情,满足其归属与安全的需要。而一旦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内心的愿望得到了别人的理解与赞许,就会从中吸取力量,得到鼓舞,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大学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而欢乐的情绪体验只能通过和他人的交往才能获得。大学生积极地拓展人际交往的渠道,从舞会上、从野餐中、从聊天中、从文体活动中、从各式各样的比赛中去寻找欢乐,在欢乐中消除苦闷和烦恼,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感情寄托和心灵慰藉
7.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七
关键词:异性思慕,早恋,梦遗,大惊小怪,小伎俩
进入青春期之后,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很多异性学生由于好奇等因素相互产生了吸引、彼此接近的需要, 这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异性思慕”或“爱慕”。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也是其心理发展正常的表现。然而有些学生却将这一正常现象误认为是爱情, 过早地陷入情网不能自拔。更有些老师和家长错误地将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认为是“早恋”, 采取不适当的教育方法, 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我在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中, 对于异性交往一问题, 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 下面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讲给大家听, 也许能有所帮助。
一、大惊小怪要不得
故事一:那还是刚入夏时, 我刚从校文印室回来, 班里几个女孩红着脸把我半路截下, 吞吞吐吐了半天, 一个胆大点的女孩才羞涩地说:“魏老师, 郭军和朱晓鹏耍流氓!”我一听大惊, 忙拍拍她的肩膀鼓励她说完。镇定之后她说道:“他们问阿莲有没有穿文胸!”Oh, My God!那一刹那, 我头简直要炸了——这些家伙天天心里都想些什么呢!然而转念一想, 处于这个年龄、这个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后来我把朱晓鹏喊过来, 起先我什么也没说, 他以为我很生气, 其实我是在思考我应该怎么来开场。也许是无声胜有声吧!他自己主动讲了, 原来班里一女生问他有无“梦遗”。 (又是一晴天霹雳!) 不过当时我笑着问他:“那你有没有呢?”起先, 他不好意思, 因为他压根没想到我是这个态度。后来我又笑着说:“还记不记得我们初一心理学课上学过, 到了中学后, 我们青少年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性意识萌动, 性发育加速。比如长了小胡须、喉结变大、嗓子跟着变声, 现在又有了梦遗, 更说明你已长大了, 成为真正的小男子汉了。恭喜你呀!”他由衷地笑了, 看起来放松了不少。于是我又接着说道:“我知道你问女孩的问题也是出于对她们的关心, 但是你想过没有, 女生的感情比较细腻, 也比较含蓄, 这种直接的询问会使双方都处于尴尬境地, 你觉得呢?”“谢谢老师!您真好!”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当时我把晓鹏喊来大声训斥, 夸大其词的说他思想有多恶劣甚至低下, 这对其健康成长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真是不敢想象啊!
二、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态度要不得
故事二:记得有一天意外地发现一张纸条, (是我的同事汤老师送过来的) , 上面写着:
×××
你好!希望下次见到你的时候, 你正戴着我送给你的手套!
×××
前者是兄弟班一个男生, 而偏偏后者是咱班里最文静最胆小的女生。开始我没把它当回事儿, 心想无非同学之间送个小礼物罢了, 相互关心也属正常, 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可后来, 她见我既没通知家长, 也没找她谈话, 便以为我对此事不反对。结果可好, 你送他一副手套, 他送你一个玩具, 就这样“礼尚往来”起来。不出半月, 任课老师就不断向我反映:她上课不是“入神”而是“走神”。自己成绩直线下滑不说, 其他学生也大有效仿的架式。
所以, 面对学生出现的交往异常现象, 虽不可大惊小怪, 但也切不可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态度, 否则, 你需要花千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
三、学会耍“小技俩”, 巧妙处理
故事三:班里有个文静、学习刻苦的女孩。从不喜欢与他人有过多接触的她, 结果有一阶段, 我了解到她和班里几个男生经常到麦当劳或小公园一起玩, 而且话也明显多了许多。其实这本也没什么, 可没过几天, 学生送来一张照片, 上面是他俩在樱花园的合影, 反面写着“情意浓浓”的字样。后来我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他们这次行动的大概情况, 然后先后把他们请过来, 开始我闭口不谈关于他们一起出游的不妥, 而是让他们分别列举自己都带了哪些东西, 又买了哪些东西。当女孩和我交谈时, 她哭着跟我说:“魏老师, 其实一开始不是这样的。说好大家一起去放松放松, 结果他们都没去!”她试图掩盖着, 可她的眼睛却出卖了她。我知道她动心了……
后来我认真分析了此男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潇洒、活泼、人缘好, 可是上课爱唱歌、从不带笔、桌上整天乱成一团、经常忘记带书等) , 于是在处理这件事时, 我巧妙地利用男孩的这种性格特点, 让他们坐到一起。结果没过多久, 女孩就充分认识到对方的缺点,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时跑来找我, 委屈地说:“魏老师, 我求您一件事!”我假装不知, 装模做样地说:“什么事这么严重?还需求情?”“您帮我调个位置吧!我再也受不了他啦!”她愤愤地说。“你看你, 开始你只见人家的优点, 连上课不带笔都视为有个性, 称为‘酷’!可这没几天, 人家一下子又一无是处, 成千古罪人了……”我笑着说。“谁知道他这样啊?魏老师, 我告诉你吧, 他上课就喜欢唱歌、转笔……害得我上课总不能集中精力。”
就这样这种朦胧的关系没正式开始就宣告结束了。不仅女孩学习没受影响, 男孩也有很大进步。
8.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八
【关键词】学前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情感沟通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个体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而作为个体发展的幼儿时期,在学前幼儿时期注重培养幼儿与人沟通交往的社会能力尤为重要。很多调查结果显示:有针对性的情感培养教育,对孩子日后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要求,新型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选择空间。通过深入的情感沟通、交流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对幼儿日后的全面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一、培养学前幼儿社会交往,情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论、建构主义发展观、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等理论,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幼儿情绪情感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反应特点进行总结。从皮亚杰的著名理论中可以看出,在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均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幼儿教育中,不应一味的强调知识文化教育,更应该注重幼儿的心理、生理变化以及其所带来的相应情感变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计划。以提高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素质为目标,兼顾幼儿情感和人格的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师生之间、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让幼儿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一定程度来看,学前教育教学是培养幼儿各方面交往能力的关键和基础。如果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可以意识到对教师产生了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那么就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日后工作,同时可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若同龄儿童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并且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个体互助,对幼儿来说,则是一种易于接受的情感培养形式。而对教师而言,这种沟通形式更加便于展开,对幼儿的情感培养也更加事半功倍。在交往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彼此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了认同感,同时又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其它各方面的发展。
对幼儿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要把握好程度。既不能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又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幼儿单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把兴趣作为幼儿学习的主导,并以之带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幼儿阶段让幼儿正确认识学习、正确对待知识,降低情感上、心理上对学习相关事项的排斥度,从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既保留了幼儿的个性特点,尊重其兴趣选择。又能使幼儿对知识产生渴望和向往,从而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二、培养学前幼儿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对策
首先,幼儿园教学环境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的重要场所,因为今后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将在课堂上度过。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并且深入的沟通,应该从课堂氛围的创设开始。通过合理布置,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与和谐的学习环境。立足于培养幼儿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幼儿园教学工作、家庭教育以及社会交往等多方面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其次,家庭环境也不可忽视,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力量,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思维习惯、 交 往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为幼儿创造相对快乐、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此外,父母要让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让幼儿享受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最后,在社会交往中,还应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而移情又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幼儿很容易受到他人情感的影响,因此,成人要更加注意自己情感的变化,最好给幼儿表现出的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情感。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幼儿与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让幼儿邀请同伴来家里玩或者做游戏等等。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父母要支持幼儿与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让幼儿认识到正确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方式的重要性。此外,幼儿可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和启蒙教育,以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社会交往和情感沟通能力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个体的一生中,幼儿阶段是培养其情感的最佳阶段,在幼儿时期培养这样的能力和品质,可促进幼儿在今后的各方面的发展,成年人要发挥其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引导者和领路人,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卫缨.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2):209-210.
[2]許丽萍.在《指南》中体悟方法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学习有感[J].当代学前教育,2014(1):34-35.
9.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九
空间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沟通无极限P66—67
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
网络交往无限性的表现: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突破角色限制,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网络交往无限性的意义:扩大交往领域、对象,改变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人生经验。
2.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P67—71
网络交往的两面性: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快捷、方便、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网络成瘾症,诱惑欺诈、丧失公德、违法违纪行为蔓延
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③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④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⑷网络交往对象的特点: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
⑸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成因:并非所有的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 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3.学会自我保护P72—73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提高辨别觉察能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4.遵守网络规则P73_75
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上网更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等。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P78_80
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礼貌的含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谢谢”的魅力P80_82
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⑴礼貌用语的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虚、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⑵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
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
⑶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二、礼仪展风采
3.因礼仪而优雅P83_85
⑴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⑵基本的礼仪要求
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
⑶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⑷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4.社交礼仪ABC P86_88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握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待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接听电话.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对待传统礼仪习俗: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平等竞争P90_92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积极作用):给以目标、给以动力、激发潜能、提高效率;使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奋起直追;能让我们的集体更有生气,丰富
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竞争的弊端:使胜者骄傲自大,败者失去信心,甚至自卑;竞争的压力使我们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竞争的副产品是产生忌妒心理。)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忌妒的心理是一种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发展有很大的危害。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竞争的规则是公平: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合作共享 P93—94
合作共享有什么重要意义?
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3.在合作中竞争P95—97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一是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互相竞争;二是成员间互相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的竞争。竞争和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
每个人更快的进步。
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4.在竞争中合作P97—99
竞争中需要合作:竞争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目的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处理好自己与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
人;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以诚相待。形成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 人各有别P101—102
宽容的内涵: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人与人存在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彼此尊重个性。“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宽容是解决彼此“冲突”的良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P102—104
宽容的意义
①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
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②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办法。
③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105—106
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和实质
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
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4.理解至上 善待他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
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要求: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理解他人,与人为善:我们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这样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份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5.人生而平等P109—111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
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⑵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⑶人的差异需要得到尊重:正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才有人类对平等的不懈追求,才凸显出平等的可贵。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⑷平等对待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总称,例如:女性、老年人、未成年人、病人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尊重从我做起
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
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尊重社会: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P115—116
诚信的含义: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信守自己的诺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涵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不讲信用,害人害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涵义: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说明:人处事要讲究诚信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P117—118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3.诚信守则P119—121
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与信任是一棵并蒂莲,诚实是获得信任的
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①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②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③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
4.诚信的智慧P121—123
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诚信的理解应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出
诚信的正确选择。
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是相互关联且常常发生冲突的两种道德准则。对此,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另一方面,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但是,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诚信的核心是善。只要我们正确理解诚信原则、与人为善,出以公心、永
10.人际交往心理秘诀――心理平衡 篇十
初入社交圈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做事以达到彼此间的关系融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学家早年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物品交换应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
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这也会令对方的心理失去平衡。
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愧疚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要想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适当地给别人一个回报的机会,以不至于因内心的压力而疏远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只会让对方的心灵感到窒息。适当的余地,彼此才能更自由畅快地呼吸。
11.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十一
一、影响聋生社会交往的主要原因
(一)交流方式的障碍。
语言沟通的问题严重妨碍了聋生正常的社会交往。聋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较多使用的交流手段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手语,在与人的相处中,聋生掌握的交流方式对健全人来说麻烦又难于理解,使聋生和健全人的交往面临很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他们由于交往上的困难变为交往上的退却,逐渐不再与健全人交往。
(二)心理上的障碍。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总认为自己与健全人相比低人一等,产生自卑、孤僻、敏感、多疑等人格倾向,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交往的对象只局限于容易沟通的聋人之间。聋生生理上的缺陷,家庭、社会对聋生的偏爱和宽容,极易使聋生产生“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缺乏正确的是非标准,势必对形成理性道德认识产生不利影响,所有这些都会给正常社交带来障碍。如果聋生没有健康的心态,要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将会很难。
(三)客观条件限制。
我国很多地方的聋哑学校大多是封闭管理,聋生与外界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与健全人交往的机会很少,交往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久而久之,造成交往上的困难。
(四)社会交往知识缺乏引起交往困难。
聋生由于听觉的障碍,很难了解外界环境,缺少与健听人的交流,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往往造成社会阅历有限,知识经验不足,从而对人认识存在片面性。他们不知道怎样与别人融洽相处,不知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更不知道怎样才能结交到更多的朋友。
二、解决聋生社会交往障碍的对策
(一)重视书面语的教学,让聋生掌握社会交往的工具。
聋人与正常人交往大多通过书面语来完成,聋校交际语言训练中,在强化听觉口语康复训练的同时,注重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优化语言训练效果,使聋生具备较强的交往基本技能。另外,要为聋生多创造语言交往的机会,我们要为聋生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多看多写,引导聋生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材料是书面交际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聋生语言材料的积累,营造聋生书面交际环境是提高聋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
(二)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
第一,加强对聋生的认知指导。聋生由于听觉语言的障碍,使得他们的交往圈变得狭小,社会阅历有限,知识经验缺乏,往往很难把握好角色的扮演和转换,从而影响交往的进行。因此,要教会聋生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有比较合理的估价,同时,让聋生逐步消除对健听人的抵触、排斥和怀疑心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二,培养聋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大多数聋生表现出固执、多疑、自私、心胸狭隘、认识片面等不良个性,从而影响了他们与健听人的交往。培养聋生的良好个性品质首先是要为聋生创造充满爱和赏识的心理环境,动员社会、家长和学校一起参与,让聋生在爱的呵护和热情的鼓励中燃起自信,激发潜能。其次是要为聋生树立可以学习的先进人物和榜样,让聋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是非观念。再次要从细小的习惯抓起,要教育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第三,引入必要的心理矫正,扫除交往的心理障碍。对聋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封闭、嫉妒、多疑等心理,建立稳定的心理辅导机制,帮助聋生矫正心理上的障碍。
(三)进行社会交往知识教育,帮助聋生正确地进行社会交往。
聋生由于信息渠道的闭塞,对于社会规则和习俗的习得往往有限。针对聋生社会交往知识缺乏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学校各种阵地宣传文明礼仪知识,进行交往方法的指导。首先是必要的人际交往礼仪知识;其次是教给聋生交往的技能,讲究交往的艺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聋生的交往意识与能力。
要培养聋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让他们在较大范围的人群中训练自己的胆量,提高交往水平。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聋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集体活动,让聋生在活动中开拓思路、体验乐趣、陶冶情操。聋生在游戏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交往的技巧,学会了表达,懂得了关心、帮助他人,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学会了沟通,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从而提高聋生的交往能力。
(五)培养聋生掌握一项技能,为今后的社会交往作好准备。
聋生心理上排斥与健全人的交往实际上是自卑心理在起作用,总想把自己隐藏起来,对交往产生畏惧心理。如果聋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项过硬的技能,增强他们在其他人面前可以展示的实力,将会对他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有重要作用。
(六)清除聋生社会交往障碍应得到家长的配合。
家庭作为聋生的第一所永久的学校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有利于聋生情感的归附和心理的调控,可以帮助聋生治疗受挫的心灵,协调不适和焦虑,减缓心理压力,从而培养聋生宽容、同情、合作、坚毅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聋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聋生跨越残障,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途。只要我们坚持普遍与个别、教育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多路着手,对症施治,就一定能够让聋生走出封闭,迸发潜能,顺利地回归社会的主流。
12.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十二
一、“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是宽容、理解和信任,更是一种关爱。现在的学生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有的已习惯于“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平等对待,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冲突情境中,学生往往依据这件事对自己产生的结果来判断好坏,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很好地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想法。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对于学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极为重要。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要“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基于此,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学之间》一课中,笔者将教学过程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美好回忆,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感知生活的美好。第二板块:同学间遇到不愉快或矛盾怎么办?学生在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两方面的对比中,明白同学之间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是多么重要。笔者改变了以往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辨析行为并给出正确做法的教学设计,而采用以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人际交往技能方法为主的教学设计。首先,情景再现,引导学生懂得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矛盾冲突要学会宽容。其次,告诉学生学会宽容最好的办法是换位思考,进而提出换位思考三步曲。换位思考第一步:假如我是你,我不希望……第二步:假如你是我,你希望我怎样……第三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落实到行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进行换位思考三步思维训练,告诉学生原来换位思考是有方法的。通过改变学生遇到冲突时的思维方式,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又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笔者采用了模拟活动方式,“假如我是盲人”——模拟盲人行走,“假如我是肢体残疾的人”——模拟残疾人穿衣……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角色体验,在“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中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
无论是换位思考三步思维训练,还是角色扮演模拟活动,都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学会换位思考,终将成为学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形成生态观
品德课程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不仅要培养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的人,更要培养能够与他人建立起生态型共生关系的人。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剧增。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总能胜人一筹。但是很大一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这使得孩子的生活圈子变得更为狭小,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要求,忽略了孩子需要在社会中成长,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逐步养成了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种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设置了《我的劳动感受》《多少人为了我……》两个课题。在《我的劳动感受》一课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主要针对家务劳动、班级的服务岗位),体验自己劳动的情形和感受;接下来通过对学校内不同岗位的认识,引导学生感知为了他们的快乐与健康成长,学校里有许多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最后帮助学生选择校内岗位进行实践体验,在劳动中有所思、有所想。《多少人为了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从“一天中有多少人为我们辛劳?”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把这些悄无声息辛苦劳动的人们从幕后推向前台,以“假如(自来水厂工人都停止了劳动、环卫工人停止了劳动)……”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人人为我”,逐步树立“现代生活谁也离不开谁,一个都不能少”的现代生态观。
在品德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不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己与他人之间相互依存,从而建立起“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的生态观。
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形成共赢观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人际关系发展的社会化,更要在集体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协作,取得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品德课程通过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树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共赢观。
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班级》一课的教学中,以“我们长在同一棵树上”为主线,班级是一棵大树,我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每片叶子都从树干上汲取水分和养料,同时,我们也为大树的成长制造养分。在“咱们这棵树长得怎么样”“我从集体中得到了(懂得了)……”“我在集体中的特殊贡献”三个教学板块中,引导学生把建设集体当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反过来优秀的集体也能促进学生成长。只有集体好,才是大家好,也只有大家好,集体才会好,从而树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共赢观。
在现代社会,合作才能共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学习需要合作,游戏需要合作,体育比赛需要合作……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会说“合作”,但真正合作起来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其实合作还是有方法可循的,教师更需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合作。因此,笔者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一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模式,以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掌握合作技巧为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围绕“雨后春笋”这一个合作游戏展开,在游戏中,学生体悟到合作不仅需要明确的分工、沟通与配合,还需要一致的目标,相互的鼓励,在遇到矛盾时要学会为了共同目标而妥协让步。
小学品德课程教学通过游戏、体验、实践活动等方式,相对道理说教而言更能使学生养成集体观念,形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积极情绪体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四、“同忧愁、同快乐,互相关心”,形成分享观
进入小学中年级后,随着集体生活的逐渐适应与心理发展成熟度的提高,学生已经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他人、关注群体。他们寻找同伴的需求变得非常强烈,更希望建立亲密的关系。从儿童对择友依据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阶段学生交朋友所重视的标准占第一位的都是“同忧愁,同快乐,互相关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你高兴,与你分担》一课,正是从分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这个角度来促进学生相互理解,增进彼此的友谊,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在本课的教学中,“分享别人的快乐”,引起回忆,展开辨析;“让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体会分享快乐的心情,注重学生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体会朋友的痛苦”,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真情传递”,引导学生互助合作,真情宽慰。通过教学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当你同别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许多人的快乐;分担别人一份痛苦,痛苦也就减少了许多。就像盲人古诺说的那样:光明对我而言是很重要,但是将光明带给别人同样重要。教学中笔者放弃教材中列举的事例,而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学生自己的生活事件,真正触动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主题讨论、现场采访等创设情境氛围,强化情感体验,围绕回忆快乐、感受快乐、体会痛苦、分担忧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
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构建,从而达到自主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情感上的提炼和内化,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换位思考、共生共存的生态观,集体共赢观、分享观”等价值取向的形成,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发展自我、教育自我,促进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能够自治的人,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幸福人生起航,为生命奠基。
摘要:品德课程是养成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帮助其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相关主题形成核心目标,展开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学会换位思考;“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形成生态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形成共赢观;“同忧愁、同快乐,互相关心”,形成分享观。价值取向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自治的人。
1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心得 篇十三
经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在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赖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劳累时,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战胜疾病的力量还是在自己坚强的意志。
对于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觉得自己最了解自己;当然了,我也不例外,说实话我接触心理学这门充满神秘气息的课程之前也是一直这样认为的。但是随着这个学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深入,我发现以往的看法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在走上坡路时,总是把自己估计得过高,似乎一切所求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作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而喜不自禁,甚至有些自以为是;在不得志时,又往往把自己估计得过低,把所遇到的困难和不利条件统统看作自己的无能,以至于做什么事总是很极端。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14.人际交往中德心理误区 篇十四
2.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阔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 与设想的实现,
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3。猜忌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幺,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癣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15.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篇十五
一、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
交往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所特有的一种社会行为及动态表现。我们知道交往是马克思原著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它是人类社会变更的主要形式, 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确立的基础。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发现,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意义上阐述了社会交往行为, 并给与交往深刻的涵义。
(一) 对交往涵义的界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下所给予的交往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从中归结出两种重要倾向, 第一:从交往的客观方面来看, 交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物质交换”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创造能力和劳动结果的交换关系, 这是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具体体现。第二:从交往的主观方面来看, 它渗透到人们之间的精神沟通, 情感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拓展。
(二) 马克思交往观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 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必须要和其他人进行交往, 人在交往中获得了社会属性。
马克思关注到物质交往对物质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他指出对于生产本身来说, 个人之间的交往是生产的重要前提,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个人的发展和交往活动, 就没有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也就是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等作为交往。
因此, 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来促进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 当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都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网络交往及特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科技革命的产生, 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随之有了质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国内走向国际, 人们的交往方式也进入了全球化的交往方式。因此, 社会交往也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 即所谓的网络交往这一新的交往方式。
(一) 网络交往
(美)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把哲学上的网络交往的内涵规定为:“网络交往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平台、在赛博 (cyber) 空间中进行的, 借助于信息或符号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进而影响或改变人们相互关系的活动。” (1) 韩小荣解释“网络交往就是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符号为中介, 多个主体改造和变革网络客体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实践活动。” (2) 董京峰提出“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延伸, 相对于物理空间的人际交往而言, 它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间接性与广泛性、虚拟性与匿名性等特点。” (3)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际工具, 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人类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 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充分的自主性、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虚拟性。网络交往的超时空交互性使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日益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 麦克卢汉曾经对网络的预言“地球村”在网络空间中得到证实。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交往主体同时具有两种身份, 即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 它把人类的思维和认识空间强行增加。
(二) 与以往传统的交往形式相比, 互联网的交往具有全新特征
第一, 虚拟性。网络交往的主体双方都可不在场, 整个交往过程都是虚拟进行的, 交往主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 所面对的只是一台机器大屏幕, 然后使用键盘上的符号、拼音或图形进行交流, 交往主体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而随便用一种身份进行交流, 所以我们称之为虚拟化的交往。“虚拟的这种特征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虚拟资本性质的阐述具有相似性。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 和现实资本之间存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而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同样具有既相对脱离现实又处于现实之中的二重性特征。” (4)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 已经突破了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内涵。
第二, 平等性。在网络交往中能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 自由平等的发表观点和看法, 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命令和指责, 也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和职业。网络化的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消除了地界的限制, 拓展了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使人际关系更具有开放性。因为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使人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自主性, 所以人们可以尽情地去沟通, 畅通无限。因此, 网络交往也让个人获得新的社会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交往的平等性。
第三, 自由性。网络交往的实现很简单, 只要拥有一台电脑,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登录网络, 就可以突破地域、民族、身份等现实的障碍和他人进行交流, 因而个人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交往领域达到前所未有的宽广。网络交往使人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交往层面急剧扩大、层次深化, 从而扩大人际关系的领域, 并通过交往获得知识、增长见识。
网络交往引发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得到新的变革, 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 为马克思交往观中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交往对马克思交往观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网络交往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网络交往的发展导致了网上虚拟社会的出现,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概念和交往理论赋予新的内涵,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5) 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变革。具体表现如下:
(一) 网络交往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进入21世纪, 人的交往发展为以网络交往为主, 并且网络具有跨时空性, 所以人类的交往就以时空性为新的中介, 人们在交往中创造新的交往方式, 比如网上通信、网上贸易、电子商务等。但是网络交往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所讲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 “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 (6) 也就是说网络交往与以往的交往都要依赖于一定的交往中介, 遵从一定的交往规范。只是在交往手段上, 网络交往的数字化媒介改变了以往的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方式。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网络社会交往是由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类作为实践主体, 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 不断增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 人的一方面要改造客观主体, 要认识客体的内在规律, 从而使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在把客体按照人的需要去改造的过程中, 人的实践能力增强了, 通过这一过程, 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和精神生产能力都获得了提高。
交往方式的变革促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物质条件、社会组织方式等的更新和发展。数字化的计算机语言文字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新媒介, 使人们之间的交往突破了原来的语音的区域性、文字统一性的交往局限, 可以在顷刻间消除以往交往媒介的局限, 实现跨地区、跨文化的直接交流。文化交流的进步, 更加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 网络交往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网络交往展示了人的发展前景, 人是网络交往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不断显现出来, 而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人与人的关系, 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 因此个人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人通过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 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 也改变了以往生产力的表现形态, 从此产生了信息生产力这个概念。但在信息生产和网络经济中, 生产力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 劳动对象、生产工具都不是原来状态上的自然和实体。据统计, 现在许多企业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状态, 从事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服务, 在网上开辟他们的‘工作车间’, 网上经济与信息生产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生产力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工具都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7)
网络交往也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8) 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手段,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交流、对话、沟通, 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因特网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高科技产品, 在促进世界一体化和民族的交往与融合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 网络促进了人类交往程度的加深。
(三) 网络交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交易的绝对运动之中。” (9) 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 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 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网络交往的主体是人, 同时网络交往也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高度选择性与灵活性的社会环境。高速公路电子导航、卫星通讯等设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更广阔、更便捷的生活空间。电子图书馆、电子购物、专家咨询、网络信箱等也为人们的学习和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了帮助。就拿最贴近我们的事例来说, 英语课程的学习, 通过电脑制作PPT, 然后再用投影仪完完全全的把整个画面透视出来, 让我们清清楚楚学好每一节英语课, 而且老师还可以节省好多时间给我们讲习课后其他内容。而且网络交往也促进了人自身素质的提高, 因为网络是21世纪知识、信息、高科技与一体的新时代, 文化知识给予人力量, 使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全面提高, 并顺利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人生理想。
网络交往是有人作为载体来实现的, 马克思的交往观中也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前提的, 因此我们说网络交往是人的发展的进步, 也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四、结语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数字化的虚拟交往, 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 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往空间, 丰富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交往观。而网络交往中的虚拟只是手段, 交往才是目的。再先进的电脑、再高超的技术也代替不了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和对真实生活的经验体验。现实交往的丰富性、多样性、交往关系的确定性等特点是网络交往所不可代替的。“马克思的交往观认为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作为主要目的的, 而网络交往的发展则更多的是以人为载体和以信息为目的的人的虚拟社会, 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往, 人与信息的交往。” (10) 可以说马克思的交往观对网络交往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因此, 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 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 促进人的发展, 提出的宗旨在于推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说的网络交往的发展即是这种观念的延伸。
摘要:进入21世纪, 全球处于“世界一体化”阶段, 新技术革命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 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此时, 我们借助于马克思的交往观, 从而正确、科学的认识网络交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并指出网络交往的最终发展趋向是现实交往。
关键词:网络交往,马克思交往观,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第20页。
[2]韩小荣.全球化语境下的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J].政治学研究, 2008。
[3]董京峰, 刘志云.网络交往的效应[J].观点资讯, 2005。
[4]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46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28页。
[6]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52页。
[7]李白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版, 第2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第8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408页。
16.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篇十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强调:“要了解‘数字化生存的价值和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思考‘比特和‘原子的差异。”在网络空间,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形式存在,都可以转化为数字0和1,由此而导致信息形态从A(atom)到B(bit)的转变,即由模拟式原子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比特信息,人的存在也随之转化成为虚拟的数字化存在。这一模式一方面依存于现实社会,另一方面又拓展了人类现实的生存空间。因此,网络空间并不是现实社会的模拟和翻版,相反,它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进行自我塑造和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受益于网络平台的建立,传播与沟通的方式得以進一步扩展,人与人之间经由网络媒介进行沟通,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中那样面对面地亲身参与沟通,而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局部人格的接触。这种虚拟又具有某种效果的内在力量或者能力,它能够产生一种“实际化”的革命性过程。网络空间中的人际互动,可以避开身体的实际接触,个人可以隐瞒部分甚至全部在现实世界里的真实身份,自由选择自己呈现给他人的面貌,通过人际交往重新塑造跟现实世界中的自我不同的自我,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建构人与人的关系网络,因而在网络空间中,人们所展现的自我在本质上是不定、多重、流动和零散的。
二、网络虚拟与多元身份
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角色和地位可以隐藏在网络架构的背后,网络空间的连结和隔离功能,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跨越物理空间限制与他人连结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存在匿名性保护的特质,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大胆的姿态介入到虚拟社区中去,去与陌生人交流,而不会像现实交往中那样因为人在场而产生羞涩心理,在这一前提下,人们往往更喜欢在网络空间与陌生人接触,甚至共同营造网络生活,这是网络人际关系最大的特色所在。
这样的人际关系可能因为匿名性的保护而容许个人触及深层的隐私,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关系可以是深入的,甚至是超乎寻常的深入,并且由于沟通媒介的方便性,所以其频率也可能很频繁。然而,这毕竟只是部分人格之间的接触,故而关系却显得脆弱,这是因为任何关系的结束影响的也只是部分的人格。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人际之间的互动是经由电脑的媒介,网络行为必然也被数字化,而无法以整个感官去感受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因而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建立在局部人格与局部感官的基础上的,随之而产生的流动性、不确定的身份正是这种特殊关系作用的结果。
在虚拟网络空间,流动身份可以说是一个共通的特质,网络使用者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化身于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行为主体可以有选择地透露自己的信息,可以创造新身份、假身份,并允许改变身份。通过网络,自我的意识被复制和移植到多个载体,从而使“我”发现我不再具有唯一性,同一个“我”可以在精神上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地方。
网络使用者在虚拟社区中形成新的自我认同是平等、多元、去中心化和片断化的。在网络上长期使用同一个代号以后,环绕着这个代号,会凝聚出一个人际关系的网络,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个网络上的化身产生认同,更新原有的自我认同,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与现实中的人不同,网络使用者在进行假名字和新身份确定的时候,会更加接近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网络主体的塑造是主体本身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现实生活中主体不完备的一种补充。网络成为一个理想化的空间,它让我们很好地、有选择地展示自我,理想化对对方的认识,满足认同要求。
三、是分裂还是建构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空间内的人际交往进行批判是当前学术界的一大课题,基本观点是网络交往主体正在经历一种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身心分裂状态。在现实世界里的疲惫不堪使得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寻找意义和价值,人类看似在网络空间发挥了主体性,实质上得到的是对自我与他人的精神蔑视。网络书写使主体思维任意发散,体现了极大自由,但是这种精神的自足与张扬恰恰是以身体的缺席、不在场来实现的。身与心是一个完整体,二者的非同步表达势必割裂、瓦解自我的同一人格,在生理上表现为身心疾病,从哲学角度讲是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
对此有学者提出网络交往自我认同危机和自我异化的问题,理由是网络上所谓的“自我”仅是一些抽象符号的集合体,并没有实在性,网络取消了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个人所扮演的各种网络角色与“自我”认同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受阻。
从这个角度出发再回头来讨论网络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视野就广阔了很多。与其说有一个较固定的人格,不如着重强调在交流中产生意义,是交流的结构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参与自我身份的建构,并且正是在这种建构中,人真正成为他自己。笔者认为,从这个视域探索身份认同问题所得到的积极结论,将会给该研究领域注入些许鲜活的元素。
17.影响职场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篇十七
忌妒
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干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朋友,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喜欢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
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来,会不利于与他人正常交往。
敌视
这是交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这种人总是以仇视的目光对待别人。这种心理或许来自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由于受到虐待从而使他产生别人仇视我,我仇视一切人的心理。对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宽容表示敌视;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敌视;对处境与己类似的人则用攻击、中伤的方式表示敌视。使周围的人随时有遭受其伤害的危险,而不愿与之往来。
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职场交际技巧
促进深化自我认识
在我们的交往活动中,有时候两方面的评价会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会因此而产生烦恼。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调节两方面的评价,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促进社会化进程
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
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
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推荐阅读:
论网络人际交往08-24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10-01
这些心理因素影响你的人际交往11-15
人际交往心理健康课09-22
人际交往心理学总结11-11
大班幼儿社会交往能力10-02
文明交往的历史经验与策略08-19
战士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2014最新原创)08-09
与他人交往演讲稿08-09
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