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

2024-08-13

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17篇)

1.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 篇一

中班语言:菜市场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初步感知节奏游戏的乐趣。

2、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菜市场买卖活动的热闹景象。

3、能按节奏念儿歌。

活动准备:

乐器若干、电子大书、菜市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

教师播放菜市场场景视频,请幼儿观察、体验菜市场的热闹景象。

――师: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去过菜市场吗?

――师:在菜市场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师:你们去逛菜市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播放儿歌课件《菜市场真热闹》。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儿歌?

――师:儿歌中都说到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说出“买菜”和“卖菜”)

2、请幼儿模仿卖菜和买菜的人。

――师:菜市场卖菜的人在卖菜的时候会说什么,怎么做?(鼓励幼儿模仿)

――师:买菜的人买菜的时候说了什么?怎么才能买到合心意的蔬菜?(引导幼儿说出“细细挑”并鼓励幼儿进行模仿)

――教师小结:菜市场人非常多,买东西的人走来走去,发出各种声音,很热闹;菜市场很多人同时说话的时候,我们就会听不到跟我们说话的人的声音,所以菜市场买菜和卖菜的人都会很大声说话,就像在“哇哇叫”一样。买菜的人为了买到新鲜实惠的蔬菜,一般都会在菜市场来回看看,看一看哪家的菜比较好,就买哪家的,我们称为“细细挑”。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教师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朗读儿歌。

三、快乐游戏。

1、学习游戏。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乐器,请幼儿逐一认识。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乐器演奏2/4的节奏型。

――教师边拍打乐器边读儿歌。

2、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要按节奏敲打乐器,跟着老师一起边敲打乐器边读儿歌,比一比谁做得最整齐。

3、开心游戏。

――鼓励幼儿大胆表演,体验节奏游戏的乐趣。

活动应变:

乐器的选择可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选择多种乐器或者单一的乐器。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探索不一样的儿歌表现形式,例如:加入身体发出的声音、常用生活工具的声音、嘴巴发出的声音等等形式进行节奏游戏。

区角活动:

表演区:投放不同的乐器,鼓励幼儿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出儿歌内容。

环境创设:

在主题展示区贴上菜市场的图片。

家园互动:

1、家长帮助幼儿复习儿歌,和幼儿一起玩节奏游戏。

2、家长带幼儿去菜市场,体验真实买卖活动,感受菜市场热闹的氛围。

随机教育:

提醒幼儿注意不同乐器的使用方法。

2.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 篇二

1.初步建立等量概念。

2.能够发现问题,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3.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 玩具篓两个;苹果标记10个, 西瓜标记8个;红色、黄色发圈各5个, 蓝色、绿色发圈各9个。

活动过程

1.引出等量问题

(1) 师交代比赛规则: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运玩具比赛, 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方拿玩具, 每次只能拿一个。

(2) 幼儿随着《运动员》的音乐出发“运玩具”。比赛结果:苹果队获胜。

(3) 师:你们猜猜苹果队为什么能获胜呢? (他们人多)

2.解决怎样等量的问题

(1) 师:聪明的雯雯发现苹果队人多了, 有谁能有好办法很快知道苹果队比西瓜队多几个人呢?

(2) 幼儿互相讨论。 (一个一个地数;小朋友手拉手, 谁没有好朋友就是多了)

(3) 苹果队和西瓜队的幼儿手拉手, 发现苹果队幼儿多了两个, 让其中的一个幼儿把苹果标记换成西瓜标记。

(4) 师:现在大家都有了好朋友, 也就是两队人数一样多了, 我们再次进行公平的“运玩具”比赛。

3.提出新要求

(1) 师:我们分男孩子和女孩子再来一次比赛, 请女孩子自由选红色和黄色发圈。幼儿自选后, 发现两队不等, 由男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2) 女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 男孩子做啦啦队为女孩子加油。

(3) 同样的方法, 男孩子自由选绿色和蓝色发圈。幼儿自选后, 发现两队不等, 由女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4) 男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 女孩子做啦啦队为男孩子加油。

(5) 引导幼儿说说哪队运玩具多又快, 为获胜队发奖牌。

(6) 大家戴上奖牌一起跳舞庆祝。

4.放松活动

活动评析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将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作周密考虑, 简而言之就是“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幼儿。以教学活动《运玩具》为例:

一、备教材———直击教学目标, 思考核心教育价值

“运玩具”是中班的一节数学活动, 它的核心是等量关系的教学。按照《纲要》要求, 中班的幼儿已经需要学习和了解等量的概念。因此, 教师首先需要的就是找准教学原点, 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 (核心价值) 是什么, 以定位准确、指向清晰的教学目标来引领教学全程。品读三个目标, 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选择上, “等量”这一教学核心适合于中班幼儿学科学习;而游戏化教学手段, 借助问题发现来引导幼儿学习的方式则体现了较好的策略和手段运用。认知对象 (内容) 、认知主体 (幼儿) 、认知策略三要素通过目标得到了有效整合, 整体表述精确到位、逐渐递进, 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得到了体现, 目标建构成螺旋式上升态势。

二、备教法———推敲教学环节, 营造自然“发现之旅”

在“运玩具”这节教学活动中, 我们能够比较充分地看见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发自内心地想要习得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无形牵引, 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以数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一切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设计显出环环相接、层层推进的特点。比如, 为了使幼儿更加熟悉“等量”概念, 灵活运用已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教师安排了幼儿最为感兴趣的竞赛游戏环节。初看似前面游戏的重复, 仔细推敲, 我们会发现:“幼儿自由分组”区别于先前的教师预先分发水果标记, 幼儿的游戏自由度得到增加;“男生女生互相检查”区别于先前的个别幼儿检查, 促进了幼儿团体间的交流和伙伴关系的建立;人数不一样多时的相互调整, 既有经验的运用, 更增添了一丝帮助和关怀的意味。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在欢笑中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技能。

三、备幼儿———了解所需, 传递恰当学习方法

3.中班主题活动:肯德基 篇三

建构主题活动是以积木游戏为主线将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将各种区域游戏活动统一起来的课程体系。肯德基主题来源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一天早上,宝宝手拿一个会开动的奇奇小汽车来到幼儿园,大家都被这个玩具吸引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自己在肯德基时的各种快乐情景……大家对肯德基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为此我想到可以以肯德基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儿童经验的小调查,得知幼儿对肯德基有着非常丰富的直接经验,并且了解很多关于肯德基的知识,肯德基统一、简单、整齐的店面风格有利于幼儿之间经验的统整,又对幼儿的空间表征能力挑战不是特别大,非常适合作为中班幼儿的第一个建构主题课程内容。因此,肯德基主题就这样被确定下来。

二、主题活动目标

(一)主题教学活动目标

1.知道肯德基的由来,激励幼儿学习肯德基爷爷坚强、勇敢的精神和品质。

2.认识并学会看平面图,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绘制平面图。

3.了解菜单和海报的功能及设计意图,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二)积木游戏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平面图用积木搭建“肯德基”,提高幼儿的空间表征能力。

2.鼓励幼儿在搭建活动中不断地尝试、探索、反思,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角色游戏目标

1.在角色游戏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尝试、学会使用钱币。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一)教学活动

(二)游戏活动

四、主题网络

五、相关的环境创设工作

(一)主题墙

(二)活动区

六、主要活动教案《肯德基的由来》

(一)活动目标

1.认真听讲故事,了解肯德基的由来,知道肯德基的标志KFC。

2.对肯德基爷爷勇于创新精神感到敬佩。

(二)活动准备

肯德基图片、故事资料的收集。

(三)活动过程

1.談话引题,激发兴趣。

(1)这是谁?你在哪里见过他?

(2)你吃过肯德基吗?里面有什么好吃的?

(3)你喜欢吃肯德基吗?为什么?

(4)那你知道肯德基爷爷是怎样创办肯德基的吗?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2.讲述故事,了解肯德基的由来。

(1)最早创办肯德基的是谁?

(2)肯德基爷爷最喜欢什么工作?后来发明了什么?

(3)肯德基的标志是什么?

(4)为什么叫KFC?

K代表肯德基州,F代表Fright炸,C代表Chick鸡。

(5)你喜欢肯德基爷爷吗?为什么?

(6)从肯德基爷爷的经历中,你觉得肯德基爷爷身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呢?

3.观看肯德基各种图片,幼儿说图片名称。

(四)课后反思

通过“肯德基的由来”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以谈话引题,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又以生动的故事,配合PPT的展示,形象地让幼儿了解肯德基的由来,了解肯德基的创办人及其创办肯德基的艰辛、不易,同时也让幼儿了解KFC英文字母分别所代表的含义,教学效果较好。

七、认识平面图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鸟瞰平面图,知道区块的划分。

2.初步尝试绘画操场平面图。

(二)活动准备

作画工具、活动室平面图。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班级活动室的平面图,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你有没见过这个?(引出平面图)

(2)什么是平面图?(房子结构、区块的划分)

(3)我们怎么看懂这个平面图呢?(了解“鸟瞰”)

2.分别请幼儿指出活动室平面图中,区块的具体分配。

(1)这个区块是我们班级的什么位置?是我们放什么东西的?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尝试了解肯德基平面图的观看方法。

4.学习鸟瞰,尝试绘画操场的平面图。

(1)从二楼鸟瞰操场,知道区块的大致分配。

(2)刚才你看到什么?是怎么划分的?

(3)出示白纸,假如这是我们的操场,请你来划分一下幼儿园操场的区块,可以怎么画?

(4)幼儿尝试绘画平面图。

5.展示、交流自己设计的平面图。

你画的平面图是怎样的?这些区块是放什么东西的?这个位置是哪里?

(四)课后反思

平面图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到,孩子们对如何看平面图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困难,故而在活动中,我引出“鸟瞰”这一词,形象地让幼儿知道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的是区块的划分。同时,我又让幼儿从2楼往幼儿园的大操场看,实践体验“鸟瞰”从上往下看的方法,孩子们在绘画操场平面图时,虽然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大部分幼儿能够比较准确地绘制出操场的平面图。

八、制作海报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海报的功能及作用,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装饰肯德基的海报,并注意配色协调、鲜明。

2.通过对广告的设计和装饰,发展幼儿的艺术创作能力,引发对设计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宣传海报、胶水、剪刀、记号笔、蜡笔、各种材质、颜色的纸。

(三)活动过程

1.以肯德基开业要设计海报导入。

肯德基的分店要开业啦,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们设计一份海报,你们能接受这项任务吗?

2.引导幼儿认识海报,理解它的宣传作用。

你知道什么是海报吗?它有什么作用?

3.教师展出一些海报,师幼一起欣赏海报,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海报上面应该有什么内容、如何呈现、应该怎样装饰、色彩搭配应该怎么样?

4.教师讲解海报制作要点。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5.幼儿分组设计。

6.分享、评比设计的海报。

(四)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海报的概念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讨论“你想怎样来设计海报时”孩子们显得有些茫然。在出示超市、肯德基海报后引导幼儿讨论海报的设计,打开了幼儿的思路,接着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为孩子的下一环节的设计海报打下了基础。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充足的材料,这样幼儿设计出的海报会更加漂亮、形式更加多样。

九、认识各种主餐、配餐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了解西餐中的主餐、配餐、饮料、甜品等,比较与中餐的不同。

2.以肯德基的食物为例,对肯德基里面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学会合理搭配。

3.用橡皮泥制作西餐中的各种主餐、配餐,体验模仿、制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图片、各种包装盒、橡皮泥。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导入话题。

小朋友,你去过这些西餐厅吗?西餐厅里面都有些什么食物呢?和中餐厅的食物一样吗?你了解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吗?

2.教师通过故事、图片,讲解西方人的饮食。(引出主食和配餐,教师简单讲解在我们的饮食中,主食和配餐各起什么作用?)

3.比较中餐与西餐的不同。(主食、配餐、制作方法、口味、食用方法等方面来比较。)

4.给肯德基里的食物进行分类。

(1)讨论:你在肯德基里吃过什么?

教师小结:这些食品中可分主食、配餐、饮料和甜品。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区分主食、配餐、饮料和甜品。

提问1:主食是很容易饱的,就像我们中餐吃饭时的大米饭是主食,那你们想想肯德基里的主食是什么呢?(各种汉堡、老北京鸡肉卷。)

提问2:我们吃饭时的菜叫配餐,那肯德基里的配餐是什么呢?(薯条、土豆泥、鸡翅、上校鸡块、玉米沙拉等。)

提问3:除了可乐,肯德基里还有哪些饮料?(九珍果汁、可乐、奶茶等。)

吃进嘴巴甜甜的、凉凉的是什么?(甜筒、圣代,它们叫甜品。)

教师小结:肯德基里有许多油炸食品,虽然好吃,但它属于非健康食品,所以我们小朋友可不能多吃哦。

5.教师出示肯德基里面的套餐图片,看看套餐是如何搭配的?你觉得肯德基还可以推出哪些套餐?请你为肯德基设计套餐组合!

6.尝试用橡皮泥制作肯德基中的主餐、配餐、甜品等。

(1)教师讲解制作要求:分组自由选择,共同制作各种食物。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及时表扬有进步、表现棒的孩子。

7.作品展示。

(四)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肯德基有一定的经验,他们能说出肯德基里的各种食物,但并不会分类,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主食、配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知道肯德基里分主食、配餐、饮料和甜品四种。在用橡皮泥制作时,孩子们制作出各种食物形象,但有的孩子并不会注意颜色的选择,在老师的引导后,孩子制作出的各种食物更形象了。本次活动可以为课题的角色活动打下基础。

十、活动实录

(一)第一次搭建

肯德基主题是幼儿园开展的第一个主题式积木游戏活动,通过调查得知,幼儿已经具备了充足的直接经验。因此,在主题课程中,幼儿已经确定并绘制了肯德基的平面图,考虑到游戏人数太多,我们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搭建,提供单元大积木和空心大积木,让幼儿自主去选择,每组有一个教师进行观察、记录、指导。

在幼儿园大活动室的两端是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比较适宜做建构区。因此,这两个位置就是主题式积木游戏活动的固定场所。两个小组的幼儿进入到场地后,面对着那么多的积木都有点不知所措,这毕竟是幼儿第一次建构,这样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于是,教师觉得应该给幼儿提供一些帮助。

师:小朋友们,工人叔叔们盖房子的时候都会看着图纸进行搭建,那我们应该参照什么呢?

幼:平面图。

师:非常好,那平面图有什么作用?如何参照呢?

幼:平面图上面有区块,区块能告诉我们搭什么。

幼儿虽然知道平面图的意义和用法,但是他们不知道首先要确定空间方位和轮廓结构的问题。因此,幼儿还是无法将平面图真正落实到搭建中。幼儿还是分散着搭桌子、搭收银台、搭洗手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搭的东西完全不相关,根本就不在一个整体里面,空间位置也完全不对。教师把两块大积木放到地上。

师:如果这里是肯德基的门,我们看一看其他的部分应该在什么位置。

幼儿拿着平面图走到我的位置来。

幼:老师,我明白了,这里应该是吃饭的地方,那边是玩游戏的地方,里面应该是付钱的地方。

师:那我们这张平面图应该怎么放?

幼儿根据我的提示把平面图放置放在地上,放置方向与搭建方向一致。

幼儿根据我刚才放置门的位置开始搭建。幼儿选取空心大积木作为搭基本的框架结构,用单元大积木进行装饰。第一次搭建,幼儿对积木的使用完全没有意识,由于分了两组,积木量少了一半,很快其中一组墙壁还没有搭完,空心大积木就用完了。

幼:老师,我们的空心大积木没有了。

师:我们只有这么多空心大积木,想一想应该怎么办?

幼:那我们只能搭得小一点了,不能搭那么大的了。

幼儿开始把墙壁的范围缩小,并且把门也搭得高了。可是发现积木还是不够。

幼:老师,我们搭得小了还是不够,怎么办?

师:我们要把有限的积木用到最重要的地方,我们观察一下哪些地方的积木用得比较浪费?不需要用这么多的,可以把它们拿出来。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支撑“收银台”的空心大积木用得太多了,其实只需要两块就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了。幼儿把这些积木拿出来。这一组幼儿用空心大积木搭建了肯德基的大门、墙壁、一个简单的收银台,吃饭的桌椅以及装饰的部分只能全部用单元大积木完成了。第二组幼儿用空心大积木搭建大型的、人可以坐下去的桌椅,因此,也遇到了空心大积木不够用的问题。经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小组内幼儿的讨論,他们决定用空心大积木在四周围合一圈代表墙壁就可以了,把空心大积木主要用来搭建门、桌椅。

教师组织幼儿对自己的搭建成果进行总结:

幼:这个肯德基太小了,进去玩很容易碰倒的。

师:他观察得很细致。

幼:肯德基里面的椅子不能坐,很多东西都不能用,不能玩肯德基的游戏。

幼:我们应该搭一些能坐上去的桌椅,还有收银台应该高一点、大一点才可以用。

幼:我们应该用所有的积木搭建一个大的肯德基。

幼:这两个肯德基没有搭建洗手间和做饭的地方。

(二)第二次搭建

幼儿根据自己发现、总结的问题进行第二次搭建,第二次我们不再分组,幼儿一起搭建一个大型的、可以进去玩的肯德基。

在第二次搭建中,由于空间扩大了很多,幼儿同样遇到了空心大积木不够用的问题,但是幼儿已经有了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他们很快拿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要进行角色游戏,桌椅必须是可以坐上去吃饭用的,收银台必须要又大又高,厨师做饭要有足够的空间和可以让小朋友做饭用的桌面,并且这些物体要足够牢固。外围的墙壁直接用单元大积木围和,只是一个象征的作用,空心大积木全部用来做这些必须的物体。积木数量不够的问题解决了。既然空心大积木全部用来搭建这些物品,那么自然也不能用来支撑了。收银台要足够高,就必须找来可以支撑的材料,幼儿用单元大积木来做支撑,可是收银台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倒掉。看来,有必要让幼儿明白支撑的原理了。

教师的一系列指导语言:“这个收银台好像不太好搭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为什么这么容易倒掉。会不会是你下面这些圆柱太细了,要不然你换粗一些的试一试?用手轻轻地推一推它,看看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你把它搭得矮一点,减少几个圆柱,看看会不会更好一点?你要是觉得太矮了,不好看,试着多给它搭几条腿,多拿一些圆柱来,看看怎么样?”

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幼儿多次的试验,幼儿终于搭出了足够高、足够牢固的收银台。

在各部分全部搭建好后,幼儿经过亲身体验后还是觉得各部分之间间隔的空间有点小,容易相互碰撞,而且人多时行走不是很方便,有点拥挤。于是,幼儿又把搭建好的各部分向两边移动、挪动,终于达到了一个理想的空间标准。幼儿们利用了有限的积木,搭建出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完整、空间宽敞、实用的进行角色游戏的肯德基,

4.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 篇四

中班主题教案:我们去秋游_中班主题教案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进入了“秋天来了”从复兴公园的远足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对秋天的发现。从今天的引入部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孩子们对于秋天的发现是那么的真切/那么得仔细。为了更进一步地激发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探索,我们将组织幼儿去公园看菊花展。除了发展幼儿对秋天这个季节特征的体验和观察外,我们认为还更应综合的发展幼儿各项能力,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在经历上半学期的培养后,孩子们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内容了。以前的秋游活动都是父母为孩子们准备的,可是这次的秋游,我们对孩子们的生活能力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推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己来准备自己的小包。为自己制订一份秋游计划书。从孩子的已有的主题活动经验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讨论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所需物品。应该注意些什么事项,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孩子们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合理地进行归类,并在遇到难题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来获得经验。

活动目标:

1.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分析秋游所需物品的合理性。

2.了解计划书的作用,尝试用个性化的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

1.准备物品塑封图片若干;背后粘上双面胶。背包

2.泡沫板若干

3.幼儿计划书

4.打印机、实物投影仪、表格WORD文档、A4纸与幼儿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上个星期,我们去复兴公园远足,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运用好词好句表达自己发现的秋天)

2.我去网上收集了很多资料,菊花美吗?这些菊花都开在哪里呢?想去吗?

3.可是公园很远,我们要到下午3点再回来,要带的东西就很多了,我们可以把它放在哪里呢?

4.那你计划在小包包里要准备些什么呢?

(二)讨论准备内容及合理性(强调1天)根据幼儿准备的内容出示卡片在泡沫板上。

也可提示幼儿:多扩充内容,如:吃的,用的,玩的。

我们要到那里去,带些什么呢?

1.吃的(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

(1)面包:引导幼儿主食和零食的选择

(2)署片、署条:引导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的区别

(3)巧克力、糖:提醒幼儿注意保护牙齿

(4)水:量(一瓶还是两瓶)可以引导幼儿可以去区角活动探索

(5)说到将食物分享(及时鼓励幼儿的做法)吃午饭前,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带一些用的到的东西)

2.在秋游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发生哪些意外的事情,可以准备点什么?

创可贴:注意保护自己记录板:做调查笔:做记录电话号码:安全意识的提醒。不要走丢。

吃完了以后垃圾放哪里呢?垃圾袋。(环境保护意识的萌发)

3.除了这些吃的用的,你还计划放些什么呢?

根据幼儿的提议帮助幼儿提升帮助幼儿经验提升:去秋游的时候要带好吃的主食和少量零食,尽量带一些健康食品。再带一点必须要用的东西。还可以带1件你喜欢的玩具。

(三)讨论分析计划书

1.那么多东西要准备,怎样才能全部记住,一个都不漏掉呢?

2.把自己计划好要带的东西画在纸上,这张纸就叫做计划书。

3.可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画在计划书上,看得清楚吗?为什么?

4.那我们把它们分分家吧!有的是吃的,有的是用的,怎么分呢?(边打吃,用,玩)5.把自己计划放进书包的内容画在计划书里,这些都会画吗?(打印讨论好的计划书表格))提升: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但是还要让大家都看得懂,行吗?

(四)制作计划书

1.写上名字

2.幼儿尝试,教师指导,注意生生互动

3.提醒幼儿所带物品量的控制。

4.提醒幼儿注意所带物品的合理性

5.观察幼儿记录的方法(是否简单明了)

(五)交流计划书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的秋游计划书解决其中的问题,当场让幼儿商量解决对策。(量、合理、记录方法)延伸活动:

5.中班主题活动:水果 篇五

设计意图:

水果家族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对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它是幼儿每天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主动建构的学习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于是我便设计了“水果”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水果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见到或吃过的各种水果的名称、形状、味道等特点。

2、感受水果的多种多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水果市场,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水果。

2、活动室内布置各种水果图片、挂图、实物、或模型。

3、每组一个“百宝箱”,里面放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4、收集各种各样的水果。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回忆、交流,能大胆、清楚地说出水果的名称。师: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去参观什么地方了吗?你在水果市场找到什么水果?我们教师里有没有?(幼儿自由交流后个别介绍,并指出相应的水果)幼A:我找到了苹果。幼B:我找到了香蕉,我吃过可甜呢。

幼C:我找到了荔枝,我爸爸说这是南方的水果。老师哪个水果叫什么?幼D:那是山竹,我吃过,超市里有买的。

(分析:活动一开始幼儿的认识兴趣就很浓厚,还提出问题,这说明水果对幼儿有着深深的吸引,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下一个活动环节)

2、通过 “摸水果”感知各种水果的特点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放了好多水果,我要请小朋友去摸一摸,摸到以后可以拿出来一个,看一看你认不认识?说一说它的名字、形状和颜色。幼A:老师我摸到了,好像是苹果。师:

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幼A: 呀!就是苹果,这么大,它圆圆的,是红色的。幼B: 老师我摸到了,是香蕉,它是黄色的,有点弯,像小船。幼C: 我看还像月亮。

(分析:幼儿在认识过程中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3、通过品尝与交流,了解水果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师: 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们想不想尝一尝?你可以一边吃一边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我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边品尝边交流)集体交流:我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幼A: 我吃的是香蕉,它甜甜地、软软地。

幼B: 我吃的是荔枝,它需要剥皮,味道甜甜的还有核呢。幼C: 我吃的是苹果,酸甜酸甜的,还挺脆的。幼D: 老师我吃的苹果是甜的但是不脆很绵软。

4、小结:水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的、椭圆的、长的等等;还有各种颜色,红的、绿的、黄的、橘红的、紫的等;还有不同的味道,甜的、酸的、酸甜的、又甜又苦的等。并且要多吃水果能使身体更健康,所以我们要每天吃水果。

5、延伸活动:在活动区进行秋天水果展,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继续干支水果的特征。

(分析:让幼儿吃水果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像新鲜水果一样甜美,他们通过吃水果获得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十分愿意将自己的感觉与同伴分享。)

活动二:水 果 分 类

一、活动目标:

1、将各种水果按照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增强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愉快。

二、活动准备:

1、水果筐4个里面放有各种水果图片(图片数多余幼儿数两倍以上)

2、将幼儿分成4组。小盘每组若干。

3、水果超市的货架(可用几张桌子放上若干个水果筐)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将水果按不同特征分类。

师:现在请你们把筐中的水果分类后分别放入你们桌上的小盘中。(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鼓励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给水果分类。)

2、展示和交流分水果的方法。

师: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分水果的,你把哪些水果放在一起? 幼A:我把苹果、橘子、橙子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圆的。

幼B:我把香蕉、梨、苹果梨、芒果、柠檬、菠萝放在一起,它们都是黄色的。我把苹果、李子、樱桃放在一起,它们是红色的。橘子、橙子、柿子放在一起它们都是橘红色的。

幼C:我把荔枝、山竹、红毛丹放在一起,它们都有硬壳。桃、葡萄、李子放到一起它们的果皮比较薄又软。

(分析:在这个环节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水果,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我提供的水果数量较少,而且只有一种分法,帮助他们通过操作,理解分类的含义,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提供的水果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分类的标准,给予他们更多主动探索的机会。)

3、游戏:“水果超市”(讨论水果超市的水果怎么分。)⑴ 师:“水果超市”的水果真多,你们准备怎样把它们分一分? 幼A:把不一样的水果都分开来。幼B:把同样颜色的水果放在一起

(幼儿给“水果超市”分水果。幼儿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分法来分水果,可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呢?萌萌想出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后幼儿决定按颜色特征来分,水果超市”的营业员一起动手,很快就把“水果超市”的水果分得整整齐齐。)⑵ 幼儿交流分水果的过程。

师:“水果超市”真整齐,请营业员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幼A:我把果皮是红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绿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橘红色的水果放在一起,果皮是黄色的水果放在一起。

(分析:其实幼儿最后采用的根据颜色不同来分糖果的方法并不十分合理,但这也反映出了幼儿的思维特点——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我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采用更合理的分类方法。)

4、延伸活动:角色游戏增添“水果超市”的游戏,帮助幼儿用更合理的方法将“水果超市”的水果进行分类让幼儿有巩固练习的机会。

活动三:水 果 造 型

一、活动目标:

大胆想象和创造,能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变成其它各种造型。

二、活动准备:

1、画有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的方形纸若干。

2、水彩笔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1、水果变、变、变。⑴ 示苹果造型——瓢虫

师:你们瞧,老师这有一幅漂亮的画,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变的吗?是怎样变的呢? 幼A:这不是瓢虫吗?怎么会变呢?

幼B:是圆形变的吧,先画一个圆,再画上头、脚和背上的花纹就可以了。幼C:我怎么看着有点像苹果变的,可是我不知道是怎样变的。

(分析:苹果造型的出示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开动脑筋仔细观察起来,从他们口中说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不过每个孩子说的都不无道理)

师:你们真棒说出了这么多答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变的?它又是怎样变的呢?

⑵ 教师现场作画:苹果变瓢虫 幼儿A:我猜对了,就是苹果变的。

幼儿B:我也会,我还能让苹果变成房子呢。

(我的作画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他们都想跃跃欲试了)

师:好,你真聪明,还能把苹果变成房子。那请小朋友们再想一想除了苹果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变呢?

2、选择材料进行水果造

⑴ 出示其它水果图案,说说这些水果可以变成什么? 幼A:我想把香蕉变成小船。幼B:我想把香蕉变成秋千。幼C:我能把橘子变成茶壶。

师:好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图案将它进行变化,如果你想出了我这里没有的水果那你可以拿一张空白纸画。

(分析:我给幼儿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3、作品展览及交流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是水果就变成了什么? 幼A:我把香蕉变成了秋千,上面还坐了一个小朋友呢? 幼B:我把橘子变成了茶壶。

幼C:我把香蕉变成了月亮,我画了星星。

幼D:我把苹果变成了太阳,还画了云象棉花糖一样。

4、小 结:

师:你们真能干,都是聪明的魔术师,可以把水果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的活动区里还有好多蔬菜图案,你们还可以试一试把蔬菜变成更有趣的东西。

分析:

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并注重以幼儿为主体,多渠道地调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了解各种水果的特性,如:活动前的“去水果市场看水果”“找水果”,活动中的“摸水果”、“尝水果”、“分水果”,活动后的“水果造型”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整个活动注重倡导|“乐学”的教育精神,所以幼儿的探索兴趣一直很高。在活动中,我们对幼儿的要求和指导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发展的机会,尽可能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活动中注意挖掘各种教育因素,并将其有机地结合、渗透。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表达、交往、合作的能力;适时地渗透保健意识;注重激发幼儿对水果正确、美好的情感;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创造、想象等能力,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等。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水果造型”活动中的添画,对与中班的幼儿初期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添画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适时鼓励、引导和帮助。在添画这一环节中让幼儿自由选择水果图案,尽量分散坐,减少相互模仿,一面影响自己独特的想象。教学活动《水果分类》又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按特征分类的技能,添画是在幼儿对水果及某些局部近似物体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经验重组,能使幼儿的想象力活跃起来,也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所以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和准备,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巩固和延伸。

6.中班主题活动方案 篇六

主题来源

在中班的语言活动中,幼儿学习了《讲卫生,对对对》、《小河,对不起》等和环境卫生有关的课题,所以幼儿对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另外通过科学活动《空气宝宝》知道了现在人类的环境出现了危机,人类的环保意识应该增强,所以现在进行环保的主题符合了幼儿的需求,也恰到好处的进行了环保教育。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对于加深他们的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想通过丰富有趣的环保课堂,强化爱护、保护地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环保习惯、并以此带动整个家庭环保,共同关爱我们的地球家园。所以我开展了此次活动《环保小达人》,希望幼儿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主题目标

1、认识到垃圾会影响地球环境,人类要减少垃圾,让幼儿了解几种废旧物品的处理方法。

2、能说出环境受污染的来源,认识其危害,了解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大胆地和同伴进行交流:对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感受。

4、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7.中班健康活动:保护牙宝宝 篇七

1.观察比较浸了醋和没有浸醋的蛋壳的区别, 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2.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 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表情娃娃、牙模、牙刷。

2.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有浸泡的蛋壳各一只。

3.自制动画《牙齿上的小黑洞》。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激发幼儿兴趣

师 (出示表情娃娃)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啊?有一天不知怎么他哭了。小朋友们猜一猜他为什么哭呀? (幼儿自由回答) 原来他的牙齿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一个小小的黑洞, 这个小黑洞让他觉得很难受, 所以他就哭了起来。

二、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师:你们的牙齿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这样的小黑洞呢?

1.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

2.讨论:白白的牙齿上怎么会有小黑洞呢?请有蛀牙的小朋友说说感受。

3.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个实验, 看完实验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牙齿上会长出黑色的小洞洞。

(1) 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有被浸泡的蛋壳, 请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 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

(3) 幼儿边看动画边听动画中的画外音。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知道醋是酸酸的, 蛋壳长时间浸泡在酸酸的醋中, 醋中的酸腐蚀了蛋壳中的钙, 所以蛋壳就变得又黑又软。这个蛋壳就像我们原本坚固的牙齿, 如果我们吃过东西不马上漱口的话, 就会有许多细小的食物留在我们的口中, 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慢慢地变酸, 从而腐蚀我们的牙齿, 最后我们的牙齿上就会出现一个个小黑洞了。

牙齿如果生病了, 不仅会影响我们吃东西, 还会很疼, 牙疼得不想睡觉, 不想吃饭, 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1.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牙齿?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出示图片, 边演示边小结:我们要少吃甜食, 特别在睡觉前不要吃零食, 吃完饭后要及时漱口, 不仅早上要刷牙晚上也要刷牙。我们还要定期找医生做检查, 这样黑色的小洞洞就不会在我们的牙齿上安家了, 我们的牙齿就会很健康。

2.师: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坚持早晚刷牙和漱口呢?是怎么做的?

请个别小朋友说一说, 并演示刷牙和漱口的方法。

教师出示牙模, 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往下刷, 下牙从下往上刷, 旁边的虎牙和后面的磨牙是由里向外来回反复地刷。 (老师带领幼儿共同练习刷牙)

四、小结

8.中班主题活动:我好担心 篇八

绘本《我好担心》的主角叫小莉,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鼠小妹,美丽又可爱,娇气又敏感。她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里,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担心,无论大事小事还是不大不小的事情,她总是每日每夜、无时无刻地担心。

在阅读故事时,孩子们就像看见了生活中的自己,也会想象出许多的担忧,遇到难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变得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希望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幼儿明白随着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伴随而来的困惑和疑虑也会越来越多的。现在我们还很小,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才会产生困惑、疑虑和不安,渴望得到保护,其实只要放开胸怀,尝试过、体验过,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并克服各种不良的情绪。

二、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辨别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良好与不好的情绪。

2.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能积极讨论与交流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3.能利用绘画、手工、自制绘本书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主题网络图

四、家长工作

1.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和收集关于“心情”的绘本或故事书籍。

2.和幼儿一起参与调查“担心事大调查”。

3.寻找孩子们在生活中不同心情的照片。

五、环境创设

1.主墙分支。

(1)“小莉的担心事”

孩子们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将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表达出来。担心大事情、小事情、不大不小的事情;白天、晚上、整天都担心;树倒、墙裂、暖气怪声;外出玩耍、乘车、走丢担心等等。

(2)“心情绘本书”

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寻找了许多关于“心情”的绘本,有好的心情“开心、关怀”,不好的心情“发脾气、害怕、伤心”等,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心情绘本,了解不同心情产生的原因。

(3)“担心事创意画”

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碰到许多的担心事,怎样让他们表达出来并缓解这些担心情绪,于是我们尝试让孩子们把担心画下来并分组展示。周逸伊担心爸爸妈妈吵架;张若雨担心爷爷看电视时间太长,眼睛会坏掉;谈晓萱担心出门去玩被大石头绊摔跤等等。

(4)“看得见的情绪”

(5)“调节不良情绪”

孩子们了解了许多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知道这些不良情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会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大家在一起商量怎样调节不良情绪,方法一:外出郊游、溜宠物等;方法二:参加各种运动;方法三:交朋友、聊天等;方法四:参加娱乐活动。

(6)“必要与不必要的担心”

2.小墙分支。

(1)“心情娃娃”

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制作一个个可爱的心情小人,孩子们在彩色卡片上画出自己独特的五官特征来表征自己的心情。为了让幼儿降低难度,于是我们前期学会了小人四肢的制作,他们由于是第一次制作立体小人,所以特别认真和细致,都想做得漂亮。

(2)“心情墙”

(3)“担心事大调查”

调查表是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的,他们对家庭成员中的一位或两位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孩子们都理解了什么是担心事,大家都有哪些担心的事,还找出了解决这些担心的办法。如:孙铭洋调查了姐姐,发现姐姐的担心事是数学考试考不好,姐姐的情绪是不安、焦躁等,解决方法有认真上课、多做习题等;张超义调查了爸爸,发现爸爸担心驾车时闯红灯,情绪是害怕,解决方法有注意红绿灯、开慢一些等;陈思源调查了妈妈,发现妈妈的担心事是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妈妈的情绪是担心、生气等,解决方法有植树造林、多走路少开车等;陈艺之调查了爸爸,发现爸爸的担心事是长得太胖了,爸爸的情绪是担心、忧愁等,解决方法有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等。有趣的调查还有许多,孩子们从中也受益匪浅。

(4)心情手工作品——“会变脸的蛋宝宝”“鬼脸泥人”

在真的鸡蛋上绘画,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开始时我觉得幼儿会不敢下笔,谁知他们拿到鸡蛋就大胆地绘制自己喜欢的五官表情,但动作都会小心翼翼,深怕将鸡蛋弄破了。没过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蛋宝宝们有的生气、有的大笑、有的很囧……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孩子们哈哈大笑还不时相互交流、欣赏着,像是调皮的孩子偷偷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心爱的材料制作着属于自己的玩具。

在“鬼脸泥人”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橡皮泥在卷纸芯上进行创作,特别是制作五官的表情,他们对照着老师提供的图片式样,或模仿或创新,同伴间还相互交流,说着、笑着,一点儿也不像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搞怪的表情和不同的发型,相互间还边做边欣赏同伴的作品,显得特别得意,欢声笑语响彻在教室的上空。

六、精选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美术:《心情娃娃》

活动目标:

1.结合喜怒哀乐的表情图片,设计不同的心情娃娃。

2.绘画出自己独特的五官特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能通过交替折的方法制作心情娃娃的四肢。

活动准备:

1.纸杯、彩纸、广告彩页。

2.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心情娃娃

1.欣赏心情娃娃,观察表情。

2.发现所需的各种材料。

二、观看喜怒哀乐的表情图片

1.结合自己的表情与图片匹配。

2.设想自己的心情娃娃表情。

三、教师示范

1.先画好,你喜欢的娃娃脸,将娃娃脸剪下来。

2.把娃娃头用双面胶,粘贴在纸杯上。

3.把广告纸折叠,并剪成8条。

nlc202309090245

4.把2条纸折叠成娃娃的胳膊和腿(共4个)。

5.将已经折叠好的胳膊和腿分别粘贴在纸杯上。

6.“心情娃娃”做好了。

四、幼儿制作

1.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

社会:《快乐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中,了解人的基本情绪特征。

2.通过活动了解活泼的性格和开朗的情绪有益身心健康。

3.知道保持好心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喜、怒、哀、乐的情绪图片课件,开心、幽默视频。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的基本情绪特征

1.播放相应的4张情景课件:(喜、怒、哀、乐)。

(1)师:“他们怎么了?平时,你们会这样吗?”

(2)师:“你们平时心情好的时候多还是坏的时候多呢?为什么?”

2.学做喜、怒、哀、乐不同情绪。

二、体验理解情绪特征

1.在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你对别人的态度会一样吗?

2.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

3.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别人的心情?

三、内化迁移情绪特征

1.提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呢?

2.播放开心、幽默视频。

3.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活动小结:

心情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精灵,只要你少生气,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就能天天拥有好心情。

七、区域渗透

1.小精灵书屋。

(1)投放各种关于心情的绘本书籍

(2)自制心情书

2.健康医院:我们的心情。

3.巧手DIY。

(1)心情娃娃

(2)鬼脸泥人

(3)心情卡片

(4)变脸蛋宝宝

4.科学泡泡:移动心情棋。

八、主题活动反思

结合主题我们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人的不同情绪变化,开心、伤心、担心、生气、害怕等,他们在观察、感知、辨认和判断出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后,讨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些表情?它们的典型特征在哪里?

通过畅所欲言,大家知道了良好的情绪开心、快乐、轻松等使人健康,不好的情绪伤心、生气、担心、害怕等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初步学会去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唱歌、看书、交朋友、散步、逗宠物等。其实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碰到许多的担心事,只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良的情绪也会随之消散,不能过度担心,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随着主题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们创设了许多前书写的机会给幼儿,如:“担心事创意画”、“担心事大调查”和“担心手掌书”等等,从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幼儿带着真实的情感去参加活动,兴趣更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去做,活动的效果更好。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身边的半成品材料,制作成他们感兴趣的手工活动,如“心情娃娃”“会变脸的蛋宝宝”“鬼脸泥人”“心情卡片”等等。因为幼儿有过前期的经验,所以在区域制作时并不感到有障碍,她们还将这些经验进行吸收和提升,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可见任何活动,只要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遵循他们的情感需要,就会成为一次有趣的经历,使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并获益匪浅。

9.中班主题活动:菜市场 篇九

幼儿园中班主题:找相反

来源:寿光市文家街道西城幼儿园 史彦丽

【内容分析】

我们进行了《找相反》主题探究活动,小朋友都很感兴趣,除了认识和理解相反的概念及周围事物一些相关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积极去发现,大胆的想象哪些东西具有相对的关系,例如:我让幼儿找一找相反词,幼儿马上就活跃起来,连忙说:“加—减,升—降,好—坏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看到或要掌握的知识,一切来源于生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于我们如何去善于诱导,让幼儿更易地接受。

【幼儿分析】

中班的孩子正是对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感兴趣的时期,语言表达不是很完整,也没有什么主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也能将事情做的很好。因此,在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一些蕴涵教育目标的,适合他们的材料,让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设计思路】

设计这节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相关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说说相反。根据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对相反的东西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能说一些的特点。我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孩子们尝试用反义词来形容事物,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幼儿经常发生错误,因此便选择设计了指导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相反的含义。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能准确找出意义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相反的。

【活动准备】

1、实物:箱子,皮球(大 小)棍(粗 细)线绳(长 短)纯净水瓶(冷 热)书(厚 薄)秤砣和泡沫(重 轻)橡皮泥和石头(软 硬)装木珠的饮料瓶(多 少)

2、图片:白天 黑夜 胖 瘦 上 下 睁眼 闭眼 笑 哭

【活动流程】

(一)、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相反的含义。

1、出示奇妙的箱子引起幼儿兴趣。

2、通过箱子中的实物,幼儿观察发现其不同,并积极用语言表述。皮球(大 小 硬 软 粗糙 光滑)

小结:像这样大和小、硬和软、粗糙和光滑意思反着的就叫相反。

(二)、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从箱子中摸一件物品,通过看、摸、掂等比较方式自主探索,自己发现藏在其中的相反面,找出与自己手中所拿物品相反的另一幼儿成为好朋友,并大胆积极的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我有一瓶热水,我有一瓶冷水,我的书薄,我的书厚……。

(三)、图片游戏“找相反”

启发幼儿观察大图片,自己思考选出哪两个是反着的,并用身体部位适当表现。

(四)说相反:

“请小朋友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相反的?”(延伸----------你怎样把坏事情变成好事情呢?如把噪音变成好听的乐音,引导幼儿向积极方面进行换位思维)

四、师幼互动游戏“说相反”,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结束活动】

孩子们听音乐变换方式出活动室(如:脚步轻重、快慢、等等)。

【活动反思】

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中找出了一对相反的物品,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

主题: 在动物园里

内容与要求:

1、在观察了解动物基础上,愿意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2、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示动物的特征和本领,乐意这样参加动物的聚会;

3、体验聚会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资料。(教师将喜欢的动物制作成 T课件、搜集各种动物图片)

2、音乐:“老虎是tiger”和“把舞跳起来”。

3、动物卡片和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师:小朋友好!我听说你们本领很大,就赶过来看看。我是车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我给你带了一份礼物,就是好听的歌曲,你们想听吗?不过,听完后我要考考你们哦。我要考你们的问题就是:歌曲里有哪些动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二、欣赏歌曲:老虎是tiger

1、欣赏歌曲(师出示课件),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2、自由交流:在所有动物里,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他有什么本领?

3、游戏:

一幼儿用动作或其他方法表示自己喜欢的动物,请其他幼儿猜,文档仅供参考

猜中有奖。表现好的幼儿也有奖品。

4、幼儿想办法让喜欢的动物知道自己喜欢它。

师: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可是它们知道你喜欢它们吗?能想个办法让它们知道吗?他们就在那边!

5、幼儿在集体前表达对某动物的喜爱。

三、参加动物聚会。

师:动物们知道你们喜欢它们,它们可开心了!它们邀请我们参加它们的聚会,你们愿意吗?但有个条件,我们必须想办法把自己扮成喜欢的动物的样子。

1、幼儿边说边扮成动物进入会场;

2、音乐“把舞跳起来”响起,幼儿律动。

10.中班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篇十

活动主题:安全走楼梯,我能行

活动对象:桓台县唐山镇前诸幼儿园中班全体幼儿

活动内容:

活动

一、创设相应的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如在园楼梯间设置安全教育的活动设施,包括正确上下楼的标志、印制上下楼的脚印等;又如在班上张贴形象有趣、易理解的上下楼标志等图片,在语言区设立“我会走楼梯”园地。

活动

二、听老师正确介绍上下楼的安全知识。如由老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怎样上下楼和认识相关安全标志;结合小朋友上下楼梯打闹的图片,让小朋友们描述图片内容,分析图中的小朋友哪儿做得不对;请小朋友们讨论上下楼梯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结合实际事故发生的案例分析,告诉幼儿哪些行为是安全的,哪些危险的;一起学习儿歌《上下楼梯》: 上下楼,排好队。右侧行,手扶把。不喧哗,不推闹。慢慢走,保安全。

活动

三、提供实践场地进行模拟演练,在游戏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通过角色游戏将“知”转化为“行”。如开展“做客”“地震演练”等游戏,让幼儿来把学习的上下楼梯的知识运用到游戏中。

活动

四、活动延伸:每天设立值日生,在楼梯处监督小朋友是怎样走楼梯的,设立“安全走楼梯,我最棒”评比栏,评选出能坚持安全走楼梯的幼儿。

活动

11.中班美工活动:蔬果造型 篇十一

1.尝试根据蔬菜、水果的自然形状和色彩,通过想象加工自制蔬果造型。

2.体验创作的快樂,培养审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黄瓜、小番茄、土豆、苹果、桔子、香蕉等蔬果。

2.工具材料:牙签、彩色卡纸、棉花、电线、橡皮泥等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蔬菜水果,今天我们来想想办法,把这些蔬果打扮一下,做成漂亮的蔬菜宝宝吧!

二、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出示蔬菜水果造型的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师:你知道这些水果造型是用了哪些材料做成的吗?(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蔬果造型所用的艺术手法和创意,例如:利用蔬菜水果本身外形,巧妙造型,搭配色彩。)

三、幼儿利用蔬菜水果进行创作

1.出示蔬菜水果,启发幼儿根据蔬菜水果的自然外形和颜色进行想象。

提问:

①“挑选一种蔬菜后,先仔细看看它的外型像什么?”

②“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呢?”

③“还需要什么蔬菜或其他材料和它组合在一起?”

④“选用什么材料把它们连起来呢?”(教师重点说明牙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幼儿创作:

①鼓励幼儿想好要做怎样的蔬菜娃娃,并有意识地选择蔬果。

②鼓励幼儿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蔬果造型。

③个别指导使用牙签连接的方法。

五、交流分享:

展示幼儿的作品,幼儿互相欣赏:我的蔬果娃娃是用什么蔬菜(水果)做的?用了哪些材料?它的名字叫什么?

12.中班体育活动:小公鸡顶圈 篇十二

中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相对较弱, 我结合传统的民间游戏“金鸡独立”, 设计了“小公鸡顶圈”体育活动。用彩圈做平衡游戏的辅助材料, 以小公鸡完成杂技任务为活动的主线, 通过顶圈金鸡独立、顶圈穿越树林等游戏环节, 鼓励幼儿主动寻求保持平衡的动作要领, 体验自我挑战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 掌握头顶圈的方法, 不断尝试增加圈的数量并保持身体平衡。

2. 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3.体验顶圈成功的快乐, 增强挑战自我的信心。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彩圈, 用作障碍物的圆筒若干, 音乐《杜鹃圆舞曲》《美国巡逻兵进行曲口哨曲》

经验准备:观看过杂技表演, 有头顶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运动

1. 师幼手持彩圈听音乐《杜鹃圆舞曲》沿着操场走线。 (从外围沿线往里走, 最后在操场中间找到地上的点排成四列)

2.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美国巡逻兵进行曲口哨曲》做圈操。 (重点活动头部、颈部、脚踝等)

二、游戏“小公鸡顶圈”

1. 创设情境“小公鸡练本领”, 师幼扮演公鸡练习顶圈。指导语:小公鸡要参加森林里的杂技表演, 教练给它安排了训练计划, 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出示任务纸条:顶圈走)

2. 操作要求:幼儿尝试头顶一个圈在场地四周自由行走。指导要点:提醒幼儿把圈平放在头顶, 手臂展开或手叉腰保持平衡, 在行走时速度要均匀。

三、游戏“顶圈金鸡独立”

指导语:小公鸡平时最喜欢金鸡独立了, 可是这次表演光会金鸡独立还不行, 还得顶着圈, 我们试试顶着圈金鸡独立。

1. 操作要求:放音乐, 幼儿手持圈在场地中行走, 音乐停时做金鸡独立动作, 并把圈放在头顶, 探索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游戏反复进行。

2. 指导重点:提醒幼儿金鸡独立时姿势正确, 两臂侧平举, 单脚站立保持一定的时间;头部要控制好, 不随意转动;在走动时注意听音乐。鼓励幼儿探索如何放圈才能顶得稳, 且身体保持平衡。

3. 师幼讨论, 探讨顶圈金鸡独立的方法, 请做得好的幼儿示范。

四、游戏“看谁顶的圈多”

指导语:小公鸡金鸡独立顶圈的本领练好了, 教练又提出更高要求。 (出示任务纸条:顶多圈)

1. 操作要求:在顶一个圈的基础上, 逐渐增加圈的数量, 尝试顶2~3 个圈。

2.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思考如何让圈不掉下来, 并根据各自的能力适当增加圈的数量。

3. 集中讨论:在顶多圈的时候如何保持身体平稳, 不让圈掉下来。 (探索顶得又多又稳的方法)

4. 再次游戏:小公鸡们听着音乐往头上放圈, 音乐停时做金鸡独立, 看谁顶得又多又稳。

5. 请成功顶多圈的幼儿再次表演, 其他幼儿观看, 了解顶多圈的方法。

五、游戏“顶圈穿越树林”

指导语:小公鸡的本领练好了, 他们要表演“顶圈穿越树林”, 就是用头顶圈到树林那边, 并把圈套在棍子上。 (场景设置:有三种不同难度, 道路上的障碍物逐渐增多)

玩法:幼儿自由选择要穿越的道路和顶圈的数量;音乐起开始穿越树林, 音乐停狐狸出现, 公鸡随即在树旁金鸡独立。听到狗叫狐狸逃走, 公鸡继续顶圈绕障碍物走, 将圈送到对面, 套在棍上。

指导要点:如果圈掉下, 捡起来重新放好继续前进。狐狸出现时要冷静, 迅速站在树旁保持金鸡独立姿势。成功顶圈穿越树林后, 返回排在队尾, 等待再次游戏。

六、放松环节

1. 师幼共同评价活动情况, 幼儿说说自己的进步, 教师表扬幼儿勇于挑战。

13.中班夏天主题活动教案 篇十三

1、学习用色彩、线条、符号、完整的画面等表达自己热的感受。

2、大胆尝试运用抽象的表达手法。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几副冷暖色绘画作品工幼儿欣赏。

2、水彩笔、油画棒或水粉笔,纸等幼儿作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谈谈夏天的炎热感受。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我们大家有的穿上了短袖,有的穿上了裙子。可我还是觉得有些热!你们感觉怎么样?(请幼儿具体谈一谈对夏天热的感受。)

二、在教室里找找感觉特别热的色彩。

三、请幼儿自告奋勇到黑板上用色彩、线条、符号、完整的画面等表达自己热的感受。

教师可提供给幼儿不同的作画工具,如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粉笔等让幼儿尽情表现。

四、请个别幼儿谈谈对黑板上画面的体验,教师小结。

五、幼儿自由作画,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画出热得受不了的感觉。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可以用色块、线条或是完整的画面进行表达。

14.中班冬至主题活动总结 篇十四

1、本次大赛共分3个环节:包饺子,智力问答,吃饺子。十九点三十分由主持人xx宣布此次大赛开始,并介绍大赛流程及比赛规则等,同时邀请学院的韩书记讲话。在包饺子环节开始前,由伙委会成员带领参赛选手去洗手,同学们个个捋起衣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2、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面粉飞扬,欢声笑语,同时食堂经理和厨师亲自耐心的指导参赛选手,如何包的既快又美观。为体现此次大赛的公正性,由伙委会成员负责监督,数各队包饺子的数量,看到同学们包的饺子大小及花样,发现同学们真的很棒。经过4轮的激烈比拼,第一环节结束。后来由学院老师代表队和食堂经理进行比拼,使会场的气氛更加活跃。

3、在食堂工作人员煮饺子期间,我们开始了第二环节-智力问答,由支持人向观众提问,答对的有精美礼品赠送。同时还有参赛选手准备了舞蹈和弹古筝节目,缓解会场紧张的氛围。

4、第三环节是吃饺子环节,由每队的其他两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一名选手蒙上眼睛去喂对方吃饺子,先吃完饺子的队获胜。看着同学们的滑稽动作,配合的默契,掌声不断,笑声连连,使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同时食堂还给观众分发饺子,让同学们争取都品尝到饺子,感受到温暖。

5、最后经过3个环节的比赛,终于评出了此次大赛的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由伙委会部长为获奖团队颁发我们为其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以资鼓励。

15.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玩声音 篇十五

声音无处不在,幼儿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本次活动笔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试图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的材料,先让幼儿聆听和分辨各种声音,引发他们的兴趣, 再让他们自选各种材料并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声音,最后引导他们选择最佳的方法随动画片的播放进行模拟配音。活动的目的是拓展幼儿的思维领域,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创造最大的空间,使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巩固,并且能迁移到其他方面,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声音,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2.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3.发挥幼儿的想象 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物品 :竹筷 、竹勺 、 木梳、刷子、瓶盖 (铁)、茶杯 (瓷)、 塑料杯、纸、算盘、拉链、塑料袋、 砂纸、鼓、气球、自制纸杯电话等。 2.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玩一玩,让它们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幼儿自由地玩,老师与幼儿即时交流。

(评析:这是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第一次互动。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的欲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各种感性的经验。)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幼儿讲述。老师帮助幼儿丰富词汇 : 搓一搓 , 按一按 , 敲一敲 ……)

师:我们让手里的东西动了,它就会发出声音来。为什么现在它们不响了呢?

(幼儿:我不吹,口哨就不响了;我不敲,茶杯就不响了……)

师:这些东西我们不再动它,它就没有声音了。

(评析:通过探索,让幼儿浅显地了解:只有震动物品才能产生声音。)

二、感受声音的不同

师:刚才是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让我们分开来玩,再来听一听吧。

1.敲玻璃杯。

师:大家仔细地听,好听吗?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

2.吹口哨 。

师: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走一走,好吗? (幼儿活动。)

3.敲鼓。

师:鼓发出的声音和玻璃杯一样吗?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4.摇算盘。先轻轻地摇,再用劲摇,让幼儿比较前后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评析:这一环节是为后面给动画配音作铺垫,有一定的目的性。)

三、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老师这儿录下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这些声音,你会想到什么事?

1.实际声音再现:

(1) 打雷下雨的声音。(2)刮风的声音。(3)流水叮咚叮咚,青蛙呱呱叫。(4) 汽车的喇叭声。(5)小鸟的叫声。

小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然后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用嘴巴模仿一下。

(幼儿模仿。比如节日里鞭炮的声音、大街上的各种汽车声等。)

四、探索模拟发声

1.看课件 。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里也有很多的声音。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请你想一想动画片里讲了哪些事情。

(播放动画片。)

2.示范模仿 。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能不能来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呢?可以用什么来模仿?还可以用什么来模仿呢?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师:我们玩的这些东西中,什么发出的声音和小马走的声音很像?还有什么也很像?其他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你能不能也找些东西来模仿一下呢?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3.幼儿自由探索,老师与个别的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的物品所发出的声音。

4.交流玩法,互相学习。

师:××,你刚才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来模仿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像不像,好不好?

5.合作配音。

新年快到了,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们一起举行联欢会

小鸟们飞来了。

(吹口哨或揉搓塑料袋 。 )

小马也奔跑着过来 。

(敲打鼓或水桶。)

小乌龟也慢吞吞地爬了过来。

(用刷子刷砂纸。)

小朋友们也来和小动物们一起来庆新年。

你瞧,他们敲锣打鼓可高兴了。

(敲打鼓 、 水桶 、 铁盖等 。 )

鞭炮声啪啪地响个不停 。

(老师扎破气球,气球爆炸 。 )

16.中班绘画活动:运动人 篇十六

1.喜欢运动,乐于观察人在运动时的姿态变化。

2.学画简单的运动人。

3.大胆表现自己知道的运动项目。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晨间户外活动时提供各种器械,有意引导孩子观察一下自己的姿态。

2.和父母一起看场自己喜欢的运动比赛。

3.知道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物质准备:自制ppt《我爱运动》,卡纸人若干,粗勾线笔、排笔、水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运动人

1.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运动人,描述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他们都在于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仔细观察,发现运动时头部的方向和特点。(他们的头是朝什么方向的?都一样吗?哪两个一样?)

小结:正面人的五官完整;侧面的人只看得见一只眼睛、一半的鼻子和嘴巴;倒立的人五官颠倒。

二、模仿运动人

带领幼儿模仿不同的运动动作,边做边说出身体的变化。(他们做这些运动时身体是怎样的?头是怎样的?手臂是怎样的?两条腿是怎么做的?中间的身体会怎样?)

三、摆运动人

运用卡纸人的学具,感知立体人和画纸上平面人的关系。

1.自己做动作自己摆:神秘卡纸人也来做运动了,把你会做的运动用卡纸人摆一摆。

2.两个好朋友,一起玩游戏,你摆我做,我摆你做吧。

四、画运动人

你还知道哪些运动项目?小朋友平时爱运动吗?你们会做哪些运动?我们来个比赛吧:把你知道的运动项目都画下来,比比谁画的运动项目最多,而且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画的是什么项目,好吗?比赛开始!

五、作品评价

1.互相交流:说说你画了哪些运动项目?

2.集体欣赏:猜猜别人画了什么运动项目?

17.中班音乐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篇十七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1

活动目标:

1、感知动态画面的内容,尝试听辨音乐快乐、悲伤的情绪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

2、喜欢参与音画同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布置森林场景、小鸟头饰、动画片片段剪辑《快乐的小鸟》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飞》音乐律动入室。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提问:你们听到什么样的音乐?这段音乐象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消音动画片,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1)第一段:小鸟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

(2)第二段:小鸟们在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四、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听辨快乐、悲伤的音乐,并与相应的动画片进行匹配。

(1)第一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2)第二段音乐适合哪段动画片?为什么?

五、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创编鸟飞、鸟跳的动作,表现快乐的音乐

(2)鼓励幼儿创编小鸟伤心的表情、动作,表现悲伤的音乐

六、引导幼儿讨论,教育幼儿要爱护鸟类,不要伤害小鸟:

为什么快乐的小鸟会变得那么悲伤?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

2、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意识。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摘果子》音乐;实物玉米和棉花桃;用卡纸制作的花生、玉米、梨、苹果树、小鸟、云和落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鼓励幼儿说一说家里收获的果实有哪些。出示实物玉米和棉花桃,帮幼儿了解玉米和棉花的基本用途。引导幼儿说出秋天的果实还有花生和梨,由玉米、花生和梨的颜色引出落叶和苹果树,跟幼儿一起感知秋天。

1、在了解梨的时候,随机进行卫生习惯教育。

2、在欣赏苹果树的硕果累累时,随机进行点数练习。

二、表达喜悦之情

通过欣赏苹果树的硕果累累,跟幼儿一起感受丰收的喜悦,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

1、喜悦——笑眯眯的、找果子、跑过去摘(踵趾步练习)

2、摘果子——一只手拿篮子、一只手摘果子(包括上面、下面和前面)。

3、摘得果子装满篮子,要拿给人们看一看。

4、随音乐把动作连接起来,注意动作一定要跟上音乐的节拍。

5、让幼儿排成两队或三队随音乐做练习,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

6、让有围成圆圈随音乐做练习,及时表扬鼓励。

三、设计情境、巩固练习、培养爱心

有一位农民伯伯,果园的果子都熟透了,他一个人摘不完,我们大家一起去帮忙好吗?(把幼儿分成三个组,随音乐再做一遍)

四、稳定幼儿情绪,培养美感

果子摘完了,农民伯伯说我们大家真棒,都是有爱心的孩子。

再次展示黑板上的苹果树,引导幼儿利用小鸟和云把这幅画打扮得更漂亮。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一棵苹果树,或者用卡纸制作一颗苹果树,并做摘果子的游戏。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3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首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情绪的歌曲。特别是在歌曲创编表演的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已有的经验,满足幼儿的需要,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因而,我设计了此活动,即以歌唱为主的活动和以歌表演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变化的能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2、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3,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朗诵诗歌,难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2、录音机;磁性黑板一块3、幻灯片、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

幼:老师好!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谈话导入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3.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教师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师: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呢?三、学习儿歌(给幼儿播放歌曲,听一听)师:“这首儿歌好不好听呀?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那先跟着我读一遍吧。。好,都学会了吧。我们现在来加上一些简单的动作,一起演唱歌曲吧。

请幼儿进行集体郎诵

个别朗诵、男女分组朗诵,最后老师弹琴,你们按节奏来演唱好吗?真好听,小朋友们唱的很棒。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4

一.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BR》《P》《/P》“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齐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能够怎样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能够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这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此刻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中班音乐主题活动5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老师应创设自由宽松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感知、想象、感受并有个性的表现及创造。大班孩子对音乐节奏有了一定的基础,喜欢欣赏各种形式的乐曲,并能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敲敲打打,乐在其中。而《森林狂想曲》这首曲子节奏欢快、明显,乐曲以动物音乐为主题,将生动有趣的动物与音乐、节奏有机地结合,深受幼儿的喜爱,所以我把它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设计了音乐活动“森林音乐会”。旨在通过认识节目单、多次彩排到正式演出等音乐会的情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欣赏、表演、演奏的过程中理解音乐作品,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与节奏,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会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2.学会看指挥进行乐器的演奏,并能尝试用不同乐器进行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交换乐器,体验与同伴演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看指挥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难点: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时,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节奏。

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狂想曲》选段,图谱,打击乐器(圆舞板、铃鼓、三角铁)。

经验准备:有使用各种乐器的经验,会看一些简单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森林里玩,想去吗?”(播放音乐前奏部分)咦,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鼓励幼儿讲述)噢,今天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小动物它们都来参加这个音乐会了,我们来听听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呢?(师幼共同欣赏一遍音乐)

(2)分析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

师:“你们猜了那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动物来参加音乐会了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节目单吧!”

①第一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青蛙,它为我们带来的是唱歌的节目,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谁能看着图来拍出它的节奏。师指图引导幼儿拍出小青蛙唱歌的节奏。

②第二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小鸭子,它为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节目呢?(跳舞)我们一起来试试小鸭子跳舞的节奏。

③第三位给我们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要表演什么?(开屏)你们能不能学学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前面一部分我们做孔雀开屏的动作,小羽毛这我们做拍手的动作,一起来试试。

④根据图谱,连贯的拍打三种节奏。

(3)初次尝试听音乐完整的拍打节奏。

师:接下来有一个新任务,演出就要开始了,演员们要先进行彩排。这次的彩排任务是:听着音乐,看指挥,拍拍手,开屏的地方我们就做开屏的动作。

①幼儿第一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并发现结尾部分节奏的不同。

师:咦。你们有没有发现音乐结束部分有什么不同?(有青蛙的叫声)那代表音乐结束了,看老师指挥的手势,我们再来试一试,把结束的音乐表示准确,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做好。

②幼儿第二次进行看指挥完整拍打节奏,要求幼儿把结束部分拍准。

2.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师:为了让今天的演出更加的精彩,老师今天带来了小乐器,看看有什么?(出示乐器)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初次尝试用乐器演奏。

(2)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师:“‘森林音乐会’的序幕拉开了,现在我宣布‘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

幼儿看指挥,听音乐,运用乐器进行完整合奏。

(3)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3.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上一篇:考研与就业 你如何规划你的生涯下一篇:物业整改报告范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