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2024-07-05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精选11篇)

1.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篇一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目考查卷

我对人生的思考

一、思考过去的人生

以前从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应是怎样的,因此也没有去规划过我的人生,于是人生漫漫十年,得过且过。有时我会在想,我活着要做什么,怎样做,我的人生才不会感到虚度,才会更有意义,以前我认为努力学习,让每一天都在刻苦学习中充实便是人生,但最后发现,高三每一天都过这样的日子是为了拼高考,在一个考大学的目标实现了的今天,我居然失去了动力„„是啊!我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失去了目标犹如一条失去舵的船,没有了方向,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找不到归宿,内心空荡荡。

二、思考现在的人生

列卡·托尔斯泰曾说:理想是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明确的航向;没有航向,就没有生活。于是我自问,我有理想吗?有的,也许便是能顺利大学毕业,顺利找到工作,在岗位兢兢业业,平凡一生„„然而我又不禁想起十年归国路艰辛的钱老,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奉献自己一生的伟大,想起袁老十年如一日的为解决人民温饱而辛勤劳动的背影,想起那一代代伟人为祖国复兴富强安康奉献的那颗伟大的心,我惭愧了。我,一个生活在用鲜血和热汗换来的和平盛世中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竟图安逸,从未立在人民甚至国家的立场而订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使命。然而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如今有很多从中国各名牌大学送出去的留学生居然有90%在学成之时不打算归国复兴祖国,为的只是自己能有更好的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确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目标;树立把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奋斗目标。这才是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而不至于碌碌而为、虚度光阴。

尽管这个社会上,各为己利、冷漠无情已泛滥,尽管如今一个好心的帮助极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如李明涛;尽管如今一个义举也许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争议的话题;尽管我们的付出总没有得到收获,我们还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为国家服务的大无畏精神。记得纳兰修女曾说:“你的善良可能没有人知觉,但你仍然要善良;你的善举可能没有回报,但你还是要行善。”是的,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像任长霞,又像我们受万众爱戴的温总理。他们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名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就能够不断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

三、思考未来的人生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确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才目标;树立把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的奋斗目标。这才是科学的人生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价值,而不至于碌碌而为、虚度光阴。

写到这里,我们似乎要问,是否每个人都要有一番对祖国轰轰烈烈的奉献才算是人生价值观?我想不是的,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贡献尽力了,即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其人生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也许中国庞大十三亿人口,每个人都安分守己,即使没有什么大奉献,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了吧!其次,便是物质与精神的贡献要成正比,单物质贡献是无法让社会发展的,过多物质只会使物欲横流,对社会多一点热爱,多一点关心。

我们要完善自身,以贡献社会。因此大学生活虽放松自由,仍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游戏人生应对自己,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负责,满腔热情的投身于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在人生的过程中,明善恶,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一步一脚印,锲而不舍的向人生最光点迈进。

也许人生很长,我对人生的思考远不止这些,但我会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目标,最终一生即便平凡,也并非无价值可言,这便是我的目标。

2.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篇二

一、中国哲学的道德意义

首先, 中国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一般认为,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贯串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社会公德、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等。它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 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和个人行为, 调节社会关系, 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专指道德品质或道德行为”。道德哲学中的道德是否就是狭义的伦理学意义上的判断善恶的学问呢?

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哲学是以人们的道德生活为主要的思考对象与范围的, 如果说, 中国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的话, 那么道德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应该说是不排除其最基本的伦理学含义的。

比如说,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两次提到过“崇德辨惑”, 那么什么是“崇德”呢?他对子张说, “崇德”为“主忠信, 徙义”, 即推崇道德要以忠信之道为主干, 而以遵循礼制作为其外在的表现。那什么是“辨惑”呢?他说:“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是惑也。”[1]这就是说, 孔子认为使人生陷入困惑的原因是我们人所具有的无理性的好恶等的情绪体验, 这往往使得我们的人生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既欲其生, 又欲其死”, 当我们陷入这种自相矛盾的情绪状况时, 往往无法摆脱, 就会一方面使自我陷入尴尬的情绪困境而产生迷惑, 另一方面让他人感觉此人行无定则, 无法依赖。所以说, 他是不主张人们服从这种无理性的情绪状态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与状况的, 而应该超越于种种好恶的情绪状态, 一切以“仁”与“义”的准则来行为。所以他认为:“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2]《集释》《反身录》对此解释得很经典, 即:“士若在身心上打点, 世道上留心, 自不屑区区耽怀于居处。一有系恋, 则心为所累。”孔子还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3]这也同样证明了在孔子哲学中, 人的道德意义的实现, 在孔子的理论中、在孔子所透视的人生中永远是不可逾越的第一位的。

然而, 中国哲学所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理性的约束那么简单, 虽然仅就这一点而言, 其作用在当今社会其意义也可能是十分巨大的。在建构中国哲学的在当下社会情境下的新的道德意义系统时, 要注意冯友兰先生所谓的中国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与具体意义, 有一些哲学命题需在其一般意义的深刻的理解与认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的新的文化形态与时代要求给予新的变形。

二、中国哲学的超道德意义

中国哲学所能提供的除了冯友兰先生所谓的道德境界, 还能提供天地境界, 即超道德境界, 首先, 它努力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下的平淡的生活以无限的价值与意义。如冯先生所说:“中国哲学不过是将人生当作一个自然的事实, 努力在精神上改进它, 以求使之尽量地好。这里并非简单的是一套道德说教或宗教教条……这里是一种年代久远的尝试, 要改变日常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使之具有在最好意义上的最高价值。”[4]并且, 冯先生是这样理解圣人的, 他说:“圣人并不能作出奇迹, 也无须试作。他做的事不多于常人, 但是具有较高的理解, 他所做的就有不同的意义。”[5]依上所述, 中国哲学的价值体系的建构的指向性是内在的, 从中国哲学的价值观念而言, 人内在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从某种层面而言, 要远比外在的具体行为与其后果更具有意义。

亦即, 中国哲学看到的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 在人面对世界的时候, 人的脆弱与孤独, 但是人的力量在于, 人有心灵, 人有意识, 人有一个可以通过塑造即变得无比强大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这个可以通过此让人类变得无比强大与智慧的精神世界对渺小的人的转换, 那么, 人在这个宇宙将如何自处呢?当这种有力的、智慧的、无限广大的精神世界被塑造出来之后———这个精神世界的成功建构是由于其符合整个宇宙的最基本的秩序的———人就与宇宙一体, 获得了一种大的胸怀, 人就有能量来面对社会人生的纷纭复杂与错综变化。人的其他愿望的满足, 甚至于国家的富强也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所以, 用以达到超越境界的方式方法差不多总是具有内在的指向性。这代表了中国哲学的生命文化姿态, 亦或是它在修身养性方面的习惯性传统, 即个体的生命体会或者捕捉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方式依赖的是人当下的现实的内心呈现的路向, 以达到独立不倚的人生状态。例如, 为了表示超越世界的获得的内在性, 儒家就会说“深造自得”、“归而求之有余师”, [6]它们准确地描述了中国哲学内向超越的修养方法。

简而言之, 用中国哲学的方式修持的人相信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潜在的强大的心理能量与巨大的心理空间可供自由支配, 而当其面对外部世界或自己的现实人生的有限性与缺陷时, 这些心理能量与心理空间立刻就会发挥作用。我们可以说, 中国哲学文化视野下的人在拥有一切现实人生的压力与问题的同时也拥有了自由、独立与自我人格完成及价值感获得的完整的生命体验。因而, 中国哲学在人心安顿问题上的特点只能够这样来描写, 即在中国哲学的文化意象中, 人被赋予的意义与价值及其追求具有当下性与超越性。所以, 余英时在《从价值体系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一文中告诉我们:“中国的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则是互相交涉, 离中有合, 合中有离的。而离与合则又视个人而异……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向上的, 不是等待上帝来启示的, 所以‘心源’……这个观念十分重要。”[7]

在这一方面, 即在中国哲学给我们详细描述出的对自我的狭隘性与局限性的超越, 心灵归属意识的获取, 快乐的体验, 价值感包括道德价值的实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种哲学中, 这些实在的、最重要的体验与境界的获取不是寄希望于个人的未来, 如同价值感的获取一样, 也不是寄希望于人类的未来, 而是在个体的当下状态中的一种呈现。中国哲学的文化意义在于它面对的是个体, 面对的是个体人的当下状态的超越。例如, 禅宗普愿和尚说:“平常心是道。”[8]“担水砍柴无非妙道。”[9]不但能表现对以“道”指称的超越世界的存在的确认, 而且能表现超越世界与现实的人伦世界的统一的观念, 或者表现此二者在中国哲学中的不可分割的观念。宋明理学中理世界与气世界的关系问题也表达了中国哲学的这一文化特点, 理不离气、气不离理、理气不即不离的理论设定再次论证了之前的论述。

中国哲学不仅能赋予普通人生以价值感, 而且让我们在精神层面超越一个人自身的狭隘与局限, 超越现实社会的有限性与一个人面对整体性的社会现实的无奈感与孤立感, 体验无限的快乐, 从而产生心灵的归属意识, 也就是说, 中国哲学还给人以幸福感与归属感, 这靠的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亦即天地境界的建构与完成。

我国古代的哲学们就是在此一方面一直进行着努力与文化上的建构的。他们基本上都有如下的认识:“其一, 天地万物, 本来一体;其二, 人以其私, 故本来之一体, 乃有间隔而生出物我之对待;其三, 吾人须克己去私, 以复天地万物一体之境界。”[10]所以, 无论是张载的“大心体物”, 还是陆九渊的“发明本心”, 都是做的这方面的修养功夫与理论建构, 虽然着手的方式与路向的指向性是不同的———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但最终的要达到的目的是共同的, 即获得精神上的“大我”, 亦即“天心”, 即浩浩然的天人合一之境建构完成。比如张载在《正蒙·大心篇》中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物有未体, 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 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 不以见闻梏其心, 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又比如, 陆九渊也曾说过:“此理天之所以与我, 非由外铄。明得此理, 即是主宰。” (《象山全集》卷三十五) 又如《二程语录》所言:“万物皆备于我, 不独人尔, 物皆然, 都自这里出支。只是物不能推, 人则能推之。纵能推之, 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 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着。” (《二程语录》卷二) 这样的一种精神体验可以帮助我们与大宇宙、大自然, 与原本外在的、相互隔膜的世界、社会与他人相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一种境界的体验之下, 人将不再孤独、不再相互的设立屏障, 甚至在它的极致状态, 人会被尽可能地减少由此而产生的负面的情绪体验而找到温暖与最终的精神家园。这一切, 对救治现代人的精神问题都会产生特别有益的帮助。

同时, 这种文化建构的可贵之处在于, 如果以外在现实的功名利禄作为我们取得价值感的唯一的依据与来源, 那么, 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而言, 就不会获得此价值感与成就感, 就会始终为一小的存在。但是如果以精神上的修养与超越为我们获得价值感的真正的来源, 并且这样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又是不必要以外界的丰厚的现实条件作为资源与支撑的, 孔子曰:“我欲仁, 斯仁至矣。”[11]只要我们有此心意, 有此“志”, 如颜回“当乱世, 居于陋巷, 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回不改其乐”。[12]可见, 只要最低的物质条件保障, 就可以此修养而获得的精神体验而获得无限的人生快乐。这样的文化资源, 对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总之, 中国哲学是面对人内在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并对此加以塑造的。它以内在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人道德意义与人心的安顿与价值, 这在人心浮动、只求物质利益的当今的社会环境下, 有补益时弊的功能。

摘要:中国哲学是面对人内在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并对此加以塑造的。它以内在修身养性的方式赋予人道德意义与人心的安顿与价值, 这在人心浮动、只求物质利益的当今的社会环境下, 有补益时弊的功能。

关键词:中国哲学,道德意义,超道德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13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148.

[4][5][10]冯友兰.中国哲学的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355, 355, 335.

[6]孟子.孟子.离娄章句.孟子.告子下.

[7]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 2004:452.

[8]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

[9][宋]道原禅师纂.传灯录 (卷八) .

[3][11]杨伯峻.论语释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篇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生发展启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仅从以下几点哲学原理谈谈对人生发展的启示。

一、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②,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不同存在形态。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只有有了人脑,才有了人类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而是自觉能动性的反映。“所谓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特性和能力”③。人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许许多多自然界本没有的东西,从而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人目的的变化。但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启示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从客观实际出发,即包括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又包括从社会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体能、学识、智商、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因素。在工作和学习中如果缺乏了兴趣和爱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相反,有了兴趣和爱好则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质和潜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仅有兴趣爱好,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或者自然禀赋,再好愿望和设想下的人生选择也是不适合自己的。从社会客观实际出发,是指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还有考虑社会实际。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人的人生发展也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等,例如,如果没有中国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杨利伟的“飞天梦想”也很难实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还启示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路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并不意味着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为了承担历史的使命和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鲁迅“弃医从文”,他用“呐喊”唤醒精神麻木的国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目的是为振兴中国的军力而学;伟大领袖毛泽东当初只是一位小学教员,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走向了研究军事和指挥战争的道路,最终成为闻名中外的军事战略家、理论家和军事思想家,成为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领袖。为此,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选择好一条更能适合自身成长和造福于他人及社会的成功之路。

二、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造积极的人生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④,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承认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就必然得出世界是运动的结论。恩格斯指出:“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他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相互作用就是运动”。变化是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状态和性质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东西的出现和旧东西的灭亡,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创设积极的人生。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个人的人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顺境和逆境,也有成功和失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顺境为人生提供发展的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成功又使人获得了更大的自信和自尊;逆境和失败会给人生发展带来挫败和困惑。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逆境和失败也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斗志,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促使人创造条件使逆境和失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所以在顺境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于人生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忌安逸懈怠和骄奢放纵;在成功时忌沾沾自喜和忘乎所以。在逆境和失败时,我们用顽强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必胜的信念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避免心灰意冷,自惭形秽,从而战胜逆境和失败,创造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

三、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积极解决人生中的有关矛盾,促进人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矛盾和矛盾运动的。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既内部矛盾,是指“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⑥;外因既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⑦。“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人生也如此,例如:成功与失败并存、优点与缺点同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正视和善于解决人生中不同的矛盾。由于人生发展中的矛盾既表现为内部矛盾,又表现为外部的矛盾,也就是说人生的发展既受制于内因,又受制于外因。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又要不断地汲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或改变创造外部条件,使不同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和处理。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善于发扬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把自身的优点和优势作為人生发展的生长点,用自身的闪光点照亮自己人生前进的路。

四、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能动反映”⑨。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⑩。实践决定认识主要表现在: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通过各种感官活动,获得认识所需的“第一手材料”;间接经验,同样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还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认識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是指“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原理启示我们: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人生发展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获得并且表现出来。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我们掌握丰富的知识。知是行的要求,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行就会变得盲目。同时,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必须开展实践活动。如果只是重视知识的积累,没有自己的亲自实践,人的各种能力就不能从一种潜在的状态转变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在中国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初期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的。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人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自身能力的高低,如果我们没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生的发展就会变成一句空话。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是个人及其活动对自身的意义;社会价值是个体及其活动对社会的贡献及其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一种现实的物质活动,真正的成功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个人超强的“武艺”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锤炼,反过来,如果空有一身“武艺”却不为现实生活的实践服务,这“武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出校园、下农村、下厂矿,访军营、进商店,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从而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增长知识,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发现自身的不足。只有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之中,我们才能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社会提供种类繁多的劳动成果,也只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社会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23.

②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③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④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

⑤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

⑥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⑦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⑧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0.

⑨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60.

⑩罗华江.哲学与人生[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8:70-71.

参考文献:

[1]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耕.哲学与人生(黑白版.2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2011.4重印).

4.枫叶引发对人生的思考的散文 篇四

时光走笔,大自然拉开了秋的帷幕,夏天的燥热从翠绿的枫叶中滑落,融入到秋的诗行。

放眼秋天,满眼的金黄丰盈和姹紫嫣红,色彩绚丽,宛如成熟的伊人,盈盈韵至,楚楚妩媚!比之春草,少一丝燥动;比如夏花,添一份沉静!那一份安恬静美,欣然入眸,美不胜收,惊诧于大自然的造化,心驰神往!

远方,大自然俨如画坛圣手,浓彩重墨泼红了山峦!秋风在田园林间徜徉,树上枫叶迎风飘动,那是珍爱生命的跳动;地上落叶相拥轻语,如在安详甜美的回忆。一种叶落归根的沉淀厚重情怀在心中升腾!我屏住呼吸,聆听大自然的物语:

夏花盛放时,母树温情欢畅地开始孕育,秋阳中我们在体内生长,初冬落叶时长出了嫩芽。大地寒风澟澟,雪花飘飘;冰雪裹住了我们,母子相依取暖,在挺拔的枝头,从母树和冬阳中吸取养分,迎接春天的曙光!

出生在酷冷的冬季,感恩严寒的煎熬!没有你,病虫在春夏会更肆虐伤害!没有你,哪来春的绿,夏的翠,秋的红!

微雨飘来,我们凝聚雨水珍珠似地缀满枝头!春暖花开,光润流绿,多欢畅呀!幼小稚嫩,天真活泼;在阳光下轻轻歌唱,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累了,在母树怀中轻松甜睡;脏了,在春雨中酣畅淋漓!

在初夏的阳光下,浮绿泛金,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绿荫,郁郁葱葱。 已然翩翩少年,和同伴欢腾跳跃,与少女羞涩私语;那一种初放,甜蜜温暖!仲夏燥风吹来,我们风华正茂,英俊少帅,豪情绽放;金枝玉叶,闭月羞花,钟灵毓秀!而蜜蜂传情,难以叶叶随愿;隔树相望,呎尺天涯!

酷夏燥热,知了长啸,那是我对你的呼唤吗!台风袭过,秋蝉哀吟,那是你无奈的哭泣吗!天气转凉,秋雨聚停,就如断了线的眼泪!树根深处传来了秋虫悲与欢的鸣唱!

寒冷的秋雨括来,我们心爱的绿装,渐渐变成了黄、红,在冷雨里飘着。夜来秋风肆虐,来不及和你告别,已凋零了踪影。而在远处欣喜地看到落叶的枝丫上又冒出了嫩芽。

其实一树一叶可以影映生命,从嫩芽初放,到荣盛枯萎,也是告别生命的沉淀与厚重!

草木一秋,生命轮回!从地上拾一片红枫,抚摸着她的脉络,那是生命对生命的敬仰、感动和怜惜!生命中有太多的遗憾和残缺,梦中人,让你牵挂,而不能相守;一旦错过,终身陌路!“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余秋雨告诉我们,其实幸福很平常!如世间万物都能随心所愿,还有幸福可言吗?残缺也是一种美!

世上没有永久的灿烂,唯有永恒的灵魂。人生有灿烂和幸福,更多的是寂寞和清泠;历史亦然!

翻开史书,史上著名的盛大的狂欢或血腥的战争过后,无论场面多么宏大,或尸骨成山血流成河,都会在时光淡然中趋于平静,在史官的笔下,是一串寂寞的字符。而名人有传记,历史亦会记载。唯我们世代茫茫众生,就如这秋天的落叶一样,零落成泥辗作尘。悄悄地来,静静地去。新的绿叶,在大自然中孕育传承!那树上的红枫,是生命最后的燃烧!是寂静于泥土前最灿烂的生命舞动和绽放!

人的生命,比之宇宙,短暂一瞬!没有时间留给遗憾和忧伤;唯追寻创造幸福的快乐生活,才是我们需要的真实人生!

枫叶,春夏带来了满眼绿色;秋冬,孕育着勃勃生机!我赞美秋天,赞美枫叶,更讴歌如枫叶的`茫茫众生!只有人民,才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

“有些叶子从萌芽到凋零,甚至从未被人驻足欣赏过,却甘愿承受着生命的平凡和寂寞。”有文人这样感叹!枫叶对此哈哈大笑,狭隘的武断!虽说你是高级灵秀,你能看到的,是森海一树,未必能体会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虽平凡,却独特!“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世界因此而丰富!我们生命短暂,即使衰落,也灿烂过!即使失去,也拥有过!即使凋零,也绽放过!经历四季,生命完美!虽然短暂,从容飘落!

因生命美好,你们伤感!感叹生命短暂,人生遗憾!而我们以叶落,换来了自然的盎然生机!生命一秋,无怨无悔!试想,如我们生命很长,你能看到世界的生机勃勃吗?能看到春绿夏翠秋黄冬雪吗?在你们眼里,不是老气横秋吗?在你的笔下,还有景致可写吗?

是呀,枫叶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如人类生命很长,从起源就开始老龄化,人口将不断膨胀,在生产力受到限制条件下,大自然必遭到大肆掠夺,犯罪、战争会不断发生,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阻滞文明的发展,今天的世界,你还敢想象吗?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生命轮回!世界万物的生命周期,正是上帝的神来之笔!

落叶带来了自然的生机,同样人的死亡带来了整个人类的生机。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仁慈善良博爱,在走向生命的终点时,我们就能安详、从容、优雅的老去。

5.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篇五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同时,由于受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社会生活多样性、大学生生活环境的复杂性等影响,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既要肯定大学生思想主流健康的一面,同时又要认真研究、分析他们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主流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或接受共产主义理想,但也有的人内心认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的。他们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完全付诸实践。在现实人生追求中,一些人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意付出爱心。

部分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一些大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一些人以大学文凭为上升的跳板,梦寐以求的是出人头地、谋取金钱地位;有的人甚至认为“理想理想,见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这都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发生动摇,使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

(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赞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国家、为集体做出贡献,赞同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核心。但目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部分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由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的淡化。一些大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他们选择个人主义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上。一些人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一些大学生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才能、机遇和人际关系,而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一些人把精力放在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而在个人道德上出现滑坡,他们在政治上不求上进,不讲职业道德,为谋求个人利益而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少数学生不讲精神文明,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甚至打架、斗殴、偷窃、赌博,个别人还走上抢劫杀人等犯罪的道路。

(四)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出现了高收入阶层,不少暴发者以高消费为荣,大肆挥霍,一掷千金,加之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造成社会心态的躁动和失衡,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也受此冲击和影响,少数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超前消费。在一些大学生中,讲虚荣、摆阔气、穿名牌、互相攀比、追求高档消费成风,他们把高消费看作是一种派头、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少数同学追求高消费必然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消费心理,这都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为追求高消费,一些人千方百计去挣钱,而不安心学习,有的人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一)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是当前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同时,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应有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青年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带动青年学生。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团员的教育,使他们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积极工作,乐于奉献,发挥其先进表率作用。

(三)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促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增强其民主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其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

(四)宣传先进典型,进行共同理想教育。发现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学习榜样。表率作用,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五)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艰苦风斗教育。在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艰苦奋斗精神被淡忘,重要原因还在于艰苦奋斗教育的力度不够,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还特别指出,“艰苦创业”的教育这些年进行得太少,这一指示切中要害。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他们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艰苦创业、勤俭节约、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精神,使青年学生鄙视那些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挥霍公产、奢侈浪费的人和事。

(六)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既应强调外部教育也要注重自我教育;为使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还应针对青年喜欢参与性、竞争性活动的特点,采取参观访问、形式报告、收看影象、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览、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方式,教育、启发、引导青年学生;除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通过种种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支持,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育人环境;此外,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影响、熏陶大学生,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青春!

三、结束语

6.思考人生的人生感悟句子 篇六

2、人生的春天,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心高气傲,往往不屑于道旁的花草,而一个劲的往前冲。可是,你可曾知道只有从容冷静地欣赏与品味,才不枉青春年少;只有不急于求成,阅尽道旁的百花盛开,林间的绿意盎然,山间的汩汩清泉,才能让心灵如泉水般明澈,才能让生活有树木的生机,才能让人生有百花的色彩。

3、我想,人生就是一次飞越天际的旅行,只有留心地欣赏悠然的闲云,认真品味野鹤之美,阅览幽鸟相逐,清风与归,在人生的尽头,才会不留后悔,少有遗憾。你的人生会因为欣赏、因为品味、因为阅览而丰富充实。那么,请不要忽略道旁的风景,学会欣赏,学会品味。

4、人生这条路不是在赛跑,也不是在散步,我们不必急于跑到它的尽头使自己错过了太多的美好,也不能慢慢前进沉溺于它的美丽而使自己忘记了前进。

5、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还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团麻。我却要把人生比作一朵花。人生如花一样美丽,不是么?少年像百合花一样纯真;青年如月季一样繁茂;中年如莲花一样典雅;老年如康乃馨一样慈祥。

6、月涌大江流,星垂平野阔。打铁还需自身硬,好钢炼成花一朵。人生渴望成功,成功的背后是战胜艰难困厄,人生成功的是信念,信念里蕴藏的是丰富、理智、执着。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一生的上下求索。

7、人生如一张白纸,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在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彩笔,如何使自己人生多彩,如何去画这张白纸,还需要自己去把握。

8、走在人生长河中,览人生之快乐,惜生活之光彩,明人生之痛苦,思人生之纯洁。在这些事物中,他们与我无数次的走过一段人生,让我明白人生的真理。

9、人生,这个东西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平凡的东西。人生,它可遇不可求。谁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如果,我们不珍惜它。我们,就会成一个没有人生的人。

10、人生是一瓶调味料,有苦,有辣,有酸,有甜,有咸;人生是百年松树,能经得起任何风雨吹打。人生是一杯咖啡,苦过之后,才是让人回味无穷的香甜。

11、我奋斗人生,因为它有一种“诱惑”,它可以使你在事业的追求中几十年都“走火入魔”。它一事当前可以使你“鬼使神差”般地只想付出,而事后偶然才想起了个人所得。它可以浓缩你的华而不实,它可以蒸发你时而出现的人生泡沫,它可以使你的心灵在不断的净化中走向极致,达到凤凰涅盘般的突破。

12、是的,人生不可能总一帆风顺,人生路也许会蜿蜒崎岖,人生路上也许会有惊涛骇浪。这正是“路漫漫其修远矣”的表现啊。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更真切、更生动、更有意义,我们应该“上下而求索!”

13、我珍惜人生,因为它有一种脆弱。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失去不可能再复得。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人生无法得到歇息,人生必须时刻逾越物欲横流的沟壑。我们“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但生命运转的超负荷,使多少人生经历着痛苦的飞离与栖落。

1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江万丈,非一川之功。我们的深潜需要我们的毅力,我们的专注,我们的勇气。有了这些,那么就让时间去蓄积我们的能量,让生活去酝酿我们的爆发。只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才是我们创造人生新高度的时刻,才是显示“沉潜”巨大力量的时刻。

15、自我们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之日起,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将贯穿整条生命轨迹的问题,一个全人类将面临的问题--人生之路怎样跋涉,人生之河怎样趟过,人生至上怎样攀越,人生之花怎样结果。

16、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17、人生路漫漫修远兮,在人生路上有很多选择。有人喜欢翻山越岭,站在山顶去享受征服的人生,有人喜欢沿水沿山漫步,享受旅途中的风景,有人喜欢……这是一道多选题。张开双手,放眼世界,把双手放在肩上,那里并不是空荡荡的,那里背负的是你自己的人生。

18、人生苦闷么?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欢笑。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习,要奋斗,要追求,我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会为成功去努力打拼。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何谈苦闷?

19、人生是梦,人生是雾,人生是云,人生中充满了忧伤,人生中泛滥着快乐。人生像一张贴着邮票的信封,像一张看不见的网,像沙漠中的海誓山盟。人生总是飘乎不定的,谁也不知道谁的明天会是怎样的?人生总是因人而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有的人生路途,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人生总是渺茫的,人总像孩子一样被人生捉弄得疲惫不堪。

20、人生的道路不能重走,昨天的故事无法重复。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风景,还有会欣赏的明眸,会品味的心灵,只有欣赏与品味才是人生的本质。

21、人生像一首哥,充满着激情的抑扬顿挫。人生像一部书,充满着内容的传奇与曲折。人生像一条河,静静的流淌,永不停息的奔波。人生更像一座山,不屈不挠,耸立巍峨。

22、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23、人生,它既有价值,也没有价值。只看你,会怎么样的利用它。只有会利用它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这个辈子,你都在竭尽全力的话。不要以为自己就没有任何价值,只是,这样的生活太累了。

24、人生的夏天,是血气方刚的日子,有激情,有攀登高峰的决心。可攀登高峰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周围有山红碧涧纷烂漫,有水生激激风生衣,有永不凋零的青黛和静谧,还有山野的灵性,家的温馨。

25、人生如戏么?不,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填充岁月的空白,我们会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用真诚去演绎人生。人生不是戏,我们更不能游戏人生。

26、我感叹人生,因为它有一种磋沱。它包容着多少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人生的道路不可能平坦,人生的遭遇有时也会很让人心寒,人生的动荡时常变化万千。人生的收获,有时近在咫尺,有时却远在天边,有时似乎很是意外,有时却又需要多少年。但是:人生苦短,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27、人生是美的集合体,纷繁世间存在着太多你无法拒绝的美好,而人生这条路太美好,走过的人时常都在赞叹它的美妙。

28、人生其实就是人的一生。有的人一生轻松自由,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疲劳,拘束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就是截然不同的俩种人。我们要不断挖掘人生,感悟人生;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人生,用自己的双眼去解读人生,用自己的经历去体会人生真正的含义。

29、我从书中看到:“生如夏茂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所期盼的人生。又曾看见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显示着旷世豪情,李煜的“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显示人间沧桑;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感叹;中曾写道:”人生活多少年,一辈子就要有多少忧愁,烦恼。正因为人生苦短,在历史浩瀚长河中只不过是白驹过隙。

30、你希望人生是狂风暴雨的?还是是万里晴空的?如果你的回答是万里晴空,那么你的人生不会有任何成就;如果你的回答是狂风暴雨,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充满意义,丰富多彩。

31、沉潜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动。着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大工作期间,潜心科研,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则志凝。”而洪式闾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他人生的深度,这样的深度美足以让西子湖黯然失色。

32、人生好比汹涌澎湃的大海。划着那海上的一叶孤舟,寻找着生的希望。那时的紧张化做动力,历经重重困难,身上虽已被海水溅湿,但毕竟是靠自己的毅力生存下来的。我享受着这人生带来的千难万险。

33、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困难,面对它,有人退后,有人原地不动,有人跨越它,退后的人的人生是平庸的原地不动的人的人生没有奇迹,而跨越它的人的人生会轰轰烈烈。

34、人生,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会坚强的面对一切之磨难,永不放弃,直至成功学会坚强,拥有坚强,运用坚强,让它永恒于心中长眠。

35、我要更加努力,因为我也要自己有一个多彩的人生。多彩的人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拼搏得来的,我的目标是突破高考,在人生路上也需要阶段性努力!

36、人生这条路其实很长,长得让人不知不觉就迷失了该要去的方向,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清清楚楚地告诉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37、人生原来是无所不包的,是一个万花筒,但说到底它其实是人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有人像根蜡烛一样,从顶端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有人像一根火柴一样,在最关键的时候,总会闪耀火花;有人像一粒种子一样,只要落地后遇水。就能长出新苗;也有人像名贵香料一样,一经焚烧或碾碎。就能发出最浓烈的香味。在人生的字典里,有苦乐、喜怒、吉凶、福祸、成败、得失等,也有阴晴、圆缺、离聚、分合、进退、恩怨、今昔等,从而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38、人生好比一望无际的草原。驾驭着骏马奔驰在自由的并且只属于我的天地之间,这种愉快的、舒畅的心情是自私的。我享受着人生带来的欢乐。

39、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打开记忆的宝盒,品味已经封存的生活足迹。一路欣赏,一路品味,让生活从容不迫,让记忆充实安宁。再回首,人生因此没有遗憾;向前看,人生的第二次春天就要来到。

40、我愿把人生看做道路,有时平平淡淡,有时坎坎坷坷,虽然路途遥不可及,还可能苦难重重,但我却愿意享受这份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41、人生需要气魄,人生不怕挫折,人生的核心是进步、发展、创新、开拓。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在布满荆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去造就一个神的传说。

42、我赞美人生,因为它有一种磅礴。它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做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的多数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乐在其中,乐得其所,任劳任怨,默默工作。平淡内心中出成绩,寂寞正派中结硕果,于无声处听惊雷,人生处处有拼搏。

43、我的人生会是怎样呢?我也不知道。也许只有当我走完我的人生路,站在人生的尽头,遥望着我艰辛的人生历程时,我才能真正地懂得人生,才能对我的人生作出正确的诠释。人生是要用人的一生去诠释的,所以凭我现在的人生资历还不能对我的人生作出确切的判断,但是不管我的人生是苦,是甜,还是酸,我都会去乐观的面对,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必须承受的,这就是命。

44、如果给人生加以解释,那么就可以说:人生,就是给人们渴求幸福,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一辈子十分自信,一家人和和美美,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不抱怨,坚信困难总会过去,未来会是美好的,所以她很幸福;有的人总是在抱怨人生,事事不顺心,不如意,他的一辈子总是在埋怨中渡过。

45、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46、生命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赛在乎终点,而旅行在乎沿途风景。

47、好运动者健,好思考者智,好助人者乐,好读书者博,好旅游者悦,好追求者成。

48、虽然在商言商,但是我们要尽量不谈回报地先为别人做点什么,这样就赢得了在心理上比别人优越的债权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49、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

7.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篇七

1《哲学与人生》教材与教学特点分析

1) 《哲学与人生》教材的编写,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2)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编制的教材, 追求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新教材一方面, 突破了学科中心, 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另一方面,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跳不出旧的“依纲靠本”框框, 感觉新教材不好教了, 知识不系统了, 结论不明确了, 自己很还适应, 甚至很茫然, 很苦恼。特别是教了多年哲学的教师, 就更要引起重视。

3)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教材。”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形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4)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 归属德育课范畴。虽然这门课程还是哲学课, 但是, 一定要放在德育课这个背景下来理解,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课。作为德育课的哲学课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课的最突出的区别就在于, 不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而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实的能力为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主要地是通过学习, 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实际, 教给他如何才能认清自己的实际, 如何才能尊重客观实际, 从而也才能引导面对客观实际, 树立起自信, 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会激发自己的热情, 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5) 《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 安排在第四学期, 正好是职业学校学生面对分流再次选择人生道路的阶段。人生的最大特点是有阶段性。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 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不一样。当前职业学校2+1模式, 学生在第四学期, 面临着人生关口的又一个选择。是参与实习面临就业, 还是继续学习备考高职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职场生活中, 思考着人生的五大问题: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如何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位置, 显得十分重要。

2《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与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竞争力要求相吻合

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促使学生终身发展的, 使他们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综合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 准确的职业定位;二是, 综合能力与资源;三是, 超强的执行力。综合这三大要素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目的就是增强个人的竞争优势, 让别人无法取代, 成就职业生涯发展的NO.1。一旦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当面对职场裁员风险和各种职业危机时, 就能拥有了主动选择或“择良木而栖”的资本, 职业生涯也不会因为职业机会的改变而发生重大生存危机。只有打造好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让学生在就业的天地中,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定位是指择业者为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根据自身条件和一定的择业原则, 按照定位程序选择职业和工作单位的过程。职业定位是择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学生择业过程中是个不能绕开且至关重要的环节。职校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否具有求是性和合理性, 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 而且关系到学生自身才能的发挥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影响着他们今后事业的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中还有资源问题, 即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总量, 以及人脉存折, 即个人所拥有社会人际关系。资源越丰富, 能力越强, 个人核心竞争力相应也将越加强大。超强的执行能力, 所谓:“言必行, 行必果”。让自己做一个时间管理的高手, 看好了想好了就立即行动, 不错失良机, 不浪费过多考虑的时间, 在最短时间投入大量的有效行动, 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主动分担同事的工作, 及时解决困扰老板的问题, 为公司创造最大的财富。通过打造不可被取代的能力, 相信你的个人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得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是职业人士生存的利器, 是体现个人商业价值的重要依据。无论你在哪家企业任职, 也不管该企业是否知名, 作为职业达人必须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 并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加强执行力的培养, 才能成为在某个领域不可被他人替代的优秀精英。

《哲学与人生》教材包括五个单元15课题, 内容涉及人生选择, 即学生的职业定位、人生贵在立即行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自强不息、意志责任、确定目标、树立理想信念等。可见, 以上的内容与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要求基本吻合。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重新整合。下面以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为例具体阐述。

3 课例分析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与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竞争力, 准确的职业定位的对接。

本学期, 我承授2012级财会专业班《哲学与人生》的课程。学生在今年5月份做分流工作。选择实习就业还是继续读书备考高职院校。这是学生在人生关口上的又一次选择, 学生要自己选择, 并郑重地选择, 我以教材P6为依据, 指导学生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以下摘录一个同学的作业, 与大家分享。

题目:“客观实际与我的人生选择”。学生具体分析如下:

1) 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A社会就业趋势: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头三个季度GDP增长率超过10%。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就业人口也在急剧增加。中国公布的资料显示, 今后几年, 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千400万人以上, 但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仅有1千100万人, 失业人口超过1千300多万。巨大的就业压力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当中国内部经济情况发生大波动时, 当世界经济, 尤其是跟中国有巨大贸易逆差的美国经济出现重大波动时, 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庞大的失业大军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造成严重冲击。B专业前景:低层次的人才供过于求, 高层次的人才供不应求, 缺口大。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16.0%, 财务主管年薪增幅为13.6%, 而财务普通职员年薪增幅只在5.0%。这说明财务高管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将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主力军。主要就业方向1财务工作2审计3税务4金融机构5统计。

2) 个人主客观条件A个人主观条件: (1) 兴趣: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 热爱读书, 喜欢尝试新的事物。 (2) 性格:热情开朗, 很容易和他人交往, 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 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 (3) 能力:职业能力测评只有两项, 即交往能力测评和创造力测评。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 但创造性一般。B个人客观条件: (1) 体质;身体健康, 但会经常感冒, 抵抗力不好。 (2) 学业基础:基础不错, 有一定的描写能力, 热爱文学, 自学能力强, 缺乏工作经验, 学习成绩较好。 (3) 家庭条件, 经济一般, 蜜柚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4 结论

我的人生选择———继续读书备考高职院校。

因为学生在比较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相信她在今后高职单招的复习备考中能坚定信念, 勇往直前, 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不断地挖掘教材内容, 将《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与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对接起来, 有效地培养学生终身发展, 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哲学与人生》新教材, 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生动活泼,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代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促使学生终身发展的, 使他们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准确的职业定位, 二是综合能力与资源, 三是超强的执行力。只有打造好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让学生在就业的天地中,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尝试着将《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与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对接起来, 收到一定成效。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核心竞争力,对接

参考文献

[1]福建德育网.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Z].

[2]菲利普.赛尔兹尼克.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Z].

8.互换人生的思考 篇八

由于《爸爸去哪儿》的火爆,《变形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爸爸去哪儿》由《变形计》团队打造),但两者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小清新,传递温暖与正能量,那么后者就是“重口味”,彰显生活的五味杂陈,苦痛、泪水、欢乐都在其中,用最真实的感动触碰内心。

作为湖南卫视推出的全国首档生活角色互换类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禀承“换位思考”理念,定位于青春期的农村与城市少年,聚焦他们最典型最突出的“现代病”,如网瘾、厌学、脆弱、暴力、物质、冷漠等,通过一对一的互换方式,使“变形”主人公在互换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尽管当下明星亲子节目扎堆,但制片人梁书源表示不会邀请明星子女参加,这档节目就是记录普通人的故事,帮助需要帮助的普通人,《变形计》会一直坚持自己朴素的风格。另一位制片人罗旭明也表示,《变形计》的团队在湖南卫视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仅要帮助城市问题少年获得新生,也要给农村贫苦孩子更多帮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档公益节目,有着浓厚的公益氛围。

Q:影视圈

A:《变形计》宣传负责人

Q:《变形计》是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纪实栏目,号称“新生态纪录片”,如今被众多媒体称作国内“真人秀鼻祖”,在制作团队眼中,它到底是纪录片还是真人秀?

A:在互换角色真人秀领域,湖南卫视是第一个尝试的。《爸爸去哪儿》出来以后大家说我们是真人秀的鼻祖,确切说是户外真人秀的鼻祖。我们从2006年开始做,它与综艺真人秀的确有很大不同,不是为了博人眼球,用最原始的方式真实记录不同环境下孩子们的生存现状,既是真人秀又是纪录片。

我们希望通过这档节目唤醒大家对城市问题少年的反思,主要是心理上的关注,而非物质上的。同时让外界了解偏远的农村孩子的生活,让他们得到外界的关注和帮助。通过对这两类人群的关注,让类似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温馨。

Q:《变形计》已经做到第七季,那么与以往相比,这一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从形式上来讲并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跟拍形式。没有炫技的东西,用最原始、最有诚意的镜头语言记录,不说教。

不过在节目的剪辑上,有一点微微的变化,就是在不影响大体氛围的情况下加入了一些字幕,作为调剂,总体基调不变。我们做它的初衷一如既往,不管你看或不看,我们对社会的关注、对大山的关注都在那里。说是七天的互换体验,为了获得更丰富的素材,最长的时候要拍摄一个月。

Q:与普通真人秀相比,《变形计》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A:突出城市少年毛病与农村孩子懂事善良,这不是《变形计》的节目初衷。一周的人生互换,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带来的远不止是孩子的“变形”,更是家长和孩子的一起成长,来帮助一个个迷途的孩子,让更多的家庭幸福,这无疑把亲子教育从娱乐推向了另一个更为引人深思的高度,节目的教育意义也由此更为凸显。让社会大众感受到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借鉴别人,审视自己,这才是《变形计》真正的目的与价值。

Q:作为“草根真人秀”的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为什么把目标锁定为青少年,现实生活中需要帮助的群体其实有很多的?

A:我们最早的创意是叫“城市之痛”,因为那几年网瘾少年特别严重,我们当时是想挽救这样的孩子。我们做过这样的对比,农村的孩子更积极乐观,如果让城市与农村的孩子互换生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给他们带去的是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而他们又能给城市人一种来自大山深处的力量,所以节目的初衷是挽救更多的孩子让更多家庭幸福。

Q:如何去寻找这些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少年呢,选择上有什么的标准?

A:参与节目的孩子到底有哪些标准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寻找孩子是个非常艰苦的过程,需要把全国的重点地方列出来,一一寻找。我们要找的孩子一定是有代表性的,这样才有关注度。城市里的问题少年要求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普通家庭的孩子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富裕家庭可能问题更为突出一些。找起来还是挺难找的,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推至台前,况且可能还涉及到隐私。有些父母答应了,往往是这个孩子已经让他们头痛到一定程度了,抱着索性尝试一下的目的同意的。而农村的孩子大多是通过走访当地学校了解情况,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Q:每季节目要提前多久开始运作?

A:第七季第一集《山路弯弯》其实是2012年暑期拍摄的,筹备了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不同的线索,不同的故事,筹备期也不一样,但至少也要三至六个月。

Q:拍摄团队规模多大?拍摄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A:最多的时候有90多人在全国各地工作。今年这期节目,光编导就有30多人。因为是24小时跟拍,出于安全考虑,晚上也必须有人监控,避免孩子不适应逃跑什么的。

我们的拍摄地都比较艰苦,比如这次在云南拍摄,遇到大雪封山,很多村庄没有通公路,导演组所有的拍摄设备都只能依靠马运送进去。居住条件更不用说,农民家阁楼里简单搭建的地铺,还经常会被跳蚤咬出了“北斗七星”什么的。 因为水资源紧缺,二十几天没有洗澡也是常事。

可以说,《变形计》团队是确确实实带着媒体人的理想在做节目。这样一群人特别了不起,今年是梁书源和罗旭明两位老师的团队在做。罗旭明以前是做《背后的故事》的制片人,他说就是冲着《变形计》留在湖南卫视的,这是他的新闻理想所在。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他们不图名不图利的,非常不容易。

Q:经过《爸爸去那儿》之后,整个团队是不是被关注得多了?

A:的确是吸引了一些关注的。其实,《变形计》早在第一季、第二季的时候连冠名都没有,后来才慢慢有了赞助。但节目一直受到业内认可,也拿了亚洲最真实电视纪录片奖,是中国最早获这个奖的,还有其他一系列奖。有媒体在点评湖南卫视的时候说,从《变形计》到《爸爸去哪儿》,湖南卫视无不充满着人文关怀。以前团队没有这么出名,但是在业内口碑非常好,只是不卖座。

Q:据了解,《变形计》在策划之初也借鉴了英、美真人秀的一些经验。在你们看来,引进模式的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进行本土化时,有哪些障碍需要跨越?

A:早期的《变形计》借鉴过国外类似《穷爸爸富爸爸》小孩互换的形式,但发展到今天,形成城乡孩子的互换,专门关注青少年,也是经过尝试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很接地气。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此有共鸣,因为它反映了各个阶层的生活,现实性特别突出。中国地大物博,在偏远的地方,生活中依然面临很多困难,记录他们的变迁是十分有意义的。

Q:为什么把播出时间由周六晚改成周一,这样的变动对节目的收视率会有影响吗?

A:这是频道编排的整体需要。从“快乐中国”来说,我们希望周六大家还是快乐一点,《变形计》可能有点儿沉重。其实无论周几播,节目都在起着传播、警醒、教育青少年的作用,网上也在传播,央视二套也在进行二次播放,效果非常不错。相比收视率,我们更看重它的现实意义。

9.关于人生的思考 篇九

最近从很多媒体上看到很多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清华高材生严俊投河自尽”;“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发生服药和跳楼”;“某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北大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据不完全的统计,去年中国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看到这些让人叹息悲痛的事件,我想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

首先,我们为自己而活着。我们正处于青年期,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你所喜爱的职业,你所憧憬的爱情,你所钟爱的兴趣......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还在吸引着我们,费尔巴哈说过:“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挫折、失败放弃这最宝贵的生命呢!?没有了生命,你便失去了一切,你也没有了人生。

其次,我们活着有自己的责任。对于家庭而言,我们是子女是亲人,将来我们是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的,就算是有天大的理由我们也不能抛弃为了我们的成长含辛茹苦的父母,自己一走了之,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是极度的不负责任的。同时国家社会为了培养我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们占据了其他人想要深造学习的资源,我们负有回报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随意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罗曼.罗兰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为了责任珍爱自己的生命你就是一个英雄。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一种责任。

最后我们活着是因为有人生价值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价值,哪怕是乞丐,哪怕是犯罪分子,他活着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大小不同罢了。有些人常常想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你的存在就是一种意义,你的存在就是美得,就是有意义得!席慕容有句话我很赞同“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不论再渺小,再失败为了自己活着的小小的价值,我们也要活着,为世界贡献出自己的色彩。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所能做出最傻的事就是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我们活着不需要什么理由,我们活着就是活着,我们活着就是人生中最成功的一件事之一。在人生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论你有再大的痛苦再大的挫折,有时候这些也是一种幸福和财富呀!

10.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篇十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一直认为哲学是刻板艰涩而无用的,而这次《哲学改变你的人生》一书的阅读却颠覆了我的看法,明白了“哲学就像一条路,我们时时行走其上却未曾注意”这句话的真谛。

书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族人特别崇拜一个名叫“戈尔肖克”的东西。他们相信,“戈尔肖克”孕育着生命和智慧。由于这个词实在重要,每一代智者都投入毕生精力,青灯黄卷,面壁冥想,教导人们如何遵从“戈尔肖克”。他们的言论汇集成典籍,流布于民间,成为人们世代信守的金科玉律。终于有一天,一个对此感到厌倦的人问道:什么是“戈尔肖克”?这个词究竟指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惊醒了所有被“戈尔肖克”催眠的人。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一向以为最熟悉的词竟然一无所知。(引于《哲学改变你的人生》作者唐坚,第二页)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熟知并非真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教条常识却不一定正确,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再去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合运用我们所学知识,又要将运用的过程发现的问题经验总结提炼以增强我们的知识的实用性。同时,我们对待已有知识不仅需要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用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审视

与判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常识,但又不能停留在这个范围内。万有引力、日心说、进化论……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类思想的进步,都是在突破常识中实现的。

书中告诉我们做人要接纳自己,不要掩饰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明白自己想做的不一定就能做到,明白自己做的不一定全能做好。现实粉碎着我们的理想,也粉碎着我们对自己的梦。接受真实的自己,客观对待自己,我们就能走向幸福之途。(引于《哲学改变你的人生》作者唐坚,第四十三页)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对于这一矛盾,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同时以此为动力将缺点改变,成就越来越接近完美的自己。但是在这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我们不可能变成理想的自己。像外向的人希望自己深沉,直率的人希望自己圆滑世故,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面对这些我们需要理解接纳真正的自己,直面自己的优缺点,接受自己的优点我们便多一分自信,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便多一分理智(引于《哲学改变你的人生》作者唐坚,第四十四页)。

11.等车的人生哲学 篇十一

还有准备乘坐公交车,快到站点就看见自己要上的那一路刚好出站,你会加快脚步甚至一路小跑却赶不上;可有时在站台等了半天也等不到你需要的那路公交车,而不适合你上的车一辆接一辆地过。你可能会琢磨,还需要多长时间呢?于是就根据站点的人数多少加以判断。然后呢,仔细研究站牌的每一个地点或者看看站点的广告牌,等所有的研究都腻歪了,就会掏出手机,其实老练的等客刚到站点,就摸出手机一顿划拉,而有的干脆一直是耳朵里塞着耳机。

车来了,人很多,上还是不上,多数人会选择杀出一条血路的,因为那看似很拥挤的公交车奇妙得很,无论进去多少人,都能盛得下,只是人的站立姿势会有所改变。如果不着急可以等下一辆车,但是一旦想到下一辆车人更多,所以绝大多数人从不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辆车上。如果索性等,下一辆车恰好人少,会暗暗窃喜,如果人更多,就叫苦不迭。我曾看见同样的三路车,前面的居然只有司机一个人,可是紧跟着后面的挤得满满的。这乘车的玄机谁也说不好,就得赶哪辆是哪辆。不想等就别犹豫,想等就别后悔。

有时还会这样,你想乘坐的某路车没有来,但是也可以到达目的地的另一路车来了,但是路程要绕远。刹那间你可能又会纠结,上还是不上,上去了,路线绕远,担心耽搁。不上,又说不准自己的车什么时候到,如果要是堵车,还没有这个车快。而现实却是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上去就上去了,你回头望很久没有看见自己要等的车,于是如释重负,幸亏自己明智及时上车。可是你刚刚把车钱交了,就看见自己中意的车进站了,怎么办,钱已经进了收费口,不可能因为你的想法而吐出来。并且几乎没有时间思考,想乘坐下一辆车,就趁着司机没启动,飞身下去登上另一辆。不想就老老实实地待着吧。

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没有定数,其实有些事我们还是可以预料可以准备。生活中,我们最不能把握也许就是到底乘坐哪辆公交车。遇上塞车,先行的车可能会和后面的并驾齐驱。一路畅通,迟来的车可能会提早到达下一站。

而你永远无法同时登上两辆车,也不可能总是乘上随你心愿的那辆车。人生亦如此,你永远无法同时踏上两条路,你必须走的路也不可能就是你心中所选。车是你自己上去的,路是你自己踏上征程的,谁也怨不得。

其实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做与不做,仅凭心意,成与不成,但凭天意。顺其自然,还是顺从人意,你得认命。比如黄金跌价是客观,大妈狂购是主观,但是否增值就得凭天意,被套牢就得认。比如说无数学生刚会说话就学英语,学了十几年,现在突然告诉你英语很有可能退出高考的舞台。比如说当年有人为了多上几年班或便于升迁把户口改了,结果年纪大了渴盼退休,结果退休年龄要推迟。

人生几十载,怎可能事事随心,所谓万事如意只是美好祝愿而已。但我们不必抱怨生不逢时,不必悔恨运气不佳,也不必遗憾错失机会。

毕竟,我们有车乘坐,我们还有路可走。也许你没乘坐的车更拥堵,也许你没踏上的人生之路更曲折。

[感悟]很佩服作者能将一个人等车、乘车的过程和心理观察、体悟得如此的细腻入微,更佩服的是作者能将这一过程和心理与一个人的人生之旅联系在一起,这就将我们觉得平淡庸常甚至多少有些腻味的生活境遇一下子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其实,哲学家并非一直生活在我们这些俗人需要“仰视才见”的玄虚的高空,他们的身边也有泥淖,也有阴霾;他们也要吃喝拉撒,也要生老病死,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对此不是简单的抱怨与满足,而是比我们多做了一件事——思考,思考这些生活现象背后所蕴涵的哲理,探究诸多偶然中蕴涵的必然,思索被种种生活表象所遮掩的深层的问题。所以,孔子见黄河东流想到时光的流逝,刘安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牛顿见苹果落地想到地球引力,阿基米德洗澡时想到了浮力……还有本文作者在多次等车之后想到了等车与人生之间的奇妙的相似。是的,人生如同等车,“怎可能事事随心”,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好的心态:我们错过的,未必最佳;我们得到的,未必最差。所以,“不必抱怨生不逢时,不必悔恨运气不佳,也不必遗憾错失机会”,毕竟我们还有车可乘,我们还有路可走,生活的大门永远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关上!

上一篇:《中国女排》观后感800字下一篇:优秀幼儿园保教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