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作文:大海 The Sea

2024-11-06

六年级英语作文:大海 The Sea(共10篇)

1.六年级英语作文:大海 The Sea 篇一

清晨,我们踏上了去往大海的路。

经过几小时的车行,我们来到了舟山。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我看到了海。海的四周是黄色的,中间是蓝色的,好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黄色玛瑙上。与大海相接的蓝天,淡淡的白色。在上空渐渐的变成淡紫,又变为淡粉。在变成淡淡的蓝色,越往上颜色越深。像神秘的面纱,给大海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白云有的像棉絮从这飘到那儿。微微翘起的絮丝就像蓝天的眼线,蓝天在白云的装饰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美景看着看着就到了目的地朱家尖。我们想投入大海的怀抱。此时的白云已经从棉絮变成了厚厚的绵层,白云像牛奶一样被泼在了蓝色的画布上,大海蔚蓝无际,四周的山就像两只手臂要与我们相拥,坐在小艇上海风吹乱了发丝,带来一种热情的海味,都说大海能洗去人的污垢,我好想沉入大海让大海洗去我的一切烦恼、愤怒、消极;海,能容纳百川,它胸怀的博大,使我不禁想把一切苦水都像他诉说,他微笑的对我点点头;海,有潮起潮落,它沸腾的理想,他一遍遍的冲向沙滩又一遍遍的退回在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持,使我在前进的路上也有一股倔强。

海啊,没有人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深,没有人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蓝,你就像一个博学的老者,深深的海水就是你智慧的象征;你还像一个纯洁的小女孩,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仍能纯洁不为世俗所改变;你也是一个温柔又伟大的母亲,你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万千海底的生灵。

海,你高尚,你善良,你纯洁,你智慧,我爱你大海!

2.大海作文600字六年级 篇二

在这样的海边踏浪更是别有一番情趣。两手拿着鞋子漫步在浅浅的海水里,任海浪涌上膝盖,涌上心头。那海浪忽高忽低,均匀而有节奏。我们来时,正是满潮的时候,海水一直淹到原来用来遮阳的棚。

我们换好衣服下海了,海水凉凉的,混杂着沙土,并不像小溪清泉那般清澈,一浪便掀起一阵沙,我们却一点也不介意,一步一步越走越深,海浪却像一只大手,一把把我推向岸边。突然一个大浪过来,我来不及把头仰高,呛了一口海水,啊!好咸!咸的发苦。这海水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这一浪,又把我推到了岸边。在岸边,有许多贝壳,有的呈紫红色,就像一朵朵小花散在沙滩上;有的呈金黄色,被阳光照射得闪闪发光,金子般洒在沙滩上,把沙滩点缀得格外耀眼;有的呈雪白色,上面有一圈一圈美丽的花纹,就如同海水的波浪那般迷人。

海边更是有许许多多的海上游玩设施,摩托艇、水上自行车,这些都是一些热门项目。沙滩也给我们制造了天然的游戏场,在沙滩上,可以堆沙堡、洗泥浴、捏泥人……

3.大海的哭诉六年级作文500字 篇三

夕阳西下,我们一家在海边散步,海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好舒服呀!

我在沙滩上堆沙子,在浅滩上捉小鱼,正玩得起劲时,突然听到有个声音在叹息。我惊慌地问“是谁呀,是谁呀?”“小姑娘,不要怕,我是大海”“大海?你怎么会说话?为什么要叹息?”我惊奇地问。大海悲伤地回答:“小姑娘,你现在好好尽情地玩吧,看着你玩得开心,我也高兴。可是一想到未来,我不能成为你的乐园,不能给你带来快乐,我很伤心。”我不屑地问“大海,难道以后你会被填平?”大海说“不信?你就看看未来的我吧”随后声音就消失了。我抬起头一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浮着大量的垃圾,悬浮着一层层厚厚的油膜,大量的死鱼在海上漂浮着,甚至还能闻到一股股臭味。我被惊醒了,我们人类怎么可以这么破坏大海,污染大海呢?这时,来了一对年轻的叔叔阿姨,阿姨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在了海滩上;那位叔叔则把刚喝完的可乐罐随手扔进了大海,还向阿姨炫耀自己能扔得那么远。我慢慢地走过去,把那可乐罐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这时那对叔叔阿姨冲我害羞地笑了笑就快步地离开了。这时我抬起头看到大海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人类离不开海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海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那些不文明人的不文明行为。我相信,大海一定会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美丽与洁净。

4.大海小学一年级英语作文 篇四

I live in the city that near the sea, so I can go to the beach ofen. In the summer, the weather is such hot and I like to go to beach with my friends in the evening. When we ride the bike, the sea breeze is so cool, it drives away the hotness. We play in the beach, it is so much fun.

我住在海边的城市,所以我可以经常去海滩。在夏天,天气这么热,我喜欢在晚上和我的朋友一起去海滩。当我们骑自行车时,海风很凉爽,它驱散了暑热。我们在海滩上玩,是如此多的乐趣。

5.六年级英语作文:大海 The Sea 篇五

1、学会课文11个生字及13个生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父亲是怎样帮助这个畸形的女孩逐步成长为能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人的。懂得只要敢于正视现实、刻苦锻炼,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学会各种本领。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青年真正的深沉的爱,以及“我”明白继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青年真正的深沉的爱,以及“我”明白继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阅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层次。

3、自学生字新词。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看见了大海》。

二、默读课文,独立预习。

1、查字典,解决字音及词义。

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

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畸,不正常

破涕为笑:哭着哭着一下子停止了,露出了笑容。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哮喘:气喘,患者感觉呼吸时很费力。

2、分部分,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11):我是个畸形的女孩子,八岁以前从没迈出过家门一步,继父动员我出去看看。

第二部分(12-21)继父带我上街和小朋友玩,给我讲大海的故事,并说等我长到十五岁,就带我去看大海。

第三部分(22-26)继父叫我读书,鼓励我自己做事,要求我在看海之前,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第四部分(27-29)我学会了独立承担全部家务,可是继父告诉我他不能带我去看大海了,我很伤心,

第五部分(30-32)继父去世了,我在独立生活中明白了继父看海的意义。

3、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真正的深沉的爱,以及“我”明白继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

1、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真正的深沉的爱,以及“我”明白继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真正的深沉的爱,以及“我”明白继父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细读课文。

1、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仔细的读一遍这篇文章,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边读边想,你对这个残疾女孩以及她的继父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你对河子、以及她的继父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些语句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用笔画出令你感受深的句子,细细地体会一下,并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有感情地读一读。

4、下面请同学们前后结成小组,将你感受深的语句以读的形式,或用抓重点句谈体会的形式进行交流。

二、学习课文

1、全班交流。

2、重点解决:

(1):“我长得太难看,还有我走路一瘸一瘸的,妈说人家会笑话我的。”我不禁哭了起来。(自卑)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她为什么会自卑,她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请你带着河子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过渡:河子由一个孤单、自卑、胆小、羞怯的无法自立的女孩成为一个有着独立生活能力、很能干的女孩儿,是谁使她有了如此惊人的转变呀?此时此刻,你觉得她的继父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继父的身体越来越坏。但他仍然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成天带我去这去那,鼓励我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活儿。每当我做了什么我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真能干,河子。”

提问:“欣喜若狂”、“惊天动地”什么意思?

为什么“每当我做了什么我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2)一个春日融融的上午,继父把我叫到床边,慢慢地说:“河子,我就要死了,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早在我退休的前一年,医生就说我是过敏性哮喘,必须远离海洋,所以我是永远都不能带你去看海的。我对你撒了慌,请你原谅我。”

为什么继父在临死前也不表明他撒谎的目的是什么?请你们各自轻声读这段话,体会一下继父此时的心情,你对河子的继父又有了怎样的了解,对他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请同学们带着对河子父亲无限崇敬的心情,各自读读这段话。

(3)当我穿行于闹市时,当我熟练地做着家务时,当我受邻居的委托替她照看孩子,从而每月从她那里得到四十元的生活费时,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有无数次,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对他说: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在继父为她编织去看海的善意的谎言驱使下,河子为了圆看海的梦想,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一想,“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这“看海”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4)有无数次,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对他说: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河子没有真正看见大海,那她看见的到底是什么?那她会悄声对继父说些什么?请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三、总结:

课文为什么以“我看见了大海”为题?为什么不以“我的继父”或“怀念我的继父”为题?

请同学们放声将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出,

再感受一下那无私的父爱,再看一下那位已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那么能干的残疾女孩儿--河子吧!

四、作业:请把这个动人的故事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吧:

读给父母听或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5、我看见了大海

深深的爱 宽大的胸怀

课题:我看见了大海

学校:鸦儿胡同小学

做课人:苏民

做课时间:3月7日

6.六年级英语作文 篇六

谈谈如何变得强壮有健康。

Everyone wants to be strong and healthy.But how to be strong and healthy.First,always eat breakfast.It’s good for you.Second,always brush your teeth,wash your face,take showers or baths.It makes your body clean.Then you need to eat good food.• You need to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Good food makes your body healthy.And you need more exercise,too.• Exercise helps make your body healthy and strong.• Finally,work hard at school.谈论介绍你最喜欢的体育运动。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sports to your classmates.I play badminton ,pingpong,basketball and soccer.Basketball is my favourite sport.The basketball is heavy.But I can throw and catch it easily.I like to wear a T-shirt and a pair of shorts to play basketball.I often play basketball for fun after school.I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good friends on Sundays.I like basketball best.Why?Because it can makes me strong and healthy.Do you like it ,too?

My day 我的一天

7.六年级英语作文 篇七

Wint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e winter’s coming, because I can meet my good friend.I want to play with her together.

My friend is the snowman. She is white and lovely.She can make the winter more beautiful .We only can meet the snowman several times in Dalian.How I want to live in the north.If that’s so, I can always stay with the snowman.

I love the snowman, she is my best friend. It’s very happy for me to see it and play with her.I like winter, especially the snowy days!I miss the snowman.

8.六年级英语作文 篇八

Today, I had a good day with my parents. In the morning, we went to the park and had a picnic there; in the afternoon, we went swimming and watched a film, it’s very interesting. After that, we went home and I did the homework. I had a good time today.

今天,我的父母与我有一个美好的一天。在早上,我们去了公园,在那里野餐;在下午,我们去游泳和看电影,很有趣。之后,我们回到家,我做作业。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2.it was me six years ago.这是我六年前。

I was a little child, I was short, I had small nose and big eyes.

我小的时候,我是短的,我有小鼻子和大眼睛。

I could walk, I could read and draw.

我可以走,我看得出。

I could not surfed the internet and wrote letters to my friends. I could not ride a bike, too.

我不能上网和朋友写信。我也不会骑自行车。

3.protect the Earth保护地球

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 reuse water and save water, we should save energy, we should use paper bags and glass bottles.

保护地球,我们应该回用水和节约用水,我们应该节约能源,我们应该用纸袋和玻璃瓶。

To protect the Earth, we should not waste water , we should no driver so much because cars use a lot of energy. We should not cut down too many trees. We should not use too many plastic bags bottles.

9.六年级英语作文 (精选) 篇九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孙彦 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由我与各位交流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主要是在操作层面上的交流。因为,作为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是一定的、教材是一定的、学生是一定的,留给教师工作的空间,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实施课程与教材,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教书育人。因此说,研究教学方法,即:通过什么形式,用什么手段去教会学生学习则是我们的任务。

一、微写作创作与作文教学技巧课程简介 《微写作创作与作文教学技巧》是我总结出的《作文教学十八招儿》的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青年教师,针对当前在教学指导方面方向性内容多,而教学方法少,很多经验需要经过二次创造,才能借鉴的现状,重点把我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拿到这里,供青年教师研究和参考。

纵观本课程大致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具体做法:就是把思维训练与表达训练分开进行,以思维训练为切入点。因为,说出的语言和撰写的文章,都是人们思考成果的外显。如果一味地盯住让学生多写,就舍本求末了。

第二个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程序的训练。把难以控制的写作过程控制住;而且,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抓手,使他们看得见、抓得住、做得到。

第三个特点:坚持“三在”原则。在新《课标》“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以及“应注重应用”的总要求下,坚持“在生活中学习,在模仿中

学会,在比较中生成”。重点是培养学生离开教师组织后的再学习能力,也就是独立学习能力。

所谓“在生活中学习”就是写真人真事。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交流形式。要从写生活中确实发生的事情练习写作,最好是亲自经历或亲眼看到的事情;避免没有生活原型的杜撰,在这方面教师须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所谓“在模仿中学会”,就是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向别人学习。虽然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但是,练什么至关重要。这里还有一个标准问题和科学问题。有人曾以一个例子说服了我,现在与青年教师分享:过去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做贴饼子熬白菜,到头来人到80岁还只会贴饼子熬白菜。今天年轻人上3年职业学校,就成为中西餐专业人才;再经过努力,成为中级厨师、高级厨师,甚至特级厨师。因此,不能盲目相信多读多写。

所谓“在比较中生成”,就是要多组织交流、多组织分析、多组织展示。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最基础的思维形式,也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教无定法” 必须建立在有多

种方法可选的前提之下才可以这样说;否则,就成了“教而无法”。没有方法也就失去了“教”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把钥匙都不可能打开所有的锁。我认为,须在一种原则、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去探索、去寻找、去创造,才能获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再者,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也不相同等原因,我使用的方法对青年教师不一定适用。渴望各位对本课程评头品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本单元内容简介

本单元主要研究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没有可写的问题。将我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些具体做法呈献出来。这些做法的主要特征是将概念形象化,给作文学生以一定的抓手。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某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促进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反映笔下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件事,也是三言两语把事情叙述完,以至于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泛;更有甚者把一件事情写

来写去,从小学就写这一件事,到中学还用这件事应付老师。

我从实践中感觉到,学生之所以感到没有的可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畏惧心理在作怪,把作文看得非常神秘、高不可攀;还没动笔就已经败下阵。他们没有弄清楚,作文是人们日常交际与表达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口头、手语、旗语等交际与表达方式,所以往往编作文。由于在一种非正常状态下写作文,退一万步讲,即使写出文章也往往脱离实际,当然也失去交流和表达的实际意义了。

二是搜集素材缺少标准,造成骑马找马。百度百科解释: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总和。实践也证明: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学生面对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不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而是以“范文”所写的材料为模板按图索骥,结果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材料。

三是误把记叙文“六要素”中的“经过”看成一个点,没有抓住一个过程把情节展开写。尤其是在记叙过程中,没有通过描写把事情的主要情景和人物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本单元分“向自我介绍学习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向绘画学习搜集素材”,“向母鸡下蛋学习打腹稿”“向竹子学习写情节,即记述一个过程”、“向竹杈学习插叙”以及“向蝎子钩学习点明中心”6个做法与青年教师交流;其目的是研究一下如何把学生教会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学生有的可写这一基本目标。

三、作文教学技巧介绍

技巧之一:向自我介绍学习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见:

三、实施过程案例)

技巧之二:向蝎子钩学习结尾点明中心(见:

三、实施过程案例)

技巧之三:向摄影学习搜集素材

现实中,不少学生总说没有事情可写,尤其有的学生总仿照优秀作文选中写得事情编故事;尽管个别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举例引导、启发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但使学生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有教师用《背影》中写父亲给作者买橘子、《羚羊木雕》中写母亲不允许作者把木雕送给万方,去启发学生写生活中的小事;可学生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这样的事情啊!

那么,学生到底有没有可写的事情呢?如果说生活丰富多彩,是创作的源泉;那么学生为什么难以找到可写的事情呢?如果说学生整天处在真空里,没有生活恐怕谁也不信。这就怪了:既然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又生活在其中,那么为什么就捕捉不到可写的素材呢?我认为:关键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拍照已成为人们顺手拈来的事情,很多人的手机里存有自己拍摄的照片。看看这些照片,拍山多是峻峭、起伏的,拍海多是波澜翻滚的,拍花多是鲜艳夺目、与众不同的。从这些选景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关注的是一种变化、一种反差、一种与众不同。其实,学生作文也是一样,很多记叙性文章写的就是一个变化过程。

这样的例子在语文教材和其它作品中很多。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断腿前与断腿后发生巨大变化;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也发生了变化;今人如此,古人亦如此,吴敬

梓笔下的范进,中举前后连同岳父胡屠户对他的态度都发生变化;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更是写变化,契诃夫小说《变色龙》更是奥楚蔑洛夫围绕是否将军家的狗变来变去。类似写变化的作品数不胜数。

此外,还包括对比:有地点的对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人物的对比,如《藤野先生》中鲁迅与清国留学生到日本求学时的不同表现;有态度的对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家人由盼到躲。作者正是通过记叙这一变化过程和把不同事物进行对比,表达出自己的爱憎的态度与情感的。

生活中,人们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很多类似变化的事情。社会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由误会到消除误会的变化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的变化过程;学习有一个由不掌握到掌握的变化过程„„;而且,变化越大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总之,“变”是常规的,只是变化的幅度、性质不一样,而不变是偶然的。我相信:只要以变化和对比做为标准搜集素材练习起,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生活永远是一座写不尽的宝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规律、教给学生标准、教给学生共性的东西;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这些标准,这些尺度,才能去解决好个性问题。以上是我多教材与接触到的作品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来的认识,如有兴趣,这里也建议年轻教师对记叙文是否多写一个变化过程亲自印证,到时候您一定得出难以忘记的结果的。

社会都认可的。我认为,这一共识不够全面:一味地强调“多”而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一旦形成定势就很难改变,更不用说提高写作水平了。

其实,作文教学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思维训练。学生不会写、写不好都是表面现象,而关键是学生肚子里没有与他人交流的故事、思想、情感和语言;当然,笔下无的可写了。因此,作文教学千万不要一味盯住作文本上那几段文字写得如何如何。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广大学生认识到:写作文是用书面语言与读者交流;当别人看后

写出读后感就形成了对流。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不是在写,而是在于想好要说什么、写什么。动笔“写”,仅仅是把思考出来的结果落在纸上罢了。

生活中不知道老师们是否发现,从超市买来的鸡蛋,有的上面沾着血迹,这是因为鸡蛋太大,把鸡的生殖器撑破流出的鲜血便沾到了鸡蛋上面。这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鸡肚子里有蛋,即使把肛门撑裂,付出血的代价,也要把这蛋生出来!试想一下,如果这只鸡的肚子里根本没有蛋,即使主人把窝垫得再舒适,母鸡拿的姿势再标准、再优美,也生不出蛋来。因为,这鸡的肚子里根本没有蛋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必须懂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错了,越努力背离期待的目标就越远。至于多读多写,首先要弄明白读什么、任何写和写到什么程度为好。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将思维与表达分开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打腹稿的能力与习惯。

具体做法:第一,从写提纲练起,先不要写成文章。等养成习惯后再去把腹稿写成文章。这样即可以增加构思的频率,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机会;又可以反复锤炼语

言一举两得。第二,先讲后写。在四人小组中口头作文。口头表达能力强了,必然带动书面语言的提升。不愧是一条作文训练的捷径。第三,选出写得好的提纲和说得好的学生到全班交流,互相借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促进思维。第四,每次作文要求提纲与作文一起收。借鉴这些做法的核心,就是通过思维训练,最终帮助学生养成打腹稿的良好习惯。

技巧之五:向竹节学习记叙一个过程

芦苇 竹子 甘蔗 藕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学生三言两语就讲完一件事。经过调查和统计我发现:是学生将记

叙文六要素“起因—经过—结局”中的“经过”误解为一个点,所以没有把故事情节展开所致。

一天,我将竹子、苇子、草和藕这些有“节”的植物展示在课堂上,并问道:请同学们看看这4种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纷纷试着小声说有节、都有节„„。为了强化“有节”我让学生列举出亲眼看到有节的东西。这一问,学生来了兴趣:甘蔗、钢鞭、梯子、楼层„„,有的学生还举起手来抓抓挠儿,示意手指也有节„„。

然后,我分别拿起一个个植物边演示边说:竹子的节叫竹节、苇子的节叫苇节、草的节叫草节、藕的节叫藕节,手指的节叫骨节......。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作文中记叙的事情、故事也有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节。同时,在黑板上写出:竹子—竹节,苇子—苇节,„„,故事—情节。至此,学生对“情节”和“过程”是由一节一节、一段一段组成有了形象的理解。

接着我进一步举着“教具”让学生观察:“谁说说,这几个植物节与节之间各由什么做标志?”学生回答更积极了:草和苇子的节与节之间有叶子、竹子节与节之间有“鼓出的楞儿、藕节与节之间细„„。”“那么,你们谁知道故事情中节与节之间的标志是什么吗?”这问学生哑然了。

接着,我给学生讲自己发现情节之间标志的故事:我曾经因为学生不会写作文做过一个调查。将写作文较好的学生和写作较差的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复述自己的作文。

结果发现,一些作文好的学生在复述中多用“后来”、“后来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6页《走一步,再走一步》,在你认为是两个情节之间加上“后来”,大家一起印证一下我的这一发现对不对。

在课堂练习中,我又把“后来呢”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按照提示叙述一件事的过程。就在二、三个学生叙述完,大家正在兴头上的时候,我突然说:“看来今天大家都讲,是没时间了;这么着吧,你们把要讲的事情的“过程”写在作文本上。回头下课我慢慢欣赏。”事实证明:用“后来呢”提示,那些作文较差的学生也有的可说了,至于叙述的好与坏,那是下次讲“描写”时解决的问题。

技巧之六;向绘画学习描写

通过语言描述与介绍,使所表现的人物和环境等具象 化。如果把记叙一个过程(情节)比作搭建一篇文章的骨架,描写则是往骨头上添肉。现实中,学生在描写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一般有二:一是对什么是描写不理解,而不会运用;二是描写缺少顺序。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分为四部分进行。

一、通过介绍摄影、绘画等表现方法,引出描写就是用文字照相或绘画。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反映同一个陌生景点的照片、国画、油画等不同形式表达方式。教师指着照片或画问学生。这里摄影师是用相机把景点介绍给没去过的人,是画家用画笔把景点介绍给没去过的人。现在我既没有照相机,又不会画画,那么怎样才能把景点介绍给没去过的人呢?我们可以用笔把看见的景物写下来,这就是描写,即:用文字照相。

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描写”的理解。

(一)组织学生分别从课本中找出2—3段“用文字照相”的段落。

(二)教师选择其中一段文字,讲清描写必须有顺序。

1、递进式顺序,即: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

2、放射式顺序。以一个点为中心,即: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三)要求学生对照找出的“范本”,选择一定的顺序模式,用口头语言将教具照片和画的内容介绍给他人。

二、课堂练习,(一)组织学生仿照找出的“范本”,写出教具照片和画的介绍。

(二)既然文字可以像照相机一样照相,请同学仿照课文中的人物描写,互相给对方用文字照一张生活照。

在描写教学中须注意3点:一是训练必须从描写真人实景练习开始,做到对着实景写生、对着真人速写与素描,为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做铺垫。二是须把描写的单项训练逐步过渡到与记叙一个过程结合起来;三是集中训练要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切忌要求过多、过高;等到综合训练时,则强调抓着一点兼顾其余,注重文章的整体效应。

技巧之七:向竹杈学习写插叙

在记叙性文章中,插叙,包括追叙、补叙,对中心事件和主要情节的补充和说明作用十分重要,它使事件和情节更完整、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对于学生写作文来讲,我认为插叙应该属于如何把文章写好的范畴;但是,如果学生在描写和议论方面较弱,可以采用插叙的方法把文章写充实。就插叙而言,别说是初中生,就是高中生也不容易用好。作为语文教师,在辅导学生使用“插叙”时,也往往缺少抓手;尤其不容易进行统一训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插叙,并进行统一训练的呢?我这里分成两步进行。

首先,通过竹杈演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插叙,并体会插叙的作用;使他们认识到插叙的重要性,从而主动使用插叙。我借鉴以竹节类比引出情节的做法,拿出一枝主干与枝条区别分明的竹枝给学生看。指着斜向伸出的枝杈说,如果把这枝竹子比作一篇文章,那么中间这根主干就是順叙的情节,旁边这些像插在主干上的杈,我们叫它插叙。

这里必须明确一点:順叙和倒叙决定了文章的整体结构,而插叙植根于整篇文章的叙述过程中。可以插在順叙结构的文章中,如《羚羊木雕》从母亲问“那只羚羊哪去了”,一直写到要回羚羊,中间插入万方与我换裤子等事件。

也可以插在倒叙的文章中,但是插叙不能独立成篇。可插入一件事,像《紫藤萝瀑布》插入“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经有过一大株紫藤萝”;也可以像《杨修之死》中插杨修识破门里写活谜底、吃“一盒酥”、揭穿曹操梦中杀人谎言、告密被吴质算计、帮曹植闯出邺城门和给曹植答案等6件事。

作者之所以使用这些插叙?不在《羚羊木雕》中插入“万方与我换裤子”,读者就会对我为什么要把贵重的“羚羊”送给万方的缘由不理解。插入后,人们就知道了那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在《杨修之死》中插入6个故事,人们就不清楚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

其次,也就是第二步。我借鉴举例作文的“提示语”,要求学生在记叙过程中加入类似“几年前”、“有一次”、“此时我想起”等词语。为便于学生记住,我让学生统一记住“几年前”,然后由个人发散想到其它提示语。实践中我发现,只要加入这些“提示语”学生自然就插入相关内容。至于插叙结束后,再回到主要情节中接着叙述,只是作为一般要求;真正的指导需要结合学生具体习作一对一进行。

这里我强调:作文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检查教学效

果要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需要把“抓手”交到每个学生的手里,这叫按葫芦抠籽,也就是抓落实。

四、教学过程设计案例

这一单元我为各位青年教师解决学生作文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提供7个技巧。下面以两个案例,谈谈如何把这些技巧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大家读过《论语》学而第一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往,人们注释翻译:“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从上大学的时候起,我就想:“学”和“习”即使把它一个解释为学习,另一个解释为温习,不还是学吗?后来,我上网一查才发现,南怀瑾先生把前一个“学”解释为学习,后一个“习”解释为实践,很有道理。原来孔子在强调“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主旨,当然也是这句话的主旨了。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翻译成:“当学习的东西有机会付诸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从此,我有意识地运用到教学中,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组织学习者进行操作训练,在实践中强化识记、加深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学习的内容问题。学科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仍然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思维训练。接着我 们又提出疑问:思维训练如何落实和抓手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思维训练,一是训练学生如何掌握思维与操作程序,二是训练学生使用学科材料、学科规则以及学科标准

生活中我们发现:人们感兴趣的东西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这种兴趣来源于人们的好奇心。但它持续时间短是暂时的,它与了解和熟悉程度成反比;往往随着了解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消失。第二类是表现自己长处的东西。“万类霜天竟自由”下,表现自我是天性,控制自我是修养。这里有一个例子启发了我:人们习武时练踢腿,往往是右腿比左腿踢得熟练、踢得标准,主要原因是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右腿,相对右手、右腿,左手、左腿使用得少。在练习踢腿的开始阶段,当然右腿要好于左腿;结果,越是右腿踢得好,就越是以右腿来显示自己的成绩;相反,左腿越是踢不好,就越是怯于练习,结果与右腿拉开距离。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结果。有经验的武师则利用“表现自我是天性”的特点,一遍又一遍地组织检查、展示、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以鼓励踢左腿,打消学员的恐惧感,促进左右腿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员自己去如何如何做。

由习武出现的这一现象推之到学生学习写作文上,学生同样有一个受畏惧心理干扰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好“马太效应”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问题。

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打消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呢?在我师傅的启发下我发现:学生很愿意让初次见面的新教师记住自己的心理;利用首因效应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进行了如下尝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共分为6步进行:

第一步:假设与不喜欢作文的学生有共同态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课上,我问学生“咱们班谁不要喜欢写作文,请把手举起来。”说完,我先举起手来。学生见语文老师竟然不喜欢写作文,感到出乎意外;立刻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步:以提问的形式提示1-2个学生比较全面地介绍自己,促进全班学生思考。我装出了解情况的样子问学生,并要求一一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家里住在哪儿?家人有什么人,他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最喜欢或不喜欢谁?你有哪些爱好和特长?你的理想是什么?

第三步:请起1-2个学生鼓励尝试着离开老师提问,比较全面地介绍自己。这时,一定要找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

接着,教师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强化4个部分,以给学生评判介绍的标准,即:

1、介绍自己姓字名谁,2、介绍家庭情况,3、介绍兴趣爱好,4、介绍理想和追求。

第四步:教师以自我介绍为引领,要求学生每人写出自我介绍。教师引导:“同学们,我非常想了解你们每个人的情况,可惜的是,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介绍时间不够。这样吧,我先做自我介绍,然后你们把自己要介绍的内容写在我发的这张作文纸上,一会收上来我拿回去仔细看;明天大家检查我记住几个人。”

这里要强调:一是要事先做好相应准备,尤其要准备好稿纸。与让学生写在作文本上相比,以示教师的诚意,确实想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这里体现出实践性教学原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在生活中学习”。同时要求空出第一行,给下一步不上题目做好准备;二是要学生“明天检查老师”是激励学生认真写。同时,教师的自我介绍也是在展示自我——亲其师,才能够信其道。

第五步:明确写文章就是用书面语言交流。当堂抽看几份便煞有介事地惊诧道:“咱班的作文水平真高啊!我看了几个学生的自我介绍写得都很好。”然后强调: 22

刚才,几位同学用口头语言向我介绍自己,这就是人们平时用的交谈或叫交流;刚才大家用说面语言向我介绍自己,就是在写作、在作文,也叫写作文。所谓作文或叫做写作文,就是在特殊环境和需要下,或为满足特殊需要,而用书面语言交流。也就是用笔说话,或用笔交流。

同时,扩展道:以后你们有事找不到我,就在我办公桌上写个留言条,你们有事或生病要写履行手续写个请假条,你们看到的书面通知、公示、喜报这些应用文体都是一篇篇作文;你们在网上发的帖子,以及成段的跟帖,以及彼此给对方发的成段的短信都是在写作文。

第六步:从格式上进一步强化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交流。请在你写好的自我介绍第一行中间位臵写上“我叫xxx”或“xxx自我介绍”或“xxx简介”都行;然后由后往前传。告诉学生,这是你本学期写的第一篇作文。

这里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精心设计,教师要表现出真实、诚恳的态度。使学生渐入佳境;在不知不觉的无意注意下,实施学科教育。关键是要学生体会到是在上课、是在“学习”。这种体验比起教师说多少遍都记忆深刻。

第二,为收到更好示范效果。可以事先找到1-2个学生准备好脱离教师提问的自我介绍;同时,一定给学生评判作文的标准,以突出在模仿中学会。否则,学生模仿就

没有抓手。

第三,通过比较进一步强调作文是用书面语言交流。学生使用同一表达方式之间的对比,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对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比,请假条、通知、公示、喜报和发帖、跟帖,飞信等之间的类比,提出写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交流。

案例二:教案设计

技巧之二:向蝎子钩学习结尾点明中心

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叫主题或叫中心思想,它是一篇文 24

章的生命所在。这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持的观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等;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要表示出爱什么、恨什么;主张什么和反对什。如果一篇文章没有主题,或主题不明确,让读者读后不知所云,当然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件事从头到尾地记述下来,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要学生把中心写明确,除去引导作者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外,还需要一个简单、易学的抓手,让学生看得见,能够在模仿中慢慢体会、感悟。

根据教材中部分记叙文的结尾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我就从结尾点题开始训练,先让学生弄明白什么是中心思想。我找来一只蝎子标本组织学生观察。为什么非要用实物而不用图片呢?因为,实物更直观、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细致观察发现,蝎子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尾巴上面有一个钩子,那是它防卫的武器;同时,在尾部与钩子之间有一个毒囊,蝎毒是珍贵的药物,国际市场价格昂贵;欧美已经将其用于临床。

接着,教师明确:其实,文章也有一个“蝎子钩”,这就是结尾点题。作者往往通过结尾点题表明中心。《背影》结尾“唉,我不知何时才能与他相见!”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丑小鸭》结尾“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表达丑小鸭实现理想后的喜悦。即使毛泽东主席著名的词《沁园春〃雪》的结尾,也用“俱 25

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明诗人的信心与伟大抱负。

为进一步加深印象,须组织学生每人找2篇以上结尾点题的文章交流,然后先由教师做出示范。在此基础上,组织给找出的文章改结尾,并进行交流。要学生体会结尾点题的作用。接着,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改结尾,从中体会什么是主题。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作文时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尾,选取其中的一个,并说明理由。从此,要求学生写文章必须有蝎子钩。

这里我要明确一点:教师要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教给学生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只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罢了。因为,一篇文章主题的确立,受到作者的阅历、生活态度、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当时的心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就如同烹饪专业教做菜,只要教会刀工和炒菜的程序,教师就完成基本任务;至于能不能成为特级厨师,那是个人努力以及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一句话,也就是说作文训练需要是要分层次、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提得标准过高,让学生失去信心。

本节课是我与师傅总结的《初中作文教学技巧》之二:“以蝎子钩作比喻,点明文章中心”的作文课,也可以叫作文训练课。

针对免试就近入学生源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我确定“低起点、小步距、快节奏”的教学策

略,在继承我师傅教学上“模仿、比较、生成”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分层次教学,力争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以促进整体优化。

首先,坚持新《课标》实践性教学原则。即:1,在生活中学习;2,在模仿中学会;

3、在比较中生成(以下简称“三在”原则)。具体做法就是把教学中的概念、内容等尽可能与生活结合,缩短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用“蝎子钩”比喻,使学生记牢结尾点题这一写作特点;同时,把讲读课与作文教学紧密结合,组织学生“仿写”,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信任度。再者,用名家名篇的结尾与学生写的“蝎子钩”比较、学生之间交流中的比较,促进学生生成自己的认识、进而提高把中心写明确的能力。因为,比较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抓手、更是学生思考的基本方式。

第二,把思维与表达分开,重在培养学生打腹稿的习惯。一味地强调多读多写是一种误解。实践证明:习惯是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力。须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审题、说思路、口头作文等形式,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能力。

第三,把学科教学目标与学时教学目标分开落实。我在“三在” 原则下,促进学生“生成”的训练过程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凡是作文课都应该重复以形成定势;而组织学生认识“蝎子钩”和包括口头和书面的仿“写”则是这节课的学时教学目标。我相信“蝎子钩”与文章中心的关系会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会生成新的认识和能力。

第四,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标准。教师为主导,一个

明显的标志就是对学生思维和学习方式的引领。因此,教学必须有抓手、有标准、可检测。我认为:把中心写明确应该从仿写“蝎子钩”开始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对文章中心作用的认识。应该说,学生是否记住“蝎子钩”,及其在文章中的位臵就是衡量这节课质量的标准;至于能否用好、写好,有待于在今后“复习课”中反复训练逐步提升。

下面我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教案的案例:

记得已故毛泽东主席曾经强调: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虽然主席在论打仗,但对人们做事很有指导作用。我曾经走过这样一段弯路。就是把很多要说的内容都写在教案上,结果一到课上很难找到。后来,我请教师傅,得到了真招儿。

师傅告诉我:教案是上课的蓝图;当然了,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案也可以是一个备忘录。这就有一个“简案”和“详案”的问题。其衡量它的标准决不在于字数多少。应该看它的关键性环节有无设计科学、切实可行的操作过程。有教学过程,即使字数少也是详案;没有教学过程,即使字数再多也是简案。使用“技巧”最好写详案,强调演示过程。对于概念、定义和过渡性句子还应该有预设语言。

下面是2014年10月17日我到虎城中学参加《城市薄弱校作文实效性教学策略的校本研究》结题会,承担的汇报课教案,也不一定规范,仅供大家参考。

学写“蝎子钩”训练教案

老师们:上述七招仅仅是我总结的《中学作文教学十八招儿》的一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还有一个如何把文章写好的问题,包括:审题、剪裁、如何使语言准确、生动和形象等问题,以及议论文、说明文、日常应用文的写作等一系列内容都没有涉猎。

即使选定这些基本内容,也体现一个育人育心的特点。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教育界,任何一种工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和理念为统领,是由于教育对象具有主观能动性所决定。

这就有一个通过本课程到底应该学些什么的问题。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之一: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是一项学习内容,更是一个创造过程。面对一个个学生,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工艺浩瀚永远也学不全。因此,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教育原则、理念的指导下,以不变的原则,寻找和创造出一系列有效的招数,以适应指导不同学生作文的需要。说白了,就是对于我所介绍的技巧不要照搬;以免出现邯郸学步。

建议之二:把如何利用主观能动性,促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研究。生活中,垂钓者持续盯住鱼漂几个小时都心甘情愿,因为那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如果换成去盯墙上画的一个红点儿,无论心理和心理都难以承受。因此,不能以1+1必然等于2这一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对待教育,更不能对待作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放在重要位臵,激励他们去创造。这就如同学习负担一样,其重与不重的标准,不完全取决于学习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超过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极限。

建议之三:站在被教育者立场,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接受能力。离开需要,给予都有可能成为负担。因此,选择用竹子、蝎子和母鸡下蛋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且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辅助教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追求

所谓系统。我认为:离开了促进学生健康而个性地发展,一切所谓系统,都不是系统。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新《课标》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人生的引领者,更是一种教育元素。教师兴奋点就是教学质量的增长点,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为,影响大于说教,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需要年轻教师以红胜火的青春拥抱教育,拥抱学生,拥抱师生共同的未来;一定会在自己岗位上做出成绩!

五、作业(考核)

仿照案例,结合实习材料中任意一项技巧,设计一个突破知识点的操作过程(片段),用一句时髦的话讲,叫做“微课”教案,或写一份教案(详案)。要求:

1、要有比较完整的实施过程,2、字数不限,但要表达清楚。

附:指导教师点评:

这是来自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个性特征贯穿始终。我认为本单元交流突出三个明确:

1、教学对象明确,限定为青年教师。

2、教学目的明确,通过介绍作文教学中的某些做法,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建立策略意识。

3、教学内容明确,“研究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没有可写的问题”。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大致有4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化,用理论和理念指导教学工作。“三在”把以学生为主体具体化。“在生活中学习,在模仿中学会,在比较中生成”,注重学生的学习原则、学习方法和收获的内容。《学写“蝎子钩”训练教案》在这方面做了诠释,尤其在师生活动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主讲教师在介绍过程中,围绕着如何“教”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观点:如思维训练与表达训练分开训练;习惯是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能力;利用首因效应问题,以及关于课业负担种的标准等。正是这些观点和认识促进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

(二)突出实践性教学原则。语文课上使用实物道具给人眼前一亮。情节、插叙这些概念不容易理解,与植物中的藕、竹、苇、草类比,就很容易理解;打腹稿不易被人注视,但用鸡带血的初蛋(母鸡生的第一个蛋)比喻很容易让人记住。尤其,“向自我介绍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你说师生第一次见面相互介绍,到底是正常的交际还是教学过程?我认为,这是一节寓教学于生活之中,且精心设计无雕琢的作文课。

(三)训练有系统、有梯度,循序渐进。本课程围绕解决学生作文没的可写问题,从打消心理畏惧、到搜集生活素材,一直到把中心表达明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如以竹节喻情节看似简单,其实

抓住了解决思维和认识上的问题。我相信,在“没的写”问题解决之后,主讲教师还会提供解决“写不好”的类似做法。

(四)是在介绍自己如何搞科研的。我认为,本单元交流的最大特点,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又一个“抓手”,也就是教法和学法。我认为:主讲教师在交流中,介绍自己如何获得这些“抓手”的过程最最重要。她送出的是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这就是向生活学习,向实践要招儿。

[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高级教师

10.六年级英语作文:大海 The Sea 篇十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陶冶情感是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

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课中,我以自身的激情引导学生,用理智、经验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课文的内涵。多处“

移情”进课堂,注重体验。随着体验的深入,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了继父那无私、高尚、伟大的爱。作者隐匿于语言文字深处

的感情,在孩子们的心田中流淌,课堂中多了应有的人文情怀。

本课教学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是:

遵循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基本的学习

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品文悟情中,感悟人物内心世界,从而生发感激

之情,并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融于其中。

遵循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主导的启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教师的主导作用服务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及时点拨,为学生创设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平台,使学生与文本,与人物积极对话,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感悟人物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以读为

本,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感,读中悟写法,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拥

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以由浅入深的积极引导,并注重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以课件助读,使教师、

学生、文本之间形成积极、平等对话的氛围。在巧妙引导中,给予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探究、发展得以保

证。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我看见了大海》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平凡的继父,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我”--身材畸形的女孩,由从

不出家门成长为能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人。表现了继父对“我”的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无比感激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继父,这位退休的海员,有着海一般宽广的胸怀,海一般热情豪放的语言动作和对河子深沉

的爱。能干、稳重的河子,她胆小羞怯,充满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是由于命运坎坷,使她娓娓叙说时总仿佛有一种淡淡的忧

伤。为此课堂教学朗读的基调适合忧伤中充满向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体现听说读写相结合”。在读中悟写,读中学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是语文

学科“工具性”的一种体现。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与习作相关的训练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深入挖掘相关因素,在阅读中品

悟写作方法。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后教师给学生搭设学写的平台:让学生拿出笔,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既是对文本情感价值

的提升,又是很好的练笔机会。

学生情况:

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由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所决定的。由于本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自主探

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想象力也较丰富,所以对课文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基于此,本篇课文的教学采用的是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式

教学。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

技术准备:多媒体及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 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课文划分段落。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5. 能体会到继父对“我”这个残疾女孩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继父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师揭示课题后采用播放视频《我看见了大海》的方式使学生入情。以富有感染力语

言,再加入音乐烘托气氛,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控,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后边的教学奠定基

础。然后初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采用结合自读提示先自主探究,

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自读自悟。第二课时:在回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自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谈理

解,读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将读贯

穿始终,应该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真正体

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理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做到读写结合--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在写中升华情感,加强

体验。同时也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测。更重要的是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体现课堂教学的实

效性。

上一篇:写冬天雪景的作文600字下一篇:社区安全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