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精析

2024-10-18

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精析(共10篇)(共10篇)

1.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精析 篇一

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各位政治经济学课程组老师:

您好!本学期期末考试仍然实行全校统考,分值占60%;平时成绩占40%,由各位任课教师把握。

本次期末考试题包括:简答题4个共40分,案例分析题(阅读案例和相关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回答3个问题)30分,论述题2个共30分,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属于教学安排中的共同讲授部分。

按照本学期初大家讨论的意见,本次考试题不再提前发给各位老师,我们拟定了一个《期末复习要点》,涵盖了期末试题的内容,发给大家供您复习参考。考试结束后我把参考答案发给大家。

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

陈志舟

导论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

第一章

复习要点1

政治经济学2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第二章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工资的本质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资本周转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第六章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复习要点2

政治经济学3 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虚拟资本、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作用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第七章

垄断的产生,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第八章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十章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产权界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

第十一章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复习要点3

政治经济学4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

可持续发展

复习要点4

2.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精析 篇二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基础学科,必须夯实基础。而其中的唯物论部分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唯物论部分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观点: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本篇文章将主要阐述唯物论五观中的物质观和意识观。

暑期将至,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经全面开始了考研学习,但大多数考生仍然是将精力主要放在考研英语或考研数学的学习上,对于考研政治的学习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现在还没有开始考研政治的学习,那就有些危险了!如果你的头脑里还是认为考研政治到最后背一背模板和重点即可,那你肯定会和高分失之交臂,甚至会在整个考研中败走麦城!

从现在开始,考生必须开始有计划地对考研政治进行学习。从现在开始,将会用马原暑期学习系列文章来帮助同学们学好马原知识。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基础学科,必须夯实基础。而其中的唯物论部分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唯物论部分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观点: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下面将会对这五观进行一一阐述,以帮助同学们学习。本篇文章将主要阐述唯物论五观中的物质观和意识观。

(一)物质观

物质观部分考点,一直以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主要考点有四个:

1.物质的内涵: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本考点主要掌握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以及物质的唯一特性。

2.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其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其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其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其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考点主要掌握两个统一,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记住: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3.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其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最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本考点主要掌握人类社会也是物质性的存在,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本考点主要掌握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于物质的。尤其是列宁所说的:“除了运动者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二)意识观

意识观主要包括两个考点,在近年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比如第17题;第17题;第17题。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本考点主要掌握意识产生的两个条件:人脑和社会实践。需要注意的是意识并不来源于人脑,意识只能来源于物质。有人脑并不等于有意识。

2.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本考点主要掌握的是意识的本质,即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所有的意识都能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意识可以反映物质,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但不可以创造物质、决定物质和代替物质。

3.考研政治经济学复习要点精析 篇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中,地位举足轻重。这不仅是因为它具有自身系统的理论内容和试卷上最全的题型和最高的分数权重,还因为它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制定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在整个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在考场上组织答案时,哲学原理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一种贯通性的特点。笔者多年阅卷的经验证明,回答哲学题目的水平与整个试卷的分数呈正相关性。所以,立志考研的同学定要下决心拿下这门关系到整个考研复习成败的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它的基本观点真的是通过我们的生活经历“领悟”到的,那就不仅足以指导我们考试,而且能够指导人生。但是,对于多数青年学生来说,它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我们太年轻,还没来得及思考过它。这样,它当然显得抽象,甚至格格不入,莫明其妙。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哲学考试,感到头疼是不奇怪的。万事开头难。应试哲学不容易,但我们有管用的办法。

建立理论框架

复习考研哲学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建立理论框架着手。

为什么要建立理论框架?直接的原因是试卷上的考题全都是按哲学教学体系的理论系统出的,而且要求你按理论系统回答。为了弄明白题的来路和你答题的归宿,你得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头的这一套套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这非常重要,而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是天才人物马克思所创立的,但却不能认为是他瞎编出来的,主观地想象出来的。而是他研究出来的,是他的研究对象的理论再现。他的研究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理和客观规律并不是两个理,而是一个理。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专业可算是“外行”,但是我们谁也没有生活在客观世界之外,生活在客观规律之外。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套理论其实概括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唯物论?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物质的。为什么要坚持辩证法?因为客观世界本来就是处于辩证关系当中。学问有不同的学科,生活有不同的领域,似乎各有各的规律。但实际上,世界是统一的,哲学基本原理反映的正是规律的规律。客观世界是一个物质系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必然是与物质系统同构的逻辑框架。你弄懂了它,在考试中这一套东西就能够为你所用,左右逢源,为你拿分。弄“夹生”了,就什么都不是,占着脑筋,让你头痛。正象一位哲学家所说,学习哲学是“成则王候,败则贼”。

当我们大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之后,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考试的时候见了那些千奇百怪、莫名其妙的题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到我们预先准备的逻辑框架中去,复习水平高的,这个过程可以是“半自动”状态。多数同学,可以有意识地按照理论框架逐步进行定位。毕竟主观性试题考的全都是基本原理,客观性试题考得也都是联结在基本原理上的概念。而原理和概念在理论框架和板块中都各有归属,它不可能“出圈”。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把基本原理系统地梳理过,并且能够从它们的前后关系中记忆它们,理解它们。目前这种路数的考试就不可能难倒我们。

梳理解题线索

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

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

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把这个最基本的线索抓住了,参透了。就能够抓住几个总开关,形成融理解、记忆、答题于一炉的复习态势,题目出得活出得难,何足俱哉!正待吾等显身手。

破解核心难点

许多同学感到,复习考研哲学的拦路虎,一是前期看不懂书。二是后期悟不透题。白纸黑字的书每个字都认识,就是看不懂,有的地方甚至都背下来了,但还是不懂。这恰恰就是学哲学这个学科的特点。为什么?就是因为“水太深”,内容太抽象。为什么这么抽象?两个原因,一是研究对象使然;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使然;这就在构建体系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制高点和逻辑枢纽。这说来话长。如果这些难点仅仅是理论上的难点,与考试无关,我们本可以考虑绕开。但问题是它们往往不仅是理论难点,而且正是试卷上直接的考

点。这就别无选择,我们要在短期内达到应试水平,就是要把几个关节点上的“硬核桃”砸开,把那几层“窗户纸”捅透。

这些核心难点,有的是理解某一理论板块的逻辑起点和支点,比如“物质”,比如“实践”。有的是理解某一理论线索的枢纽,比如“矛盾”,比如“系统”,比如“生产方式”。还有的涉及到比较专深的学理,比如“双向对象化”、“图式”、“重构”,“非理性因素”、“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以人为本”等。

有的考过一次的同学说,我掌握了不少基本原理,但遇见题还是感到心虚。这是怎么回事呢?无他,就是对原理的理解还不到位所致。这样,就不足以形成在试卷上只拿分少丢分的实力。怎样有效提升自己的实力呢?其实有决窍。就是抓牢几个核心概念,狠狠地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形成比一般人深入的理解。直接的结果就是难题考不住。假如不懂得哲学必须这么弄,而且走到不加分析地地毯式轰炸,单纯依靠强行记忆的路子上去,那就坏了。因为“背”哲学不是背诗,也不是背圆周率那样的东西。如前所述,哲学有它自己的理论系统。对于有理论系统的东西偏偏不按照其理论系统去理解它,那就真是倒行逆施,结果绝不是事倍功半的问题,而是根本莫明其妙,如坠五里雾中。最后只能落得个生吞活剥,仓促上阵。

把握命题考点

不少人以为考研哲学的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其实根本不是。直接地用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命制题目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目前的题目全都是以考试大纲的知识点为根据,将知识点下的某一具体概念或命题结合生动鲜活的现实材料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古典材料,命制材料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题目往往显得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读来煞是有趣,却又暗藏杀机。这种情况使得一部分经过认真复习成绩却不理想的考生感到委屈,甚至陷入迷茫,觉得照此下去,考研哲学岂不是题海无边,以往考“按图索骥”,“闻一多画马”,“鸭免双关图”,“六人扛木头”,“许衡不摘梨”,“逆捞镇水兽”,“丁玲识成仿吾”。今后或许会考李白磨杵、牛顿吃鸡,天方夜潭,西行漫记,古今中外,无所不至,莘莘学子,徒唤奈何。

这的确是摆在广大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但它其实不过是一个假问题,它产生于我们对于考研政治复习的一个认识误区-一将复习政治等同于“背政治”,甚至仅仅归结为死记硬背。曾几何时,在理解基础上的必要的识记被绝对化为脱离理论内容的生吞活剥。更有少数同学倦于看书,懒得听课,把希望寄托在临考前的押题“直接命中”上。这可真是外行到家,其实,题路已变。当今所谓“直接命中”,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复习,在头脑中生成学科体系网络的考生,不过等同于在千言万语中碰上几个字而已,可使考生眼前一亮,然而却立即感觉捉襟见肘,丝毫无助于答题,其主要意义实为商业广告。考生信以为真,等于把命运托付于广告,岂不自误?

然则题海茫茫,吾等如何应对?管用的办法,就是抓住题路,按住考点。殊不知,千道题,百道题,不过就是那几路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基本命题点,高频命题点,理论疑难点和形成命题热点的次重点。就不难做到顺藤摸瓜,瓮中捉鳖。无厚有间,游刃有余。

4.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精析-实践 篇四

“实践”一直是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学术界讨论的重点,也是考研政治名副其实的高频考点。考研政治的第一题对“实践”的考察一定仍令大家印象深刻。近年来,对“实践”的考察越来越深化、也越来越综合化。这反映了学术界对“实践”范畴研究的深入,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学术界对这一范畴研究的阶段性局限。我们政治教研室王立明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分清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进路对“实践”的不同认识和定位,以及这种分歧在考研大纲中的反映带给同学们理解上的困惑。

一、实践认识论

传统的对于“实践”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实践认识论”,这主要肇始于列宁。反映在考研政治大纲的第三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即所谓的认识论部分。“实践认识论”主要是把实践放在认识论的领域去看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版及以前的大学政治公共课教材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概括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大学政治公共课教材则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概括为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个方面,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简言之,“实践认识论”是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去看待实践的地位与作用的,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定位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现在仍牢牢地统治着考研大纲的认识论部分。但传统的“实践认识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批评,其基本要点是没错的,主要的不足在于对“实践”的认识过于狭隘,把“实践”仅限于认识论领域是违背马克思哲学本身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相统一的特性的。

二、实践本体论

为了克服“实践认识论”的局限,同时响应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浪潮,上个世纪末以来,学术界进一步强调了“实践”不仅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而且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地位。明显反映在考研政治大纲和大学政治公共课中的就是将“实践”从第三章的认识论提前到第一章或者第二章的唯物论部分,放在唯物论的物质、意识概念之后。这一思想进路的极端做法就是要求把“实践”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替代原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根基的“物质”概念。20初的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上就登出了一些马哲界老一辈学者对教科书体系中“物质”与“实践”的地位与关系的批评和建议。“实践本体论”反映出学术界对“实践”的高度重视,甚至一些学者不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苏联式概括,而是直接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或者实践哲学。但是,“实践本体论”终究只是小众化的认识,其存在和影响也只是短暂的,没有“实践认识论”那样长久和稳固。这是因为,“实践本体论”不仅过激,更重要的是其学理基础是站不住脚的。“实践”本身是反对“本体”这样的形而上学概念的,“实践本体论”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去拒斥形而上学,最终还是被形而上学所吞噬。连“物质”都被做了去“体”的辩证改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不再只是“物体”,还包括物质过程、物质行为和物质关系等凡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东西,那么“实践”就更不应该被僵化为“本体”了。但是,这种思想进路的折衷模式仍然体现在考研大纲和政治教科书中,认为实践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处于根本地位。

三、实践生存论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和中、西、马结合研究的加强,尤其是受到海德格尔的启发,学界逐渐兴起“实践生存论”的思想进路,以期改进“实践认识论”和“实践本体论”,从而获得对“实践”更为准确和“本真”的认识与理解。“实践生存论”直接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存在主义的色彩,但也依据马克思原典做了比较细致和值得肯定的融合改造。“实践生存论”是目前最为时新和前沿的对于“实践”的理解,体现为考研政治大纲中第二章唯物论末尾的“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等内容。“实践生存论”基于对“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分,自觉地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与人学相结合,强调从人的存在方式的角度理解“实践”,提倡实践与人自身的统一。“实践生存论”立足于“生活世界”,反对把“实践”进行庸俗化理解,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指向人的解放,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对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现实性和超越性作了协调性的理解。当然,实践生存论的合法性也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这种理解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马克思本意的也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总结

5.考研英语翻译复习要点 篇五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考生朋友大家好,的考验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最后的30天里,我们该如何安排英语科目的复习呢,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了考研英语名师唐静考试为我们提出一些20考研前30天的英语复习计划。唐老师,您好。

唐老师:各位大家好。

主持人:在最后的一个月,考生们应该怎么安排复习有助于短时间内提出英语翻译的成绩?

唐老师:我觉得是这样的,翻译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所有的考生,他们都会觉得翻译特别难做,那的确翻译很难做,无论是从词汇上,还是从结构上,考研翻译我们永远叫长难句的翻译。但是就剩下的30天,我认为两点把握住。第一点,就是一定要把我们以前做过的,就是强化阶段做过的,以及在基础阶段做过的整体总一个彻底全面的总结。比如说我们主张一般把考研翻译75句话,那一般来说考研考生复习到现在的话,这75句话已经是把15年真题75句话已经做完了。那这时候,我们需要把75句话的旧句子把它复习一遍,做一个彻底的复习,或者说整理一遍,或者说梳理一遍。把75句话的句子看看,到底这75句话我有没有全部做完。

如果我那些做完的,我还建议学生就把自己做完的那一年的题打一个钩,每一个句子上打一个钩,等于这些句子我已经做完了,所以一定要把握住旧句子,这是我说的到现在这个阶段要整理的第一点。那还有整理的第二点。不但要有旧句子,还要重新做新的句子,就是我们要适当做一些模考。但这段时间,有很多有效的模考题,比如说在咱们就经常,我们上VIP的同学,就经常给他们一些模考题。但是我们如果在家复习的话,像我这种它是一种模考的书,里面也有一些模考题。所以这需要我们从两个角度去着手。稳住已经复习好的旧句子,同时突破一些新的句子。稳定住自己的分数,试图有一些提高,这样就可以了。

主持人:那这段时间考研英语翻译的重点在哪里?

唐老师:就翻译而言,复习的重点我们认为还是在两点上。一点就是在单词上,就是单词还是跟曾经前面来说,就是单词一定要把握住这75句话里的每一个单词我都要烂熟于心,烂熟于心到什么程度呢?一般而言,这个单词的本意是什么,我们应该清楚的记得,以及这个单词上下问的意思是什么,我们也要知道。就考生而言,单词上最糟糕的,其实我们不是怕一些生词,是生词我们本来做不出来,这个分应该失去。但是有些就怕那种多义词,或者就怕那种我们认识的,但是考试中想不起来了。

所以考生对翻译当中,尤其是本句话这种上下文的把握能力就在一句话之内这个单词,假设这个单词处在谓语当中,是一个谓语动词,它前面有主语,后面有宾语,我们需要把握住,根据这个上下文来结合起来,把它翻译出来。所以说,重点要知道这个单词的上下文的含义,以及这个单词的本义实际上是。我们怎么根据上下文来推导出一个通顺的汉语意思,这一点我们是需要关注的。但还有第二点。

第二点就是关于结构性的问题。考研翻译毕竟考察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复习好的旧的句子,比如说那75句话,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这75句话,它们到底哪句话考了什么结构,这样的话在旧的句子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有新的突破。是这样。

主持人:翻译得分的关键,然后还有阅卷老师的采分点。

唐老师:是的,一般来说,考研翻译的得分点就是根据我们刚说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词汇,词汇的采分点不会特别多。一般来说,假设就是这个单词,你发现错了,就这个单词是一个很严重的单词,采分老师才会扣0.5分。比如说,假设我们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学这句话。正确答案是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学。结果你把它翻译得很糟糕,他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你把他换成老师了,那就这句话而言,这个单词本身而言,判卷老师才会扣你0.5分。所以说从词上我们是需要把握住的。

最关键的就是一些结构上。一句话,我们英语句子的话总共是10分,总共是5个长难句,每个长难句是2分。所以它最重要的采分点就是我说的,我们在课堂上强调的,基础课堂上永远讲的以及我研究出来的那个拆开的方式,那拆分,每一个拆分点就应该是0.5分。我们一般把一句话分成2分,那一句话2分的话我们一般把它分成4节,就每节0.5分。

这4节当中可能有1节是结构性的考点,比如说是一个定语从句的考点,还有一些可能是另外的一些结构,比如说是一个短语作定语的考点。这每一个0.5分我们都需要把握住。有时候一个定语从句翻译错了或者甚至整个句子的意思错了,这时候就会导致大扣分。所以我们同学在做这些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把控住,从意思上要看准句子的意思,要看准句子的结构,要看准每一个句子里单词。所以说,从大到小的话,句子的意思以及句子的结构,微观上句子的单词意思这就是一个采分点或者说是一个也就是我们在复习当中一些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判卷就需要靠这个来给分,就是你只要做到4节,比如定语从句做对了0.5分就有了,主干作对了0.5分就有了,可能后面还有一个稍微难一点的。比如说有一些大型的,我们叫长难句。那难句里面比如说还有倒装结构,它可能又占了0.5分。就这些的一些采分点给分。

主持人:如何更好的切分翻译题中长难句的结构。

唐老师: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说我们在长难句的结构,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考研翻译它永远就考长难句,或者拆分,或者切分这就是我当初研究出来的做长难句的一种方法。那么怎么去切分长难句的结构呢,非常简单。只要是听过咱们课的同学都应该知道,大概有这样一些点可以切分长难句的结构。这也是改卷老师的采分点,或者说扣分点。比如说,一句话里面,有主语从句,有宾语从句,也表语从句,有同位语从句,有定语从句,还有状语从句,有并列结构,有比较结构,有倒装结构,有插入结构,有强调结构,有否定结构,有形式主语,有There be句型。我刚刚说的这些都是改卷老师很关注的一些点,就这些点每个点最少是0.5分。

那么怎么去切分它呢?首先拆分,拆分就是主要把书上讲得非常清楚,拆分有一个最大的把握点,就是句子的.连词,引导词,就是引导。因为我们说并列句有连词and、or、but、for这种词,还有引导词,那些引导词比如说定语从句最经典的引导词which 、that、who、whose,那这些点,比如说听清这句话。

(英文)那我们说有一个最好的点就是when的引导词,或者说我们按照考研,但是假如说这是考研翻译的的话,最后满分是2分,(英文)是占了一分翻译对吧,(英文)占了1分,就when的地方切分了。同时when这个地方切分以后You must be careful 你应该非常小心,那个careful如果你翻译不出来,他又会扣你0.5分。这就是改卷老师的采分点或者给分点。如果我们在切分长难句的结构的话,最主要把握住这些我刚说的连词或者引导词,当然还有介词,介词这个点是我当初在做研究的时候,花了一、两个月才想到的,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为什么?

我们考研的同学做到现在,比如说复习到马上还有30天考试,就会发现一个最关键的句子。可能不是那个从句难倒你了,可能就是句子里面有数不清的of这种介词,又有数不清这种in的介词。比如说今年,有一句最难的句子,那一句话里出现了3、4个of,那样的介词会让你很崩溃,所以介词也是一个拆分点。为什么介词成为拆分?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我们后面的名词,或者说后面的其他成分,一般来说构成一个介宾短语,介宾短语就是一个基本的修饰语,所以说我们考生复习到现在,尤其是那些想要拿到高分的同学,什么叫高分?

翻译里面的高分就是6分以上的分数,我们就认为是一个非常不错、顶级的高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去关注微观的这些介词结构,比如说像in结构和of结构,还有for结构,就是这个介词for,还有with结构,还有as这些小借词。甚至我建议我们复习的考生,最后把这些介词单独拿出来研究一下,仔细去观察一下。考研翻译考的in,它到底考了多少个意思。其实我们仔细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像介词in的话,考研翻译几乎就是考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在什么中,还有一个是以一个什么方式。如果in后跟的像manner方式,还有way道路、途径,还有form形式,他已经上就是以一种方式,一种形式,但可能还有比较复杂一点的介介词,as、for这种词,所以介词也是分割句子的拆分点。

当然除了我刚才说到的连词、引导词、介词还有分词,分词就是ing分词,它也是构成一个分词短语的修饰语,有可能作定语,有可能做状语,当还有to不定式这样的词,一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改卷老师他们都是通过这些来采分的。所以当初我们把拆分这种方法研究出来以后,就能够非常切实地提高学生作题的分数。

而且要找到那个点,作对那个点那就可以得到0.5分,这样就可以做到有效拆分。总结拆分的大概点就是有连词、引导词、介词、分词还有to不定式的符号,或者标点符号。但我们一般不要把句子段得太散,就段出来每一节大概占0.5分,最少、最好应该是一个短语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做到有效的拆分句子。

6.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篇六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稀缺性,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十大原理。社会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效率与平等。理解市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循环流量图 生产可能性边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一、主要内容

[1]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2] 运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描述:机会成本,贸易的好处。

[3] 计算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市场与竞争市场。需求定理、供给定理、供求定理。均衡。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替代品与互补品。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理解市场中供给、需求力量使得市场价格达到均衡。计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1[9] 分析影响因素对某一产品市场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五章 弹性及其应用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升降与总收益升降之间的关系。弹性的计算。

第六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一、主要内容

[1] 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2] 税收归宿

[3] 税收归宿是税负在买者与卖者之间额分担,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

征税。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支付意愿 消费者剩余 成本 生产者剩余 效率 理解为什么市场均衡使得社会总剩余最大。

第八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一、主要内容

[1] 赋税的无谓损失。

[2] 运用福利经济学方法计算赋税的无谓损失。

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一、主要内容

[1] 计算。画出一个进口国的供求图。在没有贸易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多少?在存在自由贸易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多少?总剩余如何变化?对进口商品征收较小的关税时,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如何变化?

第十章 外部性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外部性 外部性内部化 科斯定理 理解外部性使得市场配置无效率的原理。了解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和私人解决方法。理解科斯定理。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排他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 公共物品 公共资源 可以区分四类物品。

第十二章 生产成本

一、主要内容

[1] 各种成本名称、含义、英文缩写、数学表达式;会计算。

第十三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竞争市场 边际收益(类似的:平均收益)计算边际收益。计算竞争企业的生产决策。理解短期市场供给、长期市场供给的区别。

第十四章 垄断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5] 垄断企业 自然垄断 理解: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理解:竞争企业、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计算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最优决策。

第十五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主要内容

[1]

[2]

[3]

[4] 国内生产总值(GDP)【全部要点必须牢记】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名义GDP、真实GDP GDP平减指数

第十六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主要内容

[1] CPI

[2] 通货膨胀率

[3]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

7.考研数学 大纲公布前后复习要点 篇七

2014考研数学复习:尝试转变做题方式

考研数学 从基础抓起 客观题满分必修

2014考研数学 避免误区 迎头赶上

考研数学复习不能放过“漏网”之分

一、考研大纲出来前后着重复习点

高等数学包括八章内容:1、函数、极限、连续;2、一元函数微分学;3、一元函数积分学;4、向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5、多元函数微分学;6、多元函数积分学;7、无穷级数;8、常微分方程。每一章又有若干知识点,比如函数、极限与连续部分主要考查分段函数极限或已知极限原式中的常数;讨论函数连续性和判断间断点类型;无穷小阶的比较;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或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等。考生在正式考纲出来前,可依据前一年的考纲内容进行复习。等当年考纲出来后,再查补大纲更改后的知识点。分析近几年考生的数学答卷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准确,对数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不好,给解题带来思维上的困难。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大纲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准确把握。因为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对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记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考研 教育网

二、培养在训练中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

记牢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后,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练”字当头说明了数学考试就是解题,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结论等也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会真正巩固。因此,考研数学要拿高分,前后不做上千道题是不行的,除此以外没有什么“速成”之类的旁门左道。题做多后,就会提高解题能力,尤其是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复习时考生要注意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例如,解应用题一般是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这种题目现在每年都考,考生需要平时进行强化训练。再比如说,在解综合题时,能否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必须在复习时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转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三、在研究真题和做模拟题时提炼题型

统计表明,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内容较之前几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近年试题与往年考题雷同的占50%左右,这些考题或者改变某一数字,或改变一种说法,但解题的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几乎一样。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做一定数量习题,有意识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但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这就需要考生在研究真题和做模拟题时提炼题型。提练题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形成思维定势,进而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从近年考研数学真题中,明显可以看出以下考察重点:

A 注重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结论的掌握。

B对跨章节、跨科目的综合考查。

据近几年出现的概率,可将以下几种典型的试题作为复习重点:一、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二、微积分与微分议程的综合题;三、求极限的综合题;四、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五、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

针对历年大纲和真题的考察重点,提醒考生在复习中要具体注意一些事项:

循序渐进的复习。应首先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个部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尤其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因其往往占有很大分值,应作为重中之重。清楚了各个考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掌握了基础后,整个数学的复习都会比较轻松,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是整理数学班的笔记,熟悉掌握笔记中所讲的出题点和各种解题规律,这样就可以进入做题状态了。

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在初步复习时可以不作为强化重点,而应逐步进行训练,积累解题思路,同时还可以帮助提高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注意解题技巧。每做完一题后,就要总结其所覆盖的.知识面并且归纳其所属题型,做到举一反三。以后碰到类似的题目,就跳过不做了。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还可以少做大量无用功,节省很多复习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偏题、怪题误时间。考研不是数学竞赛,不会出现这类题目,因此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复习中,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自己独立解决确实能显著提高能力。但复习时间毕竟有限,在确定思考不出结果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一定要避免一时性起,盯住一个题目做一个晚上的冲动。要充分借助老师、同学的帮助,将题目弄通搞懂、下次自己会做即可,不要耽误太多时间。

做题要态度细心。无论是大题还是小题,都不容轻心。每年许多考生容易在看似不起眼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失很多分。其实选择与填空题在数学考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题目的解答往往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稍不留神,一步做错就全军覆没。不能说只要考场上认真,仔细地做题就不会有“会做但做错”的情况出现,应该平时做题就态度认真。

数学真题按章节进行。这样,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可以做到以一年代替历年,即在历年考试中大多数的题型都是类似地重复地出现,因此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每年类似的题上。而且,在研究完历年真题后,自己可以很清楚历年考试出题的重点和难点,使冲刺阶段的总结性复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8.考研英语命题规律及复习要点 篇八

考生: 我从决定准备考研的那一天开始就坚持每天背词汇,可是到现在还是有许多生词是似曾相识,记不住它们的拼法和中文意思,请问在这样一个冲刺复习阶段,有无良策能巩固提高我的有效词汇量呢?

索老师:就整个考试而言,考生所面临的仍然是词汇问题。基于近年命题的思路及对历年真题的分析,绝大多数的命题是围绕大纲所要求的词汇而设置的。

我在这一版的《预测试卷》里,附赠了一本《考研英语词汇冲刺手册》,而这本手册其实就是特别针对患“考前词汇枯竭症”的同学开的一剂“药方”。手册的词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新大纲补增词汇解读”。第二部分为“熟词生义”汇览。例如“confidence”一词的“秘密,机密”含义,“critical”一词的“临界的”含义。同时,基于考研翻译的句子几乎每句都含有短语(成语)的检测这样一个现实,我们也列出一些大纲中的重要短语。第三部分为“常考超纲词”透视。所谓“源于斯,而又高于斯”,考研真题中也经常出现一些新词。例如“impart”一词的“传授,透露”含义,“pregnant”一词的“孕育着的”含义等。对这部分词汇同学们只要能做到“见词知义”即可。

考生:在所有问题中,完形填空似乎一直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但对我而言,在这个题型上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请问索老师,我应该怎样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索老师:完形填空主要考三个内容,第一是考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词性没有问题,是名词或者动词,是考意思。第二是考固定词组和词组搭配,这也经常考。第三考的语法现象,包括动词的形式、从句的引导词都很大。做完形填空,最重要的就是抓精髓,原来考题的第一项是考词汇,这个题和完形填空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一道一道填,是孤零零的。而完形填空是一堵墙,所以大家要有全局观念,按说是把全文看完以后再做比较好,但实际上大家到了考场不会有这样的时间,都把它看完,是不是看完一段再做呢?有时候看完一段都没有时间。我的建议就是:看完一个长句或至少三行再做题目。因为一个长句内有二三个空,如果见空就填的话,局部对了,但前后会有矛盾。

考生:从我上大学第一次参加英语考试以来,阅读理解在每份试卷中的地位似乎一直未变:分值高,难度大。面对这样一只“拦路虎”,索老师能不能教我们一些“打虎绝招”呢?

索老师:“阅读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想还不至于以“虎”来喻它。这里,我给同学们点拨一个“从六大思路着手”的点子:

① 篇章中词汇和句子理解题型,解题思路为在该语言单位的上下文查找复现概念。②篇章中段落解读题型,亦称段落主题归纳题型,紧紧抓住段落的第一和第二句话,分析该段的中心词和作者的情感。③篇章中衔接和连贯题型,这类题型往往为考生所忽略,解题思路需要归纳本段段首和上段末的一句,从中寻出某些复现概念。20和2004年阅读理解真题中这类题型所占比例较大。④篇章中作者态度推测题型,注意阅读理解题材绝大多数为议论文,必须把握作者的论点,区分论点和论据。篇章的论点往往出现在整篇文章的开头部分,所以在做题时需牢牢把握文章的背景部分。另外能洞察作者论点和态度的地方为全文的最后一句。不能忽视篇章首尾呼应的特点,在解题时遇到思路不清时按照自己对首尾的理解来解决问题。⑤篇章的中心思想题型、文中的暗示和读者的推论题型。中心思想题需牢牢把握首尾或各自然段的主题句,从中找复现概念,然后再加上作者的态度可以容易得出正确的选择。暗示和推论题往往与文章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褒贬有关,常常可从作者的态度考虑。⑥询问篇章所举例,例如example, instance和case的写作目的。注意作者的.举例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说明例证本身,而是为了说明该段主题句所表达的内容。

(编者按:针对今年阅读理解部分B节新增题型,索老师作了一个专题讲座,我们将其文字稿整理后附在后页。)

考生:我参考有关统计数据,发现历年考研真题的英译汉部分的得分率都非常低,虽然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好,在大学期间四、六级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但现在似乎也进入了一种“惧译”的心理状态,索老师能就英译汉这一专题有所分析吗?

索老师:英译汉一般给分点侧重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词汇分,比如一道题2分的话,词汇分给1分,你尽量要在考前,把考研5,300左右(编者按:大纲词汇调整为5,500左右)单词当中,完全不会的,挑一下过一遍,当然要尽量扩大单词量,如果单词不会,就要硬指标,就没办法,就要扣分。同学们应用心使用我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里提及的《考研英语词汇冲刺手册》,以弥补词汇的不足。第二是结构分,所谓结构就是句子的成分是五种成分。就是主谓宾,就像大树的树干,定语和状语就像树叶,树干复杂还是树叶复杂,肯定树叶要复杂,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大家要复习好定状,比如状语放在句子前、动词前,还是放在其后面,就会产生语法、语义及功能上的不同作用。我特别把这本《预测试卷》里的所有阅读理解的文章都译成了汉语,同学们可以就这些材料既练阅读,又练翻译,这样就一箭双雕。

考生:我的作文感觉能写,但是用的词都是比较简单的词,这样的话分数肯定提高不上去,在写作文的时候用词方面应注意什么?应如何有效提高所写作文的水准呢?

索老师:今年的写作分为A、B两节,其中A节为一则情景式的应用文写作,要求学生写100词左右;B节作文其实就是近几年考试的常规作文形式:看图作文、图表作文等,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词数要求变为160~200字。这里我还是主要讲一下B节作文的写作方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首先,用词造句要有宽度,不能光写简单句,应该会运用各类从句。另外要会用“亮点”词。虽然不能用太难的词,但是有意避免简单词的重复。不要让老师觉得这个学生只有初高中水平,你可以换几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说到底还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你根本没有单词量的话,只能写简单的词,这是很矛盾的事,你要想写好词,必须有一些基本功,适当地背一些好句子,背一些文章,也是背诵词汇运用的好办法。

有一点同学们必须注意,考研作文为试卷作文(Testing Essay)――不是自由作文。考研写作是在考试的环境下运用语言,不仅有时间的限制,而且不允许查阅参考书,还受焦虑因素的影响,为非常态的写作。考生可以在考前就议论文写作准备一些自己有把握的表达,如:如何引出话题,如何进行立论和驳论,如何分析原因,如何进行对比分析,如何举例,如何写结论等。考前准备好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此外,考试时注意考研作文命题“小视点、大话题”的特点,即虽然所提出的是某一常见的现象,可考生应该学会分析在这一现象后隐藏的大话题是什么,否则,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形。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我在今年八月份特别为同学们推出了一本写作专项突破教程《考研英语读写贯通》,这本书是以20七月底修订版的新大纲为基准编写的,同学们可参照一下。

9.第六版《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篇九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

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9:纳什均衡: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10:帕累托效率: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得更好,这样的资源配置被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亦称帕累托效率。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问答题:

1:经济体制的几种类型及其各自的基本特征?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自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型。

A:自给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B: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

C: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D: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2:什么是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因为我快乐,所以我选择;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坚持

一是商品的价格。(注意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是消费者的偏好。三是消费者的收入。

四是其他商品的价格。(注意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五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如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商品的需求,但上述五个因素是基本因素。4:简述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需求曲线图形上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在商品每一价格水平,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5:什么是支持价格以及政府如何实行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为维持支持价格,对于市场上不能卖掉的商品,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政府收购过剩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储备或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收购过剩商品必然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开支。)

二是政府对该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规定将生产的数量控制在Q1, 使供求平衡。(但在实施时需有较强的指令性且有一定的代价。)6: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用在开始的时候不断增加,逐渐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少,故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数,也即对某种物品的消费超过一定量后,不但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足和享受,反而会引起痛苦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什么是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有如下性质:

A:表示某一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图中,可以画出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并且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不合逻辑。

B: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斜率等于该点上以生产要素L代替生产要素K的边际替代率,其值不仅为负,而且其绝对值是递减的。

C:由于等产量曲线斜率绝对值递减,因此等产量曲线一般都凸向原点。

(假定用于生产的两种可变要素不能相互替代,那么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变成直角折线。)8: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断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特点:A: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只能由全体买者的需求总量和全体卖者的供给总量共同决定,每一个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制度者。)

B:产品同质。

C: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D:信息充分。9:什么是垄断及其特点?

垄断也称卖方垄断,是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的一种市场结构。从理论上讲,完全垄断具有以下特点:

A:在一种产品市场上,该产品的全部销售量只由一家企业供给,企业就是行业。市场上没有任何可与之替代的产品存在,因而它不面临任何别的企业的竞争威胁。

B: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它可自行决定自己的产量和销售价格,并因此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C:垄断企业可以根据获取利润的需要在不同销售条件下实行不同的价格,即实行差别价格或者说价格歧视。10:什么是价格领导及其具体形式?

价格领导是指行业中的一个或极少数几个大厂商开始变动价格,其他厂商均随之变动。根据价格领导厂商的具体情况,价格领导可分为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和支配型的价格领导。

晴雨表型的价格领导是指晴雨表型厂商根据市场行情首先宣布能够合理而准确反映整个行业成本和需求情况变化的价格,其他厂商则按这一价格对自己的价格进行调整。

支配型的价格领导是指销售占市场容量较大比重、地位稳固、具有支配力量的大厂商,根据自己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和其他厂商希望销售的全部产量确定和变动价格,其他中小厂商则以这一价格作出它们的需求曲线,并按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原则确定均衡产量。11:阐述导致工资差异的原因。A:劳动的质量不同。B:非货币利益不同。C: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D:歧视(主要是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12:超额利润形成的解释。其一,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其二,利润是创新的结果。其三,垄断。

13: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

一是关于效率方面的职能。如禁止垄断和管理自然垄断的政策和措施,关于解决外部性、提供公共物品、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都体现了效率方面的职能。

二是关于公平方面的职能。如利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缩小贫富差距的再分配政策,就体现了这方面的职能。三是稳定经济的职能。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4: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个定义包括六个方面的意思: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是市场价值概念;

(2)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

(3)国内生产总值指的仅仅是一个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一定时期内所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价值,故包含时间因素;(5)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国民概念;

15:国民收入这一概念包含哪几个总量及其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国民生产净值指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又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

国民收入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个人收入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6)除少数例外,国内生产总值仅仅是为市场而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包括在内。

因为我快乐,所以我选择;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坚持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16: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收入角度看,如果我们把储蓄(S)定义为国民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则GDP=C+S;从支出角度看,GDP=C+S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是相等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因此,消费加投资必然等于消费加储蓄,即

C+I=C+S,于是得S=I。这一恒等式的含义是:根据国民收入的定义,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收入(储蓄)等于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投资)。(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收入角度看,GDP=C+S+T,这里的T,指净税收入即总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余额,从支出角度看,GDP=C+S+G,这里的G指政府购买

根据总产出价值构成总收入的道理,可得到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C+I+G=C+S+T 公式两边消去C,得I+G=S+T,或I=S+(T-G)。在这里,(T-G)可看作是政府储蓄,因为它是政府收入扣除支出后的余额。它既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这样,I=S+(T-G)的公式,也就表示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投资相等。

(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国民收入的构成从总支出看为GDP=C+I+G+(X-M)

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经济活动产生的总收入为GDP=GDI=C+S+T,从而得到: C+I+G+(X-M)=C+S+T整理后得到:I=S+(T-G)+(M-X)在这里,S代表本国(假定是甲国)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而(M-X)则可代表外国(假定为乙国和丙国)对本国(甲国)的储蓄,因为从本国(甲国)立场看,M(进口)代表其他国家(乙国和丙国)出口商品,获得收入,而X(出口)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甲国)购买商品和劳务,需要支出,可见,M>X时,外国(乙国和丙国)对本国(甲国)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有了储蓄;反之,则有负储蓄。这样,I=S+(T-G)+(M-X)的等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其他知识点概要 :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即吃、穿、住等生存的需要。

第二,安全的需要,即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免于受剥夺,免于失业等。第三,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 第四,尊重的需要,即需要有名誉、威望和地位。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2: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

4: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5: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差别:

实证经济学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即经济现状如何,其发展趋势如何,至于这种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则不作评价。

规范经济学则是对经济现状及变化要作出好不好的评价,或该不该如此的判断。6: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变量的大小;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变量的变动量。7: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称为需求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Ed=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Q/⊿P)*(P/Q)弧弹性公式:Ed=(⊿Q/⊿P)*[(P1+P2)/(Q1+Q2)] 点弹性公式:Ed=(dQ/ dP)*(P/Q)8: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及其各自表现特征:

第一,|Ed︳=0,即需求完全无弹性,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其需求曲线是与纵轴平行的一条垂线。如棺材、火葬、特效药等商品或劳务。

第二,|Ed︳=∞,即需求弹性无穷大,它表示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需求量是无限的;而一旦高于既定价格,需求量即为零,说明商品的需求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异常敏感。

第三,|Ed︳=1,即需求是单位弹性,它表示需求量与价格按同一比率发生变动,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就相应减增1%。

第四,|Ed︳<1,即缺乏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价格每升降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小于1%。生活必需品,如粮、油等大多属此类型。

第五,|Ed︳〉1,即需求富于弹性,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 价格每升降%,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享受性劳务多属于这类商品。8: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Exy=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ΔQx/ΔPy)*(Py/Qx)或Exy=(ΔQx/ΔPy)/[(Py1+Py2)/(Qx1+Qx2)] 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Y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减少),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Y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X 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则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

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xy=0,则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X,Y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9: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物品的价格而对它们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例如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安定民心。10:蛛网模型:

(1)封闭式蛛网模型,在这种模型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相同的,这表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一样陡峭。

(2)收敛式蛛网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曲线的价格弹性小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即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陡峭。

(3)发散式蛛网模型,在这种模型中,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需求的价格弹性,即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平缓。

11: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受。

12:西方经济学家指出,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购买各种物品使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或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他们的价格之比。

因为我快乐,所以我选择;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坚持

即MUX/PX=MUY/PY

13:收入——消费曲线: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发生变动时,预算线会平行移动并与一条又一条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把这些切点连结起来可形成一条所谓收入——消费曲线。14:企业按照其法律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

(1)业主制,即个体业主制,是一个人所有并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盈亏都由他负责,一般规模较小,但数量极多。

(2)合伙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主合伙组成的企业,收益由合伙人分享,责任和风险由他们分担,一般来说,其规模也较小。

(3)公司制,是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法人资格。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具有独立财产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15: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标准:短期和长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能否使厂商来得及调整生产规模所需要的时间长度。长期是指时间长到可以使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短期则指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达到调整产量的目的,而只能在原有厂房、机器、设备条件下依靠多用或少用一些人工和原料等来调整产量。

可见,在长期中,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不仅劳动投入量、原材料使用量可变,而且资本设备量也可变。而在短期中,只有一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即原材料数量是可变的,而另一些生产要素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如机器、设备、厂房、高级管理人才等。16:满足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两个条件是:

(1),要素投入最优组合处在等成本线上,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充分利用资金,而不让其剩余下来。(2),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发生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之点上,即要求等产量曲线的切线斜率和等成本线的斜率相等。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且为负数,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负数,因此,PL/PK=MPL/MPK 即:MPK/PK=MPL/PL

17: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有三点:(1),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2),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3),管理更合理

18: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区别: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范围经济是指有的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的优势,从而使联合生产能超过个别生产。

范围经济是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同种产品而形成的经济。

19:固定成本是指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它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个常数,即使企业停产,也要照样支付,包括借入资金的利息,租用厂房或设备的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停工期间无法解雇的雇员的薪金及保险费等。

20: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在AC曲线的最低点上,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也必定位于AVC曲线的最低点上。

21: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所谓包络线是指厂商的总成本曲线把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每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对应一个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包围起来,每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不相交但相切。(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系列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和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关系一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虽然都是U形的,但决定因素截然不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率先递增后递减 6 决定的,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规模报酬决定的。)

22:LAC曲线为L形时,产量达到最低点Q1之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产量达到Q1之后,不论产量增加多少,规模报酬不变,LAC曲线成为水平,产量Q1之后,都是最佳工厂规模。

LAC曲线为锅底形时,在产量达到Q1之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在产量Q1至Q2之间,一直是规模报酬不变,而当产量超过Q2后,又变为规模报酬递减,所以LAC曲线反翘。在Q1至Q2之间,每一产量水平都可实现最佳工厂规模。

(当LAC曲线为L形和锅底形时,最佳工厂规模都不是单一的,而当LAC曲线为U形时,最佳工厂规模是惟一的,即只有E点才是最佳工厂规模,由于前两者具有一系列的最佳工厂规模,因而意味着在该行业中,产量水平不同的大中小企业可以并存,大企业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来降低长期平均成本,从而无法达到把中小企业排挤出该行业的目的;而在U形的LAC曲线中,产量水平不同生产成本也不同,只有选择最佳工厂规模才能使长期平均成本最低,所以,对于具有U形LAC曲线的行业来说,竞争的最终结果必将导致垄断。

23:LMC曲线与LAC曲线的关系和SMC曲线与SAC曲线的关系一样,两者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即E点。在E点的左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在E点的右侧,是规模报酬递减的区域。24:AR=P在任何市场条件下均成立,但是MR=P=AR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才能成立。25:注意区分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的不同P92。

2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为该厂商边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27:边际收益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MR=P(1-1/|E|)。

28:垄断势力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价格高出其边际成本越多,表明垄断势力就越大。垄断势力可用P——MC来测量:P-MC=P/|E|或P/MC=|E|/(|E|-1)。

29: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把不同类型的购买者分割开来,形成各子市场;然后把总销量分配到各个子市场出售,根据各子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30:二级价格歧视:即多重定价。它是指垄断者对某一特定的消费者,按其购买商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此获利的一种方法。

31:几种重要的寡头理论模型:产量竞争(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竞争(伯特兰特模型、拐折需求曲线模型);公开勾结(卡特尔);非公开勾结(价格领导)。32:斯威齐模型(跟跌不跟涨)。33: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局中人,是参与博弈(对策)并承担后果的利益主体; 策略,局中人在给定条件下的行动方案称为策略;

策略集合,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总和称为策略集合; 收益,局中人采取特定策略得到的结果称为收益。34:委托——代理理论P126 35: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MPP);每增加1单位某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MR(指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即为MRP=MPP*MR。

36:边际产品价值,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VMP)用公式表示为 VMP=MPP*P。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MR=P,所以MRP=VMP;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变,而是销售量的一个减函数,增加1单位要素所得到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将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37: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愈大,劳动者就愈愿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

因为我快乐,所以我选择;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坚持

收入效应指的是,工资率愈高,个人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因而就越不愿意增加工作时间即劳动的供给。38: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P141

39:艾奇沃斯盒形图以及交换契约线P149-150。

40:反托拉斯法:1890年《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50年《塞勒——凯弗维尔法》。

41:自然垄断是指由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对自然垄断的管制P162 42:解决外部影响的另一措施是确定所有权。这种理论是由科斯提出,其理论被称为科斯定理。所谓所有权,是指通过法律程序确定某主体享有某种权利。43:什么是准公共物品?P166 44:现在生产和销售:今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等于今年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减去上年库存、加进今年库存的价值。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之间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净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生产的大于售卖的,库存减少说明今年售卖的大于生产的。

45:从量上看,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取得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反之亦然。

46:绿色GDP是指各国用以衡量扣除了自然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损失之后新创造的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核算指标。

10.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要点 篇十

1、什么是班风?体现在哪些方面?4页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倾向。优良的班风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学习氛围、同学关系等方面。

2、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基础6页

3、刚踏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如何自我调适?8页(1)做好角色转换(2)做好心理上的调整(3)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4、如何做心理上的调整?(如何战胜孤独和失落?)8-9页 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时会感到孤独和失落,而医治孤独和失落的良药是交往、乐观和自信。我们应该把自己逐渐融入新的集体之中,在相互沟通中建立起新的友谊;我们应该努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不断增强自尊和自信,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3-15页(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2)诚实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3)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

6、自信的作用?16-17页(1)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获得成功与快乐的重要因素(2)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自信。

7、如何增强自信心?17-18页(1)自信是多次成功的积累,一个人感受的成功体验越多,对自己就越充满自信。(2)只要找出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步,我们就会逐步树立起自信心,不断走向成功(3)超越自卑

8、自尊与虚荣、自傲的区别29页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与光彩。自尊与自傲不同,自尊的人没有傲气,但有正气;自傲的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

9、姓名权的内容(32页):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10、喊绰号会侮辱他人人格吗?33页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他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11、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荣誉?34-35页(1)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2)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获得良好的名誉,如果失去信誉,迟早会身败名裂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12、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内容?36页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如果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13、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36页 侵犯人格尊严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14、如何理解“顾客是上帝”?37页尊重和礼貌都是双方的,顾客不能违背与经营者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作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15、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44页(1)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2)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6、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46页(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2)人格,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资格。人与人之间家境有好坏,天分有差异,社会地位有不同,但在做人的资格上是平等的。(3)作为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我国,没有特殊的公民,也没有特殊的权利。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这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17、如何做到平等尊重他人?49-50页(1)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就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2)对熟悉的人要尊重,对不熟悉的人也要尊重。因此我们要平等尊重他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3)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8、帮助别人有什么意义?58页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是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19、为何要有宽阔的胸襟?63页人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才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亲近20、为何要宽容伤害过自己的人?65页在隔阂误会面前,宽容能医治心灵的创伤,使你忘记不快,而不会为往事耿耿于怀;宽容能使你用内心的温暖去融化寒冷的坚冰;宽容能使你理智地去填平感情上的洼地,对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

21、如何正确理解宽容?66-67页(1)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宽容也不是理亏的表现,更不是软弱无能。宽容友善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2)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老师、家长的批评和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3)人生活在社会中,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不能丧失原则,依法讨回公道,正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第8—13课

22、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有何意义?73页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通过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23、异性同学之间如何交往?74-75页(1)落落大方,掌握分寸。男同学要尊重女同学,要讲文明;女同学要尊重男同学,要自重自爱。(2)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男同学要豁达大度,关心和帮助女同学,主动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女同学要端庄大方,要关心和帮助男同学,承担应尽的责任(3)我们更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亲近自然、了解社会、感悟生活,共同走过美好的花季

24、个人与集体的关系80页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只有融入到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享受快乐;只有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集体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断自我完善,鼓舞人们乐观自信。

25、怎样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82-83页(1)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否则就是一盘散沙,形成不了合力。如果班级集体的同学团结一致,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2)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行动。人心齐,泰山移。集体需要它的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每个成员都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尽其能发挥所长,为集体做贡献(3)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战胜任何艰难险阻,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26、如何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90/93页(1)我们要懂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认识和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让世界手拉手,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2)各国国情不同,文化背景有别,对于外国的文化与习俗,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也不能一概排斥、一无所知。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一样,外来文化同样存在有毒有害的东西。我们应该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坚决抵制。

27、为什么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99页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就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提供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以保障自己能上学接受教育。所以,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8、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护的公益性事业。

29、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哪些?103页(1)遵守法律法规,重点在于遵守法律法规中与学生有关的规定;(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

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受教育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义务是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30、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105页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祖国、为社会奋发进取,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1、我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121页(1)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持之以恒;(2)自主学习,无需家长或老师的督促;(3)课前预习,课后复习;(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5)合作学习,主动探究(6)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2、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33、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9-111页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

上一篇:大学生考的证书下一篇:医院医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