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2024-09-02

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共8篇)

1.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别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简介:宫金萍、饶刚、赵男,防化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90-02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

自然观通常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也就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自然观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思以其辩证的思想阐述了他对自然观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一)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概述

马克思提出“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概括起来就是主张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即“人自身的自然”,它同外在的自然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自然,是一个有机存在的自然和无机的身体的结合。

马克思对自然观的论述可以分为三个历史过程:其一是自然界。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作为有生命力、自然力和意识力的自然存在物的人,无法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吸纳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其二是现实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认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自然界作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应“合理的调节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让自然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依靠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耗最少的能量,在最合适人类本性的条件下实现物质交换”。其三是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人类社会。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总结可以得出,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强调自然就是人自己的无机身体,人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从而突破了人与自然之间或征服或服从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与两类主义

马克思所崇尚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统一提高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高度来审视,本质上重新塑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人只是自然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自然观。因此他反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1.人类中心主义

早期的人类主义将自然界的价值仅仅局限在作为人类手段的工具价值,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以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其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的利益是其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2)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自然没有内在价值,只具有对人类的工具价值,只是人情感折射的产物。(3)人类具有超越自然万物的优越特性。(4)人类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和唯一的道德顾客,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帕斯莫尔赞同该观点他指出“我们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负有道德责任,主要源于对我们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以及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非人类自然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辨识相互责任和义务。人类保护自然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若没有人类中心主义人类历史就会停止不前,它引导人们走出愚昧和无知,对近现代的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意义。但该理论过分强调人类对自然的主导、支配作用,把自然生态系统仅仅视为人类物质需求的源泉,夸大了人类的主体性。在这种片面价值观的指引下,人类做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等行为是不可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免的。

2.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自8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哲学中除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理论,包括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目前最流行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称生态整体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理论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有:(1)任何有机体都是生物圈网格中的一个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有序而复杂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统一体。(2)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即它们在生命形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方面平等。(3)要积极维护生态系统整体的完整与稳定。非人类中心主义有利于跳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将伦理观念带入自然界,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但它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否认这一点,人类将回到无所作为的局面。

可见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物不是道德主体,也不拥有道德的地位,一切以人为尺度,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而非人类中心主义却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完全平等的,以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超功利主义为理论原则。马克思则主张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和解,将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笔者认为可以对人类、非人类中心主义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一方面可以将人类中心主义弱化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承担道德义务、履行道德责。

二、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有必要理性审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探寻发展的新思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体现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关注。十八大报告再次关注生态文明,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祈,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诠释。狭义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们从维护生态安全的角度,改变自己向自然索取的方式,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局面。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这与马克思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的耦合

马克思并没有总结提出生态文明理论,但他的绿色自然观却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被抽象地孤立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文明理念与马克思绿色自然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1)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过程实际上表现为物质循环过程,在本质上也是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循环和自然界自然物质的有机统一,即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2)针对历史上已大量上演大自然报复和惩罚人类的事件。马克思的自然观指出要反思和矫正人类的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克服其盲目性和片面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既保持生态平衡,也保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抑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坚持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在优先实现人类利益时,更不能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马克思绿色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当今世界各国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紧张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源。法国著名的生态主义者塞尔日·莫斯科维奇指出“自然问题成为人们日常思考的主题,是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类,都共同关注的唯一的问题”。我们应从马克思深邃的绿色自然观中探寻适合我国生态文明之路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佳路径。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低碳经济的归宿,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逐步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个人、政府、企业实行整体联动,将低碳发展道路进行到底。

(二)实行生态补偿,坚持环境公平

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调整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把人与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尊重自然,回报自然。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其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补偿人与自然间的不协调。为实现环境公平,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指用规划、法律、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根据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即“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将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有机结合,通过技术、区域、资金、政策补偿等方式实现环境公平,早日走出人类困境,摆脱生态危机,真正实践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绿色自然观。

(三)发展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化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为生态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生态教育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环境、生态问题及解决,培养环保意识,传达环境知识,增加公众对国家环境政策的认同感,促进人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要关注自然,更要回归社会关注自身。建设生态文化,对生活方式、消费进行新的革命,提倡绿色的消费观,节约利用能源,倡导人们的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四)克服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悲观色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认为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仍存在,人类必然以自然为代价换取个别发展,无限追逐个别利益,分裂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失衡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彻底的和谐。我们在肯定马克思自然观的基础上也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悲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保持乐观,应坚信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最终归宿的必由之路,坚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理论支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进而回归到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思的绿色自然观在今天仍然绽放光彩,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主张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消费与被消费关系,而是互相依赖、共生共荣、互利共生、和谐共生的关系。坚持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指导,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

注释:

何建华.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3).第2页.毛百战.从马克思的自然观看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意识.烟台大学学报.2002(1).第10页.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11).第45页.王岑,等.从生态伦理观看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第75页.张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中国环境报2012-1-26,第2版.葛恒云.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07(5).第10页.王俊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诉求.广西社会科学.2009(7).第26页.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2.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二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它既是西方绿色政治运动的产物, 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崭新形态, 是20世纪末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之一。[1]这一思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深化了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应该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 建立某种关联, 从而揭示生态学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同时生态马克思主义着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 他们认为生态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主要代表人物有莱易斯、高兹、阿格尔、奥康纳等人,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 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运动刚刚兴起之时, 影响力还不是很大, 力量也比较弱小, 其地位也不是很重要, 被形容为“万绿丛中一点红”。虽然此时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几乎与绿色运动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主张将生态运动与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 并且从理论与现实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绿色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烈.高兹, 鲁道夫.巴罗, 亚当.沙夫。高兹较早地研究了生态运动与政治的关系, 代表作有1951年的《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和1977年的《生态学与自由》, 高兹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生态运动应该成为更广泛斗争的一部分, 而不能仅仅把它看做目的本身。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先后加入了绿党, 参与了“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 并且谋求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联合, 成为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生态马克思发展的初期在绿色运动中显得势单力薄, 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不足, 偏重于对生态危机的批判, 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第二, 20世纪8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体系化时期。80年代是绿色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 开始向北美、亚洲、大洋洲扩展。这一时期, 比较有名的是阿格尔、莱易斯、阿什顿、博克金、哈维等。有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转入生态学领域, 致力于生态学问题的研究, 随着生态马克思主义队伍的不断壮大, 有学者称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益“绿化”。其中, 阿格尔在1979年写就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被认为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发生转折的重要标志。阿格尔、莱易斯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结合, 成为了西方生态运动中影响力较大的学派。8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绿色运动, 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奋斗目标、政治理想以及社会纲领等方面, 他们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异化现象, 提出了“稳态经济”的概念, 即经济的零增长, 主张消除人的异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 20世纪90年代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深化时期。90年代以来, 生态马克思主义无论在理论建树方面, 还是在实践作用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前两个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 呈独立化发展态势。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改造生态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有佩珀、格仑德曼、萨特金、奥康纳、怀尔德等。在他们的著作中比以往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联系。在前两个阶段,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以生态主义为中心, 而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则是以人类为中心, 更加关注民主、正义、平等、全球化等问题。总之, 90年代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变化, 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 并且提出了“生态帝国主义”的概念, 生态马克思主义进入了“红色”阶段, 其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中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 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和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 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为发展中的国家, 在步入现代化途中的中国, 同样面临着大规模的环境问题, 沙尘暴的频繁袭击, 黄河汛期的断流, 长江洪水的泛滥, 土壤的沙漠化, 人口的压力增大, 这些都在向人们发出警告。

有数据显示,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 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32公顷, 人均淡水资源的占有量也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石油、天然气人均的占有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 铁矿石、煤炭、铜、铝矿等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与世界的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 又是资源人均占有的贫国, 资源矛盾突出。

中国政府、学术界、社会各个方面, 都在思考如何转变观念,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在思考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 中国非常重视借鉴西方工业文明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也吸取了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合理思想。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理论, 是解决中国生态问题、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最主要的理论依据。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即科学发展观, 这一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是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发展, 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政府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它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与代际之间的和谐, 不再单纯注重经济的增长, 当然, 要建立比较成熟的生态文明, 还需要相当长的一个建设过程, 但这一天终究是会到来的。

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启发。无数事实证明,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 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美好、可持续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方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对我们正确解决现实生态矛盾与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我们目前在制定政治、经济及社会政策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 要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消灭剥削,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避免资本统治一切, 不让自然界因为无限的利益追逐而遭到疯狂的破坏和肆意的掠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时曾指出, 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异化和劳动异化, 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避免生态异化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第二, 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 避免“竭泽而渔”。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与资源比例不适当的国家,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就显得极其重要, 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牢记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对人们的告诫:“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第三, 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 要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把人与自然进行统一, 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 克服片面性和盲目性, 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和谐, 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马克思曾经预言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必将是生态化, 他指出:“在工业中向来就有个很著名的‘人与自然的统一’, 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第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性交流。鉴于生态问题的特殊性,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要关注本国和本地区, 而且还要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发展, 要有全球化观念, 共创和谐世界。[3]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应对全球生态问题, 开展国际间合作, 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政府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发展目标, 而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资本主义剥削自热破坏自然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揭示与批判, 对于我们具有极为重要的警示作用, 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的历史覆辙。人类要想持久的生存、繁衍和发展, 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 就是人与自然两大关系协调的历史。只有人们彻底的改变和更新思想观念, 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善待自然,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够可持续, 才能够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生态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为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奠定了哲学基础, 对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借鉴作用, 提醒我们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 一定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要重视社会的发展;在注重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 也要切实解决好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股左翼思潮, 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 它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大背景中产生, 在绿色运动的现实中兴起, 致力于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 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其社会主义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 在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启示

参考文献

[1]赵海月.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2]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 2008

3.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 列宁;生态文明;国家治理

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作为国家治理體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搞好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和研究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列宁生态文明思想梳理

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视生态文明问题,在一些报告和讲话中对此做了许多重要指示,归纳起来,列宁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列宁在《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中明确指出过度放大自然力量是不科学的,以前原始人从自然界中无偿获取必需品是当时生产力决定的,对于现在来讲只是一个拙劣的童话,在那个时代,原始人生存条件很困难,需要跟自然作斗争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存下来,面对野兽、自然灾害的伤害不得不采取措施,现在工人们所面对的环境比之前更糟糕,虽然自然界所带来的影响小多了,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所受到的压迫也无法想像。不过他也肯定了自然环境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其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因为工人们的劳动是替代不了自然的,我们现在只能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借助机器和工具等减少在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列宁在哲学笔记还有“不能用精神的发展来解释自然界的发展,恰恰相反,要从自然界,从物质中找到对精神的解释…”[]以及“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等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

1.2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和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对社会生产目的的要求相一致,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导致财富源泉的枯竭,导致农业中土地的枯竭和工业中工人的枯竭。”[]列宁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们全力建设社会主义不仅仅是要在物质上满足大家的需要,还要能够给大家带来全面自由和充分福利,促进大家向前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上,这是满足一切条件的基础,也是区分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性差别。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生产的目的,即意味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推进中需要摈弃过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摒弃以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列宁在《省苏维埃主席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的、力求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的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必须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列宁指出“把一切资源有组织地转到苏维埃共和国手中,并严格地有纪律地支配它们” []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充分体现我们的道路自信,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

1.3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阐述资源循环利用思想

十月革命前,俄国经济已经面临全面崩溃,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面临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困境,当时生产资料极度紧缺,人民吃不好穿不暖,整个社会陷入生活困难。列宁为了大家提出了勤俭节约的观点,并表示在任何一个时期,国家政府机关都要做到精简,能节约的尽可能的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列宁针对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深刻的批判批判,认为要坚决同铺张浪费现象进行斗争。

开源节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节流,但是更重要我们还要开源,循环经济就是我们生态资源开源的重要措施,列宁在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批判中对资源循环利用进行了阐述,他说道: “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非常迫切的想逃离这个地方,只要有可能,都希望抛出城市去喝一口甘甜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我们可以清晰的从列宁的话语中看出他对资本主义破坏环境的厌恶,他从人造肥料的角度进一步从阐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他指出:“为了合理地利用对于农业十分重要的城市污水特别是人的粪便, 也要求消灭城乡的对立。”“十分明显, 人造肥料代替自然肥料的可能性以及这种代替(部分地) 的事实, 丝毫也推翻不了下述事实:把自然肥料白白抛掉, 反而染污市郊和工厂附近的河流和空气, 这是很不合理的。就在目前, 在一些大城市周围也有一些土地利用城市的污水, 并且使农业获得很大的好处, 但是这样能利用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污水。”“为了反驳考茨基, 切尔诺夫先生恰恰选了这样的村庄做例子, 那里由于位置靠近城市而排除了资本主义对农业进步的障碍。资本主义使农村日益荒凉, 使人口集中于城市, 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丧失了大量的自然肥料, 但是与此同时, 微不足道的市郊农民却依靠他们位置的优越而获得特殊的利益, 依靠多数人的贫困而发财致富。上面说的村庄, 每年用41 000马克向邻近3个城市的卫戍部队购买厩肥, 向城市污水处理厂购买污水……因此这种村庄有这样高的收成是不足为奇的。”[]

1.4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肯定科学技术在资源开采中的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在《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中认为:“在其它条件一定情况下,地区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生态文明水平越趋于较高。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其生态文明水平是趋于明显改善的”。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强调: “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列宁在其论述中对劳动生产率表现出高度重视,他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根本任务之一,因为不这样就不可能最终地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nlc202309012351

进入新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体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列宁积极肯定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环境中的作用。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写到,当前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拥有很多自然资源,比如在乌拉尔一带有很多矿石,在西西伯利亚储藏着很多煤,在东南部地区埋藏着很多石油,以及广袤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等。通过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挖掘它们肯定可以创造出很多财富,极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列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性,他强调:“由国家动员一切农艺人才来大力提高农业经营水平。”[]针对农业列宁在俄共(布)八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中提出:要督促领导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工作,检查农民土地情况,调整不合理的土地结构,清除零散土地现象,方便农民使用;帮助农民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不科学使用耕地;给农民提供优良种子和肥料,促进增产增收。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占较大比例,列宁在针对当时苏联类似状况时认为:“技术奇迹首先应该用来改造最接近于全民性的,占用人数最多的又最落后的生产——农业生产。…… 我们的义务和职责是利用这种力量把最落后的农业生产纳入新的轨道,对它进行改造,把它从按照旧的方式盲目经营的农业变成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成就基础上的农业。”[]

1.5推进自然保护立法,主张改善人居环境

前苏联成立后,列宁很早就看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为此签署的法令多达200 多件,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加下, 苏维埃政权刚一建立就立即制定和通过了一批保护土地, 地下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疗养区和自然遗迹的法律及文件。1917年4月24—29日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共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土地法、改良土壤发、卫生法等问题。[]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 即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苏维埃政权颁布了由列宁草拟的《土地法令》,《土地法令》乃是苏联自然保护立法的第一个法律文件,它首先废除了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私有制, 宣布其为全民所有的财产, 受到苏维埃国家的特殊保护。这样, 由于土地、地下资源、水和森林的国有化, 就为苏联的自然保护立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列宁对国内的自然资源的分布及状况高度重视,1918年4月9日列宁在接见从彼得格勒来的科学院院士谢·费·奥登堡等时同他们谈到科学院进行苏维埃俄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决定以及科学院主持或制定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同年5月11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法令,5月14日又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森林基本法》草案,随之于5月27日颁布了《森林法》, 開始对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加以法律调整,1920年4月20日列宁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地下资源的法令草案,同年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地下资源的特别法令》。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建立气象站的法令》、《关于全国性疗养区管理的法令》和《关于自然遗迹、花园和公园的法令》。前苏联在成立初期非常困难的年代里,在饥荒蔓延和国内战争时依然建立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自然保护法体系,这些法律充分反映了列宁对生态自然的科学态度。

列宁在革命最紧张的时期仍然对人民生活细节问题非常重视,1919年11月8日列宁主持工农国防委员会会议讨论关于成立全俄卫生状况改善委员会,列宁在《一个伟大的技术胜利》一文中说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定能使劳动的卫生条件更好,使千百万工人免受烟雾、灰尘和泥垢之苦,使肮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尽快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在1917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代表会议中列宁在《修改党纲材料》中提出了卫生法和住宅法的问题,在该材料中,列宁认为应“颁布卫生法规,在一切使用雇佣劳动的企业中改善劳动卫生条件,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把卫生工作交由工人组织选出的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同时配套住宅法规,并设置由工人组织选出的住宅检查机构(检查住宅卫生状况)。”[]1920 年5 月25 日, 列宁在《对正确分配劳动居民住宅的办法的法令草案的意见》中再次强调了卫生状况的重要性: “应当责成各地方卫生局(+劳动人民委员部)①颁布必要的规章制度; ②对不讲清洁等行为加以惩罚, 拘留在一个月以内的和强制劳动在两个月以内的不用审判; ③对保持清洁组织群众性的监督( 通过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下设的特别队) 。”[]

1.6重视发挥人民主体性作用,参与成立环保协会

近10年来,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组织环保公益活动、出版书籍、发放宣传品、举办讲座、组织培训、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为提高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做出了突出贡献。1917年,列宁参与成立俄罗斯自然保护协会,提出要把环境保护看成是一种美学的、伦理的、文化的、爱国的努力和行为,并建议政府设立自然保护区[],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离不开民间组织的参与,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给民间组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支持及参与、监督环境保护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在当下的中国,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能力建设和意识方面的情况都不容乐观,一个有着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的要求。列宁无论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相信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并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中国的生态文明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只有全社会多元化生态文明治理主体持续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稳步提高,中国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才有可能建立,人民群众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立的根本力量,这其中包括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治理中所要表达的意愿、所显示的智慧及所发挥的作用等。列宁强调要充分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他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nlc202309012351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启示

列宁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尽管由于列宁过早去世,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但是,列宁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设计,对于今天我国加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之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价值诉求要上升到思想意识的系统理念高度,习近平曾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做好生态建设工作,这不仅仅是转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扭转我们思想观念的时候。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的矛盾,所以要有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近年来,我国以开发和发展为名破坏环境的行为仍时有所见,违规围湖造地、填湖造地,还有以“楼市化”偷换“城市化”的现象仍顽强地存在,2014年5月13日深圳暴雨后出现约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458辆公交车运营受阻,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机场累计取消进出港航班48个,广深线动车全部停运,深圳西站部分列车晚点;航班延误取消超200架次。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培军针对城市暴雨成涝的现象表示“城市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种种现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因此,为了顺利推进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立,必须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目前社会有“新自然崇拜论”观点的存在,极端环保主义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这种极端理论的认为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是至上的,认为自然是不应该被利用和开发的,盲目的反对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支持原生态、有机农业,把地球视为比人类更为重要的目的。这种极端的观点与我们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相驳,我们应警惕这种对自然力量过度放大的观点,避免陷入自然崇拜唯心论的泥沼之中。

2.2转变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措施

列寧关于生产目的和资源合理分配使用的思想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过去我们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我们以最大限度压榨自然资源能量为生产目的,只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漠视我们的粗放式生产和资源使用已经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了危害,目前我们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就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生产目的,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的影响,要求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唯GDP论,要求我们全面制定资源分配和利用方面相关的制度并严格按照根据制度来执行,习近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来论英雄了。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导致浪费严重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的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我们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建立节约型与资源循环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大战略任务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关系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从国家政策的高度、从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全局性统筹性谋划,以调整转变产业结构来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建设。2014年5月13日新华社报道在广西柳州市新兴工业园一企业建设“楼顶田园”面积约3亩,种有水稻、蔬菜、荷花,养有荷花鱼、田螺等。酒厂产出的酒糟可作为作物的肥料得以高效使用,楼顶作物本身还调节了车间内的气温,利于该酒厂酒类的生产和储存。这种“楼顶田园”将生态农业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合理利用空间提升了效益,展现着当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对于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与探索。

2.4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利用科学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必然途径

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的必然途径,较低劳动生产率意味的是用高消耗来换取低收益,中国科学院曾发布多份报告认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这深刻的反映了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从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角度看,主要应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依靠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同样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nlc202309012351

2.5生态法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重要制度保障,改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直接体现

生态文明写进我国《宪法》标志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生态文明立法规范人类文明活动,减少或摒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行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这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是牵系全人类命运和延续的头等大事。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有显著区别,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有理论思想、机构人员组成、法律规章制定、制度协作运行等相关要素组成一整套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体系。[]而以往的相关概念只是具体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这说明我们当下应更加注重于生态文明治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具体微观表现,人居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要立足国情,在“生态文明”指引下建设人居环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统筹扶贫开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点面结合,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我国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2.6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趋势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党方方面面,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纵向治理体系观点,传统纵向治理体系中的各部分各自为政,部门化倾向严重,无法实现整体协同化的治理格局,因此,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构建必然包括国家治理体系中其他内在诸多要素相互关系的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通过各要素的互动和集合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全会公报多次提到治理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意味着我们在生态治理中,由以前刚性的、强制的、单向性的运作模式开始转向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治理行为模式。意味着我们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

基于治理理论的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培育和壮大包括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非政府的主体,同时这也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目标就是要构建政府、社会及公民个人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协作的建设体制,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力量,倡导社会责任和培养公共人文精神,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其他主体良好合作关系,让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相互协作,营造成网络化治理环境,促进治理结构科学合理,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供给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切实弥补政府在这块上的缺失。提高生态治理水平。同时要引导公众参与。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有序引导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文化素养和绿色、低碳观念。增加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会。积极培育公民的自治意识,逐步祛除“凡事找政府”的惯性思维,强化自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M].198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五、六、三十七卷

[2]列宁.列宁全集[M].199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卷

[3]列宁.列宁全集[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三、五十五卷

[4]列宁.列宁全集[M].1985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二十九、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

[5]列宁.列宁全集[M].1987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十三卷

[6]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200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7]列宁.列宁文稿[M].1990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四卷

[8]路易斯.费希尔.列宁的一生[M].第二版.彭卓吾译.北京:北京图书案出版社,2002年

[9]吕世伦.列宁法律思想史[M].2000年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10]孙春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3.09.11

[11]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

[12]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

[13]邵忍丽.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10.10.27

[14]许耀桐.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J].理论探索,2014(1)

[15]余源培.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16]田猛.前苏联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0.3

[17]王树义.苏联自然保护立法及立法体系研究[J].法学评论,1991.3

[19]朱京玉.列宁经济正以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4.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四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中国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越来越多.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生态城市建设,对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单因子分析与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法理演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考察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外立法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作 者:张庆彩 吴椒军 Zhang Qingcai Wu Jiaojun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3(3)分类号:X171.4关键词:国外 生态城市建设 立法 启示

5.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篇五

十八大报告原文中提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内涵是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的继承和发展。一、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并系统性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一,强调统筹各种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的共同推进。第二,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第三,强调采用市场手段实现生态文明。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生态文明具有时代的高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更需要具有普世价值观意义上的文化意识和意识文化。

邓小平先生曾说:“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2]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也是这样。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结构变化、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及至生态灾难。

总之,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为着眼点,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体现的人类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三、“美丽中国”建设是全力推进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伟大跨越

当下世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欧美国家债务危机不断、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发展分歧空前增大,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亮点不多而难题频发,全球的发达板块似乎陷入了整体的徘徊与调整时期,人民普遍存在着对社会发展方向与前途的困惑与迷惘;只有一些新兴国家为全球注入了一抹靓丽的增长之光,其中,中国的增长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十八大报告强调:“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报告还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未来8年,是一个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决定性发

[3]展阶段,全体中国人民必须积极作为。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信念的八个基本要求,这其中既包括了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措施,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等;也包括了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些,为中国全面实现从发展中大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武装与行动指南。

四、用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

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党代会报告中予以系统阐述,标志着我党的执政理念有了更新更高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既是一种路径,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这一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狭义范畴,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八大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间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指导思想和实现路径。这既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对人类未来美好愿景作出的庄严承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信念,是中国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自觉担当。当前,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一系列的挑战,摆在全人类面前,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愿景。同时,生态文明本身也是中国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抢占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赢得新的发展主动权。

推进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强调的是一种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必定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的产物。因此,“美丽中国”既表现为“青山绿水”、“秀美山川”等承载的人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和谐统一,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显性表达,更体现于整个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整个民族精神风貌、核心价值观等因素之上,是构成整个民族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4]。

参考文献:

1.[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公报

6.美丽中国生态文明 篇六

2011级动物科学一班***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不由自主地爱着她,深沉地爱着她。这里有南方江浙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也有世纪屋脊青藏高原神圣纯洁;这里有东北肥沃的黑土地种满金黄的稻谷;也有呼伦贝尔牧歌悠扬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如此多数量的不同文化交织出一幅美丽的多元的华夏锦图。在这个和平富饶的国度,我们可以勇敢筑梦,追梦,圆梦,因为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坚信所有梦想都会实现,我们坚信我们国家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回顾历史,中国五千年文化灿烂夺目。展望现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焕然一新。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但工业化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前不久北京的雾霾天气让不少人深受其害,空气质量极差,很多人笑称北京是“京尘(城)”,“公雾源”。这是PM2.5在作祟,PM2.5是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许多研究已证实该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我们太不爱惜自己的环境了,为了发展城市,提高GDP,全国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修高速,盖高楼,不少领导都卯足了劲投入资金,就是为了在自己任期内做出一点成绩来,上行下效,发展成了第一要义,生态环境被抛到了一边,这就使得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使得它反过来用PM2.5回击我们。

有人曾经说过:“人类,就是地球的慢性癌症。”人口膨胀,垃圾成堆,温室效应,战争频发,疾病肆虐。历史上不少大灾难都是人类不爱惜环境的后果。其实我很高兴这次北京发生雾霾天气,因为这是一堂极好的教育课,这节课可以让那些心存侥幸,觉得反正怎样破坏环境也是子孙受难的人遭到现世报,让他们醒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鼠目寸光,不见大局。生态文明,为的就是持续发展。如果你物尽其用的拼命榨干生态环境,即使你达到了一个巅峰,大自然也会翻云覆雨地对你实施惩罚,这样一来一切繁华的意义又何在呢?

7.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七

从历史上看, 资本主义制度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曾描述道,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 机器的采用, 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轮船的行驶, 铁路的通行, 电报的使用, 整个大陆的开垦, 河川的通航, 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70年代,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用一段相似的话描述了资本主义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从来没有一个文明, 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 可以摧毁一个城市, 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从来没有整个海洋面临中毒的问题。由于人类贪婪或疏忽, 整个空间可以突然一夜之间从地球上消失。从未有开采矿山如此凶猛, 挖得大地满目疮痍。从未有过让头发喷雾剂使臭氧层消耗殆尽, 还有热污染造成对全球气候的威胁”。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直接危及民众生存权利, 引发了市民为主体, 以保护生态平衡、人们正当权益为基本内容的“绿色运动”。这场运动聚集了各种政治倾向的党派和个人, 参与者大多对资本主义持批评态度。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正诞生于这一过程, 并伴随绿色运动的发展而逐步成熟。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生态学、社会公正、基层民主和非暴力, 本文将从生态危机的角度对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 生态危机的范围是全球性的。

资本主义将其生产逻辑扩大到全球, 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发展, 但同时引发了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 演变成全球生态危机。

(二) 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本身。资本主义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市场的不断扩张从根本上与生态合理性的要求不相容, 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乔治拉比卡指出, 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生态危机。

(三) 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法在于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

安德烈高兹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要求生产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 使发展从属于社会文化目标及个人的自由发展, 铲除全球生态危机的经济政治根源。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 转变发展观念, 保护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良好的生态基础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保护生态基础不等于不生产或零增长, 生态社会主义有句格言:不再是“摆脱劳动”而是“解放劳动”[3], 实现“稳态增长”。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 保护生态基础,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但始终属于工具性范畴, 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把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 自觉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资源环境利用的地域公平和代际公平。

2.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贯穿于生产过程中, 提高生态效率, 减少环境风险, 实现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用“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式循环流程, 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原则, 实现最佳生产、最少废弃,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加强道德建设, 倡导绿色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环境。

1.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克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 克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大力提倡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引导形成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 实现社会成员的和谐相处, 形成和谐社会的良好文化环境。

2.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

做到教育先行, 在各级院校开设更多的环境知识、环境伦理的课程,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国民环境道德素质,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 调节需求取向, 鼓励适度消费, 实现向新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1. 调节需求取向。

努力践行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创建新的生活方式。借鉴生态社会主义要求, 扩大人的自主活动的领域, 增加人的自我实现可能性, 逐步地把作为手段的劳动变成目的本身的劳动, 使从事劳动的人从中获得最大的满足[4]。

2. 鼓励适度消费, 厉行勤俭节约。

生态社会主义倡导以获得基本需要为标准的适度消费。无节制的高消费增加了物质、能量消耗, 既有害于自然生态, 也有损于健康。因此, 必须破除不良消费观,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 用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生产经营者向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56页[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256页

[2]〔美〕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 第175-176页[2]〔美〕A.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 第175-176页

[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第63页[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九十年代国外社会主义述评.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第63页

8.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篇八

一、新加坡的历史文明及城市规划传统

说起新加坡,人们在第一时间里就会想到鱼尾狮、马六甲海峡、经济发达、金融中心、版图小、美食胜景等,同样不会被遗忘的还有“花园城市”的美誉。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花木繁茂、具有独特的城市风格。然而,这些并非一蹴而就,从1819年开埠到现在,中间虽历经多个不同性质的政权,但居住于此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可以说今天的新加坡是近两百年来的新加坡人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美好果实,同时也为我们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不少的经验和启示。

在中国的史料中,有关新加坡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康泰所撰写的《吴时外国传》,书中曾说“拘利正东行,极犄头,海边有居人,人皆有尾五六寸,名蒲罗中国”,据著名南洋史地学家许云樵先生的考证,“蒲罗中”为马来语“Pulau Ujong”的对音,意指“半岛尾端的岛屿”,即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也就是现在新加坡及其周边地区,“蒲罗中”便是国人冠于新加坡的最古老的名字。

隋唐以降,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增多,对新加坡的记载也变得越来越多,对其认识也变得逐渐具体起来,尤其在晚清以后,1819年身为英国东印度公司驻苏门答腊明古连副总督的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ffles)来到新加坡,随后很快开埠,其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魏源就曾经说到:“英夷开辟新加坡,富庶闻于中国已数十年,皆不知为古时何国,阅《海录》及英夷《海图》,始知即柔佛、满剌加故墟。”新加坡的城市也就此发展起来。

此后的新加坡一直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直到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来势汹汹的日军很快攻占新加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白思华(Arthur Ernest Percival)中将向日军投降,新加坡进入了长达三年半的日治时期。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9月,英军重回新加坡,到1946年3月,新加坡处于英国军管时期,随后很快成为直辖殖民地。1948年新加坡加入马来亚联邦,而联邦内部一系列政治动荡和事件促使新加坡人要迈向自治和独立。1959年新加坡最终取得自治,新加坡的末任总督顾德爵士任自治政府的首任元首,李光耀任首任总理。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沙捞越、北婆罗洲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从而完全脱离英国统治。合并后的新加坡政府与联合政府在治国理念等方面有诸多不可调节的矛盾和冲突,最后被迫于1965年8月9日推出联邦,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随后的新加坡人民开始了近五十年时间的奋斗历程。

长达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对现今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仍有着无法磨灭的影响。基于自由贸易建立起来的新加坡极快地吸引了当时亚洲乃至世界各地的商人,他们集聚在这个原本并不广阔的土地上,使得新加坡在1822年就开始出现了无序及混乱发展的情形,为此,莱佛士开始对新加坡进行城市规划,并于当年的10月成立了第一届城市规划委员会,在英国驻新加坡工程师及土地调查员菲利普·杰克森(Philip Jackson)的协助下,莱佛士首次为新加坡制定了城市规划。总的来说,莱佛士的设想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基于新加坡当地地形,将其设计为带状形城市,同时,在这条带状上划分不同的区域,以安置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的居民。在这种涉及理念的规划下,新加坡实现了功能分区和人口分区,即不仅按功能将城市分成了政府行政办公区、商业区以及居民区;还在居民区内划分出了华人及印度人区、欧洲居民区、阿拉伯、及伊斯兰居住区,并保留马来人的传统村落,将其规划在城市北郊;另外在滨海地带集中设置了码头和工业。

此外,莱佛士制定一系列管理城市的行政制定,确立规范,如长期租用土地制度、禁止赌博等;同时,还在当地设办学校、创建植物实验园等,对开埠之初的新加坡来说,这些无疑都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现在的新加坡有着十分完备且详细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法规,其相关职能机构的设置也十分细致和具体;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新加坡人不仅有更强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掌握着更先进的环保技术。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对开埠时期历史遗产的继承,也是现今的新加坡人之所以仍能“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的重要渊源。

二、新加坡的“好环保”理念

新加坡被称为“花园城市”已久,环保意识与英语普及程度一样,属于国民常识类。新加坡的环保理念一直贯穿着:只有带来商业利益和最大工作效能的环保才是“好环保”。

例如,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办公室空调温度都控制在26度,然而新加坡却控制在20度左右。“日本东京早就默许商务人士把西装衬衣第二颗纽扣解开,空调可上升一度的环保潜规则;北京、上海也提倡大公司采用最省电的26度。为何新加坡办公温度却如此之低?”,其实原因就在于新加坡“好环保”理念。“新加坡人认为室内温度在20度至21度间时人脑工作效率最高。即使现在提倡省电节能,新加坡人还是习惯保持‘低温’的作业环境。”

在比如,新加坡耗电量最大的美式快餐店最大特点是将草坪覆蓋在建筑上,形成景观与功能性兼备的“绿色屋顶”,以此降低太阳能热负荷,提高建筑散热性。此外,还有隐藏在木墙栅栏背后的雨水收集室,用该系统灌溉屋顶草坪、清洁餐厅地板最实惠不过;而回收冷气机释放的热能也被用来加热自来水,这家公司恨不得想法子把废油也回收个上百次。

nlc202309051640

另外,新加坡“好环保”理念还有法律保障。新加坡建筑节能法规定, 商店卖场的照明最高为25 瓦/平方米;招牌照明采用镜面反射板,安装时间控制开关,减少灯具使用数量和耗电量;建筑走廊的照明白天采用自然光,安装时间控制开关;一旦发现灯管出现黑化现象应立即更换,灯具、灯管每月应清洗一次,以维持灯管光的输出效率及美观。尽管旅游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当地政府仍规定旅游饭店必须首先落实节电措施,否则不准开业。

三、新加坡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多年来,整个城市的美好容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企业家和投资人。新加坡环境保护方面的业绩显示了其生态环境政策和管理工作的成功。特别是新加坡从国情出发,在环境投资和融资上,重视民间、商界和公共机构的力量。

首先,是土地利用计划。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看,新加坡从计划工业地点开始,就以确保发展不致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住宅区附近只准设立轻工业(如纺织业、电子业等),而重工业必须在离开住宅区有一定距离的指定工业区设立。

其次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在污染防范工作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和高度有效的固体废物处理系统,有助于将新加坡内地和海岸水源的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新加坡把源自家庭和工业的废水导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疏导废水至处理厂处理,直至符合国际标准才能流入海中。

再次,制定生态环境法规。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循序渐进,制定了环境条例以控制工业污染,同时不让工业发展受到抑制。比如,从1980年开始,发电厂、炼油厂等主要空气污染源只准使用硫磺含量不超过2%的液态油发电。

最后,重视环境教育:政府意识到当局不太可能单靠执法来应对日益严重的随意抛弃垃圾问题。如果公众能养成正确抛弃垃圾的习惯,效果将会更好。

四、新加坡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北京的启示

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抓住发展的机遇,以经济发展为契机,加快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改善,以落实并实现新发展观,显得更加迫切与重要。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首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首都,实现永续发展。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发展活力,不断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快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强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就业、绿色生活。要解决好城市发展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加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落实植树造林、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保护等各项任务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率先把北京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再次,鼓励民间力量或私人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投资,并设立环保基金或发行生态债券。环保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也是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除了政府在生态领域逐步扩大投资外,应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力量或私人企业对于那些效益好、市场好的环保产品的投资,如环保设备、环保技术、环保信息服务等领域及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的环保企业,鼓励他们把环保科研与环保产业相结合,并增加其贷款规模,促使逐渐形成规模效应,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同时,為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可设立环保基金或发行生态债券,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最后,提高首都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专项计划和环境运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首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提倡“清洁生产”,把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然后是发展末端处理技术,巩固“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要开发研制先进、节能、无污染的生产设备,把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最低水平。

总之,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要紧密结合首都实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和谐宜居之都。

参考文献:

[1]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白志刚,北京市社科院外国所研究员。

上一篇:筹备会议提纲下一篇:木工人工费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