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共11篇)
1.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
我参加了教师继续培训的学习,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通过培训,使自己有了不少的收获:
1、提高了自己的师德水准。
从师德教育培训起,就对我们的师德观和专业成长目标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我们深切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通过培训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深化了本学科知识,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掌握了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提高了自身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
3、教育观念得到更新。
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
4、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
在此次培训中,不仅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还掌握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自己已具有了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会制作适用学科的简单教学课件。
5、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学习学习,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2.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 篇二
1.学校分布与教师基本情况
东方市位于海南西部, 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级市。全市有高级中学1所, 完全中学3所, 初级中学12所, 职业技术学校1所, 直属小学7所, 中心学校16所, 共有教师4370人。其中, 中学教师1639人, 小学教师2665人, 幼儿教师76人 (不含民办学校教师) ;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 (大专率63%) , 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 (本科率75%) , 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2012年度参加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的教师4290人, 参训率为98.2%。
2.培训机构起源与培训基地初创
东方市教师培训工作自1998年小学教师一般基本功培训开始, 至200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一般基本功培训工作结束, 是东方市教师培训机构的初始阶段, 培训工作由教育局教研室、人事股负责。自2004年秋季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 教师培训工作才开始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2004年9月教育局内设一个专门负责教师培训工作而没有编制的临时机构———教育局研训中心。几年来, 研训中心所开展的培训工作都是借用职业学校、东方中学、八所中学、民族中学、市二中、一小、三小、铁小等学校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多功能报告厅等相应场地进行。2013年1月18日“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在东方中学配置一栋二层楼作为办公场地, 共有办公室9间, 会议室1间。
3.培训者队伍建构
2013年以前, 研训中心在市教育局办公楼三楼有两间办公室, 借教研室4名教研员作为管理人员, 没有配置专职培训者, 无法形成一支有学科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精干的培训者队伍, 更谈不上承担实施“换脑造血”的培训功能。2013年1月, 市政府批准成立“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将教育局教研室、研训中心、电教站三部门进行整合, 培训者队伍建设显现良好势头, 现有在编在岗人员30人﹙市里设定编制40人﹚, 力争今年内配足配齐研训人员。
4.培训经费投入与使用
自1998年至2006年, 教师培训经费来源于“三个一点” (即政府一点、学校一点、个人一点) , 市财政没有预算内专项经费, 2007年开始, 市财政才正式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经费预算, 每年拨给45万元, 2009年开始增加到50万元, 2013年财政经费预算95万元﹙今后逐年增多﹚。
5.培训目标与导向
教育局研训中心紧密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为中心, 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 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培训目标, 立足实地本位, 引领教师职后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自觉更新教育行为,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根据省教育厅培训工作部署, 围绕目标, 制定了《东方市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东方市2004-2008年度教师培训工作方案》、《东方市2009-2013年度教师培训工作方案》以及《东方市教师十年发展规划》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要求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调节培训模式、内容, 改变培训方式, 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让教师能运用用各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把握教学设计和有效实施教学活动, 明确建立教师培训的标准。依法培训、分层培训、科学施训, 促进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台阶和目标要求,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自觉学习, 营造良好氛围, 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培训学时每年至少要达72学时、学分每年至少要达10个学分。
6.培训手段与形式
(1)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学科带头人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多以“走出去”形式为主。自2009年以来, 本市选派到省外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数平均每年不少于30人次 (不含教育考察人员) , 选派到省内各高校或其他培训机构参加培训的人数平均每年不少于150人次 (不含通常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小学教师在岗脱产轮训、专题培训、教师全员培训等规模比较大的培训项目多以“请进来”的形式以主, 即聘请外地专家或本市骨干教师作为主讲教师进行培训。
(2)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集体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网络平台”研训模式:由研训中心———学校———教师个体进行“链条”互动, 并以研训中心为主轴, 导向引领、综合评价。这类培训多以专题培训、课堂教学技能培训、网络研训、博客交流为主。结合实际, 自选内容、自选动作, 寻找切入点进行。如《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如何导入新课等项目的培训。2012年, 针对我市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暑期9天时间, 对392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专题培训。通过“一讲一评”, 相互讨论, 相互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网络平台”研训, 打破了区域、时间空间限制, 长短结合, 形式多样:
一是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等学科, 三年期间, 阅读达8000人次, 发表评论2000多条。仅小学语文学科, 2011年5月8日—26日、2012年10月18日—25日、2013年5月28日—6月3日分别在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模块开展过三次网络备课活动, 阅读达5087人次, 发表评论共1560条。就《黄河的主人》一案例, 由铁路小学郭跃建老师发起, 局研训中心作主导, 拉动全市十个乡镇中心校、市直属六所小学一起参与, 覆盖率100%, 教师参与率60%。网络活动有效解决了老师在交流时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一难题, 不同的经验、观点与思想得到有效交流, 推动了网络研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是上传优秀课例视频, 提供专业引领。小学语文学科, 近两年来共上传课例12个, 阅读达3218人次, 发表评论200多条。通过专家合作、专业引领,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组织初中教师参加中招备考在线研讨, 提升备考质量。今年4-5月份, 我市就有政治、语文、英语、物理等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 参与教师300多人, 发表评论近2500条。其中语文学科参与教师63人, 发表评论612条;英语学科参与教师60多人, 发表评论343条。
四是开展专题在线研讨活动, 破解教学难题。近年来, 我市小学语文、中学语文、中学英语、中小学美术等学科开展多次在线研讨活动, 共有3000多人次参与研讨, 发表评论3000多条。今年3月份与6月份, 在省小语组专家的引领下, 小学语文学科开展了以“习作教学该如何教”、“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专题的在线研讨活动, 共有600多人参与研讨, 发表评论1574条。5月份, 组织中学语文教师参加了省组织的以“如何进行小学合作学习”为专题的研讨活动, 参加人数79人, 发表评论798条。每一次活动都触动了教师的心灵, 一个体会、一个感受, 提高了我市教师网络研修的积极性,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强化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自2009年至今, 共组织7200多人次参加“国培计划”等各种各类的远程培训。2010年我市组织15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组织500名高中教师与初中部分学科教师参加“暑期新课程远程研修”, 组织200名小学班主任参加国家级远程培训;2011年组织10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 组织92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组织495名高中教师参加省级远程研修, 组织147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远程培训;2012年组织779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组织123名初中班主任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组织203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远程培训;2013年1月至今组织25名幼儿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4) 建立城乡联动、研训一体、共建共享的教师博客培训平台
2009年开始, 以挂文件形式出现, 接着陆续建立学校、教师博客, 城乡互动、校校互动、师师互动, 一起共享网络资源。据统计, 100%的学校建立博客, 98%的教师有博客, 形成研训互补, 研训一体的交流平台。博客平台建立改善了农村教师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研训氛围, 城乡教师能公平享受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 城乡教师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均衡发展。2011年八中、铁中、八所中心校分别有一名教师获得省级博客研训先进个人。
7.培训项目与内容
(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
自2009年以来, 教育局每年都以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培训内容除对教师进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当代教师荣辱观》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的集中培训和考试考核外, 还通过观看省内外师德标兵的事迹录像、听专家专题讲座、“师德标兵巡回报告会”、报纸宣传、出墙报、开展“一爱三教育” (爱学生、强化法制教育、情理教育、文明教育) 征文和演讲比赛、师德师风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 师德师风教育常抓不懈, 师德教育不断得到深入。
(2) 创新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机制
2008年12月, 我市共招聘483名新教师, 这批教师绝大多数都是2002年以前毕业的本地生源的国家统招统分的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 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分配。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未站过一天讲台, 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如何能让这些教师顺利走进课堂, 驾驭课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 培训中心制定了《东方市新招聘教师集中培训实施方案》和《新招聘教师集中培训管理制度》, 按照方案要求, 从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 利用两年时间分四期在市职业学校进行脱产集中培训。每期培训班集中脱产培训半年。培训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三大类, 共设13门课程。其中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集中培训两个半月, 教学实践 (跟班学习) 一个半月, 考试考核及总结反思约半个月。经考试考核99%的学员达到培训标准, 有效促进新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 面向农村, 开展跟班学习和支边支教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市每年从市区各中小学选派30名骨干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支教一年, 要求“支教”教师做好“备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听好一堂课、评好一堂课、带好一位教师”。我们称之为“五个一”工程。同时, 重点从农村, 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中选派上进心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到市区中小学校跟班学习。从2009年至今, 我局共组织6期310人次到城区中小学校跟班执教学习, 每期跟班学习时间为一年, 优秀者留任一年, 充分挖掘潜力, 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为农村学校培养课堂优秀人才。“跟班”培训模式成为广大农村教师学习、锻炼、成长的平台, 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如江边中心校的关梅、陈启亮、东河中心校的符永彩等老师在全市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这一培训模式也缓解了市区中小学校教师紧缺问题, 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4) 开展小学教师脱产轮训工作
长期以来, 农村因信息闭塞以及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有相当部分的农村教师知识老化, 观念陈旧, 他们秉承的传统的经验式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教育局作出了实施“小学教师在岗轮训工程”的决定, 计划用五、六年时间, 让50周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每人都参加为期半年的脱产集中培训。2011年, 已有两期4个班180人结业 (因各种因素当前终止) 。培训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 并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点内容。通过培训, 教师们普遍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新教学观念, 感觉到开阔了视野, 更新了观念。
(5) 扩展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
三年多来, 共选派160名正副校长到省内外参加“资格班”、“提高班” (影子班) 、“骨干班”等各种培训班培训。除此外, 2009年, 分别举办一期60人参加的农村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和120人参加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培训班。2010年组织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远程培训。2011年组织100名正副校长参加“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项目”培训。
(6) 晋级信息技术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针对教师课堂课后使用信息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 目前, 此项培训工作已从“核心课程7.2版”培训晋升到“核心课程V10版”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Pba) ”三级培训, 其中“基于项目的学习 (Pba) ”项目培训, 省教育厅只认可东方、三亚两个市县有承担培训的资格。
2009年以来, 我市举办了10期“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班, 共培训教师250人。我市主讲教师唐传经、梁正发两位教师还受省研训院的委托, 承担东方、乐东、昌江三市县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的英特尔应用项目培训与指导工作, 并代表海南省到广西北海市参加全国“英特尔”项目培训与交流。
(7) 有效利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培训资源
2009年至今, 我们充分利用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 组织初中语文、历史、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六个学科教师共780人次参加“周末流动学院”培训活动。鼓励边教边学, 先学后教, 以学促教,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8) 抓好外派学习培训工作
几年来, 每年都选派不少于30人次到省外, 如北京或天津、辽宁、山东、上海、安徽、广东、福建、重庆等省市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短期为一周, 中期为三个月。同时, 每年选派不少于150人次到省内, 如海师或琼州学院、琼台等其他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学习。今年分期分批实施学段学科专业化培训:暑期外派25名高中数学教师参加到西南大学为期20天培训。
(9) 做好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与审核工作
每年都组织各学校的学分登分员进行集中培训, 并分别深入到各学校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年度审核, 对各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分进行认定。学分登记认定, 发挥了广大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积极性。
(10) 注重班主任培训工作
2009年, 抓好中学班主任教师《问题学生教育指南》的培训及考试工作。2010年, 利用全国教师继教网, 组织200名小学班主任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2012年组织123名初中班主任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班主任远程培训。几年来, 共组织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优秀论文评比二次, 选派20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培训学习。
二、培训成效与成果
经过继续教育培训, 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明显更新, “聚集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应用能力明显增强, 教师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通过学习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东庐中学“讲学稿”等教学模式的培训, 教师们逐渐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成绩也随之得到提高, 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教师们的认可。
1.自2009年以来, 我市教师在参加“国培计划”远程研修、初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脱产提高班培训、“双五百”工程项目培训、“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项目培训等省级以上培训项目中, 有260多人次获得了“优秀学员”、“优秀辅导教师”、“骨干学员”等荣誉称号。尤其是2009—2011年, 高中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培训, 我市教师写文章、评论等“四项指标”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四名, 其中2010年, 参训人员为100%, 合格率为100%, 是全省唯一的合格市县;2011年, 10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远程培训, 他们的作业基本都是原创作品, 除了学习任务要求的必修与选修模块外大多数校长都选修更多的学习视频, 力争利用培训机会更多地提升自己。他们是把培训当成机遇而不是任务, 最终以合格率98%, 优秀率50%的成绩获得省厅领导的好评。2012年我市在国培计划 (2012) 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中, 合格率100%, 学习力占全省第五名, 国培计划 (2012) 中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合格率100%, 各项综合数据名列全省第二 (仅次于琼中县) 被省评为该项目的优秀组织单位。
2.2012年, 参加省级以上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 (含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 评比、科研成果等项目评比中, 有210人次获得奖励。特别是各学科优质课评比中, 我市获得历史性突破———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一等奖获得者孙佳老师 (东方市二中) 代表海南省参加2012年第八届“卡西欧杯”全国青年数学优质课观摩评比, 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3.全市连续3年中招, 综合评价总成绩都位居全省前7名。
4.2009年, 在全省对各市县开展2004-2008年度师资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中, 取得全省排名第7的好成绩;2011年, 培训工作“博客研训”专项评估居全省之首;2012年获海南省“学分网络化管理先进单位”;“国培计划 (2011) ”—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国培计划 (2012)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
5.我市琼西中学、感城中学、一小、铁小、四小等5所学校被评为“海南省校本培训示范校”;铁路小学还被评为“海南省学分网络化管理先进学校”。
6.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兼职教师。符冠华、唐传经、梁正发、陈仕锋、林松青、赵忠、麦贤良等均为特级、省市级骨干教师、“国培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 教研室符冠华老师被评为省级特级教师。2011年, 唐传经老师获中国教师研修网年度培训“风云人物”、2012年被聘为“2012年浙江省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高中历史辅导教师并获“班级优秀辅导教师”称号、2013年获浙江省乐清地区高中班主任培训项目优秀辅导教师。2010年, 唐传经和梁正发老师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因特尔未来教育“基于项目学习 (PBA) 培训教师”培训, 成为该项目省级主讲教师。2012年李立仁老师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 (2012) ”—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研修, 担任班级辅导工作, 成绩突出, 被评为该项目的优秀辅导教师, 海南仅有1人获此殊荣。
三、问题与对策
尽管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着培训工作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存在着难于突破“瓶颈”的制约和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管理模式。突出表现为:
1.培训机构建设滞后, 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难度较大;
2.培训经费投入有限, 很难拓宽培训内容、培训渠道;下拨设备无法安装, 校园网络覆盖率低, 电教教学手段落后, 研训平台搭不好, 基层培训管理员、教研员网络管理手段落后, 影响培训工作平台正常发挥;
3.相当部分领导和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滞后, 缺乏参训意识;
4.培训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5.培训者队伍力量薄弱, 无法承担培训工作任务, 不具备实施“换脑造血”功能。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兼职培训者, 缺乏教师专业培训理论, 难以引导教师队伍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合上述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建构教师研训之家
当前研训中心虽已挂牌成立, 但培训场所必要的功能室建设还不够完善。要建一栋能够接待学员培训、住宿一体化的多功能培训大楼。配置一间能够容纳200人以上的多媒体报告厅, 若干电脑培训室、语音辅导室、薄弱学科培训功能室及展示室等。
组建一支区域、年龄结构合理, 学科专业结构合理、教师专业化水平结构合理的培训者队伍, 足以“换脑造血”的队伍还需充实和提高。当前, 培训者队伍还没有形成知识化、专业化团队。呈现单一化专业知识比较明显, 具备复合型专业素养还有一定的差距。行政管理与专业管理达到统一, 行政指导与专业引领达到统一, 具有执行文化理念与专业化指导、引领还要一段时间磨合。具备单挑各领域的培训者, 职能、职责、专业化等个人综合素质还要在学习、工作和派外培训中提高、完善, 并有必要长期聘请偏缺学科的培训者兼职教师来充实这支专业者培训队伍。
2.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东方市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并真正纳入市财政预算, 这是历史性的一大转折, 也足以说明教师培训工作已引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注。但每年90万元 (2012年以前50万, 2013年95万) 对一个拥有43万人口、4300多名 (50岁以下) 教师的县级市的培训工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教师每人每年仅有200元的研训经费。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琼府[2000]3号) 的有关要求, 今年后逐年增多拨出教师培训经费 (按教育系统的教职工工资每年财政支出1.8亿计算, 总工资配置2.5%的培训经费, 最低水平应该为400万以上) 。为此, 地方政府要从“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加大教育投入, 为提高教师素质提供经费保障, 当好后勤部长。
3.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整体素养
从调查过程中不难看出, 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和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参加培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 只满足于做教师而没有做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强烈愿望, 甚至出现应付与抵触情绪, 体现在:一是个别学校领导对于由学校自行支付费用的培训任务一概拒绝。二是已获得高级职称以上的部分教师认为, ‘船到码头车到站’, 培训与他无关, 求知欲不强、满足感过剩。三是部分参训教师责任感、使命感不强, 不求上进、只求无过, 积极性较差。为此, 领导和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 更是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从观念上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培训才能成为领导和教师们意识的自觉, 才能真正变成工作和生活的有益部分。
4.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 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任何一项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都离不开有效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立培训评估体系, 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思维工程, 一定要讲究政策性依据、目的性依据、原则性依据、科学发展可行性依据, 才能为管理者、参训者作好客观评价。例如《学校行政培训管理承诺制度》、《学校培训经费审计制度》、《教师自我成长发展规划》等等若干培训工作条例法规体系。如, 新教师岗前培训后, 可设置年限格调升级, 建立《教师职业成长规划》:1-3年为学习型, 4-6年为角色型, 7-9年为成熟型, 10-12年奉献型;也可以参照 (上海实验附小) 的“四课”型:1-5年为新教师“汇报课”型, 5-10年为青年教师“展现课”型, 10-15年为中青年教师“特色课”型, 15年以后为骨干教师“示范课”型。以“模式定调定格促进教师发展目标评价体系”, 还需要探索建立其他若干相关体系, 必要时还要大胆创设新的评价管理体系。其次学校教师参加培训工作的情况、效果要当做学校领导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三是教师参加培训工作要真正与人事制度改革, 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工资晋升、绩效工资发放等紧密挂钩。
5.夯实研训电教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
建立东方市网络教育平台, 设立各中小学、各学科培训门户平台, 创设个人工作室、课程视频区、优秀教案学案区、留言区、专家答疑区, 构建信息网络资源库等。
3.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总结 篇三
【关键词】怎样成为职教的名师 慕课与职业教育 充分利用慕课资源 教学资源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倍感珍惜,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管理上有所收获有所启迪。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及上海景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景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德(上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基地。
我们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块:1、如何成为职教名师;2、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3、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4、让微课程服务于职业教育;5、上海优秀中职示范校参观学习;6、阶段性互动研讨及案例分析、项目拓展、头脑风暴;7、课程与师资;8、屏幕录制型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9、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如何设计一堂好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10、中职示范校精品课程 。
首先是邬教授给大家讲授的《怎样成为职教的名师》,让我记忆犹新:所谓好老师: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一个老师只要把他的职业作为事业来对待,他肯定是位好老师。作为老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主持公正而且善于化解矛盾;在一切时空,你不仅言语育人,而且行为育人。天下教师一家人, 用一双手托起一个地球,没有一双手成就一凡事业。
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所以教无定法,学无止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其次是潘教授讲授的《慕课与职业教育》,其中慕课是MOOC读音,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慕课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以因素:名校、名师、精品、廉价、便捷等,给我了们提供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慕课资源,这将对以后的教学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输入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内容,节省下来的时间去进一步增加课程量或熟悉课程内容,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学到比以往更丰富、更精彩的内容。如果学生上课、上机在同一环境下,再配上互联网,教学效果不可估量,这当然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又给学生提供了打游戏、聊天、看视频的机会。
以后的教学也可能是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老师将变为助学者,导学者,师生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找到创新折钥匙。教师只要将课堂建设好,管理好,组织好,教师摇身一变为导师,学生变为主体,学生线上、线下自由、自主、自知地学习,这将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锻炼! 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的现在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有更多的相似处。
所有的教学资源我们都可以将它浓缩在一起,创建成微电影的形式,给大家播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微课”,因为它是浓缩的,所以它的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教学时间短,但它有很强的创新性,为未来教学形态的变化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所有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离不开一些工具、软件提供的平台。例如在Googl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搜索资料;在豆丁、道客巴巴、百度等实现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真正使用好这些工具、软件,将是提升自己的一把尖锐的利器!
生活中我们用到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我们的教材,如果要摘录教材中大量的文字,我们完全不用一字一字的录入,而是通过扫描教材,然后保存为PDF图片格式,最后将图片再转换成DOC文档格式,这种文档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编辑的文件。
这些方法除了能给我们提供正能量外,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运用这些方法专空子,行使不正当的行为,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很多人买房子时,可能都不是第一套、第二套房、而是第三、第四或更多,这时就需要出具无房证明,怎么出?找个无房户开具合法的无房证明,再用扫描仪扫描成之后再转换成文档的格式,并且鲜红的章印同样会完好地转换出来,他们只需要更改其他内容,找个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更多的无房证明,谁能辨别出来呢?
所以我们要用这些工具,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给自己、给他人提供更多的正能量。这些内容就是徐教授讲解的《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是最贴近我的心理需求的知识面,只可惜时间太短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练习,回家在笔记本电脑上再做。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非浅,为我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将坚持不懈地上好每一节课!
所以好的培训就是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也点燃了自己的人生!
再次感谢学校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河南省驻马店财经学校示范校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课外研修资料汇编 编著: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景格学校
4.教师个人培训总结 篇四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经历了这一场“头脑风暴”,荡涤了我心灵的尘埃,开拓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灵。
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经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5.教师师德培训个人总结 篇五
根据新的形势与要求,对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已是一项深入持久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们袁花镇中心小学在坚持完善教师暑期师德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继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教育的成果,我校组织全体101名教师参加了为期二天的暑期师德专题培训。与往年相比,此次师德培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现将这次暑期师德专题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过程落实,成效显著。
1、注重评价,落实行动。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我校采取了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并把这次培训例如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考核中。确实,在这2天中,老师们认真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自身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使这次师德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形式多样,过程落实。这次师德培训,我校坚持重点突出、务求实效、不走过常培训采取了大会学习(包括集中学习文件,观看录像片等)和小组座谈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主要围绕5个问题,即(1)两位教师的良好师德精神集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如何做好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3)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4)你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如何?(5)你认为你校师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工会小组长作了认真的记录,并归纳出:两位教师的良好师德精神集中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优良师德;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园丁品质;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最伟大的人生价值。对学业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老师们讨论认为:作为教师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细心、有恒心。对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以及教师参与赌博等的看法是要极力遏止,要率先垂范,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等等。老师们推心置腹坦诚交流个人的实践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了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自觉性,明确努力方向,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在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我镇101名教师都撰写了学习体会文章。教师把此次学习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老师们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严格考勤,强调会风。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我们严格考勤,采取了点到签名的方式,如没有参加学习必须出示相关的证明。两天的培训,老师们都能准时参加学习。这二天正值高
温天气。在培训期间,虽然老师们大汗淋漓,但都能坚持学习,认真听取,是本次培训在会风、学风等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状态。
二、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1、成立师德领导小组。为了提高我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支部书记孙明祥校长为组长、由支部委员崔新江、顾峰、教导主任陆国良、人事干部张志琴为组员的“师德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培训工作会议,制定计划,研究方案,从而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将职业道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从而确保此次培训顺利开展,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2、制订培训计划。为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小组成员学习了有关“师德”培训的具体文件精神,经过反复研究与修改,并紧密结合本校教师实际需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制定了本镇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培训工作的计划。在计划中,对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及考核评价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组织管理中明确各级职责,在培训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使整个培训过程做到可操作性强,以确保培训质量。
三、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1、学习文件,明确目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首先孙明祥校长作了动员宣传,随后组织老师们集中学习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10〕1号)》和嘉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通知》两个文件,同时每位教师人手一册《2010年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辅导材料汇编》。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和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2、听取报告,感人肺腑。两天来,全体教师听取了三位优秀教师的典形报告,分别是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事迹报告会专辑——《一切为了学生》、郑琦同志事迹介绍——《向山区孩子播洒阳光》、殷雪梅同志事迹介绍——《舍身救学生,梅馨映师德》。老师们被三位老师的的感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其中有在突如其来的井喷事故和洪灾考验面前,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抢险救灾,保护学生,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他们保护学生、无私奉献、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许多老师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65岁的郑琦,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青少年的无限关怀,对培养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又一次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他是湖北当阳市庙前镇井岗小学的退休教师,从教43年来,他辛勤耕耘在让一方青少年茁壮成长的花圃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把终身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和红领巾事业”的誓言,赢得了当地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更有殷雪梅老师30年如一日,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生死关头为了保护学生,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她那崇高的品质和精神受到在座全体教师的敬仰,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两天的学习,全体老师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过学习教育,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效提高了教师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促使老师们对照平时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找差距、提意见,统一思想,规范教学,将师德培训成效落实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实际行动上。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镇全体教师对师德的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深知,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任重而道远。在当前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式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常抓不懈,以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师德,需要我们每一名教师去学习,去感悟。师德是我作为教师多年来一直追求的品德。可以说,没有任何人的师德能够赶得上孔子。可是人家是圣人,我们不能去比。不过尽量去靠近他总是必须要做到的,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时刻的注意到师德的重要性,师德永远是教师最好的评价!
您可能还会对一下文章感兴趣
师德教育工作总结
新师德规范学习工作体会
教师师德心得学习体会
优秀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教师的师德学习体会
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活动月工作体会
6.教师校本个人培训总结 篇六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以身作则。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二、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和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教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他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尤其是德育师风,让我深刻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一些生动的班会课,让我们掌声不断,让我的心为之感动,也让我反思自己,学习到了一种育人的新视角。
三、正确的职业规划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7.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 篇七
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八步走:
第一步: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开始前, 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培训机构相关人员应该从加强当地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
一个完整的远程培训计划应该涵盖培训目标、对象、类型、时间、课程、措施等几个要点。培训目标即通过远程培训所应达到的预期目的。确定培训对象时应适当考虑学员学段、学科的分布情况。培训类型包括学科培训、专项培训、骨干研修和岗位培训等。确定培训类型后要根据学员需要在平台资源中选定课程、课时, 确定培训的时段范围。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和培训的质量, 计划中还要体现出有效的培训措施。
第二步:组织报名编班。
编定虚拟班级, 一般是根据学科编定, 还可以考虑学员分布的地域、年龄、志趣等, 在人数上要考虑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益。原则上每50人一个班, 最少不得少于30人, 最多不得多于60人。大班可以分解成学习小组,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通过远程中心寻求与其他学校或者其他远程中心合作。
第三步:选聘工作人员。
远程培训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要引导和指导,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 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指导非常有必要。因此, 培训开始前要配备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人员配备的数量可根据学习人数和班额大小来定。省远程培训指导中心制定了班主任、辅导教师职责及选聘标准, 操作时可参照网上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四步:进行培训动员。
首先, 应阐明学习意义, 提高思想认识, 使学员了解远程培训的特点及其规律。其次, 组织学员学习评价标准, 结合网上公布的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评价标准提出学习要求。第三, 指导并督促学员学习操作手册、用户指南, 上网进行操作实践。
第五步:培训过程管理。
第一、要落实四个环节。1.资源学习。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指导督促学员观看视频资源、阅读文本资料。2.完成作业。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督促学员认真完成作业, 批改学员作业后应结合课堂笔记等情况对其作出定量与定性评价, 并及时推荐优秀作业进行展示。3.讨论交流。要组织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即时通讯工具以及论坛等形式参与在线研讨活动, 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小结后提交至培训平台, 使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与反馈。4.撰写博文。辅导教师要带头在远程培训平台上的"教师博客"栏目中建立自己的博客, 并倡导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与学习主题或者培训工作相关的日志。教师博客使教育叙事突破了个人生活圈, 促进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博客, 教师和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叙事研究, 与大家共享研究成果。
第二、要加强培训管理。1.掌握信息。辅导教师对于学员上网学习的时间, 发帖数量, 作业数量、质量, 文章数量、质量等情况应密切关注, 随时了解。2.及时反馈。辅导教师应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学员、班主任和学员所在单位。3.多管齐下。采取培训机构、学员单位同时监管, 课程专家、辅导教师、班主任、教务管理员多层指导, 班级学员互为督促的方式加强过程管理, 使远程培训不流于形式。
第六步:进行学习评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 同时要关注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依据网上学习时间、发帖数量和质量、作业完成情况、撰写博文数等平台自动记录的数据获得, 辅导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与分析。终结性评价主要依据离线考试和在线考试的情况获得。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体系, 它是在充分尊重学员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 是整体目标指向性评价。
第七步:完成结业工作。
学习结束后, 培训单位要着手办理学员结业手续。1.按照要求填写《学员结业登记表》, 学习结束一个星期内报省远程中心。2.按照规定名额和标准评选优秀学员和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3.举行结业仪式, 进行总结和表彰。4.组织不合格学员进行补修。
第八步:拓展延伸, 终身学习。
8.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师资力量 教学实践
根据《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暑期开展全区村校和部分薄弱学校语文数学学科教师专项培训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12年6月承担了全区村校和部分薄弱学校语文数学学科教师专项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包括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共计418人次。本次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较大,达到了预期目的。绝大部分教师对培训的组织实施和培训效果都十分满意。
1 领导组织到位是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培训中,我区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培训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积极了解广大教师培训的需求,精心安排组织培训日程,全面负责教学的实施和督导工作。在培训开始之前,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培训工作筹备会议,要求各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意义,始终坚持以学员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为载体,为教师培训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保障。
2 开放的师资配置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选派什么样的授课教师,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授课教师的水平和素养,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永川区教师进修学校积累了深厚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底蕴,针对此次农村教师培训已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的特点,我们除了配备区进修校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较多的教学科研成果,同时具备丰富教学经验,良好师德师风的授课教师之外,我们还邀请了区县名师、高校专家等知名人士对培训教师进行对话交流和前沿理论探讨,引领培训教师深入把握教学理论,充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培训教师的视野,改善了学员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3 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是有效开展培训工作的依据
我校在培训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始终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突出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制订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过程中,经过多方论证,不断调整修改,力求做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在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上,特别注重引导培训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围绕新课标、学科教学等进行;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采用“学习、研究、培训一体化”;采用专题讲授、授课教师与被训教师对话讨论、被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互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为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
4 严格的培训管理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基本保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被培训教师的管理、后勤服务、宣传报道等各个环节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全程实施精细管理,做到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另外我们精心编印了《学员手册》来规范培训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还编制了《学习简报》,方便学员学习、巩固和提高。在考勤管理上,严格执行考勤纪律。每堂课上指派了两名学风监督员,全程跟踪学风班风的监督管理,对课堂上听课也做出明确的“禁令”,人手一张座次表,每天上午8:55点名、下午2:25点名,下课前点评,课间抽查的三点名制,对学员的出勤情况进行通报。学员自觉管住自己的“嘴”,坚持在课堂上严守课堂纪律;管住自己的“腿”, 严格遵守请假制度和考勤管理制度;管住自己的“脑”,排除各种不必要的干扰,确保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严格的培训管理方式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5 关于永川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
一是大力加强高水平培训的数量。近几年,我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但对于基层一线教师而言,有的培训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提高和帮助,反而成了他們的负担。而教师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切实帮助的高水平培训和研修。大多低水平的重复培训不仅没给教师带来教育水平的提高,反而还增加了一线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培训费用的负担。
二是努力改变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农村一线教师的培训,不论是培训对象、培训的课程、培训时间都是自上而下的,缺乏培训的有效需求分析,培训的课程往往与教师的实际需要不一致。改变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模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教师培训调查分析,了解教师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教学难题等等;其次是重视农村教师培训方式的研究。找到最适合于教师当前教育教学需要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师培训方案设置之中,让教师由被动接受培训转变为主动参与培训。
9.乡村教师个人培训总结 篇九
受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派遣,我于8月17日前往贵阳龙洞堡贵州教师教育学校参加“贵州省暑期中小学教师学科骨干省级培训”。由于堵车,我赶到贵阳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这时已经没有去龙洞堡的车了,我只好在市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才赶往培训点。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让我对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训分别由“教师教育学校”、“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教育学院”的专家及老师作了“校本研修”、“小继教”、“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内容。下面我结合我们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教育厅曾宁一老师讲“立足课堂 倾斜农村 认真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教工程”
他分别从四个方面讲了我省“十一五”期间的小继教工作。1、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目标。2、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两项主要任务。3、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程的工作思路。4、我省“十一五”中小继教工作的两个重点。在这十一五期间他强调从以下几点去开展我省的教育教学工作:
(1)以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为重点(从培训对象看)
(2)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从培训内容看,这是教育部的要求,国家标准)
(3)以“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为抓手(这是培训的重要、关键环节,是省情要求,实际需要)
(4)以省、市(州、地)县各级骨干教师培训为引领(对中小继教起推动、引领、深化的作用)
(5)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培训的方法、训练的特点)
他说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倾斜于农村,明年省里再举行优质课比赛会分批进行,一是农村教师的评比,二是县城及以上的教师评比。这样就给农村教师多争取了一个机会,以前我们农村教师大多因设备落后,教育观念跟不上,相对落后于城市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总是走到县城就被淘汰了,这样分开进行,我们的机会就更多了,比赛也相对平等多了。另外这会在向农村教师中抽取1000名参加省级培训,这种培训时间长、内容多,会对我们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去争取这一个机会,要想赢得这个机会,我们得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教学做起。
二、贵阳师范学校的张宗伊老师讲“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
她用了一天的时间来讲这两个话题,在汉语拼音这一块中,关于“Y、W”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把它当作声母来教,并且说它就是声母,教材上最后总结时也把它列入声母一栏。可是她说“Y、W”不是声母,以它们其中一个打头的音节属于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相拼,但又不能给学生说是整体认读音节,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争论了很久。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呢?
她说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只能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教子,只能那样模糊的教。识字教学,她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我们在教学汉字时,应该结合字的来历进行说明,建议大家去看看《说文解字》,不能把识字课上成书法课。让枯燥的识字课变得深动有趣,老师不是再当一个搬运工,把书本上要求学的汉字搬到黑板上来。
三、云岩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王晓刚讲课堂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10.教师个人校本培训总结 篇十
通过远程网络培训学习,沟通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加深了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熟悉。这次课程改革从讨论先进国家的根底教育阅历动身,提出了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是一个着眼于21世纪中华民族在国际竞争、全面提初国民素养、强国富民的战略大计。熟悉到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治理等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要求把课程标准、课程体制、课程内容、教材、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改革,全面的落实到全国初中校园和课堂,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从根本上转变全国初中生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一代人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只靠行政命令、下达规划、布置任务是不行能完成的,更要靠广阔教师的热忱投入和不懈的努力,还要靠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作为身临这场课程改革一线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二、培训中的粗浅思索
建立专业化素养优良的语文教师队伍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
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学校,而这个主战场的前沿在课堂。因此,投身于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专家、教授、学者和一线教师敏锐的观看和意识到课堂是学校中最小的细胞,学校中最根本的单位,但正是这个细胞和单位承载着新课程的全部盼望。因此,“关注课堂,走进课改”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重识课堂,透视课堂,讨论课堂,变革课堂”是关注课堂的根本方法。打算课堂命运的是一线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当前最大的难题,既不行能全面引进,也不行能全面更换,只能从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经培训、学习、沟通、提初后演化而来。
首先, 通过远程网络培训使广阔一线教师认清初中课程改革的形势,使每一位教师能够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动身,从时代进展的要求动身,树立初中新课程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以满腔的热
情和教育科学讨论的姿势,积极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初中新课程改革之中,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习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沟通、创新和提初。
其次,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化进展供应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民主、公平、自由、团结、和谐的学校学术气氛;提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学术思想。鼓舞教师钻研业务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立志成为教育教学的学术专家。只有教师树立了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学术思想,才能在民主、公平、自由、团结、和谐的的环境中,抛弃功利思想,静下心来潜心钻研业务,完成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道路。
第三,加强教师间的学术沟通,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
开展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学术沟通活动,尤其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等组织的专业学术研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沟通。思想上的沟通不同于物与物的交换,两人各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假如两人各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换、沟通的结果,将使每个人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思想。重点培育自己的名师,使他们常常走出去,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跟上时代进展的脉搏与时俱进,取经回来带动一片。同时,把外校的名师请进来,传经送宝,举办专题讲座,全员培训本校教师。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开展广泛的`合作与沟通
这次网络远程培训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在线沟通、经典剖析、名家点评,让我们真正对新课程改革有了较深的熟悉,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多媒体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进展和普及,不但为广阔的一线教师供应了学习沟通的信息大平台,更为顺当实施初中新课程改革供应了技术保障。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好这一便利的条件,开展范围广泛的合作与沟通。
11.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探索;学分制;教师培训;工作转型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我县教师培训工作的目标,也是我县教育事业振兴的一大基石。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渠道,探索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工作的转型至关重要。
一、用学分制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 并据此进行有关的管理工作。学分制的原则是:学生某一课程成绩合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同课程的学分累加,若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数,就准予毕业。根据教育部《师范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要求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行学分制,将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湖南省教育厅在2011年全省普遍推行,要求中小学教师五年内修满360学分,其中校本研修120学分,专项培训160学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80学分,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充分发挥学分制的核心主导作用,用学分制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促进了全县教师培训的科学发展及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科学发展。
二、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创新
工作转型,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新。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了提升县级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设计出《学分制背景下县级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研究》列入湖南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大胆创新管理机制,构建起“一二三四五”县级管理模式,又称“一制双线三级四位五新”,即“一制主导”:以学分制为主导,制定出符合邵东地区特点的灵活的学分管理办法,有效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双线配合”指双线协调配合,县教育局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落实,两个单位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全县教师进修工作。“三级联动”,即“县—乡—校”三级联动: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宏观调控,抓好集中培训;乡镇中心学校中观管理,办好教师培训实验基地校;一线中小学校微观组织,抓好校本研修,为全县教师培训提供科学优质的指导服务体系。“四个到位”:对中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做到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评价到位,四位一体,保障教师培训有序有效进行。“五项创新”指研究教师培训标准,创新培训内容;建设培训实验基地校,创新培训示范;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创新资源渠道;探索培训规律,创新培训模式;逐级分层分岗培训,创新大校本研训体系,实现了五项工作创新,也就实现了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转型,实现了管理机制的现代化。
三、研究教师培训标准,实现培训内容的创新
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分析全县教师现状,确定了全县总体教师培训标准,并细致分析各校不同之处。学校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在五年内对全县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针对每所学校具体面临的教师培训需求,开展不同标准的培训。如2012年度就专门制定了教师校本研训学分审核标准,在教师校本培训这方面作出了细致安排。教师培训由单一的集中培训向多元开放转型,培训项目众多,内容丰富,有教育技术与能力培训,岗位素质全员培训,有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有新教师上岗、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培训,有心理学、师德教育、音体美不同学科培训,有学历教育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班培训,还有“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培训、普通话培训与测试,还要承担“国培”任务及其临时性培训。
四、蹲点“一镇三校”,积极建设实验基地
建设培训基地校,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学习示范。我们选择了杨桥镇、两市镇一完小、两市镇四中、仙槎桥镇三中,“一镇三校”作为教师培训实验基地,每个单位派三位培训教师蹲点指导,“一镇三校”的典型经验在全县26个乡镇的基地校建设、300所中小学校的教师培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两市镇一完小开展的学分制背景下的自学反思式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两市镇四中利用导学案形成“六步”教学法的课改实验,仙槎桥镇三中立足校本开展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尤其是杨桥镇中心学校的经验在这里值得介绍。杨桥镇中心学校作为全镇教育教学的决策、管理机构,既是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也是全镇教师的培训中心。每年年初,中心学校制定详细的师资培训年度计划下发到所属学校,上报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年末,中心学校进行师训工作总结,表彰师资培训中的优秀学员,获得优秀学员的教师凭证书可以在年终考核中加分。如此制度和做法雷打不动,持之以恒,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通过基地校建设,不但提升本校教师培训的水平,而且发挥辐射效应,促进周边学校教师进修再上新台阶。
杨桥是邵东县一个农村小镇,全镇总人口不足三万,却有十一所中小学。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老化。但自2005年以来,杨桥镇的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在全县的排名,获得六年全县第一,两年全县第二,一年全县第三,连续九年获县一等奖。
探寻杨桥镇教育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的奥妙,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的完美转型是其主要诀窍之一。
作为邵东县的教师培训基地,杨桥镇中心学校不但是全镇教育教学的决策、管理机构,是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也是全镇教师的培训中心。在学分制教师培训背景下,杨桥镇培训基地在师资培训方面,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尤其是学分登记制度出台后,师训工作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师训指标分配往往“供不应求”。 围绕五年360学分的要求,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己订计划,争机会,中心学校也变被动为主动,宏观把握,调节平衡。
在师资培训方面,除了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分配的师训任务外,杨桥镇还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校本培训,卓有成效,影响扩大到省内外。结合本镇教师实际情况,杨桥镇中心学校抓住四个关键,即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特色教师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培训的效果,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充实发挥了极好的作用。
此外,广泛、持久、深入的心育校本培训,也为全镇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开展创造了条件,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充实发挥了极好的作用。
五、上挂下联横整合,组建培训专家团队
教育要想发展好,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教师培训来说,自然也是如此。为促进全县教师培训水平的提高,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坚持“上挂下联横整合”的运行机制,上挂14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下联26个乡镇、300所中小学名师,横向整合,以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为主体,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县仪电站、县信息发展中心“四位一体”构建教师素质发展中心。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的李再湘、陶佑钦、谢先国、贾腊生,衡南县的谭华勇,邵阳市的龚高钦,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刘祥发、阳素娥、程金夫、赵恩衍,一线名师杨玉红、汤曙红、王伟、蒋湘锋、王小平等,根据需要,经常聘请他们来校讲学。这样依托师范院校专家教授,省、市、县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骨干教师,形成高水平的专家团队。为促进在教师培训中专任培训工作者的信心和水平,进修校鼓励并指导他们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的价值,谋求专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六重角色”的要求,即要成为教师培训的学习型研究者、专业型指导者、科学型组织者、发展型管理者、合作型评价者和创新型服务者,并在相关方面给予支持,如鼓励自身进修、组织出外学习等等,有效提高了专任培训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六、弘扬传统研究,探索培训新模式
为更好地发挥教师培训的真正作用,要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首先,将科研与培训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学科,研究出不同的培训模式:其次,增开选学模式。针对人数较多,培训管理难度大,培训效果相对较差的教师培训,更应该创新培训模式。总之,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既能解决工学矛盾,又能减轻培训部门在管理上的压力。虽然这样也势必会加重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工作经费,使培训机构教学常态化,加重培训机构的工作量,但是确实是一个为教师服务利大于弊的可行之法。
七、继续立体化研究,构建大校本培训体系
教师培训有多种,按照组织管理的层级可分为国培、省培、县培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学校。校本培训是最贴近教师自身的培训,是最能反映教师工作情况的培训,抓好校本教研,可以带动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有序的开展。然而这却是不少培训机构的软肋所在。为克服这个软肋,邵东县采用校本培训县级指导模式,创造出“12345”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县级立体化指导模式,这个模式不仅成为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科学体系,也成为邵东县独具特色的校本模式。除此之外,建立起“县——乡——校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培训机构主动联系相关机构去支援校本培训,派出专家团队对校本进行记住指导,对校本培训的实际开展给出有效的评比,给予其学分认定,让校本培训能够有效地、常态化开展下去,让校本培训不再只是一个形式,是教师最贴心,最能发现不足,提高自己的培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教师培训的学分登记制度,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下,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教师培训为核心,坚持特色办学,走创新发展之路,用学分制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创新现代化的学分管理机制,研究教师培训标准,建设培训基地校,组建培训专家团队,探索培训新模式,构建大校本研训体系,成功实现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转型,为新的教改中教师培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也为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转型的研究提供了实例。当然,范例具有借鉴意义,却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激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并终身学习,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的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1.01.
[2]邓仕煌 薛剑刚.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体制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1.
[3]葛建中.教师培训机构要适应时代需求,实现工作转型.教 师.2013.01.
【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教师个人培训总结报告07-17
暑期培训教师个人总结09-09
英语教师个人培训总结10-03
英语教师个人培训总结范文08-09
小学教师个人培训总结09-19
教师个人岗前培训工作总结08-30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培训工作总结10-06
幼儿园教师师德个人培训总结08-21
美丽的蜕变 骨干教师培训个人总结07-14
2019初中物理教师个人培训工作总结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