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2024-08-08

微型课题学习心得(精选13篇)

1.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篇一

听微型课题讲座心得体会

7月11日,我有幸听了陈善冰老师带来的《微型课题,我们这样做》讲座,听后,让我耳目一新。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很显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虽然与陈名师参与研究了几次课题,而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通过讲座明确了进行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不能跟风,选择的课题应该越小越好更重要的是要是自己熟悉的内容,还有就需要课题一定要有价值。实际上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问题的讲解、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小课题研究寻找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就是要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一步。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第三,解决问题。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记录、反思和总结。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方法不能实施奏效,应该再回到第二步寻找更好的方法。要特别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注意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第四,解决过程总结出来。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这曾是我最匮乏的部分,而听了讲座后才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总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更可以是“教育教学反思”。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应用与教育教学。就是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这是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经过讲座系统的归纳回头看看自己,身为一线的教师,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只是我们缺少一些搜集、整理、总结概括的过程,没有形成一些科学的体系而已。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一个小问题、实际问题的同时,让自己成长为专业化、科研型的教师。

2.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篇二

一、开展“微型课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 “微型课题”学习方式更侧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 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 因此面对当今的教学评价方式, 有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开展“微型课题”学习的意义, 也不能够主动开展这种学习方式。即使有的教师能够勉强认同这种学习方式, 但由于教师自身的认识有限, 能力也不够, 很多情况下只是开展“放羊式”的表面热闹而无实质性的学习, 课堂时间拖沓, 效果有限。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的评价引导也只是简单地从知识的获取成果方面应付式点评一二。这样的学习指导无疑对“微型课题”学习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严重歪曲。为了了解农村初中开展“微型课题”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所有物理教师, 旨在了解教师对学生开展“微型课题”学习教育价值的认识;第二部分针对已经开展过“微型课题”学习的指导教师, 了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 如课题选题的方向性、开展学习活动的方式选择、有效的评价措施和学习成效等;第三部分针对尚未开展课题学习的教师, 了解对开展“微型课题”学习的态度以及尚未开展的原因等。研究后发现:

1.大部分教师对开展“微型课题”学习方式表示充分认同, 但缺乏必要的操作指导

调查发现, 虽然开展“微型课题”学习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并不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 81.2%的教师认为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 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大大加强, 对于今后的社会实践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其中约90%的教师亲自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过类似的学习, 并有切身体会。有10.5%的教师因为思维跳不出传统教学评价的怪圈, 唯知识论、唯考试论等传统观念束缚, 对“微型课题”学习方式表示不认同。这些教师认为, “微型课题”学习方式更适用于科学研究者, 而对于基础学科启蒙的学生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匮乏, 不太适用于综合能力太强的学习方式。8.3%的教师认为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使用, 如目前出现的较大班额班级学生使得分组学习受限, 教师不能及时参与指导每个小组课题研究;另外, 他们认为教学资源的匮乏也是导致这种学习方式不能及时开展的主要原因, 同时缺少必要的操作指导策略也制约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推广。

2.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微型课题”学习方式定位为“引导者”、“合作者”

在参与指导过“微型课题”学习的教师中调查发现, 大部分教师由于本身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陌生, 都亲自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能主动设计富有情境的学习问题, 如:马铃薯淀粉含量与其密度具有什么关系?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部分教师认为课题的选择除了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以外, 最好也能让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的选择, 这样能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知的欲望。而在教学过程中, 73%的教师认为由于课题研究所占用的时空较长, 有时需要延伸到课外, 对于这些问题, 他们认为时空的调控主要在于教师, 一些需要调查研究的学习可以适度延伸到课外, 例如对“无霜冰箱”除霜原理的探究等, 而课题方案的拟定和实验报告的形成应该放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全部过程, 有助于部分学生疑难问题的解决和整个研究过程时间长短的调控。

3.“微型课题”学习成果展示和教师评价手段单一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适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认同, 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 而学习过程与成果的呈现有助于教师的适度评价。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学习过程和成果的展示方式比较多样化, 如开展班级基础资料收集共享沙龙、研究成果论文展示等。教师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一般采用“教师个人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师生共同交流评价”以及“对学生个别交流评价”这三种方式, 其比例分别为56.2%, 33.4%和10.4%。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教师更侧重于个人评价, 而对于“对学生个别交流评价”使用太少。究其原因, 可能是学习成果的呈现如小论文的写作等表现形式较少。

二、解决“微型课题”学习问题的对策

1.了解学生实际, 整合有效资源

农村初中生知识面较为窄小, 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渠道相对有限, 而课本所提供的课题不太利于学生开展一定的研究, 往往这也成为教师不能及时广泛开展课题学习的原因之一。因此要选择切合学生需求的, 能够利用农村实际方便开展学习的当地资源作为课题研究的素材, 这不仅让学生觉得值得研究, 而且能有兴趣往纵深处开展学习。例如, 我校处于沿江地带, 造船行业是当地特色产业, 而造船所使用的先进技术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在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学习完成之后, 我们设置一个比较宽泛的课题, 要求学生调查了解船舶在制造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知识。本课题的制订基于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这些船舶生产行业的家庭, 他们父母有着很丰富的实践, 学生通过耳濡目染, 自然对造船比较感兴趣。再加上他们获得这方面知识的途径比较宽泛, 有的来自于亲眼所见, 有的来自于亲耳所闻, 可以亲自调查实践, 也能从互联网上获得比较翔实的资料。因此, 本课题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甚至有的学生还制作了吊机、轮船模型。

2.提高教师素质, 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微型课题”学习的主要保障, 课题式学习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 还需要必要的综合知识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综合, 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多, 对于大部分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来说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 必须先要做好教师相应的课题学习方面的业务培训。

(1) 教师在课题学习中主导地位的确认。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起到“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课题研究活动中, 教师充当引路人的角色。课题主题的确认是本课题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在课题主体的选择与确认上, 教师要发扬民主与集中的原则, 设置必要的导入情境与具体连贯的问题链, 引导学生开展沙龙讨论, 决定本组将要开展什么研究, 需要做哪些具体的知识铺垫等。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阶梯, 克服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瓶颈, 引导课题向纵深方向深入。二是在课堂组织上, 教师充当主持人的作用。教师要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预设, 通过预设将学生合理搭配分组, 同时要提供适合开展课题学习的氛围, 如基本设备的提供、课外知识的补充、时间的调控等等。

(2) 培训教师, 熟悉课题学习的基本流程。教师还需要熟悉课题学习的基本操作流程。一般说来,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情境创设、筛选并设计课题、资料的收集与处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反思并形成结题成果等环节 (具体见图1) 。[2]

3.跳出知识本位主义, 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观点, 跳出知识本位主义, 更多关注问题的形成过程和解决过程, 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如是否积极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 能否与其他成员共享研究成果等。除此之外, 也要关注学生思维本身问题, 也就是学生如何解决课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所表现的思维水平和所用到的思维方法, 如所具有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等。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时, 要适时加以个别点拨、小组交流和集体评价。个别点拨是针对个别小组和个别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提供整改措施, 发现其闪光点, 总结经验和教训;小组交流是让学生组内和组间进行交流, 学生通过对比和互补, 可以补足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短板”;集体评价是课题研究结束结题表彰, 可以让各个小组将所出现的研究报告、小论文、小制作通过投影等形式展示, 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结题沙龙畅谈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教师及时肯定并提出希望。

总之, 在开展课题学习时, 一要关注学生的基础,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思考问题, 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二是教师要注意课题学习过程中的“导”的作用, 要从研究起始阶段引导学生, 搭建台阶助力学生的发展;三是教师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 及时有效地点拨才能让课题学习向纵深发展。

摘要:物理“微型课题”学习是教师通过对物理教材内容和学习内容适当处理,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课题, 并以课题为中心, 以知识建构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指向, 以探究真实问题为特征, 选择和确定适合个体知识水平进行探究的问题, 以学生获得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形式。农村初中物理开展“微型课题”学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了解学生实际, 整合有效资源;提高教师素质, 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跳出知识本位主义, 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

关键词:微型课题,教育价值,农村,初中,物理

参考文献

[1]陆亚东, 朱斌.“课题式”复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2 (8) :64-66.

3.微型课题管理初探 篇三

微型课题研究源自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为了使教师这种自发的教育研究行为科学化、组织化、制度化, 我们根据“建水县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研究指南”,制定出台了和“曲江镇教育科学规划微型课题研究实施计划”。通过实践,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 微型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普及教育科学研究, 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还有利于减负增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加深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认识, 本文就微型课题研究的含义以及管理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含义

1.小,即研究的问题小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疑难,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例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 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 因而规模小、投资少。“小”是微型课题研究最显著的特点。

2“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审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

3.“實”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高效利用一小时锻炼”等。

4.“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写实文章,真做实践。

5.短, 即周期短微型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 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 长的三至五个月, 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它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

6.快, 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 因而速度快、效率高, 一个问题解决了, 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 一个问题解决了, 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 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 也不苛求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 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措施保证

1.制度导向。小课题研究利用教师考核评价等导向性手段,强势推行。

2.完善组织。中心学校成立校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下设小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与学校教导处共同开展工作。中心校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微型课题研究规划,组织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微型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一般由学校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引领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对研究成果作出鉴定。

3.课题运作

(1)随时申报。教师只要有问题想要解决,并且这些问题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可以随时向中心学校教研室提出课题申报。学校微型课题研究指导小组中的2位成员对该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并在学校教科室进行立项备案,教师的小课题就成功立项。

(2)方案简洁。在保证有问题、有分析、有主题、有策略的前提下,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文本式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3)结题自由。微型课题研究起于问题的发现,止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只要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已形成相关研究成果,便可向中心学校教研室提出结题申请。中心学校教研室将多个结题时间趋近的课题汇总后,协调小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及小课题评审小组成员,进行结题鉴定。

(4)成果多元。除了常规的研究报告外,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案例、课堂教学光盘、课件、自制教具等。同时,它可以是一种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组合。

4.过程监督

(1)开展周调研督导工作。学校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与教师保持联系,亲临教学研究现场,了解掌握微型课题研究进展,对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

(2)《微型课题研究报告单》追踪研究过程。学校教科室负责研究过程的日常督导工作,要求每个参加微型课题研究的教师,把从申报立项到课题结题这一全过程中的主要会议、大事、体会等都需清晰记录在学校专门设计的《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中。

5.支持服务。中心学校为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提供全程服务,排忧解难。

三、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流程

1.找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家庭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2.围绕问题与困惑搜集资料。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3.确定微型课题。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4.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不一定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但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研究” 微型课题,教师的研究思路是:一是教师应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二是要求教师上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有感染力;三是变化练习形式提高计算兴趣,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变换使用基础性训练、针对性训练、记忆性训练、规律性训练等;四是教师做好示范,言传身教并经常鼓励学生;五是要求实验教师每天给学生10道计算练习,做到持之以恒。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5.采取措施与行动实施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

6.总结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反思改进。微型课题研究适合于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行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表现,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效果来观察发现自己课题研究后有哪些改变,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需要及时纠正的,以不断调整小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行为。

4.微型课堂学习心得 篇四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听了几位老师上的英语微型课。对我启发很大。

执教老师生动的讲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

首先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回忆曾经学过的动作短语。让学生很快融入到英语语境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已学的内容,创设情境,为新授做准备。由此引出新手单词,充分发挥听、说能力。

其次,教师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融洽,表现在师生之间的问答和生生之间的问答。语境贴近生活,更好的帮助学生走进课堂,似乎课堂就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按教材,死板的教学。练习题设计的有层次性,也很贴近生活。最后以《人说山西好风光》结束这节课。也体现出焦老师很关注人文教学。

通过听几位老师的课,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教学观念,因材施教,多用情景教学;

2、融入文化教学,在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适当的加入语言文化背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探究异国文化奥秘的愿望;

3、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口语的发展;

5.课题学习心得 篇五

课题组理论学习心得

任何学习者,即使是天资聪颖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遇到一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这时,学生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干脆放弃,二是盲目坚持,三是学业求助。干脆放弃表明学生不仅缺乏克服困难的能力,也缺乏解决问题的愿望,对待学习实在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盲目坚持则是不能正视自己能力不足或方法不当,缺乏自我调控的能力,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无力感,最终可能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学业求助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狭义的学业求助指发生于学校情景当中(不包括考试和测验时)、以口头发问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老师或同学为求助对象的行为。同干脆放弃和盲目坚持相比,学业求助是一种战胜困难的应付策略,是一种适应学习的方法学业求助是指个体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寻求帮助的行为。

1、学业求助由需要帮助的学生引发,目的在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是学生主动表达困惑,请求他人帮助的行为。

2、学业求助发生于日常学习生活而非测验或考试时,与抄袭、作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学习策略;后者则是需要进行批评教育的不良行为。

3、学业求助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与借助于参考书、网络、计算机、辅导资料等达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同。

4、学业求助是学生在理解与掌握知识、完成课业等方面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其内容属于认知领域。

5、学业求助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有目的的成熟行为。只要是学生为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为了学习和掌握任务而采取的成熟而有目的的行动,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独立和自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适应性求助,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了逐步社会化的过程。

影响学业求助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体的成就目标。

2、学生的自我效能。3、班级环境。4、学习任务的难易。而激发学生有效求助策略有:

1、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业求助,要养成“思不动而后问”式的工具性求助才是自我调控的学习策略,并且是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的好方法。

2、创设以掌握目标为定向的学习环境。3、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让学生认识到:(1)所有学习者无论能力高低,成绩优劣,在学习过程中都无法避免地会遇到困难,能否合理地利用他人的资源,即能否适当地向他人寻求帮助是个人学习策略优劣的表现,而不是能力高低的体现。(2)能力虽有稳定一面,但通过不懈努力和学习,还可以不断发展和提高。(3)每个人在学习中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可以由求助者变成助人者,也可以由帮助者变成受助者。(4)营造积极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5)给予适当速度和难度的学习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人们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对教师作用的认识发展,课堂交往的历史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无序型交往 2、有序型交往 3、伦理型交往 4、审美型交往。而提高课堂交往的质量离不开一定的策略,课堂交往是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有力互动,只有充分挖掘这四者的潜力才能形成民主、和谐的交往关系。为此:第一、从教师方面而言,应树立新的教学交往理念,构建以情感关系为主导的课堂师生交往模式,而构建以情感交往关系为主导的课堂师生交往模式首先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其次是要学会宽容,最后还要注意师生间真实的内在体验交流。第二、从学生角度而言,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交往为主体的师生交往模式。第三、从教学内容角度而言,应组织设计好交往媒介的传输,为有效的课堂交往创造条件。第四、从环境角度而言,应注重课堂环境的创设,变革传统的课堂管理,促进课堂交往的有效开展。那么,怎样的交往情景才是有效的呢?

1、气氛和谐,课堂活跃,活而不乱。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交流默契,气氛和睦。教师“教”得得当、灵活,学生“学”得主动,有趣。他们之间信息沟通,平等对话,及时反馈,交往教学的气氛浓厚、温馨。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愉悦、友好、融洽的局面。

6.微型课题实施计划 篇六

**中学语文组关于研究“初一年级学生作文描写训练的探究”的实施计划

一、选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一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字数不够,很多学生对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望而生畏,常常是冥思苦想,像挤牙膏一样,总挤也挤不够字数。还有的是长篇大论,有学生的作文虽然篇幅较长,但通篇在记流水账,都是概括叙述,平铺直叙下来,没有描写,没有真实情感,语言空洞乏味。因此,提高初一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研究的问题。

二、实施研究

(一)、第一阶段——调查研究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出学生对对学生上交的作文进行抽样调查,列举出作文中

描写不够生动,字数不够以及记流水账的作文。然后五米三向折返跑,是体育高考中的一个必考的项目,在日常的教学中是没有这个项目学习内容的,要提高学生在五米三向折返跑中的运动水平,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初始状态,因此,我们为学生进行了一个摸底的测试,记录学生的原始的成绩,了解学生对这个项目的认识和水平,记录了学生的运动视频,针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实录,商量对策,计划开展这个项目学习的方法、步骤与过程,制订学生的第一阶段训练计划,付诸实施。计划实施如下:

1.对高一年级特长生还没有接触过五米三向折回跑项目进行模拟测验。

2.通过视频进行技术分析。

3.对初始训练五米三向折回跑学生的进行技术讲解、示范。

4.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技术、方法来制定训练计划。

(二)、第二阶段——初步掌握技术阶段

目的是了解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的技术水平如何,寻找学生在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技术问题,并记录学生的运动视频和运动成绩。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分析总结,探讨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第二阶段的训练计划,并付诸实施。计划实施如下:

1.组织学生观看自己的训练视频,共同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2.采用观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练习成绩与技术。

3.逐步提高学生的训练技能和成绩。

4.初

一、初二学生进行测验对比成绩。

(三)、第三阶段——掌握技术阶段后的技术分解(细化技术后的测试)

目的是了解学生在系统训练后,掌握一定的技术,教练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训练之后,学生的运动成绩的提高状态,并记录学生的运动视频和运动成绩。完成这些工作后,我们分析总结,探讨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第三阶段的训练计划,并付诸实施。计划实施如下:

1.组织学生再次观摩训练视频后进行小阶段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训练时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学生跑的节奏、折回点的转身后拉弓踏点、转身后的第二次起动的技术性的解决。

3.对三个阶段的训练技术进行细化归纳,将三阶段测验的成绩进行分析和对比。

4.强化和提高训练技术、技能。

(四)、第四阶段——学生运动视频技术分析

运动状态的时间、变化、细节等因素,人的肉眼是不易于把握的,学生的人数比较多,教练也难以把握住每一个人的情况,因此,我们把学生不同阶段的运动视频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订了第四阶段的训练计划实施,主要是有针对性的个别学生技术动作的加强性训练,注重探索有效性的训练方法以及实践,注重数据分析,科学规范运动中的核心问题,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深入性研究和实践。并付诸实施。

5、总结阶段:

(1)、对研究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2)、完成材料的整理。

(3)、撰写研究报告,总结评估。

三、结题

7.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篇七

在教育教学中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能推动自身和学校工作的有效进行的课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从寻找问题出发去找课题。

问题即课题,那么问题从哪儿来呢?

对教师来说,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从班导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如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问题,想改变什么;二是从学校的发展需要、从年级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如每学期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年级、教研组的学期活动主题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三是从学校已立项的省州县课题中找问题。课题组长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标、研究的预期成果等,把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特点及承担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中,都进行一个与此课题有关的微型课题研究,研究的微型课题成果既可以支撑课题又能提升教师的素质。

由此可见,问题主要从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中来,可以从阅读中、从与他人的交流中、从规划课题中找到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学习意识。

(二)确定研究课题。

l. 课题名称要新颖、科学。

名称的新颖,指的是研究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通过研究解决的是目前的重点、热点问题,是当前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问题。名称的科学,一是指名称无歧义,无科学性、逻辑性、原则性错误。二是要符合课题三要素,包含有尽可能多的研究信息。

2. 课题名称三要素。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称作课题名称三要素。比如: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对象:建水县。研究内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若将这个题目稍加改动,变为《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少了“调查”两个字,它就不再是一个课题,而是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实施的结果,即成果。改变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可以改变课题。

3. 如何使课题变小。

(1)限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

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生物“学困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2)限制研究的内容。如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的研究

(3)限制研究的方法。如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调查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实验研究

二、如何制订研究方案(计划)

(一)为什么要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完整的研究方案能使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提高微型课题完成的效率。同时使研究思路清晰化、研究任务具体化、研究过程文本化。

(二)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一定要阐述清楚: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

1.研究什么。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表述时尽可能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如果简洁表述的话,也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部分,即课题名称三要素。例如:“七年级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

(2)课题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课题名称里面看起来熟悉,但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范围的界定。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方案里就要做一个界定。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际操作的初步研究”。

2模糊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尤其是一些研究对象,如果不界定清楚,就不能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例如:“文科综合重点本本科科临临界界生生培培养养的的研研究究”。

3关键词语的界定。课题名称中,有些关键词的含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界定。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研究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内容成为一个有确切含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例如:“高三英语教学资料的二次开发研究”。

(3)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航标”,它不仅仅是一项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结果,也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研究目的指向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空泛;不能与研究内容相混淆;不能以教育教学目的代替研究目的。

(4)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中的“研究内容”其实还只是一个“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案里要把这个“研究主题”进行分解,只有把这个“研究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才会有研究的抓手或要解决的问题。不然,课题就无从研究起。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1研究内容是课题名称的具体化。若把做课题和写文章相比,课题名称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课题研究内容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标题。2研究内容不宜多、不宜大,不能乱,思路要清晰,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2.为什么研究。

(1)介绍研究的起因。研究起因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背景、原因、缘由等。首先,要分析课题产生的背景,或基于什么样的情况研究这个课题。其次,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起因要简明扼要。只要说清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行了,不需要过多地去讨论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说明研究的依据。微型课题研究并不需要研究者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作为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都是由一个或一组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组成,并属于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的科学体系,其中作为研究这个课题的所必需的理论体系就成了支持这个课题研究的依据。一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是脱节的,要么忽视理论的价值,很少溯根追源,被动学习理论,要么脱离实际空谈理论。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可以消除研究中的概念障碍、借助理论建立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应用理论在研究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依靠理论解释研究中的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真正提高教师自己的理论水平。

3.如何研究。

(1)确定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一般来说,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都比较小,局限在具体的学校甚至班级,比较明确。如果课题名称中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很大,就需要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研究。

(2)确定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研究者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不在多,要有用,用不到的方法在计划里不要写,用这个方法干什么,在计划里也要简明地说清楚。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研究结果,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反映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选择研究方法的一般依据是:一是根据研究的内容确定方法;二是根据研究的对象确定方法;三是根据研究所用的技术手段选择研究方法。微型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3)研究实施步骤。研究步骤是研究计划的主体,是研究的路线图,愈详细愈便于实施。研究步骤要围绕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成什么效果等方面作具体的安排。

(4)预期成果及其呈现方式。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向这个目标努力,以利于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取得研究成效。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随笔、课例、教育叙事等形式。

(三)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有的地方提倡简便,有的地方则要求翔实。不管简便还是翔实,不管怎样安排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也不管怎样去表达,诸如课题名称,概念界定,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研究步骤等一些基本要素在研究方案里是必不可少的。

三、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后者都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课题研究的背景、缘起或原因。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着重说明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看,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正文、结尾和附件等四个部分。

四、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

收集保存研究资料是老师们最容易疏忽的工作,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理哪些资料?收集资料的工作不能到结题的时候再做,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有些原始资料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到。为了使资料充实、完整,并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除平时注意积累外,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进行专题收集等。那么我们应该收集整理提交那些资料呢?

1.单列材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申请表》、《建水县微型课题结题验收申请表》、《建水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结题评审表》

2. 认真填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内容包括:

(1)《研究计划或方案》

(2)《课题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表》按记录表的活动顺序附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案,听、评课记录,日记、读书笔记,随笔,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观察、实验记录,会议、讲座等研讨活动记录。这是教师平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和收集的。

(3)《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课评价表》

(4)《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5)微型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调查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课课例、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故事)、论文、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等,按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上的序号将相应成果附在后面。

8.关于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微型课题;研究

中国分类号:G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ctive research is one of the micro-effective way. From the study of micro issues guiding ideology, objectives, tasks, topics requirements, specific measures six aspects, manifestations and outcom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should be taken to carry out research in miniature.

Keywords: mini;research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育科研实际要求,更好地落实“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有效地深入开展集体备课和课堂改革活动。我校决定开展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微型课题研究工作。为了使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真正实现微型课题带动教育教学的大发展。

一、指导思想

依据“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最新科研理念,结合我校“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制的实施,积极走微型课题之路,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作为研究对象,把科研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重研究本身,也重成果的应用推广。

二、目标任务

1.完善“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质的变革,提高课堂实效,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微型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独立研究和协作攻关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总体科研水平。

3.丰富教师的教学生活,充实校本研究内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三、选题要求

1.依托我校省级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校级课题“构建‘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立足教学实际,各教研组、课题组或个人,依据自身实际,学科特点,课堂教学选择子课题。

2.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亦可另立新课题。

3.选题标准体现4个字:“微”即小之意,课题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在细小处立题,题目小,题域窄;“新”要求立题要有创新,不仅要求在思想上创新,在研究的方法上也要创新;“实”要求课题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课题的研究要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教学实效,不要做空洞的说教;“快”要求课题研究周期短,快则几个星期,一般3—5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四、具体措施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

在微型课题的组织管理上,构建“学校领导小组—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的三级管理模式。校长和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亲自抓教研工作,并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教务处、教研室负责指导管理;教研组、课题组负责具体实施。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层层管理,确保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2.明确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

要利用例会、教研组会议,充分宣传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统一认识。要让教师们明确微型课题是源于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知道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的一部分;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助推器。

3.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要制定出相应的教科研制度和教科研奖励制度。为了使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优化,切实抓出成效来,学校领导小组随时听课指导,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验收,及时将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本校内推广,同时上报县教研室,并将微型课题研究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之中。对微型课题研究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或教研组要给予奖励,优先推荐成果突出的项目参加上一级的教研成果评选。

4.让微型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成长路径

结合我校实际,走“校本化、低重心、小步子、实效性”的教科研之路。结合具体的校情、学情、班情,立足课堂教学问题开展科研工作,把研究和教学融为一体。将课题成果利用校报《晨光》、校园网站、校本教材、教师论坛等载体广泛推广,让研究成果为学校内涵发展服务、为构建高效课堂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五、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

1.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微型课题研究分析报告。

3.阶段经验总结文集。

4.专题论文。

5.典型课例、案例、个例。

6.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教师研究过程资料,学生活动资料,体现研究过程的图像资料。

7.条件成熟,还可汇编成册,以专著的形式出版。

六、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方法有三种: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2.步骤:

(1)问题收集阶段: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日,各备课小组组长组织组员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收集起来,再由各教研组长将本组的问题统一集中起来,为确立研究课题做准备。各教研组必须把本组的问题上报教研室,建立统一问题库,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课题研究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名称,进行调查分析,填写课题申报表;其次是论证阶段,通过文献查找和观察了解,开题论证;再是研究阶段,积累个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对已有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提升;最后是总结阶段,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申请结题。

9.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篇九

微型课题开题报告一

一、课题提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考试升学压力和中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之下,众多的语文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从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师和学生一味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忽略了学生情感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将语文课只是当做一门课程任务来完成。空洞无力的课文章节,千篇 一律的教学模式,令人乏味的作文讲评,毫无个性的语文程式,干瘪而空虚的语文理念,脱离生活实际的语文环境,从而使老师对教学感到苦不堪言,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学生不能从课堂中给自己以灵魂的陶冶和精神品味的提高。语文教学急需回归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百般无奈之下才想在这方面试做一探究。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

1.研究目标(理论与实践目标)

我想着重从课堂教学、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自我觉醒、有益身心的课内外活动等诸多方面来全面提高学生了人文精神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觉醒。

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发挥教材当中的人文去向,不失时机抓住每一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学会怎样做一个积极、乐观、有品位的中学生。

给学生推荐世界文学名著,让学生充分汲取全人类有益的精神营养,全面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素养,提升个人道德品味。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和感悟到一名中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情操和认知观念。

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亲自在一系列课外活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精神。去体会怎样在社会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希望在这四方面的探讨和实践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摆脱味同嚼蜡式的课堂教学,让教学真正的回归自然,回归人文。

2、研究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研究。

(2)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研究。

(3)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研究。

(4)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精神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研究是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让教学真正的回归自然,回归人文。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陕西省山阳县高坝一中七八年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方法:本课题综合运用课堂检测法、对比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等多种方法。

课堂检测法、对比法、测查法就是在实验学校各年级都设立实验班和对照班,均在自然状态下开展实验研究,同一年级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研究前的综合素质及学历基本相同,实验研究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任课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相当,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完全一致;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有关问卷调查均在学生不知晓的情况下开展,并按学生问卷的真实情况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运用调查法就是采用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了解以前和现在培

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运用行动法就是根据研究对象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文献研究就是根据人文素养研究已有的研究资料,探索、创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新经验。

个案法就是在研究中对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整理分析,作出恰当解释。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订1年时间完成

1、准备阶段:12月------3月

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论证,制定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4月------年11月

(1)完成课题设计。

(2)课题开题,完善方案。

(3)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4)开展课题研究全方位活动。

(5)举行课题研究进行展示,完善研究任务。

(6)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

3、总结阶段:2014年11月

(1)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3)迎接专家验收课题结题。

七、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研究方案

(3)论文集

(4)研究成果展示

10.微型课题研究-生物 篇十

初二学年

生物备课组

一、研究课题名称:生物课当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二、对课题进行论证(查阅相关资料)

1.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让学习更轻松。2.拒绝在题海中苦苦挣扎,找回学习乐趣。

三、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对生物及生物课感兴趣。2.学生能真正热爱生物。

3.学生能够把知识准确掌握,取得良好成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视频和动画的插入引起学生的兴趣。2.对教学模型的展示和制作,引起学生兴趣。

3.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引入课堂,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五、确定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数据分析、收集资料……)

1、实验学习

让学生按实验要求,动手自己操作实验,提高技能,体验实验的乐趣。

2、观察学习

通过对模型、挂图以及幻灯片的观察,学会观察,并能记忆并理解。

3、收集资料学习。

不同课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来让学生课前提前收集资料。课上讨论与交流,并汇报展示。

六、课题研究设想(计划、设计、形式、资料……)课题在各阶段的课堂教学上体现 ①初一阶段:

完成时段:2013.9—2014.7 主要篇目:上学期《生物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 下学期《种子的萌发》《开花和结果》 ②初二阶段:

完成时段:2014.8—2015.7 主要篇目:上学期《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

下学期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流动的组织血液》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上课程的研究】 ③初三阶段: 完成时段:2015.8—2016.6 主要篇目:上册 《动物的运动》 《细菌和真菌》 下册 《病毒》 《生物分类》

【本阶段旨在初二的基础上完成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心得体会、评价、阶段成果……)

11.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篇十一

这一学年,学校邀请冯卫东老师为我们做微型课题研究指导,我们发现,冯老师做微型课题的风格以及技术路径跟别人不一样,他是从鲜活的课堂里发现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微型课题,这样,微型课题就可以用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将直接作用于课堂,对儿童的学习理应能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

冯老师主动表示,要走进我们的课堂,为我们“量身定制”微型课题。我们都为之一振。这对于正在为微型课题生成而纠结的我来说,更是“天赐良机”。

于是我立即精心准备了一堂课。我所执教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春笋》。冯老师选择了一个能观察到全体学生的位置坐下,认真地听完全课。课后,冯老师约我聊课,他赞赏我注重对儿童语感的培养,在帮助孩子体会课文中“裹”“嫩生生”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时,采取了“动作体会情境”的方法。是的,不仅在这堂课,在平时的课堂上,我都十分注重孩子对语言的品读。我向冯老师请教,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也积累了不少类似的例子,可否形成一个微型课题。他说当然可以,这正是在对儿童进行一项十分重要的语言能力训练——“差别感受性”的培养。就这样,在他的指导下,《小学生语言“差别感受性”培养的途径与策略研究》诞生了。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冯老师又帮我生成了另外三个微型课题:《“泛灵”:以“角色同一”激活学生的心智灵性》《闭目“想验”,洞开学生语文感知的心灵大门》《“文化识字”中教师的文化准备问题研究》。他一一认真讲解,我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冯老师生成的微型课题,有一些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有过相关的模糊意念,而经他一指点,就由模糊变得清晰,他还使我拥有了几个较具创意的概念。他何止是在给我出主意,更是在帮助我澄清自己的教学思想。

我最钟情的要数“闭目‘想验’”那个课题了。我是在情境教育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在将孩子们带入情境中或者激发其想象时,常常让他们闭目遐思,进行想象性体验。这一课,我同样让集体担当小春笋角色的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冬天的小春笋在哪里、在做什么。孩子们自觉闭上眼睛,扮演在泥土里冬眠的小春笋,美美地想着。当我播放一声春雷时,他们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踊跃地表达起来。有的说:“春雷公公在呼唤我们呢!”有的说:“春雷公公在催我们快快生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还有的说:“春雷公公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孩子们在闭目“想验”的这一刻实现了“情动而辞发”。每每闭目,他们的心灵之门仿佛被打开,思维特别活跃,表达也格外生动、真切。过去我也常常运用这一策略,可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闭目”的意义何在。冯老师一番点拨,让我明白,它是要引导孩子们去“想验”。冯老师不仅让我明白了“其所以然”,更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想得更多:“闭目‘想验’”,虽然是这一堂课生发出来的微型课题,却有很强的普适性,在李吉林老师和其他名师的课堂里,也常常见到老师让孩子们闭目遐思——这是他们许多成功课堂里的成功细节。

我接下去思考:闭目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想象,让孩子们的思维尽情驰骋。当他们闭目时,仿佛打开了自己的心灵之门,由此,思维变得没有疆界了,可以尽情想象,充分体验;他们所“看到”的不再是为特定空间所限制、距离很近的外界景象,此刻,他们的眼与心息息相通,真正成为一种灵动的“心眼”,带领自己挣脱束缚,进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看而看”的视觉和无拘无束的思维齐飞,他们所见到的境界该是多么宏大壮阔,他们所收获的思维成果该是多么丰富多彩。这个微型课题令人振奋!

我还想起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谈礼貌》一课,他也使用了闭目的方法,效果并不好,甚至有点弄巧成拙的意味。现在想来,《谈礼貌》所写的是实实在在的场景,无需孩子进行联想和想象,不必“想验”。不恰当地使用“闭目”的方法,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后来的几天,我沉浸其中,心里渐渐明晰起来: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闭目和“想验”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闭与不闭有怎样的差别;二是从操作层面寻找更多的成功案例,总结“闭目‘想验’”的操作策略;三是更好地改进方法,使闭目“想验”更好地叩开儿童的心智大门,为儿童学习服务。我难以遏制内心的激动:这一微型课题一旦真正实施起来,“闭目”就将由过去的“妙手偶得”变成今后的主动有为,精心设计。到那时,我一定会通盘考虑:如此设计是不是贴近儿童心理?能不能叩开儿童语文感知的心灵大门,让他们“神思翩然”?当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当一种理性认识驾驭着实践行为时,我们的教学将更为科学,儿童的学习也会更加高效。

我不禁感叹:灵动课堂,微型课题生成的源头活水!

12.微型课题学习心得 篇十二

一、微型课题不“微型”对待, 教师科研意识获得提高

1. 制度保障、规范落实

自2010年启动微型课题研究工作以来, 幼儿园调整了科研工作思路与做法。重点加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组织建设; (2) 加强制度保障; (3) 加强课题研究实效性; (4) 加强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监控; (5) 加强调研指导; (6) 加强研究成果的征集、评选及转化。

2. 全员参与、认真重视

第一, 园级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工作, 由幼儿园参照市区级课题管理办法执行;2、园级微型课题的活动开展和档案收集参照市区级课题的管理标准进行;3、园级微型课题在申请结题时, 必须符合“实施期限内, 与该课题相关的;4、规定时限内, 不能满足结题条件的园级微型课题, 课题注销。该课题主持人2年内不得申报担任新课题的主持人工作。

二、着力解开科研面纱, 群众性科研活动蓬勃展开

1. 结合特色、因需而成

在园级微型课题开展过程中, 我们着力淡化教师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神秘感, 努力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教师们耳熟能详的大科研理念与幼儿园、年级、乃至班级的具体特色紧密结合。围绕本园的区域游戏特色, 指导教师们申报了《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挫折教育的研究》《科学区域活动种幼儿记录能力培养的研究》《幼儿园户外活动器材有效利用的研究》《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等园级微型课题, 这些微型课题的形成, 均是围绕我园教师们关注思考的热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习需要酝酿形成的。

2. 鼓励新手、以“小”见“大”

以“小”来见“大”, 一步步熟悉科研活动的实施方式, 学会科研方法。这种以微型课题实施为基础的群众性园本科研活动的蓬勃展开, 使得各年级积极以学年、学科等不同形式的小组为单位, 组成园本微型课题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各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困惑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加以研究, 极大地拓展幼儿园一线教育科研发展的空间。

三、整体构建、行动研究, 科研带动教学共提高

在日常化、实用化的科研实践中, 老师们也逐渐感觉到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 二者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是做的过程, 微型课题研究则是反思的过程。科学研究是为教学服务的, 有研究的教学, 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 不是任凭经验和惯性的教学, 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研究的教学, 教学效果不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视觉效果上, 或者是简单的经验上, 而是能够上升到抽象升华、揭示教学规律的理论层面上, 进而再次指导教学。

四、条目清晰过程规范, 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悟加深

狠抓微型课题的过程管理, 是确保微型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由于加强了对园级立项微型课题的目标管理, 并且毫不放松对立项微型课题的动态指导。从扎实搞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 的的确确是有效提升了教师 (特别是没有什么科研经验的年轻教师) 对一些科研环节的把握力度, 如: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对实验班级幼儿进行个体跟踪、如何着手记录自己的观察?……这些细致之处的把握, 彻底打消了一线年轻教师中过去存在的课题畏难情绪, 改变了个别教师们以往片面追求科研课题证书, 不注重扎实搞课题研究的务虚倾向, 使课题研究不再是一座大山, 变成了日常化、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五、搭平台常鼓励, 教师眼界拓宽互动变频密

近年, 幼儿园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加强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了科研骨干教师培训力度, 实行市、区、园三级结合的培训方式, 积极探索有效培训模式。努力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活动聚合一批人、引领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提高一批人、推出一批人。幼儿园科研部门更是主动邀请市区级科研领导专家光临我园进行指导, 为教师们提供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机会。

六、多思考重积累, 微型课题成果丰富, 形式呈多样

细致的研究, 扎实的微型课题工作开展, 带给教师们的无疑是沉甸甸的收获。实施微型课题研究两年来, 多数微型课题组老师们,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成果内涵丰富, 有分量, 比以往任何时期阶段的成果都显得厚重:因为这些成果不再是少数名师骨干的专利, 而是跃出了一位位教坛新手、年轻教师的身影, 教师中论文获奖普及率和获奖频次大大提升。

随着微型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教师们的科研能力、科研热情、科研能力得到了磨练和提高。我们聚焦热点、关注问题, 虽微小却包含深意。教师们经由微型课题的实施开展, 变得更为明锐、更为善思, 她们的研究不再好高骛远, 而是有了稳健的脚步。

摘要:我园尝试将微型课题的概念引入园内, 从扁平化、亲民化的课题特质入手, 在幼儿园全面启动了园级微型课题研究活动。实践证明:微型课题工作开展, 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科研意识, 能够使科研活动具有群众性, 能够带动一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随着微型课题的深入开展, 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感悟加深, 教师眼界拓宽互动变频密, 微型课题成果的表现形式呈多样;教师们的科研能力、科研热情、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13.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篇十三

《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

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教室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噪声一片,60个孩子,我面对的是六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刚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挺爱说,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可最让我头疼的是:一张张小嘴像小鸟一样,总爱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你瞧,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解重要内容时,总有学生在下面或小声交谈,或玩弄手中的纸片,或一脸茫然,神游于课堂之外。有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来,总有同学一边举着手,一边口中还高喊 “我来、我来„„”,有的甚至站了起来。当我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还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气馁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不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更有甚者此时就已经在大声地发表自己的高论。为了让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些,我只好声嘶力竭地放大音量,几天下来我的嗓子已经严重受损,而且,我发现教学的效果也并不佳。私下里与同年级老师商量,他们颇有同感。据了解,有的老师为此还自己买了小扩音器,可见,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于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商议,就以此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主题,探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策略。

(二)问题思考

低年级学生不善于倾听,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平时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原因有四:

1.班额人数太多,造成教室拥挤,互相影响,尤其是孩子们就是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汇集起来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2.不爱听。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她)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3.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还没有获得倾听的技巧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之中。

4.个性的差异造成孩子在课堂上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外向的孩子由于表现欲极强,当老师没有给他机会发言时,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1.理论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倾听是学生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无法沟通。

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历来都十分重视 “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工夫。”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更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 “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丹尼斯在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因此,美国教学创意者归纳出这样几个授课技巧:

(1)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授课的音调应清楚而舒适(声音不要太大或太小)。(3)抑扬顿挫,避免单一。(4)选择学生能理解 的词汇和资料。(5)以图片、表格增加视觉效果。(6)整体把握授课内容,正确的次序和结果是:告诉学生你将要讲什么;依自然顺序呈现内容,提高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和常识,以及相应的思维方法;授课结束时,不要忘了重复刚讲过的要点,强调你希望学生注意的内容。(7)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问题若具有普遍性,应组织开放性的讨论。

2.他山之石

美国教师有专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自选教材,各学校用得最多的是《菲力和汤姆的山谷》,这个故事是讲一个黑人老汤姆和一个盲眼男孩菲力在小岛上生活的故事。汤姆以他的一生教导菲力如何在小岛上生存,菲力运用大量的倾听技巧,理解了人生的智慧,在和汤姆生活的过程中,他改变了对黑人的态度,增强了自尊心,学会了生存的技巧。

教师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知识,采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技巧,如“倾听与绘画”,即一学生蒙眼当盲人,仔细听另一人所描述的东西,依指示画。

在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朗读《菲力和汤姆的山谷》,将学生分组编排,蒙眼人必须根据同组伙伴的描述绘图,同组伙伴在旁边建议画山谷,把山谷画满整张纸,然后叙述小屋、小火、萤火虫„„作画之后,作画的学生可以决定是否看着重画。再如“倾听与学习——表演及演说”,即说话者和其他人分享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资讯。

在教学时,教师对演说者指导: 1.选一样你在小岛上生存的必需品;

2.说明这样东西对你在小岛上有用的两种使用方法; 3.问问听众这种东西有没有其他的用法。教师对倾听者的指导:

1.在脑海中形成演说者所说内容的画面; 2.把东西的坏处记下来;

3.把笔记放在档案中,利于之后的讨论,学生将会比较和对照所选择的东西和用处。

听的训练,既可以锻炼记忆力,又为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理解要靠记忆的基础来支撑)。而听出重点句、重点词,听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语感的另一种表现,更加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内化为抽象画面、形象产生的具体过程。学生们通过听,再将听到的用画面、语言存储、内化起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力度,培植语感,丰富语感。这正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体现的。

(二)教学实践 [案例] 你是哪个小和尚?

这是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是《荷叶圆圆》,孩子们很喜欢这篇课文,读起来有滋有味,看到学生如此投入,我心中甚喜。不料,进入拓展环节:“还有谁也喜欢荷叶,会把荷叶当做„„”也许孩子太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奇特想象了,话音未落“我,我„„”“小雨点喜欢荷叶„„”“你别叫,老师生气了„„”孩子们又忘了“规矩”,怎么办?忽然想起昨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方法,试一试,也许有用。

1.讲故事

于是,我笑眯眯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一年级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他们一听讲故事,马上安静下来了。我讲起了《四个糊涂的小和尚》,故事大意是:四个小和尚进行“禁口”比赛,他们要穿过一个长长的山洞,中间不许说一句话。当他们很努力地坚持到快走出洞口时,不巧一股风吹灭了他们手中的蜡烛。第一个人很惊慌,脱口而出:“哎呀!灭了!”第二个人猛地拽了一下他的衣服,提醒道:“师傅吩咐不让说话!”第三个人生气地抬手给了第二个人一巴掌:“不让说话你还说!”第四个人泰然自若地来了一句:“反正我什么都没说。”故事讲完后,孩子们都乐开了,看来他们已经明白了我的用意,我说:“不说话这一点你们总也忍不住,老师也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可是你们都违反了纪律,现在请你们对照自己讲话的原因,仔细想想你是属于哪个‘小和

尚’?”孩子们七嘴入舌地议论开了,纷纷表示自己不愿再做“糊涂的小和尚”了。

2.手语

接着我问:“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一种不用嘴巴说的语言吗?这样你想和谁交流也就不会影响别人了,也不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了。”结果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学起了手语,我们用竖起食指在嘴前表示不准说话,两手一摊表示翻书„„学生的创造力是巨大的,他们还自己发明了许多手势和同学、老师交流。后来,我们还把中午课前十分钟定为“无声世界”,经常练习用手语进行交流,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看来网上学的招还真灵,以后的课堂,我就如法炮制,如果课堂上有了不该发出的小声音,只要我轻轻地提醒一句“小和尚”,声音马上消失。或者竖起食指,轻嘘一声,立刻鸦雀无声。

办法虽好,可用多了也有不灵的时候,一天课堂上,班上有两个极调皮的男孩竟然也学着我说 “小和尚”,或者干脆就大喊一声“别说话”,弄得大家哄堂大笑眼看前功尽弃,我没有生气,走到他们身边,摸着他们的头说:“你们真是老师的好助手,看到同学讲话,也替老师着急,老师要谢谢你们,可是你们的方法是不对的!”我看到一个男孩低下了头在小声嘀咕,另一个男孩撅起了嘴巴,我知道他们对我的批评有意见。“你们先听我说件事吧,有个过路人看到瓷器店里蹿进一只老鼠,就操起扫把穷追猛打,结果老鼠是打死了,可是瓷器也碎了一大片,你说瓷器店的老板会喜欢这个过路人吗?”“不喜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呀?”我问。“因为过路人好心办了坏事。”“那你们呢?你们同样也引起了班里的混乱。”这时,他们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室里恢复了平静。

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倾听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课堂始终。在这个案例中,我采用讲故事这样一个聪明的办法,旁敲侧击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既激发了学生倾听的兴趣,更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聪明的,故事给他们以启发,更令他们思考,自省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这显然是一种比说教更巧

妙的办法。

(三)策略研究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学会倾听,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那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仅提供几种有效策略:

1.构建倾听的平台

“教师在教室里认真聆听学生或来宾的意见,能够为学生树立有效倾听的榜样。”(《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小学生的向师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学生谈心、受理学生的“告状事件”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不仅如此,我还经常同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走上讲台去倾听台下同学们的发言,甚至是我的讲话。

2.教给倾听的技巧

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对于学生 “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1)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从听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训练,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2)听缺点。训练学生听缺点也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从听者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发展 “合作精神”。

(3)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让学生明白了听什么,还要让学生清楚如何听,因此,我们还可以在班里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倾听规则。①老师说话时,大家听,若发现有同学违反规则,没有听清老师的意思,任何同学不要提醒。②同学发言时,要等发言结束后再举手,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补充说明。注意有序性和学会谦让。③同学发言时,老师也要认真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反驳老师的意见。④老师和学生在发言时,都要考虑能不能吸引别人。

3.提供倾听的舞台

小学生表现欲强而自控力差,光靠一时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这要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1)“请等一下!”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我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我总是要求学生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我还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

(2)“你听懂了吗?”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则有意识地 “设疑布阵”,“刚才

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听懂了吗?”接着我会让发言的同学再说一遍,这样就会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

(3)“你来点评点评!”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养成倾听习惯,课堂上,我还经常对学生提议:“你们做回小评委,一起来评评他(你)的发言。”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发言作一个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听得会更专心,发言也会更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评价时,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再进行指正、补充。

(4)“我有一双神奇的耳朵!”课堂上,我们也常常能发现一些善于倾听的孩子,我从不吝啬对他们的赞扬。“我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的课堂倾听设置的一项评选活动。课堂上,老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榜样,予以肯定评价:“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通过真诚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学生获得五次这样的赞扬可以获得一颗金色五星,五颗金色五星可以领取一张 “神奇的耳朵”的荣誉卡。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孩子们的倾听习惯逐渐养成,连开学初我自己掏钱买的扩音器也用不上了。最让我欣喜的是,有些孩子还学会了细心聆听他人的表达然后站起来说:“我对他的意见有补充”“我觉得他说的有点问题„„”“我帮他说清楚„„”我还记得我上《两只小狮子》一课时的这样一个故事。学完课文,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狮子妈妈的话,这只懒狮子会怎么做呢?他长大了会怎样?”孩子们纷纷举手,几个孩子都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也会努力练功,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狮子。这时,我们班的张东阳把手举得高高的,从他急切的眼神中似乎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东阳,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对吗?”孩子们立

上一篇:服务保障措施免费下一篇:小学家委会设立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