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精选11篇)
1.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一
摘要:从区域经济活动实践看,元论是世界经济活动还是中国经济活动都呈现强烈的空间集聚趋势,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普遍法则,其重要性也愈发显著。在了解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提升;作用机理相关概念概述
了解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对于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和研究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必不可少。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过公共性活动与互补性活动相互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群。它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之间,比市场稳定、比科层组织灵活,资产专用性适中,信用程度中等偏高,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依靠关系、信任和承诺来进行的一种中间体制组织。
区域竞争力。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是不同的。一般我们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能力,即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客观现状为基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能力;是一个地区参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可用该地区输出产品占全国或世界输出产品总量的比重(在产品市场上)。以及吸引要素资源占全国或世界要素输出总量的比重(在要素市场上)来表示。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了解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对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2.1 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马歇尔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地理接近性。通过这种地理接近性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外溢。马歇尔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区域称作“产业区”,他总结了“产业区”所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特征:(1)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2)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体;(3)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4)产业区理想的市场。即不完全竞争市场;(5)竞争与合作并存;(6)富有特色的本地金融系统。总之,马歇尔从规模经济的外部性和交易成本节约等效率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开创性分析。
2.2 韦伯聚集经济理论
韦伯强调区位作用所带来的集聚经济效应,即企业通过集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劳动力资源、销售市场。取得单个企业在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韦伯认为,集群优势的形成在于集群产生的集聚效应,而聚集效应的产生主要得力于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设备的发展带来的生产过程专业化。在这样专业化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关系的协调主要是通过集群内部企业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自发的关系行为,或是靠集群内部制度的约束来实现。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劳动力组织看成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聚。三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专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可供共享的销售网络,而且汇集了关于商品的大量信息,使买卖双方节省了搜寻市场信息的费用。四是基础设施共享。产业集群会引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
2.3 波特新竞争经济理论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他从三个方面解释了集群给群内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一是集群能够提高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柔韧性的条件下,从集群中获益。群内企业地理临近、专业人才市场的存在、企业间的联系和信任、基础设施的共享,大大降低了群内企业的成本开支。二是集群有利于提高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集群内企业更容易获得有关消费者需求、技术变化、营销观念变化的信息,从而引导群内企业的创新方向,同时企业内的竞争压力也加快了群内企业的创新步伐。三是集群能降低企业的进入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集群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当地市场,同时新企业易获得集群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这些都为新企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 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产业集群使企业的活动根植于一定区域的“土壤”之中,形成产业区域化。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通过群体效应来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产业集群可以使单个企业在集群内的生产更加专业化,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容易实现规模生产。集群内不同的企业根据各自不同的专长,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形成一个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产业链。随着主导产业的聚集,为主导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也会聚集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专业化分工也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从而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2)产业集群能形成外部经济效应,节省企业成本,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劳动力共享市场的外部经济对于具体的企业和劳动者而言是外部经济,但对于集聚的产业而言,仍然是一种内部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源于产业集群带来的人口与劳动力,尤其掌握相同专门劳动技能的熟练劳动力的地理集中,形成区域性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成本节约和报酬递增,主要表现在:首先,产业集群区域中存在的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了企业主与劳动者双方的搜寻成本;其次,产业集群区域中大量的企业群以及具有专门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效率,促进劳动力在集群区域流动,降低了由于劳动力供需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
(3)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创新,实现区域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依靠本地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所形成的“区域创新系统”。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集群内的企业需要对其产品、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二是集群能产生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产业集群使整个产业区弥漫着合作的“产业空气”,的思想、知识、生产诀窍等信息流动得较快,因而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三是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集群内的相应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降低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本。
(4)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扩大区域的影响力。
由于产业领域较集中,各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一般都在国内或国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直接、形象,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一且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内所有企业所享有。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良好形象,为区域未来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5)产业集群有利于地区经济结构升级,推进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产业集群使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带动为工业化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日趋合理。同时产业集群中的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各种创新活动,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由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中、土地价格的上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有利于收入在区域内的再分配,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之产业集群向周边地区扩散,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相同的产业结构会把城市与城市联系起来,形成都市圈。都市圈形成后又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2.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二
一、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够产生创新效应。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产业集群的创新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由市场的需要引起,企业通过组合各种创新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当它商业化成功、企业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这一切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集群中技术溢出效应更强。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一些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都是以科技创新系统为基础的,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借助于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产业集群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产业集群为创新域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第二、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基于分工,交易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其生产产品的高度相关性,使其交易成本降至极低,从而使产业集群变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可以无限发展的“大企业”。集群内企业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很小。这样实施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日益专精于某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比集群外的要低。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产业集群的出现与成长本质上是一种产(企)业间交易或联系形式的创新,是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或者说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第三、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网络形成。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个行为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在产业集群中存在着清晰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图1)。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以及各种创新的思想和设计构成创新网络的结点,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使各个结点链结成网或类网,并在交流中产生“网”中新的结点。交流越频繁,则结点越多;结点密度越大,交流的机会也就越多、越频繁,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反映了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仅产业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之间要形成一种网络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要与非同类企业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产业的区域集聚就为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奠定了基础。在产业集群内,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以及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者,不仅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以及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中介机构为企业技术创新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市场需求信息,金融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分担创新风险等,这些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较容易进行。正是通过五大行动主体的共同行动,产业集群内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平台和有效温床。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结构、政府、金融机构)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中,便组成了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系统。
二、产业集群的合作与竞争效应
“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和普遍的方面,没有好坏与主次之分,都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进步的动力。企业之间交互联系的作用力是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产生的进化力量。产业集群使一大批关联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其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差别性较小的产品。企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在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存在密切的协作关系。这是因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的企业除了横向竞争外,也会注重纵向方面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多赢合作模式。产业集群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组合,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与竞争,对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作用显著。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析市场外部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从自身利益出发,采用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生产、销售、管理、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关系。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以弹性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点的集群内企业的合作是集群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方式包括业务行为(研发、营销)共享、资源(有形或无形)共享和专业化等。在很多的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和技术联盟的现象日益普遍。这种合作不但可以分担某些领域内巨额的开发费用,还可以达到知识共享、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对合作双方以及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通过多种资源共享,并将这些资源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配置和协调,使各种资源要素(特别是知识、技术等高级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最优组合,尽量配置到最能产生经济效能的经济活动中,从而保持集群持续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要获得创新优势,需要反复的学习,尤其是有意识的学习能力,从而获取“学习经济”(Learning Economies),来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形成合作。从经济网络的角度看,企业合作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分工与交易的合作,称为交易性合作,另一类是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称为非交易性合作。基于分工与交易的合作是通过合作博弈实现的。企业间分工明显,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就存在一定交易,合作恰好能减少这些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降低成本。在基于技术和资源共享的合作中,如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创新的风险性和交易费用,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使集群内专业化中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合作并非意味着缺乏竞争。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性,企业对于竞争压力的感受也更为直接,竞争障碍将会进一步减少,也将更容易了解行业动态日产业攀比心理,企业间的竞争就会因此而加剧。地理上的集中相对加剧了同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内紧密接近的企业由于共同的区位缩短了竞争的过程,减少了代理成本,激励了供应商的发展,加速了竞争者的不断出现,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竞争加剧,迫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进行技术创新。当创新在某一企业率先实现时,集群内其他企业就面临新的挑战。率先创新者的成功,会打破原来的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其他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或面临生存危机,或使他们原有的创新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落后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了避免被兼并、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率先创新成功的企业也给集群内其他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率先创新企业的知识溢出成为其他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非正式交流,处于落后地位的企业能够获得关于创新的信息,从而明确新的发展路径、降低创新风险、提高经营绩效。在较清晰的发展路径、较低的创新风险以及较高的创新收益等激励下,落后企业会努力成为创新企业的模仿者和追随者。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同时有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是一个知识的发现过程,竞争是产业集群创新的一种无形推力,迫使企业产生紧迫感、压力感,集群企业由于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它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因此,发生在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Competitive Pressure)、潜在压力(Potential Pressure)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
相比较地理上分散的直接竞争,产业集群区内企业竞争的最大特点是在合作中竞争。从理论上讲,这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合作竞争能够规范竞争秩序,实现“高层次竞争”。合作竞争是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竞争。参与合作竞争的企业更注重企业内部环境的改进,从而为自己赢得竞争制胜的主动权,增加竞争制胜的筹码。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因此,进一步合作成为集群创新优势形成重要条件。事实证明,集群内企业合作形成的创新能力为集群的提供了长期竞争优势。从根本上说集群形成的动力由聚集经济(包括外部经济和市场进入)和合作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所产生的成本优势和创新能力形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其中创新能力正好是集群长期竞争优势所在(图2)。当然,在分享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优势的同时,要谨防盲目竞争、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产业集群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盲目竞争、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都会使产业集群效率下降,市场环境恶化,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图3),甚至导致整个产业集群的衰亡。
四、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
我们对一个地区的认识和记忆,常常与当地最有名的特产有关。比如,说到时装,就立即联想到巴黎和意大利的米兰;说到手表,立即联想到瑞士;这些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更是区域的品牌名片。品牌,能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集群,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与企业/产品品牌不同,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总体表现形式通常为区域名称+优势产业(或产品)名称,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即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地理标志是用于商品上的一种具有特殊地理来源并拥有因该来源地点而获得的品质或声誉的标记。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物。区域品牌包括3个要素:(1)区域特性。产业区域是区域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区域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区划和地理的概念,一般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地理特征、资源优势或人文历史渊源、自然风貌等。(2)品牌内涵。品牌内涵是构成区域品牌的基本要素。一个成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产品属性、利益、价值观念、个性、文化、顾客群体等。区域品牌也是如此,它是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拥有品牌的一般内涵。(3)产业实力。产业实力构成了区域品牌的基本内容。区域内特定产业、产品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内部分工合作程度等,其所体现的实力水平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成正相关。
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是相吻合的。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伴随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劲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最优载体,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大量相同、相近、相关的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是区域品牌形成的依托,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由于资源条件,产业传统、历史机遇等原因使某一产业最初在一个区域落户,形成产业的初始集中,大量相关企业集于一地,逐步形成本区域专有的要素积聚和产业结构,其后,通过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效应,集群逐步成长壮大,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随之提升,逐渐支撑起一种有影响力的产业整体品牌,这就是区域品牌。可见,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这也提示我们,区域品牌不是短期人为造就的,而是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的。国内外经验表明,知名区域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有着很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是指产业区位是产品品牌的象征,即产业集群的区位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服务功能、良好的服务品质,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在相同或相近的产业链中,能够吸引这些产业向该区域内集聚,并且能够不断促进区域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保持产业集群区位的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明显优势。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区域品牌的形成有着明显的集群依赖特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相伴形成区域品牌。可以说,区域品牌的形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结果。产业集群主要体现为特定地理区域中的产品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这是打造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区域品牌的形成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成长而逐步形成的。这是因为,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结成本地化网络,这既克服了单个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又可避免层级制企业的低效率。同时,这些企业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通过竞争和合作,相互协作和补充,形成学习和创新机制,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创新。正是产业集群这种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产业集群的营销优势,从而促成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一经形成,对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其影响力将促使与区域产业相关的更多企业向区域内聚集,同时大量的资金、丰裕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及时的市场信息等要素也会源源不断涌人区域,这些条件为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量的资金将使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规模扩张将变得简单易行,先进的产业技术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丰裕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了区域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及时的市场信息也不断地引导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协同调整,适应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产业集群的市场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再者,由于区域品牌的公共属性,需要集群企业共同创造和维护,从而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强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效应。
区域品牌效应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建立区域品牌相当于为区域内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区域形象平台,随着区域品牌的发展,区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价值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受益,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单个产品的品牌效应相比,一个地区的品牌效应更形象、更直接,影响力更大,具有更小的风险系数,更高的价值,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相对于产业集群,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的,品牌效应难以持续。而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使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品牌的效应就更易持久。因此,区域品牌对集群企业来说具有一种无形的品牌价值。区域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在产业集群发展与转型升级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产业集群发展主体的企业与产业集群推动力量的地方政府应在明晰区域品牌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域品牌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区域品牌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效应。
3.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三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集群竞争力
一、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个区域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方面,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是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构筑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关键是要通过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培育其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一个区域中诸多企业竞争力的集合构成了该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21 世纪,在信息技术进步和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有的国际分工已被新的国际分工所取代,新的国际分工按产业链条上不同环节的技术含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地理区段,企业的组织形式也由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向垂直分离的中小企业转变。随着工业布局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作为我国走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传统工业正面临着发展机遇,这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式需要企业组织形式的相应变化,选择并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存在着先天的劣势,如果它们集结起来,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既竞争又合作,不仅可以拥有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以其灵活性、灵敏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克服大型企业管理层级多、管理效率差、管理费用高、信息渠道不通畅、缺乏企业家精神等缺陷,即集结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优势,获得竞争力。近年来,以地方产业集群为特点的地方发展模式正成为有别于传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以地理集中、专业化、开放性、创新性及合作竞争等特点为基础的产业集群,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刺激创新,在形成集群竞争力的同时提升了区域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网络化的形势下,竞争将更加激烈,与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不同的是,任何地区、企业要想获得财富和利润,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而加入全球竞争的地区和企业只有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流动的过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具有制定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的跨国企业掌握和控制着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如何参与到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中,如何进入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体系,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财富和利润呢?也就如同马库森(Markusen)指出:生产的本地化特征并没有消失,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生产过程的分散而下降,在光滑的产业空间内存在着一些粘滞的地点,吸引生产活动在这里集聚。这里的粘性即是区域,如何具有粘性并是持久的粘性呢?产业集群是有效的组织形式。我国产业集群与跨国公司的联系可使我国企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分享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财富,提高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会成为构筑我国区域竞争力,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组织载体。
二、我国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
1.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落后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多,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尽管已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计划体制惯性的影响犹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进程慢,市场意识落后,“等、靠、要”和“官本位”思想严重,歧视中小企业,缺乏创业精神,企业家多数倾向孤军作战,企业间联系交流很少,地域文化氛围不利于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2.技术进步乏力
由于区位、体制、环境等因素难以吸引外来资本,我国地区资金来源匮乏,投资约束下的技术进步乏力和由此导致的创新能力差、技术来源少,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工业基础设施落后,技改资金投入不足,国有大中型企业平均45%的设备超期服役或接近报废,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平均增长19.6%。
3.跟不上市场环境的变化
改革初期,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迅速占领市场并发展壮大。当我国意识到发展差距时,国内市场环境已发生改变,短缺经济变为经济过剩,卖方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加入WTO 后,又面临跨国企业的竞争,要想在市场饱和、竞争激烈、消费者日趋成熟的环境里,寻找空隙、拓展市场非常艰难。而且我国区内市场有限,居民收入低,购买力差,产品没有强大的市场支持,企业难以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滞后
我国国有企业体制僵化,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负债率高,企业融资能力差,社会负担重,企业富余人员和退休职工多,发展困难大,这对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大型企业,而我国大型企业改革成败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对策
1.下大力气完善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各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应抛弃传统的计划意识,抛弃“小富即安”、“三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保守意识,建立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向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学习。我国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有待完善,我国地区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教育和培训,尤其要重视培育和发展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投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2.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当地企业自下而上自我发展的力量,另一是政府自上而下营造区域良好制度化的集群发展环境。由于我国的产业集群多以大型国有企业为核心,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我国应以构筑我国竞争力、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为目标,重视发展产业集群,在现有基础上认真规划,培育、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集群。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加入全国和全球经济竞争;举办我国特色产品和制造业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扩大我国区域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创建我国品牌;建立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集聚创造地理条件;构建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创新和产品创新,促进技术升级,使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3.组建行业协会,加强集群内中小企業的合作交流
我国目前处于由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属于政府的职能将转移到行业协会和相关的中介组织,但由于我国
市场经济不成熟,民间还没有足够的凝聚力自发产生这些服务机构。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应主动出面,创建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官员以协会负责人的身份组织开展各项活动,随着协会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逐渐摆脱其行政身份,使协会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自治组织。中小企业在协会中加强接触、交流、合作,使集群的发展具有根植性。
4.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专业市场
我国地区的一些产品价格低,产品有特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地区应建立相应的特色产品专业市场或整合现有市场,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交易并促进其顺利发展。以湖南省为例,汽车及汽车配套零部件、现代农产品、医药产品等都是湖南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能在整合现有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汽车及零部件交易市场、现代农产品市场、特色医药产品市场,依靠这些专业市场来推销产品,使产品随着专业市场流通网络的扩展而扩展,把企业和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带动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5.加快我国大型企业改革,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托我国大型企业,因此,我国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加强大型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调整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剥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通过对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就近分解为独立的法人公司,即将“大而全”的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为“小而精”的网络组织,并结合招商引资与企业迁移的方式,从而快速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美]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美]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Poter. M.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90
[5]Rosenfeld,stuart.A. Bringing Business Clusters into theMainstrea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uropeanPlanning Studies 5(1).
4.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四
关键词:产业集群,识别,集中度,集聚度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识别理论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波特(Porter)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关联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现在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综合多种定义可以概括出其主要特征为:相关产业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网络化的空间联系;集群内核心产业与辅助产业相互促进、学习、竞争与合作的经济功能联系。
由于上述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以集群内企业的集中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产业集群的聚合度,因此,没有集中度就没有聚合度,但是产业集群的集中度和聚合度又存在本质的区别,集中度仅仅反映了一种密度,而聚合度反映其内在的联系程度,所以有集中度不一定有聚合度。
(二)产业集群的辨识
1.集中度和聚合度。产业集群的辨认(identify)就是确定产业集群的存在与否及其内部产业、企业间的联系(张建华、张淑静,2006),它是科学地进行产业集群规划的前提。一般地,采用产业集群度指标辨认产业集群的存在与否及其发育程度。集群中在一定区域内企业(或者产业)的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以及生产规模的集中程度被称之为集群的量(集群的集中度),集中度是表征主导产业的专业化程度,用来判别某产业集聚与否,集中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均匀度,所以可以通过分析不均匀度来体现集中度。目前集中度的测定模型主要有:定性模型和定量模型。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专家观点法(expertopinion)。定量分析主要有区位商法、产业集中度指标法、基尼系数计算法、产业集中率(CR)法等。集群中成员之间相互的依赖程度(蔡宁、杨旭等,2002),反映了资源整合中协同效应的深度,即集群的“质”(集群的聚合度)。聚合度是指产业链的发育程度及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特征。集中度与聚合度相结合,才能判别某产业集群存在与否。因此,笔者的研究思路是先分析在某一特定区域中企业(或产业)的集中度情况,如果集中度很低就不再进行聚合度的分析,如果集中度比较高就再分析这一特定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状况——聚合度。
2.集中度的测量。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专家用基尼系数法来研究燕郊产业集中度的现状与发展。洛伦茨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时,创造了洛伦茨曲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Keebleetc(1986)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梁琦用基尼系数研究中国工业的区域集聚程度(梁琦,2003)。
克鲁格曼用空间基尼系数测定美国制造业集聚程度(SpatialGiniCoefficient),即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总产值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以及该地区全部产业产值占该经济体总产值的情况。其公式为:
G=(st-xt)2
其中,G为基尼系数,Si是i地区某产业产值占全国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Xi是该地区全部产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该方法的价值在于简便直观,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集中度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
3.聚合度的测量。笔者认为对在一个具体区域集群内众多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的分析,可以借助于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I/O)进行,即对某个产业(在一定区域内)n个相关企业进行分析。考虑到集群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实物的交易,而且还包括知识、文化的学习和适应,所以对集群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应该从生产系统(productionsystem)和知识系统(knowledgesystem)两个方面进行。
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可如以下矩阵表示:
上述矩阵中Xij表示第i个企业销售给j企业的产值,Yi表示第i个企业销售到区域外部的产值。Xi企业的总销售价值为:Xi=(Xi1+Xi2+…+Xin)+Y1。其中Xi1+Xi2+…+Xin为Xi企业的中间需求(集群内的需求)。考虑到投入-产出的物质和非物质关系,在具体分析中,同时应该建立关于知识和学习方面的相似模型。
计算整个系统(集群)物质交易和非物质关系(学习等)的两个不关联度。企业i与区域内其他企业的不关联度为:K=Yi/Xi,整个区域内系统的不关联度为:。考虑到集群内各个企业活动对于整个集群的影响程度的差异,对a进行修正为A,A=K,Wi为企业i在整个集群内交易所占的比重。但是对于非物质关系(学习等)的不关联度的度量可以不加修正直接使用参数a。
4.计算整个系统(集群)的“集群度”。整个系统的集群度(C)可定义为:。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对某一产业集群的企业通过普查或者抽样调查进行。参考Bergman和Feser的研究,设A取值为0.75,0.5和0.25,分别表示低集群度、中集群度和高集群度,那么相对应的集群度(C)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5-0.57,0.57-0.67,0.67-0.77,0.77-1。这四个取值范围分别表示集群现象不明显,集群现象中等,集群现象较强和集群现象非常强。
如果忽略集群空间的特征,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联系:生产联系和知识联系。所以可以对生产交易以及知识和学习方面的集群度大小进行组合分析。
河北燕郊产业集群的识别与选择
(一)河北燕郊产业集群发展规模状况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东面,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县级市),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的直线距离约为30公里。燕郊西北距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南距天津港12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260公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2010年12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截止到2010年初,河北燕郊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4.7亿元,同比增长30.7%,增速比河北廊坊市经济增速高出1.5倍。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正日益成为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主导力量。以汉王系列产品、高亮度LED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汽车配件产业引入了10余家国内外高水平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以华为北方产业基地、中兴产业基地、京东方廊坊信息产业基地为代表。
(二)河北燕郊产业集群集中度的测量
基尼系数是一个从宏观上反映每个行业在区域范围内分布集中还是分散的度量指标,可以根据其计算结果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河北燕郊产业布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文计算了河北燕郊产品销售收入前7个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从中选取比较典型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
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医疗保健产业(见表1),并以此作为衡量行业集聚程度的依据。
从表1可知,河北燕郊各大行业中,基尼系数最大的是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尼系数在0.55以上,处于较高聚集状态。其次是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基尼系数在0.54以上,河北燕郊各行业中,基尼系数最小的是医疗保健业,基尼系数只有0.394,说明该行业分布比较均衡。这些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居前三位的占全行业的比例在27%以下。按照基尼系数的衡量标准,55.7%的行业集聚程度较高,29.6%的行业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三)河北燕郊产业集群集群度的衡量
选择这7个大类行业中,基尼系数在0.54-0.77之间的有4大产业。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79份。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个集群(暂且称作集群)进行生产联系以及知识和学习方面的调查(见表2和表3)。根据计算结果并参考C的取值范围和所界定的标准可知,从生产联系的角度来看,新材料集群(C=0.718)和新能源产业集群集群度(C=0.714)是比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C=0.703)和机械制造产业(0.692)居其次,生物医药产业集群(C=0.641)和软件及服务外包(0.599)集群现象中等,医疗保健产业(C=0.531)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群。
从知识学习和技术转移的角度来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C=0.697)和新能源产业集群(C=0.671)比较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C=0.658)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业(C=0.652)居其次,但是医疗产业(C=0.531)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群,生物医药集群(C=0.609)的集群度也不明显。
结论
综上所述,河北燕郊产业集群的集群度总体不高。新能源产业集群无论在生产联系上还是技术方面,集群度相对比较高;医疗保健产业目前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对于集群度较高的集群,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强扶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对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重点要加强社会资本(信任和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知识学习和交流;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在保持知识交流的基础上,要通过核心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集群内部生产系统的合作程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燕郊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023092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张淑静.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3)
2.蔡宁,杨旭等.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经济管理,2002(18)
3.梁琦.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3(9)
5.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五
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内部途径
给定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那么致力于技术能力培育的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来拓展其知识基础。之所以把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起点,是因为在知识日新月异、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依靠企业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来实现知识内生增长已经不符合企业竞争的需要,相反,积极有效地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显然,在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下,外部适用知识资源的存在密度和易获取性对于企业的学习绩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两点在企业集群环境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优势超出了企业人为组建的知识联盟和创新网络。
从知识资源的存在密度来说,由于集群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相对庞大的企业网络,其中的每个企业几乎都可以在集群边界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源——从事相似生产经营活动的同行、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以及服务于集群的当地公共技术部门,一般来说它们分别能够提供下列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组织管理程序等;依附在资本品(设备和中间产品等)上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中的知识,比较多的是关于如何应用资本品的know-how;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主要涉及所订购产品的原型实现和制造工艺;比较专业、高深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对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外部知识资源是相对分散的,企业往往置身于区际的甚至国际的知识共享网络中。而对于集群企业而言,这些知识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
知识场的存在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资利用的丰富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据为己有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的高效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点。所谓地理接近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受体靠近知识源而便利了知识的获得,社会认同效应则是指受体和知识源由于共享相似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而促进知识传递。就地理接近效应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同企业职员间非正式交流频繁进行的可行性;近距离观察竞争对手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模仿的可行性;近距离带来的人员企业间流动的频繁性等;与同行、供应商、客户或者公共部门开展技术合作过程中协调和互动的便利性和及时性等。这其中,前三点属于非正式知识获取机制,而第四点则属于正式机制,是知识受体和知识源共同加以控制的知识传递过程。和地理接近效应相似,社会认同效应也同样积极作用于集群中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学习活动,主要表现在:和同行、供应商、客户或公共部门开展技术合作过程中的信任气氛和低机会主义风险(正式机制);企业之间人际交流过程中较低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以及知识解码的相对容易性(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因文化距离近而引起的人员频繁流动(非正式机制)。
正是由于集群中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而且相对更容易获取,因此集群往往被看作是适合企业进行学习和开展创新的环境。马歇尔(1922)、克鲁格曼(1991)、波特、创新地理学者(1998)以及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企业加入集群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它可以籍此获取扩散在集群中的知识资源。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就应是依托集群环境,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从相邻的各种知识源(竞争者、客户、供应商以及公共技术部门)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的技术能力基础。
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外部途径
基于集群的学习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但这不应该被解读为这些企业可以放弃利用集群边界以外的知识资源。从结构上来说,集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生产系统,只是区际甚至国际大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同外部世界之间必然因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构建诸多联系。在集群外部,企业同样可以找到大量相关者:外部同行、外部客户、外部供应商以及外部的公共技术部门或其他一些相关组织,理论上它们显然也可以提供集群企业技术学习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资源,尽管获取这些知识可能并不如近距离学习那么方便。
但是,一直以来,似乎削弱了利用外部学习渠道的必要性,有关企业集群创新研究的文献在对集群内外两种学习渠道的讨论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然而事实上,如果集群中企业纯粹地在集群圈子内进行封闭的“自产自销”式学习,整个集群就很有可能陷入缺乏活力的泥沼。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接触相同来源,从而具有相同基本思想的技术知识,会造成学习的途径依赖效应而被一条陈旧的技术轨道所锁定,从而使企业缺乏“创造性 毁灭”的潜力而只能在原有轨道内做边际效应递减的渐进改善。如果集群内所有企业都陷入这种境况,那么整个集群就成为一个 “技术孤岛”,在产业技术发展不连续的情况下,它极有可能被外界抛弃。
6.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吴勤堂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中一个普遍现象
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聚集在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微电子产业集群;聚集在底特律汽车制造业集群;集中于新泽西的医疗业;聚集在纽约的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仅意大利就有威尼斯玻璃器具业群;比耶拉、普拉托的毛纺织;都录、皮亚琴察的自动化设备;阿雷佐、瓦伦扎的珠宝;布赖恩扎的家具;蒙特别鲁那的滑雪靴;帕尔马的食品;卡斯泰尔戈弗列多的照明设备;萨斯奥勒的瓷砖等产业集群闻名世界。至于德国的索林根刀具业群、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鞋业群,瑞士的制药业、斯堪的那维亚的移动电话业、印度班家罗尔地区的软件业、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菲亚、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地区等亦是尽人皆知。
在我国,北京中关村聚集着电子产业;上海聚集了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四川西昌聚集了中国航天产业;广东佛山的陶瓷、东莞的电子和服装、惠州的制鞋、中山的灯具、顺德的家具和澄海市的玩具、工艺品业;浙江嵊州的领带业、温州的鞋、服装、眼镜;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轻纺、化纤、永康的五金;海宁的皮革、服装;余姚的轻工模具;鄞县的服装;奉化的服饰;慈溪的鱼钩、长毛绒;永嘉的钮扣、泵阀;路桥的日用小商品;金乡标牌;大唐的袜业;瓯海的阀门;柳市的低压电器;台州的精细化工等在国内外都十分著名。据统计,仅浙江省目前拥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区519个,年产值达6000亿元,平均每个县有3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靓点。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理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例如两个单摆之间连一根弹簧,它们的震动就彼此起伏,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单摆耦合。类似地,可以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耦合。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产业聚集必然带来人口的空间集中,这在为产业聚集提供充足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使聚集区的居民和企业均能从中获益。首先,人口聚集为厂商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其次,产业聚集区域居民则因之获得了择业的便利,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就业信息搜寻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求职、工作过程中的交通费用及时间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消费决策的有效性。其三,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上升——产品畅销——产业发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之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人口的聚集又引起生活消费、住宅、能源、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物流、咨询等基础产业的新需求与发展。所以产业集群带来了城区规模的扩大,城区规划的扩大又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的聚集功能,使城区、产业不断的高级化。产业的高级化必然要带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性与产业集群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市场需求是某个产业或企业集群的触发因子,而产业集群的核心是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及互补性。一个区域区一旦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互补、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上、中、下游产业其外围支持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云集于区域的各产业、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比垂直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位置。正是产业集群所发挥出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带动所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业聚集带动了城镇、城市的发展。城镇、城市的出现实质是产业聚集的结果。
3、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与区域优势的耦合。地理是国际收入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产业集群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群体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集群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源泉。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提高区域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化水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可以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产业的聚集提供着更大的市场,拓展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产业集群同整合区域资源的耦合。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赋予集聚更为重要的内涵就是产业集群中各成员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帕雷托最优。产业集群的投入要素不仅涉及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特别强调企业家资源、人才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更是要求地方政府、行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将这些区域内的软、硬资源整合、优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形态除了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外,更注重外部资源、外部市场的为其所用,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开发外部市场,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产业集群的磁力和覆盖面,形成区域动态的竞争优势。外资在向本土产业聚集转移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区域内外的新企业在本土繁殖和成长,从而依赖本土产业聚集的强大吸纳力量,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和吸收外资与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即“全球一本土”双重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业的耦合。
6、产业聚集同所在区域信息的耦合。信息畅通是产业集群的又一优势。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充分化,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或找到自己的买家,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产业聚集的大量形成则要得益于集群内的网络支持和伙伴关系以及知识的创新和运用,它们构成了产业聚集的高级要素,不仅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而且有助于激发技术发明与革新,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产业聚集丰富了信息资源,扩大了信息交流,提升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将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
7、产业集群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创新带来超额利润,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更多的企业不断学习和创新。集群内关联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联系频繁,便于现场参观,面对面地聚会和交流,使他们能迅速了解市场需求和科技变化,有利于企业对市场和技术方向的把握,有利于相关企业合作创新,合作创新既可分散创新风险,减少创新困难,而且可加快创新速度。同时企业的创新成果易于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扩散更快,从而促进着整个群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又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集群内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而集群机制又为创新提供着有利的条件,创新者在集群内更容易找到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设备和工具等各类资源。所以,产业集群在学习与创新的动力、环境、组织等方面具有极高优势,这使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创新主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步力量。
8、产业集群同区域市场运行效率之耦合。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天然形成严格而精细的分工,因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空间聚集,经济活动竞争性增强,市场变得日趋发达和完善,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产业集群区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市场运行的高效率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其国际竞争能力也较强,产业高度集聚的地方,该地方的出口能力也特别强。
9、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开放程度耦合。产业集群及集群区的形成和开放经济有着内在耦合关系。凡是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集群现象就较弱,即使有也几乎完全是资源性产业。经济的开放性构成了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基础,在开放经济环境中,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得更快、更突出,中国和外国的例证都能支持这一理论。
10、产业集群负区域经济的负效应之耦合。聚集能使企业在生产和交易成本方面得到节约,产业聚集使区域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和交通扩张。人口向区域聚集的惯性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精神诱惑力使区域发展呈加速度之趋势。但当聚集达到一定规模后将会出现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滑。生态环境胁迫又通过人口驱逐、资本排斥、资金争夺和政策干预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的对策思考
我国的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相对分散缺少经济聚集效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整体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政府要致力于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优越的综合环境。要善于针对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本寻求型和不同规模类型的产业提供理想的差异性环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
经济的局限性,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奉行支持、引导但不干预企业的理念。避免或减少行政干预,主要依靠市场力量,依靠产业集群的内在运行规律,积极引导,对危及产业集群自身良性发展的行为加以规范,弥补市场缺陷。
第二,及时发现正在形成中的区域产业群,为已成雏形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妥善解决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积极促进区域产业聚集。要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育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区域落户,促使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使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第三,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行业协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是通过协会而能联成一个整体。集群的发展还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辅助,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等。
第四,促进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在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自觉地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积级帮助当地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提高竞争力。各级政府要注意营造一种产业氛围,培育企业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企业在文化上的一种归属感。让企业认识到,区域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自己属于所在的区域,企业文化就应与区域文化相协调,植根本地就是立足本地、扎根本地,将企业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与周围企业的联系之中。如果一家企业完全依赖外地市场,很少与当地企业发生联系,那么聚集效应就无法产生,对当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扩大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通过当地网络放大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将进入科技推动型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区域政府应大力扶植地区性研究体系,发挥研究的知识外溢效应,促进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区域政府要鼓励同一产业的企业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地区性网络,通过业务衔接、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形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在信息自由交流的体制下促使创新的出现,缩短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
第六,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产业集群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诚信而产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资源,它是企业之间交易与合作的基础,没有诚信的产业集群中假冒伪劣遍地、期诈行为盛行,这样的产业集群只能是短命的。因此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采取系统的措施以降低因败德行所付出的代价。
7.从产业集群的视角构建区域品牌 篇七
1 区域品牌的内涵
Keller等是最早开展区域品牌研究的学者, 他认为区域品牌类似于产品和服务的品牌, 会成为整个区域的代名词。这种区域的品牌效应会强化该区域的特色, 并突出与其他区域的不同。区域完全可以像产品和服务那样品牌化。一旦某个区域在目标顾客心中产生了与品牌相关的联想, 区域品牌形象就在他们心中产生, 进而创造了比没有类似品牌联想的区域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 什么是区域品牌呢?
区域品牌一词来自西方文献, 该词的英文表述虽然一度比较混乱, 但是现在学术界基本倾向于统一用“place branding”来表达。从国外有关区域品牌的研究来看, “区域品牌”中的“区域”既可以指整个国家、某个城市、某片地区, 也可以指某个地理位置或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它是对以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所以, 区域品牌的关键是确定这个“区域”的范围。Kavaratzis (2005) 则将区域品牌视为功能、情感、关系等要素在头脑中形成的组合形式。
本文认为区域品牌是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同一类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逐渐形成的, 关于某一行业或产品的,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所属品牌商誉的综合。区域品牌兼具区域性和品牌效应。前者是指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区域性。既代表了某特定地区或城市范围内的典型产业特征, 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是该区域某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二是品牌效应。因为区域品牌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整体形象, 该产业占整个区域的经济比重很大, 对区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能够形成立足该产业辐射整个区域的美誉度和吸引力。打造区域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升级、产业集群实力的增强以及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区域品牌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区域品牌的建设过程中, 离不开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建设过程中这三方可能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 有的区域品牌主要靠政府打造, 有的则需靠行业承担主要作用, 有的就需要企业首当其冲地承担这项任务。因此, 我们可以据此将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上述三种基本模式。
2.1 政府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模式
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品牌的发展。如果政府角色缺位, 区域内的企业品牌处于互不联系、单兵作战的地位, 很难做到企业间的协调和互助。这样以来, 就会存在很大程度的盲目性, 缺乏整体的规划, 不利于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当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时, 企业则变为从属地位, 可能会造成企业的依赖心理。由于企业对区域品牌的积极性和关注度的差异较大, 因此会造成企业间品牌建设的不均衡。只有当政府的角色淡化, 转而多个产业集群成为市场和区域内的优势品牌群体时, 才能促进形成品牌企业之间的互补效应。
2.2 行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
区域行业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 是企业自发形成的, 但其作用不可小视。主要体现在协调企业—市场、企业—政府和企业—企业之间的关系, 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建设。行业协会主导型区域品牌通常会通过行业协会组织, 强调该组织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行业协会能够更加深入和具体地了解区域品牌的状况, 协调各方关系, 以处理和解决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行业协会还能够通过制定区域品牌培育计划和策略, 统一整个区域企业的品牌建设, 并开展区域交流, 分享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行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虽然可以规避企业单打独斗的状况, 发挥集群优势。但是, 在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有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这些支持主要体现在: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提高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等, 以发挥行业协会在整个区域内的协调和统筹优势。
2.3 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
企业主导型区域品牌建设的前提是, 在该区域必须有一家大型的龙头企业为核心, 在其的带动作用下, 汇聚众多的配套厂商, 使得整个区域内形成在某行业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企业集群。从而建设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 代表某一产业的区域品牌。该模式具有显著的市场性特征, 因为其主角是企业, 这时候政府和行业协会主要起到辅助和保障作用。这些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为企业的发展和区域品牌的构建提供行业资讯和制度保障服务。具体的如,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维护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等。因此, 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品牌建设, 更加突出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故而企业主导性区域品牌建设更适用于具有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
3 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促进作用
区域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集群产业具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体现了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长期合作、协同建设的结果。产业集群内在优势的聚合效应是打造区域品牌的基础和动力。如, 河北昌黎的葡萄酒产业、温州的皮鞋产业、义乌的小商品产业、深圳的通讯电子产业等。
第一, 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地理区域集聚性促进形成了区域品牌。这种某类企业的地理集中现象能够使企业方便生产, 优化要素资源的转移和流动, 最终选择最合适区域进行市场配置。正如哈佛大学的Porter教授曾描述的:“就某产业而言, 地理集中性就类似于一个磁场, 能够把技术、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吸引进来。”产业集群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特定地理区域内集中了一类产品, 企业集聚促进产业兴起。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是促进区域品牌形成的首要因素。其中, 地理标志是区域品牌的根基, 它是构建区域品牌的先决条件和识别基础。
第二, 产业集群的本地化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先决条件。产业集群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本地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 表现出明显的本地性和沟通性的特点。大量本地企业根植于本地, 形成了本地区域特有的产业结构和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本地化, 逐步演变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特性, 并且这一特性不断被人们所了解、熟悉和接受, 长期以往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得以形成, 最终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凝结于人们的心中, 构成了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固有印象。致使一个区域品牌就暗示着一类产品, 蕴含着带给人们的印象和看法。
一般来说, 区域品牌具有很强的先入为主的特点, 即最先形成区域品牌的产业集群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并且成为产业集群独立性资源。区域品牌不但代表了本地的某些优势产业, 而且带有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 有着突出而浓重的个性, 是该区域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故而, 产业集群是奠定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 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石。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载体,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招牌。
第三, 产业集群整合各种要素, 共同构建区域品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企业的组织形式, 在一定范围内高度集中了某一产业价值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和辅助生产单位, 这种集群式的企业组织形式构成了区域品牌成长和发展的经济保障, 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内部环境、资源利用率等主要指标都有赖于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协调布局, 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安排和配套政策、服务等软环境的支撑, 保证提升整个集群产品的质量和层次, 并对其他区域的优质资源进入本区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 产业集群促使区域品牌的广播。在区域内部, 集群内部企业不但能够借助区域品牌形成协同效应, 还能够通过区域性的宣传媒介 (如, 报纸、期刊、网站、论坛、讲座等) 对该区域品牌和整个企业群进行整合宣传。
参考文献
[1]孙丽辉, 毕楠, 李阳, 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2) :40~49.
[2]王其中, 基于产业集群创建宁波区域品牌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 (12) :128~130.
[3]洪燕云, 李芸达.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发展策略[J].工业技术经济.2006, 25 (11) :32~33.
[4]徐卫良, 区域品牌建设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0, (21) :36.
8.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八
关键词:东北地区;合作;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20-03
一、发展产业集群,构筑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由于其特有的结构性特征,能够超越个体企业所具有的有限的竞争优势从而具有聚集的结构竞争力。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并且在资源、地理等其他方面又具有互补性,三省打破省际界限、淡化行政区划概念发展产业集群将会形成更显著的竞争优势。加强东北三省经济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点政策之一就是发展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某个产业领域内具有分工合作、竞争创新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的上、下游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产业柔性集聚特性的有机体系。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应注重纵向、横向两种合作方式。纵向完善上、下游产业衔接,延长产业链,形成链式产业群;横向以大企业为主体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大型优势产业群,形成纵横东北大地的产业集群网络,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竞争力。
我国许多经济繁荣地区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如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集群、浙江省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都证明了产业集群的存在对推动和支撑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必要和合理的。相形之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产业集群却存在着规模小、产业链短、结构比例不合理等许多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重工业由于产品链条长、分工环节多,更需要众多的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更需要加强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相对于轻工业来说,重工业更适合发展产业集群。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三省甚至可以说更加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
二、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
1.东北地区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1)省际间有丰富的互补自然资源。东北三省的资源分布状况各具特色,辽宁省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各种有用矿产110多种,其中铁矿储量约占全国1/4,居全国首位,这些不仅构成了辽宁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而且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其他省区的产业发展需要。吉林省林地面积1.3亿亩,树种丰富,可用于多种用途,是木材加工业发展的基础;草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30%,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长白山还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丰富,分布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十分有利于工业发展。黑龙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有利于发展农业经济;林地面积及林木储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国首位,是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煤炭保有储量226.6亿吨,较为丰富,可供东北地区发展冶金行业之用。
(2)省际间有相互关联的特色产业。辽宁省已形成了以鞍钢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体系,钢铁产量占东北三省的85%,可供应整个东北地区,如长春一汽集团的钢铁用量就基本来自辽宁;此外,辽宁省的石化工业体系也比较完备,可为东北三省的汽车行业、机械行业进行配套和石油加工。吉林省以一汽集团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体系近年来在规模、效益等方面迅猛增长,通过省际间的经济合作带动了其他省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吉林省石化行业在精细化学品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东北三省进行化工产品深加工;吉林省医药工业体系具有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和名牌产品,其生物工程制药已成为新的增长点,科研实力雄厚,可带动其他省医药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以大庆为核心的石化产业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石油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石化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三省可以合作发展配套衔接的产业集群。
2.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
(1)运行成本低。集群内各企业呈现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集群内部的各个专业化企业相互之间可形成高效的分工合作系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配套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能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的接近降低交易费用。
(2)信息成本低。信息在产业集群中的传递可以改变单线长途传递的方式,过去在东北经济的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信息传递不通畅,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相对集中,可以建设区域信息网络,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这样,市场上变幻莫测的信息将在集群内得到高效率的传递,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东北三省一直都很重视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这也为发展产业集群、降低信息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
(3)劳动力成本低。东北地区的下岗职工中,很多人都有过在国有大型企业工作的经历,他们中的很多人具有熟练的技术和学习钻研精神,形成了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劳动力市场。优秀的东北产业工人在海内外投资者眼中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集群内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工人数量,劳动力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集群内企业间自由流动,有效地降低了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报酬和培训费用。
3.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
(1)有利于横向和纵向建立区域性品牌。产业内和产业间的企业通过聚集,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区域性品牌的建立。一方面,名牌大企业通过示范效应可以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间既有相互竞争的压力,也加强了合作关系,提高了产业的整体合力,众多企业品牌凝练汇聚成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张,配套性企业和服务性企业都会向名牌企业的方向迈进。经济学家建议东北应形成四条产业链,即石油开采—初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农产品—初加工—食品(医药)产业链;矿冶—专用特种钢材—机械与装备产业链;汽车零部件—总装与模块—整车产业链。每条产业链上都有名牌的大型企业做龙头,定会引导集群内企业走上品牌道路。
(2)有利于企业参与国内国外竞争。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连接东北和华北,有良好的对外联系的港口条件,形成了同国内、国际各港口联系的海上运输网,便于东北地区及其他省区物资对外输出,吉林、黑龙江的木材、农产品都要通过大连等港口向日本、韩国等国家输出。吉林省位于三省中间,在东北经济合作中具有信息和交通优势。黑龙江有与俄罗斯联系的铁路,其边贸口岸为辽宁、吉林发展对俄贸易提供了联系的纽带。各省协作发展产业集群,忽视了省域界限,变竞争冲突为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能使产品更容易向国际国内市场推进。产业集群利用其产业规模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有能力广泛地应用网络技术增强产业网站的建设,加快商品、资金、服务和信息的流动,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来拓展国际市场。
4.产业集群的合作优势
(1)有利于专业分工。产业集群中的专业分工不仅是基于资源禀赋集中为降低成本而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产业集群中,企业要有明确的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来体现其竞争优势。如果东北三省合作形成汽车、机械制造等产业链,那么每个企业都不可能完成全部的生产流程。可以学习日本产业集群的生产方式,大企业只掌握关键技术,生产技术含量高、要求复杂的主机,负责整机装配和销售;中小企业则按大企业的要求生产零部件,为其提供配套服务。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集群文化。在产业集群中,合作氛围下良性激烈的竞争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学习的热情,员工能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为共同的发展目标积极努力,其共同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独立学习的效果。过去我们提倡企业文化,现在我们更要意识到集群文化具有更大的魅力。集群文化是指在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理念,包括价值观、信仰、经营哲学、道德准则、管理制度、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企业共同的风范和精神。在有效竞争的氛围下培育并发扬集群文化,将使企业具有更大的企业信誉和更加持久的凝聚力、影响力、竞争力。
5.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1)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能形成强大的“区域创新系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更有利于企业间进行技术合作、共同解决技术难题、提高整体的技术创新优势。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企业创新的源泉。东北三省拥有许多国内较高水准的高校,既可以向企业输送创新所需的科技信息和知识,又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东北地区科研机构分布集中且各有侧重优势,成为不同产业集群进行创新的强大支持力量。产业集群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当地政府一方面通过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营造企业创新的硬环境,另一方面,利用政府的调控作用为企业营造一种适合创新主体发展的软环境。这样,产业集群、高等院校、研究所和政府之间就形成了强大的区域创新系统,获得了更大的创新优势。
(2)企业面对新的动力和压力,能够激发多方面的创新。在东北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更需要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售后服务方式等来适应这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然而发展产业集群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模式,我国东北地区的产业性质、发展现状与其他地区有很大不同,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其他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但更多的还要靠自己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创造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模式。企业在不断创新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新开发出的产品能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新的富有创意的销售手段更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抢占市场先机,新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能使企业更具效率和竞争力。
三、走绿色健康的新型产业集群道路
正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样,加快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合作也要走新型的产业集群道路,即要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才是东北地区合作发展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所在。
1.要重视开发绿色产业集群。东北三省不仅是重工业兴起的摇篮,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利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以及畜牧业、渔业等,形成绿色产业集群。尤其是吉林省,草地资源丰富,长白山还具有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资源,是发展绿色食品工业的天然条件,可以把生态食品开发作为其一项特色产业。东北三省还可以协作发展生态旅游,东北三省不仅有其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还有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天然的旅游资源加上独特的北国风光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
2.改变传统产业集群模式,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就应该使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向生态工业模式转变。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的良好基础,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可以使有枯竭危机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有利于保存自然和经济资源,可通过废物利用来获得新的经济效益,树立起健康良好的产业集群新形象。
3.在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要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东北地区是以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伴随着重工业生产过程所带来的污染本来就比较严重,加之过去对环保问题缺乏关注,其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目前,发展产业集群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上,治理污染势在必行。东北三省要加大力度进行“三化”治理、污染江河清理、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程,甚至要使环保工程也成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样才能持续提高东北三省合作发展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姜野]
9.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九
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基本力量是聚集力,其高级的表现形式就是产业集聚。“九五”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够超常规发展,皆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有效聚集和著名的“区块经济”。如苏州的IT业、宁波的服装、温州的制鞋、无锡的电器等。诚然,市情不同,发展产业集群的道路势必也不同。据此,委员们就我市发展产业集
群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如何看待我市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性,即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一个优势产业,而这个优势产业在全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本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从我市来看,钢铁产业不仅聚集了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领域的大量企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且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链条,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而装备制造、纺织、矿产品加工、箱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由于产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聚集性差,关联度低,竞争力弱,只能定位于产业集群的萌芽或成长阶段。(由图可见)产业集群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合作性,即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从企业角度看,我市除钢铁产业独大外,其它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规模企业少。如2005年我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产值的总和为251.4亿元,所占比重不到30,而且竞争力较强的规模以上企业十分有限。从产品角度看,产业集群的品种多元化以及高、中、低端产品并存的形态在我市多数产业表现不够明显。如纺织业虽然拥有纺织、印染、服装等100多家企业,但产品多处于中低档水平,竞争优势很不明显。从产业链角度看,相关企业相互配套不够,现有园区企业只是空间形态上的集聚。如装备制造业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说明我市对发展产业集群认识较晚,政策引导不够;二是说明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没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来实现产业集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如何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
委员们认为,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所更新。即在制定产业集聚规划中不求“大而全”,而求“专精特”;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中注重应用高新技术,着力研发再循环、再利用的二次能源接续产业;在指导原则上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相结合,集群带动与产业链延伸相结合,突出特色与错位发展相结合,市场引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产业定位、政府角色以及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问题。
1、关于产业定位问题。
结合产业集群地域性、专业性和规模性的发展要求,应聘请省内外产业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我市发展产业集群进行重新规划。如在开发利用我市自然资源方面,打破城乡和行政区域界限,科学合理地搞好我市的矿产品开发与加工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矿产品发展模式,对小规模低技术的矿点开采区进行压缩整合,对同类项目实施集约化、规模化投资,以提升我市矿产品开发与加工产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以此类推,纺织产业应以海城纺织工业园、西柳轻纺工业园、感王纺织工业园为重点,鼓励支持域内外优势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壮大纺织产业集群规模;装备制造产业应提高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加快形成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环保设备、工程机械、特种汽车等产业集群;对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饲料、重机、金属制品、家具等一批产业,应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规律,进行引导、扶持;对农副产品业,应以“产业特色化、产地集约化、产品绿色化、企业龙头化”的原则发展产业集群;创造条件,引进资金和技术,逐步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接续产业。
2、关于政府角色问题。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各级政府和部门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切实转变观念,找准位置,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落实政策和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上来。如制定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集群聚集;研究土地使用办法,灵活运用土地出让、征用、租用和流转等方式,解决用地难问题;对各类园区进行优化整合,搞好分工协作;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一批名牌大学、科研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服务中心,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以刺激创业者创业动力的贡献与报酬相对称的经济激励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并有效地刺激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热情,建立研发新科技、名牌产品和商标的财政奖励资金,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
3、关于配套服务问题。首先,积极探索构建产业信息和企业诚信网络平台,给企业提供产品和原材料需求信息、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信息及行业发展技术动态信息。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由行业协会牵头,以集群内部企业为会员,组织成立信用担保机构,为集群内部企业提供
信贷资金的担保,同时将其纳入全市信用担保机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重点予以支持。其次,积极打造两个技术创新平台,即全社会的公共研发平台和产业集群技术平台。主动创造时机为产业集企业与科研院所(校)牵线、搭桥。建立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等政策手段,引导产业集群的企业增加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促动产业升级。第三,加强社
10.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 篇十
[关键词]GEM模型;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醴陵陶瓷产业集群
如何使传统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一些地区如江浙的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竞争力增强,然而众多欠发达地区的传统产业集群却发展不起来,竞争力不断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产生?虽然有国家政策、地区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但关键在于传统产业集群能否对自身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找出影响自身竞争力的劣势因素所在。
本文以GEM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湖南省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升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以为欠发达地区寻求提升传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各地传统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醴陵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醴陵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湖南省把醴陵陶瓷产业集群列为省50个支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
(一)产业规模方面
醴陵的日用瓷产量占湖南省的95%以上,占全国陶瓷总产量的15%左右,位列全国第三位。醴陵共有陶瓷企业47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占36.6%;规模以下企业359家,占64.4%;实现工业总产出72亿元,占醴陵全部工业总产出的37.8%,约占湖南省工业总产出的1%,对醴陵GDP贡献率达22.5%;年末总资产32.1亿元;全部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醴陵全年共生产日用陶瓷18.3亿件,其中出口8.35亿件,工业陶瓷24万吨。
(二)地理分布方面
醴陵陶瓷产业主要集中在醴陵城区、城郊和106国道东南乡沿线的浦口、王仙、黄沙、东堡、孙家湾、嘉树和泗汾等乡镇,分布范围约为40平方公里,形成了以国光瓷业、群力瓷厂为代表的城北工艺美术瓷产区,以华联瓷业为代表的嘉树、孙家湾炻瓷产区,以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华鑫公司为代表的浦口、阳东和大林电瓷产区,以泰鑫瓷业为代表的城南工程陶瓷产区和沈潭、东富工业陶瓷产区等几个特色陶瓷工业产业带。
(三)产品种类方面
按产品制作工艺分,醴陵陶瓷产品可分为高温瓷、中温瓷;按产品结构分,醴陵陶瓷可分为日用瓷、建筑陶瓷、工艺瓷、特种瓷和电瓷等;从新产品来看,醴陵陶瓷有轻质陶瓷填料、550千伏六氟化硫瓷套、真空陶瓷管、抗菌陶瓷、骨玉瓷、康玉瓷、象牙瓷和炻瓷等一批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四)企业性质方面
11.江西: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 篇十一
特色印刷版块助力江西印刷快速发展
江西印刷业随着省内各地经济的迅速成长,也实现了超越发展,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印刷基地或印刷产业园区。南昌综合性印刷基地,赣州果品工业品包装印刷基地,萍乡茶叶包装印刷基地,景德镇瓷器包装印刷基地,宜春食品、药品、酒类包装印刷基地,九江电子产品包装印刷基地等等,为江西包装装潢印刷、书报刊印刷及其他类印刷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2011年总产值达到247.8亿元。
为了更好地发挥印刷产业的规模效益,根据江西印刷业发展实际,加速印刷业的发展速度,2012年3月在全省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上,将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由30%的增幅调整为40%,2012年预计可达350亿元,到“十二五”期末,印刷工业总产值要达到600亿元的目标。
江西印刷业的“提速”,得益于设区市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各具特色的印刷版块镶嵌在江西整体版图上。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江西新增各类包装印刷企业近300家,其中,截止到2011年,新增5000万元以上规模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4家,1亿元以上企业23家,增强了江西印刷业的整体实力。
特色区域 实力企业
近年来,宜春市印刷业异军突起,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也是全市经济的增长点和亮点,印刷工业总产值由过去的3亿元,猛增至2012年的33.3亿元,产值超5000万元的印刷企业8家,超亿元的印刷企业5家,解决了1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江西星光印业有限公司是2001年3月由温州产业转移来宜春樟树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创办之初投资5000万元,靠租用“四特酒”厂的一个旧车间站稳脚跟,以超常规的“四高”定位——高起点、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为策略,以“四特酒”包装盒为基点,逐步做大做强。2004年企业有了基础,自行置地建造了2万平方米的厂房,并着力打好三张牌。第一张是诚信牌,对客户讲诚信,对员工同样讲诚信,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一诺千金,赢得了客户和员工的信赖。第二张是质量牌,始终把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精细管理,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第三张是服务牌,他们不是把服务挂在嘴上,而是扎扎实实落在行动上,秉承“一切为了用户、服务用户、回报用户”的宗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与客户共进退,抵御“寒冬”。客户资金困难,帮助垫付资金;客户仓库紧张,腾出仓库给客户使用,就是这样处处为客户着想,才深得客户的信任。正是这样,2008年星光印业逆势增长,总产值超过8000万元;2009年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总产值突破1.3亿元。他们没有满足,与时俱进地谋划新的发展,2010年又投资5000万元,置地65亩,建造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厂房、办公楼、员工宿舍,新老车间加起来面积达13万平方米。2012年实现印刷总产值3亿元,利税1500万元,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目前,江西星光印业正继续发力,置地100亩,规划新发展,为实现企业更宏伟的目标——8亿元总产值而奋斗着。
另一个产业转移企业——鸿圣(江西)彩色包装有限公司是福建人在宜春奉新县投资6800万港元,置地6.6万平方米,集瓦楞纸板生产、高中档纸箱生产和各种彩印包装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年总产值1.0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30%,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江西四维印务有限公司则是“土生土长”的软包装印刷企业,董事长罗杰卿2000年从浙江大学包装工程研究生毕业,现为高级工程师,从2005年开始联合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油墨厂、制版厂、设备厂,成立“产学研”科研小组,自主研发水性技术塑料凹印高速生产线,站在绿色印刷的前沿,自筹资金150多万元,历时6年时间的反复实验,于2010年成功推出国内首条水性技术塑料凹版高速印刷生产线,经专家鉴定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罗杰卿本人亦于2011年获得第十一届毕印刷优秀新人奖。
问题与应对
宜春区域印刷业的发展呈现了两个亮点:一是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印刷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市场需求为印刷企业提供了业务支撑;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助推当地印刷业的积极向上,印证了内涵与外延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在印刷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软肋:①有些区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不大、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②不少印刷企业不注重业态建设,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③对于某一类项目一哄而上,造成新的产能过剩;④推行绿色印刷热情不高,自觉性不强;⑤政府应多关心印刷业发展,扶持中小印刷企业,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
对于各地出现的发展瓶颈,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和设区市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以保持印刷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宜春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组织了重点印刷企业座谈会,会上,企业家集思广益,为今后的发展“出招”,大家一致认为要进一步规划好印刷业的发展,加快印刷强新步伐,强化向外拓展意识,提升市场拓展力;强化与时俱进意识,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企业凝聚力。在转型升级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企业做强;在实施绿色印刷中,提高自觉性,把企业做优;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突出企业优势,把企业做特;在推广数字印刷技术中,因地制宜,适应市场,把企业做亮。
(作者为江西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副秘书长)
【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推荐阅读:
引进优质外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09-29
园区对产业集群的提案10-07
农业产业集群08-29
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10-11
集群对讲机使用规范10-27
Linux高可用集群 Corosync09-02
浅谈正确规范使用集群对讲机08-22
通用航空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07-28
国际产业竞争论下论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