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4-12-15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14篇)

1.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一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中心小学

江伟

【摘 要】:小学英语课程有很大发展空间,但面对很多困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实施有效的教学, 必须设计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促进内化的有效活动,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 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喜欢采用一些如: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果处理得好,效果是很好的,因为这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但是如果过多采用这样的活动方式,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方面,那么只能适得其反,一方面,学生在语言上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另一方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此,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 它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和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只有深刻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日常教学才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有效教学才有可能得到保证。下面笔者尝试从课程标准中、从实践中、从案例中提炼一些普遍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供老师们借鉴、参考、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以此点醒老师们的潜质、启发老师们的思考、促进老师们孜孜以求,共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1.精心确立教学目标

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提出“以学论教”, 推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并规定了全新的教学目标, 即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导致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明确给出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目标的定位形同虚设。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现的认知目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功能),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例如: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Unit5 Family Lesson9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能听、说与认读单词father,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brother, sister, 并结合句子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句子This is my„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会唱歌曲Family;3)情感目标:了解中西方文化中关于家庭成员关系的差异,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用心创设教学情境

英语枯燥无味,学生又缺乏一定的语境,致使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尽可能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升。案例1:有一位教师在教授单词big、small、long、short时,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人物入手,通过两个人物的耳朵、身体等部位来比较big、small,这样的对比就显得活灵活现,生动易懂。再通过金箍棒的变长、变短来引出long、short,课件的精美让学生赞不绝口,更主要的是学生输出的效果相当棒,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案例2:有一节课在教授有关衣物购买的话题,结果教师让学生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制作“衣物图片”,而仅在临下课前几分钟让学生用做好的图片开展购物对话练习。由于整节课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用过多的时间进行非教学目标的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分析以上两个实例不难看出,教师在情景创设时不仅要注重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还要考虑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有效的活动,是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低年级,小学英语课堂是说说、跳跳、演演的课堂。然而,对于中高年级,普遍存在着学生规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稀稀拉拉地举着„„的局面。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在教师在教学中, 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贴近教学内容, 形式应多而不乱, 要有可操作性。(文朝晖, 2007)

听的活动在小学英语阶段非常重要(尤其是高年级),但并不容易做好。我们在课堂上发现很多老师在设计听的活动的时候没有层次感,就让学生去听,而且听的目标也不清楚。这样听完以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理解,多数学生不能理解。而有一位教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克服,从而大大提高了有效性:在他的设计中,他让学生针对购物主题的情景内容听了四遍,其中包括三遍听和一遍试听,每一遍听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遍是听出有哪些人物,第二遍是听出都买了哪些东西,第三遍是来标出物品的价钱,最后一遍是通过放课件来让学生整体试听,理解故事。这样的设计思路就能基本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看出人们对“有效活动”的理解:活动程序要清晰,从语言接触、语言操练,再到语言运用,便于操作。笔者还认为,活动资源要便于获得,成本合理;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真实兴趣、真实学习机制,针对学习真实困难;活动语言要难度合理,有层次差异,学生能够运用,设置了i+1的语言输入,教师语言的教学性远远高于课文;活动特性要促进内化,学生普遍参与,合作完成;活动组织要时间合适,活泼有序。

因此,我们教学设计者应根据特定教学任务的要求, 分析判断学习者的不同层次,来优化设计课堂, 在这个基础上, 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步骤, 以便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备课和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过去的教学行为作出理性审视和评判,从而揭示出行为背后所隐含的观念和意识, 促进智慧的生成和实践行为的进一步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教学反思比教学设计更重要。正如叶澜教授所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3 年的教学反思, 就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 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得失进行理性反思。在“反思—实践—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1.反思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问题。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经常会问一些领导或专家: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不是必须完全用英语教学才算有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有一条基本原则叫“控制利用母语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使用多少英语算合适并无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学生的水平、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等诸多因素。根据这个原则,使用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不熟悉的教学语言则尽量使用体态语,必要时直接使用汉语。让英语充满每一秒的有效时间,“曲”不离口,大容量的正确输入。从语言输入高度使用教学语言。如果学生各方面基础较差,教师在开始阶段就不能大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而要较多地借助母语,逐步渗透更多的英语表达法(可参考“三明治”教学法)。反之,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可以大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

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该简明易懂。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特别是在组织较复杂的游戏、操练等活动时,指示语更应当简单和明了,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可参考“TPR”的一些好的做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反思评价问题。评价更多的时候是表扬和激励的语言, 是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 是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 激发其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现实操作时,有些老师滥用同情心,动不动就Great!使得这些评价变的“不值钱”了,口头口头学生不买账。笔者尝试这样做,效果不错。把全班分为4组。对与回答好的同学,给那位同学所在的小组在黑板上写一个Good!(两个Good!可以换一个Better!;Good!+ Better!可以换一个Great!;Good!+ Better!+ Great!可以换一个Excellent!)。Good!Better!Great!Excellent!这些赞扬的话语就像“兴奋剂”一样能使小学生精神振奋, 信心倍增;同时这些话语又像一股股“暖流”能使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学生有了成就感, 课堂气氛就会好。

3.反思作业设计问题。课上时间是有限的, 要达到教学目标, 仅仅靠课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适当地设置一些课后作业。设计作业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如笔者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将作业进行合理的分层(3星作业多为基础知识,4星作业则是一些提高题目如改写对话,5星作业是课外拓展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开动脑筋,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我能做, 我会做,我想做”,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会把它当成是一项活动去完成, 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力求能够做到最好。作业既能反映教与学的效果, 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三.创造校园英语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首先从优化校园环境开始,要求全校师生在校园内多讲英语,尽可能的多用英语交流。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见面打招呼,相互之间的问候可以用英语;校园内设置的名人名言,黑板报宣传标语都注上英语标识;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名称介绍都用英语标识;每日安排一定时间的英语早读练习,每个班级前面有“每日一句”牌,每天由学生更换当天要学习的课外英语内容,可以是短句,可以是名言,可以是其它补充性的单词词组等。每周有红领巾英语小广播;学校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竞赛,比如:英语单词和课文的背诵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情景剧、课本剧的表演等。通过这些形式,在学校、班级创设了师生人人奋发进取,个个争先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发展、接受程度、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别。城市的学生认知发展快,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相反农村学生,见识外界事物机会少,学习的自觉性又相对较差,学习约束力弱,因此,很大程度上,有效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益。我们应从教学的准备与实施入手, 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同时我们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 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J].中小学外语教学,(10): 3—7 文朝晖.2007.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http://all.zcom.com/archives/wendangziliao/4497-107176.htm

发表在《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12月份

2.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二

关键词:写作,兴趣,创新

根据目前高中教材中的作文教学仍然依附于阅读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文体意识的现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意在尽可能减少教材框框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一、让兴趣成为写作最好的老师

不少学生视作文“畏途巉岩不可攀”。面对作文任务, 搜肠刮肚, 敷衍完篇, 毫无作文的生气。针对此现状, 我在每接一届新班级时, 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

首先, 让学生认识到, 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 应特别注重人际交往的语言修养, 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互相尊重、善解人意、谈吐文雅等。因此借助生活是语文的外延,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我采用了课前五分钟的“百字新闻及评述”知名长篇小说的简述等方法来训练。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练、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的帮助。2.根据预定写作目的搜集素材, 可采用考察、座谈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阅读图书、报纸、文件、影视、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

其次, 利用校本教材和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和神秘感, 使学生找到信心。高一时, 我利用班主任的特殊身份, 每天下午用五分钟时间给学生解读一篇本校学生的优秀短文, 还把自己长期收集整理的我县作家、书记等人发表的一些文学作品给学生诵读, 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再次,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巧妙命题。例如入学伊始, 便以《假如我是语文老师》《苍中校园观感》等题进行尝试, 此时由于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 文章大多真挚、感人。

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亮点, 哪怕是一个词语、一段文字、一种好的立意、一个好的题目, 都要运用赏识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最后, 让学生明确高中作文的写作目的。“文章千古事”, 使学生心理上重视, 态度上端正, 为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观

语文的美无处不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作文的美, 美的特征有哪些, 美的形态怎样表现, 对审美的基本原理也应了解一些。“不辨音乐的耳朵, 再美的音乐对他也是没有用的”, 面对世界的丰富多彩, 只能动于心, 横于虑, 难征于言。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作为学生的素养来培养, 并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近似于质朴的原始情感来完成作文的教学任务。

三、巧妙避免学生成为“做无米之炊”的巧妇

1. 推荐读本, 让优秀的读物占领学生的精神天地。

新课标要求“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趋向”, 因此, 教师要注重阅读对作文的正确引导: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的学习, 以书籍对学生的成长进行无声的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形成良好的素质;另一方面, 对于偏好某类作品 (如文言文阅读) 的学生, 教师可鼓励其通过针对性的阅读作深入地的专题研究,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写作奠定基础。

2. 注重积累, 让优秀而高雅的文字铺垫读写之路。

只读书, 如过眼云烟, 因此规定学生每周完成以下任务: (1) 摘取有诗意的标题10个。 (2) 读名篇名著1本, 就感悟最深的地方写150字的片段。 (3) 摘录优美语段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每周能背诵3~5段。 (4) 从不同角度去提示课文材料的用途。这样学生写作会信手拈来, 再不会为无下锅米而发愁了。要让步入高中的学生, 抓住摘录、积累贯穿始终, 为写作打好基础。

3. 开展多种活动, 在激情中增强对写作的情感。

经常进行如“我的创作比赛”、“激情散文朗读大赛”、“名著交流活动”、“诗意题目展示”等活动;结合诗词和戏剧学习, 布置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和戏剧片段欣赏, 进行配乐诗词朗诵表演赛和戏剧经典片段表演赛, 将诗歌和戏剧学习推向高潮, 并让学生在春心荡漾时试着填词, 写短诗。虽然是涂鸦之作, 但这些活动, 往往会让他们的写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

四、用多样、有序的训练培养有个性的创作

针对学生实际, 我制定了详实的写作训练计划:高一, 我尝试让学生写片段及随笔, 不求成文, 但求文笔生动, 书写规范, 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追求实现大纲要求的“文采”这一目标。高二, 重点训练不同类型的记叙文, 注重情节构思、结构安排等, 力求实现“结构完整, 构思精巧, 意境深远”的大纲要求, 并鼓励学生创新, 富有个性, 这也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心所在。高三, 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 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 做好考前指导, 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冲刺高考。

五、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 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在作文评价中, 首先让学生自我评改、互评互改, 不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去衡量学生, 而是在考虑写作要求的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 尊重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写作个性。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能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清楚, 就是好的文章;能表达与众不同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 则更为优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无不是这一类作文的典型代表。那些个性鲜明、不同一般的作文, 即使那样的风格我并不喜欢, 我也充分给予鼓励, 并给以高分。我认为, 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 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很有好处。

3.浅谈幼儿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三

【关键词】幼儿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幼儿园开展英语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它能够完善幼儿的语言发展,为幼儿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幼儿园正在逐步实施幼儿英语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一般,难以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学习的要求。因此,为了实现《纲要》中对语言教学要求,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有必要对幼儿园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幼儿英语教学的涵义

幼儿英语教学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创设一些模拟的英语环境,组织专门的英语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游戏,组织日常生活活动的部分环节,以此培养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英语交流的能力和语言敏感性,尊重理解多元文化,为今后正规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学家尼伯格认为,自然的语言学习只能在语言的“关键期” (2~13岁)期间进行,因为到了青春期,控制语言功能的左半脑已经发育成熟,这种侧化使大脑不能参与外语学习。芒罗和马跃在实验中证明,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语调的敏感期,此时学习外语可以使幼儿在听觉、语音方面拥有牢固的优势。乔母斯基也认为儿童具有语言习得机制。由此可见,有效地抓住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语言符号系统会逐渐形成,语言学习也具有极大的潜力,语言发展会得到逐步完善。如果能接触到较好的英语语言环境、科学地学习英语,将会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为幼儿今后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目前教育评价体制下,英语是对学生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的学习贯穿于人的整个学习发展过程中。幼儿英语教学的开展,能够为幼儿今后的英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幼儿期学习英语的优势在于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模仿能力特别强,在他们心中没有思维定势,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比成人要快。在这一年龄阶段,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幼儿的语言获得将会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幼儿英语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幼儿英语教学的开展应当遵循幼儿英语学习规律

目前幼儿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英语学习规律,或是照搬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或是借用幼儿园教学中其他领域的教学方式,而忽视了研究幼儿英语教学的领域特殊性,致使幼儿英语教学流于表面,难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首先要遵循幼儿英语学习规律,从幼儿英语信息的输入、认知加工、输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出发,创设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尤其应当正确看待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期”,提供多种通道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英语与汉语的关系上进行正确而恰当的引导,注重培养幼儿对英语的积极情感,并使之成为长期英语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语教学素质

幼儿英语教学与其他阶段英语的教学相比,对教师英语教学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幼儿的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幼儿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幼儿英语有效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首先应当对英语学科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有一定的英语文化素养;第二,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完整而又连贯的英语刺激,可用中文进行必要说明,但信息量不能超过英语,以便培养幼儿听英语的习惯;第三,教师应保持相当的热情,给予幼儿正向、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使整个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之前、之中、之后及时反思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同时,教师要调动起幼儿的较高的参与性,使其能专注,持续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三)构建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环境

4.浅谈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四

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课堂有效性缺失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统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那如何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呢?

1.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为此,必须做到:第一,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

因而,还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1 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

2.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知识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都认为,教学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和如何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加工所面临的学习材料(学习策略)。

因此,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只有协调教材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形成内在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将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

4、重视自主行为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个性和创造性直接相关,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造性欲望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

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我们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改变教学中存在的各类行为培养的失调现象,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力量源泉。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育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

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活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新能力,还要灵活运用各类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并注重构建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体验学习教学法、发展问题教学法等,在教学方法上把抽象思维训练与形象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与辐合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做出调整、更新和整合;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把接受性、主体性、活动性、问题探究性等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和认知与情感和谐互动教学关系的生成。

5.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五

[ 2011-1-2 10:11:00 | By: 郑鸣杰 ] 教学用语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语言。教师课堂语言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实际就是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英语教学语言不但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的工具,同时又是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本身。因此,教学语言对学习者起着很大的作用。如今,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已基本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其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一些所见情况,发现在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有效性不够的现象:

一、教学语言不规范,说话错误多

在课堂的对话中,不管是Free talk还是New lesson的时候,都会因教师说话过快,而出现种种口误:如名词的单复数,宾语从句的词序,动词短语的搭配等。然而不管是哪种情况,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样板,要想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首先应当给学生做出榜样。

二、教学语言单一,机械对话多

语言的表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英语的表达如同汉语,同一种意思的表达形式有多种,老用一个词,老唱一种调,语言就会无味乏力,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的口语发展。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每天与学生进行相同句型的问候,进行相同内容的对话,这样的结果常常使学生对句子的反应失去激情与兴趣,变成机械的回答。我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记得有一天上课时,我与学生进行free talk,其中有一句我问的是How are you?而这位学生在课前刚与同学发生过摩擦,很不开心。可他听完我的问题竟也毫不犹豫地说I’m fine。诧异的同时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因自己一成不变的问答使学生的回答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而课堂教学中那种机械的对话同样使学生失去思维的兴趣。此外,机械的回答还表现在教师经常使用以yes/no为答案的提问上。

三、教学语言复杂化,学生理解难

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让学生在语言熏陶中提高英语的听力和表达能力。但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发生的一幕却令我难以平静。课堂上,执教老师想让学生做一个游戏,于是就用英语向学生讲了游戏的规则,表述完了之后教师对学生说:“Now let’s play the game, OK?”学生马上回答OK!但回答完之后我们却不见学生做出相应的行动。显然学生并没有听懂教师表达的意思,而只是根据教师所说的OK做出了机械的回答。还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说出一大段的英语,没有任何动作或图片说明,结果学生听完后没有任何表情,然后,教师再用中文解释一遍。试想这样的英语表达能对学生起到什么作用呢?久而久之,它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降低上课的效率。

四、教学语言重复多,教学时间缩水 为了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重复是不可少的。但我们常常发现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乐于重复学生回答的语言,而且有时自己也是这么在做着。教师重复学生的回答,使整个对话显得啰唆,而且这些不必要的重复浪费了教学时间。众所周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它的操练主要在课堂内完成的,如果教师不断地重复无效的语言,势必会缩短有效的教学时间。

[解决策略]

一、力求教学语言规范性

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主要解决的是一个认识问题。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规范、详细地写下课堂用语,并能熟记备课中出现的预设的课堂用语,以便在教学时能流畅、正确地表达。当教师在组织课堂用语时应考虑自己表达的语序、语法、用词等是否正确,而决不应随口、随意地表达。对自己因事先没预设的课堂用语如没有十分的把握,教师要作出确认,以逐步提高自己课堂用语表达的规范性。

二、力求教学语言简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的功能是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我们的学生来说要听懂教师在课堂上表达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表达应尽量做到简洁、易懂,以保持学生用英语进行听课的兴趣。如教师可选用用短语的形式来进行表达;用英语表达时配以肢体语言、图片,必要时用少量的中文说明等方法。

三、力求教学语言多变性

语言因赋予不同的表达形式而精彩。尽管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的英语单词或句子还不是很多,但当我们能借助课件、肢体语、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来理解的时候,我们应积极考虑让学生感受同一含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上课时教师与学生的问候语可以用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class!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children!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等等。赞扬学生的语言有Good.Very good.Clever boy.Clever girl. Good job.Well done.询问名字时可用What’s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May I have your name? 等等。当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会话演示时,教师尽可能激发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兴趣。

6.浅谈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六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 潘彤彤

诗歌以精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真挚的情愫成为文学作品中璀璨的明珠。可是长久以来,以能背诵默写和会做诗歌鉴赏题为最终目标导向的高中诗歌教学曾陷入一个虽尽可能多背多做,却让学生兴味索然、教师徒劳无功的怪圈中。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开展,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寻找到切合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有效策略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有效引导现代的高中生跨入灿烂辉煌的诗词圣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上进行了几点初步探索。

一、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创设诵读情境,激发鉴赏兴趣。

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往往在学生还未自己诵读感知诗歌时,就将有关诗人生平、诗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一股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一切的基础上去鉴赏诗歌。这种方式就大大降低了学生读诗的好奇心、品诗的成就感与探究诗意的内在动力。走出这一教学误区,在给足朗读时间、尊重学生初读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进一步品读探究诗文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一步步去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才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有效途径。

在《兵车行》的教学中,首先通过自由诵读,让学生产生对这首诗的初步认识和体会,继而在引导学生谈对这首诗的初读感受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兵车行》的朗诵配乐,你会配什么样的音乐?这一问题就打破了“有何感受”式的单一设问,从另一种感官体验角度入手,巧妙地让学生道出对这首诗情感基调、风格的感知。根据学生的回答,配以深沉凄迷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诵读,结合诗文意象想象、描述画面,体味意境,将学生自然带入到进一步鉴赏的情境当中。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诵读、感知、聆听、想象、描述,充分调动了多重感官,一幕幕再现诗人笔下的分别场面与古战场:听,兵车隆隆,战马嘶鸣,呼喊亲人,捶胸顿足,阴风惨惨,鬼哭凄凄……看,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白骨露野……学生与诗人一起为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而共流泪,真正地入乎其内、沉乎其中,为深入探究诗文内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握不同诗歌的脉搏,找准最佳鉴赏写作切入点,实现学生思维、情感的有效提升。

于读中赏,于写中悟。除反复诵读品味外,将鉴赏思考与写作表达有机融合也是诗歌教学较为有效的教学思路。“选取你喜欢的诗句加以鉴赏”是诗歌教学中尊重学生自主权所惯常采用的鉴赏、写作方式。但如果对每首诗的鉴赏皆是如此,千篇一律,毫无变化,就会使学生丧失鉴赏的动力与写作的热情。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准富有新意的最佳鉴赏写作切入点,为学生和诗歌、诗人之间设计、搭建一个深入沟通的有效桥梁至关重要。

在诗歌教学中,根据诗歌蕴含情感较为丰富这一特点,在学生诵读体验充分的前提下,我设计了“不要离开原诗的主旋律,选择你最喜爱的诗句,改写成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散文”这一学习活动,通过改写,让学生在对诗歌情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联想想象,渲染原文中的意象,意境,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思考,通过诗文再创作实现深入鉴赏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更丰富的情感、思想表达。如学生选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句,改写现代诗为:我在曦光中梳妆,情意绵,情丝长,梳不尽满腔愁肠。我在夜幕下吟唱,意缱绻,月光寒,化不开满眼雾霭……将《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改写散文为:前方是连天大漠,霞色比以往都要悲壮。你猛地勒马回头,不顾随侍频频催促。却只见飞沙蒙蒙,离歌在回不了的关内低唱。月光沉默依旧温柔依旧,洒落中原,也洒落胡邦。异地的夜里你不只一次,梦回河梁,尘世如昙,夜开夜落……学生在运用诗中意象和多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率性创作的同时,不但加深了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也产生了对文本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从而迸发出更为强烈的诗文品读与创作愿望。

三、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在定向积累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广泛阅读与深入思考,进行拓展性写作提升。

由学习一首诗,到积累一类诗;由品读一位诗人的代表作,到研读他书写同类意象或表达类似情感的其他诗作;由领悟诗人的作品内涵,到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由学习不同诗人的诗到比较他们的不同艺术风格与思想情感、人格精神。通过这样的拓展性研究学习,培养学生定向自学、积累表达、比较提炼、思考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更为有效地实现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如在学生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后,我设计作业为:借助梦境来认识诗人——《梦游天姥吟留别》拓展之“梦境与李白”,查阅李白的有关梦境的诗,分析诗中李白抒发的思想感情,以“李白的梦境人生”为题写一篇短文。学生在充分搜集、品读李白梦境诗,提炼思考的基础上写下了:“现实中真的无路可走了,理想压抑得太深了!情到深处梦境生——只有梦境,才能给你喘息的空隙,微笑的理由。天姥山的这个梦境,瑰丽神奇,可是在神奇瑰丽之下,我却曲折的看出了你渴望自由的痛苦。梦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完全是一幅看破红尘的心态,“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则完全是一个洒脱者的姿态。可我明白:这看破与洒脱之下,隐藏着你太多的无奈、痛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你的仰天大笑,也是你的掩面哭泣。你在梦境中“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梁甫吟》),梦中的你真的成为了一名勇士,可我明白:这明明是你受挫后的愤懑和对理想的期待啊!……梦境与现实,如同白与黑的对比,你的遗恨人生,让人揪心,让人扼腕!”

再如,在学习了选修《唐诗宋词》第一专题“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后,我让学生就李商隐的诗作风格或杜牧的咏史怀古诗作专题探究,写成专题小论文。学生在定下自己的写作对象后,积极性很高,利用校园里的各种资源,广泛搜集,深入研讨和探究,完成的论文水平也是比较高的。无论是选材还是立意上,都有佳作涌现。如:《情感真挚心像凄迷——李商隐诗歌风格浅析》《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风格探究》《李商隐诗歌神话题材研究的价值》《李商隐与佛教关系探微》《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立意高绝,史论结合——例谈杜牧咏史诗中的历史辩证法》《气俊思活意足锋锐-杜牧咏史怀古诗中的议论》《浅析杜牧咏史诗的情感内容》等等。一些优秀的论文,还在学校的文学刊物《香樟园》上发表,这让同学们学习诗歌的激情日渐高涨,诗歌的教学也更有效了。

7.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七

一、情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内心状态, 而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 就会带来疲倦, 处于疲倦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是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 加强教师与学生感情交流, 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运用情意策略,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由于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学生难以理解, 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笔者在《数学归纳法》一课引入时, 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

问题1:邻居家有四个女孩儿, 老大叫大妹, 老二叫二妹, 老三叫三妹, 请你猜一猜老四叫什么?

问题2:已知an= (n2-5n+5) (n∈N*) , 可以求得a1=a2=a3=1.

由此得到结论:an=1.请问这个结论正确吗?

对于问题1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跃跃欲试, 说出了各种答案, 当我说出了我的答案“满桌子”, 学生会心地笑起来:四个女孩儿正好一桌, 从而调动起了学生的情绪.接下来问题2需要学生的理性思考, 产生了认知冲突.笔者接着问: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出数学归纳法.

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做到短、实、新、趣, 简洁而又充满智慧, 这需要我们教师在生活和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总结、积累和沉淀.

2. 感情充沛.

在教学中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 可以传达给学生正能量, 使学生耳濡目染, 激起学习的热情, 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相反, 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 上课无精打采, 目中无人, 豪无感情地进行知识灌输, 将会造成学生的倦怠, 课堂纪律松散, 学习效率低下, 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 时间久了就会厌学, 直至放弃数学学习.

3. 鼓励评价.

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需要鼓励, 鼓励评价无异于前进路上的加油站, 给学生以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不断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善意地去发现和捕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 并且加以恰当地放大和渲染.比如,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对问题有新的解法、对问题进行变式处理、解题步骤规范、卷面整洁、学习成绩上有一定的进步等, 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

4. 体验成功.

成功是成功之母, 成功体验的不断叠加, 会不断推动学生不断走向成功;失败体验的不断叠加, 只能使学生的挫败感不断加强, 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和阴影.所以,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不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简单题、中档题、难题, 让相应层次的学生来回答, 让他们品尝到答对问题的喜悦, 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达到学会、乐学、会学的目的.

二、尝试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 还普遍存在着教师包办替代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密度和效率, 以讲代学、以讲代思、以讲代练, 这种注入式教学掏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权利.

听一位老师讲应用题, 开始老师读题, 学生还没有理解题意, 就开始分析, 分析完了教师开始书写解题步骤, 连运算都是教师自己进行的, 试问这样学生能学会怎样解应用题吗?课后笔者问上课老师, 为什么这样讲?老师说, 担心学生分析不明白, 耽误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尝试教学法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先不要讲解, 而是大胆地让学生先试一试, 做对了很好, 做错了也无妨.学生尝试后, 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即“先试后导, 先练后讲”.这样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 暴露思维障碍或误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讲解才是有效的, 达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境界,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才是深刻的.

比如对于前面应用题的处理, 笔者先给学生5分钟尝试做, 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题意、寻找题目当中给出的量、寻找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 最后用数学知识求解.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进行恰当的点拨, 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探索、总结出求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操作

这里的操作指的是让学生动手做.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 认为“要想教得好, 学得好, 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 做上学, 不在做上下工夫, 教固不成教, 学也不成为学”.做与思是一个伴随统一的过程, 在做中思, 在思中做,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为什么这道题讲了好几遍学生还是不会做?学生的计算能力怎么这么差?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做, 缺少必要的练习和感悟.数学技能作为一种程序性知识, 它的获得离不开反复的练习.“虽然练习不一定会达成技能的精通, 但练习是技能精通的必要条件.”“习得技能并非易事, 教师及学生必须有时间练习、复述以及思考.” (Brown, 1998) 所谓熟能生巧, 熟指的是必要的练习, 巧指的是深刻的理解.通过练习, 学生在做中学, 做中思, 达到深刻理解, 并形成稳定的技能.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 不能一路讲来, 认为讲到位, 学生就学明白、学会了, 而是让学生做到位, 做出来、讲出来才说明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了.

四、变式

变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 对于夯实学生的双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数学问题的结构出发, 把变式问题分为平行变式和阶梯变式, 是两种简单、实用的变式.

1. 平行变式

平行变式是指在源问题的水平方向上在考察知识点、思想方法、问题结构、条件、结论、难度等方面基本一致的变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检测、反馈学生掌握的程度, 修改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例1:已知直线y=kx+1与曲线y=x3+ax+b切于点 (1, 3) , 则b的值为_______.

水平变式:已知曲线f (x) =aln (x+1) -bx在点 (e-1, e) 处的切线方程为y=kx+1, 则a的值等于___________.

本题在结构、难度、考察知识点等方面与源题基本上是一致的, 学生做起来不会感到很困难, 但真正起到了巩固、反馈的作用.

2. 阶梯变式

阶梯变式是在源问题的基础上, 在问题结构、难度上采取阶梯递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设置问题.根据学生思维的“潜在距离”为学生“搭脚手架”, 设置学生向上攀登的阶梯, 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解决此类问题, 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思维得以发展.

例2:设sinx=t-3, x∈R, 求t的取值范围.

本题是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4教材上的一道题, 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利用正弦函数的有界性, 建立不等式;二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题目重点考察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为了充分利用本题, 笔者进行了如下的阶梯变式.

变式1只增加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变式2是在变式1的基础上改变了等式左侧函数的形式;变式3在变式2的基础上给出两个函数交点的个数, 求参数取值范围;变式4是变式3的推广, 通过讨论的方式变成一道开放题, 把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来解决, 考察了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通过这样的阶梯变式, 达到学生“跳一跳, 够得着”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深刻理解, 提高了学生计算和画图的基本技能, 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互动

所谓“互动”,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 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它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在互动中探索知识,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并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互动的机会.

下面以笔者执教的《数学归纳法》教学片段为例, 说明一些做法.

1. 问题驱动

请同学们分组做多米诺骨牌游戏, 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多米诺骨牌游戏成功需要那些条件?

(2) 多米诺骨牌游戏的实质反映了一种什么关系?

做多米诺骨牌游戏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发现游戏成功的原理, 通过类比发现数学归纳法的本质—递推, 从而建立数学归纳法这一抽象问题的具体表象, 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通过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为师生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合作讨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9页, 类比多米诺骨牌游戏, 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先独立思考5分钟, 再小组合作讨论2分钟, 小组派代表展示) :

(1) 命题是怎样证明的?

(2) 为什么在完成了 (1) 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假设n=k时命题成立, 当n=k+1时命题也成立两个步骤后, 就断定命题成立?你是怎样理解的?

(3) 什么是数学归纳法?

学生通过自学、独立思考, 对问题的解决处于“心求通而未通, 口欲言而不能言”的境地, 这时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 各抒己见, 集中小组的智慧, 会使对问题的理解逐渐清晰、透彻.之后, 会的同学为不会的同学答疑解惑, 起到兵教兵的作用.

3. 展示交流

讨论结束后, 教师请小组代表到前面板演、讲解.一是检查、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 暴露存在的问题;二是起到小先生的作用, 给其他没学会的学生再讲一遍, 让他们弄明白;三是进一步让学生质疑、释疑, 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4. 点拨升华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 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学生受到数学视野、认知能力等的限制, 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教师的适时点拨、提炼、升华, 会让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对于数学归纳法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境界, 教师再做进一步的提炼升华.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递推思想;

第 (1) 步是:递推的基础;第 (2) 步是:递推的依据.

格式:两个步骤, 一个结论, 缺一不可;

递推基础不可少, 归纳假设要用到, 结论写明莫忘掉.

证明的关键在于第 (2) 步, “用假设, 凑目标”.

这样学生会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数学归纳法正确的图式, 从表象到本质, 学会了知识, 掌握了方法.

我们常说,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教学有模, 但无定模.我们理解其实质是对教学策略的有机排列组合, 因课、因时、因生而不断变化,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只要对教学策略进行合理的使用, 就会使数学课堂有效、高效, 学生就会学得充实、真实、扎实, 教师和学生都会乐在其中.

摘要: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各个环节中使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实践表明, 情意、尝试、操作、变式、互动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 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使数学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认知结构,技能

参考文献

[1]沈兰, 郑润洲.变革的见证-顾泠沅与青浦实验30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2]邱学华, 张良朋.尝试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8.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浅谈 篇八

一、单词教学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在兴趣中提高能力。在新授单词时,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呈现方式,如单词卡片、挂图、游戏、多媒体等直观有趣的刺激手段,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印象,做到当堂掌握。由于通过强化记忆的单词很容易遗忘,教师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巩固方法,如可通过同学相互提问、造句、词性转换等加强记忆。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小组间进行默写比赛、词语接龙、单词归类或游戏等活动对词汇进行运用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我经常和学生玩“摘苹果”的游戏:在课前制作一棵 “AppleTree”,在每个“苹果”上面写上要复习和巩固的单词。游戏可以在男女生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谁摘的“苹果”最多,谁就是获胜者,将得到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这样既解决了学生枯燥记单词的烦恼,记忆也比较深刻,从而使单调的词汇学习兴趣化,激励学生不断产生“我想学”的念头。课后我还坚持发动集体的力量,指导学生在教室里设计“单词墙”,分阶段、分批次把学过的单词以墙报和板报的形式上墙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穿插一些句子或图像,增加趣味性,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例如:有的同学把自己的“单词墙”设计成一个小狗的形状,然后把单词分门别类以不同的颜色列举出来,美观有趣,效果好,很受大家的欢迎。学生每天都处于一种学习单词的氛围中,抬头转身随处可见,记忆更加深刻。

二、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词汇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学生”不断地努力进步。平时的单词检查我遵循多样化的原则,经常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

(1)师生之间。教师亲自对学生的单词记忆情况进行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统查和抽查。统查多通过全班听写或学生课前准备好汉字默写的形式。如果我当天学完单词,布置明天上课听写,那么,在第二天上课之前的课间时间就会发现全班同学都在教室里大声朗读单词,为上课的听写做准备,形成一种背单词的浓厚气氛。听写默写过的单词教师必须及时批改统计,否则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应付心理。但是,每天的默写批改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荷,于是在统查的基础上我辅以抽查,这需要教师灵活机动调整安排。有时候课堂教学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任务,但是如不检查,学生就会认为老师不守信用,学生也会产生侥幸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我有时会这样处理:一走进教室,我就以一种很快的语速说:“同学们,按照安排,今天我们应该听写单词,但是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时间来不及了。所以,这次检查我想采取抽查的方式,每组我点一名同学当代表,从昨天所学单词中抽出5个词口头拼读,如果这位学生5个词都会,那就代表这一组的同学都过关了。大家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学生一听,马上大呼“好!同意!”在一种热烈的气氛中快速地完成了检查任务。

(2)生生之间。是指检查工作在学生之间开展,教师培养一些小助手来帮助自己完成检查任务。通常我采用“金字塔”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分别为教师课代表大组长小组长组员。我把全班同学分成4大组,每一大组再细分成3人一小组,大约包含3个小组。每大组安排一个大组长,下设3个小组长。具体分工为:课代表检查4个大组长,大组长检查3个小组长,小组长检查3名组员,我来检查课代表。通过层层检查,提高了效率,锻炼了一批小干部。当然,在每次的检查中,一些小组会有个别学生总是不能过关,小组长也拿他没办法,那么就只有我“出手”了。我把这些同学收归我直接管辖,实在过不了关,就给他们降低要求,不会默写,至少能熟练正确地朗读,免得目标太高,使他们丧失信心,适得其反。不过,在让学生互查的时候,老师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为了避免个别学生“搞人情关系”,教师应在组长检查的基础上加以不定期抽查,以保证结果的“含金量”。

(3)家长参与。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英语家庭默写本,每天回家让家长提问默写,然后家长批改签名,教师第二天检查验收。即使有的家长不懂英语,也没关系,至少他们可以把孩子默写好的单词,对照单词表,知道拼写的对错,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新课标规定,教师要“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趣味性、灵活性和鼓动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英语氛围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演,体现语言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方式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和展览等,在参与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交流中灵活运用英语,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英语,用英语,记单词。

9.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九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有效教学要求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师应该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应包括:有效的备课,有效利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共建和谐课堂,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教学 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概述:

1、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从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称之为“有效教学”。

2、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的特点有:明确的针对性。策略化的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程序等教学诸因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为了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各种可供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程序、手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将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和调整。

二、初中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效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的达成与一定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的优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的高低,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有效教学策略应用研究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改变费时低效教学现状的需要。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教学设备不足、教师观念等原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费时低效的状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都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中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效教学要关注:激活动机、明确学习者目的、唤起注意、科学学法指导、促进互动学习、及时反馈、构建知识等等策略。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如下:

策略一:有效备课的策略。

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集思广益,集体备课,设计好整体教学思路,分析重难点。

1.备课要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目标的确立应当是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1)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感兴趣学生就能积极投身到教学活动中。而我们的有效教学也呼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果老师讲的头头是道而学生不听,那么这就是一堂无效或者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2)备有效的提问设计。课堂教学提问环节,有时教师不假思索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要么把学生问得晕头转向,要么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回答,体现不出提问的知识重难点,或者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考的过程,即教师并不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的提问先进行有效设计,应该是深思熟虑后的而提出。

(3)备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中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事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

3、备有效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用眼接收的信息约占85%,用耳接收的信息约占11%,用鼻子闻接收的信息约占3.5%,用舌头尝占1%,用手和身体接触占1.5%。显然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因此教师上课应尽可能多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的优点。一是使课堂信息量增大,便于学生接受多种知识。二是直观性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三是教师板书量减少,使教师能有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集中精力提高讲解效率。四是使教学重点突出,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组合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内容。

4、备有效的评价方式

测评是有效教学的必备环节,既可以使我们及时掌握学情,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点,调整教学策略。也可以及时消化,巩固新课内容。便于学生自己突破,从理解迈向掌握,直至应用。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方式,当堂检测,课后作业,周周练,月月考等等。在设计测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业和当堂所学内容不能脱节注意层次性和题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收效。二是精选作业内容为下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三是利用课堂学生对作业的评价,反思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信息,达到提升课堂的效率。四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差异性,设置题目呈阶梯型,开放性。策略二:有效利用和挖掘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

代内容健康又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本人认为应按照实用性、趣味性、丰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合理使用资源。

(一)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学生接触最广泛的、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课程资源。文本资源的利用是最广泛、最行之有效的,除教材、练习之外,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报刊杂志。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找、阅读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个人的英语水平订阅合适的英语报刊杂志,如《英语沙龙》、《英语广场》等,做摘抄或剪报,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信息收集整理、英语口笔头表达、交流能力。引导学生收集身边的可利用的英语文本资源,例如:生活中随处可见,路牌、广告、服装等上面都有英语,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许多单词和英语知识,而且能有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影音资源

影音资源有逼真、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持续活跃,学生处于高效学习状态中。开发影音资源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

1、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如中央台的“希望英语大赛”等节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需要有选择的收看。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听力、扩大词汇量都有好处。

2、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资源,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为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而且流行音乐是我们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及语言习惯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唱,学生既获得了乐趣,又掌握了很多词汇、句型和语言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锻炼了发音。

3、观看英语电影。利用英语原声电影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我选择题材轻松、内容简单的电影。

策略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初中学生的特点普遍是英语基础较差,学英语的兴趣不浓,甚至有的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个性,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比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 这单元时,我选用了jazz,rock,classical music,dance music和pop music几种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词汇和定语从句句型: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随后,又列举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星学习:I like singer who writes his own music./ I like singer who dances well./ I like singer who has beautiful looking.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 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从而积极活跃参与后面的语言交际活动和语法归纳。

策略四:创设真实情境,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英语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说出来的。为达到用英语流利表达的目的,教师尽可能创设合理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真实情境是让学生开口说的关键。可以尝试用下列创设情境的方法:

(一)利用课室现有的资源,依靠教学讲台,以语言、表情、动作、实物等创设最直接、最经济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活泼、风趣、幽默,在讲台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情,将学生带入自觉的学习境地。

(二)设置真实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英语才是最有价值的,即“在用中学”。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过程中,做到有效地学,活学活用。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进行英语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德国艺术家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比起直接传授书本知识更为重要。例如:单词的记忆,如果学生不讲究方法一味死记硬背,既费时又容易出错,而且很容易遗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拼读规则去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等方法。如,字母组合ee,[i:],按拼读规则拼写,不易遗忘,[i:]:的单词meet feet see need 等,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都会经久不忘。实践证明,方法不当往往事倍功半,令学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弃学。而好的方法则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成就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形成良性循环。

有效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课堂教学,总之,有效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应该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专家深刻指出:“高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是核心技术。”“数学:关键技术的关键。”面对数学的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不是数学成为人的工具,而是数学教育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因此,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现实社会,我们只有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才能使数学教育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课堂生活既是知识的整合和获得过程,也是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协调和整体发展过程。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构建有效的课堂氛围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一、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化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载体。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只有当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其中,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发展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二、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已有经验,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有效的教学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生长”新知识。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选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运用激励、多样化的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多样化的评价可以稳定学生学习兴趣,但不管再好的评价方式只要学习一长,就会失去作用,所以要常变常新。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经常表扬。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就常常剪些小的红五角星,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奖给他们,以表对他们学习的肯定。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在评价时,可由老师评价,也可由学生、小组长评价,但都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更有兴趣。

三、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

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操练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自主探索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没有自主探索,就不会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说,课堂上,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钻研;二要留给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摩、动口表达的适度空间。自主探索是每一节课都必须要有的环节,而合作交流则不然,合作交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教学难点,完成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丰富学生经验,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无论是自主探索还是合作交流,都需要老师的适当指导才能达到有效学习,否则,任由学生“自主”的课堂,只能表现为看似活跃,其实低效的课堂。

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的上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的备课理清了思路。精彩的课堂源于精心的设计。我们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怎样教”,更要备“学生怎样学”,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更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点拨学生;不仅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更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相反,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再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加减混合运算》一课时,课的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幕示情景图)停车场上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3辆时,老师问有什么变化?当又开来2辆时,老师再问: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老师要求把刚才看到的情况连起来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兴致盎然地说:停车场上有6辆汽车,开走3辆,又开来了2辆,这时,停车场上还有几辆汽车?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活动中发展创新。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更新。

11.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一

一、细化概念,引导加深理解

物理概念一般比较抽象,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缺陷,导致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出现了障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细化概念来引导学生理解,突破教学的难点。我在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名称:记住物理量的名称是了解一个物理量的第一步,就像了解一个人就要先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一样,教材上物理概念的名称,是用黑体字印刷的,这正是要引起同学们注意和重视。

(2)定义及物理意义:物理概念的定义是用科学严谨的叙述给出的,教材中常用加点字来表示,定义要熟练准确记忆,不能有半点差错。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于定义,如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定义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符号:物理量的符号大多采用英语的第一个字母,一般情况,每个物理量都有特定的字母,要求学生记准物理量的符号,这样,有利于规范运算过程。

(4)表达式:一个物理概念的定义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写出了对应的定义式,因为任何一个物理量往往会和其他量建立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写出不同的表达式,这时就要弄清哪个是决定式,哪个是定义式。

(5)单位:物理量的定义式,既给出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要分清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记准其单位符号及不同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做题时要求同学们统一单位。

(6)矢量和标量:每讲一个物理概念,要求弄清它是失量还是标量。只有明确其特性,才能按相关规则进行运算。

(7)状态量和过程量:每讲一个物理概念,要求弄清它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如何通过状态量的变化把状态量和过程量建立起联系。

二、创设情景,引导运用概念

学习概念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创设概念教学的情境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必经环节,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概念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多角度提供概念的变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阶梯式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深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加速度”的概念,利用下列问题进行应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距地面10Km时开始启动降落伞装置,速度减至10m/s,并以这个速度在大气层中降落。在距地面1.2km时,返回舱的4台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火,舱体再次减速。设最后减速过程中返回舱做匀减速运动,并且达到地面时恰好速度为0。求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提高了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三、还原稀释,引导发现体验

物理概念铭刻着人类思维发展的烙印。在教学时应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

如“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的比较,引导学生稀释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杨振宁语):磁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再给出例1:兰博基尼Murcielago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例2:麦克拉伦F1LM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例3: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例4:F1方程式赛车0→300km/h加速时间15.6s。让学生分析例1与例2——速度变化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例2与例3──变化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比较例2与例4──速度变化不同,变化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在探究中理解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

四、实验探究,突破理解难点

物理概念的文字叙述严谨、简洁,多数学生能够读懂字面意义,但不能把握准确深刻的含义,运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错误。这时,我们应该安排相关的实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从而突破难点。比如教学超重与失重时,个别学生认为超重时物体重力增大,失重时物体重力减少,完全失重时物体重力为零。因此,在教学这一概念时我引入下列实验: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引导学生记下静止时的示数,然后提着弹簧加速上升,让学生观察指针位置,记下示数,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最后观察物体加速下降时弹簧秤指针位置,记下示数减小,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减小了,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超重和失重概念,这样既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轻松地突破难点。

例如在引入“弹力”这一概念时,通过演示实验: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弹簧及弹性钢片发生了什么形变,弹簧在恢复原状时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的概念。

总之,物理概念的教学既要科学,又要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我们只要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适用于该概念的教学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的实质,为灵活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二

一、直观感知

1. 运用实物。

我们知道,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思维为主, 他们需要具体的事物印象来完成自己的英语词汇学习任务。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 同时也缺乏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 所以我们教师在讲授词汇知识时, 最好要对那些名词进行实物举例,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助于他们的识记效果。譬如, 我们在教授“apple”这个单词时, 最好在讲台上拿一个苹果, 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苹果用英语讲叫“apple”, 随后再组成一个句子, “This is an apple.This is a red apple.”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2. 运用图片。

当然, 限于实际情况, 尤其是限于季节、国度等客观条件, 有时候我们找不到所有的实物, 可以使用图片教学, 如在学习“职业名称”这类词时, 我先出示工人、农民、医生、护士等身份的挂图, 接着边指着彩图, 边用英语向学生介绍worker、farmer、doctor、nurse等单词。学生眼里看着图片, 耳朵听着单词读音, 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从视觉获得的知识, 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 能记住15%;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 则能记住内容的65%。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习单词时, 眼、耳、口、脑, 特别是手, 必须协同活动, 做到眼睛看单词, 口里读单词, 耳朵听着单词, 心里想着单词, 手指写着单词, 这样面面俱到, 才能获得最佳记忆效果。

3. 运用简笔画。

教师在黑板上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一个简笔画, 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小学阶段, 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来感知、认知、理解事物, 学习知识, 而简笔画形象、生动, 十分吻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 如我在教授tree、lower单词时, 就用简笔画, 边画边教, 这样寥寥几笔的简笔画, 就把要学的单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觉,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激趣

1. 听单词, 做动作。

小学生学习具体名词时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譬如, 在教授我们人体的各个部位, eye、ear、nose、mouth、leg、foot等单词的时候,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讲台前面来, 教师每说一个单词, 学生就需要用手指住自己身体某个相应的部位, 这样的训练要让学生指得又快又准,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便不用思索, 将具体单词的涵义与实际物体形成了直接的关联印象, 再不需要有汉语在中间进行媒介。这种游戏方法在学习up、down、left、right、front、back等单词的时候也可以采用, 当然, 在适当的时机,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指相反的方向, 这样游戏活动就更加有趣了, 对于学生的反应能力要求也更高。

2. 唱歌学单词。

我们知道, 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爱唱歌, 我们英语词汇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将词汇教学与唱歌联系起来, 给学生以一定的记忆创新, 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自然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鉴于此, 我们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就有好多这样的英语歌曲, 我们要充分利用, 并且还要利用这些歌曲的曲调不断地变换词语, 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引领他们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当然, 我们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才能, 给学生自编一些更加有趣的简单的儿歌, 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单词

课堂上我们有必要向学生渗透单词记忆策略, 记忆单词有多种方法, 如利用谐音记忆、快速记忆、联想记忆等。我一直在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 就是我们虽然缺乏英语词汇识记的具体环境, 但可以凭借我们的主观努力来弥补这一缺憾。当然, 我们要讲究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策略, 并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 一方面效果不好, 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常见发音情况, 还有一些字母组合等。另外, 我们还要努力创设一些使用这些单词的环境, 使他们识记的效果得以优化。

四、在课室中创设英语环境

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是缺少英语环境, 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英语氛围, 我在班级环境布置中加入很多英语元素, 如班务栏、宣传栏、黑板报上的英语单词随处可见;我还专门为学生创建了词汇墙 (墙上粘贴的是最近刚学的单词或句子) , 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看到自己熟悉的英语单词。这样, 学生进入教室就像进入英语词汇的海洋, 平时学习的短语﹑句型、课文﹑故事以及运用语言的情景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大脑中浮现出来, 根据大脑的记忆规律, 词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记起来了。

总之, 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基, 这个根基打不好, 是无法建设成坚固的高楼大厦的。英语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各种各样且行之有效的识记策略与方法, 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词汇教学是关键的一环, 小学生想学好英语, 必须得过好词汇这一关。这就要求广大的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既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记好单词, 又要认认真真地讲求策略。

1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十三

作者:佚名 教学科研来源:小学教学设计网 点击数:1455 更新时间:

2009-11-7 作为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你我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为之去创造,去耕耘。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少仍是殛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据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我在教《番茄太阳》这一课时,当我一板书出课题后就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番茄和太阳有什么关联?“番茄太阳”作为课文题目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同学们经过一番阅读与思考,讨论与分析,他们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说:番茄和太阳形状上都是圆的;有的说:它们的颜色都是红的。有的说:在爸爸的眼里是把太阳比作番茄,所以要把题目加上引号;有的说:在盲姑娘的心中番茄就是太阳,所以要加上引号。最后,我适时地点拨到:那么在作者“我”的眼里“番茄太阳”像什么呢?结果大家都抢着回答:就像盲姑娘的笑脸。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如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教学中我们要合理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但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教师在设计或选用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如我在教《番茄太阳》时,为了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设计了作者“我”情感变化的课件:“灰暗→温暖→流泪。”我根据这个内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在自己的所见所问中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情感变化?请同学们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感悟,然后或用文中的语句或用概括性的词语来回答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结果大部分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如:因“生活艰辛”作者“我”才“心情灰暗”;因作者看见一家人对话的美好画面才被感动得温暖起来;因盲姑娘的爱心——“捐双腿”才使作者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他人合作,与老师交流……如我在教《番茄太阳》这一课中,当同学们还沉浸在回答完作者情感变化原因的兴奋之中时,我又趁机抛出一个问题: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后回答作者眼中的盲姑娘——“明明”又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课文中关键词语来回答。我刚一说完,同学们,有的在高声朗读,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互相讨论,有的在边默读边思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当在我交流反馈时,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盲姑娘——“明明”是一个(聪明、漂亮、好问)的好孩子。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但是,对那些差生的学习情况不容忽略,也要予以关爱,进行协调,对他们遇到的个别问题要进行个别解决,以此促进差生的学习进程,让全班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都能分享收获学习成果的喜悦。

四、鼓励学生 用心研读课文,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课堂的气之所在。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研读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

14.构建高中政治和谐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十四

兴宁一中 罗琼辉

[摘 要] 中国古代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优秀教师对学生教育诱导,就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高中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处理与师生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构建高中政治和谐有效教学。

[关键词] 和谐 有效教学 策略 【正文】

实施新课程对于政治教师来讲,既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冷静思考,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教育要素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达到由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等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并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合力”。教学过程中,不仅落实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实现人格的善。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师。“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对学生来说,则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只有深刻改变课堂教学之策略,在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

一、创设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正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心理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学生们都爱听故事,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科学发展史上都存在着众多的趣闻轶事。故事的情节和主题,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一定的道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创造故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例如我在讲“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首先讲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我校有1位英语老师去澳大利亚进修,回来时带来几张澳大利亚纸币,我看到一张50元面值的纸币中印着一只金黄色的苍蝇。一般人提到苍蝇,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然而,澳大利亚一种面额为50元的纸币却印着一只金黄色的苍蝇。纸币是国家的“行证”,把苍蝇的形象印上去,一定是意义深远的。澳大利亚人视苍蝇为“宠物”。这种苍蝇个头大,整个躯体及翅膀呈柔美的金黄色,飞时也不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因此,澳大利亚对本国苍蝇的评价为:美丽、干净、可爱。为什么他们会青睐原本叫人恶心的玩艺儿到保护呢?,是因为由于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卫生状况无可挑剔,苍蝇在城市找不到可叮咬的食物,就转移到农村,改吸植物汁液,经过长时间的“适者生存”,苍蝇的食性和其他生活习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们不再是肮脏的化身、病菌的传播者,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讨厌苍蝇。苍蝇不再因为脏而让人深恶痛绝,反而有了与蜜蜂般的丰功伟绩——为庄稼树木传授花粉。苍蝇已成了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之一,每年能换回大量外汇。当学生看完澳币,有了感性认识,然后我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叫人恶心的苍蝇,为什么在澳大利亚会得到人们的青睐?这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问题一出,学生思维活跃。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等原理的理解水到渠成。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最好途径是使学习者主动地卷入学习并从中体会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学生正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自我肯定和纠正之中增强了成就感和学习责任感。当然,教师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学生自主活动和自由地表达思想,将知识设计成问题,使如何获取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掌握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自主探索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开展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以探索新知为目的、以理解与贯通为重点的思维与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先前的经验分类指导,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口、眼、手、脑多种器官的感受和体验,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尝试解决问题。例如,我在讲《公司的经营》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则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在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之后,小组讨论“你打算创立哪种公司?用什么名字?经营方向如何?”在这个合作学习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去设计方案,课堂气氛热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感悟生活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在教学内容上,积极选材,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引发共鸣,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更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具体情境,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感悟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丰富人生阅历,在身临其境中获得知识,认识世界。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牢记,终身受益,也就更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例如:我在讲《消费及其类型》一课时,我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当好一月小管家”的活动,在这一个月内帮助家里详细记录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使学生也体谅到父母为维持家庭的 生活的辛苦。在上课时,大家根据记录,交流各自家庭的消费情况,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家庭消费按照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分类,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校园高消费现象”进行了讨论。他们从自身的或已接受的生活经验出发,你争我辩,摆事实,讲道理,以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为标准,阐明了校园高消费的危害和学会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从而使《消费及其类型》这一内容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在于课程的生命力。而政治课的生命力根植于现实生活,在于与时俱进。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撷取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建构教学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把各种有益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进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脉搏,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施有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2、《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教师培训〉〉200年第4期

4、〈〈教育探索〉〉1999年第5期

5、吴松年《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 北京教育出版社

6、吴松年王军《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学苑出版社

上一篇:碳单质教学设计投稿下一篇:为贫困生爱心捐款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