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论文题目(精选8篇)
1.初中地理论文题目 篇一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切磋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中学国际经贸地理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新地理课程实施与西席角色改变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调研
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出生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中学地理学科材料情境分析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研究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西席角色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理论思虑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力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预设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课文系统预设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预设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的影响研究
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问题研究
地理学科成长教育探论
创新教育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议学习策略及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索追究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生活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多电视台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地理“多向互动式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地理“双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地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
七班级地理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中学地理多电视台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测试研究
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的体现策略
初中地理游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生理研究
新百年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教育理念的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全球变化视阈中的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数码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检测评定系统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都会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情况教育的切磋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地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学段地理课程成长初探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
中学地理教学中成长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银川地区为例
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地理教学成长学生多元智能的模式与策略
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学与可持续成长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可持续成长与中学地理教育
学生地理学习成长性评价研究
分层次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虑
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学生提问研究
加强地理德育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学地理测试课的开设对地理教学影响的研究
基于网络情况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中学地理双语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分析与探索
地理新课程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成功教育法在乡村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认知生理学的常识观与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
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其培养
地理“过程与方法”方针的价值追求与体现策略
中学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概念图在中学地理学科学教育学中的应用
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西席叙事研究
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百年之交的中日地理课程比力研究
发现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课程观视阈下的地理教材再开发研究
“双主”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地理技能方针研究
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学生地理图像技能培养策略研究
中学生地理常识学习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
初中地理教材活动式课文预设研究
基于地理“过程与方法”方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学地理网络化课堂协作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处理完成”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切磋
中学地理西席专业成长研究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情况教育与中学地理科学素养教育整合的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预设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追究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西席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以学生成长为本的地理教学模式研究
地理科学基础测试教学体系与教学计划的构建
科学成长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
大理州白族地区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的研究
网络情况下的案例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观及教学方法初步探索追究
中学地理语言表述艺术初解
合作学习及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研究
地理核心问题教学模式及实践研究
GIS用于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式学习的教学测试研究
IBDP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假性类比关系及其测试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出生文素养的培育
中学生地理学习念头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7~9班级地理课程内容次序研究
优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策略的测试研究
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况教育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地理课堂探索追究式教学的研究
多电视台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乡土地理教育的探索追究
创新教育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议学习策略及其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成长观念的培养
地理学科成长教育探论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生活地理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调研
电子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问题研究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对高考地理命题变化的影响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预设
中学地理教材课文系统预设研究
中学地理教材图像系统预设研究
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比力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成长教育的理论思虑
中俄七班级世界地理教材比力研究
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西席角色
中学地理学科材料情境分析题的命题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出生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调研
论普通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新地理课程实施与西席角色改变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国际经贸地理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理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切磋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中学地理科学观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情况意识教育途径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地理课堂探索追究式教学的研究
多电视台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GIS用于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式学习的教学测试研究
义务教育7~9班级地理课程内容次序研究
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况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切磋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与学出生文素养的培育
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假性类比关系及其测试研究
IBDP地理学科评估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
优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策略的测试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高中地理新教材分析及问题研究
学生地理学习效验评价研究
高中都会地理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高中生地理学习策略调查与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思想教育的模式研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
高中地理学业成就检测评定系统研究
数码地球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全球变化视阈中的中学地理探索追究型课程构建研究
论中学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教育理念的厘革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新百年我国地理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生理研究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论地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对现行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测试稿)》的切磋与思虑
学校地理教材非智力结构优化研究
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下的教材编制策略研究
地理学科能力结构研究
探索追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地理可持续成长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中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比力研究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探索追究
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
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成长研究
地理教学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及整合研究
中学地理西席专业素质研究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学地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可持续成长与中学地理教育
地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高中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研究
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干问题研究
素质教育中的地理教学与可持续成长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情况教育功效
谈高中地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地理教学成长学生多元智能的模式与策略
全球化视阈下中学地理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测试研究
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中学地理开放式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
初中地理“双线两本”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证明研究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开发研究
中学地理地方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银川地区为例
中学地理教学中成长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地理新课程“认识区域”部分的教学策略
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高中地图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地理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初中学段地理课程成长初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英、汉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测试研究
高中地理“学习本”辅助主体性教学模式预设与研究
中学地理多电视台教学与素质教育教学法的整合尝试
高一地理新教材与情况教育方针的整合 七班级地理美育内容体系研究
中学地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双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多向互动式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多电视台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地理“宇宙情况”系列MCAI课件的研制
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相干问题研究
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课程的情况教育功效
试论“说课”与地理西席素质的提高
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试论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的预设与教学
谈高中地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评价
论中学地理活动课程
论地理教学中可持续成长观念的培养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高中地理探索追究式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因材施教的切磋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系统的理论探索和调研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基本途径研究
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贫困山区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高一地理新教材与情况教育方针的整合高中地理“学习本”辅助主体性教学模式预设与研究
高中地理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2.初中地理论文题目 篇二
一、确定选用光照图的类型
光照图常见的类型有侧视图和俯视图这两类。解答涉及光照图的题目选图用图是关键, 图选对了问题便迎刃而解, 图选错了就可能走进死胡同。要先纵览全题, 看题目给出的文字条件, 有时候还要看一下问题的选项, 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1.看题目给出的半球位置。如题目给出某地在北半球, 而没有涉及南半球的问题, 则应该用从北极上空看的俯视图 (南半球也是同理) ;如果既有北半球也有南半球的情况, 则多用侧视图。
2.看题目给出的图形。如果图形里有经线或纬线, 经线或纬线是直的, 应用侧视图;如果经线是放射状的或纬线是圆的, 考虑用俯视图。如果图形里出现了晨昏线, 看晨昏线形状也可以确定用图类型, 晨昏线是直的, 多用侧视图;晨昏线是弧形, 考虑用俯视图。
3.如解答日出日落方位问题或者正午日影朝向问题, 多用侧视图, 因为用侧视图看日出日落方位、正午日影朝向比较直观。
4.有时候题目主要用俯视图解决, 但如果有一问涉及另一半球的问题, 则先用俯视图解决主要问题, 后用侧视图解决涉及的另一问题。
【例1】 (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 图1
图1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 P、Q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 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
A.5时B.15时
C.9时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 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
A.55°NB.65°N
C.75°ND.85°N
8.若Q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解析】题目给出的是局部示意图, 且说明图示区域在北半球, 纬线为弧线, 那么分析解题时应把此图转换成从北极上空看的俯视图, 这样才能了解整个北半球的光照情况。根据M点为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 可知M点为晨线与昏线分界点, 且M点的纬度范围为北极点与北极圈之间。
第6题题设南极附近是极昼, 说明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南半球, 北极附近是极夜, 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如图2的光照图。从图上可以读出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5时。
第7题假设此时为7月份, 则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北半球, 而M点应出现在北极点与北极圈之间, 所以排除了A、B选项, 因为夏至 (6月22日前后) 时M点应出现在北极圈上, 而7月份M点应离北极圈不远, 如图3。
第8题应先画出从北极上空看的俯视图, 在图上标出主要经线的度数, 如图4, Q地的经度为0°, 则P地的经度为90°E, 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45°E, 点出北京 (116.46°E, 39.92°N) 的大致位置。然后根据此时北京正日出, 得知北京正处在晨线上, 而M点所在经线 (45°E) 为0点, 太阳直射点应落在135°W经线上。
从图4可以看出, 此时北京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北半球, 此时应为春分 (3月21日) 后到秋分 (9月23日) 前。洛杉矶地区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高温少雨故森林火险等级最高;长江下游枫叶正红应在秋分后,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应在春分前,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应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即南极洲的暖季。
【答案】6.B;7.C;8.A。
二、选定看光照图的角度
在确定要转换成何种光照图后, 需要考虑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个光照图才能解决题目里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多从正面看图, 如用俯视图的话, 视点就是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 俯视图的中心点就是北极点或南极点;如用侧视图的话, 视点就在赤道上空, 中心点是赤道与这个视角下成了直线的那条经线的交点。当然, 有时候为了解决特殊问题, 中心点不一定就是极点也不一定在赤道上。
有时候选定了一个角度画出光照图后并不一定能解答问题, 那么不妨转一个角度, 再画光照图看看 (这个主要是针对侧视图而言的, 因为在俯视图上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图都是一样的) 。那么, 转多少度为宜呢?一般转90°或180°, 转90°可以看到侧面的情况, 转180°可以看到背面的情况。如画出了能完整看到晨线的侧视图, 要看到完整昏线的侧视图, 则要转过180°再画图。
【例2】 (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Ⅰ卷)
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 (如图5所示) ,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
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D.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 则这一时期 ()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第11题考查的是视觉变化的问题, 不在这里分析解答。)
【解析】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成一直线, 说明R点与纬线m所在的平面平行;晨昏线n与纬线m相交且晨昏线n的最高点在纬线m的北方, 说明看到的一段晨昏线应位于北半球。第9题的要求是比较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与纬线m上的M地和晨昏线n上的N地的位置高低, 所以此图要转换成R点和S点在侧面的侧视图, 才能看出位置的高低。如果就按照题目给出的简图画侧视图的话, R点和S点都无法在正面点出来, 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这样的话, M地和N地就会出现一个在正面一个在背面一个能看见一个看不见的情况, 那么究竟是画能看见M地还是能看见N地的图形为好呢?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四个选择项考虑, 因为四个选择项中有三个跟M地有关, 而且从图5可以看出, N地应位于纬线m以北, 这样就可以大致知道M和N的关系了, 所以应先画能看到M地的图试试看。如图6。
从图6可以看出, S地的纬度应低于M地, 则更低于N地了。
第10题的前提是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 则应换一个角度, 先画能看到N地的侧视图看看。在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 说明N地应位于昏线上。画出的侧视图如图7。
从图7可以看出, 此时太阳直射点应出现在北半球, 即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所以S地的白昼比N地短, A选项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森林火险等级高, 故B选项对;巴西东南部为巴西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 此时南半球正值冬季, 降水稀少应为旱季;长江流域此时为夏季, 高温多雨, 流域流量大,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处于低值期。
【答案】9.D;10.B。
三、定控制点、控制线
控制点、控制线是光照图中比较特殊的点或线, 这些点或线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所以转换成全局光照图时, 要把这些点标出来, 把这些线加粗, 以备分析解题时利用。常见的控制点有晨昏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或与纬线的交点;而常见的控制线有晨昏线、经线或纬线。
要注意看题目里问的问题, 如果涉及时间问题, 多注意经线;如果涉及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 要看纬线;如果问的是日出日落方位, 既要看经线, 也要看纬线。
【例3】 (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
图8中a是经线, 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 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
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6时、18时除外) , Q点在该经线上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第9题和第10题利用图形转换的思路解题效果不是很明显, 所以不在这里分析解答。)
【解析】此题中Q点是主要控制点, a经线和晨昏线是主要控制线, 所以转换成全局图后, 要特别注意Q点、a经线和晨昏线的位置和特征。
第8题的解题思路如下:题目给出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 说明Q点为经线a与晨线的交点, 且此时此地昼长夜短。针对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出现不同月份的情况, 分两个时段考虑。
1.当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北半球时, 即春分 (3月21日) 后→夏至→秋分 (9月23日) 前, 把题目的局部图转换成全局的侧视图, 如图9, 此图中经线a的地方时为5时30分, Q点应出现在北半球。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符合这时间段的选项是B、C、D, 而Q点出现在北半球, 因此排除了B和D, 符合题意的是C。
2.当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南半球时, 即秋分 (9月23日) 后→冬至→次年春分 (3月21日) 前, 把题目的局部图转换成侧视图, 如图10, 符合这时间段的选项是A, 但此时Q点出现在南半球, 所以A不成立。
第11题的解题思路如下:此题实质上是要考查一年之内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交点位置的变化实际上是因晨昏线的摆动所引起的。“每天同一时刻”是保证该经线的地方时不变, 而“6时、18时除外”是在空间上排除了Q点在赤道上;时间上排除了春秋分两日。符合此题条件的图形应转换成侧视的光照图, 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Q点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时, 分两个时段
(1) 从春分后→夏至→秋分前, 如图11, 在这个时段内, Q点在经线a上的位置变化是:N→Q1→N (N点除外) 。
(2) 从秋分后→冬至→次年春分前, 如图12, 在这个时段内, Q点在经线a上的位置变化是:S→Q2→S (S点除外) 。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 当Q点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时,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Q点在该经线上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2.当Q点为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时, 也分两个时段
(1) 从春分后→夏至→秋分前, 如图13, 在这个时段内, Q点在经线a上的位置变化是:S→Q2→S (S点除外) 。
(2) 从秋分后→冬至→次年春分前, 如图14, 在这个时段内, Q点在经线a上的位置变化是:N→Q1→N (N点除外) 。
从以上两图可以看出, 当Q点为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时,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 Q点同样是在a经线上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答案】8.C;11.D。
本文列举的这几道有关光照图的题目, 都是当年高考得分率较低的题目, 也是学生最怕碰到的题目。其实, 只要理清思路, 根据题目给出的简单图形, 再结合题目给出的文字条件, 画出正确的全局光照图, 即侧视图或俯视图,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候第一次画出的全局图不一定能解题, 就需要从另一角度画出能解题的光照图。当然, 要能画出正确的全局图, 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基础。
3.初中数学学案中题目的设计 篇三
在学案中设置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让学生不仅需思而且欲思。设置题目时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其成功的愉悦感,学生求知的热情也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向,在教学中,学案题目的设置应有意识地从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及解题技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运用于现实生活。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更加体现和强化了这种意识。
例如:(2011年江西中考题)图甲是一个水桶模型示意图,水桶提手结构的平面图是轴对称图形,当点O到BC(或DE)的距离大于或等于⊙O的半径时(⊙O是桶口所在圆,半径为OA),提手才能从图甲的位置转到图乙的位置,这样的提手才合格。现用金属材料做了一个水桶提手(如图丙A-B-C-D-E-F,C-D是弧 ,其余是线段),O是AF的中点,桶口直径AF =34cm,AB=FE=5cm,∠ABC =∠FED =149°.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水桶提手是否合格。
(参考数据: ≈17.72,tan73.6°≈3.40,sin75.4°≈0.97.)
这个题目就比较典型,源于实践,却又高于实践,精心寻找和设计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谈典激趣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趣闻及经典试题、定理、推论等,其间蕴含着许多巧思妙想及丰富的数学思想。在学案的题目设计中可适当选择一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体会,去寻找数学大师们的思维痕迹。如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自主探索
在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自我发现数学变化无穷的外在形式而又存在着内在形式的统一美,让学生在对知识不断的推敲和琢磨之中,“悟”出其深刻含义,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才能。
例如:在“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的设计:
1.自学课本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发现二次函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解一元二次方程。
2.填空:
(1)抛物线y=x2-3x+2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根是 。
(2)抛物线y=-x2-6x-9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一元二次方程-x2-6x-9=0的根是 。
(3)抛物线y=x2+x+2与 x轴有交点吗?
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是 。
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根有如下关系: 。
学生能在这种设计中自主探索发现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五、宏观把握
对于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来讲,学案中题目的设计应体现下面几个阶段:
1.基本原理阶段。要求学生能用基本原理解一些最简单的练习题。
2.基本方法阶段。要求学生能解以课本上例题为主要类型的习题,并由此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及一般逻辑思维。
3.解法分析阶段。要求学生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典型常见例题和习题。
4.系统总结阶段。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单元教材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5.综合提高阶段。以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为主。
在数学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们必须群策群力、仔细研究每一个知识点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还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数学规律;从题目中揭示出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作者单位:江西石城县赣源中学)endprint
一、巧设悬念
在学案中设置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让学生不仅需思而且欲思。设置题目时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其成功的愉悦感,学生求知的热情也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向,在教学中,学案题目的设置应有意识地从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及解题技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运用于现实生活。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更加体现和强化了这种意识。
例如:(2011年江西中考题)图甲是一个水桶模型示意图,水桶提手结构的平面图是轴对称图形,当点O到BC(或DE)的距离大于或等于⊙O的半径时(⊙O是桶口所在圆,半径为OA),提手才能从图甲的位置转到图乙的位置,这样的提手才合格。现用金属材料做了一个水桶提手(如图丙A-B-C-D-E-F,C-D是弧 ,其余是线段),O是AF的中点,桶口直径AF =34cm,AB=FE=5cm,∠ABC =∠FED =149°.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水桶提手是否合格。
(参考数据: ≈17.72,tan73.6°≈3.40,sin75.4°≈0.97.)
这个题目就比较典型,源于实践,却又高于实践,精心寻找和设计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谈典激趣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趣闻及经典试题、定理、推论等,其间蕴含着许多巧思妙想及丰富的数学思想。在学案的题目设计中可适当选择一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体会,去寻找数学大师们的思维痕迹。如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自主探索
在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自我发现数学变化无穷的外在形式而又存在着内在形式的统一美,让学生在对知识不断的推敲和琢磨之中,“悟”出其深刻含义,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才能。
例如:在“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的设计:
1.自学课本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发现二次函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解一元二次方程。
2.填空:
(1)抛物线y=x2-3x+2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根是 。
(2)抛物线y=-x2-6x-9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一元二次方程-x2-6x-9=0的根是 。
(3)抛物线y=x2+x+2与 x轴有交点吗?
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是 。
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根有如下关系: 。
学生能在这种设计中自主探索发现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五、宏观把握
对于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来讲,学案中题目的设计应体现下面几个阶段:
1.基本原理阶段。要求学生能用基本原理解一些最简单的练习题。
2.基本方法阶段。要求学生能解以课本上例题为主要类型的习题,并由此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及一般逻辑思维。
3.解法分析阶段。要求学生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典型常见例题和习题。
4.系统总结阶段。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单元教材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5.综合提高阶段。以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为主。
在数学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们必须群策群力、仔细研究每一个知识点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还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数学规律;从题目中揭示出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作者单位:江西石城县赣源中学)endprint
一、巧设悬念
在学案中设置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让学生不仅需思而且欲思。设置题目时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其成功的愉悦感,学生求知的热情也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
强调数学应用已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向,在教学中,学案题目的设置应有意识地从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及解题技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生活而又运用于现实生活。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更加体现和强化了这种意识。
例如:(2011年江西中考题)图甲是一个水桶模型示意图,水桶提手结构的平面图是轴对称图形,当点O到BC(或DE)的距离大于或等于⊙O的半径时(⊙O是桶口所在圆,半径为OA),提手才能从图甲的位置转到图乙的位置,这样的提手才合格。现用金属材料做了一个水桶提手(如图丙A-B-C-D-E-F,C-D是弧 ,其余是线段),O是AF的中点,桶口直径AF =34cm,AB=FE=5cm,∠ABC =∠FED =149°.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水桶提手是否合格。
(参考数据: ≈17.72,tan73.6°≈3.40,sin75.4°≈0.97.)
这个题目就比较典型,源于实践,却又高于实践,精心寻找和设计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谈典激趣
数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趣闻及经典试题、定理、推论等,其间蕴含着许多巧思妙想及丰富的数学思想。在学案的题目设计中可适当选择一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去体会,去寻找数学大师们的思维痕迹。如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自主探索
在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自我发现数学变化无穷的外在形式而又存在着内在形式的统一美,让学生在对知识不断的推敲和琢磨之中,“悟”出其深刻含义,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才能。
例如:在“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案中的“预习导学”部分的设计:
1.自学课本中的问题解决过程,可以发现二次函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解一元二次方程。
2.填空:
(1)抛物线y=x2-3x+2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
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根是 。
(2)抛物线y=-x2-6x-9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一元二次方程-x2-6x-9=0的根是 。
(3)抛物线y=x2+x+2与 x轴有交点吗?
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是 。
归纳: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根有如下关系: 。
学生能在这种设计中自主探索发现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之间的关系,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五、宏观把握
对于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来讲,学案中题目的设计应体现下面几个阶段:
1.基本原理阶段。要求学生能用基本原理解一些最简单的练习题。
2.基本方法阶段。要求学生能解以课本上例题为主要类型的习题,并由此掌握解题的一般规律及一般逻辑思维。
3.解法分析阶段。要求学生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典型常见例题和习题。
4.系统总结阶段。要求学生从总体上掌握单元教材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5.综合提高阶段。以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为主。
在数学学案中题目的设计,我们必须群策群力、仔细研究每一个知识点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难点和关键,还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数学规律;从题目中揭示出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
4.高考地理综合题目的答题技巧 篇四
审题是应试第一关。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做大过程中遍存在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由于综合题往往图文材料篇幅很长,而问题篇幅较短 造成一些学生在做题时匆匆浏览题目便急于下笔,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谓“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二)答案要全面
答题时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确保答案全面、完整、不漏点,避免失分。 高考阅卷是“踩点”给分,答题要做到完整不漏点,能全方位地分析问题。作答时看清该题所附的分值。
(三)注意答题规范,踩点作答,条理清晰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组织答案要做到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答题要严谨,杜绝口语化。作答针对性要强,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 如广东省高考文综地理试题 第40题第(4)小题“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卡早,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可以如下作答:
针对过度开垦,应:退耕还草;控制人口增长。
针对过度放牧,应: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实行轮牧、舍饲养殖;
针对连年干旱(降水少),应: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
针对植被破坏,应: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5.初中地理论文题目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减少运费,下列企业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制糖厂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D、火力发电厂
2、海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海面宽阔,航线长B、运量大,运费低 C、海岸线曲折,海浪少D、运距长,速度快
3、中东地区沙漠广布,制约中东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光热资源 C、淡水资源D、矿产资源
6、相对于华北平原,我国西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稀疏B、人口稀少 C、资源匮乏D、地形复杂
7、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D、管理信息系统
11、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城市规划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山区受地形限制,不同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差别不大 C、山区用地比较集中,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同心圆状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往往成条带状
12、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C、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
15、某考察队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某地岩层含有大量古生物化石,这说明此岩属于 A、花岗岩B、沉积岩 C、变质岩D、侵入岩
16、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大、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到华东地区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B、水路C、铁路D、管道
17、民航班机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空中飞行约需3.5小时,从乌鲁木齐返回至北京,却只需约3小时,造成这一差异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地球公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影响 C、西风环流的影响D、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0、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B、地形C、土壤D、热量
21、下列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成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在交通干线上都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22、有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越发展,环境问题就越难治理
B、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
C、解决环境问题是自然界本身的问题,与人类经济活动无关
20世纪初至19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少。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1/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
23、洞庭湖库容减少将会导致
A、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B、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24、1998年以后,经过综合治理,洞庭湖各方面环境条件均有了改善。这一做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B、地理环境可能论 C、人类中心论C、人地协调论
图5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5—27题。
25、甲处的地貌类型是
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C、新月形沙丘D、火山口
26、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失堆积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D、冰川堆积作用
27、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8、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把永久冻土层融化,为植树造林提供水分 B、建立沿线防护栏,禁止野生动物穿越铁路 C、随车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D、沿线大力垦荒种地,为游客提供土特产
29、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累指标归类的是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33、下列具有因---果关联的灾害是
A、暴雨—泥石流B、洪涝—台风 C、火山—沙尘暴D、滑坡—地震
35、在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时,北方楼房间距应比南方更宽。其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高度B、正午太阳高度 B、昼夜长短C、降水丰度
36、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尽量多买衣服C、尽量多喝饮料少喝水 C、尽量多开小车出行D、尽量选购简易包装食品
39、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0、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 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41、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水体富营养化D、土壤次生盐渍化
42、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最多的是
A、秦岭南坡B、喜马拉雅山C、天山北坡D、大兴安岭西坡
43、某火山源源不断地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 A、软流层B、地壳C、岩石圈D、地核
44、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B、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C、街边小摊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居住小区实习垃圾分类回收 图8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46题
45、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B、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C、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D、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46、由图推断,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
A、农业B、服务业C、矿业D、建筑业
47、下列企业中,原料供应受季节影响最小的是 A、茶叶加工厂B、水果罐头厂C、甘蔗制糖厂D、肉类加工厂
48、农业生产中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提高大棚内的气温 C、降低大棚内的风速D、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49、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将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因果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周期性D、多样性 50、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难以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得到的是 A、沙漠的扩展B、湖泊的消长 C、土壤养分的变化D、冰川的消融
二、单项选择题
51、在我国北方,一些居民居住在蒙古包里,其主要原因是便于 A、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B、适应狩猎的生活 C、适应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D、适应放牧的生活
52、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在煤炭产地建发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当地的A、气候类型B、产业结构C、就业机会D、空气质量
53、与太阳系其他几大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人类的独特原因是 A、存在黄赤交角B、有自转和公转 C、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水D、形状近似球体
54、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部受
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东北信风影响
56、大城市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
A、将大城市的资金、技术分散到中小城市 B、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 C、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提高城市用地效率
57、下列地区的气候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北美洲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C、非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D、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5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潮汐的形成B、树木的生长C、信风的移动D、石油的生成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经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9—60题。
59、下列城市中,不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湖北武汉B、吉林长春C、黑龙江大庆D、广东东莞 60、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是 A、依托原有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
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 C、停止开采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 D、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
三、双项选择题
61、我国各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搭配合理的是 A、竹楼—西双版纳B、尖顶屋—华南地区 C、石头屋—三江平原 D、吊脚楼—华北平原
62、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63、图10中四幅从近地面到高空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描绘正确的是
A、存在着密切的产业链联系B、可共用园区的基础设施 C、存在着共同的市场份额D、可以分享园区的配套服务 70、水循环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水循环可以
A、促进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均衡
C、不断塑造地球的表面形态D、促使北半球水平运动的水流向右偏转
A、①B、②C、③D、④ 64、城市大多分布与河流沿岸,其原因只要是河流沿岸
A、降水丰沛B、水源充足C、气候温和D、水运便利 65、下列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级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B、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界线分明 C、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同心状
D、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66、为了有效地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
A、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B、加快新型能源开发
C、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D、严格限制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
67、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玩具制造厂向江西转移的只要原因是转入地
A、劳动力成本低B、土地租金较低C、市场更加广阔D、临近技术中心 68、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农业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6.初中作文题目 篇六
一、认识自我1.我是一个____________的男(女)孩2.我的衣食住行
3.我的病历诊断书(台灯下的自我解剖)4.我为我骄傲(台灯下的自我欣赏)
5.下一次,我将闪亮登场
6.我在_________(家庭、班级、小组„„)中的角色定位
7.能够帮助他(你),我感到荣幸
8.从那以后,我变得__________
二、关注家庭
1.快乐双休(难休的双休)2.今天我当家3.孩儿难断家务事
4.爸(妈)今天特(不)高兴5.家庭趣语趣事录6.温馨一刻
7.我是小小“太史公”(拟定家庭简史)
8.量入为出-------有关家庭收支情况的统计分析
三、回归自然
1. 乡村黄昏2. 秋天如约而至3. 天光浅黛,我们去上学
4. 我所居住的______(小镇、小山村、街道、居民区„„)
5. 家乡的 _________(菜、果、花、竹„„)园
6. 假日里,我们去____(野炊、郊游、远征、采撷、踏青、垂钓„„)
7. 我最喜欢的________(一种动物或植物)
8. 我所发现的一种自然现象
四、放飞想象
1. 死去活来(假如人死而能复生)2.地球突然调了一个头
3. 今天我是_____(校长、班主任、警察„„)4.月球运动会
5. 就读“三味书屋”6. 漫步天街
7. 我有______(一对翅膀、一副鹿角、一双猫眼、一只象鼻„„)
8. 我的一个怪念头
五、理解他人
1.我撒了一个美丽的谎2.爸(妈)不容易3.他(她)也很可爱
4.原谅,是一枚开心果5.何不潇洒走一回6.有话尽管说
7.请接受我的安慰8.让我们携手共进
六、初识社会
1. 上当的经历2.老师(家长)说得并不对3.难忘那一幕
4. 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5.出人意料的结局6. 小镇(小村)新鲜事
7. 乡里乡亲(街坊邻居)8.我第一次进城(下乡)
七、金色童年
1. 我的第一次冒险2. 童言无忌(我的“蠢话”)3. 我是一棵小小草
4. 天天盼长大5. 嘿,你好!(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6. 得意忘了形7. 老师不在的时候8. 父母面前不言羞
八、青春书架
1. 向你推荐一本书2. 我最喜欢的一句人生格言
4.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5. 好书如友
7. 我理想中的小书房
8. __________ 人物系列谈(任选一部读过的名著,自由评论其中的一组人物)1
初中二年级
一、荧屏时光
1.电视带我去远游2.动物的“人性”3.来自荧屏的动人故事
4.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体育、文艺„„)名星
5.《焦点访谈》告诉我6.最 ______(庄重、幽默、机敏、活泼„„)的节目主持人
7.电视栏目大放送8.有关看电视的争议
二、新闻视野
1.来自开学第一天的新闻2.本周焦点3.我欣赏的新闻标题
4.国际新闻再报道5.我是小小通讯员6.来自运动会的标题新闻
7.新闻背后的新闻8.班级日报编后记
三、微观世界
1. 难忘那一瞥2. 一个窗口一幅画3. 小动物的“高兴事”
4. 昨夜着了凉5. 文化长廊,校园最靓丽的风景
6. 管不住的嘴7. 夏日剪影8. 运动会上最美的瞬间
四、水墨相册
1. 我的第一张照片2. 我最心爱的一件玩具3. 大人讲我小时候
4. 想起来就脸红5. 儿时伙伴6. 认字的故事
7. 背起书包上学去8. 最辉煌的一页
五、环球博览
1. 令人神往的国度2. 我最欣赏的国家元首
3. 我对世界之谜的解释(选择某一世界之谜进行大胆想象和推理)
4. 美、英、法、俄、中五国首都标志建筑介绍
5. __________(钢笔、眼镜、手表、汽车、电影„„)发展史
6. 我对当前某一国际热点问题的看法7. 世界著名人物传略(1—2则)
8. 给___________ 国少年的一封信
六、捍卫绿色
1. 一棵具有纪念意义的树2. 家乡风味菜谱3. 养花的经历
4. 走,我们去拾荒5. 母亲河的呻吟6. 来自身边的污染调查
7. 我的_________,我的“绿洲”8. 还我鸟噪蛙鸣
七、走进童话
1. 来自书包里的争吵2. 能说会道的粉笔3. 渊博的“小眼镜”
4. 小个子,大力士5. 旁边坐着孙悟空6. 一头撞进电视里
7. 吃书的孩子8. 嘘!我有一支魔笔
八、时事经纬
1.话说今年流行语2.听爸妈说物价3.世界天天都在变
5. 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观念6.令人鼓舞的消息7.街头标语面面观
8.本周中心话题
初中三年级
一、成长心情
1. 学校没有避风港2. 少年也有愁滋味3.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4. 让我尽情_________(唱一曲、玩一回、睡一觉„„)5. 好梦如画
6. 只能对你说7. 胡茬子·花裙子8. 请允许我为自己辩护
二、苦乐校园
1.我们的________老师(为自己最喜爱的老师画像)2.校园一角
3.课间10分钟4.主科·副科5.哇!今天果然没作业
6.难忘那一课7.笑语喧天(课堂问答小花絮)8.×,哭脸;√,笑脸。
三、节日挂历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2. 大红灯笼高高挂——元宵节
3.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4. 粽子·龙船与屈原——端午节
5. 今天是你的生日——教师节6. 告别红领巾——青年节
7. 大家庭的盛典——国庆节8. 今夜月最圆——中秋节四、七彩阳光
1.我最喜欢的颜色2.大地是块调色板3.流光溢彩的世界 ——街头广告牌扫描
4. ***服饰与发饰5. 蝶飞凤舞的季节6. 我的画像
7. 一个漂亮的封面设计8. 黎明款款而来
五、写真图板
1. 家用电器小常识(3—5则)2. 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
3. 交通标志说明书4. 今天我是推销员(为你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商品促销)
5. 我为校园添光彩(为学校设计一处风景或一尊雕塑)6. 我的小天地
7. 我最欣赏的十句广告词(自选十句广告词,并简要评点)
8. 今天我为你导游
六、万家灯火
1. 话说我们村(居委会)2. 家里来了一位新客人3. 今夜星光灿烂
4. ____________(家里、厂里、村里、班里„„)最忙的人
5. 在希望的田野上6. 古老的风俗7. 小路(河、巷)弯弯
8. 本地名胜考证
七、音乐之声
1. 天籁和鸣(倾听自然)2. 边走边唱(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曲)3. 话说1、2、3„„
4. 名曲的诞生(考证一首名曲的来历)5. 音乐家的故事
6. ____________ 演唱风格简介7. 我们班的小歌迷8. 耳畔响起国歌声
八、思想论坛
1. 放弃,也是一种美2. 我的苦乐观3. 试说“面子”
4. 己所不能,勿施于人5. 青苹果是啥滋味(我对早恋的认识)6. 感受真诚
7. 两代人的对话(____________访谈录)8. 与众不同的相法
初中三年作文写作题目分类大全
一、父母、老师、同学、爱、幸福、感谢
1、①-------,我永远忘不了你②榜样③良师
2、①有家真好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籍;在这里,洋溢着哝哝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3、①爱使我-----------
(成长、战胜困难与挫折、走向成功------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爱来自我们身边的许多人。爱伴随着我们成长)
4、①幸福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5、①朋友
6、①分手时,我想说声谢谢你②分手时,我想说声对不起
(文题中的你可以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辛勤培养了你三年的老师。说声谢谢是因为你获得了真情与帮助,说声对不起是因为你因为某件事而有愧疚。)
二、自我、成长、个性、美德
1、①我自豪,我是-------的人②其实,我真的很棒③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2、①我终于战胜了--------
(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懒惰、粗心------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把题目补充完整作文。)②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3、当我面对------的时候(荣誉、成功、挫折、鼓励、某种目光-----)
4、掌声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5、①我长大了
②成长(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人是这样,世界上万事莫不这样。关于成长,你一定还有好多话要说-----)
6“我”
三、写心声、苦闷、压力
1、①从来没有这样--------(欢乐、痛苦、懊悔、伤心、幸福)②那一天我好---------(难过、快乐、遗憾、后悔)③------的泪水(高兴、激动、幸福、骄傲、伤心、后悔、思念)
2、①我渴望-------(渴望表示急切的盼望,所以内容肯定是积极的、未实现的愿望。如渴望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友谊、平等、成功------
②渴望得到-----(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
③我最需要理解
3、--------,我想对你说
4、①在挫折面前②成功的喜悦
③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丝丝甘甜”其实,没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何尝没有衔过一枚青橄榄,在你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解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也尝到丝丝甘甜吗?
5、①---------给我带来快乐②-----是一种享受
6、①有----真好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四、回忆、惜别
1、①童年趣事
2、①甜甜的回忆②----------引起的回忆
3、“童年”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童年。)
4、“泪水”
(痛苦会流泪,激动会流泪。泪水是人心底最真实的感情流露。弱者有泪,强者有泪,泪水里写着每一个人的悲与欢。)
五、上课、课文、课余、考试、校园、初
三、中考
1、①有趣的课余生活
②我的另一片天地(同学们除了日常功课的学习外,还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天地,请把你那另一片天地展示给大家)
2、我的一天
(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这精彩纷呈的生活是有无数个闪光的日子构成,请选择你认为最值得写的一天)
3、①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同学们在学习期间经历过课堂上的各类考试,也经历过课堂外的种种“考试”,其中有的对你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4、①我在------学到了语文
(“电视里”/游戏中/报纸里/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一定在除了语文课外的日常生活中,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
②“语文”
(同学们至少学了九年语文,但收获和感受却不尽相同,语文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请你围绕这个话题,或倾吐学习语文的酸甜苦辣,或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描述与其有关的人和事,或表示自己对此的看法、设想-------)
5、跨进五月
(步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同学们倍感其中的酸甜苦辣,选取你学习生活中的片段,写一篇记叙文,吐露你的真情实感。)
② “初三”
(有人说,初三是枯燥的,尝到的是辛苦,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初三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初三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淡薄;有人说初三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浓厚------也许,初三的心情是复杂的,初三的生活是多彩的,初三的感受是独特的,初三的思考是深入的。人在初三,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想要倾吐的东西。或讲述有关初三的故事,或抒写有关的初三的心情,或发表有关初三的见解,或展望有关初三的前景。)
六、苦乐、爱好、1、我喜欢的课外读物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2、课外阅读欢乐多
3、我爱看的-------(一个电视节目、一份报纸、体育比赛-------)
4、阅读”
(阅读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于你而言又如何?写一篇文章,可以描述你自己阅读的故事,可以抒写你阅读中的甘苦得失,也可以介绍你阅读的习惯方法,或是你阅读的体验认识。)
七、启示、教育、发现、人生、社会、感悟生活
1、美在身边我发现了美
1、这件事告诉我--------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有许多的事,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生活告诉了你做人要诚实,面对困难要乐观,荣誉不仅属于自己,要关心别人。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
2、我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诚实的可敬)
3、生活使我懂得了--------
4、“美德”
5、“关注生活”
(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可记叙你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
八、想象、明天、未来
1、假如双休日真正属于我2、十年后的我3、请你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按照所提供的下列景物,描写月夜风景。
中秋明月辽阔的天空沐浴着银白色月光的大地高楼、池塘、池水杨柳—树林 村落、月光下的房屋
4、我的未来(同学们对未来的自我,未来的生活及未来的世界,你一定有过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思考。)
5、“明天”
十、游记
十一、环保
1、“环保”
(步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环境破坏的加剧,人类的生存条件日见其差,到20世纪中后期,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全人类逐步达成共识: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十二、网络、科技
1、现代科技带来的-----
2、“电脑”(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已走进了学校和家庭生活。)
十三、改写
7.初中地理论文题目 篇七
一、生活化情境导入, 让生活开启课堂之门
将书本与生活相结合, 可以让原本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亲切”起来, 更加易于学生们接受。所以, 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以及规律, 从而养成善于发现与探索的好习惯。
例如, 在进行《气候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我并没有采取传统方式直接将我国各地的几大气候类型列举出, 而是通过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话作为切入点。课堂开始时我问学生们:“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学生们异口同声说听说过。然后我又问:“为什么新疆吐鲁番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很快就有学生回答:是不是因为那里早上很冷, 中午很热?我并没有直接回答是与否, 而是又承接这个问题继续问:“同学们都学过生物, 那大家试着从刚才那句话里找出新疆的西瓜特别甜的原因。”这次很快, 很多学生举起手来, 我让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因为新疆早晚温差大, 白天光合作用强, 晚上太冷呼吸作用弱, 糖分积累多, 所以西瓜就甜了。”我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 趁着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 顺势引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及其表现特点, 这样, 学生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相关知识牢牢记在脑海, 实现乐趣与教学效果的双丰收。实践证明, 利用生活化的情景来进行课堂知识导入, 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值得我们借鉴。
二、生活化课堂活动, 让生活融入课堂教学
地理本身就是理论性强的学科, 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转变师生角色, 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 利用这个契机, 让掺入生活元素的课堂活动作为地理授课的基本方式, 不失为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比如, 在进行《气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 关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对于我们的影响, 学生们没有明确的体会与答案。所以, 我就利用课堂活动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进行观点上的交换。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代表北方,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因为气候原因, 北方与南方不同的特征;另一部分则代表南方, 进行不同点的举例。看看哪一组举的例子最多, 哪一组就获胜。这样学生们的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 双方不间断地进行观点交替。比如代表北方的学生说北方的房子是平顶, 南方是尖顶, 因为南方雨水比北方多。代表南方的学生则说南方的树常年不落叶而北方的树每到冬天就会落叶, 这是因为南方的是常绿阔叶林, 北方的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样, 学生在这种竞争过程中发掘了生活中的地理, 进一步加深了对地理的认识, 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生活化作业设计, 让生活论证课堂知识
传统的地理作业形式一般拘泥于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布置的相对应的练习题, 这样单一的课后练习模式根本无法将地理知识真正与学生能力相结合, 也就是说, 不能够让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另外, 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缺乏地理本应有的魅力, 不能够激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所以, 我们应正视这种弊端。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要求我们摆脱这种低效的作业设计模式, 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后作业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地理, 感受地理。
比如, 在讲解《气温》这一部分时, 很多学生对我说的“一天当中,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这句话存在疑问, 于是, 我便利用假期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全天的气温监测, 做成折线图进行分析, 得出相应结论。这样, 学生便可以亲身试验书本知识的正确与否, 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分析,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正确并且准确地将二十四小时的气温变化通过折线图表示了出来, 并写上了诸如“经过全天观测, 午后两点温度最高, 早晨六点左右温度最低”等类似的结论。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亲自实践证明了知识的准确性, 知识点便牢牢印在学生脑海里了。
8.初中地理论文题目 篇八
关键词 传授方法 自主学习 整合知识
初中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一门“副科”,给人的感觉是可有可无,既引不起老师的重视,也得不到领导的理解,更无法受到学生的垂青。但是,地理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又是一门必考的科目。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呢?我有着这样的思考与探索。
一、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主习惯
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初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适应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老师更多的是要学生了解未来的走向。因为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会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对待态度,寻找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高中教师会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 “轻敌”的“骄傲”情绪等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主要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我们在初中教学阶段能对及时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进入高一后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二)培养学习地里的兴趣和激情
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紧密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身心愉快地学习氛围。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到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上的知识来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中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在讲到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二、开拓文本内容,整合前后知识
(一)要做到初、高中知识有效的衔接与有机的融合
初中地理教师不但要对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了如指掌,同时也要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成竹在胸。在教学前教师还应对初、高中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在初中哪些知识讲过,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在高中还会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作适当的记录。然后,根据调查研究得到的学生情况和教材变化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初中教材的教学要求,确立初中地理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与融合不是初、高中知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也不是将初中知识拿来生硬地安插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科学的教学与学习应把初中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与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选修必修教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地理事实的空间分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和结构变化,地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都需要一定的空间位置来呈现。初中所涉及的区域地理是高中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原理内容的引入都要通过区域地理的具体案例来阐明。原理掌握后,也需要通过区域地理的事实来印证,所以在学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时,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因此,我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尽量多地为学生后来的学习做一些知识的铺垫。例如中国地理分区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六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位置范围、人口和民族、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经济、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讲述的。由于教材是为初中学生编写的,内容有些浅显粗略,这时应适时地把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的内容融入教学中。
【初中地理论文题目】推荐阅读:
元认知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论文09-14
初中地理教案美国06-21
初中地理地球试题06-30
初中地理美洲课件08-12
初中地理课件气候08-13
初中地理调研报告06-15
初中地理导学案06-15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纪实06-29
初中地理教师研修计划07-08
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