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理论研究

2024-08-11

学术理论研究(精选10篇)

1.学术理论研究 篇一

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机制。要建立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的信息公开、结果公示制度,完善评审专家遴选、回避、问责制度,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术兼职审批制度,反对虚名兼职。要充分发挥媒体、网络和学术团体的监督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使更多的人能够引以为戒、自尊自律。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要加强对学术出版的规范化管理,在出版与发表的环节上筑起防火墙、把好稿件关,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营造良好的学风环境,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基石。

四、以建章立制为根本,改进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教育部成立学风建设协调小组和学风建设委员会,宏观指导和协调推进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高等学校是推进学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改进和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度。要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专门机构,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监督到位的工作机制。要把抓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成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对本单位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进行自查自纠;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术道德的楷模。

二是改进和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要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和应用价值,克服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业绩、评价人才的做法。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大力推进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构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协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衔接、适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

三是改进和完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用制度。要尊重教育和科研规律,着眼长远,建立鼓励潜心治学、甘坐冷板凳的职称评定、职务聘用和人事考核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职称聘任和人才流动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聘用、考核评价的首要内容,学术评价不与科研人员的待遇简单挂钩。制定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营造宽松环境,扶持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2.学术理论研究 篇二

一、研究背景

本研究是以语类理论为理论基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文体学、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 已从对语篇的语言平面的表层描述转向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解释, 并试图从语篇的语类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于是, 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中的一个新课题“语类分析”便应运而生。作为一种语篇类型, 学术论文导言阐明论文撰写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 概括论文的观点和结论, 是一种具有交际目的的社会行为, 有其特定的谋篇原则。学术论文导言的研究引发了研究者的兴趣。

本研究采用的理论框架是Swales ( 1990) 提出的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式 ( CARS Model) 。该模式是以语步 ( move) 和步骤 ( step) 为出发点的语类结构分析模式。1981年, Swales提出了学术论文导言部分的语类结构。1990年, Swales改进了这一结构, 提出了CARS模式, 将学术论文导言分为3个语步, 每个语步由数个步骤 ( 共11个步骤) 来完成。

语步1: 确立研究领域, 包含3个步骤: 步骤1, 提出研究中心点和或步骤2, 具化主题和或步骤3, 回顾前人研究。

语步2: 建立研究空间, 包含步骤1, A提出与前人研究相反的观点或B指出研究不足或C提出问题或D继承传统研究。

语步3: 填补研究空间, 包含3个步骤:

步骤1: A概述研究意图或B阐述当前研究;

步骤2: 阐述主要发现;

步骤3: 介绍论文结构。CARS模式为研究各类语篇的交际行为及其交际目的的实现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框架。

二、研究语料及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是从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实证研究的论文中随机选取的。英、汉语论文导言各50篇, 均选自应用语言学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英语语料选自Applied Linguistics; 汉语语料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

语料选取后, 笔者根据Swales提出的CARS模式分析英汉学术论文导言的建立学术研究空间语步构成, 对其语类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 一) 英汉学术论文导言部分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式语步构成和分布 对比

根据Swales提出的语类分析理论, 本研究对选取的英汉学术论文导言进行语类结构分析, 发现了CARS模式各语步出现频率和分布规律 ( 结果见表1) 。

由表1可以看出, 英汉学术论文导言部分的语类结构存在以下相同之处: CARS模式中的3个语步均在英汉学术论文的导言中出现, 且分布均匀, 大多数导言的语步结构沿着“语步1———语步2———语步3”的顺序展开。其中语步1在两种语言的论文导言中出现率都是100%, 是出现率最高的必选语步。语步3在英汉语论文导言中出现的频率差不多, 分别是90% 和84% 。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导言中, 步骤1A概述研究意图或B阐述当前研究方法, 都是语步3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 二) 英汉学术论文导言部分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式语步数量对比

英汉学术论文导言部分CARS模式语步数量对比结果见表2。

表2的数据显示, 90. 0%的英语论文导言同时包含有CARS模式中的3个语步, 只有10%的英语导言包含2个语步, 没有含1个语步的英语导言。而汉语论文中只有58. 0%的导言同时包含3个语步, 17% 的汉语导言包含2个语步, 还有4% 的汉语导言只包含1个语步。

由此可见, 英语导言的语类结构比汉语导言更完整, 更符合CARS模式。汉语导言CARS模式的不完整主要是因为导言写作者倾向于省略语步2。在导言语篇中省略必选语步被英语学者认为是语类修辞结构缺陷, 因为缺少一个或几个基本的结构成分会影响到文本信息的呈现。Carrel ( 1984) 和Salager - Meyer ( 1990) 的研究发现, 当一个文本存在修辞结构缺陷时, 读者尤其是非英语母语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减弱。结构好的导言应该同时包含并按照逻辑依次呈现CARS模式中的3个必选语步。对于这个国际论文写作惯例有的汉语学术论文作者并不了解, 因而没有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这也是汉语论文导言不完整的一个原因。

四、结语

学术论文导言的研究, 对于理解一篇论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英汉学术论文导言中建立学术研究空间模式的对比研究, 发现不同文化语境下同一语类的不同语篇结构, 并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受语料所限, 本研究只对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教学实证研究方面的英汉语学术论文导言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后的研究可增加语料的数量和范围, 使分析更加客观和全面。

尽管如此, 本研究可以帮助国内学术界更好地了解国际写作惯例, 从而使我们的学术论文写作符合国际要求, 更好地为国内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服务。同时, 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改进语言写作教学效果, 也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滕延江.英汉学术论文摘要中批评性言语行为的语类视角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6.

[2]Swales, 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Swales, J.Aspects of article introductions.Birmingham:The University of Aston, 1981.

[4]滕延江.学术语篇中的批评言语行为研究.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2, (01) :28-32.

[5]Carrell, P.L.The effect of rhetorical organization on ESL readers.TESOL Quarterly, 1984, (18) :441-469.

3.论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 篇三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引领;学术

【作者单位】张慕华,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编辑的身份转型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学术编辑的“将军梦”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

nlc202309030054

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腐败。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三、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1]马光.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60):115-120﹒

[2]吴承学. 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N]. 光明日报,2009-06-22.

[3]金龙,克元. 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劳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3):79-80﹒

[4]傅建祥. 对编辑形象的再认识[J]. 石油大学学报,2000(2):94-96﹒

[5]刘杲. 我们是中国编辑[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 高校学报学[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 孙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 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9]许纪霖.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10]翟正荪. 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 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 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 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 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 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 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 编辑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玉圣. 学术编辑的道义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02-16.

[1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 中州学刊,2008(5):287.

4.学术理论研究 篇四

国内学术期刊(共有10多种国际学术期刊,下面列出典型的7种期刊)

1.Chinese Physics(SCI)

2.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SCI)

3.Chinese Physics Letters(SCI)

4.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

5.Science in China(A or B)(SCI)

6.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SCI)

7.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SCI)

国外学术期刊(共有50多种国际学术期刊,下面列出典型的18种期刊)

1.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SCI)

2.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SCI)

3.Journal of Molecular Spectroscopy(SCI)

4.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s(SCI)

5.Europhysics Letters(SCI)

6.Chemical Physics(SCI)

7.Chemical Physics Letters(SCI)

8.Molecular Physics(SCI)

9.Journal of Optics A: Pure and Applied Optics(SCI)

10.Journal of Optics B: Quantum and semi-classical optics(SCI)

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SCI)

12.Physical Review Letters(SCI)

13.Physical Review A(SCI)

14.Journal of Theoretical & Computational Chemistry(SCI)

15.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SCI)

16.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SCI)

17.Modern Physics Letters

5.研究生学术活动小结 篇五

研究生学术活动小结

主题:《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政策走向与现实》 报告人:穆尧芊 研究员 时间:2013年6月28日

今天很兴奋的去聆听了在日本研究所工作的穆尧芊研究员的报告—《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政策走向与现实》,主要内容是:区域经济视角、经济政策视角、经济史视角、国家战略视角。

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穆尧芊研究员对中国区域经济的研究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外国元首访华时都要到上海去看看中国的经济,它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强调国际化、面向亚太,在金融、物流、投资等领域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领跑者;而国家对上海经济的发展期望也是如此,上海市政府的步伐与国家的政策支持保持一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其发展。海南是中国的旅游胜地,近年来,海南省政府一直在努力打造海南旅游胜地的形象,于此同时,国家也看到了海南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海南打造旅游胜地的目标。广西地处边界地段,国家的目标是发展广西同越南、东盟合作以推进广西省内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方面支持广西的发展,可是广西省政府的想法却和中央的政策导向不一致。吉林地处我国东北边界,但是却无出港口,大大制约了省内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支持吉林的做法上面是跨境运输、借港出海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但地方政府确认为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大,所以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长春—吉林一体化上面,对国家的政策指导并不认同。重庆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土地的匮乏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国家对重庆的政策是城乡统筹,而重庆在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虽然表面上看来重庆在按国家的政策指导在办事,可其却有着自己的理由。

最后,地方政府在贯彻国家政策的时候经常会有自己的小打算,这就导致了国家的政策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地方政府没有很好的理解国家政策的用意,在实践中,地方政府贯彻国家的政策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去监管,地方政府的实施程度无人知晓。

财经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制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研究生签字:

****年**月**日

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6.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 篇六

博士学位的本质与内涵

 从纯粹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博士学位是一个资格证明,它表明你的研究能力足以被某大学录用。如果你想服务于工业的研究人员,这个学位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博士学位不仅在全世界都能得到认可,而且还具有相当影响力。另外,博士学位通常能保证你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

 从专业角度来说,博士学位意味着你做过相当多的研究,将之写成论文,并与专业的学者进行讨论。这一切证明你有独立做研究的能力。

 当你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人们对待你的方式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渐渐地你会发现到你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慢慢不同了。 总而言之,攻读博士学位确实会改变你。

取得博士学位的标准流程

 选择一个研究的主题。

 找到一个愿意做你导师的人。

 办妥攻读博士学位的相关手续。

 着手对你的选题进行研究。

 写出一个全面的文献报告。

 获得博士学位。

标准流程背后的现实问题

 理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做什么及在完整的流程中,一切都是如何运作的。

将博士学位视为你要制作的精品橱柜

 博士学考试的主要部分是你的博士论文,其次才是随后进行的答辩。不论你有多聪明睿智,也不论你有多博学多才,如果你的聪明才智和博学多才没有体现在你的博士论文中的话,你就不可能取得博士学位。

 对于一个做学术的人来说,需要的技能是掌握正式的学术用语,熟悉该学科的相关文献,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坚持精确严谨的标准。

使用学术语言

 正确使用专业术语。

 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法等细节问题。

 注意排版设计,从而让你的论文理解起来更容易。

 能够合理组织语言并且表达出清楚连贯的论证,包括学会使用“路标”的方法——比如用若干小标题帮助读者理清文章的结构。 使用正确的学术“语言”进行写作。

了解背景文献知识

 正确引用以往一些重要文献,以表明你读过这些文章,并批判性地对它们做出评价。

 参考文献要能准确地反映文献的发展过程——从以往的重要文献到当前的研究报告。

 辨别哪些文献对于你的博士项目是关键的,揭示这些文献对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以及他们和你的选题有何不同。

 从其他学科引用相关文献和概念。

 把所有引用的文献组织成一个具有连贯性和批判性的结构,以表明你不但弄明白了这些文献,而且你也清楚地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研究方法

 了解在你的学科领域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如何搜集数据、如何做记录以及如何分析数据。

 了解在你的学科领域内,哪些内容可以构成“证据”,而哪些内容是被看作已有的知识。

 熟知并适应运用至少一种研究方法。

 批判性的分析你所在的学科领域的某一种标准研究方法,以表明你知道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所在。

理论

 通晓你所在学科领域内的关键理论流派和理论概念。 了解这些理论在你的研究选题里的体现。

 能够为你所在领域的理论争论贡献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其他方面

 独立做到上面提到的全部工作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做导师让你做的事情。

 清楚地意识到你所做的一切与你的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个学科有何贡献。

 对你所在的学科有全局性的概观。

必需的技能

学会运用外交手腕

 对于一个问题要知道什么时候不加计较,而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到底,提出一些措辞委婉、顾全面子的建议。

找对与你一起喝咖啡的那个人

 要多与一些很有知识,能够在学术方面给你指导的人进行交流。

给研究生的建议

读,再读,反复读

 经验丰富的研究者通常有一份不断完善的“文献目录”,这份目录里集中了他们所在专业的核心参考文献,有了这份目录,他们才能非常熟悉自己所在专业的文献,当然,要制作这样一份目录,学生首先要读足够多的书。

写,再写,反复写

 写作是熟能生巧的一项技能,写得越多,写起来就越容易。 在写作的时候,应该以出版为目的,也就是要成文,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首先可以为将来修订带来不少方便,其次是如果有人对你的研究感兴趣的话,你也有东西可以展示给他们看。

 不要扔掉你写过的东西,把他们编好日期并存放在一个“便携”文件夹里,这些材料对你来说可能会是很有用的。

 做修订通常比写新东西容易。

做一份有注解的文献目录

 这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给自己的最好的研究工具。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特色的工具,包括常用的书目信息、读到该论文的时间,以及其他一些注释(资料中你认为有趣的内容、有创造性的内容、让人不满的内容。)

组成一个“非正式委员会”

 尽量找到这样一小批可靠并且对你的研究感兴趣的人——他们愿意读你的东西,愿意为你的观点发表评论,愿意给你指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文献,愿意把你介绍给其他的研究者……这些人可以是能做出专业鉴定的专家,也可以是专提刁难问题的通才。

发表你的著作

 发表你的文章。获得信息最好的办法是和别人分享你的信息。人们只有知道了你的思想,才能做出回应。把你的人章公之于众可以让你更早地面对他人的问题和批评,也可以帮你融入一个“人际网”,还可以提供不少锻炼你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推导论证能力的机会。

学会问其他问题

 学会超越你最初的问题,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然后找到可借其他选择的解释。

不要躲着导师

 要想最大限度地从你的导师那里获取信息,主动和他交流是首要条件。

多做备份

至少完整地读完一篇博士论文

 要思考博士论文的结构、内容、风格和“它提出了什么论点”,读一些“通过”了的文章,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只有取得、未取得博士学位两种情况

 学会适时放弃

工具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

7.学术理论研究 篇七

一、学术不端检测对高校学术研究的挑战

1.学术观念层面。

学术不端检测源于编辑出版、评价管理等机构对学术成果真实性、科学性、价值性的信任危机。2008年底中国知网率先在国内推出“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并推广于多家学术出版机构[1] , 高校学术成果中的文字重复率、不当署名、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与腐败势头受到遏制, 固有的学术理念被颠覆。

首先, 改变了学术成果出版的前期审核观。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问世前, 学术成果在发表与出版前均需接受严格的审核。这种前期审核主要限于选题、立意、论证等方面, 由于人力、技术等限制, 对于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与腐败行为关注有限, 使其有了面世之机[2] 。这就要求对其审核必须从前期推延到发表后, 这在传统手工时代难以做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应用于学术成果的审稿、待出版审核以及出版后的再检测, 学术成果监测被置于日益通透的境地。审理技术的更新, 改变了学术成果的前期审核观, 形成了全程检测观。从“审核”到“检测”, 凸显了观念嬗变与技术进步, 开辟了学术成果全面质量控制的新时代。高校是学术成果产出大户和出版重镇, 学术不端检测彻底改变了高校学术职业者的学术审核观, 促使他们在心中建构学术预警机制, 自觉把控自我, 端正学术态度, 严把学术成果产出关。

第二, 打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学术生产观。高校学术职业者从事学术研究, 有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崇尚学术自由, 自我意识强烈。在学术生产过程中, 往往会按照自我追求去开展研究, 按照自我认知与构想去建构文本, 按照自我希冀去展示学术作品。这种“主观主义”在发挥其主观能动优势的同时, 难免存在着狭隘性、固执性、悖逆性和自私性, 体现出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 往往与学术规范发生冲突。学术不端检测的使用, 使得千百年来形成的“自我”学术生产观首次在智能机器面前遭受挫败, 无论是该当受罚, 还是误判误伤, 其教训足以让学人惊醒。不端检测的铁律告诫学人, 必须抛弃狭隘的“自我”学术观, 融入学术生产主流, 以免酿造苦果。

第三, 否定了成果已发的既定事实观。长期以来, 学术成果一经面世即成事实, 为社会所接纳。除极少数严重学术不端和腐败者被揭发、暴露而受到惩罚外, 多数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成果和个人未受到任何责罚。以文字重复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学术垃圾因此泛滥, 由此造成的学术泡沫淹没了真正的学术成果。学术不端检测的启用, 洗涤着学术成果中的污垢, 促进学术管理逐步从学术文本深入到其学理内核, 使得越来越多的刊物将存在学术不端问题的已发表文章撤稿, 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也着手将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等不端文章剔除[3] 。“已发表”的既定事实观被彻底改变, 学术检测附着于每一个学术成果之上, “学术清算”成为新的学术规则。

2.学术规范层面。

以技术规约和道德养成为主导的学术规范是高校学术职业者的必备素养。技术规约以学术成果的编辑、出版规范为主, 随着出版、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其中媒介类型对其影响最为深刻, 学术成果引用由此变得复杂和难以把控。值得注意的是, 传统的技术规范主要针对纸质媒体, 尽管有着编辑、出版等国家与行业标准, 但编辑出版单位多有自行规定, 牵引着作者, 造成媒介与媒介、媒介与作者间的壁垒与隔阂, 使得作者难以适从。学术不端检测漠视这种差异, 基于数字指纹的多阶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量化的数字规则, 一统地对学术规范进行量度, 为学术自由设置边界, 发挥学术引导作用, 重塑学术媒介和学术管理者的公信力。如此冲突中, 媒介与作者的技术失范最终可能招致检测差评。同时, 长期以来, 高校学术成果审核存在着浅视性的致命缺陷, 过于看重作者及其单位的身份、地位、背景等外观因素, 科研成果评价与管理机构更是以成果所在媒介身价来确定成果级别。这种表象化的规范要求无情地扼杀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成果与人才, 并导致悖逆者道德滑坡, 故意拆分自己或者他人的前期成果低水平或者重复发表、不劳而获地在他人学术成果中署名、使用枪手骗取学术成果攫得名利等“传统”的学术生产方式便泛滥成灾, 成为戕害学术事业的大敌。学术不端检测鄙视这种道德失范, 将学术共同体、机构、个人等生产或出版的学术成果进行多向链接比对, 形成可视化的知识关系图谱, 将各种学术思维关联及不端疑点呈现出来;以检测的规则一致性、系统公正性、检测程式化彰显学术的一统规范和基本法则, 淘汰落后的学术方式, 发挥出特有的学术规制与导引价值。

3.学术管理层面。

从生态角度来看, 学术是一种有序化的事业, 这种有序化的表现内容之一为学术职业者学术介入和入职的诚挚、守规与持续追求, 并以鲜明个性、特殊功能和实际价值融入学术序列, 成为学术有机体的组成分子。高校学术有序化依赖于必要的学术管理, 学术评价作为学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高校的行政权力、人际关系、功利化评价标准等结构性因素不合理, 形成的嵌入式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学术研究价值观错位、贡献率降低, 学术不端泛滥[4] , 学术生态处于混沌甚至退化状态。学术不端检测是对学术有序化的诉求与整饬, 对学术市场行为起着排斥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博弈中, 学术不端检测可以促成全天候持久监察防范体系的构建, 将行政、学术等权力干扰剥离于文本, 发挥出学术去行政化、去权威化的作用, 凸显了技术哲学的魅力。在此氛围中, 高校的学术目标、学术利益、学术共同体受到了严峻挑战, 学术生产与管理由唯我独尊式单一化主体, 转变为学术出版者、科研管理者、学术评价者、学术生产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多元主体多维立体管理与共同治理的格局。不端检测获得差评的“突然死亡”法则对以学术论文数量、级别、影响力等为主要指标的大学排名构成强烈冲击, 学术GDP泡沫随时会被挤压清理, 五彩的肥皂泡随时会破灭。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情地动摇了学术共同体的利益, 打破并遏制了炮制学术泡沫过程中的权学、钱学、情学交易行为和利益格局。学术不端检测在对学术理想化牵引与市场功利性驱使的对抗中, 构置了新的学术语境, 实现了学术话语权的理想化授受, 抬高了学术准入的门槛, 序化了学术运行制度, 强化了学术迁出制度。如此, 高校学术政策发生了改变, 学术准入制度、运行制度、出列制度的设计趋于完整与明晰[5] , 学术不端与低端的淘汰将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设计无论是顶端、高端抑或低端, 都将不得不突出与强化学术责任, 将学术担当内化为自觉意识与行为, 实现学术自律与学术创新, 发挥出学术创生知识与信息的独特功用。

二、适于不端检测的高校学术研究变革

1.重构学术价值标准。

学术不端检测是对学术不端与腐败的矫枉返正, 这种“外科手术式”的检测具有链接与显微的独特效用, 以其强力净化着日益浑浊的学术系统, 推动其吐故纳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自国内推行短短数年间, 高校以之为核心便逐步建立起新的学术检测制度。当“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学术不端与腐败难以遁形时,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作为学术“测谎仪”无疑成为了立在各学术利益者面前的一面镜像, 据此审视自我, 矫正过失, 建立适于检测与评价的学术行为模式。这无疑为学术职业及相关行业设立了新的治学参照系, 导引着新的学术理路的构建。不端检测通过预设的技术标准, 在对检测对象的过滤与筛选中, 将不端文本清理出局, 最终形成了包括思想理念、技术能力、话语表达、道德伦理内化等要素诉求的新学术价值标准。为此, 高校学术职业者应该摒弃功利化的学术价值观, 选择课题应有顶天立地的气魄, 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力戒无病呻吟或小打小敲, 不做学术的软骨和侏儒。事实证明, 功利化主导下的学术研究是形而下的, 以追求眼前利益为终极目标, 终究难脱浅陋的窠臼。学术不端检测尽力削弱着学术研究中的同构化和趋同化, 有效减少成果低水平重复, 对无价值重复予以否定。因此, 学术职业者必须以学术为神圣事业, 以强烈的契约精神[6] 去克服行为惯性和非独立思考缺陷, 力争拥有学术主心骨和话语权。鉴于学术不端检测对学术创新的要求更严、更高、更远, 学术职业者必须以创新为学术发展的永恒动力与目标, 改变粗放的学术研究与发展模式, 转而依靠知识、技术创新来提高学术生产率。将先进理念内化为学术思想与操守, 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研究方法, 大力提高学术研究的前瞻度、新颖度、层次性和价值性。

2.确立技术规范治学模式。

技术规范是学术得以建树的根本要素之一。从高校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来看, 多数学术不端行为源于技术的无范、失范和冒犯。与需要长期内敛习成的学术道德规范相比, 尽管技术规范具有强制性、遵从性、格式化、可视化、可执行等特点, 但在现实中常常被忽略甚至篡改, 尤其是受到学术经验的排斥。经验哲学认为, 基于实践的经验可以有效指导实践, 使得实践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 取得预期成效。学术经验作为学术生产的本能和技巧无疑是学术职业者获取学术成果的重要保证, 具有对学术规律主观感受与把握的优势, 成为治学主导方式之一, 进而形成经验主义学术思潮和学术流派。然而, 学术研究中的经验行为易于固化在闭锁的学术环境里, 所形成的定式思维和行为惯性难以应对技术规范的规约, 导致学术受挫。与之相比, 技术规范将学术思维及其表达言语细分为若干个语义片段, 并连接成字段, 最终创设出规范性条款, 实现智能机器的编目与检索, 在高校学术的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植根于学术规范的学术不端检测契合、凸显并强化了技术规范, 使其法则化, 成为治学圭臬。因此, 高校学术研究必须实现从经验行为向技术规范行为的转变, 从经验行为模式向技术主导型模式转变, 以技术规范为参照标准, 设置学术行为边界, 进行标准化与统一化管理, 以便融入到整个社会学术体系中。学术职业者必须超越经验行为, 将技术规范内化为学术基础与治学之道, 大力开展学术交流, 扩展学术视野, 提升学术价值。在向技术规范转型过程中, 要防止过于程式化和模式化。应该看到, 在海量的学术成果面前和强大的利益驱动下, 技术的负面性可能导致已有的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行为从失控走向失效, 人工审核在铺天盖地的弄虚作假面前手足无措进而失灵。

3.创新学术评价机制。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试图以“工具理性”去净化学术生态。然而, 各种检测系统囿于研发时间短以及数据库和比对源有限等, 对于规避文字重复检测的枪手代笔、刻意修改、碎片化复制等学术造假往往束手无策, 对于学术成果价值的真伪高低更是无从判定, 同时, 检测报告所呈现的文字重复并非一定就是不端与腐败。因此, 高校学术评定机构在检测时进行必要的人机互动, 消除违背时间逻辑等明显的误差, 得出较为客观的初检结果;还要成立以学科专家为主体的第三方审核组织, 鉴别检测结果和学术成果真伪, 合理取舍, 判定其学术价值, 最终得出客观公正的检测报告, 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 应该建立作者申诉制度, 让他们有机会对不合理的检测结果进行辩护, 消弭误解, 对成果及时复审, 纠正误测与误判, 维护学术职业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学术职业者, 应该充分了解学术不端检测的工作机理, 辩证地对待检测结果, 实事求是地展示学术成果的合理继承、学术创新和价值贡献所在, 以中肯的自我评价为检测的最终评定提供有力的证据。

学术不端检测是高校学术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为终结性评价, 不端检测无法对所有成果作出不端检测, 其运用场域是有限的, 因此, 高校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盲从不端检测, 把检测结果作为鉴定学术成果真假优劣唯一标准, 不能仅凭一纸报告草率判定学术职业者学术行为的真假正邪, 更不能在职称晋升等评定中以此来决定学术职业者的“生死存亡”。对检测系统的非理性依赖就会造成学术鉴别与评价的偏误, 造成 “学术不公”[7] 。所以, 高校不能无限放大不端检测的作用与运用场域。毋庸置疑, 学术研究贵在务实求真, 重在对学术真理与真知的探究与把握, 促进学术职业者学术精神、学术品格和科学态度的养成, 此乃高校提升整体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地发挥学术不端检测的甄别与评价功能, 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术本真的理性回归, 繁荣学术事业。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说明书[EB/OL].http://check.cnki.net/amlc/help/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说明书.pdf.

[2]上官林白.“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成功推广[N].中国教育报, 2010-08-31 (01) .

[3]本刊编辑部.关于处置“学术不端文献”的暂行办法[J].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2, (4) :112.

[4]鲁宽民, 易鹏.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深层透视及对策分析[J].未来与发展, 2011, (2) :82-84.

[5]詹先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J].江苏高教, 2009, (3) :13-16.

[6]梁卿.论学术职业人员抄袭的不正当性:一种契约论的解释[J].江苏高教, 2012, (3) :28-30.

8.学术理论研究 篇八

关键词: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17-02

研究生的逐年扩招,不仅加大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同时对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出严峻挑战,而这种“以灵活多样的主题、开放的组织形式和自由交流的精神氛围”[1]为主要特点的学术沙龙将成为辅助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形式,对于研究生学术要求的强化,理解能力及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最终成为自由独立的大学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学术沙龙的起源及演变

沙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原意是指客厅,是法语Salon的音译,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在“沙龙”中,自制、自爱、理性讨论等特点表现的最为明显。它的创设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最有效、理想的场所。17世纪中叶,英国某些科学家经常聚集在一起对研究中碰到的难题进行切磋,这就形成学术沙龙的雏形。[2]1931年,美国科学家戈登发起召开一个学术交流会议,在安排学术报告之外,大部分时间留给科学家们自由交流,与会人员均受益颇多,这一交流方式被后人称作戈登会议,也是现代学术沙龙的典型。[3]

现如今,学术沙龙已经演变作为一种学术研讨平台,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特点主要是:1.参与人员举办活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且组织活动简单易行。活动时间可根据参与者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安排,活动场地要求不高,普通教室、室外广场、会议室、公园都可以,由此可以看出学术沙龙现可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一种参考形式。2.适用于小群体交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组织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教师、同学,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还能创生新想法,增进学术能力。3.学术沙龙形式丰富多彩,可为学术论坛、学术读书会、圆桌讨论、素质拓展、学术茶话会等多种形式。

从古至今,学术沙龙造就了众多伟人及拔尖学者,他们从沙龙中成长并发展壮大,在沙龙中汲取营养,在思想和思想的交锋中得到智慧的升华,比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马克思,经常参加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年轻也同样受益于学术沙龙“奥林匹亚学院”上的爱因斯坦。国内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学术沙龙的优秀典范当属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的周六家庭学术沙龙,[4]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学者,让同学们受益终身;黑龙江大学黄忠廉教授创办的翻译沙龙也是学术沙龙的成功典范,培养的8名博士研究生和30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多名学生申请了国家级、省级及其他课题,每名学生都有论文发表,多为核心、重要期刊。

二、办好学术沙龙,培训伯仲良才

(一)伯仲学术沙龙的简概。

“伯仲”二字由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冀教授提出,他指出:论现代教育之人才观,言中医教育之理念,可概括为“伯仲”二字。“伯仲”,一者为“伯仲叔季”与“伯仲难分”,以强调有层次而不为层次论之现代教育人才观;二者取中医药理论渊薮之经典《黄帝内经》岐伯之“伯”和《伤寒杂病论》作者汉代医圣张仲景之“仲”,以体现“厚基础,重临床”之中医教育理念。

“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创立者为本校研究生院王烨燃老师,本着为提高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创办了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他提出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宗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激发学术热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为理念,为师生之间的学术沟通和感情交流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以及伯仲学术沙龙会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立足传承,发展创新。

“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是在研究生院指导下,以研究生同学为主体组成的学术社团。“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的全部学术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活动组织、通讯报道、信息反馈等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自己完成,学术活动的资金和场地均由研究生院提供。作为研究生院的特色主题活动,“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围绕研究生们所关心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共性话题展开探讨,在共同研讨中互相促进,使广大同学能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获得更大收获。“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由多名学校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顾问团、一名日常工作指导教师和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秘书处三部分组成。沙龙的核心机构是秘书处,下设素质拓展部、网络文学部、辩论演讲部三个职能部门和临床、基础、药学、综合四个学术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之下又根据研究生的兴趣和专业设立多个学术组,各研究方向和学术组均有专门的负责人。此外,沙龙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博客,在学校网站开辟了自己的网络专栏,并即将出版自己的期刊。为加强学术活动的针对性,沙龙以各学术组为单位实行会员制。成为沙龙的会员无须缴纳一分会费,但每位会员必须如期参加所在学术组的学术活动,积极参加互动探讨,并在活动之后撰写学术心得发表在沙龙博客上,以供主讲人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二)伯仲学术沙龙的特色及优势。

自我教育乃培养人才之有效手段,亦是提高创新能力之重要途径。如何将自我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方式相融合,是每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所需思考之重要课题。与传统的学术讲座不同,学术沙龙的活动以各学术组为单位进行。各学术组每期活动的主题都在会员之中经过详细的调研和探讨,因而对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每期学术活动的主讲人均由各学术组会员开会集体推荐产生,既可以是研究生、青年教师,也可以是该领域的博导和专家。先后邀请李连达、张伯礼、吴以岭、刘昌孝院士;张琪、段富津、孙申田、王玉玺等国家级名老中医和曹洪欣、匡海学、王喜军、李冀、王庆国、段金廒、王琦等知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大型学术讲座。伯仲学术沙龙的活动以主题讲座、圆桌探讨、演讲辩论、嘉宾访谈、读书心得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此外,为便于同学们交流,沙龙还通过网络空间、博客、微博、QQ群、飞信群等在网络上随时开展学术研讨,使学术交流的空间进一步扩展。

从2011年6月成立至今,研究生学术活动蓬勃发展,学术氛围空前浓厚,每周均有2—3场沙龙学术活动,累计举行各类学术活动90余场。受益者除了研究生之外还有大量的留学生、本科生、外地进修生,累计受益15000余人次,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此外,学校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活动,并在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以提高研究科研能力。在评选各类奖学金时,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档次水平也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三)伯仲学术沙龙对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伯仲学术沙龙答疑解惑、因材施教,在和谐放松温暖的氛围中,研究生们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伴有导师的指导和关注,攻克难关、拓宽思路,在学科及学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利。研究生自身特点、培养模式均有别于本科生,相互交流沟通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伯仲学术沙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连接友谊 的纽带,素质拓展部组织大家每月进行一次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如:徒步、爬山等;各个小组定期进行圆桌讨论,还有辩论演讲部每年一次的“播种杯”研究生辩论赛,展开话题,进行充分讨论,独自与群言,微笑或争辩,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好不热闹。学习并非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因为思想从来不是一种自言自语,智慧的火花只有在碰撞中才会绽放的更加灿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合适自己的信息,运用得当为己所用。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然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5]伯仲学术沙龙正是这种“教师引导、学术从游”的良好学术氛围,导师、专家或是博士生对于硕士生的教授或是指点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还便于研究生们尽快了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与动态,使研究生们真正懂得学问的真谛、学术的魅力,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实践证明,“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确实是开展研究生自我教育之有效载体。对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导师,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生通过“研究生伯仲学术沙龙”这一平台践行“读中医书,说中医话,想中医事,做中医人”之理念,提高自我教育之能力,把自己培育成伯仲良才,为中医药事业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殷小平.看似平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纪念潘懋元教授创办周末学术沙龙20周年[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4)

[2]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背景:三联书店,2004:56

[3]罗尧成,朱永东.学术沙龙:一种研究生教育课程实施形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

[4]肖海涛.试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以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为例[J].江苏高教,2007,(5)

[5]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4

作者简介:曹明明(1985-),女,汉,硕士。

通讯作者:李冀(1960-),男,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学理论及配伍规律研究。

9.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角色定位论文 篇九

学术理论期刊(本文专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编辑是编辑出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办好期刊的重要人才资源,还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力量。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责要求其能力素养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要求建立相应的培养模式,促使年轻编辑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文化把关人。一、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工作角色是由任务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工作任务,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工作角色。而且,任务一旦确定,就必须有相应的人员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也就明确了。探讨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要从其特殊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入手。

1.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特殊任务

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同图书编辑有很多共同的工作任务,比如选题的策划、审稿等。但是由于工作的量化、细化、精准化和工作难度的不同,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与图书编辑相比,有很多工作的特殊性。选题策划任务量大而且存在非计划性和即时性。学术理论期刊编辑部大多只有五六名编辑人员,他们每人一年大概要独立策划数十个重点文章选题。尽管有的选题年初也有计划,但也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的进展即时性地策划很多选题。学术理论期刊编辑把关任务繁重。学术论文稿件基本上是作者个人的学术观点,体现作者个人的研究成果。这种没有经过充分讨论和思想碰撞的成果可能具有前沿性、争议性,甚至片面性,这就给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审稿带来的困难相应多一些。2.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任务角色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家型编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在编辑业务上有专长,精于稿件的整理加工,能够成为编辑业务的指导者、实施者。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要对编辑业务精准娴熟,处理稿件得当到位,起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作用。学术型编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在学科领域有所建树,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能够成为学术研究的引领者、推动者。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要有宽广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学术专长,能够与学术专家开展对话和讨论,在学术圈子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研究型编辑。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成为学术研究和业务研究的能手和学者。编辑往往被誉为“为他人做嫁衣”,但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也要“为自己做嫁衣”。也就是说,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不能满足于对稿件进行修修改改、挖挖补补,而要自己动手开展研究,进行写作。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不仅要在相关学术领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而且对编辑业务也要有深入的见解和领悟。从本质上说,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从事的是弘扬学术、记录文明、传播文化的特殊工作,担负的是宣扬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职责。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术理论期刊编辑是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者。

二、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职责和角色要求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的业务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系统,择其要者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策划组稿能力。策划组稿能力是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一项基本的和必备的素质。从工作环节来看,它包括策划能力和组稿能力。策划能力是指编辑根据期刊研究方向拟定约稿选题的本领。选题策划是一项创造性思维活动。学术论文的`选题策划,绝不是仅仅把选题告诉作者即可,而要提出写作意图、写作主要结构和写作创新点,这就要求编辑对这一选题的研究情况有所了解和把握。此外,同一选题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这也需要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同作者交待清楚。

比如,某期刊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拟策划一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稿件。学术理论期刊编辑绝不能把选题告诉作者就以为万事大吉,而要讲清楚从哪个角度来写。一种角度可能是要回答好人们的思想困惑问题,如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是不是虚无缥缈的,坚定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一选题也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如共产主义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所起到的强大精神力量来构思;此外,该选题还可以从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角度,如怎样把握好共产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共产主义信仰与人类历史进程及规律、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等角度来写。搞好选题策划还要求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具备策划的敏锐性,善于捕捉重点选题。比如,中央要召开相关会议,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要有意识地收集相关材料,提前把选题告诉作者,以便中央会议召开后能够及时刊登相关研究文章。

有了好的选题,还要求编辑具有相当强的组稿能力。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只有对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比较熟悉,而且掌握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才能及时顺利组织到稿件,并使稿件符合约稿意图。编辑把关能力。它包括编辑能力和把关能力,编辑能力是编辑的基本功,把关能力则是对编辑在政治关、学术质量关方面的更高要求。编辑能力,要求编辑能从编辑业务角度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学术质量以及文章结构、语句表达、标点用法等方面判断稿件的写作水准。这就要求编辑具备相当强的鉴别能力,对于稿件基本可用,但不符合写作规范,编辑应能够通过编辑加工使之达到发表要求;对于尚未达到发表水准,但文章有一定新意需要做较大修改的稿件,编辑应精准指导作者怎样修改。把关能力是在编辑能力基础上的更高要求。理论导向是判断稿件能否采用的根本标准,导向不正确即使文章说理再充分也不可采用。这就要求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具有很强的理论把关意识和把关能力,一旦发现理论导向问题,坚决予以“一票否决”。

如果编辑不能鉴别学术文章的理论导向和理论观点是否准确,即使他的文字功底再强,也是不称职的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理论期刊编辑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收集材料、调研分析,追寻问题、思考明辨的过程。学术研究对于提升编辑业务能力有直接的帮助:收集材料、调研分析有利于编辑掌握理论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动态;追寻问题、思考明辨有利于编辑在编辑把关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有CHINA PUBLISHING JOURNAL1月上第01期64利于提升在学术上的发言权,有利于提升编辑的威信和自信。编辑衍生能力。

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不应只会看稿子,他们应该具有学术自由的特性,展现多彩多样的才能。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因为要经常与作者约稿、交流稿件修改情况,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还因为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对话,有时甚至受邀做学术报告或者介绍理论研究热点、谈论文写作的要求等,这都需要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具有良好的宣讲能力。由于学术理论期刊编辑部人手少,编辑往往既要做文字编辑,还要做美术编辑,甚至做期刊宣传员。他们要善于向读者宣传期刊工作,使读者对期刊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善于宣传期刊的良好品牌形象,使读者对期刊产生尊重敬畏的心理;要善于宣传期刊的投稿要求,使读者明了投稿方向。数字出版是学术理论期刊出版不可逆转的方向。

因此编辑在熟知怎样为期刊选择更为适宜的内容呈现形态的同时,还应该掌握数字出版业务的运营模式,从而在数字出版中担任重要角色,编辑不仅是挖掘作者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组织者,而且是数字期刊产品的研发者。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业务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其中策划组稿能力是关键,编辑把关能力是核心,学术研究能力是根本,编辑衍生能力是新生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可以胜任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工作,做一个称职的学术理论期刊编辑。

三、学术理论期刊编辑能力养成的途径

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业务能力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要靠长期积累,不断锤炼,逐渐养成。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理念。学术理论期刊编辑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必须树立“高标准,严要求”的理念,要认识到自身是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工作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只有从“高标准”的角度塑造自己,从“严要求”锻炼自己,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钻研业务,注重能力的提高。加强学习与思考。加强学习与思考是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重要前提。学习是不断积累知识、夯实学术基础的活动。

只有不断学习,沉淀深厚的学术素养,才能全面透彻审视学术理论文稿。同样,学习应该与思考结合起来。《中庸》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治学进路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思”与“辨”就是思考的两个关键环节。思考,有利于进一步反思和反省,洞察“是什么”“怎么办”,搞清楚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该学习与期刊研究领域有关的学科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学科理论知识,把握学术前沿,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加强学术交流和研讨。学术交流和研讨的过程,既是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和进展,也是自身汲取学术养分、夯实学术理论基础的活动。学术交流和研讨,是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产生思想火花的重要途径。

只有经常加强学术研讨交流,才能在学术研讨中生成思想智慧,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学术研究与写作。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能编会写。写作研究的过程,也是对文章进行构思反思、修改完善的过程。这对提高编辑加工能力至关重要。加强学术研究,应该紧密贴近期刊学术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要善于对编辑业务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加深对编辑业务规律的认识。加强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善其身”。

10.学术图书评价实证研究 篇十

【关键词】学术图书;学术评价;同行评议;皮书;应用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张艳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蔡继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的质量进行评价一直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出版机构以及学者关注的焦点,采用完善的学术图书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和流程,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的学术价值进行综合评判,对提升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促进學术繁荣、推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学术图书的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研究成果皮书是典型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在新的时代下,皮书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定位。目前,我国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总体水平不高几乎是公认的事实[1]。在此大环境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通过对皮书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的实践,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性研究成果评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皮书评价从2009年开始,参评皮书的数量逐年递增,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皮书的评价工作不断摸索,得到了课题组和社会各界的认可。目前,皮书评价已经成为某些科研机构进行资助与人员考核的重要标准。

一、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评价方法综述

1.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评价方法综述

同行评议法是国外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广泛采用的评价方法,在17世纪中叶英国皇家学会刊物的创刊时期开始使用,随即在其他国家的出版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牛津、剑桥等大学出版社都有一套匿名评审、同行评议的规范流程对图书的准入进行评价。

同行评议本是国外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获得广泛认可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多种原因导致过多的人为干扰使评审失去公允,很难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因此,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界普遍呼吁更为客观的评价标准。科学计量学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普赖斯在其发表的学术专著中首次提出“引文分析”,学术图书评价也逐渐开始采用引文评价。随着引文评价被广泛采用,学者对引文评价提出了质疑,Mohammadi和Thelwall认为引文评价受读者人数的影响[2]。

同行评议存在结果差异大、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引文评价在全面判定一个学术成果的品质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可以采用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评价方式。Kousha和Thelwall对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图书评价进行了专业性的研究,认为可以采用引文指标和通常的学术评价指标同时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进行评价[3]。Kayvan等强调了引文评价方式可以为同行评议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4]。

2.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评价方法综述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类成果评价的发展,经历了从较为单一的同行评议到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分析相互补充的综合评价演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同行评议机制被正式引入国内,此后,同行评议被大量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中,国内一些著名的图书评奖,如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的“一部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图书奖”均采用了同行评议的方式。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引文分析并开始用于期刊评价,随后引文评价期刊的方式逐渐被引入对学术图书的评价中[5]。苏新宁等运用引文分析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6]。

国内学者认为,不论是引文分析还是同行评议,均不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术图书进行评价[7],引文分析与同行评议的有效结合才是最佳的评价方式。刘建辉认为,对学术成果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既要完善引文分析法的应用,又要巩固同行专家评价方法的主体地位[8]。在面对复杂的评价对象和评价问题时,既需要定性评价,又需要定量评价,因此综合评价成为科学评价的首要选择。

二、皮书作为智库报告在当下中国被赋予新的功能定位

1.皮书的起源与发展

皮书最早是以白皮书的形式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而皮书作为一种出版形态,最早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提出并践行的,是从该社出版的蓝皮书、黄皮书、绿皮书综合演化而来的,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1991年,国内经济蓝皮书作为正式出版物公开出版发行[9]。随着皮书在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日益增大,皮书这一称谓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流传,分为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系列,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行业、国际问题、地方发展等多个领域。

2.新时代赋予皮书新的功能定位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形势的演变,智库在政府决策、引导理论、传递中国话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皮书作为一种专题性研究报告,以定期连续发布的方式,通过媒体的话语转换和传播引导社会舆论,引起决策者的关注和吸纳,最终影响决策,基本上涵盖了智库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方式。目前,皮书研创出版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智库成果重要的发布平台。

三、皮书发展回顾及评价作用凸显

1.皮书发展回顾

1996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经济蓝皮书,即《199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近20年来,皮书的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皮书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从原来的几种发展到目前的300余种。目前,皮书系列不仅发展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核心品牌,更是中国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品牌。

nlc202309081509

2.皮书评价的作用愈发凸显

随着皮书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权威出版平台地位的凸显,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加入皮书的研创与编撰。皮书是应用对策类研究报告中影响力比较大、出版数量比较多的年度性研究报告。然而,皮书并非一般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它对时效性、前沿性、实证性的要求很高,这种出版周期短的特点对研创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出版周期逐渐缩短,少数皮书的学术图书质量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内容质量不高、主题与上年重复、学术规范有待加强、重复率过高等,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皮书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大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存在的普遍问题,对皮书进行评价对提升皮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鉴于大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的学术质量以及皮书的出版状况,对皮书内容质量进行系统评价的作用进一步凸显。皮书评价工作自2008年开始,至今已连续开展了10年。为了更加专业、持续地对皮书进行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9年成立了皮书评价研究中心,于2014年更名为皮书研究院。皮书评价得分及排名在2008年“第九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首次发布以来,参评的皮书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15年,皮书参评数量达308种。一方面,皮书评价通过找出问题供课题组参考,为下一年度的皮书研创提供改进思路;另一方面,皮书的评价结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不仅皮书评价是皮书能否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关键指标,皮书分级资助的最主要标准也是皮书评奖与淘汰的重要衡量依据。

四、评价指标的演变发展

皮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最初的设立,到经过多年的摸索和修正,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皮书内容评价的特点

一个成熟的评价体系不是理论思辨的结果,而是在实践互动中逐渐摸索、修正形成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评价正是在多年不断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应用性研究成果评价的探索中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

1.依据皮书特点分类设置皮书的评价指标

在皮书内容评价指标的设置中,依据皮书学科领域的特征进行了分类设置。皮书按照学科领域分为经济、社会政法、文化传媒、行业、地方发展、国际问题等类别,依据皮书的不同类别,在指标设置时也有所差异。例如,对原创性指标的设置在地方发展类皮书中进行了弱化,对实证性指标在国际问题类皮书中进行了弱化。

自2015年起,皮书的评价做了两个方面的调整:第一,考虑不同的学科特点,加分项部分设置了评价评级、社会调查以及模型分析与预测三项内容;第二,将科学计量方法引入皮书的评价中(科学计量包括多种指标,其中引文是最常用的一种),计算引文量的前提是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积累,评价的是当年度的皮书,采用引文的方式显然不够合理,因此采用皮书数据库的下载率作为科学计量的指标。同行评议能充分發挥专家的特长和优势,文献计量则给专家评议的主观判断提供了客观数据参考,皮书的内容评价将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进行了比较好的结合。

2.依据皮书的特色更加注重同行评议的细节设计

皮书的主观评价指标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完成,在现实中很容易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且评审结果不易被量化和比较。因此,对评价皮书的同行专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更加注意细节设计,具体包括:第一,成立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保证同行专家的延续性。在组织专家对皮书内容进行评价的同时,针对皮书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自2010年起,设立了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每两年一届,这样确保同行专家对皮书的研创特点比较熟悉;第二,依据专家的学科进行分组评价,保证评价的专业性;第三,同行评议专家包括相关学科学者、学术期刊资深编辑、资深媒体人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皮书的认知、掌握的信息量不同,对皮书的评价视角亦不同,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六、皮书评价实践中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评价的思考

1.学术图书按照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评价

对图书进行分类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目前通用的图书分类工具,主要是依据学科的内容对图书进行划分,但此种分法并不适合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的评价。评介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图书,建议依据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划分。任全娥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为论文类、研究报告类和著作类,并依据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评价指标[10]。叶继元按照成果形式对学术图书进行了划分,包括学术著作、学术专著、学术论文汇编/论文集、某学科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和学术随笔等[11]。

2.对专家的信度可进行实证评估

同行评议容易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评价信度。卜卫等认为评估者的信度包括整体信度和评委个人信度。其中评估者整体信度可以采用肯德尔系数来估计,测试评委的态度是否一致。对评委个人信度分析方法比较多,包括计算同质性系数、相关系数、建立回归方程以及因子分析法[12]。皮书评价不仅对评价指标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多年的探索中,对同行专家的评价方式、评价流程也在不断摸索和改进,以期能够提升同行专家的评价信度。从实证的角度对同行专家的信度进行评价,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3.出版社作为第三方评价机构更具客观性

皮书评价结果目前得到了课题组普遍的认可,一些课题组把评价结果作为当年度考核的依据,也有课题组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运用到本单位的科研评价中。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中,中介机构作为专业的独立评价机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和独立性,而学术出版机构更具有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特征:第一,数据资源基础。在学术产品生产过程中,学术出版机构积累了大量的内容资源,这些数据构成了学术出版机构建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基础资源;第二,学术出版机构是学术作品加工者(编辑)的组织者,创作者、消费者和加工者的集合使得出版机构拥有了坚实的同行专家基础。

nlc202309081509

[1]谢寿光.中国学术出版:现状、问题与机遇[J].出版发行研究,2013(5).

[2]Mohammadi E., Thelwall M. Mendeley readership altmetr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knowledge flow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8).

[3]Kousha K.,Thelwall M. The web impact of open-accesssocial science research[J].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7(4).

[4]Kayvan K., Mike T.,Somayeh R. Assessing the citation impact of books: The role of Google Books, Google Scholar, and Scopu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11).

[5]邱均平,王菲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6]苏新宁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葉继元,袁曦临.中国学术评价的反思与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1).

[8]刘建辉.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探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9]蔡继辉,张静鸥.皮书2012:价值与评价望[J] .中国图书评论,2013(2).

[10]任全娥.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5).

[11]叶继元 .学术图书、学术著作、学术专著概念辨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1).

[12]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上一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下一篇:留学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