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试题三1(精选6篇)
1.中考模拟试题三1 篇一
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2014九年级地理月考卷
一、填空题。
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D.文莱、菲律宾、日本
2、在一幅1︰100000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 A、5厘米B、15厘米C、3厘米D、10厘米
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主要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 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4.我们知道全球公分24个时区,已知北京处于东8区,美国纽约处于西5区,那么纽约相对于北京来说是:()A.晚了11小时B.早了11小时C.晚了13小时D.早了13小时
4.“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意义有()①解决能源短缺问题②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③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北温带的是:()
A、120°E,40°NB、170°E,20°NC、40°W,20°ND、10°W,80°S
6、读下面经纬网图, A、B、C、D四点中符合东半球、高纬度的是:()
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0、下列等高线地形部位图与名称之间,表示正确的是
()
11、“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12、达州市气候类型应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3、下列词语,表示气候的是:()①风和日丽②冬冷夏热③风雨交加④四季如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4、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哪几个大板块边缘:()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15、A、B、C、D四图的名称依次为:()
7、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跟美国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在工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8、下列节日中,达州市哪一天的白昼时间最长:()A、元旦B、春节C、国庆节D、七一建党节
9、世界上的陆地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
A、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南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 16.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的原因是()A.亚洲面积大,且平均海拔高B.亚洲面积大,起伏小
C.全球陆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D.全球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
17.下列最适合郊游的天气是()
18、下列海峡中,不属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德雷克海峡B.白令海峡、土耳其海峡 C.麦哲伦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大的洲是,几乎全部位于寒带的大洲是。(填名称)(3)问答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温从赤道向两极地区有什么变化规律?。
19、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北冰洋B.太平洋和大西洋C.印度洋和大西洋D.太平洋和印度洋 20、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是:()
三、综合题。(共18分)
25、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图中等高距是米,图中甲山峰海拔在米以上。(2)、图中山谷位于()A、A地B、B地C、C地D、D地(3)、写出图中的山体部位的名称: E地是F地是(4)、小溪B的流向是:自向流去。(5)、沿A和C两路线登山,选择 从路线上山会省力些。
26、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虚线的名称:
①
②(2)从图中可知,占据热带地区面积最
27.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美国东南部(35°N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纬度位置较低,加之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1月份平均温度在5℃以上,7月份为24℃-27℃,光照时数2500小时/年以上。
(1)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4分)
(2)落基山是世界上两大山系之一的山系北段的主脉。请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4分)
(3)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分)A.美国农产品中多为热带产品B.具有地区生产专门化特点 C.乳畜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D.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广的国家
(4)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美国棉花带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3分)
2.中考模拟试题三1 篇二
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对南通市从2010年起进行中考改革后的三年来的化学试题做一些分析。
一、试卷结构合理, 呈现学科特点
试题主要采用能力立意, 设置由易到难, 符合学生的答题规律, 有很好的梯度。难度适中, 三年来的中考难度系数基本在0.75左右。由于实行了理化合卷, 题量由原来的20题缩减为15题, 阅读量由原来的4500字左右降到2600字左右, 试卷长度由8页缩减到4页。从题型上看, 原来的15条单项选择题减少为10条, 并取消了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中原来的5条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性的填空题减少为3条, 2条考查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的填空题减少为1条, 2条考查计算的题目减少为1条。从整个卷面上看, 容易题力求体现毕业要求, 较难题采用分散出现, 分步得分的形式, 从而能稳定学生的情绪, 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考试中各得其所, 有效发挥其能力和水平。试题陈述语言简明、易懂;选用的题型使用恰当, 发挥了各种题型的功能;大题和小题统一编号, 试卷结构科学规范。试题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 选用新颖的内容、图表、模拟图等多种形式陈述试题, 注重呈现形式的多样化, 卷面科学、插图规范、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二、通过选择题来调整考查的知识结构
这三年来南通中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所覆盖到的知识点归纳如下:
1.与“科学探究”主题有关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实验基本操作, 如2010年13题, 2011年15题, 2012年14题; (2) 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和装置, 如2010年17题, 2012年16题; (3) 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制取, 如2012年18题; (4) 实验方案中的对比思想, 如2012年19题。
2.与“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有关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水的有关知识, 如2010年15题; (2) 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如2010年19题, 2011年20题, 2012年17题; (3) 碳和碳的氧化物, 如2010年16题, 2011年17题; (4) 化学肥料的功效, 如2011年13题。
3.与“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有关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微粒的性质, 如2010年14题, 2011年16题; (2) 物质的分类, 如2011年12题; (3) 物质组成的表示, 如2011年14题; (4)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如2012年13题。
4.与“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有关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物质的变化, 如2010年11题, 2012年12题; (2) 质量守恒等守恒思想, 如2010年20题, 2011年18题, 2012年20题; (3) 化学反应中的相关概念, 如2012年15题。
5.与“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有关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 化学物质与生命健康, 如2010年12题, 2011年11题; (2) 新材料, 如2010年18题; (3) 燃烧的原理, 如2011年19题; (4) 保护环境, 如2012年11题。
从中可以看出考查实验基本操作、溶液、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质量守恒等守恒的思想这3个知识点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其他的知识点每年都在做不同程度的调整, 使选择题对双基的考查有着较高的覆盖率和效度。
三、非选择题注重从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
非选择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强调理解和应用, 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实验与探究, 关注能力培养, 强化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经验, 联系科技进步和生活及生产实际。在这一部分, 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了合理的区分度, 体现了水平测试和选拔测试的科学结合, 同时三年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有较好的测试功能和导向功能。试题的题型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 重视考查“四基”, 着眼学生发展
此类试题根据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 注重考查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围绕基础性、主干性知识设计试题, 考查学生对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此类试题主要体现在21题和22题, 考查的内容稳中有变。
现归纳如下:
1. 与“粒子的结构”有关的有:
2010年21题 (1) 、 (2) , 2011年21题 (1) 、 (2) 、 (3) , 2012年21题 (1) ;2.与“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有关的有:2010年21题 (3) , 2011年21题 (4) , 2012年21题 (2) ;3.与“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有关的有:2011年21题 (5) ;4.与“化学反应的微观运用”有关的有:2011年21题 (6) , 2012年21题 (3) ;5.与“物质的分类”有关的有:2010年22题 (1) , 2011年22题 (1) ;6.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有:2010年22题 (2) , 2011年22题 (2) , 2012年22题;7.与“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有关的有:2010年22题 (3) 、 (4) , 2011年22题 (4) ;8.与“物质的用途”有关的有:2011年22题 (3) ;
9. 与“溶液的配制”有关的有:
2011年22题 (5) ;10.与“氮肥的使用注意”有关的有:2012年22题 (2) ;11.与“反应产物的判断”有关的有:2012年22题 (3) 。
(二) 体现学科价值, 强调知识应用
此类试题的编制立足于社会发展和生活实际需要, 体现化学学科的知识特点与实际应用价值, 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到处都有着化学知识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了解社会的发展。其中重点是将原来的框图型推断题演变为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图的题目, 所涉及的化学工艺一般是取自于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 从初中生的视角来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 能真正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释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这类题目集知识、信息、双基、能力于一体, 并且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让学生觉得活而不难, 陌生而熟悉, 因此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 但对死读书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的, 同时这类试题在客观上也抑制了中考复习中的题海战术。此类试题固定在23题。
现归纳如下:
1.2010年考查的内容有:钢铁的成分、冶炼及其防腐;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家用汽车和公交车耗能的对比。
2.2011年考查的内容有:金属材料的运用;碳酸钙、氧化钙的生产工艺流程;玉米塑料、区分尼龙和蚕丝。
3.2012年考查的内容有:海水制盐并除去可溶性杂质;海水制溴的生产工艺流程。
(三) 突出学科特点, 重视科学探究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考查科学探究的题目是每年中考必考的独立题型, 而且是重头戏。它以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活动的重要平台, 通过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展开科学探究过程, 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的思维过程、迁移运用有关实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要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导向。此类试题题号为24题, 模式基本固定, 环环相扣, 体现了科学的探究过程, 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现归纳如下:
2010年:提出问题 (Na2O2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Na2CO3;2.NaOH;3.Na2CO3和NaOH) →制订计划 (将CO2通入Na2O2粉末, 将反应后的固体配成溶液, 验证其成分) →进行实验 (将足量且潮湿的CO2通入Na2O2粉末, 将反应后的固体配成溶液。 (1) 向溶液中加盐酸; (2) 测溶液的pH值; (3) 先向溶液中加CaCl2溶液, 再加酚酞溶液) →收集证据 ( (1) 有气泡产生; (2) pH>7; (3) 溶液先出现浑浊, 后变成红色) →解释与结论 (产物是Na2CO3和NaOH) →反思与评价 ( (1) 中有气泡产生, 不能说明只有Na2CO3, 因为不能排除NaOH的存在) →表达与交流 (用Na2O2作滴水生火的魔术必须控制什么的用量) 。
2011年:提出问题 (KMnO4制O2收集到的O2为什么会大于理论产量) →猜想与假设 (1.可能是MnO2分
考试研究
解放出O2;2.可能是K2MnO4分解放出O2) →制订计划 (分别取MnO2和K2Mn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 →进行实验 (1.取一定质量的MnO2加热, 测MnO2的质量有无变化;2.取K2MnO4加热, 看能否收集到氧气) →收集证据 (1.MnO2加热后质量不变;2.K2MnO4加热后能收集到氧气) →解释与结论 (原因是K2MnO4加热后能部分分解生成O2) →反思与评价 (设计实验验证是生成物K2O对K2MnO4的分解产生影响) →表达与交流 (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 。
2012年:提出问题 (如何比较镁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制订计划 (用镁、铝和硫酸反应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进行实验 (用两块表面积相同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 分别与相同的硫酸反应) →收集证据 (观察到镁比铝反应更剧烈) →解释与结论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测定金属与酸反应得到相同体积氢气所需要的时间或测定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等, 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反思与评价 (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 。
(四) 创设真实情境, 适当降低计算难度
此类试题都有一个主题, 围绕主题的情境真实, 贴近生活、生产实际, 反映了化学知识与生活健康、保护环境等的联系, 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人文价值, 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的意识, 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题型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计算模式, 将计算与物质的性质、变化以及运用等相结合, 与高考试题形式初步接轨, 但在计算的能力要求上适当降低了难度。
现归纳如下:
2010年主题是碘元素:1.碘属于微量元素还是常量元素?2.求KI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烹饪时添加碘盐要注意什么?3.计算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来判断是否为合格产品。
2011年主题是酸碱中和:1.焚烧秸秆会带来什么污染?纤维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检测废水呈碱性的方法是什么?3.计算一定量的废酸能处理多少的废水。
2012年主题是VC:1.VC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富含VC的食物是哪个?2.VC的还原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3. 计算果汁饮料每100mL中VC的含量, 并分析未加酸酸化而使结果偏小的原因。
3.中考模拟试题三1 篇三
1.右图是李兵同学在学习战国时期历史时制作的“战国七雄”位置示意图。其中,商鞅变法所在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贾思勰
3.南朝时期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统治者弘扬传统文化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4.中国古代经历了许多次政权的更替。下列政权组合中,属于并列的有 ()
①魏、蜀、吴②西晋、东晋③南朝、北朝④明朝、清朝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5.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列不属于五四爱国运动口号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取消“二十一条”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他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抗战的艰苦年代,他创作了《愚公移山》用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这位人物是 ()
7.2009年9月,邓稼先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县委书记的楷模”
8.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20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这里的“它”是指 ()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青海
9.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 ()
A.城市中的市民阶级 B.教会中的教士
C.封建领地中的封建主 D.封建社会的农民
10.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的起义军转战南美大陆,其沉重打击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11.下列科技文化成就中,与英国人有关的是 ()
①《罗密欧和朱丽叶》②《战争与和平》③相对论的提出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2.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13.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伟大的登陆战,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从英国出发,渡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这次登陆战对整个战争进程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B.开辟了打击德军的欧洲第二战场
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
14.欧洲共同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谋求在欧洲使用统一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15.右图是漫画《恐怖的骨牌游戏》,漫画的左下角是美国国旗;右上角是苏联国旗;中间是和平鸽;骨牌上是导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漫画反映了美苏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B.漫画可能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C.漫画中的和平鸽应该指的是中国
D.漫画讽刺了美苏军备竞赛危害和平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10分)19世纪中期,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了。作为先进的阶级力量,它们的诞生,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改变了近现代中国的命运。请回答:
(1)阅读下列地图:
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领土(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图
回答:根据以上两幅地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南京条约》中相应的内容。(答出两点,如多答,则按前两点给分)(2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诞生。请举出一位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并概括他在创办实业方面的爱国举动。(2分)
(3)观察下面的示意图,请回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单位:亿元)
导致上述图表中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只需选择三个项目作答,如多答,则按前三项给分)(3分)
1978年以来我国各领域重大成就简表
领域
重大成就
民主与法制建设
思想建设
祖国统一
科学技术
教育成就
17.(10分)法国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伏尔泰图二攻占巴士底狱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还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
——摘自张琦、倪新玉《世界历史速读》
材料三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图一中人物直接相关的重大史实是什么?(1分)这场运动与图二中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关联?(2分)
(2)发生在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史实,除法国大革命外还有哪一件?(1分)它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特点。(3分)
(3)材料三中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痛苦”有两层含义,请结合所学知识任意挑选其中的一层含义作简要概括说明。(2分)
参考答案
一、1.C2.D3.B4.C5.B6.B7.A8.C9.A10.D
11.D12.A13.B14.B15.D
二、16.(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答其他符合题意的人物及活动也可)
(3)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民主与法制建设:平反冤假错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答一点)
思想建设:邓小平理论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或答邓小平理论形成)
祖国统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关系日益密切。(任答一点)
科学技术: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863计划”。(任答一点)
教育成就: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任答一点)
17.(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巴黎人民爆发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规模大;范围广;比较彻底;影响深远。(任答三点)
4.中考模拟试题三1 篇四
(一)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页为试题部分,共4大题24小题,满分14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相应的位置上。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涟漪(yī).
C.馈赠(kuì).瞋视(zhēn).污秽(suì).B.迁徙(xǐ).诘责(zé).D.撺掇(cuān)啜泣(zh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眼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使人感到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
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材料链接】
2010年2月3日,从中国烹饪协会传来喜讯:湛江市被正式授予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称号。湛江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这一殊荣的城市。港城又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它提升城市品位,也奠定了作为粤西城镇群中心城市的地位,对于繁荣我市的餐饮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湛江争当粤西振兴发展龙头都颇具现实意义。在得知湛江荣获“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称号后,湛江电视台将组织一次湛江海鲜美食的推介活动,请你参与到以下活动中来。
(1)本次活动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宣传口号,宣传口号要求富含时
代气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宣传,要体现出我市在海鲜美食方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字数不超过16字。请你拟上一条。(2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 5.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湛江被评为“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但在打造稳固这一品牌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
好,请你提两条对“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品牌建设的意见或建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5题。
(一)湛江在前进
①金秋时节,秋风送爽。动人心弦的南海涛声传送着阵阵喜悦,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国庆日中,海滨城市湛江更显得熠熠生辉、令人神往。
②去年国庆节期间,老同学谢卫华从省城广州回湛江探亲,老同学相逢,喜不自胜,无所不谈。我们在品茗畅谈中,透过酒店明亮的玻璃窗,只见开发区高楼林立,高档酒店鳞次栉比,宽敞的大道上车水马龙,眼前一片繁盛景象,不禁为开发区从过去一张白纸发展成为今日颇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中心区而赞叹不已。我们都说,湛江在前进了!
③当一个人的命运与一座城市捆绑在一起,他对这座城市就很在意、很上心;他对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就很关注。当时我们就是这样的心态。每当我们看到新盖起一座大楼,新建设一条道路,都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湛江每前进一步都感到欢欣鼓舞。④开发区是湛江发展的龙头,它的建设发展最受我们关注。记得在1984年的夏天,听说开发区的人民大道铺好了泥土路基,兴奋之情难以抑制,我立即和老同学相约,一起骑着自行车,并携带各自的恋人,顶着炎炎酷暑,从赤坎住地出发,直向开发区人民大道奔去。一路上只见机声隆隆,尘土飞扬……建设者们以勤劳的双手劈荆斩棘、移山开路,犹如浩浩南海,惊涛拍岸;又如大风飞扬,摧枯拉朽……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当时开发区还是一片空白,一座建筑物都没有,但我们的内心已足够激动,热血足够沸腾。在我们心中已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仿佛眼前已矗立一座现代化新城……
⑤现在,开发区人民大道贯通了,把赤坎与霞山两个新旧城区连在了一块,改写了过去流行于民间的贬唱湛江的顺口溜“一个城市分两块”的历史。开发区这个新的引擎助推湛江经济起步发展,犹如矗立于开发区中央的风帆雕塑,湛江这艘巨轮开始“扬帆博浪,走向世界。”
⑥“人心齐泰山移。”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发展,大政方针、目标策略固然重要,但人心更为重要。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才是我们湛江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回望湛江历史,鹤地水库、青年运河、东海大堤、湛江港的建设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些历史经验已成为湛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成为湛江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发崛起的精神力量。
⑦放眼观望,雄伟壮观的海湾大桥犹如一道彩虹把开发区与坡头区、海东新区连在一起,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多少年来“一湾两岸”的城市建设构想已变成现实展现在眼前。再往远处眺望,似乎看到东海岛展翅腾飞的英姿,隐约闻到开发建设的隆隆机声……东海岛已纳入开发区新的版图,随着中科炼化项目以及钢铁基地等重点项目的落户,她又成为湛江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我们相信,我们湛江人民会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不但
要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而且要向实践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把握规律、增长本领、增强创新能力。我们的政府还会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依法行政等多方面加强“软环境”的建设,提高湛江的美誉度,从而更好地为钢铁等大项目的建设和湛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努力的。
⑧今日的湛江人民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姿态,以更加自信的雄心壮志描绘着湛江未来美好的蓝图……
⑨我们相信,再过5年,我们再相约来这里喝茶时,湛江的面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谈起湛江我们更加感到自豪。
⑩因为,湛江在前进!
(选自《湛江日报》,有删改)
7.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文章用哪些具体内容论证了这个观点。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④段说“开发区是湛江发展的龙头”,请你通读全文,谈谈为什么这么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简析文章第⑦段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科炼化项目及钢铁基地等重点项目即将落户湛江,将快速带动湛江的经济发展,我们湛江要吸引更多更好的项目进来,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努力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两点建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点燃一个冬天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
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吸。”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作者:游睿)
1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1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3分)
13.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
表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深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3题。
(一)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4分)
(1)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2)秦王怫然怒怫然:...
(3)天下缟素缟素:(4)寡人谕矣谕:...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
B.安陵君其许寡人 .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醉能同其乐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试概括文中讲述的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①氓(méng):百姓。②绝:渡。③寻常:长度单位。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
常。④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永之氓咸善游咸:都.
C.有项,益怠益:好处 .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谈谈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或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吾腰千钱腰:腰缠 .D.何不去之去:丢掉 .④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翻译成现代汉语。(3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60分)
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最活跃,感觉最灵敏,身体最好动,想象最丰富的年龄段,让一切充满活色鲜香似乎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但现实背景下,过快的生活节奏,过重的学业负担,过剩的营养搭配,过多的感官刺激,常常也令大家感到疲惫和厌倦,每当这种时候,如果大家能够忙里偷闲,搁下你的书本;快中求慢,减缓你的脚步;闹里取静,放松你的身体;苦中求乐,转移你的视线……或许你会发现那课间的一次走神,那午后的一会小憩,那家中的片刻独处,甚至于一顿野蔬,一次漫步,一个凝望,……都会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清欢。
请你以“清欢一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
5.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 篇五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2﹣
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___________;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___________;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___________%.
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___________色.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3+、Ba2+、Na、OH、Cl、CO3、SO4;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
2﹣
2016年北师大二附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用木材制桌椅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用木材制桌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用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硫酸 B.胆矾 C.碘酒 D.空气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解答】解:
A、稀硫酸是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B、胆矾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故正确.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故错误. D、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
3.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B.氯化铝(AlCl)
C.硫酸亚铁(FeSO4)D.氧化钠(Na2O)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由所写化学式计算其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是否为0,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解答】解:Mg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2,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A书写正确;
B、AlCl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3、﹣1,代数和=(+3)+(﹣1)=+2≠0,化学式不正确;故B书写错误;
C、FeSO4中亚铁(+2价)与硫酸根(﹣2价)的化合价代数和=(+2)+(﹣2)=0,化学式正确;故C书写正确;
D、Na2O中两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1、﹣2,代数和=(+1)×2+(﹣2)=0,化学式正确;故D书写正确; 故选:B.
【点评】铁元素有+
2、+3价两种化合价,当铁为+2价时,称为亚铁;当铁为+3价时,称为铁;因此硫酸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
4.盐是一类物质,有的能食用,有的不能食用.误作食盐使用会引起中毒死亡的是()A.NaNO3 B.Na2CO3 C.KCl D.NaNO2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白色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不能食用.
【解答】解:NaNO2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但是它有毒,能使人中毒,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要了解甲醛、亚硝酸盐、黄曲霉素、三聚氰氨、二氧化硫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5.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因为pH表示酸碱度,pH值越小酸性越大,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则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解答】解: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且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6.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分析】氢气燃烧生成水,煤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燃放鞭炮能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 【解答】解:燃烧氢气、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燃烧烟煤、工业废气的排放、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污染环境的物质. 故选C.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7.某同学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
【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均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
Cu+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制取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B.式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 D.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有工业制法和化学实验室制法;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
【解答】解:A、制取一种物质的方法可以有多种,如氧气的制取就用分离空气法和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不同方法; 正确;
B、不同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相同;因物质的结构不同,但和相对分子质量是否相等没关系; 正确;
C、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如金刚石和石墨就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正确;
D、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纯净物,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知识面很多,跨度较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9.下列各组中的气体可以用同一种方法收集的是()A.H2、O2、CO2 B.H2、O2、CO
C.CH4、CO2、CO D.H2、CH4、CO2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如图所示,它主要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
【解答】解:
A、H2、O2可用排水法收集,而C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O2、CO2可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只能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H2、O2、CO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C、CH4、CO可用排水法收集,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CO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H2、CH4可用排水法和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C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需用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故选B.
【点评】收集气体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
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B、烧杯底面积大,不能直接加热,会受热不均,炸裂;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会发生事故;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
【解答】解: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炸裂,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
11.把生石灰、二氧化碳、食盐分别溶于水,往它们的溶液里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是()
A.蓝色、红色、紫色 B.红色、无色、蓝色 C.无色、蓝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分析】根据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
【解答】解:生石灰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石蕊为紫色,观察选项,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下列四种物质中,其中有一种物质能和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是()A.石灰石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烧碱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应用.
【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时,要注意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盐与碱或盐发生反应时,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的.
【解答】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该物质不溶于水,与碱或盐不能发生反应,故A与D或C不能发生反应,排除得出答案为B,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要完成此类题目,需要同学们掌握住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对反应物溶解性的要求.
13.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有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量取等操作步骤.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先计算出所需溶质与溶剂的量,而后进行根据所知的量进行称量、量取及溶解
【解答】解:配制5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先知道用溶质氢氧化钠多少克,溶剂水多少克,故首先是计算.计算完后,先称固体氢氧化钠,后量取水,最后是溶解,故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配置实验的考查,重点复习配制溶液的步骤,对强化学生对溶液配制的知识有一定帮助
14.下列每组中的两种气体混合后,遇火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A.N2、O2 B.N2、H2
C.CO、CO2 D.CH4、O2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包括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氧气只具有助燃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B、氢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但氮气不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C、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不正确;
D、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安全重于泰山,生产、生活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特别是食品安全、饮水安全、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问题等,不但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
15.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腐蚀的速度最慢的是()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铸铁生锈的条件是铸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铸铁生锈.据此判断铸铁管道腐蚀最慢的条件.
【解答】解: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铸铁管道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B、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铸铁管道与酸性物质充分接触,容易生锈; C、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铸铁管道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和水,铸铁管道不容易生锈; 通过对比可知,D种情况下铸铁管道腐蚀最慢. 故选D.
【点评】在了解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缺一不可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知识.
16.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方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C.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过滤 D.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对于本题中的杂质氧化铜,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 【解答】解:A、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把原物质除去了,故选项错误; B、铜和氧化铜都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铜和氧化铜都不能与铁粉反应,故选项错误;
D、铜与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虑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是中考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7.只用一种试剂将NaOH、Ca(OH)
2、稀H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BaCl2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碳酸钠溶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与NaOH和Ca(OH)2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故A不适合;
B、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B不适合;
C、由于NaOH、Ca(OH)2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故C不适合;
D、Na2CO3溶液与NaOH不反应,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H2SO4反应有气体生成,故D适合.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学们具备有关化合物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实验操作的经历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FeCl3、NaOH、稀盐酸 B.AgNO3、NaCl、稀硝酸 C.MgSO4、NaNO3、石灰水 D.CaCl2、Na2CO3、稀盐酸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不能得到无色的溶液;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断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Fe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故选项错误.
B、AgNO3、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C、MgSO4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溶液变浑浊,不能得到无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9.(1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ZnSO4 B.CaCO3→CO2
C.MgO→MgCl2
D.BaCl2→BaSO4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即可.
【解答】解:A、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但锌和硫酸铜溶液等反应也可以生成铜和硫酸锌;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镁只有与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MgCl2,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钡与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和酸的化学性质、抓住关键词“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0.(1分)相同质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其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的是()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可以写出Na2CO3、K2CO3、MgCO3、Ca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找出Na2CO3、K2CO3、MgCO3、CaCO3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由Na2CO3、K2CO3、MgCO3、CaCO3的质量可表示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方法一)直接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假设CaCO3、MgCO3、Na2CO3、NaHCO3的质量都为1g,则:
设1克Na2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g x
x=g 设1克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y. NaHCO3+2HCl═2KCl+H2O+CO2↑ 84 44 1g y y=
设1克Mg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z.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44 1g z z=
设1克Ca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a.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g a a=
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MgCO3、NaHCO3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质量相等. 故选A.
方法
(二):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即碳酸盐中碳元素含量相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就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质量相等时,碳
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相等,分析所给四种碳酸盐可以知道:M(Na2CO3)=106,M(NaHCO3)=84,M(MgCO3)=84,M(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的为碳酸镁和碳酸氢钠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要细心、准确.
21.(1分)过氧化氢(H2O2)可以按下式分解:2H2O2→2H2O+O2↑.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若将H2O2、MnO2、CaO、MgCl2混合,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故可能发生的反应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1分)下列物质溶于水,pH大于7的是()A.NaCl B.HCl C.CaO D.CO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A、NaCl溶于水形成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故选项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C、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H大小的关系.
23.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分析】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所选物质不能和氯化钠反应,不能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钠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加.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除杂的试剂选择,在使用化学方法分离混合时选用的化学试剂应只与混合物中杂质反应,并且反应后不带来新的杂质.
24.CO和X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X是下列气体中的()A.CO2 B.NO2 C.SO3 D.SO2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该题可以利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求解.即首先,假设原物质是CO;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某元素质量分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原子个数的乘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计算出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与之相比较,如果大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大的;如果小就从选项中找个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其更小的;使已知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即55%)处于中间.最后,分别计算出选项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寻找合适的选项即可. 【解答】解: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7.1%.
由于已知数55%<57.1%;所以X只能是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5%的物质才有可能. 同理可得,A、C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D、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9.6%; =60%; =50%.
=72.7%;
由此可见,只有D选项中的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已知数55%.
故选D.
【点评】本题既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又考查了据此推断混合物的组成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时,常常采用极端假设法来分析推算.即假设原物质是纯净物,根据题意的信息,求算出相应数值来,然后,通过比较大小后,再进行推断物质的可能组成.
2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①苛性钠②碳酸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
【解答】解:苛性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变质从而质量增加,故①正确,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会失掉结晶水发生反应,自身质量减小,故②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而使质量减小,故③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质量增加,故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与质量的变化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在空气中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26.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振荡,可得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AgNO3、BaCl2、HCl(过量)B.MgCl2、Na2CO3、NaOH(过量)C.CaCO3、NaOH、HNO3(过量)D.CuO、Na2SO4、H2SO4(过量)【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物质在水中电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沉淀,则生成沉淀时会得到浑浊液,还要注意无色溶液这一信息. 【解答】解:
A、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A错误; B、因物质在水中电离产生的Mg2+、CO3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的沉淀,则不能得到溶液,故B错误;
C、因硝酸过量,可将碳酸钙完全溶解,可以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故C正确;
D、因硫酸过量,可将氧化铜全部溶液得到溶液,但得到蓝色的溶液,与无色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溶于水能否得到溶液,学生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
27.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信息:足量稀盐酸,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可分析出关键在于产生氢气的多少,来判断天平偏转情况.
【解答】解:由于投入等质量的锌和铁,所以关键看谁产生氢气多,哪一边就轻,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所以最后偏向于锌. 故选:A.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应记住一些常用的数字,如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铁56份,锌65份,铝18份,镁24份,以便在做题时能方便使用.
28.现有氯化钠溶液140克,当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均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是()A.30克 B.24克 C.20克 D.16克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由蒸发掉20克水或向原溶液中加入4克氯化钠,可得到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钠溶液,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原溶液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
×100%=x=20g
×100%
故选C.
【点评】明确外界条件变化后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29.(1分)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为()A.Fe和Cu B.Fe和Ag C.Ag D.Cu 和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在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铁粉,铁才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由题意,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银溶液,即加入铁粉的量很少,只发生了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故析出的少量金属为银.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0.在FeSO4和Fe2(SO4)3的混合物中,已知氧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Fe的质量分数为.()
A.21% B.32% C.37% D.无法确定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根据FeSO4和Fe2(SO4)3两物质的组成特点,可知混合物中S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1:2,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混合物中O元素质量分数为44%,则可计算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 【解答】解:
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4)=1:2,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42%÷2=21%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21%﹣42%=37% 故选:C.
【点评】根据混合物组成中两化合物的中组成元素的特别关系,确定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此类问题通过存在这种特点.
二、选择题
3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水生成 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 C.都是置换反应 D.都有红色的物质生成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生成物分析; B、根据还原剂的定义分析; C、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D、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分析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与木炭、一氧化碳的反应中没有水生成.故A错误;
B、氢气、木炭和一氧化碳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夺去了氧化铜钟的氧,是还原剂.故B正确;
C、氢气、木炭在适当条件下分别跟氧化铜反应,都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还原氧化铜具有相同的现象:黑色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考点探究了铜的冶炼原理,实际上也是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的还原性,考查了反应的现象,又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希望同学们加强记忆、认真把握.
32.(2分)下列化合物能由金属与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3 B.ZnCl2 C.CuCl2 D.MgSO4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盐,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锌在氢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B正确; C、铜在氢后,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 D、镁在氢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的性质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33.下列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生成物只能是化合物.故错误;
B、分解反应中有些没有单质生成,例如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故错误. C、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生成,因为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反应中的物质的所属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34.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的H2还原CuO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D.用CO还原Fe2O3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以及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判断.
B、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及铜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C、根据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判断.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产物及铁的金属活动性判断.
【解答】解: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故能用盐酸除去,所以正确.
B、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通过与盐酸反应而除去,所以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氢氧化铜,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固体物质是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亚铁和水,故能用盐酸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铁,所以正确. 故选B.
【点评】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是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透彻理解掌握酸、碱、盐及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了解反应现象、物质状态和颜色,明确各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35.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 B.加入7.5g硝酸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30g 【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硝酸钠钠的质量为:60g×10%=6g,含溶剂60g﹣6g=54g
A、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A错误;
B、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y,(60g+y)×20%=6g+y,y=7.5g,故B正确; C、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g,x=30g,故C正确;
D、向6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30g20%的硝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小于10%,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6.(2分)向工厂排放出的一澄清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液中一定含有Ag +
B.废液中一定含有CO3
2﹣C.废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废液中一定含有H2SO4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分析】根据题干叙述进行分析解答,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据此解答.
【解答】解: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产生的沉淀含有碳酸钡,可能含有硫酸钡,不可能含有氯化银;
A、废液中一定不含有银离子,错误; B、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正确; C、废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错误;
D、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硫酸,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离子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3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甲.有关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AlO2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g C.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9%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进行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
【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是O,形成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Al2O3,因此甲的化学式为Al2O3;故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不是g,故说法错误;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甲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27×2):(16×3)=27:24;故说法错误; D、甲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38.取式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A.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其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D.其化学式为CH2O2
×100%=52.9%,故说法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利用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可求C、H两种元素的质量,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等于4.6g,则有机物不含有O元素,若C、H两种元素的质量小于4.6g,则有机物中含有O元素,然后利用质量来求原子个数之比来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
一种物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肯定含有碳和氢元素. 是否含氧则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确定: 8.8g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8.8g×6.4g=2.4g;
5.4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5.4g×
=4.8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5.4g﹣4.8g=0.6g;
=6.4g,含碳元素的质量为:8.8g﹣则4.6g某纯净物中含氧的质量为:4.6g﹣2.4g﹣0.6g=1.6g; 则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此有机物中原子个数比为C:H:O=(故选:B、C.
【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对元素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的运用,属于很典型的习题,但对氧元素的确定及含量容易出错.
39.一定条件下,氮的某种氧化物与NH3反应只生成N2和H2O.若生成N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O3 C.N2O D.N2O5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分析】先确定氢原子的个数是由NH3提供的,它的系数应为8,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该氮的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即可推断出其化学式.
【解答】解:由题意知,生成7个N2分子和12个H2O分子,故反应物中H的个数应为:12×2=24个,故反应物NH3的系数为:24÷3=8;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的个数为:2×7﹣8=6,氧的个数为:12,氮的个数与氧的个数比为:6:12=1:2,故可推断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
:)=2:6: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突破口,得出含未知数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正确解答.
40.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减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Y>X>Z B.相对原子质量:Y>Z>X C.X、Y、Z可能是Hg、Zn、Cu D.X、Y、Z可能依次是Cu、Zn、H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
【解答】解:A、把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则Y>X,X投入Z(NO3)2溶液中,X溶解,则X>Z,说明Y>X>Z,故A正确;
B、Y投入XCl2溶液中,Y溶解后溶液的质量增加,只有当X、Y的化合价相同时,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所以,Y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于X.故B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不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铜>汞,根据A判断,Y>X>Z,符合活动性顺序,根据B判断,符合相对原子质量关系,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以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三、填空题(24分)
41.(4分)从固体烧碱、纯碱、盐酸、氢氧化钙、浓硫酸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写化学式).
可用来配制石硫合剂的是 Ca(OH)2 ;可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NaOH、H2SO4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 Na2CO3 ;将纯碱与熟石灰相混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a(OH)2+Na2CO3═CaCO3↓+2NaOH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氢氧化钙能与硫磺混合配制石硫合剂,其化学式为:Ca(OH)2.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H2SO4(浓).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研究成功的“侯氏制碱法”所生产的碱是指纯碱,即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分别是Na2CO3、Ca(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Ca(OH)2;NaOH、H2SO4;Na2CO3;Ca(OH)2+Na2CO3═CaCO3↓+2NaO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42.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可以加入适量的(只选一种试剂)氯化钡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Na2SO4═BaSO4↓+2NaCl .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BaCl2+Na2SO4═BaSO4↓+2NaCl.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3.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21H30O2+55O242CO2+30H2O .
【考点】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进行书写,大麻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大麻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2C21H30O2+55O242CO2+30H2O.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44.经测定某生石灰样品中含有25%的碳酸钙,现将此样品在高温下充分煅烧至反应完全反应,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的 89 %.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固体的质量是原样品的质量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样品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CaCO3CaO+CO2↑,100 44 m×25% x =x=0.11m,所得固体的质量为:m﹣0.11m=0.89m,所得固体质量是原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为:故填:8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00%=89%,45.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等糖类化合物是人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已知核糖的式量为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C5H10O5 .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求出碳和氢的原子个数,再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该物质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求出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从而写出化学式. 【解答】解: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为:150×40%÷12=5 一个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150×6.7%÷1≈10 一个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为:(150﹣10×1﹣5×12)÷16=5 故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
【点评】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所学知识,体现了科学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特点.
46.(2分)现称取质量相等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配成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一定质量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将等质量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 红 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所显示的颜色. 【解答】解:
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 40 36.5 56 36.5 观察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盐酸需要氢氧化钾的量多,当使用相同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来与盐酸反应时,盐酸有剩余,故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红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以及指示剂的性质,解答时,可以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实验题
47.某化工场排放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Fe、Ba、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3)用pH试纸测定污水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a、OH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Fe、CO3、SO42﹣,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Na+、Cl﹣ .
【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污水为无色透明溶液,则应注意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
【解答】解:污水无色,说明不含铁离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说明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存在与否无法确定,所以本题答案为:Ba、OH,Fe、CO3、SO4,Na、Cl.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共存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
五.计算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8题4分,49题7分共计13分)
48.(4分)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9克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得到13克CO2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一氧化碳质量为x,CuO+COCu+CO2,气体质量增加
2+
﹣
3+
2﹣
2﹣
+
﹣
2+
﹣
3+
2﹣
3+2+ 28 44 44﹣28=16 x 13g﹣9g=4g,=,x=7g,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100%=77.8%,答: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为77.8%.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49.(7分)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该温度下,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17.2克,放入19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36.5克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和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溶液是否饱和,再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解:(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碳酸钠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73 117 44 z 36.5g×20%y x = x=10.6g y=11.7g z=4.4g(2)生成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7.2g﹣10.6g=18.3g 溶液质量为:17.2g+19g+36.5g﹣4.4g=68.3g 所以水的质量为:68.3g﹣18.3g=50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4.4g;
×100%=26.5%. =
=
(2)26.5%.
6.2018年江西中考模拟卷(三) 篇六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biāo)
撺掇
睡眼惺忪(xīnɡ)
迫不急待 B.荣膺(yīnɡ)诀别
强聒不舍(ɡuō)一抔黄土 C.和煦(xù)澜语
长吁短叹(yū)鳞次栉比 D.寒噤(jìn)慰籍
相形见绌(zhuó)猝然长逝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跑酷已经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B.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审判》,一画就是八年,真是妙手偶得。C.为了证实她的观点,她不但遍稽群籍,而且不断实践,终于获得成功。
D.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这是正常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B.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使校刊开设了“诗韵玲珑”“浸没书香”等小栏目。C.有没有坚持到底的恒心与毅力,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D.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交警大队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看了几集《中国诗词大会》,收获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蒙曼、郦波、王立群等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每一句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②在选手答题之后,由学者嘉宾介绍这首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才是更让人如痴如醉的文化大餐。
③《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是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但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看点不只是选手对诗词的识别和背诵而已。
④“果真生活不止前方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有网友感慨。⑤正如嘉宾王立群在微博上所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 A.①③②⑤④ B.③②⑤④① C.④①③②⑤ D.③④⑤②①
5.假如一位自尊心很强的同学做错了事,你建议他去道歉。下列几种说法中,最容易让他接受的一种是()A.这件事你错了,你应该去给别人赔礼道歉。
B.这件事你也有责任,如果不去道歉,你考虑后果了吗? C.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向别人说清楚。D.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你还不赶快去赔礼道歉。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临江仙①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③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临江仙》:此词写于靖康之乱后,作者避乱襄汉、湖湘所作。②午日:五月初五端午节。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战国时屈原吸收其精华,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③节序:节令。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午日”点出特定时间,“天涯”暗示身经离乱的现实,以高亢之笔奠定了全词激越的抒情基调。
B.“榴花”以下三句着力描绘端午节景致,火红的石榴不如美丽女子的舞裙,似乎与思乡相连,流露出作者对故土的热爱。
C.全词以祭奠始以祭奠终,两次写“花”,自有吐语清新幽雅的感伤之风。
D.下阕感怀身世,不禁流露出深沉真挚的无限感慨,与开篇呼应,表达了作者满腔的爱国豪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歌罢”一句,在作者高歌《楚词》之后,以“满帘风”的意象烘托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榴花”写端午节景色,把景物赋予了词人的感情色彩,寄寓了词人心怀乡愁之感。C.“戎葵”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经历世事沧桑变故的词人至老不渝的爱国之心。D.本词将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开阖自如,抒情在跌宕起伏中走向深沉感愤。(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优 孟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①。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②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③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④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⑤,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⑥,发甲卒为穿圹⑦,老弱负土⑧,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剂⑨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⑩,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注】①故:原先,从前。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②楚庄王: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楚国第22代国君。③席:衬垫着它,不让它着地。④争:通“诤”,规劝。⑤薄:薄待。⑥题凑:木头的头向内,围着棺材。⑦穿圹:挖墓穴。⑧负土:背土筑坟。⑨剂:调和。⑩衣以火光:在火光的照耀下。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惊/而问其故
B.臣/请以雕玉为棺 C.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D.无令/天下久闻也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丧____________
(2)贵____________
(3)过____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优孟为什么能劝谏成功?请结合文义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2)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3)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4)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6)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
谢场油糕 萧杏文
①秋天的鞭梢儿,一鞭儿又一鞭地把那些贪长的庄稼向成熟赶。当时令沉重地跌进寒露的日子以后,早已收拾净尽,像大抹布抹出的大谷场,在还算暖暖的秋阳照耀下,就等黄灿灿的谷子收倒在镰下,垛上这里。
②当地有一句农谚,说的是秋风糜子不得熟,寒露谷子等不得。意即秋风季节,割糜子尚早,但谷子等不到寒露,就要收获。
③果然,没过几天,那对面河坪上的谷场四周,像垛城墙一般,圈起来了高过人头的一垛谷子,一直从场的这头开始,沿场畔垛到了场的那一头。
④细细吹过沟道的风里,多了种谷叶香味。香味挑起了那些兔儿一般欢实的碎脑娃娃的欲望,因为他们寻到了一处好藏猫猫的地方。香味也蛊惑了那些猪啊牛啊的贪吃器官,因为它们可以把那儿当作最好的草料场。只是娃娃们的愿望不好实现,猪啊牛啊,也望着场,干瞪着俩眼。因为,队长珠珠早就安排了黑豆老李看场。那些娃娃一进了场,黑豆老李就会连吼带骂赶出场来。
⑤我们那时最渴望的是打头一场谷。因为头场谷打毕,就有软呵呵、香喷喷的炸油糕吃。⑥当无数双耳朵里听到场里有铡刀铡谷的声响,无数双眼里看到谷穗垛高的小山,躺到场的中央时,人们期盼已久的好事就到了。按当地惯例,打头场谷时,要祭祀那打谷场,名曰谢场。那时候,所有辛苦一年的社员,便可解裤带放肚皮地美美吃上一顿,形如会餐。所有村中小孩,都可人人吃到两片谢场糕。
⑦当麦鱼儿一蹦一跳地把这消息告诉我以后,对我已经不成什么新闻。因为,上学校土厕所时,油瓶儿已经一五一十全告诉了我。我还知道,糕是把儿娘和苗存善家一块炸的,青菜土豆和粉条做的烩菜,是档儿娘做的。只是,怎么说呢?我听到这消息时,心下有些不安和犯难,一是父亲给队上放羊,不在场上,我总觉得自己没理失势,再是,母亲一定要我开口给妹妹也要两片糕,我胆小,怕人家不给。
⑧我心里嘀咕着,如要不到妹妹的一份,我情愿把自己的一份让给妹妹。
⑨放学下坡后,孩子们不再有路队纪律的约束了,撒籽一般顺沟向前奔。没多少时间各各跑回了自己家里。
⑩没赶上进门,母亲拦门接过我布做的书包。要我快去场上,她说见苗存善端了满满一盘子糕,去了打谷场了。说话间,还塞给我一张包糕的油纸儿。别笑人在意那两片糕,在那个年代,吞糠咽菜的,谁家都一年吃不了两次糕。
11打谷场上,再也没扬场簸谷子的人了。只有净爽爽的一大堆谷子,堆在场地中央,旁○边是大的斗小的升子。所有的连枷和叉子扫帚,归到场的边上。打谷的社员三三两两,各自拉话。队长珠珠双手叉腰,叫来老农何啷啷,看那谷垛,测算打多少谷子。谷场里,只有娃娃奔跑时,带起一阵风,惹得那些不安分的糠皮,跟着人一块舞蹈。
12我揣着忐忑不安的心,○等人家奠酒,上完供品,谢完了场。便惴惴地走到苗存善身边,等待他给糕。不知是母亲安顿过,还是苗存善细心,我得到了两份。手捏了油纸包,直往家奔。恨不得一步回家,把糕交给妈妈。然后,听妈妈高兴地说,我儿大了,顶点事了。
13只是,打谷场上不让女人去。说女人进场,会少打谷子的,这让我为妈妈,还有和她○一样的女社员抱屈。
14年轮一圈儿一圈儿把人向老年赶的同时,○人世间的一切,也在不声不响里发生了改变。集体的农业社解体,连那搭载童年记忆的谢场糕,再也吃不到了。
15我只能在时间的这一头,回望那逝去的童年,还有童年里不能再复原的一切。○
(选自《读者文摘》2017年3月16日)15段提到“回望那逝去的童年”13.第○,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作者回望了童年的哪些记忆。(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第⑥段,说说为什么打头一场谷能吸引“无数双耳朵”“无数双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谷场里,只有娃娃奔跑时,带起一阵风,惹得那些不安分的糠皮,跟着人一块舞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童年是美好的,“谢场油糕”搭载着作者童年的记忆,你也有类似的物件吗?请谈谈这个物件搭载着你怎样的童年记忆。(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糖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于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ɡ)”。“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含水分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ɡ)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技术进一步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东南亚“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17.选文主体部分以_______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8.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此时中国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21.我们学过不少诸子百家的作品,初步领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庄子》和《列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作品中的一句话或一种思想?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表述。(100字~1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写作(50分)22.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__________是人生必修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3)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答案
2018年江西中考模拟卷(三)1.B(A.biāo—piāo,急—及;C.澜—谰,yū—xū;D.籍—藉,zhuó—chù)2.B(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与语境明显不符)3.A(B.缺主语,去掉“使”或去掉“在”和“中”;C.两面对一面,可在“我们”后加上“能否”;D.否定不当,可删去“不再”)4.B 5.C 6.C(全词开阖自如,言语峻拔,有超旷豪迈之风。C项表述有误)7.A(“满帘风”的意象烘托的是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8.A 9.(1)为„„办丧事(2)以„„为贵,重视(3)过错
10.(1)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2)我的过错竟到了这种地步!该怎么办呢?
11.优孟劝谏成功的原因在于他机智幽默,运用了委婉劝谏的方式。优孟知悉楚庄王欲厚葬爱马后,便入殿仰天大哭以引起楚庄王的注意,并说以大夫礼葬马不够隆重,请求楚庄王以“人君礼”代“大夫礼”厚葬爱马,让诸侯知其贱人而贵马。优孟用反语的方式劝谏不但能巧妙地避开楚庄王“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的王令,更能让楚庄王反省自己的过失,收回成命。
【译文】优孟是从前楚国的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的方式委婉劝诫楚王。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华丽的屋子里,睡在没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左右近臣劝止他,认为不能这样做。庄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安葬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问:“那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着花纹的美玉做内棺,用细致的梓木做外椁,用楩、枫、豫章等名贵木材做护棺的题凑,派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老人儿童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使臣在前面陪祭,韩国、魏国的使臣在后面护卫,建立祠庙,用牛羊猪祭祀,封个万户大邑来供奉。诸侯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了。”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了这个地步!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锅当内棺,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肚肠里。”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知道有这么一件事。
12.(1)人生自古谁无死(2)何当共剪西窗烛(3)烽火连三月(4)东风不与周郎便(5)千里共婵娟(6)生子当如孙仲谋(7)先天下之忧而忧(8)濯清涟而不妖
13.把谷子垛满谷场的丰收景象;打头场谷的热闹、快乐的情景;村民的淳朴和善良;家人之间的互亲互爱;吞糠咽菜年代吃上两片油糕的幸福。14.打头一场谷之所以能吸引“无数双耳朵”“无数双眼”,是因为按当地惯例,打头场谷时,要祭祀那打谷场,名曰谢场。那时候,所有辛苦一年的社员,便可解裤带放肚皮地美美吃上一顿,形如会餐。所有村中小孩,都可人人吃到两片谢场糕。15.用“不安分”“舞蹈”形容糠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打头场谷后孩子们快乐嬉戏的情景。
16.略。(结合某一物件简要谈谈自己的童年记忆,表达流畅即可)17.时间 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18.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19.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意思表达不准确。
20.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中考模拟试题三1】推荐阅读: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06-16
中考政治模拟试卷三06-14
中考历史中考历史模拟试题.doc12-11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906-30
物理中考模拟试题七08-23
全国地理中考模拟试题11-14
中考英语模拟试题试卷11-19
2022历史中考模拟试题11-27
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12-17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汇编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