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2024-10-20

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共10篇)

1.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篇一

电网供电公司班组同业对标系统---泰豪IST

(一)概述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班组是企业的基石,班组实则公司稳,班组强则公司强,抓好班组建设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和效益。

2009年年中,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资发群工【2009】52号文件);随即,国家电网公司迅速下发《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电网公司【2009】653号文件),提出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同年9月,省电力公司召开班组建设动员大会,围绕着抓好基层班组建设各种工作随即开展起来。

泰豪软件公司根据上述要求和相关标准研制了供电企业班组同业对标系统(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with the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team,以下简称“泰豪IST”)。该产品能够帮助供电企业强化班组建设、提升班组凝聚力、执行力、技术与管理水平,并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激励供电公司下属各班组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争上游。(二)产品功能

泰豪IST功能模块如下所示:

泰豪IST以“标杆管理”理论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一个基于标杆管理的最佳指标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帮助各级部门推动先进班组、标杆班组、创一流班组同业对标工作,而且能够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各类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规划与预测,从根本上摆脱繁重的手工操作现状,帮助电力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运营中的各种情况,协助领导决策。以上功能模块说明如下: 1)动态指标管理

本模块主要对安全管理、资产管理、营销服务、电网调度、电网运行、通信信息、人力资源、电网建设、精神文明、农电管理方面等动态指标及其计算报送方式进行设定。同时对日常同业对标工作中记录、文档、图纸等归集到班组同业对标资料数据库中,有利于资料的集中保管,生成同业对标文件。并且对以上动态指标权重以及排名方式、审核权限、工作质量奖惩考核进行设定 2)指标数据报送

本模块主要实现企业指标数据开报、填报、初审、上报、受理、退回修改、修改、综审、生成标准EXCEL报表。本模块的数据是同业对标系统的重要资源库。其数据是指标排名、评价、分析的基础。3)班组创一流办公室审核

本模块主要对各单位班组报送的指标进行受理、审核、重审和终审,并根据指标体系自动生成标准excel模板。4)指标评价管理

本模块在业务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安全管理、资产管理、营销服务、电网调度、电网运行、通信信息、人力资源、电网建设、精神文明、农电管理板块的综合指标权重得分,且自动生成指标评价文档以及同业对标整体评价报告。本模块还将对各分公司、班组的指标数据自动计算工作质量得分,自动生成工作质量考核报告,并根据公式自动计算出各个分公司、班组人员的奖惩情况。5)指标查询分析管理

本模块是按各种查询方式查询本部门、本单位企业的指标数据,同时实现指标管理的辅助决策模块,采用图形化标杆对比从多种渠道选择适合自己的“标杆”,并以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对比结果,简洁、直观。指标分析模块帮助客户分析并提取部分指标的重要性、重要程度及对整个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等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历史,决策未来。(三)应用成效

泰豪IST的应用,能够帮助电网企业实现了各级内部班组同业对标工作信息化、上下级业务关联化、各专业管理一体规范化,并达到如下成效:

1)动态建立公司内部的班组对标指标体系,实现根据工作重点的转移而动态变换公司的指标体系。

2)运用流程化的管理思路实现指标数据的网上填报、汇总、审核。

3)通过分析上报、审核后的数据,实现不通层面的对标评比,分公司之间对比、班组之间对比以及部门分组之间对比。4)基于指标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对各个部门以及个人工作绩效给予考核。5)促进全公司到基层班组工作管理规范化,指标化,通过“抓典型、树标杆”,激励全公司学先进、找差距、抓管理、争上游。(四)系统结构及其特点

泰豪IST系统采用了.net框架来构建整个系统及其应用,客户端页面流程的控制与相关表现,通过ASP.NET结合HTML、CSS、JAVASCRIPT来完成。其系统结构如下所示:

由图可知,系统为多层体系结构,下层为上层逐层提供访问支持,而系统的安全性则通过各层不同的安全应用来完成,同时通过各层之间的访问安全控制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安全体系,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MS.NET构建的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多层结构,可以全面支持Internet/ Intranet/Extranet,并且方便地在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 vista、Windows2008下均可以运行。2)采用了Windows2003操作系统,有效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系统建设成本的开销。

3)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充性,以便于随着系统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业务量的增加平滑地进行系统的扩充。

4)优先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使系统建设费用低、周期短、见效快,建成的系统稳定、可靠、易用,在确保实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产品,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五)研发依据

· 《电力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导则(试行)》 · 《省(区域)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试行)》

· 国家电力公司(2002.08.30)《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同业对标工作的通知》(六)系统配置

2.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篇二

供电所的供电质量高低、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本身的管理水平, 若供电所管理水平高, 管理方法科学、实用有效, 势必会大大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 反之则供电所供电质量低, 服务水平差。所以, 应用同业对标法来提高供电所管理能力与管理科学性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当前电力产业高速发展形势下。

1 同业对标的概念

从供电所角度分析, 同业对标是指, 以提高自身工作实效和服务质量为目标, 按照国家电网确立的经营目标与电力行业技术要求, 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在同行业之间进行业务对比, 以此促成竞争, 增进竞争, 在竞争的过程中帮助供电所找到自身存在不足并加以改进, 形成有效竞争、良性竞争、相互学习、互动交流的一种管理手段, 管理思想[1]。供电所采用同业对标方法对自身进行管理, 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发现供电所管理当前存在漏洞与弊端, 找出管理弱项环节, 并学会借鉴其他供电所成功管理方法与经验, 学会吸取失败教训, 善于总结与反思, 分析自身与其他供电所之间的差距差异, 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竞争, 提高供电所管理工作效率, 从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的加以改进和弥补, 进而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2 供电所应用同业对标实施管理的具体方法

2.1 提升组织体系完善性与合理性

组织体系是供电所实施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保障, 对管理行为、管理方向起着指导与规约作用。在将同业对标应用到供电所管理中的情况下,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为了避免供电所慌失错乱, 使供电所管理方向明确, 管理行为规范, 对组织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利用组织体系的保障引导作用开展供电所管理工作非常重要[2]。供电所应将同业对标作为载体, 根据电力行业技术要求与发展趋势, 以及行业竞争情况, 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自身组织体系、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与完善, 组建以科室负责人、供电所所长等成员组成的管理人工网络, 科学分配工作人员, 明确岗位具体职责;引入ERP系统, 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利用信息系统开展管理工作, 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提高数据计算准确性。

2.2 强化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

对于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来说, 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占据较大一部分不利, 对整个管理工作实效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方面管理。因此, 供电所在实施同业对标时应高度重视起对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管理, 加强对对标过程中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将其他供电所报出的数据作为自身的辅助, 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 充分挖掘对自身有用的、有价值的数据, 并根据数据分析找出自身与其他供电所之间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 供电所在进行同业对标过程中, 还应学会善于发现和抓住行业竞争中所带来的各种发展契机, 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3]。提高指标数据对自身管理实际与当前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完整反映, 让职能科室根据供电所提供的指标对其自身各管理方向与管理过程存在问题进行明确指出和客观系统的评价, 各供电所根据职能科室指出的问题对自身管理过程存在不足进行深入分析, 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提高管理过程质量。

2.3 建立同业对标机制, 健全评价体系

从管理角度分析, 同业对标属于一种管理方法, 而管理方法要想得到正确规范的使用, 就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机制, 管理方法所取得的实效要想直观展现出来, 就需要通过评价渠道。所以, 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 需要建立同业对标机制, 健全评价体系。在深入理解同业对标内涵前提下, 供电所应结合自身管理实际, 管理特点与需求, 确立管理目标, 然后将自身日常管理工作各项内容, 包括生产、营销、经营管理、配网调度等量化后纳入到同业对标体系当中, 将这些量化指标作为供电所管理常见问题的对标指示, 根据指标本身重要程度和在同业对标体系中所占比重设置高低分值, 形成具有评价作用的同业对标体系。利用同业对标体系对供电所同业对标过程、供电所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提高管理有效性[4]。

3 总结

综上所述, 同业对标是供电所管理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是一种基于竞争的管理思想, 在供电所管理中的应用, 对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 增强供电所管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电力产业的同时, 应在各省市供电所中推广应用同业对标, 形成竞争促发展、竞争促共赢的电力产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裕佳, 徐茜.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应用分析[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3:75~77.

[2]李达博, 王玉磊.供电所管理中同业对标的实践应用分析[J].硅谷, 2014, 19:156+163.

[3]李云海.指标承包制在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20:151.

3.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篇三

摘 要: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电企业应该增强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使企业获得自身的优质和提高竞争力。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电力企业同业对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增强运营监控管理的水平,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关键词:同业对标;运营监控;分析;责任;可控;全面提升

同业对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同业对标是用指标评价企业、用业绩考核企业,主要从实际产生的各类评价指标不断与先进指标对照,努力在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指标上达到新的水平,在发展上取得新的业绩。为了推动电力企业长远发展,在同业对标的实践应用中,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思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使同业对标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从而整体提升电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3]。

一、同业对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够,评价周期较长

目前的同业对标工作主要依靠相关业务部门的主动性,部门负责人重视、积极、认真,该部门业务指标就会有进步,如果部门负责人、专责人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则非常容易造成指标落后;同时由于指标发布的周期性较长,同业对标工作的日常指导意义不能发挥,造成业务指标提升过程无对比性,提升措施无针对性,提升目标无明确性,只能以“亡羊补牢”的形式解决,出现整改措施落后于问题产生的现象。[1]

(二)指标评价过程的不可控性

由于各指标纵向管理的不够深入,造成了同业对标指标的不可控。各主管部门在同业对标评价周期内不能随时掌握指标完成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不能在本考核周期内根据业绩完成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只能盲目、被动的管理。公司管理层只有在整个评价过程结束后,才能知道哪些指标影响了全局的指标水平,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三)缺乏全面、有效的指标管控

运营监控部门只能管理到相关的指标,无法实现对构成指标具体值的全面管理,实现不了对构成指标的详细值进行全面的管理。主管部门由于对构成指标的详细值不够了解,对于同一个指标多部门管理的情况更是无法管控,容易造成主管部门之间责任互相推诿,对于影响对标指标提升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二、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同业对标水平

(一)合理分解对标指标,强化指标管理责任

1.指标的详细分解

对同业对标指标进行分解,彻底掌握构成各项指标的具体值和影响指标的相关因素,将各指标及具体值分解责任到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并对所有监控指标进行逐级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具体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影响该指标的具体值,以及提升该指标的具体方法。针对具体值,需要将管理部门、可控情况、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分类管理[1]。通过对指标的详细分析,摸清楚影响指标的具体因素,确定责任单位以及责任人,从而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构成指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管控。

2.指标的分类管理

通过指标权限的管理,将组成指标的具体值分配到相应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置各指标的预期值模板,由各部门在评价周期初期进行计划制定,各责任人确定周期目标。运营监控部门可以在周期初期进行指标的预评价,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可提前调整预期指标。确定各项指标值的上报频率,形成工作计划,对具体责任人进行随时提醒,督促完成。在整个评价周期过程中,运营监控部门可随时掌握各部门的上报数据完成情况。由于调整了评价频率,可借助信息系统自动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二)缩短指标评价周期,做到整体指标可控

各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随时上报数据,缩短上报数据周期,缩短同业对标指标评价周期。通过前期的计划和预测,可制定本周期的目标和计划,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现指标提升的可对比性,实现措施有力到位。通过同比、环比发现指标短板,及时调整计划。根据各项指标组成值的具体情况,缩短评价周期,提升指标值的采集上报频率。从而实现事后整改变为主动提升。

(三)建立联络员制度,实现指标全面监测

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强化与各专业部门的沟通和交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贯通、运转顺畅、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以数据为支撑,以问题为导向,以运营监控部门为枢纽的高度一致的公司运营整体框架,实现公司运营、监测、整改、提升一体化,促进公司运营管理水平改进提升[2]。

三、结束语

同业对标工作涉及到公司全范围精细化管理,应提升参与感与责任感,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同业对标各项指标数据及时、真实。改变以往同业对标只是相关部门的事的错误认识,通过对构成每项同业对标指标的详细值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将构成指标的各个“细胞”融入到每个责任人的工作中,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推动者。做到同业对标各项指标准确把控,全面提升公司同业对标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宇功、成琦、范亚东. 运营监控数据辅助分析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R].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2014,01.

[2]张宇功. 关于国网晋中供电公司进一步加强同业对标工作的报告[R].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2015,01.

4.电力企业同业对标管理误区 篇四

同业对标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措施之 一,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

企业的竞争发展有着贡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 电力企业同业对标实践过程中暴露的一些误区,阐述了同业对标的关键内涵,同时为企业开展同 业对标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引言

同业对标告理是当代企业管理实践中最为贡要 月效果显著的管理方法之一,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及告理水平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同业 对标管理通过运用杨沐于管理思路,选择同行业内领 先的企业,明确产品、服务、生产、管理等一系列 最佳标准,持续制定和完善措施方法,从而达到这 些最佳标准的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家电 网公司从只了万年开始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从安 全生产、资产经营、电网运行、市场爵肖等9类79 项指标在不同级别供电企业之间洲于对标。通过将近十年实践,同业对标工作在公司系统内广泛开展,设置了一个目标、两个数据库、二个体系,开展四 种分朴T}日建立五项制度,其两个数揭车即指栩车和 最佳实践库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为系统内各单位 建立了对标平台,取得极大的成效,但在其体的实 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设立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建立合理的指标库,从而消除企业自身的薄弱点,不断强化自身的优 势。同一企业不同阶段以及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 状况和薄弱点不同,建立的指标库也就不同,指 标库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需要作动态更新和维护。

企业最佳实践的形成,是企业自身不断学习和 完善的过程。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获取同行业内一 个或多个企业的优秀告理实践,通过组建专家评估 小组,对优秀告理实践洲于甄别、提炼、合并、试 点示范、改良等一系列环节,最后形成适合企业自 身的最佳实践并全面推广。同一企业的最佳实践根 据企业所处阶段的不一而不同,不同企业的最佳实 践由于企业的不同状况I}}}差异,因此简单的“拿 来主义”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告理水平,反而增加 企业管理成本,导玫企业为了同业对标而对标,对 企业产生持久阵、隐蔽阵的影响。

同业对标的核心内涵

同业对标告理的工作核心内涵其实就是建立最 黝旨栩车,执行动态告理;同时获取、甄别、示范 和推广同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指标库动态告理为同 业对标明确方向,最佳实践为同』%}}提仁+}金径。

同业对标应为企业自身主导,企业应充分认 识当前阶段现状,根据自身薄弱点选择同行业内 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通过学习、提炼、推 广和分析优秀企业的实践成果,同时对实践成果

同业对标的实践误区

电力企业在开展同业对标管理实践过程中取 得极大的成效,也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经总结 分析主要如下:

同业对标管理中企业自身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同业对标的指标库和最佳实践库没有从企业自身特 点出发不断吸收「日完善,而是直接由卜级单位统一 制定、统一评价、统一考核和排名。不仅1韵叻/卜 级单位本应仅指导同业对标工作开展之外的额外负 担,而巨还影响企业在同业对标工作中的自主阵。

同业对标标杆企业选择具有局限性。由于企 业在同业对标中失去主导地位,从而也失去了标 杆选定的自主性。标杆企业选择标准单一,地域、经济、政府政策等不同因素,导玫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标杆之间存在过大的差异,导玫企业在部 分指标卜陷入“对标陷阱”,即落后一对标一又 落后一丙对标循环之中。

同业对标指标库过于追求大而全。不同阶段指标库 的内容和贡点不同,应该根据企业现状实现动态维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全面提升企业业绩,过于细化 指标,看似考虑充分周全,实则失去指标侧贡点,增加 了同业对标的管理成本,得不偿失。

最佳实践形成过程不完整。最佳实践形成包括提取、甄别、提炼、合并、试点示范、改良等一系列过程。很 多企业在开展同业对标过程中省略了甄别、提炼、合并 的过程,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形式,照搬照抄,造成 最佳实践水土不服,对标管理资源浪费。

过于强调同业对标排名。同业对标应该关注企业的 相对进步,属于过程管理,排名的前后无法真实反映企 业同业对标开展的真实成效。部分企业忽略对标过程取 得的相对成效,过分看贡对标结果排名,开始崇尚指标 治企、指标择人,指标为本,一切以指标论英雄,导玫 企业员工在业务过程中畏手畏脚、工作机械,长期以往 导玫企业创新能力低下,阻碍企业实现科技创新。

同业对标与绩效考核混淆。同业对标其实是以企业 为主体,通过分析自身借鉴他人,抓典型,树标杆,积 极实施有效措施以缩小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跟 ,是一种 用指标评价企业的主动性、过程性的对标管理。绩效管 理则是卜级单位或个人给下级单位或个人下达一系列目 标计划,以目标计划完成与否的绝对值评价和考核下级 单位或个人的工作质量,是一种结果管理。电力企业在 实践过程中,常以绩效考核结果管理的思维开展同业对 标过程管理工作,两者混为一淡。

同业对标的实践建议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一是电力企业需要认清企业

自身发展现状,认清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与 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跟。分析企业 现有管理体系的不足,业务流程的缺陷,指标数据体 系的不合理,历史数据积累的不规范。一是不断健全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积极同卜级部门沟通协调,寻求 最佳学习资源,获取最新信息资料,确保企业在同业 对标中的方向正确。

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企业应该正确对待同卜级部门 的关系,消除卜下级限制,卜级单位应仅对企业同业对 标做出指导,不对同业对标进行年终排名评价。同业对 标的评价应该由企业自身内部出发,园绕企业自身阶段 特点,逐级向外穿透,找出症结所在,并动态修改和完 善对标指标体系,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

正确对待最佳实践。企业应该基于自身现状,摆脱 行业内部最佳实践对标束缚,选择合理并时限内可赶超 的阶段性对标企业,通过对同行业一个或多个优秀企业 的实践过程进行提取、甄别、提炼、合并、试点示范、改良等一系列过程,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最佳实践,提 高对标管理的积极性,避免对标管理的“死循环对标” 陷阱,减少对标管理导玫行业内部“同质化”。

5.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篇五

1.1电压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和调节手段,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改善、提高电压质量必须认真做好无功平衡和无功补偿工作。

1.2在电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无功补偿,满足电网运行需要。

1.3在电网运行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的无功功率调度,做到无功功率分区、分层控制,降低网损,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

1.4电压和无功管理实行在生产副经理领导下的分级责任制。

1.5本标准适用于**电网。

1.6本标准如与上级有关管理制度相抵触之处,则以上级有关管理制度之规定为依据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能源电11988)18号《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

能源电[1993]218号《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6.1.4分析正常和特殊运行方式下,调压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做到月有分析、季有小结、年有总结。

6.1.5建立台帐,它包括无功补偿容量(包括用户各分片容量和全网总容量)及其投运率;各用户的力率和各分片力率和全网的力率,按月上报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

6.1.6调度中心建立《电压无功相关设备运行记录簿》。

6.1.7半年进行一次无功优化潮流计算。

6.1.8值班调度员应经常监督系统电压控制点和监视点的母线电压,使其保持在电压曲线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当母线电压超出允许的偏差范围时,值班调度员应采取措施,使中枢点的电压恢复正常。

6.2供电所、变电站日常应做好如下工作

6.2.1各变电站要建立电容器技术档案,记录设备技术参数及定期试验、检修、故障等情况(包括投停时间、保护动作情况、故障原因、数量及编号等)。并将电容器损坏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生技部、调度中心)。

6.2.2各变电站负责本站管辖的调压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及电压监测装置的运行维护,出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不断提高设备投入率及运行水平,按期填报《变电站电压及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月报表》。

6.2.3负责本单位供电及用户电压监测点的电压监测和无功“界面”功率因数的考核工作,按期填报《各所电压合格率月报表》(见附表六)及《变电站无功“界面”考核月报表》。

6.2.4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应按规定的电压允许偏差范围监视母线电压。当母线电压超过允许的偏差范围时。可不待值班调度员的命令,自动调整电压及投切电容器。对同时装有有载调压变及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变电站,应优先投入并联电容器装置。电压的调整以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变换为主要调压手段,只有在母线电压超过规定值,同时分接位置已位于端部位置,再切除并联电容器装置。经调整后母线电压仍超过允许偏差范围时,应报告值班调度员进行处理。

6.2.5市场营销部按照供用电规则考核用户力率,对用户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安全运行、投入(退出)时间、电压和力率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按期填报《用户功率因数考核统计月报表》。

6.3市场营销部日常应做好如下工作

6.3.1根据所、站上报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无功补尝不足的用户要求定期补装,如仍不增加补偿设备又不申明理由的用户,可根据情况限制供电。

6.3.2要求新增用户应在办理接电手续前,配套安装必要的无功补偿设备,并配置自动投切装置。对新装用户在电网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达到下列规定: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0及以上,其他100kVA(KW)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为0.85及以上。趸售和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5及以上。对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新用户,应拒绝接电。

6.3.3按无功功率“界面”计量装置要求,根据调度中心及供电所的情况报告,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更换、修复故障表计,保证表计的准确性。

6.3.4根据供电所对用户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状况调查,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处理用户相关设备的故障。

6.4生产技术部日常应做好如下工作

6.4.1根据调度中心及变电站运行情况报告,对电压调节、监测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处理,保证调压装置、电压监测装置及无功补偿设备随时保持完好状态,并经常具备额定出力运行的能力。

6.4.2根据供电所上报电容器损坏情况,在大修或更改计划中立项,购置必要的备品备件。

6.5计量所及试验所日常应做好如下工作

6.5.1根据电压监测、无功调整及负荷管理需要,严格按规定周期校验所有下列相关表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变高压侧一电流表、无功电力表主变中、低压侧一电流表、有功、无功电力表及有功、无功电能表35kV线路:电流表、有功、无功电力表,县区间分界点还应有指示送、受电量的有功及无功电能表10kV线路:电流表、有功电能表

6.5.2根据调度中心通知完成无载调压变主变分接头的调整。考核办法

7.1考核对象:调度中心、供电所、高压试验班、计量所、生技部、市场营销部。

7.2考核内容

7.2.1电调中心:总分100分

a).综合电压合格率(20分):实际综合电压合格率未达到96%,需有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对于确属系统运方要求,硬件配置仍不完善等客观原因造成电压合格率达不到要求,可暂不考核,非上述原因,每降低l%扣2分。

b).按期填送报表(40分):典型日实测潮流图、电压水平图按要求在每月的月末日前报送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每月10日前将《电压综合合格率报表》报至生产技术部

c).定期开展无功潮流优化理论计算(20分):每年的二次理论计算应分别在五、十一月份完成,并将计算结果上报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每超过一个月扣10分。

d).调度运行及时调整系统运行方式及无功出力(20分):根据调度值班人员是否时掌握系统运行方式变化,调整无功出力,并对控制系统电压有一定效果进行评分。

7.2.2供电所:总分100分

a).按时报送报表(10分):每月5日前将上月各所辖电压监测点母线电压统计结果《各所电压合格率月报表》、《用户功率因数考核统计月报表》、《电容器安装及运行情况月报表》、《变电站无功界面考核表》报送调度中心,每月16日晚班各变电站将典型日(15日)本站110kV出线输送潮流和各侧母线电压按7时、10时、16时、20时四个时段报至调度中心,未按时报扣3分。

b).报表的准确性(10分):要求按规定填报,正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每发生一次差错扣2分,虚作假一次扣5—10分。

c).报表的完整性(10分):要求报表条理清晰完整,对各类电压合格率低于96%者、电容器的可调率低于96%、无功界面的平均力率低于0.9以及电容器的投入率低者,要有分析报告。否则扣10分,分析报告的质量占5分。

d).运行值班人员及时投退无功补偿设备和调整主变分接头(20分):电压无功管理领导小组对各变电站的无功界面力率和电容器的投切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发现电压在允许范围,无功界面力率满足要求,需投电容器而未投者,或发现电压在允许范围,需切电容器而未切者,每发现1次扣5分,3次以上者此项不得分。

e).调压、监测、计量装置及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维护(20分):运行值班人员发现上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及调度中心汇报,变电站和调度中心应做好记录以备待查。电压无功管理领导小组连续抽查2次发现相同问题未及时上报者,扣该变电站5—10分。对各所所辖设备,各所应接到调度指令后组织人员在72小时内修复,若无法修复应向调度说明情况,并抓紧修复,否则扣5-10分。

f).所辖用户的电压无功管理(20分):利用每月结算电费机会,调查用户无功补偿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对用户的无功补偿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用户发出整改通知,并督促及时修复。对功率因数连续两个月达不到要求的用户,在报表中备注原因分析或整改措施,没有分析报告者扣5分。若是用户本身无功补偿容量不足造成功率因数不能达到要求,限期二个月内进行整改,第三个月如仍是因为上述原因达不到要求,扣5分。

g).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应会使用电压监测装置(10分):变电站应保证每1值至少有1人会使用该装置。对各站电压监测装置的使用情况抽查2次,若发现当值无1人会使用该装置,扣10分;对不定期抽查发现1次扣5分。

7.2.3市场营销部:总分100分

a).改善已投运用户功率因数(30分):根据供电所报表反映情况进行监督。对督促不利,在用户提出整改措施后第三个月仍是因为无功补偿不足造成功率因数达不到,扣3分。在接到供电所报告后,2天之内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每推迟1天扣2分。

b).新装用户功率因数把关(40分):对新装100kVA及以上容量的用户的无功补偿容量按照调度中心提供数据进行配置。未按要求督促用户装设足够无功补偿即同意投运,扣10分。c).及时更换修复故障表计(30分):在接到供电所或调度中心报告后,2天之内组织关部门进行处理,每推迟1天扣2分。

7.2.4生产技术部:总分100分

及时修复补充更换无功电压相关设备,在接到供电所或调度中心报告后,72小时之内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每推迟1天扣3分,在10日内处理好,未修复者需有原因报告,否则,未经主管领导同意,按《电业事故调查规程》的规定进行安全考核,并扣15—20分。

6.同业对标典型经验 篇六

6.调度应急体系及安全内控机制建设

调度所“调控一体化”实施方案建议

根据国网公司“三集五大”工作总体部署和“大运行”体系建设 要求,结合我公司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实际,就转变调度“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及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公司领导批评指正。

一、电网调度运行现状

1、电网概况

截止2011年底,调度所共管辖35kV变电站24座,其中21座采 用“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监控运行管理模式,其余3座采用少人值班模式(3名值班员值守)。调度自动化系统全部覆盖所辖变电站,并具备“四遥”功能,其中除苏集变以外,其余变电站均已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具备无人值守条件。

2、组织机构

2011年3月起,调度所实行变电站无人(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在公司本部设立调度班、远动班、监控中心、操作队四个班组,共计员工31人。其中,调度班7人,监控中心6人,负责调度管辖范围内35kV及以下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目前,调度所已对调度班和监控中心业务进行了初步整合,为深化“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工作积累了一点经验。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省公司“三集五大”工作部署,按照“大运行”体系建

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农电公司实际,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以提升电网运行绩效为目标,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优化调度业务流程,完善电网运行体系。

2、建设目标

优化整合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 监控业务与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调控一体化”;优化调度功能结构,推进电网调度业务转型,提升电网运行调控能力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三、建设内容和实施计划

现阶段“调控一体化”体系建设应包括变革运行管理模式、调整 岗位设置、培训考试、场所改造、完善规章制度、技术支撑系统改造等六个方面主要内容,编制具体实施方案。

1、变革运行管理模式

按照省公司“大运行”要求,县调负责县级电网调控运行,调度 管辖县域35kV及以下电网;承担县域内35kV及以下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合并成立调控运行班,实现县调层面的“调控合一”。

2、调整岗位设置

按照省公司“县调人员总体测算”办法,阜阳农电调度属于中型 县调,基本定员23人。其中调控员16人,调控运行班拟设置班长1人,需要增补的调控员将通过招聘,在公司范围内(主要面向原变电站值班人员)选拔、择优录取。调控值班人员在调控大厅内同值值班,每值人员为4人,待人员全部到位后,执行四班三运转值班模式。调控中心主要承担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等职责。另设方式班2人,保护班2人,自动化班2人。变电站完全撤人后,可在城区周围设立三至四处运维操作站,以缩小作业半径。运维站主要负责调度指令的分解、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巡视等工作。运维站在调控中心的指挥下开展工作,接受调控中心的调令,进行相关工作。

3、培训考试

成立由调控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专业班长为组员的培训小组,按 值班次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有序开展调控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主要有:省、地、县调《调度规程》、《调度操作管理规定》、《调度典型操作任务票》、变电所现场运行规程、电网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保供电方案、PMS系统应用、无功优化系统及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及县级供电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规定、调控岗位工作标准及业务工作流程、调度管辖范围划分等内容。按照公司统一工作进度,完成调控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各岗位的资格考试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至少应有5名人员具有调控正值资格,其余人员具备调控副值资格。

4、场所改造

目前,调度大厅共设3席,面积78M2,一席正值调控员,一席副值调控员、一席值长。按上级对调控中心要求,应对调控一体化大厅进行装修完善,调整配备2座两席调度工作台,购置显示大屏;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休息间等。

5、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县调调度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以及相关职责和业务范围变化,梳理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界面,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大运行”标准制度体系,组织修定完善本专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其重点是修订建立农电公司调控运行规程。

6、技术支撑系统改造

调控一体化工作对调度SCADA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班,因此电网实时变化必须在第一时间上传至调度端,并能较为清晰明确的被调度员接收。这就要求SCADA系统对事故信号状态信号等上传量的准确率达到100%,并且能够对数据采集、处理、通信、SOE以及遥控遥调等功能实现可靠操作,为调控一体化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农电公司自动化系统为东方电子DF8900系统,2005年投运,具备集控功能,但尚不具备地县一体化功能,需结合“大运行”需求,在公司统一安排下,完成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扩容升级,实现地县一体化模式。

四、风险管控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守“安全”底线,提高 政治觉悟,站在公司发展的大局考虑,认真开展风险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实施“调控一体化”,要求调控员专业知识全面,需掌握调度 与变电运行两专业技术。现公司调度员与监控人员业务界面清晰,但监控岗位人员由变电站人员经短期培训后上岗,对调度相关工作流程、业务知识不熟悉;调度人员大多无变电站实际工作经验,对变电站现场设备实际情况不了解,不能满足调控员一岗多能的要求,须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

2、操作队设在公司本部办公,日常检修操作受交通工具、天气、路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迅速到达现场,特别事故应急抢修往往不 能及时操作,限制了抢修恢复作用充分发挥。职代会上,李总已指出在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后,计划在原操作队基础上成立若干运维操作站加以解决。

3、原远动班承担着方式、保护、自动化等工作,未细化分工。“调控一体化”方案实施后,应设立方式专责、保护专责、自动化专责,以达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调控一体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由于集变电站监视与电网调度于一体,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和分析变电站信号,对信号产生疑问时可随时回溯,为快速做出判断、处理提供条件,体现了调度运行业务的融合和优化。

以上是本人对于我公司实施“调控一体化”,建设“大运行”体 系的一点粗浅认识和建议,其中,就调控班组的运行管理工作,尝试编制了岗位职责附后,希望有助于调控业务的开展。请刘总批评指正,谢谢!调度所:杨惠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网的规模也在飞速发展,为了适应国家需要,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能和更好的服务,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集约化、精益化管理的目标,调控一体化便是其中的有效措施之一。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基于集中监控,对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1-4]。同时,调控一体化变电运行管理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因此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介绍调控一体化的运行实践及效果。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简介

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即电网调度与变电监控一体化设置,电网调度监控中心与运维操作站结合共同进行电网管理,变电站运行管理机构分片布点。

在传统的电网管理中,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电网调度工作,而集控站则将变电站监控、运行维护等责任集于一身,这种管理模式,不但所需的人力较多,而且存在着工作不均衡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各个集控站阶段性的忙闲不匀,忙时表现为人手不足,闲时则人员闲置,人力成本高且人力资源浪费严重[5-6]。

调控一体化管理,其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为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电网公司服务意识的增强以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追求。实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后,调度控制中心负责承担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遥控操作等工作;运维操作站则负责调度指令的分解和执行、运行巡视等工作,二者各司其责又紧密配合。这种管理模式,取消了县级调度,将原集控站负责的监控工作部分由调度控制中心完成,将全部监测工作集中,有效地整合了资源,也方便统一监控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

当前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都在进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试运行,本文仅介绍所在单位的情况。

为了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有效利用,结合公司电网运行管理现状,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实施“调控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调控一体化实施后,原集控站的运行班部分职能转化,不再承担监控职能,人员相对充裕,为了尽快适应新的运行管理运转模式,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和管理流程,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管理要求。变电工区根据目前运行人员的年龄和技术现状,组织原县调、集控主要负责人进行充分讨论,反映出部分运行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不熟悉现场设备,无法进行现场安全操作,某些值班长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问题,因此考虑对全部运行人员进行考试考评,及时调整运行班组人员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了调控一体化和日常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县级调度撤消后,35 kV变电站全部设备由调度中心统一调度,专门监控组负责监控所辖变电站所有信号,远方拉合试验由监控组人员完成,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操作由基层运行班人员完成,对于几座尚未完成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变电站,事故、异常信号由值守人员观察和汇报,发现问题和隐患时,运行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再将处理情况汇报调度中心。公司调控一体化实施后,运行人员增加,人员力量和技术水平均可满足运行维护需要,从领导到各级人员要求严格,运行管理措施得力,执行力强。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其优点也逐步彰显。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工作效率提高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更加清晰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缩短业务流程,提高了电网事故处理效率和日常操作效率,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由于调度中心能实时、直观、全面地掌握电网的运行和告警信息,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可以更为快速地作出决策。以某事故处理为例,该站一台电流互感器出现故障,调度中心借助变电站实时采集并传输的信号和视频监控系统,快速分析判断,并在第一时间通过遥控直接断开相应开关,隔离了故障点,防止了事故的蔓延,并同时通知变电运行人员前往处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则需要变电站运行人员首先发现情况,然后上报调度中心,由调度人员作出判断后再向运行人员下达操作指令。调度中心无法获得实时信息,与现场人员没有处决权的矛盾,通过调控一体化模式得到了有效解决,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人力成本的提高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减员增效,一直是电网企业的目标和追求。采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人员集约化的统一管理,可以根据所辖变电站任务的繁忙情况和工作量,统筹调配运行人员,任务量大的地点增加人手,任务量小的地点减少人手,避免了人员限制和人员不足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不但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运行人员从监控工作中脱离出来,专门负责运行巡视等工作,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仍以具体工作为例,变电站停送电需要运行人员到场操作,并保持在现场配合工作,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多个变电站停电或者大型变电站停送电时,由于需要多个操作人员配合完成,往往出现人员过于繁忙或者人员不足的情况。通过统一管理,仍利用原有人员,在同样的工作情况下,人员一直保持充足,而且劳逸结合,休息人员还加强了综合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图1和图2的对比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如图1所示,传统管理模式下,虽然部分站点(站点1)人员和工作量相对应,但有部分站点(站点2)却存在工作量较少,大量人员闲置的状况,而又有部分站点(站点3)工作量远大于人员能够承受的工作量,人员极度疲惫或者根本无法完成工作。由于工作的不均衡性,在不同的时间内,可能又出现站点2忙碌而站点3人员过于清闲的情况,因此也无法通过人员调整来解决。

-------------

如图2所示,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总人数与总的工作量不变,但由于统一的人员管理,不但可以适当的安排人员,还给部分人员提供了培训和学习的时间(如图中培训人员部分),可以在劳逸结合的状况下,使整体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工作量合理分配,同时提高了业务和技能水平。结语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适应当前形势的电网运行的创新。通过电网调度与变电监控一体化设置、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当然,调控一体化的实施,也与当前技术水平尤其是远程监测和控制水平的提高有极大关系,其代表了智能电网建设情况下的管理水平。

标签:人员 运行 调控

同业对标同业对标典型经验编写模版 XXXX典型经验

专业名称:运行管理

日期:2013.9.5

填报单位:调控中心

今年以来,公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国网公司同业对标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积极组织,逐步启动了公司系统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通过对标实践,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思路,深化了管理理念,为下一步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简要概括典型经验的主要内容、特色以及在本单位实施、推广应用等情况。[摘要控制在 300 字以内,全文控制在8000字以内]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专业管理目标描述需说明专业管理的理念或采取的策略、专业管理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等。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指标体系是指专业管理的过程控制指标)。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主要做法是介绍专业管理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支持保障系统等。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建议使用 Visio 绘制并编号)。2.主要流程说明。主要是描述流程各阶段的工作要求、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或记录等,回答在流程各阶段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由谁做、谁参与、如何实施流程过程控制、形成什么样的成果或记录,要指明流程中的关键节点并加以必要的说明。3.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即组织机构、岗位设置及要求等情况)。

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介绍与专业管理指标体系相对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与考核管理、有关的配套标准或规章制度(列出制度体系清单,重要的管理制度可作为附件)及专业管理信息支持系统(主要描述本专业管理信息化的情况,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简要介绍等)。

三、评估与改进根据专业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或国内外标杆单位专业发展情况,评估专业管理标准和制度的执行情况、业务流程的科学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性、制度和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等,发现专业管理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今后的改进方向。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包含专业管理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评估内容、评估步骤和衡量标准等)。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从 PDCA(即计划、执行、评估、改进)四个方面,通过与专业评估相衔接来进行分析。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7.企管部2010同业对标工作计划 篇七

2010质量管理同业对标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我局2010同业对标工作计划安排,从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切实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同业对标工作,推动企管部整体工作稳步实施,从而使企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设定对标项目

为将对标工作扎实开展,企管部同业对标工作由企管部主任直接负责,部室成员全力配合,密切协作。根据实际情况和精益化管理考核,探索同业对标的不同体现形式,根据企管部的工作情况,选定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项目开展对标,并争取有一项成果进入国优行列。

三、开展同业对标的实施步骤

为保证对标工作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我们对开展同业对标工作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及工作要求,保证同业对标取得成效,将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对标比较、最佳实践、持续改进等五个阶段具体对标工作安排如下:

现状分析——通过分析现状,梳理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对标内容和对标方向,填写《现状分析重点

对标项目登记表》,4月底前完成。负责人:胡静波,郭兵杰。

选定标杆——收集行业内外先进供电企业的管理标准及指标信息,依靠同业对标指标体系,通过对标杆进行分析,确定最终标杆单位和先进指标,标杆单位一定要与本单位有相似特点,具有可比性,填写《标杆单位选择登记表》,4月底前完成。负责人:胡静波,郭兵杰,户军奇,张丽娜,刘艳。

对标比较——与选定的标杆进行对标,研究与标杆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组织到标杆单位进行对标,就标杆单位的相关管理经验进行学习考察,注重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的比较,力求掌握标杆单位的管理精髓。填写《同业对标专业项目小组登记表》,6月底前完成。

对标形式以现场参观学习为主,也可以采取邀请标杆单位管理人员到本单位指导、及实地跟班学习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对标学习结束后,要就标杆单位管理方法、管理流程和管理手段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出我们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缩小差距的改进措施,填写《对标比较过程控制登记表》。负责人:胡静波,郭兵杰,户军奇,张丽娜,刘艳。

最佳实践——对标工作进入这一阶段后,制定重点项目改进计划:预期实现目标、改进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填写《最佳实践过程控制登记表》。《最佳实践过程控制登记表》须报局对标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执行。负责人:胡静波,郭兵杰。

持续改进——在部分或全部达到和超越对标企业后,应动态调整对标标杆,与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对标。负责人:胡静波,郭兵杰。

四、对标过程遵循的主要原则

指标与管理兼备的原则——在同业对标工作中,及要比管理手段,更要比管理流程。通过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比较,优化流程,强化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实现新的业绩指标水平。

8.县供电公司同业对标管理办法 篇八

(二)深化专业对标和班组对标。以专业部门为主导,制定并实施专业对标计划。进一步总结和发扬财务、调度、基建、信息等专业对标经验,选择8-10个重点专业组织对标评价活动,关注过程,定期跟踪,通过对比专业指标、管理内容和工作方法,促进专业管理不断创新和提高。发挥职能管理优势,在指标审核与分析,工作改进与提高,典型经验总结与推广等方面,实现同业对标与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体化。加大班组对标力度,选择10类重点班组进行现场对标交流与评价,真正对出水平、对出差距、对出动力,全面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绩效水平。

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单位、各部门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指标对标,强化专业对标,深化管理对标,积极开展内部和国际二维对标,显著推动了管理创新和提升。

(一)公司绩效持续提高

――安全生产方面,实现了人身、电网和设备“零”事故。

9.县供电公司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篇九

(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解决党员、干部在理想和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3月底,公司利用召开二届一次职代会之机,邀请县检察院人员主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观看省检察院制作的《非常预警》警示片,与会的2百多名中层干部和代表深受教育,认清了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性。五月份,公司纪委为各供电所长、支部书记开展了一次党风廉政教育,为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进一步坚定了各中层干部立足本职、廉洁自律和建功立业的信心。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20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分别由公司领导及各科室负责,明确了各自的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协作单位、办事机构及责任人。公司副科级领导认真填写了廉洁自律自查表,对个人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个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职责范围、本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所做主要工作以及个人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主要状况进行自查,增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

公司于4月26日、10月11日召开了二次党风廉政分析会,围绕公司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公司领导、各职能科室、部门负责人、纪委委员踊跃发言,探讨当前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制订了相关整改措施。

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公司领导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及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八项规定,做好廉洁自律的表率。开展党风廉政工作汇报活动3次,各基层单位进行党风廉政自查自纠工作,各基层单位负责人与所属职工还都签订了责任书,把责任明确到主管人和具体承办人,使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目标更加明确。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确保党风廉政责任书的落实。

(三)、认真执行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行风纠风工作。年上半年,为加强受理投诉举报工作,根据上级要求设立纪检监察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制订了《投诉举报奖励办法》、《行业作风建设违规行为处罚暂行规定》,对举报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处理,全年接到上级转办投诉举报经济案件6件,结案率达100%,投诉举报行风问题4件,调查处理3件,并对调查、处理情况进行反馈。群众对优质服务、电价、停电等了解不够,产生误解,这也是造成行风评议工作被动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力度不够。

(四)、抓好廉洁自律工作。公司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干部选拔任用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征求纪委意见,并进行了任前公示。按照市公司和县纪委的有关要求,制定下发了《领导干部三项谈话制度》,进行了中层干部任前谈话、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干部诫勉谈话。开展了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以权谋私建私房、违纪违规配备小轿车、使用手机充值卡、用公款大吃大喝、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五项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专项清理,公司领导都能廉洁自律,不存在违纪违规的情况。

(五)、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对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进行了执法监察,对公司新电力调度大楼建设实行了效能监察。

(六)、坚持从严治企的方针,规范管理。5月初,由纪委牵头,财务、审计配合,对供电所的三产收支进行了规范,三产收支实行两条线。由安全生产部、用电营销部按国家xx年取费定额标准制定了三产各项取费标准,并下发至各供电所,严格了收费标准、禁止乱收费现象。开展用电检查监督工作,对各供电所的用电结构、比例,电费的收取进行了一次检查。

(七)、以诚信为载体,搞好诚信服务,加大窗口建设服务力度。按年度计划,搞好供电服务承诺的兑现,在xx年年开展的走千家访万户优质供电服务走访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实施政务环境评议评价工作,采取走出去走访、请进来座谈等方式,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公司领导主动到县委、县政府四套班子汇报,各供电所负责同志坚持走访客户制度,开好乡镇供电所的客户座谈会,深入村居、企业、厂矿倾听客户的心声,诚恳接受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共走访客户1680户。召开客户行风监督座谈会28次,并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和反馈。认真开展行风评议整改工作,对7月15日县行风评议工作原汁原味反馈的7条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建设并投运95598语音查询系统,七项服务内容方便了用户。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行风工作的根本好转,在12月19日全县组织的行风评议工作28个单位中位居第二。

10.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汇报 篇十

济南供电公司坐落于素有“泉城”美誉的山东省会济南,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全国一流供电企业,资产总额40亿元,直管职工1420人,担负着济南市11个区、县(市)的供电任务。济南电网是位于山东电网枢纽位置的区域性电网,重要的负荷中心,电网覆盖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拥有黄台电厂、章丘电厂、500千伏济南变电站和长清变电站4个电源点;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1 座,变电容量967.8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994.1公里。其中,直供变电站53座,容量727万千伏安。2006年全市社会用电量为171.6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公司年售电量146.6亿千瓦时,今年1-9月份完成119.7亿千瓦时。

一、创一流同业对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部署,济南供电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内部对标,积极参与外部对标,大力推进对标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靠管理创新、技术进步和工作改进提高指标先进水平,连续两年荣获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创一流同业对标综合管理标杆单位,城市综合电压合格率管理、TPE管理体系进入国网公司第一批最佳实践库。

二、创一流同业对标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加强培训

加强体系和制度建设。公司下发了《关于创一流同业对标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同业对标现状分析及选定标杆阶段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创一流同业对标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业小组和指标团队,建立了同业对标组织机构。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在公司网站设立同业对标栏目,包括工作要求、简报、最佳实践、指标库等内容,丰富了信息发布内容、方式。确定同业对标分析会制度,每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同业对标工作进行调度。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全体管理人员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培训讲课;同时还邀请毕博、艾森哲、德勤等跨国咨询公司的咨询专家分别对公司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全体机关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讲课。

(二)开展三个层次的对标

一是开展与同行业先进单位综合对标交流。我公司先后与南京、唐山供电公司互相作为标杆单位,开展全面同业对标交流学习。双方签订了《同业对标合作协议》,我公司先后派出了两批人员到对标单位挂职学习。出发前每个专业提出了50个学习问题,并有5-10人的后台支持小组。通过学习,详细了解了对标单位的管理现状、双方的不同点及优缺点等,并形成了学习报告。同时,对标单位也多次派出学习人员到我公司进行同业对标挂职学习交流,双方对我公司管理现状、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6条建议。对此,我公司进行详细分析,制定了改进措施。

二是开展同业对标专业学习。我公司通过对国网公司各专业排名前十位的单位的认真分析,选定了各专业的标杆单位,并有针对性地派出指标团队到杭州、深圳等供电公司进行了电费电价、计量、信息化等专业的学习,与公司实际相结合,应用到具体工作中。

三是开展跨行业的对标活动。与电信、银行等行业开展对标学习,分别与济南网通和招商银行等企业就客户关系管理(CRM)、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了跨行业对标。派出了客服调度中心、财务处、信息中心、区供电部等部门人员到招商银行进行了对标学习,在绩效管理、内控机制、优质服务等方面给予我公司很大的启发,提升了专业管理水平。

(三)开展内部对标活动

在企业内部,公司建立了5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即公司层、部室层、车间层、班组层、岗位

层,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全方位对标。公司层指标体系按照企业规模、装备水平等进行了15项分类,共设立指标346项。同时,根据公司层指标的分解,结合绩效管理和KPI、CPI指标,形成部室层、车间层、班组层、岗位层指标。

(四)强化班组精细化管理和班组对标活动

近年来,公司将内部对标与班组建设、绩效管理相结合,完善了车间、班组、岗位指标体系和内部对标评价机制。一是通过班组对标过程与结果的有机融合,促进班组管理制度精密、管理流程优化、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业务精通,促进班组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各车间、班组成立了对标组织领导网络,形成与公司和车间有机衔接的班组一体化对标组织领导体系,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二是加强班组对标指标体系的精细化,不同专业、不同班组根据实际岗位需要确定有关主要对标指标数据库。坚持岗位对标指标化,班组所有岗位对标指标覆盖率达到100%。三是不断促进班组管理工作责任定量化、管理制度刚性化、工作考核绩效化、员工行为规范化,实现班组效率、效能双提高。建立和完善了班组同业对标指标数据库,坚持班组对标工作程序化,对标指标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完成对标指标的统计、分析与上报工作,指标数据的准确率、及时率均达到100%。四是实施班组对标动态管理,对标内容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重点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以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建立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并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的对标评价体系,实施全面、规范、动态、闭环管理,实现了班组对标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五)组织机关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近年来公司结合同业对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挂职活动。一是机关管理人员到基层挂职工作,每两年机关管理人员到基层挂职一次,每批各部室派一人挂职,深入了解基层单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到目前已派出5批60余人。二是吸收基层单位人员到公司各有关部室交流锻炼,学习掌握公司相关工作流程、管理理念,更好地促进了公司与基层单位工作的有效衔接。

三、开展同业对标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最佳实践

通过学习、吸收国网公司和集团公司发布的典型经验,各部门将典型经验与公司TPE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管理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现状,制定了各专业最佳实践,共制定最佳实践48项。公司对最佳实践进行了评审,并组织实施,优化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各专业管理工作水平。

(二)调整组织机构,部门职能划分更加清晰、合理

一是整合营销、配电专业,成立营销处。学习、借鉴杭州供电公司营配部、苏州供电公司配电运营部和南京供电公司营销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综合分析,学习各自的优点,成立营销处,加强营销和配电的管理,对营销、配电业务管理进行整合。营销处的成立,整合了原生技部、企划部、客户中心等部门的营销和配电业务,突出了营销和配电管理,增强了优质服务管理职能。

二是调整、明确发展策划处、生技处职能分工。营销处成立后,强化了发展策划处的规划和计划职能,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规划、配网规划和计划管理水平;生技处主要负责电网主网的管理,使主网的管理更加专业、细致,更有利于提高主网的管理水平。

三是稽查大队独立运作。将稽查大队从发展策划处独立,更好地发挥其“外查窃电、内查管理”的职能作用,加大稽查力度,维护了企业的合法利益。

四是成立营销调度中心、电费结算中心和电能计量中心“三大中心”。

成立营销调度中心。学习、借鉴网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全面掌握客户信息,对营销业务实施调度管理,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创了营销调度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营销工作中实现了调度指令刚性化、营业管理精细化、客户服务差别化、组织机构扁平化、营销管理信息化和业

务处理流程化,建立有效的营销调度和监管制度,推进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成立电费结算中心。实现了“五个统一”,即电费账务统一、电费资金管理统一、电费发票管理统一、电费核算统一、抄表管理统一,改变了结算中心成立前财务与营销管理脱节的问题。达到“四个实现”,即实现营销实收与财务实收实时对应、实现电费资金安全管理、实现跨区收取电费、实现经营指标的可控在控。做到“三个一致”,即电费应收数和营销系统数据一致、电费实收数和营销系统数据一致、营销系统数据的实收和财务电费帐一致。

成立电能计量中心。学习南京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创新电能计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电能计量的改革和创新,实行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和集约化、工厂化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计量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精度水平,达到了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目标。

五是学习网通公司经验,对营业厅进行重新设计。为更好地服务客户,以电力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引进先进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对客户中心营业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和业务整合,增加了排队机,设立了用户服务区、VIP客户区,突出了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三)优化流程、规范管理、工作标准化

通过学习、借鉴南京、杭州、深圳、苏州等供电公司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结合组织机构调整、流程优化,对相关管理标准、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制定了《财产保险索赔管理办法》、《深化“彩虹工程”,优质服务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工作有据可依,管理更加规范。对组织机构、职能划分调整涉及的部门制定了标准,明确了适用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使流程更加优化,并通过标准和规章制度进行了固化。目前,公司现执行基础标准407个、技术标准1218个,管理标准206个、岗位说明书315个、规章制度573项,确保了每项管理工作和同业对标指标都有据可依。

(四)加强现代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近年来,公司加强现代化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保持了综合管理标杆单位。现代化管理工作通过对三大管理平台建设进行调研,确定重点课题,获得高质量成果。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创一流同业对标开展活动,各QC小组担负的指标现状和同行业先进水平,组织创新型QC成果进行研究,重点突出同业对标的优秀成果,使我公司的成果水平一直保持山东电力的领先水平,受到了集团公司和济南市经委的高度评价。其中,修验场继电保护班通过同业对标活动,借鉴国外风险评估检修模式,在二次设备110千伏及以下实施了状态检修,在保障安全供电的同时降低了停电次数,取得明显效果。另外,全公司取得12项创新型成果,引领了山东电力QC成果新的探讨领域。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开展内部对标。内部对标侧重于工作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公司指标先进性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公司将结合绩效管理KPI指标制定,进一步完善车间、班组指标体系,将内部对标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二是消化吸收对标学习成果,落实各专业在对标学习中提出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三是进一步做好指标管理工作,提高指标水平。坚持每月对同业对标指标进行分析,召开指标分析会,对同业对标工作进行调度,实现对标活动的可控、在控。

四是根据公司同业对标实际情况,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完善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的评价办法。

上一篇:幼儿保健册下一篇:党课结业考试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