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共10篇)
1.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一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在内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3、知道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所能产生的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主创新的科技要领先世界的价值观念。
4、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识记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理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3、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收集有关资料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
教学过程
导课:1、展示一些列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图片让学生感受
新课
一、教师出示科技一览表,学生看书完成
领域
时间
成就
意义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杂交水稻
计算机
生物技术
二、学生重点介绍以下成就
1、 两弹一星
2、 载人飞船——延伸到“神六”
3、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4、 计算机和生物工程
教师点评。
三、学生讨论:新中国政府的科技战略
1、 两弹一星战略
2、 863计划
3、 载人航天工程
4、 科教兴国战略
小结:
从两个方面对教材加以小结,一是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战略决策,二是新中国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习题反馈:
见课件和评价手册
教学后记:
2.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二
一、经济方面的成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 会上对于当时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限提出改革。
1. 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
2. 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得到逐步完善,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 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 国家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走上了以市场经济为主, 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改革发展道路。这一体系的建成, 有益国家掌控大局, 正确处理好国家经济的发展, 提升经济活力, 使各种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统一发展。
4.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
国家统计局网站2013年11月5日公布, 改革开放以来, 1979至2013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8%, 而世界同期为2.8%, 对世界GDP贡献率超过2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 居世界第二。2014年, 我国GDP同比增长了7.4%。30多年,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约为3%左右, 我国比它们高7~8个百分点。
经济的发展直接带来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嫦娥”工程的顺利完成,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2010年国庆大阅兵。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新科技革命浪潮这一历史时机, 顺应全球化趋势, 积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
5. 农村经济得到显著发展
改革开放让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 并逐渐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改革逐渐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6.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深化就业体制改革, 实现了由政府统一配送到工人自主选择的就业制度转变。多元化的就业渠道, 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各类劳动者平等的市场竞争, 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越来越明显。
7.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有了明显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从1978年到2013年, 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26955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 比上年名义上增长了10.1%,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居民家庭拥有的财富也在快速增长, 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 城乡居民就有更多的剩余收入用于必需品之外的地方, 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 中国端正了党内的指导思想, 开始了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探索。经过30多年的努力,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逐渐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加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必须转变党的执政方式, 才能进一步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所以在执政方式上, 党经历了以政策为主到高度重视依法治国的转变, 并且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种基本的执政方式。30多年来, 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我国目前的政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项制度并没有能够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 因此在这几十年之中, 国家不断的对各项政治制度进行完善, 充分发挥各项政治制度的功能及其优越性。
3. 政治参与逐渐全民化
公民权利的保障不断加强, 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更是得到了尊重与开放,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体现。全国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参政权利等在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中得以进步。
4. 权力结构日趋合理
通过政治改革和调整, 我国政治权力结构已经日趋合理。党政机关的权力不再像之前一样过于集中, 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使得整个政治机构能够有效合理地发展。
5. 利益关系更加和谐
政治体制的改革使得政治在运行中的利益矛盾不断得到调整并且日趋和谐, 保障了政治体制的有效开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关系呈现出多元化, 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三、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也加速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也伴随着文化管理部门自身的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基础目标。
四、社会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最终是要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的运行。但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社会问题, 迫切需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来解决。只有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各项制度的健全完善最终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使我国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 使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正确的思想及理论指导, 让我国能够正确及有效的进行并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上的改革。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且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 使得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具有竞争力。
摘要: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 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感慨之情。党在这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领导着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政治,文化,成就
参考文献
[1]陈成文, 李萍.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与实现社会和谐[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3) .
[2]赵丰.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3) .
[3]胡锦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做十项工作[J].群众, 2005 (09) .
[4]杨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 (05) .
[5]李生荣.试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6]叶再春, 杜梅萍, 林小波, 顾崇华.文化体制改革生机勃勃[J].前线, 2009 (01) .
3.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三
关键词:人权成就;执政理念;人权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和政治生活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享有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广泛的人权。本文试图从我国人权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手,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浅析其原因,从而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够更好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权建设取得的成就
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巨大发展。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从1978年到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了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全国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人左右。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1982年的67.77岁,增加到2007年的73岁。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言论自由权等得到有效保障和不断发展,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权益得到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保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着手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2007年就业人数76990万人,比1978年增加36838万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7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9.8万个,比1978年增长75.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数达8.15亿。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调整提高,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到2008年,初中教育毛入学率98%,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
二、我国人权建设成就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人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人权事业的进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权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因此,中国的人权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保障人权措施的进一步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权地位
1“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1945年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的总纲,标志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全党的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时的国情,领导人民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转移,开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行行改革开放。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始终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同志等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根据当代国际变化,结合我国实际,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毛泽东同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再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不同,提出的执政理念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的实质是相同的,即“执政为民,以民为本”。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坚持“执政为民”的基础上提出科學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有多重含义的:一是作为“类本质”意义上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价值追求;二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讲,“人”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人民群众,三是指每一个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
从“以民为本”思想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内涵没有改变,但是这种新的执政理念却提升了人权在我国的地位。因为它打破了中国人民传统的“群”的思维,第一次把“人”这个个体从“民”这个群体中剥离出来,开始注重人作为个体的权利,即人权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体现,是对“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是新时期“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与创新。
2“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人权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高层真正开始正式承认人权问题源自邓小平同志,他说:“什么是人权?首先一条,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多数人的人权,全国人民的人权?”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始积极认识人权问题。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提出人权是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的统一等观点。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权问题从开始的不承认到承认,从不重视到重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然而不管是“多数人的人权”还是“集体人权”都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历来比较注重“人民”的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人权。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人权的关注点逐渐的从集体人权转向个体人权。在中共十五大会议上,人权概念首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共十六大进一步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新世纪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2004年3月通过的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人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权入宪当天,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众所周知,人的基本权利由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组成,财产权是人的生命权和自由权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它是人权的实质内容,也是个人人格的外化,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就是对人权的尊重。尽管新出台的物权法规范的是私有财产的权利,但却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原则在民事财产关系上的落实与实践,重视私权利,重视每一个单个
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集合,以私权利保护为价值核心,对公权力明确的规范和约束,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权实现途径的探索
从根本上讲,人权的实现与保障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一般而言,人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更多的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则更多的依赖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制度。中国共产党在促进人权发展的实践中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在不断践行。
发展是人权实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权才能充分实现。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发展来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坚决克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侵害群众权益的现象。”
法治是保障人权的有力途径。首先,坚持宪法促进人权。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二十年来,我们根据宪法制定了一批保护人权基本权利的法律,签署了一批保护公民权利的国际公约,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扶助困难群众,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显著地进步”。他认为宪法不仅直接尊重和保障人权,还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要坚决贯彻宪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其次,坚持规范公权力,保障人权。在一国范围内,公权力却往往人权的最大侵害者。中国共产党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逐渐的开始限制、规范公权力,来保护人权。温家宝总理强调的:“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强调要“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责任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再次,堅持公正司法,保障人权。公正司法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群众来信来访最多的问题。”因此,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1-24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4-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四
【教学目标】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辅以列表分析归纳法、情境再现法。【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神七”及宇航员的话导入,再让学生看一段材料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导出本课。(课件1--3)【讲述新课】学生看书,完成表格 老时间19641964师总结
地位、意义加强了…打破…,提高…。和平利用核能已经取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核技术两弹一星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天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91-1994秦山、大亚湾核电站“东方红一号”卫星1970世界第五,航天时代1999起“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2003、2005、世界第三个“神五”、“神六”、“神七”2008开辟…的时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世界第一)大大提高…有助于解杂交水稻南优二号1973决…20世纪末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居世界前列,加速1983巨型计算机“银河-Ⅱ号了国家信息化发展1992 表格上内容老师进行逐步分析: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课件5---13)
1、“两弹一星”:
(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2)背景(原因)及目的:
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b.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d.为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武器和空间技术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目的)(3)成果: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1964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 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世界第五个)
① 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意义: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核武器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1996年7月30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B、1991年和1994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10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的发展:
(1)2003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2)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以上内容讲完让学生看ppt上的图片,尤其强调邓稼先、钱学森两位科学家做出贡献和爱国精神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课件14)
1、简介: 袁隆平(1930.9—)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该奖项2000年设立。)
2、贡献: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袁隆平受到启发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
3、意义: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大大提高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我国计算机的研制:
(1)背景: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2)开始: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成就: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名为“银河一I号”。
(4)地位:此后,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5)意义: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2、生物技术
(1)成就:A、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B、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意义: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知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目前已经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板书设计】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5.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五
(******学院 *****)[摘要] 自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现在的新型的世界经济体。中国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现在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崛起。本文将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下,回顾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具体做法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哪些成就。
[关键词] 改革开放;时代背景;崛起;成就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关于改革开放的背景,胡锦涛同志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文章,他在文章中讲到“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的自身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和国家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另一个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把这两个方面的背景结合起来,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就叫双重逼迫,使得中国不得不在这个时候,而且有了这样的契机,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
在关系国家命运与严峻的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学家,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一)政治成就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政治大国。现在的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
(二)经济成就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1980年我国为379元,1990年为1634元,2001年为7543元,2002年为 7954元,增长了20多倍。1992年到2003年间平均年递增9.5%左右,而同期其他几个国家是:美国2.3,日本0.8%,德国1.0%,法国 1.4%,印度4.6%。经济结构优化显著。1978-1997年,三次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2%、10.6%,占GDP的比重也由 28.1:48.2:23.7变为18.7:49.2:32.1。尽管我们的经济结构比例还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三次产业的增长速度却显著高于它们。而 且,我国农业增速远远慢于GDP增速,工业、服务业却高于GDP增速,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扩张期。(三)生活方面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在农村改革方面,安徽等一些地区率先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改革试验,这一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随后推广到全国。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2]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四梁八柱”的基本体制框架。到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与此同时,党中央总结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5]
四、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神州系列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想。航天员翟志刚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大步。与此同时,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跨入了世界领先的行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成功通车,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成功通车。[4]
五、军事成就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人民解放军重新确立了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总目标,革命化是前提,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证,全面推进军队和国防建设。1985年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实行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我军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1]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精简整编,裁军百万,组建陆军合成集团军,朝着“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前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常规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军用飞机,自行研制出亚音速、超音速歼击机、强击机和高亚音速轰炸机;海军舰艇及武器,新研制出导弹护卫舰、鱼雷潜艇,以及新型的鱼雷、舰艇和舰空导弹,特别是导弹核潜艇装备部队,使海上作战能力提高到新水平。军用电子技术研制出一批采用新型元器件、新体制、新技术的较为先进的装备。战略核导弹完成陆基近程、中程、中远到洲际的系列化,并进入第二代战略武器的研制、试验、定型工作。[3]
改革开放三十年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2] 谢正才:《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新变化》人民日报,2007-12-25(5)。[3]张召钟:《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12-30。
6.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六
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成就
组员: A B C D E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自成立后逐渐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东方巨人开始慢慢觉醒,但社会主义建设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出新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2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2年的沧桑巨变,32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成就,本组员主要从下面3个方面进行调查:
1:中国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这一道路?
2: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通贸易、医疗保障、航天等方面取得了什么
成就?这些成就给了我们什么经验?
3:在成就背后存在什么不足,我们该如何去克服?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为调查型。通过利用网络,书刊调查我国(包括香港,澳门特
别行政区,台湾除外)在改革开放至今在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交通贸易、医疗保障、航天事业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研究的结果与意义: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世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成就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我们有了个客观冷静的反思
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成就,寻找现代化建设的得与失,让我们在巨大成就面前对现代化建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我们的人生目标有一个更好的定位,让我们为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四、人员的分工;
A:负责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
B:负责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
7.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七
该团队在2011和2013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编写并出版技术专著3部,制定国家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团队的科技成就得到了国际玻璃界的广泛认可和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团队带头人彭寿成为国际玻璃协会创立100多年以来首位担任主席的中国人。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优秀执行团队称号,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团队。
创新浮法玻璃熔化技术,发明新型熔窑,推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推动下,团队把技术创新的突破点定位在攻克玻璃配合料快速同步熔化新技术上,以目标责任制、股权和分红激励、科研开发奖励一系列激励措施等新理念和新思路,激发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出新型节能型玻璃熔窑,节能15%以上,攻克了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的业界技术难题,实现了熔窑、锡槽、退火窑等主要热工装备的完全国产化,使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首次开发成功世界最大规模的1200t/d 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突破了国际玻璃界燃气燃油熔窑不超过1000t/d的规模极限。研发并设计建成我国首条550t/d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生产线,节能和减排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浮法玻璃微缺陷控制与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创全球光伏玻璃宽液流成型技术和一窑多线工艺技术,使中国光伏玻璃技术和产业规模快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感召下,强烈的使命感,唤起科技人员创造国际一流技术和品牌的强烈愿望与攻坚行动,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产学研项目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创新团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企业走上依靠科技振兴企业,依靠创新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功开发了光伏玻璃“卡脖通路”结构的“宽液流成型工艺技术”,与国外工艺的生产线相比,成品率提升15%,能耗、成本降低20%,投资降低40%,产品质量获全球著名认证机构瑞士SPF最高级别认证;完成的“东莞南玻超白光伏电子太阳能玻璃生产线”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研发成功世界首创的一窑多线工艺,建成全球首条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使中国光伏玻璃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晶硅太阳能光伏玻璃技术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发成功TFT-LCD用液晶显示玻璃基板技术,缩短了我国液晶显示玻璃产业的工业化进程
创新团队把“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激发出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转化为科技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成功研发了环保型液晶玻璃基板料方,攻克了高铝硼硅酸盐玻璃熔化、澄清、溢流成型的技术难题,开发了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生产出中国第一片4.5代TFT-LCD用0.5mm、0.4mm玻璃基板,并实现了稳定规模化生产,良品率达到70%以上。产品被国内多家主流面板厂家广泛应用,结束了国外玻璃巨头一统全球市场的格局,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更高质量的液晶显示产品,探索出了一条中国TFT-LCD玻璃基板产业化的新路。
“0.4mmG4.5TFT-LCD玻璃基板超薄化生产关键技术与工艺开发及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建材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开发成功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基板技术,开创了我国信息显示玻璃产业从“超薄”到“极薄”的全新格局
为适应信息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需求,推动玻璃行业转型升级,团队在信息显示玻璃基板、ITO导电膜玻璃及触控玻璃等应用领域开展了以薄型化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0.33mm超薄玻璃基板的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开发出磁控溅射低温成膜技术,解决了超薄玻璃ITO镀膜易翘曲变形的难题,项目良品率达到98%,产业化成果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导电膜玻璃供应源;开发出超薄新型触控玻璃技术,解决了触控屏压应力不均匀、易损坏的难题;开发出微雾式顶喷减薄技术,生产出目前国内最薄的0.15mm触控玻璃,解决了超薄触控玻璃无法直接合成面板的难题。触控玻璃产品已在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国内知名电子企业应用,市场占有率高达13%以上。
在“讲理想、比贡献”热潮的带动下,创新团队的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攀升。截至2014年7月底,上述成果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2亿元,为社会提供了至少5000个劳动就业岗位。同时团队培养了2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位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吸引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海外精英加盟。
8.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八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二
创造伟业,是人类书写历史的方式,也是社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2011年,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辉煌里程碑。
尽管百年梦想已成现实,但中国人对义务教育的期待和追求并没有止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如何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社会民生的能力,依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命题。
问题的价值在于激发理念,而理念的价值在于指引行动。党的十六大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逐渐上升为改革共识,由此产生改变现实的巨大力量。均衡是一个方向,确立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在打响“普九”最后一场攻坚战时,也迫切需要回答一些新问题:“普九”之后,义务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发展目标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是关系国家未来的战略性思考:一方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对公平抱有极大期待,而教育发展存在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另一方面,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是追求普及之上的均衡。
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成为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次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升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思想。
短短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从部门决策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此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
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教育部2006年6月在成都、2009年11月在邯郸先后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2010年7月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为重要内容,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缩小教育发展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具体思路和办法。
由于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国家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2011年3月和7月,教育部分别与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根据“一省一案”原则,各地确定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承诺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还与各地市或县、市、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有效落实了各级政府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法定职责。
根据教育部与各地签署的备忘录,到2015年,我国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为了如期实现预定目标,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为义务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均衡注入了强大动力。
均衡是一个过程,逐步改变基础教育发展面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项既定不变的方针,更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理念到行动,始终方向明确、步履坚定,走出一条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的发展道路。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民心工程—— 2001年至2005年,实施两期“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约430亿元,全国纳入危房改造的中小学超过6万所,基本消除了当时存在的中小学危房。2004年至2007年,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工程项目覆盖中西部950多个县,满足了200万名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197万名学生的寄宿需求;投入110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通过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2007年,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3年中投入120亿元,重点支持6000多所农村初中改善宿舍、食堂和厕所等生活设施。
2009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程实施3年多来,平均每年有1亿平方米的高质量校舍竣工„„
这些堪载史册的“国字号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效地缩小了义务教育的区域、城乡以及校际差距。“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一样漂亮”,这是在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的动人景象!
与此同时,国家逐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4年,针对西部困难家庭学生推行“两免一补”政策;2006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免除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2008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同时要求各地对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免除学杂费和借读费。
“学校漂亮了,上学免费了!”一句简单的感慨,传达了亿万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感受,也成为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佳注解。
但这远不是均衡发展的全部内涵。在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自2006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以及“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显著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教师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当数十万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扎根农村学校,他们就是推动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前线、最坚实、最持久的力量。
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和保障措施,也激发了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江苏早在2007年就提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要做到“六个一样”: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截至目前,全省77个县(市、区)通过了江苏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市、区)的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总体实现基本均衡。
辽宁省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重点取消“校中校”,改造城区薄弱学校,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校校通;实行城乡划分大学区,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定期交流,实施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本科生计划。
新疆则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区、州、县及项目学校“四级联动”工作格局。现在,通过有线电视、卫星数据广播和互联网三条链路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输,全区中小学都可以从“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获取资源。
均衡是一种价值,科学指引基础教育改革之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两年多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步入深水区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明确解决哪些问题,更需要确定应该秉持何种价值以及如何体现该价值。
在谈及“择校热”、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重等难题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个结合点,抓住了均衡,也就抓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和义务教育的质量。
显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个行动过程,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因为它包含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需求,是一把无处不在的“尺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均衡发展是一次深刻变革,它必然涉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必然存在重重障碍与阻力。
以“择校热”现象为例,近年来,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动县域内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等办法,一些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地方尚未根本好转,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触及既有利益格局。
江苏盐城曾是一个择校成风的城市,2010年,盐城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治理择校,以行政力推的方式清理“国有民办”改制学校,同时开始科学划分施教区。盐城市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多次承诺“不打招呼,不批条子”,并对各级党政机关下了死命令:不得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递条子。不到3年,盐城基本实现“零择校”目标,成为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条子生”和“缴费择校生”的城市。
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简单地剔除“问题”。面对名校、优质学校存在的现实,不少地方出现了“削峰填谷”还是“填谷扬峰”的争论。对此,教育部明确表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各个学校办出特色、风格,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
北京、杭州、沈阳、温州等地先后推行集团化办学,以名校带动弱校,在保持各校特色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集团内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实践证明,这种做法
有效地推进了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如果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那么,实现师资均衡就是最艰难的挑战,也是最关键的发力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不少地方先行先试,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湖北一直在探索建立农村教师队伍补充、培训、交流、保障和评价新机制。从今年开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新进教师,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省里设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项编制;录用教师的工资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
针对农村教师紧缺难题,福建有了“五个一批”,即通过师范院校培养一批“一专多能”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一批、实施“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和“经济困难县补充农村学校教师资助计划”补充一批、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培训一批、采取“走教”一批等形式,重点引导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今年教师节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教师工作大会,并发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等方面全面部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9.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三 篇九
年回眸·重大战略)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三
“东方新神话”;
“照耀全球经济信心的灯塔”;
“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
在世界眼里,“2002—2012”这一看似普通的历史单元,已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什么让中国巨大的发展潜能喷薄而出、财富像泉水般涌流?是什么让社会主义生命力凸现,重新激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全新想象?
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认识已成为共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
昨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提供着良好的“体制环境”。
体制环境更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愈益坚实,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只有回首过去,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
轻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里程碑,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那清晰的“三大步”:
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打开。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取向一步步推进。
20年前,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改革从此奠定了更明确的方向。
10年前,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年风云际会,十年风雨兼程。今天,中国的“体制环境”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柱”正愈益坚实。
市场主体更富活力——过去,国有企业被比作低效、愚笨的“大恐龙”;现在,大多数国企实行了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成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分明是腾跃太空的“中国龙”。
“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形似‟,还做到了„神似‟,”十八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说,“如今,建行的董事们在讨论一些议案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表决时有人投弃权票和反对票。由于董事会不能干预具体经营,我担任董事长8个多月来,没批过一分钱贷款,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市场体系更加发达——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过去,人们不知股票为何物,首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为推销股票,不得不宣布,买他们的股票5年后可以“还本”,每年有5.4%的“利息”;现在,中国股市市值已跃居世界第三,股指的涨落牵动着亿万百姓的神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宏观调控体系更趋成熟——过去,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干预经济;现在,财税、金融等间接调控工具登台亮相,熨平经济波动,助力又好又快。
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更为健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从过去的家庭保障和单位保障,跨越到今天的社会保障,百姓的“安全网”越编越结实。
最令人瞩目的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在相互的化学反应中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这两个“不等式”中,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相互排斥的磁铁南北极;
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从这两个“等式”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完全可以像磁铁相吸般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两种优势的叠加、融合,将释放出惊人的制度能量。
这十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实现着亘古未有的结合。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是搞“私有化”,而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正携手向前。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只讲效率、不讲公平,而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鼓励先进、促进发展,又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非不要宏观调控,而是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制度优势的考验。当国际金融危机黑云压城、世界经济一片肃杀时,中国经济在“看得见的手”的有力托举下,不仅率先回升,而且逆势攀升,四年间人均GDP翻了一番。外媒感叹:“„新版中华经济体制‟展现了它强大的应对能力,中国似乎生活在另一个星球,置身于西方国家遭受的全球危机之外。”
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中国的卓越创造。这一体制将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有利于实现效率提高、财富增进和公平正义。
“中国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是任何计划都计划不出来的。”有人这样评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的奇迹。
我们从“濒临崩溃”走向“世界引擎”。这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全球排名推进四位,已跃居世界第二。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走浩瀚太空……“中国实力”耀眼迸发。
我们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这十年,中国农村的脱贫人数,相当于整个法国的人口数量,中国人民过上了宽裕、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我们从“沉闷僵化”走向“充满活力”。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市场意识苏醒、发展机会增多……中国社会,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动力
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程度
“体制环境”的完善程度,取决于改革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10年的探索实践,再次验证了“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的真理!
国企健体、民企松绑——改革让微观主体“活力四射”。
国企改革中的每一次决断取舍,都是对原有体制的“削骨蚀肌”。断腕之痛愈深,奋起之势愈强。这十年,中央企业从196家调整重组为117家,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壮大至28万亿元。“减”的是数量,“增”的却是竞争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新非公经济36条实施细则”,“重复”的是条数,“变化”的却是“玻璃门”、“弹簧门”的逐渐打破。“英雄不问出处,创业不问体制”,千万家非公企业正以自己的生机和活力,汇聚成新时期的“清明上河图”。
十八大代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年前,三一面临着诱人的市场机遇,但就是缺少资金、“没米下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三一申请上市。“民营企业上市,那不是天方夜谭吗?”面对怀疑,梁稳根也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没想到一路绿灯,只花了一年多就登陆股市,筹资9.6亿元,三一的混凝土机械销售额一下增长了30倍。“当上市铜锣敲响时,我深深感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民企和国企是平等的!”
要素价格市场化、市场范围扩大化——改革令市场体系“血脉畅通”。
居民阶梯电价方案实施、成品油价格调价周期缩短、天然气价改试点启动……市场化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轮廓渐次清晰。
城乡统筹、户籍改革,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知识产权市场从小到大,“技术”在流通中体现价值……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范围日益扩大。
少管制、多服务、重监督、强调控——改革给政府与市场“划清边界”。
这十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6986项,占原有总数的68.2%。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变为“掌舵”,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提高收入、完善保障——改革为收入分配和社保体系“补上短板”。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逐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织就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开放与改革密不可分。开放也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
多哈会议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入世意味着接轨成熟的市场经济。从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野更广、标准更高、压力更大、动力更足,成果也更丰。
“在入世形成的强大的竞争倒逼机制下,国有银行背水一战、实施股改,中小银行也纷纷变革自强,中国银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十年前,中资银行还担心„狼来了‟;十年后,外资银行惊叹将„与龙共舞‟!”十八大代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回忆起这场硬仗时依然心潮澎湃。
坚持改革不动摇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
一家外国报纸曾这样提醒来华公民:“买东西要看找回的是不是假币,坐出租车要警惕司机绕路。但迄今为止,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是其中之一。” 的确,我们为市场取向改革带来的“中国奇迹”感到振奋,但也与一些“成长的烦恼”不期而遇。收入差距扩大、看病难、上学贵、房价高、诚信缺失、贪污腐败……面对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一些人将其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这些问题与市场经济相伴相生。
其实,这些问题,有些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收入差距扩大,是告别普遍贫穷、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烦心事”。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做大发展“蛋糕”,我们能缩小差距、扭转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些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与经济领域的改革比,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但重要的是,这样的局面已现“拐点”,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领域改革正风生水起。
还有些问题,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不是无序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是腐败经济。腐败,往往是体制转轨时期的权力寻租。遏制腐败,要靠深化改革,靠政府职能转变。
种种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出了偏差。相反,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的产物,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
今日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审视,完善“体制环境”的任务依然繁重。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的十八大代表叶又升认为,当今中国,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为迫切;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但制约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未完全消除;商品市场较为成熟,但要素市场发育不足,影响了资源配置的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但还存在经济调节越位、市场监管缺位、社会管理错位、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而我们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只有短短8年。处于“深水区”、“胶着期”的市场化改革,越往前推,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阻力就越大。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又一次吹响了进军号。
10.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 篇十
———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
编者按
当“依法治国”在今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当法治的力量逐渐改变我们生活的时候,回味十年前的伟大决策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同样,在今天人们满怀信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向富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迈进的时刻,回首我们曾经的足迹,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为此,从今天起,我们陆续推出纪念依法治国十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袁曙宏
今年既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周年,又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作出新部署5周年。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在新的起点和高度进一步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向深层次发展,在确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执政、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建设法治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确立法治理念———提出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指明了前进方向
2005年年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在认真总结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以法治保障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全面的把握。从时间顺序上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决策,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之后作出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
一方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反映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法治建设领域内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调以依法治国为其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其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其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其重要使命,以党的领导为其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和关键,它与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核心要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方面,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法治保障,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运用法治来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只有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都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程序化的轨道,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为科学发展提供行为规则,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基石,才能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才能真正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美好的愿景变为光辉灿烂的现实。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法治建设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法治建设的最新理论概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确立,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注入了动力和指明了方向。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键是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培养自觉学习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率先垂范,带头学法,自觉守法,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带领全国人民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第一次出席的公开活动就是首都各界纪念宪法施行20周年大会,他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实施宪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长期抓下去,坚持不懈地抓好。2003年3月,吴邦国同志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继续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根本任务,争取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3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郑重宣告,本届政府履行职责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与国务院组织法,并把依法行政作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高度重视带头学习法律。从2002年12月到2007年5月,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41次集体学习中,第一次学习的内容就是法律,学习内容和次数最多的也是法律。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组织和带动下,牢固树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展开,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坚持依法执政———确定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与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相呼应,抓住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和关键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与法治的关系就成为整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事关整个法治建设兴衰存废的大局。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严格守法,则法治存;党不守法,则法治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一经验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模式和进程。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党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的提出,是我们党从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到领导人民执掌政权的历史性选择,是从在封闭条件下实行计划经济到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性要求,是从党对国家和社会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领导的体制性呼唤。从1982年我们党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到1997年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认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再到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依法执政确认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这既反映了我们党在领导与推进法治建设历程上的不断探索和深入思考,更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既在中外共产党执政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问题,也是中外法制史上一个没有先例的重大法治创新,它突出体现了执政党在国家法治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关键性。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法行政,其前提、核心和关键都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否则,实现法治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党依法执政的提出,将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产生深远影响。历史必将证明,以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从开元建国、致富强国步入制度治国、制度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和复杂性。要从制度上真正落实依法执政,要求我们党在执政方式上应当实现三大转变:即从主要依政策执政向主要依法律执政转变;从强调严格遵守法律执政向既严格遵守法律、又主动创制和运用法律执政转变;从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与领导国家法治建设分头实施向二者同步推进,统一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
三、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力度制定和修改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支柱性作用的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了制度框架
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有法可依,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环节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5年立法规划,确立了在本届任期内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
为实现这一立法目标,四年多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把保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为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宪法基础。2004年颁布的宪法修正案共14条,修正条文数是现行宪法四次修改之最,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尊重和保护人权等重大问题。二是制定了监督法和行政许可法,对健全和完善制约公权力、转变政府职能的法律体系具有关键性作用。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对设定行政许可的权限、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实施程序、许可费用和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全面规范了行政审批权力,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2006年颁布的监督法,以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为中心,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监督重点,对监督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较好地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行使。三是制定了物权法,根据宪法的规定和原则,对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重要物权制度作了系统和明确的规定,是平等保护公有财产权和公民私有财产权、全面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对健全我国的民事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制定和修改了一些刑事、经济、商事和环保方面的重要法律,使我国刑事法律体系更加严密,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法律手段更加完备,商事法律和环保法律更加健全。
总体上看,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坚持保护公民权利与规范公共权力相并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了切实贯彻;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进程相统一,加大了立法力度,遵循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相结合,扩大了公众的参与程度,立法质量有了较大提高。预计到2008年初,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将达到230件左右,包括宪法及相关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社会法、经济法、刑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共七大部门的基本法律都将制定完成,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将基本健全。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部门齐全、数量适度、体例科学、质量较高、内在统一、外在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基本形成。
四、推进依法行政———明确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相配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主体工程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划建设法治政府蓝图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章程,在推进依法行政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法治政府建设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新阶段。《纲要》颁布之后,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落实《纲要》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为《纲要》的贯彻执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总体上看,十六大以来,本届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各级行政机关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重点围绕解决依法行政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继续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清理了行政许可项目、依据和实施主体;健全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信息公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各级政府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
二是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逐步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决策集体讨论、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者有机结合的决策机制。
三是制度建设质量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5月15日,国务院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法律议案28件,制定颁布行政法规122件,制度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四是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规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各地区各部门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了执法主体和职权,完善了执法程序。
五是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趋于健全。完善了信访和人民调解制度,加强了各种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合和整合,推进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态势开始缓解。
六是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了行政复议工作,四年多来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解决行政争议20多万件;加大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了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推行了行政问责制,加大了对失职渎职案件的查处力度。
七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普遍增强。广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的氛围逐步形成,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运用法律管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显著提高。
五、保障司法公正———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司法保障
健全的司法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司法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依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于2004年底发布了《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为司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目前,各项改革平稳推进,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是重点改革和完善了民事、行政案件强制执行体制、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刑罚执行体制、劳动教养制度和律师制度等,切实解决了司法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司法体制。二是改革和完善了诉讼制度,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改革了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建立了民事、行政案件再审之诉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羁押工作制度,集中清理纠正了超期羁押问题,切实保障了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和完善了基层人民法庭工作机制和诉讼收费制度,明确了人民法庭可以直接受理的案件,开展了巡回办案,加大了司法救助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打官司难、打官司贵的问题。四是改革和完善了检察监督体制,加强了对诉讼活动、侦查机关刑事立案、刑罚执行和侦查取证等活动以及司法人员渎职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报备报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一批规范办案程序、严格监督制约、保证办案质量的制度,加大了对司法权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五是改革和完善了司法干部管理体制,切实加强了党对司法队伍的领导,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设立单独的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并改革了法官、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选拔、任用制度,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六、建设法治社会———在全体公民中进行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教育,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现代法治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需要共同推进,同步建设。如果我们只重视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不重视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根基和基础。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培育和建设以现代公民为主体的法治社会。2003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确立了对公共事务治理先市场、再社会、再政府的制度安排逻辑,大大扩展了社会自治的空间;2004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行政决策、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纠纷解决和行政权监督等环节的公民参与途径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健全了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已经顺利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十六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表明,如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奇迹一样,中国法治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法治奇迹。而要实现这一法治奇迹,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政府推动与自下而上公民参与的创造性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相互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历史将会证明,这是代价最小、速度最快、成功系数最大的中国特色的法治化道路,也必将是一条理性之路、智慧之路、前进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06-18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12-10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08-29
改革开放成就原因09-12
改革开放的成就11-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09-07
改革开放的意义及成就07-23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11-22
改革开放30年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12-16
关于某某街道环卫体制改革以来的报告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