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2024-10-11

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精选8篇)

1.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篇一

2.1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企业根据2010版GMP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法人授权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及成品放行工作。质量部受企业质量负责人直接领导。质量部下设质量保证室和质量控制室。制定了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了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质量管理,整个生产过程在质量保证室的监督下完成。

质量部制订了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成品、工艺用水的控制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对每个批次的原辅料、中间品、成品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质量部门履行物料、中间品使用放行权,质量受权人履行成品放行权。

质量部每季度定期对洁净区尘埃粒子和微生物数进行监测。

质量部每两年会同物料部门对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并履行质量否决权。若变更供应商,严格执行变更控制程序。

建立留样观察制度,持续稳定考察制度,对原料、中间品、成品进行稳定性考核。

成品由质量保证室负责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批监控记录的审核工作,质量受权人批准放行。

质量控制室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等与生产药品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2.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篇二

1 完善粮油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作为影响民生大计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 我国一定要高度重视粮油质量管理工作, 将管理工作提升到行政和法律层面, 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粮油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在完善粮油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过程中, 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粮油质量管理的相关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使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依照管理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有效监管粮油质量。同时, 要及时更新粮油质量管理的相关检测设备, 检查各级粮油质量监管单位的粮油质量检测设备的配置情况, 有针对性地更新和补充各级单位的检测设备, 以全面提升粮油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率, 确保粮油质量。除此之外,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需求, 申报欠缺的检测设备, 经查核实后, 则会依其需求配置相关设备。另外, 要不断提高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工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 (2) 用人单位要检查工作人员的资质, 如果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工作需求, 则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其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直到确定其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之后方可委派和任用。 (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 避免贪污受贿和疏忽职守等问题的发生, 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 则立即取消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 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从重处理, 以儆效尤。

利用以上方法, 可以使各级粮油质量管理单位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避免其对相关工作造成影响, 导致粮油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2.1 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都应该管理好所管辖区内的粮源。在粮食采购管理工作中,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做好对管辖区内新收获粮食质量的调查工作, 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数据报告用来参考。在调查过程中, 要了解管辖区内新收获粮食的主要品种, 并针对不同品种的收成情况和粮食质量情况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档案库, 用来指导粮食采购工作。 (2)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做好对异地粮食采购工作的管理, 避免购买陈粮和“转圈粮”问题的发生。异地粮食采购工作的管理方式与本地相似, 但也需要详细调查粮源所处地的粮食新收获情况和粮食质量, 并做好备案。

2.2 严把夏粮入库质量关

夏粮收购是粮食采购的主要环节, 因此, 在粮油质量监管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夏粮采购环节, 并严格把控夏粮入库的质量关。在收购夏粮的过程中,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直属粮库采购的管理, 为各粮库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设备, 确保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亲自到场监督收购, 避免滥竽充数和以次充好等问题的发生。在收购夏粮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GB1351—2008《小麦》和《关于印发<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的质量标准收购粮食, 务必确保所采购粮食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质量的要求, 避免污染粮、虫粮、霉粮、杂粮和水粮入库, 严把质量关。

2.3 做好春秋普查工作

在春秋两季, 要做好库粮质量的普查工作, 确保粮食质量, 这对做好粮油质量监管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春秋两季,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好对直属库库粮的质量普查工作, 及时剔除质量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粮食, 确保粮食的总体质量。春秋普查是一项工作量较大、复杂度较高和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 所以, 在以往春秋普查工作中, 经常存在工作人员敷衍了事的情况, 无法有效保障粮食的质量。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在普查工作中, 各级粮油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管, 避免应付了事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 也应该通过给予物质奖励或发放高标准补助等方式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确保普查工作的效率。

3 提升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导致粮油质量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粮油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最主要原因是粮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较低, 工作不称职。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情况, 就要先提升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应该不断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使管理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粮油质量管理工作对人们身体健康和民族、国家进步的影响, 明确粮油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 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 使管理人员能够严于律己、克己奉公, 严格做好粮油质量管理工作。

3.2 提高质量监管部门的质检水平

要想有效提高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的质检水平, 就要从两方面入手: (1) 及时更新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 确保质检设备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保证粮油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全面提升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确保其能够满足粮油质量检测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过程中, 要做好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对于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来说, 其所具有的理论知识能够满足粮油质量检测工作的要求, 所欠缺的只是使用质检设备的操作水平, 因此, 技能培训应该侧重于设备使用操作。在更换或者补充新质检设备之后, 管理部门就应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使其了解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细节, 并在实践中不断掌握设备的操作技巧, 更好地满足质检工作的需求, 确保粮油质量达到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4 结束语

粮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管理。当前, 在我国粮油质量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它们严重制约着粮油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因此, 我国应该进一步发挥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督职能, 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更新质检设备等方式不断提高粮油质量管理水平。

摘要:充分发挥各级粮油质量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督职能, 进一步提升粮油质量管理水平, 对确保粮油质量满足国家的标准和要求, 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入探讨了充分发挥管理部门质量监督职能的有效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粮油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质量监督,粮油质量,质量管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和群.粮油质检体系建设[J].粮油商业, 2010 (02) .

3.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篇三

[关键词]总编室;职能作用;图书质量

[作者简介]程辉,赵长杰,重庆出版集团。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食粮。”[1]图书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智力支撑。总编室作为出版单位的重要职能部门,全程参与图书出版工作,发挥着管理、协调、服务等重要作用,对保障与提高图书质量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重庆出版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总编室牢牢树立“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的理念,努力探寻渝版图书质量管理的内在规律,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一、制度建设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根本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没有制度,发展就会陷入混乱,管理就会迷失方向。自2005年集团成立以来,总编室认真贯彻执行《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结合集团的实际,为确保图书质量,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编辑出版规章制度——《重庆出版集团编委会会议制度》《重庆出版集团编辑工作管理规定》(试行)《重庆出版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对工作的通知》《重庆出版集团关于执行版权页新标准(试行)的通知》《重庆出版集团关于确定终审组、审读人员及出版基金办公室主任的通知》《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印前审读工作管理规定》(试行)《重庆出版集团优秀图书奖励办法》《重庆出版集团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重庆出版集团图书印制管理试行办法》《重庆出版集团中小学教材教辅印制及质量管理规定》,从编辑、校对、印制等多个环节确保出版工作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管事,为全面提高出版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保证,使编辑出版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近年来,根据集团图书出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总编室对既往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办法,起草出台了《重庆出版集团关于贯彻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版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管理办法》《重庆出版集团审读工作管理办法》《重庆出版集团关于加强书稿终审工作的通知》《重庆出版集团关于委托返聘人员为图书终审人员的报告》等文件,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关、内容质量关,切实提高出版水平,努力实现图书的“双效”完美结合。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再完备的制度如果不能狠抓落实,无非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总编室协调集团各有关单位、部门,严格执行图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做到奖惩分明。为此,集团每年拿出一、二百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诸如《忠诚与背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数字展览》等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大奖图书的编辑、校对、印制、设计等人员,极大激发了集团员工出精品图书的干劲与信心。同时,对质量不合格的图书产品,如《血战台儿庄》等图书,因编校质量未达标,从编辑、校对到出版公司负责人、集团分管领导均按照制度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

二、选题管理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基础

在图书质量管理体系中,选题管理是重中之重。选题工作是图书出版的源头,“只有高质量的种子,才能收获高质量的果实”。每年岁末年初,总编室按照集团“控量提质”和实施精品战略的要求,牵头组织召开年度选题论证会、大众类图书码洋招标会。由于会前各出版公司准备充分,会上审议全面客观,年度选题及增补选题质量普遍较高。据统计,年均申报选题达2000多种,一大批优秀选题由此脱颖而出:《红岩风骨》《历史的轨迹》入选党的十八大主题图书;《“三农”续论》《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增补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红岩风骨》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选题。

总编室除组织年度选题外,本着高标准严要求把好选题质量关的原则,组织协调参与了集团日常的选题策划论证工作。集团坚持出版公司、发行公司、集团(编委会)三级选题论证程序。选题论证坚持党关于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始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此前提下,突出经济效益,力争做到“两个效益”最佳结合[3]。出版公司把经内部论证的选题提交发行公司预选,由发行公司征求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发行片区经理意见,充分考虑市场元素,决定选题是否通过。最后将发行公司预选通过的选题,提交到由集团领导、总编室、设计公司、发行公司、印制部、外宣部、版权部等共同参与的选题会(编委会)进行论证审定,从导向有没有问题、是否备案、市场卖点提炼到书名、封面、定价、开本、首印数均一一进行审定。近年来,仅有60%至70%的选题能顺利通过。

通过逐级论证、层层把关的形式,使各出版公司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实施选题计划,对集团图书的质量和效益双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寒冷的冬天1、2》发行10多万册,《香蕉哲学》发行30多万册,《冰与火之歌》系列发行200多万册,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分别获得上海书展“最有影响力”的图书、大众喜爱的渝版图书和中国发行协会评选的2012年度畅销图书奖。这些“双效”图书的产生,无一不是从层层选题论证中筛选而出的。

扎实做好选题申报工作,把好选题申报关。总编室坚持做到经办人、分管副主任、主任三级把关的选题申报程序。对出版公司报送的选题申报表、登录表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对照重大选题备案的范围,积极督促责任编辑履行备案手续。此外,对于不属于15种需要备案的重大选题、敏感题材,也将此类选题的书稿等材料报至重庆市重大题材办进行审读,履行专题报批手续,获得批准后再行出版。仅2012年,总编室共办理重大选题备案19种,专题报批15种。对于热点、难点、疑点及敏感选题,总编室经常与责任编辑、出版公司负责人、集团分管领导沟通交流,暂缓申报或撤销,年均撤销选题30多种;对于选题名称耍花腔、涉“三俗”,有悖社会公德的,总编室也会主动与责任编辑等磋商,修改选题名称,年均办理更名选题60余种。在选题申报过程中,总编室实行人性化管理,加强与各出版公司的沟通交流,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与各出版公司反复宣讲,备案制度不但是出版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出版工作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近年来,总编室做到了从源头上把好关,只出好书,不出坏书,体现“确保图书质量,奉献优质精神食粮”的职业追求。

nlc202309041827

三、环节监管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步骤

一本图书自选题策划至付印出版,社内社外十几个环节,总编室不可能逐一监督到位,但是抓住中心环节,即可取得良好的质量管理效果。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工作,总编室抓住“牛鼻子”,查看三审表、监督“三审三校”,把好发稿、书号申领关,扎实有序地推进出版进度,提高图书质量。

总编室督促“三审三校”工作是否落实,采取日常检查和抽查两种方式。查看责任编辑、出版公司负责人作为初、复审对书稿编辑加工整理的记录等资料,并协助有关部门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尤其是与民营公司合作的图书,总编室更强化责任意识,掌握主动权,选题、编校、对红、出片、印刷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跟踪到位。

严格把好发稿和书号申领关。发稿前,总编室通过书稿三审表检查书稿编辑加工是否到位,并重点检查复、终审提出的问题,初审是否给予解决,以及是否落实重大选题备案或专题报批提出的修改意见。遇到重点、热点、难点及敏感书稿,在审核书稿三审表、图书出版合同时,总编室还调来书稿认真审读,确保图书质量万无一失。对填写不认真或有重大失误的三审表一律打回出版公司,直到符合要求才发稿。在申领书号之前,总编室认真核对选题批复、书稿三审表、书号申领模板表,及时纠正选题号不统一,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填写有误等差错,对于问题严重的,打回出版公司重新填写。据不完全统计,总编室近两年打回出版公司重新填写的三审表、模板表达20多个,抽调书稿并要求提供审读意见的有10多种。

集团对图书出版每个环节都实行责任人制度,避免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分管领导、出版公司负责人对导向负责;责任编辑对图书内容负责;校对对编校质量负责;设计公司对书封、版式负责;总编室对书号条码、CIP数据负责;印制部对图书印装质量负责,从具体环节加强图书出版过程监管的力度。

四、加强审读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为了使质量管理工作得到重视,并能真正履行到位,总编室挑选集团在岗中级职称以上、责任心强的编校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准的副高职称以上离退休老同志,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审读队伍,开展印前审读、成书审读、报奖前审读、编校人员评职称前审读等一系列定期与专项相结合的审读工作。

日常审读工作常抓不懈。总编室根据年出书总量10%的比例,每季度安排一定数量的图书进行审读。据统计,2012年全年共完成图书审读192种(成书183种,印前9种),审读字数共32769千字,合格179种,不合格13种,合格率为93.2%。为了提高审读者的积极性,集团提高审读费标准,并拨付专项审读经费,即使预算超支,也一路绿灯给予支持。对于重点书,安排交叉审读,力求零差错,为图书评奖和重印再版打下良好的基础。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庆新闻出版局的部署,总编室认真落实图书自查工作。2011年、2012年,总编室安排少儿、文艺、教辅图书的质检工作,组织了《小小数学家》《春天我来画》《智慧的觉醒》《藏地密码》《名著素材拓展运用》等79种图书的审读,其中75种合格,合格率达到95%。

及时通报审读情况。一方面,将图书审读结果在《出版通信》上公布,帮助出版公司掌握信息,总结经验,剖析不足;另一方面,对质量问题较严重的图书,总编室既要与责任编辑、出版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又要向集团分管领导报告并进行处理。近年来,《巴蜀符号》《秦汉时期河南郡军事地理研究》等图书的编校质量均不同程度超标,集团已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并要求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同时,就常见的质量问题,总编室组织培训,举一反三,避免知识性、技术性的差错再次出现。

五、队伍建设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出版规模扩大,集团聘用了一批年轻编辑,他们的到来为出版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编辑经验不足、编校基本功较差的缺陷。针对这一情况,总编室组织或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引导帮助年轻编辑培养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职业修养、广博的专业水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

通过组织岗前培训、轮岗锻炼、继续教育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强化编辑的职业使命感和质量把关意识。总编室多次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教授就出版政策法规、著作权知识、行业标准、民族宗教等问题开展业务培训,还多次邀请北京开卷公司的工作人员来集团有针对性地分析图书市场情况与走势。这些培训工作对筑牢编辑的图书质量意识、业务水平、了解市场行情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落实资格准入和持证上岗的管理规定,结合集团年轻编辑多、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状,2012年,总编室在集团领导的帮助下,会同相关部门,邀请原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老师来集团授课,效果明显,成绩可喜。集团共有30余人通过中级职称考试,是过去几年考试合格人数的总和。

加强各种业务培训学习。作为集团对内对外的窗口,总编室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出版工作。自2012年以来,总编室组织10余次内部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时事政治、出版政策法规、民族宗教、两个“决议”、重大选题备案等与出版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同时,总编室还配合人力资源部邀请上级管理部门的老领导、业界知名出版人开讲授课达10余次,如《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讲《生活·读书·思考》、中青社原社长胡守文讲《云相数字出版系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总编辑何承伟讲《全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的转型思考》等系列讲座。开讲专家视野开阔、底蕴深厚、见解独到,对编辑的思维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启发作用。总编室还通过集团QQ群上传出版物国家标准规范、总署质量培训课件、全国零售图书市场分析及数据解读等相关资料供编辑自主学习,营造好学、勤学、乐学的文化氛围。

正是采取上述多管齐下,不断提高图书质量的有力措施,促使了集团图书出版稳步发展,精品迭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荣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体Ⅲ·死神永生》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忠诚与背叛》累计印数达30余万册,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2年度百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等殊荣;特别是2012年7月集团与中央编译局联袂打造、隆重推出的《马恩列画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门致信祝贺;集团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现代交通医学》《昆仑植物志》先后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世纪以来,集团已有30种图书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4.公司各部门职能描述 篇四

第一节 部门职能描述

一、生产设计部:

生产设计部是负责公司生产的部门,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

1、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程序。

2、负责组织接受公司质量体系外部监督、审查工作。

3、负责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管理工作,并对职能部门进行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指导、检查、考核工作。

4、负责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改进及资料管理工作。

5、负责“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质量管理小组由分管领导、专业主管、顾问总工及技术部组成。

6、组织公司质量事故及顾客投诉的调查、分析工作。

7、参加设计项目管理包括设计中间检查和验收工作。

8、负责施工服务管理工作。

9、协助人力资源、技术部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工作。

10、监督培训和技术措施的实施

11、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二、技 术 部:

技术部负责公司的技术规范管理与实施的部门。

1、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程序。

2、负责公司技术工作的指导、协调、汇报、审查和总结工作。

3、协助主管和顾问总工程师做好技术进步与创新工作。

4、负责技术措施编制和管理工作。

5、负责项目评奖、报奖组织工作。

6、负责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收集、交流、推广工作。

7、负责技术培训的日常工作。

8、负责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引进、有效版本的使用管理工作。

9、协助质量管理部对公司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工作。

10、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培训与人才培养工作。

11、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三、经营管理部:

经营管理部负责公司市场开发与项目协调的部门。

1、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公司质量体系管理程序。

2、负责市场开发工作。

3、负责第一设计室内、外部项目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及时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及建议。

4、负责本部门经济运行情况的调度统计、分析和月度经济运行情况报表的上报工作,并监督其计划和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对本部门的经济运行态势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确保经济的良性和良好运行。

5、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前期工作的跟进、建档、归档整理工作,负责与甲方的联系、接待工作。

6、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负责项目招投标报名、商务标文件制作、密封、投标文件提交、开标;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前期踏勘、现场答疑等。

7、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中标后的工作,参与工程设计合同草拟、谈判、签订、执行等工作。

8、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跟踪,并根据合同情况制定请款计划并执行。

9、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合同的归档管理工作。

10、负责第一设计室项目协调法律顾问工作,接受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第一设计室的诉讼和非诉讼活动;负责生产经营有关的法律咨询活动;负责外聘律师、代理人的选择、联络及相关工作;

11、参加第一设计室组织的生产例会;经营部全体人员参加每周一次的方案组例会,并负责做好笔录;

12、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与的其他工作。导层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及建议。

四、财 务 部:

财务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的部门。

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税务政策、法规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进行。

2、负责公司财务会计工作。

3、负责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和项目成本核算。财务制度不全

4、负责公司财务状况统计报表填制工作。

5、负责公司其他部门的财务支出监督、检查工作。

6、负责按月给出财务分析报表和资金使用预算。

7、负责项目应收、应付统计报表编制工作。

8、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五、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是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部门。

1、执行国家人力资源、劳动政策、法规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2、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职务职称、员工考核奖惩、入职离职工作。

3、负责公司人力资员的规划、人才引进、人才的评估、人才库德建立、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4、人力资源的招聘

5、负责劳动保险、劳动保护工作。

6、负责职工福利、文体活动、计划生育等工作。

7、负责人力资源档案、人力资源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8、负责公司劳动纪律及员工日常管理工作。

9、负责统筹培训的组织工作。

9、负责公司月度、季度、的绩效考核收集整理工作。

10、完成公司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

六、办公室:

办公室是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的部门。

1、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2、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工作,3、负责内外协调联系、对外宣传工作。

4、负责企业文化对内宣传工作。

5、负责项目管理档案建立工作。

6、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7、负责办公设备的采购及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8、负责公司文件及图纸的盖章审批核查的管理工作。

9、负责公司会议会务组织、来客来访接待工作。

10、负责车辆及交通安排等后勤保障等工作。

11、协助设计文件收发管理工作。

5.行政秘书工作职责职能描述 篇五

2、在公司领导下全面负责公司的行政、后勤工作

3、负责公司的会务工作:会议通知、会前准备、会议服务、会议记录(纪要)等

4、负责公司规章制度、行政公文的草拟、送审、发放、张贴及归档工作

5、负责公司各种文件、用品的归档及管理

6、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及审核

7、负责公司部分人力资源工作

8、负责公司项目申报及管理

9、负责公司办公环境的维护、协调等工作

6.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篇六

1、完成集团的采购计划;

2、完成集团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

3、完成公司的销售计划,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与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部门编制和职位设置

总经理(1人)总经理助理(1人)采购经理 产品项目经理 仓储物流经理 营销经理 区营销经理 市营销经理 业务人员 财务经理

三、职位描述

职位名称:总经理 直接上级:集团总裁

直接下级:总经理助理、采购经理、仓储物流经理、营销经理、财务经理 主要职责:

1、在集团总裁的直接领导全面负责商贸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

2、根据集团的发展归划制定本公司内部的发展计划;

3、监督、考核商贸公司各部门工作的进展、完成情况;

4、负责组织商贸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5、定期招开公司内部工作会议,提出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整改意见;

6、协调商贸公司与集团各分公司与部门的关系;

主要权力:

1、有权调整商贸公司机构设置;

2、有权根据集团的需要及市场的变化适时的对商贸公司的工作计划作合理的调整;

3、有权决定商贸公司内的人员调配、任免及升迁;

4、有权对违返公司规定的人员做出处罚决定;

5、有权要求集团的其他部门对商贸公司的工作予以配合;

主要义务:

1、有义务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指标;

2、有义务按集团需求完成采购任务,不断完善集团的物流配送业务,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

3、有义务听取各部相关部门及客户对商贸公司的意见反馈并采纳其合理的建议;

4、有义务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对集团的采购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

5、有义务充分、合理的利用集团的现有资源;

6、有义务控制商贸公司的整体运作成本,提高其盈利能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职位名称:采购部经理 直接上级:商贸总经理 直接下级:产品项目经理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采购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2、根据商贸公司的经营目标编制产品采购计划并负责组织;

3、负责对产品项目经理提交的产品报表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具优势的产品;

4、负责对产品的品质、供应商的可信度进行考察,必要时对其生产厂进行考察以便对其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做出全面的评估;

5、选定供应商,与之签定合作协议并做好供应商关系的维护;

6、定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做好本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

7、定期举办产品招标会,使供应商保持竞争状态;

8、负责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监督、指导;

主要权力:

1、有权调整本部门内部的岗位设置;

2、对本部门的人员具有调配、任免、奖惩权;

3、有权与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签定合作协议;

4、当合作商的行为有违公司规定或所定协议时有权与之解除协议;

5、有权清楚公司各种材料的使用量,库存;

主要义务:

1、有义务完成商贸公司的采购任务;

2、有义务不断完善采购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加强团队建设;

3、有义务向商贸总经理提交产品采购计划;

4、有义务对相同产品的不同厂家进行对比分析并向总经理提交分析报告;

5、有义务使所购产品符合集团下属各公司、部门的要求,并不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

6、有义务听取各部相关部门及客户对商贸公司的意见反馈并采纳其合理的建议;

7、有义务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变化对集团的采购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职位名称:产品项目经理 直接上级:采购经理 直接下级:材料供应商 主要职责:

1、对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进行质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报告交采购部经理;

2、责调查所采购的产品在各分公司、部门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客户的反映并定期将调查结果提交采购经理;

3、责了解合作厂家新产品的开发及合作协议的履行情况,是否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4、与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就产品的品质要求、价格、合作方式等做初步洽谈,并将洽谈情况反馈给采购经理;

5、负责追踪产品的质量、服务是否符合合作协议,对在产品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供应商提出改进意见;

6、负责统计各分公司出货情况,做好订货计划; 主要权力:

1、对所负责产品有采购建议权;

2、有权要求各分公司提供出货情况; 主要义务:

1、搜集、整理所负责产品的厂家资料交采购部经理审阅;

职位名称:仓储物流经理(公司未来要设置的职位与部门)直接上级:商贸总经理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公司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运营、管理。

2、以大区为单位建立分级配送制; 主要权力: 主要义务:

1、设定最高与最低仓储标准,保证不断货、不压货;

2、根据仓储信息向采购部下达订单;

职位名称:营销经理(营销总监)直接上级:商贸总经理 直接下级:各区营销经理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销售部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2、根据商贸公司的经营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全年营销计划;

3、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合理调配;

4、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监督、指导各区域经理的工作;

5、定期招开营销研讨会,对各市场反馈信息进行分析,适时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

6、新的销售渠道的开拓; 主要权力:

1、有权对本部门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

2、有权决定本部门人员任免、奖惩、调配;

3、有权根据市场销售能力的差异调整所售产品的品种、数量; 主要义务:

1、有义务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指标;

2、有义务进行市场信息、销售信息、促销成效等的搜集、整理、分析;

3、我义务不断完善销售渠道、部门内机构设置、加强销售团队建设;

职位名称:总经理助理 直接上级:商贸总经理 主要职责:

1、公司各种文件、通知等信息的收发、转达、整理归档;

2、监督、追踪各部门工作进度将信息反馈给总经理;

3、监督各部门对公司的规定、制度的落实情况;

4、其他行政性工作; 主要权力: 主要义务:

7.质量管理部职能描述 篇七

2008年以来,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在履行协会职责, 促进乳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尤其是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更是采取多项措施维护乳品市场秩序, 为黑龙江省乳业健康、安全、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2009年3月24日召开的“黑龙江省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暨执法年启动仪式”上,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副理事长吴和平同志代表乳品企业做了表态发言。记者通过对吴和平同志的采访了解到了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在促进乳品质量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

清理整顿乳制品销售市场秩序

吴副理事长告诉记者, 2007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利用5个月的时间按照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的要求, 在哈尔滨市开展了严禁捆绑、搭赠和低于成本价销售的市场整顿活动, 使乳制品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 从而促进了全省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提升和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整顿期间共召开20余次沟通协调会, 与企业共同算投入品账, 与15家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协调关系, 召开了2次新闻发布会, 5次座谈会, 50余人次参加市场检查, 播发相关新闻及专题43条。对哈尔滨8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7个县的乳品销售市场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大、中型商超、卖场110余家次, 小型仓买、便利店200余家次。企业销售费用下降15%~30%, 各企业在哈尔滨市场销售利润提高到11%以上, 企业利润的提高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制定了奶源管理自律公约

为了保障乳制品原料奶质量, 规范原料奶交易市场行为, 践行乳企责任, 构建和谐产业, 推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全省奶源管理的现状及收集到的问题, 2008年3月15日,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组织10家大型乳品企业成立了联谊会并召开联谊会会议, 会上企业联合制定了《黑龙江省乳品企业奶源管理自律公约》, 提出“保证原料奶收购质量;推行合同收奶;规范奶站管理;促进协调和利益机制建设;接受社会监督”五项具体要求, 要求企业依据国家标准和省奶业条例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目前联谊会已召开4次。公约实施后企业相互监督, 协会加强协调和检查, 奶源管理加强了, 奶站管理严了, 合同签订的多了, 争抢奶源的少了, 为提高奶源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

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开展了大面积的奶业实用技术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了生鲜乳生产管理水平。按照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党组提出的“三进五到位”要求, 2008年省奶业协会共举办奶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1期, 就奶牛场经营与管理、奶牛营养与饲料、奶牛场设计、全混合日粮技术、奶牛阶段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投入品管理、国家和省相关条例和办法等进行了专题讲座, 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12次, 接受培训和指导人数近3 000人 (次) , 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迅速做出反应, 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于2008年9月12日和20日, 通过网站连续发出了《关于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致乳品加工企业公开信》, 及时发布国家和省最新要求, 指导会员单位采取相应措施应对事件影响, 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在《致乳品加工企业公开信》中, 奶业协会要求全省各乳品加工企业会员单位、各乳品企业必需做到五点:严格奶源管理, 确保原料奶收购质量;严格原辅料管理, 加大物料采购管控力度;严格产品加工过程质量管理, 保证市场供给;以人为本, 诚信经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在应对“三聚氰胺”事件期间, 奶业协会共接待群众来访37人次, 参与乳品企业与大型商超交涉5次, 发出问题纠正函5份, 打出核查及纠正电话130多次, 处理省内外消费者来信来访13件。并从2008年9月20日开始分3组每天派出人员收集商场超市、加工企业、各地养殖户的产品价格信息、检测信息、收奶量信息、原料奶价格信息、销量信息等向省畜牧兽医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汇报, 一个多月的工作受到了国家和省局的一致好评。期间, 先后5次参与起草《国家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和《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 参与了国家乳品系列标准修订工作, 召开了3次乳品质量安全座谈会、1期条例专题培训班、1期乳品质量安全专题理事会议, 与省畜牧兽医局、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农委、省经委、省消费者协会、省报业集团召集16家乳品加工企业联合签署并发布了《乳品质量安全哈尔滨自律宣言》, 与省内外媒体进行了40余次的沟通, 引导媒体正确分析形势, 不炒作、不盲动, 有效地把握了新闻导向。

举行“诚信乳品企业宣传展示”活动

2009年3月份, 奶业协会召集了11家乳品企业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举行了“诚信乳品企业宣传展示”活动, 省诚信办、省诚信促进会参与了这个活动。在省经济报设立了乳品质量安全和诚信建设专板。现在协会网站正在收录国家151项乳品标准进行发布, 以此来促进全社会全行业对乳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同时协会利用承担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有利条件, 在全省建立了信息采集网络体系, 为保障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服务。

在促进乳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工作计划

吴和平同志在发言中表示:在省畜牧兽医局的领导下, 协会将严格执行省里的统一部署, 组织会员加强自律, 加大《乳品企业哈尔滨自律宣言》和《奶源管理自律公约》的落实力度。在促进乳品质量安全方面下一步将主要从10个方面做好具体工作。

1.加大奶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全年计划办班10期, 主要是加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条例》宣传及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向全省发放乳品质量安全挂图5 000份, 手册5 000份。

2.抓典型, 以点带面。在专项调研的基础上抓好标准化奶牛场和TMR先进典型, 适时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省推广标准化生产经验。

3.与省诚信办合作, 在全省乳制品企业开展诚信评比活动, 以此促进企业自律建设。

4.继续发挥联谊会的作用, 2009年将召开4次会议, 专题研究奶源质量及标准化养殖工作, 研究投入品管理自查自纠和自律办法。

5.依据国家和省相关法规, 适时开展标准化奶站评比达标活动, 配合政府主管部门促进奶站规范化管理。

6.适时开通奶业实用技术专家咨询热线, 为从业人员答疑解惑。

7.完善协会信息网络体系, 推广质量安全实用技术, 搞好调查研究, 收集并反馈相关信息, 为政府主管部门当好参谋和助手。

8.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搞好价格体系建设和第三方检测工作的落实, 调动社会资源监督生鲜乳生产、投入品及乳品加工环节的安全。

9.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相关乳品质量标准和法规的制定, 通过专业委员会深入到行业各环节调查执行情况, 帮助解决问题。

10.加大与媒体沟通协调力度, 组织专家开设专栏, 大力宣传乳品营养知识、乳品质量安全常识, 开展条例宣传系列活动。

8.公共管理:政府管理职能重构途径 篇八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创了公共管理的新视角,该理论所倡导的管理主体多元化,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等新观点对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诸多借鉴意义。结合我国公共管理实际,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公共管理的一起启示。分析传统公共行政与现代公共管理的区别,认清实现这一转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探索基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冲击

传统公共行政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其一,具有传统的独占主义倾向,缺少民主性,不能保证人民的平等。公共事务的主体是政府,忽略了人民的参与。不具备公开性、透明性。其二,在行政执行阶段,注重法律的规章制度,忽略道德品质;注重政府组织机构的等级,忽略民众积极的参与和自觉执行。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行政是依照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承下来的,没有脱离历史的情况。不言而喻,公共行政必须存在着其独一无二的优点。它的优势之处在于把公共行政从一般包括政治活动中脱离出来,摆脱混杂的环境,使之专业化。它特别强调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建设,把行政的执行力和效率放在第一位,从而强化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解决了社会上一些特别严峻的问题。比如,社会稳定、社会基本保障和公平问题。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21世纪,如果依旧按照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进行执政的话,恐怕会与经济的发展相脱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行政的缺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它无法有效的满足日益增多的公众需求。对与这个问题的解决,现代管理制度即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公共管理的显著特征表现为:政府主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提供私人产品,不干预私人领域的活动;政府负责执行市场经济法律,对市场秩序与市场运行进行平等的监管与公正执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现公共政策;除了必要的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之外,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活动,不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行。

◆现代公共管理是大势所趋

作为发展迅速的中国,21世纪是一个转型的阶段。无论是经济结构的大调整,还是行政管理制度的转变,都显得十分重要。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转变,是关系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的一个重大课题。

◎从国际环境上看,由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是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快速蔓延。全球化不仅指经济上的全球化,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的全球化。其中的各种因素、各种环境相互影响,使之糅合、综合化。全球化具有超越国界的和意识形态的普遍性,但同时具有本身的特殊性。

全球化是各国政府公共行政面对的新环境,它形成了一种面对和解决全球性社会问题的新关系。这种新关系要保持各国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政策的稳定性,使本土性在全球化的逻辑框架内运行,并意味着各国都要根据这种新关系进行改革,从而使本国公共行政的理念、政府职能和运作方式与之相适应。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共行政的目标也由单一地追求行政效率发展到全方位追求社会公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公共责任和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我国政府公共行政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传统阶段,自从2001年年底,我国加入WTO之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得不转变职能。首先,加入WTO就要遵守其中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规则,必须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陈旧的行政理念与方法。其次,要保证行政的科学化、合理话,以正确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强先进理念的学习。再次,学习发达国家的行政方式,改变行政的方式与理念。切实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最后,要提高办事的效率,简化办事的繁琐程序,改善行政的环境,真正的做到为民所用。综上,我们必须转变行政的思路,学习先进的执政理念,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向现代的公共管理方式转变。

◎从国内环境上看,由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处于转型时期。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更加要注重公共管理的作用。由于受传统政治模式的影响,以及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在行政管理方面坚持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政府作为执政的主体与核心,几乎包揽了一切,甚至干涉了不该干涉的事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处于核心的地位。在做决策的时候,它们自己整合信息,制定相应的方案,当然它们自身承担相应的风险。对于资源的配置必须遵循最优化的原则,而作为制定政策的政府起到的是宏观调控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的功能。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在我国前期的计划经济体下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制定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体现在政府内部的管理关系中,还要体现在社会上各种关系之中,即政府与各个阶层的关系,包括社会和政府、企业与政府、市场与政府、公民与政府等这种外部关联关系之中。我们既要遵循客观的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把握公共行政法治的规律,重新界定政府的角色,重新设置政府的职能,重新设计政府的运行机制。

◎从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看,由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是理清改革思路、深化行政改革的需要

在历史角度沿袭下来的政治制度,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一直受到多种问题的干扰。比如机构臃肿,很多部门存在着虚设职位的情况,或者存在一个职位多个职务的情况;队伍庞大,各种不必要的职务的出现,造成了政府负担重的情况;效率低下,多注重形式上的框架,而不注重真正的效率;财政危机,因为众多不合理的因素的存在,必然引起政府内部的财政危机;官员腐败,因为传统的行政手段,缺少民主性、公开性、透明性,所以官员腐败也是其中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曾进行多次的探讨、研究、总结,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一成不变,这些阶段性的措施也未能解决长期的改革问题。由于经济发展进程的加速,在9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相应的对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受到最基础的客观环境看的制约,我国行政的改革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处于传统的管理框架之下,只是在政府内部的关系转变上做出了调整,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改革。从这些方面可见,改革的成效并不是那么明显。直到现在,我国的公共行政方式依然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其问题总结如下:一、政府管理成本太高,经济基础不到位。二、监管机制制定容易,但是实现困难,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三、重视表面工程,不结合实际,没有注重实践的作用。对于重要因素与非重要因素的界定存在衡量标准问题,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实际出发。四、行政的效率低下,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管理。

nlc202309021710

这些问题中有的已成为政府公共行政中的顽症,严重阻碍着行政改革的推进。这些问题是体制所固有的,在旧的体制框架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越来越多,政府的职能也不断分化。每增加一项职能,政府就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或部门来承担。职能越分化,政府的规模越庞大,随之财政预算也不断增加,机构膨胀和财政危机也就成为必然;而且在传统的官僚体制中,由于官员特权的存在和政府对公共权力的垄断,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已经不能靠表层触及问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体制的深层次来解决。

◆思路与途径:从多层次、宽角度转变

◎要在思想观念上突破

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进行政治改革,要注重创新的作用。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改革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在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的时候,要注重从思想上的突破。不要把政府当成万能的,不要把政府当成救生圈。政府也要注重接受新思想、新理念,自己的权力运用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事务上,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以及行政能力。

◎要在管理方式上转变

要从政府统揽一切的管理方式向多中心治理的方式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对社会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的直接管理,而公共管理要求压缩政府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实现经济管理的市场化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政府应该提供基本公共产品,放手让市场与社会提供私人产品。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行使:其一,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市场规则,完善当今的经济市场秩序,进行行为规范。其二,进行市场不能提供的物品的补给,做市场发展的坚实后盾,保证资源的足够供给。在科教文卫方面也要发挥政府应有的功效。其三,投资基本的社会设施和服务系统的建设,保证社会的正常福利的存在。其四,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进行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规定,有效的保证社会公平的实现。其五,运用特有的宏观调控的功能,进行各种手段的调控,保证公民的正常就业,保证经济、政治秩序的有效进行。

◎要在政府能力上提升

所谓政府能力就是指政府依据自己的权力和权威,通过制定政策和组织动员,实施自己承担的职能、贯彻自己意志、实施自己的目标的能力,从目前来说,要提升我国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不断的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政府权威的强化,提高政府的地位,保证政府行政有效的执行。

当然强调政府权威不是要强调中央集权专制,也不是要削弱其它职能主体的权力,而是要以规范化、法制化的操作保证公共事务中的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更好地实现。其二,要提高政府公共政策能力。政策具有特殊功能,政府公共管理效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能力的高低,但由于以前我们决策程序不规范,主观意志较重,导致政策能力低下,进而使政策执行走样、变形。因此,要提高政府公共政策能力,必须要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上作相应的制度安排。三是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的素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使,最终还是要简化为人的具体活动,政府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高低。

◎要在制度规范上完善

实现从传统行政管理制度向公共管理制度的转变,建立政府公共管理制度,一是要加强人大工作立法,树立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加大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加大人大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的力度和范围,约束行政立法的范围和数量,并加强对行政立法和执法的监督。二是要健全对行政领导与公务员的法律监督,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 三是要细化部门预算,实行绩效预算和零基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预算资金的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从横向的角度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的相关经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找到适合我国行政管理的正确途径;从纵向的角度,对历史传承下来的传承手段进行一一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尽力。公共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运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保证了人人民的利益,又保证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贵州省都匀市委党校)

上一篇:相逢是首歌作文650字下一篇:高三历史月考的知识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