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2024-10-21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共13篇)

1.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一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重建、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更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教育以及制度创新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显然,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学改革仍然显得十分缓慢,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我认为首先应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入手,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关键词:问题意识,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往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要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阅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个人的成长与他能够产生的问题密切相关,即问题产生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按照这一理念,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来说,意义深远。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一.学生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 1.无疑可问

主要表现有二种形式,第一种是:过分依赖老师和书本,传统的结论性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原则上,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而且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第二种是: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 碰到问题时就不往下想了,或根本就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2.不敢问

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3.没有机会问

课堂上由于时间的紧迫,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以大多数的教与学均由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4.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

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拉大了。

总之,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无法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实质性和深入的问题,我们不由要问: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哪里去了呢?如何唤醒和挽救学生正在失去的问题意识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和“成效”,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解决方法和实践 1.发挥化学史的作用

科学历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启迪和激发。一部化学发展史,其实就是化学问题被不断提出、解决又不断地提出新问题的历史。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史知识,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家的发现和发明过程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拉瓦锡对燃烧本质的质疑导致了科学的燃烧理论的诞生、雷利对数据千分之一误差的质疑使得稀有气体元素被发现„„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要告诉学生,不少化学学说在诞生之初本身就很不严密,是经过后人慢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而发展到今天的化学大厦也绝非完美无缺,许多经典的化学理论在鲜活的不断变化的实践面前总是面临挑战;同时,超导材料、海洋新能源的利用、纳米技术„„无数的新问题也正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去研究。2.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是索然无味的,但流于形式的化学实验对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也是极为不利的。对课堂演示实验,能让学生自己上讲台做的或有学生自己要上讲台做的,教师应尽量满足,但做之前和做完之后,教师可发动其他学生就该实验提几个问题:步骤有什么要求,操作有什么注意点,刚才这位同学做的有无错误?对学生自主实验,要求可更严格些。每次实验结束当学生把实验桌收拾干净后,教师可留出5-10分钟让全体学生坐下来思考、提问:刚才的实验有无发现问题?假如有和预料中的不一样的情况出现,是什么原因,应该怎样改进?

比如,在《化学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这节课的探究实验中,理论上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导致在水中液面应该上升约2/3的体积,但实验过程中却发现往往没有上升这么多,并且在用洗耳球鼓入空气后液面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这时就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实验的因素。很多学生就想到可能是收集到的二氧化氮气体不纯,或者是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漏气,或者是鼓入空气的速度过快,空气中的氧气来不及与一氧化氮反应,反而将试管中的水分赶跑等等。3.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阅读和深入的思考

可能现在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课程中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或者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甚至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应该让学生去“死读书,划重点”,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上,因此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浪费”时间给学生看书,觉得书上有的知识就没有必要讲,而是按自己理好的思路讲课,让学生按照一种系统性强的方法去学习,这样不是不好,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推行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并不意味着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完全摒弃!殊不知这种极端的做法恰好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其中一项指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可能较多的知识是来自于老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获取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靠阅读和查阅资料,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精华。如果在高中阶段没有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机会培养这种能力,那么到了大学或者走出校园以后再去锻炼,只怕为时晚矣!

例如,在学习《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现象等,我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本上的科学探究,让他们来分析这个实验的目的等。这时,很多学生一看到碎瓷片就想到防止暴沸;另外一部分善于思考的同学认为这里不是溶液中的反应,应该不是防止暴沸,石蜡油在这里是和碎瓷片反应,实验的目的是看碎瓷片和石蜡油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我先不做点评,而是在实验过程当中,提醒他们老师不是用的碎瓷片,而是加的氧化铝粉末,效果可能会更好,你得到什么启发。这时就有人提出来:老师,碎瓷片应该不是和碎瓷片反应,碎瓷片这里可能是催化剂。随后我正好借机向他们解释,碎瓷片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铝可以催化石蜡油分解。

所以,我的看法是,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已经逐步具备了一种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悟性是比较高的,有些知识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而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费口舌去解释半天,而且由于我们的知识基础和学生不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不一样,我们理解的难点重点对于学生来说未必就是他们的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有时讲得越多,学生越消化不了,甚至会适得其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在上到《化学能和热能》这节书的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关系,可能很多老师也觉得这节课比较难于处理,所以这节课我并没有特别处理,而是先让学生阅读课本P32页的内容,提问他们通过这段话能够得到什么信息?这段话想告诉我们什么?他们就会知道,原来这段话是在说明化学键和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的,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会释放能量。他们能够提取出这些信息,足够了!接下来我就顺水推舟,提问那么一个反应过程中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怎么判断呢?然后可以提醒他们看P33页的图示,让他们学会从比较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角度比较放热还是吸热。由于反应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了,反应后“多余”的能量必然要以其他的形式释放出来,反过来就要吸收能量了。

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外补充的知识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但是如果通过课堂上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阅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把他们不理解和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地说出来,有时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班的问题,这时我们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能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例如,上到苯这一节的时候,对于苯和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我让他们先看课本上的方程式,然后问他们对于这个方程式有没有疑问,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没有,但是有个学生嘀咕了一句:那个圆圈怎么没有了?结果其他同学立刻说“对啊对啊,那个圆圈哪里去了?”有一个同学提出问题以后,他们也大胆了,也陆陆续续说出自己的疑问,例如“环己烷是什么物质?化学式是什么?那个六边形代表什么意思”等等。4.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间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在民主平等的交流中,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大胆质疑,敢于申辩,获得灵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只有当学生的问题一直被教师重视着、关注着,并得到妥善解决,学生发问的潜力才会被驱动,问题才会迸发出来。要让学生主动地质疑问难,一旦学生有质疑表现时就马上给予机会,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发问。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是让学生按教师的设计和意图一步步地进行“填空式教学”,而是让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和发展走,适度点拨引导,使教服从于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是其进行独立深入思考的结果,而问题提得好,或者说问题提到点子上,这正是学生思考有深度的表现。

例如:在《钠的化合物》这一节内容中,有关Na2O2与H2O的反应,按照课本实验,学生能够很感兴趣的知道Na2O2和水反应生成O2,我们接着补充了一个向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的实验,学生能发现溶液变红,振荡,红色突然消失,这时,我们发现坐在下面的学生发出一种很奇怪的声音,有一种很想知道原因的欲望,这样,就为我们讲下面的内容打好了基础,埋下了伏笔,整个这堂课的效果就显得特别好。再比如,上到苯的性质这一节的时候,在让学生推断苯可能的结构的时候,很多人都推断苯应该含有不饱和键,但是当将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溴水不但不褪色,反而下层的黄色跑到上层去了,这是学生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很自然地就会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变化呢? 5.加强学生的自我归纳和总结能力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去小结也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学完一章、一个单元后,指导学生回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把学过的知识点经过知识链的串接,加以纵向和横向的广泛联系与充分比较,整理出化学知识体系的本质结构,使学生深化认识,对化学学科本质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够系统、全面又正确地思考问题。两个学期以来,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学完一章就自己写小结,例如他们在学完《化学1》第一章之后,他们就把与物质的量有关的公式用一个十字体现出来。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当然,就中学生而言,囿于知识积累的程度,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学生提出一些当今化学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我们所言“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主旨是要让学生在探索化学世界的过程中,在掌握了一些基本化学理论和化学方法的同时,保持着对前人所做工作的一份“平视”,努力发现现有理论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努力保持着对化学世界奥妙无穷变化的好奇和探究,进而使其树立起热爱化学、献身化学、发展化学的信念和决心。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所在。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人格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向更高层次的完整的人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培养学生以科学的观点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

2.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二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要求学生都要有一套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要求学生排好队安静、有序地进入计算机教室,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二是要求学生进计算机教室立刻保持肃静,按正确的方法开机、关机,下课摆好键盘、鼠标和凳子,培养他们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三是要求他们不准把零食、纸屑、水、玩具等带入计算机教室,培养他们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四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体现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精神。五是要求学生规范操作,文件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夹中,不随意乱动、乱删别人的文件,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六是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教室不准拥挤,合作学习也只限于本组同学,进出计算机教室要有序,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虽然这些都只是小事,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注意小节、尊重他人、做事严谨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

1.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对操作技能的印象,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例如,我在讲授“Word 2003插入图片、文字”的内容时,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北京奥运会”的情境,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夺冠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奥运健儿夺得金牌时的喜悦感,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样,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极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更好的升华,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助长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对21世纪青少年重点培养的方向,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制作漂亮的演示文稿”这部分内容涉及素材的搜集、整理,图片的加工,版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等许多知识与技能,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在课堂时间内很难完成。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首先确定主题,然后由小组长按每位组员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搜集资料、设计版面、录入文字、处理图像等工作进行分工,成员各负其责又通力合作,一个个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又独具特色的演示文稿赫然出现。接着汇报工作情况,各小组推荐讲解员,由他对自己小组制作的文稿进行讲解,最后各小组之间互评。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树立了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在教授“Windows下的画图软件”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然后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大自然的可爱和生活的美好。又如,学完“电子邮箱”的内容后,让学生算一算,如果大家平时都用电子邮件联系,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多少纸张,又可以挽救多少森林。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

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法、守法意识,维护自身的权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有哪些常见的病毒,各有什么危害,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检测和消除这些病毒。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 在网络应用中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

因特网信息庞杂,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如何引导学生既利用因特网学习,又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呢?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学生看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网站和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健康的聊天室,及早教给他们上网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正确上网,避免在网上到处“逛”。

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诱发情感;启发;直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55-01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广泛工具性和鲜明思想性。因而我们在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语文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要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两者不可偏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思想教育呢?阅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根据教材的语言因素,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下面浅谈个人几点做法。

一、利用直观,感知形象,点燃情感之火

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插图、挂图等直观手段,调动儿童的感官,使儿童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并结合有关内容,为学生创设情景,感染触动学生的情感,树立形象使其受到浓烈的陶冶,点燃情感之火,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结合课文中有关的内容,让学生感知列宁是一个有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孩子。从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敢于承认错误的良好品质。

二、引导想象,感受形象,诱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课文所塑造的形象,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动机,并从教学中渗透教材的思想性是通过对教材刻画形象的具体手法的分析与探讨来实现的。阅读课文中有不少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是揭示文章中心思想或刻画人物精神风貌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这些句子蕴含的深刻意义,不仅能使学生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思想一致,从而受到强烈思想教育。特别是那些思想容量较大,蕴含不尽之意与言外的“双关句”,更应很好地引导学生领悟。

三、启发思维,体会形象,激发情感

形象可通过语言,行动来体现,但精髓之处在于语言、行动内含的本质,然而这些精髓隐含于语言文字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塑造的形象一步一步地揭示,正有如朱熹所说“从皮壳到骨髓。”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在揭示形象本质过程中,必须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拨动学生心弦,强化自身的感情体验,引起共鸣,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受到教育。如教《粜米》一文时, 通过与学生讨论,觉得学习这篇文章的关键问题是“为什么丰收年农民命运依然很悲惨?”于是必须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积极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悟出地主阶级、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是穷苦人民遭受悲惨命运的根源。还有《穷人》、《小音乐家杨科》等课文都可按照这一方法提出关键问题,积极启发思维,激发情感。在感情升华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设身处地,再现形象,升华情感

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时空差距,他们只能身处局外,不能理解其中之精华。因此教书育人要悉心、精心,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身处其境,再现文中形象,由情悟理,积极启发思维,使情感达到升华,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教《詹天佑》一文时,我在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环境,点燃憎恨帝国主义之火后,提出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修筑铁路的工程师,你将会怎样做?这时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文中的形象。学生发言后,教师对学生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给予肯定和评价,并通过假、恶、丑无情的揭露和对真、美、善热情的歌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之受到陶冶、懂得生活及做人的道理。

五、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激发起情感的共鸣

课文中色彩鲜明的事物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最能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深刻、持久的第一印象,使之成为学生道德评价的标准或模仿的依据。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用投影出示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情景,简单讲述邱少云的伟大壮举,并让学生认真观察邱少云的表情、动作等,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他们学习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六、搞好课题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课从一年级起,就强调教学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行为培养为主”,教材在思想教育、常规教育、行为养成方面都各有要求,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和角色,切实转变教师主导课堂的局面,改变了让学生“钻圈子”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思想品德课在认知和行为上,其作用强过一切活动和任何科目,因此,学校一定要搞好课题研究,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路,要实现教学与研究协调发展,教师一定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七、以读促解,读中求悟,在品读课文中受到思想教育

朱作红先生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悟,”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反复读、议,在读中认真推敲、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真切体会当时的情境、人物的心情和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的那颗眷恋祖国之心。

4.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四

董村小学 胡莹莹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摘要】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这就是说课堂提问,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课堂提问,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也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那种“听明白了吗?”、“是不是?”、“同意吗?”等简单并机械的问题,表面上看师生互动、活跃流畅、热热闹闹,实际上思维含量低,多数学生并未深入思考,只是随声附和,难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认知的参与。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艺术;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是,到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提问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当前数学课的提问平均次数多达30余次,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导致了所提问题的小、碎、浅、细,带来课堂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行动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提问不能太多,要适可而至。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地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尽管有的问题设计的还比较好,但由于太密集太频繁,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同分母分数加法例题是这样提问的:

仓库有化肥一堆,第一天用去它的,第二天用去它的,两天一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师:(1)谁来读题?(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加法做?(9)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10)你会背吗?(11)怎么计算?(12)你能说出这样算的道理吗?(13)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14)你同不同意这种解法?还有别的方法吗?你是怎么算的?(15)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上述课例,教者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如此程式化的提问却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注意了提问的提示性和序列化,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提问虽多,但探究性少。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重点、难点)与本质,运用归纳和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密集,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二)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只接受期望的答案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 3

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例如:

师:什么叫素数?

生:素数是指它的约数只有1和„„ 师:它的本身,对、对了。

有时是另一种情况:学生开始了一个教师知道错了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并代为说出正确的回答:

师:那么什么叫合数呢? 生:能被2整除的„„

师:不,不!合数是指它的约数除了1和它的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毫无疑问,这两种后果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特备是刚开始教书生涯而教授新内容时,自然会努力想使自己更安全更有信心一些,于是往往会把答案限制于教师所熟悉的范围之内,教师的第一反应会是:对于超出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教师会拒之门外。

例如:在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出示一辆小汽车并让其沿直线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师:这辆汽车是在做旋转运动还是平移运动? 生1:汽车的轮胎是在旋转。师:汽车在旋转吗? 生2:汽车平着开是平移。

教师应该先肯定生1的回答再引导:“车轮是在做旋转运动,那整辆车实在做什么运动呢?”让学生思考得出汽车是在做平移运动。本来在生1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位教师不能或者不想再已有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却一定要等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能挖掘学生的开发思维。

(三)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堂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引导学生心智、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斯苗儿老师曾说过:我们提倡大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是从发展学生的思考出发的,我们又要善于设计恰当的问题空间(要有一定的指向),是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0分钟的限制出发的。因此,教学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想象、交流的空间,教师提问更应该体现出启发性和挑战性,能让学生去积极主动的思考 4

和探索。

例如:教师在教学《平行线》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3个问题,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景以后,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老师又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这3个问题,组织了相应的3个活动。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间,充分探究,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促进每个环节的教育功能最大化,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做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学生来回答,而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回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回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什么是有效提问

那么,什么是有效提问呢?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优化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透彻掌握教材

首先,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其次,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而且,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还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对教材体系作全面了解,问题才能有层次和坡度。

教师问题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问题情景设计,应分层次。如概念的理解、例题的要求、练习的完成都具体分层次。从而使问题的提出,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比如,在不同年级中都出现了《统计》这一内容,对此,教师必须有所了解。在不同的年级学习统计时,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让学生获得有层次的体验。

(二)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如:十拿九稳、平分秋色、微乎其微等。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但是这些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联系数学内容了。所以说课前必须了解学生们对成语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确定提问的成语内容,学生才能顺利解释成语内容,同时紧密联系课上所学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如: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

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当教育界屡次倡导对话教学、互动教学之后,依然保持一言堂、满堂灌教学习惯的教师似乎不再多见。但教师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不期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五)提问要有层次

有效的提问应在富有层次的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一课时,通过层层设问,逐步揭示主题,巧妙地设问似石投于水,引起了学生心海中涟漪阵阵,环环相扣。一开始,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位朋友想找工作,根据招聘广告提供的部分信息,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甲公司,因为甲公司的平均工资明显比乙公司高,可当看到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时,同学们又反悔选择了乙公司,这时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并不合适,从而相机引出了“中位数”的概念。

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趣度,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帮助学生沿级而上,处理好“浅表”与“深表”的关系。

(六)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路,这样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也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以及低层次知识与高层次知识的联系处。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我们能否也利用转化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公式呢?”

问题一出,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

生1:可以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2:可以转化才三角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生3: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

教师合理的引导能让学生发觉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提高系统学习的能力。

(七)提问应把握恰当时机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

比如,在教学某课内容时,学生都已找到答案,达成共识,教师是否可以继续追问:是不是只能有这种情况呢?还有没有其它的可能?这样的问题尤如在平静的湖面上丢下一块石子,效果是很明显的。

要注意把握提问的频率与契机。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计划周密。

5.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五

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懂法;学生学法;减少犯罪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明确要求和任务。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既需要加大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力度,更需要普遍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使青少年从小就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论。要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又必须从学校入手,从学生抓起。而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最近颁布的全国“六五”普法规划也明确要求:“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深感任重道远。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教师要懂法。教师不仅要懂得本行业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还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了解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如《民法》、《刑法》、《合同法》、《家庭婚姻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宪法》……初步掌握财产继承的顺序,哪些是法定继承人;房屋发生纠纷怎样解决;自己的名誉、人格受到侵害应如何保护;每年的收入应怎样纳税;人民的生活生产得不到保障需向谁申诉等等这些简单的法律知识。老师有了法律知识,才能恰如其分,信手拈来、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做到说话有理有据、有根有底。从而使课堂内容与法制教育自然融洽。

其次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传授法律知识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教学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时,可以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毒品的危害却很大,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沾染毒品。这样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在教学六年级“利息”一节时,要让学生知道,这利息不能全部归你所有,要把利息的20 %上缴国家(即就是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再如,教学小学二年级语文《清澈的湖水》一课时,要教育学生向小洁学习,不乱扔垃圾,要保护好美丽的自然环境。如果不按规定要求擅自排放废气污水的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人畜受害的就要被处罚,赔偿经济损失。

第三是挖掘法制资源,拓展教育范围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人和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实在在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三年级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学校门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平时老师总是要求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不能随便打人。为什么呢?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打人、骂人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要受到法律惩处。譬如,有一个村寨的两老太太因一些琐事发生矛盾,相互谩骂,结果一个老太太因此事生气突发死亡,另一老太太就受到了处罚。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一些事例或电视上看到的事件,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如一个小学生,用玩具手枪冒充劫匪对一位大人实行抢劫,这位大人因此受到惊吓,得了恐惧症和抑郁症住院治疗,学生的监护人――家长为此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误工费共计十八万元人民币。这些事例看起来很平常,可给人带来了精神伤害,就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

6.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六

当前,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江泽民总书记也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中深刻地指出:“教育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必须为国家的强大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由此可见,学习美术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学习图画常识,提高绘画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的课程了,而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大纲》规定,小学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艺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启蒙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能在马克思主义审美观的教育下,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对公民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施美术教学当中,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就必须进行重点研究了。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素质教育,简单地说,也就是教人为人立世,教人学会做人的本领和立世必须掌握的各类知识技能。其目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的教育,通过学生现有资质的基础去开发他的潜力和智力,培养其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品格,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教师应明确转变观念,美术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培育人才是最高目的,不单是培养少数有天赋的“小画家”。鉴此,我认为在美术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贯穿教学。

一、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逐步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通过一种认识美和评价美为其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的,它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整个人道德品质的塑造。比如:当我们

看到秀丽的漓江,险峻的华山,欣赏雄伟壮观的北京天安门的时候。许多人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啊,祖国真美!爱国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使人深深地感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从而不断增强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美,蕴藏在人类现

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更是人类美育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教育和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东西是进行美的创造最原始的动力。因此,美术课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生活中的美,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再如:对第十二册《广西民族服饰》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节日服饰的仔细观察和欣赏,了解我国的服装艺术,看到点、线、几何纹组合起来的富有韵律的美丽服装具有令人陶醉的、吸引人的艺术魅力。然后再启发学生展开相象:旧社会的穷苦人民有这样漂亮、美丽的衣服穿吗;是谁给我们带来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和学生讨论以上的两个问题,从而体现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样,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直接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第六册《可爱的广西大地》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像《话说广西》记录片,或者搜集有关赞美广西的诗歌、散文、歌曲及图片请学生欣赏,再启发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素材,经过选择、提炼、想象,用绘画的形式画一幅以可爱的家乡为内容的色彩记忆画,表现家乡和风土人情的景象,使学生发现我们家乡,我们广西,我们祖国的河山如此多娇,多么的优美、秀丽,进而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复现美和创造美的技能。

在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形成中,绘画技能技法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美术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的总称。它是艺术家运用点、线、面、形、体、色的基本审美因素,通过写生、临摹、创作,欣赏和工艺制作的系列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感受客观物体的形体、轮廓、线条、明暗、色彩等形式美的能力。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同这种艺术直接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对色彩知识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懂得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感觉、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对比变化,颜料的调配等。又如透视的知识,应该使学生懂得视点、视线、心点、灭点,以及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的不同特点等。再如点、线、面的知识,应该使学生懂得点、线、面的情感含义和它们在造型、绘画上的表

征意义,使学生初步了解造型中表现美感的规律,培养良好的造型意识,善于透过形式美的外表艺术特征发掘出内容美。这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艺术构思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对造型基本规律中的形体、比例、透视、结构等因素的认识多处于感性的初级阶段。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应从“形”的知识点开始,因为“形”较之“线”更为具体,更易于被儿童所接受。如第二册《画树叶》及《押印图形》等课程,就是通过这些课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基本形的概括和表现物象的方法,使学生在观察自然物体中感受美,从而欣然接受美、继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浓厚兴趣。对中年级的教学。老师应把握对“线”的知识的重点介绍。第六册《同学》、第七册《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动态》、第八册《壮丽的中国建筑》、《有特色的房子》就是以简单的线条去进一步介绍线造型的常识及用线去进行精细的描写。高年级的教学,重点应介绍物体的造型知识和美感规律,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形体意识和整体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如:在第十一册“素描”的教学当中,我们常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业都基本一样,不入调子的明暗,结构松散的形体,不完整合理的构图。这是由于他们观察不准、画法不当、构图不稳妥等造型基础问题所造成的。我们在教学当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建立正确的具体的训练方法,可以是:

1、确定与对象间的距离。

2、限定视域范围。

3、在其范围内把所要画的东西同时纳入视域,也就是要求学生从局部观察的习惯纠正过来,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探寻整体作画的各类方法。不要把描绘对象按一般的习惯,从左画到右,从上画家到下。这样,以特定的造型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造型思考的方向,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对造型基本规律中的造型因素进行深入认识,从而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实现由造型的基本规律的学习过渡到指导自我实践的自学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学生加强美术鉴赏及心灵美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热情。

7.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七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 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也可以说, 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 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一、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 感恩教育是提高青少年道德修养的需要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 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由于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家庭教育定位的偏误, 使当今的学生过多地关注自我, 不在意和别人的交流, 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本位意识, 对父母、老师、他人和社会、自然都缺乏感恩之心。而感恩意识的缺失, 各种消极的思想就会乘虚而入, 腐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 让学生做出许多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事情, 甚至使学生走上歧路,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 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父母心存感恩, 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自觉履行义务;对社会心存感恩,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学会奉献社会……通过感恩教育, 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有“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等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传统美德, 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3.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由于感恩教育的长期缺失, 造成师生之间情感对立、师道难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 原因很多, 但没有一种基本的感激之情, 则是产生情绪对立的重要原因。进行感恩教育, 能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与老师、同学相处, 减少摩擦和冲突, 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 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二、感恩教育包含的内容

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 包含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 对其他亲人的感恩, 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 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 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三、思想品德课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思想品德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 肩负的责任更是重大。思想品德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 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值得感恩的世界

课堂教学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 是最可信的“榜样”, 所以, 进行感恩教育, 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水平, 使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人文”意识, 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要淡化说教者的身份, 改变过去居高临下式的态度, 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缩小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尊重信任学生。学生会因为受到尊重信任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乐意进行感情上的交流, 接受教师的教育, 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2. 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 引导学生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

纵观教科书, 其包含的感恩教育因素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 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 引导学生筛选信息, 明白要感什么恩, 为什么要感恩, 领悟感恩的具体内容。如感恩父母, 要懂得父母养育我们, 使我们健康成长;感恩老师, 要知道老师交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恩祖国, 要明白祖国繁荣昌盛是个人幸福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感恩自然, 要清楚大自然赋予万类生灵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通过课堂教学, 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生命, 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教师教授知识, 这一切都是恩情。把握教材中感恩的具体内容, 有利于学生展开联系, 将感恩知识升华为感恩情感并进一步转化为感恩行动。

3.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 教师授课时, 可以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 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 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最终使感恩的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感恩行为。例如, 我在讲授“孝敬父母”这一课时, 一边通过多媒体播放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一边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 并让学生谈谈感想, 使学生在深情的歌声中领悟父母对子女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然后让学生讲述一件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令人感动的事。有了前面的情境做铺垫, 很多学生在讲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时都情不自禁地哭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 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 表达出感恩内容所蕴涵的感情色彩, 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 这就要求把教师的感情传递给学生, 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还应注意与其他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和健全的精神人格, 从而提升其精神境界, 完善其生命。

4. 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知恩图报, 实践感恩行动

假若感恩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 而没有付诸行动, 那么感恩教育最终是失败的, 因而在培养感恩意识的同时, 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实践感恩行动。

首先, 以相关部门、媒体组织的感恩活动及诸如父亲节、教师节等感恩节日为契机, 开展感恩行动, 让学生体验感恩的真实情感。如开展唱感恩歌曲比赛, 制作感恩手抄报、小卡片, 母亲节和父亲节帮父母分担家务, 或给父母写一封信, 教师节说一声“老师节日快乐”等。其次, 充分利用教材“探究”“活动”“感悟”“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 指导学生亲自去做, 让学生在这种“感悟”“反思”“体验”的活动中, 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否定与自我生成, 从而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树立感恩意识, 养成感恩习惯。再次, 教育学生从小事中践行感恩行动。进行感恩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知恩图报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 还包括精神上的回报。教育学生感恩从小事做起, 接受他人的帮助说声“谢谢”, 培养责任感从认真完成作业, 完成值日工作开始, 保护环境, 从不乱扔垃圾做起……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 使感恩从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从外界的强求转化为内心的自觉的行动。

8.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八

因此,深入地了解数学教学中数学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就能在教学中积极、灵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那么,人文精神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人文精神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人文精神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与加工,使它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色彩,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插入数学史料,比如,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如《九章算术》、中国剩余定理、圆周率的计算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或者介绍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华罗庚身残志坚,为数学事业鞠躬尽瘁,陈景润病魔缠身潜心钻研数学难题,以这些优秀数学家的奋斗事迹来激励学生大胆探索,遇困难而不失信心,遭挫折而不减勇气,进一步激发其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心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增加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增强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创设良好环境,培养人文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自由、活泼、向上,使学生人性能得到张扬,个性能得到发展的良好环境。由于与传统教育环境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变以知识为师生的主要沟通手段为以情感作为主要的沟通手段,架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灵桥梁;变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中心和权威为学生是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助手;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标准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标准。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和情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成为学习的主宰;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鼓励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而满足自我现实的需要,为个人和社会服务。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在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下心情舒畅,机能协调,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得到培养。

三、实施教学评价,凸现人文精神

根据《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因此,教师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都应该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求知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致力探索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数学课堂是当今数学教师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学习,让数学教学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让学生的未来不但成为一个“科学人”,而且成为一个“文化人”。

9.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九

一、坚持永恒性,以学生们激昂的朗诵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进行的那些永不过时永远“年轻”的德育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这在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已得到充分体现,教材自始至终贯彻了“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内容;二是与此有关的高尚的事例和文学性强的德育内容的永恒性。它的坚持与否取决于政治教师下功夫钻研课本的程度。

在教学中,我通常注重充实与课本有关的高尚事例和文学性强的德育内容,并以学生们激昂的朗诵鼓舞人。例如:在讲授第三课“热爱人民的传统美德陶冶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时提到岳飞这个名字,我就想:岳飞在抗金前线写成的《满江红》一词不就是千百年来陶冶一代又一代人们心灵的好教材吗?于是,我将该词全文抄给学生们,并让他们齐声朗诵。激昂的情绪、高尚的内容、优美的诗句,加上铿锵有力的朗诵节奏,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岳飞在为国为民作出奉献乃至牺牲时表现出来的冲天豪气,也使他们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劝诫下,更加珍惜光阴,更加增添努力学习的紧迫意识。在讲授第十课“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时,我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一文,撷其片段抄给学生们。照样是学生们充满激情和豪迈的朗诵,尤其是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使祖国的未来与青少年休戚相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为祖国勤奋学习”的思想,在初一学生们纯净的心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渗透”。

初一《思想政治》(上册)第138页讲“集体主义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时,引用了雷锋同志1958年6月7日日记的前半部分。四个“如果”,排比跟进,对于增强集体主义思想的文学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意义重大。但雷锋同志在日记的后半部分又是怎样讲的,教材没有引用,可同学们想知道。于是,我就“满足”他们这种求知欲望,将雷锋日记全文抄写在黑板上。和前两次一样,当学生们以其深含感情齐声朗诵时,对集体主义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见,此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们在倍受鼓舞、情绪饱满中受到一次次神圣而壮严的德育熏陶和德育洗礼。这需要两方面的积极性,即“教师”课下有益的“实”和“学生”课上激昂的“诵”的高度统一。

二、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实践证明,它是对过去那种单纯的灌输式、训导式、说教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摒弃,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初一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和战略选择。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例如:在讲授第六课“爱护公物要落实在行动上,就要从爱护桌椅这样的小事做起”时,我举反例:“前几天,在初二(1)班教室举行1996年度国家会计资格考试。我是监考老师。考试前,一名考生告诉我:‘老师,我的桌面上有个大洞,不好在上面答题。’我一看(伸长脖子,向某张桌子张望,同时,用手围成一个圆圈状),情况属实,不得已,只好给她调换了一张桌子。当时我就想(作眉头紧锁、满脸愤慨样):那位凿洞之人,为了便于偷看而留下的‘杰作’,真是后患无穷啊!”同学们听了看了,就能心领神会:看来,爱护桌椅事情虽小,意义却重大!讲到勤劳、俭朴与幸福的关系时,我非常形象地举起左手:“勤劳是幸福的左手”;又举起右手:“俭朴是幸福的右手”。这样一来,直观感增强了,同学们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懂得了幸福来自于“双手”――勤劳和俭朴的深刻内涵。

在讲授第一课最后一节“小小年纪也可以与犯罪作斗争”时,我把同学们带入这样的模拟情境中:假如,我们的教室是一辆行驶在荒山野岭中的长途客车。这时,冷不丁冲进来一名手持凶器欲行劫持的犯罪分子(我站在教室门口,装出一脸凶像,大喝一声:“交钱!”)。此情此景,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当然没有见过,我就因势利导,结合课本内容,字正腔圆、正气凛然地宣布:团结起来,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令人感动的是,不久发生在该年级的一次被劫持事件中,唯独这个班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勇于斗争,硬是用桌椅将门死死抵住,把三名学生模样的犯罪分子挡在门外,从而避免了一场劫难。

可见,此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学生们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其结果是,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材有关德育思想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图解式,以真实感人的事迹教育人

图解式是指为增强一定的基本德育思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借助于一些相关的能产生极具德育效果的图片来解释、说明的一种方式方法。图解式德育方法在社会上被广泛地运用。人们常见的报刊、杂志和企事业单位宣传专栏上的图片及其说明,就是进行基本德育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正因为此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是一种能见度高的“活材料”,又由一定的权威部门发布,因而它产生的德育效果就很有说服力,也很能扣人心弦。

我尝试着将此法引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第一课“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时,我出示了一张从《半月谈》(1995年第14期)上裁剪的图片。先将它在学生间互相传阅,然后我讲解:图片上,一个巴掌大的岛礁孤零零且顽强地耸立于汪洋大海之上。有两名年轻的背上挂着救生衣的解放军战士,手握钢枪,神色庄重地分别站在半米来高的中国主权碑两侧。看着学生们惊奇、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加以说明:“个人利益服从祖国利益,两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做到了……”;又加以引导:“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齐声响亮地回答:“向他们学习!”在讲授第七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时,我指着一张图片(《人民日报》,1995年8月30日)介绍说:图片上,四个农民正用三根长长的竹竿,支撑濒临倒塌的土房子。房子的外壁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再穷不能穷学校,再苦不能苦教育”14个大字。学生们对此理解比较肤浅,我则进一步启发他们:“别的地方教育现状‘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该……”还没等我说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在讲授第三课“为人民服务,就要维护人民利益,同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时,我选取一张带有说明文章的图片,文题为“青春化作永恒”(《半月谈》,1995年第16期),介绍了年仅25岁的邵述衡同志,为避免国家和人民财产的损失,毫不犹豫地抱走被犯罪分子扔在本厂车间里正滋滋冒烟的炸药包而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这回不是由我来讲解,而是请班上一位普通话讲的好的同学来念此图片上的说明文章。那位念文章的同学音调低沉、伤感,俨然是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使全班同学为之动容,为之心颤。

可见,教师借助于这些富有德育效果的图片及其说明文章,经过适当的讲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德育思想与现实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说服力,有着很大的补益。四、坚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人示范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一定的德育思想积极能动地影响、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显示出与之相关的榜样的一种德育特点。它分为无声和有声两种。前者,注重身教,以“润物细无声”的静止形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的情态、言行及衣着等上;后者,则注重言传,将课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我的做法是: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人。

例如:在讲授第六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和锻炼起来的”这一内容时,我就将自己去年五月份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南京一日游”活动的经历讲给学生们听。令他们佩服的是,我此行随身只带了10元钱。中午吃饭、门票等项开支花得仅剩下2元钱。但在教师自由活动期间,我还是坚持去参观了中华门和南京长江大桥。最后,余下0.3元,连乘返回的公交车费都不够。这时,我断然决定:走!从南京长江大桥桥南开始,东问问、西问问,硬是穿“城”而过,把脚都走麻了。终于提前一小时赶到了我校指定的候车地点――汉府街。学生们听得入迷,我乘机“解惑”,用了八个字:“不要依赖,磨练意志”,并将此经历命题为:意志的胜利。事后,据一名叫丁维维的同学反馈回来的信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这种教育方法。

在讲第四课“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时,我结合课本上有关“良好的集体能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向学生们讲述了我在上大学期间于本班(1991年全国先进集体)开展的一次打雪仗活动中的“光荣史”。我们班总人数100人,为开展此项活动,分成两方。由于某种原因,我方在活动中被打得“一蹶不振”。可我不服,就径自采用了偷袭战法,将对方两名同学打个措手不及。还没等我高兴起来,对方立刻集合了三四十名同学呈半月形向我猛冲猛打过来,一如战场气势,我吓得撒腿就跑。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瞪大眼睛、专心致志、唯恐漏听的样子,我故意停顿一会儿。待学生们的心思从故事情节中回到课堂上来,我才若有所思,惋惜地说:“当时,我是多么盼望着我方其他成员能给予我有力的支援啊!”然后再把马克思那句“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的名言往黑板上一抄,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就会在学生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见,此教学方法对于拉近、缩小师生间在心理、知识等方面的差距,使教师已经内化了的德育思想,以心与心交流的途径,为初一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有着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10.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十

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 赵倩(赵倩,女,汉族,大学专科,1986年8月生于云南保山,现供职于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通讯地址: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街15号,邮编:678004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21554035@qq.com)

摘要:所谓“三生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三生教育;生命;开展

对一个人而言,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了生命,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方式直接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这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我们每个人都有认识诠释这个“三生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呱呱落地,成长,无不经历一个艰辛的历程,可以说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至此我们可以随意抛弃生命,是对家庭、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个人道德自私的恶果。

一直以来,我希望身边的每一张可爱的脸都绽放笑容,希望每个小小的身躯都健健康康,希望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纯净善良„„这一切,寄予着老师的心愿、家长的期盼、社会的希望;这一切,更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教育本质。老师是引领学生寻找生命、生存、生活真谛的重要角色,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是天真的他们学习的榜样。只有老师尊重了自己的生命、懂得了生存的意义、找寻着生活的真谛,才有资格、有能力将这一切教给他们,才做得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生教育”的开展,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次反思,当我想去教会学生的时候,我真地会问自己:我行吗?虽然懂得一条条的大道理,但有时我也会责怪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这也许就是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内涵认识和实践得不够吧。所以我很高兴能和学生们在“三生教育”中有一次新的成长,能有机会让自己丰富生活的意义,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去认识人生的价值,学会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在爱中孕育、在爱中诞生,要做好生命教育更不能缺少了爱。和学生相处的每一天,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意外”情况,这时,我不会一味的责备和谩骂,而是及时地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用爱去唤醒他们偶尔沉睡的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生命有了重视。除了说教,我想最好的就是引用案例去影响他们,激发起心中的惊叹、同情与爱心,就能使他们对生命有一份敬畏和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可贵。当然,方法很重要,在懂得道理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就是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样不仅能引导他们如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还能促进他们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和生存意识。

仔细看看“三生教育”的名称——生命、生存、生活,意识到了这三者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这是一个生命存活意义的体验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人生长路。作为教师的我扮演着太重要的角色,掌握着育人的能力。既然“三生教育”为我搭建了一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才能引导好学生善待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呢?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影响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远离学生实际的教育往往让学生“高不可触,无所适从。”例如: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与其大讲特讲怎样学习“战斗英雄壮烈殉国,科学家严谨工作以‘智’尽忠。”还不如从身边取材,让他知道如何爱护校园花草,主动捡起废纸,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个题,这些都是爱国、爱家的表现,真真切切。只有学生能看见,可触摸,才谈得上从教育中产生共鸣,才能深入人心。我校从以下三方面来实施:

①故事引入,唤起良知。对于小学生学生,形象思维还占主导,他们对艰深晦涩的道理很难懂,对空洞的说教不感兴趣。就算明白一些道理也是“死”的。他们更爱听故事,讲故事。我就从身边发掘教育资源,用故事的方式让其从中感悟,从中理解,从中产生共鸣,产生内化,激活良知。

②从小事入手,重视习惯养成。“三生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通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因此,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让学生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习惯养成均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贵在坚持。

例如:“五个做到”每天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管是不是假期;每天做到按计划做作业、看书,每天做到早晚各打扫一次宿舍和教室卫生;每天做到按时上课、上自习、不迟到、不早退;每天做到锻炼身体一小时。

通过从生活小事做起,注重各环节的要求,坚持形成习惯,有条理、严谨的学习、生活、锻炼、娱乐、工作的品格将受益终身。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期望的收获是健康的、积极的、美好的,理所当然应播下正确的行动。

③学习明理,指导行为。要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解决认识问题,没有对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自我生命和他人生命生老病死规律的认识,对其它物种生命存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就难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对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认识,没有对生存知识及生存规律的认识,就难以形成生存技能、发展技能和创造技能;没有对生活知识,生活其谛的认识和理解,长大后,就不可能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更谈不上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要提高认识,就是要学习好,理解好,实践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及生活中的学问。

二、展现生活,情感体验。生命是一个体验过程,现在不少学校为了学生安全,千方百计保护学生,活动少了,作业多了,他们忘记了生命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学生生命体的活力来源于对生命的体验过程,一味追求分数的“至高无上”,这是对生命个体的漠视,缺少在生活中体验的过程,再鲜艳的花朵都会枯萎,再有活力的生命都会枯竭。我认为可以这样进行体验教育:

①亲自动手,体验过程之乐。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生活体验,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获得生活乐趣。例如:组织学生栽蔬菜、种土豆、南瓜等,这样既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近了社会,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集体的力量。②创设情境,情感内化。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怀里兜着篮球(可变型),模拟母亲怀孕时的生理变化,并按照要求做出各种动作,如弯腰提水、走路、睡觉、捡东西等。

要求学生细心体会种种困难,并以之与真实情况作比较,把自己的体会和今后自己该改进的地方写成一篇小短文,并付诸于行动。体会母亲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更加了解妈妈在怀孕期间的生理和心里变化,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③利用机会,主题教育。“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统一,为此我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利用机会,进行主题教育,如:当我从电视、报刊、网络信息等看到漠视生命而随意轻生的人,因犯罪而被叛刑或处决的人,给家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痛苦和灾难,我就从当事人及他人的感受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抓住机会,及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化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所承载的使命,懂得有意义的生命对自己及他人的重要。

三、回归生活,磨砺成长。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是“三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生命只有回归生活才能感悟到价值,挖掘生命的潜力,才能感悟到生存本领,才能学会生活技能,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①模拟演练,深化认识。在社会生活背景下的模拟,即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练习。例如:安全教育中,面对地震、火灾、暴徒等逃生自救的演练。

②社会实践,增长才干。人的才干来源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体现。所以,“三生教育”效果的好坏,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机会的多少就显得很重要。在工作中,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全面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

作为一名教师,育人的根本就是要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智,有实践能力(包括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创意能力、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我认为对学生来说,物质贫困固然可怕,但是精神贫困更为可怕。物质贫困孩子上不了学,政府都在资助,但是精神平困却是资助不了的。我们要通过“三生教育”,使我们的教育精神不流失,提高学生的精神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健全他们的心智。

总之,只有理念更新了,才会用心地去想办法,才会结合实际地去紧扣“三生教育的本质”,才会去丰富“三生教育的内涵。”才能培养出现阶段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参考文献:

[1] 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9.[2]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0.

[3] 罗崇敏,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4] 赵世豪,以热爱学生为核心提高教师素质[J].教育前沿 2007年01期

[5] 陶晴,对“三生教育”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6] 彭美祯,“三生教育”的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年Z5期

[7] 唐少华,在课堂上教师要公平地服务每个学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0年Z5期

[8] 李思熳,“三生教育”教学法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02期

(曾在云南省“三生教育”“九个一”征集评选“三等奖”;

11.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和谐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 转变观念 师生关系 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形势下构建和谐课堂对每位教师都是一次真正的考验。能否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该如何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凸显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呢?在此,笔者就构建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基本前提

教学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教师中心主义观念,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实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是学生课堂的设计者、指导者,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重要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融洽的。教师只有主动接触、关心、热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与信赖,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这正是形成和谐思品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二)把鼓励带进课堂。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去年,我给七年级上课,班里女生较多,开始课堂气氛不活跃,期中测试整体成绩不理想。考后的第一堂课上,我说:“同学们,这次测试我们班考得不错,达到了老师的预期目标,这说明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能认真学习我们思品这门课程,老师相信,下一次会更好!”这时,我从每一个孩子的脸上看到了自信与喜悦。期末考试,这个班成绩名列全校第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可以设立相关的奖项。对于学生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发言要及时给予鼓励,课后颁发适当奖品。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于创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我在布置作业时,通常都先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然后确定作业量、交作业的时间。这样,既保证了作业的质量,又融洽了师生关系。

三、创设开放的课堂氛围,是构建和谐思品课堂的有效手段

在传统的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灌输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默和格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致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创设问题情境、形象情境等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说事实谈体会,尽情表现个性,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进而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快乐而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把活动带进课堂。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要。如在《男女生交往的艺术》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掌握交往应遵循的原则,我创设了一个男同学向女同学借文具的情境,让几位学生来演,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哪位男同学做得最好,女同学更容易接受,这样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知识。

(二)把竞争带进课堂。根据中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小组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回答正确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融洽。

(三)把生活带进课堂。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新课标也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具体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会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将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铎,彭承福主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2.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十二

一、合作交流, 集思广益

萧伯纳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 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可见,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营造宽松民主的英语学习氛围, 点燃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进行思想经验的交流, 有效突破难点, 收获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 (三年级起点) 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的教学中, 授课教师在课伊始设计了课堂预案检查环节: (1) “我会读”, 让学生小组交流课前预习生字词。由于本课的生字词较多, 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不仅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的工作, 同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有效解决生字词, 引导学生顺利走向新知, 为课堂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2) “Choose and say”让学生为圣诞选择合适的颜色, 并说说为什么。圣诞节是西方传统的节日, 如何有效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文化体验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授课教师通过为圣诞选择主题色彩, 并让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有效引导小组成员间的信息差, 借助颜色进入语篇的背景:白色——圣诞时间on the twenty fifth of December;红色——father Christmas, stocking等;绿色——圣诞树等, 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高效走向新知。

授课教师通过小组有效合作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集思广益, 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 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 这样一来, 教师教得愉快, 学生学得轻松。

二、合作交流, 分享信息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单一被动的灌注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让学生在有效信息的分享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学习, 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不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译林新版《小学英语》 (三年级起点) 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的教学中, 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文动画找出语篇主要内容Name/weather/activities。在语篇阅读之初授课教师已通过童谣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了季节的名称, 找出语篇内容之一:Name;授课教师就安排学生小组阅读语篇内容, 合作找寻语篇内容之二和三:weather/activities, 学生之间展开信息交流:“It’s warm/hot/…”“We fly kites/go boating/…”。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实现信息的有效分享。学生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更为透彻, 对语言的理解也更深刻。

授课教师有效利用合作学习带领学生展开语篇的阅读,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找寻信息, 有效实现信息的共享, 从而促进学生对语篇的梳理和对语言的理解。合作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语篇的阅读,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合作交流, 语言实践

英语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合作交流的语言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实际, 及时转化为语言能力, 促使学生有效掌握语言, 让学生有效学以致用。

1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体现品德教育 篇十三

如何体现《神经调节》教学中的有效性

作者/王江红

一、教学设计思想

《神经调节》一节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四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神经细胞内部兴奋的传导及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等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兴趣,又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熟读教材内容后,感觉本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是兴奋的本质,因为这是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基础。但教材中只说明了兴奋是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而对这种电位变化产生的机理却只字未提。事实上,根据经验,这一结论在完全不了解机理的情况下是很难记住的。而我认为这样一个内容恰恰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于是,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就成了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以,我认真阅读了陈守良老师编写的《动物生理学》中关于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章,也许是陈守良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了我,我发现如果将这部分内容适当简化处理,抽离出主线,再配以形象的描述,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于是,大致的教学思路基本形成,而这个思路就是按照历史上对生物电现象的研究过程展开的。而且,板书的设计力求明确简练,将最重要的结论留给学生,以便于将来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的分析,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补充神经生理的一些研究方法,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设计实验的要点;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已知信息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家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充满艰辛、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兴奋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教师活动:前面学习了体液调节,但体液调节速度较慢,某些活动需要快速反应,如针扎指尖,必须要有一种快速准确的调节方式,这就是神经调节,即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调节,它可以使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并使我们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生物教案 )从而适应环境。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并讨论。

2.反射和反射弧

教师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简单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是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请学生描述缩手反射的过程,引出兴奋一词。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描述缩手反射全过程。

3.兴奋的本质

教师活动: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兴奋怎样传到呢?介绍神经细胞的特点和神经纤维的.概念。兴奋就是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好像电流沿着导线传导,因此人们怀疑这是一种电活动。介绍测量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经典实验。证明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小组讨论实验。

4.平静时电位差形成的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是怎样产生的呢?与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分布有关。展示表格,发现膜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离子浓度差。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内的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扩散到膜外,就会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平静时电位差的形成机制。

5.兴奋时的电位变化和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兴奋时细胞膜会发生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这种快速的电位变化就代表着发生了兴奋。离子基础是由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而导致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而造成的。恢复平静状态的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钾离子扩散出去实现的。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兴奋时电位变化的机制。

6.兴奋的传导

教师活动:兴奋部位与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有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使相邻部位也发生了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导至该处,而已兴奋部位又不断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就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的方式迅速向前传导的。

学生活动:思考兴奋传导的机理,并绘图表示。

7.总结

兴奋的本质是一种电位变化,兴奋的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

五、教学反思

1.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讲授科学史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考虑教师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讲授技巧。科学史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课堂,使课程拥有趣味性和观赏性,这种不断探索跟揭秘的过程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比用其他手段获得学生的关注更容易。

2.整节课是用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我所教授的是普通班的学生,因此问题的设置很费心思,且需要尝试修正。合适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思考,不能过难,而且要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最终的结论如何得出。这种教学方法很适合于本班的学生,因此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3.整堂课并没有开展全班大规模的活动或分组讨论,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进行的只是头脑中的探究。这种探究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可能是最符合现状的。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

4.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较好,能够将结论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这得益于图片和动画,更关键的是理解了这个结论的得出过程。

5.板书是这节课的最大缺憾,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不够细致,有些随意,还需改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综合性的学科,对本节课的设计就是想充分体现这一点。对实验的分析推理过程其实是在模拟学生将来从事科研的过程,物理学的应用也是让学生体验其他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上的作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每天学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在为将来打基础,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重要,而创造知识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职责。

上一篇:大学生活大一总结下一篇:《中国第一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