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精选10篇)
1.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一
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文志琴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语已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的交流工具,成为现代人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幼教机构也纷纷将英语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本文针对当前的幼儿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对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关键词] 双语教育
近年来双语教育地被广泛引入幼儿园,成了许多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珠三角等地出现了“不开英语不办园”的特殊教育现象。语言交往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幼儿期又是语言发展的敏感和关键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语言中枢正处于发展变化阶段,他们对语言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领悟能力,听觉敏锐,心理障碍小,求新求异,思维活跃,较易培养正确的语音语调,而且学习上天真好奇无心理负担,喜欢玩语言游戏,学习的过程更简单,更直接。所以,人在幼儿期已经具备了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能力。
在许多幼儿园的双语教育的尝试中,教师同时或交叉运用英语和汉语组织各种活动,从而使幼儿掌握两种语言。他们把语言(双语)教育纳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在发展幼儿母语的基础上,使幼儿对第二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园双语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幼儿在发展和运用母语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不同于有些国家或地区在两种以上官方语言的情况下,进行的两种语言分开并重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实质是语言教育,它的实施是全领域教育,它的目标是全人教育。在我国汉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双语教育中,第一语言是汉语,而第二语言就是指英语。所以我国汉民族地 1 区的幼儿园双语教育就是指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出发,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幼儿园双语教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幼儿园双语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同时它也符合幼儿身心特点,遵循了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的。很多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研究都发现,儿童能够学会两种语言,运用自如而不发生混淆,而且操双语的孩子比操单语的孩子更聪明。幼儿园的双语教育给幼儿提供了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它的实施不仅不会对儿童的智力和母语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能够促进智力、母语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首先,双语教育增加了语言的输入量,给幼儿语言的充分发展提供了机会;其次,双语教育实施中涉及的多学科知识其内容丰富多彩,为孩子提供了应用第二语言的广泛领域;第三,幼儿园双语教育实施中组织的形式多样,更容易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并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输出的多条渠道;最后,双语教育比起单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更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智力开发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正常人进行思维的工具。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Sapir-Whorf曾经指出,不同的语言为人们提供了同一世界的不同角度的图画,同时也为人们观察和认识同一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因而也就开发了不同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众多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实例表明,接受双语教育的幼儿更加自信,性格开朗,乐于并善于表达。正因为有如此多优势和好处,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正在蓬勃展开。但由于时间、经验及其各方面的条件和准备工作不充分,幼儿园双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广大幼教实践者努力探索,不断完善。下面就我所看到、所了解的幼儿园双语教育,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幼儿园双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是在家长对幼儿园的希望和要求、是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背景中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大家虽然都称之为“双语教育”,但其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有时甚至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各个地区的各所幼儿园在双语教育的课程安排上,在教材选择上,在双语教育的师资水平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都有各自的双语特色。但都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对双语教育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和误区。
什么是“双语教育”?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有什么特点?目前老师们在实施时认识还是不 2 统一,各自为政,存在着许多的误解和偏差,表现在:(1)许多幼儿园把英语当作一门学科来安排;(2)把幼儿园双语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授英语单词,学唱英语歌曲、童谣,让幼儿能说几个短语,几个句子;(3)把双语教育看成是汉语和英语的简单相加。如此种种都是对“双语教育”的一种误解。幼儿双语教育应实行幼儿自然习得的原则,让幼儿在一种浓厚的双语氛围中,有兴趣的、积极主动的去感受理解语言。这种双语氛围的营造,除了每周教师在集中活动时有目的地运用双语组织,还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进行的双语渗透,鼓励幼儿开口,能有一定的英语意识和教师交谈,同时在其他多种活动中(如音乐、游戏、表演等)的双语渗透,等等。总之,双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从小,特别是在他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就能接触到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对语言,特别是对英语的敏感性,让幼儿了解英语文化中生活用语,培养幼儿能注意倾听,大胆开口的好习惯,培养其初步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思维的能力,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双语教育活动的相关配套和准备工作还不是很到位,使得双语教育举步维艰,效果不佳,有些流于形式。
(1)幼儿双语教材形式多样,各有所长,很难把握和取舍。
目前在书店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双语教材,并且每一种教材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相配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每一种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考虑的,同时在难易程度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施行上也各有其具体的适应性。走进每一所幼儿园,我们都可以看见不同的双语教材,园与园之间,班与班之间在教材的选择上都没有一个属于大家共同认可的约定。正是这种繁多而欠统一,各具特色而缺乏高度权威性的状况,使得刚刚起步、尚未成熟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感到困惑,难以选择,无所适从。因此导致目前在教材的使用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跟风现象。同时,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很难做到正确和有效的使用。
(2)教育材料和教具不充分,很难满足教学需要。
双语教育作为幼教领域的新事物,其相应的准备和配套工作都还没有跟上节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拘泥于材料,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有时还需要教师临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做教具,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由于教具的限制,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尽兴,没有真正达到教学效果。同时现在存在于市场的一些教育材料和教具本身就属于实验品,这其中也有许多不适合幼儿,或者说教育效果不好的掺在其中,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3、合格的双语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从理论上考虑,对幼儿双语教育教师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即幼儿双语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句子,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但是在当今的幼儿双语教师队伍中,真正具有这两方面能力的教师是少之又少,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足。“英教化”的幼儿教师英语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用双语进行教学的能力更加有限,虽然他们很了解孩子,活动很受幼儿喜欢,但很难体现双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她们常常只能用汉语代替英语表达,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较少,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的要求。而“幼教化”的英语专职教师或外籍教师,他们虽然英语基础扎实,语音规范,能成为幼儿语言学习、模仿的对象和榜样,但他们往往不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擅长于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往往背离了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根本目标。
4、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幼儿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由于英语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使用频率并不高,大部分家庭中,家长根本不会说英语。即便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了一定的英语教育,一旦他回到家中,当他兴致勃勃的想和父母用英语交谈时,父母却不会或勉强说几句“中国式”的英语,势必会影响幼儿英语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就是在目前的双语幼儿园里,英语语言交往环境也是十分缺乏的。
此外,很多幼教机构在实行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常常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出现过分强调英语教育,而忽略母语的现象。这和我们所提倡的双语教育的宗旨相悖的,对幼儿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
幼儿双语教育对幼儿整个身心全面发展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的。儿童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动态的语言环境和内涵丰富的生活内容中才能处于积极的学习和主动的交往状态,才能创造性地建立语言结构并更好的体验语言本身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实行双语教育中应从多个方面,包括双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及评价上等 4 全面加以审视与考虑,把幼儿的双语教育看成是一个整合的系统,把语言教育与认知,情感,态度,能力与技能的发展要求融合和渗透,确定正确的教育目标,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做好双语教育师资及相关的配套准备工作等等,这样才能达到双语教育的最佳效果和水平,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正确理解双语教育的内涵,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观。
什么是幼儿园双语教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我想这应是当今幼儿专家和教师普遍关注,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也正是众多的人各有各的理解,使得当今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纷繁复杂。我国学前教育专家余珍有教授认为:“双语教育是相对于单语教育提出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同一教育机构中,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并通过两种语言学习其他知识。判断一个教育机构是否实施了双语教育的唯一标准是,该教育机构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是两种民族语言”。因此,我们所推崇、提倡的双语教育并不单纯是语言的学科教育,也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相加。真正的双语教育更多的是让幼儿获得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其思维、认知、个性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双语教育的内容也并不简单是几个单词、句子,它是要让幼儿感受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发展,这也是双语教育的真正目标与意义所在。
2、遵循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方法,活动形式,让幼儿能够真正从中获得知识和得到发展。
只要适当引导,幼儿很容易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但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如果遇到挫折或失败,或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以儿童生活经验和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活动为基础制定双语教育目标。
幼儿双语教育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因而必须充分尊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在制定目标时,要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幼儿的生理机制和语言最近发展区和可能发展区,制定出幼儿双语教育的目标。从这些基点出发,幼儿双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在生活等一切活动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第二语言也能获得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语言感受、理解、表达、运用等方面在能力上的发展,同时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认知、思维及个性等方面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5(2)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儿童双语教育的内容,以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进行幼儿双语教育。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幼儿是利用已有的经验来习得语言的,因此在双语教育中,注意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相联系,或者说选择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中的一些内容作为双语教育的出发点,这样使得语言学习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与幼儿的能力、需要和兴趣相适应,促进幼儿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我们在幼儿的一日活动、游戏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渗透英语。注意让幼儿“玩玩、学学、说说、练练”中学习和运用双语。在双语活动的开始阶段,我们采用创设情景、设疑、故事、谜语、图片、实物以及音乐等多种手段,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的中间阶段,我们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利用提供材料、提问、师生互动等手段,让每个孩子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重视对双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社会交往说”认为:幼儿不是在隔离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和成人的语言交往实践中学习。因此幼儿学习双语时,语言环境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要将幼儿置于一个完全开放的双语环境中,训练孩子用双语交谈,用双语思考。双语的环境应该是师幼共同创设,它应是教师促进儿童英语语言能力发展和满足幼儿自身言语交流要求的一个动态环境。这里的环境应包括人环境、物环境、精神环境和活动环境。
(1)创设双语习得的人环境。婴幼儿学习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因此,教师的双语质量,一定
程度上决定着幼儿双语的发展水平。在这个环境中,教师有三个作用:A、语言示范作用。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一切的,教师的口语是幼儿直接学习的榜样。双语的范例表现在:坚持按阶段要求讲双语,发音正确,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晰,富于表现力,表达地道,讲话的语调使幼儿感到亲切,讲话的快慢和声音大小,以幼儿能听清为准。B谈话伙伴作用。人环境是发展幼儿英语口语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要随时随地主动充当孩子语言交流的“亲密伙伴”,每一个人都要做到“主动示范”和“积极交流”。教师要每天“喃喃自语”,每天对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给予积极的语言输入,而且不必要求孩子立即有回应。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之间亲密交谈是幼儿学习双语的最佳环境,幼儿不仅可以从教师和同伴那里学习用词、造句和表达的技能,而且在自己表达有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什么样的教师就 6 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重任在肩,自己多开口、开好口,孩子就可以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C、指导监控作用。在幼儿园,教师有针对性进行个别指导,对沉默寡言的幼儿多鼓励,多给机会,对讲粗话的幼儿多教育,对有语病的幼儿多帮助。(2)营造“会说话”的物环境。
物质环境的创设应是灵活的、可变的、多彩的、新奇的和幻想性的,应与幼儿当前双语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让每块墙壁都能“说话”。利用室内外环境营造宽松活泼的语言游戏氛围,利用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来刺激儿童的大脑,这有助于孩子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室里写上英语格言,贴上英语漫画,阅读英语连环画,观看英语动画片,学唱英语童谣等等。我们还可以给幼儿经常接触(或感兴趣)的物件标上双语标签,,同时呈现汉字和英语,便于双语互译及无意识记。(3)营造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双语学习仅有物环境和人环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因为紧张的环境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不利于孩子愉快学习,宽松和谐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大胆表达,乐于学习。所以我们老师之间,老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教师对幼儿英语口语中的错误要有容错的态度。
我们可以把英语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和教育活动的载体,可以鼓励幼儿自由交谈,把“不许说话”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创设条件启发幼儿的交际愿望,使其多听、多说、多实践,以丰富他们在不同情景中的交流经验。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想幼儿的开口意识一定更浓,更有开口的欲望。
(4)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
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它总反映一定的思想或生活内容,思想活跃情感丰富时,才有表达的要求。活动环境的创设,我们有以下两个措施:
A、创设活动区域:我们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娃娃家之类的角色游戏区和建构室、双语阅读室之类的功能场所,给幼儿提供一些仿真的社会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
B、丰富语言活动:除了每天的教学活动内容、形式变换更新外,还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环境,让幼儿走出班级,走出幼儿园,让教育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环境。有了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幼儿必然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愿意与教师和同伴交往,谈论他们所见所 7 闻,从而发展了语言交际能力。
4、重视双语教育师资的选拔和培训。
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幼儿教育水平,是直接影响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因此,我们首先在选拔教师时,就应该严格挑选。从多个方面全面考虑,选拔出真正高水平、高素质的幼儿英语教师。其次,在选拔后,我们也要有目的、有计划多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包括英语、儿童生理心理知识,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这样才能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1)让教师多参加科研培训和实践活动;(2)多进行一些教学研讨,教师之间在实践后互相沟通、点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3)对英语教师和幼儿教师分别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英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英教化。
5、科学选择教材,充分准备双语教育的多种感官材料。
关于幼儿双语教育的教材选择,我认为应该对各种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推敲,从中选出一部分权威性较高,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体系完整,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的教材,然后联系本园实际,理智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不要盲目跟风。同时在使用教材的同时,不能照本宣科,这样就失去了教学实践的意义,教学实践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过程,即在实践中检验教材的适用性,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教材,这样才能体现本园双语教育的特色。
重视教材相关配套材料的准备,让幼儿从多个角度,各个方面感受理解第二语言,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包括教学活动和英语两个方面的压力;又能够更好的促进双语教育,使教学效果更明显,真正体现出双语教育的重要作用。幼儿英语教材的相关配套材料,包括各种配套游戏,歌曲,图片,光盘和录像带等等。
总之,幼儿期既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又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把握幼儿学语言的这个最佳期,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语用环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幼儿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体验中形成语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促使他们顺其自然的学好英语,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只要我们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双语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探索。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双语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淑,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黄渊柏,学前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03.10
3、李建君,幼儿语言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托幼,2003.7-8
4、于冬青,从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看幼儿园语言教育[J],早期教育,2003.7
5、高敬,幼儿学习英语面面观[J],上海托幼,2003.6B
6、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7、赵寄石,谈谈幼儿园的“英语热”[J],幼儿教育,1994
8、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9、赵寄石、马荣,幼儿英语整合课程的研究[J],幼儿教育,2000.10
10、张军,创设环境,自然习得----浅谈幼儿双语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2002.8
2.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二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截止至2014年3月,已有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双语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各方面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性措施。
一、研究设计及结果
1.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为主,集中探讨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相关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学生相关学习情况。所有填写问卷的学生均为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且其专业课程中都有引入双语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73份。
2. 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有87.7%的学生认为开设双语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有高达63%的学生反映双语课程会增加学习负担。当被问及“哪类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时,30.1%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26%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课,9.6%的学生选择了公共基础课,另外还有34.2%的学生认为都可以。
对于“决定双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41.1%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和手段,28.8%的学生认为是师资,16.4%的学生认为是教学环境和条件,8.2%的认为是学生自己,5.5%的学生将原因归结于教材。
二、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双语教学目的不明确
目前,各高校对于双语教学的一般目标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高校认为,双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强化英语,这就使得双语教学从教专业转向了教语言,学生无暇顾及专业内容的学习。
2. 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娴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目前,在高校任教的专业课教师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而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在教师中真正能够满足双语教学的为数不多,这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关键。
3. 学生学习能力跟不上双语教学模式
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真正效果和目的。实行双语教学,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对知识的领悟、掌握受到影响,也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
三、促进双语教学发展的对策
1. 明确双语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提高外语水平。开展双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确定授课时英语讲授所占比例。
2. 加大力度进行师资引进和培养工作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精通外语。就高校目前情况而言,完全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为数不多,亟待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应根据学科特点细化专业英语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派教师出国留学,也可引进本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双语教学工作。
3. 根据学生基础选择适当的双语教学模式
开展双语教学,应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外语水平的提高,循序渐进地采取适当的形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要多用浅易的英语解释复杂难懂的句子,即尽量使用口语化英语授课,少用复合语句。
4. 合理选用教材
合适的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物质基础。在双语教学中,首先,选用原版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那些最贴近我们的教学大纲,最有利于达到我们教学目的的教材。其次,在教材的利用方面,教师应以原版教材为主,紧密结合相关中文教材,通过删减或筛选的方式,深入摸索和探讨出适合本专业乃至本课程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找资料,选编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双语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总结
任何教学模式的成功都要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词汇,还能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虽然目前在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一定会不断改善双语教学过程,逐步提升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摘要:双语教学,简单讲就是一种母语和英语共同使用的教育方法。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该校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各方面原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性措施,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双语教学,影响因素,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春景.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46-49.
[2]刘江红,李健.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0:144-45.
[3]王文峰.高校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8:276.
3.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三
关键词:双语教育 语言环境 双语课程示范园
一、喀什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双语教育理解的偏差
什么是双语教育,学前双语教育有什么特点?目前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解和偏差。调查表明,有些幼儿园仍把汉语当一门学科教学安排。笔者以为,幼儿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依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适宜环境,培养幼儿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换而言之,幼儿双语教育不是简单的传授几个汉语生词,几句话,也不是每周集中几次来专门学习汉语。它不是一门学科教程,更不是汉语和母语的简单相加,而是采用自然习得的原则,按照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创设一种积极的双语环境和氛围,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积极学说、大胆开口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初步的汉语口语日常交际能力和运用汉语进行简单思维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双语师资要求的偏差
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师资,我区学前双语教师极为短缺,即便是现有教师也存在明显的汉语水平低,教学能力偏低的问题,这与喀什大力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的愿望和要求相比,于不断扩大的学前双语教育规模之间,形成强烈反差。
有人认为幼儿双语教学很简单,只不过是学说话而已,只要懂汉语都可以当老师,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能够胜任幼儿双语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汉语基础,发音准确,口语流利,能够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的示范、灵活的运用双语进行教学,创设双语环境;而且还要具备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精通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和规律,拥有教学实践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在农村幼儿园中,教师运用得最多的是讲解法、示范法等,而能让幼儿自主探究的操作法、观察法等则较少运用。教师用自己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向幼儿传授知识,幼儿能做的就是听和机械记忆,没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主动建构起积极的经验。这种抽象、机械的教学法,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极不相符,从而影响双语学习的质量。
(三)双语环境缺乏
双语环境缺失主要是指双语语际量不足,并且在已有的语际量中,有效语际量并不高。喀什地区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尤其像是在喀什的农村地区,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全部为维语,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幼儿从小就生活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家人也不会说汉语,所以他们只能在幼儿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学习汉语,离开幼儿园后,就全部使用母语交流,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运用如何发展。同时,在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中,少数民族幼儿所占比例直接关系到汉语教学的语境,一些边远农村地区,双语学前班少数民族幼儿的比例甚至为100%,这种大比例使得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幼儿的语境几乎完全缺失,将会缺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推进喀什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为促进我区学前双语教育更为科学地开展,探索解决学前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此,探讨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双语教育内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母语完全形成后,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可以有意识地把思维从母语的基础上转换到第二语言上。所以为使少数民族幼儿学好第二语言,有必要打好第一语言的基础。双语教育强调汉语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放弃母语教学,而是在巩固和提高母语教学的同时学习汉语,这也决定了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双语教师质量
双语教育,一定要加强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从多方面培养优秀的学前双语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要根据“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前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培训上,要特别考虑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培训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汉语口语训练,另一方面则要进行幼儿园各种活动、各个领域的有关专业汉语培训,这种培训要与各领域特点和内容密切结合,培训中还应充分发挥当优秀幼儿园的作用,使其成为培训工作中的观摩基地、示范基地、和实践基地。同时,园领导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开展园本培训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此外,还应加强幼儿园软件投资,向教师提供多种信息渠道,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资源、资讯的支持和服务。
(三)创设双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我区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并不具备自然的双语环境,所以我们要创设模拟的双语环境,包括物的环境和人的环境。物质环境创设指的是园内环境要贴近幼儿生活,要会“说话”,令幼儿喜爱,注重其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人环境是指创设一个双语交际环境,提供一种感受和运用两种语言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汉语对话情景,让幼儿自由学、自由练、自由交往。经常地、大量的接触第二语言,有助于幼儿潜移默化的自然习得第二语言。除此之外,各地还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及网络等媒体,继续做好双语教学的宣传工作,广泛开展面向幼儿园、家长、社会的宣传活动,要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共同开创学前双语教学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双语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双语课程示范园
建立双语课程示范园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学习的模板,使每个幼儿园在遇到双语教育的实际问题时有一个借鉴的对象。根据农村双语示范园的标准,应由相关专家考察后确定,还要在幼儿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总结和推广本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工作,同时给予示范园奖励,以鼓励其在当地学前双语教育及课程建设上的贡献。
双语教育并不是哪一个幼儿园自己的事,它关系到我们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各园之间应长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尤其是在条件艰苦,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更应该采取开放式,好学的态度,多向双语示范园取经。而双语示范园在做好本园课程建设的同时,要帮助落后的幼儿园进行课程建设,各园教师也要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帮助,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是不断地探索、积累的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实践永不止。
参考文献:
[1]蔡红.新疆少数民族幼儿学前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2]张燚.新疆南部农村学前双语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探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02).
[3]古丽加娜提.艾力吐拉.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民族教育研究,2009,(01).
[4]张慧.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5]张雪梅.幼儿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9,(07).
[6]热玛扎.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7]张燚.2005—2009新疆少数民族幼儿学前双语教育政策措施综览[J].新疆大学学报,2010,(01).
4.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四
双语教学最早在英国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出的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在我国根据近几年来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及教育部有关双语教学的文件精神,一些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使用中文和外语(主要指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讲授非语言类专业课程,以帮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大,都要求高校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良好外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与此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迎接国际挑战,教育部曾指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出台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政策,试行双语教学就成为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双语教学,极大地拓宽了英语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解决了公共英语学习与专业应用之间的脱节,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国外文献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严重缺乏,双语课程体系有待重建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择什么样的原版教材,这里面大有讲究,而引进原版教材又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其版权费之高绝不是一般高校所能承担的。而现在国内还较少有与之相应的教材。各高校自编自选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英语课上,学生有限的英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双语教学,容易形成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高校除执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双语师资紧缺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在于师资。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的双语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至今还没有权威的双语师资培训体系,双语教学质量和师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双语教师的整体水平状况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精通本专业知识理论的老师,不一定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的能力;二是具备熟练使用外语授课能力的教师,由于不是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因此在专业知识方面较为欠缺,能真正具备这两方面基本素质的教师还较为匮乏。此外,由于教师进行双语教学要付出巨量的劳动,而各高校由于种种原因若不能合理地确定教师的工作量,则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
(三)教学方式落后,将“双语教学”等同于“外语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校的双语教学,普遍变成了外语语言教学或专业名词加外语词汇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教师而言,则是“通过外语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的英语课堂用语,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不能自由发挥,学生也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因此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在双语教学活动中,外语是一种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的工具,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理解为用外语讲解专业知识甚至是专业知识的外语化,也不能简单地以在课堂上使用外语的多少来确定教师水平的高低。
三、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探讨
要提高双语教学质量,达到专业计划所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必须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特点,结合高校课程特点、师资状况以及教学方式变革等因素创新双语教学模式。
(一)重审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任何课程,都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考虑中西文化背景,既尊重原版教材,又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逐步提升双语教学课程中英语授课的比例。通过逐步提升比例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大都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原版教材讲授与我国传统讲授方式有所不同,这也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教材加以处理。原版教材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引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随后的概念,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逐渐引申的讲授方式,以及丰富的材料、精美的插图等。对原版教材进行改造,组织相关学科的教育专家和英文教育专家,编写适合于我国的双语教学教材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是考虑到面向21世纪,课程的现代化是中西方教育均为关注的问题,应该压缩经典内容,扩充现代知识,建立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二)突破难点,严抓双语师资培训
开设双语教学课程,首先必须培养出一批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讲好双语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较高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用外语的思维开展教学。专业学科教师的英语能力在阅读理解上问题不大,难点在于地道的英文表达和标准的英文发音。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比普通的其他的研究方向的人,更熟悉所传授的课程,对于此方向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自己要达到非常好的英文水平。作为高校一方面注重遴选优秀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同时更注重对现有师资的培训。高校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可以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同时还应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二是大力引进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应选拔专业功底好且外语能力强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奠定基础。另外,对于一些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学校可以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来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突出个性,探索灵活多样的双语教学模式
课堂组织是双语教学的核心,是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将双语教学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通过双语教学模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双语教学所注重的是将语言学习贯穿于整个学校的管理、教育以及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注重创设语言环境和不断强化教学语言,用教学语言来促使语言能力的发展,追求外语突出,学科领先,全面发展的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一定要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借鉴国外特别是欧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注重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从双语教学中受益,同时,在引进外文原版教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外文文献掌握用外语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领学生接触国际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改革,采取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以技能模块为核心探索双语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进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四)加强管理,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
双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牵扯到的部门和机构较多,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扶持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双语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对双语教学的教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工作量的计算和课酬的计算上做一些奖励和补偿,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还应该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双语教学管理、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双语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估工作,推动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5.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五
策研究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1992年,自治区召开了第二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的理念。次年5月,自治区教委决定在乌鲁木齐(实验中学、十四中)、塔城地区(塔城二中)和吐鲁番地区(吐鲁番三中)进行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试验。新疆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由此开始。近20年来,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模式上有了几次较大的变化。自治区教育厅正式下文归纳的母语为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育模式有三类:模式1———部分课程(理科各科)用汉语授课,其他学科用母语授课;模式2———民语文、音乐等涉及民族文化的课程用母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汉语授课;模式3———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一门民族语文课程。虽然哪种模式的效果最佳尚未得出定论,但三种模式都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力度的加大、双语班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双语教学的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新疆的高中双语教学同时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治区......(本文共计4页)[继续阅读本文]
浅析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收藏本文
分享
在党中央的大力宣传与支持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积极响应与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蓬勃发展。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定位模糊提到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的问题,我们经常会提到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最特殊、最复杂的部分,通常是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两种语言的关系,是开展好双语教学的前提。有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率降低,其社会功能必然随之降低,因此,双语教学应该以汉语为主;也有的学者或教师认为,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自古以来的主要交流工具,要保持民族性,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就必须以民族语为主。而对这一争论不能很好的解决,我们的学者们就不能统一步调,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共同出谋划策,同时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就缺乏参考和指导。2.教师
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收藏本文
分享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当前新疆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政策、措施。各族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毕竟是一个崭新的工作,任务艰巨,困难繁多,有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因此,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毋庸置疑地成为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一、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定义问题“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用第二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归纳:第一种为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的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第二种为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第三种为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1]。新疆的“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本文共计6页)......[继续阅读本文]
关于双语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收藏本文
分享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文件颁发以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在天山南北的少数民族学校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6.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六
1、农村学校本身基础薄弱,现行政策是城市学校收费比农村高,中心小学比村小高,而其他投入也基本是指向那批要办大办强的品牌学校。而上交的各种经费和要完成的各种任务并未因此而有所区别。农村人口自然萎缩,生源也随之逐年递减。农村学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在竞争的环境里,他的自我生存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堪忧。
2、在基础、条件不同,师资配备、资金投入差距大,评优评奖按人的多少、学校的大小给名额的情况下,对农村学校的各项工作的要求和考核却无差别。农村学校太冤了。
3、在本身就不安全的环境里要求你必须保证安全;在没有师资、没有设备、甚至没有教室的情况下要求你必须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校十几年没有专职音体美英教师,但教材必须订,课必须排)必须保证按新课改要求配备师资和教学。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要承担新教师、代课教师工资,还要排危、添置教学设备,保证运转,偿还债务,提高教师待遇。这真是太为难了。
4、我们的应试教育质量都还没撵上人家城市学校的趟,就胡里胡涂地跟着城市学校搞起减负来,还没来得及给农村学生家长讲明白为什么不能布置太多的作业,为什么不能留学生补课,孩子考试成绩差并不是差生的道理,在上公开课必须讲普通话、必须有课件演示的新潮流冲击下,我们教师的普通话还没让学生听明白,我们还没凑够买一台多媒体的钱,新课程改革浪潮又奔涌而至,那一群六、七十年代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们一头雾水,现在是学不动学不懂也不屑学了,因为,他们一至在比别人更踏实更努力地工作,可是,他们做不出别人那样的成绩。他们一直在追赶,却始终被人家甩得很远。他们大多数是民办教师转正且已经又老又病,还一个人扛一着一个班,他们真的学不动学不懂了。他们在城市同行面前尴尬,农村教育在城市教育面前尴尬。
二、我们的建议:
1、真正落实突破农村教育的措施;
2、制定和争取有助农村学校发展的政策,如收取费政策;
3、着力解决农村学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危改问题、村小代课教师问题、债务问题等。
4、关心农村教师特别是村小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鼓励和发展 机会。
7.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七
关键词:护理学,双语,教学,护理课程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的国际化, 培养国际交往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克服语言障碍是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的基本前提。对此, 为提高我校护生的英语水平, 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我系于2010年开始尝试在部分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现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如下。
1. 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深刻
授课教师将双语教学简单认定为比例不少于30%的外语授课。教师简单地将双语课程目标理解为“强化英语”, 重视英语的运用和表达, 但由于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广泛而庞杂,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很难很好地兼顾学习外语和引导学生理解专业知识。[1]
2. 缺乏明确的双语教学目标
有专家认为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既能够自如熟练地对外籍患者进行照料护理, 又能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进行外文文献的阅读和学习。而我系本科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为89.1%, 六级通过率为19.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和表达。但有研究表明:只有当语言水平熟练到一定程度后, 才能将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上。[2]有的学生反映学习压力大, 很难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 语言的陌生导致不敢在课堂上自由地进行讨论交流, 很难营造良好互动的课堂气氛。
3. 双语课程或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础课程, 课程地位高, 学习任务重。本次教学实践表明, 这门课程不太适合实施双语教学, 或者不是《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应用双语进行教学。《基础护理学》授课内容系统繁杂, 绝大部分内容是学生陌生的知识, 实施双语教学, 学生不仅要学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护理专业知识, 练习近20项技能操作, 还要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 导致学习负担加倍。
4. 没有合适的好教材, 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选用什么教材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
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认为授课时没有合适外文教材, 造成教学效果不是很好。[3]我们选择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Funfamentals of Nursing》作为教材, 该教材包括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两门课程, 内容系统详尽, 结构严谨, 英文表达规范, 但大部分学生反映难度偏大,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很耗时间, 大部分学生干脆放弃阅读英文部分, 直接学习后面的中文部分。另外, 初次授课教师尚未充分吃透教材, 未能发挥教材的特点和优势, 导致教师顾此失彼, 压力过大, 学生“不堪其苦”。[4]
5. 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
双语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于需要兼顾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教学, 授课时间紧张, 教师忽视了进行专业知识和双语学习情况的平时考察,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评定, 没有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未能及时发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双语学习的薄弱点, 也助长了学生的学习惰性, 致使课程结束进行总复习时, 面对厚重的教材、繁杂的知识点以及满目的英文“苦不堪言”, 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也不理想。[5]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 希望能为双语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建设性意见, 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高等护理专业的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崇岭.双语教学核心概念解析[J].外语学刊, 2008, 1:137-139.
[2]陈逢艳.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综述.医学与社会, 2009, 22 (11) :68-69.
[3]曾志新, 刘旺玉, 林颖.我国现行双语教材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 2007, 1 (5) :85-88.
[4]王怀颖, 张悦.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25 (6) :90-91.
8.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八
摘要: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学科发展的潮流。但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历史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从双语教学的定义入手,分析存在于历史双语教学中的问题,意在探讨实现历史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双语教学;问题;思考
【分类号】H09;G645.1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步入新课程改革的历程,在教育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引下,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双语教学已成为了课程改革中的潮流。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笔者在之前所著的文章《初中双语教学管窥》中就此问题曾进行过简要概述,著名双语教育家卡明斯将双语教学解释为:“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个阶段使用两种( 或者更多) 教学媒介语, 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应该定义为: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习者的工具型的学习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in-t egrat ive motivat ion)。
通俗地讲,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
二、当前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历史双语教学在国内尚属刚刚起步阶段,但许多地方则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历史学科双语教学目标设置的缺失
由于我国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对于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设定,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是将其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双语课堂,其认识大多也局限在使用英文原版教材,采用英语语言授课,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及水平,对于历史专业知识以及历史思维的训练少之又少,教学方法与汉语教学并无多大区别。
2、语言技能的匮乏
实施双语教学,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一定的第二语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则意味着受教者可以从零起点学习,但双语教学则不能。
3、教学资源的影响
当前影响历史双语教学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历史双语教学教材及双语教学资源。
三、历史双语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如上所述,初中历史双语教学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为了让双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蓬勃开展起来,笔者认为初中历史双语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合理的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历史双语教学的定位是用英语进行历史学科教育,其价值是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双语开展历史学科知识学习与交流。因此,其目标主要包括语言目标和专业目标。
2、增强历史学科中教师及学生的双语技能
笔者认为,高效的历史双语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技能是其成败关键。因此,增强师生的双语技能显得尤为必要。首先是教师。其次是学生。笔者认为,对于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在七年级时进行过渡式的双语教学,这一阶段主要以适应性英语教学及专业单词积累为主。二是在八、九年级时进行保持型双语教学,这一阶段主要以英语语言能力的运用为主。三是进行沉浸式英语教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全英文授课。师生已基本克服了语言上带来的问题,而是采用英语作为媒介来完成对历史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3.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的历史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材料的缺失是影响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学资源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笔者认为需要符合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要符合学生的学力,难度适中,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笔者曾在讲述《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时,就摘录过一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人旅居海外时所写的回忆录:
It is very sad and upsetting whenever I think about the year of 1966 in China.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tarted in 1966 and lasted ten years. It brought a serious disaster to its party and people. During the period, the schools were closed, workers on strike, and the whole society in chaos. There was vandalism everywhere. The revolution had a ba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one generation and made China back decades. I am one of the victims who grew up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 graduated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in 1965, and was admitted to the college. In my second year at the college, there was the outbreak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refore the schools were all closed. The students went around and visited the places.
笔者将材料中难懂的词语提炼出来,作为课堂的词汇拓展,在此基础上,材料的内容之于八年级的学生就很好理解了,克服了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才能激发出学生对双语课堂及这段历史的兴趣。
二是资料的选择要简明易读,内容规范。
除此之外,在教学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入现代化办学设备。双语教学是一种情景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双语教学提供虚拟的环境。
四、结语
雙语教学目前仍是初中教学的新生事物,笔者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虽偶有所获,但仍感觉非常吃力。问题和原因如前所言,但笔者始终坚信,在未来的历史教学中,双语教学将会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梦.初中历史双语教学管窥[M].文科爱好者.2013(21)
[2]刘爱华.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我国中学的双语教学[J].科教文汇.2008(02)
作者简介:范梦(1987-),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成都高新世纪城南路学校 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双语教学研究。
9.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九
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人才竞争激烈。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生育高峰,现在有很多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就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守着一个孩子,可想而知对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越来越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家庭人口的数目减少,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妇女就业率的提高,结婚人口的下降,离婚率攀升,非婚生子女数增加,人口老化,独居老人增加等都在影响家庭功能的运作,这些却对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产生了家庭教育问题。
(一)“放任型”的家庭教育让幼儿失去家庭温暖
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正悄然变化着。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 “固若金汤”,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棗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在离婚率较高的北京、上海以及沿海等地,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于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
因为离婚律的增长,家庭教育出现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对同伴产生攻击性行为,出现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隐患。
(二)第一代独生子女把孩子的教育重任交给了父母
我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正在成为孩子的父母,可是这些第一代的独生子女都还依然成天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他们又怎么去教育和抚养他们自己的孩子?所以家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孩子交给了自己的父母,让父母们继续承担教育孩子的重任,这样就出现6个家长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教育形式。独生女刘小姐的母亲抱着刚出生五个月的小外孙这样对记者说。“从小到大什么都是家里给做的,她哪里会照顾孩子?”和刘小姐的母亲一样,不少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对此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很多家长认为,子女从小到大娇生惯养,根本没有能力抚养幼儿,另外,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子女,也使他们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来帮忙照看和教育孙辈。
(三)工作的繁忙让家长采用简单粗暴教育方法
一、当前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家长们往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奔忙,疏于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家庭教育技巧的掌握,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着“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旧教育思想不放,对孩子理解少,唠叨多;沟通少,打骂多;引导少,限制多。
二、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成了离婚的牺牲品
一位著名的婚姻家庭问题专家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婚姻家庭基本是比较稳定的。随着婚姻法的深入实施,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更新,同时就业、收入、生活上的保障使人们由关心自我价值的实现。新一轮汹涌而来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告诉我们:传统社会家庭关系稳定和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动荡不安是一个跨文化普遍的规律。它与居住环境、家庭亲属关系、人们交往方式和观念变化等因素有关。由于人口素质所限,中国大多数人婚姻质量不高,同时大多数人的离婚观念还有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非理性色彩,但从其主流而言,是健康、进步、合理的,是转型期人们日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现实反映。越来越多的人以离婚来解除过去难以解除的失败婚姻;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或旁观者把离婚当作好事看待。虽然离婚过程中有许多痛苦和伤害,尤其是无辜的孩子。我们能够做的只是设法减轻这些伤害,却不能扭转这一总趋势。
离婚家庭对孩子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还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的溺爱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代教育是我国儿童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的形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在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在一片“减负”的口号声下学生负担却日趋加重,学校对家长布置的要求也愈来愈多。亲子教育面临挑战,祖辈的介入成为必然。
祖辈家长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历程中形成的价值观、教育观,相对说比较保守和传统,思维的模式容易固执而缺少变通;与年轻的父母相比,祖辈家长的活动、交往的范围比较有限,信息的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视野、理念容易与时代脱节;祖辈对孙辈重情感轻理智的心理特点,加上慈幼之性和“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补偿心理,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迁就,过度的保护和不应有的替代。
(三)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
1、溺爱放纵
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在一些物质生活比较优越 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将自己的孩子视如掌上明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剩”,却忽视给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食粮。久而久之,养成子女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为突出。溺爱放纵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2、粗暴生硬
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或者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时,不是说服教育,而是墨守“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打骂、不让吃饭、罚跪、捆吊、拷打、关禁闭,甚至赶出家门,使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增大了与父母的隔阂。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情绪自卑、行为自私,流落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温暖”,性格逐渐显示出粗暴和攻击性,有的在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
3、自由放任
在农村或者城市中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中,父母法制观念淡薄,受“拜金主义”影响,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弃学经商,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放任自由。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三、解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2.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3.简单粗暴不可取
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4.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5.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
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二)“隔代教育”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统一
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年轻一代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虽然祖辈家长对孙辈有溺爱娇惯的毛病),这就需要两代人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两代人协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祖辈家长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要爱得适度,正确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疏通感情,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年轻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作为孩子的父母,同时作为祖辈家长的子女,我们要经常与祖辈家长沟通,只有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会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三)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育儿水平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低,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就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责任,把自己家长的职责等同于保姆,只是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其实,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学习幼儿教育的专门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强大的教育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相关研究证明,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父母素质及文化水平的高低相关。家长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幼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家长不能不懂装懂,乱说一气,更不可用“去去去、就你事多、烦死了”之类的话压制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对那些爱发问、好活动、喜探索的幼儿,若能进行正确的引导,恰恰是创造性人才的雏苗。家长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了别人后再告诉他,也可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要给幼儿讲清道理,分析错误所在,并以正确的行为和思想加以引导。
2.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与子女情感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许多家长常常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当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不然,比如:鲁迅先生在教子时,曾经说到:“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能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因此,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在家庭生活中,遇事要多商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有的家长却不懂或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他们既不让孩子玩,也不教孩子玩,把孩子玩的权利毫无道理地予以剥夺。而成功的家长,能够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玩,并善于把孩子对玩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比如:秋天来了为了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叶,我们就让家长组织孩子一起去公园里观察树叶的变化,然后让他们每人捡几片形状不同的树叶带回家,引导孩子在玩树叶的时候,先按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不同进行分类,再让孩子玩树叶印画,树叶贴画,他们用树叶贴出了内容丰富的图画,有房子、动物、植物等。家长们高兴极了,都说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很高,几片树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如果每一个孩子对学习都感到有趣的话,那样他就不会感到有负担,就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了。
3.重视身教,以身作则
幼儿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行为,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发展其实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偶像,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到模范作用。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果家长思想修养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
10.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十
问题一:生源缺乏且不稳定
这是目前大多数盲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障碍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正显示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对目前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生源的减少和不稳定正严重影响着师资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措施之一: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统计工作,提高视力障碍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当数量的视觉障碍儿童还没有走进学校的大门。
措施之二:发展、完善盲校的办学职能。目前,盲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身体健康的视障适龄儿童,而有视觉障碍的多重残疾儿童则基本被拒之于学校的大门之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力,这也是政府、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从国际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对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是盲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也将成为我国盲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几所大盲校,如上海盲校、青岛盲校等,也开始意识到对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盲校还应该加强盲童的学前教育,加强对视觉障碍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工作(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如教学资料的配备、师资培训、学生的个别辅导等,甚至还可以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提供某些方面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盲校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为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这项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相互协作。
措施之三:改革盲生入学就读的管理体制。目前,盲生与正常适龄儿童的教育同属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使视觉障碍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如各地区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办盲校等。这充分说明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使盲校的建设没有根据盲生的数量和实际进行科学的论证,不仅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投资,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而且许多盲校建成之后,由于生源不足,管理跟不上,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盲生为了到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盲校就读,还不得不交纳数量不菲的借读费,给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而接受盲生借读的学校和地区,接收的借读生越多,资金投入越大,资金的缺口越大。因此,必须在全国(至少在全省范围内)对盲校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盲生的入学就读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使视觉障碍儿童能受到较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盲生绝大多数住校,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住在本地、外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影响不大,因此集中有限资金建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供盲生入学就读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盲校的生源问题,而且可以缓解盲校办学资金的缺乏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问题二:资金不足
虽然盲校的在校生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大多数学生住校且家庭比较困难,办学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大的。资金不足,不仅造成学校建设投资不足,影响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且造成教育教学设备的缺乏,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措施之一:争取政策、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资金的投入。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各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是非常重视的,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然,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把好事办成好事是个值得很好研究的问题。
措施之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状况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帮助,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盲校的办学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当然,对资金提供者在学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对资金的取得、管理、使用等,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我们不妨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盲校的董事会支持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某些办学管理体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资金的缺乏问题,也可以使校长集中精力把学校办好。
措施之三: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比如:办好残疾人工厂、商店、按摩医院等,使盲人能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盲人的根本出路。
问题三: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盲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自身努力下,盲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师中仍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基本功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措施之一: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必须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师德报告会、演讲会等,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在全体教师中弘扬爱岗敬业、人道奉献的精神,发扬爱生的优良传统。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促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三字一话”、“盲文应用”(包括盲文打字机的使用等)教学基本功比武,开展教师优秀教学案、自制教具展评,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等。
措施之三,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培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其次,应根据盲特殊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对盲特殊教育规律的认识、对盲生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措施之四:要加强开门办学,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教师掌握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用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经常组织教师到普通中小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外地盲校参观学习等。问题四: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盲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过时的课程计划、陈旧的教材、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办学效益不高等。这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且严重脱离盲生的实际。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盲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呢?必须依靠加大改革力度,向改革要质量,在改革中求发展。
措施之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就目前来说,盲校的办学是比较封闭的,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意识远落后于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这严重影响着学校改革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加大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势,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意识,为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措施之二:调动全体干部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教育改革不仅是哪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要改革,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最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最了解学生的实际。因此,要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请教师们为盲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出谋献策,并积极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样,可以增加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解,消除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抵触心理,而且可以获得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大力支持,使教育改革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取得实际的效果。
措施之三:提高干部教师的教改能力。教育改革是一项艰苦、艰巨的工程,不是想改就改。改革必须依据教育规律而进行。因此,首先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感,提高实效性,如引进先进的、适合盲生使用的教材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第三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盲生理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自己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受益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改革工作。
问题五:科研兴教的意识不强、能力不高。
盲特殊教育,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视觉障碍对学生的感知觉有什么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盲特殊教育的规律是什么?有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盲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措施之一:要经常组织干部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提高干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科研功能,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探索双语教育的有效途径07-05
学前双语教育11-01
关于小学教师双语教育的培训心得体会07-29
乡镇幼儿双语教育论文10-28
幼儿双语教学教育现状及启示论文06-14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解读07-10
谈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09-07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07-24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08-26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