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2024-11-29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12篇)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一

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1-11浏览次数:

各团支部:

为丰富我院同学的假期生活,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使我院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经院团委研究,我院非毕业班同学需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心系家乡 共建和谐

二、参加对象:我院非毕业班学生

三、活动内容:

1.“八个一”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深入社区、企业、乡镇开展全面细致的 “八个一”调查活动,即利用假期考察一个单位、了解一桩典型事、接触一位模范人物、采访一位业界先进工作者、参加一项技术培训、进行一次义务助教、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写一份调查报告,内容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接上海世博会、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新闻媒体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中国房价等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并分析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正确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社会的历练。

2.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当地政府或共青团组织为所在社区、村镇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等地方,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基层中锻炼自我,回馈社会。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感受亲情实践活动。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献给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广大学生要合理安排寒假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实践、礼仪实践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

4.开展学术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相对集中的时间开展学术科研和创新活动。广大学生要从假期的实践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寻找创新点,创作新成果,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比赛做好准备。

5.就业见习活动。寒假期间积极寻找本专业相关的就业见习单位开展就业见习活动。通过在业界的锻炼和磨砺,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各团支部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动,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2.我院非毕业班每位同学须提交至少一篇调查报告、调查论文、心得体会(均不少于2000字)或参加志愿者服务、就业见习单位的证明等材料。开学后,以团支部为单位将相关材料交至院团委,学院将组织考核。

3.下学期开学一周内,各团支部以座谈会、汇报会、板报等形式做好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各团支部于活动进行完,提交书面总结于院团委,学院将组织考核评比。

请各团支部认真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此次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信息传播学院团委

2011年1月11日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二

关键词:社会实践,共青团,实践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 引言

社会实践作为学生与社会有机结合, 提高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良好载体, 日益受到各方重视, 并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如何发挥好社会实践这一平台、不断提升其作用与影响力, 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真正得以锻炼和提升, 正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重点研究的课题。作为基层团组织,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在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 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1 分析存在的问题

近年, 各高校团组织培养了多项优秀的社会实践团队及项目, 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相结合, 培养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能力, 收效明显、影响广泛, 得到了校内外各界广泛好评。但社会实践活动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认识程度不到位、组织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成果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重视程度不足, 责任意识不强

当前教育体系下, 学生个人前途发展主要与学习成绩挂钩, 许多学生因此忽视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 只要学习成绩好, 就能够提高自身素质, 有利于未来的发展;而参与院内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未来个人发展意义甚微, 因此大学生容易只是在完成学校规定, 应付了事。此外, 大学生忧患意识不强、缺乏对未来工作的规划的普遍情况也使这部分群体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并利用这一经历提升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操能力、工作能力, 同时积累必要的社会经验。

其次, 个别高校教师只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及实验训练, 而忽视了对学生就业训练、综合能力、社会责任的培养, 使一些社会实践项目不能恰当地与本专业紧密联系, 其效果与意义大打折扣。此外, 部分家长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 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或由于过于溺爱子女, 担心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挫折或困难, 不关心或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 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主动“帮助”孩子托关系、走形式, 在社会实践报告的“用人单位意见处”盖章应付了事。

而在社会层面上, 各企事业机构也未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提供完善对接制度, 对在校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 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一方面, 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 尚未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 不愿主动联系社会单位;另一方面, 一些社会单位认为接纳大学生实践活动需要消耗人力财力, 对其自身增益甚微, 不愿提供过多岗位, 不愿负担起培养大学生的责任[1,2]。

1.2 组织安排结构松散, 项目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必修项目, 学生往往存在只重“有无”、不重“好坏”的思想, 即重视数量上是否全员参与而忽视个人参与效果和实践质量。再加上每年活动开展临近期末, 宣传和布置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未能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和充分准备。

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 由于处在放假期间, 学校或学院的监督工作难以到位, 因而把重点放在少数由社团、学生组织发起的历年传承的优势项目, 放松了对多数由基层学生自发组织, 个人参与的实践项目的跟踪审查、扶助和监管以及对新型“品牌项目”的开发培育。因而项目水平呈现“少数项目质量高、影响好;多数项目水分多、意义少”的现象[3]。

实践活动结束后, 学院虽有答辩、展示等反馈形式, 但往往集中在优秀项目上, 全员参与力度不够。同时学院对学生自我总结要求不高, 学生往往应付交差, 没有真正起到自我检查、反思提升的作用。

1.3 部分实践内容单一, 学生参与程度低

由于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准备不足, 大学生往往应付了事, 并没有认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很多实践项目规模小、层次低、质量差, 开展时间过短、内容形式简单、社会价值甚微。有些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前期做了一定的准备, 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存在监管不严、经费不足、沟通不畅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最后变成流形式、走过场, 通过简单的发放问卷、拍照留念、查阅文献完成。这些社会实践活动质量普遍不高, 并没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培养锻炼作用, 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积极性, 降低了自我要求, 而且削弱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形象和效果[4]。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紧紧围绕“培养以森林生物学为特色的国际性、未来型创新人才”的中心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科学发展, 完善教学、实践、文化体系建设, 搭建师生、校友、校企、家校“四大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团委曾荣获“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首都保护母亲河———青春健康行动”先进集体、“校五四红旗团委”, 并连续多年荣获全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和“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 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和工作组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①抓内涵, 重文化———“紧扣时代主旋, 传播红绿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今社会大力弘扬和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团委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 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传播“红色思想, 绿色行动”理念。

近年, 学院团委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阐述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 结合学校“践行核心价值观, 共筑美丽中国梦”的主题, 确立“逐梦中国, 携绿起航”的实践主题。以“我的中国梦”为中心, 从青春梦、生态梦、中国梦的角度, 结合该院生物和食品两大专业,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关注民生、关爱社会等主题, 组织青年学生深入社会,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②抓机制, 搭平台——“联结政产学研, 扩大媒体宣传”。

学院团委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政府、产业相结合, 与社会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搭建平台, 使大学生能够深入基层, 积累社会经验。除此之外, 学院还鼓励学生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内容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学以致用。学院团委还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 实践团队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宣传社会实践活动, 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 从而促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度。在今年暑期, 校内外媒体共报道该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51 篇。此外, 学院注重创新宣传形式, 利用学院官方微博, 人人主页、微信平台及团队微博主页等新媒体发布消息数百条, 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

③抓传承, 树品牌———“强化优秀传承, 打造特色品牌”。

学院团委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特色, 发挥专业优势, 要求团队在开展实践活动前注重学习借鉴以往优秀的社会实践项目, 传承社会实践的精神和主旨, 树立社会实践特色品牌, 提高实践活动的传承性、连续性和专业性。

④抓创新, 促联动———“加强改革创新, 实现成长成才”。

在借鉴优秀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 大学生在开展新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结合时代的主旋律, 创新实践活动方式方法, 创新实践活动内容, 增强实践活动可操作性, 提高实践活动质量。鼓励学生走出去, 深入社会,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为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团委与多家社区、乡镇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共建关系。例如, 院团委在2012 年与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社区达成共建关系的三年里, 指导本科生食品党支部社会实践团队每年都深入该社区, 开展养生系列讲堂、健康宣传等活动, 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2014 年该实践团队还创新性的开通了“居民阳光信箱”, 与社区居民进行实践需求互动, 在实践基地方面切实做到抓长效、重实效。

⑤抓实效, 求发展———“依托专业优势, 服务社会发展”。

生物学院团委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色, 发挥专业优势, 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实践, 进而服务社会, 推动社会发展。通过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可以使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际作用, 服务于社会发展。

院团委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 鼓励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与科研创新项目有机耦合, 制作出 《中华地方美食地图》、《美食手册》、《手绘植物图鉴》、《生态导览图》等特色成果, 与当地旅游文化耦合支撑后, 实效显著, 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也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思考与建议

3.1 培育主体意识是前提

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它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 是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 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每年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指导性意见和文件, 但培育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意识却是基础。不能让学生把社会实践活动看成任务或负担, 要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在宏观指导意见的范畴内充分尊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激发其参与社会观察和实践的热情, 在实践主题选择、实践过程监管、实践成果总结等环节充分体现大学生“我的实践我作主”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乐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

3.2 加强分类指导是重点

结合个人兴趣, 学生可选择社区走访、返乡调研、企业实习、科研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主题, 但作为高校基层团组织, 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选题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加强分类指导的力度, 强调“走访类实践要做足, 调研类实践要做深, 专业类实践要做活, 服务类实践要做实”[5], 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走入社会, 有重点、有目的、有方法地开展实践活动。此外, 发动专业课教师、离退休教师与学生工作队伍一起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 进一步提升实践的质量和效果。社会实践可以与科研实践等其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既有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性, 又可以帮助科学研究内容应用于实际, 发挥更大的效用。

3.3 开展科学评价是关键

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成效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参与实践学生的主题思想意识、主题选择与目标完成情况、成果总结、社会反响、安全预案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和考核, 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激励制度, 表彰优秀项目, 扩大影响度和辐射范围。按评价对象可分为:实践主体对自我的评价, 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评价, 实践客体对实践主体评价。评价指标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既可涵盖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评定反馈、实践心得体会等材料, 也可包括新闻报道、视频展示和实践成果转化等内容。

总的来说, 高校必须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 并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 加大培训指导力度, 转变学生思想态度,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社会合作, 拓展实践基地, 努力与社会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群, 韩艳平, 赵晓杰.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4 (29) :183-184.

[2]张颖.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学理论, 2013, 22:330-331.

[3]宋振航, 黑晓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分析[J].西部教育, 2014, 24:23-25.

[4]常海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4:16-18.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三

所谓“小组日记”,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程度的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一个本子上记日记,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小组统筹,组长保管,日记本扉页应写上:① 本组成员名单;② 本组条规,如“字迹要工整,书面要整洁”等;③ 本组格言或誓言,如“愿我们组日记一天比一天写得富有创新,更有活力”。每组选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转传日记本并督促同学按时完成。每周星期一上午,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本周日记话题,然后组长将日记话题用本周“日记导航”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上,每天由本组成员依次写作。每个同学写完后都要递给本组同学传阅交流,并在日记后写上评价性的语言。一周结束由本组成员共同讨论本周最佳日记、进步之星、最佳评论等,在日记最后的“点评台”中进行表扬。从一篇篇学生的日记中,教师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而学生们也从教师写给他们的热情的、语重心长的评语中,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友好、尊重、理解和期望,同时,家长也能从日记中了解孩子的感情和思想,并且能看到别的孩子的写作水平及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促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是一举多得。

一、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对于每一组的同学来说,“小组日记”本是他们共同实践的作业,他们把这本日记当作他们精神上的家园,而设计这个作业本不仅使同学们觉得有趣,更让他们感到这是一个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本子。于是,从封面的选择、小组的名称、小组成员的介绍,到成员笔名的签写,从每周的写作话题、日记导航台到文章的插图等都让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一方天地里,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名字,这是他们的世界,所以他们乐于创新,喜爱实践。

二、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小组日记”要求每生每周一篇,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有广泛的题材可选,有组员的提醒和组长的督促,还有教师的抽查,这就为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日记提供了客观保证。加上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小组日记”评比:上周的我与本周的我(日记)比;我与同学比;我组与别组比等等,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主观上产生想写日记、写好日记的愿望。这样,就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每周一次的循环日记,学生很容易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写作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平时就特别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搜集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三、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的互相交流提高

传统的日记为封闭式,受益仅一人;“小组日记”为开放式,大家受益。每位学生写日记前必须细读前一同学的日记,并进行批改、打分、写评语。每周组与组之间进行书面交流、评分,将每组的最佳篇张贴在教室的“写作园地”栏目里,或班级的博客上。由于小组内几个同学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比如每次写的时候,先由各小组组长领头,他写的日记的质量对组员的影响很大。因此,对组长要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论书写还是内容,都必须拿出较高水平。这样依次下去,等到周末,日记也就轮到了后进生的手中。有了前面四篇日记作范例,后进生再下笔就心中有数了。另外,每个同学在写日记之前还可以阅览本组其他同学的日记,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写作风气。

四、 “小组日记”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会写日记,不一定会评价别人的日记。我要求学生在写日记之前,首先要对前一位同学的日记进行评价,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开始做肯定会遇到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去评价,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对每篇日记,教师都要给学生正确、公正、合理的评价。有了教师的示范,时间久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小组日记”的开展,应该说为学生快速提升语文素养架设了一条条通往写作的高速思维“立交桥”,让学生能够多渠道、立体交叉地达到整体发展,培养了其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全面的读写能力。满足了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给学生带来的是生命的释放,满足了学生自我认识的需要,和生生对话的需要,在有效地交流中,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

4.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四

各学院团委(团总支):

为纪念建团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结合我校实际,对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主题

青春九十载,报国永争先

二、活动时间

2012年暑期

三、活动对象

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四、活动内容

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依托,结合社会调查、挂职锻炼、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合作交流、参观考察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注重通过五个紧密结合达到活动目的,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与社会观察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机制创新相结合。

1、“喜迎盛会·同创和谐”民生社会热点调查行动。结合全国各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历史契机,组织学生利用暑期返乡机会参与关于家乡自十七大以来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关于特色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民生热点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社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

2、“体验基层·增长才干”社会观察实战行动。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和走进工厂企业等基层体验和社会观察实践活动,主动向人民群众学习。深入开展环保科普宣传等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乡村、社区等基层一线了解社会管理机制的建设和探索情况。开展工厂、企业、机关、农村等基层一线的观察、体验、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3、“阳光成长·青春使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结合校团委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开展敬老、助残、公益劳动、宣讲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带头学雷锋,宣传雷锋精神,多做扶贫济困的实事好事。深入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学校,提供课程讲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等志愿服务,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4.“求真务实·科技先锋”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行动。在暑期把大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广泛组织走进人才市场、工厂企业学习参观等实践,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用人需求,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开展挂职锻炼与预就业实习、勤工俭学等类型的实践,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组织科技发明活动,积极备战相关领域竞赛。

5、其他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方面要求,结合校、学院及专业特色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组织形式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继续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重点团队示范带动等形式进行。集中组队要按照“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确定项目组队。鼓励与社会有关单位进行项目合作,争取社会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同学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分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至少组建一个校级重点团队,填写《安徽工程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登记表》,上报校团委。

六、时间安排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的大致时间安排为:

(1)6月28日前,下发文件,各学院团委进行前期组队调研,掌握服务需求,在申报的基础上,确定院级、校级社会实践重点实践团队;

(2)6月30日前,各学院上报校级实践重点团队登记表(纸质和电子版各一份)

(3)7月1日至7月6日,开展队员培训,举行启动仪式;

(4)7月7日至暑假结束,各团队深入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下学期开学后,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比,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学院团委(团总支)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狠抓落实。

2、完善机制,加强保障。要结合实际和专业特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根据需求设立项目,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开展活动,确保各项服务扎实有效。同时,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指导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就近组织,注重安全。团队活动原则上就近组织,一般不开展跨省、市的活动。活动期间务必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加强安全保障。开展活动必须乘坐符合安全要求、有安全保障的车辆。各学院团队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安全保障预案,及时向校团委报告活动情况。个人层面的实践活动原则上返乡进行。

4、严格纪律、明确要求。参加由学院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必须服从学院和有关领队老师的安排,按照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社会实践任务。所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都要严格遵守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别是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八、总结表彰

1、各团队完成总结报告一篇(3千字以上),团队日志一份,实践照片至少10张(照片可以附在总结报告中),新闻稿一篇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团队制作活动DV,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交校团委。

2、学生个人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鉴定表各一份,下学期开学两周内由所在学院汇总后交校团委。

3、下学期开学后,各学院团委要认真进行活动总结,做好优秀调查报告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推荐上报工作。调查报告以团支部为单位交由各学院团委进行初评,在院级评比基础上,评选校级优秀调查报告一、二、三等奖。在认真评析各学院团委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组织评选表彰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和优秀组织奖等。

附件:

1、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函

2、xx工程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登记表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5.开展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篇五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在体现出诸多意义的同时,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几年的实践摸索让我有了一些心得。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后,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1、利用周六、周日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了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学习乐趣,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品味成功,体验创新。

2、走向社会生活。学生利用周末通过 “我做小老师”、“走进敬老院”、“感谢有你”“我为贫困儿童献爱心”等,既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更品味到了付出的艰辛。结合体验在就餐时的“节约教育”,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远不是墙上写几句节约标语,读读“锄禾”之类的古诗,而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我做小老师”让学生体验到做老师的辛苦与幸福。“走进敬老院”让孩子们在付出中体会到感恩父母,感恩为自己付出的人。

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取向包含: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这次“奏响青春的序曲”实践活动,学生学习自主,展现自我,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各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1、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注重学生在活动时的领悟、感悟等体验的获得和经验的生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学生们干着大多从没经历的“活”:分菜集体就餐,从除草到烧火做饭,从搓稻草绳到剪窗花等等。学生们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到的东西真不少。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体验中获得了经验。

2、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自身行为的变化。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自身行为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学会分享和合作。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但都以小组合作为前提, “我做小老师”、“走进敬老院”等无一不是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体验、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让学生领会合作的必要,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表达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为人准则,增强了学习的使命感。“献给远方伙伴的一份小礼物”通过调查、体验、实践,学生懂得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增强了社会责任心。这份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以后内化的自觉学习行为夯实了基础。

3、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不仅仅注重或追求活动的结果,更注重和追求活动的过程。“体验农活”注重体验劳动过程;“走进农家”注重丰富农家生活的体验过程;“调查问卷”注重调查的交往过程等等。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都十分注重和追求活动过程本身,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成效因人而异,没有也不规定必须达到什么统一结果。

4、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动态性的,注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展开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生成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如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探索考察能力、自我展现能力等,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了学生的情操。(1)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好习惯,在生活中没有剩余饭菜;课间操中,个个精神饱满,展现了青少年的风采。

(2)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引导着学生向往美好的人生,追求“生活中的人”的真谛。

三、给教师带来的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应该再把学习看成是一个通过强化措施被动地记忆各种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协作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

1、“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陶行知语)。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检验知识。生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是一种无时不在发展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一切因素,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走进农家”、“体验农活”“走进敬老院”等亲身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获得了发展。教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前提。教师的指导,更多的是目标导向、兴趣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解答疑难、行为矫正。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活动形式,力求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创性,促进个体主动和谐健康发展。

2、“我做了,我理解了”。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即做。参与是学生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机会或许太少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是丰富多彩的,关注过程,就是关注了每个学生。成功是一个好的结果,但失败更是实践过程获得的宝贵资源。

3、“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认识自我,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认识自我中,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实践反思,促进教师发展。教育从实践中走来,教育要走向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同样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的、自然的教育资源;如何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何精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积极养育;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等等,都应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的。

6.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六

各学生班级:

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组织大学生通过具体的岗位工作实践,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毕业后尽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作好充分准备,学院决定组织开展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请各班级按要求结合实际,通知到位、认真组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高举团旗跟党走,深入实践谋幸福

二、活动内容

1、第六届XX市大学生准入社会实践活动。

以“胸怀理想年青人,湛江崛起生力军”为主题,主要以市直直属机关、企事业约100个单位为实践单位,进行为期30至45天的具体岗位实践。主要协助所在单位开展如:整理资料、打印文件、承办事务、辅导学生、医疗服务、农科服务等工作。

2、定点实践基地:XX市档案局实践活动。

专业不限,有写作、计算机、摄影、档案管理特长的同学,择优

录取。第六届XX市大学生准入社会实践活动单位之一。

3、个人及团体自主实践活动。

不限制实践内容、地点,由同学们自由组合3-5人,自行联系实践单位或决定调研内容,但实践时间需达到30天以上。

三、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1年7月中旬——2011年9月初

五、活动要求

1、根据《XX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社会实践是每个在校生必修课(2学分),要求每个学生按照自身实际在校期间至少选择一种实践活动修满2学分。

2、自行登陆学院团委网站下载《XX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及《第六届XX市大学生准入社会实践个人情况登记表》,一式两份。注意按要求填写表格,不要改动表格大小,使用原格式设置。

3、《第六届XX市大学生准入社会实践个人情况登记表》于6月16日18:00前将纸质版报名表交到各系团总支社会实践部,各系于6月17日18:00交至团委社会实践部。初定周日晚上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注意需上交电子版,主题统一为“系别+班级+姓名+主题”)

4、要求每人提交一篇实践论文,不少于2000字。要求:①使用

word默认的页面设置;②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内容用小四宋体,行间距24磅;③双面打印。

5、实践时间为30-45天。

6、论文与《XX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于2011年9月15日前以班级为单位收集,一式两份。各系于20日前统一上交团委社会实践部。(团委社会实践部邮箱: cjshsjb@126.com)

六、活动负责人

院团委社会实践部:小张 ***(65)

小仪***(63)

经管系社会实践部:小泉***(65)

会计系社会实践部:小珂***(64)

信息系社会实践部:小胜***(64)

外语系社会实践部:小欣***(67)

艺术系社会实践部:小黄***(64)

二零一一年六月九 主题词:第六届XX市准入社会实践通知 发至:各团总支书记、团委、学生会、各系团总支学生会、各辅导员办公室、各学生班抄送:院领导编号: 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6月11日印 校对:龚正

(共印280份)

7.开展学生家庭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篇七

一、学生家庭实验的实践

(一) 实验内容的选择

1.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家庭中就有许多科学值得我们去关注, 家庭实验可以从观察和体验开始。

(1) 观察功率不同的灯泡的灯丝, 例如, “220V100W”、“220V25”有何区别?

(2) 观察电吹风、电饭锅、太阳能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

(3) 观察电能表中数字的意义, 例如, “220V10 (20) A”“600r/kWh”。测量某用电器的功率。

(4) 用米醋除去水垢、验证蛋壳成分是碳酸盐。

(5) 观察杆秤、开瓶器、指甲钳等的杠杆原理。

(6) 体验用肩挑担子。

2. 学生家庭实验对象可以选择选材简单、安全、操作简便、环保的实验。

(1) 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活动。例如, 会吞吐鸡蛋的瓶子、会潜水的鸡蛋等, 这些新颖、奇特的实验, 非常符合初中生的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而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产生旺盛的求知欲。

(2)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活动。例如, 自制汽水、筷子提米、吸螺蛳的小窍门等。通过这些实验让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而且非常有用。

(3) 选择易于探索的实验活动。例如, 研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打破实验活动册的条条框框, 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去实验, 在家里他们具有更丰富的原料和自由发挥的余地, 不仅可研究原设计要求的温度、水分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还可探究食物中的盐分、酸度及食物种类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这类探究性的实验活动, 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4) 选择具有创新的实验活动。例如, 测圆柱体的直径的多种方法、测牛奶密度的多种方法等。这些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实验器材的选择与制作

“油盐碱醋菜米蛋, 瓶瓶罐罐做实验。”开展学生家庭实验, 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实验器材。

1. 自备器材。

一些简单的、便宜的仪器和药品, 可由学生自己准备。例如, 平面镜、激光电筒、玻璃板、玻璃杯、注射器、乒乓球、纸杯、小药瓶、塑料吸盘、吸管、火柴、磁铁、指南针、大头针、玩具电动机、各种金属丝金属片 (丝) 、橡胶、电木、气球、橡皮泥、木块、厨房物品、各类种子等。

2. 家用工具及电器。

例如, 剪刀、镊子、老虎钳、开瓶器、铁锤、指甲刀、电吹风、电冰箱、电炉、电灯、微波炉、洗衣机、打火机、电视机等。

3. 学校实验室提供器材。

例如, 滤纸、导线、小灯泡、开关、PH试纸、凡士林、熟石灰等;还可借用实验室的试管、试管夹、电流表、电压表等。

4. 自制器材。特别要提倡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案例1]在七年级上册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后, 指导学生自制软尺。这时就有学生用透明胶把制好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 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 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心轴, 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 这样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卷尺就诞生了。同时, 这位同学受软尺制作的启示, 用实验解决了一道习题:测量物体长度时, 若把软尺拉长些, 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用自制的“软尺”轻轻一拉一量, 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案, 而且还清楚地看到皮尺的分度值变大了, 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2]天平的制作:找一根质地均匀的细木棍, 两端各系上一个托盘 (可用相同的瓶盖代替) , 中间用细线悬挂起来, 木棍一端穿进一个铁环, 当作平衡螺母, 把大小不同的橡皮擦当作砝码 (利用学校天平称出其质量) , 这样一个天平就制作完成了。在家里可以测出各种他们感兴趣的小东西的质量, 非常实用。

(三) 实验操作的过程

开展学生家庭实验虽然是学生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完成的实验, 但它仍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老师除了要保证安全并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外, 还要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技能和规范, 告诉学生做实验不是“看热闹”, 实验前要写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后要完成报告, 这样才能从实验中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开始可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报告, 并按一定的步骤完成。步骤: (1) 选择实验探究内容; (2) 自愿组成实验小组, 分配实验任务 (并非所有的实验都需要) ; (3) 组内成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 分头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5) 完成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结果; (6) 完成实验报告。

二、学生家庭实验实践的初步成效

学生的学习活动虽然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 但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学生家庭实验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学过的科学知识, 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且还能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 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 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

1.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开展学生家庭实验,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探究科学问题, 探究内容也绝不仅限于老师布置的, 一些课外书上介绍的实验可以在自己的家庭实验付诸实施。比如说, 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谁转得快, 热水和冷水哪个先结冰等;在作业遇到困难时求助于自己的实验室, 比如小池塘中的小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会使水面升还是降等, 都能通过自己实验探究得到满意的结果, 并且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学生在小小的家庭实验室里观察着、探究着、思考着, 尝试寻找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 将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 使动手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学生自制的实验器材不仅能满足他们自己家庭实验的要求, 有一些还能被学校实验室选中, 比如自制潜望镜、潜水艇模型、自制伽利略温度计、自制密度计、自制标本等, 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器材的不足。

3.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体验过程能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强, 但不善于动手;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 但不善于归纳和总结。开展学生家庭实验活动能对前者起促进作用, 对后者能培养分析归纳能力、总结能力、提取规律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家庭小实验制作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 会经历成功和失败,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和相互帮助, 能建立相互沟通、信任、合作的精神, 从中得到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 体会到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艰辛, 尝到成功后的喜乐, 锻炼自己的意志, 领略到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情感。

三、需要反思并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开展学生家庭实验活动大多数仪器药品都由学生自备, 仪器的规格种类准确度不同, 药品的纯度、浓度和用量难以控制, 难免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加大了学生准确分析实验的难度。

8.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八

关键词:综合实践:语文素养:重要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312)08-0173-02

一、对目前几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目前进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存在只注重过程、不检测效果的现象。

1 知识积累型。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展,其形式表现为对词语的归纳积累、对名人名言的分类收集、对古代诗词的分类整理等。一般是老师在周末把任务布置下来,让学生周一交作业,一张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学生精心收集的资料。以成语的分类整理为例,某学生收集了相当数量的某一类型的成语,从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说是很成功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仍然不知道如何运用。例如,笔者曾就女儿收集的一个类型的成语提问,结果没有几个能记得住。那么,收集满满一张纸的成语有何作用,只是为了充实各地一哄而上的“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吗?学生如果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花费的时间去背诵,至少能记住20个成语。反倒是如此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却是一无所得。这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何意义?实在令笔者匪夷所思。

2 实践活动型。这种活动大多以学生到课外开展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如到街上去找店面招牌的错别字,到野外辨认书中出现的农作物,调查某种商品在本地的销售情况等,都成了时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形式上看,这种实践活动很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活动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 “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那么,这种看似很地道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效果如何呢?试问,设计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不是让学生注意常见的错别字?浪费那么长的时间,还冒着可能出交通事故的危险,只为了找几个错别字,值得吗?如果给学生做一张常见的错别字练习,是不是能达到上述综合实践的目的?如果能,那么综合实践活动除了形式上的活动外,还有开展的必要吗?从实际效果上看,那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和学生做一张错别字练习的效果是无法比较的,一张试卷所容纳的错别字是学生忙了一天才找到的错别字的几十倍。《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一标准看,这样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称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3 课题研究型。笔者曾阅览过不少老师的课题研究型案例,如苏轼专题。短短半个月时间,让学生把苏轼的作品研究得如此精透,从风格到内容,从背景到作者生平,等等,几乎囊括专门研究苏轼的学者所要涉及的内容,还要求学生写出深有体会的赏析文章。笔者也试着模仿这位老师的做法,但学生看不懂,也没有兴趣阅读,更谈不上什么研究。再看学生写的赏析文章,除了几篇在网上下载的,就没有一篇像样的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究竟在哪儿?是老师和学生的一起探究?学生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准备这些内容?笔者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探究而已,如此还能称得上是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吗?没有学生主体直接参与的实践,断然不是符合新课标意义上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二、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议

1 要考虑活动效果。和语文课本的教学相比,语文的综合实践课没有检测体系,是一个可开展也可不开展的课型。传统的语文教学效果有平时的考试作为检测手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只是教师自由组织的活动,开展次数并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正因为如此,造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无序化和随意性,以及只注重过程、不考虑效果的尴尬局面。

2 让学生直接参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学生必须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应该是自下(学生)而上(教师)的。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贯穿于语文学习过程。中职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这只是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样板。如果照葫芦画瓢,仅仅照搬教材的模式开展,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面对的学生不同,即使开展同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一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合学生水平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例如,针对学生在词语方面的问题,可以开展词语积累的综合实践活动;写作方面的问题,可以开展写作训练的综合实践活动。所有活动的开展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两次的活动就想达到某种效果是不可能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活动工程,应是一条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线索,一头连着课堂,一头连着社会。而学生则是被这条线穿起的一颗颗珠子,在运动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教师永远不能充当被线穿上的珠子,否则就会使开展的活动失去意义。

9.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九

------★-------关于开展2004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系属各支部、班级: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院第一届党代会重要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干精神,发扬志愿者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系遵照院团委的文件精神,安排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望遵照执行。

一、活动主题

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我校历来重视青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暑期,广大学生积极组成实践服务队,深入社会特别是贫困落后和欠发达地区, 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同时在活动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提高自身素质。通过该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

二、活动内容

活动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理论宣传、实践服务、学习考察、文艺演出、环境保护、法律宣讲等形式,生动活泼的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起来。通过专题讲座、张贴宣传品、开展社会调查形式,向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专业技能和知识优势,组织开展支教扫盲、帮扶农村弱势群体;通过走访老党员、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以业余文艺演出的形式,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参与生态环境调查,倡导环保观念;宣传和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组织形式

今年暑期我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指定课题和自选课题相结合的方式,自选课题由个人按照活动安排,结合本人实际和专业特点,自己选择实践方式并联系参加实践的场所,按照文件要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指定课题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系部选拔20名优秀学生骨干分5个小分队,参加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调查。要求参加人员深入本系贫困生相对集中的地区,通过走访贫困生家庭,了解贫困生状况,对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实际调研,多方面了解掌握贫困生的状况和当地经济生活情况。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广泛发动,做好动员。各团支部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全体同学中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克服形式主义,使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形式与质量的统一。

2、加强教育,确保安全。各团支部要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切实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3、积极总结,大力宣传。每位同学要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向团支部报送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或论文,由系团总支统一收缴存档。系团总支将在认真评析各支部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评选表彰先进组织单位。同时,系团总支将推荐相关总结报告参加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和论文的评选。

共青团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电信工程系总支委员会

2004年6月30日

主题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通知

抄报:院学生处院团委系党总支

共青团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电信工程系总支委员会2004年6月30日印发

10.如何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篇十

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华农学子的一门必修课,有一个学分,按学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第四学期暑假即大二的暑假开展,要求每个人必须参与。大一同学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若不参与或者参与但考核分数低于60分,不能参加任何评优,重修一次未过,不能拿到学位证书,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大二的学生都会开始着手准备暑期社会实践,期望在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实习中挑战自己,到社会基层去锻炼自己,了解社会,同时也完成一门必修课。而在准备前期,对于如何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如何制定实践方案,实践团队答辩,联系接收单位,联系指导老师,实践总结,实践团队、个人申优等均存在不少疑惑。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自己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些经历,以2012年暑期社会开展情况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些经验,期望能给在准备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带去一些帮助。

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为个人类型和团队类型。开展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周。

一、个人类型

个人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相对较简单,在前期需要准备的东西也较少,只需要在听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宣讲会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在学院的组织单位(一般为各个院系的青志部门,我们院是由植科院团委实践部统一负责)进行登记,填写《××大学2012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购买保险(学生自愿登记购买,建议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登记购买)。而参与的类型相对更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人到工厂或基层单位实习。这是个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2.参与大北农等与我校有签有实习基地的公司实习。这种形式,有学校的信誉保障,所以比起个人联系的单位更有保障。

3.参与数学建模等大赛。这一种,有一定风险。由于数学建模大赛,在暑假期间进行,并且会不断的刷人,所以大家如果单纯选择这种形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话,需要慎重。当然,如果上了,并且得奖的话,可以充当暑期社会实践。其中2009级植科专业刘等同学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并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4.参加SRF并需要暑假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同学。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不提倡同学参加实验来充当社会实践活动,就拿2012年的情况来说,就有几个同学因为留在实验室做实验充当实践内容而最后成绩不合格,在大三寒假继续重修。

5.其他。

个人形式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大概就只有这些。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提前跟辅导员或者组织单位联系,若经讨论可以被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学院也会给予支持。

在做完暑期社会实践后,都必需要上交《××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见附件)和《××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其中《××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必须要有实践单位的公章,否则视为无效;同时《××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否则会被视为不及格,并且要填写统一的封面。建议统一使用打印版,会显得更正式。

申优。个人的,一般不会作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推荐对象。但不会影响“优秀论文、DV、日记、摄影、新闻稿”的评比。这也是个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一个劣势。

二、团队类型

以团队形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程序相对较多,需要准备的材料也较多,但是对于锻炼个人能力(特别是队长)、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团队形式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对自己的实践方向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于了解社会也有很大帮助,并且在后期的评优中,奖项和资金资助会更多一些。个人更建议同学们选择这种类型。按时间顺序,一般可以将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的准备分为三大块,即暑期社会实践前期,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过程,暑期社会实践后期。

(一、)暑期社会实践前期

暑期社会实践前期的准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熟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暑期社会实践也是一样。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一下一些:

1.组建实践团队。团队成员为5到10人左右。在组建实践团队成员时,由队长统一协调,可以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等。一般跨校的较少。跨院系的团队一般在队长隶属的院系进行申报登记。建议团队成员为各专业结合,同时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成立博士团和普通实践团队。其中博士团是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有两名以上的人员是在读博士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2.实践项目。结合社会时代背景,以每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红头文件为指导方针,结合自身专业,选择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在我们华农,每年的主题主要包括支教、社会调研、暑期夏令营等。其中以社会调研为主,调研的方向包括食品、涉农行业、社会现象等。3.联系接收单位、基层媒体,落实住处。一般根据自己的实践项目,选择与之相关的实践接收单位,考虑到方言的障碍,最好是实践团队成员之一家中附近的熟悉地方。可以是湖北省,也可以是外省,甚至国外(其中××院2009级植物保护专业肖××团队是在韩国釜山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例如地方教育局、农业局、林业站、基层党组织、调研公司等,可以自主选择,并在答辩前期让接收单位将接收函发过来,连同项目申报书一同上交学院。而基层媒体机构,包括地方电视台、地方报纸等,可以提前邀请其帮助宣传,这样可以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实践影响力,对于后期团队评优,帮助也较大。此外,在活动开展前一周和前两天一定要在和接受单位确定允许当此单位去进行实践。至于,实践住处,这个是大家暑期社会实践的根据地,之前一定要落实好,可以是实践团队成员的家里,也可以是接收单位安排的宾馆或者集体宿舍,也可以是自己找的宾馆,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是在实践团队成员家里,记得在实践活动期间帮其父母做一部分家务,并在结束后,对其表示感谢。

4.联系指导老师。暑期社会实践必须要有至少一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可以是辅导员或者学校相关方向(自己实践团队项目)的老师或者教授。至于指导老师是否随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不做要求。但是,如果指导老师随队,会给实践团队带去更多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阻力会更小。

5.撰写项目申报书及准备答辩。项目申报书是申请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文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撰写,包括字体、字数等都有要求。特别是准备申报校级团队的,对此要求更严。而答辩,是关乎到团队是否能被立项,以及作为院系或者校级资助等级的关键所在,所以务必要认真准备,争取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6.实践经费的准备。按照经验,一般完成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每个人平均需要花费300到400元,如果想要吃住都好一些的话,另当别论。所以在实践前期,应当多准备一些经费,免得到基层时发现钱不够用,造成不便。而实践经费的来源,除了家里给之外,还可以申请学院或者学校的部分资助(其中校级团队资助金额为800到1000元,院级团队资助金额为200到600元,不过植科院是这样,其他院系不清楚),也可以到外面公司拉赞助。其中,在201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食科院的一个团队有拿到周黑鸭的7000余元的商业赞助,在此方面,学院也是支持的,同时,拉赞助也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

7.登记购买保险和实践服装。其中,保险同个人实践相同,为自愿购买,只需在班级登记,由学院统一购买。校级团队,由学校统一购买。实践服装,也是自愿购买。不过需要自己掏钱。但衣服不贵,去年衣服是15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团队意愿决定是否购买。其实衣服大家基本都只穿一两次,主要还是作为我们华农学子下次做实践活动的一个标志,同时,做纪念用。其中校级团队的由学校统一订做,是免费的。当然,团队成员也需要填写《××大学201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8.实践时间规划。实践前期应该尽可能的将实践方案落实清楚,安排好实践期间的每一天工作,这样在实践实习期间才不会无事可做,也不会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做。当然,还应该考虑天气的原因。另外,在实践结束后,可以安排 一两天到实践地方的旅游景点去玩一下。

9.物料准备。需要准备的物料主要有实践的文字材料,包括调研问卷,宣传手册,记录本,《××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等,还有一些常见药品,如创可贴,云南白药膏,花露水、蚊香等,还有一些个人生活用品等。另外还有一些自己为基层接收单位准备的礼物以及感谢信、锦旗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准备。

(二、)暑期社会实践开展过程

好的实践方案,还需要有好的执行力度。所以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应该协调好各自的分工,根据之前的安排努力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注意安全。安全问题永远是最重要的。在实践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水土、饮食、财物安全,还有狗(基层农村有不少家庭都养有狗,大家下去作为生人,一定不要因为好奇心逗狗),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不去当地有危险的地方等。遇到意外情况,要及时联系自己的指导老师或者辅导员。

2.保持通讯畅通。晚上要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充好电,在外出分组开展实践时,要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并且,在实践活动期间,要注意和辅导员、指导老师通报实践情况。

3.入乡随俗。到地方上去,要注意尊重地方风俗,不要随意开玩笑,另外称呼长辈等陌生人,最好之前问清楚,不要因为叫错了而弄得尴尬。

4.活动实施。按照之前的实践方案,结合当地天气灵活处理。并在实践活动的开始或者最后两天到当地政府或地方媒体处进行沟通,以期获得他们的支持,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5.加盖公章。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记得请接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在《××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和《实践团队工作手册》上予以工作点评和加盖公章。一定不能忘。

6.整理物料。整理实践活动的相关文字、录音、照片、视屏、、调查问卷等材料,清点团队和个人物品,一并带回学校,不要落在自己住的地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暑期社会实践后期

1.实践材料的整理。在暑期社会实践后期,是相关实践材料的整理、团队实践活动效果答辩,团队申优等。需要处理的资料很多,团队成员应该相互协调,不要将所有材料交给队长一个人处理,一来时间上不允许,而来,队长一个人能力有限,资料的整理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2.新闻稿的撰写和上传。活动后期的宣传十分重要,因为它证明了你们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和良好活动效果,此外,对评校级或院级优秀项目起到重大的作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将自己实践活动的形式、效果等向相关媒体上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主要有各个院系的院网、南湖新闻网,以及地方媒体、实践单位的官方网站以及与自己实践方向相关的一些媒体。而且,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新闻稿的角度不一样,上的媒体性质也可以不一样。其中,我们植科院2009级植物保护专业的程聃团队,关于食用菌方面的调研活动,至少有10个相关网站刊登了对他们实践团队的报道。

3.对接收单位的致谢,安全返校后,应记得对实践接受单位和团队下榻的地方(特别是团队成员家里)汇报安全和表示感谢。感谢可以通过感谢信或者锦旗、牌匾等来表达,结合自身团队情况,进行安排。

4.撰写实践报告。分析实践调研问卷、摄影等资料,按要求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的要求在暑期社会实践读本(实践读本只有校级团队需要填写)上有,主要是字数和字体的要求,字数是不少于3000字。同时,团队的实践报告,团队成员可以共享,可以作为自己的实践报告再在后面加上自己的实践心得和《××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一起交给班级,由班级统一上交到学院的组织单位。

5.实践活动效果答辩。在大三开学的第一周内,会有实践团队的活动效果答辩和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议。届时,各个团队可以准备PPT或者小品、相声等形式,将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汇报,学院组织单位将根据各个团队的汇报成果确定最终的优秀团队和后期的经费奖励。同时,也会将其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几个团队推优到校团委和湖北省团委,进行后期评优。

6.材料上交。在参与答辩期间,还需要上交较多的材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班级形式,无论是以个人还是团队形式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每个人都需要上交一份《××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到班级,班级负责人按学号整理好后,统一交给学院的组织单位;另一种是以团队形式上交,上交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并按以下文件夹的顺序整理)

(1.)团队基本情况综述材料1份(服务情况简介,包括服务地点、成员组成情况、服务内容、效果等);

(2.)实践课题成果——调查报告一份,为团队整体调查报告(附电子版);(3.)团队工作总结报告1份(3000字,附电子版);

(4.)5张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要有图片说明,不要插入到word中),要求比较清晰,电子版要求较高的分辨率;

(5.)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情况(纸质媒体要求上交原件或扫描件,网络媒体要求上交网址及抓图,电视媒体要求上交视屏抓图);

(6.)团队队旗(校级团队)、团队工作手册及其他材料;(7.)优秀团队申报表;

(8.)接收单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语,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锦旗等;

(9.)《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团队上报材料目录》,见附表。

7.申优。团队申优的方向较多。自上而下,有省级、市级、校级、院级优秀团队,而队长一般会被评为“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个人先进”,其中优秀的个人也会予以评优。团队中的成员还可以参与“优秀论文、DV、日记、摄影、新闻稿”等的申请。

8.实践总结。在系统做完暑期社会实践后,团队成员可以聚在一起商讨一下暑期社会实践中的个人得失,还有团队的整理组织协调经验。

暑期社会实践需要经历的环节大概就只有这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暂时只有想到这些。以后有机会,自己想到了,或者得到了其他同学的提醒,我也会及时更新的。

1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十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在课标的指导下,以下是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增加语言积累的有效办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个目标的制定突出多读,重视积累,小学阶段,要想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能让学生有较丰厚的积累;多读能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感;多读能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采取了如下几点做法:

1、在教学中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学中不应只是有限的课内读,而应是在课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如学习北师大教材第九册“计谋”单元的《草帽计》和《包公审驴》后,我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三十六计》和包公审理其他案件的小故事等。通过课外读物的有效延伸,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课内资源。

2、充分利用每周一节阅读课,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为了让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上,我既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又推荐好书供学生阅读。

如在指导五年级学生阅读时,我分期分批地为他们推荐人物传记、散文诗歌,中外名著等,还教他们制作阅读卡片,卡片上设计的内容有:书名或篇名;作者;读书的时间;摘抄的好词好句;读文后的收获、点滴体会或感想等。阅读卡片还专门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反馈了读书情况,内化了学生的读书心得,还激发了学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

3、开展背诵古诗词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词是祖国璀璨的文化瑰宝。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使孩子终生受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优秀古诗词,对学生自身的内涵修养起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他们做人。

我一直坚持让学生每天读古诗,背古诗。每天利用学校开设的早读课,检查背诵情况并开展古诗词赏析的活动。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备古诗外,我还为学生推荐许多优秀古诗,如: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等。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受到古诗文的滋养和熏陶,还扩大了积累,增加了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继承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传承了祖国悠久的文明。

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听、说是一个人获取信息,获取知识和发展潜能的重要途径,而只有通过用准确的语言才能把自己的才能、意识、意图表现出来,才能被人了解,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听说的能力是在听说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经常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在课堂开展“课前一分钟新闻发布”的活动:每节语文课前由一名学生进行一分钟讲话,内容可以是现实生活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自己阅读报刊杂志获取的信息,还可以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新闻消息等。活动虽小,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受益匪浅,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我还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经常绘声绘色的把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说给学生听。在听的过程中其实学生已经调动了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训练他们主动练习说话能力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内,多采用“词语接龙”、“念绕口令”、“听词编故事”等方式。

三、写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一定的载体将语言表现出来的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写。写包括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书写”和内在运用方法——“写作”,因此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写也就涉及两个方面的训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够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能否把字写好、写规范、写漂亮,对学生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有重要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字如其人”的说法,这是很精辟的见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写字就是做人,写好字对于培养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磨练人的意志,养成可贵的耐性,都有极大的好处。为此,我经常在班级中组织“硬笔书法大赛”、“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来写规范字”等活动,并把评出的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展出,以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

写作同样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小学生写作文能力是指用书面语言准确系统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许多基本能力和专门能力的综合。

小学生写作不是课堂上的冥思苦想,抓耳挠腮,生拼硬凑。写作素材应是从实践活动中挖掘的,学生所写的应是自己所想的,看过的,体验过的。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相应的兴趣小组,如:“百花园”读书社,“小百灵广播站”(朗读搜集的优秀作品货自己的得意之作),等。同时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班队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如:“一日体验”,“我为奥运加油”,“吃橘子大赛”,“高空投蛋”等,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悉了生活,开阔了视野,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积累写作的素材,自然而然愿写、乐写作文。

1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 篇十二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兴的语文教学活动,它整合了语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征,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它是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能力的过程。

应从哪些方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一、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时又能从生活中感悟知识,思考人生,“从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觉和体验,提高观察、判断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即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校园风情等,获得了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理念,我在七年级语文教学时组织开展了“找找街头巷尾的错别字”、“收集你生活中的新语言”、“在校园内寻找美”、“农村谚语、俗语整理”、“做小记者”、“答记者问”等课外实践活动。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明确活动的目的、方法、范围和活动的意义,要求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认真写好记录,并在调查之后各自整理形成知识卡,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一部分内容。课外实践活动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要求教师要随同学生一起参与调查,并在活动中时时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调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展示活动成果,相互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注重成果的相互交流,让一些同学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查成果。最后,注意将调查流动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作为学生作文的素材。

二、安排好学生的课外阅读

阅读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量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古诗文不少于80篇。”这为学生的大量阅读明确了方向。倡导广泛的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只有书籍能把辽阔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经天纬地”(余秋雨语)。这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最好的概括。广泛的课外阅读,学生能从中认识历史、感悟人生、陶冶情操,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每天一小时课外阅读活动,每周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为了方便阅读,在班级内设置了图书角,号召学生从家里拿出各自的藏书,以便交流阅读。课外阅读要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善于在读书时质疑和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在定期开展的交流会上,要求每个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自己认为最好的书,并介绍这本书,说明推荐的理由。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必须抓好的内容。如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飘流记》一书之后,在学生中开展了“如果我是鲁滨逊,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做?”的主题讨论会,把学生的阅读同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谈人生、谈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学生良好的品格,培养了阅读和欣赏能力。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坚持好语文课外兴趣小组

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语文水平和学习成果的舞台。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组织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参加活动的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全体性的,不是个别几个特长生的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立不同的活动小组。在教学当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其语文基础,以自主的方式,组织了写作小组、报道组、手抄报组、红领巾广播站、新闻宣传组等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在这些小组活动中,学生把写得好的哪怕只是有一点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中得以展示,满足了表现欲;每个学生的自办手抄报张贴在教室内进行展评,既锻炼了才智,又展现了才华,更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

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特别是对后进生有很大的激励性,将使他们产生“今后更加努力、迎头赶上、下次展示自己”的欲望,而这种求知欲正是语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激励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获得成功,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它是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生活天天在为我们收获,书籍随时能为我们带来启迪”。我们要抓好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立足课堂,延伸触角,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创造一个适合语文创新教育的大语文环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个性,使他们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形式, 它集中体现了新课改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而课外调查研究、课外阅读、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则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自然作文下一篇:红楼梦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