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2024-06-12

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精选13篇)

1.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一

马溪中学七年级一班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班会

班会设计者:刘海琴 主持人:杨苓 徐慧

班会主题:

预防肺结核、艾滋病。主题流程:将班会分成2段进行。

1、首先对肺结核展开班会。

2、其次对艾滋病展开班会。

活动要求:班会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但保持较高整体素质,通过本次班会对班会主题有所认识,达到会议主要目的。主持人需注意班会流程时间安排。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肺结核、艾滋病吗?它们离我们不远,可以说,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要举行与大家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班会,预防传染病(肺结核、艾滋病)。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阶段一(对肺结核展开班会):

一、开场白(主持人)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一段资料: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类疾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肺结核和艾滋病都属于传染病。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死亡约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二、同学展示

经过上面一段资料与自己所对传染病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传染病一般都有哪些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便传播、血液传播等。

2、同学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全身症状有疲乏、食欲减退、低烧、盗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少数可出现高烧等; 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及胸痛、呼吸困难等。

3、应该如何预防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

主要有 1.对传染源隔离;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阶段二(对艾滋病展开班会)

三、主题班会阶段二。

剩下一段时间,与同学们谈谈艾滋病有关的主题内容。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请同学们谈谈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3.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传染病。需终生服药治疗。现在有非常好的抗病毒治疗药。

一般早期治疗活30-40年没有问题。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1)性接触传播:(主要方式)(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5.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

一般接触不传播:握手、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

共用公共设施不传播:马桶、电话、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等 咳嗽、打喷嚏不传播 蚊虫叮咬不传播 6.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传播迅速广泛,病情凶险,并且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所以艾滋病患者死亡率极高。7.避免艾滋病的最好办法:

是通过教育改变个人行为,养成防止染病的生活方式。8.小组讨论(你说我说:大家说)(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那些?(2)、如何判断自己得了肺结核?

四、班主任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预防结核与艾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对结核与艾滋说不。让我们携手,控制传染,共享健康!

五、预防艾滋病誓言(全体起立,共同宣誓)我宣誓:

预防传染病、从你我做起;洁身自爱、遵守道德;坚持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六、结束语

本次班会主题与同学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能给同学们更多有关传染病的预防以及用眼用齿卫生的注意。拥有良好的身体,自己学业才可以更出色,未来事业前景更辽阔!本次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二

关键词:结核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职业暴露防护

艾滋病 (AIDS)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被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1]。我国艾滋病患者1/3死于结核病[2], 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已成为传染病防治面临的严峻挑战, 怎样来控制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

1 临床资料

自200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23例。约占结核病的总患病住院人数的0.4%。但目前我院0例职业暴露, 这与我们日常做好职业防护分不开。

2 防护措施

2.1 HIV筛查

对初次入院结核病患者免费做初筛。

2.2 病房安排

将确诊HIV患者、筛查后确诊的HIV患者病房安排尽量给予单独的房间。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便于诊疗操作和护理。

2.3 结核合并HIV患者心理护理

护士对这类患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同情、开导、帮助患者勇敢面对现实, 树立站胜疾病的信心, 洁身自好, 遵守性道德。

2.4 给药

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给药, 不能口服的再采取肌肉和静脉给药。

2.5 使用防护设施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防止疾病传播。

2.6 洗手

每次操作前、后均应彻底洗手。彻底洗手是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重要作用[4]。

2.7 防止针刺伤

严禁回套针帽, 利器盒要防漏、耐刺。必要时, 要有人配合, 防止误伤。

2.8 消毒

对被HIV污染的地面用含氯灭菌剂, 如漂白粉、2%双氧水、70%酒精, 进行消毒。

2.9 拔针

当患者输液完毕时, 采用正压拔针法, 以减少病毒含量。

3 职业暴露的处理

医务人员发生了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是:先处理, 后报告的原则。空心针头较实心针头感染的可能性大, 刺伤越深, 针头上污染越多, 感染的概率就越大[5]。

3.1 针刺伤的处理

3.1.1 用流动水冲洗10 min, 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 尽可能

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6]。

3.1.2 伤口冲洗后用75%已、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

3.2 评估及用药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进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危险程度的评估, 来确定采用职业暴露的预防及用药方案。即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7]监测HIV抗体。预防用药, 最好在暴露后1~2 h之内。PEP治疗应持续4周[7]。

3.3 心理护理

应主动关心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 给与心理支持。

4 讨论

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疾病知识, 职业防护知识以及发生针刺伤处理措施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以杜绝或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概率。使医护人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有兰.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和处理措施[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10:10.

[2]李拯民.艾滋病和结核病.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D].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 博士论文, 2000.

[3]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试行) [S].2010, 8:3.

[4]周利文, 林春婵, 苏香云, 等.医护人员操作时手消毒方法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4) :24.

[5]周敏, 田明新, 赵大文.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与防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0:15.

[6]洪瑞芬.浅谈职业暴露的处理方法及预防[C].玉溪市医学会第十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9.

3.艾滋病预防教育教案 篇三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传染病理学;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进行预防。

背景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传染病知识,但对艾滋病了解的比较少,不全面,往往产生恐惧的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艾滋病的病毒及特性;

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掌握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4、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教学材料清单: 宣传图片或计算机。教学概要:

通过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内容: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艾滋”是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第二课时

目前,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条件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剧。青少年学生性观念已经发生较明显的变化;吸毒人群增加,且静脉吸毒的比例逐渐增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等等。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保障,很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袭,甚至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我们大可不必谈“艾‘色变,因为其传播方式明确。人们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

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艾滋病毒的两个特性:

1、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2、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食物、饮水、空气;

(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3)礼节性亲吻;(4)礼节性拥抱;(5)双方手部皮肤完好时的握手;(6)公用马桶、浴缸;(7)蚊虫叮咬;

(8)纸币、硬币、票证。

作为中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4.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2009) 篇四

[班级]:三年级班 [课时]:1课时

[课题]:禁毒防艾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

2、正确认识什么是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

3、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4、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措施]:有关艾滋病禁毒的影像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活动、游戏、DVD碟片 [上课教师]:孔茂辉 [授课过程]:

艾滋病(AIDS)是“获得(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种由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我们知道,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各种细菌、致病微生物的。在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的保护下,我们才不至于受到它们的侵入、滋生各种疾病。而艾滋病病毒的致命之处就是侵入、破坏人类的免疫系统,使得人类丧失了对外界细菌、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染上了艾滋病后,人体就变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即使是微小的感染也可成为致命的病灶。它已经成为人类的可怕杀手,最终导致艾滋病人死亡。

一、艾滋病带来的危害:

(1)人口平均寿命缩短:29---45岁死亡(2)死亡人数增加,劳动力减少(3)社会经济负担沉重(4)影响社会的安定(5)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艾滋病传播的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说明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同学们对它要有深入的了解后还会预防,并且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你们的家人是我们目前每一个同学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艾滋病、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5.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截至目前,据官方统计,中国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三万七千零四十例。但专家透露,该省实际感染人数可能不少于八万人。他们估计,二00七年有可能成为云南艾滋病流行的高峰年。同学们知道,我们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的33个发现有孕妇感染艾滋病毒。平均感染率为0.38%,其中有5个县超过1%,最高达2%,这意味着云南艾滋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因此,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成了每个同学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

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活动一】

游戏:红灯、绿灯游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 步骤:

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

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 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 使用安全套 接吻

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 无防护的性行为 献血

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 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 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 与吸毒者共用针头 给予或接受按摩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

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

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调查研究发现:

(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

(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4)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女青少年尤其易感。

通过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使大家进一步清楚的意识到不采取保护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二】 游戏:换水游戏

道具:纯水,氢氧化钠,烧杯,注射器

1.游戏介绍:我们用纯水代表健康人,氢氧化钠代表艾滋病毒,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代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均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区别,表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普通人看上去完全一样。

2.游戏规则:准备7个盛有液体的杯子,其中只有一杯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它的杯子中全是纯水,这表示我们中间只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将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游戏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1)从全班叫7位同学上来,大家可以任意取一个盛有液体的杯子。2)每人手中有一杯溶液,但是不告诉哪一个杯子里含有氢氧化钠呢? 3)每位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液体相互交换。每人从自己杯中用注射器抽出3ML溶液相互加入对方杯中,一个人与6个不同的人(注意是6个不同的人)进行液体交换。开始。

第一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第二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

第六次换水„„好,完毕。4)液体交换完毕。

5)验证。在开始时我们只有一只杯子中含有氢氧化钠,现在是多少呢?让我们加入酚酞指示剂检验一下。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为阳性反应,说明已感染病毒。无变化为阴性反应,说明没有感染。结果如何呢?大家先估计一下。

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可怕!所有杯中的水全部呈红色,只不过由于浓度的不同,各个杯中呈现出的红色深浅不同,也就是说病毒感染程度不同,但是艾滋病 3 病毒是可以在人体中繁殖的。

(这是一项非常可靠的科学实验。游戏模拟了艾滋病毒经体液传播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是何等的惊人。通过不安全行为,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所感染的人群以指数递增形式发展。如果不加控制,若干年后我国将是怎样,有多少人将感染艾滋病,不堪设想。)

6)游戏小结:在游戏的基础上及同学们的分析后小结。

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性伴侣越多,危险越大;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三、课堂小练

那么,哪些行为会让我们感染上艾滋病毒?或者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这几道题(大屏幕显示)

判断: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四、提出问题

如何预防艾滋病?(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正确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5)医疗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结束语

艾滋病虽然凶险,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认识的它的危害性,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意意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

(1)经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 4 险。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我们无法从人们外观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的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其社会地位或职业。这方面的一些误解往往诱导我们放松警惕,采取不安全行为。

(3)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意自我保护。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4)要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总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6.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8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人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分为感染组 (72例) 及未感染组 (108例) , 均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试验确诊为HIV感染, 同时行痰涂片、X光胸片、PPD屁事、血沉及TB抗体检测,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相关指南。

1.2 方法

通过组间对照的方法, 对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可能与TB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检验,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 HIV感染方式、吸烟、合并慢性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 计量资料以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项目统计学分析见附表。

感染组合并结核病与静脉吸毒、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有明显相关性,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2.2 AIDS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在本组资料中, 感染组患者多伴有长期发热、盗汗、咳嗽、皮疹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神经精神等复杂多样的症状及体征, 肺外表现为肝、肾、脾、心包、腹腔、骨关节、睾丸等感染, X线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 病灶多位于肺上叶, 有空洞形成及肺纤维化, 胸腔积液, 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阳性率低, 患者病死率高, 有资料报道, AIDS合并TB感染者病死率高达20-40%, 在本组中死亡14例, 占19.4%。

3 讨论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HIV病毒感染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被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甚至消失, 由此而引起的一些列的病毒、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机会性感染, 各个地区AIDS流行病学特点各异, 但结核病始终是整个病程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2]。在人免疫缺陷明显时, AIDS合并TB感染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3], 诊断难度较大, 结核菌素阳性率与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有关系, 被吞噬细胞内的结合菌抗酸性减弱, 常规抗酸染色不易检出。本文对患者不同感染途径分析显示, 静脉吸毒患者感染TB的几率明显增加, 可能是多种度毒品对人体免疫功能可造成损伤, 患者长期营养不良, 感染TB几率明显增加, 此外合并慢性疾病及吸烟因素也是患者感染TB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HIV的迅速传播并处于增长期, 必然产生大量的HIV/TB双重感染者, 为获得准确的结核病与艾滋合并感染的资料, 应制定合理的控制对策, 在AIDS流行时代结核病的预防政策是病例发现、直接短程化疗[4]、卡介苗接种及化学预防。积极开展HIV感染者预防结核病, 对有同性恋及异性乱交史、静脉药瘾、输血及使用血清制品史者及时治疗、隔离, 防止HIV与结核病的流行传播。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流行病的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18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人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感染分为感染组及未感染组, 对感染组患者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组合并结核病与静脉吸毒、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有明显相关性,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HIV感染者合并肺结核常发病急、症状重, 对HIV感染患者常规进行肺结核筛查, 有助于肺结核的发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 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肺结核,合并感染,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聂柏青, 下喜文, 刘伟, 等.HIV/AIDS与TB双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应用预防医学, 2009, 12 (4) :ll0-114.

[2]孙燕, 赵清霞, 何云, 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0 (5) :427-430.

[3]lhior I, Gabaitiri L, Grimes J, et a1.Voluntary counseling andtestingamong post-paaum women in Botswana[J].Patient edwcation andcounselling, 2009, 65 (3) :296-302.

7.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七

《预防艾滋病教育》

盐池三中 2017年.秋 《预防艾滋病教育》(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能力的破坏性;

2、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病毒的性质和传播途径。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性质的基本了解,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三、教学难点:

结合艾滋病病毒性质,初步判断存在危险的生活事件。

四、教学用具:

挂图、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次调查,我发现在座同学对艾滋病的了解不是很多,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听说艾滋病,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不管怎样,我想首先听听同学们对艾滋病的看法,大家踊跃举手发言,好吗?

学生1:艾滋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是非常可怕的

学生2:得艾滋病的人会很快死去,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真是骨瘦如柴啊 学生3:艾滋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要保护环境 学生4:那个……那个……男人和女人…… 分析:

1、学生4还是没有把句子说完整,从同学们的嬉笑声可以判断出这个句子与性有关系,同学们的这种心有灵犀说明他们私底下已经谈及到与性有关的话题了。

2、学生们的看法有对有错,最明显的一点是,他们所表达的都是艾滋病可怕的一面,强调的是艾滋病带来的死亡和人类的无助。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潜意识里对艾滋病是存在恐惧的。

二、主体部分 教师:从刚才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你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存在不足甚至是误解,这里我得首先纠正学生3的观点,艾滋病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我们将在下面学习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相关知识。(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观点,为下面教学铺垫)

教师:呈现图片。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副图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大家摇头,好,老师来告诉你们,这副图就是艾滋病病毒,当然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艾滋病病毒模型。

学生:哇!教师:艾滋病病毒专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没有任何抵抗外界细菌等各种有害微生物的能力,所以一个人旦感染了这种病毒,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病症。

教师:(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画三个人)大家看黑板上的三个人,一个是正常人,另外两个是与艾滋病有关的,但是为什么其中一个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而另外一个看上去痛苦不堪呢?哪位同学知道?

学生一致摇头。

教师:好,认真听我解释,第一个正常人他的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完全正常;第二个看上去正常的人,他的体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这个时候,艾滋病病毒并没有完全破坏它的免疫系统,所以他外表上没有什么异常;到了后期,人体免疫系统完全遭到破坏,各种细菌乘虚而入,所以这时候从外表上看已经有各种症状出现了。前者我们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者我们称之为艾滋病病人。(语言和文字的结合,附表)

学生:那我们怎么区分正常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呢?他们看上去一样啊。教师:这个问题问的好,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以才要学习预防知识啊,这牵涉到艾滋病传播途径,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

教师:刚才我们共同了解了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那么艾滋病病毒究竟是怎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呢?

学生:艾滋病病毒是从哪儿来的?

(这时候学生的疑问非常多,教师对于自己拿不准的东西,不要敷衍,而实事求是)

教师:据说是在非洲的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我们今天就不探讨这个问题了。

教师:艾滋病病毒有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教师直接说出三种传播方式,揭开学生心中的悬念,学生知道了传播途径,但重点不是知道,而是要分辨生活中的危险行为)

教师:三种传播途径大家都能理解吧。

学生:什么叫性传播?(教学对象是青春期学生,他们来自农村,生活中接触到的性知识随意性比较大,并且都是口语表现出来的,带有粗野和不尊重,而很少接触科学用语“性”,对性传播途径不了解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候,教师受到巨大的挑战,因为一时不知道怎样解释学生才能明白。行动研究中的问题随时可能在课堂上的出现,不断的促使教师增减教学内容或者改变教学策略。

教师:性传播有同学能说明一下吗?

学生嬉笑,有的同学大声喊到:XX知道!而后又是欲掩又遮的笑声。学生的这种表现让教师课堂上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让学生之间互相教育,是不是能起到好的效果。特别是性传播这点,比较敏感,但学生又急于想了解。这种想法是同伴教育策略实施的起点。

教师这时候必须严肃而冷静的说明正确看待性的态度,维护其纯洁性,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了解性是每个人的权利。

教师:刚才讲到三种传播途径,大家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我会在下次课堂上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讲解。今天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六、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应该考虑到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区别目的是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但结果似乎把问题复杂化了,学生理解起来容易混乱。《预防艾滋病教育》(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方式: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三、教学内容:比较实用的预防艾滋病知识

四、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五、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卡片、烧杯、注射器,纯水、氢氧化钠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第一张图片,标语内容是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恐怖。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并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第二张图片: 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艾滋病,我们从听到这个名字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多数人是谈艾色变。不错,艾滋病确实很恐怖,它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更重要的是,至今还没有药物可以医治,更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是当前医学界最关注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有“世界瘟疫”之称;又因损害性严重,被称为“超级癌症”。

关于艾滋病,我们在平时的宣传中对它已经有了一点的了解,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

游戏:红灯、绿灯游戏

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会感染上艾滋病 步骤:

1、给每个学生三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张画上一个圆圈,分别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圆圈代表“高风险”行为----亦即“停止你正在做的事!” 黄色圆圈代表“低风险”行为----亦即“放慢速度,多加小心!”

绿色圆圈代表“无风险”行为----亦即游戏中的行为是安全的!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将游戏规则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绿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请举起黄色卡片;

如果你认为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请举起红色卡片; 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行为 使用安全套 接吻

一位感染了艾滋病的母亲给孩子哺乳 无防护的性行为 献血

清洗溅在衣服上的血液时不戴手套 用消毒液清洗重复使用的针头 用水清洗针头后重复使用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坐式马桶 与吸毒者共用针头 给予或接受按摩 与感染者共用餐具

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成你面前咳嗽或打喷嚏

小结:一个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没有机会回到过去,这是严峻的事实。请记住,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在于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所做的决定是否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调查研究发现:

(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

(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

(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02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4)是青少年受到的危害。全球HIV感染者约70%是15-39岁青壮年;处于性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女青少年尤其易感。

通过上面的小游戏,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将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使大家进一步清楚的意识到不采取保护措施所面临的风险。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活动二】

游戏:换水游戏

道具:纯水,氢氧化钠,烧杯,注射器

1、游戏介绍:我们用纯水代表健康人,氢氧化钠代表艾滋病毒,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代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两者均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区别,表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普通人看上去完全一样。

2、游戏规则:准备7个盛有液体的杯子,其中只有一杯是氢氧化钠溶液,其它的杯子中全是纯水,这表示我们中间只有一人感染艾滋病毒。将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明白每种卡片颜色的象征意义。

3、游戏指导: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游戏

1)从全班叫7位同学上来,大家可以任意取一个盛有液体的杯子。2)每人手中有一杯溶液,但是不告诉哪一个杯子里含有氢氧化钠呢? 3)每位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液体相互交换。每人从自己杯中用注射器抽出3ML溶液相互加入对方杯中,一个人与6个不同的人(注意是6个不同的人)进行液体交换。开始。

第一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第二次换水„„完毕。大家按原队形站好。„„

第六次换水„„好,完毕。4)液体交换完毕。

5)验证。在开始时我们只有一只杯子中含有氢氧化钠,现在是多少呢?让我们加入酚酞指示剂检验一下。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为阳性反应,说明已感染病毒。无变化为阴性反应,说明没有感染。结果如何呢?大家先估计一下。

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可怕!所有杯中的水全部呈红色,只不过由于浓度的不同,各个杯中呈现出的红色深浅不同,也就是说病毒感染程度不同,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可以在人体中繁殖的。

(这是一项非常可靠的科学实验。游戏模拟了艾滋病毒经体液传播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艾滋病传播的速度是何等的惊人。通过不安全行为,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所感染的人群以指数递增形式发展。如果不加控制,若干年后我国将是怎样,有多少人将感染艾滋病,不堪设想。)

6)游戏小结:在游戏的基础上及同学们的分析后小结。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性伴侣越多,危险越大;

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三)课堂小练

那么,哪些行为会让我们感染上艾滋病毒?或者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这几道题(大屏幕显示)

判断:

(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

(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四)提出问题

如何预防艾滋病?(在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小结)(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2)正确使用安全套。(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5)医疗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结束语

艾滋病虽然凶险,但它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认识的它的危害性,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意意识,因为我们完全可以预防艾滋病。

(1)经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一次不负责任的性行为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危险。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我们无法从人们外观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的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其社会地位或职业。这方面的一些误解往往诱导我们放松警惕,采取不安全行为。

(3)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意自我保护。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4)要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总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七、教学后记

1、学生对艾滋病表现出来的好奇与潜意识里的恐惧感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了解艾滋病,另一方面,他们感觉艾滋病与她无关,但当感觉自己处于各种威胁时候,表现出来的却是无知。

8.22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案 篇八

【班会背景】: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多,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并让他们有一份爱心来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高一(8)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相互渗透,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使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

【班会难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认识良好行为规范是什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和主要预防措施。

【班会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班会准备】:

1告知同学班会主题及主要框架步骤

2发动同学在课下上网收集相关艾滋病的资料,图片等

3为让同学们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组织同学进行自编自导自演短片,来警告提醒同学们艾滋病的影响和危害。4最后让同学把资料整理再给出建议并让同学串稿。【班会过程】: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二.同学讲解

(一)介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图片1表格形式 有关亚洲及非洲艾滋病的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和经济,当地卫生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片2在1985年中国仅是沿海及河北少数出现艾滋病感染者,1995年除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余都有感染者,之后仅三年的时间1998年全国各地都出现感染者.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能做些什麽?回答...讲解:在全世界一分钟里就有6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二)介绍艾滋病及艾滋病病毒

1、了解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的全称和中文名称;

2、分别介绍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死亡期发病时间;图片1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图,分析内核外核构造了解病毒;图片2是艾滋病病毒吞食宿主细胞在生成新的艾滋病病毒的全过程;(三)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片:早期没有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像感冒咳嗽的表现,后严重出现卡波西式肉瘤,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等各器官的表现症状。(四)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班会结束了,班会主要是以六大步进行的,通过同学有步骤地讲解,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中间播放同学自演的短片和游戏环节先是带动了气氛再是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更真实的了解艾滋病。

提问:刚才同学们看的短片是哪个传播途径呀?回答..._输血 引出传播途径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方法: 图片: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染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大家每人手里有一张纸条有的是职业人群,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觉的他们有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请你把它帖到相应的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了解无论是什麽职业只要是有良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可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五)宣传与关爱

1、介绍国内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他们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与病人亲密接触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扣8人围一圈双手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扣一样解开,中间不能松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目的:预防艾滋病要大家携手一起抵抗,一起努力.(六)结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一起抵抗,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班主任小结】

9.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九

关键词: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单纯性肺结核,CT表现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以后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 杀伤CD4 T淋巴细胞, 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让感染者出现感染和肿瘤的概率大幅上升。截至2013年,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对全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相关报道显示, 出生70 d的婴儿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合并原发性肺结核的病例非常多, 我国艾滋病的预防形势总体在控制范围, 但是仍有特定部分人群和局部地区是艾滋病的高发区, 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处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试验组) 与同时期收治的120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 (对照组) 的CT表现。试验组男76例, 女46例, 年龄16~70岁, 平均 (43±12.2) 岁。对照组男70例, 女50例, 年龄14~71岁, 平均 (42.5±13.2) 岁。

1.2 方法

CT扫描的结果根据患者发病的部位, 发病的范围以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1]。两组均采取PHILIPS 16排CT扫描检查, 扫描参数设为:电压130 k V, 电流30 m A, 采集层厚5 mm, 螺距1。从患者的肺尖扫描到肺底, 胸部的CT采用肺窗和纵隔窗进行显示[2]。

1.3 评价标准[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正的青年和成人HIV分类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标准为:痰和胸腔积液结合分枝杆菌阳性或者淋巴结和肺组织活检证实结核感染;出现明显的结核毒血症状;PPD试验出现中强度阳性;影像学出现典型肺结核表现, 抗结核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病变部位和范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CT表现在斑片或者大片实变影、大片实变合并多发空洞、多发结节影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CT扫描能够将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各种影像特征显现出来,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病变部位无特点, 累及范围较广泛, 大片实变合并多发空洞, 纵隔内淋巴结增大, 胸腔积液以及心包积液的情况出现率较高。

参考文献

[1]何春喜, 杨旭.4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12) :2222-2223.

[2]程春旭.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比较[J].当代医学, 2014, 20 (34) :12-13.

10.预防艾滋主题班会教案 篇十

1、20__年9月前,把防艾教育纳入20__版人才培养方案(不少于1课时),加强防艾教育进课堂组织协调工作,做到教师、教材、课时、考核“四落实”。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加强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将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主题班会之中,使全体学生科学、全面了解防艾知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责任单位:学工部、学生处)

2、将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纳入“5.25”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之中,通过发放宣传册页、露天宣讲等形式向大学生宣传防艾知识。

3、5月初对班级心理委员进行防艾知识培训,发挥朋辈教育在防艾宣传上的积极作用。

4、开展团体辅导减缓学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心理。

5、对“恐艾”、“谈艾色变”或有防艾知识需求的来访者,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给来访者以心理疏导和不良情绪的排解。

6、在学生公寓利用黑板报和防艾宣传画报,宣传防艾知识。

7、继续将艾滋病综合防治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指导各教学系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防艾知识宣传。

8、将“防艾”宣传教育融入主题班会之中,十一月份在“世界艾滋病日”之前,安排全校各班级召开以“防艾宣传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三、加强对防艾教育师资培训和业务指导,坚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突出新生入学、国际艾滋病日的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单位:后勤处、校医院)

9、加强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防控机构的联络协调工作,及时通报和处置疫情。

10、精心遴选人选外出专业培训,培养艾滋病防治教育专职教师1名,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次全校预防艾滋病师资业务培训。

11、常年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咨询工作。

12、9月份新生入学季,发放艾滋病教育处方。

13、10月份组织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14、12月1日举行“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15、按时对学校各部门艾滋病防控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与考核工作,及时收集各部门宣传教育活动的相关资料,规范建档。

四、充分发挥网络、板报、广播、校报等媒体的宣传功能,大力加强防艾教育(责任单位:宣传部)

16、3月前完成“__学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微信平台”申请注册。

17、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通过校园电子屏幕,定期播放“艾滋病防治”专题教育材料。

18、加强校园广播和宣传板报专栏建设,及时更新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内容。

五、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生社团、志愿者队伍积极性,灵活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全方位加强校内外防艾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校团委)

19、3月份,通过__学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微信平台,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20、4月份,进一步发挥我校大学生健康俱乐部的作用,利用防艾志愿工作队伍,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公益讲座,通过张贴标语、万人签名等活动,宣讲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法律和防治知识。

21、7月份,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加入防艾专项宣传,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向家庭和社会延伸、扩展,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22、11月份,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排演校园防艾的相关节目,通过小品、话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23、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通过图片展、发放宣传手册、医务人员现场咨询、播放纪录片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

六、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开设纸质书刊阅读专架,开辟电子读物阅读专栏,强化宣传教育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图书馆)

11.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十一

活动主题:预防艾滋病

六(4)中队

一、活动背景

通过认真仔细的防治艾滋的学习和交流,牢记下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预防知识,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

三、准备工作

图片材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活动过程

(一)、队会程序 1. 小组汇报人数

从第一小队开始依次(行礼)报告: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10人,实到10人,报告完毕。(四组依次)

中队长还礼:接受你们的报告。

四小组小队长跑步返回队伍前喊“稍息”。2. 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汇报人数

中队长:立正!(跑至中队辅导员处,敬队礼)中队原有队员40人,实到40人,一切准备活动就绪,请批准我们开展活动。

中队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汇报,祝你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敬队礼)3. 出旗

中队长:出旗,敬礼!(由后门绕一圈回到讲台旁)一人执旗,两人护旗。4. 唱队歌

5. 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中队长:你们知道艾滋病的危害性吗?(现场调查)今天,让我们来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懂得“珍惜生命,远离艾滋病”,现在,我宣布六(4)中队“预防艾滋病”主题少先队活动课现在开始。有请莫佩琳、王凯蕾两位主持,大家掌声欢迎。

(主持人上场,与中队长互敬队礼,中队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二)、队会过程

(一)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5.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二)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三)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艾滋,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四)作业:

课后让学生写防艾心得体会。

(三)、结束程序

中队长: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辅导员讲话。1.中队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防艾滋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艾滋病对家庭、社会的危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艾滋病,远离艾滋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珍惜生命。

2.呼号

中队长:全体起立,请辅导员老师带领我们呼号!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时刻准备着!(举起右拳,面向队旗)3.退旗 中队长:退旗。(播放退旗曲。全体队员静立、敬队礼,目送中队旗退出会场。)

4.中队长宣布少先队活动课结束

12.预防艾滋病结核病教案 篇十二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

时间:2013年12月5日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主要症状。

2、明白预防肺结核的措施。

3、教育学生按时接种卡介苗。教学重难点:

1、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2、教育学生按时接种卡介苗。教学用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红楼梦》吗?知道《红楼梦》中的人物——林黛玉的死因吗?(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忧郁、茶饭不思)教师小结——自古道:红颜女子多薄命。在解放前俗称“肺痨”,夺去了多少无辜百姓的生命。教师提问:那么,肺结核病是怎样感染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1)营养不良(2)医疗技术落后(3)预防知识缺乏

(4)社会不安定:国家灾难多,无法顾及百姓的健康。(5)不良的情绪

„„同学们,想知道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1、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1)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

当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时,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即被感染。

(2)不注意卫生、与患者亲密接触、免疫功能不全(源自慢性病,例如艾滋病)、饮食不均衡、久坐的生活方式,均增加患结核病的几率。

2、肺结核的症状

此病的初期类似流行性感冒。通常由咳嗽开始,并且痰里带血丝。干咳、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午后低热(两腮潮红)、夜间盗汗、消瘦、严重咯血。师解释:(1)发热(午后低热):多在下午4-8时体温升高,一般为37-38℃之间。这时病人常伴有全身乏力或消瘦,夜间盗汗。

(2)痰中带血:痰内带血丝或小血块,大多数痰内带血是由结核引起的。(3)“盗汗”:即病人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一般发生在体质虚弱的孩子(有时正常的小孩也可能有此现象),严重时衣服被子都可以湿透,而且患者自觉竭度疲劳和虚弱。

肺结核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规范、彻底治疗,最终将导致复发、恶化、机体产生耐药性,最终形成难治性肺结核。

三、肺结核的预防

(1)按时接种卡介苗。(强调七岁加强针应积极参与)

卡介苗实际是一种减毒的活结核杆菌,人工接种可剌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获得的免疫力可使人体在再次感染结核菌时,不致发病。已成为人类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武器,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3)保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

结核杆菌生命力强,很顽固,它在强烈阳光直射下能存活1~2小时。在阴暗潮湿地方可以存活数月之久。痰内的结核杆菌在沸水中只能存活5分钟。(4)保护自己,避免与病人接触。患了肺结核病的病人,在咳嗽时1公尺的距离都可能把病传给其他人,尤其抵抗力差的孩子。(5)隔离并治疗病人

家中有患肺结核病病人时的做法:家中病人在咳嗽时,最好用干净手帕把嘴捂起来,说话及咳嗽时和健康人至少保持1公尺的距离,以避免传给其他人。

四、肺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肺结核病是一种富贵病,应做到:

(1)吃好:因病人的食欲特别不好,为增加食欲,可在烹调上下功夫,做到品种多样化,色、香、味、形好。有条件的除每日三次正餐外,可另加两次点心。应忌食刺激性食物及辛燥生痰之物。因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药治和饮食调治。(2)注意休息好: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通风良好,房间要经常消毒。(3)注意环境卫生:结核病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或痰盂里,然后焚烧或消毒后倒去。不要对着家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最好戴口罩,口罩要每天煮沸后清洗。

(4)注意饮食用具的卫生:用过的器皿、用具(食具、衣物)要煮沸消毒,时间为10~15分钟。衣被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可达到杀死结核杆菌的目地。

五、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患肺结核病?

由于早期大多没有症状,可依赖胸部X光检查和验痰中有无结核杆菌来确定。常常接触肺结核病人应定期接受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成年人固定每年做一次胸部X光检查更是重要。

六、学习本课,你应怎样做,避免感染肺结核病?(学生小组议论,联系自己进行汇报)总结

13.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教案 篇十三

教案标题: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危害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创新教育承担着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应处处注意抓住机会或创设一定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热情。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流行趋势、危害、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义及检测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图片、材料分析等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并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

当前,全球艾滋病的形式十分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艾滋病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如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不仅危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各国的流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当前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尤其是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了解太少,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本教案适合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班级大小:

中专一年级(约50名学生)教学材料清单: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联合国公告标语内容、艾滋病相关资料内容、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各种行为的图片

教学概要:

提出什么是艾滋病,引出艾滋病传染的三大主要途径,引导学生自行讨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并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害,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由学生自我小结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师生互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大家讨论交流,发表不同的见解,回家后把所掌握的知识向亲戚朋友宣传。

教案使用建议:

班级学生数不超过50人,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4张拼在一起的桌子周围(利于小组讨论),课前准备:

学生活动:课前搜集与艾滋病相关的资料,如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流行现状、危害,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义及途径。教师活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点,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并准备相关材料,如图片、测试题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大屏幕展示联合国发布的公告:艾滋病威胁不亚于核武器。艾滋病如今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好习惯。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共同讨论,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讲授新课

(一)艾滋病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 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

(教学预测及对策:作为中专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概念并不陌生,鼓励学生大胆讲述,教师给予指导,起到复习作用)

学生总结得出: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设计思想: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并且运用已获取的知识。让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知识并通过讲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使学生学会自学、自解、自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师:课前大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搜集了许多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每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当一回解说员,帮助我们一起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生:讨论得出分别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教师小结:艾滋病传播的三大主要途径(大屏幕展示)1、性接触传播:

(1)目前全球主要的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2)艾滋病可通过性交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3)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2、血液传播:

(1)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2)接受未经血液筛查的输血;

(3)接受未经筛查的器官或组织移植。3、母婴传播:

(1)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2)感染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将病毒传播给婴儿;(3)感染的母亲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播给婴儿。

(设计思想: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自身已掌握知识的认识及运用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三)艾滋病预防措施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大家想想我们该怎样来预防艾滋病呢?

生:讨论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如下(大屏幕显示):

1、自爱,遵守性道德,杜绝婚前、婚外性行为。

2、使用安全套。

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4、关爱下一代,受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

5、救护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 流行现状:

师:各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指派一名同学公布收集的最新数据

(教学预测及设计思想:每个同学所收集资料的侧重面不同,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和教师间、学生和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健康信息、彼此的经历和经验,相互促进提高。)

教师概括小结:(大屏幕展示)

1、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感染者95%在发展中国家。

2、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呈蔓延之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0万,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同时全球又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3、80年代艾滋病流行几乎不涉及妇女和儿童,而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妇女儿童感染HIV,他们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到2010年,如果艾滋病的传播末得以控制,那么,在流行严重的地区,艾滋病将使婴儿死亡率增加75%,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增加一倍还多。

4、卫生部通报显示:①我国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增加。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1837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

②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③经性途径感染呈上升趋势。

④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

另外,感染者的流动、大量人口流动和性病疫情上升等是造成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危害:(通过案例,以叙述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如:艾滋病孤儿的生存现状、国家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艾滋病人由于疾病遭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治疗艾滋病所需昂贵的药品等等问题)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思想:鼓励学生从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家庭造成极大影响,而且也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预防艾滋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教师概括总结如下:(大屏幕展示)

1、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

2、对家庭的危害 ①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②使家庭经济状况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对社会的危害

①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②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③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五)窗口期和潜伏期概念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查阅的资料和理解,如何来定义艾滋病的窗口期和潜伏期? 生:相互之间交流查阅的资料 教师小结后,大屏幕展示:

窗口期: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 一般2周到3个月,我国目前各疾病控制中心普遍认可的窗口期是3个月。在窗口期虽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出现临床各种表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这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态、营养情况、年龄、生活和医疗条件、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为6~10年。在此之前,他们从外表上看上去与健康人一样,可没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自己并不知道已感染上艾滋病,但潜伏期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六)艾滋病病毒检测意义及艾滋病病毒检测途径

师:有人认为,既然艾滋病无法治愈,查出来也没有用,因而不愿意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这种认识对吗?

生:集体讨论 教师小结如下:(大屏幕展示)(1)减少担忧;

(2)早期接受观察治疗;

(3)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向艾滋病的发展;(4)及早采取措施保护家人,防止将病毒进一步传播给他人。

检测途径:(大屏幕展示)

目前通常的检查办法是到当地的卫生防疫机构进行血液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如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表明这个人已经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一般不超过6个月)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所以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病毒,应尽早去做检测。检测的结果若为阳性,应在3-6个月后再去医院复查。

我国省、市级卫生防疫站、皮肤病防治所、各大医院都可以进行。目前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已成为各地血站或血液中心的常规检测项目。关于对检测结果的保密问题,国家有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不得将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

三、课外延伸

1、大屏幕展示正常人与艾滋病人各种行为的图片,如握手,拥抱,亲吻等。

2、大屏幕展示测试题 判断:(1)与艾滋病病毒者握手、拥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性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具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4)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病毒()(5)安全套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6)游泳池会传播艾滋病病毒。()(7)咳嗽和打喷嚏会传播艾滋病。()

同学们看了前面的图片,可以判断(1)是错误的。那么以下几道呢? 学生充分讨论并回答,老师引导总结如下(大屏幕展示):与艾滋病人一起工作、吃饭、握手、拥抱甚至同居一室,都不会染上艾滋病毒,所以艾滋病的恐慌是不必要的。并且还不应对艾滋病患者避而远之,而应该给予关爱;(4)(6)(7)是错误的,其余正确。

四、布置学生家庭作业:

回家后将本节课所获取的知识向亲戚朋友进行宣传。

上一篇:妈妈,我想对你说小学五年级作文550字下一篇:爱的画面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