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精选8篇)
1.新教育理念 篇一
新教育核心理念
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其“幸福”二字是依照马斯洛人本心理学理论提出的,指成长中的儿童需要在人的多个层面的“幸福——需要满足”中获得一种平衡。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二字,主要指的是教育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这种幸福完整教育,主要体现在新教育所倡导的师生、家校、亲子间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和“晨诵、午读、暮省”儿童生活方式。
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请记住,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朗读手册
我们认为--
阅读童书可以提供给孩子快乐
阅读童书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方式
阅读童书可以刺激并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阅读童书可以培养孩子面对与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
阅读童书可以抚慰特殊孩子的心灵
阅读童书能提高儿童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梅子函
树在成长之初长得愈慢,其木材的质地就愈好。这句话震撼着我的心灵,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类的成长;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孩子们早熟,就像树木一样,如果树木在幼苗时期长得飞快的话,只会出产质地柔软、易朽的木材;如果树木在最初慢慢地成长,好像与困难拼搏一样,就会成为坚固的、上好的木材,就如同树以正常的速度成长,最终必会长成参天大树。
--梭罗
伟大的故事,有着神奇的力量。
如果你想使你的孩子优秀,请给孩子讲神话故事;
如果你想使你的孩子卓越,请给孩子讲更多的神话故事。
--爱因斯坦
晨诵午读暮省儿童生活方式的提出:
新教育认为,在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中,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着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
四年级学生中,45.7%的孩子每天会将阅读当作休闲活动;在八年级中,只有27%的孩子为了兴趣而阅读;到了十二年级,只有24.4的孩子每天享受阅读的乐趣。四年级学生中,每周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占40%,到了高年级就降到了10%。
——《朗读手册》
晨诵——与黎明共舞
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
三个特点: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晨诵诗的选择:
其一,晨诵的诗歌需与儿童当下的生命有关;其二,晨诵的诗文需要朗朗上口,适宜吟诵;其三,引领当地老师认同晨诵的价值。注意:链接干国祥的相关理论。
再说怎么诵,由于不是以知识传授和考察为主要目的,因此在诵读的时候便重点放在感受诗歌传达的思想和韵律的美。
晨诵与晨读的区别: 1.诵读内容不同。早读的内容多为语文课文,而晨诵的内容则以优美的诗歌以及散文片段为主。
2.诵读目的不同早读的目的往往是记忆,而晨诵的目的是让诗歌与孩子建立起管子,丰富学生的心灵,记忆是次要的目标或者说是前提性的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
3.诵读方式不同。早读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重复为手段;晨诵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共读特别是个体吟读来进行
晨诵注意点:
1.教师范读不要过于追求普通话的标准特别是要警惕表演色彩,而更应该基于自身的体验去读。
2.打破共读,提倡站读,要养成习惯。
3.消除恐惧。
4.模仿创作。
午读——“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
书籍的选择:
永远不存在抽象的儿童,一个小学生,永远有他特定的年龄、性格、性别、经验兴趣与独特的智能。——苏霍姆林斯基
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宽容、合作、自律、感恩、慈悲、执著、信心、爱„„
使命: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他此时此刻最适宜的童书;通过阅读,向儿童传授人类普世的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阅读: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共读:就是共同生活,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阶梯:成长是一段彩色的阶梯,每一个年龄,需要不同的童书,和不同的阅读方式。
阶梯性:成长是一段彩色的阶梯。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二年级和四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低年级(1至3年级)倡导读写绘结合,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让低幼儿童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
中年级(3至4年级),开始逐步从绘画中淡出,而加大文字阅读;结合讲故事,加大整本书的主题探讨;并开始进行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记的阅读。
高年级:主张共读方面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加入自然科学方面的阅读,将阅读与儿童文学创作相结合。
读写绘实施的几点建议:
原 则:
1、不是为了培养画家;
2、为了创造与表达不是为了技法;
3、不临摹现成的卡通。
共同生活——
源于共同阅读共同写作的共同生活。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新教育所倡导的亲子共读一本书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拥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通过亲子、班级共读,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
整本书共读的基本流程
导读推进(分节读,小讨论)主题读书课
导读注意点:
1.低段朗读
2.中段复述
3.高段小主题
4.读议互动 分章注意点:
1.在首思尾
2.展示全景
3.留下悬念
4.大问题
读书课注意点:
1.主题单纯清晰
2.不重复讲故事
3.联系生活生命
4.向后向外展开
暮省——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内容可以根据孩子晨诵、午读等读诵的内容确定。
随笔与作文的区别:
1.给学生的回复随笔不针对写作技巧;
2.老师要放弃第三者立场,建立“我”与“你”的关系
3.对话要基于真正的问题,要保持对话的持续性
4.不滥用激励;
5.要注意随笔的隐私问题。
学生的随笔也不等同于作文。
1.随笔的关注点在学生的精神,作文的关注点在学生的写作能力。
2.随笔关注写作内容,作文关注写作形式。
3.随笔不关注文章结构、修辞等内容,它以对话为核心,强调共写,师生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4.作文以修改为核心,强调通过反复琢磨、调整语言结构来提高写作技能。
班级如何开展晨诵、午读、暮省?
依据所在年级及学生特点,在教育在线寻找榜样。
一边阅读,一边依据自己的生活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诗歌与童书。
在教育在线上寻找资源,低年级上学期可以诵读儿歌、童谣、绘本,下学期加大绘本阅读量;中高年级建立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寻求家长支持。
重在坚持。
2.新教育理念 篇二
一、新理念要求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在的教学中, 很多人把“分数”看成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在学校老师看的是学生的分数, 回去后家人也是问的分数, 但是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明白, 学生的分数高并不一定能力强, 高分低能的学生现在比比皆是。所以, 现在的新教育理念明确要求, 教师在课堂教育中, 要教会学生“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提出质疑问难, 让学生主动探索。课堂教学强调师生间的经验交流, 相互启发, 使之产生更强的探索愿望, 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 “从小学一年级起, 就要鼓励孩子们学习, 在课堂之外学习, 锻炼观察的本领、思考的本领、创造的本领……”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要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养成独立探索、主动求知的态度和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当然, 我们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既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 又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的空间。这样, 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教学的实际紧密结合, 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从而实现所要求达到的教育的目的。
二、新理念要求课堂教育要学生张扬个性
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作为教师, 我们要及时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 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于他们取得的, 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 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1. 积极创设“动中有节, 乱中有序”的课堂状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既不太放任, 也不过于严肃, 形成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中, 学校里的规矩很多, 课堂上的规矩更多, 这些所谓的“规矩”把天真烂漫的孩子, 在行为上训练成了循规蹈矩, 导致思维上缺乏创新精神。所以, 现在的课堂提倡让孩子畅想、畅言, 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 任想象驰骋, 任思路纵横, 多种想法涌动、交汇, 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引发创新的潜质。
2.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重视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在我们的课堂上, 常常会遇到发“怪问”的学生, 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 同学也易产生反感, 认为是“出风头”。但是事实上,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呢? 例如, 教师讲到田忌赛马一课时, 一学生突然问: “在如此重大的比赛中, 对手为什么没有发现孙宾、田忌的策略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我们现在难得缺乏的“创新意识”, 如果教师报以极大的热情, 根据学生的“怪问”既引导大家进行讨论, 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又保护了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从以上这个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 “怪”问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 它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但这颗珍贵而娇弱的种子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 才会生根发芽, 长大成材。
三、新理念要求课堂教育成为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 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 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形成一种师生互动, 主体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学生的学习要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 这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互为主体。例如, 在口语交际课《画出你眼中的风景》一课教学中, 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 树叶、布、纸等。先让学生自己随便搭着玩, 然后在适当时机提出一个问题: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组成不同的画, 可以画下来, 看谁想得多? 画的漂亮? 这样, 不仅学生的思维就动起来了, 手动起来了, 思路、方法也多起来了。最后, 小组间互相交流, 并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班级的板报园地上去展示。这样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就会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更多的素材,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活动的过程, 学生是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 活动中体验, 活动中发展, 而且实现了个人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机, 充满了活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只有努力探索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意识地把新教育的理念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落实, 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真正让每个学生成材!
参考文献
[1]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4.
[2]张承芬, 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3]邱学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手册[C].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
3.运用新教育理念指导地理教学 篇三
一、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后进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和全面发展。现在的教学体制中,班级学生较多,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在课堂中,住往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发言,更能在地理课堂上展现自我。而另—部分学生则做地理课堂上的旁观者,技能较差,难以跟得上整体学习的步伐,发言不积极,学习被动,表现得较为低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了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认为地理不是主要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少,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与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违背,与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态度和蔼,平易近人,在课堂上经常选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他们解决,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与同伴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同伴的肯定与认同对他们也产生了积极的鼓励作用。从而赢得了原来对地理学习丧失信心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喜爱。
二、发挥学科优势,培葬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科是要个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丰富性、趣味性、边缘性与实用性。作为地理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科特点,完全可以让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回到这些学生当中来。笔者在教学中使地理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性,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声音、动画、音乐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地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
每一位学生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现实生活。地理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使地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认识现实世界中各种生活现象与地理的联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使地理教学能对学生生活有用。在学习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时,用不同的图片展示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经过生活适应,形成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服装特色,如热带沙摸地区,阿拉伯人传境服装是宽大的白色长袍,头带长纱,主要是适应本地炎热干旱的气候。爱斯基摩人习惯穿毛皮做的衣履,主要是适应本地寒冷的气候。我国的藏民的长袍腰间,总是喜欢把一只袖子挂起并露出胳膊,是为了适应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使学生掌握各地的传统的建筑,可以看出各地自然环境。在热带沙漠地区墙厚窗小,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的房屋顶尖,多高脚楼。我国黄土高原区房屋多是窑洞,南方的房屋尖顶,北方地区的房屋多平顶。这样使学生掌握了各地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条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特产与交通条件,丰富了地理知识。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过分关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注重地理成因的阐述与地理名词的解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是很密切,现代的教学中应体现地理是大家身边的地理,以学生的所见所闻为基础,教学中密切贴近生活中的实际,扩大学生的眼界,教会学生必备的知识与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例如在学习“中东地区”一课时,讲授中东的节水农业时候,可以让学生讨论我们当地的
农业灌溉方式是浇灌,是一种非常浪费水的灌灌方式:学习到印度实行的“绿色革命”时,也可以补充我们国家与我们的家乡为了满足粮食需要时所采用的土地与生产方式的改革。这些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如对家乡,祖国与世畀的热爱,树立全球意识,在学习全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特点,展现与其相关的不同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从全球的范围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去认识把握世界,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责任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的志向。笔者在讲授《日本》一课时给学生介绍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经济特点,较客观地介绍了日本与中国关系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次教学反馈调查中,学生普遍对这节课评价较高,能全面地了解日本的特点,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在理论的地理学之外,还有一种美学的地理学”,赫特拉说得好,地理涉及大量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内容。在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美,展现这些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内容,例如利用俄罗斯的白桦林、交响乐、芭蕾舞与红场,印度的宗教、音乐与舞蹈,日本的樱花、漫画、火山温泉,欧洲西部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音乐,图片与录像,无一处不是美的画卷。学生们都说地理可以带大家做免费的旅游,给他们以美的享受与熏陶。
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与总结。而我们也不难看出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培养,对地理也越来越喜欢。但是我们也看出了学生的彷徨,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担心所学的内容是否是考试的内容,要求教师多强调知识点,对知识更为细化,以求在每次的期中与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 篇四
一、简历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江苏省政协委员。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有人称,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朱永新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20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曾经荣获过“姑苏青年之星”、“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连续两次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并被选为苏州市副市长。
在学者与官员的角色中,朱永新穿梭而行。他说:平生最得意的事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在苏州实践,能够坦荡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术研究,常常享受到双重丰收的喜悦。姑苏城内城外,到处能够捕捉到朱永新教育理念的影子。
有人说朱永新在做梦,朱永新讲,我们是在把梦想变为现实。我们可能改变不了整个教育,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老师与学生,至少这三年我们已经改变了一大批老师的状态以及孩子的命运。我们是在追梦。
二、朱永新理想主义教育思想
1、朱永新理想主义教育理念的来源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家雷迪,以及巴德利、怀德海、沛西&8226;能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法国教育家德摩林、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瑞典教育家爱伦&8226;凯。他们主张要培养富有个性和独立精神的人,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国家建立“新学校”,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创建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
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
在我们国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他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也都有他们的认识。蔡元培先生就有一篇文章,《论新教育和旧教育之起点》;陈鹤琴先生把活教育作为旧教育的对立面,他没有明确提出新教育,但是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教育;黄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的论著中多次使用新教育的概念。
新的时代总是要呼唤新的教育的,一个时代理应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纵观中国教育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肯定教育在获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朱永新认为,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国教育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
除受以上教育思想的熏陶外,朱永新理想主义教育理念,还受到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过“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的启示。“乌托邦”,UTOPIA,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既“无有之乡”。“乌托邦”在现代是“空想”的代名词。朱永新认为,“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教育必须具有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他引用波兰教育哲学家苏科多斯基的观点:“着眼于未来的教育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目前的现实不是唯一的现实,因而不能构成教育的唯一要求。着眼未来的教育精神超越了目前的范围,以共创明天的现实为目标。”
朱永新认为,“必要的乌托邦”还意味着在人们越来越受现实功利羁绊,越来越被实利主义限制了生命意义的拓展之时,由于教育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的追求,至少还可以寄希望于教育去使人对人在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型保持警觉,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意思是在现实中,有许多人单纯地追求功利,甚至有些人在追求一己私利时都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求真、求善的生命意义被窒息了。而教育能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形成善良的道德行为规范对上述行为可以起到矫
正的作用。——编者)。
正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朱永新教授在2000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我的教育理想》,在200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新教育之梦》,提出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新教育之梦》是朱永新对20余年的教育研究成果进行的概括和凝练,对新世纪中国教育进行了沉思和理性观照,勾画了自己的“新教育理想”,是对当今时代“新教育”的理想的解读,而实践与丰富这种悟得,是一个必然也是一种趋势。
从此,一股“新教育理想旋风”正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兴起,一些学校、老师自发地开展了“理想教育实验”。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2002年9月,新教育首家实验基地在江苏省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挂牌。新教育实验很快波及全国,山东、广东、浙江、福建、黑龙江、吉林、上海等省市的一大批教师主动加入实验大军,千千万万的师生开始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此后不到1年,新教育实验正式得到认证的加盟学校已近20所,主动参与实验子课题的近百所。1年半时间就有了100多所实验学校,许多个人还开设了新教育实验班。与此同时,“教育在线”网站创办,点击率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150万人次,成为全国一个极富特色的大的教育网站。根据2004年的统计,“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已遍及全国21个省市205所学校,其中张家港已由政府发文,全市中小学校全部实行“新教育”。千千万万的教师们正在行动中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实验学校、老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相关网站上,可以看到新教育实验学校、老师、学生的可喜成长。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新教育理论对当前教育的改造、优化、促进作用,也为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和推广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奠定了大规模实验的基础。现在还有许多学校的试验正在进行中,有的到2007—2008年才能结题。这些学校试验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新教育理论;加强新教育理论实践的基础性建设;形成区域性推广科研成果的新型机制;建设特色化内涵发展的“校园”“社区”;促使教师在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2、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简介
有人问朱永新,为什么要进行新教育实验?朱永新的回答只有四个字:“为了补缺”。那么中国的教育究竟缺什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中,朱永新认为缺公平、缺特色、缺理想、缺服务意识、缺人文关怀、缺教育理念„„核心病灶急功近利。其结果,不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而是一时有用,是为了某年某月某一天。初中三年是为了中考,高中三年是为了高考。因此,长跑12年身心倦怠的孩子往往错将高考当终点,殊不知,此为人生起点。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是《新教育之梦》。这是《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中的一本书。
朱永新文集共有10卷本。《新教育之梦》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即把个人的体验、感悟、价值观融于一定的思想观念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想教育理念。但这理想教育理念又是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的特性,能够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和转变思维方式。在对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揭示中,既体现了朱永新关于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管理等教育理念,又体现了朱永新力求使这些理念与教育实践结合的探索精神,有众多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具体构想,从而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因此,《新教育之梦》中的教育理论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应该而且可以推而广之,转变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教育实践行为。一种成熟的学术思想必须注意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整合,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去发挥它的学术价值。这是众多学校之所以进行新教育实验的原因。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新教育实验追求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每一个人发展个性,舒展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从加入实验这一天开始,就要真正地动起
来。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追求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朱永新特别鼓励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要相信相当部分的老师会有成就,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新教育实验追求的一种境界。通过“新教育实验”,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让学生、教师和学校一起成长,以理想的教育“培养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现代人”。
主体实验项目主要有:
(1)营造书香校园:由“新教育文库”提供教师必读100本,并组织相关读书研讨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经典读本》诵背活动。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实验学校将每年9月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实验学校提供专门、保量的阅读时间给师生,鼓励学生家庭建设家庭图书架,形成“书香家庭”。实验学校图书馆向家庭和社区开放,并形成校际合作、区域流动。将成立“书香俱乐部”,作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指导各实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各实验学校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各实验学校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
(2)师生共写随笔: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
(3)聆听窗外世界: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
(4)熟练应用双语:开展中英文听说活动,培养学生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与中文,培养学生具备终生受益的口头表达能力。
(5)建设数码社区: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进行网络学习、交流,在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6)创建特色校园: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学校有特色,师生具备个性的技能。
最后实现: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
三、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1、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是核心理念。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学生为分而学,教师为分而教,见分不见人,丧失了教育本来的功用,造成教育的短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朱永新预测,6年功利教育将带给学生60年混乱和迷茫。他在网上告诫教师,“教孩子6年,我们要为他的60年打好底色。”我们,也包括他自己。直面中国教育失误,坐而论道者遍地,朱永新欲以力所能及的补救起而行道。
朱永新非常推崇“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的成果。”的观点。许多人认为这非常精辟地诠释了教育;也有人认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这里学校所教内容,主要是指一些纯粹的应付考试的东西,这些东西,好多在实践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记的;而那些在实践中一刻也离不开的,是根本不会忘记的。——编者)。
在这一方面,他专门做过调查:平江实验小学的一些教师提出,作为教师都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希望在快乐活跃的氛围内进行教学,可现实是现在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讲话、活动的时间,没有活动作文怎么写?尤其苏州现在已取消学生的春、秋游,他们不得不将时间花在那些重复的题海里,以至于学生一听到放假就欢呼雀跃,学习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对此,学校固然可以按照新教育实验逐步改善以往的办学理念,可更大的压力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甚至出现有的家长看到作业少了就责怪老师的情况,社会究竟对新教育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为此朱永新指出,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定不能少,该做的还是要做,只要是省内游,安全工作做细一点,可以恢复学生的户外游。不仅如此,还要多搞些这样的户外活动,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馆、园林等,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得到实践。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埋怨没有时间,那时他们都将时间用在了加班加点上,试问:加与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不如将这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现在有些学生对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题目就不会做,原因就是没看懂题目,这非常值得教师们反思。相信只要学生确实是进步了,社会会给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此外,朱永新还提到,面对目前应试教育,有很多学校都喜欢和其他学校比,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好的教育不需用分去衡量,一个好的老师也不应该用分去评价一个学生,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注射了成功基因”。学生的潜力没挖掘出来,教师千万不要宣判学生“死刑”,“残障儿舟舟不是当上了出色的指挥家吗?”
3、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教授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说,好多人都问他:你的身体怎么这样好呢?他说不是身体好,是精神好。自己也有高血压、高血脂。
但有了好的精神,就有了一切。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者,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先生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4、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惟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对个体生命来说也是如此。朱教授荣登2003年度《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人物榜,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最具人文气质的市长。他透过历史的眼光,长久以来一直探问社会人心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深切感到在万众一心发展经济,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异常匮乏的当下,人心的异化、社会的失衡以及城市的病态繁荣已是愈演愈烈。正是源自于这种“社会良心”深处的忧虑,朱永新一直在大力倡导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倡导民族精神的变革。这就是个性,就是特色。
作为万灵之长,我们能否开发出自身的“心理原子能”,使普通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呢?
人的大脑是一个动态的“创造物”,只要善于开发,就能够启动“心理原子弹”的按钮,使智慧迸射出绚丽的光彩;相反,人的大脑又呈示出天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伤其神经,抑其中枢,潜能就会沉而不流,甚至成为一潭死水。朱教授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不行不行你真笨”,这样,再行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获取“高峰体验”。所以,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一个停止撞击成
功的学生,就意味着对自己失去了自信。
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朱教授的及门弟子苏静教学不足一年,她的一群十几岁的学生就能背诵100—300首诗词,并能在两分钟内任你命题,写出诗意沛然的佳作来。但苏静却说这本是自然之举,孩子们背诗、赏诗、作诗,正像花丛中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转,树林间的小鸟婉转地歌唱一样,是一种生命的快乐。是的,潜能在有效开发并结出硕果之时,孩子们所感受到的绝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朱永新非常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认为这是学生生命价值的体认。但有的并不是都如苏静老师一样是在师生共同发展,而是以牺牲教师的生命价值为代价。所以他反对所谓的蜡烛精神,不是将教师的精神与身体透支殆尽,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得到呵护。甚至,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哪来的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哪来的学生的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而且不是一次两次地说,而是千万遍地说;不是一天两天地说,而是天天讲。让这一信息根植于教师的心里。而教师一旦拥有了这份自信,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为了激发教师内在的潜力,朱永新教授于2002年6月26日“教育在线”网站发表了《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明确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也写得一清二楚:“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是我所看到的最具特色的一个“保险公司”,它在相信人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又内含了一个“持之以恒,十年不止”这样一个必备的条件。两者的结合,才能到达真正成功的彼岸。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02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字:“读书,看网,写作。”张向阳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他用200多个夜晚写出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记。他在“教育在线”论坛上的签名是:“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之
梦的火花。”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途径,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江苏吴江市第一小学费建妹老师曾因打朴克而在当地小有名气。2003年参加新教育实验后,投保于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写点东西。渐渐地,对写作发生了兴趣,与朴克牌进行了永久式的告别。四个月的时间里,发表了十多篇文章。因其文富有激情,所以被人称之为“激情费小妹”。这激情是潜能开发之后的自然迸射,是获取自信之后的精神收获。
5、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教授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老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读书是最好途径之一。
读书与写作应该是人的一种根本性的精神享受,在这种精神享受中获得全面的发展。热爱学习应该是人的生命本性,个体通过学习掌握人类的本质力量,由此体验人生的自由境界。所以一切教育大家在强调读书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写作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教育随笔,叶圣陶力倡教师写“下水文”,朱永新教授让教师写教育日记。这其间似乎有一种本质的联系。因为没有读书与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教师自己写不出好的作品,要求学生写作就失去了说服力量。没有教师的潜能开发这一生动的“教材”,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内蕴的潜能。师生同写日记,无疑创造了一个共同发展的文化环境。只有为个体发展创建一个完美的、高质量的发展环境,并确保这种环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理想发展。这种“环境商数”一旦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商数,就会产生一种始料不及的飞跃。
朱永新先生相信“名师出高徒”这一古已有之的名言,但屈指可数的名师,往往令你投师无门。但他说并非无路可走,人们可以借助一个中介,去聆听名师的教诲。中介,便是富这有文化品位的中外名著。通过这些作品,穿越时空,去索取其思想文化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讲,名师就在你的身边,就教于名师的机会俯拾即是。他说,在读这些作品时,他往往为先贤哲人出奇制胜的警策之语惊叹
不已,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敬仰感。也有这样一种情况,哲人之言,恰与自己所思所想不谋而合,这会令你激动不已,有一种与伟人心灵对话的美感体验,以及生命价值体认的特殊感受。
所以,几乎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读书,成了令朱教授心迷神痴的精神之旅。他说这是父亲送给他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在他年仅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让他每天书写两个小时的毛笔字。这种持之以恒的练习虽未成就一个书法大家,但每天5时起床的习惯却沿袭至今。这比他人早起的时间,就全给了读书。他说,捧读一本好书,很快便将自己带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不知时间流逝,不知烦琐纷争,惟有将自己融入宇宙自然的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悦。
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可谓一语中的,读书是一道教师必须跨越的坎。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小学生背诵一本中华经典,中学生背诵一本属于美文的英文书。他说,如果背诵了这些书,就会将其精华内化在学生的头脑里,后劲无穷,受益终生。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他提议设立“读书节”的提案虽然在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未能通过,但其志未泯。他说,在以后的政协会上还要继续提交这一提案。
2003年11月于苏州举行的第三届世纪教育沙龙的主题就是“营造书香校园”,与会人员专门就“读书”这一民族发展大计进行了交流讨论。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发表了题为《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的“阅读宣言”,倡导在校园营造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并以此为突破口,建设书香社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沙龙组织还审订了《新世纪教育文库》,2004年版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教师阅读推荐书目,讨论了《“营造书香校园”行动计划》(草案)。《计划》祈望看到:“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捧起一套经典,拒绝粗制,拒绝盗版,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精心的阅读,来填实比天空还广阔的心灵;”“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雨,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每一所中国学校
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精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便是“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受惠的学校之一。他们于2003年夏季举办的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届读书节,让“书香”成了校园失传已久的一道最美的风景。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向图书馆推荐一本最受感动的书。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是一张统一格式的“捐书者赠言”与签名,以示对捐赠者的尊重,并希望以此来提示本书新的读者:这是一本某一个高尚者的一次高尚行动,请你尊重并保护这一份高尚。学校还刻制了一枚“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开架图书专用章”,表明这是一场爱心与文明的传递,请您把它平安地传递给下一个万里人。读书节过后,读书的余香依然不绝如缕。高二“读书节”“书香系列”之“青春吟”诗集已经“出版”,学生的《读书随笔》编辑工作也已准备就绪,可望2004年开学之际问世于校园和展示于“教育在线”。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也需要条件的便利,因为便利会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朱教授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了这种便利所带来的愉悦。比如在美国,你只要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就可以到图书馆借书。还书也无需办理什么手续,尤其是社区图书馆,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顺手将书往里一扔即可。所以,他很希望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供学生随时阅读。这样,既省却了烦琐的借阅手续,又没有了开放时间的限制。有人担心如此状态有可能造成图书的丢失。但朱教授却说:“我们应该相信孩子。即使有的孩子真的把书拿回自己的家里,说明他非常喜欢这本书。孔乙己还说窃书不算偷呢,孩子爱书就更不是什么坏事情了。”
朱教授的意见得到了回应,江苏一些学校开始对此发生兴趣。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图书大角”。放学之后,孩子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这里阅读;有的孩子回家后写完作业想看书了,也会跑回学校阅读。结果,非但学校的书没有少,有的学生还将自己家里的书拿到了“图书大角”里。这种没有围墙的“图书大角”让学生在心灵放飞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在心理自然状态中尽情地汲取与古今中外“名师”对话的精神营养。
朱永新教授说,新教育实验的目的不单单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拥有智慧。他说,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
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关于朱永新
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炮轰”中国现行教育的三大“病症”,其中之一就是“高中文理分科”,他认为:“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习不再学历史、学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关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朱永新的“炮轰”可谓切中时弊,点出了当前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要害问题,即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式微。在教育中,具体表现为只重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有效的,不重视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是有益的,只重视让他们知道“成本—收益”的计算,不重视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善恶美丑。打个比方吧:中国教育目前的做法,就相当于只重视把剑磨得锋利,至于这把剑将掌握在谁的手里,保卫谁,刺向谁,则不甚了了。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教育忽视了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朱永新把中国学者与“诺贝尔奖”无缘归因于这一病症,引起一些网友不以为然。但是,如果人们把诺贝尔奖,尤其是诺贝尔奖中的自然科学部分,视为一种最高科学成就的指称,把朱永新的焦虑理解成希望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贡献伟大科学家的话,人们就不难理解他的话了。因为真正伟大的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无不对人类的命运充满了关怀,无不把造福人类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人们很难想像,假如他们都是一些浮躁而且急功近利的人,只是为了金钱、地位而工作,他们有怎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和许多人的印象或想像相反,西方反而是非常重视在教育中灌输人文精神,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看做是教育的核心,他们将其称为“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经典著作和西方历史,目的就是要解决对西方文明的认同和西方文明的传承问题。西方教育家认为,由于大部分学生不能升入大学,因此到了大学再进行“通识教育”就太晚了,必须在中学就开始。比如在美国的中学,“通识教育”被称为“公民课”,除了一般的西方文明外,还非常强调美国的历史及文化,以及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等。西方通识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把科技的发展置于人文和伦理的关怀之下——这和朱永新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困扰人们的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比如人才流失、校园暴力、学术腐败、缺乏创新和自己的独立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等,从根本上说,也都和中国缺少自己的通识教育,没有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有很大关系,因为如果人们都只关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愿意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承担责任,那自然就是有奶便是娘,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了。
5.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当代大学教育 篇五
胥梅
(西北大学 法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它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有着强化说明的作用,全体教职员工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古代教育理念的精华
(一)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
孔子说:“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或说为十五岁以上能够自己“束发修饰”的、或说为自己送上十条干肉作学费的,孔子都愿意给予教诲。
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分种类、贵贱、年龄、地域、个性差异,凡是愿学习的都收为子弟。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及《孔子家语》《论语》的记载,有姓名可查的,有80人。颜回是平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路、子张、原宪、曾子、樊迟均为平民。公冶长,坐过
牢。颜涿聚是“梁父之在盗”。这些有罪之人,孔子也收了。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为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为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疾学在于尊师。” 意为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这些均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尊重,尊敬师长的良好教学风气。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还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朱熹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
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求未知。这种既重视时习温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四书集注》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也有一句名言:“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又不忽视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主张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也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礼记·学记》还明确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里深刻地阐述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立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也要学,教即是学,教与学互相促进,才能提高教的水平。对学生而言,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孔子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
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二、当代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还是教育机制落后与官本位思想严重。到底大学主要任务是什么,每年投入的钱到底有什么社会效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放在第几位,如何合理评价教授工作,和教学管理与服务,这些基本问题都搞不实,很难搞好高等教育。
首先是教育体制僵化,忽略了文化学术氛围的培养;在大学校园里人人皆忙,缺乏交流沟通,缺乏活力。大家都怀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做事情,看重的是结果,而非事情本身。这种心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初始阶段,成功的捷径和方法可以总结和效仿,再想获取进一步的成就就相当困难了,很多人都会感到茫然,看不清方向。在这个层面上,没有什么成功捷径可以复制,支持你走下去是依赖于在初始阶段依靠兴趣发掘出来的方法途径。在这种缺乏自我兴趣能力培养的状态下必然无法进步,以至于只能安于现状,临渊羡鱼。由于没有浓兴趣、文化学术氛围和交流平台,使学生丧失了本该在大学培养积极主动和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导致了人人皆为现实谋生计,最终所培养的学生是统一化、标准化的。
其次是官本位思想严重;丘成桐曾对中国大学教育现状进行评价:中国的教育凝固
了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天才。目前高校大行其道的实用主义、与钱权攀亲戚则让人们担心这方净土有变成学店、黑店的危险。由此出来的学生会把非官即商作为人生前途。“中国的学生,做学问达到一个地步,动技能的机器。我们现在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已不再是各式各样的人才,是类似于标准化的产品。如何实现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的大学教育的灵魂值得我们去反思。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合理的、有价值足够令他们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便会停下来,他们追求的东西只此而已,对学问根本没有热诚”。由于受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理念的影响,纯洁的象牙塔里受到社会上官本位化的冲击。每一个人读书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做官,小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会有人在意我们的意愿,甚至是我们自己。再次是大学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现象严重;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的课堂上并没有对学生的发展前途做过规划。目前的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往传统的延续,死记硬背、考试为主、读死书、死读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等现象十分普遍。中国的大学教育,把学生关在自设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疏离民众,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形成了高人一等的意识。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毕业意味着失业,很无奈的一种表达。这里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教育与社会的生产相脱离,那么在这个前提上,我们的国家的引导呢?学校培养的责任呢?大学教育脱离实际,当然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找到工作啊!其实,尤其是大学,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紧密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
三、我们的举措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具有劳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今天重视和吸取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大学传统和现代精神融会起来,既不失大学神圣的使命,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壮大。
(一)正确把握大学教育的功利性追求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其所产生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及国家民族的积贫积弱,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断裂与迷茫之中失却了传统教育理念之根,无可奈何地滑人了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潭。从此,功利主义就不断困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教育理念又被简化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主张向产业一样来管理。
无可否认,教育是具有功利性的,不论是经济功利性还是政治功利性,都属于教育的基本功能或任务内容。因而,大学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这种观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虽不能完全排斥功利性但也不能简单追求功利性。正确的把握和理解功利性追求,使当代教育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
(二)致力于大学教育目标,造就健全国民
人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教育理念,特
定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特定的教育活动及其本质特征。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它决定着教育理念的本质,因而也就决
定着教育活动的本质。所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从而实现其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办学目标。
1.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偏重于记忆和积累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而忽视和淡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办学体制不是让素质教育应鼓励和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发展个人潜能,找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们往往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把掌握知识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每天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纷繁复杂的证书证件考试的奔波上,而忽视对个人人格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趣爱好的培养。最终的结果就是毕业后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但要能掌握生存本领的责任,还要承担传承民族传统和文化的重任;不但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是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思想开放,行为合理;独立思考能力强,能评估他人,且对自己有正确估价,又能掌握明了现实情况。拥有独立果断的判断力,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责。有强烈的求索、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心理承受力强,能正确的对待挫折。培养这样的同学公民,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这样的人才,才是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2.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钱学森:“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学生有创造性,只培养模仿力、接受力,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教育要改变对知识的复制和模仿,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应当成为当今教育思想的变革之一。
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教育更应培养一批有创造性而不是有模仿性的人才。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思想。这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指引、老师的教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与想法。只有我们学生自己看懂了,再加之学校的引导,才能使创新的思想在大学的校园里传播发展。
3.顺应市场化需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大学迎来了一个加速膨胀发展阶段。在现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市场。大学要靠自身的条件吸引学生,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需。通过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几年的学习适应社会的竞争,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服务于社会。
众所周知,名师出高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主要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另外注重课程安排的完整性,与实际相结合;课程内容和体系,也要从实际出发,使课程体系
更完整、内容更符合实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增强实践能力。
古今中外大学精神有着相通之处。当现代大学教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传统大学精神却开始走向失落,大学似乎越来越
远离其本来的面目。在这种情况下,回顾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结合古代教育理念的优秀传承,加快实现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培植社会资本的教育目标。
6.教育理念 篇六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经过近70年的发展积淀,酝酿出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美教育。多年来,对“和美”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实践,以“办和美学校”“做和美教师”“育和美学生”为学校办学价值追求,以“和谐尚美”为文化追求,全新打造“尚德尚美,和乐有为”的校风,“博学严谨,精艺美教”教风及“和思生趣,乐知创美”的学风,激发师生无限潜能,助力和美人生,培塑“和美”成长乐园。从“教育观”看“和美”——立美修德,以美导行“和美”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因和而美,美而和谐。和是内生力,美是外显。和生合力,和生群智,美怡人心,美于成行。内和外美,里外协调才是一个完整充满活力的生命体。这样的生命个体才会像向日葵[1.77% 资金 研报]朝阳一般心向“真、善、美”。该校坚持“立德树人”思想,以“立美修德”,学会思辨,懂得践行,培养“诚、智、忠、勇、善”的和美少年为主线,以实施“和美”课程的方式来落实“和美少年”培养目标。走进淮海路小学的校园,象征着“希望”的宏伟雕塑,如同辛勤的园丁一般,正用纤长而有力的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又似活力四射的花朵,绽放着灿烂的笑脸,喜迎可爱的学子和八方的宾客。色彩素雅的主体教学楼如一位纯净的姑娘,却又不失威严与壮观,恰似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涂上雄壮而斑斓的色彩。“回”字形的天井之中,鹅卵石铺就的十二生肖图像活泼而不失凝重。环形花园内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假山嶙峋,花木掩映,营造出清新淡雅。诗苑长廊内,张贴着唐诗宋词,图文并茂、古韵古香、耳熟能详而又启迪人生,而“和美少年”、“最美班主任”、“少年中国强”等文化景致,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濡染着师生的心灵。以“管理自治—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精神自强”为基本内涵,建设好班会、队会、晨会等教育阵地,来抓实班队建设工作。班队岗位建设,做到岗位全覆盖,人人有岗位。开学典礼、新生入学仪式、大队委换届选举、少年军校、走进消防队、军营、“八礼四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和美之声”广播、唱响“四歌”(国歌、队歌、校歌、班歌),设计班队文化标识、“童眼中美的瞬间”“和美之星”系列评比等缤纷的班队活动,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的同时,为每个孩子更好地独特发展,做最美的自己提供了可能。班级建设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过上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生活,班级充满生长的气息,成为和美文化场、生命拔节的园子。美的心灵需要在美的行为中体现和强化。学校每一学期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和美少年”评选活动并举行隆重的表彰典礼,旨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典型代表,展现“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志博行雅、阳光自信”的“和美少年”独特风采,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像多年如一日坚持在公交车上让座的的赵昊宇,拾金不昧的吴明昊、刘佳伟等一位位“和美少年”用美言美行诠释了“和美”育人的丰硕成果。从“管理观”看“和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要打造“和美”校园,培养“和美少年”离不开“和美教师”的辛勤耕耘。“激发师生潜能,助力和美人生。”既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多元、个性化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在师资队伍的打造和管理上同样追求“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围绕“和美”办学理念,坚持“藏富于民”的管理哲学,以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建设理论为指南,推行“思于广,行于精”的行动纲领,以制度管理、情感管理为经纬,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力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有理想,有修养,有信念,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为管理干部的行为准则建设管理干部队伍。虽然管理干部人数不多,工作繁杂,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分工不同,职责有异,但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包融、和谐共生。“每天工作都是正式演出,不能是彩排。”“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用心才会开心。”是管理干部的座右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已成为“和美”管理文化的基因。学校工作各领域,校园每一处都有管理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是开放扁平、重心下移的学校管理的先行者,“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跋涉者,名师工作室的领衔者,别具一格的各类活动策划者、实干家……正是他们的“成人之美”,“各美其美”,学校的级部管理亮点纷呈,“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小小奥运会”等主题活动才会有那么多“美”的因子,为孩子们生命之花的灿然绽放输送上丰厚的营养。从“课堂观”看“和美”——和蕴自主,美显灵动“和美”教育理念作用于课程上,基于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志博行雅,阳光自信”的“和美”少年,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公民”的目标,学校通过完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和美”课堂来促进孩子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充分展现“和美”教育之美。学校建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课程改革执行项目小组,聘请了课程改革专家,全力、全面、全员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了“三级二层六大领域”的“和美”课程体系。在推进国家课程过程中,以“深度备课”为抓手,力求实现“三个转化”:推进课程标准向学习目标转化;推进课堂教学向学习过程转化;推进学科检测由“甄选”向诊断回授转化。多项由国家课程衍生出来的校本课程相继成形,并在区、市校本课程评比中获奖。着力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阅读的能力。创设班级图书角,设立校园诚信书架,学校图书室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引导更多的儿童成为“书香少年”,更多的班级加入到“书香班级”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每周五亲子阅读的号召,成为“书香家庭”。素质教育课程离不开丰富的艺术元素。该校的和美艺术教育有鲜明的价值导向。“1乐2香3会”课程的开设,普惠了每一个学生。“1乐”指学会一门乐器;“2香”指书香、墨香;“3会”指会下一种棋,会一种运动技能,会一种手工。设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社团培塑特长生,每周活动二次,每次活动至少一小时。连续十三届的艺术周活动,评比出了上千人次的“艺术之星”“小小艺术家”“才艺达人”。学校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有“美丽之约”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对师生进行心理辅导、安排师生参加拓展活动。《和美之约,心灵驿站》心理健康教材编写完成就如一场及时雨,为广大师生送上了心灵鸡汤,焕发了儿童生命的张力。如何体现“和美”课堂和谐、灵动、高效、发展这些特质?一是内容统整求协调,美美与共。二是课堂关系求和美,美人美己。三是课堂追求重求异,和而不同。四是教学方式重组合,各美其美。学校以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为抓手,以数学“五步走”教学模式研究为龙头,不同学科、不同年段,在情境探究、自主习得、合作学习、反馈巩固、评价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形成了多种教学范式。如低年级语文“四步走”阅读教学模式,体育“三角形”教学模式,美术“主体参与”等范式体现了“课堂活,负担轻,学习乐”课堂生态。“五步走”教学模式被评为淮安市基础教育十大教学模式之一。在“着力„四基‟发展,构建„和美‟课堂”公开教研活动,彰显“和美”课堂特质的研究展示课让与会三百多名代表耳目一新。各学科在教学设计、课例、课堂教学比赛中更是频频获奖。实施和美教育,缔造和美学校,是淮海路小学人的一个目标,一种愿景,一个朝向。执着是一颗神奇的种子,坚守是一株顽强的野百合,理想是一片丰沛的气候土壤,当执着、坚守、理想汇合在一起,就可以走进妙不可言的教育春天。淮海路小学人正以这种执着、坚守与理想,用心育人,潜心做事,以“和谐尚美”教育情怀,不断打造“和美”教育发展的新亮点,在淮安大地铺就一幅更新更美的教育画卷。
7.新教育理念 篇七
教育公平也是一种理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出现在教育领域,就会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这是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距离的。
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之所以关注,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不公平的现象。怎样消除教育不公平,走向教育公平,正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究的。
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本文试图从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探讨教育公平的问题。
一、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也是建设更加公正的社会的基础。[1]这一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人人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普通学校应接纳所有儿童入学,并通过适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教育。[2]
早在1948年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中就提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7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作为另一重要国际人权宪章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强调:教育必须为所有人提供机会,尤其是为弱势群体,不应歧视他们。世界各国也先后将人的受教育的权利,通过立法,在各自国家中加以落实。
由此可见,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人权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受教育权利已经得到普及,任何教育上的排斥都会受到谴责。[3]因此,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义务和责任,必须使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不再遭受排斥和歧视,享有他们应有的权利。同时,更应注意的是要认识到人的受教育权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侵犯的,因为受教育权是行使其他人权的基础,是值得优先考虑的。
全纳教育是建立在促进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为基础的思想之上的,是着重从人权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分析教育问题的。从全纳教育的观点来看,只有保障了人的受教育权利,才能谈教育的公平问题。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现象,这种不公平的根源主要是有一部分人应有的教育权利没有享受到或被剥夺了。例如,城市中的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他们的教育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很大。同样是一个儿童,仅仅是由于户口的问题而遭受了差别巨大的教育,这就是教育上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的原因也就是外来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如果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并具体落实在教育过程中,能让所有儿童在其所居住的社区进入他所想去的学校,那么才能说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基本保障,才能说在某方面达到了教育公平。
我们知道,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向上流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连人的这种最起码的发展途径都给堵上了,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那社会肯定会产生许多问题。由此,在100多年前许多国家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来保障人的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直至21世纪初,世界上仍然还有7,200万适龄儿童失学以及7.7亿成人文盲(其中64%是女性)。[1]即使在学校教育体制内,也可以看到还有不计其数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或显性或隐性地被排斥或被边缘化。
残疾人受隔离、受排斥更甚,他们从小就被人为地隔离在特殊的环境里,即使有机会上学,也只能上特殊学校,长期生活在与普通人完全隔离的同类人的狭窄环境中。这是世界范围出现的教育不公平。
由此可见,尽管各国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但是人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是20世纪后期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一直在努力试图解决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因此,这也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要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首先应重视受教育权问题。也就是说,在一个有人被剥夺受教育权的状况下,就没有任何的教育公平可言。
公平的前提是要保障和尊重人权以及人们在人格、地位、待遇上等方面应具有的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
当然,在当今的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平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相反诸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在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才使人们及其社会地位产生差别。
我们说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结果。为了实现这种理想,取得这个结果,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而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是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宪法》上规定了公民具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法律对权利的规定,不等于权利就能得到实现和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价值在于其实现。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日益加强。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人们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的意识还遇到很多问题:一是具体的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甚至滞后;二是某些体制和政策上的改革还没有开展;三是思想上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外来民工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与当地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这当然是一种不公平。虽然我们的法律规定了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是受到体制上和政策上的限制,从而也就消解了法律意义上的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使这种权利徒有虚名。如果这部分人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保障,那么人们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状况就成为一句空话,因为他从他应享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就被划到了与当地儿童接受不同教育的类别中了。
再如,目前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明显的二元性,也就是普通教育体制和特殊教育体制。这种体制将具有身心障碍的残疾人一并安置在特殊学校里,使他们从小就处在一种与普通儿童完全隔离的状况下,即使他们愿意到普通学校入学,但是普通学校也不愿意接收。尽管这种体制已经在进行改革,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但是具体的实施状况并不容乐观。因此,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在受教育权利上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
又如,入学机会的均等往往掩盖了入学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保障人的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免费的,以使任何贫穷的儿童都可以有机会上学。入学机会上的平等是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之一,但是这还不够,在具体的受教育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还反映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许多方面。例如在学校的选择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评价的实践上,等等。
假如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能够从人权的角度来对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加以分析,并努力实践教育公平,那么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公平,我们的社会才能走向和谐。“人人生而平等”这种意识,应该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确立和提倡。“受教育权是一种人权”的理念,也应该在我们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在最基础的层面打好未来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在2008年召开的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作了题为“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全纳教育的提出,体现了对所有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护,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未来趋势,对建设和谐世界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5]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已增加了对人权的重视,增加了对人的受教育权的重视。
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在为实现教育公平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一种人权的意识概念,因为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而要具有这种意识,在社会中倡导全纳思想、在学校中实施全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
在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改善的过程中,日益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至今还只有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因具有社会、经济、文化上的优势而享受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而另一部分地区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要消除这些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全纳教育倡导的思想和实践具有极大的教育学和社会学意义。
全纳教育倡导全社会关注人的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在教育中排斥人,重视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有助于人们从小就具有人权的意识,有助于全社会能认识到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和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已不再仅仅取决于经济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的程度。
全纳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主张关注和尊重每一个人、加强合作、促进参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纳教育,可以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创导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团结、合作、和谐的氛围。全纳教育的这种价值取向,可以使学生从小就体验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一和谐社会的主导精神,有利于他们未来人生发展的价值取向。
全纳教育倡导实现一种全纳社会。全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全纳社会,全纳社会也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实际上,全纳社会和中国目前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和谐社会的要素之一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建立均衡有序的权利保障机制,使社会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受到保障、各得其所、协调和谐。也只有在保障了人权、实现了社会公正的基础上,一个社会才可能稳定地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而由众多和谐社会组成的国际社会才可能形成和谐世界。因此,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全纳教育创建了有益的环境和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全纳教育的发展。
全纳教育思想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即教育必须提供优质的、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服务,而且也指明了具体策略,即要建立全纳学校来实践之。
优质(excellent)教育并非单方面追求学生个人学业成绩的优异,它更强调依靠集体的力量、依靠合作来解决个体的问题,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才能。“全纳教育是消除各种形式的学习障碍,促进所有容易被排斥和边缘化的学习者的参与的过程”。[6]全纳教育认为,学业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在许多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班级集体和合作来解决。承认问题的社会性以及依靠集体合作来解决个体问题,这是优质教育的显著特征。
多样化(diverse)教育主张,面对各种有不同需求的学生,不应实施死板划一的教育。未来的教育必须提供与每一个学生需求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育。在教育基本目标的框架中,多样化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设计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是将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一种包袱,并努力使学生来适应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生活,还是学校把学生的多样性看成是一种资源,学校做出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功能的不同界定。
个性化(personalized)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个性特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心理发展。未来社会要求人们面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具备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积极的自学能力、交往能力。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优势特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社会相应的位置上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7]
全纳学校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所有儿童应该在一起学习,而不论他们有何困难或差异。全纳学校试图通过适当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以及社区合作,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并确保每个人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就要对普通学校进行重构。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要建立一个尊重、合作、互助的情感氛围和教学学习的氛围。在学校中,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学校人员,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应该相互尊重。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家长、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学校和当地社区之间,都是一种合作、参与的关系。再者,要以全纳的价值观指导学校工作,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或监护人都应具有全纳的思想和理念。在学校中消除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高期望。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学校政策的制定。全纳政策应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内在部分,其基调是:
(1)学校是社区内所有人的学校,无论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怎样,政策要保证接收社区内的所有孩子,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其需求。
(2)学校是学校内所有人的学校,政策要帮助新教师、新学生在学校里得到良好的安顿,学校安排教学小组,所有的学生都受到重视,政策的制定本身就是所有人民主参与的过程,学校的任命和提升都是公平的。
(3)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行辅导,保证特殊教育需求的政策是全纳政策,保证招聘和培训愿意辅导和赞成全纳的教师,教职员的培训要帮助教师能应对学生的多样性需求,所有形式的辅导都是合作的,减少排斥、压力和参与的障碍。
全纳学校的实践有赖于班级组织、课程和教学。课程和教学的框架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因此,这就涉及到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的计划问题。综合性的课程框架有明确的目的导向,它是一个协作的体系。具体讲来,就是建立以全纳哲学和价值观为导向的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开发着眼于在一个一体化的环境下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每个学生的成绩和发展的过程做一系列的档案管理,其信息作为评估的依据,对课程计划做出判断,评估又作为制定新课程决策的依据。课程开发要充分考虑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对社区特点和学生家庭的背景作出合理的建设性的分析。欢迎社区人员和家长的参与,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并鼓励充分合理的流动。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课堂鼓励学生的参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自我的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秩序是基于相互尊重的,课堂要促进对学生多样化的理解,所有学生都应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班级教师和助理辅导人员都应参与对学生的辅导。
从全纳教育的未来发展来看,这是一种国际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因为全纳教育揭示的是:我们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参与的教育;应该是不排斥任何人的教育;应该是每一个人终身都有学习机会的教育;应该是为所有人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由此可见,无论从教育思想还是教育实践上来看,全纳教育要达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而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全纳教育是首选。
摘要: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目前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国际教育界倡导的全纳教育思想,为我们认识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全纳教育注重人的受教育权利,认为受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前提,保障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有赖于全纳教育的实践。因此,普通学校开展全纳教育可以为实现教育公平、走向和谐社会打好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全纳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4]Clementina Acedo,Massimo Amadio and Renato Opertti, Defining an Inclusive Education Agenda:Reflections around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UNESCO: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Geneva,Switzerland by SRO-Kundig,2009.9,12.
[2]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on Principle,Policy and Practice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Final Report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Paris:1994.2.
[3]Documents Issued by the Conference,General Report of the 48th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UNESCO,Geneva:2008.3.
[5]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R].日内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文件.2008.
[6]Tony Booth,Inclusion in Education:The Participation of Disabled Learners.London:Routledge,2000.45.
8.新教育理念 篇八
12月10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园丁之家”开园仪式在昆明滇池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政协副主席曾华、省老领导牛绍尧以及省教育厅副厅长罗嘉福出席开园仪式并讲话,对第十四届“园丁之家”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此次赴港澳学习考察、来自云南省边疆一线的50名优秀教师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勉励大家珍惜机会,把学习考察的收获带回所在地区和学校,为促进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12月11日至16日,学习考察团赴港澳,参观考察了香港南华中学,并与该校校长、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大家争相发言,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与国家经济同步发展的喜人局面及所在学校的巨大变化,听取了南华中学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的介绍,观看了教学图片展示,参观了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就我国传统的“师本教育”与南华中学作为办学宗旨的“生本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相互切磋中,大家感悟与启发颇多,与港澳两地教师结下了深厚情谊。当南华中学校长接过考察团教师赠送的民族服饰时,掌声在大厅回荡,激情在教师心头涌动。借鉴香港南华中学“生本教育”的成功经验,如何提升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水平,成为考察行程中的热门话题,大家深感责任与使命的重大。
在返昆后举行的赴港澳考察学习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考察之旅、学习之旅,达到了预定目标。港澳行使来自边疆一线的优秀教师开阔了眼界,激发了爱国爱港爱乡情怀。特别是在“生本教育”的深入探讨中,大家深切地感到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水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再创佳绩的信心与决心。
在游览港澳的过程中,大家目睹了港澳两地回归后更加繁荣的景象,深感“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来自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天宇小学的教师赵兴丑在递交考察团的学习体会中写道:“港澳之行使我深切地认识到回归后的香港经济更加繁荣、生活节奏更加明快,使我深深地感到香港是我国不可割舍的‘东方之珠,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到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位教师在学习考察总结发言中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已对港澳产生影响,但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使港澳民众充满与祖国共克时艰的信心。港澳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与日俱增,使我们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从而增强了我们爱国爱港爱乡的情怀。
在与香港南华中学教师深入探讨“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过程中,大家都认同“生本教育”的价值取向,深刻认识到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赵兴丑在‘学习体会中写道:“香港南华中学的‘生本教育,提倡轻松和谐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诱而导之。学生有错,以心理疏导为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知错并在行为上改正。这与我们内地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这就告诉了我们,边疆民族地区必须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为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学习考察团第四小组书面总结说:“香港南华中学‘生本教育所倡导的多元教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蕨叶坝小学教师濮太传在‘学习考察心得中说:“南华中学‘生本教育提倡营造优质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多元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天赋与潜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这是现代教育理念向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文山州富宁县新华镇中心学校教师韦祥举在‘书面总结中说:“‘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一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香港南华中学“发展学生天赋潜能,以立己立仁精神,负责任,敢承担,以言以行服务人群”的校训,给予大家诸多启示与感悟,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感悟与收获带回所在学校,为推动当地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云南教育基金会赴港澳学习考察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