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2024-07-25

《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10篇)

1.《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篇一

【原句】Yet two years had gone by and I was not that much worse.

已经两年过去了,我的情况并没有那样糟糕。

【精讲】Go by在句中意思相当于pass,是指“(时光)逝去”,by是副词,整个短语是不及物动词短语。

【拓展】

go in for 爱好

go with与……协调

go out 熄灭

go against违反,违背

go back to返回,追溯到

go off爆炸

go all out (to do) 全力以赴(去做)

go over走过去;仔细检查;复习

go after(a job, a prize) 追求(职位),争取(奖品)

go through with sth. 做完某事,完成

go on with继续

【精练】We'd better try to _______ with the experiment, I think. Now let's _______ with it.

A. go through; go onB. go on; go over

C. go over; go throughD. go on; go through

【解析】A。go through with sth.做完,完成;go on with继续。

『要点2』more than的用法(Unit 2)

【原句】Newspapers and other media do more than simply record what happens.

报纸和其他媒介并不只是简单记录发生的事情。

【精讲】本句中more than与动词连用,表示强调,意为“不只是,不仅仅是”,表示这个含义时,more than还可以与名词连用,如:

Modern science is more than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Jason is more than a lecturer; he is a writer, too.

More than的其他用法;

1) More than与数词连用,意为“不止,多于,超过”,如:

I have known Davi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2) More than与形容词或分词连用,意为“非常,十分”,如:

In do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s, one must be more than careful with the instruments.

3) more than和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连用,有否定意义,意为“是……难以……”或“超过了……所能”,如:

That's more than I can do.

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4) More...than...相当于rather than,表示取舍。意为“与其说后者,倒不如说前者”,“是……而不是……”,这时more...than...后接两个对等成分,more后接形容词的原形,如:

Catherine is more diligent than intelligent.

This book seems to be more a manual than a text.

5) No more than意思是“仅仅,只不过,只是”,如:What he is saying is no more than a joke.

【精练】More than one student _______ sent abroad for further study recently.

A. has been B. have been C. was D. were

【解析】A。More than one意为“不止一个”,后接单数可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后接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本题中more than后接的one student是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同时句尾的recently,说明整个句子说的是到目前为止的情况,用现在完成时,选A。

『要点3』 would rather的用法 (Unit3)

【原句】Well, I must say I'd rather live in a traditional siheyuan.

我觉得我更喜欢住传统的四合院。

【精讲】Would rather在本句中意为“宁可,宁愿”,注意以下would rather的用法:

1) 后接从句,表示“宁愿、希望……”,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表示和现在或将来事实相反的虚拟,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式,如:

Danny's mother would rather that he was a girl.

2) 后面不接从句时,表示现在或将来的主观愿望与选择,结构为:would rather + (not) do;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结构为:would rather + (not) have done,如:

I would rather not have worked there.

注意:would rather常与than连用,表示“宁愿……也不……”,表示现在或将来的情况,用动词原形;表示过去的情况,用过去完成式,如:

He would rather die than betray his motherland.

【精练】— Shall we go skating or stay at home?

— Which _______ do?

A. do you ratherB. would you rather

C. will you ratherD. should you rather

【解析】B。本题考查rather的用法,would rather+ do sth.,意为“宁愿”;本题为疑问句,would提前。

『要点4』 of + 名词的用法 (Unit3)

【原句】Old factory buildings have many halls and workshops of different sizes.

旧厂房有很多大厅和大大小小的车间。

【精讲】“of + 表示人或物属性的名词”,这一介词短语可以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属性,在句中作表语或后置定语。常用于这一短语的名词有:size、color、height、length、age、shape等,这些名词前可用形容词修饰,如:different、the same等。

介词of后面还可以接表达抽象意义的名词,如value、use、help、importance、significance等,相当于该名词相应的形容词。该名词前面可以用表程度的形容词加以修饰,如:little、no、great、much、some等。

【精练】

1. This book is _______(没用).

2. Both of them are _______(同岁).

3. This problem is _______(很有趣).

4. The dictionary is _______(很有价值).

Keys:

1. of no use2. of the same age

3. of great interest4. of much value

『要点5』 过去分词作状语的用法 (Unit4)

过去分词短语常可用作状语,修饰谓语,表示动作的原因、时间、条件、让步,伴随着的情况或动作发生的背景或情况。这类状语可位于句子前面、后面,偶尔在中间。

1) 表时间,相当于一个时间状语从句,有时过去分词前可加连词when或while来强调时间概念。

2) 表原因,相当于as、since、because等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

3) 表条件,相当于if、unless等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有时过去分词前可以用if等词来强调条件,如:

If given(=if it had been given) more time, the work could have been done better. 如果多给些时间,这项工作会做得更好。

4) 表让步,相当于though、even if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

5) 表方式或伴随情况,不能用状语从句替换,但可以改变成并列句。

【精练】 _______ in thought, he almost ran into the car in front of him.

A. LosingB. Having lost

C. Lost D. To lose

【解析】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前边部分作原因状语,同时,lost与主语存在逻辑上的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

『要点6』 名词性从句——同位语从句和主语从句(Unit5)

【精讲1】同位语考点

1) 常见的先行词有idea、belief、doubt、fact、hope、news、possibility、thought、promise、advise、suggest、proposal、demand、request、wish、word、message、information、truth、case、problem、question等。

2) 引导词一般为that、whether(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但不可以省略),但how、when、where、why等连接副词也可引导同位语从句,并在从句中充当相应成分,如:

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be back.

I have no impression how he went home, perhaps by bike.

【精练】

1. The news _______our team had won 150 gold metals excited us.

2. The news _______he told us excited all of us.

A. thatB. whichC. whatD. when

【解析】1. A2. B

这两个小题考查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的区别。同位语从句用来说明先行词的内容,that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但不可省略;而定语从句用来限制或修饰前面的先行词,that在定语从句中作宾语时在非正式文体和口语中可省略。由此可知,第1句是个同位语从句,第2句是个定语从句,what不引导定语从句,when表时间,两题均无此语境。

【精讲2】主语从句考点

1) What和that的选用:what和that都能够引导名词性从句,但是在名词性从句中,that只起连接作用,无词义,不充当句子成分;而what在名词性从句中既起连接作用,又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意思是“所……的东西(事情)”。

2) Whether与if的选用:whether能引导主语从句,而if不能。

3) It与其他引导词:有时候为了避免头重脚轻,主语从句会移至句末,而用it作形式主语。

【精练】

1. _______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depends on the weather.

A. If B. WhetherC. ThatD. Where

2. _______this text can be used for listening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A. WhichB. If C. Whether D. As

3. I have never dined with you, sir; and I see no reason _______ .

A. how can I know B. how I ought to know

C. why shall I know D. why I should know

【解析】

1. B。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本题缺主语从句的引导词。If不可引导主语从句;that引导的从句表示肯定的含义;而如用where,“到哪里野营取决于天气”,不符合常理。故选B,是否外出野营要看天气。

2. C。分析句子结构可知,has not been decided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所以前面部分是主语从句。If、which与as不可引导主语从句,排除。句意为“这篇课文能否用于听力还未定下来”。

2.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篇二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各位政治经济学课程组老师:

您好!本学期期末考试仍然实行全校统考,分值占60%;平时成绩占40%,由各位任课教师把握。

本次期末考试题包括:简答题4个共40分,案例分析题(阅读案例和相关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回答3个问题)30分,论述题2个共30分,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属于教学安排中的共同讲授部分。

按照本学期初大家讨论的意见,本次考试题不再提前发给各位老师,我们拟定了一个《期末复习要点》,涵盖了期末试题的内容,发给大家供您复习参考。考试结束后我把参考答案发给大家。

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

陈志舟

导论

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

第一章

复习要点1

政治经济学2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第二章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工资的本质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基本理论,资本周转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第六章

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复习要点2

政治经济学3 商业资本,商业利润

银行资本,虚拟资本、实际资本,虚拟资本的作用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第七章

垄断的产生,垄断利润,垄断价格

第八章

第三节 基本经济制度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第十章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产权界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

第十一章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

复习要点3

政治经济学4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运用)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与区别

可持续发展

3.期末考试语文复习要点、方法说明 篇三

此部分需要牢靠掌握,在考试中力求不失分,是整个语文复习的重点。而基础部分的复习重点又以书本上有的内容为主。

1.1)38首古诗: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默,不写错别字。(复习资料:期中考前发下的“古.........

诗易错字”复习纸以及“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2)《为学》第一、二段: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默,不写错别字。(复习资料:语文书以.........

及“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3)《郑人买履》全文: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默,不写错别字。(复习资料:语文书以及.........

“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注意:默写部分的复习,不能光看不写,一定要动手去默,有些内容在背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一写下来,问题就层出不穷了,考试是笔试,所以一定要杜绝笔试时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2.1)作家、作品:学过的课文是谁的作品,关于这个作者最基本的常识有哪些,需要准确记...............忆,不写错别字。(复习资料:语文书上课下注释一以及“期末基础复习”PPT、......

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2)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相关文学知识:例如《忆读书》里出现的一些作品及相应的作者等,要求掌握。(复习资料:语文书上课下注释以及“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3)相关学习单元的知识卡片内容:在一些课文后面会有一些知识卡片的知识,如“寓言”、“说明”等,要求对基本定义掌握。(复习资料:语文书以及“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3.1)《为学》、《孙权劝学》、《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先熟读,再理解,最后加强记忆,特别是........

课下注释有的和特别容易错的,如通假字、古今异义的字词解释;有倒装的、有省略的句.......................

子解释。(复习资料:语文书课下注释、笔记本、抄写本、平时测验卷以及“期末基础复习”PPT、期末语文复习练习纸)

·注意:文言文字、词、句解释的复习,一定分清主、次,以课下注释有的字、词、句意掌握为首要,其次是老师上课补充的、课下注释没有的。另外看一看课后习题里考察的重点是什么。

4.1)《松鼠》、《藏羚羊跪拜》、《忆读书》、《受宠的象》、《蚊子和狮子》:这些学过的现代文课文中的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要掌握。复习的时候先大声熟读课文,然后结合课下注释、...........书上每课后的练习以及抄写本上相关的作业进行操练,直至掌握。(复习资料:语文书课.................

下注释、语文书课后练习、抄写本、默写资料纸)

5.1.此部分的考察,在考试中还是占了相当的比重,是否认真对待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所以是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内容。

复习时,不可忽视的是对于文章的熟悉度,不要只是死背笔记而不去体会、理解,因为题目是灵活多变的,有的题目看似不同,其实要求的答案是相同的;有的题目看似相差无几,要求的答案却不相同,如果不理解、不分辨而盲目套上一段上课讲过的分析,就会造成“我以为我全答出来了,其实我全答错了”的结果。

在熟悉文章的基础上,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跟着老师上课分析的内容再思考一遍,看看是不是都理解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还存在疑问,一定要在考前把它们解决了。

另外一块不能忽略的就是每课的课后习题,这些都是对文章内容

最基本的考察。

1)《松鼠》:按照说明文的要点来复习——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复习资料:书本、笔记本、该课PPT、单元小结复习PPT、测验......

卷)

2)《藏羚羊跪拜》:按照记叙文的要点来复习——记叙文六要素、描写手法的体会、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复习资料:书本、笔记本、单元小结复习PPT、测......

验卷)

3)《忆读书》:按照文章的结构、线索来复习——回忆了几段读书经历、分别的过程和收获................是什么、文章主旨的把握。(复习资料:书本、笔记本、该课PPT、单元小结复习....

PPT、测验卷)

4)《受宠的象》、《蚊子和狮子》、《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按照寓言的要点来复习——拟人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人公做了件什么事)、讽刺了什么、劝谕了什么.............(寓意是什么或者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复习资料:书本、笔记本、该课PPT、单......

元小结复习PPT、测验卷、复习纸)

5)《为学》:按照议论文的要点来复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论证的(复习资料:......

书本、笔记本、该课PPT、单元小结复习PPT、测验卷、复习纸)

6)《孙权劝学》:以“劝学”两字为中心复习——如何劝学、劝学的结果怎样(复习资料:........书本、笔记本、单元小结复习PPT、测验卷、复习纸)

·注意:可能有的同学复习时觉得对课内阅读的文章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考试时拿到题目就做,而不再去读一读选文。这应该算一个误区,因为你可能因为这样做,而忽略了题目中诸如“选文中、选段中”这样一些限制词,而争对整篇文章来答题,造成回答的失误。所以无论你对这篇文章有多么熟悉,请在拿到考卷后,再看一看所给的片段,以确认此次的考察针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

2.此部分主要是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的考察,所以要在这个部分中表现不俗,就要注意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答题的品质。

1)阅读习惯:

·不要漏看文章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可能提供了诸如主要内容、中心主旨这样的信息,是.........

不误读的很好保障。

·按照文章结构来读——总分总结构,特别要注意文章的开头总起和结尾总结;并列结构,.................

特别注意每一并列段的开头几句;记叙文一般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特别注意时间词,理..............清起因、经过、结果。........

·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来理解——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肯定会和文章的中心相关,..............

所以对这些词的把握尤其关键。可能有的词除了表层意义外,还有深层含义,用心体会,应........

该能品出一两分来。

2)答题技巧:

·读题仔细——对于一个问题,不要只是一眼扫过,要仔细地去体会问得到底是什么,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看看题目中可能已经隐含的答案提示。..........

·答题有序——不要想当然地写上一句答案,一定要在认真分析、思考后,写上更靠谱的答....

案;并且要有步骤地答题,要力求完整,按照老师分析试卷时提到的答题步骤进行。.....

·注意问题中的细节——注意问题中有没有一些限定词;注意问题中有没有一些要求词,..............特别注意有否对于“概括”的要求;注意问题中的标点符号和问题的分值设定,这也是很实..........

用的答题技巧,有引号的一大要引用原文,分值的设定则能提示你答几方面、答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整。.

·分清语法知识类别——要分清诸如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描写方式分别有哪........................些。

在初中阶段,考试作文不会给定范围,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要求写记叙文,字数在450字左右。所以作文部分的复习主要在素材的整理,词汇的积累,思想的提高。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和人的思想成熟度成正比的。只要你是一个真诚待人、认真做事、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孩子,你就能写出充满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好文章来。文章不在华丽,首先在于能表达自己、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

1.1)按写作对象分:写人(自己、家人、同学、老师);写事(学校的事、班级的事、家里....的事、同学朋友间的事)

2)按中心主旨分:友情、亲情、师生情、对成长的感悟、对某个事物的喜爱 ................

3)结合本学期语文学习重点来准备:“动物世界”单元、“读书有味”单元、语文学科阅读..........领航活动 ..

2.1)认真审题,不套作文:这可能是同学们小学时的习惯,但是到了初中再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初中对于文章的要求比小学肯定是更高的。还会造成套偏题的大错。.................

2)先想再写,有条不紊:有时候由于时间紧张,同学们拿到作文题可能就立刻动笔开始写。因为没有设计、构思过,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没有条理、中心不明的。所以,建议大家拿到试卷后先看一看作文题,心中有个底,可以先考虑起来,等到前面部分完成后,.................

不会面对作文题毫无心理准备,时间一紧又慌了手脚。无论时间多么紧张,一定有一个..............构思过程,可能也就一分钟,你也要告诉自己我在这篇文章中到底要写什么,自己在心...................里面确定好几个中心词,然后写的时候,始终围绕这几个词来写,避免文章散乱,没有..................

中心。

3)夹叙夹议,加强描写:这样会让文章更丰富,千万要摒弃掉小学只是叙述一件事的做法,要记住,叙事是为一个中心服务的,所以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是很重要的,........................

这样你的这篇文章才是更有意义。在叙事时,则要避免报流水账的写作方式,在起因、...经过、结果完整的前提下,关注到一些细节,仔细地描写一番,会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用......................

心、细心、真心。

4)首位呼应,中心突出:为了更好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很好的做法就是首位呼应,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申一下观点。但是只是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大家常常出现的写作问题就......

是开头和结尾都很好,但是开头、结尾和中间的叙事是没有联系的,这样开头、结尾再好,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叙事时要时时回过头去看看自己的................开头,提醒自己围绕这个开头来写。...............

5)语句通顺,少错别字:这是体现作文诚意的首要条件。......

6)标点准确,卷面整洁:虽然是小细节,但是注意到这些,会使文章备受肯定。

此部分为语文考试的附加题,有10分的分值,主要考察同学们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参与语文学科阅读领航活动的认真程度,是不是好好去读推荐书目了。

4.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 篇四

二、大运河的开凿(隋大运河示意图)

目的:方便南北交通,有利全国统治。

内容: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中心洛阳。由北到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三、隋唐科举制

1、背景:隋以前是以门第高低作为选官标准,有真才实学但门第不高的人被挡在执政者行列之外。

2、内容: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考记忆儒家经书的能力,进士主要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3、影响: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使人才不断更新,给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出现新局面。

四、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往频繁、国力强盛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P8—唐太宗。2、P10—武则天。

贞观之治:A:原因:隋亡教训。B:内容:赋役;政治——三省六部制;法律——《唐律疏议》(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考试——科举制。

1、出现的原因: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2、治理国家的政策:<1>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乐欲望。<2>合并州县,革除了民少官多的弊端。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

科举制的创立

一、背景:1、魏晋一来高官由高门子弟担任,有真才实学却出生贫寒的人却无法做官。2、官员推荐的权利掌握在地方官手中,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

二、过程:隋炀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隋文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三、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社,增加学员。 2、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创立殿试。增设武举。3、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考试主要内容。

七、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事实

5.《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篇五

简答题4个共40分,材料分析题(阅读相关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回答3个问题)30分,论述题2个共30分,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属于教学安排中的共同讲授部分。

陈志舟

导论

生产力

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人们适应自然、改变或改善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即生产力。

生产力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劳动者(决定性要素)生产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一种理解: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内部)结成的相互关系

另一种理解:研究特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广义的生产关系:一种理解: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上所结成的关系

生产关系所有制是其基础 另一种理解:研究一切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或一般生产关系和一般经济规律)——这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向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政治济学要从生产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揭示出生产关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即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或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第一章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都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 必须是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性:任何商品都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矛盾与对立: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说,不能同时拥有。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这种矛盾。

劳动二重性

1.统一性

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

2.对立性(具体劳动在性质上不同,在数量上不可比;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没有区别,只有数量上的差别)

3.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原理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1、含义:在具体的、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2、特点:

◇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范畴 ◇ 社会分工的基础

(二)抽象劳动:

1、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

2、特点:

◇ 形成商品的价值 ◇ 社会属性 ◇ 历史范畴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自发形成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3、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生产率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表示方法:

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

劳动时间 ☆

耗费的劳动时间

产品数量 劳动生产率与

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

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

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次数)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

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现象,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 价格的变动始终是以它的价值为中心的;

◇ 从较长时期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还是一致的。

◇ 无论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第二章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有矛盾。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①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②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 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活动不会增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劳动力价值的构成:1.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的费用 2.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的费用 3.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费用(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①其特殊性在于: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②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剩余价值的产生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原有的价值量并没有改变,马克思称它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

绝对剩余价值

含义: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不便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 1、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w(2000m被资本家全部消费)

2、从再生产动态的角度发现新的特点

★ 资本家用来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 资本家所积累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包括资本家追加不变资本 ★ 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

结论: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资本价值的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追加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的实质:通过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增殖资本,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原因和决定积累量的因素:

1、资本积累的动因 ◇ 内在的利益驱动

◇ 外在的竞争压力

2、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既定条件下,决定积累量的因素有: ★ 剩余价值率:剥削程度

★ 劳动生产率水平:越高越利于积累

★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越利于积累 ★ 预付资本总量:越大越利于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及其提高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前提:个别资本增大

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1)概念: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2)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资本集中(1)概念:存量资本合并与联合成大资本(2)具体形式:①股份公司

②兼并(3)推动资本集中的两大杠杆:竞争、信用

联系:相互促进。①通过资本集聚促使企业壮大成为大资本,从而有利于资本集中。②更快的资本集中则能够促使大资本更有条件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加资本积累的数量,从而加速资本的集聚。区别:①资本集聚不仅增大自身且增大社会资本总量,资本集中只能增大自身不能增大社会资本总量;②资本集聚的规模受限于个别资本的规模,资本集中是社会总资本的重新组合,不受规模等限制;③资本集聚比资本集中的速度慢。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1)需求的相对或绝对减少

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

(2)供给的绝对增加

——女工、童工的加入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和加入

——中小资本家的破产和加入

★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政策含义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条件:Ⅰ(v+m)=Ⅱc 2,派生公式一:Ⅰ(c+v+m)=Ⅰc+Ⅱc 3,派生公式二:Ⅱ(c+v+m)=Ⅰ(v+m)+Ⅱ(v+m)

说明:两大部类生产的产品在不同的交换中实现了供需平衡,产品全部卖出,价值得以实现;两大部类在生产中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消耗,分别得到了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政策含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就是规模扩大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社会全部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有一部分积累,作为追加资本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

1,社会总产品中必须包括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

2,社会总产品中必须包括可供追加的劳动力消费的消费资料。

以上条件要满足,就必须: A.Ⅰ(v+m)﹥Ⅱc B.Ⅱ(c+m-m/x)﹥Ⅰ(v+m/x)m/x:资本家的个人消费,m-m/x:用于积累的部分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年开端公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c:v 4:1 Ⅱ1500c+750v+750m=3000 c:v 2:1 假设第Ⅰ部类按50%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第Ⅱ部类相应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也不变,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则第二年生产结果为: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分析得到的实现条件是:

1,Ⅰ(v+△v+m∕x)=Ⅱ(c+△c)

2,Ⅰ(c+v+m)=Ⅰ(c+△c)+Ⅱ(c+△c)

3,Ⅱ(c+v+m)=Ⅰ(v+△v+m∕x)+Ⅱ(v+△v+m∕x)说明:两大部类的生产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而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必须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第六章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影响

过程:部门间的竞争

影响:1.掩盖剥削关系;

2、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两大阶级的对立。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也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

生产价格:就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市场价格将围绕生产价格而上下波动,这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动,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值总额。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产生的条件:土地的本身的等级差别——地块肥力和位置、连续投资 产生的原因——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业中超额利润固定化

土地经营权的垄断,阻碍了部门内部的竞争,农业的超额利润与工业的超额利润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

这样,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都能稳固地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形成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产生的条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

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其他的资本难以转移到农业中来,农产品得以按价值而非生产价格出售。

第七章

垄断的产生

垄断:即独占是指少数几个大资本主义联合控制了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生产和流通

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

(1)卡特尔(Cartel)(2)辛迪加(Syndicate)(3)托拉斯(Trust)(4)康采恩(Konzern)。

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途径)

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获取垄断利润的一种市场价格。

垄断高价——销售商品

垄断低价——购买原材料、劳动力

垄断价格的形成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垄断价格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全社会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6.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篇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要点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认一认1:人 口 手 足 舌 牙 耳 目 金 木 水 火 山 石 田 土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认一认2:虫 贝 鱼 鸟 羊 犬 龟 鹿

7.z c s

8.zh ch sh r

9.y w

认一认3:日 月 星 光 去 电 风 雨 衣 食 住 行 父 母 儿 女

10.ai ei ui

11.ao ou iu

12.ie üe er

认一认4:出 入 开 关 坐 卧 立 走 东 西 南 北 前 后 左 右

13.an en in

14.un ün

15.ang eng ing ong

认一认5:刀 戈 弓 矢 牛 马 车 舟 羽 角 齿 革 瓜 果 麦 豆

识字部分

1.识字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_九十枝花。

2.识字2

太阳 闹钟 小鸟 穿衣 下床 起早 刷牙 洗脸 用餐 上学 升旗 做操

3.识字3

公园 绿树 红花 小桥 流水 宝塔 转椅 火车 山洞 滑梯 荡船 木马

读读背背:

一月大,二月平,

三月大,四月小,

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

九月小,十月大,

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课文部分

1.人有两个宝

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

2.升国旗

五星红旗,

我们的国旗。

国歌声中,

高高升起。

我们立正,

向您敬礼。

3.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我叫“神舟号”

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嫦娥姐姐问:“小弟弟,你从哪里来?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飞船弟弟说:“我叫‘神舟号’,从中国来,科学家派我来做飞行试验。”

嫦娥姐姐听了,高兴地说:“小弟弟,你回去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带上,我真想回家看看。”

读读背背:

爸爸是一棵大树,

妈妈是一棵大树。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

5.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6.东方明珠

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 好看。

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7.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物。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8.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读读背背:

小脚丫(彭万洲)

小脚丫,四个叉,

能量田埂有多长,

能量大田有多大。

打猪草,捡麦穗,

一个脚印一朵花,

泥土爱吻小脚丫。

识字4:观察 采集 昆虫 田野 树林 花丛 螳螂 蚂蚁 蟋蟀 蝴蝶 天牛 蜻蜓

识字5:沙滩 贝壳 脚丫 海风 海鸥 浪花 珍珠 鱼虾 海带 港湾 渔船 晚霞

识字6:喷泉 雕塑 音乐厅 花坛 草坪 林阴道 大厦 电梯 停车场 轿车 地铁 立交桥

读读背背:

红日东升 秋高气爽

窗明几净 书声琅琅

9.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10.冰花

11.北风和小鱼

读读背背:

护林军(田舍)

一只鸟,一个兵。

一群鸟,一个营。

鸟儿千千万,一支护林军。

哪里有害虫,飞去捉干净。

12.怀素写字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

13.小河与青草

读读背背: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_九燕来。

7.《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篇七

1、驾驶不朽祖先航行民族景象飘落曲折蜿蜒

2、宝库富饶壮观岛屿资源星罗棋布极为壮观

3、漂浮笼罩山峰关系系在瞬息万变形态各异云遮雾罩变化无常腾云驾雾千姿百态

4、选手不幸轮椅体操

5、忠实捡到施展本领祝福剩下欢呼艰难险阻

6、俯在摘花惶恐捧着懂事惹人喜爱

7、藏胞糊涂春耕地区一段平平展展

8、巡逻警惕一阵疾风运足力气神勇无比

9、都督宴会滕王阁序唐代秋景沐浴千古传诵

10、遇到苏联访问著名为之一震莫斯科惊喜万分萧伯纳深有感触平等相待

11、武将似的俘虏捏着提防东逃西窜外壳一支歌

12、舞蹈破裂好梦冒出饱胀

1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

14、委屈陷进铺天盖地

15、迅速救援佩服货轮

16、狂怒泄气厉害谈笑风生

17、钓鱼丝毫铭刻必须夜幕初垂斩钉截铁

18、血泊葱绿传染居然凯巴伯

19、翅膀捏住据说慈爱

20、漫游巨型形状凶猛望而生畏锋利无比

21、咸味瑞雪初降坡坡岗岗清亮清亮傻乎乎香喷喷香气扑鼻

22、伸缩海底特制旅行波涛汹涌窃窃私语

23、漆黑聚集青山环抱

24、寓言兴致勃勃

25、争辩关键建议意见

26、挥舞成熟红润

二、人物形象、景物特征

1、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美丽的京杭大运河。

2、物产丰富、景色迷人的南沙群岛

3、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

4、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刘翔

5、爱护鸟类、热爱自由生活的“我”《雪儿》

6、爱花、孝顺、听话、懂事的小女孩。《花瓣飘香》

7、关心藏族同胞疾苦的朱德总司令。

8、神勇无比、剑术高超的西汉名将李广。

9、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

10、谦逊自律、胸怀宽广的萧伯纳,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11、一碧万顷的大海

12、千姿百态、美丽的荷花

13、用途广泛的水上飞机

14、能跟踪监视台风动向、威力巨大的卫星

15、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汤姆父子

16、和蔼可亲、善于教导的教育家陶行知

17、种类繁多、千奇百怪的恐龙

18、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

19、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20、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大尖歌和水社姐。

21、急于求成、愚蠢的农夫,互不相让、两败俱伤的鹬和蚌。

22、错失良机的兄弟俩

23、善于种植的种桃能手王大伯。

三、从课文中明白的道理

1、《翻越远方的大山》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在前进的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2、《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在任何时候,都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3、《狼和鹿》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自然界中各事物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自然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4、《放飞蜻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有益的动物。

5、《揠苗助长》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

6、 《鹬蚌相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7、《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做事应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必将错失良机,一事无成。

8、《剪枝的学问》:

“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

四、成语归类

1

描写风云变化的成语:

气象万千、风云变幻、奇峰异岭、若隐若现、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白云苍狗、瞬息万变

2

带有“有”字的成语:

有利可图、有机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终、有口难言、有恃无恐、有求必应、有志竟成

3

描写王勃才华横溢的成语:

风华正茂、出类拔萃、才思敏捷、后生可畏、文思如泉、手不停挥、笔下生花、力透纸背

4

描写“诗仙”李白的成语:

精妙绝伦、炉火纯青、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梦笔生花、浑然天成、斗酒百篇、鬼斧神工

5

描写骆驼的成语:

沙漠之舟、自强不息、忍辱负重、始终如一、飞沙走石、志在千里、义无反顾、坚定不移

6

有关“动”字的成语

坐观成败、按兵不动、操之过急、轻举妄动、兴风作浪、蠢蠢欲动、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7

描写大海的成语: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游人如织、谈笑风生、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鸥水相依、海波不惊

8

出自寓言的成语:

8.《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篇八

(统一公开到学生)

一、期末《会计学》考试拟在18周后期,具体时间待定。

二、本次考试基本范围覆盖全书。具体为:

第1、2、3、4.、5(第1-5节)、6(第1节)、8、9、10、11(1-3节全部,4-5节基本概念)、12章(基本概念)、13章。第7、14、15章不考。

三、考试题型为:

1.单项选择(20题共20分);

2.多项选择(20题共10分);

3.判断题(25题共25分);

4.综合实务题【4题共32分,每生只要做3题。4题中有2题已分别限定为会计类专业和非会计类专业学生必做1题(10分)。涉及到账簿登记、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或阅读与分析】。

5.会计分录题(9题共18分。不超出书中例题和书后练习题。

6.选做题【2题共10分。由学生任选其中1题做(5分),涉及到全书会计基本概念和第5章成本计算】。

9.《财务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更新) 篇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的一般规律: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因数比1小,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它们的积比另一个因数大;当一个因数等于1,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小数乘法的估算:通常是把不是整个、整

十、整百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个、整

十、整百的数后再估算。关键:是化繁为简,能方便计算。

4、求积的近似值:通常是根据题目要求或实际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5、解决问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算出结果。如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读天然气表、电表或水表,算本月的费用通常是:

①本月读数-上月读数=实际用量②单价×实际用量= 本月费用

(2)出租车计费,通常有:

①起步价+规定路程以外按一定单价计价的出租车费=一共要付的费用

②演变:(一共要付的费用-起步价)÷ 起步价规定路程外的单价+起步价包括的路程=总路程

注:上网费、停车费与出租车费道理相通。

(3)工程问题中,通常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演变一: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总量

演变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队数=工作效率

演变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队数=工作时间

注:每一个基本的数量关系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变方式。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2、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通常叫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通常叫逆时针方向旋转。

3、图形旋转时总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描述图形的旋转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绕哪个点沿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旋转前,先确定一条线段,用这条关键的线段的旋转

来判断这个图形的旋转。

4、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

线叫做对称轴。

注意: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不止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

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

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注意:一是对称轴两边图形所对应的方格数要相

同:二是左(右)边部分的图形、上(下)边部分的图形要相同。

6、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

意:(1)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

1,要用0占位。(3)被除数小数的末尾不够除,要添0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

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

用“0”来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的商的一般规律:当除数小于1时,它们的商大于被除

数;当除数大于1时,它们的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它们的商等于

被除数。

4、除法估算,尽可能地把除数和被除数看作与它们比较接近,又能很快地整除

出商的除法算式(先求出除数的近似值,再根据除数的近似值确定被除数的近

似值,最好被除数的近似值既是除数近似值的倍数,又非常接近原来的被除数,这样估算起来才便捷,估算的结果也更接近它本来的商。如:44.25÷4.95,先

求出4.95的近似值为5,再看5的倍数中哪一个最接近44.25,这里当然是45

了,所以把44.25看做45,再求出估算值为9。

5、求商的近似值,要把商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再用“四舍

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一般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要根据实际

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生活中的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从实际

出发解决问题,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6、在表示商品的单价时,一般都保留到“分”或“元”。在计算汽车速度时,一般以千米每时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7、在遇到既要求取商的近似值又要求比较大小时,只要把小数保留到可以比较的数位就可以了。

8、像0.333……,3.3181818……,0.108108……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小数有两种表示法:一种是小数部分重复两遍或两遍以上循环节,末尾加

省略号表示。另一种是在循环节上加点表示。如果循环节是1个数字,就在这

个数字上加一个点;如果循环节是两个数字,就分别在这两个数字上各加一点;

如果循环节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数字,就只在循环节的首尾两个数字上各加一个

点表示。

如:0.333……写作0.3,读作:零点三,三循环。“3”是它的循环节。

3.31818……写作3.318,读作:三点三一八,一八循环。“18”是它的循环节。

0.108108…写作0.108,读作:零点一零八,一零八循环。“108”是它的循环节。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9、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或比较几个循环小数的大小时,遇到用循环节表示的循环小数,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要将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多写几遍,用

加上省略号的形式来表示循环小数,再用原来取近似值的方法取近似值或用比

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出循环小数的大小。

10、本单元典型数量关系:

(1)包装或运输物品:用塑料袋包装肉、用油桶装油或用车载物,问需要准备

多少口袋、油桶或车辆时用下面的关系式。

物品总量÷每份量≈数量(需要的口袋、油桶或车辆)(通常用进一法)

(2)制作:用布匹做衣服、用纸订本子,问可以做多少衣服、多少本子等。

物品总量÷每份量≈数量(可以做的衣服件数或本子本数)(通常用去尾法)

(3)求平均数,基本数量关系:总数÷份数=平均数

如果总数和份数没有直接告诉,就要先算出总数和份数,最后才能算出平均

数(即加权平均数)。

(4)买东西时的择优问题,通常是比较单价,所以要先算出单价。

比较跑步的快慢,通常是比较速度,所以要先算出速度。

比较庄家的收成好坏,通常是比较单产量,所以要先算单产量。

比较题有一个关键,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才公平。

(5)把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用人民币÷ 兑换率=外币;外币×兑换率=人民币

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①没有括号的算式,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②有“()”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算括号外面的。

③有“[ ]”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

外面的。

2、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律和性质,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计算时要认清楚

它们的摸样,不要张冠李戴或指鹿为马)。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

×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

×c ;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 a÷b÷c=a÷(b×c)。

3、本单元典型数学问题有:

(1)选择手机付费方式:有月租和无月租。

根据一个月的通话时间,分别算出每类标准各需缴多少费,再比较就知道选

什么方式付费更合算。

注:选择制版费、选择订奶方式和选择手机付费方式道理相通。

(2)例:用两种车运40吨河沙,载重量为4.5吨的车用了5辆,问载重量

为4吨的车需要几辆。第一步,用4.5吨×5辆车,算这种车一共能运多少吨

河沙;第二步,用40吨-4.5吨×5辆的积,算还剩多少吨河沙没有运;第三步,用第二步的结果÷4吨,算还需要多少辆载重为4吨的车。综合算式:(40-4.5

×5)÷4。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演变: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底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演变: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高=底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演变:梯形的面积×2÷高=底梯形的面积×2÷底=高两个相同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演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宽=长

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6、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把不规则图形看成与它接近的规则图形来算面积。

(2)用方格纸来数面积:完整格+不完整格÷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7、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8、算土地的粮食、蔬菜等产量或收入都跟土地的面积有关。

铺地板、种草坪、粉刷墙面等需要的钱也与地板、草坪、墙面的面积有关。

凡是与面积有关的题,就要算出面积。

9、生活中有许多用到梯形面积计算法则的地方。

如:①把木棒堆成横切面是梯形的形状,可用:(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总根数这个公式来算总根数。

②把合唱团的学生排成梯形形状的,可用:(第一排人数+第后排人数)×排数÷2=总人数这个公式来算总人数。

10、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把组合图形转换成几个规则图形来计算。

11、例:用63米的篱笆靠墙围一个梯形养鸡场。平方米?

分析:计算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上底加下底的和,梯形的高。

图中告诉了梯形的高,而63米篱笆减去梯形的高正是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因为靠墙的这边不用围篱笆了。所以这道题可以列式为:(63-16)×16÷2。

第六单元可能性

1、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在圆盘中,所占面积的大小决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占的面积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占的面积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在总量中,所占数量的多少也决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所占数量越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2、可能性再大也是一种可能,不能保证事件一定能发生。可能性再小也是一种可能,不等于事件不可能发生。

3、要使游戏公平,必须要让游戏各方取胜的可能性一样大。

第七单元倍数与因数1、0和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1,2,3,4 „„叫非零自然数。

2、两个非零自然数相乘,两个因数都是积的因数,而积是两个因数的倍数。两个非零自然数相除,并且商是非零自然数,商和除数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

如:4×9=3636÷4=9

可以说:4和9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

3、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写出用这个数作积的所有乘法算式或者写出用这个数作被除数的所有除法算式,再找出它的所有因数。

4、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5、找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乘1,2,3,4„„得到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6、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如:0,2,4,6,8,10,12„„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如:1,3,5,7,9,11,13„„

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8、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如:4,6,8,9„„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分别是: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我们可以把100以内的质数分为五类记忆。

第一类:20以内的质数,共8个:2、3、5、7、11、13、17、19。第二类:个位数字是3或9,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6个:23、29、53、59、83、89。

第三类:个位数字是1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4个:31、37、61、67。

第四类:个位数字是1、3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5个:41、43、47、71、73。

第五类:还有2个特殊数是79和97。

11、42可以写成质数2,3,7相乘的形式,2,3,7叫做42的质因数。

1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方法是用质数作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如:把36和20分解质因数(是偶数的最先要用质数2作除数;是奇数的,就要看是否是3,5,7,11„„这些质数的倍数,是谁的倍数,就用谁作除数)。3

10.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要点总结 篇十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说明文文体知识 一.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二.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逻辑顺序)等。记叙文文体知识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2.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和技巧

一、文体分析

小学阅读理解常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

(一)记叙文

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常见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4.描写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

(二)说明文

1.说明文的分类: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的说明文。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3.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什么和什么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将什么比作什么,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6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7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洁、更直观。1○

0作引用:引用事例、数据(作用同上)引用名言、格言、谚语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如果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阅读方法

1.精读:逐字逐句阅读。

2.泛读:大量阅读文章,增加阅读量,建立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3.略读:对文章内容进行粗读,答题掌握文章大意。4.浏览:对文章结构进行把握,了解文章基本结构,把握文体,弄清文章对象或人物。

5.跳读:在浏览的基础上分重点阅读,把握文章重点段落。

三、阅读与答题技巧

(一)阅读技巧

1.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2.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3.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4.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二)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不同的解答方法

1、上下联系。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等。

2、换位思考。就是让我们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适用于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

4、立足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三)固定题目的答题方法 1.修辞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在语境中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 + 对象 +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证据

6.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7.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8.引用:引用名言会使主旨开掘得更深刻,使主题得以升华; 2.说明方法

1、举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3.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为文章定下感情基调;议论文则可能是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讲诉故事引出中心论点等等。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引人思考,发人深省。(2)内容上的作用(写作手法、对内容的作用、表达的感情等)

4.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1)准确理解文段上下文的有关内容并结合该词本身的意思来进行思考

(2)抓住关键词 → 分析表现方法 →结合上下文(或主旨)→ 挖掘含义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三、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

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2.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如: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上面的例句中涉及了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应改 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练习:

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把间接引述改为直接引述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

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唆、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

1、冬天来了,越来越来寒冷了。

(二)重复啰唆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三)表意不明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

(五)语序不当

上一篇: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下一篇: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日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