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实施方法

2024-07-13

bim的实施方法(共11篇)(共11篇)

1.bim的实施方法 篇一

设计院BIM实施从哪里入手更多地是战略和经济问题

(2013-04-09 21:32:26)转载▼ 标签: 分类: 设计BIM应用

bim bim软件 bim应用 设计院 经济

作为整体而言设计院无疑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实践BIM的建设工程项目利益相关方,套用时髦的说法可以再加上一句,没有之一。从2003年到现在十年过去以后,业主和施工企业对BIM价值以及价值实现路径正在日趋清晰和落地,而设计院却成为了业主、设计、施工三个主要项目参与方中BIM应用最迷茫的一方,是否还能如CAD普及应用时代那样继续独领风骚傲视群雄的辉煌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设计院的迷茫来自于这样的一个现实:用BIM实现比CAD提高图纸质量的目标比提高制图效率的目标实现起来要容易,而提高图纸质量所能带来的效益是慢效益或间接效益,提高制图效率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快效益和直接效益。前述所谓的“容易”是指投资相对少、见效相对快、影响面相对小。另外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图纸质量和制图效率,而不是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后者要综合和复杂得多。而用不用BIM出图也正是目前国内设计院BIM实施路线决策过程中的最主要争议之一。

在讨论设计院的BIM应用迷茫和为设计院寻找成功BIM实施路线的时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需要明确,那就是在正常设计费以外业主不再为设计院应用BIM支付额外的费用,因为一旦有了额外的费用,这个迷茫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说至少是暂时不存在了。因此,设计院在探索适合自己的BIM实施路线的过程中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只有正常设计费(即业主没有因为设计院使用BIM而专门付费,设计院只完成设计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包括延伸业务)应该从哪里入手实施BIM?

有了上面的前提条件界定以后,影响设计院BIM实施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就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示了:

下面从上图列举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上述设计院BIM实施路线选择时所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团队组建方式:设计院BIM团队的组建和培训可以有多种形式及其组合,但本质上可以归纳为1.1组建专门的BIM团队、1.2抽调专业设计人员组成BIM设计团队和1.3全员培训BIM应用三类,第三类1.3好理解,前两类的区别在于1.1方式设计任务需要由专门的BIM团队和传统的设计团队互相合作才能完成,而1.2方式设计任务可以由BIM设计团队独立完成,显然1.2是1.3的局部试点,1.3全员掌握和应用BIM(请注意不是只用BIM)是最终目标,而1.1是另外一种尝试,也可以是实践1.2并最终实现1.3的一种探索。不同团队组建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如下:

2、BIM应用范围:介绍BIM在设计阶段应用的材料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上图所示的6种类型,不同的是作者在这6种BIM应用中都加上了“支持”两个字,其意义是BIM需要和建筑业其他信息技术一起帮助设计人员完成各类设计任务,而不是靠BIM一种技术。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同行如果想具体了解可以参考拙文《BIM内省

(七):BIM价值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与工程任务和其他信息技术相结合》(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be62e01017j4j.html)。

3、BIM应用方法:BIM应用方法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3.1图形和模型两条腿走路以及3.2图形由模型自动生成。具体内容可参考《BIM内省

(五):制造业给我们的启示》(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0be62e01016xox.html)。

4、BIM应用模式:应用模式无非请外部团队做、合作做和自己做三种。

上图列举和分析了典型的3种团队组建方式、6种BIM应用范围、2种BIM应用方式、3种BIM应用模式,大家知道,实际情况肯定更复杂,那么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设计院要实施BIM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那就是选择风险低、投资回报好的实施路线。

同一个时期不同设计院能够使用的BIM技术和BIM软件产品基本是一样的,但是每个设计院的核心能力、盈利模式、项目特点、人员构成、地域特性、客户类型等则是不一样的,每个设计院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团队组建方式、BIM应用范围、BIM应用方法和BIM应用模式作为BIM实施的切入点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BIM实施重点,才能用好BIM这个新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为设计质量和效率以及设计院整体竞争力提升服务。

也就是说,设计院BIM实施到底从哪里入手以及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线,更多地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战略和经济问题。所谓经济就是今天的效益,所谓战略则是明天的效益。

2.bim的实施方法 篇二

利用BIM平台, 建筑行业在生产与运维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而且, 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单位, 包括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建筑师以及工程师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与该建筑相关的各种信息, 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更加的透明化。

2 BIM基本的概念

BIM, 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最早是被美国的建筑学博士Chuck Eastman提出的。BIM建筑平台, 整合了与建筑相关的所有信息[1], 包括建筑的设计、施工与维护等阶段。通过BIM建筑平台, 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项目的进度删除或添加信息, 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完成效率, 而且对保证建筑的质量也具有积极影响。而且, 在BIM平台中创建的三维模型, 还可以被转化为2D施工图, 供相关专业人员分析。因此, 我们说, BIM平台的出现, 使建筑项目的整体生命周期更加完善和统一。

3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方法

以BIM为基础平台的建筑设计方法, 优势比较明显[2]。传统的建筑设计需要相关人员对照二维平面图想象三维立体图, 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而在BIM平台上, 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借助相关计算机软件, 直接在三维空间上设计建筑物的构建信息, 大大简化了设计人员的工作, BIM平台的建筑总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3.1 方案确定阶段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方案确定阶段, 主要的侧重点有2个, 即建筑物的主体格局与建筑物的外形艺术[3]。利用BIM平台和相关计算机软件, 建筑结构师与建筑设计师可以很好地协调并确定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3.2 初步设计阶段

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 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 加载BIM建筑模型。该过程需要始终以整个建筑模型为中心, 并确保不对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艺术效果产生影响。在BIM平台, 利用Revit软件的可视化功能, 在新建的结构样板中可以直接导入或链接建筑物的模型与设计方案的CAD文件。

2) 布置受力构件。如图2所示, 在平面图中绘制相关部件之后, 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就会将其呈现出来, 也就是说, BIM核心建模软件中的平面视图与三维模型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

3) 检查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在BIM平台中, 完成了结构建模之后, 就要选择合理的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试算。这些软件将会对建筑模型中的相关数据, 例如, 模型中的几何尺寸、荷载工况或者边界约束条件等进行分析, 并将结构反馈给BIM平台, 以便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改和更新。

3.3 施工图阶段

建筑项目施工过程需要按照二维图纸进行, 所以需要将之前多次修改与补充的最佳三维立体模型转化为二维模型, 并反映到图纸上, 以便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这就是施工图阶段的主要任务。当然, 在整理施工图纸的时候, 还需要进一步对建筑的结构和水暖电等专业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模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施工图阶段最终的成果文件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要求的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对图纸的要求。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 Architecture和Revit Structure是基于参数化设计的建模软件。当建筑或结构模型完成后, 可以通过各个标高的平面视图转换成施工图, 并且当后期设计发生变更时, 无论直接修改Revit项目浏览器的施工图, 还是在三维模型中修改, 其他视图相应位置的构件都会做相关联的修改, 即一处发生改动, 其他相图纸相应处也会跟着改动。此外, 图中每个视图都是由三维模型生成的, 视图与视图之间也是相关联的。通过Revit系列软件的项目浏览器可以高效管理设计图纸, 施工图设计说明等图纸文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 利用BIM平台对建筑进行设计, 不仅提高了建筑模型的设计精度, 而且可以确保建筑模型中各个专业的模块设计更加协调统一。同时, 在整个建筑模型的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都可以直接观看到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形, 避免了后期对模型的大量修改。此外, 在对建筑模型进行数据参考的时候, 对一处进行修改, 其他图中与之相关联的地方也随之更改, 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见, BIM技术的应用, 使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建筑项目也越来越多, 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建筑物的设计方式越来越复杂, BIM设计方法的出现, 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论文主要从BIM的概念出发, 对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BIM,特点,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荣华金.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 2015.

[2]赵霞.建筑工业4.0视角下基于BIM的建筑集成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15.

3.bim的实施方法 篇三

摘 要 有氧耐力训练的科学高效开展,不但有助于加快运动疲劳的消除,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确保运动员良好的运动状态的保持,同时对于运动员伤病的预防与恢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就在简要阐述了有氧耐力训练的概念的基础上,针对有氧耐力训练的实施方法和实施要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能够对有氧耐力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有氧耐力训练 实施方法 实施要点

耐力是人体最为基本的一项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运动技能掌握和运动水平提升的基础。耐力训练的内容,按照体育运动项目专项的要求通常可以划分为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两个主要的部分。如今,随着竞技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开展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有氧耐力训练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

一、有氧耐力的概念与内涵

有氧耐力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人体长时间依靠肌糖元和脂肪等有氧分解供能的能力,其通常主要受人体心肺功能和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有氧耐力是体能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素质,如,田径径赛、赛艇以及游泳等,对于上述体能类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水平往往会对其运动成绩产生直接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二、有氧耐力训练的实施方法

在开展有氧耐力训练的过程中,现阶段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以及高原和低氧训练法等几种,以下就对这几种常用的有氧训练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持续负荷法。持续负荷法是现阶段运动训练领域开展有氧耐力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最为主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负荷量大,二是没有间歇。常用的持续负荷法,根据训练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又可以进一步的细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主要的类型,在利用持续负荷法开展有氧耐力訓练时,监控训练强度的简易指标主要采用的是血乳酸和心率。

其次是间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是相对于持续负荷法而言的,其通常又被称为间歇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强度的重复刺激来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合理的安排间歇的时间,来让运动员进行不完全的休息。在开展有氧耐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间断负荷法的优势在于,其不但能够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同时对于运动员专项耐力和比赛耐力的提高也具有明显的效果。在采用间断负荷法组织开展有氧耐力训练活动时,影响训练质量的关键在于训练强度、训练持续时间和训练间歇时间的科学确定。

最后是高原和低氧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指的就是将运动员置于高原低压、缺氧的环境下开展训练的训练方法。在采用高原训练法组织开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活动时,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往往能够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运动员体内的机能潜力,产生一系列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抗缺氧能力的生理反应,促进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低氧训练法与高原训练法的机理从根本上而言是一致的,就是在借鉴高原训练法的特点的基础上,在人工低氧环境下开展训练,以促进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提高的一种训练方法,例如,运动训练中常用的高住低训、高住高练低训以及低住高练等均属于低氧训练的范畴。

三、有氧耐力训练的实施要点

首先,要注意科学认识有氧耐力训练与无氧耐力训练之间的关系。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均是耐力训练的下位概念,是体育运动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运动训练领域,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都是运动员专项耐力的基础,虽然对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其对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和无氧耐力水平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作为人体能量代谢的一个统一体,两者却是缺一不可的,无论是有氧耐力还是无氧耐力都不可能脱离对方单独成为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制胜的唯一要素,单一供能能力的提升已经无法突破耐力训练的瓶颈,只有在科学认识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两者之间的训练组合比例,制定符合专项要求和专项代谢特点的训练计划,才能够取得最佳的训练成效。

其次,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该清除的认识到体育运动专项的供能特点和在运动不同阶段的主体供能方式,并据此来分析有氧和无氧在不同运动阶段的动态变化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确保有氧耐力训的质量和成效。

最后,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平均比赛强度”的问题。过度强调“平均比赛强度”是我国耐力项目训练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平均比赛强度”指的是运动员在某一项体育运动专项比赛中竭尽全力的“强度”,其一方面能够反映运动员的整体运动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运动项目的特征。但是“平均比赛强度”从根本上来看,实际上是一个各种能力交融的、短暂实现的“竞技状态”,往往会受到比赛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可以是运动训练的目标,但是却绝对不是运动训练的全部。如果,只单单从专项比赛成绩的角度出发,认为“比什么就要练什么”,将训练的结果与训练的过程混为一谈,往往就会出现过分强调“平均比赛强度”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有氧耐力训练的成效和运动员专项耐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开展有氧耐力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过分强调“平均比赛强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刚.国际有氧耐力训练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7.

4.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篇四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

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来实施赏识教育加以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具备精投人、低消耗、高效益、优产出的功能,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实现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的活动。

从教育的本质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赏识教育正是遵循和体现了上述两种规律,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人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由于它能够把教育的思路、方法、手段紧密地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不断体现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而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成为一种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

2、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当代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显露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乐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有一定主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期望值太高,因而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面对来自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等等的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诸如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思想波动大、感情用事、自控力差、做事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看问题片面等等。

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种本能的烦闷,尤其对保姆式、警察式、监工式的教育、管理比较反感,对空洞抽象的说教非常厌倦,他们渴望尊重、理解和友谊,希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地翱翔,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成长。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只有通过富有人情味的赏识教育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指导学生,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才能激励其求知欲和上进心,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切忌生硬地强制学生去这样做或那样做。同时,要注意创造一种宽松的育人环境,对学生成长中的不足,不能讥讽挖苦,而应承认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性评价(表扬与奖励)比否定性评价(批评与惩罚)的效果好。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只有赏识学生,才会使学生树立信心,并使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懂得人情的可贵。因此,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需求。

3、赏识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力,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的。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由于赏识教育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以赏识学生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长处和进步,以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潜能,把每个学生视为一片有待于开发和进一步开发的土地,视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以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向上的人生态度;善于尊重学生的意见,使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突破古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因此,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一个缺乏激励的人,其能力仅能发挥出20一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到80%以上。

所以,赏识学生对发挥其聪明才智十分重要。如果我们继续延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任其制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发散性思维,学生就只能是某种思想技术的奴隶,对老师说的不去分析思考,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就会变成思维呆板、不敢创新、不善思考、不会用自己大脑的人,这又如何去担负起富国强民、建设国家的重任呢?因此,要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我们应从长计议,尽快采用激发学生活力的赏识教育,不断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方法的革新,以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有用人才,来完成祖国腾飞、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4、赏识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

在赏识教育中,只要教师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帮助学生,用自己宽厚的爱来赏识自己的学生,相信他真行、真棒,那么,学生定会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定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只有去赏识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建立起关爱为本、友情至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目的才会更容易实现,教育的效果也才会更好。

二、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方法

1、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对学生应具有真诚的爱、科学的爱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换句话说,即世上没有坏孩子、差学生。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必定能发现其自身具有的长处。

即使其做错了事,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在爱的情感支配下,才能发现优点,欣赏优点,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俗话说:是锥子总会出头的。但如果锥子是放在铁盒子里,而不是布袋子中,它能脱颖而出吗?人的成长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无论父母,还是教师,对孩子都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满意时捧上天,成天夸个不停;不理想时,一见孩子就厌烦,气不打一处来。应自始至终充满爱。但爱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爱的内容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丰富、扩展。科学的爱、真诚的爱应该是包藏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的情绪体验。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对其具有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爱得越深,责任心就越强,教育办法也就越多。真正的爱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

2、赏识教育强调正面强化,但要讲究分寸

现代西方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很重视对孩子的肯定。只要有一点儿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骄傲也会使人进步。表扬经常化,双方都很欣然接受。所以西方的儿童往往显得大方自信。但在中国的一些家长、教师看来,被表扬可能是一种潜在危险,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剧孩子的不安。要善于发现优点、欣赏优点,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l)不要虚假表扬。表扬和鼓励要求发自内心,要让儿童感到他们是值得表扬的。不要故意去讨好。当孩子发现成人在故意讲好话,会产生抵触情绪。(2)不要笼统表扬。那种不着边际的空泛表扬并不会在孩子心中产生喜悦和激动效应,只会产生疑惑。(3)不要事事表扬。要让孩子逐步体验做事本身的愉快,学会自我肯定,而不是一味希冀得到别人的赏识。(4)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动作出恰当的评价。

3、赏识教育同样强调严格,必要时也有批评处罚

5.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及其实施方法 篇五

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及其实施方法

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何等重要。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体会,重点探讨一下中小学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

一般来讲,动物都会有一定的感情,懂得回报赐予它恩惠的人类。人是一种具有抽象思维和丰富感情的高等动物。相比之下,人类更应该懂得感恩。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患得患失、利欲熏心的成分在不断增加。这给我们的学校思想教育带来了挑战。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那么,感恩教育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感恩教育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宝藏、厚重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为了民族的繁衍和社会的进步,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逐步建立起繁荣的民族、伟大的国家。近代社会,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强盛国家的基础上,是立足于伟大民族的土地上。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振兴中华、感恩国家的深刻道理。

其次,热爱人民是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常常讲,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感恩人民的教育。社会成员一律平等,只有出身的不同,没有地位的高低;只有分工的区别,没有工作的贵贱。每一个人都是社会成员,都会接受别人的服务。工人有工人的职能,干部有干部的职责,农民有农民的作用,大家都在为社会作贡献。没有人民,就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世界。只有树立“我为人人”的服务思想,才会产生“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

其三,孝敬父母是感恩教育的基本要求。尽其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试想,一个人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从开始上学到参加工作,一路上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因此,中小学品德教育必须把“感恩父母、孝敬老人”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懂得了感恩父母的道理,也才会知道勤奋学习、珍惜时光、回报父母、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

其四,热爱大自然也是感恩教育的一项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爱动物、爱花木、爱环境、爱山河、爱空气,是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具体表现。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丝毫离不开自然世界的支持与关爱。大自然为我们提供赏心悦目的花草,为我们提供清新健康的空气,为我们提供延续生命的食粮。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定无法去摧毁耐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反,我们应当感恩自然,爱护环境,让天更蓝水更清,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飞跃。但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不少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扭曲的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道德沦丧和信仰危机,都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就显得意义非凡。

一是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兴盛在教育,国家强大在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民族进步摇旗呐喊,有多少爱国将士为保卫祖国甘洒热血。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也应当居安思危,报效国家。因为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藏独势力、疆独势力依然比较猖狂。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因此,中小学必须重视青少年感恩国家的教育。要教育青少年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强大紧密结合起来,懂得“有国才有家、复兴靠大家”的辩证关系和深刻道理。

二是感恩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是一个性格顽强的民族,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雨雪和世事沧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当今时代,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华人的身影和足迹。中华民族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向外族学习管理和文化,现在更多的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和管理。过去我们的民族实行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而今我们已逐渐步入农业现代化。过去我们羡慕西方世界的生活,现在西方已开始向往中华。我们的中小学就是要教育学生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感恩中华,报效国家,从小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是感恩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是,我们的中小学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技能都较之以往有所退化。过去的农村中小学都有校园地,可以满足学生的生产实践活动。但是这些土地早已归还村组和村民。学生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读书与考试。就连农村的学生也不懂得农作物的播种时节和生产方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状况大有人在。就是城镇学校的学生,也不懂得劳动,更不懂得热爱劳动。他们在家里帮助父母洗衣服、刷碗筷的劳动也做得很少。所以,通过感恩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就显得很有必要。

四是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节俭习惯。当今社会,不少学生不知道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们养成了向父母索取物资与财富的生活习惯,不懂得创造财富的艰难与劳苦。他们习惯了享受,忘却了节约。父母和长辈向他们讲述过去的困难生活,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好笑。在中小学的食堂里,学生普遍糟蹋饮食、浪费食物的现象十分严重。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孩子们在宾馆和食店大吃大喝、挥毫无度的情况不在少数。保持生活节俭,好像没有面子。穿名牌服装,上高档餐厅,才是现代人的日子。长此下去,可能我们培养的不是建设者,而是寄生虫。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珍视生活、艰苦朴素、不讲排场,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是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当下,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问题。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难题。保护大自然,保护宇宙空间,创造一个洁净的世界,让人类吃上放心食品、喝上卫生的饮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职责。但是,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一位地球人都有责任。作为中小学,就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今朝行动,点滴做起。要感恩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不要践踏花草树苗,不要杀戮可爱的生灵,不要污染我们生命的河流,不要破坏公园和商场的公共设施。要让学生知道,在保护环境方面,破坏比治理容易,修复比损毁困难。因此,我们不仅要成为爱护环境的榜样,而且要提醒教育他人积极行动、爱护环境。

六是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关爱心理。爱心教育也是感恩教育的内容之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充满爱。当今社会,尽管时代主旋律是正面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主义和利益观念比较盛行。人们在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时候比较谨慎。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爱心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爱心有时被施以恶报。但是,就社会主旋律而言,好心肠、有爱心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比例。学校教育在弘扬正气、赞美爱心的阵地上,应当充当主导角色。感恩教育的施行,无疑对学生爱心的培育和关爱心理的建树肯定会起到作用。

三、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法

1、把感恩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把感恩教育适时穿插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在初中教材“热爱祖国”部分,思品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感恩之心融入热爱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中;在“孝敬父母”的章节,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以此来体现感恩之心;在“热爱劳动”部分,政治教师要结合感恩教育,启发学生把热爱劳动与爱惜粮食、帮助父母、爱护公物等内容体现到实际行动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师,同样要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把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

2、把感恩教育融入班级活动。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实施感恩教育的系列活动中,班主任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定期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是一种教育学生的最好形式。老师为活动开展定下主基调,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演唱爱心教育和孝敬父母的歌曲,或者朗诵感恩教育的诗歌,或者演讲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故事。老师尤其要利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弘扬正气、学会感恩。比如,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接受了国家援建、社会的救助和人民的无私帮助。灾区学校就更应当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祖国、感谢社会、感恩人民。

3、把感恩教育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中小学要建立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感激父母养育,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社会的关爱;同时教育孩子奉献爱心,照顾自己,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人民,报效祖国。可以通过校园网、黑板报、广播室、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全方位做好感恩教育宣传教育活动。还可以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组织感恩教育征文比赛,举办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和手抄报。音乐教师要组织学生学唱感恩教育的系列歌曲。如,《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父亲》、《母亲》、《儿行千里》、《五星红旗》等等歌曲。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以感恩教育为题材的作品,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之心,表达对老师和父母的敬爱之意,表达对同学和他人的友爱之情。

4、把感恩教育融入社会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更加集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需求关系更加紧密。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下一代人的感恩教育。学校要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的社会活动。比如,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到灾后重建的农村,去感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感受神州号飞船、嫦娥号探测仪、蛟龙号深潜器等科学技术成果;还可以到附近的工厂企业参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巨大进步;到社区街道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劳动创造成果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理解社会生活、感知社会进步、尊重劳动成果、践行感恩教育。

成功学家安东尼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忠孝”理念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精忠报国”、“百善孝为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名言警句早已深入人心。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因此,中小学要重视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范畴,把感恩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杨成永)

★ 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各种资源

★ 利用乡土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教育论文

★ 实施感恩教育净化学生心灵论文

★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与档案资源利用

★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

★ 论图书馆资源的公平利用

★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实施语文课程标准

★ 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语文课程网为例

★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6.bim的实施方法 篇六

一、办公室方面

经过6S管理体系的推行,无论是办公室卫生、文件的整理、办公用品的摆放、物品的节约,还是办公室内物品的清理、分类、标识等等,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办公环境和工作意识的改善提高了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员工宿舍方面

6S开展之前,员工宿舍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满地烟头、鞋子满地乱扔、脏衣服堆满床铺,甚至有的宿舍一个星期都不打扫卫生。自从开展6S以来,宿舍明显改观。宿舍内物品摆放整齐、被褥码放规整、室内卫生清洁、不存在室内喝酒吸烟情况、熏人的气味已不存在。宿舍环境的改善给了员工们一个舒适、清爽的休息空间。

三、车间、库房方面

原来车间和库房混乱不堪的现象不存在了,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物、料摆放标准,分类清晰,标识明确;设备、工具责任人明确,及时清理保养,及时归位;垃圾分类明确,及时清理,地面保持清洁;每位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安全事故大大降低;各班组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激励,形成了一种赶、超、比的氛围。

将近一年的推行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阶段不再有更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各个部门不仅没有更主动的去推动工作,而且是增加了挫败感,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想法。存在这样的现状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部分管理者对6S认识不够深刻。

经过将近一年的6S管理实施,部分管理者没有看到真正的实质,看到的只是表面。例如:6S就是搞卫生、6S就是浪费时间、6S就是劳民伤财、6S对工作没有一定用处等等,这些质疑的声音导致了6S工作无法进一步的实施和开展。

二、部分员工不配合6S工作的开展。

从6S工作的开始阶段就存在这样的员工,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有的员工把一切6S工作全部推给部门6S专员,检查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张口就是“有什么问题找6S专员,我不知道,不是我负责。”;有的员工在卫生大清扫时托大,好像一切事情跟他没有任何关联似的;有的员工根本就不理解不去学习,一直认为6S工作的开展跟自己毫无关系;有的员工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去关心任何事情。

三、部分部门对存在的问题不加以整改,仍停留在原始阶段。

这个问题在6S开展初始阶段不明显,工作开展不断深入这一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阶段问题达到了顶峰。往往检查完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阶段时,部门人员甚至部门主管就会以工作忙、人手不够、工作环境条件差等等为借口推脱不加以整改。由于这个问题的存在使6S工作进展无法继续,最终导致停滞不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出整改,让6S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下面谈一下我对存在问题的几点整改方式:

一、公司全体员工(包括高层管理)加强6S管理体系的学习与认识,让其真正了解熟悉6S管理体系的内涵,真正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面对6S管理体系,真正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按照6S管理体系文件去做,真正明白做好6S工作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不是单单的培训就能够解决的,只有每位员工真正的了解它、熟悉它、支持它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存在。

二、每位员工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共同做好6S管理工作。6S管理体系的开展不单单是6S小组的责任,也不单单是部门6S专员的责任,更不单单是高层领导的责任,而是我们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因此在6S开展过程中每位员工树立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极为重要。做到每个人都支持、熟悉、去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状界。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部分员工不负责、托大、懒散的现象,才能够促进6S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步。

三、6S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去整改,而不要推脱。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部门主管副总和主管领导在推进6S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考核点标准化、公平化、制度化,并分项分类分点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通过有效手段确保标准的实现,并不断改善。

(一)要以人为本。6S管理来源于日常生活,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让人在清洁、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不断提升素养。推进6S管理,要遵循效率化、持久化和美观的原则。

1、坚持效率化原则

坚持效率化原则,一是要有一个工作标准,而这个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把定置的位置是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先决条件。定置管理因人而异,大同小异。总之,便于操作,得心应手,是提高效率的标准。凡事总得有个标准,随意性不可太强。标准一旦确立,就拟定一个确认书加以认定。二是要明确责任。

2、持久性原则

6S管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见到效果,要持久推进6S工作,一要靠制度,二要靠激励,三要靠人性化。

(1)要靠制度。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检查考核问责制度、奖罚制度、培训制度、问题整改制度、确认制度等等,以制度约束人,逼人为。落实制度一定要克服“会吵的小孩有糖吃”的管理上最忌讳的弊端。

(2)要靠激励。实施一套新的管理模式,意味着对原来的一些习惯的否定,总会有一个不适期。6S工作,不是某个人、某个领导的事,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动手动脑的事,需要不断激励,给予动力支持。

(3)靠人性化。促使6S工作持久推进,关键在于整顿这个环节,需要认真思考如何使用拿取更加人性化,更加便于遵守和维持。6S管理是尊重人的管理,推进过程不但要照顾人的共性,而且要尊重人的个性,各种标准的制定和修改都应充分征求当事者的意见,要坚决克服管理上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反之成了我们最大的浪费,这与6S精神格格不入。管理既是一门遵循规律、照章办事的科学,同时也是讲究方法、注重情感的艺术。

3、坚持美观原则

我们要通过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向世人来表达、展现我们健康乐观的理念,我们要塑造一个给人舒适、温馨、感动、奋进的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所以,为了善待自己、善待事业、善待他人,别忘记美化环境。

(二)要心动要行动

1、心动

要通过会议、文件、刊物、刊栏、简报等途径有声有色地宣传6S管理的有关知识及内容,使全体人员了解、理解6S管理模式,实施6S管理能给每个人带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好处。一定要让全员心动。因为行动要由思想作指导,心动影响行动。6S管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场考试。我们应该争取中个状元。

2、行动

(1)目标一致。6S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员行动,因此必须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我们推行6S管理的远景目标就是要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调,因此不能各唱各的调,更不能像市场买菜一样,卖菜的缺斤少两,买菜的讨价还价,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2)培训到位。6S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细枝末节,6S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的打扫卫生、牌面整理、化装等有所区别。因此必须分类别、分层次进行全员培训。

(3)循序渐进:我们通过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统一了目标,通过培训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就该齐心协力按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目视管理、精益求精、维持改善的顺序推进6S工作。

7.bim的实施方法 篇七

1 BIM的概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其对建筑行业技术革新的作用和意义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美国的国家BIM标准(The National BIM Standard-United States,NBIMS-US)提出了信息主干(Information Backbone)的概念,可理解为项目的BIM统一数据库,用于存储、集成各个阶段产生的数据,为当前阶段和工程全生命期提供数据访问、分析等应用,同时供应商、项目团队等都会在各个阶段创建、使用BIM数据,研发并最终形成BIM统一数据库。如图1所示。

BIM技术的实际工程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及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工程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信息库,并为建筑能效管理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

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及行业特点,我国的BIM研究将美国BIM中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7个阶段整合为4个,即:策划与规划、勘察与设计、施工与监理、运营与维护。按照BIM层次划分的定义,将BIM划分为三个层次:独立P-BIM (简称PI-BIM)、阶段P-BIM (简称PS-BIM)、全生命期P-BIM (简称PL-BIM)。子课题的研究对应着PI-BIM层次。PI-BIM应能够完成某项特定专业任务,且具有与相关任务进行信息共享的能力。将单个专业软件独立进行BIM能力改造和专业功能提升,即可形成PI-BIM。中国BIM渐进发展路线是从专业软件到PI-BIM,再到PS-BIM,最后到达PL-BIM。

2 BIM研究的现状与本质

BIM研究在中国的起步比较早,自1998年就已引进到中国。在后续的十几年间,政府在BIM的研究开发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2012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立项了国家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简称NBIMS-CHN)课题,2013年1月12日,正式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BIM的研究方兴未艾,但离实际可用仍存在距离。正如黄强理事长在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所言,当前中国BIM软件的现状是:“(1)没有一个软件或一个公司的软件能够满足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全部需求;(2)技术上不可能短期内出现一批可以代替所有中国专业应用软件的其他BIM软件;(3)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技术上建筑业企业都没有能力短期内更换所有中国专业应用软件”。

以往国内外对BIM的研究大多基于IFC标准展开,在体系架构、数据标准、交互模型、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成果。建筑信息模型属于建筑学和信息学交叉领域中的一项命题,以往的研究工作绝大多数由建筑学领域的人来承担,成果也多出自于建筑学相关领域。但从本质上看,BIM的重点与核心在于信息技术,建筑是载体。

3 BIM体系中要素特征分析

BIM涉及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相关要素,BIM标准的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去除不相关信息,发现BIM的本质是所有工作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从技术层面看,其核心在于数据与协作。“数据”即指构建各层次上的BIM数据库并按照功能需求选择性地进行数据系统集成,最终形成全生命周期BIM中心数据库。“协作”指各层次、各阶段的BIM数据能够共享和传递。可见,“协作”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BIM“数据”的提取与生成是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

3.1 BIM数据流的特征

研究BIM的起源会发现,之所以要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实施这样一项被称为“革命性”的标准,根本原因在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由于信息流通不畅和协同性欠缺造成了不确定性和信息丢失,导致效率下降和资源浪费。图2形象地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数据丢失、有价值信息持续损失的过程。

3.2 BIM数据的特征

实施BIM标准的目的在于为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信息,这些信息的特征如下:(1)完整性,即信息收集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2)标准性,即数据格式和集合形式应具有统一的标准框架;(3)安全性,即能保证每周7天24小时内提供的数据都是安全的。

另外,从BIM软件研发的角度看,可将全生命期BIM标准技术的研究框架视为树形结构。“叶结点”对应着各专业软件模块。依据工程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业务数据的来源,可认为有的数据是某阶段或某模块新定义的,将这类数据视为“基础数据”;有的数据是经阶段或模块协同、流转后得到的,而并非新生成,将此类数据定义为“旧数据”。从工程全生命周期看,有的阶段或模块产生数据,有的阶段或模块使用数据,有的阶段或模块既产生也使用数据。

3.3 BIM数据库特征

从数据流动的纵向看,完整的BIM数据库体系应包含管理中心、阶段、专业三个层次上的数据库,组成递阶架构。专业数据库位于最底层,阶段数据库位于中间层,管理中心数据库位于最顶层。其中,BIM中心数据库扮演着美国国家BIM标准中信息主干的角色,集成数据的准确析取至关重要。从业务流程看,数据库之间存在着横向信息流动和数据交互。这样,各数据库就组成了纵、横交织的网状拓扑结构。

从前期设计阶段,BIM便开始建立一个贯穿始终的数据库档案。随着项目展开,BIM的数据信息跟随方案自动积累与更新,设计的方案随着计划的调整而改变。对一个具体全生命周期项目而言,在第一次工作流程中要产生一个全生命周期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基础,随着工程的后续改进、变动,应允许数据增减,同时检测数据集合冗余程度,优化数据库,得到约简后的最佳数据集。也就是说,BIM数据库是动态且开放的,允许优化,但初次形成的数据库是基础,至关重要。

3.4 BIM接口特征

要完成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工作,阶段与阶段之间、专业模块与专业模块之间及系统自顶向下的层次之间的接口呈现出错综复杂形态,从ISO的OSI模型看,这些接口所涉及到的协议范围能够覆盖全部7层。接口的层次、性质不同,要给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统一描述方法显然是困难的。数据存储方式、数据格式转换、协议转换都是接口互通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4 碰撞检查的再探讨

众所周知,各专业之间的碰撞是工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BIM技术可将碰撞问题解决在工程设计阶段,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消耗,避免扯皮,保证工期,进而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

在碰撞检查方面,以往的讨论及现有软件都是在已有设计结果基础上再进行碰撞点统计和检查。如Bentley公司的Navigator碰撞检查模块(Interference Manager)可进行管线的综合碰撞检查,考虑了不同专业间(如结构和管线、管线与HVAC等)的碰撞检查及同一专业内部的碰撞检查,检查结果列表给出的信息包括:检查日期、碰撞点类型、碰撞类型描述、每个碰撞包含的构件元素、碰撞的坐标位置、包含碰撞元素的文件名称以及碰撞的状态等。这些信息可帮助使用者迅速找到是哪些专业的何种类型构件在什么位置发生了碰撞。典型碰撞检查结果表达形式如图3所示。

碰撞检查结果以三维可视化形式表达,用彩色突出显示碰撞元素,弱化其他元素。从典型软件的做法可看出,目前的“碰撞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检查日期即某特定时间点上定位于专业数据空间的一种协同性检查。在实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其实还存在着一种“碰撞”——由于工作流程(时序)引起的碰撞。这是在很多公司的工程实践中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公司也明确提出了这种工作时序碰撞检查的需求。因此,碰撞检查应定义在时域和空域两个域内,才能保证真正实现BIM的核心任务——协同。

5 BIM的能效函数描述

经过长期研讨,针对中国BIM研究的重点即BIM能力方面,中国的BIM专家们基本达成如下共识,BIM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信息共享能力

其是BIM的核心。通过IT技术实现,主要涉及信息内容、格式、交换、集成和存储。

(2)协同工作能力

其是BIM的应用过程。通过管理实现,主要涉及流程优化、辅助决策,强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管理方式。

(3)专业任务能力

其是BIM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专业标准的实现程度、完成专业任务的效率、效果及付出的相应代价。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实施BIM的过程看作全生命周期工程项目的多目标协同优化问题,提出BIM能效函数的概念(其表达形式为E (c,m,s,t)),可清晰、量化地表示BIM体系中涉及的关键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函数值表示由于BIM改造和提升所产生的价值或能效,定义域包含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阶段、接口、工作空间、时间。

定义BIM能效函数为:

其中,c∈{ph1,ph2,ph3,ph4},phi (i=1,2,3,4)表示中国BIM中所规定的工程项目4阶段,即:策划与规划阶段、勘察与设计阶段、施工与监理阶段、运营与维护阶段;m∈{phinf1,phinf2,phinf3,moinf1,moinf2……,moinfN},phinfi (i=1,2,3)表示4个阶段之间的接口,moinfi (i=1,2,…,N)(N为自然数)表示PI-BIM层次上各专业软件之间的接口;t1,t2,t3,t4表示各函数的权重,且t1+t2+t3+t4=1;s表示工程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工作空间(简称“空域”),t表示工程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时间(简称“时域”)。

Data (c)函数表示各阶段、各专业模块BIM数据提取的有效性,用准确率来表示。

Interface (m)函数表示PI-BIM层次上各专业软件之间接口、PS-BIM层次上各阶段软件之间接口数据转换、互通、协调的效果,用正确率来衡量。

Center (c,m)函数表示BIM最顶层中心数据库建立的有效性。

Collision (s,t)函数表示兼顾空域和时域的碰撞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备性,可综合体现为一个值,该值表示碰撞检查的有效性。

Data (c)、Interface (m)、Center (c,m)、Collision (s,t) 4个函数从技术实现层面反映了影响BIM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一种量化的表达形式。归一化处理后取值范围均为[0,1]。显然,Data (c)、Interface(m)、Center (c,m)、Collision (s,t)这4个函数加权累加后表示的总体有效性越高(即值越大),E(c,m,s,t)就越大,即产生的能效越大。

6 结束语

目前,对于BIM核心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方兴未艾。BIM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全生命周期状态下的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如何从中提炼出问题的关键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践证明,采用BIM技术,其精细化的设计能够纠正现在设计中的缺陷;准确化的算量能够控制项目造价和采购;虚拟化的建造减少工程的返工率;智能化的运维为开发商节约运行成本。同时,采用BIM技术乃是实现建筑能效精确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亦与构建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的内涵相一致。对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迄今为止,该领域的研究缺少量化指标和量化表达手段,本文提出的BIM能效函数法填补了这一空白。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对实现BIM的代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用代价函数来描述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总之,期望通过这种量化体系的建立,更加准确、规范地描述BIM的关键问题,为BIM的理论研究、软件研发提供可行依据,推进中国BIM的研制工作。

参考文献

[1]NIBS National BIM Standard Project Committee,Overview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November 2006

[2]黄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信息模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报告,2013.1

[3]Weise Matthias,Katranuschkov Peter,Liebich Thomaset al.Structural analysis extension of the IFC modeling framework[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ITcon).2003

[4]Li Yungui,Liu Zhaoqiu,Qiu Kuining.Studies on IFC standar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C/CD].WorldEngineering Convention 2008.2008

[5]张晓菲,周寅超.基于IFC标准的BIM技术应用领域及其前景分析[J].建筑科学.2010(S2)

[6]满庆鹏,孙成双.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信息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11(S1)

[7]刘爽.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J].建筑学报.2008(S2)

[8]李云贵.国内外BIM标准与技术政策.http://www.chinabim.com.2012.10

8.初中数学分组教学的实施方法 篇八

一、做好分组教学准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分组教学时,首先需要合理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相互督促。在分组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家庭环境、兴趣特长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原则进行分组。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每组总体实力相当,以保证公平;②建立民主制度,规范学生行为;③提高评价透明度,学生互相监督;④强化奖励机制,构建小组或个人奖,在期中与期末予以适当奖励。

其次,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小组凝聚力。通过分组及实施奖励机制,可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中等生若想超过优秀生,差等生若想超过中等生均是较难的,这就易于形成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重视小组整体成绩。换而言之,本组的优秀生应与其他小组的优秀生竞争,本组中等生与其他小组中等生竞争,而差等生则和差等生比较,这样学生才有更接近的学习目标,唤起学生学习动机与动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使其为本组成绩而努力,从而提高小组凝聚力。

另外,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组员感情。在小组评比中,考查的是集体成绩,不能只是一两名组员学习成绩好,每位组员均应努力,以战胜对手。在学习过程中,优秀生也有其不足之处,而差生也有着其闪光点,可为本组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可激发中等生与差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同时,教师需要强化学生责任感,使其意识到学习是个人之事。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展开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运用知识。教师可用某些需要合作才可完成的生活实例,使其自我实践,学会自我认识,形成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体验到合作的力量,从而积极融入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组员感情。

二、有效开展分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做好分组准备后,教师在课堂上则可灵活而有序地进行分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注意教师引导。在分组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在新知学习时,教师对学生须予以适当指导,以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并呈现相关的感性材料,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教学《二次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一篱笆长60m,将其围成一矩形场地,①如果矩形长是10米,其面积是多少?②如果矩形长是15米或20米时,其面积分别为多少?③若矩形长为L,其面积是S,请写出L与S之间的关系式,它们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于是将学生引入学习状态中。

第二,把握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设计阶梯式教学目标,在提出任务后,可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独立发现与探究问题,得到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铺垫。基于学生自主探究上,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利用轮流提问方式,组员说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组长总结问题,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而后组长归纳出组内难以处理的难题,以便组际交流与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须要巡视指导,适时点拨与提示,让学生自主释疑解惑,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如学习《图形的相似》时,教师可提出问题:①△ABC放大后可得到△A1B1C1,这两个图形相似吗?其对应角、对应比有何关系?说明理由。②你们是否可以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相似正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

第三,加强组际交流。当组内交流后,则可展开组际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先让小组交流较为成熟的一组阐述本组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后其他小组加以评价、质疑与补充,接着依次进行。这样,让学生在组际讨论中,加深对知识与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须要适时指导、释疑、评价,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

第四,注意练习评定。当知识教学完之后,教师可布置课内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要提前精设习题,由内容的不同侧面与层次来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如教学完《反比例函数》后,教师可设计达标检测题、变式题、思考题、创新题等。学生可单独完成达标检测题、变式题,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思考题、创新题等,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同时,利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学生自评、生生与师生互评等,以解决课堂练习,实现快速反馈,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同时,在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下,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9.bim的实施方法 篇九

论影视剧中医务人员的工作 热情和 基本素质 等,不仅增 强了护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另外,在影视题材的处理上应浓缩精华,一些电视剧情节较长会影响到教学 效果,必须应用专业的软件对影视作 品加以 处理,删除与 教学无 关的情节,充分 将所学理论 知识融合,这样 才能取得良 好的教学 效果, 提高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

CH IN ESE G EN ER AL N U RSIN G O ctober, 2010 V o l.8 N o.10B

何善秀.论影视 教学课 的理 论基础 及其教 学策略[ J ].电影评 介, [ 1]2008, 5(2): 97.[ 2] 周德金.深化高校学业成绩考 试制度改 革的理性 思考[ J].黄 冈师

范学院学报, 2001, 21(6): 73-74.作者简介 刘萍(1981)),女,山 西省运城 人,讲师,工作单 位: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卫生学校;王小亮工作单位: 044000,山西省运城市 卫生学校。

(收稿日期: 2010-15)-06(本文编辑 卫竹翠)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实施

高晓梅

摘要: [目的]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 形象。[方法]对5护理礼仪6课 程内容进行 筛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结果]提 高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锻炼 了学生将礼 仪知识应用 到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结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和养成教育,注 重培养学生的护理礼仪,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关键词: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424.1 文献标识码: C doi:10.3969/ j.issn.1674-4748.2010.29.063 文章编号: 1674 4748(2010)10B-2710-02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 理转为 以病人 整体为中 心的护 理, 护理的职能、护士的 角色被重 新认识,护理的服 务领域在 扩大, 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在提高。本科护理学生必然要成为日后临床护理的主体和骨干,但是,目前临床普遍反映护理本科生动手能力较弱,理论与实践脱节。5护理学 基础6是 高等 护理教 育的主干课程,为学生提供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 知识、技能和情感,也是一门从 理论到 实践过 渡的桥 梁课程。如 何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现将教学经验与体会介绍如下。更新教育观念,寓专业思想教育于其中

1.1 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 要求 现代护 理模式 的转变、护理教育对象层次的提高、护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转变 传统的 教育观 念是培 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护理人才的关键。护理学基础教师应首先从思高的专门人才 为目标,更加注重 素质教育,融传 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1]。

1.2 寓专业思想教育于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目前,国内护理本 科的招 生对象 很多不 是出于 对专业的热爱,而是听从家长意见或因为就业前景好,专业选择带有盲

想上更新教育观念,要以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 强、素质 理思想制约 ,内容陈旧,一般主 要涉及 铺床、吸氧、注射、菌操 无

10.bim的实施方法 篇十

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原则和实施方法

为明确公司在今后规章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依据什么的原则,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同时制度的推行通过何种方式、何种渠道特制定此说明。

一、公司制定规章制度的前提是一定要认清公司发展的阶段、制度本身要适应公司发展的现阶段需求。我们公司现在应该还属于起步上升发展阶段,所以在制定制度时一定避免照搬所谓大公司制度的条条框框,避免把不切实际的东西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来,否则制度制定出来既不实用又浪费了公司的人力物力。例如:在人事制度模块中有员工试用管理模块、员工离职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等,我们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可以根据公司现阶段人事录用、离职的实际情况简化这些制度模块中的条条框框,使制度既简约方便理解、利于执行、又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时间的先后性。由于公司在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多,因此规章制度需要一项项来制定,按照亟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来确定制度制定、执行的先后时间顺序,我们现阶段先要逐步完善公司的基础制度,在将基础制度落实到实处的基础上完善公司的职能制度。

2、指导性和约束性。规章制度对公司相关人员具体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指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人员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什么,如果违反了会有什么样的惩

罚。

3、激励性。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除了会提出对违反规定人员提出相应的惩戒同时也适时的提出一些奖励性措施以鞭策和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的执行

1、要明确规章制度执行的目的:制度制定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有目的的抓某个人的错,惩罚某位员工,而是希望通过制度的执行使每位员工在工作时间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例如在家里如果地面脏了,哪怕是有一个小小的脚印你都会把它清理干净,因为你习惯了家里要干干静静的,不容许有一点的污染,但是为什么在公司你的桌面下面都堆了一大堆垃圾你还能视而不见,根本没有打扫的意识?这就是因为你在家已经养成习惯了,而在公司你还没有树立“以公司为家”的理念,这时候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督促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约束我们工作中不好的行为习惯。当制度长期的执行后它会慢慢影响我们的个人行为,当好的行为成为习惯,以后制度在我们的意识中就会慢慢模糊,因为随着习惯的养成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大程度的就会是习惯约束行为,而非制度本身约束行为,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应该这么做,老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教育、带动新员工,公司内部会逐渐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

2、制度执行的方法:我们公司现阶段的管理还属于传统、粗放的管理状态,包括许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也缺乏危机意识、管理意

识和创新意识,公司现有的很多制度根本没有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去,所以很多很好的制度虽然制定出来了,但是没有很好的管理者、缺乏足够的执行力以至于很多对公司发展有益的制度根本没落实的实处,所以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提高,先让他们认清制度制定对公司的好处,强调以公司为本的集体意识,杜绝个人利益倾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和公司所有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他们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进行解答和解决,使他们在思想上尽可能的认可新型的制度。

3、制度执行的力度。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肯定会引起一部人思想上的抵触,我们在执行前期过程中会尽量考虑员工的感受,和他们积极沟通,避免引起他们思想上很大的情绪波动,但是在原则问题上还是要切实按制度办事,不能一味的考虑个人意见,因为员工在思想上毕竟还是以个人利益考虑为重,他们很少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制度本身的益处,所以如果制度总是依附于个人的思想去执行,那现今制度可能执行不了,今后也执行不了,一拖再拖对于公司的发展必然有了很多限制性的理由。举个例子:公司设置全勤奖,全勤奖的概念是除了当月上满规定的考勤天数外,还包括不迟到、不早退等,我发现很多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现在已经把迟到都当成是正常的事情了,迟到已经成为习惯了,其实这很不正常,一个连最起码的上班时间意识都很差人很难保证在工作上有不拖沓、“磨洋工”的现象,所以我们在今后要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如生病可以凭

医院开具的就医证明或诊所、药房开具的药单认定为特殊情况,抑或总经理认可的特殊情况外,其他理由都不做为迟到、早退的理由,只要该月一经发现违反规定便扣除全勤奖,另外在全勤奖的考核上必须全奖全罚,做工资人员要按规章制度来执行切忌带个人意愿的去做工资,比如请假半天100元的全勤奖就扣25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已经从思想上给了员工可以去违反制度的理由,只要请假了当月全勤奖就全无,这不是给某个人制定的制度,所有的员工都一视同仁必须遵循这个制度。再比如:打卡机记录考勤,打卡就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打,上班没有提前告知晚来那么就认定为迟到,有特殊理由经行政部负责人确认审批后可以回来补录《指纹补录单》,否则不采纳任何理由。下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打卡不能早打,否则认定为早退。当然我们对严格按照制度打卡的员工会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3、执行的责任者:在制度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分工,界定责任,对于在内容中出现的制约和决策的内容一定要指明责任者和决策者的权限。

3、制度推行的渠道:我们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必须要落实到每位员工,因为客服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在制度的推行中是实行开会统一培训,还是通过网上通知:例如rtx的方式,需待议?

周磊

11.初中英语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英语教学 有效教学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4-02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多种能力主要渠道。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

一、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基础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解决这对矛盾体,对完成有效教学至关紧要。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对一个教师有好感,便对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并重视,肯下功夫努力学好这门课。英语有很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如新的单词、词汇等。如果,学生喜欢自己的英语老师,那么他们就乐于去背诵枯燥无味的词汇、语法。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上这位老师的课或者不愿学习该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时时处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从而使自己在学生眼中是一位可敬的师长,也是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而应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就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分层递进教学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特点与水平,可以将不同的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划分的结果对于学生和家长要保密,做到教师自己心里有数。这样防止可能产生的标签效应,同时要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使所有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分层递进中的分层,必须是动态的。既要有流动性,也要有可变性,學生完全可以根据自我不同的能力自主选择和调整相应的层面。为了激励学生向更高一层次递进,一个阶段后可以矫正分层,尤其对未达到分层目标的个别学生要采取补救措施,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分层递进教学,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环境。既要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有分有合,分合结合,既能发挥个体学习优势,又能做到学习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在分层递进学习中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学生的这个基础与教材的编排顺序有关,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关系更大。并根据这一特点来确定教法,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噘一下嘴。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一般也不往下讲另一个问题。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并对教学目标分解与细化,使目标设计做到具体、到位,在课堂上做到科学系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课堂中还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一方面,要运用英语提炼、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不能把课堂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形式”,而是要能够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此外,设计的活动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环节紧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连接要注意符合教学规律,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环环紧扣。整个过程应充满活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样,通过紧凑的教学环节,就能够很好的优化教学时间,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增强活动密度,以及学生参与的时间,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策略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策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与有效的评价配合使用。推进新课程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多个评价体系。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评价可以涉及课堂观察、学生的成绩分布、问卷调查和访谈等诸多方面。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评价,学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教学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不管用什么评价方法,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动力。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需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积极大胆地去探索。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不断地激励学生,让他们多开口,多思考,多实践,切实使英语有效教学得到落实。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方文.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

[2]王蔷,张晓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2006.(11).

[3]龚亚.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2).

[4]王蓉.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3).

上一篇: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设计下一篇:2022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冲刺试卷-中大网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