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2024-11-13

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精选11篇)

1.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篇一

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八年级三班***,我演讲的题目是“高速公路新纪元”。

高速公路新纪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像是一个阀门,开启了中国走向强大的漫漫征程!弹指一挥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已走过40年光辉岁月!这40年,国际环境变幻莫测,时常出现的“经济崩溃论”、“军事威胁论”,都被中国强而有力的反击。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震撼全球!这40年,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40年,人们的出行,实现了飞跃式提升,得益于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198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通车。1999年,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2007年5万公里,2013年10万公里,2017年13万公里。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人口20万以上城市,覆盖率98%。

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简称“71118网”。连接全国地级行政中心、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边境口岸。

咱家乡——开州。2006年,万开高速竣工通车,万州与开州两地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打通开州区的出口通道,打破交通制约,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发展优势,推进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建设。2015年开达高速竣工通车,开州与开江两地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40分钟。开城高速,预计2022年建成,届时两地车程将由现在的3.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开州,是中国高速公路网中的一个点;开州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高速公路,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里光辉的一页。

改革开放40年,用“翻天覆地”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从这40年里,华夏儿女看到了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更看到了祖国和人民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2.40年代兰州地区的诗歌概况 篇二

关键词:兰州地区诗歌;同声歌唱;蓬勃的西北诗运;诗坛新生代

三四十年代,随着东部地区时事形势的日益严峻,许多院校和文化人士都选择了“西迁”。作为“落脚地”之一的兰州,藉此成为了西北地区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地区,并且同时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西北诗运”、“西北剧运”,文学创作活动一度受到全国文坛的瞩目,诗歌创作尤其成绩斐然。许多外来的诗人在兰州地区“生根发芽”,发表了不少的优秀诗歌作品。对于这一地区诗歌发展脉络的梳理,将会有益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甘肃地区的现代文学,同时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把握40年代后期全国诗歌创作的整体状况。

一、时代的鼓声与同声歌唱:30年代及抗战初期诗歌创作

“九一八”前后,起初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和爱国青年在报刊上撰写一些诗歌来提倡抗日文艺,如杨希珍(杨静仁)、潘若清、张亚雄、万良才、徐国贞、苏芝畅、王孤萍、薛文波、袁若水、张文郁、徐味冰等人的诗文。但由于甘肃远离东北,人们把西北看作“安乐天地”,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又无实际的抗日生活可言,因而那时的作品大都流于空泛。张漫冷的诗词《哀辽东》,杨汉文的诗词《吟北大营》、《九一八》等,基本格调都是浮泛的斥责日寇暴行.诉说东北沦陷之苦,对当局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表示不满,讲些“杀尽倭奴,锄尽汉奸,要将无人性的三岛踢翻”之类的愤慨话。樊大卫的诗歌《朋友不要退》便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我醒来时,犹在梦中恍惚 ,/甜蜜的幻景突然破灭;/耳边隆隆的炮声,还在震动我的耳膜,/朋友,你看中华多么衰弱。/我们在青年时代,/不管雪花如何踊跃,/不管大风多么猛烈,/你总得抱着正义,向前去杀敌。/朋友不要退,不要退!/这是我们应负的责任,/你尽管把你的爱国力量发挥尽透。/朋友不要退,不要退!”

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当时甘肃文坛存在的“为艺术而艺术”,风花雪月、唯美颓废的诗歌作品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如潘若清在《我们的需要》一文中讲:“国家成了破落户,民族走上了困厄的路,如果写作的笔尖跳不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圈子,虽然不是失却灵魂的木乃伊,也是十足的后补亡国奴……”幻人撰文说:“凶暴的强邻,枪口向我们瞄准,我们绝不能捧着诗集受死。所以我们现在的文艺,不应是少数人所能欣赏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而是需要大众生命推动力的文艺。明白点说,我们中国现在不需要消极的、浪漫的、颓废的、无病呻吟的文艺,而是需要奋发的、有为的、唤起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的文艺。”

时代的呼声使得诗人们要做出重大的抉择:坚守自我的诗歌风格与追求抑或加入时代的大声音中去。坚守自有其合理意义所在,并且我们不能用“顾影自怜”“风花雪月”等词汇简单地加以否定;放弃自我风格,转而呼吁民众觉醒的努力亦有其重要价值,也自然会呈现出种种的缺陷、留给后人很多遗憾。当然,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放弃了以前的“无病呻吟式的伤感”,转而加入到时代的大声音中去,他们的诗歌创作方向也为之一变,或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或赞颂战士们的英勇的精神,或号召全国人民(包括“友人”和“毕业同学”)起来反抗,紧密地围绕着“抗战”“救亡”这样的时代主题来展开创作。或许正如同时代的一位诗人所说:诗人创作的目的“不是要写诗,是要写一部革命史呵!”(绿原《憎恨》),真诚的声音夹杂着跟风的呐喊,共同汇成了一曲“抗战救亡大合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抗战初期。

兰州地区直至1938年还有“具着死的决心/怕甚么大炮坦克/冲锋吧,同志!/努力吧,战士!/碧血白骨/为最光荣的结果!”[1]这一类口号式的诗歌。在此类诗歌中抗战的激情与斗志固然很浓烈,然而艺术方面的粗糙、主题的单调、空洞的呐喊却是它们的阿喀琉斯之踵,然而新的形势和新的转变也即将到来。

一般来讲,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历史分界点。自此时起,战争连着革命,动乱纷纷,时代已经不复是三十年代那样一种“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年月,而是狂风暴雨开始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日子。兰州固然因其地理位置未能直接遭遇大规模的战争,然而不可忽视的是40年代来到兰州的许多作家及文人却是战火的波及者,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使得他们创作的诗歌摆脱了30年代乃至抗战早期的“空洞无力感”。战争的烽火烧遍了大江南北,诗人们再也没有“浅酌低唱”之所,他们面对着生存与精神的双重磨练。

事实上,在早期诗歌界“蛙声一片”的时候,同样也出现了曼霖的《高粱叶》这种饱含着热泪与激情,风格沉郁的佳作。在“编者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歌曾经由穆木天在《思想月刊》第二期加以介绍,并惹起了读者的注意与寻求。

“时光已经把记忆剥蚀得模糊/仿佛是姑娘面前不穿/裤子的年龄”,第一章中“高粱地”里保留着儿时“寻觅美味的甜楷和乌米”的记忆,“‘好杂种!’看青的追着骂/小柱,刘秃挟着乌米奔逃/高粱叶悉悉索索地/把我的哭声淹没了”,画面逐渐暗淡,记忆逐渐消逝,“时光已经把记忆剥蚀得模糊/仿佛是姑娘面前不穿/裤子的年龄。”[2]

高粱在生长,在发育,快要丰收了,然而却恰逢动乱的年代,劫匪、“丰收之灾”、日本人的炮火逼迫一村又一村的人起来反抗,“咆哮了王家屯/咆哮了张家屯/咆哮了吴家屯/咆哮了刘家屯/”。

无疑的,这首诗歌是日军的侵略行径所给激发出来的,虽然艺术上仍略显粗糙,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口号式呐喊”,转而从生活中攫取素材,显得内容翔实、感情慷慨悲壮,与同时期的其他诗歌相比,已经是很大的突破。

二、蓬勃的西北诗运:1941—1947年的兰州诗歌状况

大概到1939年的时候,诗歌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陈敬容、沙蕾开始主编《甘肃民国日报》的《草原》文艺副刊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契机。他们约到了很多优秀的稿子,而这些诗作已经没有了早期诗歌的口号式呐喊,开始有了新的转变。比如牛汉就多次向兰州的《民国日报》文艺副刊《草原》(沙蕾、陈敬容主编)投稿,并刊发了几首短诗。[3]由于这一时期的材料比较短缺,所以也很难说明具体情况,只能作为一个问题留待论证了。

1941年12月14日,《甘肃民国日报》的《生路》副刊上有一则信息值得注意。“来函选辑”中选冯振乾《提倡诗歌》,内容如下:

(1)增多诗歌刊量

(2)排版上对诗歌的改革

(3)稿费的提高

(4)出诗歌专号

(5)举行些学生诗歌征文

(6)编“诗歌副刊”

这些都是对于诗歌具体发展举措的一些建议,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批热爱诗歌的人的迫切愿望。同一时期,陕南xx西北师范学院同学所组之诗社,因见《生路》颇有起色,来函要求编者为该社辟一诗刊;此外,还有青川等其他新诗爱好者也是亟待“诗歌专页”的出炉。

在如此迫切的请求、期待之下,《甘肃民国日报》的编者沈宗琳终于下定决心要自编“诗歌专页”了;再加上“最近到了兰州”的《帐角集》作者(诗人冯振乾),他热诚自愿帮忙编“诗歌专页”,这无形之中又是一种推动力。

冯振乾来兰州之后,积极推动兰州诗歌的发展,呼唤并号召展开蓬勃的西北地区诗歌运动。他于1942年2月9日发表了《展开蓬勃的西北诗运》一文,指出了抗战早期诗歌的弊病与收获:“初期的诗歌是感情的泛滥,诗人的感情如一般人的义愤一样沸腾,‘为实用而实用’,诗歌作了抗战的喇叭,斗争的号角,诗人鼓起腮加劲的吹,吹出了国民的心声,吹出了民族解放的歌,主题集中在一个焦点,题材是单纯的,形式是极自由的。”

同时他又对当时的诗坛状况提出了批评:“有些人说这时期吹得似乎有点太不美妙了,于是名之曰‘抗战诗歌’(有意的),但这种呼声在时代的巨浪中随着‘为艺术而艺术’的没落而没落了。”

他对诗歌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由于抗战的转入长期,诗歌开始由无数沸腾的源泉汇成奔波的河流,题材上广阔了,手法上繁复了,技巧上提高了!于是大家感到‘差不多’已降低了作品的力量,渐渐脱了公式化的桎梏向技术的顶尖上爬。”

他反对纯性灵派的个人主义的诗歌,而提倡诗人对艺术性与宣传性作精炼的调整,走向叙事诗、走向史诗、走向伟大的杰作。

基于以上观点,他主张“诗歌工作者,歌唱在西北”、“在民族主义文艺的旗帜下展开西北的诗运!”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兰州地区诗歌运动即将蓬勃发展的宣言。自此时起,兰州地区的两大报纸《甘肃民国日报》《西北日报》皆按期出有《诗歌专页》,“诗歌专页”的发刊,不仅为西北各地的诗作者开辟了园地,同时也为诗歌的写作起到了初期的示范作用,并且达到了与西北各地以及西北以外各地诗作者的共鸣与交流的目的,冷落之兰州诗坛,行将蓬勃起来。

自此时起,诗人们不再像抗战初期时把诗歌仅仅当成一种宣传工具,而是转而探索讨论诗歌本身的诸多问题,例如“诗的格律问题”、“诗的音韵问题”、“诗的朗诵问题”以及“怎样正视现实的问题”,并且他们还就兰州地区诗歌的发展前途达成了共同认识:“诗歌的发展要走民族主义文艺道路”[3]。

歌谣的搜集、外国诗歌的翻译、西北地区特有题材的融入可以说是这一段时间内的诗歌所应引起我们注意的现象。

首先,歌谣的搜集与整理,为诗歌提供了新鲜的养料、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范围。在兰州,虽然早至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人意识到歌谣搜集的重要性并有结集出版(如张亚雄的《花儿集》),然而这些搜集活动却更多是从文化遗产保留的角度加以关注的,真正从民歌中汲取养料与活力并转化为现实功用的人还很少。当然,并不是说1941至1949年的诗歌在这方面的成就有多大,只是诗歌界、评论界对于民歌的搜集整理乃至分析研究都开始渐渐地重视起来,并给予相当多的关注,比如黑人《民歌集》的出版;《西北文灯》《文艺之页》《西北风》等文艺副刊也专门开辟了“民歌专页”“民歌讨论专号”;还有许多探讨诗与民歌关系的评论文章:幽帆《漫谈诗与民歌》、胡扯《由民歌谈新诗》、水心《向民歌学习》等;此外一些少数民族民歌也被译成了诗歌,如森里、仁仲合译的《托合谛与丹妮汉》(新疆维族民歌);冻之《狼望着牧群》(哈萨克民歌);里森、浮生《维族恋歌》;黎明《吸尔克纳依》;黎明、彭荫《友爱》;霍然选辑的《维族民歌》等, 民歌的发展一时颇受瞩目。

外国诗歌及外国诗人的翻译情况也颇为引人注意。据笔者的简单统计,这一时期就有这样一些译诗发表在兰州的报刊上面:如《孤独的割乂者》( M·华兹华斯作,伊格译)、《海涅诗抄》(海涅作,夏雪译)、《云雀曲》(华兹华斯作,于庚虞译)、《海涅诗三首》(骆忠译)、《清泉》(劳威尔作,雷昂译)、《那不勒斯的忧郁》(雪莱作,家钦译)、《雪莱的两首诗》(袁水拍译)、《奥丽莎》(康巴拉作,李葳译)、《给胜利的兵士》(黎苏赫斯基作,韩卫之译)、《中国兵颂》(奥登作,平水译)、《短歌》(莱蒙托夫作,伊林译)、《天鹅巢之痴想》(E·M·勃朗宁 作,穆柳天 译)、《牧人的悲哀》(歌德 著,海帆译)、《墓碑的诗》《落日的歌》(莱卡兹 作,李白林译)、《炼钢工人》(亚历山大·菲拉托夫,慧冰译)、《雪莱与吉茨(济慈)》(于庚虞译)、《悲歌》(普希金著,李麦宁译)、《无言的爱》《长庚星破船》《朗法楼的格言诗集》《朗法楼诗抄》(朗法楼作,李白林译)、《惠特曼短诗选译》(曼芝)、《生命的诗篇》(朗弗罗作,亚音译)、《忠告少女》(赫里克作,李白林译)、《天使》《战争》(莱蒙托夫 作,胡植译)、《歌》(莱蒙托夫作,冻之 译)、《囚徒》 (莱蒙托夫 作,汤茀之译)、《我的思想》(谢夫琴科 作,北屏译)、《给》(莱蒙托夫作,君壁译)、《生命的赞美》(佛朗罗作,陈东江译)、《春之歌》(歌德著,郭岂民译)、《晨》(普式庚作,君壁译)、《好与坏》(马雅可夫斯基 作,非子译)、《等着我吧》(莱蒙托夫诗,戈宝权译)、《我建立了一座纪念碑》(普希金诗,葆荃译)。翻译的范围从雪莱到奥登,风格也不拘泥于一种。在这些译诗当中,雪莱、歌德、普希金、莱蒙托夫、朗费罗成为最受兰州诗人喜爱的诗人,个中缘由,可以细细思索。

除了上述两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之外,这一时期兰州的诗歌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出现,即西北地区特有题材的融入。当时的一位诗人李白林认为:“西北是伟大的西北,是文化的宝藏。有辽阔的草原,有崎岖的山峦,有浩瀚的戈壁,有雄壮的黄河,有遍山遍野的牛羊,有民族的特异风习,都是诗篇,一草一木一石一砂都是文章。”并且希望“寓居于西北的朋友多有发掘,多多摄取西北的特殊素材,创造独特的风格”[4]。从创作情况来看,“草原”“牧女”“大漠”“黄河”“骆驼”等西北地区较为独特的意象便频繁地出现于诗歌之中,其中“骆驼”尤其受诗人的青睐,例如小月《驼群》、红薇《塞北的驼群》、冯振乾《骆驼二章》《骆驼与道路》、时明《驼群》、史谷风《驼队的摇篮》、李定一《驼队》、范哲民《大西北的列车》(任重致远诵骆驼)、盾子《驼队》等诗篇,红薇甚至还有专门咏诵“骆驼”的诗集《骆驼群》出版。或许在兰州“拓荒”的诗人们就是一匹匹在沙漠中行走的“骆驼”吧,任凭风沙漫天,依然以傲岸的姿态、稳重的步伐在杳无人烟的沙海里不停的搬运;穿行过黄昏与沙阵,带着疲倦的神色却永不疲倦,永久是一个节奏似的:“前进!”、“前进!”。

在不倦地追求与探索诗歌艺术的路途中,相当一部分的诗人也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兰州诗坛的佼佼者,比如时称“西北三大诗人”的朱古力、冯振乾、韩卫之,以细腻的情感而蜚声诗坛的“抒情诗人”红薇、曼芝、琳书,居于兰市的时间虽短但却发出耀眼光芒的“短暂的歌者”陈敬容、于赓虞、阎栋材,孜孜不倦地为兰州的文艺事业作出奉献的“沙漠拓荒者”沙蕾、夏羊、李白林、李泊,处于诗歌的“沉潜”状态并在日后备受瞩目的唐祈等。可以说,此时兰州地区的优秀诗人与优秀诗歌作品层出不穷,一时蔚为大观。

三、新生代的崛起:1947—1949年的兰州诗坛

蓬勃的西北诗运,为诗歌的创作发展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也扩大了诗歌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多的诗歌爱好者们逐渐加入进来,继续推波助澜,推动西北诗运的发展。

在抗战胜利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陈敬容、于赓虞等许多外地来兰的诗人开始离开兰州,回到内地去。随着这样一批诗人的离去,兰州地区的诗歌一度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景象,然而可喜的是,在学校内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崭露头角,为诗坛注入了新的激情与力量,其中比较突出的诗人有:盾子、非子、周伯道、沈流、平白、剑南、采蘋、野藜、波潮、吉星煦等。

他们批评“浪漫派余音”,在诗歌创作方面 “拒绝无病呻吟”,强调要“认识诗人现时代应有的态度和应走的路向,表达人民的心声。”当然,这样的诗歌主张更多地是针对当时出现的一些诗歌而言的,并不意味着他们要把诗歌变为传声筒式的工具。他们更多地是感触现实、生命的悲痛,就像盾子在他的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一样:

“生活的琴,永远是悲哑的……/声音比哭泣/更要苦涩/ 生命的叶子/被年月的不停的风霜/浸得枯黄/只等待一阵死神的风/

伢亲底生活的故事/像呜咽的江流/说着,说着/给听的我们带来了秋…/再没有悠快的心情/去仰看闪动的星星/心田的泪水/涌流着,没浸着我的眼睛/”[5]

正是基于此种创作追求,他才把当时诗坛上出现的“南江才子派”诸人如唐湜、郑敏、陈敬容、辛笛、金克木等批评得体无完肤,认为他们“坐在神秘的象牙塔里抒写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简直就是在‘企图破坏’新诗的路途”[6]。当然,这种评论的合理性我们暂且不予以理会,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新成长起来的一批诗人的诗歌创作方向。

除了这些诗人之外,有一些在40年代初期比较活跃的诗人也在继续着他们的诗歌创作,并且还有新的诗人从外地来到兰州,丰富着兰州诗坛的创作队伍,代表诗人如芭林(即夏羊)、阎栋材等。

与前期相比,夏羊在诗歌的艺术技巧、内在观察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在此时发表的《孤独的树》《森林在哗响》等优秀之作,力求从苦痛的生命之中汲取傲然不屈的精神品格,感情深沉内敛又饱满丰富,被称之为“有生命活力的作品,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热,生命的光芒”[7]

阎栋材是40年代后期来到兰州的诗人,他是“诗歌向下走”的积极鼓吹者。他的两首政治抒情长诗《我走在故乡的土地上》、《据说,这是太平的日子!》曾先后发表于1947年郑振铎、李健吾在上海合编的《文艺复兴》月刊上面。他的人生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严酷的现实、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造就了他朴素、果敢的气质,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特有的坚毅、奋进、激昂的风格。从诗歌的艺术方面来看,阎栋材的诗歌固然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诗歌,然而其人其诗其文的那样一种悲愤激情、凌然气势,实属罕见。他的传奇经历,他的坚毅不屈的品格,他的不断进取的精神,无形中造成一种“气场”,影响了许多诗坛新人,由此他也成为了新一代诗人的“精神领袖”。

另外,这一时期的兰州诗歌界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即李泊的诗集《铁索桥》的出版。这部诗集是诗人李泊自1940年至1949年之间所有诗作的辑录,内容从早期的抒情及师法波德莱尔至后来的现实主义转向,是他创作生命的一次自我蜕变,是一块里程碑。

他在题记中写道:

“我们不吝惜用肢体架桥/你们在险桥上,面色不苍白/敢于挺胸前进

弟兄们!/请踏着自己弟兄们的躯壳走/我们是甘心的/总比我们叫外人吃掉好

说这些你也不要伤心/有泪先不要流下来

等到你们的脚尖/已落在快乐而自由的土地/在那桥头/你们放声大哭”[8]

可以说,《铁索桥》凝结着诗人的血泪真情,充满了热情,其中“热情的果实是呼吁,是抗议,是愤懑”,后期的作品尤为评论者们所激赏,认为《铁索桥》体现了“诗人与时代与群众的相连”,“是诗人主观战斗精神的昂扬,勇敢地与血泪的现实作拥抱,作无情的突击”,“有一种力量强迫人去读去欣赏”,它是兰州地区后期诗歌的代表性作品。

到了1949年,大概是诗人们的敏感使然,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时代的“黎明的气息”。李泊的一首《献诗》非常贴切地体现了这种预感:“我们蛰伏在/黎明的微光/和黑夜平分的线上/像叶片下的小甲虫/身子停留在阴暗里/但我们的触觉/已伸到了阳光里/ 我们生活在/痛苦的痉挛/和幸福集聚的交点/像梦里那一缕焦急的怀念/形体虽扎挣在苦痛里/但有微笑的遐思/带我们捕吻那永无灾难的明天”[9]。于是,带着对“永无灾难的明天”的憧憬,诗人们开始真诚地讴歌起了即将到来的“春天”,《春的呼唤》《至迎春花》《春雨,我欢迎你》《春天的歌》《春天》等作品纷纷出炉,诗坛一时“春”意盎然。

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于是对于诗歌今后的发展道路,文化人士开始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其中,于1949年6月1日《西北日报·绿洲》上发表的郑振铎的诗歌《诗人们唱些什么》或许更具有代表性。它表达了许多人对于诗歌发展道路的期待之情,认为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诗人们“要唱的是人民世纪的新歌;唱出人民痛苦与欢乐,愁闷与跌蹉;唱出人民的的不平与焦躁,悲愤与怒诃;唱出农民的忧郁,工人的生活,如马似骡;歌唱人民的觉醒与奔腾汹涌的人民斗争;唱着民主力量的巨大。”[10]

然而,曙色渐明之时,黑色的恐怖尤为残酷。国民党在政治上的分崩离析造成了人心的离弃,然而他们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特务们极为猖獗。一个又一个的进步文化人士被列入黑名单之内,就在兰州解放的前夕遭到杀害,其中有阎栋材、李泊、武村等,这无异于对本来就没有发展充分的兰州诗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歌唱的岁月过去了”,相当多的诗人停止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参考文献】

[1]筝友.战士[N].甘肃民国日报,1938-3-11.

[2]曼霖.高粱叶[N].甘肃民国日报,1937-12-23.

[3]古力.读诗小组晚会记[N].甘肃民国日报,1942-4-19.

[4]李白林.新年新文艺新贡献[N].甘肃民国日报,1947-1-2.

[5]盾子.悲哑的琴[N].西北日报,1948-2-15.

[6]盾子.读唐湜《英雄的草原》后[N].和平日报,1948-10-13.

[7]甘农.读了《孤独的树》[N].西北日报,1948-11-10.

[8]孙浮生.写在铁索桥上[N].西北日报,1949-5-4.

[9]李泊.献诗[N].甘肃民国日报,1949-1-6.

3.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篇三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家这40年---电视的变迁

来源 课 件 5 K j.o M 2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家这40年---电视的变迁

如果说有一样家电,一直深深影响了我,那么我一定选择电视机。我的成长一直伴随着电视,而电视也一直深刻地影响了我。

我是典型的80后,出生于1981年的浙江,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大地,电视机作为时髦产品正逐步进入每一个家庭,成为那个时代小康家庭的标配。

我对电视机最初的印象应该是在我三岁左右。有一天,我发现隔壁家总是有奇怪的声音,邻居正围坐在一个方方的木头盒子前面,那些奇怪的声音就从那个盒子里发出,而且盒子里还有各种黑白的图像,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电视机。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我一直渴望也有这样一个木箱子,可外婆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没有买。那时买一个电视机可是一大笔投资。后来我看到隔壁的孩子,总觉得他特神气,就因为他家有电视机。有时候故意和他套近乎,就是希望他请我去他家看电视。

后来我回到父母那儿,当时家里买了一台14寸西湖牌黑白电视机,别提我当时有多高兴了。那时刚刚推出一些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铁臂阿童木,还有刚刚拍摄的电视剧《西游记》。每天一到节目播出时间,我就端着小板凳在电视机前面等候,有时候也很大方的邀请周边的小伙伴到家里看电视,那时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再后来,大概1988年左右,因为父亲单位效益好转,他拿着几年赞下的工资和奖金买了一台三洋牌日本进口的彩色电视机。这台彩电质量很好,一直跟着我们搬了几次家,从平房到楼房,再到市区的新楼房,一直没舍得换,它带给我太多的童年乐趣了。

直到1999年我考上了大学,家里条件更好了,父母买了第三台彩电,那是一台大屁股的海信电视,屏幕更大也更清晰。再后来就是液晶电视,屏幕越来越薄,图像也越来越清晰,电视节目更是越来越丰富。

2011年,我已经在中山工作、成家,买了一台46寸的液晶电视,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也跟着看上了清晰美观的大电视,别提有多高兴了!再后来,我有了孩子,他也像当年的我一样,端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电视。看到这画面,让我想起了那些过往的岁月,那些美好和感动,那些欢声和笑语......四十年来,电视机不断升级,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电视机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变化,从电视机外,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4.改革开放40年阅读答案 篇四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国韩国局”局长郝福满曾说,正是“中国改革所采取的渐进式、实验式的模式,与东欧和苏联的改革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以实验的方式先在少数地区试点,实践成功后再进行推广,成为中国的独特经济改革模式。

面对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全新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因而开始关注中国道路的特色和优势,希望吸取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5.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篇五

改革开放四十年心得体会篇1

根据我的经验,当人们开始纪念某件事情之日,其实是开始思考和部署下一步行动之时。

比如说,目前中国最大的纪念活动,就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纪念活动当然是发自内心的、无比真切的、有伟大意义的,所以,纪念活动是应该彻头彻尾的、认认真真的、轰轰烈烈的。

但是,纪念的意义如果仅仅是纪念成就的辉煌,而辉煌的成就又主要是前人的创造和智慧的历史,那么,为前人的历史做纪念的目的,就不可能仅仅是怀旧。

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特别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特别是这个民族正在进行的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特别是这个民族考虑的从来就不仅仅是当代而是千秋万代。

风雷激荡的四十年,当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类似今天的成就的历史时段却不仅如此,如此类似的历史时段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够得上大发展的盛世的,至少应该还有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等。

四十年,应该是两代人的努力,其实中外都有“富不过三代”的警世之言,中国领导人最近几年多次告诫国人要“居安思危”,邓小平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看到现在的成功时就告诉大家要“三步走”,100年不动摇,这都是非常中肯的。

为什么?我们继续看历史。

从国际上看,日本明治维新40年的积累,最终因走上了“军国主义”而毁于一旦(弹),美军踏上了日本四岛;斯大林用特别的统治获得了苏联的迅速强大,但埋下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种子。

回到中国历史,文景之治,从汉文帝刘恒的公元前203年到汉景帝刘启的前141年,两位共在位38年,两代努力建成盛世,但接着汉武帝穷兵黩武导致西汉结束;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奋力开创,但很快“二世而斩”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最辉煌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贞观之治,很快就是人治特征明显的李唐王朝的被武则天取代并有不久之后的“安史之乱”;至于康乾盛世,纵使有115年的三代治世明主,也先后出现明珠、和坤这样的巨贪而以腐败闻名,同时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被西方超越而到现在我们仍然在苦苦追赶。

所以,改革开放四十年值得自豪,但绝对不是自满的理由,这只是中华民族实现历史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国家,特别是美国,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我们寻找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不是十分清晰。

中国的几次盛世,都是王朝的强盛和豪强的富贵,都没有带来全体百姓的“共同富裕”,同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并没有带来政治文明的进步,结果经济的成功皆败于政治的滑铁卢,而后人沉醉于享受而不思进取最终社会创造力的退化和禁锢,所以,尽管具体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保持持久的繁荣和发展,确实需要我们今天在纪念四十年的成就的同时,为第二步的继续,启动中华民族的全部智慧。

改革开放四十年心得体会篇2

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的春风吹了四十年,四十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70后,80后,90后再见证,再记录着四十年改革开放,电视事业的变化与变迁。

70后,最早接触到电视的一代人,但是,像外公说的:“那时候,还不叫电视,叫收音机。”那时候,家里有个收音机早已是个大户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成功,这是个历史的跨度,也为电视事业的发展进了一步,就像70年的老人说:“改革开放好,我们的生活也好了。”70后的收音机为以后的电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后,看着黑白电视长大的一代人,那时侯,80后的孩子才开始看电视,那时,才真正有电视这个词吧!80后年代的年轻人常说:“小时候,看电视积极的,跟什么似的。”虽是黑白色的,简简单单几个台,也成了80后孩子娱乐的一个好处,整天抱着《黑猫警长》看,那时,也只有这个可以看,国产的动画片并不多,《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也许,这些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我们没看过,也不了解。对于80后的孩子年轻人来说,那时在电视上看到动画片已经是一种幸福了,80年的电视事业,还在往最好的顶峰发展,国产动画片,视那时电视事业的一大亮点,正是因为国产动画片,中国的动画事业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三维立体,从皮影到电视,国产的动画片,就像是80年代里,在夜里静静绽放的曼陀罗花。

90后,跨世纪的一代人,我们是幸运的,从小看着彩电长大的孩子,20寸的黑白电视早已成为家里的古董,闲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24寸的彩电,彩色比黑白更生动,90后的我们这样说:“现在生活好了,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幸福,我们比80后的幸福多了。”我们看着彩电长大,活跃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80后和90后的孩子,看着国产动画到三维立体,看着老电影到新电视剧,电视事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超级女声,开心辞典,勇往直前等等,电视人在创新,电视事业在飞速发展。

电视事业的发展反应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70后的老人常说:“改革开放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全部都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春风。”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是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电视事业恐怕还是那简单的皮影戏,电视事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从黑白到彩色,从宽屏到液晶。一步步的发展,一步一脚留下的影迹。电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了解到了更多国内外大事。

6.国旗下讲话:改革开放40年 篇六

40年前,改革开放的惊涛拍岸,激发了千千万万铁路建设者和设计者与时俱进、自主创新、敢为人先、超越世界的精神。从1978年参建内蒙古自治区通霍铁路工程以来,我一直拼搏奋战在建设一线。那时,生活工作条件艰苦,露宿野外是常事,咸菜就窝头便是一顿饭。施工作业基本依靠人力,施工进度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铁路建设者的施工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住上了简易彩钢房,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上空调;每日三餐营养搭配,不仅吃得饱还吃得健康;机械化施工,不仅提高了建设质量,还减轻了建设者的劳动强度,甚至攻克世界铁路建设的技术难题。

改革开放以前,铁路建设技术主要依靠前苏联的专家指导。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技术视野更开阔了,学习日本、德国技术的同时,逐渐培育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经过40年的锤炼,如今我们的铁路建设里程、技术都跻身世界先进的行列。据统计,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17万公里增加到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5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的2/3。

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建设者走出自主创新之路,我国铁路建设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依靠自主创新,青藏铁路的建设者成功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依靠自主创新,铁路建设者,让火车在京沪高铁先导段跑出了“世界第一速”;依靠自主创新,铁路建设者让铁路运起了“世界第一重”,12月26日,大秦铁路再次打破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年运量突破4亿吨。

7.改革开放走过40年心得体会 篇七

我出生在四川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儿时还记得父母还在为生计奔波,风尘仆仆的样子。短短数年后,我们家经历了在农村盖高楼,走进县城,进而定居较大城市的飞跃变化。那时候的我还不是很明白,只是浅浅的认为这是父母的努力得来的,而现在我明白了这是时代带来的机遇,是改革开放给全中国人民带来的机遇。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同时也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人人都说改革开放好,人人吃得饱,穿得暖,中国的产口远销海外,同时也带回了国外先进文化与科技。改革开放后的我们不仅用行动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改革开放四十年时间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跟上不这变化的速度。每每回到农村,还能听到长辈们对中国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变化不住的称赞。他们总会说:你们小时候呀,能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再看看后来咱们农村也用上了电灯、黑白电视、半自动洗衣机、冰箱、风扇等现代科技产品,这发展简直能用跑来形容啰!

如果说此前用跑的来形容,现在是不是更要用飞跃来形容了,自从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发展更是每天甚至可以说每一分钟都在改变。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更大的遇更大的挑战,试想如果我们没有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将会是怎么样,我们还能同世界接轨,同时代同步吗!所以我们要时候铭记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更要坚持走改革开放发展之中,完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关于改革开放走过40年心得体会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受益者、分享者,我们感慨颇多。40年里,我们取得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成绩,从祖母的回忆中,父母的印象中,以及自身的感受中都对“改革开放”有着特殊的感情。

时光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是带不走人的情感。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注入了太多人的太多情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际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情感!对于改革开放中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情感。

在祖母眼中,有鱼有肉吃便是改革开放。启动改革开放时,祖母已年过半百,可谓辛苦了半生。经历过战争年代,又经历了祖国艰苦的建设时期,俗话说:“民以食物为天”,在祖母的眼中能够吃饱饭就是很满足的事情了,一年也难得吃上一次肉。如今40年过去了,人们早已不局限于吃鱼吃肉了,什么生猛海鲜也是司空见惯了,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吃的精致、吃的健康了。这一切都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创举,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红利的享受者,吾辈当学会珍惜和感恩。

在父辈眼中,能住上结实漂亮的砖瓦房便是改革开放了。相信很多“父亲”辈的人从小都住在比较简陋的土制房屋或者木制房屋里面,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于,屋里就会下小雨。相比较吃来说,一个温馨的家可能更令人向往;所以,拥有一个结实漂亮的房子是那一辈人最向往的事情。改革开放40年,最显著的变化可能就是那一座座林立的高楼大厦,人们从最初追求的不漏雨的房,到现在的湖景房、海景房等等,无不体现了改革开放对人们的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不仅改变的社会的风貌,更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吾辈眼中,能够拥有一台电脑便是改革开放了。记得小时候只在电视中看过传说中的“电脑”,听老师介绍电脑是如此“神奇”,说得像齐天大圣孙悟空那般“神通广大”。所以,能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是当时很多同龄人的梦想。现如今,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就连传统的电脑都有被淘汰的趋势。儿时的梦想是如此轻易的被实现,有一种幸福来的太突然的感觉,甚至这个梦想都快“过时了”,改革开放成就了亿万人的梦想。

在子女眼中,外国人说中国话就是改革开放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合作越来越多,大量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寻求发展。每当孩子们看到一些外国人用普通话和中国人交流时,都会产生一个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这些外国人的中国话说的这么好?这时大人都会教育孩子说:“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了,中国变得越来越富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了。”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我们每一个的努力和奋斗,吾辈当继续凝聚力量让中国领跑世界。

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动力之源,我们当用青春和奋斗继续书写改革开放华丽的 篇章,加快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改革开放走过40年心得体会范文

纵观历史,中国改革史及其丰富,大大小小改革成千上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齐桓公任用管仲,才有春秋五霸之首。秦始皇横扫六合,统天下,革故鼎新,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泽被千秋。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得鲜卑汉族大融合。当封建帝国的君臣们骄傲自满,闭关锁国之时,世界风云却在突变,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国门。于是被动挨打的古老帝国踏上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改革历程。神州大地出现了全所未有的《资政新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变法图强”正式拉开帷幕。无论何时何地,改革变法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近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广东考察,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深圳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时,主席有感而发:“再一次来到深圳,再次来到广东,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四十年奋斗历程,见证强国崛起。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古老的民族抓住了富强的机遇,红旗飘过,封闭已久的国门便敞开了,中国以刚毅沉稳的姿势崛起,世界目光同聚,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盛强。40年来的辉煌成就和沧桑巨变也昭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改革的变化翻天覆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决心绝不动摇,继续奋勇开来,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毅和勇气,开拓属于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总书记表示,坚持改革开放,要把握好改革发展之脉,加大改革步伐,深入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抓重点,攻难点。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改革工作落实为关键,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新时代新起点上,改革思想、制度更加坚实,要下大力气狠抓,将改革落实到位。

40年砥砺奋进,40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用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到开放、富强文明的巨变,中国巨龙腾飞,大国崛起,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篇八

(一)名句积累

一、理论与实践的名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2.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瞿秋白

3.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 4.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5.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 6.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中)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

8.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费希特

9.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10.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意)克罗齐

3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德)

11.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毛泽东(中)

12.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13.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苏)列宁

14.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苏)斯大林

15.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陶铸

二、思想解放的名句

1.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一-巴尔扎克 2.每个新的看法,在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孤单的少数。——卡莱尔 3.思想和身体一样,稍有过度的安逸,就会染病。——狄更斯 4.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髙的独立。——费斯克 5.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伏尔泰

6.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叔本华

7.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最终总是战胜剑。

——拿破仑

8.思考是心灵同它自身的交谈。——柏拉图 9.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

10.如果你的思想再也溅不起浪花,这会比死亡更可怕。——高尔基 11.我思故我在。——倍卡儿 12.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爱默生 13.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科学,没有真理。--一勒南

14.思想寓于躯体,但尽管如此,身体最健壮的人不一定就是杰出的思想家。

——伏尔泰

15.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法朗士 16.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雨果

三、与时俱进的名句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3.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 4.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7.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 8.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9.成功总是不约而同地配合着时代的需要。——电影《中国合伙人》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强者独领风骚,弱者退出江湖。表面上,市场在洗牌,其实背后在洗人,凡是懒惰的,浮夸的,投机的,贪婪的,传统,不与时俱进,不跟随脚步的……,必将慢慢走进历史,退出舞台。未来属于有敬畏心、重合作、讲诚信、懂趋势、心胸开阔、能与时俱进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不断打造升级版的自己,与充满正能量的人为伍,一起赢在未来!

(二)经典事例

2018年高考如果考理论与实践、思想解放、与时俱进,下面的例子可参考

一、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事例

1、李四光的理论与实践。

(1)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让事实说话”,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他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实地考察,从而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2)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解放后的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结合,从实践中反思中国的国情,抛弃苏联的城市包围农村理论,发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战法等,从而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3、赵括自幼熟读兵法,就连他的父亲战国时期名将赵奢都辩论不过他。后来发生了长平之战,赵括带兵与秦国交战,因缺乏实际经验遭到惨败,40万赵国军队被活埋。

二、思想解放的事例

1、改革开放初期,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上,但邓小平认为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2、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于是推行了“胡服骑谢”,大大提升了国力。

9.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篇九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1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40年跨越腾飞。作为一名80后,我虽未能见证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但却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可喜变化。而我家的幸福生活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

40年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不是一句玩笑。

记得电影《长江七号》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周星驰饰演的农民工爸爸把捡回来的烂苹果认真削出最后一点好肉给儿子当餐后水果。这个场景让很多观影人为之动容,我就是其中一员,甚至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童年,家里条件很不富裕。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姐姐和年幼的我,只能在家做一些零活。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很清晰地记得一件事,那是我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因为我要演节目,母亲赶集给我买了一件八块钱的裙子,当时我是爱不释手,别提有多高兴了。对于这样的生活,大人们用“穷”字来概括。但在孩子的眼里,这应该就是常态,因为身边小伙伴的家庭情况大多都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宽敞明亮的楼房是什么样子、牛排是什么样的美味,坐小汽车是什么感觉。

说到汽车,我小时候,汽车很少,上学都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走路去。路上侥幸遇见一辆停着的小汽车,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在汽车前面照啊照,汽车像哈哈镜一样,能把我们的身材变得又矮又胖,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现在想起来,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

虽说孩童是“没心没肺”的,但日子越变越好,我还是能够深切感受到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餐桌上可以见到红烧肉了,我也开始有新衣服穿了。

少年时代,可口可乐、健力宝出现在我们身边,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我们青涩的眼球。1996年,我们家换了一个大件。12寸的熊猫黑白电视换成了25寸的海尔彩电,记得很清楚当时花了2700块钱呢。买回来一装上,哇,终于看到《渴望》中的穿着花衬衫的刘慧芳了。

40年后,“幸福”变成了生活的“主题词”。我已从少年步入青年。父母老了很多,都已经退休了。20年,中捷的拆迁政策惠及百姓。我们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父亲一直说,真是多亏了国家政策好,要不然,咱家上哪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楼房啊!母亲感慨更多,她老人家想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有退休金。现在全家人的生活已经能用“富足而幸福”来形容了。家里不仅有拆迁的房子,还买了商品房。父母退休金和医保都有,生活得到保障。而我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遇上节假日,一家人开车出去旅行散心,生活何其美好!

用母亲的话说,40年的变化太大,她从女儿变成了外婆,从艰苦走向了幸福。40年的收获也太多,享受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看到了孩子们的学有所成、住有所居。而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家生活的变化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美好,我家所享受到的发展红利也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丰硕。时至今日,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太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感慨国家发展之快,感恩人民生活之美,也必当感知改革开放之必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应当充满信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应当以奋斗的姿态,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只有这样,国家的发展才能持续向好,我们的幸福才能长长久久,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2篇

尊敬的各位xx、亲爱的xx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

弹指一挥40年——从1978年到2018年。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是什么在40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40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40年,或许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时间甚至更短,但是,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想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来表白我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的日子。

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包饺子是家里最开心的时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可口可乐、健力宝和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连环画已经被镭射录像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5寸的黄河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1寸的熊猫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青年时代的我,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汽车、火车、飞机、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工具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国品牌的衣服已经挂进了我的衣橱,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笔记本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生活的点、线、面。

朋友们,饮水不忘掘井人,居安当思归来源。

历史告诉我们,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中全会引来了改革春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使中国驶进了一个高速前行的快车道。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让华夏儿女迎来了思想的解放,“部分人先富起来”让经济大胆地插上翅膀腾飞,中华民族昂首阔步挺向世界民族之林。

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因为我见证了40年风雨沧桑,凤凰涅磐,巨龙腾飞的过程;我,为自己是一名xx而自豪,因为我参加了这支无怨无悔守望国家走向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xx。

在今后的日子,我,作为一名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还会守卫改革开放十年、二十年、三十年、40年、甚至更多,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无比感激之情为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扎实履行xx历史使命。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2021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第3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铸就辉煌,奋斗实现梦想。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这是一首创作于1997年的歌曲,而今现在,走过40年的改革历程的今天,这首歌曲依然唤起人们对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回忆,那一幕幕中国儿女奋发图强,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新时代,我们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梦想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奋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农民、农业、农村问题是一个亟待顶层设计解决的问题。有这样一个老人,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推广和巩固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叫杜润生,被誉为“农村改革之父”。有这样一位女士。36岁南下打工,15年间从最低层的业务员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她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商界女性50强,她用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和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让世界爱上了中国造。她是董明珠,现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还有一群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仅34.5岁,典型的“80后”、“90后”组合。但他们格尽职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勇于担当,用年轻人特有的执著和追求,把严谨细致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微小细节。他们是长征六号团队,一群小字辈大能量的航天人,用行动和成果续写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新的辉煌。

这样的例子还很大,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拼搏进取的中华儿女,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为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在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奋斗!

眺望苍穹,今日朝霞如此绚丽;浩瀚星空,明日中国梦想成就奇迹。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定能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我的演讲完毕!

10.改革开放40年北京诗歌 篇十

一、历尽艰辛建馆库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现有档案馆库条件太差,只有400多平方米,准备向上争取修建档案馆。局长便给县领导汇报,县领导非常支持,并提出一起到省档案局去汇报工作,寻求支持。档案局领导便陪同县长一起到省局去,结果在成都市区转了很长时间(因从未去过),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省档案局。在给省档案局张中仁局长汇报工作后,被张局长狠狠的批了一顿,说当时七十年代省局给3万元修馆的时候,你们县上就没有配套资金,现在你们又要想修第二次,人家很多区县第一次都还没有修。挨批评也只有忍倒起,因为本来工作就没有做好嘛。回来后县领导也从侧面批评了档案局的工作。当时的档案工作是比较封闭的,对上汇报、争取、接触情况很少,在各单位和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是不高的。有时我们业务人员去到部门指导工作,还给“冷板凳”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借档案馆修建之机,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多次邀请省市领导下来视察,与县分管领导一起跑征地、筹措建馆资金,硬是从3万元开始,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努力,1995年修建起了一座1245平方米的档案馆,并隆重举办了开馆典礼,改变了县档案局在省、市、县领导心目中的印象,提升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

二、围绕中心抓服务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档案馆还是机关档案室,围绕各项中心工作,发挥档案服务功能,达到存史、资政、育人和为民服务的目的。通过服务来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工作社会地位。大家都知道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整顿撤销过程中,基金会的债权债务、资产审计、档案保管等遗留问题,让县委、县政府肩负深重的压力。对于基金会档案是否接收进馆,各级档案部门持有不同的看法和异议。为了有力地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县档案局排除并搁置争议,将全县基金会6000多卷册档案接收进馆(全省唯一接收基金会档案的县),并进行了规范整理、编目,使之方便利用,为县委、县政府处理基金会后续工作打下了基础。为此,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时任县委副书记杜紫平同志在相关会议上说:“档案局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接收了基金会档案进馆,现在无一遗失地保留在县档案馆,不仅对当时基金会的债权追索、审计、查处有关案件提供了很好的方便,为将来保证对有些问题的追索权是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的。”近年来,在省级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省委巡视组巡视和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等重大活动中,都留下了档案局干部服务的身影。

作为档案工作“三大体系”建设之一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改善利用环境和条件,提高档案利用查全率和查准率,将馆藏利用频繁的档案如婚姻档案、知青档案、计生档案等进行电子目录和全文数字化处理,实施利用档案零收费,热情接待利用者,每年接待利用档案人员2000多人次,利用档案2000多卷件,广大群众非常满意。同时,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辑资料,主动提供服务,也得到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如2008年全县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亲自动手收集资料,及时主编了《青神县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资料选编》,印刷成书,并编辑电子版,当时索要资料的单位把我局的电话都打爆了,很受大家欢迎;2011年围绕工作强县战略的实施,主动汇编了《青神县工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每年及时将县委、县政府出台的重要文件汇编成书,印送县领导和相关部门参阅,为领导科学决策和查考提供依据和参考,这不仅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也能提升档案工作在部门和领导心中的地位。

三、跨越秦岭上北京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村级档案在促进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村级建档十分必要。然而,在村级建档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使村级建档工作流于形式。为此,通过调研与分析,我撰写了《村级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了村级建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办法和措施,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使我县村级建档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乃至进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1999年,我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县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座谈会,并就村级档案工作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好评,《中国档案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实现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翻秦岭上北京的目标。

县委、县政府对村级建档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时任县委书记孟光安在有关会议上曾讲:“我县农村档案工作建得好,发挥作用好,其经验翻秦岭进了北京,就是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台很好的戏。”

我县抓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也得到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和表扬。2011年底,四川省档案局组织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我县创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顺利通过,当场授牌,成为全省11个省级示范县之一。时任县长胡国民同志在《通报》上批示:“档案局工作值得肯定,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相关部门要学习这种‘小县大作为’的精神。”

四、脚踏实地树形象

我于1982年参加工作,正值改革开放,1985年在职脱产上大专学档案专业三年,1988年毕业后便调到了档案局,一干就是30年了。这30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大家心目中有怎样的印象呢?

热爱学习的印象。高中毕业,回家务农2年,进入县委办公室工作后,才知道了有知识的重要,于是努力学习,参加职工教育,重新取得初中、高中毕业证,参加自考,考上四川电大档案专业脱产学习等。努力的学习,收获不小,一生受益。

做事踏实的印象。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上山砍柴割猪草、下地种烟做农活、半夜升火酿烧酒,什么苦都吃过。因此,参加工作后,赃活累活总是抢着干,从不偷奸躲懒,负责的工作总是保质保量完成,从没受到过领导的批评,得到的都是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这娃儿还不错,吃的苦,做事踏踏实实的。当领导后也从不指手划足,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档案专家的印象。由于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从档案工作的门外汉,成为档案工作的行家里手。如果不是因为从来没有学过英语,自己早已获得档案高级职称了。在县上,一些领导和同志们都称赞我是档案专家,市和各区县档案同行也都佩服我的档案专业知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跟我一起电话探讨;就连省档案局也把我放在了一定的位置上,2008年全省要表彰档案系统先进,也专门抽我到省档案局参与对先进事迹材料进行修改和提炼,2012年国家档案局调研组来川开展《档案法》修改调研工作,在全省各市区县中特邀了几名档案人员参加座谈会,我也是其中之一。专家的印象,不只是我在档案战线工作了几十年,主要还是在于有所作为,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前我喜欢写点东西,把工作中的问题、成绩和方法等进行总结、提炼,喜欢投点稿,在《四川档案》杂志上发表。曾获得乐山市、眉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县科技进步奖和社科三等奖各1次,多次被评为省档案学会优秀会员,并被市职改办特聘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库成员。

五、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管那一项工作,只顾自己在那里埋头苦干,单打独斗是难以见效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档案工作也一样,这把火烧得旺不旺,也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能做好的。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只有求得各级领导的重视,求得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才能有效推动档案工作的开展。

为此,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争取县人大对《档案法》的审议,多次主动争取县政协委员视察指导档案工作。面对馆内破旧的档案柜和数量不足、安全状况较差的情况,2010年、2014年两年主动给人大领导汇报,争取了县人大对全县《档案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审议。可能有的同志认为,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其实不然,通过审议这个程序,县人大、政府等领导到档案馆视察,县政府给人大汇报档案工作,让领导充分了解了全县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引起了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当年县政府就议定,由财政拨专款25万元,为档案馆购置了200M3的档案密集架;2012年由县财政拨专款16万元,对档案馆电气线路进行了改造;近几年每年预算几十万元来开展对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县档案保管保护费由原来的每年二、三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五、六十万元,真正使档案事业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

同时,通过努力,大力争取了有关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配合和支持。监察局、人社局每年配合支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目标绩效考核办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并连续三年列入县重点工作年终进行督查;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发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与报社、电视台、信息中心、摄影家协会等部门配合,加强档案工作宣传;并大力开展干部的业务培训等。档案工作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档案工作的作用也不断得到发挥。

有“为”才有“位”,有“位”又能更好的促进有“为”。目前,全县档案工作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环境。机关单位档案年度整理归档率保持在95%以上,且实行纸质与电子“双套制”归档,档案工作走上了正常化、规范化轨道。许多单位积极主动与档案局联系,寻求业务支持和指导,彻底改变了过去档案人员业务指导坐“冷板凳”的状况;各单位还积极主动移交档案进馆,馆藏档案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万余卷册达到了现在的15万多卷册,为此,2014年县档案局还获得了全省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其实,有“位”无“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迈出“为”这第一步,要以“有为”争取“有位”。如果一味的埋怨等待,那就会离“位”越来越远。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最后,记住这样一句话:无位者可成其为,有为者终得其位!

11.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篇十一

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广东考察。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选择了广东。他当时表示,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习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是要我们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改革,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中国的腾飞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走改革开放这条路是一条正确道路,只要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再接再厉,必然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范文

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总结的先进经验,亦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导。

国家博物馆的一场“影像见证40年全国摄影大展”,让观者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征程。时代的物迹见证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立到浦东的开发开放,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从自贸区、自贸港到修订负面清单、大幅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向立体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约5万公里,火车时速最高只有40公里。而今,我们的铁路网已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织就了一幅太平盛世图,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66%。实现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缘何能有如此成就,坚持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于开放之中。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都需要以开放促改革。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如何在世界经济的变幻中抓住机遇就必须“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向开放要动力。

关于改革开放40年心得体会

在广东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英明决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人事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有繁荣富强的希望。

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退民进”“重庆模式”等都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都是没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做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此方向问题是原则问题,绝不允许有杂音。

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中探索推进。小平同志说过我国的改革开放可以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说“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改革开放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同时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统一。只有我们的社会稳定了,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只有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开放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我们的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五、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以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没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和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我们要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个环节改革,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上一篇:英语话剧剧本4人翻译下一篇:小学生情景剧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