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共10篇)
1.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一
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结合工作和学习情况,主要就如何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做好市(县)级现代服务业工作谈点个人认识和见解。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
目前,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和范围,无论是在理论、学术界,还是在市(县)服务业务主管部门,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分歧较大。
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盈利高等特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实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
二、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不断营造服务业 1
发展的良好环境,服务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扩大,发展总体水
平和产业素质得到提升,服务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新兴服务业不断破题,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起步,商贸流通、商务会展、宾馆餐饮业经营稳步攀升,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良性发展,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渐趋明显,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全市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GDP的比重25.4%,从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看,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7152人,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比增加2806人,增长19.6%。
(二)随着全市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有些行业实现零的突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现代服务业只涉及房地产业、科技交流与技术推广服务业、教育、卫生和体育这5个行业,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像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中的保险投资、商务服务业、家政、旅游地产等一些新兴行业也在我市落户开花,从无到有,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我市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与xxx市整体水平及发达地区相比,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一)经济总量还不大。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小,水平低,服务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低,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散、乱、弱、小的现象,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求,而且还比xxx市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
(二)结构层次不高。全市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生活消费领域,附加值、层次和科技含量较低,业态和服务方式老化。金融保险、物流、商务信息咨询、中介、科技、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都不大,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企业基本还是空白。城市、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业还不够繁荣,特色街区和特色服务业规模还不大,城市服务功能还不完善。
四、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按照“布局相对集中、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的要求,以打造商贸物流基地为目标,引进国内外知名大集团、大公司、大企业,快速培育投资多元化的商业航母,到2015年,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基本建成秦巴地区仓储物流园区,形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基地”格局。
五、加快发展我市现代服务业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重点按照《xxx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尽快完善全市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在此基础上,抓紧完成物流、旅游、大型市场的控制性
详规编制工作。抓紧抓好“中国天然富硒食品城”等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工程。完善集镇服务业规划,加快服务业项目开发建设,提升农村集镇配套服务功能,推动城乡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现代商贸物流设施体系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延伸商贸物流配送网点,重点培育xxx物流园、xxx交通运输综合物流园、xxx高速公路仓储物流园区为主的现代物流服务基地,建设xxx农产品仓储货运中心和高速公路进出口商贸区。到2015年,力争形成以市城为秦巴山区商贸服务中心,以xxx镇、xxx镇、xxx镇3个城市组团为商业次中心,以沿高速、快速通道为商业服务带的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格局。规划建设重庆新世纪百货xxx连锁超市,开展“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双百”、“新网”等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超市+基地”、“超市+加工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模式,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构建现代商贸新体系。提升星级宾馆档次,增强吸引入驻率。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品牌经营经营理念,重点抓好现代零售终端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三)突破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参与联动、旅游品牌带动、大企业大项目拉动,统筹城乡旅游要素合理配置、旅游市场协调发展,突出发展城市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产品改造升级。创新发展理念和发
展模式,统筹规划布局,积极将旅游服务业作为支持我市中长期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建设。认真落实配套优惠扶持系列政策,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倾力打造巴山风光、巴山文化、巴山红军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前把我市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全市最大的服务型支柱产业。
(四)加快信息服务业进程。提升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服务和应急通信、数据灾备能力,强化人口、金融、税收、统计和应急防灾救灾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发展移动宽带通信,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框架,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到2015年,力争全市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广播电视、互联网络覆盖率达4个100%。
(五)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商务咨询、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等为重点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推进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平衡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现代物流、中介等服务业,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带动产业调整升级。
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旅游、文
化、餐饮娱乐、文化体育、社区商业、家政服务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宜居、宜业、宜旅的良好环境。拓展服务业新领域,积极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建立融资平台,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力争组建“xxx市农村商业银行”,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及小额信贷组织建设。发展商务咨询、金融保险、村镇银行、网络银行、电子银行、网上证券交易和保险等等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
房地产业。推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在旧城区,加快棚户区改造,提升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重点发展中端品质住宅。在新城拓展区域,大力发展低密度、智能化生态住宅社区,提高开发档次,打造高端房地产品牌。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等中介服务体系,规范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保险。
2.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二
一、现代服务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使旅游更规范化
随着现代服务的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传统服务相比,现代服务更加注重的是旅游者的反馈,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服务的社会,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点必须重视,无论是从景区的硬件设施还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随着现代化服务的深入这两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现代交通设施的完善,扩大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现如今我国的交通正是处于发展的时代,从铁路到高铁,再有海陆,航空,高速公路,国道县道。对乡村旅游来说交通便利是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景区的交通是否便利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目的地的选择,因此,交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
(三)政府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贵州省旅游产业是三大产业中发展比较迅速的。党中央在对发展乡村旅游颁布了政策文件,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充分利用贵州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拓展扶贫开发新领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省委省政府颁布的“脱贫工程”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政策措施来帮助农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使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真正成为利民的民生工程。
(四)吃,住,游,娱服务项目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初的乡村旅游在受到传统服务的影响下,经济增长较慢,农民看不到多少希望,所以出现了一些农民宁可出远门务工也不愿意呆在家里。传统服务有很多的局限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希望的是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这里的一切包括吃,住等最基本的设施和服务带给他们的都是最好的,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然而现在随着现代化服务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经营者了解游客的心理,根据游客的需求再结合自身学习的现代服务模式进行经营。
二、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服务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关系到整个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状况,所以需要一个具有管理协调能力的政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制约。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贵州省旅游局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个总体规划,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乡村旅游得到了重视。由于缺乏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再加上农民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所以在总体的发展规划上和基础硬件设施的配套上会出现很多不足,导致其发展不规范。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规划,经济效益不突出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因为缺乏统一的生态合理规划管理,开发模式到目前为止多数处于自发的状态。大多数都还存在于投资规模小,地域分散等情况,因此导致出现开发的不合理性,从而破坏了整个乡村的生态系统。贵州省目前还处于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乡村旅游的规划管理模式不发生转变,任其经营者盲目的进行开发和投资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谈不上经济的快速增长了。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环境条件差
贵州省经济发展较缓慢,因经济基础不雄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缺口较大,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对旅游者来说是最基本的六要素了,然而由于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住宿、厕所,饮用水等方面的不完善让游客大失所望。
(四)从业人员素质低,专业技能差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慢,大多数的乡村旅游区都分布在偏远地区,很多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也都不愿意去,尽管交通便利,可能他们更在乎的是薪酬的高低。所以目前乡村旅游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景区里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由本地的农民来担任。低素质的管理人员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这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
三、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形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
乡村旅游要发展,除了自身需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同时需要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两者的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才能更完善。首先应该把乡村旅游纳入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工作议程上来。政府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要把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兴发展的产业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把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化综合起来,实施惠农利民的“三农”政策,真正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合理规划旅游项目,树立品牌理念
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要注重对景区合理科学的规划,也要注重打造富有景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其发展模式不能一味的采取单一发展模式,应采取合理的环保发展模式结合旅游者的参与性发展。乡村旅游区的经营者要注重乡村旅游特色化的建设发展,结合旅游产品突出打造特色化的品牌理念。
(三)加强建设现代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质量
随着现代服务进程的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区的服务设施有待改善。主要以交通运输,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接待服务设施为重点,加大力度建立与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在乡村旅游业日益发展的今天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区环境、吃住条件、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旅游者花钱进行消费所得到的体验是在于享受整个服务的过程,所以以上提出的四项服务措施必须得到完善。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内容要求组织对乡村旅游区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训练,以提高当地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为农民和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接待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目的。
(五)以良好的环境,卫生来提高产品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收入来自餐饮业和住宿业,这也是使旅游者花费最多的两个项目。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应该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培训增加环境卫生方面的投资。加大力度改善卫生环境条件,地方政府也需要制定并实施关于乡村旅游接待的安全卫生条例,真正实现使旅游者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重大举措,这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活动,切实做到把保护生态环境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建立新农村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乡村旅游接待环境。
3.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三
7大问题 制约发展
《经济》:当前和今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什么?
秦富: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7个方面:
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基础薄弱,这是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近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仍然不能满足农业平稳快速发展的需要。最直接的表现是耕地面积仍然不断受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侵蚀,大量高产农田被违法占用,中低产田改造进展缓慢,高产农田占耕地的比重长期停留在1/3左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也没有根本改变,全国50%的耕地处在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只有50%,约1/3的耕地位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区,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沟渠道路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生产成本刚性增长
生产要素成本价格刚性增长。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需的要素价值的货币表现,粮食生产的投入品价格逐年上涨。从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除2009年外,均以两位数上涨,其中2007年高达18.5%。相关资料还表明,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业生产服务价格指数涨幅达46.8%。从2003年到2010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平均亩成本由377元增加到672.7元,增长78.4%。
虽然粮食的价格也在上涨,但粮食成本上升的幅度超过了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种粮每亩利润只有200元-300元,只相当于一个农民几天的打工收入,辛辛苦苦种了一季地(短则三个月,长则四五个月),很可能不如外出打工一周挣的多。这也导致了农忙季节雇不到人,劳动力的成本也在提高,致使整个生产成本都在推高。
财政部农业司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生产亩均成本达781元,比上年增加12%,亩均收益409元,同比下降了13%。农业部对全国10省农户调查,2011年小麦、水稻、玉米3种粮食每亩净利润分别仅为118元、371元和263元。2012年夏收小麦亩均收益152元,比上年降4.4元,降幅2.8%。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虽然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农业科技投入近年来不断增长,但目前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缺口较大,普遍紧缺。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科研、农业技术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资金合计187亿元,仅占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0.39%,与目前国际平均水平1%、发达国家2%以上相比差距太大。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基本事业费和固定研究经费比例偏低。
农产品质量敏感不断上升
确保安全是对农产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再考虑更高的标准、更优化的结构。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但瘦肉精、土壤重金属超标、地沟油等事件仍有发生,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滥用抗生素的隐患增加,养殖过程中非法添加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彻底根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分散,标准化程度仍然较低。目前还有不少县(市)和乡镇特别是偏远地区,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没有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不少县乡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和监管经费,监管任务在基层还难以落实到位。就连注水肉这一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也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价格上升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但对农产品质量事件的敏感性也不断上升,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理,必将引发严重后果。
劳动力素质偏低
2012年,我国财政教育投入首次占到GDP的4%,教育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但一方面,农业劳动力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都会受到局限。另一方面,大量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转为非农就业。
相关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末农民工总量达2.63亿人,接近农村劳动力的65%;其中近2/3进城务工经商,1/3就近转移就业。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0%。但面临日益突出的区域流动、技术供需、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由过去的粮食生产者变为现在的粮食消费者。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正令中国农村空心化。更为严重的是:我国人口红利优势逐年减弱,加之政府增加农民等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政策导向,共同决定了当前劳动力成本的攀升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际差距明显
目前,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9%、37%和66%。生猪和奶牛分别比2005年提高23和26个百分点。但这样的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规模化程度。
在生产率方面,我国粮食单产仅为法国的65%,德国的70%。美国猪的出栏率为160%-200%,我国仅为100%。发达国家的奶牛每年产奶7000公斤,我国仅2000多公斤。每个农业劳动力养活的人口,德国为95人,美国为80人,我国仅为34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425公斤左右,不到美国人均水平的30%,比国际上公认的人均5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还少1/6。
美国农民户均耕作面积200公顷,澳大利亚是3000公顷,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人均只有1.9公顷。目前,我国农户户均农地规模仅0.5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1/3,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这种竞争劣势受到资源和劳动力因素双重制约,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挑战呈现不断扩大和加深的态势。
nlc202309061828
外资和国际市场的冲击加强
近年来,国际粮食巨头不断渗透我国粮食市场。他们以雄厚的资本、先进的管理、高效的运作,从粮食育种、生产到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渗透。
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市场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输入到国内。外国农产品也大量进入我国,相关信息表明,我国粮食虽然即将取得10连增的好收成,但粮食进口量仍然会继续增加,农业产业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
在国家控房价、控物价等一系列措施下,庞大的社会游资严阵以待寻求新的投资领域。相对于建筑、房地产等回报率高的领域,粮食领域虽然投资回报率低一些,但门槛较低、收益稳定。游资进军粮食领域,在收购环节,短期内很容易导致粮食收购价格大幅度上升;在加工环节,为了抢夺生产原料,不惜抬高原料价格;在销售环节,巧立名目提高售价,或不吝降价,扰乱市场。
5大策略 应对问题
《经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这么多的问题和挑战应如何应对,您有哪些建议?
秦富:应对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考虑:
坚定不移守住两条“红线”
我国粮食“九连增”中,确保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是基础和保障。为此,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必须同步守住耕地面积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这两条“红线”。按照“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要求,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完善耕地占补平衡验收机制。适当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耕地面积。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粮田,确保粮食持续稳定增产。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调动积极性
我所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6大政策因素对粮食增产贡献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支持政策、科技进步、粮食提价、抗灾能力、深化改革和上下合力。粮食支持政策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因为它能在短时期内直接增加农户的种粮收益,快速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为此,建议继续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完善办法。在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支持增粮增收方面,建议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直补;在缓解生产资料涨价、种粮生产成本上升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大幅度提高标准,适当扩大范围;在运用科技增产增效方面,建议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在运用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方面,建议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范围(特别是较大功率农业机械),提高补贴标准。
力争2020年建设好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把建设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作为国家级大型项目。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难以应对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的挑战,2004年-2009年间,因灌溉面积增加和抗灾能力增强对粮食增产仅贡献11.6个百分点,有很大的潜力亟待挖掘。建议国家在同步守住耕地面积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6亿亩这两条“红线”的基础上,下大决心、出重拳,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加上复种指数,如果全部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即使按半吨粮田计算,粮食总产就可达8亿吨,远远超过国家2020年对粮食增产的要求,进而确保我国粮食的持续增产。
利用科技进步促增产
近年,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高达70%-80%。在未来粮食投入水平很高、耕地面积有限、劳动力持续转移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更需依靠加快粮食科技进步,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建议国家重点引导、鼓励、支持加快粮食生产的科技创新,加快高产、优质、抗旱、耐低温、抗病虫等新品种培育,强化重大有害生物防控、防灾减灾、节本增效等技术研发应用,稳定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确保粮食持续稳定增产。
努力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定量测算表明,粮食市场价格提升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一半,这也意味着它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多角度研究均表明,粮价上涨影响通货膨胀的作用中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是主要因素,粮价上涨本身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次要的。同时,粮价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远远低于非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如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对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影响将近粮食价格指数影响的7倍,而烟酒及用品价格指数对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影响更近乎粮价影响的10倍。为此,政府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农产品价格上涨,在一定幅度内合理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让种粮农民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收入。要点是通过逐步实现同劳同酬,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5大措施 保障实施
《经济》:以上5个方面的策略若想顺利实施,您认为还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
秦富: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也提出了5个方面的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是重中之重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十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
2008年11月14日公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农业部明确提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即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nlc202309061828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
以粮食生产为例,“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2000多亿元,积极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全国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9亿公斤。
2011年至2012年度,共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中央投资1878亿元,占67.9%。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抗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确保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动力
加强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以最基础的粮食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单产从每亩168.5公斤提高到2012年的353.2公斤,粮食总产量由3000多亿公斤增至5896亿公斤,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大了品种更新速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培育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优良种植技术也被推广、应用,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而提高了粮食生产总量。
加大投入支持是关键
投入力度大,支持强度高,是中国粮食安全水平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2008年-2012年的5年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支出提高至4724亿元,加上中央财政支农“四补贴”的1628多亿,按总产1.179万亿斤计算,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中央财政的支出约0.54元。
调动农民积极性是本源
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先后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产油大县奖励、超级产粮大省奖励政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并不断增加奖励资金规模。如对于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从起初2005年的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0亿元。2013年奖励政策继续。
2006年,中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民长期负担过重的局面,同时通过转移支付保障了地方政府特别是产粮地区政府的既得财力。
粮价提升方面,为了避免出现谷贱伤农和粮价大幅波动,2004年制定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开始将小麦纳入到最低收购价范围中来,粗略估计表明,2004年-2012年间,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71.4%、73.6%、86.7%;2006年-2012年间,白小麦、红麦和混合麦分别提高41.7%、47.8%。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几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到对种粮农民实行“四补贴”政策等,各项政策均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不仅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且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4.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四
建工师德坤龙河农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如何把农业这一基础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我结合实际就当前我们农场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点粗浅对策建议。
(一)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政策扶持、多渠道融资、积极的组织推动,农场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实现了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以大棚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以及园艺果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着眼于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把常规灌溉小块条田(淹灌)改造成节水灌溉(加压滴灌)的标准农田,即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产量与效益,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所有农作物基本达到机播、机收。
(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坚持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始终把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作为科技兴农的推动力,每年都引进和推广一大批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农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通过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历任农场领导的不懈努力,农场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公楼和居民区的改造已经初步完成,设施农业和景观区的建设也以初见成效,这都为农场实现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农场如果要实现可持续、跨越式、特色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尽管我们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达到了标准条田、百分百机械作业、节水灌溉,但与其他各师团场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源缺乏致使大面积土地撂荒。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农田水利条件、虽然我们公司一直从多方面加大对农场基础设施的投入,但仍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场机井都是七八十年代老井,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农场三口机井在2012年已经不出水,撂荒1500亩。新打机井、更新机井手续批复不下来。
(二)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领,虽然我们农产品可自行销售,但周边市场价格偏低,市场价格高的地方除去运费、时间、人工费用以外,和周边价格相差不大。
(三)缺乏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已经不适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而目前,真正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比较缺乏。
(四)餐饮休闲项目尚未启动
二、农场今后发展设想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休闲、观光、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业余生活,尤其希望能在宽松的农村环境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型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生态观光农业主要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的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以品尝到各种山珍野味、绿色无公害水果、蔬菜,同时夏季能够烧烤、垂钓、游泳和参与采果等农事体验,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骑雪地摩托等冰雪娱乐项目。使农场生产的各种绿色无公害特色种养殖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加之新疆旅游资源匮乏并且大多路途遥远带来的不便利,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乌鲁木齐周边生态观光园景点的缺乏,并且档次不高、服务质量差、特色不突出等行业现实,为我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龙河农场面积一万多亩,建场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立足农业的基础上,适当、适时、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是实现农场可持续、跨越式、特色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必将成为农场新的、最有力的经济增长点。解决的办法: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通过寻求各方支持、吸引社会投资、盘活内部资产等有效手段,解决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近期基础设施建设要紧紧围绕实现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园目标服务,快速启动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是扩大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在农场大面积推广和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使设施农业形成规模,体现特色,产生效益。
三是丰富种养殖品种。以新、奇、特为目标定位,大力发展个性化特色种养殖业。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的特色养殖品种和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种植项目。是种养殖体现特色、形成规模,最终在餐桌上也体现特色,产生市场吸引力。
四是快速启动餐饮休闲项目。把餐饮休闲项目作为生态观光农业园建设的突破口,近期,在现有条件下,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因陋就简快速启动餐饮休闲项目,初步完善生态观光农业园功能。
五是解决水源盘活撂荒土地。根据撂荒土地测算需水量,积极协调地方主管部门,争取快速审批相应数量的水井指标,自建水井,解决水源缺乏的问题,盘活撂荒土地,大面积推广特色种养殖。
在以上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按照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园的既定目标,循序渐进开展相关工作,最终使农场走上以农促养(殖)、以养带(旅)游、以游增收、增收助农的可持续、跨越式、特色化良性发展道路。
5.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五
1。引言徐州人口众多、环境优越、交通枢纽作用显要,具有良好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优厚条件。2011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亿元,环比增长13。5%,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1440。06亿元,环比增长14。5%,居江苏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徐州市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逐步发展,近年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功能格局逐步优化,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增强了对其它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产业特色鲜明、资源整合能力强、空间相对集中、服务集成、高效连通等特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的建设有利于较高效率地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加强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的实现,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机理与对策研究上,而对于类似徐州这样的省域边缘城市研究少之又少。如程大中(2005)研究强调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1];魏巍,原毅军(2006)则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工业基地为对象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将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了区域环境因素和产业特质环境[2];李娟(2010)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市场化程度、产业化、城市化、优秀人才和国际化水平几个方面[3];毕秀晶(2010)以上海为例,通过绘制三维图,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特征及机理[4];刘斌(2012)则在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础上,提出其“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5]。本文以徐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特征的分析,找出目前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问题,试图为徐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徐州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市场取向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较慢,如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外资及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都是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土地和水、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市场化程度不足,缺乏动力
市场程度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徐州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很多投资者难以进入,只因为进入壁垒比较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加上2011年徐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20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135元,较低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居民消费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与规模。
2。2 城市化滞后,缺乏需求基础
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特性决定,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才能赢利增加,多数的企业聚集才能成为产业经营,另外,很多此类产品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对时间与空间的要求高度统一。根据统计资料,徐州2011年城市化率为53%,相比中等国家60%的标准,还相当落后,也就是说,徐州目前的城市化率还滞后于大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另外,由于徐州的服务市场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与促进发展的体制与法律环境,都会制约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发展。
2。3 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
徐州长期以重工业与机械制造业为主,但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因此徐州长期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制造业刺激生产性服务需求未能更好地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2。4 人力资本缺乏,科技落后 现代服务业集聚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科技的支撑,而徐州相对于苏南、苏中的城市水平、地理位置都存在
着明显的劣势,尽管徐州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专以上院校,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去经济基础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苏南城市,这些问题导致徐州人才严重缺乏,没有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3。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原则与途径
结合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6]。其次,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徐州人文、旅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再次,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7]。 为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
(1)增设类。对已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基地、中心),增设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物保护开发,且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能完善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6.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演化论文 篇六
一、国际现代服务业发展概述
现代服务业是指凭借信息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信念建立并发展来的新型的服务业,它在传统服务业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其特点为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是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一)国际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趋势
现在,服务业对于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各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服务业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约 3/4 的人口从事服务业。
国际化转移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不断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这其中,虽然必须对制造业的布局进行再次调整,但更应该对服务业转移,这一点,新兴市场国家做得很明显。服务业是产业调整新的重心。具体来说,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项目外包,跨国公司要将次要的项目转嫁给其它公司;二是业务外移,将主要业务拓展至国外低成本国家;三是在业务转移时,将与主要业务配套的一系列业务转移国外。
(二)国际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集群特点
1. 曼哈顿模式:金融商务服务
曼哈顿位于纽约市中心,面积 57.91平方公里,人口 150 万,目前经济占纽约市经济总量的 80%以上。
纽约的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服务产品的前景广阔,带动了面向世界的市场消费。曼哈顿作为市中心,形成了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依据纽约 年数据,各行业在曼哈顿区的经济比重中,金融业、通信、建筑地产行业占 90%以上,商业和服务业占将近86%, 制造业占 59%,而服务业占比却高达 69%. 华尔街集中了各大银行和金融保险公司,而第五大道则有大量顶级名店、会所和饭店等服务业配套设施。
曼哈顿服务业集群主打的是金融商务,它依赖好的外部环境支持。该区的金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首先,曼哈顿是纽约的核心地带,基础雄厚,所以是投资家优先考虑的。其次,该区聚集大批的金融业内人士和相关消费者。
2. 伦敦模式:金融城
伦敦是世界经济中心城市。而无论是对伦敦还是英国整体经济来说,金融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集群的模式上,伦敦的金融服务业不同于纽约市。伦敦形成了城市各区多点开花的发展模式。此外,伦敦金融区既强调现代城市在管理决策对金融的影响,又重视产业集群的后续发展。
(1)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适宜的外部环境
伦敦的金融服务业发展条件良好。伦敦是 17 世纪就闻名世界的老牌城市,商业服务的历史悠久。同时,英国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注意为金融服务业创造适宜的环境。
(2)伦敦的经济建设适合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多点发展
伦 敦 的 经 济 建 设,强 调 金 融 业 发 挥主 体 作 用,注 意 建 设 集 中 金 融 业 的 地区。进入 21 世纪,制造业从业人员不断流 失,但 是 全 球 性 质 的 金 融 公 司 发 展 迅速。在 一 些 城 区,形 成 了 与 金 融 中 心 对应 的 公 司 总 部 和 专 业 服 务 为 主 体 的 商业 活 动 集 中 区。在 这 些 条 件 下,金 融 业飞 速 开 展。伦 敦 有 了 更 多 的 金 融 主 体、金融市场。期货和买卖特权等金融交易迅速发展。
3. 东京模式:新兴模式
东京是新兴的国际大城市。东京市受地形和地区传统经济限制,现代服务业集群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网络化布局。
(1)城市发展模式为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东京市在经济建设的历次规划上,一直坚持在大都市范围内弱化城市职能的方针。东京的各区域都不处在核心,反而将主要经济职能突出在某一行业,比如金融业相关产业和服务产业。东京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更多的具有个性化、层次化、格子布局的特点。
(2)依托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的服务业集群发展
东 京 主 要 发 挥 第 三 产 业 的` 优 势,区别于纽约和伦敦,东京始终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 12 世纪后半期,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随后,东京调整城市结构,主 要 进 行 新 品 研 发,重 点 发 展“高 精尖”工业,并将工厂的生产由突出“量”到突出“新”,使得工业向服务业转变,实现了产业蜕变。
(3)政府政策为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东京成为全球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是政府预先为东京制定的发展道路。政府还将东京湾地区的出口导向产业带改成了贸易中心,并且通过制定政策,为东京扩展相关配套设施,此举促进了东京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现代服务业现状
依据 年的相关数据,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中有 2.13 万亿未统计,这使得 服 务 业 在 中 国 GDP 中的 比 重 统 计 有误。总体来看,中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依然存在巨大落差,中国服务业发展问题重重。
中 国 服 务 业 与 国 外 服 务 业 的 发 展差距 主要 表 现 在:第 一,服 务 业 比 重 低;第 二,服 务 业 结 构 落 后,并 且 改 进 速 度缓 慢;第 三,服 务 业 国 际 贸 易 竞 争 能 力差。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服务业本身发 展 基 础 薄 弱,并 且 国 内 人 民 服 务 消 费意 识 淡 薄,消 费 能 力 低。但 是 制 约 服 务业 发 展 的 最 根 本 原 因 在 于 服 务 业 发 展体制的制约。
(二)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存在问题
1. 服务产业体系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注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改革,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但是,这也造成了工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的不协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2. 服务业的税收管理体制不合理
服务业的征税标准是按照营业税和所得税进行征税,造成了服务业税负较重的现象。而且,由于服务业的税基小且征税难,服务业所在地不把服务业作为主要税收来源,因此对服务业发展不予支持。
3. 职能部门对服务业的管理混乱
许多关于服务业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文件修改不及时,而且行政执法中广泛存在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等不规范现象。说明服务业的管理缺位和管理越位现象同时存在,这极大地妨碍了服务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 现代 服 务 业 的 价 值 链 分 布 问 题突出
现代服务业价值链上呈现“两极化”特征,并且许多粗放经营的服务业的服务规模和服务范围难以逾越地区间行政壁垒的鸿沟。
三、中国现代服务业演化机制改革
(一)突出现代化城市整体功效,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
随 着 经 济 发 展 水平的 提 高,人 们 的教 育 程 度 和 生 活 水平得 到 显 着 提 高,因此 更 注 重 生 活 品 质 的 提 升。因 此,现 代服 务 业 要 结 合 人 和 自 然 环 境、人 和 社 会的 和 谐 发 展,为 现 代 城 市 发 展 提 供 良 好条件,注 意 商 业 的 整 体 提 升,把 超 市、大型购物 中 心、专 卖 店、整 体 规 划,集 中 开发,注 意 建 设 相 关 的 餐 饮、娱 乐 等 配 套设施。
(二)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实行全程管理,加强客户管理,以提高服务功能。并且,现代服务业还承担着人类物资财富的流动任务,是当代分销业的主力军。现代服务业机制的演化过程中,同时要具体依托供应、销售、运输、储藏等各个链条的功用,以确保产品合格地运达给经销商、消费者。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打造学习型组织
人 才 是 现 代 服 务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资源,现 代 服 务 业 在 依 靠 招 聘、选 拔、使 用人 才 时,必 须 同 时 注 重 自 身 产 出 优 秀 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特殊人才。现代服 务 业 人 士 应 该 由 人 才 构 成,为 实 现 战略目标,必 须 有 才 华,饱 含 激 情,有 创 新精神。
(四)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资本多元化,推动企业扩张
现代服务业要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创建合理的法人决策结构。坚持正确严谨的会计准则,为公司股东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与此之外,企业必须合法、依规经营,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相互激励、相互制衡的管理机制。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明显。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具有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能力。此外,现代服务业消费带动能力强。现代服务业一定会变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首先总结国外服务业发展形势,提出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现代服务业未来发展机制。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国外服务业发展具有三大集群特点:曼哈顿模式、金融城模式和东京新宿模式。第二,现代服务业与国外服务业发展差距较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机制滞后。第三,根据中国服务业发展中突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以后服务业发展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闫坤 ,等。中国 服 务 业 发 展 与 财 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李勇坚,夏 杰长。制 度变革与服务业成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7)。
[3]平新 乔 .服务 业 的 税 负 与 上 海 服务 业 的 发 展[M].上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7.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七
一、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水平的重要意义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是普遍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基本国情,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需要进一步正确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加注重“五位一体”建设协调发展、 共同提高。当前, 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 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北京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国家文化中心,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要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这就要求北京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打造品质优良、供给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增强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 使人民有理想信念、有精神动力、有真知灼见、有创造能力, 在 “五位一体”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是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保障城市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的文化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工程, 是形成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维护文化安全的基本任务。只有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 才能使人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奠定雄厚而又广泛的文化发展基础,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发达城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 将其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他们在长期的发展中, 创造了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及有益的公共文化管理经验。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 其国际竞争主要是与世界发达城市的竞争, 要在文化领域赢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需要虚心学习世界发达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使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与他们处于同一水平, 甚至超过他们。只有这样, 才能在一个先进的平台上实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结合, 锻造中国特色公共文化并发挥其吸引力和感召力, 更好地培养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保障文化安全。
二、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通过指标体系衡量得出北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并通过实地调研, 发现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
(一) 通过指标体系衡量的差距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是量化测度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为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值。这里按照指标体系, 分别衡量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差距。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1. 公共图书馆的差距
硬件设施方面, 主要体现为每10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 (世界3个, 北京0.1个) 、平均服务半径 (世界1.35千米, 北京14.46千米) 、人均馆藏量 (世界3.62册, 北京2.5册) 、人均新购藏书量 (世界0.21册, 北京0.06册) 、每万人拥有计算机数 (世界6台, 北京1.4台) 、人均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 (世界0.03平方米, 北京0.007平方米) 差距很大。这说明北京公共图书馆的数量需要增加, 空间布局还要更加合理, 在体现均等性和便利性上尚需下大功夫。
人力资源方面, 主要体现为每万人拥有专业馆员 (世界5.4名, 北京1.41名) 差距很大, 而专业馆员占总员工比例 (世界为33%, 北京为34%) 差距不大。这说明北京公共图书馆专业馆员总量不够, 内部结构也需优化。
服务质量方面, 主要体现为注册读者占常住居民比例 (世界为45%, 北京为3.08%) 、年人均借阅量 (世界5.85册次, 北京0.4册次) 、年人均到馆率 (世界3.81人次, 北京0.58人次) 、居民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世界67.5%, 北京41.2%) 差距很大。这说明提高服务质量是北京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突出问题。
2. 文化馆的差距
硬件设施方面, 主要体现为每10万人拥有文化馆及类似设施数量 (东京为2.9个, 北京为1.7个) 存在一定差距。
人力投入方面, 主要体现为每万人拥有从业人员数量 (世界为2.88名, 北京为1.2名) 存在较大差距。
服务质量与效能方面, 主要体现为参与活动的人群比例 (世界为27.2%, 北京为24.7%) 、居民满意度 (世界为67.5%, 北京为40.8%) 存在一定差距。 这说明北京文化馆的服务质量还需提高。
3. 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差距
硬件设施方面, 主要体现为每10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 (世界为1.6个, 北京为0.8个) 存在较大差距。 这说明北京博物馆数量还需要不断增加。
服务质量方面, 由于数据缺失, 目前来看主要体现为参观者对博物馆/ 美术馆的“满意”和“很满意”比例 (世界为79%, 北京为29.7%) 存在较大差距。 这说明北京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服务质量还需要提高。
注 :东京数据中与馆员相关的数据为 2011 年数据, 其余为 2012 年数据。 数据来源 : (1) 日本数据来源 :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方网站, 东京都立图书馆官方网站 ; (2) 北京数据来源 :《北京市统计年鉴 2011、2012》,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调研报告 2011》; (3) 巴黎数据来源 :巴黎市文化局《巴黎市 2011》; (4) 纽约数据为 2011 年数据, 数据来源 :纽约公共图书馆年报 2011, 布鲁克林图书馆年报 2011, 皇后图书馆年报 2011 和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 (5) 伦敦数据来源 :World Cities Culture Report 2012,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
注 :日本参与活动的人群比例数据来源 :《东京都统计年鉴 2010》, 其余数据为 2011 年数据。 数据来源 : (1) 日本数据来源 :日本文部科学省官方网站 ; (2) 北京数据来源 :《北京市统计年鉴 2011、2012》,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
(二)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把握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实际情况, 准确找出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到首都图书馆, 密云县图书馆、文化馆、溪翁庄镇文化站, 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垡头地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通过指标体系衡量的差距基本吻合。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1.经费的增长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首都图书馆, 密云县图书馆、文化馆、溪翁庄镇文化站均反映了这方面的问题。他们指出, 虽然近年来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 但以实物形式的配给较多, 直接拨付资金相对少, 经费的增长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不仅文献购置经费增长缓慢, 而且员工的工资待遇低。密云县文化馆建筑面积为2724平方米, 有60名员工 (其中35名在编) , 其设施和文化活动情况在区 (县) 级馆中属一流, 深受群众欢迎。 但是县财政每年给其拨付的经费只有130万元到140万元, 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 导致他们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各场馆和设施轮流开放, 未能达到应有的利用率。
2.重设施建设轻服务管理
调研中反映,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场馆设置率不断提高, 但是场馆建成后由于缺乏后续资金的投入, 运营管理、设备维护更新、文献和藏品购置等经费不足, 导致设施使用率不高, 影响了服务水平的提升。如一些场馆为了节省开支, 只在上级检查和兄弟单位参观时开放, 平时则闲置;一些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有很好的电影室和放映设备, 但缺少群众需要的影片, 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一些区 (县) 公共图书馆和街道、乡镇图书室的图书得不到更新, 即使有些地方有更新, 但是更新的图书基本为上级配送的不受群众欢迎的书籍, 导致利用率不高。
注 :伦敦、纽约、巴黎、东京四个城市的四项指标 (每十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每万人拥有美术馆数、劳动年龄人口中每年至少参观一次博、人均参观前五大最受欢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游客数量) 的数据均引自《世界城市文化报告 2012》。 数据来源 :北京数据来源于《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12》,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调研报告 2011》。
3.设施分布不均衡
调研表明,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有以下特征: 北城相对密集, 南城相对稀疏;三环内相对密集, 三环外相对稀疏;核心城区相对密集, 远郊区县相对稀疏。以公共图书馆为例, 北京目前根据行政区划建公共图书馆, 这就导致有些人口高度密集的小区, 如天通苑、西三旗, 由于没有一级政府而没有公共图书馆 (室) ;行政级别相同的朝阳区和石景山区尽管人口规模差异很大, 但同样都只有一座区级公共图书馆。有的财力雄厚而较重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区, 如朝阳区, 在尽力改变这种状况, 初步建成了200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网络, 实现了43个街乡的全覆盖;还建设了覆盖五乡一街的垡头地区文化中心, 该中心有剧场、图书馆、展厅、影厅、 培训学校、文化志愿者俱乐部、工业遗址图片资料库、老年活动室等设施与相关服务, 但是就全市而言, 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4.缺少专业人才
首都图书馆反映该馆缺少图书馆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只占总员工的10% 左右, 低于全市的水平, 更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一些非专业人员通过关系调入该馆, 影响了员工整体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另外员工收入低, 不仅难以吸引专业人才, 而且导致既有专业人才流失。密云县图书馆、文化馆也反映了类似问题。溪翁庄镇文化站反映乡镇级文化站普遍缺少专职人员, 一些有专职人员的文化站其专职人员也不是专业人才。从全市看, 核心城区的专业人才状况好于远郊区县, 人才方面的城乡差距较大。
三、存在差距的原因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
由于忽视对公共文化产品样式与服务内容生动多样性研究, 造成公共文化产品数量见长但精致度不够, 文化活动数量增加但吸引力不足, 文化服务项目增多但质量不高等问题, 导致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与较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诉求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政府除了要最大限度的动用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直接运用于文化建设, 同时还要最大范围的调动社会资源用于公共文化建设的领域, 使社会资源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这方面需要有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公共政策, 要注意发挥好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使公共文化服务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和支持的最大化。
(二) 资金投入机制单一
由于一直以来对政府保障公共文化利益的职能认识不够清晰, 公共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非常薄弱。通过调研, 北京一些区县多年来只保证文化部门基本的人头经费, 而业务经费和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由于投入不足, 造成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得不到充分体现。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文化需求从原先的隐性、附属的位置逐步进入主流生活层面, 成为公民的权利诉求和社会公共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需求的结构已经发生改变。通过公共财政支持,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各种文化权利的实现, 已经成为现代政府必须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公共责任。从公共需求和基本福利而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一开始就要体现公益性原则, 即公民可以免费获得, 其所需的费用已经由公共财政实现转移支付了。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只有加大财政支付转移的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空间才能逐步扩大。从发展的趋势看, 一是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公共财政的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二是拓宽融资渠道, 让企业参与进来, 形成良性互动。
(三) 文化设施配置规律把握不准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投资的主要领域, 但是随着北京城市化发展加快, 城乡融合过程中, 如何科学布置公共文化设施是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还缺少全市性的文化事业或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 还不能从宏观上科学把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功能缺少和浪费的矛盾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北京有近1000万外来人口, 流动性较强, 公共文化设施的供求配置成了制约基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的困难。
(四)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 直接或间接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但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按行政区域或行业条块分割设立的现状, 使原本就极为有限的公共资源因为管理权的分离而被人为浪费和闲置, 弱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和方针, 这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但是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 而且从资源特点来看, 政府文化资源是有限的, 但社会和民间蕴藏着巨大的资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 比如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大量的文化传播公司以及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 都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 创作资源和节目资源等, 应该成为政府关注和利用的重点。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 要大胆创新服务机制,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政策, 引导、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对策建议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北京市情, 推进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一)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基础
当前,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 党和政府大力支持公共文化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制度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效提升。北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也不乏现代文化元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向世界发达城市学习、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本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北京市基本形成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演出、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市、区县、乡镇、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其中有市、区县图书馆、文化馆45个, 街道乡镇文化中心 (站) 322个, 建有率100% ;城市社区文化室2465个, 建有率89.28% ;行政村文化室3884个, 建有率98.55%。市、区县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区县文化馆中除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文化馆是国家二级馆和通州区、昌平区文化馆在建外, 其余15个馆均为国家一级馆。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达标”和“一村一品”扶持工程, 基本完成城乡“四网合一”工程建设和500个文化社区创建工作, 全市4165项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村村通”, 提前4年完成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十一五规划目标。
2.数字化社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市已建成100个数字化文化社区, 拥有300万册电子图书、万余种电子报刊以及首图讲坛、 北京记忆等多种音视频、数据库资源。全部完成高清交互宽带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软件和无线应用子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并在数字文化社区中应用高清交互宽带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软件挂接的视频资源有376部13963分钟, 图片资源总量40余个, 电子图书5000本, 电子期刊50种。首都图书馆还建立了“数字文化社区”、“市民学习空间”网站, 通过网站发布更多的数字资源,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获取数字文化资源的途径。
3.公共文化资源的品牌和特色效应逐步显现
具有品牌效应和北京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增多, “相约北京”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两个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之一, 也是具有全球范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形成了以26个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为核心的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体系, 已成为具有北京特色、展示城市形象、丰富文化生活的公共文化平台;“北京记忆”网站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馆藏, 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北京历史文化资料和多媒体资源, 已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项目。
4.政府对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大
“十一五”期间, 全市各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总投入45.5亿元, 年均增长12%, 公共文化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0.76%。2012年全市16个区县共获得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文化资金2.3亿元, 用于基本补助和专项补助, 各馆 (站) 和各类活动的补助经费均比上年大幅增加4。
(二)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路径
北京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需要重点解决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数量特别是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数量不够, 设施分布不均衡, 服务质量不高, 缺少专业人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借鉴国内外有关先进经验,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立法, 使政府和社会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机制在法律的保障下长效运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作为首都整个法律体系的一个分支, 公共文化法律内部也应有自己的体系框架。我们认为, 北京公共文化立法应当在两个层次开展。第一层次是公共文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它们是发展文化事业, 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要求的具体化。主要是公共文化事业促进法, 文化事业促进法的宗旨是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国家的公共文化政策、公民的文化权利和义务等法制化, 确立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第二层次是公共文化专门法, 一是保障文化领域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的法律。具体有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 如《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二是促进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法律, 可以考虑的有《图书馆法》、《博物馆法》和《公共文化捐赠法》等。
2.构建“三体联动”的公共文化管理模式
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企业参与的“三体联动”公共文化管理模式。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政府, 这是世界的普遍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政府更应该在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要求在依法管理公共文化事业的基础上, 允许企业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与管理,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支持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公共文化的良好局面。
具体来说, 可以先由政府牵头成立“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协会”, 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管理, 以行业协会为载体, 打通企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渠道;以行业协会为纽带, 通过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协调, 调动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参与北京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加强管理, 使企业有序的参与北京公共文化建设;同时, 通过行业协会调配民间建设北京公共文化的资源。待行业协会发展的较成熟时, 政府撤出行业协会, 将行业协会交由企业自治管理, 政府只起宏观调控的职能。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如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 对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企业给予支持和帮助, 鼓励企业加入行业协会, 形成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 最大限度弥补因政府财力有限而导致的投入不足。构建这种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管理模式, 是解决公共文化建设中突出问题的基础条件, 是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水平值得探索的重要路径。
3.完善绩效评估与问责评估机制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既是反映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也是监督管理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公共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健全的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机制为保障。因此, 建议北京完善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机制。 设立一套科学完整、尽可能量化、且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 以问卷、电话等调查方式面向公众开展民意调查, 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动态式管理, 了解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工作进行数据分析、量化考核、绩效评估的统计指标体系, 是规范管理的科学依据, 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发展规模指标、 政府投入指标、社会参与指标等, 监督评估结果要与相关责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业绩报酬和升迁挂钩, 通过问责和奖惩机制, 确保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不满意情况进行问责、提出质询、要求改进等权利。
4.多措并举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当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选人聘用考试内容和方式。公共文化领域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 北京公共文化的发展要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基层文化事业、专兼结合、相对稳定、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在考试内容上, 就必须在公共文化领域的选人标准上改变以往 “不同部门一张卷, 不同岗位一张卷”的局面, 应该改为专业科目测试, 测出作为公共文化领域专业人才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在考试方式上, 可通过毕业生分配、在校生实习、举办定向群众文化艺术班、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和文化事业单位未聘人员, 以及从获得社会艺术考级相应资格的优秀年轻人员中视情录用等方式, 为基层配备业务人才。
二是要对现有人力资源优化组合、岗位培训。 要建立健全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 (街道) 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 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三是要建立健全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通过采取办培训班、挂职锻炼、人才交流、远程培训、 送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等多种办法, 加强现有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 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是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对那些植根民间、活跃于基层的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及艺人, 要积极鼓励扶持, 使之成为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5.积极拓展志愿者参与渠道
拓展沟通渠道, 建立信息对接交流平台。广泛发布招募信息, 让社会各界人士获取文化志愿者岗位需求情况。精心设计文化志愿者报名表, 包括专业、 服务意向、服务目的等, 掌握文化志愿者的各项情况, 便于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根据情况安排相应的志愿服务岗位、时间。建立“文化志愿者交流平台”, 为文化志愿者提供休息、联络交流的场所。
加强文化志愿者管理工作, 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抓好文化志愿者日常管理, 做好文化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登记、活动开展情况登记、文化志愿者人员情况登记等工作。开展文化志愿者培训工作, 组织各区文化志愿者培训班。建立文化志愿者骨干队伍, 各个公共文化单位设文化志愿者工作负责人, 负责本单位文化志愿者的招募、 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 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中, 选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认真负责的文化志愿者作为文化志愿者骨干, 协助开展文化活动。落实文化志愿者工作经费, 在示范区创建经费中安排文化志愿者工作经费。研究制定文化志愿者激励制度, 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与文化志愿服务。
6.逐步实现社区文化中心连锁化、个性化和形象化
社区文化中心连锁管理的显著特点就是统一产品, 统一服务, 满足各门店群众需求。社区文化中心连锁管理总部可以统一创新文化产品, 统一设计特色文化服务, 然后推广于各门店;反之, 各门店可以及时反馈群众信息, 连锁管理总部综合各门店的优秀意见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改进或创新, 及时推出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让连锁管理各个文化中心共享, 这样有利于加强和提高社区文化中心的服务效率和效果。由于连锁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规模化, 规模化就会带来若干规模效益。连锁管理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的统一、识别系统的统一、产品与服务的统一, 三方面内容统一于各门店, 覆盖不同区域, 不仅使连锁社区文化中心在视觉上冲击各区域的公共文化参与者, 在理念、产品、 服务方面也给群众以强大的冲击力, 形成一种品牌优势。另外, 把将一切工作都尽可能地细分, 表现在总部与各社区中心门店的专业分工, 也表现在各个环节、岗位、人员的专业分工上, 既有纵向专业分工, 又有横向专业分工, 实现“专业化”管理;同时要求一切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去做, 使每一个部门、环节、 工作人员、门店都按统一的标准执行运作, 实现“标准化”管理。
在建立社区文化中心连锁管理时, 要做好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经营理念的内涵是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以让群众满意作为服务的标准。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 另外, 所有的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社区文化中心要更好地适应社会, 与时俱进, 更新标准, 但不能随意改变, 一切都应以社会和群众的需求为准。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系统化, 连锁管理跨地域和实体的多门店协调依靠信息管理标准化。
五、结语
8.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物流配送;信息化;库存;成本
一、物流配送及产生发展
1.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经过分货、拣货等货物配备工作,并经过配装把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服务均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将货物送达目的地货主。少数特殊配送还需要包装加工服务,包括的内容更广。配送是以运输及分拣配送为主,分拣配货是具独特要求,也是其最有特点的活动。
2.产生和发展。配送是由送货逐渐演变过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必然采取各式各样的推销手段,送货最初便是作为一种不得已的推销手段出现的。刚开始,企业将配送作为推销手段而没有认识到它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
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仓库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配送是仓库业功能的延伸和强化,在生产节奏加愉,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在筹建物流中心的同时,积极推行“共同配送的制度”。经过不断变革,一种被日本实业界称之为“配送”的物流体制应运而生了。
从服务方式来看,变更以后的仓库可以做到主動为客户提供“门对门”服务,可以把货物从成品仓库兰直运送到用户的仓库、车间生产线或营业场所。这样,配送就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如今,配送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配送中心数量规模增加,配送的技术、手段得以提高,配送的形式出现多元化,独立的配送、直达配送、共同配送、实时配送。
二、物流配送应用现状
1.国外的物流配送发展现状。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的急剧增长,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规模和范围在逐步扩大。据统计,在许多产品的供货总量中,通过配送方式到达经营者或用户手中的比例高达50%~90%,同时,配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并且从物流配送的活动范围来看,一些发达国家的配送服务已延伸到了省际和国际。
发达国家物流配送规模日益扩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配送中心的数量明显增加。配送中心是专门从事商品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有很强的货物配送能力。并且发达国家物流设备的更新周期比较短,物流配送技术和设备先进,目前很多配送中心都建立起自动化的配送系统,使物流配送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的配送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向需求者配送货物,并把提高配送服务质量视为发展配送业务的重要手段。美国的沃尔玛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它缩短接单到供货之间的配送周期,在指定的时间准时送货,实行24小时昼夜接受定单和送货制度及休息日照常配送及提供各种信息,开展流通加工业务等。
2.我国的物流配送发展现状。近些年来,我国物流业对物流配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功。但是,正如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曲折过程一样,进一步搞好物流配送,并不断使之发展和完善,仍然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不断努力才能解决。(1)对物流配送缺乏正确和充足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引进物流配送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物流配送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但在相当多的企业中,其领导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成本中心、利润中心上,没有把物流配送放到服务中心、战略中心的高度。(2)物流配送人才短缺。国外物流配送的教育和培训系统非常发达,很多大学和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部分院校设置研究生物流课程,并在社会上全面开展物流配送的职业教育。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配送方面的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才刚刚起步,职业教育更是贫乏。(3)物流配送效率低,物流装备标准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配送企业是在传统的企业机制上发展起来的,物流服务内容还停留在仓储、运输层面上,能够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物流配送企业还很少。同时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比较缓慢,专业化操作水平不高,导致了物流配送效率低下。此外,我国物流部门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使得物流配送环节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无效作业环节,使物流配送速度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升高。(4)缺乏有效的物流配送网络。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布局很不合理,主要的运输通道经常出现供需矛盾,从而影响了物流配送的效率;物流网点没有统一的布局,物流企业分布过于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物流设施装备普遍较差,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并且由于我国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无法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对物流配送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实现高效的物流配送。
三、现代物流配送的特点
1.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文字化等。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
2.网络化。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实体网络化。指物流企业、物流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上的合理布局而形成的实体网络。当物流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收到物流信息时,物流网络系统快速制定物流配送计划,利用物流企业的地理布局,选择最优的物流配送地点和运输路线。二是物流信息网络化。指物流企业、制造业、商业企业、客户等通过Intemet等现代信息技术连接而形成的信息网。通过信息网络可以自动完成收集下游顾客的订货信息以及向供应商订货,并且物流企业内部可实现运输工具的合理调配、运输路线的最佳选择以及在途货物的实时查询等功能。
3.现代化。物流配送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实现现代化的物流配送。其中先进的技术包括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捡系统、
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4.智能化。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有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问题需要借助于丰富的知识才能得以解决。在物流自动化进程中,物流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5.柔性化。柔性化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物流配送实现柔性化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可以满足当今“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消费要求,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四、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的对策
1.构建物流配送体系。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必须从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两个方面着手。物流作业系统主要是指企业运作的工具、设备、场地等物理作业系统,是物流配送体系的运行基础。物流信息系统则是整个体系的控制中心,所有控制指令和运作数据都来自于它,是物流配送体系的核心,是其得以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
2.加强对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络物流有以下特点:信息化管理渗透到物流系统的每个节点;整个系统具有许多接入点,很开放;信息流在整个系统中绝对是起引导作用的;系统的规模越大,可调节性就越好。因此,在网络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或者设备不再是有绝对优势的条件,能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物流信息系统,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系统环节。推进物流配送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能把握好整个物流系统的龙头,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指导优势,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业竞争力。
3.采用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兩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模式。一般采取由生产、批发或零售、连锁企业共建一家配送中心的方式来承担他们的配送业务,以获取物流集体化规模效益,从而解决个别配送的效率低下问题。
4.加强对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现代物流最大的特点是快速、方便和全球性,在现实操作中要将这些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电子商务物流必将促进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在技术上将有显著的进步。物流技术水平的发展情况是衡量物流效率的要素之一,现代物流要求有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现代科技的发展完全有能力为电子商务物流提供其所需要的任何先进技术。
5.动态物流联盟配送。动态物流联盟配送就是第三方物流包括运输、仓储、信息经营者等以契约形式结成战略联盟,内部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相互间协作形成的物流网络系统平台。联盟可包括多家同地和异地的各类运输企业、场站、仓储经营者,理论上联盟规模越大,可获得的总体效益就越大。信息处理,可以由联盟中专业的信息化企业负责,也可以通过技术外包的形式由联盟外的企业负责。
9.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九
宜宾县商州镇党委书记刘昌会
一、商州镇基本情况
商州镇地处宜宾县西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平均海拔800米,属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全镇辖16个农业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20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2008年末总人口29426人,其中农业人口28009人,占总人口的95%。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32元,比上年增长13%,粮食种植面积达43316亩,产量12212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2474亩。
二、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品优势不优。茶叶种植和生产、土酒、水果等基地初具雏型,且受资金、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
(二)生产要素支撑力不强。一是人员素质不高。全镇农业生产者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严重欠缺。年轻人外出务工后,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上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群众普遍存在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二是投入不足。近年来上级财政投入一般限于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少量补贴性投入,无农业生产项目性投入,与当前农业生产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还不够。三是农用物资有价高质差现象,直接增加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三)抗御风险能力较低。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受地质结构影响,我镇在夏季洪涝季度易发山体滑坡等灾害,且部分村水源较缺乏,而标准良田比
例不高、水利设施少且老化、基层疾病防疫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我镇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民房倒塌、山体滑坡、道路冲毁、农作物和竹木受损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均在200—300万元以上。二是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沟通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对千变万化市场应变能力匮乏。
(四)服务管理功能欠缺。一是管理在弱化。农业体制运转不顺依然存在。二是服务在退化。由于我镇工作人员严重缺编,农技站人员身兼数职,不能专职服务于农业生产,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联动力。
1、扩展基地。实践证明,加快基地建设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要调优农业内部结构。做强茶叶种植和加工、草纸加工、水果基地的培育壮大等。二是调整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要在已发展同罗村养猪场、洞口村肉兔养殖、两河村梨子种植等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炳兴无公害茶叶加工、辽叶新华及二黄牛羊养殖业,以此带动全镇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2、舞活龙头。加工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加工农业要靠龙头企业来完成。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产品,重点扶持和优化土酒及草纸加工企业、茶叶种植及加工企业等,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卖原货、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
3、繁荣农贸。现代农业更需要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群簇效应,共同参与市场,抵御市场风险。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农户,兴办合办专合组织。重点扶持、规范、壮大现有农村专合组织,大力发展一批新专合组
织。建立以建设茶叶和土酒、草纸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村流通网络,同时,积极创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大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工程,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力。
1、培育新农民。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也是助推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所以说,没有新农民,难有新农村,难有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精神融入农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贯穿新农村建设始末,帮助群众树立诚信包容、理解宽容的思想,引导群众辩证地对待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和开展的工作。二是加强农民法律知识教育。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干部和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的局面,使其利益诉求途径依法、诉求内容合法。同时,加强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全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2、推广新科技。把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心环节和首要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行动,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一抓科技创新,积极引导现有种、养大户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二抓引进推广,继续引进适合商州镇气候和土壤的新品种,加大淘劣扩优力度,提高品种优质率。抓好适合我镇地理特点的小微型农机具的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培养新民工。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自务工收入,加强民工培训,提升民工素质,提高务工效益。积极利用县上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深入实施各项培训工程,促进全镇农民及农民工掌握1-2门实用技术。同时积极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输,为务工回乡人员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他们掌握的资金和技术,有效带动全镇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大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力。
1、改善生产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尤其对作为一个自然灾害多发、水源贫乏的农业镇来说,地位显得举足轻重。积极实施民乐、晒金两河河流的综合治理,解决两河两岸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改造中低产田,抓好农业灌溉渠道配套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推进农田水利化、耕地良壤化,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2、优化生活环境。从解决农民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以村道通达、通畅工程为突破,加快实施通村水泥工程,解决群众农产品运输难、买卖难、行路难等困难;以建设沼气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清洁环保能源,配套实施“一池带六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沟、改仓),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3、建设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成果,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实施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工程,增添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力。
1、建立投入网络。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以实施公共财政为契机,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坚持“一资带两资”,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引导和推动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信贷投放。逐步健全“农民自主加大投入、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稳定投入机制。
2、完善工作网络。一是充实领导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二是创新考核机制。继续实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重点村、专业大户责任制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将“三农”工作纳入镇、村干部目标考核。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齐配强村级班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10.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十
刘金荣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的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迎来了的难得的机遇。近几年来,驻马店市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驻马店
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的驻马店市,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驻马店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
一、驻马店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驻马店市的基本概况
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113º10’-115º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人口860多万。地貌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气候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市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水库162座,水面52万亩,年均水资源总量约为63.6亿立方米。
(二)驻马店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0.66亿元,增长4.7%;粮食产量670.36万吨,比上年增长1.1%,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8;棉花产量1.84万吨,下降8.7%;油料产量93.51万吨,增长6.5%,居河南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860万头、牛200万头、羊430万只,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养殖总水面52万亩,占全省总水面的7.4%,居全省第三位;林业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上蔡、西平、正阳为全国产粮百强县,正阳、汝南、泌阳、确山为全国油料百强县,西平、正阳为全国肉类百强县。平舆是全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泌阳是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正阳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88家,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农业机械总动力1326.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4%;农用拖拉机61.15万台,增长0.3%;农用运输车11.02万辆,增长3.7%;农村用电量15.61亿千瓦小时,增长5.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0元,增长17.2%。
二、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强大推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层面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将制定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加快人口和经济集聚,培育一批新的大城市群或区域性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产业;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对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各种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必将为河南省现代农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推动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区位优势
驻马店市地处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结合地带,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交通发达,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北靠“郑汴洛”城市群200公里,南距武汉城市圈300公里,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石武客专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京广铁路大动脉和国道107,106线贯通全境,具有承东启西、南连北展的交通区位优势,有利于发挥多层经济辐射的功能。交通条件的便利对驻马店市扩大开放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资源优势
驻马店市年均降水10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2208.2小时,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20多天,全年大于0℃的活动积温平均在5400℃以上,丰富的光照和降雨资源有利于冬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等作物的生长发育。驻马店已查明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有300余种,大田种植的达50多种;驻马店是全国小杂粮的主产区,所产小杂粮品种繁多,绿豆、豇豆、豌豆、大麦等深受市场欢迎,也是花椒、桃子、山杏、核桃等干鲜果品的重要产区。2010年底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为480.2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比重约为87%,占全市乡村人口的64.8%。从事种植业的大量劳动力经常处于季节性闲置状态,全市劳动力呈现过剩状况,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吸收劳动力就业,而且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劳动力资源在低层次劳动力市场有竞争优势。驻马店地处中原,是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有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创建旱作农业为中心的观光农业、开发农家风 2
情旅游,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发展结合。
(四)政策扶持优势
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是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加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中部崛起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政策,对于驻马店市发展现代农业有着显著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国家重点投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这有利于驻马店市改善发展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问题分析
(一)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驻马店市农业基础薄弱,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大,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在驻马店市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
(二)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驻马店市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有限,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农业投入少,难以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因资金缺乏,一些农业科研项目、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无法正常进行;一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老化严重,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驻马店市在农业产业结构上不断进行调整,但是其结构仍然不合理。2010年驻马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66亿元,而农业产值就占到65.56%。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虽然“订单农业”,“特色农业”有所发展,但农业生产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经营,造成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品率低,农产品品牌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弱。
(四)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农业在现代产业链中的弱质性,土地所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特性,在没有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农民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追求最大化利润是他们的必然选择,必然会放慢和减少对农业的投资。近几年,由于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投资的比重仅占20%,80%的农村资金流向了非农产业,农村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资金不足的现象。农业投资的不足,将会严重影响了驻马店市现代农业的推进和发展。
(五)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过剩
驻马店市现有人口860多万,全市工业化率37.6%,比全省低9.12个百分点,工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全市城镇化率28.63%,比全省低9.04个百分点,城市带动农村能力弱。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虽然政府实施了劳动力输转工作,但真正离开农村和农业的比重很小。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很难从固有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效益,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六)科技服务与推广滞后,“现代农民”缺乏
由于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技术服务和推广人员流失严重,留守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农业技术服务与服务功能滞后,现代农业所需的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孕育和成长困难。尽管这几年政府阳光工程的全面启动,部分劳动力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动力素质偏低,缺少现代农业建设技能型人才队伍,直接影响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无法满足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七)土地流转困难,农户分散经营严重
现代农业要求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有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专业化经营和社会化分工才得以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由于驻马店市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他们轻易不会放弃,况且国家不但免除了农业税,而且还给予农民补贴。农村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必然带来高成本和高风险,况且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也无法运用全套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驻马店地处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造成了龙头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带动力弱的局面。驻马店市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来说都算是农业大市,无论是农业生产规模还是农副产品产量在全省都遥遥领先,而龙头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农产品绝大部分以原料或初级加工品形式出售,附加值很低,这也是驻马店市农业生产规模全省前列,而农民收入却处在全省中下游的重要原因。
(九)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后
近年来驻马店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有较大的发展,但农户参加各种农业合作社的比例不超过30%,不仅影响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发展。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或机构为主体,或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式存在,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政府承办,民间科技力量不足,民间技术推广体 4
系尚没有真正建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性服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驻马店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五、加快推进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前提下,科学规划,增加财政支持力度,从农村实际出发,着力扶持一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吸引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通过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及早完善驻马店市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驻马店现代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要依靠科技进步。一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有机构成,实现传统农业改造;二是要增加科技投入,发挥驻马店市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有重点的攻关主要农业适用技术,力争重大技术的突破,以带动其他相关和衍生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三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和平台。各级政府要强化职能,支持、监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技术员、组有科技示范户、户有科技带头人的网络体系,促进科研成果尽快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合作经济
要实现现代农业所需的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势在必行。虽然驻马店市近几年在土地流转方面有了较快进展,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应该大力推动土地的流转。首先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广大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参股或出让形式,走土地规模化经营之路。营造土地流转的氛围,对牵头流转的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按流转集中的土地面积对其农田基础设施投入进行适当补助,以鼓励他们承租农民土地,带动农民增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大力发展各种性质的合作经营组织,提高农民适应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经营,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投资现代农业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多少、速度快慢又取决于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工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城市化水平。通过城镇体系建设与布局优化,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实现产业结构在空间的优化,带动城乡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通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对进城的农村人 5
口实行一视同仁政策,并相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引导农民兼业,促进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把聚集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引到城镇,尽量减少农村劳动力过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消极影响。
(五)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不能单纯依靠农产品数量扩张和价格的提高,而必须向提高农产品品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特色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驻马店市的农业资源、产业、发展路径等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必须发挥优势,塑造特色,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产业,要走品牌化经营的路子,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把当地优势特色产品做出规模,把品质创优、品牌叫响,并以此为平台,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争取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投资驻马店农业,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
(六)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实现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后,要建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运行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对成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要积极通过战略培育、资本运作、品牌战略等各种途径,使企业做大做强,使之发展为带动某一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立足于产业化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加工,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市场+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凝聚产业发展的各类资源,形成自身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七)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使辐射面大、成交额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业现代流通网络的形成,带动金融、信息、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服务的行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实现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有机衔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八)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和接收者,是农业技术市场化的主体,其对农业技术的掌握、市场经济意识、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采用先进农业技术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驻马店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驻马店市农民的整体素质必须坚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抓好农村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农村科学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借助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文化技术学校、乡镇科普协会、技术培训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农民转化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丁华.新农村背景下农民投入农业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9,(1):32-35 [2]吴方卫,杨壬飞.进入开放经济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展望[J].农业经济 2001,(11)[3]吴海峰.加快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3):75-76 [4]仲利娟.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垦 2009,(4):60-61 [5]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J].中国发展观察2007,(2)13-15
作者简介:刘金荣,男,1970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遂平县;现为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
联系方式: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9号 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联系电话:0396-2853660(办)***(手机)E-mail:ljr689@126.com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1B454)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推荐阅读:
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08-16
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10-02
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07-27
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12-02
现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12-12
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规划09-15
第三方支付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07-28
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探索和思考要点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