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交换读后感

2024-11-01

资本论交换读后感(共10篇)

1.资本论交换读后感 篇一

《资本论》读后感(原创)

我选读的是马克思先生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的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选读该章节的原由是在课堂上老师关于价值增殖过程的阐述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在关于劳动力和价值增殖过程方面的阐述与以往我对价值的产生过程的主观臆断相去甚远,因此我决定选读这一章节的内容,希望对此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在选定这个章节之前,我阅读了前面的序言并粗略阅读了前四个章节。马克思先生的一些观点与我自己的主观臆断出入甚多。例如在我之前的主观认识中,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力的关系即便不是正相关也不是成反比的。在《资本论》第一章商品的最后,作者明确的指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力成反比。”向上追溯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是这样的:生产力升高→劳动时间减少→物品劳动量减小→物品价值减小。我可以理解和认同作者的观点,现在看来我之前的观点完全是主观臆断并没有深入思考本质,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理作为依托。作者在经济学上研究深入和细致是在令人惊叹。

关于劳动过程,我认为作者的思路是这样的:劳动作为商品被资本家从劳动力手中购买,然后资本家指挥并使用劳动力的劳动将其表现在所创造出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其过程的本质是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力的劳动作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面去。在这里我的理解是劳动力的劳动是商品并在劳动过程中被消耗,其价值转移到劳动成果即劳动过程产生的商品中去。

在关于价值增值过程的阐述中,作者认为资本家为了获得收益,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价值之外,还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在劳动过程中原料吸收一定量的劳动成为产品,劳动也由此从运动形式转为物质形式。

“每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物化在其使用价值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太能理解。因为我认为除了劳动量的价值之外还因该有原始的物质资料的价值。但在后面作者关于生产棉纱的过程的细致分析中,我找到了答案:原始物质资料棉花的价值也是可以由生产棉花的劳动时间衡量的,这样一来价值就可以仅使用各种劳动时间来衡量。这样的思路更有利于关于价值本质的思考,我认为更为优越。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构成它的使用价值。”仔细的结合上下文作者的阐述理解这句话,作者关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就可以理解了。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收获的价值差额本质上是来自于生产力所创造出的超过自身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由此我理解了为什么说资本家是通过压榨劳动力来获取利益了。

通过这次阅读,我对商品、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都有了新的并且正确的认识。很多观点在现实生活曾有所听闻但却影影绰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阅读《资本论》了解了更多关于经济学有关知识的本质的认识,收益颇深。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叹于马克思先生在经济学上造诣之深,以及他对事物本事的敏锐认识和深度思考。《资本论》的确是本值得细致分析阅读的著作,可以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知识,还有作者的深度思考钻研的精神。

2.资本论交换读后感 篇二

心理资本理论自本世纪初提出以来, 马上成为研究热点, 心理资本和绩效的关系研究成为其中的重点。国内外多项实证研究表明, 心理资本对绩效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Peterson和Luthans, 2003;Luthans等, 2005;Luthans等, 2010;丁成莉, 2009;关培兰、罗东霞, 2009;周小虎、曹甜甜, 2011;吴庆松、游达明, 2011) , 但是心理资本是直接还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间接地影响工作绩效呢?文献中却比较少。Avey、Wermsing和Luthens (2008) 在研究积极员工与组织变化关系的研究中, 发现心理资本需通过积极情感才能对员工态度及员工行为产生影响1。Liden和Graen (1980) 的研究证明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会促使员工产生更强的责任感, 从而其愿意为领导付出更多的工作努力, 由此赢得较高的个人绩效、领导绩效和团队绩效2。本文将在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模型中引入领导成员交换, 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与假设

(一) 员工心理资本和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

多项研究表明在心理资本和绩效之间呈正向的相关关系。当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共同构成心理资本这一构念时, 他们产生了协同效应, 对目标达成、动机、成功和绩效非常关键。Fredrickson (2001) 在个人潜能的扩展和建立理论中, 指出高水平的积极性有助于保持高水平的个人动机和绩效3。心理资本得分高的个人被认为由于更自信, 所以更可能付出额外的能力和毅力 (自我效能) , 面对困难和障碍时, 更有愿望和干劲提出解决方案 (希望) , 对结果有更积极的预期 (乐观) , 面对不幸和挫折将更容易恢复 (韧性) 。高水平的心理资本能生产更强的激励力量来达成目标和任务, 并得到想要的绩效结果 (Walumbwa等, 2010) 。心理资本聚合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的特点, 通过提高个人的总体动机和毅力来提高个人绩效。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 也表明心理资本与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正相关 (田喜洲、谢晋宇, 2010) 。仲理峰 (2007) 的研究也表明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理论, 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员工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正相关。

(二) 领导成员交换在员工心理资本和员工绩效的中介作用

Graen等人 (1975) 提出, 领导者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 会差别对待下属, 与不同下属交换不同的内容, 并最终在组织成员中产生了拥有“低水平领导—成员交换”与“高水平领导—成员交换”的两类下属4。Ilies, Nahrgang和Morgeson (2007) 的研究表明, 领导成员交换能够预测下级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信息沟通效率、决策质量、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意向等方面的结果5。由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尊敬、忠诚和责任感, 往往伴随着员工较高的工作绩效。唐娟娟 (2010) 的研究表明, 员工心理资本及其各纬度与领导成员交换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领导成员交换中介了员工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假设2.1: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正相关。

假设2.2:领导成员交换在员工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三、研究方法

(一) 试调查

在进行企业正式调查之前, 研究者于2011年3月在武汉大学的几个MBA课堂上发放试调查问卷。问卷一共发放140份, 回收115份 (有效回收率82%) , 剔除其中填写不完整和自相矛盾的问卷15份, 得到100份问卷。我们利用试调查的样本对问卷中所涉及的各个概念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心理资本量表、领导成员交换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的Cronbach alpha分别为0.926、0.963和0.926。结果表明各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比较好。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均来自他人编制好并在实际研究中多次使用过的量表, 这些量表计分形式有7点、6点和5点三种。为了避免对填写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同时避免人们选择时的趋中偏好, 本研究问卷统一采用6点量表形式, 1表示“非常不同意”, 6表示“非常同意”。

(二) 正式的研究样本与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在2011年3月到2011年5月间进行, 该调查也用于其他的研究。调查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 联系确定了16家企业, 武汉的样本全部采用纸质的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本人到公司现场发放和回收。员工的心理资本和领导成员交换由员工填写, 员工的工作绩效由领导者填写。其他城市的样本, 由研究者将问卷直接通过Email发给愿意参与研究的领导者, 由领导者对员工问卷进行编号及对员工绩效评分, 再将编号的员工问卷通过Email分别发送, 员工填写完成后分别单独发回研究者在问卷上的邮箱。通过企业和Email两种途径发放的领导者问卷总量为120份, 回收领导者问卷73份, 总回收率60.83%。排除数据不完整的问卷后, 领导者有效问卷一共有64份, 样本的有效性达到87.67%。最终回收到配对的下属有效问卷206份。

(三) 变量测量

1. 心理资本。

本文采用的心理资本问卷来源于Luthans等人的《心理资本》附录中的中文版PCQ问卷, 问卷共24个条目。

2. 工作绩效。

工作绩效量表来自Tsui、Pearce、Porter和Tripoli (1997) 开发的工作绩效量表。为了避免同源误差, 本文沿用通常的惯例, 由员工的直接上级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原量表共有11个条目, 本文采用了其前7个条目, 该7条量表具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并不失完整性, 且已经在研究中多次被使用过 (Wang等, 2005) 。

3. 领导成员交换。

领导成员交换量表采用王辉, 牛雄鹰, Kenneth S.Law (2004)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开发的领导成员交换的四维度量表, 该量表共有16个条目。

四、分析结果

(一) 概念区分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用Spss17.0和Amos18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我们对个体层次3个变量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基本的3因子模型 (模型包括心理资本、领导成员交换、工作绩效三个因子;χ2=176.61, df=87, χ2/df=2.03, RMSEA=0.059, SRMR=0.071, GFI=0.81, CFI=0.84, TLI=0.82) 的各项拟合指标都优于2因子模型 (模型Ⅰ:心理资本与领导成员交换合并为一个因子;模型Ⅱ: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合并为一个因子;模型Ⅲ:心理资本;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绩效合并为一个因子) 和单因子模型 (模型Ⅳ:心理资本、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绩效合并为一个因子) 。这就表明, 本研究中个体层次的心理资本、领导成员交换、绩效这三个变量之间具备良好的区分性。其中, 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分数作为其反映性指标。领导成员机会的四个维度分数作为反映性指标。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研究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 说明三变量的问卷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之间正相关 (r=0.423, p<0.01) , 员工心理资本与领导成员交换正相关 (r=0.574, p<0.01) , 领导成员交换与工作绩效也呈现正相关关系 (r=0.358, p<0.01) 。

(三) 领导成员交换中介作用的结构方程分析

本研究构建了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绩效的直接作用模型 (模型1) , 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部分中介作用模型 (模型2) 以及完全中介作用模型 (模型3) , 来检验领导成员交换在员工心理资本和员工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在完全不考虑领导成员交换中介作用的情形下, 即模型1, 领导成员交换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 (β=0.48, p<0.01) 。如果考虑到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 即模型3, 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系数减小为 (β=0.41, p<0.01) 。因此可见, 当引入领导成员交换时, 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有所下降, 但是没有完全消失。模型中中介效应与总体效应的比例为a×b/c=0.37×0.18/ (0.41+0.37×0.18) =0.139, 说明中介效应占总体效应的比例为13.9%。另外, 由于模型2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两个模型, 所以我们倾向于接受模型2。综上所述, 领导成员交换在与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所以, 本文提出的假设2.1 (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正相关) 和假设2.2 (领导成员交换在员工心理资本与员工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得到验证。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在企业的调查问卷研究, 分析了员工的心理资本、领导成员交换以及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影响作用, 认为员工心理资本在领导心理资本和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将心理资本理论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结合起来,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资本量表、领导成员交换量表和工作绩效评估表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出来的, 只有领导成员交换采用的王辉等 (2004) 在西方量表基础上发展的本土化量表, 但文化的差异仍然可能会对量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二是虽然数据收集有两个来源, 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同源误差的影响, 因为员工心理资本和领导成员交换问卷都是由下属来填写的。三是领导成员交换的水平是由下级来评定的, 而上下级分别评定的领导成员交换水平并不一定保持一致, 以后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评分。四是本文是横截面研究设计, 不能严格地评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五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仅仅运用了方便采样法, 因此, 本研究的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到中国其他地区企业, 都有赖未来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

未来的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 采用跟踪研究, 来提高调查数据对现实的解释力。在模型中加入其他中介变量和影响因素, 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路径比较复杂, 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情境变量的影响, 其他调节变量有哪些, 作用如何也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eterson S, Luthans E.The positive impact ofdevelopment of hopeful leaders[J].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2003, (24) .

[2]Luthans F S., Avey J B., Luthans B C.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J].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 2010.

[3]Walumbwa, F.O., Peterson, S.J., Avolio, B.J., Hartnell, C.A.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among leader and follower psychological capital, ser-vice climate, and job performance[J].Personnel Psy-chology, 2010, 63.

[4]田喜洲, 谢晋宇.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5]Wang H, Law K.S, Hackett R.D, Wang D&Chen Z.X.Leader-member exchange as a mediator o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and followers’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48:420-432.

3.资本论读后感 篇三

赵虹博 3120000402

摘要

《资本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论》中既有“倾向性的结论”,也有“正面的叙述”。所以,对《资本论》的研究,可以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研究视角。在阶级斗争的时代,可以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资本论》中与阶级斗争相关的部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对《资本论》又有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挖掘与深入。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思想;经济

Abstract Das kapital is a theory of inexhaustible, inexhaustible treasure, such as Marx pointed out that both the conclusion of “bias” in the Das kapital, also has the account of “positive”.Therefore, the study of Das kapital,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hoose a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In an era of class struggle, the Angle can be focused on the associated with the class struggle in the Das kapital.After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as kapital has mining and further to the theory of market economy.Key words: capital;Marx thought;economic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的学说,其发展至今已经有170余年的历史。但无论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发展中,经历了多少被检验和被校正的过程,蕴含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南。这些经典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体现着经典著作者,攀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1]。这些经典著作指引后来的人们,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其中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资本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阐述了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资本论》所阐述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理论指南。列宁指出:《资本论》是一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恩格斯指出:“任何人,不管他对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态度,都不能不承认,社会主义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所以,《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

在转型发展的当今,我们也可以研究《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转型发展理论有特殊和一般,特殊的发展有各个领域的转型发展,如经济的转型发展,政治的转型发展,也有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和阶段的转型发展。一般的转型发展即每个国家都要经历的转型发展,如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有一般性。有时,研究特殊过程的转型发展可以抽取出一般性的转型发展[2]。《资本论》关于转型发展的理论包含着一般性规定,这些一般性的转型发展对一切社会有指导意义,同样可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本论》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为典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为立足点,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逐步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研究了资本生产、流通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并研究了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论》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自由资本主义的特征和规律的同时,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基本特征和经济规律。这是所有人类社会的共性,其中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自己也认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应该把握这种规律,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资本论》虽然没有专门预先论证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但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资本论》中却有很多预示,其中一些己经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没有具体论述过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只是在《资本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部分中,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特征作了明确的提示:“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4]。我们把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论述了这种所有制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社会所有制的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社会所有制中,实现所有权的主体是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劳动者。从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看,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而剥夺劳动者的财产,从而对劳动者的个体所有制进行了否定,这是第一个否定。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所有制下,劳动者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财产,重新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是第二个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这个“否定”是比前一个“否定”更高层次的“回归”。第二,在社会所有制中,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是联合起来共同占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有通过将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才能消失”。总之,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本质是保障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劳动的所有制。

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规定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归不同所有权主体(所有者)所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是“整个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劳动者),又称“自由人联合体”,而非孤立的单个人或社会部分成员联合体。消费资料所有权由劳动者个人通过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方式来获得,即“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第二,所有权的获得只能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即“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第三,所有物不同,所有权的行使方式和收益方式也不同。生产资料所有权行使方式是“直接占有”和“共同占有”。“直接占有”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而不是通过某个社会代表来占有;“共同占有”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成为全社会生产资料共同且平等的主人[5]。消费资料则是劳动者自己个人占有。生产成果中的生产资料收益归全体劳动者共同享用,而消费资料收益则通过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方式由劳动者独自享用。第四,所有物不同,所有权的转让方式也不同。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是全社会劳动者,生产资料由他们共同占有,所以不存在转让。消费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在按劳分配阶段,可以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转让给他人或“自由人联合体”。而在按需分配阶段,个人之间的交换几乎不存在,只存在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与“自由人联合体”等价交换消费资料。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都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第五,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利益,即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概括地说,未来社会的所有制体现了“人本精神”,即不断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所有制消灭了产生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关系的异己的所有制,纠正了“物”奴役“人”的这种颠倒的关系,使物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手段,使人成为物的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相反。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时间上继起的两个社会,也是现实空间上并存的两个社会。《资本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时段的,而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存。这种并存也使二者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既包括一些经济组织、方式、具体制度,也包括某些共向的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方式,其中的典型就是市场经济[6]。《资本论》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高级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的特征和规律,也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和规律。这些一般性特征和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资本论》中,可适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有:

第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提供了理论源泉。《资本论》中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科学指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从其起点起,经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比较发展阶段。虽然只涉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其中包含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却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揭示,马克思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同于高级阶段。根据这种区分,列宁进一步发现,社会主义也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这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供了理论源泉。

第二、《资本论》包含的关于一般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商品经济的研究,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包含有特殊的资本运动和一般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不以特殊的社会形态为转移,但没有它们的一般规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证商品生产(在那个时候商品生产尚未发展到市场经济的阶段)的一系列基本规定、机制、杠杆对资本运动的巨大影响作用。这些规定对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运行、宏观平衡、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7]。《资本论》中指出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供求理论等一般规律的解释,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有着直接的理论指导。《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也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当然,《资本论》的这些研究和所揭示的各种规定,都不能直接地套用到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不言而喻,社会制度和基本的运行条件都己经发生了性质的根本变化、阶段的变化,所以都要发生转型。只要我们科学理解《资本论》的转型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这些宝贵的理论都是能继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朱春燕.《资本论》的劳动权思想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J].社会主义研究.2011(01)

[5] 李成勋.要特别关注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读《资本论》笔记[J].当代经济研究.2010(12)

[6] 刘新刚,李林英.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资本论》研究——寻求理性与价值的现实整合[J].探索.2010(06)

4.资本论读后感 篇四

读马克思资本论,其中主要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路,这也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原创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也有详细阐述,也包括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定义,资本主义本质的阐述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把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也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相关书籍中读到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阐述,很抽象。

举个例子,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比如工人用生产劳动工具创造了10元的产品,但是资本家只给了工人7元工资,剩下3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这个理论本质上是尊重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体现了以人为本。

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对劳动者贡献和应得利益做了分析,奠定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人与人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社会科学,必然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逐步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即: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通过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雇佣劳动工人,做两种劳动,一部分工作时间用来偿还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劳动者继续工作,生产出的利润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部分称为资本家剩余价值。

5.读书报告——《资本论》读后感 篇五

——读《资本论》有感 提起马克思,就会想起他的举世巨作——《资本论》,一直都听过这本书,但一直都没机会去阅读。放假前,在图书馆6楼里徘徊了很久,不知道要借什么书才好,直到一本厚厚的《资本论》出现在眼前时才停下脚步,不由自主地翻看起来。也许是出于好奇和想挑战它吧,就毫不犹豫地借来阅读了。

一直都听说过《资本论》晦涩难懂,因为觉得它很“恐怖”,“高不可攀”。可现在它成了一项任务,在这面前,我只有硬着头皮读了。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到了大致读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恐怖”,那么“高不可攀”。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 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它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

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

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光是一本社会发展的预言书,也是一本不可多的的经济学著作,其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令人折服。下面就我体会较深2处粗略谈谈。一:使用价值概念的扩展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马克思的名言“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对他的追随者带来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 因为这些自以为是的追随者们据此认为使用价值就只能是实物或物质财富, 从而把马克思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改成了封闭而又僵化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对于这段话竟然如此限制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马克思肯定是始料不及而又非常悲哀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马克思自己并不拘泥于他的这一所谓名言。

6.《资本论》读后感800字 篇六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7.资本论选段读后感300字 篇七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8.资本论第二卷读后感 篇八

在上学期的资本论选读的课程中,对于资本论,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第一卷从本质上揭示资本,第二卷从运动中揭示资本的性质。第二卷与第一卷之间还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第一卷集中于对资本本质的揭示,这就要求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而把资本的流通过程只是作为假定存在的过程而暂时搁置。(参见第一卷第651页)现在,为了全面地认识资本,就要把在第一卷中被搁置的流通过程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了。第一卷的研究集中于生产过程,但是那里并不是为了研究生产而研究生产,而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而研究生产。因此,在必要的范围内也对流通领域的一些重要现象做出研究。例如,劳动力的买卖;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等。而对于资本流通中的形式及其对资本增殖的影响并未涉及。这些就成为第二卷的内容。

第一卷的研究集中于生产过程,但是那里并不是为了研究生产而研究生产,而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而研究生产。因此,在必要的范围内也对流通领域的一些重要现象做出研究。例如,劳动力的买卖;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等。而对于资本流通中的形式及其对资本增殖的影响并未涉及。这些就成为第二卷的内容。

在第二卷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知道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运动,也就是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这里所说的“流通过程”并不限于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是指作为生产与流通的统一的整个资本运动过程。第一卷就是研究生产而第二卷就是研究流通,资本流通过程与第一卷中直接解释资本和剩余价值来源不同,而是从一种动态的形式上来揭示资本的本质,是对于第一卷的补充和深化。不能望文生义地认为,第一卷研究生产,第二卷研究流通。因为第二卷与第一卷的分工不在于研究领域差别,而在于研究的侧面。第二卷中心是研究资本的运动过程,研究资本在运动中所采取的各种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对资本运动的具体形态所起到的决定作用。第二卷与第一卷研究都是体现在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统一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第一卷重在揭示本质,把流通过程的形式变化及其规律作为既定条件予以假定,第二卷则要说明这些形式变化及其规律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影响。

第二卷共分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三个部分,共二十一章。

1、资本循环论。即在第一篇中,主要以资本为中心,分析了个别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过程。

2、资本周转论。即在第二篇中,主要以生产资本为中心,分析了个别资本运动的速度和次数。

3、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在第三篇中,主要以商品

资本为中心,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和实现问题。主要在第一、二篇中,论述了个别资本的再生产,这是属于微观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在第三篇中,论述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这是属于宏观经济的问题。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

9.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篇九

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网获得更多内容。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在XX年出版后,销量高居亚马逊排行榜首。皮凯蒂此番访华,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热议。

《21世纪资本论》引起的批评者和赞扬者都不少。《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Harold Meyerson说,皮凯蒂给社会提供了凯恩斯《货币通论》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认为《21世纪资本论》是近十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曾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布兰科米兰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称它是“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

批评皮凯蒂的声音大致有两类,一种是指出皮凯蒂书中的数据有问题。《金融时报》经济编辑克里斯贾尔斯(C.Giles)质疑皮凯蒂用的英国数据与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完全不同。另一类批评是把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看成一种意识形态的叙事。著名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 Mankiw)认为皮凯蒂的观点是出于意识形态的激情而非经济学的逻辑;美国的《国家评论》和《华尔街日报》也有人撰文指责皮凯蒂是在宣扬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詹姆斯佩特库奇斯(James Pethokoukis)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上警告说,必须对皮凯蒂的作品进行反驳,否则“它就会在知识界传播,重塑政治和经济观念,而未来所有的政策论战都会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展开。”

上面赞扬和批评的两种评论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依据,但总的说来,都有些主观发挥过度的片面性。《21世纪资本论》确实是一本讨论资本的重要著作,但它并不是一本经济学的理论著作。皮凯蒂自己坦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本思辨和理论的书籍,而他的《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二者有很大不同。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货币通论》相比,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显然缺乏理论创新,因为皮凯蒂只是用更详实的统计资料证明了在他之前已经存在的关于资本社会不平等的理论。所以,断言《21世纪资本论》是自凯恩斯的《货币通论》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有些言过其实。

但是,一些西方保守派把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看成是意识形态的宣传就有些错得离谱了。在这本六百多页的巨著中,皮凯蒂使用的是历史研究的方法,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的统计资料来证明某一个观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演。《21世纪资本论》一书的优点是历史资料详实,而缺乏的恰恰是周密的概念推演和理论分析,完全谈不上什么意识形态。对于这一点,皮凯蒂自己讲得很清楚,他只是在书中陈述历史与现实的事实,而拒绝在政治上选边。

由于皮凯蒂对资本主义的不平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也有人认为皮凯蒂继承了马克思的理论。这种说法也不确切。从基本理论上看,皮凯蒂并不主张消灭资本,也不接受共产主义理论。他在1990年初曾去过一趟罗马尼亚,他认为这个经历让他坚定了拒绝共产主义理论的立场。他说,“当你看到人们在街上排起长队却买不到任何东西,你就清楚地知道我们需要私有财产和市场制度,不只是为了经济效率,而且是为了个人自由。”因为市场和私有财产拥有一个运转的经济,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苏维埃实践”虽然让人们“摆脱枷锁,卸下累积财富的桎梏”,但却只会导致人类灾难。

如果把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以下根本性的区别:

第一,皮凯蒂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和市场制度的态度完全不同。皮凯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度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也给人提供最基本的自由;而消灭了资本主义的苏维埃模式则与贫困落后和不自由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则认为私有财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被人类抛弃。马克思从商品、劳动、价值规律开始,从最基础的单元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

第二,皮凯蒂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次分配的观点不同。皮凯蒂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中,资本收益大于劳动收益尽管会带来不平等,但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是合理的,所以社会的初次分配也是合理并受法律保护的。要消除贫富悬殊和不平等,只有靠第二次分配的税收来解决问题。而马克思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次分配就有严重问题。资本家在分配上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贫困化。所以要消除贫富悬殊和不平等现象,必须要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制度。

但是,尽管皮凯蒂在理论上没有多大创新,并不意味着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不大。无论从学术的意义上看,还是从现实的意义上看,《21世纪资本论》的出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学术上,皮凯蒂的最大的贡献在于用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数据证明了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缺乏公平,而且随着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的不平等将会不断加深。在皮凯蒂之前,全世界谈论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化和不公平的人很多,马克思讲过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列宁在讲垄断资本主义时专门讲过法国的食利阶层,就在最近几年,西方学术界还出版了很多两极分化和不平等的书籍,但大都是理论分析,缺乏充分的统计资料。

《21世纪资本论》提供的关于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资料之广,是在此之前的其它著作难以企及的。XX年,皮克迪出版一本分析从1901年至XX年法国高入息变化的书,引起了一些研究相关问题学者的关心。牛津学者艾京逊(A.Atkinson)和与他合作研究相关问题多年的法国学者赛伊(Emmanuel Saez),分别搜集美国及欧洲数发达国家的有关数据,年期远至十八世纪,在此基础上,他们成立了“世界高入息数据库”(The World Top Incomes Database, WTID),这些资料构成了这本书的最重要基础。皮凯蒂也为此书资料的丰富性感到骄傲,他认为马克思当时没有条件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来描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否则《资本论》还会更加完美。

《21世纪资本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用更大范围内的数据戳破了库兹涅茨钟形曲线的神话,证明了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1954年提出的库兹涅茨钟形曲线只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皮克迪利用更长时间、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对库兹涅茨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发现,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在1913-1948年间的确有了显著的下降,但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收入不平等趋于稳定,但没有进一步的下降,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开始增加,到XX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甚至又回到了1913年的水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库兹涅茨钟形曲线只是个特例,而这个特例在当今世界已经不存在。

所以,《21世纪资本论》在西方国家走红并非偶然。这本书确实用大量的事实戳穿了美国梦的神话。皮凯蒂指出,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累积财富产生的回报太高,越来越多富翁手中的财富是通过继承得来,而不是亲手创造出来的。多数美国人都本能地知道或感觉到了这一点。最近由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组织的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社会正变得更加不平等,90%的自由派人士和60%的温和保守派人士希望美国政府解决这一问题。另外,Factiva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去年媒体同时提到“不平等(inquality)”和“美国(America)”的频率是XX年或XX年的5倍,今年4月则达到了6倍。

《21世纪资本论》是一本正逢其时的重要著作。美国社会在经过了三十多年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回潮后,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有效需求不断下降,过度的透支和借贷最终引发在XX年的金融风暴,至今美国并未完全从金融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尤其令美国广大民众不安和愤怒的是,即使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国的贫富悬殊仍在加剧,社会不平等仍在增加。《21世纪资本论》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说明此书得到了许多人的共鸣,同时也说明它对美国社会的描述基本符合实际。

今年经济学界最热门的新书是《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英译名)》,中文名多数翻译成《21世纪资本论》,亦有译作《21世纪的资本》,但与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所论内容相去甚远(香港信报林行止先生认为译作《21世纪资本论》有望题生义之误,因为该书最大的缺失是统计资料丰富而理论贫乏,因此译作《21世纪的财富》较为贴切)。作者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Thomas Piketty(汤玛士.皮克提)。皮克提生于1971年,1993年22岁时便获得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LSE)经济学博士学位,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系助理教授,但1995年辞职,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当一名研究员。XX年担任巴黎经济学院校长,然旋即辞职为当时竞选总统的Segolene Royal作经济顾问,XX年又回校任教至今。

《21世纪资本论》法文版售出5万本,英文版今年3月出版,出版商哈佛大学出版社已经售出8万本印刷版及13000个电子版,作为近700页的经济学术著作,非常难得。

皮克提以法国及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1700-XX年)的收入、资本、人口及增长率等数据,加上德、美、加、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加上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数据分析收入结构中劳动及资本的分成比例,发现了“不平等的结构”。《21世纪资本论》统计显示,1700-XX年300年间,全球的人均GDP平均年增幅%,工业革命及人口结构变化令20世纪人均GDP有较为可观的增长,但长期趋势向下十分明显,例如1950-1970年经济增长按年为4%,1990-XX年则降至%,皮克提预期2030-2050年可能会跌至3%,而2050-2100年更跌至只有%。

然而19世纪租金每年回报率约为4-5%,20世纪租金收益率亦在同一水平。债券孳息率19世纪至今平均3-5厘;股票则高达7-8%。因此皮克提估计300年间“资本”回报率约为5%。依靠收入者与拥有资本者的差距因而愈来愈大。所谓“工”字不出头,在21世纪不懂投资只能愈来愈“穷”。皮克提指出发达国家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上,他们赚钱能力高是因为拥有资本,过去300年资本回报率大部分时间高于经济增长率,因此贫富差距会愈来愈大。皮格蒂得出结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造就社会贫富差距。

皮克提所观察的时点,恰好是股市大升的阶段。工业革命通常被认为始自1760年左右,英国股市1700-1780年大致上处于整理阶段,但1780年之后的美国股市则出现超级大牛市(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类似)。美国股市从几点升至目前的17000点,升幅几千倍,波浪理论大师普莱彻特指这是一个超级循环浪。倘若皮克提研究的时段是1350-1520年,又或者是1600-1750年,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我们看看由飞利浦思.布朗与西莉亚.荷金斯教授编制的并经大卫.卧士整理的人类社会长期价格指数走势图。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崩溃,黑暗时期开始,价格指数调整期展开;但中世纪商业革命(Commercial Revolution,950-1350年)带来400年的价格指数上升。1350-1520年170年的熊市是相对商业革命时期的调整。下一个价格上涨时期,与资本主义革命(Capitalist Revolution,1520-1640),这与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伊丽莎白时期同时发生。这个创造辉煌奢华的时期,商业拓展,物价上涨。到1650年,价格达到了顶峰并开始走平,再次形成长达一个世纪的调整。

可见,研究者选取的研究时段与其得出的结论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一向认为,人类无论是研究自然界抑或是人类社会本身,皆是“盲人摸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谓资本主义,当然是资本占优,拥有资本的人愈来愈富而没有资本的人越来越穷。问题是如何让尽管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但社会仍能稳定?皮克提认为应该“劫富济贫”,此亦乃《21世纪资本论》法文版在法国未受到热捧之原因法国对于富人的税收已经很高各国应该开征环球资本税。这种建议根本不可行,正如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Tobin(占姆士.托宾)于1972年曾建议开征环球外汇投机税一样。而卡尔.马克思则提出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与皮克提的看法南辕北辙。从上述千年价格指数走势图看来,资本主义的上升期仍未结束,始自1780年以来的升浪只是1520年以来升浪的第三浪,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革命,再到目前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数字货币革命(比特币诞生于XX年),“资本”仍将霸占致富独木桥,无论是知识抑或眼界还是其他,最终是要转化为资本才能获得财富。

1.二十一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世纪的资本论读后感

世纪资本论读后感500

4.资本论读后感2500字

5.资本论读后感1000字

6.资本论读后感1500字

7.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10.资本论读后心得 篇十

资本论读书心得1

从资本的总公式看,剩余价值不可能发生在货币本身上,因为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它如果还是采取货币形式,价值量也就不能增大。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发生在商品的出卖上,因为这个行为只是价值的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因此,剩余价值只可能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价值上,而是发生在所购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互相交换的是等价物,不可能因交换而发生价值变化,只能从所购商品的使用上发生。“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种特殊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句话指出了三点:

(1)劳动力是在“活的人体中存在的”,它既不能离开人体,又不等于人体。

(2)劳动力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它只能在运用时,即在劳动时才表现出来。

(3)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不能把劳动力等同于体力。一个白痴和疯子即使有体力,也不能算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在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身的性质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的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被它的所有者自己当作商品出卖,它才会出现在市场上。第二个基本条件就是:劳动力所有者只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可以当作商品出卖,没有别的东西可卖。其实,不仅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前所考察的商品、货币这些“经济范畴”也都带着历史的痕迹。资本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这个“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特殊物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因为劳动力只是活人的能力,所以劳动力生产要以这个活人的存在为前提。活人维持生命,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至于这些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是多少,“生活资料的总和应当足以使劳动者个体能够在正常生活状况下维持自己”。所谓正常生活的维持,不仅包含着自然条件如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自然需要,而且还包含着一个由历史形成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第二,作为劳动力所有者的人是会死的,必须依靠人口繁殖使自己永远延续下去。“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括工人的补充者即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第三,使人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这就得花费一定量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生活资料的价值”。生活资料的价值改变,劳动力的价值也随着改变。

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和它的使用价值的让渡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劳动决定的。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要在使用中即消费中才表现出来,而劳动力的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现在,让我们跟着劳动力买卖双方到生产场所去看一看吧!在那里,原料等等生产资料是按十足的价格支付的;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是指交换双方都出于自愿、自主,“平等”是指等价交换,“所有权”是指“双方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是指“双方都只顾自己”,为自己的特殊利益结对的。然而,这些只是外部表现,不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就会看到,“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这才是自由、平等、所有权背后的真实关系——资本剥削关系。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和实践中心的要求,这种理论也因其与实践中心紧密对应,而形成对时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论硬核。理论之树常青,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在当今社会仍闪烁着耀眼光芒。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哲学智慧对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贯注、社会人文关怀或是以人为本”也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时代思想的弄潮儿。以资本动力学为核心的生产力理论,从理论上直接把马克思《资本论》的建设性内核和---的一贯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内核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提供了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需要的哲学理念。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本的动力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财富增长目标,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我们也可能减轻资本野蛮面的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为此,我们也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注入哲学智慧及弘扬其人文关怀,促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既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了“跨越式”态势,又避免了过去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曲折与苦难,建立了经济发展的新规则。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开创的建设道路,继续着把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智慧贯注到经济建设中去的创造性活动,又创造了新的实践和成功。

社会人文关怀是自由与权利在法制与民主制度架构内的哲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

资本论读书心得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之后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此刻不必须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证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必须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必须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必须的交换价值。”在这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务必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就这部书的历史好处,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好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那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这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好处,他不仅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资本论读书心得3

从2008年9月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是,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本质,从媒体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看过《资本论》之后,发现其中早已论述得很清楚:和以往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这次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若仅观察美国,可能会得出相反结论,因为在美国次贷危机是消费过度的结果。只要放眼全球就会发现全部真相。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国际经济大循环。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是靠美国过度消费、中国过度生产来推动的,而美国的过度消费又是由透支未来的消费信贷支撑的,这种模式注定不能持久。当美国的过度消费突然中断,中国制造没了用户,就表现为生产过剩。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发展,都逃脱不了马克思100多年前的预见。

其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资本,价值是这部书的主旨。通过目录来看,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资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其实资本论的脉络是很清晰的。用一个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说到金融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和客观必然性。世界很多国家都提高了经济的国有化程度。例如美国就以国家入股的方式,实际上将几大金融机构和汽车巨头国有化。但国有化并不是我们要的公有制,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改变。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还需要先改变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这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治本之策。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乌托邦。今天我们通过《资本论》不仅是要加深对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为世界人民的根本幸福做贡献。

资本论读书心得4

一次偶然,我发现了《资本论》这本书,于是我便把它买了回来。我喜欢读着实体书的感觉,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够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明白了,原先钱能够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向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资本论读书心得5

要理解《资本论》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血史”,我认为带着下面这个问题去阅读,或许能够初见端倪:还在第四章中,在阐明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只是因为货币的一部分被转化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并且被自由工人所出卖的劳动力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劳动力究竟是从哪儿取得的呢?个别人手中大量的货币量究竟是如何地,通过什么方法积累起来的呢?

“圈地运动”是我仅能想到的原因,这是高中教育留给我的。阅读到在第一卷二十四章才发现自己的思考和学识有多狭隘。马克思说道:“但是,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而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因此,这一整个运动好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要脱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在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为“预先积累”),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出发点。”从这里来理解,所谓“原始”积累是在资本及与其适合的生产方式产生之前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当“原始”积累达到一定力量和能力的时候,它就辩证地转化资本,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曾经,在高中的课堂上,老师向我们解读“资本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本以为这仅是马克思个人仇资的心理表示,毕竟在当时,我只认为马克思是站在资本主义对立面的人。读罢《资本论》,才发现这正是恰如其当的评述,甚至如果还有更贬损的话语,我不介意用它来描述资本积累的原始过程。历史是被建构出来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印记,但其前提是存在有那么一段历史,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虚构的历史,迟早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如果说,资本积累不外是不断地进行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夺,对他们的无偿劳动的占有,而这种剥夺又是隐敝的,被掩盖在物的关系下面,是按照商品流通规律发生的,那么原始积累就是对生产者生产资料的剥夺,其目的是在于把他们变为雇佣工人,这种剥夺并不为物的关系所掩盖,它在商品流通规律之外进行,是超经济的因素。下面我将具体阐述原始积累是如何使大多数人变成无产者而少数人成为资本家的。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是从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开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议会顽强对抗的大封建主,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夺去他们的公有地,强行拆除农民的住房和公认的小屋,把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同时,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和伴随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侵吞,对修道院等的压迫,把住在里面的人无情地抛进无产者行列。把人从地产上清扫出去,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对人身施加最残暴的暴力,在那个时代,所有这些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无怪乎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乌托邦》一书中就宣称:“羊在吃人”。所有这些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结合,为城市工业造成了大量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

我一直用“不受法律保护”来形容那些无地无产者,因为他们确实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法律的保护,即使有法律,那也是用来压迫剥削他们的血腥法律,可以说,他们是时代的牺牲者,同时也是奉献者,因为他们的非自愿地牺牲造就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几乎一夜间,大量无地无产者被投向劳动市场,但是这个不受法律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她诞生那样快地被新兴的工厂手工业所吸收。再者,这些突然被抛出惯常生活轨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适应新状态。他们大批地变成了乞丐、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习性,但大多数是为环境所迫。我们甚至不曾想过法律可以这样:它对大多数人为何沦为流浪者在所不问,甚至鼓励把农民沦为无产者的行为,但它却对流浪者施加酷刑,并要他们发誓回到原籍或最近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去“从事劳动”,而没有人“愿意使用”还要被割耳朵。多么残酷的讽刺!他们的家园和土地已经被剥夺,劳动市场早已饱和,法律却要求他们“从事劳动”,否则就对他们施加酷刑。在形式上,血腥立法的目的在于反对流浪者和乞丐,但是转变为这种人的人恰恰就是被剥夺者。可以这样说,血腥立法所做的工作并不少于血腥剥夺者的工作。法律还在另一个方面起了大作用:法律虽然规定了工资的最高限度,但从来没有规定工资的最低限度。“支付高于法定工资的人要被监禁,但接受高工资的人要比支付高工资的人受到更严厉的处罚。例如,伊丽莎白的学徒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支付高工资的人,监禁十天,而接受的人,则监禁二十一天”。有关雇主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契约以及解约期限等条款规定,对违约的雇主只提出民事诉讼,而对违约的工人则提出刑事诉讼。工人的状况极端恶化,货币工资提高了,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及货币贬值和物价上升的程度。正如亚.斯密所说:“每当立法机关企图调解雇主及其工人之间的纠纷时,它的顾问总是雇主。”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些法律变成了可笑的反常的东西,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过,并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原始积累,造就了大资本家。

“资本是天使?资本是魔鬼?资本能让我们一步登天,也能让我们落入万丈深渊。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资本的模样,你心中的资本模样如何?”通过《资本论》,我了解到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以及后续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不只是出于阶级斗争的考虑,更是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鄂教版4上语文教案下一篇:年银行员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