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2024-06-20

文旅优秀案例分析(精选10篇)

1.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篇一

文旅发展探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就文化和旅游融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融合路径是“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这一融合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但有些理念有待于商榷。如“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文化不是旅游活动的动因。旅游活动的动因应该是“玩”的心态、娱乐的心态,是一种轻松愉悦的观光感知和生活体验,而文化是在旅游活动中体味出来的。如果是以文化为动因,未必是通过旅游而达到的,即使在研学旅行、博物馆、展览馆之类的主题性、文化性比较集中的旅游活动中,也应该是在轻松的体验中感知和感悟,这就是旅游的本质——娱乐。文化需要活化,这种活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化(参阅《旅游开发:自然资源生态化,人文资源生活化》)。如果在旅游中直接奔着文化去了,为文化而文化,那只是文化部,而非文化和旅游部。旅游不是文化研究,也不是单纯的文化活动,而是离不开文化内因的生活化体验之旅。

其次,文化是旅游的核心资源,但不是唯一核心资源。从观光旅游过渡到当下的休闲旅游,文化的成分是加重了,因为有了文化赋能,才有休闲旅游所必须具备的精神需要,所谓休闲、度假、康养一定都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旅游活动。但观光旅游核心吸引物,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同一个区域或相近区域,自然才是差异化最大的,而文化是在特定地理自然环境中产生出来的,无一不带着独特的地域特征和色彩,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其次才是文化资源。至于产生在资源之上的产品,可能要在景观、文化之外,再增加一个业态核心吸引力。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思路。与思路相比,理念才是最根本的,如果理念错了,思路也就跟着错了,所谓路径和措施也就有了差池,出路也就变得狭隘。

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特别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全面领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总的思路是,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1、要着力推进理念融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理念观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融合、真融合。

一是要树立以文促旅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文化需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动因,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创意的引入,能够提升旅游品位、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产品吸引力,拓展旅游发展的空间。通过公共文化机构、对外文化交流等平台的使用,能够促进旅游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二是要树立以旅彰文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旅游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发挥旅游的产业化、市场化优势,能够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供给渠道、供给类型,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繁荣。发挥旅游公众参与多、传播范围广等优势,能够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受众群体和覆盖面,对内更好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是要树立和合共生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才能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2、要着力推进职能融合原文化部门和原旅游部门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业务,机构合并、人员整合只是开始,重头戏还是职能融合到位。

一是要编制好落实好“三定”规定。“三定”规定是部门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经发布“三定”规定的单位,要将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并在工作中进一步细化、完善。尚未完成“三定”规定编制的单位,在编制“三定”规定时要充分体现融合发展要求,打破文化和旅游行业边界,设计好内设部门职能,确保履职到位。

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始编制,要以此为契机,提前准备、及早谋划,开展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已有经验,研究融合发展新思路,制定体现融合发展、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针对性政策。

三是要整合好已有工作抓手。要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的清理、对接、修订等工作,确保相互兼容、不留空白、不余死角。积极推进资源、平台、工程、项目、活动等融合,坚持从实际出发,该清理的清理、该合并的合并、该扩大的扩大,确保其发挥最佳效益。

3、要着力推进产业融合要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增长点。

一是促进业态融合。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文化主题酒店等已有融合发展业态提质升级。

二是促进产品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

三是持续释放大众文化和旅游需求。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消费反馈处理体系。

4、要着力推进市场融合统一有序、供给有效、富有活力的市场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一是促进市场主体融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创业平台和众创空间服务升级,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是促进市场监管融合。对融合发展的新业态,要及时加强关注、引导,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建设信用体系,实施各类专项整治、专项保障活动,开展重大案件评选、举报投诉受理、证件管理等工作,要将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统一考虑,一并研究。

三是全力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组建。要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抓紧建立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改革制度框架,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任务书推动执法队伍整合到位。

5、要着力推进服务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是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探索建设、改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景区的厕所同标准规划、建设、管理。

二是统筹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修建、改造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利用公共文化机构平台,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三是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服务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在游客聚集区积极引入影院、剧场、书店等文化设施。统筹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务惠民项目。

6、要着力推进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融合文化和旅游都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先进文化、增进人民友谊的桥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必须在交流融合方面下大力气、作大文章。

一是在工作层面,要进一步整合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交流工作力量,整合海外文化和旅游工作机构,统筹安排交流项目和活动,同步推进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

二是在渠道方面,要发挥好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和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饭店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导游、讲解员和亿万游客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自觉传播者。

三是在载体方面,要综合发挥文化和旅游各自优势,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走向海外,进入主流市场、影响主流人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展示好,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中国人精彩生活表达好,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贡献。

2.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篇二

近年来,北湖区深入实施“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紧贴郴州“锦绣潇湘、别样郴州”旅游形象,打造“养生福地、水月北湖”旅游品牌,有力推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资源禀赋较优。北湖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瑶族文化、义帝文化等在五岭大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郴阳对子调、剪纸、龙女与柳毅传说、劝农故事、金仙传说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历代涉足北湖区的文人墨客、达官名臣众多,如名相王陵、张九龄、寇准,名将周勃、马援、岳飞,文化名人沈佺期、宋之问、韩愈、柳宗元、秦观、王船山,理学家周敦颐、张栻,地理学家李吉甫、徐霞客等,都曾在北湖驻足,并留下了剑泉、燕泉、韩愈北湖叉鱼等历史古迹。北湖区还是湘南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有龙广洞革命根据地、邓华故居、十八红军墓等红色旅游资源,以骡马古道为代表的商埠文化,以中国女排“五连冠”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也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旅游资源,更有溶洞峡谷、草原丛林、湖泊温泉等原始资源,充分彰显了北湖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

(二)产业产值较强。目前,全区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量815家,分别为文化艺术业73家、文化商贸45家、文化教育86家、文化广告传媒415家,网吧84家、娱乐业27家、体育业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名录2项,市级代表性名录11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10点;国家级传统村落10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9家、3星级以上旅行社9家。春韵动漫公司拍摄的《小邑时空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小埠古村被收入第一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强县、全国优秀自驾旅游目的地,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正在争创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龙女温泉旅游度假区(省级)。20XX年,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1372.7万人次,同比增长12.86%,旅游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27.71%。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行业下滑比较严重,但我区旅游市场恢复较好,仅今年9月份我区共接待游客106.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亿元,同比增长12.26%,在全省、全市各县(市、区)中居于前列。

(三)政策保障较好。近年来,北湖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育、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出台了《北湖区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北湖区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北湖区民宿管理办法》,区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0万元,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为契机,启动了乡村旅游、旅游标准化编制规划,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湖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考虑产品定位、功能布局、线路安排、要素配置、产业管理等内容,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四)市场主体发展较快。一是文化休闲娱乐业发展良好。作为主城区,我区的KTV、网吧、酒吧等数量较多,涌现了快乐唱响KTV、爆米花KTV、苏荷酒吧等一批骨干企业。二是传统民间工艺业(非遗产业)来势较好。神农蜂、鲁塘砂罐烧制技术、湘南根雕、郴阳对子调和厚府奇石精品文化一条街等地域特色产品充分展现了本土文化气息,同时吸引了一批外来投资商。三是广告演出培训业方兴未艾。主要以商业广告演出为主,有金牌演艺公司、北湖水月艺术团等为代表的业界精英,目前培训市场种类较多,90%是少儿培训。四是文旅开发初见成效。四清湖景区、小埠景区已形成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及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产业链。引进深圳金展集团等文旅企业,着力开发仰天湖高山草原景区等文旅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仰天湖景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禁牧封育禁游基础上,大力修复自然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凸显,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对外试营业,仅国庆长假共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9.9万元。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区在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区旅游业仍处于观光型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整体规划不全。目前,我区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缺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消费趋势以及对各种文化市场发展应有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引导,文化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

(二)文旅产业发展不优。一是文化产业规模较水,层次较低。文化动漫、文化传承、娱乐演出、广告、印刷、教育培训业等整体上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形成大品牌,没有发挥产业的效应,无法起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作用。旅游方面有一定资源,但文化底蕴挖掘、开发不足,文化对旅游的影响力有限。如区内的瑶族文化、湘南民居木雕、大布江拼布秀、鲁塘砂罐烧造技艺等深入系统挖掘、研究不够,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较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产业链条不长。在传统旅游“六要素”中,我区目前只能基本满足游客“吃、住、游”的需要,在“行、购、娱”上还是短腿,具有北湖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少、开发力度不够。我区现有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山水产品多,文化产品少;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欣赏产品多,体验产品少;粗放产品多,高端产品少,难以留住游客,增加消费,延长消费链。

(三)旅游品牌不响。资源开发品位不高,缺乏像张家界、南岳这种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旅游精品,到北湖旅游的游客以郴州本地人为主,省外、境外游客占比不大。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还处于粗浅开发阶段,像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永春的杜鹃花等景点,还缺少配套服务设施,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匆匆而去,留不住游客,无法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又带动不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亟待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文旅融合度不高。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躯,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内力,没有活力,没有旅游支撑的文化同样缺乏张力,难有生命力。北湖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民族民俗文化比较丰富,但挖掘不深,整合不够,培植力度不大,旅游的文化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

(五)文旅专业人才匮乏。我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文旅产业经营管理高端人才稀缺,导致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不高。

三、发展对策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发展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北湖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要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红色传承、绿色发展”,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文旅发展新途径,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加强统筹,因地制宜长远规划。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区文旅广体“十四五”规划,充分利用山、水、人、物四大资源,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做好产业布局,产业聚集,新型业态融合发展以及产品创意开发,产业链高端发展目的地体系建设等规划,力求突出北湖特色,找准景区(景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产业发展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区相关职能部门要从严把关,强化监督,确保我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旅游资源,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立足区情,大力丰富文化体验活动。一是采取“文化+”模式,重点打造演艺综合体,围绕“湘南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特色资源,策划凸显北湖区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如北湖公园商贸圈、五岭广场金融圈,逢节假日组织消费节、赏灯节等,五岭广场组织大型综合文化演出,策划组织昆曲、音乐、电影、非遗、红色文化等主题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软实力。充分利用北湖公园人群集聚的优势,组织文化、体育、舞蹈等协会在北湖公园周边广场开展文艺演出、太极拳展演等系列文体活动,穿插互动娱乐项目,在友阿综合体集中规范发展美食、KTV、酒吧、足疗、电竞等一批休闲娱乐场所,提升夜生活品质文化,满足市民及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构建北湖公园夜间经济文化圈,培育夜间消费亮点。二是立足地方传统文化传承,结合湘昆剧、郴阳对子调、剪纸民间艺术和龙女与柳毅、劝农故事等民俗文化,在“夜听”字上做文章。以环五岭广场夜间休闲聚集区为主,五岭阁、市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带动文化消费和人气。三是充分利用我区西南山区道路曲折、森林覆盖率高等优势,开辟自驾游与露营房车聚集地,同时开辟攀岩、速降、探险等娱乐项目,让大量游客参与其中。四是打造一批文旅结合特色业态聚集区。如集中建设特色工艺品一条街,特色餐饮一条街、酒吧茶楼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民宿一条街等。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使游客完成日间游览后能有另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观摩。

(三)完善配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一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北湖区游客集散中心,重点建设景区旅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卫生间、摊点屋(位)、广播、电子屏、电子监控、文明标识牌等基础设施。结合历史标识,方便游客了解景区造型意义和文化内涵。二是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制定全区旅游交通建设规划,逐步开通景区客运专线,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旅游目的地之间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实现旅游路线合理布局、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畅通。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在主要交通线路补设旅游标识,规范通往景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三是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涉及文化旅游的政策,立足北湖区实际,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扶持金展公司、小埠集团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坚持绿色传承,绿色发展基调,充分利用大仰天湖区、西河风光带等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北湖区红色景区、旅游民宿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北湖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

(四)深挖资源,多渠道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扶持培育文旅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新业态发展。一是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统筹推进鲁塘砂罐烧制等传统技艺、郴阳花灯小调、郴桂北路戏曲等非遗表演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二是推进红色景点提质升级。抢抓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北湖红色故事,加大对邓华将军故居、十八红军烈士墓、龙广洞革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的综合保护开发利用,打造北湖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传承好我区红色文化基因。三是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春韵动漫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四是建立仰天湖高山草原、白石仙、七姊石等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景区,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五是借势借力打造旅游集散地。充分利用紧邻北湖机场和高铁西站的优势,以旅游集散地建设为抓手,抢占先机,打造机场高铁停留小憩站,以华塘镇塔水村、保和乡小埠村为基地,推出周末游、美食游、民宿游、休闲康养游等以文、旅、商相互融合贯通,让在北湖机场、高铁西站停留的游客到北湖小憩一两天,推动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六是以筹办节会促进文旅营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为契机,拟举全区之力,积极申报承办20XX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不断提升北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3.文旅中心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篇三

在思想方面,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在组织生活方面,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等内容,注意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做到善学、善用。

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党建工作、场馆运营、行政管理、体育产业等重点业务的研究学习。聚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实干、摒弃空谈,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开阔视野,求真务实,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2、完成工作任务方面:

按照市体育局、文旅集团及中心党委的安排部署,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扎实做好分管各项工作。

一是发挥好综合协调职能。促进中心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党委决策、办公会研究事项和工作部署高效执行。二是不断提高后勤保障、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围绕重大赛事活动、会议活动、参观活动,切实做到节俭务实、热情周到,服务保障无缝衔接。三是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工作监督,做好收支核算,监督检查各项资金使用。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政策支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四是抓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加强公车使用管理、餐厅用餐管理,压缩办公及其他支出。五是强化会员中心管理。提高服务标准,提升服务水平。六是抓好分管的设备技术工作。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分管工作情况,深入研究专业技术工作内容,抓好大型维修改造相关工作。

3、廉洁自律方面

4.文旅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篇四

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产业发展部署,结合桃江实际,注重旅游产品的互补性,继续编制完善好各项规划。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实现旅游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资源有效整合,产品开发的布局合理。要切实加强旅游规划管理,以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统揽景区景点建设、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等各类规划。

二、坚持政府推动,完善工作措施。

强化政府推动作用,在旅游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推进文化、农业、养生等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全县旅游发展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在项目建设、景区管理、节会举办中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平。

形成领导有力、部门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切实推动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尽快把各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将旅游业培育成旅游产业的支柱产业,把发展旅游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二是要根据我县《关于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加快发展》的文件精神,重点建设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按照“开发、利用、控制和保护”的原则,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建设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提升现有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体验旅游资源,以具有观光价值的果园、花园、菜园及畜禽渔养殖场等为载体,培育发展具有观光、采摘品尝、参观考察、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园;三是要不断挖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加大传统民俗文化发掘、整理和保护。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将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举办红色之旅、农事参与、农家娱乐以及田园风光休闲度假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乡村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营聚集区,推动乡村旅游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过渡,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风景、娱乐、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提升品味和档次,不断增强竞争力。

三、坚持联动发展,实现产业融合。

加强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切实完善通往各景区道路的可进入性,重点建设好主要景区的交通道路桃;加强园区与旅游的融合。以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桃江现代竹产业园为平台,打造竹产业加工、生产、展示、销售等一条龙发展链条,切实做大竹产业发展,以口味王槟榔知名品牌,打造成桃江地方特色旅游食品;加强城镇与旅游的融合。以桃花江美人窝品牌资源,建设美人窝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成全省唯一的旅游特色,以屈原文化为背景,建设凤凰山公园,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产业与旅游的融合。以现有的黑茶、雪峰毛尖系列茶做好茶文化,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旅游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扶贫与旅游的融合。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切实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切实带动人民群众脱贫致富。

四、坚持宣传营销,扩大舆论造势。

加大全域旅游发展的宣传促销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互联网络,整体推介全县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制作画册、明信片、光盘、书籍、广告牌等旅游宣传品及农家乐食品、农家服饰,结合“假日旅游”、“周末休闲”,在长三角主要大中城市进行重点宣传促销。积极筹办乡村文化旅游系列节目,组织开展农家乐特色菜肴大赛、乡村旅游摄影比赛、乡村旅游舞台戏创作等活动,通过宣传推介,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示范点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在乡村旅游经营中涌现出来的示范乡、村、带头户、带头人进行大力宣传,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县旅游产业全域快速发展。

五、坚持服务管理,提升旅游品质。

5.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篇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关于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基因教育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将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融入心灵,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现将相关活动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思想和党的*大、*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关于红色文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结合,开展“党史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旅主题年活动氛围,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深入开展“听红色故事、传红色根脉、悟红色精神,做时代新人”系列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使之成为具有坚定信仰、远大理想和伟大民族精神,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活动内容

(一)听红色故事

1.网上宣传活动。各学校借助校园网、班级QQ群、微信群等载体,积极组织开展网上“红色+”文旅主题年宣传教育活动,设立“红色+”文旅主题年活动专栏,链接红色教育网站,转发红色内容微信,不断拓展学生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渠道。

2.主题宣讲活动。组织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关工委政治报告团成员,围绕“建党100周年华诞”,到各中小学宣讲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光辉历程及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故事,教育广大中小学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

(二)悟红色精神

1.出好主题板报及手抄报。各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编制红色历史、英雄人物、红色故事等内容的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黑板报、宣传海报等,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2.开展讲故事比赛。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围绕“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开展讲红色故事比赛。学生在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成立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通过讲述红色小故事,颂扬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先锋楷模的红色光荣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及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传红色根脉

1.召开主题班会。各校召开“红色+”文旅主题年主题班会。各学校组织开展“红色历史我来说”、“红色人物我介绍”、“红色文化我来谈”“红色歌曲我来唱”等形式的“红色+”文旅主题年教育班会活动,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崇尚革命英雄、继承革命事业。

2.开展征文比赛。各学校要将征文比赛与“红色+”文旅主题年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推荐遴选“红色经典”诵读书目,组织学生广泛阅读的基地上,开展“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征文比赛。各学校要举行预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县级比赛活动。

(四)做时代新人

1.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全县各中小学校通过与研学旅行活动有机结合,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课、主题团队日、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时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红色教育传承展馆以及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研学”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自己身边、家乡和家族的红色基因。

2.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寻访活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辖区内老红军、老党员、时代先锋、英雄模范寻访慰问活动,通过演讲会、座谈会、故事会、报告会等形式,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所见所闻,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将红色基因印在脑海、融入血脉。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各中小学要组织广大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利用节假日,深入街道社区,广泛开展宣传红色教育文化、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健康上网等活动,积极开展红色经典节目展演、困难群体帮扶、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展示学生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开展“红色+”文旅主题年教育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加强领导,精心设计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红色+”文旅主题年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2.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各校要把教育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各类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活动内容,确保教育活动的扎实推进、有效开展。各校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细化实施方案,并将开展“红色+”主题年教育活动的相关材料及进报教育局德育室。

6.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篇六

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文物和艺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以党建为统领,以抗击疫情为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基础、抓规范、转作风、促提升,坚持文旅惠民、文旅便民和文旅利民,努力发挥文化事业综合功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每季度分析研判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形势,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对分管单位和业务科室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强化了从严治党的纪律保障。

二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大及*中全会会议精神,坚定自觉地用*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开展党规党纪学习,自觉把党规党纪贯穿到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方方面面,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扎实。

按照“一岗2责”要求,积极参与指导分管单位意识形态专项活动,并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各单位工作目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每季度分析研判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在业务工作中,加强监督引导,规范工作流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认真履职尽责,完成分管领域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主动作为,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组织各区(市)文物管理部门联合当地应急部门开展文物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整改文物建筑、博物馆火灾隐患*处,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消防安全措施,提升文物消防能力。创新文物安全巡查制度,聘请专业力量对市区无管理机构的文物进行安全巡查,有效解决了以往巡查效率低的问题,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加强监督管理,推进各项文保项目建设,对华勇营总指挥官邸修缮工程、*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工程局、机器局)修缮工程、郭永怀故居修缮工程和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大天东汉墓群建设考古勘探等一批文保工程和考古勘探项目进行业务和安全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和施工安全。配合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开展革命文物实地调查,全面掌握我市*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存现状,为下步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举办各类展览,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今年以来,各馆立足自身文旅资源,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展览,市博物馆新开放基本陈列*个,举办临时展览*次,参加“云讲国保——全国文博在线讲解直播推介”活动,通过视频的形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网红打卡地”一战华工纪念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入选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的*项202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结合抗击疫情、庆祝建党100周年、弘扬新时代榜样精神等主题,画院深入开展主题创作活动,潜心创作了一批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美术馆主办、承办各项展览*场次,打造公益文化服务品牌,弘扬传统书画艺术,推出“X卫书画港”公益美术培训活动。

三是围绕文旅工作布局,积极推进特色博物展馆集群建设工作。

摸清梳理全市特色博物展馆资源,编制了《X市特色博物展馆名录》资料库,明确了一战华工等*家重点打造及毕克官艺术馆等*家统筹建设的地方特色博物展馆建设项目。制定工作台账,加强项目调度,并先后*次赴各区市、开发区及*实地督导调研,全面掌握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各方责任,推进我市特色博物展馆集群建设。截至*月底,已完成建设计划*家,其中*家已建成开放。

四是谋划公益文化空间新发展,促进建设再上新台阶。

制定了《公益文化空间运行评估办法》,修订了《公益文化空间运行评估细则》,从政策层面有效保障了公益文化空间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先后四次实地调研公益文化空间,召开了全市公益文化空间工作推进会,指导各空间做好规划打算,提升建设和发展质量,并于今年*月中旬,完成了2021公益文化空间运行评估工作。加强业务指导,促进公益文化空间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今年*月份,省文旅厅批复寿山石博物馆成功备案非国有博物馆,实现了多年来我市博物馆数量的新突破,迈出了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坚实的一步。

五是以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全市博物馆工作。

组织召开了全市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座谈会,由文博专家对各馆自评工作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座谈,找准各自差距、补齐工作短板,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效能,全面推动我市博物馆上档升级。截至目前,X市博物馆、荣成市博物馆已通过国家二级博物馆评估审核,我市博物馆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三、落实上级部署,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德尔塔”毒株病例确诊后,下属各单位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防疫抗疫工作。一是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强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馆、画院、美术馆主动对接竹岛街道海韵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人员出入登记、测量体温、信息核对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社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是按照上级指示,逐步恢复开放。

在*疫情稳定后,各场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发布恢复开放公告,并通过场馆消毒、限制人数、出示健康码、体温测量等手段加大馆内防疫力度,实现场馆逐步有序开放。

三是严抓馆内自身防疫工作。

各场馆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严格落实,通过定时消毒、临时封闭场馆、设隔离区等方式确保馆内防疫工作无死角。

今年以来,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与文旅融合发展需求还不适应,博物展馆集群建设工作还需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还有待加强。

7.文旅局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篇七

党支部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和赵乐际书记关于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示精神,结合佛创先办发„2011‟1号文件要求,我局党支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基本要求,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深入挖掘和总结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坚持发挥表率作用,争当先锋的工作思路,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促和谐”的主题活动,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在思想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得我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党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这次“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促和谐”主题活动,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成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强调工作纪律。

我局包扶的是岳坝乡岳坝村,包扶企业是佛坪双维宾馆。针对包扶对象情况,拟定了活动开展计划并按计划、分步骤抓好了工作落实。岳坝乡是我县最偏远、海拔最高的乡,冬季道路结冰,交通不便。而且旅游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我局“万

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经常是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到该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5次深入岳坝村调查研究,面对面了解村民所想、所急、所盼,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采取登门访谈、主动约谈、集体座谈、个别面谈等多种方式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活动,真心实意地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利用各种宣讲和培训,组织全村党员干部进行学习讨论,广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当致富带头人、争当五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精神。活动开展以来共召开专题座谈会4次,举办集体宣讲2次,听众人数达到396人次,了解到实际困难12件,收集意见建议34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件,慰问困难群众13户3000元。督促协助双维宾馆提高硬件与软件服务质量、抓好旅游接待,并于今年4月份成功创建成三星级酒店。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旅游局党支部紧紧围绕上级安排开展活动,时刻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突出为民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促和谐。在以后工作中,将进一步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好、落实好,奋力把我县旅游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佛坪县旅游局党支部

8.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篇八

沈阳:19个工业企业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018年1到10月,沈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2%;实现旅游总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5.1%。在推动旅游与制造业融合方面,沈阳着重培育滑雪设备、低空飞行、房车制造等产业集群,华晨宝马、沈阳机床等19个工业企业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在推动旅游与农业融合方面,沈阳发展锡伯龙地、盛京驿站等乡村旅游庄园20余个,全市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近6亿元。

大连:通过“旅游+”促进产业融合

为激发旅游发展活力,大连出台政策性文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创建“一体双轮五驱动”综合管理模式,培养各类功能区品牌100多个,获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首批旅游休闲城市”“美丽山水城市”。大连推进旅游+邮轮、+农业、+工业、+体育、+医药、+航空、+交通;建成三寰牧场等一批休闲旅游项目;建设海盐世界公园、玻璃小镇等;开发帆船、自行车环岛赛等旅游赛事……通过“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有效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大连全市年均新增旅游就业突破1万余人次,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2万人次。

丹东:以边境旅游为特色和发展方向

经丹东口岸赴朝旅游人数占全国赴朝人数80%以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经丹东口岸赴朝,经过30多年发展,边境旅游已成为丹东特有的“旅游名片”。

盘锦: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

2018年1到10月,盘锦全市旅游总收入237亿元,增长16%。盘锦推动旅游产品向“文商养学闲情奇”拓展,成功举办了“红马赛”,狠抓大米、河蟹等旅游商品开发——2018年,盘锦全市新增优质河蟹养殖面积10万亩,河蟹养殖面积总量达到160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

葫芦岛:以京津冀为主要市场

葫芦岛紧紧围绕京津冀市场消费群体,谋划产业发展,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路线,推进区域合作。预计2018年接待游客2911万人次,其中约70%来自京津冀,旅游总收入253.8亿元,增长25%。

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辽宁省发改委巡视员路通介绍,辽宁着重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促进辽宁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型升级。

深化文旅融合,全面推进旅游强省建设

9.文旅优秀案例分析 篇九

一、“十三五”以来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文化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建成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个“农民文化乐园”省级试点、141个村农家书屋和141个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并全部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得到有效保护,非遗项目列入省级2项,市级5项,非遗传承人有省级1人,市级3人。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无线广播,数字电视延伸到乡镇集镇周边。

2.公共文化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实施“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两个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夹沟“4·20”文体节、祁集豆腐文化体育节、潘集区少儿文艺调演和非遗项目展示等活动,满足了群众唱歌、跳舞、看书、看电影电视和听广播的基本需求。

(二)旅游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旅游景区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实施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等措施,建成3个3a级旅游景区(架河武庙寻趣园、创大生态园、后湖生态园)和1个2a级旅游景区(潘集镇“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

2.旅游服务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推进旅游服务提标升级工作,全区建成2家三星级旅游酒店(聚鑫宾馆、金色港湾大酒店)、1家五星级农家乐(草原人家大酒店)和2家旅行社(顺达旅行社、美林旅行社)。

(三)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建成潘集区体育馆,建成10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和街道“15分钟健身圈”,实现141个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3平方米,实现了体育设施社会化、网络化、便民化。

2.公共体育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内容之一)“农村体育活动”项目,成立了乡镇街道体育组织和潘集区篮球协会,批准65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和120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夹沟“4·20”文体节、祁集豆腐文化体育节、全民健身日和“三级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满足了群众体育基本需求。

二、“十三五”以来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取得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旅游体育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两馆面积达不到国家标准,区文化馆和图书馆面积达不到(最低的)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文化旅游体育资金投入存在短板

1.实施运营维护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的实施运营维护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影响文化体育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

2.项目资金总额比较小。文化惠民工程的经费都是平均分配的,有的项目经费很小(比如:农村体育活动项目资金每个村每年1200元),难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

三、“十四五”潘集区文化旅游体育事业的发展思路

(一)文化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建设文化强区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公共文化场馆提标升级和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精心打造文化活动、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的特色和亮点,满足全区人民公共文化基本需求。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文化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拔尖的文化人才、大量的群众文化精品、较大的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文化综合实力在全市领先。

(二)旅游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加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旅游景区提标升级和旅游服务提质增效,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人文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提升潘集区旅游事业综合实力。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管理体制、旅游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旅游景区、拔尖的旅游管理人才、大量的旅游精品项目、较大的旅游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旅游事业综合实力在全市争先进位。

(三)体育事业的发展思路

1.指导思路。以建设体育强区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提标升级和体育惠民工程提质增效,精心打造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设施的特色和亮点,满足全区人民公共体育基本需求。

2.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格局、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运行机制,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拔尖的体育管理人才、大量的体育精品赛事、较大的体育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力争我区体育事业综合实力在全市争先进位。

四、“十四五”的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十四五”重大项目。新建潘集区图书馆大楼,将现在的区文体中心的楼房全部给区文化馆,从而确保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的面积达到(最低的)国家三级馆标准。

(二)“十四五”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新建潘集区图书馆大楼;

2.完善乡镇街道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3.完善乡镇街道建设“三个一”工程(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多功能球类场地)建设项目;

4.完善潘集区建设“五个一”工程(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和体育公园)建设项目。二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1.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公共文化基本需求;

2.加强旅游景区建设,壮大潘集区旅游业综合实力;

3.加强体育强区建设,满足群众公共体育基本需求。

10.文旅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汇报 篇十

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为目的,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开展,逐步实现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现将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有力。一把手亲抓,我局党组十分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认识到位,把政务公开作为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促进业务开展,树立新形象的重要举措。

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局党组会议或局务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在X年我局纪律教育学习活动中,提出要以民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政务公开工作岗位责任制,克服政务公开工作随意性。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干部积极参与,把政务公开每一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措施,抓好落实,X、建立并推行“首问责任制”。

为转变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局机关建立并推行“首问责任制”。把群众的问题当成是自己的问题加以指导、解决,有效地防止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X、抓教育、强素质、树形象。不仅要有良好的“公仆”意识、热忱的服务态度、礼貌的言行举止、踏实的工作作风,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做到依法办事、秉公办事、文明办事。

X、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机关制度。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相关配套的措施。局机关结合作风整顿和学教活动,对工作制度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比较完善的机关工作制度。

(三)勇于开拓、敢于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

一是活动开展中不搞形式主义,注意办实事,讲实效,长期坚持,逐步形成一套文体工作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二是通过政务公开,使工作人员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逐渐形成自警自励,严于律己的作风。

(四)政务公开,优质服务,初风成效。

X、机关作风得到改善、办事效率得以提高。活动开始以来,从局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中,依法办事、热忱服务,该谁办的事谁就去办,不拖、不推、不扯皮,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X、精神文明建设见成效。局机关把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意识,达到“党员受教育、组织增活力”的目的。

X、推动和促进文体广旅工作积极发展。文体广旅事业呈蓬勃发展的好态势,全年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百余场次,文化惠民下乡公益演出X余场次。

上一篇:预防接种预约制度下一篇:《相邻数》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