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精选12篇)
1.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一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宜昌市教研中心 李明海 宜昌市第六中学 王英姿
[关键字]初中,研究性学习,基本目标,核心任务,步骤和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2-0046-03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虽然时下人们对此认识因个人理解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根本点上却是一样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用类似于史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历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从我国的国情看,在绝大多数地区,初、高中各学段是分开办学的,各自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考虑初中学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核心任务、实施步骤、基本形式。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初中学段不同于高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儿童,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显然不同于高中学段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
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要追求“发展性”,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什么是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历史常识,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次,要知道我国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否定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之一,古代文化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过世界,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明、清以来民族创造性的缺乏。从历史来看,我们不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民族,自明朝开始,极端的君主专制、文字狱,逐渐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麻木和迟钝,不敢说“不”逐渐积淀成了我们的一大民族性格。于是,对任何事物是见怪不怪,习惯于服从和接受,哪里还能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从振兴中华的高度讲,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第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一要务。要完成这第一要务,必须使全体国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所依赖的心理基础,就是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
围绕培养“问题意识”这个核心任务,我们在初中学段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表述成果”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来源。
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如学生在学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通过课文了解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却对拿破仑称帝以及后期对封建势力的妥协等问题不理解,于是教师将之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再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安排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时产生的。据查,这个问题的生成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这项伟大的工程既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具体体现于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很清楚和空缺之处,理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时,恰逢学生学到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电视中塑造的人物与教材中的介绍有一定的出入,特别是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出入很大。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不时地提到了电视剧中的事情。究竟是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真实还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真实,还是二者都距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于是引导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李鸿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论证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论证电视剧中对李鸿章人物的塑造,力求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立体的李鸿章形象。再如,学生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搜集文革时期实物”活动时,对于大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表示不理解,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各类票证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如,伊拉克战争是近几年来学生在历史课上最愿意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事情。有的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教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开展了“巴格达在哭泣”的研究性学习,讨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包含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反映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载、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资料不少,但是对隋朝大运河科技含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不同的地质条件、各异的地形地貌,使开凿所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涉及很多科技问题,但对此前人没有什么记载,后人没有什么研究。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重视对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记载。
再如学生在探究“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一位学生在研究之前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他认为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但是随着他搜集资料的增多(主要是读拿破仑的传记),他发现在拿破仑的思想意识深处存在着封建的、个人欲望等因素。于是,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拿破仑称帝就其主观目的而言,并不完全是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巩固,而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达。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发布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达”,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察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佳,务必要求人人参加。
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
http://
提供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我们的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善,以实现新教育理念。
【作者简介】李明海(1955-),男,湖北宜昌市教研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王英姿(1957-),男,湖北宜昌市第六中学历史教师,高级教师。
(摘自:《历史教学》2005.2)
欢迎访问 http://
2.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二
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正在日渐改变着课堂,但也依然存在急需改进之处。《历史与社会》作为综合文科,旨在通过对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树立家国情怀;通过历史认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质疑求证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基于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本学科迫切需要建立和补充更多课程资源。我们尝试通过基于微课的翻转学习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落实学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推动区域内学科队伍建设;完善学科课程资源,助推学科课程建设。
一、聚焦核心素养,进行微课设计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基于翻转学习的历史与社会微课的内容选择应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关键问题。
1. 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偏重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偏重必备品格)。
历史与社会的核心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责任”“综合思维”“社会参与”等要素构成。
2. 教学关键问题的确定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本质、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要素。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1)思考哪些内容是最有价值、最有现实意义的;(2)思考教学应促使学生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掌握什么方法;(3)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教与学的活动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4)思考运用什么理念、策略和工具对教学进行全过程的评价。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当下进一步推进学科课程建设的关键。它们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既是障碍点,又是生长点。
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历史认识”,我们遴选出四个教学关键问题:(1)选择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2)理解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3)运用不同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4)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3. 微课的主题遴选与设计
聚焦上述教学关键问题,我们遴选微课主题,选择微课制作点,设计了一系列微课。例如:根据“运用不同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及“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个教学关键问题,我们研制了微课《多面的成吉思汗》。该微课包括三个环节:环节一,观视频《蒙古王》片段,运用影视资料,通过强烈的视觉震撼将学生拉回到十三世纪的蒙古草原,猜猜主人公是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环节二,结合历史地图《成吉思汗的帝国》,了解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运用历史地图,学习结合图例来描述1201~1227年间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动,进而思考“假如我是当时的蒙古人、西夏人、宋人、铁木真,我眼中的成吉思汗是怎样的?”即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回到历史情境中,学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环节三,结合史料四则,小组合作评价成吉思汗。精选四则文字材料,呈现不同领域的人对成吉思汗的不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及求证的能力,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该微课主题突出,环节清晰,聚焦两个教学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4+4”流程,实现课堂翻转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基于微课自主学习实现课堂翻转的基本流程,提出了“4+4”的初中历史与社会翻转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4步骤,课中4环节。其流程简要框架如图1。
课前4步骤。以微课制作和使用为主,落实“四步骤”:①视频先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②任务跟进。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编制以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学习任务单;③自主先学。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及问题;④学情掌握。教师通过批阅学习任务单等方式,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根据学生的疑难困惑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其中,①②④环节的主体主要是教师,③环节的主体是学生。
课中4环节。在课前学生自主先学、教师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实施“四环节”:①展示呈疑。将学生自主先学的成果通过一定形式展现出来,并归纳呈现学生提出的相关困惑和问题;②合作探究。围绕学生的共性问题和教学重难点,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③内化提升。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学以致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和方法;④训练巩固。课堂小结,师生合作完成检测性、巩固性作业。
三、转变学习生态,助推课程建设
翻转学习实践价值彰显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生态的变化。在翻转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学生学习生态的变化必然促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由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由关注教材的逻辑体系转变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中,微课的制作开发能有效弥补传统课程资源的不足,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课程资源。
以复习课《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为例,课前,老师制作《中外文明交流》的专题微课,带领学生回顾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马可波罗访华、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实,并从“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同时,教师从“回顾史实”“感悟空间”“构建时序”三个板块设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并记录下学习的成果和困惑。教师对学生自学中的疑难困惑进行汇总分类,梳理出需要在课堂上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课前活动中,教师制作微课、编制学习任务单、了解掌握学情;学生根据微课和学习任务单自主先学,呈现记录学习成果和疑难困惑,按照课前的“4步骤”实现了“课前先学”,从而为课堂教学的“后教”奠定基础,为“以学定教”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课中,在“展示呈疑”环节,通过“空间感知”和“时光穿梭”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前学习的成果通过地图和年代尺呈现,并适时抛出学生自学中生成的问题和困惑,将学与教聚焦到学生的需要上来;在“合作探究”环节,设置了“追根溯源”活动,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东学西渐”和郑和下西洋的评价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重点探讨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刻影响,探究中西文明交流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在“内化提升”环节,引导学生探讨玄奘西行为什么不走直线而是绕道西域?鉴真东渡日本为何如此艰难,而郑和却能顺利地远航到非洲和红海沿岸等问题,旨在让学生从地理、历史的角度去综合分析问题,基于基础,着眼于能力培养,以期实现学以致用。“继往开来”作为本课最后一个版块,让学生围绕“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串联古今中外。这一安排既体现了四环节中的“内化提升”,又起到了“训练巩固”的作用。可以发现,基于微课的翻转学习实践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力和教师专业素养,推进了学科课程建设。
两年多的翻转学习实践是一个不断遭遇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从流程的总体设置而言,课前的四步骤的流程基本是固定的,有微课和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通过自学微课进行有效自主学习,进而在呈现学习成果的同时提出学习困惑及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而课中四环节却不是固化的,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学教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坚持“生本”原则,对环节顺序进行调整或整合。第二,从具体环节而言,学生自学提出困惑问题,教师梳理整合问题并在课堂合作探讨是关键。因此学生必须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但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很弱,对实验班级调查发现,虽然有近58.7%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观点产生疑问,但只有15.5%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仍有43.2%的学生不敢提问。7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教材的内容有异议,更有90.6%的学生对前人的评价从不怀疑。可见,要提高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阅读与质疑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对学生开设阅读与质疑的技能课,侧重从文本和图片两个方面,学习阅读的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及时和科学有效的梳理,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更要依据课程标准提炼出主要问题,同时对学生各自的问题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因此,需要对教师开展问题梳理的有效性探究的教研活动,从学生问题的归因分类、问题的真伪性、问题分析策略等方面进行培训,立足学生立场,体验学生经历。
摘要:作为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混合学习方式,翻转学习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学科课程建设的考量,开展初中历史与社会翻转学习的探索与研究,提出聚焦学科关键问题选择微课内容,构建学科翻转学习的基本实施流程,从而有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力,并进而助推学科课程建设。
关键词:微课,翻转学习,历史与社会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著.翻转学习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6.
[2]重庆市聚奎中学校著.学习的革命:翻转学习---聚奎中学的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3.
3.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三
一、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的设想
1.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的背景
2011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程理念之一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但是由于方方面面的现实原因,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很普遍,教学方式墨守成规,师生在教与学中表现出急进、浮躁和功利主义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们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展示自己才能、见识的舞台,改变历史课程实施中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适逢所在学校展开了“活动单”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笔者尝试着开始了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的探究。
2.历史课堂主题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为了让课堂主题活动的开展具有针对性,笔者首先在本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抽取200份进行统计(其中教师50份,学生150份)。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教师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能力的发展,历史课堂不能成为学生自我展示、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初中一节课45分钟,26%的学生注意力只能在25分钟以内保持集中,66%的学生在25~35分钟以内保持集中,只有8%的学生注意力能集中35~45分钟。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好45分钟,笔者尝试以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题材为主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既要动脑动口,还要动手全程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二、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的实践
三维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如果再加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生成会事半功倍。由于课时的限制,在45分钟课堂中,主题活动一般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主题切入口一般都要小而精。
如七年级下册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活动主题是“模拟古代活字印刷法”。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集思广益,用肥皂、萝卜、橡皮泥、橡皮、木块等各种材料篆刻,涂抹墨汁后印刷在纸上。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活字模块的制作,小组内先完成一句简短的宋词,然后小组间再合作,看看能否再拼成新的诗句。学生体验了古代印刷的快乐,领略了宋词的风采,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活动主题“五四运动新闻采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有北大学子、工商界人士,还有北洋政府代表曹汝霖。要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必须查阅资料去了解当时这些人物或群体的所言所行,从而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以及结果,体会工人阶级发挥的主力军作用,基础知识如“润物细无声”般自主生成。学生在角色扮演时发挥了充分合理的想象,体会了当时北大学生,以及全国工商界人士的爱国之情。
八年级下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活动主题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微型展览”,由学生搜集资料布置展板,并进行解说。学生根据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设计了三个展厅,设计过程中学生还参观了南通博物院,充分利用了南通乡土资源。活动过程让学生掌握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表现以及原因。本节课学生在多媒体制作、口头表达、搜集资料等方面展示了其能力。
三、历史课堂主题活动实践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眼里的历史总是一门“副科”,多认为背背记记就可以了,历史主题活动的开展活化了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由“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课堂不再是专属于教师的,更是学生自我展示、主动参与的平台。不少学生开始喜欢历史课,甚至期盼历史课。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如搜集资料的方法。他们上网查找、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查找乡土历史资料,向身边老人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分析概括、口头表达、组织合作等能力均在主题活动中大大提高,很多同学在主题活动中表现得落落大方,伶牙俐齿,充满自信,成为课堂的明星。
3.增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历史教师一般由于班级多课时少,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多,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师生间增加了课外交流的时间,教师全面了解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再单一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小组成员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良性竞争,增进了友谊
四、历史课堂主题活动的反思
4.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四
婺源县教研室 江新华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与探究)之一的合作学习,已逐渐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给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集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与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美国教育界名士乔依斯和韦尔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1、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所谓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提出来。其次,学习方法自我选择。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的自由选择空间。第三、学习过程自我调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第四、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改变传统教学中复习巩固大多是教师简单复述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做法,把学习结果反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述所学句型。这种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学生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探究学习的条件。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要有探究的欲望,探究要有问题空间,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慎重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
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或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每组4—6人为宜。每周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小组中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人人机会均等。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相对个别学习,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也有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提出记几个词汇或朗读一段文章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教师必须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以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为例,笔者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make a survey 这一任务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完成表格: People Age Birthday _______’s father_______’s mother_______’s brother_______’s sister„„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格的信息,共同完成本组的汇报内容,最后让本组本周的汇报员代表该组向全班进行发言。因为,该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小组合作,实践证明,这样的小组合作有真实的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用心照顾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跟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法,也希望别人能聆听他们的见解。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关注学优生的成长之外,也要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笔者把帮助学困生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笔者发现性格内向的学困生John不大愿意跟组内成员交流与合作,经细心观察,发现该生与别组的Mike同学相处非常融洽,为了不影响该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笔者借调整组员的机会,把他安排在热心而且具有一定耐心的Mike 那组,并私底下要求Mike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John。自此,该生的笑容灿烂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涨了,成绩也慢慢地进步了。在小组活动中,笔者还特别要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尤其让学习困难生能有所表现。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评价方面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如:特意设置“最佳突破奖”来鼓励那些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营造宽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乃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以评价促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否则,在评价过程中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要根据合作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5.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五
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思想,真正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应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设计课程,以学为重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我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由“写教案”变为“设计教学”从注重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汉朝的中外交流》设计 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情景再现,看《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第二,直观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图片,敦煌雕刻和壁画,王维的《鹿柴》诗,“世界,觉醒,境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等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得出佛教对建筑,雕刻,绘画,诗歌日常用语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亲自体会。设计“假如你是汉代的一个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怎样进行买卖?又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吧。大胆取舍,拥抱现实。
“佛教东传”教材中是淡化处理的,但由于湘潭很多人信仰佛教,既有紧邻湘潭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南岳,又有位于市区的昭山寺庙,很多家庭还供奉着观世音菩萨。针对湘潭的这种情况,将“佛教东传”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自己所在的街道和昭山寺庙等地方“调查佛教”。在课堂上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设计一个自由谈:“你认为信佛是迷信吗?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激发思考,激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教学时,我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常规教学中,我们努力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
二
彰显人文,提升素养。
教学的第一要素,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会做人。做既有高素质的人,又有高人文素质的人。作为人文学科主阵地的历史学科,其主要的教育功能就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总是依存于一定的载体,当然人文教育不应当是孤立的空洞的说教。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基本传授形式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育应成为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新课标体系下,以教研促教学。
(1)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苏霍母林斯基说:品质培养品质。教师具有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每位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尽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文的内涵不断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2)创设课堂的人文素养
民主的公民是通过民主的环境熏陶出来的,浓郁的课堂人文氛围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前提条件。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个性自由、张扬,有利于唤醒和激励学生。我把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合作伙伴来对待的,给他们友善的微笑、关爱的目光、平等的态度、激励的话语,去激活他们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但光有老师的努力是不够,还应让学生自觉参与构建。我和同学们畅谈要建立及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明白: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是真理独占者,不是教学的操纵者,而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协作者,帮助者、欣赏者,促进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交流,敢于质疑问难,积极与老师、同学进行思维碰撞,共同谋求新知和发展;学习过程中既有成功,也有挫败,成功时,需要大家来分享,失败时需要大家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通过微笑、目光、掌声等方式交流、激励。我们用人文的课堂造就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生。
(3)挖掘教材育点
历史学科富有人文精神,承担着以人文精神教育人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老师身上和课堂教学中,获得具体而又丰富的真、善、美的精神陶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与保护、国家与民族、战争与和平、伦理道德、科技发展、人类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事实形势等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良好人格素养的教材,把人文教育和学科教育有机合起来,找出最佳的结合点,使课堂真正成为教育的主阵地。中外历史上都有许多杰出的人物,真、善、美的人性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光辉。居里夫人被誉为“拥有美丽心灵的成功者”,真诚、朴实、不追逐名利,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她发现了镭,有人劝她申请镭的制备方法专利,成为富翁,她坚决摇了摇头:“不,镭是属于全人类的。”表现出恢弘的气度和对人类的关怀,还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巴斯德的“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这些杰出人物身上闪烁着人性光辉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它是跨越时空的。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这些、认识这些,并继承和发扬,以建设深厚、博大、高明、悠远的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仅爱国是不够的,我们的教育应面向培养“公正、文明、宽容、健全”的公民。
(4)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每位教师都有责任“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苏霍母林斯基)”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和方法,开阔思路扩大眼界,倡导真正爱读书和会读书的好习惯。读好书,学生自可受到熏陶,并无意识的进行自我教育,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人文素养。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读五本以上,并撰写读书的报告。每节课前五分钟讲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故事,学生的积极都很高。大多数学生读课外书能达到要求,最多的达几十本。我发现,课外阅读量大的同学,综合素质高,学业成绩优良。我还向学生推荐历史影片和相关网站,供学生参考。
三变革学法,多元评价
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新的历史课程必须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
第一,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1)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等,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辩论会,如:“唐玄宗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我专给学生开讲座,介绍辩论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给学生观看国际大辩论会录相。从辩论效果看,学生已入门,学会辩论。可贵的是,学生能结合社会上腐败现象进行阐述,以史为鉴。
(3)组织讨论会。如:“你认为孙中山应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吗?”,“秦统一的利与弊”等。
(4)设计问题,探究式学习。如:讲“楚汉战争”的史料给学习阅读、讨论,然后让学生进行辩论“乌江自刎前,项羽悲叹道:次乃天亡我也,„„你认为项羽说得对吗?请与项羽辩论一番!”(老师扮演项羽,同学们尽管向项羽开炮)结果,师生、生生互动起来了。老师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并给与引导和点拨,楚汉战争的有关历史被学生了解了如何做人、做事的原则与谋略被学生感悟了(如:个人的力量、智慧是有限的,要成就事业,还要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和智慧;失败面前,不要自绝未来;强弱不会固定不变的,主动权是操纵在自己手中的等),学生的表述、逻辑思维、辩论能力被训练了。
(5)还有古典文化系列“唐诗欣赏会”,“宋词朗诵会”,“元曲表演„„(窦娥冤)”,“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交流会”。还有自由谈,聊一聊等课堂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初一级开展课前5分钟“我说历史”活动,把学生自身的历史作为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同学们历史就在身边,让同学们师生间互相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生活,还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进行一个反思,也为教师抓住一些身边的教育点进行教育。
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即要指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足,更要肯定他们的进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对某一观点展开论述。另外,课堂活动是最经常性的,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品质。在活动的时候,大家都遵守规则,民主协商,权利、责任、义务,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活动中学到,从而培养了人文精神。
第二,设计开放性作业。⑴撰写小论文。或学生自由命题或老师命题。例:小论文“我说康熙(雍正、乾隆)”。学生为写好论文阅读了许多课外书,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写作能力。组织历史小论文比赛,评出优秀小论文汇编成册,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鼓励。⑵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史料,判断分析,概括总结,课堂交流。例如:要求学生查阅“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学生非常认真,大部分学生把资料整理成册,有的很精美。有的学生依据网上获取的信息,制作简单的幻灯片(“青铜铸鼎”让学生到网上搜索各类青铜器,了解商州时期的青铜情况;以“中国古代生活习俗”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⑶撰写专题研究报告。学生写了“南京大屠杀”、“文化大革命”等报告,为分享资源促进交流,还召开了两次报告会。⑷制作网页和手抄报。有“人物”、“春节”、“古文化”、“民族”四个专题。组织评选,优秀作品公开展览。⑸进行社会调查。如:湘潭的佛教情况,湘潭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变等。
第三,尝试专题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初二级课组决定尝试专题教学,探索一条教改之路。中国近代史的“抗日战争”和“十年文革”是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大事。我们就这两件大事组织专题教学。“十年文革”按大纲的要求学习一个课时,但考虑到它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安排了5个课时的学习。第1课时召开专题报告会。第2、3课时通过文本、图片、视频、讲述,全面了解文革时期的政治生活、社会生产、家庭生活情况,了解文革的各种表现形式。第4、5个课时,让学生认识文革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的灾难是什么?反思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文革遗毒,怎样才能不让历史重演。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思考、对民族的反思。使学生能以史为鉴,建设美好生活。
学生四人小组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活动,备有协作小组学习活动记录本,每次活动有记录(时间、议题、主持人、活动过程、结论)。6人或8人小组主要在课堂外进行活动。或搜集资料,或编演历史剧,或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主动学习,体验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还学会跨学科的综合学习,科学合理地学习。
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我评价学生的途径,根据学生的参与态度,程度,次数,质量效果,及时地给与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既可激励学生,又可监控教学质量。
6.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篇六
研究性学习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 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 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进行主动探索, 从而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同时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其核心是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自觉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 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掌握。探究性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其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它强调“做中学”, 力图通过学生“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 而转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 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索性学习。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数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的缺陷在于它常常使学生游离于自然与社会之外, 机械地回答教科书上的问题。更有甚者, 解大量的数学习题并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 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而又繁杂。
研究性学习是想让学生回到自然与社会中来, 让他们自己提出感兴趣的自然与社会问题, 自己试图 (在老师的帮助下) 解决问题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案供选择, 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激发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让他们深深感觉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当然,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也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自然与社会的一员, 负起他们应尽的责任, 让他们在与同伴的协作中,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会做人。
三、数学课堂上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研究性学习可以在课堂内进行, 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那么,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长期以来,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不断地摸索, 不断地思考, 不断地尝试。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初步的探讨, 以略陈浅见。
1.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 教师应努力创设启发性的、趣味性的学习情境, 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 教师在概念教学时, 切忌直截了当地就定义而讲定义, 应更多地从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设计提问, 为学生提供思维情境。问题永远是激起学生探究动力的源泉。相信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概括, 由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 同时也使他们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而初中数学知识, 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现实世界, 是现实世界中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而对初中学生来说, 实用性和实际性问题, 会使他们更有亲切感和好奇心。
数学中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而总结出来的。要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数学概念, 必须在教学中, 让学生充分接触丰富且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应密切联系概念的现实原型, 获得对于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逐步认识它的基本属性, 提出它的定义, 建立新的概念。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如果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 就会被当作礼物来领受。”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形式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教师应积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用置疑、问难等灵活的探究方式, 促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2. 提供充分的探究时空, 促成参与探究。
课堂上, 教师要努力保证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 把学习行为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 以获取真知, 发展能力。
首先, 教师应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使学生积极尝试的条件, 搭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广阔舞台。
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设计一系列探索性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及猜想证明, 把课堂教学始终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 让学生有活动的机会, 让他们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例如, 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时, 笔者设计如下的一系列问题, 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观察、类比、猜想探求公式。
(1) 求出下列方程的两个根x1, x2。
计算每个方程的两个根的和、积的值, 并找出x1+x2, x1·x2的值与其方程各项系数的关系。
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和分析, 很快找出了两个根的和、积的值与其方程各项系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归纳, 并安排下述填空题。
(2) 填空。
(1) 设x1, x2是方程x2+px+q=0的两个根, 则x1+x2=____, x1·x2=____。
(2) 设x1, x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 则x1+x2=____, x1·x2=____。
(3) 最后证明猜想, 形成定理。证明定理时引导学生写出求根公式然后要求学生计算x1+x2, x1·x2的值。
在本例教学中, 不是将公式简单地告诉学生, 而是通过设计探索题, 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研究得出结论。学生既动手, 又动脑, 提高了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了观察归纳能力及创新意识。
其次, 教师要创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时机,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链接处可以尝试解答新问题, 有一个跳一跳可摘到果子的台阶。
最后, 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也进入到研究性学习的兴奋状态。所以必须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 不但要给他们开小灶的机会, 而且要为他们架设通向成功的桥梁。例如, 在课堂巡视时, 应优先关照学困生的疑惑;课堂提问时, 应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批改作业时, 重点为学困生精批细改甚至面批;学困生在每一个环节上成功的举动和微小的进步, 都应予以热情鼓励等等,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探究知识的信心和恒心。
3. 重视问题的变式推广, 深入探究。
波利亚曾经指出:“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他把教会学生解题看作是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一条主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而应适时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分析, 根据问题的特定条件探索解题思路,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气质和研究能力。
教材中有许多极具教学价值的题目, 教师不能就题论题, 而应认真挖掘题目中丰富的内涵, 诱导学生对原题进行变式推广、应用的研究, 将命题模式、解题技巧及思维方法进行充分的揭示, 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1. 在概念的教学中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进行研究性学习。
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具体到表象到抽象的过程, 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 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 更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让学生研究一些熟知的实例, 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函数概念, 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给出的定义, 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定义, 也不应只关注对其表达式、定义域、值域的讨论, 而应选取具体事例, 使学生体会函数能够反映实际事物的变化规律。
2. 在定理、法则的发现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前人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 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研究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 揭示知识背景, 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痕迹, 让学生研究数学家们对一个新问题是如何去研究创造的, 暴露思维过程, 体验探索的真谛。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只简单让学生读一下, 看一遍, 也不要只为证明而证明定理与法则。应该让学生体会用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 进而探索新的知识或方法, 教师适当指导, 发现定理与法则并证明其正确性。
3. 数学方法、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 体育比较研究等等。这些素材可从报刊杂志、计算机网络中查找。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 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4. 对数学实践的研究性学习。
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后, 测量建筑物或树的高度, 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测量一棵树的高度?试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记录所遇到的实际情形, 每人设计测量的具体方案, 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把本小组的各种设想进行汇总和整理, 再选择几种典型的解答在全班介绍。这样一来学生积极性很高, 想到了许多老师不曾想到的问题, 如树不高用竹竿直接测量, 树高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 天气好可利用影子长与树高的关系计算。部分影子被房屋挡住怎么办?没有太阳光树的顶部或底部又不能直接到达怎么办……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关系及三角函数的计算等等方法。
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计算器、计算机等既能做那些烦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探索, 计算机更能做很多现实课堂上无法呈现、展示的情景, 无法摸拟、演示的实验等等,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研究。
平时的教学、作业中,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器, 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
计算机能更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展示数量关系、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并研究其性质, 帮助学生绘制图表, 设计图案,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互相交流, 研究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经历、情境。
五、数学课堂上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体会
数学课堂上渗透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合作切磋、协同学习的机会, 是一种比较现实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不仅因为学科可以为研究提供支持, 而且能让所有教师参与进来, 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 同时也促使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教师应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及时肯定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和亮点, 从而使学习充满探究。
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体会, 笔者深深感受到, 数学课堂上渗透研究性学习还可以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并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五个转变”:一是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为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主动探索的研究式学习;二是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式静态教学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科为本的板块式教学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发现为本的创新式教学;四是变学生由三个一 (一张卷、一支笔、一本书) 的呆板式学习为三个动 (动手、动口、动脑) 的灵活式学习;五是变单纯灌输知识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精心设计创设问题研究的情境, 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努力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 并注意挖掘选题的丰富内涵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以教师为指导和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协调活动中,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七、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根据新课程观念, 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验的传授, 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与此同时, 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研究、价值观的形成予以关注。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 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 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因此, 关注学生发展, 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 是死记硬背背会的, 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 还是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哪种方法学会的, 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 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 获得的情感研究不一样, 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的收获是不一样的, 这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大不一样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以是否积极参与为第一位, 所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 是不是积极思考, 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明天的创造源于今天有效的学习和科学的训练。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 我们应不断努力, 用创新教育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力求从较少的问题中发现更多的规律, 受到更好的启发, 得到更有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是将数学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的新举措, 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我们既要认真学习新课程计划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又要想方设法组织好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支点, 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微微.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验.中学教研 (数学) .2001 (5)
7.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七
一、让历史课堂丰富多彩,趣味十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历史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把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趣味十足。
1.利用教师自身资源。
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谈吐都是教师自身的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历史课堂。
受篇幅的限制,初中历史教科书压缩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事实。历史教科书是简洁凝练的,历史教师的语言就要丰满生动。历史教师应把自己当作演讲者,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恰当的语音、语调传递给学生,用合理的肢体语言感染学生;历史教师应把自己当作演员,让自己扮演历史人物,道出历史人物的心声,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历史教师应把自己当作评书人,个性化地讲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吊足学生的胃口。
2.利用学生资源。
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胜心,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征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可借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历史课堂成为探究场所。例如,课本上有“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教师可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头像与我们现代人头像的异同,并要求学生谈谈这两幅图片存在差异的原因。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通过读图、讨论、辨析得出结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十分遥远,保留了较多猿的特点;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通过更长时间的进化,与现代人有更多相似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呈现栩栩如生的历史画面,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建立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时,我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现国庆阅兵场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雄壮,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二、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1.联系历史,探根究源,加深学生对现实社会有关问题的理解。
历史是曾经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影子,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历史影响着现实,现实发展着历史,借鉴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可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科学地预见未来。
例如,学习有关“科举制度”的知识时,教师可把科举考试与如今的高考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延续了很多年的科举制度虽然因存在诸多弊端被废除了,但科举考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其存在价值;我国的高考制度自恢复以来,为国家选拔了上千万的人才,但它也有亟须改善的地方。
2.鼓励用现代理念解释历史。
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用现代观念解释历史问题,从而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深刻地记忆、理解历史。例如,在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时,我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观点来探讨历史问题。当时我提出的问题是:汉武帝当政时,社会上存在哪些问题?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你的统治地位?问题抛出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从政治、思想、军事等几个方面来探究问题,用现代理念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将历史与生活结合起来。
8.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八
一是读: 我把读分为三种:反复阅读是学好历史最基础的一步。我把读分为三种:
第一种、通读全文。历史与社会的学习离不开史实素材,而读教科书是了解熟悉史实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通读全文。
第二种、细读知识点。对教科书的知识点要反复细读,在读知识点时要划上记号,细心领会,熟记在心。
第三种、精读重点。对教科书的重点要反复精读,在精读重点时要边读边写边思考,效果更好。
二是理:阅读是基础,下一步就要进行必要的梳理,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理也有三个方面。
1、理解文意:阅读不仅是为了熟悉史实,更重要的是领悟史识。
2、理清体系:在授课的基础上,学生要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专题史实为纬,以中外联系为交叉点,构建史实体系,进行知识内化。
3、理顺思路:在此不仅仅指解题思路,更强调了解、熟悉、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技巧和切入点。
三是练:解题训练要有针对性、计划性,讲究实效。
针对性:要在老师指导下,针对教材的重点,易考的热点,自己学习的薄弱点,加强针对性训练,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实效性:对于选择题争取全部做。
计划性:在练习内容上,建议先做分类卷,后做综合卷,对做错的题目要及时纠正。在时间安排上什么时候阅读,什么时候做习题,要有合理调度,尽量相对固定。小段时间可做选择题,大段时间则做大题目。
历史与社会是开卷考试的科目,而开卷考试就要注重考试技巧。
选择题属于客观题,能够准确、公正地考查考生的记忆、比较、分析、阅读理解材料等历史思维能力。怎样才能答好历史选择题呢?
首先,在日常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在学习中要多动笔,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对答组合选择题、比较选择题很有帮助。
其次,在日常练习中,要遵循解题的基本步骤,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答题能力,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概括、综合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独立思考做练习。
2、对照答案找差距。
3、针对差距来看书。
4、围绕问题再思考。
再次,不断总结不同类型的选择题的答题方法,认识其解题规律。
最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并总结练习中的心得体会。这对于形成历史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材料分析题技巧有五法:
一点题:点题切题;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
二分段: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把观点送到老师眼中; 三术语:术语要到位,取舍要得当。四分析: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
9.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九
新河中学 邓国辉
10月28日,参加了在郴州市六中举行的湖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观摩与研讨会。活动期间观摩了来自湖南省各州市8位教师执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比武课,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教授的精彩课堂点评与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知识讲座,颇受启发。笔者结合此行的收获,认真反思我们平时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钻教材备学生,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在战场上要想打胜仗,首先得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才能保证战斗有序、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也如此,教师走上讲台要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不做无头苍蝇,就必须精心设计教案。而要设计好教案,就必须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确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学段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部分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学与教的要求,这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要认真研读,合理安排。例如,同样是小说单元的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提出的要求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位小说的语言。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本单元,要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显而易见,教师在设计小说的教学目标时,不能千篇 一律的都从把握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理解主题等方面面面俱到,而应根据学段的教学要求有所侧重。《我的叔叔于勒》应侧重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的探讨,《变色龙》应侧重引导学生体会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故乡》应侧重在对比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另外,每一篇课文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也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灵活运用。
2、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郴州市六中朱志虹《读课文 学写作》的教学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课前,学生向朱老师提出了写游记的三个困惑:
困惑一 苏仙岭的美景多,我都想描述一番,不知用什么线索来组合这些零星的景点?
困惑二 苏仙岭的景很多,我是不是都写进去?应该怎样选景?
困惑三 如果我选定了想写的景物,又怎样才能写生动了?
朱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解决学生的三个困惑作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她以《小石潭记》为范例,以苏仙岭的美景为素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写游记的三个锦囊妙计:
妙计一 明确行踪,移步换景;
妙计二 巧妙选景,突出特征;
妙计三 融情于景,生动写景。
由于学生觉得学是所需,学有所用,学能致用,所以学习特别积极主动。
3、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郴州市桂阳县蔡伦中学肖群丽老师在《成长的烦恼》口语表达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说烦恼”“描烦恼”“解烦恼”“悟烦恼”四个环节,且围绕课堂主题由简单说到具体说,由平实说到生动说,由推荐式说到自由发挥,从范例探究到学习借鉴进行创作,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果肖老师每个环节都设计成简单说,课堂未免过于平淡、肤浅,但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具体生动说,甚至用文字描述创作,未免目标过高,学生望尘莫及,课堂有可能陷入一潭死水。正是因为肖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原则,使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有层次感,而且学生很容易达到教师设定的预期目标。
4、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也应关注文本的表达。
益阳市南县立达中学李志宏老师在执教《谈生命》时,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生动的描写,而且让学生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揣摩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课堂生动而精彩,在座的听课老师一个个交口称赞,就连学生也觉得收获挺多。但郑桂华教授在课堂点评时的.一席话却给我们留下思考:就关注文本而言,李老师的课堂精彩生动,在关注文本的表达方面留下了遗憾。如果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表达进行探讨,教师可以这样设问:生命是抽象的,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江春水”和“一颗小树”为喻来描述生命?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能不能用其他方式诠释生命?它们的优劣在哪里?相信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表达进行探讨,一定会领会如何用具体的事物通俗易懂地描述抽象的事理。
5、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明。
岳阳市岳阳楼区老师刘涌在《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中就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文言知识解释并积累“从”“奔”“轩”“藐”“反”等文言词语,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在文言字词积累教学环节,刘老师就紧紧抓住目标中提到的几个字词,结合语句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学生背诵课文之前刘老师先逐层引导学生分析文句描写的内容,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背诵。由于教学目标明确,刘老师的教学针对性强、思路清晰,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相比之下我们有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分析哪些词句学生能解释哪些词句学生难理解,喜欢普遍撒网,逐词逐句讲解。教师希望学生个个知识点都掌握,结果学生一个也未掌握。目标不明确,教学无重点,教师教的累,学生学更累,且无收获。
(二)丰富活动形态,在对话中生成教学内容。
郴州市桂阳县蔡伦中学肖群丽老师在《成长的烦恼》口语表达教学设计中,设计了“说烦恼”“描烦恼”“解烦恼”“悟烦恼”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就是一组活动,每一组活动都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设计的活动和对话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支架,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假设教师以单纯的“灌注”式的说教代替师生之间的活动和对话,课堂肯定是沉闷乏味的。但活动和对话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顺利进行,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做好铺垫。株洲市攸县五中刘志红执教《乡愁》时,曾试图通过画面和意象引导学生理解诗的结构和内容,要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四幅画面,由于教师在活动和对话中未加以引导和示范,学生思维未打开,尽管教师苦苦“逼”问,学生就是一言难发,课堂出现多次冷场的尴尬局面。如果教师先用一段示范性的话描绘出第一幅画面,学生再仿照老师的语言形式描摹第二、三、四幅画就容易多了。
(三)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避免回复、分割。
岳阳市岳阳楼区老师刘涌在执教《与朱元思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描绘自然美景中蕴含的情感,先是自己配乐深情范读,学生闭目倾听发挥想象,根据老师的诵读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幅画面。然后学生自由大声品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文句,细细品味。紧接着师生挑句品读,最后整体赏读。读中品,品中读,读品生悟,整过教学过程无重复繁琐之感,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而有些语文教师,很喜欢把“读”与“品”分割开来,“读”单纯的只为了读准字音和停顿,掌握读的技巧。“品”没有借助“读”让学生通过画面、意象等因素从感性到理性品味其中的情感,“品”成了简单的咬文嚼字。
(四)关注学习结果,减少“无效学习”和“机械学习”,多一些“有意义学习”。
“无效学习”是指既不能记住什么,也不能理解和运用 。
“机械学习”是指虽然能记住什么,但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不仅能记住,还能应用和迁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易陷入“无效学习”和 “机械学习”的泥潭。“前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和生动,不惜再三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课堂上师生问答流畅,学生合作探究热闹非凡,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轻松自如,给人以课堂高效的假象。可真要问学生学到了什么,也许他们会说这些他们早就知道,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说的“无效学习”吗?看来,看一堂课是否高效还得看学生是否学到了新知,是否有所收获。也有一些“保守”的教师为了追求“实效”,每堂课让学生记住点什么,抓住文本内容,反复纠缠,要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机械学习”,运用迁移的能力极差。要想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就必须减少“无效学习”和“机械学习”,多一些“有意义学习”。
(五)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学练一致。
10.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发展性人格相当重要。国家的发展要依靠人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意味着要在教育一线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合格、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历史教学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历史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占统治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时候非常少,甚至没有,从而使历史教学不能摆脱“枯燥乏味”的标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历史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重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时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实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以下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分析探究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和方法。
一、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理论研究
探究学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探究形式开展的学习,探究学习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探究学习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分析探究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运用之前,首先弄清楚其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仅能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能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拓展。探究学习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能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具有多元化和任意性,不喜欢受特定规律的束缚,对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实行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潜能,拓宽学生的兴趣范围,鼓励学生主动求知,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
(二)探究学习的可行性
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历史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较为浓厚,尤其是对历史上精彩的人物和事例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所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能让历史课堂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减少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拓展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总结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探究学习降低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程度,学生能更加轻松、自如地开展历史知识的学习,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三)实行探究学习的条件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固定接收教师传授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没有太多自主思考的机会,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所以,实行探究学习,就是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多种可能性,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与创造性。
探究学习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不能再局限于课本,应该拓宽课堂教学的信息渠道,广泛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充实课堂教学;(2)教师应该改变课堂学习的模式,将讲授知识向学生探讨的方向转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中的五次侵华战争时,可以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收集资料,找到相应的图片、文字或者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五次侵华,为之产生兴趣,并对自己注意到的一些信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进行探究学习。这样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一)将探究学习融入传统教学中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局限性,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然而完成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转变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行探究学习时,是要逐渐将探究学习融入传统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思考和学习时,教师和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定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逐渐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向探究学习的方向转变,并且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逐渐完成两种教学模式的过渡,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二)以课堂活动为载体进行探究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是探究学习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系列有意思的课堂学习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另一方面能轻松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
总之,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少华.谈初中学生的探究与体验学习:历史课堂学习的新方式[J].历史教学,2003(2).
11.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一
一、合理、准确地选定研究主题
主题的确定对于研究活动的实施至关重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源于学生的兴趣, 而学生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内在动力。因此主题的确定需要很多因素, 首要因素是学生自主选定研究主题, 教师起指导作用。再好的主题, 学生没兴趣也就无法实施。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6) 中也提到: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其次, 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生活。例如, 在三年级选择研究主题时, 学生对植物很感兴趣, 提出了很多问题, 最想知道的是植物的名字。于是我们一起选择了学校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其实这个主题并不简单, 但学生课下通过询问教师、家长、查阅书籍和查阅网络资源的方式, 表现得非常积极, 找出了近三十种植物的名称和资料。最后, 选定的主题要有可行性。初期学生可能想不到, 特别是三年级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 例如有的学生选定研究星星, 这个主题就太大了, 且不适合小学生课下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要有趣味性
研究性学习不是“教”,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研究, 学生在实践中的经验往往比知识更重要, 哪怕是失败的经验也很珍贵。怎样实现课堂的趣味性呢?首先是悬念的设计。好的悬念会指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纸的承重研究》一课时, 一张A4纸能承担起多大的重量?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为了让纸承担起更多的重量, 学生想到了改变纸的形状, 进而会想到把纸折成三角形纸筒、长 (正) 方形纸筒、圆形纸筒……一节课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其次, 充分运用辩论会和情景模拟的方法。在教学视导中我执教了四年级《零食的调查与研究》这个主题的汇报课, 在学生汇报时生成了一个问题:“吃零食好不好?”生成这一问题后, 我倡议大家利用一周的时间准备资料, 下周召开辩论会,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最后,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执教同课异构《叶贴画的制作》一课时, 我了解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在美术课上学习了《叶贴画的制作》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制作能力, 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义为学会反思、改进自己的作品上。一节课学生在交流中, 发现了虽然自己会初步的制作, 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再次制作时成功率非常高。
三、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
研究性学习课堂与其他学科课堂的不同还在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一是教会学生如何汇报。汇报看似简单, 实际是对所研究内容综合全面的介绍, 它需要学生对研究内容有深刻的认识, 并能通过文本、图片、图表、幻灯片、辩论会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讨论。实践证明, 汇报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 经过一学期的指导, 学生逐步学会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二是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学生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 教师要帮助学生把研究成果发布出去。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别人认可时学生参与研究的内动力也会大幅提高。三是给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档案材料, 学生把一学期的研究成果整理在自己的档案夹内, 既是对自己童年记忆的一份珍藏, 又学会积累资料。
四、充分重视评价的作用
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对评价的认识比较肤浅, 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 他们评价往往局限于汇报的声音高低, 作品的美观程度, 对研究内容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判, 这也是导致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 首先,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合理地评价他人。评价他人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和研读汇报者的研究内容, 学会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找出研究中的亮点和不足, 能礼貌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 以建议的方式给同学指出不足。其次, 要学会自我评价。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往往找不到评价点, 为此我引领学生在完成一个研究任务时找出自己在活动中最有成就感的两个地方和一出能做得更好的地方记录下来。最后, 教师的评价要准确。我采用关键词或用一句话来描述学生的研究活动。当然, 比课堂上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 有时候错误的经验比研究成果更重要。教师的评价应具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评价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研究。
总之, 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需要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反思, 随着课程实施的逐步推进, 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越来越展示出蓬勃的活力, 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这门课程中来。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怎样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笔者从合理准确地选定主题、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要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和充分重视评价的作用四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有效性,合理选题,趣味性,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M], 2009 (5) .
12.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二
为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史有效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文/李 洁
摘 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既包括理性的科学,又有思辨的哲学;既有激情的文学,还有使人沉醉的美学。历史中既记载了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其中必然涵盖文学发展的内容,这就是历史学内涵丰富的综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历史课堂与语文教学涉及的文学作品有效衔接,还历史有血有肉之躯,为历史课堂插上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文史结合;文学作品
一、引言
印度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泰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先生曾深情地说道: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据此,我们也完全可以同样说,课堂,尤其是以陶冶学生的精神人格境界为根本追求的历史学科的课堂,更应当是直接向学生不断传送生命气息的最重要的场所。可是,以往长时期内我们对历史学的看法却基本局限于单科性的狭隘范围内,未能重视它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历史教学成为单纯的朝代更替史的讲解,只重视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而对于反映人类生活的文化史则较少关注,这样的历史研究是呆板单一的、不全面的。而中学生最厌倦、最反感的就是那种瘦骨嶙峋、味同嚼蜡、板着面孔机械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式教学及教学方法,他们最崇尚、最向往的则是主体参与的、充溢着生活气息、富有浓郁情感色彩的活动体验式教学及教学方法。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历史与文学始终有着不解之缘,文史结合历来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无论哪种形式的文学,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开展,新课标的出台、历史教材多样化以及历史探究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的提出,更使得历史教学中对文学作品的运用成为必然。要想建立中学生在文学史料运用基础上的历史认识,必须构建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而历史材料的解析,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还应有较强的驾驭史料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中对于中学历史课堂提到的新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探究文史课堂有效衔接,运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耳熟能详的文学篇目,建构起历史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和生活化的课堂,才可能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二、探索与实践
(一)利用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
当历史上那些曾经鲜活的事件、人物、制度、艺术等转化为文字,特别是脍炙人口、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的时刻起,它们就凝固了。历史课堂便是把这些看似凝固的历史一丝丝地抽出,从生活中,从我们的性格中,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抽出,使它们成为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可以聆听、可以继承、可以实践、可以畅想、可以创造的活生生的素材。()而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学作为背景材料进行教学,即可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的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在提到完颜阿骨打时,教师可以不经意说到金庸和他的小说,这样一来,学生的神经立即高度兴奋起来,甚至有学生搬出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对联,因为大家对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文学作品创设的历史情景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段较为混乱的历史时期。
(二)利用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能力
初中学生认识历史时,往往容易停留在历史事件的表象,而不太习惯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将历史事件进行横向联系。教师借助语文课堂中学过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有良好效果。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首诗对隋朝大运河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很明显,这对于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三)利用文学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
历史教学是教师主要用语言的形式将历史学的成果展现给学生,与他们交流,既给予知识,又给予启发,从而达到历史教育和培养史学人才的目的。而历史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美育材料可以说俯拾即是,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文学艺术材料相当丰富,我们在讲述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时,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理解它们对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而且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些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又从道德修养的许多方面给学生以启迪。再如,引导学生诵读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使学生获得一种惊心动魄、豪情万丈、振奋不已的审美情感,感受到大自然景观的壮美,从中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历史教学中广泛使用这样精练、优美、诗意般的文学语言会比单纯的思想教育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四)利用文学作品,塑造学生的心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批判思维明显加强,他们对生硬、简单、抽象地道德说教显得有些麻木茫然和无可奈何,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地采取文史结合的教学手段,在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时候,利用相关的文学作品创设历史情境和丰富情感体验,就一定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起着强烈的熏陶、感染和内化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之《血肉筑长城》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作家光未然的《黄河颂》(《语文》七年级下册)来展现抗战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壮丽的山河和英勇的战士使诗人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这种有血有肉的文字描述,能够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或欣喜愉悦或振奋鼓舞或悲壮凄凉的教学氛围之中,也一定能够使爱国主义这个主旋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历史教师一起产生强烈的震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生如果能够时常沐浴在经典文学语言的环境里,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影响,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必定大有裨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强调运用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并提高写作水平。当然,也只有具备求真求新求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行动,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
历史给了我们尽情展开想象翅膀的广袤空间,给了我们的心灵自由舞蹈的宽阔舞台。在历史的荒原中,有我们可以发现的、能够深刻地校正我们观念的最为异己的文化,使我们获得对于我们自身所处状态的一种洞见,从而使我们自己获得应付陌生事物的信心,就是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狭隘走向广阔。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课堂里,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创造的欢乐,才能够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参考文献:
[1]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0)。
[2]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J].当代科学教育,(10)。
[3]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07)。
[4]李海涛。历史教学呼唤文史结合[J].历史教学,(10)。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推荐阅读:
如何学习初中历史08-28
初中历史培训学习心得07-13
初中历史学习体会11-04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提升途径研究06-28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12-19
初中生如何学习历史07-07
初中、高中历史学习方法08-28
初中历史教学困惑与反思10-13
初中生历史学习方法10-30
初中历史课程学习评价方法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