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8篇)
1.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一
医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探微论文
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一)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二)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2.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二
现今随着人类疾病的变异转归和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世界医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疗卫生的深化改革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卫生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日益迫切。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科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专业方向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及培养模式不完善等问题,探讨现存的专业设置方面的不足,寻求专业发展的新出路,是高校需要着重思考和重新审视的重要课题。
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设置现状
1.1 专业名称的设置
比较我国31所医科院校中,有28所学校将名称设置为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23所,卫生事业管理4所,公共卫生管理1所),仅有重庆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将其设置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蚌埠医学院设置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1.2 专业所属院系的设置
31所医科院校中,有10所学校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在公共卫生学院,其他部分学校主要设置在管理学院或与人文学院有所交叉的院系。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3 与人文社会科学部的关系
31所医科院校中,27所(87.1%)学校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与社会科学部是相互独立,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部是融合组建,仅有广州医科大学的卫生管理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 专业设置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困境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从以上对专业名称设置、专业所属院系及与医学院其他人文社科专业的关系的研究来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医科院校普遍存在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定向不明、培养目标模糊狭窄、培养模式定位不准及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导致高校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不统一。该专业对校外资源依赖性强,如卫生行政监督、医院财务管理、社会医学等领域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实践基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各高等医学院校对此重视不够,容易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师资匮乏与质量不高。从目前我国医科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师资队伍的现状看,高层次专职教师队伍匮乏。因该专业开设课程群比较多,而相应师资不足,出现一位教师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的状况,难以保证授课质量。并且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很多方向,需要有一线管理经验的教师或管理者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单纯的教学型师资很难胜任诸如医院管理、医患沟通等课程。若不从学校层面整合师资力量,容易导致师资匮乏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就业率最差的专业之一。但从就业流向上看大多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企业、医院及卫生行政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存在着专业培养定位与实际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尽管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有社会、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但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而不被组织和单位接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定位专业方向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是高校提高教学和办学质量的靶点,更是提高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因此,在研究31所医科院校目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后,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尝试来寻找该专业在高校发展的新出路。
3 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思考与对策
专业方向设置。通过对我国31所医科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命名、归属院系设置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对该专业的方向设置定向不明。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开设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8个专业方向,就医科院校而言应培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方面人才。该领域既有实践性的要求,又要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医科院校学科与专业特色,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然而,有部分高校专业定位不明确,导致人才培养的医学特色欠缺。人才培养方向是路线的指引,方向的模糊和错误将严重影响高校对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的模式的设置,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及就业。
高校应以教育部关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结合地方的区域性及学校的办学特色,明确该专业在地区及国内的培养方向,特别是要重视医科院校所在区域对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上,除完成公共管理本身的课程要求外,还应强化专业导向,如卫生行政监督、卫生法制、医院管理,以确保人才培养的特色与质量。
专业培养目标。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2]。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等文件,取消原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二级学科,并入到公共事业管理一级学科。学科名称的改变,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美国及发达国家公共卫生人才教育以研究生为主,培养目标为具备8种核心能力:信息利用、基因理解、沟通交流、文化理解、社区参与式研究、政策法律、国际卫生和伦理[3]。在我国教育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方面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8个专业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目前中国国内尚未有一所大学能够培养8个领域方面的管理人才,从医科院校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来看,医科院校仅开设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狭窄,步入社会后不可替代性较差,因此前景堪忧,就业率较低。
从目前我国31所医科院校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来看,已有部分高校开始了管理学院与社会科学院融合教学的新尝试,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3所高校的管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部融合组建的,同时广州医科大学的卫生管理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办公。高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与社会科学部合署办公的创新,旨在双管齐下,狠抓专业的同时加强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的教育,培养出一批业务水平精炼、人文素养深厚、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部门和单位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程度和运用的正确程度,它包括一整套复杂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环节及流程。就近来看,我国医科院校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突出,对于培养一个“复合型”专门管理人才的效果并不明显,难以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流程。
对比一些成熟的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可以说仍在探索中,目前学界提出了“联合培养模式”、“多维发展型”、“应用型培养模式”、“分层次定位培养模式”和“就业主导型培养模式”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同时,该专业应强化优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实践平台,以便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质。
综上,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岗位人才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人才评价尺度的差异,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原则,建立“多元发展”的培养模式。具体体现为根据社会的多元需求,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并跟随岗位需求及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的改变,不断地调整培养方案,把专业知识本位与职业技能本位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成效。
摘要:通过对我国31所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指出该专业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给出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设置,发展困境,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旭,陈立明.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6):564-565.
[2]夏保京,何军,李晓庆,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行业环境分析[J].中国医院,2011,15(3):16-18.
[3]IOM:who will keep the public healthy:Educat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21st Century[R].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3:4-25.
3.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三
关键词:民办高职 公选课 设置 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24-01
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多样性,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2011年12月开始,笔者以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的方法,对公共选修课的设置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74份,回收率为94.8%。
1 公选课的现状
我校是具有国家计划内统招资质的全日制普通民办高职院校,核心专业为汽车检测与维修。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必修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公选课的设置就更无暇顾及。随着这几年学生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已经为开设选修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 调查问卷的主要结果与分析
(1)开始选修课的态度。我院學生认为有必要开设选修课的占80.8%、没必要的占11.7%,无所谓的占7.5%。说明我院学生总体是支持开设选修课的。从数据中分析出计划外学生的选修意愿只达到54.5%,相对较低。统招学生的选修意愿90%,相对较高。这也验证了统招录取的学生有主动的学习能力;计划外有近一半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接受新知识。各系学生愿意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选修课的比例分别为:检二系100%、经管系为88%、机械系87.8%道桥系87.7%、汽电系76.8%、检一系65.2%。这为学院以后开设选修课是否根据系来开设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1)选修课程的动机。我院39.6%的学生选修为的是提高综合素质;37.9%的学生选修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19%的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其中11级学生在选择“提高综合素质”比例最高达到40.7%;10级学生在选择“增强就业能力”中选择比列最高达到33.2%。这也说明了大一新生都有自己的规划,怀揣大学的梦想,想通过各种机会来完善自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而即将进入毕业班的学生,更希望能学习实用型的课程。
(3)开设学科调查。我院37.5%的学生希望开设汽车类选修课,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汽车信息。这一比列也符合我院的特点,我院是以汽车专业为特色的学院。同时也说明学院必修课开设有些死板,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汽车技术,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高;有29.9%的学生选择计算机类课程,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实用课程方面还是有很大得学习需求,而不满足于必须课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同时还有18%学生选择了文艺类;14.5%学生选择了语言类。说明我院的学生兴趣还是比较广泛,学院以后再开设选修课的时候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上课时间调查。我院50%的学生选择在晚自习上选修课。说明我院学生有一半的学生对晚自习并不认可,希望在这个时间段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10.3%的学生选择周末学习,说明我院学生有学习的愿望,但又不愿意占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有34.3%的学生愿意在16:10-17:40学习选修课,这部分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欲望,愿意占用课余时间来充实和提高自己。
(5)考查方式调查。我院34.3%学生选择了小组合作,陈述内容的方式作为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15.1%的学生选择了开卷考试;9.4%的学生选择了课堂表现代替考察;只有3.8%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说明学生不希望选修课上课的效果与必修课一样,为考试而学习,希望通过团体力量,自我展示来说明自己所学成果。论文、分析报告占15.3%,反映出我院学生对论文、分析报告这种方式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
(6)试点开设计算机课程选修。统计表明学生对于实用型软件都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选修比例相对教高19.81%;动画设计、程序设计选修比例差距不大,均为18.53%;图象处理软件选修比例为12.78%;office认证考试相对选修较少为8.95%,这与全院已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及技能鉴定并没有深入学生心中有直接的关系。
3 教学管理较好,运行程序良好
(1)学生报名踊跃。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以系为单位在晚自习开设AutoCad 2007课程选修课。学生报名踊跃,以至于不得不强制每班只能少报不能多报超过5名学生。原计划选修课班级人数为50人,最后根据报名情况,不得不增加10名学生,尽大可能的让愿意学习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
(2)学生课堂秩序井然,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本次选修课,由本人亲自参加讲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学、师生互动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课堂秩序井然,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4 总结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院学生对选修课的选修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建议学院在晚自习开设各种选修课,避免学生在教室无所事事。给愿意学习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样使得晚自习变被迫学习,变主动参与。
综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1)对老师:在课程内容与考核方式,要求任课教师定好教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有多个模块,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合理选用不同的模块,要以学生为本,不能硬套课程内容,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不过于书面化,强调动手和表现为主,让学生能正真的享受选修课带来的快乐。
(2)对学生:学生们应积极端正对选修课的态度,提高对此的重视度;积极投入,主动培养对选修课的兴趣;另外,应积极与班主任联系,请班主任进行宣传和教育。
(3)对学院:合理安排晚自修班级,大力推广选修课程。鼓励有新意的课程的开设,要进一步加大本校教师选修课开设力度;同时针对专业有特色的选修课还较少,也要大力开发,创造教学条件。学院要做适当的宣传,为开设选修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总之,目前民办高职专科在选修课设置与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建议选修课管理要与辅导员管理相结合。对每一个参加选修课的学生负责,不能让其将上选修课作为借口,既不上晚自习又不上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体系仍需规范,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创造出有高职特色的、适合我校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
参考文献
[1]林升乐.高职院校公选课设置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4.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工作总结 篇四
在这一年里,我们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各位教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以下就是我们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在这一学期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完善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本学年我们注重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教研室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加大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教研室制度,对课堂教学评价及要求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积极探讨,使得常规教研活动更趋规范。
二、开展集体备课、讨论和听课
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认真制定教学授课计划、实验计划。对于教材按章集体备课,进行讨论。认真制定实验项目,并对每个实验细节都逐一研讨。鼓励教师平时多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每学期的中期均组织教学进度、质量检查,并统一组织了两次公开课,并进行了集体讨论。
三、落实帮带制
由于工作需要,年轻的兼职老师比较多,我室根据自己教师的结构,将教研室任课教师组织成2个小组,实行互助,对理论和实验内容一一探讨。
四、进一步落实分类分层次教学法
针对目前学生的实际和我院学时的情况,我室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采用分类分层次教学法。首先根据专业的性质,分成文科、理科和艺体类专业,在三类中再根据基础掌握的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任课教师能亲自主持和设计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改革与课程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丰富实验内容
根据大纲和等级考试的要求,教研室积极改革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改变原来侧重基础性实验的方案。
六、教材建设
根据在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要出版两部教材:适合计算机基础教学新要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配套教材。
七、课程建设
积极探索数字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课堂信息化”的教育科研工作思想,加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提高一级和二级湖南省计算机通过率。
八、完善试题库建设
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VFP程序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库,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九、正常的教学工作。(上课,批作业,出题,批改试卷)
今后更要与时俱进,做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内容的调整工作,为新的培养计划实施做好准备。
公共计算机教研室
5.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五
公共计算机教研室 xxx 春天来了,又一个学期也随春而至。为落实学院工作精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制定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个党员,我要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和周围的同志们一道,围绕“责任、创新、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工作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本学期我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个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每周8节工作量。我将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立足本学期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现状,在往年已经做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对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积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具体计划如下:
1.认真备课,积极组织课堂,针对各部分的课程特点准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性。2.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操作内容比较多的部分,继续探索性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每次上机都给学生明确他们的上机任务,关键部分讲完后尽量让学生自己操作一下,然后继续讲继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进行辅导,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疑难点作出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3.坚持每周三的教研例会的师德学习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研讨,学习同事们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4.积极参加科研,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新的学期,我要在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为学院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6.大学公共英语教研活动总结 篇六
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教学、教学研究两方面展开,分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进行阐述,活动的主题主要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改革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研课题和论文等活动。下面就将本教研室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学期初
在学期初,教研室互动的重心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讨论和研究,以及教学大纲的把握等。从9月17号到10月15号,主要开展了“把握好教学进度,兼顾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级新生大学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课堂管理常见问题”、“英语单词听写技能大赛活动策划和宣传”三个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教研会上,各位老师就级、2015级大学英语的授课进度进行了讨论,一致决定2014级按照周2课时/1课的进度进行教学,2015级也按照周2课时/1课的进度进行教学。个别班级或个别学生英语程度比较好,可以加快班级进度;老师可依据学生的情况灵活把握。大体与初拟的教学进度表一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研室各位老师积极响应学院“教书育人”,“督促学生不旷课,上好课”的号召,反复提醒学生上课时间,对学生的考勤做好记录,督促学生带书带笔,上课手机关机,或自动将手机交到讲台上。教研室的老师兢兢业业,没有喊累嫌麻烦的,尤其是李荣晓老师,怀孕六甲,没有因为身体不适请过假,坚持在一线的教学岗位上,这种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时刻感动并激励着其他老师。
二、学期中
从月15日到11月19日,学期中期开展的期中教学检查及教学进度审核、对于各学科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的考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本教研室每位教师都对上课的内容做了许多调整和增加,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该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境况下,本教研室教师仍都能按照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布置和批改作业,平均次数为2次,进行听课6—8次;大学英语教研室响应学院技能大赛文件通知精神,筹划并举办了“英语单词听写技能大赛”的活动,对全院2014级学生做了广泛宣传,除了制作板报、海报,在教学楼前,餐厅门口和宿舍门口进行宣传外,2014级的大学英语老师还深入到各自班级,鼓励学生参赛。徐晓潇、滕传英、付晶晶等几位老师带的汉语(国际汉语推广)专业、装饰设计专业、旅游管理等专业共有43名同学参加初赛,最后选出20名同学进入决赛。经过3个多星期的筹办,在文化传播系张君凤主任、陶春霞副主任、徐锦凤教授、贾英晓、汤英华、黑丽莉,王会先老师等系部领导和教研室英语老师同心协力的努力下,2015年10月28日,在教学楼1312教室,“英语单词听写技能大赛”如期举行。以徐嘉城、张莹娜、夏玉梅、豆艳丽为代表的四位同学获得了本届大赛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各位领导和老师现场为获奖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可以说,没有整个英语教研室老师们辛勤的努力和不计回报的付出,本次教研活动不可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使我认识到,教研室工作需要每位老师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而这样的学生活动,也直接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英语老师课堂教学的开展,使教师收益。总之,教研室活动参加的主体是英语教师,最后的受益人也是英语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在下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多举办此类的英语竞赛活动。
三、学期末
从2015年11月19日到12月30日,英语教研室认真筹备学院组织的“听课周“活动,组织本教研室每位英语老师都上一节“大学英语观摩课”,随后推选出本教研室贾英晓、杨丽丽两位老师参加学院的“精彩一课”教学观摩大赛。徐锦凤教授等专职评委对她们的表现予以点评,这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年青教师有很大帮助。在此期间,大学英语教研室也积极组织各位老师进行听课活动,每位老师至少听了其他3—4位老师的课,本学期人均每位老师共听课14次左右。这为借鉴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学习不同老师课堂组织方式和授课方式,改进和提高自身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艺,交流教学和学生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都大有裨益。在一级教学督导和二级教学督导的督查和意见反馈交流下,本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在教学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高。
随着期末教学工作接近尾声,大学英语教研室在12月10号提前做了有关期末试卷出题、审题、检查、上交的工作,并通知各位老师提前准备好期末教学检查的相关教学资料,希望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和教研室活动圆满收尾。
经过一学期的教研室工作,我本人对常规的教学检查工作更加适应,对英语教学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新学期里,仍然要认认真真教好自己的课,做好教研室的工作,更要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和学习。希望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
7.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七
一、我国高校公共课设置情况及其影响
尽管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定位差异显著、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课程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但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公共课;虽然有的高校并不一定使用“公共课” 这一称谓,而是使用“公共必修课”或“通识课程”等, 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在名称、性质和形态上都是基本一致的。 通过整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委和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可以厘清高校公共课的种类与性质、规模与地位、管理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课的种类与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公共课的设置政策和制度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仅就有关政策和制度文件的形式而言,既有宏观方向性的通知、意见,也有微观规定性的大纲、标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和制度所规定的课程大致有以下6类:
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并非具体的课程,而是泛指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自1949年起即被确立为我国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7],后经多次政策调整,逐渐成为一套涵盖多门课程,内容完整、结构清晰的课程体系。从维系国家意识形态、提升公民基本素养的需要出发,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都曾多次颁布专门政策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设置予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根据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等政策文件,四年制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以及“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8]。
2. 军事国防教育类。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军事国防教育逐渐成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其课程名称、性质地位、基本标准等主要由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出台的政策予以规定。根据2007年三部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 高校军事国防类公共课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9]。 有些高校将二者合并,开设“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程,也有高校分别开设“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两门课程, 性质均为必修。
3. 身心素质教育类。 国家重视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通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出台政策,以课程的形态加以落实。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三年级以上(含研究生)须开设“体育”选修课[10]。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要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1]。
4. 基本技能教育类。 外语交流、计算机应用等是高级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国家为此发布相关政策,开设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并将其确立为所有高校学生(除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外)的必修课。 早在1964年, 教育部等七部门就将英语确立为第一外语[12]。根据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 是所有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3]。 根据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须以“1+X”方式开设计算机课程,即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必修课,外加若干门必修或选修的重点课程[14]。 根据文理科不同的学科性质,这些重点课程一般包括 “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等。 另外,教育部曾于1984年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鼓励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必修或选修课[15],但因缺乏相应的后续规定,目前仅有部分高校将其作为必修课开设。
5. 职业实践教育类。 为加强大学生的生产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培养,国家出台政策要求高校开设生产实践、职业发展,以及创业类课程。早在1953年,政务院就公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工作的决定》, 并由高等教育部于次年发布 《高等学校与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生产实习暂行规程》,确立了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几类生产实习方式,并对实习的内容、要求等进行了规定[16]。 1984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若干规定》, 再一次要求高校在课程体系中普遍增加必修的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环节; 1992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发布 《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 进一步规定高校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育计划,其中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不能少于4周。此后,劳动、实践类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渐趋稳定。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高校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并从必、选修结合逐渐过渡到全部必修[17]。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校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18];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扩展为依次递进、 有机衔接、科学合理,涵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专门课程群”[19]。
6. 文化修养教育类。 文化修养类课程虽然也是国家政策规定的公共课之一,但一般并不以必修课的形态出现。 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20]。但教育部并未对此进行明确规定,因此,仅有一部分高校将“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开设。据统计,这部分高校约占总数的34.8%[21]。 另外,根据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高校应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8种限定性选修课和 “交响音乐赏析” 等若干种任意性选修课[22];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此类选修课的覆盖面[23]。
上述6类课程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除以上课程外,高校中某些学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如“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同样受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深刻影响,也带有一定的公共课性质,但是因为这类课程并不是直接、明确地由党委和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和制度文件予以设置,而且并不是高校全体学生都需要修习,故未将其纳入本文所研究的公共课范畴。
(二)公共课的规模与地位
关于公共课设置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大多对有关课程的学分、学时、开设学期等有明确的要求。如,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应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13];1998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对专科、本科、硕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学时给予了明确规定[24]。相关政策和制度对少数公共课的地位虽未作明确规定,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校已大致形成了类似的标准, 不同高校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将这些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总学时、总学分、课程进度安排等进行对比, 即可大致明了公共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规模与地位。 笔者从两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节选了上述公共课的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的情况,如表2、表3所示。
从表2和表3不难看出,因课程大体相似,不同高校、 不同专业的公共课在学分数、 开课时间等方面都是比较接近的。经计算, 表2中的公共课占该专业总学分的29.2% , 必修公共课占35.6% ; 表3中的公共课占该专业总学分数的31.3% , 必修公共课占37.3% 。 以上数据大致可反映公共课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相对规模(高等职业院校因存在压缩理论课的现象,公共课的比例会相对较低)。由此可知,由党委和政府部门政策和制度直接或间接规定设置的公共课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约占1/3,而必修公共课在高校必修课中的比例基本上都超过了1/3, 且高度集中于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在一、二年级除进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和少数“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外, 约有1/3—1/2的课堂教学时间都在集中进行公共课的学习。 至少从规模上来讲,公共课在高校课程体系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三)公共课的管理与运行
党委和政府部门对大部分公共课的设置规定除包含方向性、原则性要求外,一般还包括系统、完整的规制体系, 几乎涉及公共课管理与运行的方方面面。 其中,有些规定直接体现于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制度文件中,有些规定则出现在隶属于教育部的“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出台的相关教学要求之中。 这些规定主要涵盖以下3个方面:
1. 课程目标。 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对公共课程目标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某一类课程的共同目标,一般直接体现在公共课设置政策中。 如1980年教育部印发的 《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 规定:“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27];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为:“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2]
其次,某一门具体课程的目标,一般由教育部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开展研究, 形成 “教学基本要求”或 “教学指导纲要”后统一印发、落实。如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就详细规定了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等5个主要领域[10]。 围绕某些特定的公共课类型,教育部组织专家成立“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出台、修订“教学基本要求”的常设组织。 如“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其下属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于2004年出台基本要求,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等多门公共计算机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规定。
2. 课程内容。 一般而言,公共课,尤其是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内容在教育部或“教指委”出台的“基本要求”“指导纲要”中都有明确规定,各高校原则上只能参照执行。如2004年《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须包括“计算机发展与社会”“计算机系统”等4个组成部分,且每一部分都有直接的教学要求[28]。 从具体的规定文本来看,“要求”或“纲要”对课程内容的规定通常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如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制定的《高等学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试行)》 不仅严格规定了限制性选修公共课 “交响音乐赏析” 的教学内容, 还用大量篇幅推荐了若干首听赏曲目, 并明确规定实际教学中播放的听赏曲目不得少于推荐曲目的70%,重点听赏曲目不少于20%[29]。 在教材的使用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高校所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必须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组织编写、出版发行各种名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30]。其他公共课虽然没有类似规定,但因课程的目标、内容都已有了明确具体的限定,因此,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在知识结构、内容体系上都是极为相似的。
3. 课程实施与评价。 对于公共课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教学方法,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通常也有明确的要求或规定。 如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议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在大学英语学习总学分中不低于30%[13];又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 体验活动等[31]。
在课程建设质量、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上,有部分课程由党委或政府部门等直接实施评估。 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军事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会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组织实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应制订本地区的评价方案, 定期组织军事课建设评价检查”[9];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10]。还有部分课程的评价可由教学单位或其上级单位实施,如2006年《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规定:“评估机构由不低于承担教学单位的上一级单位牵头。其人员的组成可以包括学校、相关教师的代表、外部考试机构、 社会用人单位等。”[32]然而,无论公共课的评价主体为何,其评价内容基本上都由有关政策和制度文件统一规定。 如上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教师的教学评价包括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内容、师资配备与培训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10]。
二、我国高校公共课设置的主要特征
长期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公共课建设, 对公共课的设置与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出版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统计,1949年至2008年间,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政策和制度文件就达到了70余项,形式包括各种通知、意见、方案、要求、纲要等,政策主体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 教育部等多个重要组织机构。 显而易见,党委或政府对公共课的重视程度、控制力度已远远超过了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其他任何课程,使得高校公共课的设置呈现出与其他课程截然不同的特征。
(一)刚性的政策导向
从理论上讲,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有计划、系统地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33]。这就是说,高校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对知识进行简单、 随意的排列组合,而是一种遵循特定逻辑的系统性设计。 在不同的设置逻辑下,课程有着不同的组织方式,同时也发挥着不同的教育功能。 例如,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某些基础课程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遵循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选择、排列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学科理论修养;某些特定的专业课程是按照职业逻辑进行设置的,遵循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规律与现实的职业需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特定社会职业的能力。 从高校公共课的实际设置情况看,其所遵循的主要依据无疑是体现党委和政府意志的各种政策和制度规定。 无论是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政策导向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策导向贯穿于公共课设置的方方面面,直接形塑了公共课的形态与实现路径。
公共课设置中刚性的政策导向,使公共课的教学成为了实现政策意图的手段,也直接影响了高校及教师、学生对公共课的认知。许多教师认为,公共课的教学就是按照政策规定的教学要求、教学标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常常以区别于专业课教学的敷衍、 应付态度来对待公共课教学,从公共课的教学中也很难体会到成就感[34];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公共课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完成学业,对自身的素质提升与职业发展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有些学生甚至“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学校的体育课,逃掉校内的英语课却花钱去外面上英语培训班”[35],将公共课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这些现象常常被归因为教师、学生对公共课的教育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 刚性的政策导向还导致了公共课的“冷热不均”现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由于有严格的政策规定,通常能够保证充足的学分、学时;而文化修养类、 职业实践类公共课由于并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制与约束,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境地。
(二)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
从权力运行的角度看,多数公共课的设置过程存在明显的自上而下的线性架构:党委和政府部门居于公共课设置的上游,通过各种政策文件,严格限定公共课的名称、基本目的、内容和实现方式;隶属于教育部的“教指委”则居于公共课设置的中游,负责将政策规定转化为具体、详细的原则、标准和要求,并在发布后常常交由党委或政府部门予以强制推广,要求高校照章办事;高校及教师、学生则居于公共课设置的下游, 除严格执行政策及实施要求中的种种规定外,能够自主行使的权力极其有限。 一般而言,公共课的设置权基本上集中于权力运行的上游,课程的实施与运行则在权力运行的中游得以确立,处于权力运行下游的高校在公共课设置中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在种种规定之下,高校在公共课设置上担负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协调部分公共课的开课时间和学时、学分,安排部分公共课的教材、大纲,选择是否开设部分选修公共课, 等等;而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实施的方法、课程效果的评价等,高校鲜能发挥影响。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课程教学改革,但相较于专业课等其他类型的课程,公共课改革的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不少高校将公共课纳入 “通识教育”的范畴,试图改变公共课的性质与地位。 如浙江大学设置的“通识课程”、南京大学设置的“通修课”、复旦大学设置的“综合教育课程”等,都对公共课的表现形态和组织形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然而, 由于高校在公共课的设置上并没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些调整通常只是形式上的,很难从根本上影响公共课的开设。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上述进行“通识课程”改革的高校中,必修课(主要是公共课)在课程门类、课时要求上仍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在课程内容、课时和修读方式上几乎完全遵循相关政策规定,带有浓厚的工具性色彩[36]。
(三)统一的课程标准
标准的统一性是高校公共课设置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对研究型大学还是一般高校,无论是对公立大学还是民办高校, 无论是对文科类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相关政策、要求都坚持统一的设置标准,并通过各种细致、具体的计划与规定,将这些标准落实于课程的方方面面。 在这种统一的设置标准面前,不同类型高校、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公共课在目标、 内容和实现方式上都是高度相似的。
统一设置标准往往是基于课程质量的共同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普通素质要求具有高度的共性,标准统一的高校公共课可以满足国家的这一需要;同时,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课程设置标准的一致性有利于高校培养共性特征明显的人才。 然而,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公共课的教育效果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偏离。从理论上讲,课程虽然是由特定的知识所构成的, 但它在高校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其特定的意涵, 即便是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理念之下,往往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与实现方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类型更为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显著的差异。如研究型大学主要着眼于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应用科技大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与职业适应能力,二者对学生的素质、修养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不能依照统一的标准予以培养;即便是所有学生都应具有的普遍素养,如公民素质、身心素质等,也需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实际情况, 以适切的方式加以培养, 按照全国统一的计划开设几门必修的公共课,很难真正实现最佳的培养效果。用统一的标准要求高校的公共课,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应当追求特色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偏离,同时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同时,以统一的标准规范高校公共课的设置与实施,无形中也等于要求高校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师资力量、发展学科专业、成立组织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校的办学负担与办学成本,影响了高校学科专业与内部组织的正常发展。
三、我国高校公共课设置改革的策略
刚性的政策导向、统一的设置标准,以及对高校课程自主权的过多限制,导致高校公共课开设与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只是被动地照章办事,缺少公共课建设的主动性,满足于按要求开全所有规定的课程;公共课教学条件简陋,教师水平偏低,教师授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为了学分和文凭而上公共课,学习热情不高、投入不足,等等。 因此,要改善公共课的教育效果,除了高校自身应提高认识,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优化公共课办学条件,改革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当变革高校公共课设置的逻辑与设置标准,使其符合现实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一)赋予高校开设公共课的自主权
长期以来, 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高度集权的管理, 中央控制着绝大部分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权,并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对高校办学施加直接的领导与管理[37]。 在高校公共课的设置上,国家沿袭了一贯的领导与管理方式,运用政策手段,对高校进行直接而具体的管控。 从形式上看,国家对高校公共课的开设与实施采取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各类高校也都在严格地遵循各种政策要求开设规定的公共课,且保证了学分、学时等,但从实质上看,其效果和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从法律和相关政策文件上明确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包括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第34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38]显然,《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并不是要否定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的指导和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的领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39]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落实高校教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此,党和政府应当转变对高校公共课设置的领导管理方式, 变直接而具体的规定为宏观管理与指导。具体而言,首先,改变政出多门,各自为阵的状况, 将高校公共课的管理与指导权限统一归口到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负责出台高校公共课设置政策。现在, 高校公共课的管理部门涉及党和政府的10多个部门,相互之间关系复杂,难以协调。加强教育部对高校公共课的管理职能, 有利于从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 提高高校公共课改革的针对性、 统一性和协调性,有利于加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保证高校公共课开设的质量。 其次,由教育部制定高校公共课开设的指导原则和规范。明确政府宏观管理与指导的范畴是教育部有效履行职能的前提。现行的党和政府各部门对高校公共课的管理过于细微、具体,导致高校完全不具有公共课设置的灵活性。 党和政府应该管、且可能管好的是宏观调控政策,具体来讲,就是高校公共课开设的指导原则和要求, 包括公共课开设的领域、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等。第三,明确和落实高校在公共课设置上的自主权。 高校是公共课开设的主体,也是责任单位,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要求,决定所开设公共课程的名称、学时、学分、教材、教学方法、任课教师的组织以及课程质量标准与评估机制等。 对高校自主负责的事务,教育部等不应加以干预。
(二)明确“教指委”的学术共同治理功能
“教指委”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教材编审委员会”,主要负责规划、编审、评介高校各专业课程教材,90年代初进行了职能的拓展后统一更改为现名。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教指委”一般由教育部遴选并聘任的专家学者组成,主要任务包括 “组织和开展本科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就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向教育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制订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承担有关本科教学评估以及本科专业设置的咨询工作”“组织教师培训、 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40]等。 从性质上看,“教指委” 是一种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性质的专家组织。 从理论上讲,“教指委”是国家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传统管理体制下由政府部门承担的部分专业职能分离出来,试图建立一种以专业自律为核心的高校教学服务、咨询、指导、评估体系,体现了国家高等教育治理方式的转变,以及专业权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参与治理、共同治理。然而,在现行高校课程设置,尤其是公共课设置的权力运行中,“教指委” 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政府附属机构的角色,不仅担负了将政府的意志、计划、政策转化为具体的原则、标准和要求的职能,而且通过一定的行政辅助手段或权力机制予以强制推广,实质上扮演了“二政府”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理论上应该具有的学术共同治理功能。
从公共课设置的变革诉求看,“教指委”在公共课设置运行中的学术共同治理功能应进一步加以明确、 改善。 首先,应当调整高校公共课设置过程中从政府到 “教指委” 再到高校的自上而下式权力运行架构。 “教指委” 要从以往对政府及其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的传统中解脱出来,根据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重新定位自身的性质、地位、功能、人员构成,以及与政府、高校之间的互动关系,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学术共同体治理组织。 其次,改变 “教指委”的工作内容与运行方式。“教指委”的工作重点要转移,要改变以往集中于依据国家政策文件制定并强制推广课程规范、教学要求的做法,更新和完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 强化对公共课教学的指导、咨询、评估作用,真正为高校公共课的设置、运行与完善提供必要而适切的帮助与服务。
(三)构建各具特色的高校公共课体系
在政府部门与“教指委”统一领导和指导下,高校缺乏公共课设置的自主权,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影响非常有限。这直接导致了高校在公共课开设与运行中的被动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高校在公共课改革与创新中的实际作为。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对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诸多值得肯定的成效,但一涉及公共课的改革就往往举步维艰、流于形式,高校师生对公共课的满意程度长期陷于低迷。 为了提高高校公共课教学质量,必须改革公共课设置体制,落实高校自主开设公共课的自主权,进一步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公共课的设置与实施方式。
在公共课的开设上, 高校应当担负更大的责任, 有更大的作为。
首先,高校应当从自身办学定位出发,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公共课的领域、范畴和结构,明确公共课的总体框架。 尤其是要积极探索有本校特色的公共课的形式与内容,为创建有特色高水平的公共课体系奠定基础。
其次,高校应当根据公共课设置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科目,编制课程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教学运行要求,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授课方式及组织管理等。 与此同时,在公共课教学中,加强质量控制,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出发,组织开展公共课教学评估与检查,确保公共课在学生全面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高校应当加强公共课开设的研究。 根据教学运行反馈结果, 分析公共课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与改进的路径和办法。 积极探索公共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有效途径,着力解决公共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问题,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一致性。
摘要:我国高校公共课一般是高校依据国家各类高等教育政策规定而开设的。根据有关政策要求,我国高校的公共课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军事国防教育类、身心素质教育类、基本技能教育类、职业实践教育类、文化修养教育类等六类。它们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的规模与重要的地位,其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往往由相关政策严格限定。高校公共课设置存在刚性的政策导向、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课程标准的统一性等特征;改革应赋予高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明确“教指委”的学术共同治理功能,构建各具特色的高校公共课体系。
8.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 篇八
摘 要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应该以终身体育为导向以及根据学校实际设置公共体育课程。建立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新体育课程体系,并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设立以选项课为基本的体育课程设置方式,建设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按需择师,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校公共体育 课程设置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学校体育工作重中之重是体育课程,也称之为体育教育课程。体育课程问题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体育课程集中体现了体育教育的要求,具体反映了体育教学内容,同时又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而且还是教育质量评估,教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育应是“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体育应为“终身体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当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在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要求极不相适应。其结果是学生离开学校时,也离开了体育,体育的终身化成为一句空话。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2002年8月12,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具体化与发展性等特征。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探讨以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课程,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建立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新体育课程体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习的方向,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一)以兴趣为基点设置体育课程,具有现实的基础
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在经历了中小学体育的锻炼已经有了一定的体育基础,并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我认知的能力,知道自己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知道自己喜爱那个项目的体育课程。以兴趣为中心设置课程体系有了最原始的需求。
(二)以兴趣为基点设置体育课程,才能使体育生活化
学生只有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课程,在体育课堂上才会认真听讲,积极练习,主动向老师请教。课外才会积极主动、快乐的参加自己所喜爱项目的体育活动,有的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学生甚至还可以参加与自己喜爱项目职业特点相近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经常在课外时间打篮球,积极性非常高;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几乎坚持每天会踢足球。喜爱健美操的学生在课外可以活动,在自己是宿舍也可以活动,甚至在课间的十分钟也能一起活动。相反如果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体育项目缺乏兴趣,就会缺少锻炼的积极性,出现:“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课外学生也没动力练习,使得在课内习得的技术技能没有得以及时强化而被迅速的遗忘。所以,兴趣是体育生活化的基点,充分显现了兴趣在体育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三)以兴趣为基点设置的体育课程,是使体育终身化的基础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大学时期,是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自身体育能力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因此以兴趣为基点设置体育课程,才能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锻炼身体,才能使体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对体育的认识和健康生存需求的提高,在大学体育生活化的基础上,会使体育伴随人的一生直到人生的终点,从而使体育终生化。
二、建立以选项课为基本的体育课程设置方式
(一)建立以选项课为基本的体育课程设置方式,是体现和满足学生特点和爱好的基础
现在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的方式为:大一为必修课;大二为选项课。作者调查了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十所普通高校的一百名学生。结果有91%的学生认为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不合理;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6%的学生认为合理。认为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不合理的原因为:1.大一必修课的项目比较多,刚刚对一个项目有点兴趣和了解的时候这项目就换项目了,结果什么也没学到。2.在必修课的众多项目中学生只对一个或两个项目感兴趣,其他项目上课的时候都是打酱油,这样既浪费教学资源,又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很多学生为了能有个好成绩,不得不努力学习一些项目,但毕业以后几乎终身不再参加这些项目的活动,也不欣赏这些项目的体育竞赛。4.选项课一年时间比较短。学生认为用一年时间学习选项课,能掌握选项课的一些基本技术并对选项课有一定的了解,毕业以后大多数會参与此项目的活动,但学到的技能相对较少。所以学校应该从大一开始设置以选项课为基本的体育课程设置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选项课为基本的体育课程设置方式应具有弹性
一些学生在选择选项课之初,也许并不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但随着体育课的进行和对自己的逐步深入了解,到时会发现自己现在所选择的选项课并不是自己的所感兴趣的课程,所以选项课的设置应具有弹性,允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调整自己的选项课,选择自己喜爱的选项课。
(三)建设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应该运用整体、相互联系、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体育课程教学,力争做到公正和准确,对体育课程教学各个环节作具体化规范化的评价。对学生成绩评价注重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树立身心综合评价观;改革单纯用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的评价习惯;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评价、学习态度、运动成绩的变量的三维评价体系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增加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一个好的良性循环,促进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四)结合实际,按需择师
首先,体育教师不仅是一个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者,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虽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但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教师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其次,虽然体育项目有其共性,但不同的体育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再次,不同的高校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色。例如工科类院校的男生比例会比较大,喜爱篮球、足球、排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会大;而在师范类和医学类院校女生的比例会比较大,喜爱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比例会大。所以学校在以终身体育理念为导向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根据本校的特色来决定所需求的体育项目教师,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相反体育教师才可以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体育课程的教学。由于考虑了项目的特点、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需求,体育教师才可以很好的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使得学生更好进行相关的学习,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从年龄心理来看,大学生喜欢主动的,有选择的锻炼;从锻炼的基础来看,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育,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基础与经验,能在较高的起点上选择符合个人需要的锻炼内容与形式。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体育部应该针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锻炼的实际,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导向,大胆改革体育课程的设置,既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又能改进和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21世纪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2] 黎勤.减少体育必修课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体育学刊.1999(3):81-82.
[3] 徐金尧.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构思[J].浙江体育学.1999(1):28-32.
[4] 黄滨.试论普通高校体课程中的若干问题[J].浙江体育科学.1999(4):1-3.
【公共管理系教研室设置】推荐阅读:
论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及课程设置09-17
公共管理体系08-14
公共管理毕业10-14
公共管理建设10-25
公共管理特征11-13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06-29
公共事业管理简历07-06
舆情管理和公共危机07-17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成08-29
公共管理的职能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