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2025-01-03

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精选11篇)

1.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一

如何写一篇给天使投资看的《商业计划书》?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培训材料 创业计划书(案例)

甲壳质材料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

-----本案例为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作品,1.执行总结

1.1.公司 甲壳质材料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提议中的公司,它拥有甲壳质纤维制备的专利技术,提倡科技为本的绿色生活新理念,为人类提供尽善尽美的天然生物产品。我国医用缝合线每年约有15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其中可吸收缝合线约有7.5亿。公司成立初期生产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的需求,使用投资建厂解决方案,针对解决PGA(Polyglycolic Acid聚乙二醇酸)类可吸收缝合线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影响提高人们医疗水平的问题。公司注重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结合,中长期目标将逐步拓宽产品领域,涉足甲壳质医用抗菌材料、药物缓释材料、人造器官、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服装面料、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快餐用具等,形成以甲壳质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

1.2.市场 医用缝合线市场是集团市场,购买过程属集团购买行为。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主要有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羊肠线材料本身有缺陷,PGA类缝合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用范围均受到影响。医用甲壳质缝合线将就这一切入点进入市场。医用甲壳质缝合线采用竞争定价策略进入市场。产品生产成本约2.1元/根,是PGA类缝合线的十分之一;平均定价30元/根(据调查,市场可接受价格为30—40元/根),大约是PGA类缝合线平均市场价格的1/2,而且降价空间较大。公司将在全国设立七个区域分销中心,与代理商、经销商一起建立健全的营销网络。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将大量赠送产品让医生试用作为促销手段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手段,第一年赠送90万根,第二年赠送160万根,第三年以后每年赠送80万根。国际领先的甲壳质纤维制备专利技术是制备医用甲壳质缝合线的关键。公司将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力争获得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

1.3.投资与财务 公司设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成立初期共需资金1100万。其中风险投资700万,东华大学投入资金100万,短期借款300万。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02万,流动资金498万。另外,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入股100万。股本规模及结构暂定为: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外来风险投资入股700万(58.33%);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专利技术入股300万(25%),资金入股100万(8.33%);上海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入股100万(8.33%)。第二年估计盈利1000万人民币,以后每年销售利润率45%左右,第二年资产报酬率为75.39%,投资回收期为两年零一个月。风险资金最好在第3—5年撤出,采用收购方式比较适合本公司。

1.4.组织与人力资源 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初期组织结构采取直线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下设营销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

甲壳质纤维制备技术专利属东华大学所有,郯志清教授等老师是专利技术发明人。郯志清教授有多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将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技术副总经理;创业小组成员将参与公司的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工作;公司还聘请了东华大学市场营销系顾庆良教授作为营销顾问。

2.项目背景

2.1.产业背景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得到很快发展。1978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为7.3亿元。到1995年,按国家医药管理局统计为80亿元,而此间有关方面调查表明,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实际总产值达160—180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22—25倍,约占世界总销售额的2%左右。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滞后于化学药物工业,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与药物销售之比接近1:1,而我国只有1:10,因此具有极大的拓展空间。据调查,高性能的医用纺织品的增值幅度可达到1:50左右。

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有三种: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羊肠线和PGA类缝合线是可吸收缝合线。羊肠线生产工艺落后,污染环境,可吸收性差,易过敏和产生抗体反应。目前,它的存在仅仅是由于价格优势。PGA类可吸收缝合线大量依赖进口,不仅花费大量外汇,增加了国家和手术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对我国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报告,1994年医用缝合线的全球市场值估计有15亿美元,每年增长率约4%。据台湾化工所资料,世界上只有三家工厂生产PGA原料,取得极为不易,价格居高不下。另外,PGA含水率过高将导致材料水解劣化、机械强度下降,缝合线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作为一种纯生物制品,用甲壳质作原料的可吸收缝合线,能被人体完全吸收,无毒副作用,能够满足作为可吸收缝合线的所有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社会发展主题,是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的替代品。在吸收进口可吸收缝合线的优点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性能优越、价格适宜的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是符合社会和市场要求的。投产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超前性,对于促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提高人们医疗水平、减轻国家外汇负担等方面,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产品概述

2.2.1.甲壳质 甲壳质又称壳质、甲壳素,是一种带正电荷的天然多糖高聚物,化学名称为聚乙酰胺基葡萄糖。它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等的外壳及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含量可达20%—30%,在我国来源极为丰富。甲壳质纤维是除了纤维素之外的第二类有机生物材料,是一种新型可吸收、可降解的纯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甲壳质纤维具有许多不同于纤维素的生物特性,如具有生物的相容性、无免疫抗原性,无毒无刺激,可被溶菌酶分解吸收,促进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等。近年来,甲壳质纤维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东华大学甲壳质研究项目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并进驻上海浦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成功研制出甲壳质医用无纺布、医用敷料和医用创可贴材料,并于1994年1月18日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经临床使用证明,该类产品具有消炎、镇痛、止血、抑菌、透气吸水、促进组织生长等性能。目前,甲壳质医用无纺布、甲壳质创可贴材料、甲壳质医用敷料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已规模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2.甲壳质缝合线 缝合线是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组织结扎和固定的无菌线,属医疗器械中的三类产品。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是以纯天然甲壳质为主要原料的、能被人体吸收的医用缝合线。

产品性能: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经上海、浙江数家医院400多例临床使用,性能优异,疗效满意,完全符合缝合要求,无过敏、炎症、刺激等不良反应。

产品专利:甲壳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96103888.8),专利为东华大学所有,发明人是郯志清教授等老师

2.3.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的优点

临床实验证明,与现有缝合线相比,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具备了作为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主要优点:  纯生物制品,与人体相容性好,伤口缝合疤痕小;  原材料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成本是PGA类产品的十分之一;  线体周围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的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  无毒、无刺激,无抗体反应,能够被身体完全吸收;  足够的抗张强度和柔韧性,完全符合制备可吸收缝合线的要求;  易保存,在空气中几乎不分解;  能经受杀菌消毒处理,可进行染色、防腐处理等;  资深教授、专家、研究员担纲科研,研发实力雄厚,专利技术国际领先。

2.4.甲壳质应用前景 甲壳质是一种天然高聚物,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医学、农业、轻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医学上可以用来做人工皮肤、药物缓释材料,止血剂和伤口愈合剂、人造器官(如人工肾、人造血管)等;在农业上,可用来生产壳聚糖、壳质包复农药、降解地膜等;在轻工业上,可用来做成化妆品、保健品、功能服装、环保包装材料等。

3.市场机会

3.1.市场特征

3.1.1.概述 医用缝合线的实际消费者是病人,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是外科主刀医师和护士长,实际购买者是采购部门。市场特征呈现为使用者、购买决策者与购买者分离的特殊性。医用缝合线市场是集团市场,购买过程属集团购买行为,人员推销是最有效的销售方式。医生首先根据手术类型和要求选择缝合线种类、规格,同时会受使用习惯、品牌偏好、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缝合线属于医疗器械类,医药卫生管理机构如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局等制定的宏观政策法规会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医疗器械的销售要三证齐全,三证是《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销售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有些地方还要求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核发的《准销证》。

3.1.2.购买决策过程 在购买决策中,医生和手术室护士长起很重要的作用,有些甚至由护士长指定或采购(特别是二级以下医院),极少数医院由行政部门决策购买。决策模式主要如下图所示: 购买决策流程图

图1.购买

反馈

推销、售后服务

推销 赠送 推 荐

是 否

3.2.市场细分

市场开发程度,国内医用缝合线市场主要分为两类:

3.2.1.已开发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 是指使用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的市场。 大量使用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的市场 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医院,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厂家对于使用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的前期宣传已基本完成,医生接受程度高,医生品牌忠诚度高;可吸收缝合线应用广泛、应用时间久;对价格敏感度较低;消费行为比较成熟。 大量使用羊肠线的市场 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中型城市的医院,如西安。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可吸收医用缝合线主要使用羊肠线,尚未大规模使用PGA类可吸收缝合线;医生对于可吸收缝合线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对价格较为敏感;品牌忠诚度不高。

3.2.2.尚未开发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 是指应该或可以使用可吸收线而仍然使用丝线的市场。这类市场分布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医疗水平有限的中小型城市医院或大城市的小医院。市场特征主要呈现为:医生较少接触或使用PGA类可吸收缝合线;手术中普遍使用丝线;对于价格敏感度很高;PGA类可吸收缝合线尚未进入这类市场,竞争和缓。

1.1.销售渠道分析 据调查,医用缝合线的主要销售渠道为:  厂家直销/当地代理商销售 PGA类可吸收缝合线生产厂家主要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当地代理商能够减少进入壁垒,顺利进入新市场。厂家直销适用于进入壁垒较小的市场。医院一般较为相信当地的代理商,发生问题处理及时,且信誉有保障。销售过程主要是这样的:

图2.人员推销 试用、意见反馈

购买意向

通过医疗器械批发公司销售 主要是国内的丝线、羊肠线生产厂家,他们通过各级医疗器械公司、经销商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通畅,并与全国各大中医院有着牢固的业务关系,受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小。销售过程如图:

图3.销售 销售

购买、反馈 购买、反馈 1.2.竞争分析

1.2.1.竞争产品和竞争对手  丝线:价格便宜,目前手术中仍大量使用普通丝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占据了全国丝线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次是美国强生的“慕丝线”也在国内大医院普遍使用,国内还有天津、杭州、无锡、南通等地生产厂家。 羊肠线:价格便宜,在妇产科等手术中较多使用,使用不便,容易引起炎症,处于被逐步替代的阶段。厂家主要分布在上、天津、杭州等地。

 PGA类可吸收缝合线:多为进口,国内南通也有生产,价格较高,厂家以美国的强生和氰胺(肯达尔)为最多。主要采用上门推销和大量赠送产品试用的方式攻占市场。据调查,强生和氰胺在上海占有80%以上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份额;其次,南通“华利康”也有一定的比例。“华利康”价格大致在强生和氰胺的60%左右,但价格优势基本被其不完善的售后服务和质量问题所抵消。

1.2.2.竞争影响力量分析 国家法律法规及卫生管理部门对竞争影响力量结构有较大的影响。

销售商:主要指经销商和代理商。丝线、羊肠线主要由各地经销商销售,PGA类缝合线主要是厂家直销和代理商销售,取得代理商的合作是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要素。同时经营多品牌的销售商销售重心的偏移和销售成本变化会对竞争产生明显影响。资源供应商:上海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甲壳质纤维生产设备入股,年产能力为5吨,生产无纺布和医用敷料自用500公斤,生产甲壳质缝合线使用量为500公斤,原材料供应充足;缝合针市场供应量充足。国内甲壳质原料供应商较少,采购商也较少,互相讨价还价能力有限。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与防止受控于供应商的能力也会影响竞争。

替代风险: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更新换代快。甲壳质缝合线有可能被其他产品如吻合器、激光设备、伤口粘合剂替代,应着力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化解被替代威胁。公司拥有甲壳质纤维制备技术专利,同类产品的潜在竞争者需经授权许可才能进入,也给替代品的出现构成障碍。竞争影响力量分析可以用下图表示:

竞争影响力量图

图4.1.2.3.竞争优势 甲壳质缝合线本身的优越性能;对专有技术与人才的垄断;成本优势;资源可获性强;高新技术符合政府政策的发展方向等。

1.3.市场容量 1.3.1.市场容量 据估算:1999年国内医用缝合线市场容量约为**15亿人民币。据调查和二手资料显示,目前可吸收缝合线的使用量仅占5%左右(含羊肠线、PGA类线),但金额占总量的50%左右,约**7.5亿。(注:**估算过程见附录1,P29)。

1.3.2.趋势分析与预测 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报告,全球医用缝合线市场年增长率为4%。据调查,PGA类缝合线产品只开发了可吸收缝合线市场的10%左右,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医用可吸收缝合线主要用于大型手术(如开胸、腹腔等)中,PGA类可吸收缝合线主要依赖进口,国家对其有严格的限制。考虑市场增长情况,五年后甲壳质缝合线年销售额估计可达一个亿左右。(见附录1,P30)

2.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二

1 导入CIS系统策划大赛

CIS系统是企业统一识别系统, 目前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适用, 是对事物对象从整体进行建设和发展。CIS系统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 三者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理念识别系统是灵魂和核心, 行为识别系统是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具体工作, 视觉识别系统是与受众最直接接触的标识等符号。CIS系统可以从整体和统一的层面上系统地对事物对象进行策划和建设。

创新创业大赛要努力打造成品牌大赛, 须进行系统地策划和运行。首先, 必须明确大赛的理念和主题, 以及举办的目的和意义, 需要达到的目标。其次, 围绕着理念和主题开展一系列与创业有关的工作和活动, 阐释主题、深化主题。第三, 在视觉识别系统上必须要设计与大赛有关的标识、宣传色、主题曲等。

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为例, 活动主题是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大赛开设了专题网站, 设计了绿色的豆芽形状的大赛LOGO, 寓意着成长;大赛宣传推广的主题色为绿色。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主题是科技创业、梦想成真, 大赛LOGO以英文单词S (代表江苏) C (代表创业) 为基本元素, 宣传推广的主题色也为绿色。但是从CIS系统角度考虑, 仅有上面的内容还不全面, 在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中还有大量的内容有待开发, 这两大块内容的开发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比如行为识别系统开发, 可以围绕大赛开展一系列和创业有关的专题活动, 如行业专题研讨会、高端论坛、项目对接会、精英讲座、导师培训等。视觉识别系统还可开发内容, 如大赛主题曲、户外宣传广告、宣传手册、大赛纪念品、名片、服务用品等。

2 进行大赛媒介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传播学理论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是美国学者在上个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的, 主要内容是:受众对社会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频次之间, 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媒介报道的频次越多, 受众的关注重视程度就高。

根据这个理论, 反向思考,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全国的一项重要赛事, 联动28个省市一起举办, 要想达到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就必须借助媒介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 所以有效的媒介议程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 全媒体多角度整合报道。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杂志、音像等多种媒介集合报道, 营造一种创新创业氛围。在媒体报道的过程中, 不仅要请媒体来, 更多地还要调动媒体的主动性, 以媒体采写新闻为主。如果媒体报道虽多, 但对大赛报道都千篇一律采用通稿, 受众看到的是一种景象、听到的是一种声音, 这样的效果也不一定好。

其次, 有所重点地“制造”新闻。这里的“制造”新闻不是凭空捏造新闻的意思, 而是对大赛进行谋划, 组织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新闻价值包括: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活动当中包含的新闻价值要素点越多, 媒体的关注度就越高, 传播的效果就越好。这就需要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从媒介议程设置的角度出发, 比如邀请国内知名的创业者当创业导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可以提升大赛的权威性和关注度;创业励志歌曲、大赛标识等征集, 邀请更多人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创业大赛;邀请往届获奖选手进高校、园区等进行宣传, 扩大活动的知名度。

第三, 处理好高端性和可看性之间的关系。科技创业大赛涌现出的优质项目往往代表某一领域最高端的技术水平, 科技含量相当高, 但是用媒介来表现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难懂、不生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高端性和可看性之间的关系, 将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第一, 报道创业故事。以人物为主线, 挖掘人物的创业经历、讲述人物研发的产品, 传播人物的创业精神, 而不是单纯就产品或者企业进行报道, 任何报道因人而生动。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结束后, 江苏广电总台《新财经》栏目连续两周报道大赛, 每天选取1-2个团队或企业的主创人员的故事进行讲述, 其中还穿插点评和背景资料介绍, 可看性强, 让本身比较生硬的技术显得生动了很多, 节目收视率高。第二, 多用比喻、比拟等表达方式进行叙述, 增强报道的易懂性, 将高新技术真正推广到社会, 让更多人关注。

3 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赛事程序

科技创业大赛最吸引人的除了相关奖励政策外, 赛事本身的设置是一个最核心的要素, 赛事设置合理、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团队和企业报名参赛, 参赛者可以在比赛当中取得更多收获。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赛事流程是:各省辖市分赛区进行初赛, 然后将优质项目推荐到国家比赛。分赛区比赛先是在当地广泛组织报名, 报名项目通过专家初评后推荐进入全省复赛, 复赛采用现场答辩的方式, 评选出优秀项目进入决赛。国家赛的流程与地方赛基本一致, 各赛区推荐的项目专家进行初评, 遴选出的优秀项目进入全国半决赛, 以现场答辩的方式为主, 最后各个组别比赛的前十名推荐晋级全国赛决赛, 争夺一、二、三等奖。这个流程的设置没有大的问题, 但是需要思考以下几点内容:第一, 走入国家决赛的团队和项目, 全程参与下来要经历至少4次现场答辩, 是否会给参赛者带来疲倦感?团队和企业是否有那么多的时间投入到持续半年的大赛中去。第二, 赛事流程设置目前仅仅是现场答辩和点评, 没有变化感, 是否具有吸引力?第三, 比赛只是一个平台, 选手参加比赛取得奖励和政策支持是一个方面, 更多地是希望在这个专业化的平台上能学习和收获到更多信息。仅仅做一个比赛, 获奖的毕竟是少数, 而大赛需要持续举办, 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如何保证。

鉴于以上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第一, 作为全国性的比赛, 精简流程, 优化流程, 同时可增强比赛的参与度和趣味性。比赛需要严谨, 但不能呆板, 过于呆板和没有变化的赛制也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第二, 大赛仅仅是一个平台, 应在大赛平台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如科技金融的对接、专业的培训、与风投的对接等。不仅要关注大赛的获奖项目, 对更广泛的报名参赛者同样给予关注, 同样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 助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第三, 将季赛和年度赛结合, 将比赛的影响力扩大到全年不间断的赛事中。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目前正在探索这种模式, 每个季度举办比赛, 将季赛的优质项目推到全省年度赛中继续比赛, 季赛冠军项目建议直接进入年度赛决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规避前面所提到的流程问题和附加值低的问题。

3.创业者需要怎样的创业环境? 篇三

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雷财华:我觉得在创业环境上政府一定要放手,当然需要采取一些扶持措施。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创业环境要市场化,不能生拉硬拽地讲创业环境,而是要用市场化的角度。大家帮助企业成长的时候各自有商业利益,这样的模式才会持久。

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副局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沈晓明:我觉得有两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是政策环境,因为初创期企业的发展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需求,一个是资金的需求,一个是人才的需求,应该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给企业很多的支持。另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包含多个层次。

杭州东部软件园董事长宋小春: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市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现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比过去差一些,为什么?因为现在每个行业里都有老大,很多行业里还有垄断,新兴行业有很大的风险。这些企业要成长的话,不能从市场上获得营养,它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这个。

德勤中国首席策略官颜漏有:我们在谈到创业环境的时候,有两个环节很重要,第一个环节是政府,因为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让创业者更容易成功。第二方面是VC、PE,包括金融机构。从中国整个创业生态来看,我们需要有更多的VC专注在早期,以现阶段来看,太多的VC是专注在中后期,已经快要上市了。

4.创业需要哪些心理品质 篇四

1、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行动的心理品质

创业既为社会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又是谋生和立业。创业者首先要走出依附于他人的生活圈子, 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因此, 独立性是创业者最基本的个性品质。这种品质主要体现在:一是自主抉择, 即在选择人生道路, 选择创业目标时, 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二是自主行为, 即在行动上很少受他人影响和支配, 能按自己主张将决策贯彻到底;三是行为独创, 即能够开拓创新, 不因循守旧, 步人后尘。

当然, 我们提倡创业者具有独立性的人格, 但这种独立性并不等于孤独, 也不是孤僻, 因为, 创业活动尽管是个体的实践活动, 但其本质是社会性的活动, 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配合、协调中发生、发展并且取得成功的。因此, 创业者具有独立性品质的同时还应具有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品质。

2、善于交流、合作的心理品质

在创业道路上, 必须摒弃"同行是冤家"的狭隘观念, 学会合作与交往。通过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与周围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增加成功的机会。在创业过程中, 需要与客户和顾客打交道, 与公众媒体打交道, 与外界销售商打交道, 与企业内部员工打交道, 这些交往、沟通, 可以排除障碍, 化解矛盾, 降低工作难度, 增加信任度, 有助于创业的发展。

3、敢于行动、敢冒风险、敢于拼搏、勇子承担行为后果的心理品质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机会与风险共存;只要从事创业活动, 就必然会有某种风险伴随, 且事业的范围和规模越大, 取得成就越大, 伴随的风险也越大, 需要承受风险的心理负担也就越大。立志创业, 必须敢闯敢干, 有胆有识, 才能变理想为现实。只要瞄准目标, 判断有据, 方法得当, 就应敢于实践, 敢冒风险。对瞄准的目标敢于起步, 选定的事业敢冒风险的心理品质又称敢为性。敢为性的人对事业总是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不断地寻找新的起点并及时付诸行动, 表现出自信、果断、大胆和一定的冒险精神;当机会出现的时候, 往往能激起心理冲动。敢为不是盲目冲动、任意忘为, 不能凭感觉冲动冒进, 而是建立在对主客观条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成功的创业者总是事先对成功的可能性和失败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比较, 选择那些成功的可能性大而失败的可能性小的目标。创业者还要具备评估风险程度的能力, 具有驾驭风险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4、敢于克服盲目冲动和私利欲望的心理品质

在创业过程中, 创业者要善于克制, 防止冲动, 克制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心理品质, 它可使人积极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的活动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不会因一时的冲动而引起缺乏理智的行为。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自觉接受法律的约束, 合法创业、合法经营、依法行事;自觉接受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约束, 文明经商、诚实经营、互助互利。当个人利益与法律和社会公德相冲突时, 要能克制个人欲望, 约束自己的行为。

5、坚持不懈、不屈不挠、顽强努力的心理品质

创业者需要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意志。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变化, 确定正确而且令人奋进的目标, 并带领员工战胜逆境实现目标。创业者必须有一棵永远持之以恒的进取心, 三心二意, 知难而退, 或虎头蛇尾, 见异思迁, 终将一事无成。

创业者的恒心、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是十分可贵的个性品质。遇事沉着冷静, 思虑周全, 一旦做出行动决定, 便咬住目标, 坚持不懈。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过程, 立竿见影, 迅速见效的事是极少的。在方向目标确定后, 创业者就要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卞去, 纵有千难万险, 迂回挫折, 也不轻易改变初哀, 半途而废。

6、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性强的心理品质

5.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五

不要相信干股

很多企业的老板给了员工应有的权力和地位,还承诺送其股份,但为何员工还是会离职?偏激一点的老板甚至会想到背叛甚至员工的素质问题。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首先,离职员工和老板都不相信干股。毕竟,对老板来说,风险是不共担的,利益也不共存。尤其是对职业经理人,盈利了会担心老板不兑现奖励承诺,万一亏损则会直接导致离职,这时候老板有可能还得自己亲自上场救火,如果是普通的公司则还好,如果是互联网公司可能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商业模式,如需员工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去,就必须公司每一只股票都是要用钱买的,每个人的价格都是一样的。特别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员工参与管理和持股,还必须要保证企业的产品是跨越中间环节、面向大众;行业巨无霸不敢轻易模仿;优秀的现金流模式;创建一个线上、线下协同运转的模式,如此,合理的持股和模式变革才能保证企业的转型获得成功。

设计合理的创业大赛

创业氛围不仅仅是说出来的,更是做出来的。对于二次创业的公司来说,设计一个合理的创业大赛,不但能刺激员工的斗志,还能收获员工创业和投入的热情。这种激励会让很多人都想参加。此时,合理的设计或者奖惩就显得很有必要。例如,除了参与人员,剩下人员可以安排坐在下面,企业可以要求这些人员填一张表,明确投资多少钱,并正式签名。但为保证这种创业的严肃性,可以根据要求制定几条纪律,如投资实施时不兑现有重罚、竞选人是大股东、自己投资的项目不得参赛、获得投资额最大者获胜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规避此过程中的风险。毕竟,那么大一笔款项,必须放到德才兼备的人手里。第一就是道德水平,不能出现携款潜逃的情况。第二确保经营能力。因此,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很认真,企业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这一个月基本上每一个员工都会研究这些报名的人,最关键的是第三条,老资格竭尽全力支持年轻人。作为公司董事长,最难的就是每一次在提升干部的时候,尤其是高级管理干部的时候,不管提拔谁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不高兴,每次都会出现有人离职。但一旦引入内部创业机制,管理者就可以轻松了,支持员工参赛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只要能参赛,可以代表公司把钱投给他。所以就算选一个年轻人上去,老资格的人也不会跟他们对着干,因为他们也可以投资,作为这个项目或者成立新的事业部的股东。

有人说,创业成功就像美好的爱情,憧憬的人多,遇见的人少。这些年,创业造富梦、上市敲钟情怀,催生了一大批创业节目与创业训练营。对于企业内部的创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转型需求,更多的是一种员工成就感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如何强化员工创业过程中管理的收益及激励最大化,就需要企业的创业者认真考量了,通常来说,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 1.一切以利润共享为原则,总经理自己定待遇。一方面可以让参与投资的员工能看到主导者的姿态,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保证新项目运转的成本最小化。 2.监管变得没那么重要。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其自律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企业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提升。3.对创业团队,有限资金将获得最大股份比例,降低了投资总额。4.吸引人才,管理人员离职率低。当创业团队都对这个项目或者事业投入真金白银后,其会追求一种长期效益,不会因为短期的低盈利而产生逃离。

企业内部的创业大赛,会选出优秀的年轻人,会吸引更优秀的年轻人进来。最关键的是,过程也很精彩。首先,在开始的时候,你会发觉组队是哪些人?这些人首先就要重点关注,因为他有勇气,他敢去抢这个东西。第二,抢人。张经理今天在A队、明天在B队、后天在C队。这种人就是要提拔的人,既然三个队抢,说明他不错。有些队抢不到人,有的队兵强马壮,这就是领导力的问题。

6.2010创业需要的关键点 篇六

所谓创业,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自发性地利用市场机遇,所面对的一场硬碰硬的战争。与我们的父辈相比,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走过了西方50年甚至100年所经历的工业化进程,也为许多人创造了不少创业的机会。曾几何时,不论一尺布还是一斤肉,都还要限量供应,一转眼,便从一个生活物资极其贫乏的国家逐渐转变成产品供应过剩、竞争充分的新生市场,一些人很好地抓住了市场机遇,从无到有,通过自身努力开创了自己的企业领地。

在投资项目选择的方向上可以清楚地知道:大型项目不如小型项目。大型项目运行后,单位成本,技术基础强容易形成支柱产业,但资金需求量大,管理经营难度大。而一般投资者,只要是做民间性质的投资就宜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技术难度系数低的投资项目。首先,重工不如轻工。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轻工业却是发展的龙头。重工业投资周期长,耗资多,回收慢,一般不是民投资本角逐的领域。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贸易,经营轻工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风险小,投资强度、难度小,容易在知期内见效,因此特别适合民间资本。其次,用品不如食品。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市场是一个十分庞大而持久不衰的热点,而且政府除了技术监督、卫生管理外,对食品业的规模、品种、布局、结构,一般不予干涉。食品业投资可大可小,切入容易,选择余地大。第三,多元不如专业。品种丰富,大众买卖,这是一般投资者的思维定势。专业化生产及流通容易形成技术优势和批量经营优势,如近年闻名遐迩温州小商品市尝义乌服装市场等,无不红红火火。最后,做生不如做熟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投资自己一无所知的行业,需要特别慎重。例如,你打算投资生产冷冻食品,就应该对冷冻食品的市场行情、原料的进货渠道、品质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了解透彻,而且要深入学习,弄不好要付出昂贵的学费。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就能拥有更多的信息,知道为什么商品有市尝有前途,知道不同产品的优劣及消费者的要求,知道市场发展的方向,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在创业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除了以上所述,成功创业还需坚持应有的经营原则。美国蓝天航空是“911”事件后第一家成功申请上市的航空业者,市值1.47亿美元。在全世界割喉战进行最惨烈的航空业,蓝天航空在董事长尼尔曼的领导下,奉行了13项原则,和顾客发展出良好关系,创造出一连串令世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其市值一度是美航、联航及达美航空市值的总和。

总结了这13个原则是:

1.做你自己最热衷的事:惟有如此,你才会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2.不断试着跳出框架思考事情:即不要照单全收传统的观念,应尝试从新角度思考。

3.效法产业中最佳的竞争者:一面学习一面持续吸收值得学习的对象。

4.随时准备前进:不要只看到暂时的挫败,其实这只是一个章节的结束,及另一个全新章节的开始。应该欣然接受自己总会碰到不顺遂的事实,不管不如意的事情是大是校5.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永远把事情做得比别人好。

5.一定要取得充裕资金:有了充足现金作后盾,碰到再大的意外状况也不怕。

6.好好照顾你的员工:因为任何事业的成败,最终仍系于基层人员的表现。要让员工看到你承诺要照顾他们的行为,尽一切力量,努力创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员工就会自动提高生产力。

7.尊敬你的顾客:永远想着要提供给他们最好的服务。要确保顾客和公司的每次互动,强化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利益。只要有一半以上的生意来自大家的口碑宣传,就表示你们做对了。

8.及早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但不要让错误影响你的进度。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现实世界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对于自己会犯错的事实,态度越开放,越有益于成长。

9.注意细节:注意所有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可能会影响一般顾客的消费过程,让他们有一次难忘的消费经验。

10.仔细控制成本:切勿铺张浪费,凡事节俭,做任何事合理就好,尽量压低营运成本。

11.充分运用科技:尽量做到自动化。蓝天航空让票务人员在其自家接听订位电话,公司就不须另外成立及维持一个客服中心。蓝天航空的每一张机票都是通过电子管道开立的,上面有许多实时管理信息。

12.吸引更多注意力:运用游击战行销术,利用口碑广为宣传,可迅速打开知名度。让自己随时准备对着群众说话,设法让民众知道你们做了哪些与众不同的事。

13.坚守核心价值:建立一套核心价值,以后做任何事都以该核心价值为基础。

7.创新需要沿着创业方向前行 篇七

创新不是为了新奇

为了新奇而创新的思维方式, 会让创新和创业脱节, 而独立于创业之外的创新, 对创业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意义, 最多变成创业的负担。如果你计划设计一个新产品, 首先要想想这个新产品是不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比以往的产品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让潜在客户更愿意购买, 而不要只是纠结于外观是不是出其不意, 材质是不是以往没有过的。或者你打算采用一种新的组织结构, 来进行管理和生产, 那就要看看这种结构是不是相对于已有结构运行起来更加顺畅、高效, 能够降低创业的成本。

也许你创造出各种新奇的概念, 并不是为了应用, 而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目光。越是闻所未闻越能争取到投资吗?从很多案例和报道中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投资人都比较关注创新的东西, 他们也希望可以借助新技术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但当你带着自己的想法和他们接触时, 你感觉到的可能不是他们对创新的热情, 而是对效果的冷静, 他们会非常谨慎地评估你的创新是否可以带来效益, 只有当创新是有意义的, 他们才会考虑是否投资。

不管是自己应用, 还是争取投资, 创业里的创新必须是有用的, 而不只是新奇就可以了, 新奇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吸引一些关注, 但很快就会因为不切实际而被人们抛弃, 所以, 任何创新都要紧贴创业主线, 孤立的创新基本不会带来成功的结局。

适合的创新才最好

提到创新,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全盘否定式的原始创新, 以为这种从零开始的创新最有竞争优势, 最容易成功。原始创新尽管具备先发优势, 但却需要更大的资本支持和更多的时间投入, 很难轻易突破, 而且, 新的技术、新的模式运行起来会不太稳定, 可能要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来磨合,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也不是所有类型的创业项目都可以很好地应用。

前些年很火的可穿戴设备逐渐冷却, 很多公司投入巨资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不能不说是创新的典范, 但却仍没有逃过举步维艰的困境。如果你的创新也与它类似, 不是满足人们的必须需求, 却又定价较高, 很容易变成没有多少人购买的鸡肋, 最终难免失败的结局。而且,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 这种创新模式也不太适用。因为时间相对有限, 研发能力也不会太强, 最怕的就是没有足够的投资保证, 可能创业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创新必须和自己的情况相匹配, 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才最能带你走向成功。

开拓新的市场, 引领新的消费需求是这类创新的另一种形式, 同样需要小心应对。一番苦苦寻找, 你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可能是某种产品的潜在市场, 没有高高的进入壁垒, 也没有竞争对手, 就连顾客都不太清楚自己还有这类消费需求, 但你发现了, 是不是很兴奋, 很多人就是不断地被这类兴奋交替控制着, 到最后一事无成。没有竞争对手, 没有商业模式, 以为进入其中便可以打开成功的大门, 但你有没有想过, 竞争如此激烈的商业环境, 竟然有一片未被开发的蓝海, 为什么没有人来开发, 是自己运气好, 还是眼光独到, 这些当然都有可能, 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很有可能是一片毫无商机的死海。

即使不是死海, 也有潜在的消费需求, 但真正培育起来也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同样需要大资本的投入。如果没有雄厚的实力, 很有可能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 自己已经因为入不敷出而倒闭了。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巧克力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国内市场, 国人基本不知道巧克力为何物, 更不要说大量地购买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世界的巧克力巨头们争相进入, 投入高额成本争夺潜在的消费者, 经过了这么多年, 即使到现在也不是所有人的味蕾都能接受这种舶来品, 可见为已有产品开发新市场也是非常艰难。

小积累也可以大突破

创新并不只有原始创新才有优势, 很多细小的改进式创新同样在创业中表现不俗, 而且, 投入和风险都相对降低, 成功几率相对提高。当你因为找不到创新切入点止步不前时, 不妨研究一下现有的产品和技术, 看看哪里是可以变得更好的。

有人担心, 细小的创新带来的优势不足以突破某个领域的进入壁垒, 也不足以形成对后来者的先发优势。其实, 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竞争优势不是靠一两次创新带来的, 而是综合因素共同的结果。而且, 创业中的大部分创新都是改进式的, 虽然没有开创一个全新时代那样轰轰烈烈, 但也足够让创业顺利起步。

创新不要总是纠结于大小, 关键是要看创新是否有益于创业的实现, 是否能够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创新是你熟悉的、可以掌控的, 即使再小也不要轻易放弃, 有时候只是简单的改变一下商品的外观, 就能带来不小的销售量, 或是调整生产流程的某个环节, 就能让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坚持走下去, 不断积累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突破。

创新不是创业的全部

在合适的阶段有了一个合适的创新, 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等成功到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这却是很多初次创业人的想法。很多失败案例都表明, 有一个很好的创新, 并不能保证创业就一定可以成功。经常看到有同学在创新部分做得很好, 构思很巧妙, 设计也很合理, 正是四两拨千斤的改进方案, 应该可以预见美好的结果, 但即使这样的创新, 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够成功。

为什么会这样, 是创新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创新自始至终都很重要, 对创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创新不是创业的全部。创业有自己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方式, 创新只是其中关键要素之一。比如, 如何组建和管理一个团队去实现创新的想法;如何将创新方案变成可以说服投资人的融资方案;如何分辨定位潜在客户群, 并将新产品的优势明确的传达给他们;如何对财务进行管理, 以尽快实现收支平衡。

8.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八

本刊讯9月13日,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在河南大学落下帷幕。从全省高校脱颖而出的2 () 个创意组团队和40个实践组团队分组同台激情“论剑”, 共同唱响“‘互联网+’成就梦想, 创新创业开辟未来”的主旋律。来自我省有关厅局、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的21位专家评委对参赛项目的商业性、创新性、团队情况和带动就业前景情况进行认真评审。经过项目计划书评审、项目展示及答辩、投资人面谈和项目互换互评等环节的激烈角逐, 最终“农二代的0 2 0”“电饭宝”“智慧农业控制系统”等5个创意组团队和“创客电影网”“小蚂蚁高校联盟”“北京三食六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物联网云生态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等12个实践组团队晋级全国总决赛。自5月21日教育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启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来, 我省高度重视, 省级选拔赛由河南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商务厅、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六部门联合主办, 河南大学承办。省教育厅朱清孟厅长、訾新建副厅长及其他厅局领导分别担任大赛组委会主任、畐往任。各高校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五年以内大学生报名, 共有来自129所高校的2469支团队完成网上报名、审核与确认, 其中, 创意组2242个, 位居全国第六, 实践组227个, 位居全国第三。据悉, 此次大赛旨在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发展战略, 引导全省各高校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促进“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的形成, 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比赛采用校园初赛、省级网络评审和省级现场评审三级赛制。经过比赛选拔出的17个项目将代表河南参加10月份举办的全国总决赛, 展示我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和水平。

9.创业需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心态 篇九

为了弘扬在“科技北京”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业企业家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使北京成为鼓励创

新、培育创业的沃土,本刊特开辟“创业人语”专栏,欢迎在北京创业,并取得成功的人士,撰写个人或者团队在创

业历程中的感悟,与读者共享。

我想首先讲一下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反对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如果有人把创业定义成注册一个公司,你当CEO,你女朋友当CFO,再找个同学当CTO,公司不大什么都有,就想过把瘾,我认为这种创业更多是为创业而创业,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形式。我的理解是,你希望去追求干成一件事情,希望能够创造出来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你怀着这样一种创业的心态,我觉得你更适合创业。创业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态。

最近几年,我们投资了很多公司。我发现很多创业者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在大企业打工;二是从企业出来创业。

在打工阶段,你要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学习,这样你才能真正提高创业能力。如果只想着去微软、去苹果,去大的外企和国企,你很难达到目的。我们看看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掌门人和所谓外企高管,有没有出来单身创业成功的例子?基本上举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当他们到外企后,企业本身已经创业成功了,进入到稳定的状态,这时候企业需要是一颗螺丝钉,你不需要创造力,你更多的是执行企业总部定好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你所依赖的平台不是你建立的,你所拥有的很多资源都是前面人给你搭建好的。所以当你成为一个Google的员工,你拿着名片出去,所有人不是尊重你,他是尊重你的公司。如果你要自己创业,你发现一夜之间所有人看你的眼光不一样了,你发现你自己需要建立体系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建立。这些人肯定不容易创业。因此,我建议处于学习阶段的你,不要怕吃苦,不要太在意一些短期优厚的条件或者待遇,要加入到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中间,这样你才能学到创业的真谛。

在创业阶段,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学会合作。过去我也在中关村混,一个人写一个软件就可以包打天下,这种情况永远是传奇了。现在随着行业竞争的激烈,还有整个社会的分工,整个商业环境变得复杂。即便你是天才,但不可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通才,所以你一定要学会利用别人的资源,你一定要学会合作。初创期,尽管你觉得自己有能力,但是你可能不具备资金,不具备市场资源,这时你可以考虑跟一些公司合作,或者跟一些孵化器合作,像李开复的创业“梦工厂”等,他们不仅可以提供启动资金,而且能够提供商业运营的经验,提供市场运营的资源,提供用户的资源,来帮助一些有想法,但是缺资源的年轻创业者去成功。这个时期,你要学会与人分享,可以接受VC的投入,可以接受一些大公司的战略投资。我有一个朋友创办了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做了8年都没有做起来,濒临倒闭,最后他们接受了行业内一家非常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的战略投资,创业者仅保留一部分股份。可是,这家互联网公司给他们带来了巨额资金,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多的用户资源,使得这家公司在没有能力市场推广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现在这家公司的收入达到了1亿美金。

我们在做“奇虎起飞计划”时,遇到过很多优秀人才,但是他们自己实在是不足以把一个事情从小做到大。把好的想法变成商品,你需要市场营销,需要合适的商业模式,需要融资和管理投资人,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误。因此,我建议年轻的创业者,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脚踏实地积累一些经验,这是我个人的感受。

(文章来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协会联席会主办的中关村

创业讲坛,由仝伟整理)

10.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十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认为,作为学习者的人天生就拥有学习的潜力,如果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相关,而且学习者又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就有效。这种有效的学习体现为学生生活与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知识的原始积累。[1]这种教育理念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财务管理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的体现。

2. 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放缓。而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则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缓慢、就业难的时代背景下,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点。一方面,通过大众创业,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另一方面,通过万众创新,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良性、持续发展。[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而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顺势而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开展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另一方面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创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3. 基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财务管理教学的可行性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始于1998年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发展至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大赛之一,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产品或服务介绍、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财务预测与分析、组织管理、风险因素、风险资本的退出策略等内容的创业计划书。其中,财务预测与分析在创业计划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评价创业项目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是实施创业计划书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核心内容,还涉及到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课程能为撰写创业计划书提供相应的知识支持,弥补大学生创业知识不足的空白。因此,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纽带是可行的。

4. 基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财务管理教学设计方案

基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财务管理教学,就是让学生组队进行一次创业活动,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概念,模拟设立一个企业,作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根据财务管理的知识框架,将相应的教学内容适时嵌入到创业过程的企业设立、筹资、投资、日常营运和分配等一系列活动中。

4.1 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

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教学的起点,这部分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让3-5个学生组合为一组,分别寻找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商机,据此创建一家企业进行创业活动,该企业将贯穿整个财务管理的教学。然后,让每组学生结合具体的创业活动,逐一列举在企业设立和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的具体问题,从而引出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内容。接下来,由教师讲解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含义、优缺点等相关知识,再让各组学生为其设立的企业选择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并根据所学知识陈述其理由。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多倾听,少做是非评价,鼓励新见解,在关键处提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任。

4.2 筹资管理的教学设计

根据创业计划书的要求,每个小组需要预测企业创立时的资金需要量、资金来源以及筹资方式。而新建企业筹资数量预测需要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这些都是财务管理筹资管理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首先,由教师讲解预计报表的编制方法,然后布置任务,让各组学生为模拟设立的企业设计一个筹资方案,包括筹资数量的预测、筹资方式的选择。接下来,教师讲解筹资方式的选择、资本成本的计算、资本结构的决策等相关知识点。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后,各组学生再对最初设计的筹资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筹资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阅,指出各组方案的不足和可取之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和观点。

针对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地反映财务管理内容创新的情况,教师的授课内容应不拘于教材的限制,适当补充新的内容。比如,随着计算机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P2P、众筹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或大学生创业阶段的融资难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自学,并让学生把自学获取的知识制作成PPT,模拟教师上台讲课,再由同学提问、互相探讨。最后由教师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和补充。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模拟教师讲课的形式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3 投资管理的教学设计

企业筹集的资金必须投放出去才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实现增值。投资管理模块中关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同样适用于拟设立企业的财务可行性评估。这部分知识模块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新课内容。教师先给学生做出如下假设:你们拟设立的企业作为一个投资项目,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然后给学生抛出问题:这样的项目就一定值得投资吗?还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分析和评估?让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出财务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给学生又抛出一个问题:如何评估你们即将设立企业的财务可行性?在学生积极思考回答之后,由教师点评并得出结论:评价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是基于现金流而非利润。最后再向学生抛出问题:什么是现金?从而导入新课内容。通过这样具有逻辑性的连续设问,提示思考的线索,既能自然而然地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向知识的殿堂,又能激发学生对如何基于现金流评价投资项目财务可行性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还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引导讨论,保证讨论不偏离主题。

4.4 股利分配的教学设计

模拟设立的企业经过一年的运营,核算出经营成果后,就涉及到经营成果的分配问题,财务管理的教学也就进入了股利分配模块。在这部分知识模块的教学中,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所有小组先对模拟企业进行低股利政策还是高股利政策的决策。然后教师根据其观点把所有的小组分为两队,一队支持发放较高的股利,另一队反对发放较高的股利。每队选派四名选手就本队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并有理有据地反驳对方的观点。剩余的学生则组成评委团最后做出评判。教师主持辩论赛,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评价运用的股利理论是否正确。[4]

4.5 财务分析的教学活动设计

财务分析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记住财务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关键在于让学生能运用这些财务指标和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本模块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各组根据筹资管理模块中所编制的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对本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形成结论,并将分析过程和结论制成PPT,最后选派一名学生上台汇报分析的过程和结论。为完成该任务,各组学生需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分别负责资料收集、指标计算、分析和评价、PPT制作和上台讲解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师在各组讲解结束后,作总结性发言,重点评价各组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可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财务管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纽带,是时代发展对财务管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利用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模拟讲课、问题导入、辩论赛、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创业计划书中财务预测与分析的内容嵌入到财务管理相应的知识模块,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投资、筹资、日常营运、分配等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满足了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模拟创业活动解决一系列问题,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缩短了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距离,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述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36.

[2]钟林.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EB/OL].2015-03-10[2016-03-27].http://www.rmlt.com.cn/2015/0310/376276.shtml.

[3]刘晓璐.论创业计划大赛中的财务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214.

11.创业大赛需要的材料 篇十一

随着机器化和全球化时代来临,进入了“人类生活富足”的时代,人们除了衣食住行外,开始消费不同的东西,消费旅游、医疗,教育等,也创造出大量的机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教育还是没有接受这个概念。教育还是认为应该掌握某些知识和才能才有价值,如果不掌握这个技能这一辈子就没有价值。传统的考试、升学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的。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如何从培养同质化的人才到培养个体化的人才,帮助每一个人提高。哈佛大学最近建了一个中心叫“个人机会中心”,他们认为传统的科学是研究平均的科学,研究大众的科学,现在我们应该科学到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确实是不一样的,而教育作为创造机会的产业和行业,应该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要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而不是帮助他们平均化。这种个性化不是帮助你通过同样的方式达到同一的目的,而是让每一个学生达到他自己最成功的方向。

创新创业,要有创业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创业精神其实是一种心态,包括自信心、对机会的敏感,我们要分析一个创业的人和一个就业的人有什么差异?

一个创业的人能从一个问题中看到机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行动去改变它。比如我们经常讲的乔布斯,他做个人计算机最大的动力是不喜欢当时的大型计算机。其实有很多人都不喜欢大型计算机,但是有多少人想到我要改变它?对某一个事情抱怨的人很多,要去改变的人则很少。

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承担风险,但是传统教育是不鼓励你承担风险的,传统教育让你把某个东西背会、记好,只要考好就行了,没有自己要改变的地方,没有这个义务就不会对后果承担责任。这些都属于我们称之为心理或者是软实力的方面,传统教育中只注重认知能力、考试能力、学科知识能力。

传统教育中,我们短期掌握知识的同时,可能牺牲你长期的能力。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长期的,一个人的好奇心是长期的,一个人的创造力是长期的,但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消灭掉自信心,消灭掉好奇心。

新的时代,教育该怎么办?

任何教育都牵扯到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哪儿教?教什么的问题讨论过很多了,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真正的创业教育要有大的改变,课程要改变,课程要跟着学生走,课程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强项,而不是强加给他一种共通的所谓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是怎么教的问题,传统教育是预防式教学,就是三年级可能要用的知识先帮你教上。其实可能没什么意义。我认为教学法的转变应该是及时性教学,尤其现在科学信息技术这么发达,如果学生做一件事情需要某个知识,他应该具有自己可以获取的能力。

我称之为“项目驱动教育”或“以作品为导向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每天做真实的作品,从做真实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责任。

现在,我们学生做的作业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它不真实,如果这个学生不做除了老师家长着急之外谁也不着急,因为他没有做对社会和个体有意义的真实的产品和作品。

我要想做一件事情必须满足一个需求,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这同时也要求他真正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老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你不能发现问题,老解决别人的问题你就是给别人打工的。通过做真实的作品,每天做作品,你就会掌握到你必须发现问题,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候就会想到我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

通过从事真实性作品让学生知道寻求伟大和卓越而不是平庸。当真有人消费他的产品的时候,他的质量会更加提高。假如爱因斯坦考国内高考的物理,最高水平也不就是拿满分吗?但是,做真实产品的时候就会有创新,就有创造出来。

最后是在什么地方学的问题。信息技术对教育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成了传统教育的“帮凶”,帮你把传统教育弄得更好、更有效果。事实上,信息技术最大的价值有两点:一是帮助学生做真实的作品,去创造。一个苹果手机所载的多媒体工具价值可能相当于20世纪的一百万美元的机器,摄影、摄像、制作、发布……教育为什么不能用呢?二是让校园国际化,让学生每天都在参与和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做真实的产品,相互为对方服务,这是学习的环境。我们每个校园都应该达到这一点。

我们需要的不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也不能仅仅办一个创业专业,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教育范式的大改革,彻彻底底的改变。做石头斧子不管用了,青铜器时代到来,我们需要做铜器的人。改变需要很多勇气,其实有很多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而教育思想一点都不新,那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儿童是想学习、会学习的人,我们要尊重儿童。

(作者系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校长讲席教授)

上一篇: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查与判定下一篇:银行支行行长先进事迹演讲稿